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长方体的认识范文

长方体的认识精选(九篇)

长方体的认识

第1篇:长方体的认识范文

数学学习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有效的学习更应促进学生的发展。维果茨基认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他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其实质就是教学要把那些正在或将要成熟的能力推向前进。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强调学生发展中的体验与交往过程。使他们成为发展与变化的主体,进而帮助他通过现实与寻求走向完人理想的道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1、积极了解儿童的现有经验

布鲁姆说过: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这已有的知识实际上就是儿童的经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儿童自己获取的,而且来自于课外,教师要很好的研究儿童的经验水平,根据儿童的已有经验设计教案,才能更好地推进教学进程。如“引入新课部分媒体出示可乐罐、礼品盒、魔方、牙膏壳等实物让学生判断这些物体的形状”;“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的?”这些问题的答案虽然王花八门,但是真实地反映了儿童在这方面的真实水平。

2、重视数学活动的建设和开展

活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特征。新课标十分重视数学活动的建设和开展,指出:“教师应向儿童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揭示规律,建立概念,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1)倡导“自主探究”式学习

“探究”是新课改的一个主题词,所课探究,是对问题做出猜想、假设、预测、收集数据、证明的过程。这是一个活动过程也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对儿童的发展来说是最重要的。这一点在本堂课中比较突出:我引导学生探究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探究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等等,内容一步一步推进,使学生逐步掌握了探究这类问题的一些方法。

(2)倡导在“触摸”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多实践、多操作,在此基础上去感悟知识,主动获取知识。这是本堂课的一大特点。在教学中曾多次让学生运用数一数、看一看、量一量等方法发现长方体(正方体)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等的特征。让学生在“触摸”中掌握知识,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内驱力。

(3)倡导自主讨论、交流

学习数学的过程不只是计算的过程,还要能够在推理、思考的过程中学会交流,进行体验。在本堂课中,安排了多次小组交流活动,让学生及时反馈获得的数学信息,表述自己独到的发现。交流是信息共享的过程,也是尝试的过程,它超越了“掌握知识”而升华为“学会生存”。

3、让数学走进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掌握数学,探索真实世界中的数学,这比单纯学习数学更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引导他们走向生活,勇于实践,培养他们“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①本堂课所使用的教具大都来源于生活中的实物,从观察实物入手,慢慢得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②让学生带着所学的知识走向实践,学会用数学的观点来解释现实世界中的一些问题,如:“下面图形,能不能围成长方体或正方体?如不能,为什么?”

二、设计思路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它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基础上展开教学的。为今后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作好铺垫。因此,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理解它们内在规律及联系是非常重要的。本课多次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在看一看、量一量、摸一摸等实际操作中不断积累空间观念的。在认识长方体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学习迁移自主讨论正方体的特征,再比较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异同。明确它们的内在联系,最后用学到的新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程序图:

教师活动: 创设情境 协作指导 拓展延伸学生活动: 操作感悟 自主探究 实践应用

三、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意 图

(一)操作感悟

1、出示实物:可乐罐、礼品盒、魔方、牙膏盒等,请学生选择喜欢的物体,说说是什么形状的?

2、揭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联系生活实际,支持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和生活经验”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同时强调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选择喜欢的物体说说形状。

(二)自主探究

1、认识长方体特征

(1)初步感知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实物,并动手摸一摸,认识长方体的面、顶点、棱。

(2)小组合作,运用数一数、看一看、量一量的方法再次观察实物。通过讨论、交流、概括特征。

(3)指导识图

认识不同方位,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包括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和学生一起探讨看不见的棱和面的表示方法,理解立体直观图的形状特点,完善对长方体的整体认识。

(4)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揭示它们的意义及其相对性。

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动手操作实践,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揭示规律,建立概念。

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一起探究,逐步获得新知,学生在探索新知的同时,也逐步掌握了探索的方法。促进了学生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的发展。

运用多媒体教学,加强学生的直观感知,提高教学效率。

2、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小组合作探究正方体的特征,诱发比较、迁移类推。3、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

(1)多媒体动态演示,比较分析。揭示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内在联系,得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的。 开放学习的方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发展尝试总结,验证,实现知识的“再创造”。比较是认识事物的主要方法之一,特别在几何体教学中,运用比较方法,加强形体间的联系和区别,提高识别能力。同时渗透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

联系生活,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

(三)实践应用

1、判断题

2、操作题

将8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并分别指出长、宽、高。

3、拓展提高题

判断部分展开图形能否围成长方体或正方体,并说明理由。

第2篇:长方体的认识范文

《长方体的认识》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节课。它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了长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打下基础。

几何知识具有很高的抽象性,而这节课又是学生初次较深入研究立体几何图形,因此,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

二、教学目标为:

①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的能力,并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③思想品德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为:掌握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和认识长、宽、高。

教学难点为: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针对几何知识教学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打算主要采用讲授法、观察发现法、实验法,以及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并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感知各种实物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比一比、量一量,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老师恰当点拨,适时引导,多媒体课件及时验证结论。采取这些方法及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得出结论,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怎样有序观察、怎样操作、怎样概括结论,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内容属于几何知识中的概念教学。立体图形的教学必须在利用实物模型的直观活动中,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初步概括形体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图形。所以,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程序为:

1、直观(实物或模型)

2、概括(特征),抽象(图形)

3、具体化(应用) 分三个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步:联系已知、观察实物、建立表象—导课:

首先,计算机显示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强调“平面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为下面讲“体是由平面围成的”埋下伏笔。接着,老师出示长方体教具并引导学生观察:“它是由什么围成的?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在学生作答的基础上,微机示墨水瓶盒等各种长方体物体,告诉学生这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让学生初步感性认识长方体。然后老师适时提问:“怎样判断一个物体的形状是不是长方体呢?我们研究了长方体的特征,就能够准确地判断了。”这种利用计算机复习旧知,提问题导课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激起了求知欲,自觉、有意地投入到了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第二步:抓住目标,合作学习,概括长方体的特征,抽象图形

在这个重点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教学层次。

1.观察实物或模型,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让学生仔细观察,并用手摸一摸,通过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大脑的分析活动,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计算机进行演示,然后用下定义的方式揭示概念,使学生对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留下深刻的印象,为展开研究长方体的特征铺平道路。

2.师生共同研讨长方体的特征,解决重点。

我打算采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把要讨论的问题放手给学生。我列出这样三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

(1) 长方体有几个面?你是怎样数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相对的面有什么关系?

(2) 长方体有多少条棱?你是怎样数的?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 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数一数、比一比、量一量,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并用计算机动态显示验证:大家请看。

(1) 这是演示让学生数面,并验证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2) 这是演示把棱分成四组,有规律地数出有12条棱,并验证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3) 这是显示有8个顶点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适当引导,循序渐进。比如在数面和棱的多少时,通过先让学生自已数,过渡到老师指导下的有规律地数,不仅教知识而且教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大有益处。并且采用了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精神。

3.抽象图形,并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由实物到几何图形,是认识的又一次飞跃,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主要凭借,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准备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并讨论: “你最多能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每个面画出来是什么样子?为什么有的面画成了平行四边形?为什么有的棱画成了虚棱?”并运用计算机的动画功能,从实物中隐化、抽象出长方体物体的图形。并与前面学习的长方体的特征,在学生头脑中共同构建,由实物 特征 图形,形成长方体的概念,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在认识长方体图形的基础上,计算机演示并讲解长、宽、高的概念,突出强调由于长方体放置的方式不同,其长、宽、高也随之变化,然后让学生练习实际测量其长、宽、高,加深学生的认识,解决本节课的另一个教学重点。

第三步,具体化(应用)内化新知

数学概念的形成与深化,不仅靠直观感知,还要辅以灵活、有趣、有层次的训练与练习。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 基本练习:深化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2. 应用练习:要做一个长方体框架,需要多长的铁丝?

拔高性的趣味练习:两个长方体玻璃筒,要求两学生往里面倒水的形状是长方体,看谁倒的快。这个练习既巩固了新知,又开发了学生智力,使学生的学习意犹未尽。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我采用了纲要信号法,简明扼要,一目了然,重点突出,突出强调了长方体的特征。(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面 6个 长方形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棱 12条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顶点 8个

第3篇:长方体的认识范文

案例描述我是一名五年级的老师,在前段时间教学“正方体与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时,通过学生自己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来发现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并总结出它们的概念。学生积极性很高,掌握得挺不错。正准备布置课堂作业时,有个学生提问:“一张长方形纸是不是长方体?”这突如其来的问题真让我又惊又喜。但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把问题抛给了学生:你们认为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结果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一张长方形纸不是长方体,一种认为是长方体。看到这种情况,我因势利导,让学生学习电视上辩论赛的做法,认为是长方体的为正方,认为不是长方体的为反方。正方:我们认为一张长方形纸张具有我们这学期学习的长方体的特征。所以它是长方体。反方:怎么可能呢?若是长方体,那为什么老师都这样讲“请同学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张。”而不是说“长方体”纸张?而且记得吗?以前学习长方形时,还用长方形纸张做学具呢?正方:那好。请问,这张长方形纸张有什么特点?反方:它是长方形的形状。正方:还有吗?反方:没有了。正方:请问,它有没有高?有没有侧面?反方:那么薄的一张纸,哪有啊?正方:有!请看,(正方几个同学赶紧每人拿一本作业纸重桑起来成为长方体)这不是长方体吗?反方:(点点头)对。正方:这个长方体是由250张长方形作业纸叠成的,它的高是5厘米(边说边量),那么,一张作业纸的高是多少呢?反方:0.02厘米。正方:0.02厘米不是高度吗?所以,我们认为这张作业纸是高为0.02厘米的长方体。

反方心服口服,全班同学报以热烈掌声。学生的个性真的被放飞了。这节课,因学生的一个问题而改变了原先设计的教案,课堂作业虽然没有当堂完成,但学生在数学思维、表达能力以及情感体验方面的收获却比完成课堂作业的收获来得多。

案例反思从上面一个成功的案例,来分析数学课堂如何促进“有效生成”,如何构成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课堂等问题。

(一)架设起师生、生生、生本互动的平台

学习需要独立的思考,也需要伙伴的合作。每一个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质量是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基础。每个学生是否经过自身充分的思考也是实现有效交流的前提。而在与其他伙伴紧密、丰富的合作中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的探索和发现,也有利于学生在认知、心理、情感几方面获得成功的体验。所以,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是相辅相成的,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组织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促进有效互动。在新课程理论指导下,我们的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师主宰一切的局面,形成了可变的师生多向互动的关系,形成了开放的课堂教学。在这个过程中,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得到交流,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的认知、精神等得到有效的发展。他们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而不是去揣度教师期望的标准答案,课堂上出现不同的声音,发生争论,引发进一步的思考,甚至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高见”和“高潮”,给师生带来一种意外发现的满足。这些信息充满了整个课堂,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把它们纳入到预定的答案中去,那么刚刚擦出的“火花”就会即刻消逝。开放课堂滋长的这些信息是教育的资源,教育的财富。作为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活着的教育资源,努力创造条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让擦出的火花熊熊的燃烧起来。案例当中,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不同的观点,没有一个学生在等老师的标准结论,而是通过自己的智慧思考,来说服对方,在说服当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很快发展,也让数学课堂结束在“高潮”中。

(二)培养学生敢于怀疑,养成问题意识

学习的过程绝不仅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西方学者狄德罗曾说过:“怀疑是走向哲学的第一步”,数学也是如此,当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疑问,就说明对所学内容有了独立思考,这是学习的深入,更是一种进步!数学学习是学生认识矛盾转化的过程,鼓励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在解决的基础上完善。一旦激发起学习的欲望,孩子们的学习劲头有多大!何许你去催。而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创设一个师生融洽的教学环境,鼓励孩子大胆提出问题,组织他们去解决发现的问题。在彼此思维的碰撞中,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课往往追求讲得“细”,讲得“透”,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可以说教师将几乎所有问题都讲到了,学生哪有问题可研究呢?其实,教师讲述再细再透也不能包办学生的学习思维。有许多道理、方法、要领是要由学生自己在实践中去体会、思考、研究的。新课堂的老师不再居高临下、不再“句句真理”,老师也可能与同学们一样犯错误,老师将与同学们一起讨论问题,共同改正错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敢于面对老师提问,敢于质疑老师的观点,也敢于批评老师,相信人人都是最佳结论的创造者。虽然就知识而言,老师一般会优于学生,但就方法而言,学生的方法可能比老师更佳,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新课堂上的老师只是课堂活动的调控者,是学生课堂活动中一位可以依赖的合作者。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逐步形成的,经过一阶段教师的“问题意识”的诱导后,就应逐步转向由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案例中,某一个学生能提出“长方形纸是不是长方体?”这样的问题,说明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是深入的,对本人来说是进步的,能够面对老师和同学提出他的疑惑,更是不简单的,说明他已经养成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三)教学任务观念的导向从“过程圆满”到“目标达成”

第4篇:长方体的认识范文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准备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它是在学生初步识别长方体、正方体,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以用其他立体图形做准备,使学生由认识二维空间发展到认识三维空间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基于以上认识,并结合设计理念,我认为本课的教学准备是有:首先准备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体模型,以便学生认知;其次,找学生回答以前学习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特征,同时准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第三,板书设计和例题设计。第四,设计学生回答问题环节,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经常见到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并说出它们的特点,在比较中增进对知识的理解。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内容

就教材而言,关于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内容,教材一共安排了三个层次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探索长方体的特征。第一层次结合实物(或图片)从整体上感知长方体,第二层次通过对长方体的进一步观察,认识长方体的直观图及其面、棱和顶点,第三层次探索发现长方体面和棱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介绍长方体长、宽、高的含义。教材上的宏观指导不能死板硬套的教给学生,而是要将这些学习层次化为具体内容,达到学生认知的目的。

就具体内容来说,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着重引导学生利用认识长方体的已有经验,自主探索并归纳正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体会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的安排,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一下方法。

首先,重视对概念的理解。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对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教材先通过学生熟悉的“乌鸦喝水”的故事,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感知物体占有空间。然后通过把石头放入有水的玻璃杯里的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物体确实占有空间,为引出体积概念做充分的感知准备。在学习容积时,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让学生利用已建立的体积概念想到可以用排水法求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加深对体积概念的认识。

其次,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长方体和正方体非常重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图形和概念的认识,结合学生所熟悉的事物进行。如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认识,安排了让学生说出纸巾盒、数学课本、粉笔盒等的形状、长、宽、高等练习。

第三,注意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单元在各部分知识的学习中,都注意学以致用。如在长方体、正方体认识时,安排了计算俱乐部四周要安多长的彩灯线等练习;在学习表面积时,安排了大量的根据具体情况计算物体表面积的内容。

第四,选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素材。如计算拼插奥运墙所用积木的体积,为“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返回舱的容积选取合适的容积单位等。即巩固了所学数学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五,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单元一些概念和计算方法都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来学习的。如,体积单位,就是通过让学生回顾旧知、迁移类推引出来的。教材通过比较两个不容易看出大小的长方体的体积,让学生由比较物体的长度有统一的长度单位,比较物体的面积有统一的面积单位,想到比较物体的体积应有统一的体积单位,由此引出体积单位。又如,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先让学生用1 cm3的正方体拼摆出不同的长方体,通过对这些长方体的相关数据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自己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总结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中,就实现了定义与释义相结合、特征与模具相结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教学。

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意义

第5篇:长方体的认识范文

新课程标准人教版六年制小学义务教育五年级下期数学课本27~3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形成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概念。

2.渗透现代数学思想,培训动手操作、有序观察的能力,掌握一些学习方法。

3.通过建立图形的表象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通过团结协作、讨论交流和竞赛活动等形式,培训学生良好的人格素养。

【教学重点】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建立长方体的空间观念。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新

(一)提问:出示6个长方形纸片,老师把这个长方形围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围成了一个长方体)

(二)指导观察:(出示若干立体实物)

(三)提问: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什么图形呢?为什么?其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呢?接着列举实例: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长方体的物体实例。

(四)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具体认识一下长方体。(板书:长方体的认识)

二、激活思维,探究新知

(一)探讨长方体的特征

1.整体认识面、棱、顶点。

(1)通过触摸,让学生感知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板书)

(2)通过课件演示,增强学生对面、棱、顶点的感知。

2.观察操作,发现特征。

(1)结合长方体学具,自学讨论:

①长方体有几个面?各个面都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②长方体有多少条棱?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哪些棱的长度相等?③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2)反馈自学情况,操作课件验证,学生概括长方体的特征。

①长方体有6个面,各个面都是长方形(可能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相对面完全相同。②长方体有12条棱,同方向上的棱的长度相等。③长方体有8个顶点。(板书)

3.认识立体图。

(1)让学生在各自的座位上观察讲台上的长方体纸盒,问:最多你能看到几个面?

(2)根据观察,画出平面图(教师指导,看不到的面我们用虚线表示。)然后交流,再认识各个面、棱、顶点。

4.认识长、宽、高。

(1)相交于长方体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板书)

(2)说出不同摆放位置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二)探讨正方体的特征

1.认识正方体。

(1)想象:当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的时候,这个长方体会转化成什么图形?(模型演示:长方体的宽增加,长缩短变成正方体)(板书)

(2)认识棱。因为正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所以把长、宽、高都叫做正方体的棱。(板书)

2.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应用学习长方体特征的方法类推出正方体的特征。学生概括: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正方体有12条棱,所有棱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有8个顶点。(板书)

(三)揭示长方体和正方体间的关系

1.对照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引导学生归纳、概括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提示关系: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出示右图)

三、看书质疑,促进提高

四、多层训练,巩固深化

1.填空:

(1)长方体有 个面,都是 形(可能有两个相对面是 形),长方体相对的面 。

(2)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 ,长方体有 条棱,同方向上的棱 。

(3)长方体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

(4)正方体有 个面,都是 形。

2.指出下面各图所表示物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右图是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1)它的后面的长是( )米,宽是( )米。

(2)( )面的面积是12平方米。

4.想一想:有两块形状如下图的硬纸,把它们分别按照虚线折叠,能不能围成正方体?

第6篇:长方体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统整梳理;组群类比;夯实双基;数学复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1-0067-01

复习是将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再现、深入梳理、查漏补缺、温故知新的过程,对于强化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学习方法的升华、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前后联系,在统整梳理中知新

复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再现新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在自主的状态下掌握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促进学习改革的不断创新。

以复习“常见的量”为例,教师首先从梳理入手,将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罗列出来。在这个过程中,长度单位的认识是基础,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则是重点。如相邻单位的进率是10,为什么1千米却等于1000米呢?教师就应该告知学生:国际上还存在着十米和百米的单位概念,千米和米之间相隔了两个单位,就出现了1000的进率。其次,教师要强化同一类型的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让学生将换算的方法转化为“将原数的小数点移动相应的位数”。最后,教师着力引导学生认识:长度是一维视角下线段的长短;面积是从二维视角出发,表示平面范畴的大小;体积是从三维视角出发,从空间的概念呈现空间的范畴。这三者中,长度单位是基础,面积与体积单位是在长度单位这一基础上的拓展与延伸。只有将一维长度的两个数值相乘,才能形成面积单位;只有将一维长度的三个数值相乘,才能形成体积单位,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单位面积、单位体积中的“积”与计算过程中的“积”是同一种性质。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对复习内容的梳理、熟练、深入,进一步把握了长度、面积与体积之间的联系,形成了全新的认知与体悟,完善了认知体系的构建。

二、悉心辨析,在组群类比中升华认知

数学能力和素养的形成,不能仅仅局限在掌握知识的层面,还要提升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复习中设置能够贯穿课堂、涵盖面较广的主线,有效地将知识的理解感知、实践巩固、创新升华串联起来,形成对知识的广泛拓展和快速迁移。

以分数的阶段性复习为例,针对学生对单位“1”理解不清的实际情况,教师采用了突出单位“1”的类群题组,带领学生以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方式进行辨析对比,着力提升学生的认识。如:

水果店一天卖出苹果30箱。

1.(1)如果卖出的香蕉是苹果的1/2,香蕉卖出多少箱?(2)如果卖出的苹果是香蕉的1/2,香蕉卖出多少箱?

2.(1)如果香蕉比苹果多卖出1/2,香蕉卖出多少箱?(2)如果苹果比香蕉多卖出1/2,香蕉卖出多少箱?

3.(1)如果卖出的香蕉比苹果的1/2多2箱,香蕉卖出多少箱?(2)如果苹果比香蕉多卖出1/2又多2箱,香蕉卖出多少箱?

这一组习题的设置,从易到难,为学生逐层辨析、深入对比,尤其是强化认知单位“1”的概念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资源与支撑,让学生在对比中顺应,在辨析中升华,在对立中同化,从而在以简驭繁中顺利达成复习目标。

三、链接经验,在夯实双基中激活唤醒

复习的目的就是为避免遗忘和混淆。因此,复习应该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夯实基本技能、融通基本经验为己任,激活学生原有经验,升华认知效益。

如,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以“这个单元学习到了哪些知识”为统领性问题,组织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整合。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知识点后,教师引导学生以对比的方式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顶点、棱长、面进行复习,让学生懂得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拥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长方体的棱分为三组,每组中的4条棱的长度都是相等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对面面积也是相等的。

上述教学,教师以一个基本知识点为突破口,将学生的思维和关注点引向了与此相关的问题解决的策略,从而使学生自主经历单元知识完整的复习过程,达到单元复习的整体性效果。

第7篇:长方体的认识范文

苏教版教材第五册第58~60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已经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它为以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以及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作奠基。教材创设了两个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数一数”“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边、角的特征。接着,安排课堂活动巩固学生对特征的认识,进一步建构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空间观念。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开放性、挑战性的习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互相帮助、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和学具准备:

1.教具:长方形纸一张,长方体盒子一个,教学课件。

2.学具:长方形、正方形纸各一张,研究报告,三角板、直尺、铅笔及剪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同学们看屏幕。(媒体出示教室平面图)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

那3、5两个图形也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却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看来啊,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他们各自的特点。

【这一环节的设计利用了学生所熟悉的物体,贴近学生的生

活,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探索学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认识长方形的特征

师:请同学仔细观察这个长方形,谁来说说这个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长方形有几个角?这些角有什么特点?

板书:边、角。(此处,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师:刚才大家的想法是不是正确的呢?得打“?”。

你有什么办法能来证明这些是正确的呢?(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

板书:尺量、对折。

师:真聪明,下面我们利用桌面上的工具,采用这些方法来验证这些观点。

(学生动手操作,教室巡视并注意询问指导)

师:谁来说说你的结果?

小结:让我们把刚才证明的结果填在报告书相应的位置。

学生汇报填表结果:

师:老师这里有几个图形,想请同学们从中找出长方形,大家看屏幕。(课件出示)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哪些图形是长方形?你是怎么判断它是长方形的?图1、图5为什么不是?

2.认识正方形的特征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长方形边和角的特点。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个正方形,让我们通过同样的办法,来研究验证正方形的特征。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观察、测量、折纸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你们有些什么收获呢?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然后汇报交流,一方面体现了数学的民主性,我给每个学生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另一方面让学生经历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生成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同时让各个组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交流,体验成功,从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样能使情感的数学目标落到实处。】

三、练习巩固

师:老师还留了一些闯关题,大家愿意一起闯一闯吗?

练习1:你知道其他两条边的长度吗?

你知道其他三条边的长度吗?

练习2: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2)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3)长方形的长边叫长,短边叫宽。()

第8篇:长方体的认识范文

本学期我教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在经过了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更多关注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让学生在思维中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内容: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三单元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第四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第六单元图形与拼组;第七单元混合运算;第八单元时、分、秒的认识;第九单元统计;第十单元总复习。

(一)、数与代数

1、有余数的除法:⑴、有余数除法的认识;⑵、有余数除法的笔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

⑴、千以内数的认识;⑵、万以内数的认识;⑶、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近似数;⑷、估算;⑸、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几千几百加减几百。

3、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⑴、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⑵、简单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估算;

⑶、稍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⑷、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验算。

4、万以内加减法(二):

⑴、较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⑵、估算;

⑶、应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⑷、回顾整理。

5、混合运算:

⑴、两步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⑵、带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⑶、应用加减运算解决问题。

6、时、分、秒的认识:认识时、分、秒。

(二)、空间与图形

1、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⑴、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⑵、长度单位的进率和简单的换算。

2、对称:认识对称现象。

3、图形与拼组:

⑴、平面图形的认识:

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②、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

⑵、图形的拼组。

(三)、统计与概率

统计:分段统计。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1、奇妙的动物世界: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2、户外活动:加深对统计过程的体验,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五)、回顾与整理:回顾整理全册内容。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数与代数:①、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②、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

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③、能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①、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

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②、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③、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

3、统计与概率:

①、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②、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4、实践与综合运用:

①、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②、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二)、数学思考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从生活情境中认识较大数的过程,能用万以内数描述具体的事物,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3、经历探索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4、在解决简单的混合运算问题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5、在对长方形及正方形特征的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6、经历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过程,体会统计的工具性,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三)、解决问题

1、能用加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用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用统计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

(四)、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第9篇:长方体的认识范文

小学阶段的“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五年级下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是学生系统认识立体图形特征的开始,是学生从认识平面图形扩展到认识立体图形的一次空间观念上的飞跃,学生的思维要从一个“面”过渡到一个“块”。学生虽然对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那些认识是很肤浅、很无绪的。要让学生能较好的完成这次空间观念上的飞跃,物质化教学是很重要的。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操作积累感知,理解概念,建立表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学生可以借助实践操作,从而促进空间想像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改引导“看”为动手“做”,有效地积累感知

表象在儿童的认知活动和空间观念的形成过程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尽量让学生进行感知性的操作特别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的,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做,这样使学生的手、眼、脑等各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借助实物直观和语言的交流让学生获得大量的相关形体及特征认识的表象,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觉开始的。在感觉中的东西,在理智上也不会有。”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具、学具,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活动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大量感知,形成表象。

二、改“机械做”为“创造做”,有效地抓住事物的本质

表象是从感知到抽象的中介和桥梁,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要及时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性地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还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观察、操作、猜想、实验、整理、思考、交流,都是在让学生“做数学”、“亲历”数学,但是做过了不代表理解知识的内涵,亲历了也不等于就能抓住事物的本质,一定是要学生有思考地操作,才能突现事物的本质。

以前我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是”时,是让学生用一些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来摆长方体,并记录下来所摆长方体的长、宽、高,进而观察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之间的关系,最后推导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但是在学习了发展性教学手段的课堂要求后,我对自己的这种做法进行了反思:这样的“抽象概括”学生主动思考了吗?是有效抽象概括吗?在这样的操作中,学生真得能理解了体积计算的内涵吗?

经过反思,我尝试了这样一种方法:先出示一条线段,问:这条线段长几厘米?你是如何知道的?学生观察后会说,长是4厘米,因为它含有4个1厘米。接着出示一个长方形,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你又是怎样知道的?学生观察后也可以很轻松地回答出:长是4厘米,说明长的方向摆4个面积单位,宽是3厘米,说明宽的方向摆3个面积单位,一共有4×3=12个面积单位,就是12平方厘米。最后出示了一个长方体(长4厘米、宽2厘米、高3厘米),问: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你能运用学具说明怎样得到这个长方体的体积?由于有前面两个问题的分析,学生就很自然地想到要用体积单位去度量,但是每个学生只有12个这样的体积单位,该如何办呢?有的就两个学生合作,摆出了一排摆4个体积单位,摆了2排体积单位,摆3层体积单位;有的学生用了10个小正方体:摆出了一排摆了4个体积单位,摆了2排体积单位,而高的方向摆了3个体积单位;也有学生只用了7个小正方体:在长的方向摆了4个体积单位,宽的方向摆了2个体积单位,高的方向摆了3个体积单位。分析这三种方法,可以看出:第一种方法学生只是进行了直观的操作;第二种方法学生动了一番脑筋,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水平,第三种方法学生一定是经过认真的思考,对长方体的堆、摆的过程进行了抽象概括,已经抓住了体积计算的本质。这种由“线”到“面”,再到“块”的对比操作,不但能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长度与面积,和体积的本质区别是计量单位不同,而且还能让学生领悟到线、面、块的测量的内在联系:都是用相应的计量单位去度量。

三、改“实际做”为“空手做”,有效地拓展思维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