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科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学科课程体系建设精选(九篇)

学科课程体系建设

第1篇:学科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论文关键词:商学院;课程体系;专业特色 

 

目前我国综合性大学商学院在课程体系改革与特色建设方面,虽然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国内一流大学商学院之间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实施“质量工程”,贯彻“2号文件”,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与特色建设就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旨在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综合性大学商学院本科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1 突出商学院专业特色建设,提高人才的适应性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学校教育不仅要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操作的能力,更强调思维方法的培养、思维模式的形成,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择业竞争力,提升学生的从业竞争力。而专业特色建设则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坚实基础,是培养人才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决定因素。商学院的特色建设将着重研究本区域的人才需求状况,以为社会和企业输出人才为侧重点,深入挖掘不同区域的人才需求特点,以发掘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商学院的办学之路。 

2 搭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 

为学生搭建合理的知识平台,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在课程设置中应注意将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主体行为课程进行有效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宏观与微观双重层面的关注度,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平台课+模块+课程群”的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培育核心资源,构建独特、系统的专业课程体系。平台课设置为公共基础平台课、学科基础平台课、专业基础平台课。模块设置为经济学、国际贸易与经济、金融学、工商管理、会计学、统计学共六个专业模块。课程群设置为大学生基础课程群(为学生提供学习型空间)、专业核心课程群(为学生提供创造性环境)、导师型实践研究讨论课程群(为学生提供创新性研究机会)。在课程群的设计中,着重突出共性和基本理论,为专业方向的建设奠定基础。 

3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心,深化课程改革内容 

目前商学院本科教学改革至少应包括以下基本原则: 

(1)求新,而不猎奇。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脚踏实地进行改革,不追求标新立异; 

(2)求深,而不晦涩。在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范围之内,适当增加课程讲授的深度与广度,不故弄玄虚; 

(3)求精,而不芜杂。精选各个科目课程的重点内容拓展讲授深度和广度,突出重点,不搞平均分配。 

针对目前我国商学院本科教育存在的教材内容滞后、结构失衡的现状,应加快教材建设,提高教材质量;加快教材内容同现实的结合力度,充分体现教材的时代特征;同时,还应关注商学院的案例库建设,搭建合理的理论平台,体现丰富的理论内涵。另外,进一步推行双语教学的普及科目,着力打造各专业的精品课程。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以及参与行业研讨会的机会。 

4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其中具有多种专业背景的“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这就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4.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要求对本专业领域的现状和法规及发展方向有全面的了解,注意观察、研究本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建立和完善针对本专业的实验环境,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形式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各个领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4.2 培养跨专业、宽视野的人才 

纠正分工过细、专业过窄造成的弊病。建立开放式的教学课程体系,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使学生知识结构以本专业学科为基础,根据培养方向和管理领域不同,涉及其他相关学科,使专业具有鲜明的特色。根据各专业实践的要求,课程内容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第2篇:学科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药学教育;教学改革;课程体系

[基金来源] 湘潭大学第七批教改课题(课题编号:湘潭大学教发【2011】30号)

中图分类号 R944.9 文献标识码 A

一、教学改革的宏观教育背景

21世纪是高新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在新技术推动下,作为高新科技产业的医药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国医药发展的远景规划明确提出:“2010年的医药行业将发展成为科技教育先导型,质量品种效益,规模结构合理型的高科技、外向型、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也就是说医药行业在本世纪的经济发展中,将成为我国战略发展的主题之一。”我国药学教育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在药学人才培养上,我国药学本科教育培养的目标之一是培养一大批既

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和“研究型”[1]人才。

药学专业是我院新办专业,从专业建设之初,即开始了药学本科教学新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我院根据21世纪对药学人才的要求和我院的实际情况,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创特色”的原则[2],摆脱传统的以学科教学为中心的束缚,以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重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适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药学人才培养模式。

二、教学改革的内容及其措施

(一)改革教学模式,适应时代需要 为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模式转变,在教学模式上,传统药学教学实施的是“专才教育”,本科培养目标单一,定位过高,要求通过四年的本科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药学高级专门人才,课程体系基本上是沿用20世纪60年代初完全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体系[7],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意识难以体现,导致学生修业的课程太多、太专,负担过重,学生疲于应付各课程的考试,很少有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机会,学生的社会适用性较差。此次教改后,在药学教育指导思想上,坚持药学教育为我国创新药物的研究服务,为我国医药工业的腾飞服务,和我国的执业药师制度的实施相结合的办学思想,将药学模式从传统的纯化学模式转变为化学-生物-药学模式,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渗透、融合,形成新的药学学科体系[9]。期间两次修订了药学专业教学计划,优化了课程设置,建设有特色的药学课程群的新教学大纲,包括能适应时代需求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大纲。

(二)改革课程结构,加强学科联系 在教学课程结构上传统药学课程结构化学内容比重较大,而有关生物学的知识、创新药物的研究、合理使用药物、药物代谢及毒副作用的研究等内容显得薄弱。教改后,优化改革药学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专业课程设置反映“厚基础、重专业、求应用”的特点,在宽口径的前提下,设置了若干专业方向课程组,供学生选修,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提供条件。

现代社会需求广泛,变化迅速,常给人以日新月异、目不暇接的感觉,知识的半衰期在缩短,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的教育必须是厚基础、宽口径的,大学里教的不一定是学生毕业后马上就能用的知识,大学必须培养学生宽厚的基础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的学生应具有适应性、多样化、特色化的特点[10]。在药学的学科发展上,化学是药学的基础,医学是药学的命脉,分析是药学的手段,生命科学是药学的前沿。为了使我们培养的人才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后劲,必须加强基础科学的教育。因此,在我们的课程设置中,第一至第四学期安排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所授课程为数、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高分子化学六大化学的基础知识以及药学仪器分析课程,理论、实验学时安排的比例均为1:1,占总学分比例为62.7%。第五学期至第七学期,安排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模块,占总学分比列为30%,第八学期为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以及就业教育。在专业课中,解剖学、生理学、微生物学作为基础医学科学重点开设,分子生物学等作为基础和前沿学科,必须开设。重视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设计工作,加大对生产实习的教学投入。使学生有着宽厚的化学基础和坚实的医药学功底。

(三)改革实验教学,适应 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 在实验课程的设置上,传统药学的实验教育是实验课从属于各理论课,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各学科之间实验内容割裂或重复,实验成绩只占理论课成绩的很少部分,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4]。通过此次教改,建设起药学实验中心,实行开放式管理,实验室全面向学生开放,包括课余时间,给学生们创造更多的从事科学实验的机会,使实验室真正成为学生们探索科学真理,练就一套过硬的实验室工作本领的场所,提高药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率;

同时,构建药学实验课教学新体系,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和建设,结合科研活动革新和改进实验内容,形成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研究性实验为辅,探索性实验为补充的实验教学体系。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实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四)完善教材体系,改进教学手段 为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应运新课程体系的建设,我院不断完善教材体系[11],选择面向21世纪的课堂教学教材,编写适应时展的实验课程教材,现已编写出药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的实验教材。为使教学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制作药学课程群的多媒体课件,所有药学专业课程均在网络教室采用多媒体教学,使一些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宏观和微观领域的现象转化为直观具体的再造表现,优化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五)科学制定教学管理制度,保障新课程体系的顺利执行 我院制定了各种教学管理制度,以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新课程体系的顺利执行。首先,将授课质量作为教育质量的基本保障。具体体现在教研室、系部、院领导三级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新教师试讲制度等,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其次,为了保证考试质量,我院坚持巡考制度,贯彻监考须知、试卷印刷管理条例,坚持考试成绩分析制度,对所有药学专业的必修课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考促教。再者,根据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进程,适时修订学生实验室规章条例、学生实习责任书等,并开展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六)实践教学创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践教学作为药学专业学习重要的一个过程。药学专业学生不仅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对实践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才能在现今激烈的就业竞争下拥有较大优势。我院针对此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对于大二、大三的部分ψㄒ悼翁庥凶排ê竦男巳ぃ并且能有较多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的学生,我院把这些学生自由组织在一起,成立兴趣小组,可进行申报校级或者县级创新性实验项目,并由相应的导师进行指导实验,定期进行实验成果汇报,使学生能够参与到老师的科研项目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动手能力。其次,我院在学生大三课程结束之后就开始进入实践教学模式[12],在大三暑假进行工厂以及制药企业等的参观见习,而进入大四,在完成前八周课程之后再进行毕业实习和个人生产实习,学生可选择进入实习单位或者生产企业进行实习和毕业论文,也可选择导师,由导师负责安排毕业论文,并在学校集中进行实习考核以及论文答辩。其中,充裕的实习时间使得大多数公司不愿意接收短期实习生的问题得以解决,并且使找工作与实习相结合,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保证实习效果,也对学生的就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由导师负责制的实践教学模式,导师的专业性以及素质可保证实习质量,也使得更多有生产经验的老师加入进来,鼓励老师与企业相联系,参与企业研发以及生产,同时让企业技术人员作为专业实习指导委员会,作为指导教师,并结合该行业技术要求和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使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水平大大提高,从而在当今社会的人才竞争中占有更大的优势。

第3篇:学科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国际化课程;投资学本科;MOOC

在知识经济引发的全球数字化的国际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成为高等教育一致的理念。高校课程作为“高等教育的心脏”,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内容,是将抽象的教育思想、观念、理论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相联系的主要途径和桥梁,是教育目标实现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培养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源泉。课程国际化是高校课程融合本土和国际经验,积极适应社会和时代需求所做的重要变革。目前,随着衍生产品、私募基金、证券基金等领域的蓬勃发展,我国对高层次、能够适应日趋激烈国际竞争的应用型投资人才的需求量巨大,但现有投资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尚无法完全满足培养高标准人才的要求。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作为湖北省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首批试点学院,正着力培养“国际化、综合化、工程化”的创新型金融人才。因此,建设适合本校的投资学本科专业国际化课程体系是有效缓解供需矛盾,支撑上述目标的实现的有效方案。

一、文献综述

国外已有许多学者(如Wende,1996;Luong,1996;Whalley,1997;Mestenhauser&Ellingboe,1998;Paige,2003;Lunn,2008etc.)对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定义、内涵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学者们普遍认为课程国际化不仅仅是融入一些有关世界经济政治、全球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更多的应该是将国际化融入课程的内容,甚至教学方法。其中,OECD(1996)的名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报告非常具有代表性,阐述了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内涵、分类和OECD国家的实践经验。国内学者则更加关注中国实践,从国际经验借鉴(姜丽娟,2009;袁琳,2011)、具体课程国际化(谭会萍,2012;陈春华,2013;、滕秀秀,2014)、暑期国际化课程(范详涛,2015)、MOOC融入国际化课程建设(刘秀玲等,2016)、高校案例分析(徐来群,2011)和通识课国际化课程建设(莫玉婉,2013)等角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陈翊(2013)总结了国内研究者关于国际化课程内涵的三种观点:一是课程覆盖面的国际化,即在已有的教学体系中开发具有国际化特种功能的课程,以拓宽学科专业的国际视野;或者在已有课程中增加国际案例和全球议题,;二是课程实施的国际化,如与国外大学合作,采用外国教材,使用国外的教学评估体系,对课程进行国际化管理;三是课程进程的国际化,包括指派留学生到海外学习和引进国外教师。目前在经济学科方面已有大量针物流管理、会计学、国际商务、国际贸易等专业的国际化课程的相关研究,而对投资学专业的相关研究还十分匮乏。

二、课程国际化的类型与投资学专业课程的匹配

研究国际化课程的分类尚无统一的标准,比较受到认可的有:哈拉里(1989)提出的13种类别,OECD(1995)提出的9种类别,以及陈学飞(2001)提出的6种类别,他们的分类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之处,相比较而言OECD(1995)的分类更为清晰。投资学属于应用性十分强的专业,许多课程,如《投资学》、《金融工程》、《金融衍生产品》、《公司金融》、《投资银行学》等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已经跟世界前沿接轨,十分适合国际化。根据投资学专业的课程内容和授课重点,目前适合湖北经济学院投资学专业课程的国际化的类型有第1、2、5,未来可以实现的类型有3、6、7、8和9。

三、案例解析:

以《投资学》为例《投资学》是投资系第一门国际化培育课程,建设期始于2015年,目前教学已经进行了两轮,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其他国际化课程的开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课程目标与教材选择

根据培养方案,学生在该课程的前期学习了《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公司金融》等课程,对相关章节已经有一定的学习和理解,因此,《投资学》国际化课程更加强调专业词汇和表达方式,以及国际化视野,见图1。授课团队教师经过多轮集体备课及与其他国际化授课团队的探讨后一致认为国际化课程不能盲目采用全英语授课,忽视学生的接收能力和师资水平,而宜选择循序渐进的方式。其中,专业词汇和专业用法、案例、外文文献等采用全英文,重点难点将配合中文进行教学,以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在教材选择方面,依据54课时和难易适中原则,我们对比了多本经典国外《投资学》教材,最终选定《投资学(第9版•英文版•精要版)》。该教材是在畅销教材《投资学(原书第9版)》的基础上根据国内教学实践进行精编的版本。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国际化课程的教学的方法需要大胆的探索,不能因循守旧。要把重点放在对专业知识要点的理解和对整个专业系统知识构架的全面概览上来。要以专业知识为核心,语言学习为专业知识服务,双语的应用要以弄懂专业知识为目标,优先用英文阐述专业知识,用中文进一步解释,直到学生理解为止。使学生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又提高了英语水平。对于不同的章节授课团队在教学中采取了不同的授课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如第二章资产类别与金融工具,学生已经有前期基础,采取小组项目方式;第十三章财务报表分析,则利用讲解后实验室实践操作加深学生理解。此外,在MOOC发展的大背景下,投资学双语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压力大幅减轻,目前有大量优质免费的国外课程资源,包括耶鲁大学的《金融理论》、《博弈论》、《金融市场》;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商业领袖和企业家》、《扎克伯格谈Facebook创业过程(9讲)》、哥伦比亚大学的《房地产金融学(9讲)》等配备中文字幕的金融影像资料。学生可充分利用多元渠道主动学习,开拓视野。

(三)绩效评估

国际化课程的目的是把国际化教学内容传输给学生,使其具有国际化视野,理解国际竞争规则,培养其未来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因此,学生的素质与能力的国际化是国际化评价的核心指标(胡建华,2007)。《投资学》课程在教学中加大师生互动的比例,以更好的训练学生专业英语的掌握能力和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课程在绩效考核评估将过程考核的比例由普通课程的30%升至50%,以督促和激励学生更好的掌握课程相关内容。其中,过程考核方式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考勤、课堂讨论、课堂提问、完成阅读任务、课堂习题等)和小组讨论。课程将按照课程内容设计案例分析和讨论题,要求学生尽量用英文进行讨论和汇报;另课程根据班级人数和教学效果,设计分组讨论问题,由学生在查找资料和信息后进行英语的PPT展示。在结果考核中也更为偏重对课程核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四、国际化课程建设的思考

通过其他多门国际化课程的随堂学习及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国际化课程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一)全英文教学VS.双语教学

全英文授课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如果由国外特聘教授授课,明显的好处是学生可以接触纯正的英文表达,可以通过与外教及时沟通,及时解决难题,效果大大优于MOOC资源。但存在的问题是受到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的限制,课程授课时段内的授课内容相比较中文课程同时段要少很多;且难度,特别是案例的难度大幅下降,这样就造成授课效率不高。二是如果由本土教师授课,由于本土教师大都不是英语专业,尽管都有海外访学经历,专业英语阅读和听力水平较佳,但口语达不到完全自如表达;即使勉强表达,但可能造成学生无法很好的理解;故本土教师大都选择双语教学,这样也是最适合的方式。因此,国际化课程最好采用本土教师和国外教师联合授课的模式以达到优势互补,在课程安排方面,可以采取中文教师先授课奠定专业词汇和基本理论,再由国外教师增加国际前沿理论和案例。

(二)纯英文教材或双语教材

在教材选择,国际化课程大都选择国外经典教材的影印本,对于学生而言难度较高。而双语教材并非为完美替代,一是并不是每一门课程都有相应的双语教材可供选择,二是即使名为双语,也仅仅是对某些重点概念配备中文解释,对学生更好的阅读课本并没有十分显著的帮助。因此,一般教师都让学生借阅或购买相应的中文版本,对照阅读。另一方面,相对于国内教材,国外教材普遍存在内容庞大,内容间跳跃性大,有些问题的讲解显得不够系统和深入;二是国外课本的撰写思路与学生已经习惯的中国课本的思路普遍存在差异,让学生在阅读时会觉得理解困难;三是国外课本配备的案例主要以美国为主,几乎没有涉及有关中国的案例,需要教师额外补充中国经典案例等问题。因此,本文认为国际化课程虽然着重介绍国际发展,但也应该适当与中国本土相结合,如果学生仅仅了解国外进展,而不清楚国内发展状况是十分偏颇的。

(三)模式多样化

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借鉴等(2014)关于卓越计划的国际化课程类型的比较研究框架,本文认为投资学国际化课程划也可分为三种模式,即注重基础课程,强调能力拓展的“基础+拓展”模式;二是注意发挥特长,强调专业特色的“专业+特色”模式;三是注重精英教育,强调个性创新的“个性+创新”模式。教师配备采取联合授课模式最为合适,针对不同的班级学生状况(如在投资系国际化课程的主要授课对象是本科本专业、金融拔尖实验班和研究生三层面学生)在授课大纲的制定中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本科本专业学生的授课大纲强调“专业+特色”,金融拔尖实验班则强调“基础+拓展”,研究生层面更强调“个性+创新”。

五、结语

在国外成功商学院的培养方案中,金融高层次人才一般都具有以下综合素质,即国际化视野(InternationalVision)、社会责任意识或伦理道德(SocialResponsibility)、沟通能力和领导力(BusinessEssentials)、批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能力、分析能力(AnalyticalFoundation,即数学、统计、经济学)、终身学习和自我完善能力(LifelongLearning&Self-improvement)、商学核心知识(CoreBusinessFundamentals)和专业知识(Concentration)等。投资学本科专业国际化课程体系在建设时需要有机融入上述理念,不能仅仅止步于使用国外教材、英文授课,更需要在培养理念上充分汲取国际经验、与时俱进,在前期教学大纲和内容设计、授课过程中、以及绩效评估时充分体现对学生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培养,以更好激发学生的专业自信和终身学习的潜力。

参考文献:

[1]陈翊.国际化课程和本土课程的比较及对策[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3-02.

[2]张海鹏.综合性大学国际化战略中的课程体系建设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6).

[3]莫玉婉.通识课程国际化:分类、特点及走向[J].江苏高教,2013,(5).

第4篇:学科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在我国“中西医并存”的历史条件下,中医和西医相互渗透所产生的一门新学科。尤其当现代医学疾病谱改变,现代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更促使中西医之间的渗透日益加深和扩展。如在代谢综合征、医源性疾病、sars等疾病方面,中、西医临床医生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中西医学诊疗手段进行治疗工作,并取得了比单纯中医或西医更好的疗效,充分显示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极大优势。

1 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

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源于东方中国文化的中医学与源于西方欧洲文化的西医学,尽管研究对象具有同一性,但由于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形成了认识与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的两种医学体系。

1.1 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优势特色

西医学侧重于研究作为生物体的人;其立论以实验结果为主要依据,理论严谨,概念明确,体系开放,可重复性强;其治疗上强调人得的“病”,疾病诊断规范,疗效确切,体现的多是普遍性。中医学则重视得病的“人”;其立论具备现代“三论”科学思想的整体恒动观,三因制宜的辨证论治和养生防病更符合现代“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其治疗上偏重于研究自然、社会、身心一体化的人,临床上强调个性化治疗,体现更多的是特殊性。

1.2 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缺点不足

中、西医两种医学在弘扬自身优势的同时,亦显现出各自的缺陷与不足。如西医学偏重局部微观研究和定量检测,整体认识复杂的生命现象存在不足,总体上仍偏重于生物医学,尚未真正完成医学模式的现代转变,导致医源性、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多。中医学则受传统文化羁绊,学科的现代医学科学基础较薄弱,理论概念较抽象,以经验知识主导,临床疗效可重复性低,技术方法传统古朴,缺乏当代医学公认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不利于学术创新发展。故有人评价西医学长于格物而短于穷理,格物太过则涉于固,中医学精于穷理而拙于格物,信理太过而涉于虚。

比较不难发现,中、西医学的不足本文由收集整理恰好是对方的优势所在。重视整体与辨证论治的中医学与重视局部器官、细胞形态结构的西医学,具有明显的可相融性和可互补性,完全可以优势互补,取彼之长,克己之短,临床互用。中西医结合医学正是两种医学从差异、互补逐步走向渗透、融合的新学科。目前,中西医结合学科从患者的临床现象入手,从现代科学的定性、定量,对患者的整体和局部病理生理学的发展过程进行客观化研究,即“病证结合”诊疗模式,提高了临床疗效。相信,这一新学科将会在科学相近相似之处—— 寻求还原分析法与系统整体法相结合,进而揭示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变化规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并赢得越来越多的共识。现代医学发展的这一走向,决定了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的现实可行与不可或缺。而“病证结合”这一中西医结合模式所展示的疗效,也体现了理论发展和教育本身的规律,即由点到面,由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由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过程。

2 中西医结合本科人才培养及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中西医结合为研究中医和西医在各自形成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理论、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观察方法,比较两者的不同点,吸收两者之长,确定两者结合点,从而融汇贯通,创建的一种医学理论新体系[1]。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对中西医理论体系、逻辑方法、临床思维特点、诊疗疾病策略、科研方法等都有所洞识、有所融合、有所创新的具有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2]。

就中西医临床本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而言,传统中医院校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因其中医教学力量雄厚而西医教学力量相对薄弱,在课程设置中多只增加了西医课程的内容和学时,多数仍以中医学课程为主。而与之相对的西医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则因其西医基础及临床教研室齐全,西医学资源雄厚,课程设置以西医学课程为重,中医学课程相对较少。无论是西医院校还是中医院校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都或多或少存在整体优化模式欠完善、培养方式针对性不强、培养质量欠理想等状况[3~4],具体表现为:(1)在课程设置上,课程主体简单由中医基础、中医临床、西医基础、西医临床四大块组成,课程间缺乏横向联系和纵向沟通;(2)学科之间彼此孤立,课程设置体系上缺少人文、理学等衔接课程的引导;(3)较多强调必修课学时而较少开设选修课;(4)教材编写多以各自学科系统为逻辑,彼此缺少联系,较少中、西医有机结合课程,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汲取两种理论体系的精华。

那么,怎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西学中?中学西?中西医同步?)才能适应我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医疗卫生发展模式?才能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需求?才能使学生在基本中医知识、技能方面,不逊于中医本科水平;在基本西医知识、技能方面,不逊于西医本科水平;在适应社会需求方面,比中医、西医专业本科生更符合基层临床实践对医学人才的需求?

3 我校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课程设置及改革

面对上述状况,我们除了更新教学理念、重视人文熏陶、改革教学方法、培育临床思维、强化实践技能,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外,几年来我们通过不断摸索,努力探索一种既能克服中医药院校自身不足,又能符合学生身心特点,体现时代和专业特色的中西医临床医学课程体系。下面简介我们在该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中的主要举措,以供参考。

3.1 强化特色,构建合理有序的课程体系

根据我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面向基层的中西医结合实用型人才的定位目标,结合学生大一至大四期间是学生记忆力、接受力最强的生理特点,在学生一入学除了对他们进行常规的入学教育,让他们了解医学院校,了解自己专业外,大一期间我们增设了《临床疾病诊疗康复概要》课程并安排学生假期到各级医院见习,帮助他们尽早向医学生角色转变,培育学生们临床医师的角色意识,使学生们认识到疾病的治疗不仅包括临床治疗,还涉及疾病的预防、康复、护理、健康知识的教育与指导,进而确立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整体思维的基本模式和方法;另外通过增设该课程,有意识地促发学生主动将日后的基础与临床学科联系起来,克服基础医学阶段学习的盲目性、茫然性,同时激发学生对医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入学第二年开设《中西医结合科研思路开拓》,并选派以教授为主体、以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问题为经纬的科研思路与方法的选修课程,培养学生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和创新思维。入学第三年开设一系列综合性、设计性及研究性实验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入学第四年开设我校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方面有明显特色的选修课程,如《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肾病学》、《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与代谢病学》,以增强中西医临床课程核心,体现中西医临床上“病症结合”的特色优势,使学生熟悉中西医结合临床优势病种在临床诊疗康复中的作用和意义。毕业实习前还安排近4周的岗前培训,结合《走近临床》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医院的功能与特点、医院核心制度与流程、医疗质量的组织与管理、群体健康和医疗安全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医患沟通要求、外伤的应对等,并通过病历书写、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以及临床技能逐一过关的考核制度,帮助医学生向实习医生角色转换。

3.2 增强西医学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

鉴于中医院校在主体观念、师资力量、教学设备较西医院校逊色一筹,西医学课程学时相对不足,要求不够严格,教学深度不够,对西医基础理论浅尝辄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实施了(1)增加西医学课程学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所设置的西医:中医为7∶3,以强化学生西医学基础知识;(2)严格要求,除了常规的课程半期、期末考核外,所有西医学基础课程设置为实验:理论≥1∶3,并建立了各门课程规范的实验技能考核制度,以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3)配齐配全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我校的西医学基础实验教学方面,全面实现了基本仪器设备人手一套,如常用的显微镜、滴定管、刻度吸管等,一般仪器设备4人一套,如紫外分光光度仪、机能学实验系统;(4)增强西医基础课程师资力量(至2010年12月,西医基础专任教师近80人,其中高职称32人,硕博以上学历占79%,40岁以下全部为硕士以上学历学位;(5)以“两基础一临床”模式(即中、西医两个基础、临床主干课程中西医一体化,包括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形成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体系。

3.3 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技能

面对中医药类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实践(验)课教学、实践环节、实际动手能力相对薄弱的现状,我们通过一方面将各系列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拍成录像、挂上网,便于学生观摩复习,强化规范化操作技能,提高实验课效率和实验成功率外;还将所开设的实验课公布于学院电子公告栏,扩大学生获益面。另一方面我院大力倡导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改革为重点的实验教学,内容涉及(1)积极鼓励各实验系列对论证后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列入实验教学大纲并纳入实验教学进度表(即由选做改为必做);(2)因材施教,逐步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的内涵,即由大一、大二的部分综合(小综合)到高年级的全面设计、综合(设计+综合);或由专业基础课程的1~2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所构成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进展到完全由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构成的实验选修课程。(3)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和开放范畴。如学院除了实验课内容或项目的定期后续延伸开放外;还增加了①由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组成的开放性实验选修课;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的创新性科研项目;③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子课题研究等若干开放形式。同时学院出台了一系列与教师绩效考核和学生综合积分考评相结合的配套激励政策,极大调动了广大教师申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选修课程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解剖学教研室,面对尸体紧缺、较难开设综合性、设计性选修课的现状,解剖学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协调配合,利用研究生解剖过的尸体以及容易获得的猪、羊、兔等动物,面向本科生开设了《关节解剖学》、《内脏解剖学》、《管道铸型标本的制作与应用》等解剖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选修课,通过学生自主设计、亲手制作或灌注标本,及自制标本底座、框架,配制溶液,封框保存标本等系列环节,并结合举办学院历年本科生“解剖标本作品展”等,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几年来中西医结合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逐年增加,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实验课程已全部成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自2008年以来我院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关节解剖学》、《内脏解剖学》、《管道铸型标本的制作与应用》《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医学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实验》、《生理学自行设计实验》、《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现代组织学技术》、《体格检查和临床基本技能》等多门实验、实训选修课程,开设了诸如“中药、中药复方对高糖/高脂大/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及机制”等系列设计性、研究性实验项目,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中西医结合方面的创新意识。

第5篇:学科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酒店韩国语;教学模式;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43-02

一、当前酒店韩国语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手段改进的必要性

目前,国内既懂韩语又懂酒店管理的韩语人才却相当匮乏,且开设酒店韩国语类课程的院校不多,在课程设置方面也都存在着实践类课程偏少、校企结合不紧密、普遍以理论教学为主、考核体系不完善等不足;在教学内容上存在教材单一、针对性和适应性存在偏差,教材内容脱离当前快速发展的酒店业,教学模式上以单纯书本课堂教学为主,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

上述问题致使当前酒店韩语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滞后,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及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亟待改革。

二、酒店韩国语课程设置及教学体系的建立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酒店韩国语是一门集语音、词汇、语法、韩语文化、饭店文化以及饭店专业术语、饭店专业技能等多方面融合的专业核心课程。它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能过掌握饭店韩国语视听说的能力,了解韩国饮食文化和饭店的文化、专业术语以及饭店的基本服务技能,具备初步的跨文化饭店交际能力为教学目的。课程设计秉承“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完成学习内容”的原则,将韩国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作为最主要目标和任务。以任务驱动为手段,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学习情境,以实践带动理论知识的学习,形成包括实践知识、理论知识、职业态度和情感等内容在内的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立足校企合作,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职业素养养成体系

根据专业培养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路,构建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为主线、工作过程为导向、岗位需求为目标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本课程根据岗位群所需要的真实任务来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语言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把饭店的真实工作划分为模块,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听、说、读、练”的过程中,掌握饭店韩国的听说技能、韩国文化知识、饭店专业术语、饭店的基本服务技能。

(三)建立以情景教学与实地教学相结合的虚实教学体系

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明确实际岗位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所需,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然后让学生在实际或模拟情境中完成工作任务,并采用示范演示、角色扮演、模拟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四)建立目标明确、科学全面的考核体系

课程考核中,加大校内的实训成绩和职业素养的考核比例,实训的理论考试中实际的听说能力以及饭店的基本服务技能占综合成绩的50%,其中实训成绩由实训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模拟工作过程中的表现的打分。

实训成绩=理论考试成绩(40%)+实际饭店韩语听说能力和饭店服务技能(50%)+学生平时表现(10%)

理论考试成绩(40%):包括饭店韩语的基本语音、词汇、饭店专业术语、饭店文化、韩国文化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构成。

实际饭店韩语听说能力和饭店服务技能(50%):包括工作过程或模拟工作过程中的饭店韩语的使用情况和饭店基本技能的实际掌握。

学生平时表现:根据学生平时的出勤、作业、课堂表现、工作过程的表现、礼节等方面来评价学生。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方法的探索

(一)教学内容

1、教材建设及选用

加大教师团队对酒店韩国语类教材的开发力度,深入到酒店现场挂职锻炼,充分分析、理解当前酒店业现状,对教材内容进行改革,内容主要依据酒店的部门设置制定,与课程设计相符合,情境丰富,可令学生了解酒店服务的各个流程,同时又能使学生掌握酒店服务行业的韩国语表达方式,进而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服务技能的双重目的。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2、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料

建立课堂教学资源库、酒店情境会话案例库、针对每一工作模块和典型工作情境设计习题库,使学生课堂学习后能够及时演练,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使用在线答疑系统,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答疑解惑。

3、构建酒店韩国语视频资料库

收录相关的韩国动影像资料,使学生在知识的把握上有更加直观的印象,并增加学习的兴趣,获得身临其境的教学效果。

4、加强学生韩国文化的学习

语言的习得离不开文化的背景,服务业的优质服务是依托与尊重对方文化的基础上展开的。要更好的掌握一门语言,更高质量的服务于顾客前提是要掌握好对方国家的文化习俗。酒店韩国语教学内容上,适当增加韩国人的风俗礼仪、饮食习惯、各种禁忌的讲解。

(二)教学模式

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改变单纯的书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的活动教学模式和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影响和人际交往,着眼于人的社会性品格的培养的合作教学模式的启发,可采用带入情境-引发问题-寻求方案-实战演练-灵活运用的五阶段教学模式。即

1、带入情境

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出其下的多种工作情境,将学习环境由单纯的课堂变为课堂和工作场所的结合体,努力缩短理论和实践的差距,以图实现学校和行业的无缝链接,培育成熟的职业化人才。

第6篇:学科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254-02

应用型地方高校承担着培养高质量、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实验课程作为应用型技能基础课程,它的建设必须围绕适合本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目前生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中普遍存在的相关问题,探索以“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应用型地方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方法和策略,有利于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素质,增强学生对于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1]。

一、以“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实践的内涵

所谓“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是指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根据院校所在地的社会需求为基础,使之不断地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的变化。它的建设必须以服务地方,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宗旨,不能离开本地社会经济发展进行自我的发展。也就是说,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的建设要根据学校所在地经济发展大方向和人才的需求不断地调整课程的相关组成,专业实验课程的建设与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要相互促进,在和谐统一中得到发展[2]。

二、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高校教学资源日益吃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日渐突出,实验教学环节受到影响导致现行实验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1.长期以来实验教学一直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实验仅仅是为了验证理论,教师在教学中仍以注入式实验教学为主,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师课前做好实验的一切准备工作,然后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操作要点,实验室备齐了全部材料、药品和仪器,本科生完全按教材按部就班地操作,毫无探索、创新可言,学生对实验结果不去分析,不去总结,从根本上忽视了实验的实际意义,使本科生养成了不善思索、“照方抓药”的不良实验习惯,日积月累使得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科学实验研究能力没能得到培养[3]。

2.部分教师对学科现有发展现状和生产实践技能缺乏深入分析,对社会经济需求了解不够,现代科技发展成果很少能在教学实验中得到及时的反映,实验教学内容缺乏综合、交叉和与专业前沿结合的新兴实验项目,不能充分利用现代仪器、技术和方法。本科生对实验课的兴趣较缺乏,阻碍了本科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达到注重实践和提高学生素质,实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

3.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增多,但实验室场地、设备、人员难以大幅度增加,这严重妨碍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失去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的优势。单门课程的实验学时分散,培养学生能力、个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性和设计探索性实验过少,不利于本科生进行系统的训练和引入新的实验技能,难以进行综合能力训练;课程的实验存在知识点分散、欠缺系统性。这种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如果比例过大,显然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实验课的开设是依附于各门理论课。各专业课程都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造成实验室重复建设,不利于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等资源共享;各课程之间一般联系松散,内容重叠而又有遗漏,学生实验素质和能力训练零星而不系统,实验内容单调而不丰富,近年来,由于教学改革和教学计划的调整,在修订教学计划,削减总学时的同时,实验时数和实验项目也在减少。这种相对分散而未独立设课的实验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是极其不利的。

三、解决主要问题的思路和策略

如何建立“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呢?首先,地方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学校的一切课程设置都必须体现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特别是为了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适应本地的人才需求,学校的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与规划同样都不能脱离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所以,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也必然既适应经济发展,又要突出人才的应用性特征[4]。

1.突出生物科学专业特色。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只有真正厘清生物科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突出本专业特色,建立生物科学专业特色的实验课程体系,才能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大力培养具备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现代教学理念,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愿为教育事业服务、体魄健全、心理素质良好,能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能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及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创新型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需求为依据,优化课程体系,重视专业基础和实践教学,强调个性教育。提升学生的教师能力素质的培养,实现学生由学校到社会的无缝链接。

2.建立系统的实验课程体系,突出课程结构体系的效能,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对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研究宗旨是通过一个完整的实验课程体系和与之相应的课程建设,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来达到使本科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学到“有用、能用、实用”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不但具有动脑能力还具备动手能力[4]。

3.统筹课程中的实验内容,优化实验内容的质与量。实验内容是实施实验课程体系最直接的载体。由于目前各实验课程之间交流不充分,联系不紧密,会存在实验内容重复与遗漏的现象,并缺少明显的指向性与针对性。对实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改革必须优化实验内容的质与量,并且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精选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以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为价值取向[5]。

4.围绕“个性化”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开设实验内容。首先,坚持“以服务地区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使课程设置具有鲜明生物科学教育特色,增强学生的兴趣和适应就业的需求。

其次,在“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实验教学与教学实践相统一的原则。生物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中,要加强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按由易到难、从校内走向校外的步骤组织实践教学,构建由实验课程、专业见习、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等组成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将有关实验内容分散到各阶段的教学中,逐步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提高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再次,作为一种教学实践,其中教学的评价与考核是实验课的重要环节,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监控与评价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必须结合具体的教学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具有应用型特色的实验教学考核体系,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规范学生的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而且科学严谨及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助于有效引导高校生物学实验教学,对于培养优秀的中学生物学教师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参考价值[6]。

总之,如何围绕生物科学专业知识结构的需要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加强与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联系,构建科学化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强化本科生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技能学以致用,有助于毕业进入社会后的就业,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驱动学生内心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培养具有实践开拓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是生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深入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7(2):3-5.

[2]罗鸣,吴定敏.以服务地区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实践研究[J].Overseas English,2015,(01):37-38.

[3]金冶.地方高校生物科学专业转型发展的困境、动因与路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413(31):31-32.

[4]冯唐锴,韩文华.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生物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28(6):20-21.

第7篇:学科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跨学科;融合;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随着新时代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是当今新文科教育战略对高校专业设置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新时代教育的必然趋势。各高校应以此为新的人才培养要求,积极响应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建设的号召,满足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积极改革教学课程体系,应对国际社会的不断变化,科学规划与市场相链接的课程结构,创新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经管类专业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一)打破学科壁垒,实现知识的多元融合

目前,经管类专业作为与社会产业服务结合较为紧密的专业之一,课程体系之间较为独立,传统学科之间存在壁垒,在通识教育不足的基础上过早进行学科教育专门化,造成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整、知识运用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新文科建设纲领下,经管类专业的课程结构需要进行重新梳理,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建立更综合的学科范畴,发展跨学科、跨专业的多重交叉,不断深化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学习能力。

(二)有效解决教学内容冗余的问题

在传统经管类专业的学科教育中,部分高校也进行过课程融合。在融合过程中,一些经管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出现了重复、冗余的问题。国内学者也对经管类专业的课程重复情况进行了研究,以管理学类课程为例,据统计,管理学类课程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复,分别是管理原理方面、饭店原理方面、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市场营销方面、财务管理方面,以及经济学方面的重复[1]。为了使学生了解课程内容,大部分的课程以理论作为基础,在大学科背景下,理论部分的内容基本上都是重复的。为了使知识点更好地衔接,不同课程之间的内容也是有重复的,关联程度越高,重复程度也就越高。如果设置一个课程群,将关联程度高的课程以学科的知识体系划分,而不是单一的知识点划分,将有利于解决教学内容冗余的问题。关联程度高的课程群设置离不开跨专业知识的融合,这种融合不是简单地把同一知识体系下的课程归到一起,而是需要打破现有课程体系,重新设计课程类群,这样才能实质性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三)满足新文科经管类专业的建设需要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科技与生活深度融合。为了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新文科的建设纲领对创新经管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跨学科、跨专业课程体系的融合创新,使各学科之间相互借鉴,共同推动学科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发展。新文科的知识体系要求多维度、多视角地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兼具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复合型人才。构建基于经管类专业课程的,融合理科、工科等知识的专业课程群,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建设体系,构建“专业化+融合化+实训化”的课程体系模块,使学生具有数据思维、工科思维、交互思维、经管思维、哲学思维等多种思维,具有人文与科学精神的综合素质,满足新文科经管类专业的建设需要。

二、经管类专业跨学科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缺乏清晰规划

对于当前经管类专业的建设来说,一些高校对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人才培养定位缺乏清晰的认知和规划,缺乏实际的社会调研,从而也就缺少对教学体系的科学调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认识到市场变化,以及社会对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需求的转变[2]。高校缺乏科学的专业建设认知,使经管类专业建设与社会实际相脱离,导致学生专业知识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甚至毕业后不能适应工作岗位,增加了就业难度,使专业领域的应用型人才更加缺失。

(二)跨学科教师团队建设不完善

跨学科课程体系需要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共同打造,一些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搭建只存在于字面意义,很多跨学科教师只是被机械地安排在学生的课程中,并未参与专业建设的讨论,未能深度挖掘跨学科教学的意义,达不到跨学科深度融合的建设标准。同时,学生对非经管类专业的教师在心理上不认同,从而形成不认真的学习氛围,不利于学生对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和利用,极大地影响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效果。

(三)传统意义的教学与实际脱节

我国高校的教学特点是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中心,以理论教学为主体,教师教学起主导作用[3]。这种单向输出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知识互动。若教材内容不随社会实际更新,学生所接受的知识则大部分是以老旧过时的案例信息为主。在跨学科的教学体系中,若不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只会使学生接受不同学科的脱节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实际变化的信息的理解,阻碍对高社会适应性的跨学科人才的培养进程。

三、经管类专业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在新文科战略纲领下,传统的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需要进行融合创新,打破学科细分,突破学科壁垒,打造新型课程群。

(一)课程体系的运转框架

经管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运转框架如图1所示,课程体系的建设以社会产业服务需求为导向。在教育理念层面,高校把理论学习、专业学习和知识运用作为工具,其中理论学习以基础理论和通识教育为主,专业学习以专业课程教育为主,而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应用的能力则主要通过实践教育完成;在教学实践层面,在统筹大纲的基础上规划专业教学的培养方案,构建出基本的课程框架结构,通过专业课教师对内容的融合,使设计的课程得以实践,并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反馈,进而评估内容建设是否合适,再对课程体系进行微调。

(二)课程体系的融合创新

在传统的经管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中,更多体现的是通识公共课、经管类专业教育课、实践创新课程线性层级结构(见图2)。经管类专业学生入学后首先接受的是通识公共课程,如“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外语教学”等;一般从第三学期开始接触专业教育课程,其中包括“金融学”“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等;从第五学期开始,课程中开始穿插实践创新课程,如“数学建模”“学科竞赛”“沙盘模拟”等课程。这种传统的课程体系一直在沿用。然而,这种线性的课程体系容易造成学生知识的不融合、遗忘率高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融合,将线性层级结构转变为网状结构。创新课程体系不是简单地将关联度高的课程串联起来,而是将课程体系形成网状向周围扩展,形成“专业化+融合化+实训化”的模块体系(见图3)。以经管类专业为例,将通识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进行重组,在不同学期的课程设计中融合各方面知识内容。比如,第一学期不是单纯的通识教育,而是穿插专业课程,设计符合学生学习阶段的实践,而不是到了第五学期再进行实践。将通识公共课程中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与计算机专业的“编程”“数据库管理”及“外语教学”联合起来;将实践创新课程中的“数学建模”与计算机专业课程联系起来,通过数字模型的构建去分析通识公共课程中的经济学原理,使学生能够通过数据分析社会现象,做出相应的决策建议。与传统课程体系相比,创新课程体系能够打造与理科、工科专业相结合的专业课程群,专业课程融合实践创新课程,更大程度地提高知识覆盖的全面性,打破思维疆界,发散学生经管思维,融合数据思维及交互思维等。

(三)跨学科课程体系的实践与维护

1.结合院校特色当前中国高校各具办学特色,一些以“理工”“科技”“商业”等为特色的院校在课程建设和改革中需要深度融合院校特色和经管类专业的特点,借助院校特色学科整合资源,打造院校特色与经管类专业相结合的特色课程,集中力量改革创新师资队伍、课程设计、教学条件等,培养熟悉特定行业并具备在该行业从事经营管理业务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4]。2.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单一形式的课堂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需要,社会职业参与感较弱,因此经管类专业应多维度地创新教学方法。例如,在金融专业课程中引入Python教学,鼓励学生进行金融建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中,与其他高校进行模拟实务比赛,或者进行外贸函电写作比赛;在管理学专业课程中引入沙盘模拟等。以“一专多能”为原则,发挥“第二课堂”的引领作用,在国际贸易、金融、管理学等学科融合的基础上,将哲学、信息科技、外语等其他学科融入教学方法中,提高学生跨学科、跨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5]。3.建立课程评价和反馈体系在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中,多是学生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教师进行打分,教师也以最终的期末成绩来评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双箭头”式的评价方式存在很多漏洞,如以期末考试的方式考查学生,很难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否全面,教师也很难拿到学生的客观评价,最终导致课程改革的效果大打折扣。为保证跨学科、跨专业课程体系的良性运转,各高校需要针对学科特点改革课程评价和反馈体系。首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利用多维度多角色评价机制。对于跨学科经管类专业的课程,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可由专业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实践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专业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互相评价,这样可以较为公正客观地评价课程的开展效果。其次,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不能局限于期末考试,对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对知识的转化能力也要进行深度考核。最后,加大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对教师的绩效考核机制,在公开透明、公正客观的前提下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对跨学科、跨专业课程群改革的热情。随着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高专业性、高适应性的复合型人才紧缺。新文科的专业建设是满足市场对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对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跨学科、跨专业课程体系的融合,不仅能够改善课程内容重复、冗余等问题,还可打破学科壁垒,实现知识的多元融合。各高校应根据实际的社会调研和院校特色,科学规划课程体系,打造高质量的跨学科教师队伍,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实现高质量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董琦.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内容重复问题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9.

[2]谭丽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问题探讨[J].科技展望,2016,26(7):356.

[3]牛文华.探究当前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J].企业研究,2014(4):191.

[4]万勇.工科特色与经济管理类专业深度融合的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基于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背景的思考[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4):61.

第8篇:学科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摘 要 以南京工程学院校训“学以致用”为目标,从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建设微电子类课程混合式分层次立体化的应用能力

>> 面向应用型嵌入式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嵌入式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快递物流人才的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农业院校《食品分析》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农业院校《食品分离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面向应用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面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安全课程教学研究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考试探索与实践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军事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办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应用型本科院校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正在走向一个新的发展层面[N].中国电子报,2015-10-30(1).

[3]许碧荣.微电子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2014(34):126-127.

[4]冯晓丽.美国高校微电子类课程模式及其借鉴[J].高等理科教育,2015(1):67-70.

第9篇:学科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 广西;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意义;原则;思路

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普及,民族地区的高校的教育日益呈现信息化的趋势。信息化建设是我国政府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策略,它的出现对健全广西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施培养具有时代和地方特色的人才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但它在给民族地区课程体系的构建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还存在些不足,例如:课程构建特色不足,更新不快、信息化程度不高。因此,在21世纪,抓好信息化形势下的课程体系构建势在必行。

一、信息化对广西新建本科院校高校课程体系构建的意义

信息化在带来教育范式转型的同时,不断的变换着教育的形式,促进了教育的信息化,这也为高校课程体系构建理念的改变成为现实。

1、有利于“通”与“专”教育相结合的课程观的实现

现代社会要求高校的课程体系为社会培养出“通”和“专”现结合的人才,这种课程体系要求把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很好地整合:加强文理渗透,在科学教育中加强人文性,并提高人文教育的科学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知识视野,这种构建观念一直是广西新建本科院校的课程构建者不敢有的理念。信息化的出现,把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的海洋,课程构建者再也不用为资源不足而担心,不但为课程构建者实现这一观念提供了基础,也向课程构建者提出了这一要求。

2、有利于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程价值观的实现

在民族地区学生素质偏低的前提下,能不能更好地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也是其课程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包括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前者是课程构建的起点,后者是课程构建的阶段性目标。而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又分为知识能力方面和对学习的心理、态度、情感方面。目前,我国广西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在这两个方面还处于弱势地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未来不能创造出辉煌的业绩。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努力寻求社会需求与学生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教学信息化的形成恰好满足了这一要求,它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给予学习者充分的空间,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因此课程体系构建应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3、有利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实践观的实现

人才培养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建构主义的重要内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构建起帮助和促进作用。而落实这一理念的关键是参与。信息化形势下,课程构建者可以利用各种工作和信息资源达到教育目标,信息化也有助于创建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创设有助于交流协商、知识构建和知识写作的学习共同体,重视学习者的社会参与,强调真实的学习活动和情境化内容,创建实践共同体和实践场所。

二、信息化形势下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广西新建本科院校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总要组成部分,具有高等教育的共性,同时也具有自己的个性。因此,信息化形式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相应的原则,但信息化的形势下也有着新的内涵。

1、科学性和人文性

信息化为课程体系构建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相关的材料,通过连接可以取得各人感兴趣的知识,但并不意味着课程构建就可以不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亦如此。信息化形势下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必须根据学科的性质、内涵及发展方向、现实需求及未来趋势来设置,并使之科学化、规范化,切实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推进国家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人文素养当然也应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考虑的因素,缺乏人文素养,培养出来的人才和抽出神经的植物人没有区别。

2、专业性与自主性

信息化形式课程体系把通才教育和适度专才教育结合起来。但作为本专业核心课程的专业课是课程体系构建中必须保证的部分,否则这个课程体系就是去了专业性,而在其他模块的构建过程中,运用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讲义多媒体化,教学过程数字化,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空间,甚至可以把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充分揉合到课程当中,培养适合当地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这样,既能能够突出专业课的重要地位,凸显本院系的专业特色,同时,也能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3、理论性与实践性

民族地区的课程体系的建构不仅要重视基础科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渗透,更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构建者在进行课程构建时,应考虑建立网上教学平台师生、同学提供交流机会,增强教学互动,同时还应当考虑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尽量为同学提高实践技能提供虚拟实验场所,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为以后步人社会进修和深造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从而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求。

4、稳定性和动态性

任何一个学科的课程体系无不体现着这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及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任何学科的课程设置都必须有一定的稳定性,这有利于师生较深对本学科课程的认识与理解。但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课程体系构建都必须体现出很大的动态性,各个学科要想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把握好时代的脉搏,对课程体系的内容和结构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增进课程实施的优化,这有利于师生把握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沿。

三、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基本思路

信息化形势下,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要求广西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有明确的思路,否则将会将会直接影响课程体系基本策略的实施。

1、以国家政策为基准

信息化形式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要以国家政策为基础。课程体系构建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久以来都是国家关注的重点。1995年,原国家教委全面启动和实施了《高等教育面向 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首次明确提出了研究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改革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与人才培养模式的任务,吹响了课程体系改革的号角。2000年国家出台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做了进一步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围绕这一任务,民族地区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通”与“专”教育相结合的观念必须围绕“专”进行,成为专的支撑,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同时,这还要求我们发挥信息化对促进民族地区课程体系的构建向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方面努力。

2、以市场为导向

信息化形势下,课程设计应做到以市场为导向,并为这种导向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民族地区的高校课程体系构建试图面向市场,但实践操作起来却是困难重重,课程构建只能是遵循以学科为基础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三段式的传统逻辑思路设计的,结果发现课程体系培养的人才与市场的需求呈两张皮的状态。信息社会的到来,为各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面向市场提供力坚实的基础,教学资源的信息化使宽口径的基础教育思想得以实现,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者很容易就能把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联系起来,调查、预测用人单位对求职者能力的要求成了轻而易举的事,专业课程的设置能紧跟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确保了广西新建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的动态性和开放性、进而推动学校的发展,实现广西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3、以师生共享为目标

信息技术以实现资源共享性、开放性、平等性等特征著称。在信息社会里,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者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把信息技术引进课程体系的构建,并以加强课程体系中课程资源的师生共享性为目标,深刻地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课程资源的共享赋予了教学时空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这意味着学生可以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主义的构建者,媒体成了创设情景、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究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课程资源的共享可以减少课程的重复性,降低教学过程中课程的交叉性,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课程资源的共享性,还可以构建教师知识分享平台,消除教师之间实践和空间上的障碍,加速了知识的传播和吸收,实现了双方的良性互动,促进知识的成功转移,引发对专业发展的思考。

4、以模块化为策略

在信息化的形势下,考虑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博学的专业人才,在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上,采取平台与模块相结合的方式,全部课程由三个模块组成,即理论课程模块、实践实验课程模块、综合素质课程模块。模块化的课程体系采取平台方式设置课程,一是基础平台课程。一般来说,公共基础课是比较成熟的学科,有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教学内容也相对稳定。公共基础课程的建设,重点是精选经典教学内容,充实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把前沿的东西加进来,把体现当代学科发展特征的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反映到教学内容中;二是专业平台课程,专业课程包含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课程,专业基础平台是根据各学科专业的知识体系特点开设的课程,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教育的核心,是整个课程体系最重要的部分。为了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特长,每个专业都确定了几个方向的选修课模块,每个选修课模块开设一组相关课程供学生选修;三是建好支撑平台课程。支撑平台课程主要包括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创新活动等。实验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符合市场人才需求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培养、训练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30%左右。鼓励各专业开设专题实践课,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学飞 秦惠民.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精论集[M] .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 高等教育学. 教育部人事司[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高振强,段丽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课程体系[J] . 宁波大学学报,2007.08.

[4] 赵东江. 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J] . 中国电力教育,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