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技术创新范文

农业技术创新精选(九篇)

农业技术创新

第1篇:农业技术创新范文

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是指推动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所必需的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动力要素所构成的组合系统。按照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的来源和作用方式,可将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构成要素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微观主体要素、动力要素和宏观环境要素。

1.1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微观主体要素

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微观主体包括农业科研机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介机构、农业企业(农户)等。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组织、开展和实施,要求创新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激发创新活动开展的内在动力,这种内在动力主要来自于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利益目标、创新能力和所拥有的创新权力,从而构成了相应的微观主体要素,即:利益要素、能力要素和权力要素[2]。①利益要素指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中追求的利益目标。创新利益是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主体追求的重要目标。任何一项创新活动都有其明确的利益目标,创新利益是驱使创新主体不断创新的源动力。创新利益的大小具有诱导和激励创新主体从事技术创新的双重功能。比如农业科研机构在选择一项创新活动时,首先可能考虑的是创新成果的预期收益,创新成功后,创新的利益会激励农业科研机构继续创新,其他创新主体在创新利益的驱动下也会加入创新行列。②能力要素指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中,整合各种资源获得创新收益的实力和能力。在创新目标和创新利益确定后,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它决定创新主体的目标能否实现。没有创新能力,再好的创新要求只能是美好幻想,具备创新能力的创新要求才具有现实性。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决策能力、创新技术能力、信息能力和资金能力。其中资金能力是创新活动得以实现的关键。③权力要素指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主体拥有的创新自力。创新自力是有效组织创新活动,充分调动创新主体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获得较好创新收益的基本要求,没有创新自力,创新活动就无法实现。从现实状况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将所有权与经营权有效地分离,是落实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主体创新权力的关键所在。

1.2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要素

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活动实质上包括新技术的研发、新技术推广应用和新技术的市场实现三个主要过程。在整个创新过程中,需求拉引力、技术推动力、各级政府推动力这三个基本力量因素作用于创新主体并与其内在创新需求结合,成为影响创新行为产生的现实力量。①需求拉引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就技术需求主体而言,农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市场需求本身对其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种要求迫使微观主体产生对技术创新的强烈需求,从而成为拉动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力量;二是就技术供给主体而言,表现为技术需求对技术供给的诱导力。对于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活动来说,需求拉引力发源于农业企业(农户)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市场竞争后,为了确保不断发展壮大而表现出对新技术的强烈需求。②技术推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发展本身推动着将技术发明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是技术成果产生后,技术供给本身会导致技术需求的推动力。技术推动力发源于农业科研机构,农业科研机构通过研究将技术发明转化为农业技术成果,从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只是技术推动力的一面。另外,农业技术成果产生后,会促进技术需求的产生,这是技术供给导致技术需求的推动力。③各级政府推动力。虽然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是技术创新动力要素的主要方面,但政府推动力在其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对社会、科技、产业和区域发展的规划,以及制定关于科技规划、产业规划及促进其快速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都可能成为启动技术创新的有效手段。实践证明,技术推动力、需求拉引力以及政府推动力三者共同作用是导致成功的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

1.3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宏观环境要素

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宏观环境要素是指在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所处的环境中,促使创新动力形成和增强并影响创新动力相互作用的各种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要素、社会方面环境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从经济学角度看,主要包括制度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与法制环境[3]。

2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分析模型构建

2.1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分析模型

从技术创新主体和创新过程的角度来看,构成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中三个最基本的动力要素是:各级政府推动力、技术推动力和需求拉引力,动力来源分别为各级政府、研究开发机构和农业企业(农户),三种动力之间相互作用决定了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合力状态、行为特征和创新速率与效果。从理论上讲,各级政府具有雄厚的财政资金和强大的组织宏观调控能力,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资金保障、政策环境和坚强的各级政府策动力,承担一定的技术创新风险;研究开发机构在人才资源、技术设备和技术开发能力上具有较强的优势,可以形成促进技术创新的强大推动力;农业企业(农户)依据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要求,则具有较强的创新需求和愿望,能切身感受到市场需求的拉引力。各级政府、研究开发机构和农业企业(农户)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农业科研基础是由各级政府与研究开发机构相互合作相互作用产生的;研究开发部门与农业企业(农户)密切合作,通过技术成果应用于农业企业(农户)形成了新的生产力,给农业企业(农户)带来较好的效益;各级政府主要通过制定相关创新政策和创造宽松的环境,激励创新主体的供给与需求。以上三者的协同作用域就是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创新实现域,实际体现了技术创新的过程本质上是必须同时满足技术、经济、社会效益的三项集优过程。另外,技术创新动力要素与环境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决定了技术创新系统的动态性和发展性[4]。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分析模型。

2.2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模型分析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是个有机整体,各动力要素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其中任何一个动力要素的“缺元”,都会对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造成影响。总体而言,动力“缺元”情况主要有以下3种。①农业企业(农户)动力“缺元”。即形成“各级政府—研发机构”的二元动力系统,系统动力来源于各级政府的策动和研发机构的推动,图2-(1)中的图形GROS表示了动力大小。它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农业企业(农户)的弱小,如技术资金少,创新能力弱等,相比而言各级政府的创新能力强大。我国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就处于这种二元创新动力结构。技术创新市场机制还没有形成,市场拉动不足、供需脱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和农业企业(农户)对技术需求不足,缺乏创新激情是其主要弊端。②研发机构“缺元”。即“各级政府—农业企业(农户)”的二元动力系统,各级政府策动和农业企业(农户)需求的拉动是动力系统的主要动力来源,图2-(2)中的图形GEOS表示了动力大小。这种技术创新实际上不能产生现实生产力,原因是研发机构缺元,无提供技术创新成果的主体,这种技术创新是不可能实现的。其主要特征是农业企业(农户)靠简单追加劳动资本促进农业发展,而无先进的技术支撑,农业经济只能呈现粗放外延式增长。现实情况下这种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不可能存在。③各级政府“缺元”。即“研发机构—农业企业(农户)”二元动力系统,系统动力主要依靠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图2-(3)中图形REOS表示动力大小。这种动力系统在我国一般不可能存在。其特征为过度重视经济效益最大化,忽视社会效益,易导致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市场秩序混乱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等社会问题。

2.3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三元协同动力机制模型的建立

从系统学理论的角度看,以上3种二元动力系统都属于远离平衡态的不稳定系统结构。因此,为寻求系统的平衡,技术创新主体系统会通过自组织,使系统内部要素逐步趋于平衡状态,从而形成稳定的三元动力结构系统。图1-(2)中的图形GREOS表示了三元动力结构的动力大小,可以看出三元动力结构是在各级政府策动的情况下,由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协同而形成的。各级政府、研发机构和农业企业(农户)三元动力协同作用下的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过程。实际上,在三元动力系统中,内部系统要素的充分协同作用可以协调各方的矛盾,求得系统整体的同一性,从而调动系统要素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其产生互补效应,最终减少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降低外界环境资源的消耗,增大技术创新实现的可能性和优势。就技术创新的实践来看,创新系统各动力要素的协同已成为一种趋势,协同在某种形态下实际上表现为创新主体系统及动力要素之间的整合。20世纪20年代以来,独立研发机构和独立发明者不断减少,研发机构与企业合作共建重点试验室不断增多,这一现象验证了技术创新动力要素协同和整合的趋势。此外各级政府与企业、各级政府与R&D机构之间的不同形态的协同趋势也在不断加强。

3我国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主导模式选择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理论分析状态下,我国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应该是三元协同的动力机制模式。本文认为,在充分考虑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特征和我国农业目前的实际情况,我国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尚不具备实现向三元协同动力机制模式转变的条件,建立计划—市场复合的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模式是我国现阶段的合理选择。计划—市场复合的动力机制模式充分考虑市场引导的作用,更强调各级政府应通过适当的行政手段加大对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和引导,不断增加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能力。计划—市场复合的动力机制模式不再是单纯的行政推进,而是在充分考虑我国可持续农业技术市场需求(拉力)和技术发展机会(推力)情况下,由科技计划部门来确定重点创新计划。农业科研机构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确定重大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计划,通过向科技主管部门申请,列入国家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计划项目重点资助。

3.1各级政府依然要发挥其在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中不可替代的主导动力作用

一是由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特殊性决定的。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我国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是可持续农业科技成果研发的前提,而以上两种研究是一种公益性的研究活动,我国各级政府理当进行资助和管理;另外,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和农业本身自然再生产的特点决定了不可能对可持续农业科技成果进行产权保护,从制度安排上就难以解决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中的“免费搭车”问题,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和扩散活动完全市场化的可能性目前还难以实现。二是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业有较快发展,但与其他产业相比,外部经济和风险性特征仍然比较明显。目前来看,我国发展农业的社会效益比经济效益更加明显,从长远看,我国农业企业(农户)的边际收入低于非农就业工资的状况仍然难有实质性改变。因此,通过我国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使农业收入还较低的大多数农业企业(农户),以较低的成本和风险分享技术进步的好处就显得十分必要。基于以上原因,在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活动中,其主导动力理当主要来源于我国各级政府。

3.2完全由市场机制决定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和成果扩散的条件尚不具备

一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功能还不十分完善,市场机制的完善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完全由市场机制来决定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还不完全具备现实条件;二是在现有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下,主要农产品(粮食和棉花)仍然没有摆脱统购的方式,在农产品价格和农业生产要素的价格还不能完全正确反映资源稀缺性的情况下,发展技术市场的基础条件还不十分完善,市场对技术资源起配置作用的过程仍需时日。以上两方面原因,导致研发机构技术创新动力不足,造成了我国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和成果供给不足。这就决定了通过运用行政手段来诱导技术创新扩散,实现农业持续、快速增长仍然十分必要[5]。运用行政手段产生的行政推动力主要来源于我国各级政府实施。

第2篇:农业技术创新范文

农业技术创新是指不断进行农业新技术的研发,不断促进动植物品种改良的全过程;是应用先进物质设备和实现农业资源有效、合理配置的过程;是通过市场把农业新构想、新技术和旧的生产要素转变成新的农产品并实现长期增值,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过程。目前我国农业正由生产主导型的传统农业向技术主导型的现代农业转变,以往单纯依靠加大生产资源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难以持续。因此,加快推进农业技术创新是建设新农村、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升农业科技含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是农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基础。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指出,加强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建设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必须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取得新的突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进一步指出,要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要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品种等。目前,发达国家在播种、收获到加工的各个环节都已实现了机械化,一些国家的农业生产甚至进入了高科技时代,电脑、生物工程等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良种普及率几乎达到了100%。而我国由于劳动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力每年创造出的价值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这些差距最终表现在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竞争力的差距上。未来我国能否不断运用新的现代农业技术并使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品质、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二、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成效

(一)农业技术创新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1.积极探索技术创新与产业紧密结合的机制。“十一五”期间,我国财政部与农业部共同实施了产业技术体系和行业科技体系,将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使农业科技成果马上应用于生产,有效解决了科技与经济、生产两张皮的问题。积极探索农业科技与农产品多样化结合的方式,如在产业技术体系工作上以品种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从产地到餐桌,从科研到市场,从生产到消费,有效地解决了整个产业链条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2.建立了符合农业技术创新发展规律的稳定支持机制。我国在整个农业科技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都执行了稳定、持续的政策。通过从上而下择优的方法确定了研发单位和研发人员,使研发人员能够及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3.科技界的大联合打破了部门、区域、行业的分割界限,有力地推进了农业技术进步与创新。“十一五”期间共组织了649个科技创新工作单位,其中属于农业部直属系统的有66个。这一举措把科研机构、大学等优势力量集中了起来,打破了过去部门间的封锁和区域间的分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农业技术创新成果推广体系进一步完善。目前的农业技术创新、推广工作和直接使用的农民这三方面结合较好,将科技创新的专家、科技推广人员和科技示范户、农民连成了一条线,将创新工作、推广工作、示范工作有机结合。例如,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与各县、乡技术推广部门有效地配合,素质较高的农民和示范户组织在一起,再通过他们把优秀的示范样本供其他人学习借鉴,建立了快速的技术推广通道。

(二)现代种业得到较快发展

我国始终把培育良种作为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一环,充分发挥了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优势,启动了包括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选育推广在内的一系列重大科技项目,在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共培育了一万多个农作物新品种和选育推广了大批优良畜禽水产品种,进行了5~6次大规模的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良种覆盖率从1949年的0.06%提高到现在的96%,粮食平均单产水平从1949年的69公斤/亩增至现在的335公斤/亩,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3000亿公斤跃上了5000亿公斤的台阶。此外,我国还成功研制了一季单产1400公斤的玉米超高产技术和亩产800公斤的二期超级稻,亩产900公斤的三期超级稻育种技术也取得重要突破;杂交水稻累计推广60多亿亩,增产达6000多亿公斤;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提高到95%以上。

(三)前沿和关键技术研究成效显著

目前,我国农业前沿和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许多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基因和转基因技术获得突破。我国突破了杂交水稻、杂交油菜、杂交玉米、转基因抗虫棉、矮败小麦、航天育种等一系列重大核心技术,开展了黄瓜基因组计划、陆地棉基因组测序和马铃薯基因组测序,发现了数万个基因。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已超过棉花总面积的90%。

(2)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成效明显。我国研发了高效、低残留、低毒农药150多种,使作物重大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利用生物方法防治多种农林害虫取得了明显成效,使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与水土保持稳步提高。

(3)农机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技术成果较多。我国完善并拓展了主要作物的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了多项农机智能化技术,使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8%,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四)农业科技转化和推广速度加快

在“科教兴农”战略思想的指引下,我国政府实行了国家主导型的农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格局,实施了多项兴农计划。除此之外,我国还在亚、非、拉美一些国家建立了20多个农业示范中心,向发展中国家派遣了近千名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三、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技术研究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1.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方面的差距。据中国农业科学院估测,我国农业科技研发的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10~15年,其中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则相差15~20年以上。“八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34%①,“九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了50%,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虽然达到55%左右,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很大。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农业生产总值的81%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71%就是依靠农业技术创新实现的。目前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达到75%以上,其中德国、法国、英国、以色列等国甚至高达90%。

2.栽培与灌溉技术方面的差距。目前我国的耕作栽培技术体系仍停留在常规耕作技术上,同国外开展的以计算机信息化为主的规范化、定量化栽培技术相去甚远。我国在农田灌溉技术、先进农业设备等方面大约落后发达国家20~25年。

3.农作物品种培植方面的差距。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生物技术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种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商业化的种业科研体制机制有待健全,科研与生产脱节,育种方法、模式和技术落后,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有待解决;种子市场准入门槛较低,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较小,育种资源和人才不足,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我国农业主要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化落后发达国家10~15年,农业信息技术则相差约20年。在优异种质的贮存、筛选、创新和利用方面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落后大约10年。在种子产业化方面,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则达到25~30年。

4.畜牧业科技方面的差距。目前我国畜牧业科技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畜、禽、草种质资源的创新水平仅相当于先进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的水平。此外,由于我国畜禽遗传育种和产品加工研究起步较晚,因此我国在畜产品营养与卫生标准研究方面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5.防止农作物减产科技方面的差距。我国植病生物技术研究比先进发达国家相比至少相差15年以上,新型化学肥料、新型农药的研制与生产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大约10~15年。有利于提高农作物单产水平的农业机械、农机具的研究开发与制造技术等仅相当于20世纪80年代的世界先进水平。此外,在农产品产后运输、保鲜、储藏、加工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也存在较大差距。

(二)农业集约化程度和单产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灌溉水的利用率和化肥当季利用率均不足40%,主要农畜产品的单产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远远低于发达农业国家。2007年我国每个农业劳动力经营的耕地面积仅为0.2公顷,而同期加拿大每个农业劳动力经营的耕地面积高达130.4公顷,澳大利亚也达到99.7公顷,美国则为62.5公顷。即便是和发展中大国相比较,我国每个农业劳动力经营的耕地面积也远低于俄罗斯和巴西。由于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水平较低,我国主要农产品如玉米、大豆、水果的单产水平与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农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2009年谷物、玉米、大豆、水果的平均单产水平仅为高产国家的75.4%、51.8%、55.7%和43.5%。

(三)农业劳动生产率偏低

由于农业技术创新水平较低,导致了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和部分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2008年单位劳动力的农业增加值为504美元,而同期法国为53497美元,日本为52062美元,美国为46102美元,荷兰为43572美元,单位劳动力的农业增加值不足法国的1/100。

(四)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比较落后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极低。相关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取得的农业科技成果有7000多个,但转化率不足50%,其中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而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已超过80%①。1990年美国利用谷物和大豆转化成的肉类产品的出口价值占这两类粮食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1.4%和1.8%,到2007年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6.8%和7.1%,17年中增加了约三倍。目前我国饲养技术和饲料转化水平仍不高,饲料消耗率依然偏高,生猪、肉鸡、蛋鸡的料肉比分别为3.5∶1,2.2∶1,3.0∶1,而发达国家则达到了2.6∶1、1.6∶1、2.3∶1。形成差距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国财政支农中用于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的资金依然不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农业技术创新及推广应用经费一般占其农业总产值0.6%~1.0%,发展中国家也在0.5%左右,而我国仅为0.17%~0.27%。二是我国农业研究过分偏重产中技术,对产前和产后环节重视不够。有学者估计,我国农业科研力量的90%集中在产中阶段,其中55%集中在种植业领域,对产前和产后的重视程度偏低。而美国目前农业科研力量的70%集中在产后阶段,我国农业科研力量在产中和种植业两方面的过分集中最终导致农业科技的现有转化率很低。

四、政策建议

(一)正确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技术类型

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目前应该选择以下几种适合我国农业的技术类型:

(1)农业生物技术。根据农业诱导技术变革理论,选择何种农业技术类型主要取决于农业资源的相对稀缺性。我国人口众多但土地资源相对短缺,因此我国对于农业技术类型的理性选择应是生物型技术。在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良种、种植和养殖等生物技术对提高我国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作用,是农户需求程度最高的。

(2)改善民生的农业技术。坚持立足当前和面向长远相结合,重点解决农民最迫切、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科技问题。加强“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技术的集成和应用,以确保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低成本医疗器械和药物、饮水安全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以保障农民健康;加强农村住宅、生产生活废弃物处理和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的研发,积极推广沼气、秸秆利用、太阳能、小水电、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加快城镇发展技术在农村社区发展中的应用,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条件;加强农村科学技术普及,积极推进科技下乡,以引导农民创业,扩大农民就业,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

(3)农产品高产、高效技术。主要包括良种、育种技术,推广应用高产、高效的农产品新品种。例如,能增产25%~30%、抗多种病虫害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亩产600~700公斤的高产矮秆小麦;亩产850~950公斤的杂交和亩产1100公斤的超高杂交玉米品种;能增产15%~20%以上的抗棉铃虫和黄矮病的棉花品种等。

(4)产后技术。切实抓好农产品的保鲜、贮藏、流通和精深加工环节,延伸产业链条,真正形成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体系。

(二)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

(1)高度重视现代种业的重要性。保障我国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就必须把发展现代种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战略举措,把良种培育作为农业技术创新的首要任务;把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作为首要大事,努力实现传统种业到现代种业的飞跃。

(2)加快制定发展规划,推进自主创新,强化政策支持。一要加强统筹协调,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增加农作物种业投入,强化市场监管,快速提升我国农作物种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供种保障能力、企业竞争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育繁推一体化”、产学研相结合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全面提升我国农作物种业的发展水平。二要把握关键环节。一是坚持自主创新。二是坚持企业主体地位。三是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四是坚持扶优扶强。三要突出重点任务。一是强化农作物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二是加强农作物种业人才的培养,三是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四是推动种子企业的兼并重组,五是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六是完善种子储备调控制度,七是严格品种审定和保护机制,八是强化市场监督管理,九是加强农作物种业的国际合作交流。

(三)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

(1)推动形成优化资源配置的长效机制。搭建政策和技术平台,建立健全城乡科技要素优化配置的长效机制,引导城市科技要素和资源更多地向农业和农村转移,将技术、人才和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植入农村。要加强对基层科技进步工作的指导和评价,切实增强农村基层科技的发展活力,推进科技富民强县。

(2)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营造支持农业技术进步的良好政策环境。在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和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方面要切实保障政府投入,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在农村科技应用服务环节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两个机制的作用;要开辟多种渠道,扩大投入规模,不断提高我国农业技术投入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根据农业科技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优化农业科技投入结构;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以科技要素带动金融要素向现代农业集聚,以金融资金支持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切实加强农业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

(3)创新农业科技的体制和机制。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要进一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加强对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的支持,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继续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不断增强农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公益服务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4)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和创新基地建设。制定、完善激励科技人员深入农业农村一线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要加强乡土科技人才的培养,形成一支总量足、用得上、留得住、结构合理的农业农村技术人才队伍。

(四)建立健全可持续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1)建立健全可持续农业知识创新体系。重点建设一批类似陕西杨陵的国家农业知识创新基地,形成网络和体系,将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方面的力量集结起来,对一些具有全局性、重大的、基础性和创新性的前沿领域集中进行研究。

第3篇:农业技术创新范文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技术创新;三元结构;技术需求

ModernizationandtheFormationofATripartite-structureAgriculturalInnovationSystem

—ABriefDiscussiononRelationsBetweenAgriculturalInnovation

andtheRequirementofTechnologyinModernChina

Abstract:Inthispaper,amodeloftripartite-structureagriculturalinnovationsystemismadetoanalysistherelationbetweenthedevelopmentofChinese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andthechangesofsocialandeconomiccircumstances.Itarguesthattherequirementofagriculturaltechnologyevokedbythevarianceofthesocietyplayanimportantroleintheformationofagriculturalinnovationsystem.

KeyWords:modernization;agriculturalinnovation;tripartite-structure;requirementoftechnology

一、引言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是整个中国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创新的路径是由中国现代化的特点和进程决定的。因此,要分析近代以来的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或农业现代化,首先要从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开始。

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它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化。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以及价值观念领域的理性化。[1](译者前言,P7)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西欧早期的现代化开始于16世纪市场和商业的发展,经过政治和制度变革,导致18世纪的工业革命。[2](P5)工业革命以及随后的历次科技革命成为现代化的强大原动力,推动着现代化向纵深发展。这是对内生型现代化进程的一般描述。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应激型的,无论是现代政治制度,还是现代科技,都不是从本土产生,而是从外国引进的。不过,应激型现代化的实质,同样是“社会内部的传统性在功能上对现代化的要求不断适应的过程”。[1](译者前言,P19)而且,中国的商业和市场在16世纪就已出现现代化的征兆。例如徽商、晋商、陕商等大商帮,就已属自由商人,类似于马克思所说的“特殊的商人阶级”或希克斯所说的“专业商人”。[2](P8)不过,这些经济上的变化不但没有引起政治制度上的变革,反受传统政治制度的压制而不能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革命也无从谈起。中国政治制度上的变革,是从19世纪中期以后,受外界压力开始的。从科举制的废除到辛亥革命,中国的政治制度从形式上来说已经出现现代化的端倪了。但是这种没有相应的经济制度安排的现代化只是一座海市蜃楼,中国受列强奴役的地位没有改变,中国绝大多数人民的贫困状况没有改变。尽管如此,变化总是开始了,而一旦开始,就不可逆转。

引起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一项重大制度变革是科举制度的废除。中国传统社会由四个基本阶级组成:学士、农民、手艺人和商人。这样的次序排列也决定了不同阶层的社会政治地位。位于他们之上的是有特权的官僚阶级,而在他们之下的则是人数较少的贫民。从古到今,官吏的地位一直是最有抱负的中国精英所追逐的最高目标。[1](P224-225)据韦伯的观察,“在中国,社会的地位主要是决之于具有做官的资格,而非财富”。[3](P30)自隋唐以后,取得做官资格,实现人生最高目标的主要途径就是科举考试。正是科举制强化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使它长期处于稳定状态。1905年,科举制度正式废除,社会上的才智之士,在对西方价值的向往以及新的利益的诱惑下,已经纷纷从传统政治的窄门中走出,特别是在西方式教育制度普及之后,“人们依着经济技术的专业化的趋向与需要,各自选择了性之所近的道路。数学、逻辑、物理、工商管理、政治、建筑、绘画……成为了新时代知识分子追求的东西。而新的行业亦已一一出现,‘政客’就是一个新的行业,企业家、买办、留学生、工程师、律师、教授、医生、作家、报人乃至电影明星、歌星也都是崭新的职业。”[3](P67)到了1919年,医生、律师、工程师等现代职业,以及在现代商业和金融业中的领导地位已被开始认为具有与传统社会的官吏同样高贵的地位。[1](P225)这样,传统社会结构及等级次序发生了变化。原来身居末位的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了,而原来居第二位的农民可说是下降到末位。在农民之上,有各种各样的新兴职业。人往高处走,稍有才能之人都不可能安心务农了。但是农业领域的新兴行业——农科大学、农业科研机构却在农村之外的大城市应运而生生了。农科大学的教授、农业科研机构的研究员同样是有社会地位的职业。在城市也出现了专门从事农产品加工、贸易的企业,这些企业的业主也有相当的社会地位。总之,由现代化而引起的社会结构的变化,使得农业本身发生分化,形成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三元结构。

二、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三元结构

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三元结构是指农业技术发明、应用、农产品社会价值的实现由三个不同性质的部门完成。这三个部门处在农业生产的同一条产业链上,但是各自独立实现自己的功能,各自独立追求自身的利益。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主要是由科研单位和企业进行;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由家庭农场实施;应用新技术生产的农产品的社会价值,则主要通过市场实现。

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农业是一种自给性农业,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基本上在农业内部完成,农业技术创新也是在农业内部完成的,不存在三元结构。这种传统的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与中国的传统农业社会相适应,推动着中国农业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已经将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至,不可能再在农业内部有重大的创新。农业生产力已经无法承受人口及市场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农民必须从农业以外寻求活路,农民兼业逐渐成了普遍现象。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中国的现代化开始起步。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的三元结构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逐渐形成。从技术层面看,在农业生产系统的外部——城市制造的技术产品如良种、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开始进入农业生产系统,创造现代农业新技术的教育、科研机构也相继在城市中出现。换言之,在农业生产外部形成了引进和研究开发新技术的专门部门。这些部门的组织管理形式、经费来源、工作目标、人员素质、价值观念、社会地位与传统的农业部门完全不同,但确实是现代农业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从市场层面看,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相继出现,与之相伴的交通运输业也发展起来。这些都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这些部门的出现构成了现代农业的特征:农业生产要素(主要是现代农业技术)由农业外部的科研机构、工业企业提供;农产品主要作为商品出售。但是,中国的现代化是由外部推动被迫做出的反应,而不是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因此,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新事物与传统社会经济缺少历史的继承性,较难融合为一体。表现在农业上就是农业科研机构、教育机构与农业生产实际的脱离以及农业生产者与市场的脱离。本来,现代农业科研教育机构的出现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但是由于中国现代化的特点,使得这些机构在农业技术创新上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市场化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但是中国农民大多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

尽管中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三元结构从一开始就缺少内在的联系,但是毕竟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出现了现代化的农业新因素,开始了现代农业技术创新的艰难历程。农业技术创新三个环节之间的关联程度成了影响农业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

由于近代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前人已经作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所以本文不再重复。以下仅从技术需求与供给的角度对清末至民国时期农业技术创新三元结构体系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

三、现代化与现代农业技术需求的形成

技术创新由社会需求引发,但也可能相反,创新引发需求。近代以来中国的农业技术创新,兼有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和拉动。因社会需求而引发创新,我们称之为“需求填充效应”,它主要发生在城市,其创新主要表现在现代农业科研教育机构的出现;因创新而产生需求,我们称之为“需求诱导效应”,它主要发生在乡村,这种需求是通过农业新技术的各种示范推广活动引发的。

(一)民族危机与国家对西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民族优越感使其对西方文明不屑一顾,也就不存在对西方新技术、包括农业新技术的需求。直到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才有了向西方学习的意识,对西方技术的需求也随之出现。最初是对西方军事技术、工业技术的需求。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对西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才提上议事日程。国家对西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主要通过政府官员及士人的启蒙提倡来体现。清中期以后,政府官员及士人已经意识到传统农业因人口压力所产生的危机,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主要还是想方设法增加耕地面积。此外,在最大限度利用传统技术上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在有条件的地方改旱地为水田,推广水稻种植;推广接茬作物,变水田一收为水旱两收。[4](P237-239)对于西方农业技术,绝大多数中国人根本就不知道,也就谈不上需求和利用。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学的大量引进,西方农业科技知识也被介绍到中国。但是,在最初的一段时期内,人们关注的重点是西方军事技术和工业技术,对西方农业技术真正全面了解的人不多,但是已经有了向西方学习之倡议。他们提出向西方学习,大多并不是因为已经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对改进中国农业有何实际作用,而是因为中国在与西方的交锋中屡战屡败,从多次失败的经历中逐渐得出一种认识:中国军事上不如人是因为经济上不如人,经济上不如人最根本的还是科学技术不如人,科学技术不如人,则是因为教育不如人。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务之急是兴学校、育人才,其中包括兴办农学堂、培育农业人才。

薛福成在《出使四国记》中描述了西洋各国学校的兴盛,并由此推断西洋各国强盛的根源:

西洋各国教民之法,莫盛于今日……文则有仕学院,武则有武学院,农则有农政院,工则有工艺院,商则有通商院。……近数十年来,学校之盛,以德国尤著,而诸大国亦无不竞爽。德国之兵多出于学校,所以战无不胜。推之于士农工贾,何独不然?推之于英法俄美等国,何独不然?夫观大局之兴废盛衰,必究其所以至此之本原。学校之盛有如今日,此西洋诸国所以勃兴之本原欤?[5](P3)

康有为、梁启超、胡燏棻等都有类似的观点,并提出兴办西学的主张。他们倡办西学的出发点,是基于对民族兴亡的忧患意识,而不是基于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换言之,在中国创办西学,不是因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已经发展到需要各种专门人才的程度,而是因为西方列强打败了中国,中国要雪耻、要富国强兵,就要“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其中暗含这样一个认识逻辑:中国被西方列强打败,是因为他们的军事力量比中国强,而军事力量强的原因是经济比中国发达,经济比中国发达的原因又可以追溯到教育比中国先进。因此,中国要变得与西方列强一样强大,就得从学习其教育制度开始。至于将西式教育移植到中国是否能适合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尚未考虑到。但是,分科培养专业实用人才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当时的士人能认识到分科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并大力提倡,已是一大进步。分科办学自然包括建立农学堂。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都明确提出要建立农学堂。张之洞不但指出农业和农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而且在武昌设立农务学堂,聘请外国教习从事农事试验与教学研究。自1898年起,清政府多次下诏分科办学,其中包括举办农学。随着士人兴办农学的主张变为政府的实际行动,我国的农业学堂从中等到高等,相继建立起来。与此同时,也创办了一些农事试验机构,进行农业技术试验。

综上所述,国家对西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源自列强入侵所引发的民族危机,由士人及政府官员的言行体现出来,满足需求的途径是兴办农学堂、农业科研机构。由于这种需求不是来自本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所以因这种需求而建立的农业教育科研机构,是官僚士大夫的事业,与中国农村、农民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这种需求虽然引发了中国农业技术在制度上的创新,但是要对农业生产、农村社会产生实际影响,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现代工商业的兴起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在探讨这一问题之前,首先对本文所用现代工商业的概念作一界定。从组织制度上讲,现代工商企业与中国传统工商企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随着国家的逐步现代化,在工业领域,如纺织业和面粉业,新兴工业企业有可能逐步取代传统工业。但是,许多传统形式的商业企业,并不会被现代企业取代,他们能在社会经济变迁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即使在近代化程度最高的上海,除了永安公司、先施公司等大型百货公司,以及部分大商号,采用股份有限公司形式以外,大部分中小商店都是独资或合伙经营的,为数最多的是街头巷尾的夫妻店。大部分商店,诸如绸缎庄、皮草行、南货店、衣庄等,都同传统商业一脉相承。因此,传统的家族式商贩或合伙经营的店铺仍在商业中占主导地位。在近代上海是如此,在整个近代中国更是如此。[6](P20-21)有鉴于此,本文在运用现代工商业这一概念时,并不是指采用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的工商企业,而是指与现代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工商企业,只要它们为全国乃至世界市场生产和服务,就属于现代工商业。它们可以是机器工业,也可以是手工业;可以是股份制,也可以是家族商铺或合伙制;可以是外资企业,也可以是民族资本企业。

现代工商业的兴起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由市场决定,通过工商企业家或工商团体的言行反映出来。这种需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增加农产品产量的新技术的需求;二是对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新技术的需求。

1、对增加农产品产量新技术的需求。现代工商业的兴起使非农人口增加,导致市场对农产品产量的需求增加。现将农产品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来分别探讨。

首先分析粮食需求的增加对新技术的需求。中国传统农业发展到近代,出现区域专业分工后,在经济作物区域已经出现了粮食短缺。随着城市及现代工商业的兴起,粮食短缺现象更加普遍。侍郎张弼士“奏陈振兴商务条议”就已经注意到这一现象。张氏认为粮食短缺问题产生的原因,不是由于农田面积减少,也不是由于耕田的人减少。水旱灾害等是造成粮食减产的原因,但只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事非农行业的人数增多,引起市场对粮食需求的增加,粮食价格上涨。[7](P771)从现代的观点来看,非农行业人数增多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而且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城市规模的扩大,农田面积会有减少的趋势,从事农业的人口也有减少的趋势。在这样的趋势下,如何解决粮食问题,是近代中国面临的课题。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人口增加也会引起对粮食需求的增加。但是这种需求主要是非市场性的,通过增加农田面积,充分发掘传统农业技术潜力可以解决。即便是到了近代,传统的增产手段用尽,不能增加粮食产量,农民也可以通过节衣缩食,降低生活水平来克服粮食不足的问题,只要能生存下去,不至于发生社会危机,当代中国的农民仍然如此。但是城市市民就不同了。城市的政府官员、工商界人士决不会像农民那样忍受贫困,他们要维护自己的生活水平、要发展自己的事业,对粮食问题会很快做出反应,通过报纸杂志形成社会舆论,从而影响到政府的农业政策,使改良农业、增加粮食产量提到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的议事日程。

就工商业而言,以农产品为加工原料的企业,如果原料供应不足,不仅会影响本企业的发展,还会引发其他社会问题,如工人失业所引发的社会动荡等等。正因为如此,工商企业会直接采取行动,从事农业改良活动,满足其对原料的需要,以供应市场,维护其企业的发展。工商企业从事农业改良的直接目的,并不是为了满足本国人民对粮食的需求,而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以获得自身的发展。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企业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源自对利润的追求。以与粮食生产密切相关的中国近代面粉加工业为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为一时输出品之大宗,而粉厂次第设立,于斯为盛,小麦产量有限,随不得不采用国外原料,其数量且与年俱增。”面粉厂为了解决小麦求过于供的问题,“陆续派遣厂员分赴各处劝导种麦,更岁集巨资,补助农事试验场”。[7](P154)还与农业院校合作,建立小麦实验场,进行小麦改良。[8](P173)由此可知,工商业对农业技术的需求与其自身的利益密切相关,工商企业资助的是与其事业发展密切相连的农业技术改良,例如面粉厂会资助小麦生产的技术改良,但它不会去资助棉花或蚕桑的改良。

与工商企业关系最紧密的还不是粮食生产,而是经济作物的生产。所以我们接下来分析经济作物需求的增长对新技术的需求。

自列强用枪炮打开中国市场之后,外国工业品的输入和中国农产品(主要是经济作物产品)的输出成了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内容。丝棉等农产品是出口的重要商品,由于国际市场的需求,外国企业直接介入中国的农业技术改良。[8](P154-156,161-164)为了切实改良中国蚕桑,外商还成立了改良蚕桑的机构,设立制种场培制、购买改良蚕种,分给农民饲养。同时在发种区域内设立蚕业指导所,指导农民养蚕。

随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对农产原料需求的增加,中国的工商界也产生了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提出了改良棉植和蚕桑的要求。工商界要求农业改良的主要原因,在华商纱厂联合会会同中国棉业联合会、国立东南大学,给北洋政府农商部的呈文中,得到很好的说明:

窃我国自七年以还,纱锭倍增,棉产未旺,无论年岁丰欠辄有供不应求之势,每年外棉输入,恒在一二千万两以上。……近年敝纱厂联合会,曾年拨巨资,分向直、鲁、苏、鄂等省设立之棉试验场,力图棉植之推广改良。……今年(1923)印、美棉产均嫌不敷应用,国产棉花,又无法禁其输出,全国数百万锭之纱厂,皆以原料缺乏有不能维持工作之势,而未来之棉荒,且必一甚一日。[8](P167)

为了扩大棉花来源,纱厂积极从事棉花改良与推广事业。上海华商纱厂联合会,专门成立了植棉委员会,主持植棉事宜,在产棉区改良棉种,在不产棉之地推广植棉,所需经费,“由全国各厂用花一担,抽费一分充之”。还先后与南京金陵大学农科、东南大学农科合作,进行棉花改良推广。[8](P169,172)

总之,现代工商业的兴起使市场上的农产品供不应求,从而促使工商界人士直接介入农业生产,引发了对增产技术的需求。

2、对提高农产品质量新技术的需求

现代工商业的生产与经营以市场为导向,而且是进行大规模生产与经营。这两个特点对农产品的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市场,就有竞争。在竞争中,质量不好的产品就会失去其在市场中的份额。有学者提出,鸦片战争后,我国丝茶贸易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加工技术落后,产品难以和国外竞争。而中国对外丝茶贸易的衰落,则激起了人们改良农业技术的要求。[9](P4)这是从农产品加工角度得出的结论。农产品加工技术似乎更多地与工业生产技术相关,例如缫丝厂对丝的生产加工技术,面粉厂对面粉的生产加工技术,都会影响产品质量。但这都是工业技术对农产品加工质量的影响。农业技术对农产品加工质量的影响要从原料角度去分析。

原料对农产品加工业的影响可分两个方面:第一、生活习俗变迁对原料品质提出新的要求。第二、机器大生产对原料品质提出新的要求。

罗振玉在《农事私议》“农业移植及改良”一文中提到:

近来外国麦粉进口者日多,初则因西人憎华麦调制不精,输入以供西人之食,今则华人亦嗜食之,由商埠而输入内地者日有所增。夫华麦固调制不精,而粉量亦不如美麦,盖种类之异矣,宜求美国嘉种传布内地,一蕲改良。[7](P859)

此文反映出近代中国引进美麦品种的原因之一,饮食习惯的变化。外国人到中国通商口岸后,不习惯食用中国产面粉,于是从外国进口洋面粉。洋面粉进入中国后,渐渐引起中国人的喜好,由通商口岸传入内地,在中国的市场需求扩大,于是国内有了引种美麦的技术需求。

引种美棉也与人们衣着习惯的变化有关。据同治、光绪年间的海关贸易报告及报刊反映,实际上洋布没有土布耐用,但比较柔软美观,加上价格低廉等因素,渐受华人欢迎,占领了中国市场。于是引出朱祖荣这样一段议论:

子独不见夫今天下乎?无论通都大邑,僻壤遐陬,衣大布者不过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已有十之八九,风尚之变,由来已久……而近来亚东日本,所织洋布,亦复花样翻新,既精且巧,足以广事招徕。[7](P495)

洋布的普及为近代中国棉纺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棉纺工业的发展则对其原料棉花的品质提出新的要求。

洋布与土布的差别主要有二:从生产方式上讲,洋布是用机器生产,而土布则是手工生产。从生产原料上讲,洋布是用洋棉、主要是美棉生产,而土布则是用国产棉。因此,洋布不一定是从外国进口的布,国内机器生产的布也称作洋布。洋布也可以用国产本地棉生产,但是规格和质量受到限制。“中国原先栽种的亚洲棉(中棉)品质差、纤维短,不能适应机纺要求,每年不得不进口大批美棉以补其缺,花费甚大。于是,一些实业家和有识之士开始提倡引种美国陆地棉以解决上述问题,美棉由此开始引入中国。”[9](P55)

机器生产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在面粉工业同样有所反映。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早已存在面粉加工业,根据消费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给性加工和商业性加工两部分。[1]自给性加工是农民加工自家消费的粮食,对小麦品质没有特别苛求。商业性加工主要服务对象是城镇居民,对小麦品质有一定要求,但是由于传统磨坊的加工量有限,每个磨坊对小麦的需求量不是太大,因此对品种规格的要求不一定很严格。近代机器面粉厂则不同,其生产能力强大,因此对小麦的需求量也大。如果品种规格混杂,就会影响面粉质量。[2]而面粉的品质则会影响食品的进一步深加工。原颂周在分析我国小麦的缺点时注意到了这一点:

我国普通的麦种,大半交杂不堪,几无纯种之可言,以至制造食品的工艺,颇不发达。例如品质不良的硬小麦,不适宜机械面粉厂的制造。又如通常的软小麦,对于制造饼干,无大妨碍。但若用他来制造上等面包,则不相宜。因其中所含的胶质较少。至如半硬小麦,品质不甚恶劣。倘能选择北方的良种,和南方的良种相,而成一优美新种,推及农民,广为种植,则以后不致再向外国输入小麦,以作制造各种食品之用。[10]

上文表明,不但机器制粉业对小麦品种提出新要求,而且食品深加工业对小麦品种也有要求。中国传统小麦品种混杂,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结果让外国小麦占领了中国市场。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进行品种改良。

总之,现代工商业的兴起对农产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提出新的要求,为了满足这种要求,工商企业往往直接参与同他们利益相关的农业技术改良。由于工商业界投资农业新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工业原料,所以其对农业科技的支持程度与市场密切相关。市场前景好的时候,支持力度大。市场前景不好的时候,就会取消支持。正因为如此,现代工商业的兴起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能引发农业技术创新,但不能长期支持农业技术创新。

(三)农业生产者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农业生产者主要是小农的家庭农场。一家之长既是农业生产的管理者,又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因此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取决于家庭主要劳动力。也可以说,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农业生产领域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主要取决于农民。到近代,出现了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农业公司。在农业公司中,农业生产的管理与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分离,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取决于公司的管理者。这些管理者大多是政府官员、绅士、商人、华侨、外国资本家等等。[3]家庭农场的主人与农业公司的主人,无论在文化知识水平、社会政治地位等方面都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他们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层次和表现形式完全不同。在近代中国的报纸杂志上,经常有农业公司采用国外先进技术(主要是引进外国农业机械)进行垦殖的报道,但是几乎没有农民主动采用西方技术的报道。相反,到是有向农民推广农业新技术困难重重的报道。这并不能证明在家庭农场的生产中不需要新技术,只是反映出农民对新技术需求的条件和形式不同。因此,在分析近代中国农业生产者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时,要区分这两种不同的生产者。

1、农业公司经营管理者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就农业公司的经营管理者来说,其学识及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取决于理性和现实利益两方面的考虑。从理性上说,由于他们对国内外的农业发展大势有比较全面的了解,通过中西对比,能够认识到西方农业技术的先进性,并能推断出引进西方农业技术对自身企业发展是有益的。从现实利益来说,如果通过理论分析证明,用西方先进农业技术开发农业有利可图,就足以促使他们投资农业。但是公司以追求利润为目标,如果经过实践证明投资新技术于实际农业生产无利可图,他们会放弃对农业的投资,转而经营其他行业。或者放弃先进技术,转而采用传统的农业经营形式,即招佃经营。

民国时期,创办了许多新式农垦企业。这些企业从组织管理形式上看,具备某些现代企业的特征,如采用股份制等等,但是在农业生产上,大多采用招佃形式,由农民一家一户从事生产。当然,这种生产形式与传统的小农生产也有区别。首先,生产什么是由公司决定的,如何销售也由公司决定。其次,生产技术也由公司指导。因此,这些公司对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是由公司管理层决定,而不是取决于从事生产劳动的农民。农业公司虽然在近代中国出现了,但是其数量很少,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影响不大。在近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还是家庭农场。农业科学技术最终的服务对象,还是广大农民。因此,分析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更为重要。

2、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通常认为,传统社会的农民愚昧落后,对新技术持排斥的态度。本文认为,农民排斥新技术,并不能说明农民没有对新技术的需求,而只能说明农民对新技术的需求遇到了障碍。我把这些障碍分为习俗障碍、知识障碍、经济障碍、社会环境障碍几个方面。

习俗障碍可分为生产习俗和生活习俗两方面。生产习俗是农民世代相传下来的组织生产的规矩、程序,它属于一个农村社区,而不是一家一户农民的事情。据费孝通调查,开弦弓村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排水灌溉的组织管理程序,依靠这套程序解决农民旱涝时的排灌事宜。后来村里有了两台动力抽水泵,承包全年的灌溉,按每亩收费。然而,这种机器在当时并没有被普遍采用,主要是因为使用机械而节约下来的劳动力尚未找到生产性的出路。村民们宁愿使用旧水车,不愿缴纳动力泵费用而自己闲搁数月。有些人告诉费孝通,那些依赖动力泵灌溉的人,自己没有事,便到城镇的去,害了自己。[11](P116)这说明,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习俗是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形成的,它是和当地的社会环境相适应的,改变生产习俗的前提是相关的社会环境必须改变,否则就会带来社会问题。就费孝通所举例子而言,就是用机械代替人工后,如何安置闲余的劳动力或劳动时间。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引进现代机械未必是好事。农民经过理性的判断会拒绝新机械的使用。这其中反映出来的不是农民的愚昧,而是农民的智慧:用劳动来打发时间,总比去要好。提到,就牵涉到生活习俗。据当时人反映,近代中国许多地方的乡村社会成风,很多农民除了在田间劳动,剩余时间大都去进行,哪有时间精力考虑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喝酒已经成为农民生活的习俗,所以有人在参观金陵大学农民服务社后评论道:

农民之无正当娱乐,尽人皆知。每遇秋收之后,或迎神赛会,或邀朋聚赌。工作之暇,尤多喝酒啜茗。欲阻止此种不正当之娱乐,非有相当正当之娱乐代之不可。农民服务社有鉴于此,乃以种种有益身心之游戏代之,对症下药,定能妙手回春。[12]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农村社会风气问题,在这种社会风气下,也就不能指望农民会产生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知识障碍可分为文化科学知识和社会见识两个方面。如果说近代中国的农民都是文盲,那未必准确。据李伯重研究,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大众教育已经普及,并深入到农村地区,到了19世纪初期,识字率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另有学者估计19世纪初期广东农村男子识字率为40~50%。[13](P443-444)但是识字并不足以引起对新技术的需求,只有当农民掌握了一定的现代科技知识后,才具备对农业新技术产生主动需求的可能。如果根本不知道世界上存在某种新技术,就不可能产生对该项技术的需求。中国农民没有对新技术的需求,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根本不知道有新技术的存在。所以,农民产生对新技术需求的条件之一是,有机会接受现代科技知识教育。而近代中国的大多数农民不具备这个条件。如果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教育,但是能有机会通过耳闻目睹接触到西方的农业新技术,也有产生对这种技术需求的可能。但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的特点、农民的社会生活地位决定了这种机会也很少。

经济障碍是影响农民技术需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即便他们知道某种先进技术,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也不会主动去采用。经济障碍主要体现在农民接受新技术的经济承受能力上。如果新技术的使用需要花费很大的成本,农民无法承担,他们就只能沿用旧技术。即使将新技术免费提供给他们,也会考虑将来的收益是否可靠,这就是所谓的“机会风险”。在不能确定采用新技术的实际效果之前,农民一般是不会采用新技术的,因为农民承担不起失败的风险。这与官员、军阀、工商企业家这些有权有钱的人不同。这些人可以引进外国机器从事农业垦殖,即便不能从农业垦殖中获利,于他们自己也无太大的损害。而农民,只有已经通过示范证明是切实可行的新技术,才敢使用。南京金陵大学农科的推广员在农业推广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是:农业推广之成绩与各地领袖或农友之切实辅助成正比例。从事推广最有效的办法是与当地领袖或农友合办“表证场”,用以证明农业新技术的有效性,当农民们亲眼目睹新技术的成就时,就会纷纷采用新技术。[14]

社会环境障碍。近代中国军阀连年混战,政权更替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使得农民没有一个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一家人朝不保夕,也就谈不上采用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了。另外,随着城乡差别的加大,农民的社会地位越来越低下,促使乡村中最有能力、有文化的人都流向城市,而本来最有可能首先采用农业新技术的就是这些人。可以说,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结果是城乡二元结构的扩大,传统乡村精英城居化,人才资金流向城市,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下降了,这也影响到新技术的需求。

四、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代化所引起的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来自不同的方面,这些需求对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由民族危机而引起的国家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促成了制度上的创新,使中国建立起专门的农业教育、科研机构。但是这种需求是纯理性的,建立在这种需求之上的现代农业教育、科研机构,与当时中国乡村的农业生产实际有很大的距离,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有限。现代工商业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既有理性成分,又有现实利益的成分,因此与农业生产实际联系较密切,对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也切实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其局限性在于同市场需求联系过于紧密,容易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而且其对新技术的支持仅限于某个特定的领域。因此近代中国源自工商业需求的农业技术创新不能持久,也不全面。农业生产者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分两类,来自农业企业家的需求和来自普通农民的需求。由于近代中国的农业企业发展并不顺利,数量有限,其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也有限。而普通农民对新技术的需求则有待农业推广者去开发。创造各种条件激发农民对新技术的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认为在农业技术创新的三元结构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不是三元结构中的某一环,而是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农业新技术供给者、需求者以及应用新技术的农产品价值的实现者之间,应该有一种共同利益为纽带。找到并建立这种纽带是实现农业技术创新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M].杨豫,陈祖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2]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3]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龚胜生.清代两湖农业地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6]沈祖炜.近代中国企业:制度和发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7]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8]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9]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稿[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

[10]原颂周.我国稻麦改良的问题[J].农林新报,1925年11月16日。

[11]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12]顾贞祥.金大农民服务社参观记[J].农林新报,1927年4月21日。

第4篇:农业技术创新范文

关键词:农业工程;技术创新;可持续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S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2013

前 言

现在的农业发展已经不同于以往,现在已经不仅仅将农业发展局限在种地种菜等方面,而已经在各个领域上有了自己的科研成果,以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为代表的农业高新技术,对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除此之外,将高新技术和农业工程相结合,就会推进整个农业结构的产业化,将高新技术引入还可以增加整体结构的信息化。为我国农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1 农业工程现在的发展现状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变革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在此经济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因此这就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并且获得了较大的生产要素支持,极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并且我国农业也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就。但是我国农业发展中,任然存在有较大的问题:我国的农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并且我国农业的发展是依托于人力资源的投入的,而不是科学技术,因此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率较低,最终致使我国农业的生产总值较低。再加上我国的农业人口占据着总人口数的较大比重,所以,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中还存在有人均比例较低的现象。诸多的问题都亟待解决,需要我国促使农用工程的发展。农业工程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来说,是与我国农业现代化相结合的一项技术,只有在农业工程技术飞速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够促进农业的较大进步。但是农业工程的发展对于我国农业来说,还不具备有成熟的因素,因此也遗留有较大的问题。我国农业工程技术的普及率较低,绝大部分农业人口任然坚持传统的农业技术,仅有少部分的农业人口采用着农业工程技术;我国农业工程中,相关产业的科技装备水平较低,机械化程度较差,并且很难适应我国传统的农业发展;我国的农业工程发展中,对于农业机械、设备、技术的管理能力较差。很难促进我国农业工程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 农业工程的创新技术的具体应用

若想促进我国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确保农用工程的创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在农业工程技术发展的当前阶段中,生物技术获得了较高水平的提高。比如我国的生物技术发展中,已经培育出生产率较大的稻米品种,比如水稻Q优2号,这类型的水稻产值较大,抗病性较强,并且能够抵制不良天气状况和种植环境,是一类较为优质的杂交水稻类型。此外,在生物技术的应用中,我国还极大地开发出有机农业产品,有机类型的农业产品相对于传统农产品来说,更加的绿色、环保,其内含的有害物质较低,因此有机农产品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所以得到了较大范围的推广;我国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还有赖于其机械化的生产技术。在传统农业的发展中,加入机械化的生产设备,比如大型收割机、农用拖拉机等生产设备的投入使用,才能够促使我国的农业在生产中获得较大的技术支持,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并且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机械化设备的应用,能够促使我国农业的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并且生产总值增加,为我国经济带来更多助力。农业工程创新技术中还包括有灌溉技术的改革:我国水资源的总量相对于我国的农业需求来说,极为短缺。而传统的灌溉技术很大程度上浪费了较多的水资源,因此滴灌和喷灌技术的投入使用,能够促使农用灌溉水利用率得到提高,降低了水资源的浪费现状。

3 农业工程与创新技术结合的益处

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并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各类资源的投入较大,因此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此外环境破坏程度较大。而农业工程的投入则能够较大限度的扭转现阶段的破坏状况,而创新技术与农业工程的结合,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将创新技术与农业工程相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农业土地紧缺的问题。比如现阶段的无土栽培技术的创新使用,就意味着我国农业的发展能够脱离大面积的土壤种植,利用营养液等物质进行各类型农作物的生产。而传统农业中,化学物质投入使用较多,因此土壤污染现象较为严重,与此同时地下水也受到了影响,因此无土栽培能够避免我国土壤的进一步污染,降低地下水的受污染情况;我国农业工程与创新技术的结合,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求。在农业现代的发展中,急需要各类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机械化设备的投入。但是仅仅是资源的利用并不能够促使我国农业现代化进步,因此只有在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够使得我国的农业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应用工程、生物、信息、管理学的原理和技术,促使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最终,农业工程与创新技术的结合,是促进我国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而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也能够促使我国的整体经济获得更大的进步。

4 农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的利与弊

4.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利处

我国现阶段的农业发展处于一个资源极大浪费,环境污染极为严重的时期,因此在农业发展中提倡可持续发展是必要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对新农村建设的必经之路。在农业中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来说,能够为农村的发展节省出更多的有利资源,比如人力资源。在劳动力剩余的前提下,农村就能够利用这部分劳动力进行其他产业的生产,比如开放旅游业、加工业等,这样就能够促使我国新农村的建设不断进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利于我国传统的粗放农业转化为集约化发展。较大程度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利用适宜的农业资源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因此我国农业能够向集约型生产发展。

4.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弊处

农业可持续发展除了为农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益处外,还存在有较多的弊端。我国农业发展的现阶段,任然是传统粗放的农业方式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要想进行可持续发展,还存在有较大的阻碍。而一旦进行可持续发展,我国的农业结构、农业生产者以及农村经济,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不利于我国农村的和谐建设。因此,我国农业要进行可持续发展,必须确保我国农业的发展背景以及基础适用于可持续的发展,最终才能够使得农业可持续发展向有利方向发展。

5 结 语

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已经不能够满足于我国人口的需求,因此要想获得较大的突破,就需要在农业工程中进行技术的创新。而要想创建农业生态环境,则需要进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但是农业工程技术的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都需要我国农业的发展具备有充足的前提准备,才能够确保我国农业不断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森,赵文怀,殷学云等.非耕地节本型日光温室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J].中国蔬菜,2010(13):46-48.

第5篇:农业技术创新范文

关键词:农机技术;推广;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7.013

1农机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1.1农机技术推广面临新挑战

当前,我国整体上已经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时期,国家惠农支农政策的力度越来越大,对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我国农机化发展已迈入中级阶段,改变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步伐正在加速,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的提高,农业生产对实施机械化的需要愈发迫切,农机技术推广的工作任务也会越重,并且我国已迈入全面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打造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关键时期,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机推广工作要逐渐进入大力发展全程机械化的新阶段。

1.2推广经费不足

部分政府部门对农机推广工作重视程度不足,投入推广经费较少。因为资金投入不足,造成服务手段差,基础设施落后,推广方式简单,服务功能低,服务内容单一,人才流动大,推广效果不佳。

1.3推广体系未健全

一是个别地方农机推广体系尚未健全,无法适应目前农机发展的需求;二是农机专业人员少,农机技术人才缺乏,知识老化,继续教育培训不够,农机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与目前的农机推广工作不适应。

1.4推广机制亟待创新

由于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持续进行,个别地方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受到了制约。农机推广体系还是计划经济时代产物,推广机制与时代不符,推广人员缺乏危机意识,思想落后,未明确工作职责,且服务内容不全面,推广方法单一,无法适应农业新机具、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无法满足当前农民的多样化需要。

2加快农机技术推广的对策

2.1认真执行并且贯彻国家关于农机技术的推广条例规定

切实抓好农机技术的推广工作,把全部的工作落实到位,全方位增强工作效率和质量。

2.2多渠道解决农机技术推广资金问题

一方面,对于农机技术推广的资金问题,有关单位及政府,应从财政预算中提高每年对农机推广的投入比例,而且要监督此项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从地方的财政当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开展相关的农业投资,增加农机推广的资金,还可有计划地向全社会筹集资金,以健全体制与有关制度,全面解决资金问题。

2.3设立并完善县、乡二级农机推广机构

应招收专业知识和技术较为丰富、对工作责任心较强的人才,主要是针对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一支稳定的农机推广队伍,落实有关工作,杜绝不必要的支出。提高农机技术推广的网络建设,创建一套县、乡实用的农机技术推广网络,确定相关的发展建设方向,真正把相关要求以及义务责任落实到实际的工作当中。

2.4创立并健全市场经济条件

在当前的形势下推广以及发展农机技术的新机制,主要有五个重要的方向:

第一,国家应该在相关的政策以及法制基础上对农户的农机技术应用开展实用的指导,使其能较好地使用相关的农机新型工艺和新技术,对新型的机械设备等,也能够较好的应用。

第二,提高相关的农机技术推广以及运行方法,按照农民对于新型机具以及农机技术的了解认识等,结合实际情况,对有关推广运营的方式和制度进行改革,并且落实技术方面的指导,以整体深入、层层推进。

第三,农机部门应该争取财政、科委以及银行等部门的支持,健全管理工作,持续开展新型技术推广以及培训,争取把相关部门结合起来,打造一个共同奋进、共同协作的整体,全面落实工作。

第四,选用见效较快且投资较少的新型工具工艺和农机新型技术,以增加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农户应用需求,从而达到加快以及深化改革农机技术推广的效果和目标。

第五,把以前工作中技术服务以及产品的销售加工、物资的服务、相关信息等较好结合起来,打造一个整体工作方案,从而合理使用及激发农民对新型设备工艺以及农机新型技术应用的积极性。

2.5增强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者的素质

包含相关的政治素质、操作技能、专业技能等,对于农机技术的推广人员,还应该针对他们的思想作风、心理以及技术等开展培训,力争让在这些方面均有着过硬的本领。树立基本的观念,更多的接触新型的技术设备工艺、对生活条件较好的区域应该加强推广和宣传,放弃过时的技术工艺,推V面应更广,手段应更多。

3结语

第6篇:农业技术创新范文

关键词:环境友好;技术创新;农业经济

基金项目:休闲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培育建设(合同编号:20140113-5)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6.066

我国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主题依旧是“三农”,这已经连续第十四年重点不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历史至今,一直以来没有改变[1]。科学技术是农业的发展力,促进农技创新是促进农业快速发展和农民增创增收的捷径,解决农村问题,减少农业资源枯竭的有效途径[2]。随着全球变暖气候的发生,农业污染等环境问题不断涌现,环境因素已逐渐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难点之一。在目前发展的背景下,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基于这个背景,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农业科技发展逐渐成为农技创新发展的趋向。

科技大革命前,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环友型农技创新的概念,h友型农技创新,克服障碍[3],如传统农技创新失败方面的制度,为了解决资源短缺等难题,防止环境的恶化,生态失衡等因素造成了相当多的新的问题,环友型农技创新与经济增长和人们的传统观念的需求之间的关系,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进一步验证。

1文献综述

1992年里约峰会首先提出“环境保护”的大致概念,在以后的发展里,其内容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并扩大到农技创新领域[4]。学者首先肯定了环友型农业技术的重要性,如Jaffe通过对环友型技术早期扩散实证研究,环境友好的技术来控制“污染”,有利于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但是农民也需要创新,在产品价值链上的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包括规则方面的创新。基于农业环境保护管理的需要。环友型农业技术在不同的情况下,该技术可以合理利用环境资源。以满足农业需求,提供潜在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虽然国内外学者已经意识到环友型农技创新可以促进可持续和高效利用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解决相应的能源问题[5],但是环友型农技创新具有相当明显的外部性和复杂性,获得可持续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合理,是环友型农技创新的根本目标。在环友型农技创新增强的背景下,环友型农业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和环境友好农业科技创新的探索。完善农民生态保护,对农业企业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环友型农技创新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通过技术创新来连接,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的研究方法,从农业经济的角度,建立环境友好农业,成为国内外公认的,充分体现学术价值之间的关系[6]。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论证了改革思路,进一步调整环友型农业科技创新政策。

2概念界定

农技创新体系是建立在目前所拥有的工业技术为基础,其实质是农业科学研究的发展和应用,对农业发展的全过程进行覆盖,即农业科技成果可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农技创新对于传统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相对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多年来,在传统的农业生产的需要和中国追求经济效率的主旨,导致资源的枯竭、环境破坏等因素也不可忽视,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促进了传统农业环境恶化,导致资源枯竭的技术创新出现。

环友型农技创新是遵循传统的农技创新效率,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是技术创新的资源和研究的基础,重视环境的发展变的关键原理、农业技术推广、农业资源转化,实现价值分配,创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在本质上,环友型农技创新和传统农技创新过程,服务体系是相同的。

在一系列的生产效率的推动下,农业生产管理追求经济效益的主旨下,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和投资规模的生产模式,实现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因此,创新理论的诞生,推动农业科技市场需求的创新[7]。考虑驱动因素,农业生产发展基础和掠夺性生态环境与环境资源、自然生态环境代价,对可持续农业资源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强调。

新的环友型农技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但由于环境问题的负外部性,与其他创新活动相比而言,促进环友型农技创新市场相对薄弱,这使得环境规制是一系列的,关于环境创新的驱动因素,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根据政策法律环境。监管环境、税收政策、农业科学的激励机制和外部环境友好的物理和技术创新农业经营意识,促进环友型农技创新采纳的一代[8]。与传统的农技创新相比,正面和负面的溢出效应将会使内部环境影响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监管,并导致一个“双赢”的效果,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农业企业对农业环境监测,需要农技创新。

电气、机械等现代技术领域是传统农技创新的知识供给,新型农业技术是现代工业技术的研究与设计。新农业技术的特点,具有易于引进和模仿创新,实现农业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优势,但出现农业资源枯竭污染和生态农业的环境。

不同于传统的农技创新,为农业工程技术,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友好的创新体系,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新理论,农技创新过程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农技创新进一步发展。传统的农业技术在农技创新保护环境是一个新的概念,新的知识,是传统的农技创新,并注重利用农业资源,提高使用农业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和农业环境污染的循环生产过程的废物排放,环友型农业,改善生态环境,资源和环境,通过农业突破传统的技术创新。推进和实施环友型农业的经济效益在合理的规模和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技术创新的需求,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又保护了农业经济,意识到农业的重要性[9]。因此,稳定增长的可持续发展,环友型农技创新必须“融合”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改善和克服环友型农技创新和技术,使负外部性。获得和环友型农技创新进一步增加的效果。

3环友型农技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模型

推动传统农技创新的需求,环境监督应该对环友型农技创新,突破融合的传统农技创新的前提下的农业企业,如提高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边际效率,增加农业生产质量。优化主导作用,形成新产业,优化农业文化和产业升级,最终由广大人民群众带动农业经济。农业经济增长在新领域也会有新的要求,在新需求的指导下,大大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因此,促进环友型农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环友型农技创新可以由人为技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人们将能够提高农业经济、环保材料、农业科学和技术提供了一个基础环境,提高技术水平。如图1所示。

3.1变量选择与数据收集

一般来说,技术创新水平是专利的最重要指标。基于环友型农技创新的特殊性,数据的有效性分析,如环友型农技创新与推广,可申请由畜牧业和渔业产业的专利,促进环友型农业技术的程度,带动农业经济相应的增长(如表1)。由全国畜牧业和渔业产值测量。作为过渡性地指标,促进环友型农技创新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提供可靠的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基于技术创新的环友型农业技术方面的分析,如农业清洁和节能技术、农业机械的使用,确定综合值[10]。

3.2研究方法

根据VAR模型(著名经济学家ChristopherSims测量和分析)的个人关系和环友型农技创新和经济增长,人与人之间的动态关系。首先,通过单变量变精度平滑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平滑测试。为了深化综合评判,协整检验协整方程,基于VAR模型,农技创新环境友好相平衡关系具有因果关系和农业经济增长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析的发展过程。

3.3实C分析

3.3.1数据的平稳性检验:ADF检验 伪回归,宏观经济时间序列单位根检验,确定时间序列的相应稳定性。软件如Eviews7.0,进行可行性和ADF单位根检验、基于时间序列和更准确的决定。并为协整检验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表1显示了LN,ADF的差距,在PA的临界值前的测试结果,如1%、5%、10%的微分形式的原始序列的ADF检验统计量。初始假设可能不拒绝有单位根,属于非平稳序列。差异与临界值比较的显著水平,二阶差分原始序列的ADF检验形式价值低于价值。因此,第三阶时间序列的关系和长时间的协整检验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3.2建立VAR模型 在时间序列变量的VAR模型中没有先验假设,是系统变量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和研究滞后函数回归模型。在VAR模型中,每个变量应一致,变量可以反映滞后阶(最大可能性)关系,保证有效估计。LnGAP,LnTE,LnPA为二阶单整时间序列,可进行VAR模型的建立。

4结语

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和环友型农技创新过程中,技术创新在短期内没有明显的效果,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农业科技,将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以及农业技术的发展,而且还影响农业GDP。但从农业发展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的人仍在增加,农业科技投资不是片面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重视在未来农业技术和环友型的创新,政府应该更加注重人民利益的环友型农技创新。合理配置资源,引导社会参与农技创新。

参考文献

[1]李淑娟.环友型农技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6,(24):150.

[2]姚延婷,陈万明.环友型农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6,(09):123-129.

[3]刘思琪.环友型农技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6,(07):339-340.

[4],吴海霞,李平,张俊飚,郭迪.产业链与技术链双向融合下的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研究――基于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6,(03):1-7.

[5]李全启.环友型农技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北京农业,2015,(15):285.

[6]姚延婷,陈万明,李晓宁.环友型农技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08):122-130.

[7]李亚诗.四川省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

[8]王哲.基于农业支持视角的中国农业环境政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第7篇:农业技术创新范文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技术创新能够有效促进农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1]。

1 农业技术创新特征

农业技术创新包括农业科学创新,创新成果的生产、推广,以及对从事农业人员的培训、销售等内容。农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全方位农业设计过程,可以理解为农业经济创新,因为农业经济与农业科技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和相互完善的关系,农业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农业技术创新,而农业技术的创新又能为农业经济带来收入。农业技术创新包含着新技术创造、认识和掌握以及新技术应用、转移和传播,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先进的由科研人员、相关行业、相关部门组成的完整系统,各要素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其协调性决定了新的农业技术从产生到传播应用的周期,各要素间的关系越协调,这个周期就越短。

1.1 生物技术是主体

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内容,可以应用到农业科技创新中来。生物技术当中的基因工程,可以将人们需要的各种农作物特性保留下来,将不需要的隐藏或者剔除,经过基因工程培育的新品种具有抗性更强,产量很高、营养更丰富、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袁隆平培育高产水稻就是利用基因工程,对不同品种的水稻进行杂交,获取起其中优点最多的品种进行培植,取得成果之后进行推广种植。美国科研人员将血红蛋白基因转移到玉米当中,既保留了原有品种的高产能力,还增加了玉米中的蛋白质含量。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特别是其基因工程,对农业技术创新有着强力推动作用。

1.2 周期长

农业技术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具有较长周期。农业技术创新,比如植物新品种选育,既需要一定时间来实现筛选,新品种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自然环境,因此农业技术创新具有周期长的特征。

1.3 非理论性

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中常通过电脑进行虚拟技术方案实施,比如进行植物新品种种植后产量等数据的搜集。由于现实环境的复杂性,新的技术或品种在电脑模拟中表现出的优秀能力可能在实际种植中因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降低。所以,农业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非理论性。

1.4 必须具备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是一项新的农业技术能够生存下来所必须具备的特性之一,也是农业技术创新的核心与基本要求。农业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表现在:资源利用可持续性,农业技术创新须以生产力提高、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肥力提高为基础,力求实现技术创新对环境无污染,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创新理念,农业科技创新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研究成果投入使用后应达到无公害、对食用者身体无影响等要求。只有符合以上特征才能被视为合格的农业技术创新。

2 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我国农业技术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2]。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缺少强力的科技技术支撑,我国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也相对较弱,即便有了好的创意也没有相应的技术来实现。早在20世纪,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总值和劳动生产就提高了1倍左右,而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总值也只是增长了一倍而已,这其中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2.2 单产水平低

我国人均占有土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够用来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少之又少,且分布较为分散,土地单产能力较低。土地单产水平低的不仅体现在农作物种植上,经济作物上也表现明显。

3 总结

通过农业科技创新特征和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农业生产较发达国家还相对落后,只有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支撑,才能够有效促进农业发展,提高我国农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第8篇:农业技术创新范文

1以农业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三农”新政出台背景

“三农”问题始终是经济发展中的“软肋”。特别是近两年来,蔬菜、肉类等农副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成为支撑我国物价水平快速上涨、高位运行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出主要农产品供给偏紧的“信号”,时刻牵动着城乡居民的“神经”。从更长远时期上看,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耕地、淡水等自然资源刚性约束日益加强,农田基础建设滞后,农业装备水平较低,农业劳动力素质不高,农业经营主体发生变化,以及农业劳动力成本和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快速上涨等一系列潜在压力和风险因素正不断集结和扩散,严重影响农业持续增产和农民增收,加剧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性。为此,要保障农业持续发展和农产品稳定供给,其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必须要“强科技,保发展”,依托农业科技创新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对农业的支撑能力。从发展现状上看,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和应用能力与美国、加拿大、欧盟、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约有一半的耕地靠天收成。我国农业发展不仅面临技术储备和技术创新不足,而且由于农业科技工作中长期重科研、轻中试和推广应用,农业科研成果缺乏行之有效的推广机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科技链与产业链之间存在严重脱节现象。据统计,我国每年经过中央和省级政府部门鉴定的农业科研成果有一万项左右,约30%可以推广,但实际转化率只有10%~15%。在水利科技领域,技术成果转化率也低于30%,许多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1]。鉴于我国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和现实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均明确提出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2012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要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2农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及金融创新需求

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两个密不可分的要素,单有技术创新没有金融创新,就会使技术创新出现“闭锁效应”。国外经验和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实践也证明,金融发展在支持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业技术创新也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迫切需要通过金融创新来增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强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农业和农业技术创新的本质特点所决定的。与工业部门的技术创新相比较,农业技术创新具有相对特殊性,主要表现为:第一,农业技术创新以生物技术为主,辅之以信息技术、农业机械装备技术等,技术领域广,包含内容多;第二,受自然条件和生物本身生长规律制约,创新的不确定因素较工业更多,技术创新周期更长;第三,创新应用受到地域环境影响,对技术“本地化”要求高;第四,除了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外,农业技术创新往往还具备生态效益;第五,技术转移推广受到农户经营规模和农民素质的约束[2]。农业弱质性与农业技术创新“更大投入、更长周期、更高风险”的特征使其对金融创新的需求更为强烈,需要“规模更大、占用时间更长”的资金支持以及更加健全完善的风险分担机制和创新激励机制。近年来,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实力不断增强,但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技术进步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的、单向因果关系,即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金融发展有着推动作用,而农村金融发展对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明显[3]。农业领域相关研究机构和学者的调研发现,我国农业科技相对落后、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的现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金融有效供给不足所造成的[4]。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产品创新不足、融资渠道狭窄等因素的存在使得许多农业技术创新主体被排斥在金融体系之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以农业科技贷款为例,截至2010年末,我国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总额为117657.5亿元,占各类贷款比重为23.1%,其中农业科技贷款为339.7亿元,占各类贷款比重仅为0.07%(表略)。在过去的三年中,农业科技贷款比重仅增加0.01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在持续加大国家财政资金投入支持的同时,加快金融创新,加大金融支持成为保障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投入、促进农业技术创新的必然选择。

3利用金融创新促进农业技术创新的战略对策

在“十二五”时期,要实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5%的目标”,必须要高度重视金融服务这一重要推手。要积极推进农业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的“两轮驱动”,努力在我国特定的金融结构背景下,通过金融制度创新为农业技术创新主体进行技术创新创造完善的融资渠道以及为分散创新风险提供金融工具和金融制度安排,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和质量。

(1)进一步完善支持农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政策性金融,不断优化农村金融政策体系,努力根据农业技术创新的资金需求特点提升政策支持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农业部门信贷约束的本质是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市场失灵,即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的资本、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差异导致的农业吸纳资金的弱势,在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下,农村领域的政策性金融不但不能削弱,反而应该在创新中加强[5]。农业科技中的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技术研究领域以及部分科技推广领域多具有公共产品特性,往往呈现“市场失灵”的现象;而在种子培育、农业机械、化工、食品加工等应用性领域,由于技术、市场风险相对较小,投资回报周期相对较短,市场投资动力更强。因此,科学界定政府和市场的界限,明确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作用领域,促进两者之间的互动互补对于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在美国,联邦政府投入主要侧重于基础性、前沿性农业科学研究,州政府侧重于对本州经济有影响的科研领域或应用技术开发,私营企业则更多地关注能带来盈利的产品[6]。未来必须切实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各级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确保农业科技投入增长速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速度,逐步改变当前农业科技投入总体不足的格局。在投入方式和投入重点上,要加快结构调整,实现从注重对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的一般支持转向以项目为主的重点支持,从注重农业产中科技转向注重产前、产中、产后科技整体布局、合理配置,从注重科技研发转向注重研发与中试示范并重。要在整合现有投资引导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对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民间投资者的积极性,鼓励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投入农业科技,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强度,实现农业科研与推广投入的多元化。还要进一步强化涉农金融业务的差别化监管政策,创新涉农金融服务体制机制,完善涉农贷款税收激励政策,支持和引导农业发展银行和县域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增大对农业科技型企业和农业科技人员创业的贷款支持力度,推进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的良性互动。

(2)积极构建与企业规模特征和融资需求相适应的多层次信贷体系,推动银行组织创新和业务创新,扩大信贷机构对农业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融资的支持力度和广度。从金融结构演进上看,我国银行型主导金融体系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变化,以银行为主体的信贷体系仍然是支持我国企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融资渠道。然而,当前农业信贷投放与农业科技创新资金需求存在局限性与广泛性、固化性与多样性、滞后性与前瞻性三组突出矛盾[7],导致许多农业技术创新项目的资金需求难以通过传统的正规金融渠道来满足。正规渠道融资困难引起的主要负面影响之一便是民间贷款利率极高,这会直接加重农业技术创新和新技术采用的资金成本,增大技术创新的资金保障压力和市场风险[8]。为此,不断完善与企业分布特征和融资需求相适应的、“门当户对”的多层次银行体系应成为当前金融创新的重要内容。一要借鉴发达国家社区银行经验和总结我国村镇银行经验,积极加快金融体制创新,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放宽民间资本组建地区性民营中小银行的限制,发展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进一步强化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金融服务的能力。二要严格控制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外流,规定其新增存贷款中用于农业的比例,增强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研究探索利用利息补贴、贷款担保、税收减免、放宽涉农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的数量限制和存贷比控制、提高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其他大型商业银行将更多信贷资金投入农业科技创新。三要加快改革农业科技贷款管理办法,适度降低贷款门槛、拓宽贷款主体、延长贷款期限,推动和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建立适合农业科技型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制度。四要鼓励信贷模式的创新,积极探索银团信贷、联贷联保、农业科技专利质押融资、涉农科技型企业信用贷款、集合融资贷款等贷款新模式,满足农业科技型企业在技术开发、中试、生产、推广应用等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信贷资金需求。五要不断增强涉农业务的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积极探索设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改造、农产品专业市场和电子化信息网络市场开发的专项贷款,推行大型农业机械按揭贷款及租赁业务等内容,提高信贷资金投放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其与农业科技创新资金需求相对称。

第9篇:农业技术创新范文

农业信息化建设与创新发展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农业信息技术集成系统的开发建设及实施阶段;现代农业信息化阶段。其中,现代农业信息化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信息成为比土地、生产资料等更重要的要素,信息对于农业生产附加值的影响更大[4]。目前,我国多数省份农业信息化总体处于农业信息技术集成系统开发建设及实施阶段,农业信息技术的重点是进行资源整合、硬件集成应用及多元化软件开发。信息技术应用同样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科学计算;第二阶段是70~80年代的数据处理和知识处理;第三阶段是进入9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当前,农业信息技术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5,6]。发达国家积极推广的农业信息技术有:农业信息处理和获取、农业系统模拟、农业生产管理、农业专家系统、农业计算机网络、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信息实时处理等[6]。如美国的精准农业信息化技术;德国强大的涉农数据库系统;法国集成信息、通信卫星及专家系统服务于现代农业;澳大利亚的农业生产全程信息化及农产品安全追溯;韩国建立的农场信息技术系统、土壤环境信息系统、农产品出口产品管理系统等。

2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创新

2.1发展特征及趋势

现代农业信息化科技创新的主要特征有:①以高科技为依托,具有高投入性;②相互渗透,具有开放性;③促进规模经营,具有高效性;④需求与要求矛盾多,极具差异性;⑤引进竞争机制,具有挑战性[7]。同时,智能化、移动互联特征鲜明,农业信息化呈现出集成化、专业化、网络化、多媒体化、综合化、全程化。当前,全国农业信息化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趋势:①从注重基础建设向注重资源整合转变;②终端开发应用开始由传统终端向高效便捷的智能化终端转变;③产业信息化开始由单一环节的信息化科技创新向全产业链信息化科技创新转变;④由单一信息化技术创新向集成技术创新转变;⑤农业信息服务科技手段开始由传统单一方式向协同化、精准化、个性化、可视化、智能化方向转变;⑥创新机制开始由高校科研机构为主体、国家无偿投入为主,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国家有偿投入转变。

2.2发展策略

依据前述发展阶段,在发展策略上,第一阶段为政府主导型,农业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研究、开发,实验的人力、物力主要由政府投入;第二阶段是双轨协调型。即综合运用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建设由政府、科研院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第三阶段为市场主导型。政府主要承担发展战略制订和政策环境构建,引导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受技术创新利益驱动,企业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8]。“十三五”期间,我国大部分省份应该采取第二阶段战略,即双轨协调型,政府做好规划,引导企业发挥创新主体地位的作用。

3现代农业信息化关键技术

从信息利用过程来看,农业信息化技术创新的重点任务可归纳为:①信息自动获取技术,主要包括传感、遥测、遥感及摄像扫描技术;②信息传输技术,包括光纤通信卫星、通信激光等;③信息利用技术,包括数据库技术管理、系统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模拟与仿真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9];④信息控制技术,包括生产自动化技术,如农业生产领域的自动灌溉、自动施肥、温度自动调节等技术。同时,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农业信息监测与速报系统、虚拟农业和精确农业等已成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其中,农业数据库产业是信息部门重点开发的领域,农业应用软件开发将成为农业信息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0]。在农业信息智能分析方面,需要突破智能化数据采集与挖掘、海量数据管理、生产风险因子早期识别、农产品市场价格短期预测等关键技术[11]。其中,精准农业、数字农业、农业电子商务、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业技术集成、低成本便捷性农业软件和终端技术等将成为“十三五”期间农业发展研究的重点。

4现代农业信息化关键技术创新

4.1精准农业:农业生产过程信息化

针对农业生产环节精细化程度不高、农业污染、资源浪费大等突出问题,面向良种繁育、作物栽培、畜禽饲养等农业生产,以精准农业“3S”等关键技术集成开发与应用为代表,研究农田水、土、肥、气、温度等生长信息的智能感知与快速获取技术;研究土壤养分与墒情变化、耕地质量动态、气候变化等监测与处理技术;研发农田精准作业导航与变量作业控制、精准作业数字化管理与智能决策等管理系统;建设动植物防病治病、病虫草鼠害发生、重大疫情快速反应与预警体系。整合建设北斗导航、全球定位系统GPS、农田地理信息系统GIS、农田遥感监测系统、农业专家系统、网络化管理系统等,构建省级主要作物精准作业体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和重大系统产品,提升省级以精准农业为代表的农业精细化生产水平。

4.2数字农业:农产品加工储运领域信息化

针对农产品加工储运领域自动化控制水平不高、管理薄弱等问题,加强农产品加工储运信息科技创新,重点开展农产品加工智能化装备、生产自动化控制、农产品储藏环境远程监控、鲜活农产品冷链运输控制、农产品物流管控等信息技术研发。攻克农业信息智能处理与知识发现技术,探索农业信息大数据应用建设。构建农产品加工数字模型和虚拟加工储运技术平台。研究农产品加工过程模拟模型,开发便捷性生产加工管理系统。利用工业化数字控制技术已有研究和应用成果,改造、改良传统农业产品加工领域的技术和设备,实现农产品加工储运优先向数字化迈进。

4.3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产品交易信息化

针对农产品信息流通、交易不畅等问题,顺应电子商务发展趋势,通过引进与开发,依靠信息科技创新,形成易用、好用的生态地理标志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及系统,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提高科技信息服务含量,提升农产品交易的快捷性和便捷性。建设新型农产品交易平台、大型农产品数据库;加强支付、认证、配送等环节创新信息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生产、流通、交易、竞价、网上超市等体验式服务。引导电信运营商、电信增值业务服务商、内容服务提供商和金融服务机构相互协作,开发电视、手机、电脑、公共服务等多种接入终端,建设并创新完善移动农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研发信用积分管理系统,加强交易双方的信用管理。积极研发以电子商务为导向的配送物流配套体系,完善农业电子商务创新体系。

4.4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信息化

针对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重点研究及应用农产品电子标识以及物流网络构建技术。研发质量监控、追溯技术及设备,推广便携式快速检验终端。通过农产品信息采集、质量检测监控、质量安全追溯信息读取等新型信息技术研发,实现农产品质量全程控制,保证质量。重点综合应用推广农产品电子标签及条码标识、信息采集与传输、无线移动数据采集与可靠传输技术,降低RFID设备和标签的成本,提高RFID技术普及率。针对猪肉、牛肉、鸡肉、蔬菜、水产品以及茶叶等农产品开展质量安全监管与质量追溯信息化示范,提高农产品质量及其安全水平。

4.5共性关键技术:创新现代农业信息服务共性关键技术

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和经济组织急需的共性关键技术,主要进行信息化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开发个性化信息服务软件和设备,探索农业信息资源挖掘与便捷传送技术,通过大型智能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硬件云平台化、软件超市化,形成农业信息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体系。面向大田作物、设施蔬菜、集约化畜禽与水产等生产经营全产业链,集成数字农业、精准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关键技术,推进农业物联网信息融合与云计算等核心技术,开发性能可靠、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的现代农业软硬件技术产品和系统,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化、数字化、精准化[12]。面向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中小经济组织,进行移动互联网设备及软件的研发与创新,开发特色软件,提高软件稳定性,满足特定用户的使用体验,解决农业人口普遍存在的文化程度总体相对偏低问题,提升信息化水平。

5现代农业信息化关键技术创新保障

信息服务业作为新兴行业,需要依靠政府大力推动,这是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关键[13]。为实现我国现代农业信息化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政府需通过重大专项的形式支持农业企业等相关经济组织和科研院所积极开展农业信息化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引导农业信息化创新,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实施(见图1)。

5.1关键技术创新思路

根据农业信息化发展阶段,结合农村信息化“十二五”发展情况,针对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农业信息服务共性关键技术集成应用的具体问题,保障现代农业在信息采集、加工处理、信息传播、信息接收利用等环节的畅通,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为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提供保障,实现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协调发展。

5.2关键技术创新布局

(1)农业信息体系创新布局。重点完善以科研院所、重点企业为主体的关键技术集成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以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信息服务资源整合、信息传输以建设及信息服务终端研发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体系;形成以试验、示范为主要手段的推广应用体系。

(2)应用示范布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园区激发区域发展内生动力,建设精准农业、数字农业、农业电子商务、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业技术集成、低成本便捷性农业软件和终端技术等信息服务创新试验区、示范区。通过示范应用,推进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