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辅导员工作经验范文

小学辅导员工作经验精选(九篇)

小学辅导员工作经验

第1篇:小学辅导员工作经验范文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学帮助与指导的重要方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团体心理辅导为参加者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活动场所,创造了一种信任的、温暖的、支持的团体气氛,使成员可以以他人为镜,反省自己,深化认识,同时也成为他人的社会支持力量。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具有活动性、主体性、互动性、和谐性、趣味性等特点,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促进班集体的发展和成熟。大学团体心理辅导是高校心理辅导由补救性辅导向预防性辅导、发展性辅导的转变,是高校开展心理辅导的有效途径,是高校辅导员老师开展谈心谈话工作的有力抓手和创新形式。

一、理论来源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急剧变化,团体心理辅导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教育、辅导、治疗活动中。罗杰斯(C.Rogers)主张以当事人为中心,提倡真诚、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共情。1960年,他大力提倡“交朋友小组”,产生了“敏感性小组”“T-训练小组(Training group)“个人成长小组”“潜能发展小组”“团队建设小组”“基础交友小组”“感知小组”等多种形式。这些团体都强调团体中的人际交往经验,其目的不是治疗,而是促进个人的成长。团体心理辅导在我国内地的发展只有十几年,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相比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内地的团体心理辅导起步较晚。针对我国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樊富珉教授做了大量的工作,她先后出版了《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团体心理咨询》《香港高校学生辅导》等,为我国大陆团体辅导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团体心理辅导研究集中在团体效能、团体形式、团体规模等,多为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如团体辅导对促进大学新生环境适应非常有效;团体心理咨询矫治神经症倾向的学生;团体辅导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团体咨询有利于改善学生抑郁、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团体咨询可以改善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等。

我们认为,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学帮助与指导的重要方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

二、背景条件

谈心谈话是高校辅导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作为高校辅导员,新形势下要努力成为“90后”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尤其要注重谈心谈话工作的有效开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大学生实际、广泛开展谈心谈话活动”。

一般来说,辅导员谈心谈话主要是“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影响、改变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思想认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这与心理咨询界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知识、技能,通过交谈及协商方式,帮助求助者的情感、认知有所变化,以此恢复心理健康的活动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和相通之处。不同的是,心理咨询有一套成熟有效的谈话技巧与制度,而辅导员在工作中主要是依靠自己的经验与学生谈话,缺乏相关理论指导,谈话技巧缺失。如果能够合理引入心理咨询理念,将心理咨询技能理论中的团体心理辅导适当运用到谈心谈话工作中去,势必将增强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良好的谈心环境是师生顺利沟通的保证,但现实工作中,辅导员常常选择办公室作为谈话场所。在这样的环境中,遇到内倾或有其他心理问题的学生,就可能会产生交流障碍,影响谈话效果。此时,辅导员可以借鉴咨询室营造良好的环境,尽量改善谈话环境,轻松的氛围有利于学生放松心情,从而达到使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的效果。

三、谈心谈话展开方案

针对共性问题的谈心谈话:例如班级同学组织涣散、学习成绩下降、寝室小团体各自为政的问题,可以进行一次团体心理行为训练模式的谈心谈话,具体如下。

第一个环节:破冰、暖身。本环节主要是让来自不同寝室的每个同学依次介绍自己的姓名、家乡和学习情况(四六级、是否挂科、是否拿过奖学金)并重复周围同学的情况,目的是让大家对身边的同学加深了解和认识并感受差距。通过本环节的体验,同学们强化了对彼此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很多同学体验到了进入大学后同学间产生的差距,通过对他人的了解看到了自身的不足。

第二个环节:我的优点你来说。本环节主要是让同学轮流根据自己对其他同学的了解及观察说出他的优点,每个人对他人的评价都是赞美的语言,目的是让每个同学学习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加以欣赏,促进相互肯定与接纳。通过本环节的体验,同学们增加了对彼此的信任,提高了自信心,更重要的是一些同学坦诚发言自己并没有赞美的那样优秀的同时表明自己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第三个环节:班级建设大家谈。本环节主要是让同学们在已经建立的彼此信任的基础和氛围下轮流发言,发言的主题由辅导员抛砖引玉,主要是对班级现有情况畅所欲言、对班级目前的状态分析总结、对班级的未来建设献计献策。通过本环节的体验,同学们各自说出了心里话和班级存在的实实在在的问题,一起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很多解决办法,更重要的是大家都体会到了每个人对班级的热爱之情和共同建设班级的愿望。

第四个环节:我们是最棒的。本环节主要是所有的同学围成一个圆圈依次说出我、我们、我们是、我们是最、我们是最棒、我们是最棒的,并按照说出的字数自己拍手、左右拍手,目的是让每个同学注意力集中地完成一件事情,促进相互配合与团结协作。通过本环节的体验,同学们增强了团队意识,更重要的是懂得了配合的重要性,大家知道了班级的建设需要全体的通力配合并感受到要用极大的信心和热情投入班级,使班级成为凝聚力强的有力团队。

四、经验启发

第2篇:小学辅导员工作经验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行:

大家好。我是来自**大学的一名辅导员,2006年开始从事辅导员工作,很有幸受学校的委派参加本期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培训班。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第七期培训班的所有学员向关心和爱护全省辅导员工作的省教育厅领导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精心组织和认真筹备本次培训的***大学的各位领导、老师致以最真诚的谢意。

5天来,教育部、**省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基地和研修中心**大学基地的老师们为我们精心安排了许多知名专家的讲座,使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与优秀辅导员和兄弟院校同仁的交流使我认知了许多工作上的盲点,学会了许多技巧,应该说我取得了理论和实践的双丰收。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提高了认识,坚定了信念。不瞒大家说,这次来培训前我对我的工作产生一定的消极思想,日益重复的工作、无休不止的电话、千头万绪的琐事让我对辅导员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厌恶情绪,应该说是优秀辅导员高老师语重心长的提醒、**大学**处长幽默睿智的话语还有每一位专家教授对于学生工作的热忱和重视,让我对辅导员工作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对自己的工作有了全新准确的定位。辅导员工作是一项以心育新,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以智慧育智慧的艰苦而崇高的精神劳动。它的艰苦在于劳心、劳力、劳智慧,它的崇高在于育人、树德、铸灵魂。既然选择了这样一份职业,我就必须时刻注意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和道德修养,不断地提高实践能力和工作能力,踏踏实实的工作,兢兢业业的做人,这样才能让祖国放心、让领导放心、更让自己安心。

二、增长了知识,开阔了思路。能够在一次培训班上集中聆听到这么多位专家教授关于学生工作的研究成果和真知灼见,使我犹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教授关于当代大学生的变化和辅导员管理理念的创新理论、**老师对于大学生心里健康教育的阐述还有孙清潮书记对于大学生突发行为应急处置个案的分析让我不但明确了坚持教育和自我教育、坚持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同时也使我明白虽然辅导员的工作实践性很强,但必要的理论修养是必备的,实践出理论,理论再反过来指导实践,这样能使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提高预见性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创新。

三、认识了朋友,收获了经验。5天来,利用分组研讨和研修基地为我们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我们充分交流了对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感受,畅谈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学习到了其他学校好的经验和做法。**大学的“课外十二学分”, **大学的所有辅导员进行系统的专职培训,还有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对今后我校更好的开展工作都有很强的启迪和借鉴作用。虽然即将话别,但我们的**才刚刚开始,相信通过已经建立起得信息渠道和交流平台,今后我们将会走的更近,走得更远。

辅导员的工作很繁琐,所做的工作“上接天下接地”,有无数的喜悦与学生共享,也有数不尽的辛酸自己吞咽。我们也更深刻的认识到我们是社会舞台上的小角色,但是教育是社会生活中的大事业,小角色从事大事业,只要我们有大付出就一定能够收获学生的大德、大智慧。作为一名普通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所有的辅导员同志也必定能在辅导员的社会小角色上成就一番大事业。

第3篇:小学辅导员工作经验范文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辅导员;谈心谈话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0-0055-02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学帮助与指导的重要方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团体心理辅导为参加者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活动场所,创造了一种信任的、温暖的、支持的团体气氛,使成员可以以他人为镜,反省自己,深化认识,同时也成为他人的社会支持力量。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具有活动性、主体性、互动性、和谐性、趣味性等特点,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促进班集体的发展和成熟。大学团体心理辅导是高校心理辅导由补救性辅导向预防性辅导、发展性辅导的转变,是高校开展心理辅导的有效途径,是高校辅导员老师开展谈心谈话工作的有力抓手和创新形式。

一、理论来源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急剧变化,团体心理辅导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教育、辅导、治疗活动中。罗杰斯(C.Rogers)主张以当事人为中心,提倡真诚、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共情。1960年,他大力提倡“交朋友小组”,产生了“敏感性小组”“T-训练小组(Training group)“个人成长小组”“潜能发展小组”“团队建设小组”“基础交友小组”“感知小组”等多种形式。这些团体都强调团体中的人际交往经验,其目的不是治疗,而是促进个人的成长。团体心理辅导在我国内地的发展只有十几年,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相比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内地的团体心理辅导起步较晚。针对我国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樊富珉教授做了大量的工作,她先后出版了《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团体心理咨询》《香港高校学生辅导》等,为我国大陆团体辅导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团体心理辅导研究集中在团体效能、团体形式、团体规模等,多为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如团体辅导对促进大学新生环境适应非常有效;团体心理咨询矫治神经症倾向的学生;团体辅导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团体咨询有利于改善学生抑郁、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团体咨询可以改善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等。

我们认为,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学帮助与指导的重要方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

二、背景条件

谈心谈话是高校辅导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作为高校辅导员,新形势下要努力成为“90后”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尤其要注重谈心谈话工作的有效开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大学生实际、广泛开展谈心谈话活动”。

一般来说,辅导员谈心谈话主要是“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影响、改变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思想认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这与心理咨询界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知识、技能,通过交谈及协商方式,帮助求助者的情感、认知有所变化,以此恢复心理健康的活动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和相通之处。不同的是,心理咨询有一套成熟有效的谈话技巧与制度,而辅导员在工作中主要是依靠自己的经验与学生谈话,缺乏相关理论指导,谈话技巧缺失。如果能够合理引入心理咨询理念,将心理咨询技能理论中的团体心理辅导适当运用到谈心谈话工作中去,势必将增强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良好的谈心环境是师生顺利沟通的保证,但现实工作中,辅导员常常选择办公室作为谈话场所。在这样的环境中,遇到内倾或有其他心理问题的学生,就可能会产生交流障碍,影响谈话效果。此时,辅导员可以借鉴咨询室营造良好的环境,尽量改善谈话环境,轻松的氛围有利于学生放松心情,从而达到使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的效果。

三、谈心谈话展开方案

针对共性问题的谈心谈话:例如班级同学组织涣散、学习成绩下降、寝室小团体各自为政的问题,可以进行一次团体心理行为训练模式的谈心谈话,具体如下。

第一个环节:破冰、暖身。本环节主要是让来自不同寝室的每个同学依次介绍自己的姓名、家乡和学习情况(四六级、是否挂科、是否拿过奖学金)并重复周围同学的情况,目的是让大家对身边的同学加深了解和认识并感受差距。通过本环节的体验,同学们强化了对彼此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很多同学体验到了进入大学后同学间产生的差距,通过对他人的了解看到了自身的不足。

第二个环节:我的优点你来说。本环节主要是让同学轮流根据自己对其他同学的了解及观察说出他的优点,每个人对他人的评价都是赞美的语言,目的是让每个同学学习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加以欣赏,促进相互肯定与接纳。通过本环节的体验,同学们增加了对彼此的信任,提高了自信心,更重要的是一些同学坦诚发言自己并没有赞美的那样优秀的同时表明自己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第三个环节:班级建设大家谈。本环节主要是让同学们在已经建立的彼此信任的基础和氛围下轮流发言,发言的主题由辅导员抛砖引玉,主要是对班级现有情况畅所欲言、对班级目前的状态分析总结、对班级的未来建设献计献策。通过本环节的体验,同学们各自说出了心里话和班级存在的实实在在的问题,一起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很多解决办法,更重要的是大家都体会到了每个人对班级的热爱之情和共同建设班级的愿望。

第四个环节:我们是最棒的。本环节主要是所有的同学围成一个圆圈依次说出我、我们、我们是、我们是最、我们是最棒、我们是最棒的,并按照说出的字数自己拍手、左右拍手,目的是让每个同学注意力集中地完成一件事情,促进相互配合与团结协作。通过本环节的体验,同学们增强了团队意识,更重要的是懂得了配合的重要性,大家知道了班级的建设需要全体的通力配合并感受到要用极大的信心和热情投入班级,使班级成为凝聚力强的有力团队。

四、经验启发

基于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和优点完全可以应用在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的工作实践中,通过这种模式的谈心谈话,同学们不仅增强了信任、营造了集体的氛围,打破了原始的谈心谈话经常处于僵局的状态、避免了老师一言堂、无法深入学生内心世界、不能发现问题的本质等现象,更重要的是不拘泥于原始的谈心谈话,为学生带来了一种新鲜体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更重要的是在整个环节中能够发现问题并有效地解决问题,使同学们有所收获,强化了谈心谈话的效果。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互相支持,集思广益,将团体心理辅导这种模式应用于谈心谈话,不仅对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且增强了辅导员谈心谈话的有效性。

总之,团体心理辅导为参加者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活动场所,创造了一种信任的、温暖的、支持的团体气氛,使成员可以以他人为镜,反省自己,深化认识,同时也成为他人的社会支持力量。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互相支持,集思广益,将团体心理辅导这种模式应用于谈心谈话,不仅对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且增强了辅导员谈心谈话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林琳.发挥心理咨询优势增强辅导员工作实效性[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2]魏广东.心理咨询理论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

[3]王燕妮.心理咨询特质在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4]张春伟.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研究与实践[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5]张珊珊.心理咨询技能在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中的应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8(5).

Application of Group Psychology Counseling in having a Heart-to-heart Talk in the Work

ZHENG Zhou

(Shenyang Aerospac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henyang 110136, China)

第4篇:小学辅导员工作经验范文

关键词:叙事研究;辅导员;专业发展

2014年3月,教育部制定出台《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为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增加了职业认同和职业归属感,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提供了政策导向和基本依据。不论是个体意义上的辅导员还是群体意义上的辅导员,要提升职业能力,需要在外部支持和内部动力两方面着力。激发内生力量和主动诉求,并借助教育叙事研究这一方法,是实现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可行方法。本文正是从个体内生力量的激发角度考察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升和专业化发展问题。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内涵

《韦伯第三国际辞典》一书中提出,“叙事”就是“讲故事或类似讲故事之类的事件或行为,用来描述前后连续发生的系列性事件”。教育叙事是叙事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1968年杰克逊用叙事的方法研究学校现场活动,开创教育叙事研究的先河。教育事件是有一定研究价值的事件,所记叙的事件背后隐含着一定教育意义。叙事者通过叙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或表达某种教育信念,或揭示某些问题,它是通过对微观层面的细小事件的质的描述,来阐述流动在现象背后的事实。

早期的教育叙事研究指的是专门的教育研究者,通过倾听一线教师的故事或者查阅一线教师的教学日志完成教育叙事研究的过程,它在20世纪90年代的教育研究和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和使用,吸引了更多的一线教师加入到教育叙事研究的行列。教师通过观察记录、教学案例、教学日记、经验总结等形式记录日常教育中发生的真实故事,描述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经验事实,从而表达对教育的理解。

教育叙事研究关注教育主体及其经验的存在意义,关注教师自身的经验意义的感受和体验,关注个体内在的能动性。教师个体积极主动的、内在的发展,尤其是在复杂情境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所形成的实践性认识的发展,恰恰是促成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关键,从而教育叙事研究从一种研究方法渐渐演变为教师职业生存的方式和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二、教育叙事研究:高校辅导员专业成长的内源视角

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制定出台,进一步明确了辅导员的工作范畴和岗位职责,让我们对于辅导员这一职位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辅导员不仅仅要处理日常事务性工作更要对学生的心理、职业生涯规划有所辅导和指导,从而对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升和专业化建设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要求。从研究活动形式的角度来看,教育叙事研究是围绕着教育叙事,以讲故事的形式,表现真实性和连贯性的教育事件,并就此开展研究。其中研究者需要进入现场,以合适的亲身经历的事件作为叙事故事的来源加以梳理,在叙事中总结经验,挖掘隐藏于现象之后的教育规律,将经验提升为理论,将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相结合。毋庸置疑,教育叙事研究是具有研究意义和教育价值的研究方式,其故事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也与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有着内在的契合性。

1.教育叙事研究能够促进高校辅导员问题意识的觉醒

发现问题的能力、敏锐的问题意识是开展教育叙事研究的起点,同时也是促进辅导员专业成长的起点。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在对问题的思索中以问题为原点,寻找专业成长与价值实现的路径。

辅导员在工作中通常都有记录工作日志的习惯,如记录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作、什么事情等,也有如谈话记录、问题学生档案等方面的工作要求。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一类群体,辅导员贴近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能够深入到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在日常工作中找到可以记录和叙述的故事,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同时作为一名专家型辅导员,也可以在这些日常常规工作中找到隐匿在诸多现象之后的规律性。以问题为主线,通过进入现场与研究对象开展互动,在这些琐碎的事情之中,寻找典型有意义的教育事件并加以研究,更真切的了解和描述研究对象与环境的关系,捕捉到现实中所发生的各种真相,找到在看似简单的点滴,或是无意的心路历程背后发现之于学生成长的具有意义和价值的事件,构建他们独特的成长故事,为之后开展的教育叙事研究提供可供研究的资源,从而展现真实的教育生活。

2.教育叙事研究能够促进高校辅导员同侪合作的实现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要求辅导员的配备应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应当设专职辅导员。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对辅导员的职业职能从九个方面三个等级进行了梳理和规范。教育所面向的对象是人,人又具有发展的可能性,教育的目的只能是发展成就每个人成为自己,而不能预设一种模式左右学生的成长。随着90后进入大学校园学习,辅导员面对的对象具有了更加鲜明的时代特点,学生的成长也表现出复杂性和发展性的特征。上述决定了教育事件中的人和问题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和变化的。在辅导员的工作中要应对其中个体性的、情境性的和偶发性的因素,需要以一种合作的方式或者态度来完成。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辅导员是年级负责制,纵向管理年级的日常常规工作。如果仅仅局限为纵向的管理而忽略横向的沟通,那么势必给辅导员的工作增大了难度,也阻碍了职业能力的提升。学生作为一个活跃的交互对象,思维活跃,而隐匿在学生群体中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谈话,借助网络资源如博客、空间、校内网以及工作坊等,辅导员可以与学生开展交流对话,也可以横向与同事展开交流对话,以相互介入的关系在平行开展年级工作的同时,相互支持专门性的如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等工作内容,增进开展教育叙事研究的交互性,为辅导员同侪合作拓展平台。

3.教育叙事研究能够促进高校辅导员实践智慧的形成

金生v先生认为,“实践智慧是在实践上知道怎样做的知识类型和推理形式,它不等同于任何脱离主体的存在的‘客观知识’,它是人在生活实践中知道怎样做的知识和经验。”可见,实践智慧是主体与客体在交互作用中,为主体所习得和掌握的经验做法。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增强了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同时其中开展好辅导员工作应具备的《能力标准》中九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也为辅导员提升职业能力提供了方向。面对愈加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更加有独立个性的大学生,宽口径的知识储备并不能够保障问题的迎刃而解,任一问题的解决也不是理论知识所能奏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参与辅导员实际工作,在工作实践中积累经验,养成实践反思的习惯,尤其是形成实践智慧对于职业能力的获得与提升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教育叙事研究从教育生活中的现象出发,能够帮助辅导员跳出繁琐的事务性工作,通过实践反思,逐渐将零散的习得性经验内化为“如何做”的整体思路和实践理性。

三、辅导员开展教育叙事研究的延伸思考

教育叙事研究关注个体维度的经验和意义,关注对个体能动的建构能力的关注,关注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世界,更容易为辅导员认同和认可,更容易作为一种研究活动展开,借以提高辅导员参与教育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促进辅导员的专业成长。

1.实践中的反思与参与

杜威认为,教育研究应该从“教育生活、教育经验中选取研究素材,并将这些经验素材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反思概括”。参与是辅导员从实践工作中获得直接体验的来源,是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切入点,对于教育研究和实践工作有着毋庸置疑的作用,反思是辅导员在实践工作中的思维习惯,是提升辅导员专业能力的关键因素。

辅导员的教育叙事“非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借教育叙事展开对现象的进一步思考,对问题的深层次把握,是一个将客观过程、真实体验、主动阐释有机融合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规律的发现和揭示过程。”这个过程中,辅导员透过讲述自己参与并体验的教育故事,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追问问题或者事件如何发生,如何处理,为什么这样处理,处理效果如何,相较之前的工作有无改进,对今后的工作有无干预的价值等,以帮助辅导员“研究自己的经验,反思自己的经验,搭造经验连续沟通的桥梁……在叙事中理解经验的意义,看到未来的发展方向,主动促成经验的发展。”

通过反思深化对问题或事件的认识, 在反思中修正原有的经验,探究问题或实践背后所隐含的教育信仰和教育理念,反思建构意义,进而形成一种实践知识,反馈并指导教育实践,在反思――实践――反思中养成一种职业习惯和实践理性思维,实现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螺旋上升。

2.共同体中的分享与愿景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理论和一种可以加以设计并操作的实践策略,实践共同体“既不意味着一定是共同在场,定义明确、相互认同的团体,也不意味着一定具有看得见的社会性界限。它实际意味着在一个活动系统中的参与,参与者共享他们对该活动的理解,这种理解与他们所进行的行动、该行动在他们生活中的意义以及对所在共同体的意义有关。”共同体中关于资源分享与共同体意义的概述,为开展辅导员教育叙事研究提供了一种以何种方式学习、学什么、为了什么学习的视角。

辅导员共同体的愿景,表现为共同的目标和信念,它能够为辅导员的职业目标和方向提供了一种借鉴和引导,同时为辅导员是否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否实现自我成长提供认识基础和动力。教育叙事研究作为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一种方式和途径,发自于个体的主动诉求,依赖于个体对职业的认同,也依赖于共同体愿景的建立。《能力标准》中将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划分为三个等级,体现了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渐进性和阶段性特点,体现了辅导员的身份是一个动态的生成性的概念。从新手辅导员到资深辅导员,辅导员的专业能力既有个体层面纵向的学习又有群体层面横向的介入,辅导员的工作既需要独立开展,也需要放在相互依赖的系统中完成。实践共同体中非正式组织的实践以兴趣或者问题为源起,在实践活动中相互介入,相互影响,共享结构性资源,为发展辅导员教育叙事研究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行为,从而提升在某一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奠定了良好的资源氛围和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凯.教育叙事研究:从一种研究方法到一种职业发展方式[J].比较教育研究,2005(6):28.

[2]张济洲.走进教师日常生活的叙事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3(7):67.

[3]王萍.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缺失与培育[J].当代教育科学,2012(4):41.

第5篇:小学辅导员工作经验范文

关键词:医学院校 辅导员 队伍建设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引导者。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学校稳定的重要组织保障。而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辅导员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视,尤其是在培养医学生的道德品质等内在素质方面更是无法替代。要想进一步完善新时期下医学院校辅导员工作的效果,适应新形势下医学生培养的要求,就必须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一、医学院校辅导员在医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专门人才。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在高校形成的人生理想信念、道德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医患关系的和谐程度,进而影响整个医疗卫生体系是否良性发展。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引导医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医学院校辅导员的重要职责。医学院校辅导员处于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在学生身边,承担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重要任务,是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的骨干力量。他们必须在深入领会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地、自主地、灵活地根据当前工作重心和自己的工作计划开展学生工作,耐心细致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学习中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在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认清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和自身素质的差距;在生活中关心学生的冷暖疾苦,帮助学生逐步走向生活自立,顽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为今后进入社会打好基础;在日常工作中协调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学生群体的关系,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信息沟通,化解矛盾,共同搞好学生工作。可以说,医学院校学生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保证和基础性工作,而高校辅导员在高校人才培养和校园稳定等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医学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医学生面临着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学生工作难度的日益增大,带来了辅导员工作胜任能力方面一定程度的不适应,医学生辅导员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二、医学院校辅导员队伍存在的问题

1、辅导员数量配备不足,流动性大

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2010年全国高校在校生将达3000万人,医学生人数也迅速增加,很多高校辅导员配备不足。按教育部规定,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 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但现实情况是许多高校远远超出这一比例。当前,高校长期以来未能形成一支像专业教师队伍一样的职业辅导员队伍,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使得辅导员现实的待遇问题、职称晋升问题以及发展前景问题等得不到有效保障。辅导员普遍觉得前途渺茫,思想不稳定,辅导员的在岗时间短,流动过快。

2、辅导员队伍构成和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

按照职业定位,辅导员应当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着相当强的专业性。可现实的状况却是,许多医学院校的现任辅导员专业背景为医学专业的多,专业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少;本科学历的多,高层次学历的教师少,青年教师多,有经验的资深教师少。许多现任辅导员,既没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也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从而导致辅导员队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化水平偏低的问题。这种现状很难适应新时期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3、高校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即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体验下呈现的工作兴趣、情感和动力的衰竭状态。医学生学习任务重、课程多,易烦躁,更需要高度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医学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辅导员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烦琐的学生工作中而不能获得相应的回报,个人成就感降低,对本职工作的认同感降低,找不到职业目标,缺乏工作动力,产生职业倦怠。高压力和低价值认同产生的矛盾会使辅导员陷入心理亚健康状态。

4、机制不建全,管理不到位

首先,工作机制不顺畅。辅导员是学生管理链中连接学生最后一个环节,在辅导员管理上存在多头管理、忙于应付日常事务,指导和引导学生成才的本职工作职责就不能很好地履行,降低辅导员的工作效能。其次,培训机制不到位。各高校将更多的精力和经费用于专业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导致辅导员专业培训和实践培养的机会匮乏。再次,激励及评价机制不健全。目前,高校辅导员的薪酬总体上满意度不高,岗位津贴和奖励缺乏吸引力,职称晋升的个人事业发展影响不大。另外,许多高校现行的辅导员考核机制不够规范、不够科学,考核的效力不明显,缺乏目标质量和工作绩效监控体系及评估系统。

三、加强和改进医学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1、进一步明确辅导员任职资格和规范选聘制度

首先,要规范选聘程序,加大辅导员补充力度。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按照公开、公正、择优的原则, 在笔试、面试、审核和公示等环节严格把关。大力招聘优秀毕业生, 吸纳一些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德才兼备、敬业爱岗的毕业生或教师到专职辅导员队伍中来。其次,建立辅导员准入制度。医学院校辅导员还是以医学专业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主,既有利于师生间的沟通,使得他们更易了解医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辅导员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又有利于辅导员末来的分流,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优化医学院校辅导员的专业结构。以实行有经验丰富的老年资辅导员帮扶新近辅导员,以老促新,构建一支年龄、学历和专业结构合理的辅导员队伍。

2、进一步完善辅导员的培训机制。

作为学生工作第一线工作者―辅导员承担的工作多,压力强,外出参观、学习、培训、进修的机会很少。首先是严格岗前、岗中培训,使他们尽快明确工作职责。其次是开展经常性的培训工作,增加辅导员和班主任外出学习、业务知识学习、参加学术活动、考察机会,定期召开辅导员和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对医学专业毕业的辅导员还要适时安排其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的专业培训。还应适时安排辅导员进行脱产、半脱产或在职培训进修,鼓励和支持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 实现学历提升和专业成长同步进行。

3、进一步健全辅导员的考核、监督和奖惩激励机制

要根据医学院校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制定辅导员评价体系,对辅导员的政治思想、业务能力、敬业精神和工作实绩等进行全方位考核。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奖惩激励、转岗分流等保障机制,切实为辅导员解决后顾之忧。医学院校给辅导员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合理地正确地进行考核和评价,建立多方面的激励机制,保护和激发辅导员开展创新性工作的热情,给他们提供各种体验成功的机会,以增进辅导员工作乐趣,缓解工作压力。

4、改善辅导员工作环境,不断提升辅导员的地位

要利用各种途径来宣传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尊重与关心辅导员的工作,着力解决他们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辅导员任在师生中的地位。

5、进一步提高辅导员福利待遇问题

辅导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都比较年轻,面临着诸如结婚、住房、生子等一系列问题,给他们带来的生活压力不小。学校应想方设法解决辅导员的生活待遇问题,切实增加对学生工作的投入,不断提升其福利待遇,缩小他们与专业教师的收入差距,进一步调动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鼓励支持他们安心本职工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

6、理清晋升途经、建立辅导员职务职称晋升机制

医学院校辅导员的职称评聘问题,要充分注意医学背景辅导员工作的特点,允许他们自由选择晋升专业职称或职务。在职称或职务评聘、科研立项等工作中要予以适当倾斜,促进和激励辅导员不断取得进步和提高。学校应该推进辅导员职级制管理模式,做好职务的他们升降和转岗问题。应鼓励学生工作队伍中的优秀分子做职业化的辅导员,同时选拔管理能力突出的优秀辅导员到党政管理岗位工作,拓展他们的发展空间,这既能为学校党政管理队伍不断注入生命力,同时也能起到稳定学生工作队伍的作用。

总之。医学院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是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医学高等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把医学院校辅导员工作看作是一项专门技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等各方面的知识综合成有效的专门技能。当前医学院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对于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深远,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这支队伍的发展与壮大。要像重视业务学术骨干一样重视辅导员,使他们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 考 文 献

[1] 王霞娟,张官禄,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96-98

[2] 赵庆典,李海鹏.努力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 政学院学报,2006,(2):75-82

[3] 王来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J]. 科技教育,2009,(13):220-222

第6篇:小学辅导员工作经验范文

【关键词】辅导员队伍;职业能力

当今时代,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观点,作为现代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在思想激荡的时期。而各种各样的思想充斥着整个社会,因而很容易影响学生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不健康的、特别是南疆地区甚至是反动信息给信息接收能力强、自我认识能力弱的高职学生的思想带来一定程度的紊乱。因此,研究新时期南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并分析对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南疆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民族、政治面貌、学历、职称等的比例关系)

2.南疆高职院校辅导员及班主任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职责不明确,工作重心不突出

据调查,很多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兼职,66.7%的辅导员工作时间在10个小时以上。辅导员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无限的延续性和无休止的扩张性,具有无边界的特征。因为职责不明确,许多虽非职责范围内却与学生切实相关的事务耗费了辅导员的时间和精力。每天需要面对很多部门的很多事。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来形容辅导员的工作状态一点都不夸张。由于工作职责的不明确,辅导员时刻处于随时待命的应激状态,总有干不完的事,总也不能放松,平均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这还将隐形的压力还不算在里面。由于职责不清,竟有25%的辅导员认为“辅导员工作与其他岗位相比”地位低,可以看出部分辅导员自身对工作没有认同感和自豪感,所以辅导员队伍容易出现职业倦怠。

2.2辅导员考核机制不完善

在工作中辅导员工作琐碎复杂,这使得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无法进行细致描述,在工作中往往也无法进行量化考核,使得辅导员在工作中既处于非常忙碌的状态,又无法使得别人理解和肯定,所以职业没有吸引力。在调查中有80%的辅导员认为“现在学校对辅导员的考核办法”“不科学”。因此很多辅导员刚参加工作就考虑出路和跳槽,仅把辅导员工作当做一个过渡阶段。

2.3辅导员待遇较低,队伍不稳定

辅导员在工作中付出多是事实,回报少也不可否认,60%的辅导员月工资在2000元以下。就工作重要性而言,辅导员与教师、科研队伍在学校发展建设中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就工作强度而言,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基本上是处于“全天候”工作;就工作空间上来说,是基本上涉及到学生的“全方位”。但是就薪酬来说,却未能实现“多劳多得”。同等的重要性、更大的工作强度,得到的尊重和回报却不同,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逐渐对工作失去信心,开始消极散漫,丧失激情,没有创造力。甚至考虑跳槽、换岗位,所以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

2.4辅导员发展空间受限

不能否认,南疆高职院校在辅导员建设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在建设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辅导员队伍机制方面还不健全。辅导员在发展路径的选择上,进退两难。可以说两边发展、两边难。从理论上来说辅导员可以两条腿走路即可以走行政和教师两条路,但实际上是处于边缘化状态,走行政道路,岗位有限,即使有,也都有管理人员、教师、科研人员甚至外部人员参与竞争;走职称道路,虽然可以凭教师系列职称,但辅导员的工作实绩在职称评定时无法量化和体现,而他们在科研进修等方面又无法跟教师持平,也体现不出优势。仅有15%的辅导员认为从事辅导员工作有发展前途,55%的辅导员认为学校提供的发展机会较少。这也是很多辅导员刚参加工作就考虑出路和跳槽,仅把辅导员工作当做一个跳板,而未将其作为长期的事业来用心经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3.提高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职业能力的建议与对策

3.1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当辅导员不是时时在考虑未来出路,而是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可以长期从事的职业时候,当辅导员愿意把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作为自己的专业不断学习,进修和提高时,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就会不断得到提升和完善,一批受学生拥戴,受社会尊重和承认的专家型辅导员就会逐步涌现。在他们的示范和带动下,更多的辅导员会受到影响和鼓舞,安心并用做好自己的工作。队伍稳定、职业成就感,自豪感的问题也将逐步得到解决。

3.2进行自我调适

作为辅导员要通过自身努力来应对各种压力,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当发现自己有职业倦怠的消极心理时,应勇敢面对现实.正确了解自我,主动寻求帮助。比如:自我暗示,就是经常在心理上暗示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暗示自己能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暗示自己能与领导,同事和兼职人员和谐相处等。这样良好的心理暗示也会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的自信心。

3.3及时的总结工作中的经验

辅导员要做到全面、客观,正确地看待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成功了要认真分析成功的经验,失败了也不要灰心丧气,多与其他辅导员讨论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挫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坚信自己有很强的业务能力,能够发挥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责任感。及时总结与反省,可以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小峰.高职院校应加强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J].学术研究,2011(10).

[2]梁文闻.论高职院校辅导员胜任力及提供途径[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第9卷)(4).

[3]郭秀云.试论高职辅导员的角色定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0,(第7卷)(5).

[4]康凌宇,冉福样.试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新西部》,2009(6).

第7篇:小学辅导员工作经验范文

关键词:多方支持;学业延续;感悟

中图分类号:G42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4-0020-01

一、辅导对象确定

小A,男,性格温厚、较外向,喜欢阅读,热心公益活动,在班中人缘佳。成绩班级中等,每学期有1门挂科,每天按时上课、交作业,无违纪情况。自幼左手患多指症,术后左手大拇指弯曲,左手习惯性插口袋或握拳示人。单亲家庭,跟母亲生活,独立性很强。2014年4月,开始专业的基础护理实验操作,一般的注射、抽药均涉及两只手。注射实验课开始时,来到现场,听了老师的示教后,未进行实验,独自回宿舍。

二、初次辅导

未上课当日,学习委员将情况给辅导员进行了汇报,并转达了基础护理实验老师的意思。辅导员晚上给小A打电话。小A非常敏感,问辅导员找他什么事、是不是因为白天没上实验课,并说人在外面,不方便及时返回,不是紧急的事情就第二天再找辅导员。双方约定第二天上午见面。第二天,两人见面。从该生上学期期末成绩、平时阅读习惯着手,表明自己和学院老师对其的肯定;从基护实验对个人学业的重要性引入他未上实验课。该生性格还比较外向,直接谈到症结:他很清楚实验的重要性,但就是心理上过不去;前一天晚上想了很多,甚至想辍学算了。首先,辅导员明确表示自己能够理解他的这种心理,一次没去上课不会影响他的期末成绩。其次,用身边多指症生活状态案例告诉他可以有多方面的选择,对其就业虽有一定影响,但可选择护理教育以及幼儿、中老年护理等。再次,以身边案例明确大学毕业证对个人将来发展的重要性。最后,让其回去认真考虑一下:如果一直放不开,可以帮助其转换专业;如果考虑今后非护士的就业方向,可帮助其学好实验课程,以顺利拿到毕业证。

三、辅导过程

1. 第二次辅导

3天后,该生再次与辅导员沟通:不换专业,否则就退学。首先,辅导员分析了退学给他带来的损失,鼓励其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其次,帮其制定逐步适应的过程:积极与其实验课老师、实验同伴进行沟通,让其得到较受保护的实验训练;稍微熟练之后,再用创可贴包裹手指和同学一起实验直至放开和大家一起训练。同时,勉励其比别人更刻苦、付出更多一些,开放性实验能够多花些时间,多练习两遍。

2. 多方支持

(1)领导支持。辅导员及时向领导汇报,得到领导支持。领导及时与医院联系,了解相关政策规定,明确手指问题不影响实习和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在本人无违纪情况、无挂科的情况下,可以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2)家人支持。辅导员与其家人沟通,了解到其家人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选择。辅导员让家长多与孩子沟通,鼓励其顺利拿到毕业证,考虑通过普通话等级证书考试、教师法规、职业道德理论考试以及试教等,考取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以后从事教学工作等。(3)实验老师支持。辅导员与所有基护实验老师沟通,让老师多维护该生的自尊心,不再刻意提醒其就业问题,不再特别关注其手指异样问题。另外,在实验过程中,让其和一小部分同学在小实验室实验,心理放开后和大家一起实验。(4)朋辈支持。辅导员与该生实验搭档沟通,让其在实验过程中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包容;与班级学习委员和心理委员沟通,让其在开放性实验中多一些时间练习,多予以指导与合作。

四、第三次辅导

两周后,辅导员与该生沟通,该生表示:自己实验很不错,给药、静脉注射等都没有问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学了一些心理知识,既为将来找工作作准备,也对自我调节有一些帮助;自己还是希望顺利毕业,将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他人。辅导员分析护理学专业就业方向:临床各科专业护理,主要到各个医院工作;健康知识宣传,主要做老师或者到一些健康报刊工作;社区健康教育、康复中心护理、健康辅助器材的销售与顾问等也是很不错的就业方向。然后,辅导员与其一起分析了其特长:每年都参加百里毅行、春季马路赛等志愿者活动,有爱心、有奉献与责任意识,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校期间,自己经常打工,具有吃苦耐劳的性格。因此,可以考虑老年安养类机构、社区康复中心类机构、特殊学校等机构工作。该生表示都可以接受。

五、辅导感悟

(1)明确问题所在是大学生学业延续的关键。该生平时表现较好,突然产生退学想法,最主要的原因是不能跨越自己手指异于他人的心理障碍,纯粹靠转换专业也不能解决其最根本的问题。

(2)多方支持是学生跨越心理障碍的根本。在学业救助的过程中,得到了学院领导、医院朋友、家人、实验指导老师、朋辈的支持与配合,使他能逐步放开。

(3)对学生的关爱是学生学业延续的保障。在辅导过程中,辅导员用两年培养的师生情与学生耐心交流,朋辈辅导员用两年的同学情真心帮助,实验指导老师用专业的知识倾心指导,领导以广泛的人际圈关注其实习问题,给其顺利毕业的信心,成为其学业延续的保障。

(4)专业素养的提升是提高辅导效果的基础。在辅导过程中,更多的是爱心、耐心、责任心的倾注,没有专业的心理辅导措施和专业的职业发展测试。辅导员增加这方面的专业素养对提升学生辅导效果将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第8篇:小学辅导员工作经验范文

从音乐教师到副校长,从副校长再到区少先队总辅导员,吴海芸为事业倾尽了能量,就像一片漂浮在“天心”的云朵,日复一日托举着朝阳的升起。

从“任务驱动”到“使命驱动”

吴海蕓刚调任天心区少先队总辅导员的第二天,就有一位少先队辅导员打电话过来,希望吴海芸看在老同事的分上“手下留情”,少给她安排一点工作。这让吴海芸又好气又好笑,也让她意识到了激发团队工作自觉的重要性。

于是,她决定用梦想激励这些少先队辅导员。

2017年9月,天心区开展了“信念与梦想”少先队辅导员论坛活动。论坛主讲嘉宾都是从事过或者正在从事大队辅导员工作的一线教师,他们的故事让台下的少先队辅导员得到了不少启示。

为了进一步营造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吴海芸向天心区教育局申请创立少先队名师工作室。2016年,天心区唐敏少先队名师工作室诞生,凝聚了一批优秀的少先队辅导员。

虽然担任少先队总辅导员,但吴海芸一直没有放弃音乐教学研究,由她领衔的区级“艺术创想”音乐名师工作室连续三年在工作室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第。她经常以自己的经历鼓励少先队辅导员:“少先队工作与教学工作并不冲突。”

在平时的工作中,吴海芸用真诚与少先队辅导员交朋友,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团队的每一个人。

2015年,共青团湖南省委副书记罗琼到天心区调研少先队工作,有6名大队辅导员将在座谈会上发言,吴海芸利用休息时间为发言老师逐一进行指导。座谈会上,上任刚满一年的披塘小学大队辅导员邵婷给吴海芸发来短信:“吴老师,我想发言,可现在又害怕了,该怎么办?”吴海芸立即回复她,要抓住每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相信自己。

在吴海芸的鼓励下,邵婷终于举手并争取到了发言机会。调研结束后,吴海芸找到邵婷,对她的发言情况进行了详细点评,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经过那一次发言,我战胜了自己胆怯的心理,吴老师事后的指导更让我感动,工作至今,还没有谁如此贴心地指导过我!”回忆起那一次的经历,邵婷颇有感触。

从2014年开始,在吴海芸的组织下,天心区少先队辅导员每半年都会举行一次“教育行走”活动,由吴海芸带队,去全国各地的优秀学校进行学习交流。

现在,“教育行走”成为天心区少先队辅导员最向往的学习形式。一次“教育行走”就是一场学习旅行,吴海芸总能在“行走”中深入了解少先队辅导员,发现闪光点,增进团队关系。

2015年1月,吴海芸的团队走访了成都的7所小学,在行程快结束之际,14名参加“行走”的少先队辅导员与草堂小学的校长蓝继红畅谈少先队的话题,直至深夜仍不愿意离去。

那一次的经历,让红卫小学大队辅导员朱令妮的工作态度有了质的变化。她意识到少先队工作是个慢的艺术,要面向每一个队员的发展。后来,她成为了湖南省为数不多的五星级优秀少先队集体领军人。

吴海芸将天心区的各校辅导员按学区分片,并选出片长、副片长,让他们管理自己片区内的少先队工作。慢慢地,这些片长、副片长成长为吴海芸的得力干将。之前那位打电话来说要吴海芸“手下留情”的老同事,现在也成了“干将”中的一员。暮云片的片长朱萍老师在2016年的时候有了一次调入井岗小学当教导主任的机会,但她婉言谢绝,因为她想留在“红领巾团队”,继续为少先队工作奉献光和热。

“任务”变成了“使命”,天心区的少先队工作呈现出一片生机。

从“孤岛”到“和谐生态”

“辅导员是超人,不仅要事无巨细样样做,还要协调沟通找资源。真是太辛苦了!”刚担任天心区少先队总辅导员的时候,吴海芸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

面对这些抱怨,吴海芸回应道:“少先队工作并不是辅导员孤军奋战,我们需要努力让学校、家长和社会感受到我们的用心,赢得多方支持,形成合力。”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是天心区“红领巾团队”人的共鸣。天心区“红领巾团队”树立了“大家”的理念,只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2016年12月,红卫小学成为天心区唯一一所参评湖南省五星级优秀集体的学校。为了做好此次展示,天心区资深的德育片长、副片长都来为红卫小学出谋划策。活动前,数名少先队辅导员到红卫小学帮忙,有的协助号鼓队训练,有的帮忙整理资料。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红卫小学获得了省五星级优秀集体称号,为天心区少先队争得了荣誉。

在少先队建队67周年之际,天心区准备组织一次“听党的话,做向上向善好少年”主题大队会观摩活动。吴海芸并没有将此次活动安排给经常承办此类活动的学校,而是在区少先队工作群里了活动信息,让各学校自主申报。

从未承办过少先队大型活动的新天小学主动请缨,成功取得了活动承办权。这时,有很多人替吴海芸担心:“为什么不让更有经验的学校来承办?”“这次活动十分重要,可不是能拿来练手的,万一搞砸了怎么办?”

吴海芸却对他们说:“一次组织大型活动的历练胜过十次培训,我们要给予每所学校机会,也要相信每一所学校。”

相信并不是袖手旁观,任务安排下去之后,吴海芸时刻关注着活动的筹备进展,并邀请片区其他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全程提供指导与帮助。

最终,这次大队会圆满地举行,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为了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少先队”四位一体的良好和谐生态,吴海芸倡导“用敬业赢得尊重,用服务赢得支持,用实力赢得平台”。她所带领的少先队辅导员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工作风貌,通过一个个内容丰富的少先队活动,赢得了师生与家长的一致认可。

2014年,天心区少工委与长沙简牍博物馆联合开展“搭建实践平台,拓展阅读资源”暨“天心区简牍文化进校园”活动,长沙简牍博物馆的校外辅导员走进了52所小学的中高年级课堂,为孩子们讲述简牍的历史,与孩子们开展传阅简牍、在竹简上制作“名刺”等阅读体验活动。

在吴海芸的努力下,天心古阁、白沙古井、走马楼、宋福王墓、贾谊故居等场所已成为天心红领巾校外实践体验平台。突破了“孤岛”状态,得到了各界支持的天心区少先队辅导员团队在工作上也更上了一个台阶。

从“一校一品”到“区域特色”

每年年底,吴海芸都会带着少先队辅导员去天心区内的学校开展“问诊·金钥匙”调研活动。每到一所学校,她都会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和文化,提出发展建议,促进“一校一品”“一队一特色”的形成。铜铺街小学坚持“绿色教育,和谐发展”的环保办学理念,打造了“‘童晓’绿色狂欢节”;主题为“追梦少年欢乐游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验教育,充分体现了红卫小学“我成长·我快乐”的办学理念;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较多的桂花坪小学,着力构建剪纸特色文化,打造少先队品牌活动……

2017年6月,天心区举办了“点赞红领巾,创想十三五”主题实践活动。活动以“天天心心”红领巾社区体验形式为主,融合“绿色、创新、协调、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充分展現了天心区少先队的活动品牌。

少先队文化建设和活动品牌打造离不开少先队员的集思广益。2017年上半年,天心区号召四万多名少先队员积极行动,征集了“天天”“心心”少先队员卡通形象,开展了“手绘天心”绘画比赛等活动。

吴海芸说:“让每一个少先队员感受到队组织的温暖和帮助,是辅导员的责任和担当。”她鼓励各校少先队开展队员之间、校际之间、区域之间的手拉手活动。2017年,吴海芸在邵阳县塘渡口镇第五完全小学支教。借此机会,她组织天心区天鸿小学的100名少先队员来到塘渡口镇第五完全小学,与该校的少先队员举行了“同心共筑中国梦,携手共做好队员”主题队会。

通过这次队会,塘渡口镇第五完全小学的少先队辅导员对什么是少先队主题队会、少先队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等有了深刻的认识。有中队辅导员还主动提出“希望有机会到长沙学习少先队工作的优秀经验”。有少先队员在文章中写道:“这是一次难忘的活动,我喜欢胸前的红领巾。”

2017年6月28日,天心区组织198名少先队小干部赴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启了“红色励志旅,队旗伴我行”的励志活动,开创了全省少先队小干部培训先河。少先队小干部杨淑仪的爸爸在微信中写道:“没有鸡汤,只有南瓜汤;没有面包,只有小米饭。此次经历,让我看到了辅导员的良苦用心。我相信,辅导员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精神,能锻造出一支真正可做国家未来接班人的少年先锋队!”

第9篇:小学辅导员工作经验范文

张光宇 吉林农业大学

摘要:众所周知,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教育中很强大的一股力量,他们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生活指导等各个方面。辅导员

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近年来,笔者发现在高校辅导员专业队伍建设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人员配备、职责分工等方面,这

些问题都不利于辅导员工作的展开,校方应当采取措施及时的处理这些问题,保证辅导员工作的正常展开。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专业队伍;建设

毋庸置疑,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们大学生活的引路人,是他

们的良师益友,也是保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

量。但是随着当代大学生思想、生活、经历的多样化发展,以及

辅导员专业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都使得我国的高校辅导

员专业队伍建设进行的非常缓慢。此外由于部分人对辅导员工作

的不重视,认为他们只是大学生们的“保姆”并不是实质意义上

的教师,因此也导致很多辅导员积极性不高,他们并不想一直从

事辅导员这份职业。

1.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

当青涩的大一新生们步入大学校园,一个人离开父母亲人,

身处异地他乡,更加渴望有人来关心帮助他们。因此对于刚入学

的新生,辅导员需要多他们进行大学知识的普及,并督促他们提

前做好大学四年的规划,使每学期都丰富多彩。此外对于辅导员

来说,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大学就是一个小

型的社会团体,辅导员老师应该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生活,

如果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什么问题,都可以向辅导员老师请

教,可以形象的说大学辅导员就像学生的哥哥姐姐一样,亲切的

关心、帮助他们。此外辅导员老师还要负责协调学生与任课教师,

班主任之间的关系等等。诸上所述,高校辅导员的重要性就不言

而喻了,当然辅导员专业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2.在高校辅导员专业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高校辅导员工作过分重视人情关系

人常说,朋友多了路好走,但是很多人偏偏曲解了这句话的

意思,真心朋友越来越少,更多的是一些酒肉朋友,锦上添花者

多,雪中送炭者少。当人情成为一种商业化的市场手段,学校等

事业单位也受到了它的毒害,人情仿佛就成为了一种人们不愿提

起,但又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比如,每当新生入学的时候,就会

常常看到一些家长拎着大包小包往辅导员、任课教师等的办公室

跑。是,或许他们是从孩子的角度考虑的,孩子一个人出门在外,

没有家长的照顾,他们自然放心不下,于是他们便把目光瞄向了

辅导员,毕竟高校辅导员是直接负责学生工作的。更有甚者,有

些学生希望进入学生会谋职或是想得些奖学金之类的,就会天天

到导员办公室去,帮导员做点杂事,逢年过节给辅导员送点东西

表表心意,想要导员能多关照关照自己。但是种种的种种难道不

是显得非常可笑吗?在大学这样一个培养高等教育人才的基地,

如果这股人情之风扼杀不住的话,对学生对老师的毒害都是可想

而知的。

2.2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不合理性

在本研究中已经提到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健康教育的

重要性。但是近几年来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

笔者认为首先是辅导员人员不足问题,因为在大学里每个辅导员

都要负责一个学院的某个年级,也就是大约 400 名左右的学生。

试想仅以辅导员一人之力,怎么可能同时处理好这么多学生的日

常事务,而更为常见的是什么呢?大多数是出了问题而后才想办

法处理,这种滞后性的工作方法对学生各个方面的教育是没有益

处的。此外由于高校分工的不明确,辅导员从事的工作更多的是

偏于行政上的,而对于最重要的部分——健康教育的方面,辅导

员反而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处理这些事情。最后是高校辅导员的年

龄结构的不合理性,大多数辅导员都是从应届毕业生中选拔的,

他们还都比较年轻,没有太多的经验,对于从事学生健康教育方

面就更缺乏经验了。因此才会导致诸如上面的种种问题。

3.如何解决高校辅导员专业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廉政建设

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校校园里,应当保存一片净土,杜绝

不良风气的盛行。本研究中已经提到辅导员在大学生教育中有着

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高校辅导员专业队伍的廉洁性建设迫在眉

睫。首先,笔者认为,高校辅导员应当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自

己本身就是做思想健康教育工作的,是要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人

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对于辅导员自身就更加应该反省自

己并提高自己。此外学生也应当正确认识自己与辅导员老师之间

的关系,不要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辅导员老师就像自己的

哥哥姐姐一样,他们是自己的良师益友,不能破坏这份珍贵的师

生友谊。当然对于校方更应该加强管理,建立良好的监督机制,

对于违反辅导员职业要求的,应当严肃处理、不容姑息。

3.2 调整辅导员队伍的人员结构

实际上,辅导员的本职工作是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他们不仅仅是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此外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具

备处理学生工作的经验。针对高校辅导员队伍中人员结构的不合

理性,具体应当采取哪些措施呢?首先,笔者认为校方应当适当

增加辅导员的人数,可以让两个辅导员老师来负责一个年级的工

作,一个侧重于行政方面,一个侧重于思想教育方面,这样导员

就有相对多的时间来针对性的处理学生的工作了,这样对于滞后

性的问题也能较好的解决一下。此外,校方可以应聘一些年龄稍

长的辅导员老师,因为相对来说他们比年轻老师更有经验,更有

耐心。校方还应把好应聘关,对于辅导员老师要慎重选择,他们

的专业知识和道德素养都要有严格的要求,通过层层把关,确保

为学校,为学生选择优秀、负责、耐心的辅导员老师。

结语

高校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教育中非常重要,虽然在辅导员专

业队伍建设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通过学生、辅导员、校方的

努力和一些针对性措施的实施,通过不懈的坚持与奋斗,相信这

些问题都会被很好的解决的。那时在高校辅导员专业队伍建设中

就会呈现出一番全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王楠.浅谈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0):(1)232.

[2]葛虹佑.高校辅导员素质现状分析及培训对策研究[J].中小

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31):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