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特殊儿童关爱教育的方法范文

特殊儿童关爱教育的方法精选(九篇)

特殊儿童关爱教育的方法

第1篇:特殊儿童关爱教育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特殊儿童教育;因材施;爱与责任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2-0115-01

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电影《雨人》在传达了兄弟手足之间感情的同时,也使观众认识到了现实生活中“雨人”的存在,以致“雨人”后来竟成了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专有名词――指那种具有某种特殊才能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生活中,我们经常遇见那些聋哑、智力上有缺陷或其他的残疾儿童。无可否认,残疾儿童有许多不如健全儿童的地方:聋哑儿童不能像健全儿童那样说唱;智力低下孩子没有那么聪明伶俐;盲童则透过他们关闭的心灵之窗散发着心灵之美……但他们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身为有些许残缺的花朵,更需要在我们的关爱和帮助下接受教育,吮吸知识的雨露,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重视这些特殊儿童的教育。

我们国家也已较早地关注这方面问题,早在199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规定了特殊教育发展方针:残疾人教育,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着重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虽有国家的政策支持,同时也更需要我们教师。下面结合本人多年在特教学校教学生涯的体会,来浅谈一下如何使做好特殊儿童的教育工作。

一、因材施教

“材”原是资质之意,在这里我们不妨理解为每个学生的身体条件,即指生理状况,也包括精神智力方面。每个残疾儿童的情况不同,诸如聋哑儿童、盲童等,就需我们因材施教、实事求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个别差异出发,有目的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拿聋哑儿童来说。有些儿童是天生听力残疾,俗语“十聋九哑”,是因为这些儿童无法到感受外界声音的刺激,无法学习说话;有些儿童本身也会因为某些疾病而哑。可见,聋与哑是相对相联的。听觉是我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耳聋的孩子对外界的认知是不完整、不丰富的,学习知识和参与社会的广度与深度也得到制约。同时,他们语言的学习和发展也是很艰难、缓慢的。但也正由于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多地依赖眼睛与双手等器官,其视觉等方面的功能相应地得到发展,甚至于超过某些健全儿童而具有特殊的才能。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他们更好地运用自己的视觉、手等感觉器官,通过观察周围事物、别人说话的种种神态,并借助于手语,以更好地学习发展;了解聋哑儿童的思维水平长期停留在直观阶段的思维特点,在扩大他们感知经验的同时,尽可能地丰富他们的语言。

二、“三心、两意”

“三心”即是爱心、恒心、责任心;“两意”指诚意、心意。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受伤的花朵,所以更需要我们作为一名教师的爱心与责任心,来真正持之以恒的灌溉这些花朵,点燃他们的智慧火花,因为“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同时,我们还要言传身教,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并塑造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海伦・凯勒曾说过:“在黑暗中,当死神在召唤的时候,老师――那就是我的一切,这就是我的回答。”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她这样写道:“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第一眼想看的就是我亲爱的老师”。可见,我们特殊教育教师对于那些残疾儿童是多么重要,是他们身心健康的保护伞。

与此同时,国家的支持与社会的帮助扶持也是不可缺少的。国家应扩大特殊教育范围,缩小城市与乡村教育的差距,使更多的残疾儿童可以享受平等的教育;改善特殊教育师资匮乏的现状,提高他们的待遇,使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得到明显地加强;合理配置资源,加大投入,提供更多的适合他们的教育资源,如听力障碍学生的助听器、视力障碍学生的盲文书等;另一方面,进一步地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社会公众就需用平等的眼光、宽容的心态来对待这些残疾儿童,让他们享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来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诚然,在实际生活中还存在着很多不利于特殊儿童发展、受教育的因素,但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这些孩子们也会越走越远,前方的路越走越平坦。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他们的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朴永馨.特殊教育概论[M].华夏出版社,1999.

[2]沈玉林.特殊教育论文写作指南[M].华夏出版社,1998.

[3]韦小满.特殊儿童心理评估M].华夏出版社,2006.

第2篇:特殊儿童关爱教育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孤残儿童;特殊教育;探索实践;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2

一、把握机遇,量质并举,扎实推进孤残儿童特殊教育工作

(一)不断完善教育设施,为孤残儿童营造优美的教育环境。

福利院现有孤残儿童76名,这些儿童98%都存在不同的智力和身体残疾。为了更好地提高这些孤残儿童的教育质量,福利院根据智障残疾儿童特殊教育的需要开展多元化教育,设立了手工坊、模拟超市、绘画室、运动室、多功能厅、情境教室,并不断配套完善相应的设施设备,充分开发孩子的智力,激发孩子的潜能。同时,福利院根据孩子需求重新布置室内环境,用生动有趣的儿童卡通绘画装饰墙壁,在不同楼层设计不同的主题,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室里悬挂以孩子活动为中心的图片和孩子们的作品,创造一切对孤残儿童成长有益的教育环境,增强孩子的主体意识和“家”的归属感。

(二)转变观念,重视和支持孤残儿童的特殊教育。

福利院积极从自身观念入手,主动打破在服务理念上仅仅满足于能够使孤残儿童吃好,穿好的现状,努力探索适合我院的特殊教育途径和方法,把对孤残儿童的特殊教育工作列入日常管理重要内容。成立了康复特教室,聘请专业的康复特教教师,并注重加强特殊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和内培的方式,为职工开展特殊教育技能培训,提高特教队伍的专业技能水平。近年来,福利院选派特教教师外出培训5人次,并组织特教人员先后赴标杆单位、兄弟单位学习特教经验;同时挑选特教骨干人员在全院开展定期特教教学活动,建立长效机制。

(三)改善教育模式,全面提升孤残儿童的教育水平。

1、开设特教班,开展个性化、多元化教育。福利院于2012年9月开设特教班,根据儿童年龄、智力情况和接受能力,对儿童进行分班教学。课程以实用语文、实用数学、蒙氏教学为主,结合手工、音乐、美劳、品德教育等辅助课程开展课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流程。教师通过情境观察、记录、与多元智力测验相结合的方式对儿童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结合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为儿童拟定包括年、月、周多层次的教学计划和个别教学辅导计划,按计划实施课堂,根据课堂进度、学员接受程度进行课堂记录,并及时总结评估。目前福利院开设4个班级,分别为特教一班,特教二班,蒙氏教学班和语训班。一共有15名收养人员参与到上述班级中进行学习。

2、适龄儿童进入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进入学校学习是孤残儿童融入社会最关键的一步。对一些有就读能力,可以进入高层次学习环境中的收养人员,福利院院主动为他们联系附近的学校,让他们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同时院内提前为这些孩子制订入学前个训计划,有针对性的将一些入学前能力训练一对一进行强化,针对孩子们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树立自信心,使孩子们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中。目前已有2名儿童进入张家港市特殊学校就读,1名儿童进入梁丰幼儿园就读,4名大龄收养人员接受义务教育后,已成功走向社会。

3、大力发展早期教育。从“零”开始,抓好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一是对0―3岁的婴幼儿开展启蒙教育。通过音乐、图画、游戏等形式寓教于乐,培养婴幼儿的肢体运动和语言能力。开展了“爱德祖母育婴”项目,培训并聘请当地的退休人员充当特殊“祖母”,每天花一定的时间负责照料3-5名孩子,通过抱、亲、逗、做游戏等方式,使孤残婴幼儿的身体、认知、情感等方面发育有进一步提高。二是对3―6岁的适龄儿童进行学龄前的教育。以儿童为主导,老师为辅导,主要从语言、知识、日常行为及动作等方面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早期教育。2014年,福利院院进一步推行“微笑妈妈“行动,使护理员与孤残儿童间形成稳定的、积极的情感依恋,满足了孤残儿童情感需求,实现了由按需喂养向回应式抚育的转变。

4、开展大龄儿童技能培训。培养教育孤残儿童不仅教他们学习文化知识、培养优良的个人品德,更为重要的是教他们如何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为此,福利院在征求大龄儿童个人意愿的基础上想方设法使其接受职业教育,培养基本的生活实用技能。一是持续开展各类手工艺品制作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二是送孤残儿童去苏州学习刺绣,并进行展览义卖;三是开展“类家庭”项目,筛选出3名大龄儿童进行类家庭生活体验教育;四是联系爱心企业,为大龄儿童提供学习就业机会。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我院有3名残疾儿童掌握了一技之长,开始独立生活,其中一名已经组建家庭,育有一子;1名脑瘫儿童可以较熟练地弹奏电子琴; 3名儿童的油水分离画在“《少儿画苑》第18届国际少儿书画大赛暨第44界世界儿童画展览大赛”中,喜获一金二银的好成绩。

5、注重孤残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福利院的孤残儿童,他们从小失去了父母和家庭,大多数还要遭受病痛与残疾的折磨,外加上从小生活在福利院这样单一枯燥生活环境中,造成他们在心理和性格的健全发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进而使他们养成一些自卑、孤僻、不合群的行为举止。为此,福利院将孤残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放到同生活照料、知识学习同等重要的位置,从孤残儿童心理障碍的共同点的基础上出发,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进行分别施教,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进行心理咨询和请专业爱心人士有针对性的对儿童进行适当心理疏导、开展心理关爱活动等方式提高孤残儿童自我价值认同感,促进孤残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

6、特殊教育与康复训练相结合。福利院脑瘫儿童的比例相当大,针对每一位脑瘫儿童的具体情况设计特殊教育课程,吸收现代康复技术的新成果,融入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咨询和辅导等相关专业的康复知识,实施一对一和小组化相结合的训练模式,在保证对其肢体训练的同时,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智能训练,以增强脑瘫患儿的自身适应能力。同时融合音乐与游戏的配合教学,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探索的欲望。让孤残儿童在学习中得到了康复,康复的过程中也在学习,使儿童在运动、语言、机能、社交、个性以及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地弥补了孤残儿童的缺陷。

7、探索家庭式养育模式。回归家庭对于福利院的孤残儿童来说是最有利于其全面健康成长的,但福利院集中供养的大部分孩子因残疾、患病无法被正式收养,从而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为了打破福利机构集中养育的局限性,福利院积极探索家庭寄养养育模式,建立跟踪回访制度和规范,定期回访,追踪服务。同时,为了让孤残儿童既能感受家的温暖又能享受到院内专业的医疗、康复、特教服务,2013年福利院探索启动“爱心助养项目”和“类家庭”项目。目前已有16位爱心人士与我院签订了《爱心助养协议书》,成功与8名儿童结对,并开展了畅游欢乐世界、制作月饼、庆祝生日等20余次活动,使儿童开阔了眼界,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与关爱,弥补了机构集中养育的不足。

8、开展社工项目,促进孤儿成长。福利院充分利用元旦、春节、元宵、中秋等传统节日的不同意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节日间社会爱心捐赠活动,根据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如春节期间开的“迎新春联欢会”活动,五一期间的“亲子运动会”活动,“六一”儿童节开展的“爱心同行”主题开放日活动,“小小故事会”活动等等,使孤残儿童在参与活动时既感受到了快乐又增长了知识。同时,组织儿童走入社区感受居民小区的生活气氛,带领儿童参加相关单位的联谊活动,使孤残儿童更广泛地参与社会活动,提升对社会的认知,进一步完善其心理和情感。

二、孤残儿童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践探索,福利院的孤残儿童特殊教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由于经验的不足、条件的有限及人力资源的缺乏,致使该项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有很多可见的制约因素使该项工作距离理想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一)专业特教师资力量不足。目前,福利院3名特教教师中仅1人是专业的特殊教育院校毕业,教师专业训练经验不足,仅凭着工作热情和责任心为儿童传授知识,缺少系统科学的方法,长远来看,我院的特殊教育没有得到教育部门指导、帮助,缺乏充足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育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特殊教育的教学质量。

(二)幼龄儿童家庭式抚育跟不上。虽然开展了“类家庭”“爱心助养”等项目,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项目开展以来,只在一些残疾程度较轻的学龄儿童间开展,一些重度残疾幼儿还没有享受到稳定、温馨的小家庭式生活,没有感受小家庭的爱和温暖。 应建立幼儿教育模式,再配套适合幼儿成长的家庭式抚育生活照顾模式。

(三)心理辅导专业化程度不足。由于孤残儿童多半有很多心理问题,随之表现行为问题,心理辅导工作显得尤为迫切,但福利院没有专业心理辅导人员,工作人员只能依靠长期的工作经验开展该项工作,虽然成效不错,但亦显不足,常常遇到一些棘手问题。解决儿童心理问题不仅能解决很多行为问题,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教学计划上来看,整体设计上缺乏前后呼应的整体连贯性,教学内容的目标模糊;从教学过程来看,课堂开展略显单薄,不能生动活泼的开展课堂;从总结评估上来看,不管是学习方面还是学生方面,发现问题后不能及时找到好的解决办法,并且在特教、康复、养护上不能有效融合,缺乏沟通。

三、孤残儿童特殊教育的完善与发展

(一)不断完善配套教育设施。完善对孤残儿童教育的基本保障,有步骤、有计划地建设和完善福利院的教育设施。在设计上要符合特殊教育工作开展的要求,要能够按照不同孤残儿童的不同需求,不同功能来配备,实现孤残儿童特殊教育的设施规范化建设。

(二)大力培育优秀特殊教育人才。加强现有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力度,让特殊教育教师能够及时接受最新的、丰富的特教信息和知识。一方面强化教师的政治学习。首先要求教师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把“爱心”教育作为教师发展的灵魂工程来抓,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另一方面加强教师业务能力培训。包括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残缺的能力培养、特殊教育教案的制定和实施个别化教学的能力培养等,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三)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积极争取上级领导重视,通过协调人力资源部门,招募志愿者等形式,为我院输入具有正规教育学历的幼龄和学龄教育、心理辅导、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弥补我院专业力量不足问题。同时,积极争取教育部门和专业特殊教育机构的指导,拓宽特殊教育信息。与救助管理站共享资源--“阳光心灵”心理咨询室及配套建立的心理沙盘游戏室。

(四)将特教工作贯穿于机构养育工作。特殊教育与其它服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互为补充、相互增效。从模式、时间、空间和形式上,优化人员结构配置,组建特教老师、社工、保育员、志愿者四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以缓解特教人员紧张局面。强化生活教育,带着孩子做游戏、踏青游玩、做家务、及各种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德育的制度化和规范化,逐步引导孩子的思想发展,实现儿童文化知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心理疏导、课外学习、生活管理的全覆盖。

第3篇:特殊儿童关爱教育的方法范文

平等 快乐 发展

河南濮阳县第二机关幼儿园 李爱红

每个孩子都渴望老师的关心,他们的内心需要老师爱的滋养,特别是一些特殊需要儿童,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

在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问题上,如今提倡无差别教育,人们希望他们与正常孩子一起接受教育。作为幼儿园教师,就应该了解特殊需要儿童与正常儿童不同的心理特点,并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使特殊需要儿童接受适宜的教育,这样更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

我主张在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接纳特殊需要儿童,使他们和普通孩子一样接受教育,为特殊需要儿童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和成长空间。教育选择权在于家长,尽管在现实层面,幼儿园似乎比家长拥有更多的选择权,但这只是目前因学前教育资源不均衡而造成的暂时现象。随着各项制度的完善,这种情况也会随之改善。长远来看,融合教育为特殊需要儿童将来工作、生活、融入社会积累最初的经验,定将产生积极、长远的影响。

在开展融合教育、全纳教育的幼儿园中,一些教师和家长会有这样的担心:特殊需要儿童可能会分散教师的精力,影响普通孩子的成长。家长的这种认识可以理解,但也是比较片面的。对于能力弱的特殊需要儿童,幼儿园应安排一位助理教师,负责协助特殊需要儿童的入园适应工作以及其他课程的参与,等孩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助教老师可慢慢放手。其实,在帮助特殊需要儿童的过程中,普通孩子能获得有益的经验,其社会性的发展也能得到促进。

让更多人一起行动

河南郑州市颍河路幼儿园 文 静

我曾经有个朋友的亲戚,家里的孩子是多动症患者。孩子去过很多幼儿园,都被拒收了。我知道后,向家长表示,我们园愿意接收孩子。但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最终那位家长也没有来我们园报名。

特殊需要儿童确实很需要大家的帮助。但是现在回想起自己当年的举动,觉得似乎又有一些冲动。因为教育特殊需要儿童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教育经验,而当时的我以及我们园,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如果孩子真的入园了,我们是否能够教育好呢?别的家长会不会反对呢?

当我看到《河南教育》(幼教)杂志刊登的奇色花幼儿园的报道后,觉得很欣慰,原来有一群人在为特殊需要儿童做着自己的努力。只可惜这样的幼儿园太少了,大多数的幼儿园都不太具备这样的能力,不敢接收特殊需要儿童入园。希望全社会都关注特殊需要儿童这个群体,幼教同人们都去关注特殊需要儿童教育的问题并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至少在面对那些程度较轻的孩子时可以用正确的方法对其进行教育,使一部分特殊需要儿童可以到普通的幼儿园中,和普通的孩子进行融合,早日康复。

新加坡的做法

新加坡花拉公园小学 杨宜颖

对于特殊需要儿童是否能够与普通儿童一起接受融合教育和全纳教育这一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每个特殊需要儿童的情况都是不同的,笔者认为,我们要从怎样能够让特殊需要儿童发展得更好的角度来考量。

特殊需要儿童从医学的角度可以分为能够适应普通幼儿园生活与无法适应普通幼儿园生活两种。在新加坡,一旦家长发现孩子有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自闭等倾向,就需要带孩子到儿童专科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完成检查后,医生会出具报告,告诉家长孩子的疾病进程以及是否能够纳入普通幼儿园生活。有的孩子虽然有特殊需要,但是仍然有能力适应普通幼儿园的生活,家长可自行选择进入普通幼儿园或者进入特殊需要幼儿园。

对于那些经过医生诊断情况比较严重的特殊需要儿童,医生会推荐其进入特殊需要幼儿园。这里的老师受过相关的培训,他们会为特殊需要儿童提供各种帮助,让他们更好地成长。

笔者认为,如果孩子的情况不是很严重,家长可选择进入条件较好的普通幼儿园,与普通的孩子在一起能够感染到更多健康的气息。0~6岁是孩子身体和智力飞速成长的时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即使孩子进入了特殊需要幼儿园,家长还是要密切监控孩子的情况,并定期带孩子进行复诊。一旦情况有所好转,就应该考虑让孩子进入普通的幼儿园,接受主流教育。在新加坡的小学里,不乏特殊需要儿童在主流学校情况好转的例子。在主流学校里除了普通教师,还会配备经过特殊培训的老师。他们每周会与特殊需要儿童谈话一次,同时密切监测特殊需要儿童的发展,如果他们有什么异常举动,会马上对其进行辅导,帮他们解决问题、适应普通学校的生活。

点亮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灵

河南三门峡市实验幼儿园 李 萍

对于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我认为融合教育无疑是当前一种比较合适的教育模式,而且学前阶段也是最佳的融合时机。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十分赞成特殊需要儿童进入普通幼儿园接受教育,也乐意接收特殊需要儿童进入自己所在的班级生活。但必须承认,真正做到融合教育并不容易,但我们要有信心、有勇气去尝试。开展融合教育实践我会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选择适宜的对象,按照恰当的比例编班

先从接纳轻、中度且无严重行为问题的幼儿入手,而且一个班建议不超过3名特殊需要儿童。一方面教师能照顾到全体又能兼顾到特殊需要儿童,另一方面特殊需要儿童也不会对其他儿童产生负面影响,从而使两者之间和谐相处、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2.创设有针对性的硬件设施与环境

包括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器械、专业的老师、适合儿童的教具材料和宽松的心理环境。因为对于特殊需要儿童而言,除了参与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还要在特定的时间里接受专门的康复训练,因此必须采用“医学康复和教育康复”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3.要有特殊技能的保教人员或能提供指导的专家资源

教师是教育的关键,教师的态度、能力是实施融合教育的重要因素。教师一方面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另一方面还要具备一定的特殊专业技能,掌握处理特殊需要儿童突发事件的基本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更好地实现特殊需要儿童的融合教育。

4.要有支持、理解、参与的家长团队

开展融合教育,首先要让家长充分了解和接受融合教育,征得家长支持、理解,共同营造一个爱的环境,平等接纳这些孩子。同时还要注重培养班级其他儿童的责任心、同情心,让孩子们尽自己所能去关爱和照顾特殊需要儿童。

爱就在身边

河南濮阳市中原油田培训中心第二幼儿园

李翠珍 裴立云

我们班的小益发育迟缓:虽然已经五岁了,可是看上去比同龄的孩子要小很多;语言发展有障碍,只会几个简单的单音;行动相对缓慢。

她刚到我们班时,我就明白这个孩子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所以我让班里的每个孩子都帮助和关心她。让我欣慰的是,孩子们都非常懂事。她不会穿衣服、鞋子,孩子们都主动去帮她;吃饭时,孩子们会主动把饭送到她跟前;上厕所时孩子们会牵着她的手,有时候还帮她提裤子……

我原本以为她什么都不懂,一件事情改变了我的看法。有一次大扫除,我和我们班的生活老师擦玻璃、擦灯管,爬上爬下的,干完活儿我就坐在凳子上休息。小益看到了,走到我跟前举起小拳头给我捶起腿来,眯着眼睛看着我笑。她这个简单的动作让我感受到了来自心底的温暖和感动,我没想到她这么懂事,这么乖巧。

后来,我渐渐地发现,很多事情她心里都明白,就是表达不出来,所以只能借助动作来表达。比如想吃东西时,她会用手指指她的小嘴巴;想上厕所时,她会指着卫生纸让我拿给她;想看动画片时,她就去拿遥控器;想听故事时她会把书放到我手里……

现在的小益脸上经常挂着笑容,很喜欢上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的关系也非常融洽。有一次玩玩具的时候,她的同桌小蕾缺一个小轱辘,小益正好有,她主动把自己的小轱辘递到小蕾的手中。我看到后表扬了小益,她笑了,笑得那么甜、那么开心。

直到今天,虽然她还不会用“甜言蜜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但一下课就会主动走到我的身边,伸出小手摸摸我的手臂或拉拉我的衣角,对我甜甜地微笑。我明白了,每个孩子都是天使,虽然小益并不是完美的,但是只要你走进她的心灵深处,让她感受到爱与温暖,她就会用同样的爱和温暖回报你。在这种爱的传递中,我也同样觉得特别满足、幸福。

散落凡间的精灵

自闭症康复师 幽 月

第4篇:特殊儿童关爱教育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智障儿童 差异教育 教育观

智障人士是在十八岁之前被评估出智力明显低于普通人,即智商在七十或以下,并且在以下的生活范畴中有两项或以上相对于同文化同年龄的人发展得迟缓而适应有困难的――沟通、自我照顾、家居生活、社交、使用社区资源、认路、学术、工作、余暇、健康及安全。智障儿童可以经过特殊的训练,发挥有限的潜能,增强独立及正常的生活能力。智障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比一般儿童所遇到的阻力要强得多,碰到的困难相应要大得多。若想让智障人士能够在成年之后具有更强的自理能力,儿童期的教育至关重要。鉴于智障儿童的特殊性,智障儿童的教育又不同于一般儿童,需要以特殊方式教育。

一、智障儿童的教育理念

当今对智障儿童教育的根本目标和首要任务是:如何尽早对智障儿童进行教育干预,尽可能挖掘和利用智障儿童的智能潜力提高他们学习、生活、劳动和社会适应能力,并尽可能地发展、培养其积极的个性品质,从而使其今后能够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合格自尊的公民。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在对智障儿童进行教育时无论是家长的家庭教育还是老师的学校教育,都要遵循三个原则:增强信心,加以引导;放慢节奏,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及时激励。

1.增强信心,加以引导。

信心是基础,引导是关键,在智障儿童的教育中,树立自信心最重要。智障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过无数次嘲弄、促狭,导致智障,自卑,敏感。因此,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首先给予他们无私的关爱。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让智障儿童时刻体会到老师和家长的爱心。面对智障儿童,我们首先需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信心来自于懂得如何做事情。这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有信心才敢做,做好了,成就感和满足感会强化信心。因此,在特殊儿童教育中,无论何时都要关注智障儿童的信心,家长和老师更要付出加倍的耐心和努力。

2.放慢节奏,日积月累。

智障儿童不能跟一般儿童相比,他们先天上智商较低,在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中总比正常儿童慢一拍。如果把智障儿童与其他正常儿童放在一起学习,对他们是不能有同一要求的,只能对他们降低要求,放慢学习速度,并反复练习,这样日积月累,使他们的常识慢慢丰富起来。老师在学校对弱智儿童进行教育,家长也应密切合作,做好指导、监督、巩固,利用好所学知识。不能一味追求速度,否则很容易使智障儿童对学习反感。

3.持之以恒,及时激励。

由于智障儿童的特殊性,学习任何东西都比一般孩子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费时又劳心,更需要教育者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需要投入更多的毅力、耐心、细心和热情。在对智障儿童的教育中,不能操之过急,一蹴而就,需要有周密的教育计划,落实到实处,定期检查、巩固,并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有所得进行不同形式的表扬、奖励,让他们感受成功的乐趣。只有教育者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施教,智障儿童才会学有所得。总之,对智障儿童的教育,不是一日之功,一定要持之以恒。

二、智障儿童的个别化教育

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智障儿童也不例外,也存在个体差异,在具体教育中更要注意这些个体差异。针对这种情况,为了使培智学生健康成长,满足他们的个体需要,在教学设计上最大限度地个别化,提供符合其需要的特征教学,充分考虑到这种特点与需要围绕特殊儿童,以特殊儿童需要为中心进行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智障儿童的特殊教育,有很大难度。由于智障儿童的特殊性,因此教师即使花了很大力气,也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个别化教育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如何实施个别化教育?

1.确立个别化教育的概念。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学校,就有了个别教学。个别化教学的形式有很多,既可在随班就读班级中进行,又可在特殊学校中进行。如果把智障儿童与普通班儿童放在一起学习,二者就会悬殊,不利于智障儿童信心的培养,有时甚至会摧毁智障儿童刚刚建立的自信心,使其更加自卑,所以必须采用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可以是一对一的教学,也可以体现在小组或班级教学中。根据智障儿童的个人能力、兴趣和需要,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针对智障儿童的具体发展情况制订教育计划,设计教学内容。它与集体教学是不对立的,是协调发展的,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个别化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发展趋势,是教育理想的最佳实现。个别化教育能够满足特殊教育的需要、实现智障儿童个性发展,也是特殊教育的重要特征。当前,个别化教育受到特殊教育界的空前重视。

2.个别化教育的实施。

智障儿童不同于正常儿童,如何对他们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智障儿童与正常儿童身心差异明显,用相同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既不能弥补不足,又不能挖掘潜能,实践证明:个别化教育对智障儿童十分有效。在对智障儿童实施个别化教育时,应关注以下几点。

(1)教学设置

个别化教育不同于个别教育,进行个别教育时,教师只需要教育好一个一个教育对象即可,不用考虑其他人员。在个别化教育中,教师在针对其中一个智障儿童进行教育时,不能置其他儿童不管,必须考虑其他智障儿童,因此,个别化教育教学在实施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置:师资配备、课程设置、计划制订、教学内容选定及课堂教学。师资配备,要分工与合作。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自己有专长,而且要一专多能,根据各位教师的特点,派最合适的教师进行相应教学;课程设置,要全面与典型。在功课的设置上,要包括学科教学、康复训练课、自理活动课、兴趣活动课、个别教学、情境教学。锻炼智障儿童全面的技能;制订计划,要制定与实施,这是实施个别化教育的前提;制订计划时,要求教师充分分析研究弱智儿童属于哪种学习方式和学习类型,制订好计划,然后贯彻执行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教师在制订计划时,要将每个领域的内容都分散到计划中,可以选一些课本上的资料,也可以找一些课外知识。随着人们对智障儿童的关注和社会的发展,能够接受教育的培智儿童的障碍类型越来越复杂,而不同培智儿童的个别性差异很大,因此,教学模式也正由原来的学转向个别化教学模式。

(2)家庭学校相互配合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的配合对终点目标的实现有很大促进作用,家长对于智障儿童的教育更重要,智障儿童的家长更应积极参与到智障儿童的教育中。家长在面对智障儿童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有些家长怀着内疚的感情,有些家长无法接受实施,整天唉声叹气,有些家长对智障儿童一肚子怨气,甚至有些家长觉得亏欠孩子,就整天忙于工作赚钱,希望通过钱弥补,把教育都推给了学校。家长的这些心态是不对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智障儿童更需要得到家长的关爱和支持。当然这种关爱是不宠爱,不溺爱,更不能在生活上大包大揽或者不闻不问。家长的心态摆正之后,一定要配合学校教师的教育。例如,学校教师在对孩子进行个别化教育时,特别设计了生活自理的内容,教师在学校里教导智障儿童如何自己吃饭穿衣,这就要求家长在家中配合学校教师的教学,在家中做到吃饭穿衣家长不代替,一定要让智障儿童自己处理。家长良好的配合能够使得对智障儿童的教育事半功倍,反之,家长不配合,也会使得学校的教育功亏一篑。家庭是智障儿童生活的主要场所,在这个特定环境中,大量练习和配合,才能使得个别化教育不是一纸空文。

(3)方法尽量因人而异

智障儿童的认知活动表现较迟钝。他们的认知能力存在缺陷,记忆力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都明显迟滞于正常儿童,智障儿童的思维方式具体而直观。因此,个别化教育的方法要尽量因人而异,细致入微。不同的儿童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教育,比如,对于顽固倔强的智障儿童要采取多一些惩罚措施,而对软弱自信心不足的儿童要多采取一些鼓励的措施;再比如对于智障儿童,有些生活自理能力稍强,有些自理能力很差,对待生活自理能力强的智障儿童在生活中慢慢训练就可以得到提高,但对自理能力很差的智障儿童,需要特殊训练才可以得到提高。因为智障儿童存在个体差异,在学校教学中更要注意这些个体差异。针对这种情况,为了使培智学生健康成长,满足他们的个体需要,教师要最大限度地个别化,并提供符合其需要的特征教学,充分考虑到这种特点与需要围绕特殊儿童,以特殊儿童需要为中心进行教育。

智障儿童成年以后成为智障人士,会受到社会的很多误解。因为社会对智障人士的种种误解,使得原本生活能力低下的智障人士的生活更加艰难,所以,对于智障人士来说,儿童时期的教育就变得至关重要,智障儿童的教育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对于智障儿童,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需要家长和特殊教育工作者投入更多耐心,采用更多方法,使得智障儿童将来能在社会上自食其力,最终能适应社会生活,成为残而不废的、能自立于社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方俊明.特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1.

[2]邓志伟,著.个性化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4:

133-135.

第5篇:特殊儿童关爱教育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特殊教育 介入 类家庭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2.07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特殊儿童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较之过去,儿童福利机构更加关注特殊儿童的家庭归宿感,因此,许多儿童福利机构实施了类家庭模式,提供给特殊儿童一个稳固的家,保障他们在温暖的环境中身心健康。但是,目前类家庭模式只是单一地注重养育,没有考虑到特殊儿童长大脱离家庭后应具备的一些独立生活技能。多种研究表明,特殊教育在培养特殊儿童的独立性和适应社会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儿童福利机构中,将特殊教育介入类家庭是刻不容缓的。本文运用特教专业方法对类家庭的一名特殊儿童进行干预,就特殊教育在类家庭所起的积极作用进行探讨。

1 个案基本情况

学生宇宇,目前近8岁,障碍类型为唐氏综合症,右手食指断指,左手多指,4岁来到爱心庄园,入庄园时在集中养育区生活,现安置于类家庭里。来园4年,发现其虽然年龄在增长,但其能力没明显进步。经过深入其生活环境进行观察和应用相应的测评工具进行评估,发现其在认知和语言方面发展迟缓,知觉动作能力发展相对滞后,不爱动手操作,无法生活自理,其他的社会技能也非常欠缺,大多时候需要爱心妈妈大力帮助。

2 介入策略

2.1 个案分析

我们进入此儿童家庭时,对其进行了全面观察了解和记录,并应用双溪心智障碍儿童个别化教育课程,全人(个体化)疗育评估记录表以及S-S法语言发育迟缓检查表进行能力评估,发现宇宇的各方面能力均相较同龄儿童发展滞后,具体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感知觉方面:前庭觉敏感,表现为重心转移困难,怕上下楼梯。宇宇家住三楼,每次上学和放学都需要妈妈牵着手才能缓缓地下楼梯和上楼梯,否则就站着不动。

(2)粗大动作方面:蹲姿控制力不足,表现为很难在蹲姿下持续玩玩具,蹲姿保持的时间不够长,经常只能维持在两分钟以内。由于蹲姿困难,导致其上厕所时需要妈妈抱着上。

(3)精细动作方面:不能一页一页地翻书,经常将书几页几页的一起翻,导致无法理解书的内容,也无法将书中的故事情节连贯起来。

(4)生活自理:由于精细动作的发展滞后,导致其大多生活技能欠缺。表现为在家无法自己独立上厕所,每次上厕所都需要妈妈提醒,否则就会把大小便拉在裤子里,惹得同屋的其他同学都不愿意跟他玩。

(5)沟通方面:只能理解少量与生活相关的简单句和简单指令,如:吃饭,上厕所,洗手等,对于较复杂的指令则没有反应,导致其沟通非常受局限。

(6)认知方面:记忆持久性差,比如自己的衣裤、毛巾、牙刷、鞋子均是妈妈帮他找到,他无法辨认。

(7)社会技能:不会与人打招呼,很少跟随家庭成员一起活动,独自玩耍时间居多。在一起活动时,时常会以抓人,打人的方式欺负同伴,玩玩具时会争抢,不懂分享。

2.2 制定介入方案

根据对宇宇七大领域能力的评估,特教老师召集物理治疗师、语言治疗师、妈妈以及个案一起开展个案研讨会。根据讨论结果,针对他的各领域能力制定了相关的介入方案。

(1)感知觉方面:以鼓励、表扬的方式,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利用生活中的常见设施练习上下楼梯。例如先协助,而后逐步放手鼓励他自己上下床,爬凳子和沙发,又如平时上学和放学时,放手让他自己慢慢上下楼梯,即指导爱心妈妈在生活情境中教会他克服惧怕的心理,逐步增强他的重心转移能力,削弱前庭敏感。

(2)粗大动作方面:利用他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的优势,设置游戏环节,练习蹲着取物,并提供增强物给予强化,即取长补短法。例如可以用玩“水果蹲”等简单有趣的游戏来练习其蹲姿。也可以利用休闲时光练习在蹲姿下玩玩具,看书等,还可以用穿鞋子等生活情境来提升蹲姿控制力。

(3)精细动作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多提供拇食指取物机会,例如玩捡豆入瓶,嵌塞雪花片,堆叠积木等操作类游戏。再如利用收拾屋子,收拾玩具的自然情景,让他感受自己动手的乐趣。即在游戏和自然情景中增强拇食指捡取物品的能力。

(4)生活自理方面:首先运用行为观察记录法,发现该儿童的如厕规律,为建立固定时段如厕打基础。而后运用逐步养成法,在日常生活环节建立独立如厕的能力。

(5)沟通方面:首先通过每次家庭介入设计有趣的生活主题活动,多与他互动聊天,以丰富对日常生活相关物品的认识量。例如通过学习洗手,可认识身体部位,洗手台,水,洗手用品,擦手的毛巾。还可通过看图讲故事增强其对日常生活相关的简短句和简单指令的理解力。

(6)认知方面:利用增强物和反复练习的方式,在对应生活环节中增强对自己所属物品的记忆力。例如出门穿鞋时,立即就告诉他哪双是他自己的,反复几次,然后可试着让他自己找,来巩固对自己所属物品的记忆。

(7)社会技能方面:为了建立该生的基本礼貌行为,可请家长利用生活情境主动示范与人打招呼,以身作则,然后协助他用手势与人打招呼,平时多鼓励他,事后以拥抱或手势及时表扬他。运用逐步养成法和四段教学法建立用招手,点头等身体姿势与人互动。针对他爱独处的行为,建议家长主动邀请他一起玩,再则老师在家庭介入时多设计一些有趣的团体游戏活动,鼓励他多参与到其中,最后建议家长在与孩子相处时适时表达对他的喜爱。针对该生无法与同伴友好相处的问题,传授给家长一定的行为处理方法。最终建立起他与人友好互动交往的能力。

2.3 实施介入方案

2.3.1 演示方案

演示方案即类家庭中的妈妈观摩特教老师的教学过程。特教老师根据个别化教育计划,设计并实施教学活动。在进行教学活动时,特教老师将活动分为小步骤,一步一步地示范,宇宇妈妈们则观看和记录。

2.3.2 家长参与

家长参与,即妈妈模仿老师进行教学。宇宇妈妈根据先前的观看和记录,模仿老师,进行教学实际操作。宇宇妈妈习得了规范的教学方法,可更有效地帮助宇宇习得知识和技能。

2.3.3 融入生活

融入生活即特教老师的教学内容以及布置的作业是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指出生活中无处不含教育。将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作业与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宇宇掌握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快更有效,这样的养育才能是有品质的养育,也才能使宇宇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3 介入结果

通过图1我们可以看出,特教介入宇宇的家庭后,宇宇在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感知觉方面,能独立上下楼梯3~4步,基本能独自走路上下学,而不再需要妈妈的全力协助。在粗大动作方面,能自己蹲着上厕所和穿鞋子,并能维持蹲姿进行玩玩具5分钟左右。在精细动作方面,能用拇食指捡取小豆、小珠、雪花片等细小物品,也能在少量协助下翻阅纸张较厚的图画书。在生活自理方面,已能根据自己的需要独立小便,不需成人提醒。大便方面还需要成人擦屁股,很少出现弄脏裤子的现象。沟通方面,已能听懂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常用指令,基本的“站,坐,蹲,睡觉,吃饭,玩玩具”这类指令已不在话下,同时他对简单句和简单指令的理解有提升,比如“宇宇快来洗脸,穿裤子,宇宇拿张毛巾给我”“请把……捡起来或者拿过来,把……放在哪里”,他都能明白,还会用很多身体姿势给予反应。比如用手势做“再见”用点头表示“谢谢”,还会用手势表达“我想吃……”等简单句。认知方面,目前出门或回家时都能够找到自己的鞋子,早晨洗漱时基本能找到自己的毛巾和牙杯。社会技能方面,会与人打招呼,比如上学和放学时,见老师做“摆手”动作,他立即就会以同样的动作回应。与人共同玩耍时能静坐10分钟左右,但还是偶尔会下座位独自到处走动。抢玩具和伤害同伴的频率有所减少,从先前的每天2~3次,现在是每周3~4次,好转许多。参与团体活动的主动性增强,能在活动的吸引下或者别人的邀请下愉快地加入活动中。

4 讨论

4.1 要充分重视特教介入家庭的重要性

特殊教育利用权威的评估量表,通过专业的评估方法对特殊儿童进行评估。再针对儿童的评估结果,召集相关的专业人士、学生的家长及学生,共同研讨出适合专属于某特殊儿童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及实施计划的策略。这些个别化教育计划里的目标和实施计划的方法能帮助特殊儿童逐步学会独立地生活和学习。而家庭往往只单纯地注重儿童的吃喝拉撒等养育问题。对于特殊儿童来说,没有特殊教育方法干预的养育是无目标的养育,是不能让特殊儿童的能力得以提升,是不能让其独立生活的。因此,将特殊教育融入儿童的家庭生活中,让特殊儿童有目标地生活,有方法解决遇到的困难,才能使特殊儿童以后生活自立,适应社会。

4.2 要注重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儿童福利机构的特殊儿童的生活环境主要是类家庭,那么家庭就是儿童学习各种技能的最好的环境。在家庭的真实环境中学习各种技能,儿童们不觉得空洞无聊,且很容易就习得了新技能。因此,将介入家庭的教育内容设计得与生活息息相关是非常重要的。

4.3 要加强家长的参与性

儿童福利机构中的特殊儿童生活在类家庭中,他们大多时间是由类家庭里的妈妈照顾,因此在特教老师进入家庭授课时,妈妈的参与非常重要。妈妈在参与教学活动中掌握了训练孩子能力的技巧,才能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也能独自训练孩子。

4.4 要重视课后巩固的重要性

儿童与妈妈相处的时间最多,他们大多时间自己一个人玩,妈妈也不知道怎么跟小孩子玩,显得儿童和妈妈都无事可做。因此,特教老师在每次授课后,都会把授课技术传授给妈妈,并布置课后作业,让妈妈把学到的技能应用于儿童的生活中,使儿童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能使学到的技能熟能生巧。

参考文献

[1] 张伟锋.“医教结合”:特殊教育改革的可行途径――实施背景、内涵与积极作用的探析[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3.9:23-24.

[2] 马珍珍,陈东珍,蔡蓓瑛,孙爱青.上海市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情况的状况的现状调研[J].中国特殊教育,2012.4:35-36.

[3] 张文京.特殊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M].重庆市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2009.

第6篇:特殊儿童关爱教育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家庭教育工作 儿童 群体 外出务工人员 出国人员 流动人员 经济全球化 市场化趋势

一、特殊群体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2004年11月,省妇联成立了由省妇联主席任组长,厦门大学、福建师大、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的10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参加的特殊群体家庭教育工作课题组,组织开展了“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留守孩”家庭教育、“服刑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等课题的调研。采用访谈、实地考察、上门走访、召开会座谈、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先后在厦门、福州、泉州、莆田、龙岩5个市、部分县(区)及福建省女子监狱、榕城监狱和专门收容抚养无家可归的服刑人员子女的闽侯县善恩园,发放调查问卷1万多份,走访家庭100多户,与300多个儿童和400多位家长座谈。

调查结果表明,特殊群体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一)生活艰难、中途辍学。相当部分流动家庭曾因借读赞助费太高导致孩子失学;特别是单亲或双亲服刑的家庭,生活条件普遍较差,经济困难不仅造成孩子中途辍学,有的甚至连生存条件都受到威胁,更谈不上家庭教育。

(二)抚养人素质不高,难以实施家教。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受到父母文化程度、教育观念和教育投入等方面的限制;“留守孩”代养人多为祖辈,据泉州、福州、沙县三地调查,78%的代养人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文化水平和教育能力较低,难以实施家庭教育;服刑人员大多自身素质较差,子女往往从小就受到不良影响。

(三)情感缺失,人格发展受阻。由于流动儿童父母的社会地位低、住所不定,“留守孩”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交流和沟通,父母服刑的子女因父母服刑带来强烈刺激和巨大落差,这些孩子从小就失爱、失教、失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卑、孤僻、抑郁、冷漠、嫉妒、逆反等心理或暴躁、攻击、逃学等行为,学业成绩差。不健康的人格和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将有可能成为儿童产生行为的重要原因,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一大源头。

二、特殊群体儿童家庭教育工作策略

(一)广泛宣传,为开展特殊群体儿童家教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发挥媒体传播覆盖面广的优势,制作专题科学家教节目,广泛传播家教知识。去年以来,省妇联与福建教育电视合开辟了《科学家教》专题节目,以“生活篇”、“学习篇”、“心理篇”、“缺失家庭教育篇”、“环境影响篇”、“情商培养篇”等为主题,制作专题节目60多期。最近,《科学家教》节目改版为《家长》后,从每周1期增加为每周5期,把访谈形式改为案例分析,通过案例说明一个道理,指明一个方向,进一步增强家教节目的针对性,受到广大家长欢迎。

(二)立足社区,发动各方力量共同关心特殊孩子教育问题。社区家庭教育工作是妇联工作进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开展社区特殊群体儿童的家教工作,全省各级妇联积极协调,促进社区建立家教委员会,由社区牵头,学校、妇联、关工委、派出所等有关部门互相配合,共同关心特殊群体孩子的教育问题。

1、强化政府统筹,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职能作用。一是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重视并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要将其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及时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纳入政府整体规划,加强对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的调研和研究,制定和出台保证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和义务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减少或取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学校上学的借读费,改善农民工子弟就学条件,使留守孩子能够生活在父母身边,与城市儿童共享城市文明。二是加快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加速提高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创造就业岗位,让农村群众就近务工,从而减少留守儿童。三是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加强和

改善农村中小学寄宿条件。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中小学阶段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投资力度,建立起义务教育阶段相配套的寄宿制学校,使寄宿学校变成留守儿童“暂时的家”,使学校和教师及时填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空白。

2、完善学校教育,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学校应义不容辞地发挥主导作用:一是学校成立留守儿童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学校各部门及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责任,形成校内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健全《师生谈心制度》、《家访制度》、《心理咨询教师工作制度》、《课外学习小组活动制度》、《校外义务辅导员工作职责》等有关规章制度,完善学校留守儿童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三知、三多、三沟通”机制(对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留守儿童监护人情况、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去向及联系电话等方面的知情;多与留守儿童谈心交心,多开展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多到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监护人、所在学校和校外教导员、代管人进行沟通),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三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加心理咨询、心理矫正等教育内容,加大疏导力度,创造条件开设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课,创设心理咨询室、咨询信箱、亲情热线电话等,使留守儿童的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得到及时矫正。四是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和老师要给予留守儿童特殊的关爱,要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坚持启发、引导的疏导原则,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组织班队活动让留守儿童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生活,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在亲身体验中受到教育,以弥补他们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五是创新家长学校机制,建立留守儿童家长学校,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定期开展留守儿童监护人家庭教育培训,给予家庭教育的科学指导,提高监护人的家教水平和监护能力,更好地履行监护人的责任。充分利用节假日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之机,举办留守儿童家长培训班,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更新家教观念,学习掌握家教知识和方法。

3、充分发挥(村)社区功能,建立农村儿童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儿童教育是家庭、学校、村(社区)共同的责任。目前,绝大部分农村地区,村(社区)没有建立相关的儿童少年教育组织,使得村(社区)在儿童少年的教育与成长方面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在村(社区)可建立家教咨询站、家教服务站、农村少年儿童教育服务中心,由村(社区)党支部领导,团支部、妇代会直接组织和开展村(社区)儿童少年教育服务、家教服务工作;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队伍,动员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中来,组织他们深入留守儿童家庭开展帮扶活动,使留守儿童“心有人爱,难有人帮”;有条件的村也可利用村活动室开展一些集娱乐和教育为一体的活动,使留守儿童有地方活动、娱乐,改变单调的生活;鼓励社会力量创办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托管托教中心等留守儿童社会服务机构,为留守儿童提供看护、学习、教育、生活、安全、兴趣等服务,引导这些孩子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加强同社区、村组和家庭的联系,形成政府、村(社区)、学校、家庭四级联动的教育网络,共同构建农村中小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

4、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参与,齐抓共管。文明办要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到“三个文明”建设中,总结交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成功经验,评比、表彰基层开展留守儿童工作的先进典型。妇联要充分发挥联系各界妇女的特殊作用,广泛开展“妈妈”活动,给予留守学生尤其是没有监护人的留守学生更具体的爱,组织留守母亲接受文化教育、健康育和心理健康,提高她们的素质,更好地承担起对留守子女的抚养和教育的责任;共青团可组织留守儿童参加团(队)活动,培养留守儿童先进典型,组织城市儿童和留守儿童开展手拉手、献爱心等交流活动,增进友谊,共同成长;各级关工委要发挥“五老”优势和作用,积极参与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与有特殊困难和问题的留守儿童结对“一帮一”“多帮一”对子,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亲情和关爱。文化部门要加大不良文化市场的专项整治力度,铲除毒害未成年人精神的“有毒”文化。各有关部门要强化济困助学服务,通过实施“两免一补”对贫困留守儿童进行重点救助;通过“春蕾计划”、“希望工程”、民政救助等扶助资金,帮助贫困留守儿童完成学业;通过开展“手拉手”、“一帮一”、城乡帮扶等系列活动,为留守儿童办好事、办实事。要发挥社会化协调机制、法制服务机构的作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自护教育,依法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积极开展服刑人员子女的教育工作,建立

集寄养、看护、教育于一体的“家庭”。

如我省于2000年创办了第一所代养无家可归的服刑人员子女的社会福利机构——善恩园。该园本着“让临时孤儿有个温暖的家”的宗旨,至今已收容70多名无家可归的孩子,年龄最大的18岁,最小的只有几个月,他们大多数在当地中小学就读。为开展服刑人员子女的教育工作,省妇联经常组织家教专家到善恩园与孩子和代养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性格异常的孩子,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指导与行为矫正。在省妇联和省家教专家的督导下,善恩园的老师们根据孩子的特点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重点进行文明礼貌、道德品质和文化素质教育。经过3年多的努力,那些刚入园时心态扭曲、性格暴戾、任性、散漫、不讲卫生的孩子,逐渐从昔日的阴影中走出来,学会了善良与感激,找回了爱心与诚实,行为变得文明礼貌,逐渐成为一个热爱集体、积极向上的好孩子。如来自漳州的吴华荣,10年前父亲被判刑入狱,母亲离家出走,他在遭人嫌弃中度过了童年,来园时性格粗暴,经常欺负其他孩子,抢别人的东西。经过善恩园老师和省家教专家的教育,现在他能礼让甚至主动帮助其他小朋友,与小朋友和睦相处。如今,善恩园里有些孩子还被就读学校评为“三好学生”,今年还有一个孩子考上了省重点中学,不少服刑的父母被孩子的进步所激励,自己因表现好而被减刑。最近,我省的三明市和福州市又各建了一所善恩园,为无家可归的服刑人员子女营造温暖的家。

第7篇:特殊儿童关爱教育的方法范文

关键字:积极心理学;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一、积极心理学及其理念

心理学自诞生以来,一直以治疗心理疾病、使所有人的生活更完美幸福、发现和培养人类的卓越才能为研究目标和使命。然而,在整个20世纪,心理学的研究仅局限于人类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发现、诊断和治疗。而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消极研究模式明显与心理学研究的初衷渐行渐远。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以Seligman为发起人的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思潮,主张心理学要致力于研究人类的活力与美德。积极心理学超越了传统心理学只关注“心理问题”的旧模式,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发展。积极心理学家倡导要用一种更加开放、更加积极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和价值,强调从正面而不是从负面来研究人类的心理。具体来说,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关注个体积极情绪的体验

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它主张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满足、满意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当前方面,主要研究幸福、快乐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将来方面,主要研究乐观和希望等积极体验。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

2.关注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该注重人性的优点,而不是人性的弱点。以Seligman为首的积极心理学家们倡导研究和探索人类的美德和积极心理品质,并提出了6个维度的美德和24种积极心理品质,如好奇心、真诚、勇敢、爱、宽容、感恩、希望等。积极心理学认为,这些积极人格品质普遍存在,主要是通过实现和激发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而形成。

3.关注积极社会环境的营造

积极心理学家认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离不开周围环境和家长、教师、同伴等提供的最优支持。最优支持环境的特点是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并给予他无条件的接纳和理解。所以,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社会环境的营造,包括建立温暖的家庭、关系融洽的社区、科学有效的学校、有高度责任感和良知的媒体以及社会机构等。

二、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由孟万金教授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而创立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模式,是指用积极的内容和积极的方式与途径,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和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灵和积极美好的人生的教育活动。与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相比,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不再侧重于问题学生和学生的问题,教育重心不再放在诊断和消除痛苦上,而是采用积极取向,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心态来对待和解读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特殊儿童由于身心存在某种问题和障碍,他们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与正常儿童相比,他们更需要精神鼓励,更需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不仅顺应心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满足特殊儿童的心理需求。

1.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以发展积极心理品质为主,以防治心理问题为辅

传统消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坚持“重矫治,轻发展”的目标导向,以问题为中心,注重对心理问题的解决和防治,而对学生心理的积极面关注不足。传统心理学在纠正心理问题的研究上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却疏忽了心理学的最高使命——充分开发人的潜能,使人的生命更有意义和价值。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心理本身就有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的作用,只要个体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只要个体具有积极心理品质,他们就能拥有无限的心理能量和勇气,自然而然的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所以,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把培养学生的积极心品质作为教育重心,即应以发展积极心理品质为主,以防治心理问题为辅。特殊儿童在适应社会环境和日常人际交往中,尽管难免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但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如能充分挖掘和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他们就能形成乐观的心态,具备积极的的眼光,选择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拥有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顺利的解决问题和战胜挑战。

2.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是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问题而进行,教育内容多是以学生心理问题的种类及其具体表现、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和策略为主。这种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的教育内容极其不适合特殊儿童,特殊儿童本来就有生理缺陷,这种对消极的浓重渲染极易使特殊儿童过度关注自己的缺陷和问题。不断的消极暗示引起更加消极的自我概念,从而阻碍特殊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向上生长的力量,特殊儿童亦是如此,他们跟正常儿童一样,也具有积极的心理能量,也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品质,用积极的心理品质引导他们生长出绚丽多彩的生命之花。具体来说,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积极的认知方式,如积极的归因方式,灵活的、有弹性的思维方式,发展性的看问题的眼光等;(2)积极的情绪体验,以情绪智力为主,如积极的情绪表达、情绪理解、情绪管理能力,积极情绪的培养能力等;(3)积极的意志品质,如自我决定,勇敢,坚持,自律等;(4)积极的人际关系,如真诚,友善,宽容,爱和团队精神等;(5)积极的自我概念,如自我悦纳,自我效能感等;(6)积极的习惯,如积极的生活习惯(自我照顾,自我管理)和积极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目标制定,时间管理,自我激励等);(6)积极的心态:包括感恩,希望和乐观等。

3.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应注重积极的情绪体验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知识灌输和方法的传授,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再加上教育内容又以心理问题为中心,极易导致学生的抵触情绪,教育效果也因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消基础教育探究蔡伟林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极被动而大打折扣。与之相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极其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倡导通过积极的情感体验铸就积极的心理品质。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上,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主张通过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特殊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设计在形式上丰富多彩、在内容上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在活动中思考和感悟,也在活动中体验收获和愉悦,并逐渐自觉形成各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学校不仅可通过运用角色扮演、心理剧表演、心理游戏、价值观辨析、小组讨论、认知行为训练等方法开展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还可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如班队活动(主题班会、卫生值日、升旗仪式、入队仪式、成人典礼、毕业典礼等)、文体活动(朗诵、舞蹈、歌唱、绘画、体育等表演及竞赛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公益、社会调查、亲子郊游、家务劳动)等,灵活多样的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以感恩的培养为例,可组织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以视频欣赏(以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为主题)、小组交流(说说父母对你的爱)、问卷调查(你对父母知多少)、小组讨论(如何回馈父母的爱)、制作感恩卡(写出对父母的爱)等为活动内容;也可通过开展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或演讲比赛、绘画比赛,还可以是家务活动如帮父母分担家务或给父母提供爱心服务等校园文化活动。这两种活动方式,均注重学生的主动反思和领悟,引导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并通过与自己对父母的回馈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他们有所感悟、有所触动,促成他们培养感恩父母的意识和行动。

第8篇:特殊儿童关爱教育的方法范文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标本兼治”的原则,积极探索特殊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建设,汇集力量、凝聚共识、整合资源,拓展保护内容,采取“3410”工作机制,最大限度保障特殊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二、关爱对象

农村留守儿童、孤儿和困境儿童等特殊未成年人。

三、工作机制

为认真做好关爱特殊未成年人工作,建立健全我县特殊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体系,落实“3410”工作机制,在充分发挥家庭、学校、政府三方责任的基础上,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切实解决他们在家庭教育和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保障特殊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一)建立“三色”关爱机制

对特殊未成年人按照困难优先、照顾优先的原则,采取“三色划分法”,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由镇、村包保干部,或爱心志愿者在帮扶措施、关爱时间及频率上依据既定颜色开展关爱活动。

1.一般留守儿童采取绿色关爱,每季度上门走访或者电话联系一次;

2.对留守儿童中的困境儿童、家庭经济困难的未成年人,为黄色关爱对象,每两个月上门走访或者电话联系一次;

3.对留守儿童中的孤儿、有不良行为的或未成年人犯罪帮扶矫正类特殊未成年人,列为红色关爱对象,每一个月上门走访或者电话联系一次。

(二)建立四项帮扶机制

1.建立结对帮扶工作机制。为促进特殊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实现帮扶全覆盖,实行“一对二”、“四帮制”爱心结对帮扶机制。“一对二”,由志愿队伍自行组队,每人主动认领两名特殊未成年人,提供对应的关爱帮扶措施。“四帮制”,由县乡政府、学校、医院、爱心志愿者等对每名被帮扶对象采取四种帮扶措施予以关爱,即政策帮扶、教育帮扶、资金帮扶、健康帮扶,帮扶情况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志愿者队伍可提供物质帮助,也可为特殊未成年人提供心理疏导,多与其交流,及时掌握其近况,做好思想工作,开展谈心谈话,帮助其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更好的融入社会。对存在问题较为复杂,经帮扶救助仍然无法解决其实际问题的特殊未成年人,可以报县民政局,由第三方专业机构统一提供服务。

2.建立协同管理工作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标本兼治的关爱服务特殊未成年人的工作格局。一是强化特殊未成年人报告制度的落实。出现儿童辍学、困境儿童生活存在困难等情况,爱心结对志愿者第一时间上报村两委、学校及乡镇(街道)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乡镇(街道)民政部门、学校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信息登记表”“农村留守和困境儿童花名册”等相关工作台账。二是强化家庭监护责任的落实。严格落实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监护责任,督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确保每一名特殊未成年人都有明确的被委托照护人妥善照料。乡镇(街道)要详细了解被委托照护人身体状况和监护能力,指导被委托照护人履行照护职责。对因年龄、身体等原因导致不能履行照护职责的,要及时督促父母更换被委托照护人,如因现实困难一时难以更换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要第一时间落实临时照料职责,并及时与县民政部门沟通,采取相应措施。对有能力照护子女,但不履行义务的家庭,由乡镇(街道)人民政府会同司法机关介入查处。对实现委托照护的,要及时签订《委托照护责任确认书》,签订达到全覆盖。三是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关爱主体责任的落实。各中小学对在校特殊未成年人在学习、生活、文体活动等方面提供相应帮助,有效减轻学生学习、生活负担。对家庭经济存在困难的特殊未成年人,完善教师联系关爱帮扶制度,帮扶教师经常与特殊未成年人进行交流、沟通,定期走访并与家长或监护人、代管人交流,及时反馈信息。

3.建立心理干预工作机制。依托留守儿童“关爱之家”,由镇村干部、教师、爱心志愿者等针对未成年人中广泛存在的环境适应问题、情绪管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学习方法问题等开展教育,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未成年人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

4.建立社会参与工作机制。通过公益创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导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关爱项目,与第三方机构签订项目协议,常态化开展特殊未成年人照护指导、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和家庭关系调适等公益活动。

(三)建立“十个一”爱心关怀机制

1.一次爱心结对。帮扶责任人、志愿者与特殊未成年人结对,积极开展帮扶工作。完善结对台账,记载帮扶实绩,乡镇(街道)民政部门汇总建档。

2.一次家庭聚餐。帮扶责任人、志愿者定期为认亲结对的特殊未成年人组织一次家庭聚餐,让特殊未成年人感受家庭的温馨,体会来自陌生人的善意。

3.一次教育电影。由学校、留守儿童关爱之家、志愿者等每季度组织特殊未成年人观看电影,引导广大儿童自觉把个人成长与祖国未来发展联系在一起,树立远大理想,从小立志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4.一次学习观摩。在“七一”和“国庆”等特殊节日期间,由学校、留守儿童关爱之家、志愿者等组织特殊未成年人参观大王庄党性教育基地、淮北抗日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切合本地实际开展针对性教育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融合到学习观摩活动中,帮助其拓展视野,增长知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5.一次健康体检。协调卫健部门、医院,每年组织一次特殊未成年人常规检查,建立了健康小档案,详实记录了每位特殊未成年人的各项检查结果,为今后持续对其开展医疗帮扶提供依据和参考。

6.一次普法课堂。协调公、检、法部门相关专业人员,每季度为特殊未成年人上一节普法课,以案释法,提高遵纪守法和自我保护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特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发生。

7.一份人身保险。县民政局每年为红色、黄色两类关爱对象购买人身保险,为其提供保障的同时,体现对特殊未成年人关怀保护的长期性和针对性。

8.一次爱心连线。充分发挥留守儿童阵地载体作用,爱心志愿者每月通过电话、微信语音视频等形式为留守儿童与其父母搭建爱心连线,如有特殊情况可以不定期使用,让留守儿童不孤单,千里之外不牵挂。

9.一次技能培训。协调县人社、教育等部门,每年两次对已满16周岁的社会闲散未成年人开展技能培训,着重以教育实践劳动、技能培训为主。

10.一次成人礼。由爱心志愿者在结对儿童满18周岁当年,选择其想从事的职业来体验,通过“了解职业”、“体验工作”、“了解自身优势”、“如何求职”、“体验面试”等活动,开展一次特殊的“成人礼”,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择业观、创业观。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4月1日—4月20日)

各乡镇(街道)把特殊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作为当前儿童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广播、横幅、宣传栏、LED显示屏、网络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二)信息排查阶段(4月21日—6月20日)

以村(居)民委员会为单位,开展特殊未成年人排查工作,全面准确掌握数量规模、家庭构成、生活照料、教育就学等基本情况,并登记造册。各儿童主任要发挥职能作用,对辖区内的特殊未成年人的相关情况做到逐户过、逐人清、不遗漏,做到一人一档,分级分类管理。

(三)活动开展阶段(6月21日—12月31日)

各帮扶单位、责任人和志愿者对照本方案全面帮扶计划开展帮扶行动,积极引导特殊未成年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和发挥他们个人兴趣和专长,给他们创造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要让特殊未成年人感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并精心组织实施,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明确部门责任,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

(二)压实工作责任。开展特殊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要充分认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在精准摸底的基础上,细化分类,完善制度,优化方案,安排专门人员进行排查,确保底数清、分类明、方案优。

第9篇:特殊儿童关爱教育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特殊儿童;融合教育

基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大众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升,大众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尤其是在学前教育阶段,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等方面关注度越来越高。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学前教育环节的教职工需要明确了解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存在的问题。所以,如何提出科学化的解决措施,系统化的解决融合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关键问题,逐渐成为相关领域教职工的关键思考问题。

一、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概述

(一)学前特殊儿童的含义

特殊儿童,主要就是表示与正常儿童存在明显差异的儿童,如情绪、肢体、智力、感官或是行为障碍。不单单包括智力发展低于正常的儿童,也包括高于正常发生的儿童、以及有轻微违法犯罪的儿童。从广义概念角度进行分析,出来正常儿童,还有情绪、性格、行为偏激的儿童。

(二)融合教育及实施的意义

融合教育主要将同龄的儿童与身心有缺陷的儿童,放在同一间教室接受教育,并为有障碍的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并不是隔离的环境,而是使其能适应正常学校的校园生活,将儿童的潜能发挥出来,为儿童的身心发展奠定稳固基础。另外,通过融合教育的方式,形成相互关怀的校园文化,实现学校与家庭的合作[1]。通常情况下,就是使得残障儿童能进入普通班级,并实现个性化的教育活动。借助这种教育模式,使得特殊儿童可以与同龄儿童进行沟通与交流,并且正常的学习、生活,并且逐步为幼儿创设正常教育环境。结合儿童学习能力、优化完善的教育课程,并参与集体生活中。采用融合教育的方式,可以从根源上保障儿童基本权益,并为特殊儿童的成长创设良好的空间,补偿儿童身体缺陷,实际权益也可以不说侵害,促进有障碍儿童的健康发展。采用设置与其他儿童互动游戏的方式,拉近儿童与教师的距离,凸显出融合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优化对策

(一)公平公正对待每个学习主体

为了促进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活动顺利进行,各个领域的教育人员都需要充分尊重学习主题,并且能秉承着公正、公平的态度,开展对特殊儿童的教学活动。由于特殊儿童群体教务特殊,在教师与儿童的沟通互动过程中,教师则需要成为决定的主体。教师不仅仅要树立正确特殊儿童教育的理念,还需要保障其拥有受教育的能力,并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2]。例如,对于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人员来说,其应当关注儿童的情绪、语言、行为、智力等。在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阶段,提出半融合的方式,并且增强教师与儿童的沟通,明确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逐步落实科学化的教育方案。

(二)以专业知识技能为教育提供保障

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人员,在组织各项教学活动的阶段,应当提升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组织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教学活动。下面以某地区学前教育机构为例,其组织了丰富的教育活动,鼓励特殊儿童参与其中,并且提出了半融合教育与全融合教育等多种方式,并且以专业知识技能为教育提供保障。采用从外部邀请特殊教育专业的专家、教师,并为融合教学活动提供关键的指导。以提升教育专业化水平为基础,开展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活动,并为培训特殊儿童的智力打下良好基础。与此同时,当地的幼儿园鼓励教师参与到教职活动的整个过程中,确保前期、中期、后期培训活动到位,并与专家答疑、专家指导相互融合,开展案例教学、课后反思教学等,以此提升教师的综合技能水平,有利于特殊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优化教师的教育管理语言体系

为了推动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应当进一步优化教育管理体系。教师的行为性语言、教师言语性引导,属于常见的教育方式。通过不断优化教师的教育管理体系,组织学生积极的参与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活动,还要更加关注言语性语言的合理运用,尊重学生的真实想法与需求。例如,对于半融合特殊教育组织与全融合教育组织活动来说,教师要更关注征询类语言,避免采取直接行为指示、使用命令学生的语言。此外,教师需要提出表扬、鼓励的语言,并鼓励与肯定特殊儿童的表现[3]。另外,教师需要适当配合肢体行为语言,并提出抚摸、拥抱等行为语言,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并且提升学生安全感,保证特殊儿童真正融入集体环境。在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活动组织中,家长也需要承担重要角色。家庭应当与学校形成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并且为学生提供有效指导信息,逐步促进各项教学活动开展。

(四)家长要积极参与

对于大多数特殊儿童来说,接触最多的就是家长。所以,在进行特殊儿童融合教育阶段,应当发挥出家长的协助作用。家长的支持属于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关键支柱,也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关键情感渠道。所以,促进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实现家校相互配合,并掌握孩子在班级中的表现,并且建立日志、周志制度。在进行多种日志记录的同时,增强与家长的积极联系与沟通。要想促进特殊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就需要保证家长充分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并给予家长更多支持、关怀,增进孩子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使得特殊儿童感受真正的关爱。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人员应当更加注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并给予特殊儿童更多的关心与爱护,使其能感受到温暖。在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阶段,发挥出融合教育的优势,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只有走入特殊儿童的心理,给予其更多的关怀,才能为特殊儿童创造完整的童年,促进特殊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兆全.学前融合教育:给特殊儿童一个完整的童年[J]. 读天下(综合), 2017(021):16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