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历史主要考点范文

初中历史主要考点精选(九篇)

初中历史主要考点

第1篇:初中历史主要考点范文

关键词:初中开卷考试 初高中衔接 历史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2001年以来,浙江省不少地市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陆续实行了开卷考试。实行开卷考试,是一次历史性的进步,对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初高中教学改革的推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现有考试体制与教学环境下,开卷考试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也作为当前考试模式中的“另类”,在试行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高中教师与初中教师对开卷考试褒贬不一,有的认为实行开卷考试是一次重大变革,促进了教学改革的推进,也有的认为实行开卷考试使学生双基不“牢”,对高中历史、政治等学科的后续教学影响很大,浪费了时间,甚至个别地市出现了闭卷考试“复辟”的现象。

我是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我和我的同事们在实际工作中,也觉得初中实行开卷考试后对高中的历史教学影响较大,有必要就初中实行开卷考试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影响及其对策作一研究,扬长避短,以进一步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工作。

二、初中实行开卷考试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影响

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实行开卷考试,是中考考试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我结合本人教学的体会,并在面向高中历史教师、高中学生以及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开展了相关调查后,认为这一变革对高中历史教学影响如下:

(一)初中实行开卷考试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有利因素。

开卷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新课程关注个体、张扬学生个性的理念,有利于师生在执行《课程标准》时,创造性地学习历史,学以致用。

1.实行开卷考试,使学生思维能力、理解与分析能力增强。

开卷考试在减轻学生死记硬背等方面负担的同时,注重了学生思维能力、理解与分析能力的培养。初高中教师均认为,开卷考试试题的开放性、灵活性,可以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摆脱应试教育的条框束缚,思想更加活跃,思维积极性更高。这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实行开卷考试,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

开卷考试侧重能力立意,注重学生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有利于克服原来考试考条条、记条条、背条条等死记硬背的弊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知识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发挥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高中教师均认为,实行开卷考试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

3.实行开卷考试,使学生获取信息、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增强。

开卷考试,学生必须养成收集资料以及整理加工信息的习惯。经历了初中开卷考试的高中学生认为,初中时实行开卷考试,提高了自己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捕捉信息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高中阶段的后续学习有积极影响。

4.实行开卷考试,使学生学习方式有一定的改变。

实行开卷考试后,为初中教师与学生带来了更民主、更开放的教学环境,这一环境直接引领初中课堂教学的变化,为教与学拓展了空间,有利于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促进自主学习与主动建构知识,促进学习方式的多元化。笔者认为,这对于人的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有现实意义。

5.实行开卷考试,带来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学生负担的减轻,有利于教师开展多层次的课堂教学活动,如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活动的开展,这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从机械的记忆中解放出来,发展综合素质与能力(如语言表达、组织策划等),为高中阶段的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实行开卷考试对高中历史教学的不利因素。

1.受初中“惯性”的影响,高中历史学科沦为“副课”。

初中《历史与社会》实行开卷考试后,不少学生认为,开卷考试反正可以看书、翻资料,开卷考肯定比闭卷考容易。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不重视,这种影响会一定程度上迁移到高中阶段,使高中历史学科一开始就被置于不被重视的“副课”地位。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学生存在历史学不学无所谓,上课听不听不要紧的错误认识。

2.开卷考试导致学生不重视记忆,使学生双基不“牢”。

历史是一门记忆性要求较高的学科,开卷考试导致了学生对记忆的不重视,养成了过分依赖课本的习惯,忽略了对一些基本历史事件与史实的熟记,使学生连一些基本史实都不清楚。初中《历史与社会》实行开卷考试后,学生历史基础知识薄弱,主要表现为:历史概念不清,历史线索混乱,对基本史实识记不准确。例如,笔者对高一新生作过一次基础知识检测,竟无一人能准确地把中国历代王朝的顺序写出来,有不少学生不知道美国第一任总统的名字,更不知谁第一个到达美洲等等。这一现状无疑会给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一道本来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努力用自己的思路回答的试题,许多学生或者照搬教材,或者照抄资料,或者照填教师为学生准备的答案,这影响了学生正常思维的发展,更扼杀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有悖于开卷考试的宗旨。基础知识落实的不到位,增加了高中学习的负担,使高中教学又回到“补课”上来。进入高中之后,不少学生仍然不重视必要的记忆,不重视历史“双基”的落实,使高中历史教学困难重重。

3.初高中历史学习方法“脱节”。

初中实行开卷考试,这批学生进入高中后,等待他们的却都是闭卷考试,以及教师为应对闭卷考试而采取的教学方式。这就造成了学生进入高中时“水土不服”,出现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在初高中衔接时的“脱节”,使初中阶段开卷考试的“成果”前功尽弃。高中教师认为,这批学生进入高中之后,出现严重的学习方法“错位”与学习方法“滞后”的现象。初高中教师都认为,开卷考试,易让学生产生依赖性,产生照搬照抄的习惯。试卷上密密麻麻的“长篇大论”,明明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答案,偏要用书本或资料上一大段文字来回答,因为抄抄方便,本来已经答对的题目,还要来个画蛇添足……有不少学生认为,初中的开卷使自己进入高中之后难以适应,压力突然变大。而面对这一现状,高中教师则要“待从头,收拾旧山河”,从“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开始先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历史。

三、对策

针对上述分析,我认为高中历史教学在处理初高中衔接问题时,在宏观上要突出以下三点“思想”:

首先,要体现“思想的一致性”。育人工作是一个整体,初高中的教学思想要体现一致性。

其次,要“扬长避短”。对初中实行开卷考试的正面影响要弘扬,负面影响要尽量避免。

第三,要突出高中教学的特点与重点。在体现一致性的前提下,要突出高中教学的特点与重点,使高中教学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在具体做法上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历史学科的学科地位。

首先,要重视学生对学科的认识。要十分重视高一历史始业课,因为新生的第一节课,往往能对学科产生先入为主的作用。在第一节课里,有必要告诉学生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与社会》的不同,以及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我引用了、拿破仑等伟人或名人学史重史用史的故事,以及历史在认识社会、判断社会问题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如国际石油问题、巴以问题等时事热点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说明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要向学生明确高一历史要参加会考,而且是采用闭卷形式,高中历史是高考文科必考科目之一,使学生认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其次,要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学中可以引用影视题材以及古今中外的史学迷案(如埃及金字塔之迷)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鼓励学生自己到图书馆寻找相关资料,了解史实以及更全面的历史知识,使学生领会历史的趣味性与“有用性”,使学生的学史欲望不断滋长起来,促进学生更主动地学习和探索。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要尊重学生。高中教师要改变“高高在上”的不良形象,重视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遇事多与学生商量,让学生在受尊重的环境里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要重视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现在的高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更注重别人对他们的感受,当他们感受到你的尊重时,他们能自觉自愿地接受你的教育与影响。因此,要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学习气氛。例如,对于学生不重视历史学科而不按时完成作业的问题,我没有采取学校规定的签黄卡制度,而是让大家共同制订“规则”,采取未完成作业的同学上台为大家讲历史故事、评点热点问题等作为“惩罚”。我还特地在课堂上专门为学生留出了5分钟的表演时间,有“惩罚”的先“惩罚”,没有“惩罚”的由事先指定的学生上,这种方式给我的课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第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中,最精彩的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更不能仅仅是教师!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把每一节课“讲”精彩,这本无可非议。但讲解是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会学习服务的。教师讲得好,不是坏事,但教学不能因为所谓“精彩的讲解”而剥夺了学生本该拥有的获得学习方法和成为课堂主人的权利。因此,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三)重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变。

首先,要重视教学方式的改变。初中《历史与社会》开卷考试很好地引领了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笔者多次观摩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活动,发现他们的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经过初中三年的“磨合”,学生已不满足高中教师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而是主张师生互动与多种教学方式的交叉运用。因此,在教学方式上高中教师要积极作出改革,与初中教学接轨,与新课程接轨。

其次,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反映多数高中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使他们难以有效地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法。例如,在学习美国的总统制共和制时,不妨以小课题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收集资料,把它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从国家元首产生方式、任期、有无实权、政府首脑、政府产生方式、国家权力中心、立法权等方面加以对比,这样既落实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四)构建多元化的历史教学评价体系。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一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自身所特有的潜能和发展优势。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必须个性化、多元化和全程化。

在评价方法上,除了常用的纸笔书面检测外,还可以综合采用观察法、活动法(如辩论、演讲、制作、知识竞赛、社会调查、历史考察等)、个人成长档案袋法、自我评价法等等。在评价形式上,可以采取开放式、分层式、自主选择式等等。笔者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尝试,如每次考试都会出几道题让学生选做。多拟几道试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做,其本身就包含着对学生自主判断、自主体验、自主评价的个体差异性的理解与尊重。通过对试题的选择,学生更加明确了自己是历史学习的主体,清楚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较好体现了学习的主体性。在评价内容上,应将学习表现、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纳入评价体系。

针对高中历史教学能否实施开放式考试这一问题,高中教师、学生普遍认为,高中历史可以采取开闭卷结合或以开闭卷结合方式作为初高中衔接的过渡。

(五)互相沟通,整合资源,共同做好初高中衔接工作。

初高中历史教学在各方面都不是孤立的,应互相沟通,整合资源,共同做好初高中衔接工作。高中教师应研读初中的教材,了解初中教学内容,尽量避免简单重复,从深度、广度挖掘教材内容。但长期以来,初中和高中的教学处于一种完全隔绝的状态,初高中教师往往“井水不犯河水”,这显然不符合教育的“整体性”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初中教师要为高中的教学打好基础,高中教师则要为学生的高考和今后的成长奠基。因此,初高中教师应加强沟通、教研,互相听课,了解初高中教材的特点、学生的不同需求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教学设计。为了更好地整合资源,必要时要做好教材的二次设计,以更好地实现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必须有一定的初中历史知识作为铺垫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为学生补充。

调查中发现,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有以下几方面建议:

1.要通过活动、竞赛、闭卷考试等多种形式,加强历史基础知识的落实;

2.开卷设计的题目应该开放一些,关注现实,锻炼学生能力,尽量少出可以照抄照搬的试题;

第2篇:初中历史主要考点范文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导入教学

自新的课程标准制定和实施以来,国家和学校对各门学科的教学过程都非常重视。对初中历史知识的学习,学生们主要是依靠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的讲解,进而逐步完成对历史知识的系统学习以及应用。另一方面,初中历史老师具备系统的历史学科知识储备和教学技巧,在教学改革的今天进行课堂导入教学的完善,仍然是很有必要的。一般情况下,初中生在历史老师的课堂导入教学中,能进一步增进对初中历史知识点的学习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对初中历史的学习和探索的能力,进而提高初中历史成绩。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初中生的历史课堂进行导入教学,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实施。

一、通过历史情境进行导入教学

历史情境教学主要是指历史老师将特定的历史发生背景和条件,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初中生,让他们在特定的历史情境和氛围中,身临其境感受当时历史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从而鼓励他们以宏观的历史角度思考历史事件背后的意义和影响。初中历史老师通过历史情境的课堂导入教学,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精神,继而调动历史课堂的教学氛围,实现教学互动的效果。

首先,初中历史老师要根据自己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实际的教学条件选择最为合适的历史教学情境和资料。学生们只有在最佳的历史教学情境中,才能进一步完成对章节历史知识的学习,通常来说,初中历史老师选择的历史教学情境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历史教师选择历史图片进行历史情境的联想,进而锻炼和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回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反思,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另一方面,历史教师可以选取相关的历史纪录片或者电影影片的形式,鼓励学生们在动态的影像记录中,发现和思考相关的历史细节,从而带着问题进行接下来的历史课文学习。例如,历史教师在引导学生们进行古代历史事件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选择历史图片、历史影像、历史文物等形式,鼓励学生们借助课堂导入的图文影像类资料进行课堂强化记忆,并根据已学的历史知识对上溯历史资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其次,初中历史老师还可以进一步鼓励学生们以活动的形式来参与或者表演历史情境,以历史情境重现的形式亲身感受和体验当时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利益角度,继而培养学生综合全面的历史学习观和历史价值观。例如初中历史教师在教授学生们楚汉之争的历史知识点时,可以通过语文课文中的鸿门宴等相关资料,让学生们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从楚汉两大阵营的不同利益出发,让学生们自我表演、自我评析,并在活动结束后进行自我反思。学生们在积极参与历史课堂的情境活动中,不仅可以巩固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也能提高整个课堂导入的教学效果。

二、通过历史问题进行课堂导入教学

以历史问题进行课堂的导入教学,主要是指历史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之前,通过备课将本章节所要教授的历史重难点,进行归纳和总结,继而以逻辑的形式提出历史问题,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历史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在课堂导入中提出难度适宜的历史问题。

首先,初中历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课堂导入环节,选取相应的已学的历史知识点,鼓励学生们积极回答,共同回顾相关的历史问题。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提高学生对接下来的历史知识学习和思考的信心。例如,初中历史教师在教授新中国的章节内容时,可以要求学生们根据所学到的古代和近代历史知识,回顾和总结相关的的政策,对进行简单系统的梳理。学生们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教师也能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对接下来运动学习和比较的积极性,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能力。

其次,初中历史教师还可以根据本堂课章节的历史内容,安排相关的历史问题,让学生们在正式进入课文之前独立思考,并对他们的回答作出精准的评价。学生们只有在思考中才能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总结,从而建立正确的历史学习观和价值观。初中历史教师通过以往历史问题和新学历史问题的导入教学,不仅能提高课堂导入的教学效果,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动力和兴趣,从而使其在思考中提高历史成绩。

三、通过现实话题进行课堂导入教学

以现实话题进行导入教学,主要是指历史教师在教授时代性、政策性、社会性比较强的历史内容时,可以借助现实话题进行导入教学。初中生由于已经具备基础的社会价值观,现实话题导入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调动学生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同时也能进一步引导学生们在学习历史知识时以纵横的角度全面考虑历史问题。

首先,初中历史教师要选取适当的现实话题进行课堂导入,一方面要紧跟时代的正确价值观,另一方面要考虑到与所要教授的内容之间的相关性。例如,历史教师在教授古代历史科技文化类的内容时,可以选取现代文明中的一些科技发明,引发学生们对相关的科技文明讨论,继而根据对科技文明的常识探讨古代科技文明的应用技术和时代意义,在对比中加深对古代科技文化知识的记忆和反思。

第3篇:初中历史主要考点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历史 逻辑思维能力 重要性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的知识与能力部分中,对能力的其中一项要求是:“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知识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中学历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因为教学目标的制定、课程标准的编制、教学模式和策略的运用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估等,都与思维能力培养密切相关,逻辑思维能力又是其中―个关键方面。

1 是学科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思维通俗来讲就是建立在思维基本框架下的、与历史学科特点紧密结合的一种智力活动。换言之,历史思维是将历史要素作为载体,将思维方式特点作为支撑的一种认识方式,这些历史要素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通过将这些要素进行合理综合,达到认识历史、指导现在与预见未来的目的。在历史综合的过程中逻辑思维的运用是不可或缺的,是学科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能力方面又上了一个新台阶,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高考,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这样就对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高中阶段的历史学科而言,只停留在对史实把握的层面去应对高考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上升到对史实的转化及理性加工的层面,这中间逻辑思维起到关键性作用。高中阶段历史学科逻辑思维表现为:思考历史问题时趋于理性化(包括辩证思维的初步具备)、学科语言的规范性及严谨性(从回答问题及解答历史主观题中得以体现)、知识体系性及知识模型的初步构建。

2 是知识衔接的重要途径

2.1 初高中知识衔接。新课改给中学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中学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断层问题也日益显现。主要表现为:①在由初中向高中的迁移过程中,历史知识台阶的跨度超越了学生的接受能力;②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教与学带来障碍;③初高中学生由于历史学习目标不同,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也产生了区别。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由过去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还需引导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与学生共同探讨在“跨台阶”过程中如何找寻被遗落的历史知识。比如: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

2.2 高中阶段各模块、专题之间的衔接。根据上述对新教材特点的论述,高中阶段各模块、各专题之间的衔接显得十分重要,事关高中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是教学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

3 是知识转化的重要步骤

高中历史相较初中历史上了一个台阶的表现是知识转化较为明显,学生如果还停留在简单的机械式的史实记忆阶段显然是与高中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及目标不相符的。高中历史是在初中历史基础之上的重新建构,其建构的过程即进行知识转化的过程。在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须注意“三个转化”即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转化、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从记忆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转化。要完成这三个转化,其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的因素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进行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学中,一方面要求学生对“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背景、内容、意义有所把握,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探寻这三个重要思想理论出现与发展的规律总结出其共性,最后得出结论他们的提出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时代的具体表现。

4 是能力提升的重要体现

初高中历史就知识的范围而言相差不大,以人民版教材为例,高中历史相较初中而言只多了西方思想、政治、社会等少部分的内容。高中历史更加注重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这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通过三年的高中学习要完成知识的重构与升华。

5 是高考考察的重要维度

第4篇:初中历史主要考点范文

关键词:学科素养;历史教学;建构主义;复习课

初中历史教学中,复习课的地位尤为重要。历史新授课内容多而散,时间跨度长,每周也只有两节课,所以,历史教师常常苦恼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遗忘。多数教师会在期中和期末考试前上复习课。然而,在实践中,初中历史复习课却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课型陈旧。教师经常把复习课设计成练习课。为了夯实基础,复习课教学环节安排极为陈旧,主要环节多为整理提纲+练习,甚至采取背诵默写的方式,复习课沦为新授课内容的复制。二是学生参与度低。这样的复习课,枯燥而无趣,学生只要“抄”、“背”,缺乏思考的机会。这是学生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复习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这种情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非常普遍,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看上去像是教师教学理念过于陈旧,没有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其实,奋斗在一线的初中历史教师有苦难言。近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中学历史教学要培养的五个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既然新课改提出要求,初中历史教学也应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然而,在现实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忽略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反而是出于对学情的考量。

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重点常常放在史实的普及。因为学生年龄较小,社会阅历浅,思维能力弱,部分初一初二的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尚不具备完整阅读教材的能力。此时,初中历史教学便自觉降低能力的要求,回避历史解释,甚至不要求学生理解历史。在新授课时便减少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在复习课时更加做不到将独立的知识连贯起来,让学生融会贯通。表面看去,这种难度的降低似乎是对学情的正确认识,是给初中学生“减负”。然而,在笔者实践教学中,降低难度后反而常有学生产生种种困惑。比如,学生学商鞅变法时,得出认知“重农抑商”是好的政策。为什么到了清朝,重农抑商变成危机了呢?实践证明,如果只普及缺乏理解和解释基础上的史实,非但没给学生减轻负担,反而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混乱。从历史学科本身来说,想要学好历史,也必须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不可能原样重复。要探究历史,需要历史学家从各种史料入手,去考证、理解、解释。学科素养本就是基于历史学科所提出的教学目标。我们的学生终有一天离开校园进入社会,他们不可能人人都从事历史工作,他们从中学历史教学中能学到的就是核心素养。在初中阶段“避重就轻”,是教育教学的本末倒置。综上,夯实基础只是最简单的第一步,初中历史教学必须要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科素养上。其实,在初中教学阶段重视学科素养的培养并非那么困难。无数优秀教师已经用他们精巧的教学设计证明了成功。而笔者认为,比起新授课,复习课更适合初中阶段学科素养的培养。

(一)建构主义理论引入初中教学

近年,“建构主义对教学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建构主义理论学生观认为,学生在学习前已经有一定的认知和经验,学习不是学生被动的,而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自己在已有的认知经验上整合新知识,主动进行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理论上,初中历史教师对学情的苦恼问题在复习课上会得到削弱。因为通过新授课的学习,复习课内容学生已有初步的印象,即建构主义理论中的“已有经验”。无论这个“已有经验”合适与否,复习课都要比新授课更适合拓展。在复习课上安排思维含量更高、理论水平更深的教学环节,成功率肯定比新授课高。

(二)复习课教学的特点

如前文所言,如果复习课仅停留在普及历史常识的层面上,学生会觉得枯燥、无趣,从而参与度降低。换言之,学生本身其实也希望复习课上教师能提供给他们新的挑战,让他们去构建新的知识经验。新的思维高度和能力训练,比枯燥的练习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有效教学。所以,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就应致力于能力的提升和学科素养的落实,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进而达到解释历史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他们对史实的记忆反比背诵更加深刻。综上,笔者认为,在初中历史教学阶段,要更加注重复习课所起的作用。比起新授课,复习课更有利于学科素养的落实。从这一设想出发,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设计一堂复习课,课题《先秦秦汉史复习》。先秦史是初中历史教学较难理解的一段。在这一段中,学生困惑较多,比如周朝分封诸侯怎么就能巩固统治?既然分封制巩固统治又为何被秦朝中央集权制代替?有鉴于此,我将重难点定位生产工具的变革促进历史演变和发展。第一目佐证传说与文物。从人类起源开始,展出几组材料,让学生分辨哪个是神话传说,哪个是考古文物。从神话传说和考古文物中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如何辨析可信度等。有了第一单元的基础,学生在这一环节迅速了解研究历史的两种史料来源,并辩证看待两种来源的历史价值。从文物的角度过渡第二目工具的进步。给出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器和铁器的图片。请同学大致介绍每个工具的使用时期,使用效果。分析工具的进步给经济带来的影响。这就避免了给初一学生灌输生产力的概念,但同学已经有初步的印象。此时再进一步从经济领域拓展到政治领域。通过第二目,学生已经了解聚落的融合、国家的诞生、分封制的产生和奔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诞生等重大历史线索。整堂课节奏紧凑,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讨论发言、课堂效果极佳,学生牢记并理解分封制、商鞅变法、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发展等重要知识点,并辩证分析史料、史实,构建历史解释的能力,学科素养培养到位。实践的成功佐证了笔者的想法。在信息化时代,在新课改的今天,初中历史教学与其徒劳地让学生记知识点,更应让学生学会历史学科方法,提高历史学科思维,培养历史学科素养。只要教学环节设计得当,复习课比起新授课,在培养历史学科素养方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历史教学必须更看重复习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善亮.复习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建议[J].当代教育科学,2012,2.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5版初稿〉.

[3]江建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J].丽水学院学报,2004,26(6):106-109.

第5篇:初中历史主要考点范文

【关键词】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

在课程改革以前,全国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但课程改革以后,初高中历史使用的教材和课程设置的变化很大,高中历史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考试方式与初中存在有很多的差异,这给高中教学带来不少问题,特别是高中一年级的历史难教,学生难学,是长期困扰在高中任教的历史老师的问题,因此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是一个不过时的长效问题,是在一线的教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笔者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1)从教师自身来看:教师在教学上相对独立,实施初、高中分离后,初高中教师双方都对对方教材缺乏了解,许多高中教师没有上过初中的课,所以对初中教学和教材并不一定了解,高中教师常主观地认为,某个知识点初中教师已经讲过,学生应该会知道,不用再讲了,一笔带过。

(2)从初高中教材内容来看:高中历史教材以专题为单元进行编写,没有时序性。新教材突破了多年来历史教材以编年体编写的形式,采用专题史的形式编写。编者认为新教材按专题、采用中外合编的形式,可以与初中教材区别开,可以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变换认识历史的角度,可以使学生深入的了解和探究问题。这些意图和观点是正确的,但却没有充分了解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特别是农村历史教学现状。

(3)从初高中历史学科的地位来看。历史课程是中学阶段一门基础课程,是不可替代的一门国家课程,但历史学科始终都摆脱不了“冷门”、“副科”的地位,特别是初中,还有一些初中农村学校专业教师配备不足,历史课被抢去成为主科的讲评课、练习课,加上中考是开卷考,所以不被学校、学生、家长重视。高中虽有文理分科,但实际上也好不到哪儿。

(4)从学生层面来看:大多数学生对历史并不兴趣,历史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很差,一些常识性史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都不知道,在一定程度上讲,高中教学就是从零开始。

二、对教学衔接的几点建议

(1)钻研教材,对教材进行补充。解决初高中教材脱节问题,关键在教师,主要是高中教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备好高中教材,也要备好初中教材,在对照初中教材后,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度补充或扩充,以实现教材的衔接。例如有以下几种情况,本人认为必须要适度补充:一是初中教材没有涉及或讲述较少的,建议必须进行必要的知识补充;二是初中教材中已讲述较多过程性史实但观点不多的,建议延伸教材,着重在教材分析上进行扩展,借以培养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是初、高中教材中都有的,高中可以根据课标和考试要求或略讲或进行知识梳理、归纳特点等再深化。

(2)紧扣课标,实施递进式教学。解决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脱节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点点的积累和一步步的改变,所以本人认为可采用递进式的渐变方法,以实现三维目标的衔接。

(3)创新形式,构建多元化课堂。教师应创新课堂形式,改变“枯燥无味、死记硬背”的历史形象,开发故事课、读史课、历史题材影视赏析课、地方校本课程等多样化课堂形式。许多人对历史的兴趣是很“原始”的,社会上历史题材的影视剧的热播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也一样“原始”,大多停留在趣味、生动的历史上,这种简单直接的兴趣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慢慢衰退甚至消失。如内容难记难学、概念不能理解、其他学科学习的压力等。历史教师应利用、刺激、稳定学生的这种原始兴趣,这对我们的教学是有帮助的。但高中教师常把鲜活生动的历史变成了背景、过程、影响的程序化模式,学生的兴趣在背景、过程、影响的知识结构中,在政治、经济、思想的思维结构中一点点消失。所以我认为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教师插讲或由学生自己讲一些与本课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或看一些相关视频,活跃一下课堂气氛也没什么不好。

(4)手段辅助,运用多媒体教学。历史的主角是人,是生动、形象的,但是历史又是过去的。如过多地依赖老师的讲授,单纯的语言传递气氛沉闷,除非老师会说评书。多媒体教学手段突破了局限,教师可以把相关图片资料、歌曲、影视资料等制作成课件,发挥声音、图像的效果。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帮助我们再现历史情境,增强历史的直观性、欣赏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自是不同。

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现行考试制度、教材都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教师唯一能掌控的是我们自己的课堂,只要我们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不断寻找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路径,就一定能实现从脱节到衔接。

参考文献:

第6篇:初中历史主要考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初中历史 学习衔接 激发兴趣 实效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088-02

高初中的历史学习,对于高一新生是一个大难题。如何做好其衔接,是学好历史的关键。

一、首先做好学生的衔接问题

学生在学习高中历史中暴露的问题很多,多源于思想上的懈怠和学习方法的滞后。

(一)思想松懈

学生中考完毕整个身心松弛下来,经历漫长的假期后步入高中,很难一下子进入学习状态;加之历史本身是一门时空难度较大的学科,学生从内心深处并不重视。当前高一不分文理科,在激烈的高考竞争和升学压力下非常自然地将语、数、外三门高考必考科视为主课。而理科高校和专业在数量和质量,以及就业问题上的优势导致重理轻文观念日重。物理、化学便也成为嫡系学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包括历史在内的其他学科地位颇为尴尬。在此氛围中学生予以历史学科的重视便颇为有限。

(二)学习方法滞后

初中学生习惯于教师传授知识,他们普遍养成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的学习模式,不太善于独立思考和刻苦钻研历史问题。初中历史由于知识简单,对知识的要求在了解和记忆的层面上,这种被动记忆的学习方法在初中历史的学习中还是很有成效的。但是高中教材内容多,时空跨度大,课时紧,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勤于思考,善于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脉络。很多新升上高一的学生往往沿用初中那套历史学习的老方法,甚至考试前还要求历史老师划出考试范围,好临时突击背诵应付考试。学生的学习方法在从被动记忆向自主探索转变过程中出现了拐点。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感到深奥难懂,从而产生畏惧心理。所以,对于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才能衔接好高中的历史学习。

二、做好教材的衔接问题

由于初中历史教材与高中历史教材在衔接上过度脱节,导致学生感觉高中历史很难。从教材内容上来看初中历史教材较通俗易懂,难度小且大都介绍基本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现象,强调基础知识的死记硬背。而高中教材的内容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非初中所能比,且更注重历史情景材料的分析和运用。使得学生思维难以很快转变,学生就会感到历史很难从而产生畏惧心理。这是多年以来一直存在都没有解决的问题。而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又突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即编写体例的不一致。从教材的编写体例来看,初中的历史教材基本上还是以传统的编年史形式出现,学生按照时间把握中外历史的基本发展,脉络线索明晰,容易理解和把握。而高中历史教材则打破时间体例编写,更是以专题史的形式出现,用学习模块加学习专题的形式来呈现课程内容。而且根据教科书多样化的要求,历史教科书由一纲一本,向一标多本过渡促进了教科书的多元化。由于各方面原因,初中简单的形象思维很难迅速过渡到高中抽象的形象思维。学生在初中学到的简单历史知识,不足以形成系统知识体系去支撑高中那种具专业化倾向的历史知识学习,学生很难从相对简单的初中课程流畅地进入比较专业化的高中历史课程,学生思维产生断层,这成为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产生的又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三、做好教师的衔接问题

由于初中历史教材每课内容较少,教学进度较慢,对重点内容和疑难问题,学生习惯了教师不断的反复强调。而高中历史教材每课内容通常较多,而且高一每周仅有两课时,教学进度较快,对于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很难在第一r间就吃透教材的内容。而教师顾及到进度也不会在课堂上多次的反复,导致部分同学对高一的历史消化不良,理解困难。同时加之个别教师在片面强调考试成绩,在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及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导致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兴趣缺乏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针对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加以解决,方能保证高中历史教学的延续性和有效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以培养其成为符合现代化需要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结合多年中学教学经验,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点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问题。

(一)做好学生思想的衔接

1. 思想上。学校应该和新生及其家长及时沟通,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初高中学习的差异,使学生能够适当地作一些历史学习的准备工作,不要将两个月暑假完全荒废掉。而新高一的历史老师在上第一堂历史课的时候,就应该向学生明确介绍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和高中历史学习的艰巨性,以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要通过典型的实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学生从开始学习历史时,就认识到历史学习可以借助历史文化营养来滋润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培育人的智慧。同时对于初高中教材的差异、教学方法的差异、学习方法的差异也要做出详细的介绍。让学生在对高中历史有着清楚认识的状态下进入高一的历史学习。

2. 学习方法的衔接。新课改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本的要求,需要教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化,学习环境开放式,倡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学生才能迅速进入角色。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利用专门的时间,给学生加以指导,同时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要不时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只有通过不断的训练和指导,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加强学生上课专心听讲、作好笔记、及时复习和书写规范等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听课、分析、归纳、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将学与问、学与练、学与思、学与用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学生自己也应该在历史学习中不断摸索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做好高初中教材的衔接

高中教学内容虽然增多了,但诸多内容上还是和初中内容有承接性的。因此敷师应该注意初高中历史教材中相关知识点的衔接。要认真研读初中教材和高中考试卷,加强与初中历史同行的交流与沟通,深入了解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包括教材的编排体例以及内容,以及初中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同时通过科学设计学情调查问卷,以及与学生课下交流,摸清高一学生的历史素养的真实状况。在教学中相同知识点应注意复习,并指出相同知识点之间存在的细节上的差异。而高中新增的内容则应重点介绍和分析,并注意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差别和联系。使学生在旧知识上可以温故而知新,在新知识上可以触类旁通加深理解。鉴于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体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应该紧扣历史课程标准,注重教材知识结构的构建,使其尽快和高一新生的认知结构相适应,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做好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衔接

由于初中历史在中考中的分值偏少,实行开卷考试无论是学校、家L、学生本人对历史都不重视,所以学生的历史素养普遍偏低。作为高一新生,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还未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归纳问题更缺乏深度。故此,历史教师要适当放慢起始的教学进度,让高一新生有两三个星期的适应时间,再逐步加快教学的节奏。这样有利于学生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尽快适应,不会影响到整个的历史教学进度。教师在课堂上要讲清历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创设新问题和新情境,加强学生的阅读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编写必要的历史学习提纲来引导学生阅读和消化高中日益增多的历史教学内容,并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要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将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意见的倾听者,使历史教学充满民主和谐的气氛。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莫过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好奇心出发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理解新事物的欲望,让学生喜欢历史课,从中产生兴趣。具体可采取诸如以下几种方式:

1. 通过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设置悬疑能集中学生的有效注意力,让他们以急于释疑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对探究的过程、结果产生兴趣。

2. 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习惯接受那些书本的知识,因而高一的历史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和联系生活,把现实的家事、国事、天下事和相关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的活跃。

3.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肯定和鼓励。当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成功时,当学生的不同观点得到教师赞许时,心理上就会出现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因为这种通过学习的兴趣、成就的满足感激发的兴趣才是持久的兴趣。

总之,通过以上多方面的努力,做好各个方面的衔接准备。虽不能完全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但一定能够提高高一新生在历史学习中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尽快融入高中紧张而忙碌的学习中,为高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7篇:初中历史主要考点范文

关键词: 中考历史试题命制证据意识

中考即初中生学业考试,是兼顾水平考试与选拔考试性质的全市统一性考试。它既要让学生毕业,又要为高一级学校做好选拔。历史教师要更好地从新课改的理念入手,结合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现今中考历史学科的命题方向,认真钻研中考历史学科模拟试卷的命题工作。中考历史模拟试题的命制工作已经成为一个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面对且亟待解决的一个专业课题。

一、试题的命制为何要体现“考查学生的证据意识”这一理念

综观常州市近几年的中考历史试题的命制导向,着重考查了学生在新情境下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历史知识的迁移、概括、归纳和整理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历史批判性思维能力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要“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中考历史试卷的命题基于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在2013年常州中考历史试题的命制要求中提到“考查学生的证据意识”这一理念。虽然在以往的考查要求中没有重点提及,但始终贯彻其中,这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及历史素养。

以下是一道体现该理念的中考模拟试题:

(2012年山东滨州一模第17题)材料:在民族屈辱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他们“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大将筹边上未还,相互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

请回答:有人认为中国遭受的巨大的民族耻辱是历史的必然,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本题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史角度作为切入点,运用学习主题,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材料中“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与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一史实有关;“筹边上未还,相互子弟满天山”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与左宗棠收复新疆这一史实有关;“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与甲午战争这一史实有关。通过分析上述材料,学生能认识到在遭受到列强侵略的同时,在民族屈辱的面前中华民族各个阶层开展了反抗与斗争。在明确了历史学习主题之后,为了提高学生在新的情景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的问题的能力,设问:“有人认为中国遭受的巨大的民族耻辱是历史的必然,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用史实加以说明。”不难发现,近代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进步潮流,落后就要挨打,中国遭受的巨大民族耻辱是历史的必然。或许此题我们可以理解为近代中国遭受略强侵略的原因,而命题老师考虑到用史实加以说明足以体现“考查学生的证据意识”。18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进一步打开市场,掠夺原料,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同时中国的政治腐败、经济的落后和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国更加落后世界进步潮流。历史结论的提出应该首先是基于客观的历史史实和历史依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有理有据,逻辑严密。国学大师王国维认为,一曰“纸上之材料”,二曰“地下之材料”。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对史料的依赖是历史学的显著特点。如司马迁作《史记》,从20岁开始漫游生活,考察风俗,访问古迹,整理、考核、排比史料;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指出:“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强调“孤证不足以成说,非荟萃而比观不可”和“尽可能运用典型史料”两大原则,此所谓“论从史出,史由证来”。[1]

二、命制试题如何体现“考查学生的证据意识”

历史意识基本的思维之一就是重证据的意识,这是学习历史必须建立的常识。“从入门学习就要树立学生重证据的意识,这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也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的基本素质”[2]。2013年常州中考历史试题的命制要求中明确提出“考查学生的证据意识”这一理念,而中考历史对教学是具有导向功能的,指导历史教师的教学工作。如何命制一道体现“学生的证据意识”的历史试题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一道2013年常州市七年级历史试题引发了我的思考:

后人对澶渊之盟的评价有肯定派,也有批评派。下列相关史实中能够佐证肯定派观点的是:

A.宋朝每年给辽绢20忘匹,银10万两

B.澶渊之盟是双方势均力敌的产物

C.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维持了百余年的和平

D.辽一直是宋在北方边境上的威胁

本题参考答案是:C,旨在考查学生的“质疑精神及证据意识”。以澶渊之盟的评价作为切入点,角度新颖。澶渊之盟反映了北宋与辽的和战关系,以评价历史事件的角度考查了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质疑精神”,学会用初步的批判性思维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件。如果该题单纯地设问为“下列相关的评价体现了肯定派一方认识的是”就缺少了历史的客观性及史料的说服力。命题者巧妙地把考查学生的“质疑精神及证据意识”相结合,设问为“下列相关史实中能够佐证肯定派观点的是”,要求学生既结合所学知识一分为二地评价,又准确分析出以上四个选项的史实中符合肯定派的一项。本题的立意已经很明晰了,告诉学生在中国古代中华民族内部的和战关系中,有战友和,而和是主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极大地体现了历史证据意识的魅力,培养了学生的证据意识和历史素养。

三、如何命制“考查学生证据意识”的试题

在目前我国各类考试中,最难出的卷子就是中考试卷。与高考卷相比,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试题无论怎么出,难度有多大,总有解释的理由。与会考相比,会考是水平考试,考查学生的达标状况。所以,无论试题如何容易,也是说得过去的。唯独目前的中考是两考合一,既要让学生毕业,又要为高一级学校做好选拔,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考试整合在一起的考试。所以,这样的试题最难把握。[3]命制试题有它的基本要求、原则,必须符合科学性、思想性、思维性及综合性,如何命制“考查学生证据意识”的试题呢?我以此为角度,命制了如下试题:

材料: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南方讲话

请回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用史实证明邓小平这一观念的正确性。

本题的参考答案是: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本题以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为专题,注重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而结论的形成又必须与史实相结合,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最终体现出“考查学生的证据意识”。学生首先要结合所学知识理解“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一历史结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我国同样可以借鉴有效的经济发展手段。这就认同了邓小平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学生在认同这一观点后能巧妙地结合所学知识,把“资本主义也有计划”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与“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与资本主义相结合”这些知识点相联系,答案就很清晰了。

我认为命制“考查学生证据意识”的试题有几个关键环节:首先要明确考试的目的,“能力立意”是其灵魂;其次要选取恰当的角度,并与中考的考点相结合;再次要精挑细选、精打细算新材料、新情境;最后要巧妙设问,抓住材料中作者所反映的历史结论,建议设问为“请用相关史实加以佐证”、“你认为作者的观点对吗?为什么?请用相关历史事件加以说明”,等等。当然,历史基本素养一定不是单独存在的,在考查学生的证据意识的同时,也可能会涉及学生的概括能力、质疑精神、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中考导向一定是多功能的。

要将新课标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任务之一就是在日常教学中重视证据,将凭证据说话贯穿于叙述历史事件、分析历史现象、品评历史人物等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4]因此,只有把“证据意识”渗入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历史教师的自我专业素养,这样命制出来的试题才值得推敲。

参考文献:

[1]张勇谦.“虚拟情境”教学须有史学的证据意识.历史教学,2013(05).

[2]任世江.关于深化历史课程改革的探讨.历史教学,2008(9).

第8篇:初中历史主要考点范文

关键词: 六年一贯制 初高中历史教学 整合方式

关于历史课程,2011版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是这样定义的:“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无论在义务教育阶段还是在高中阶段,历史作为一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课程,它对学生在健康成长上的作用都是毋庸置疑的。尤其对于文科生,历史与语文、数学、英语这三大主要学科的地位是比肩的,更具有普遍意义。对于在六年一贯制完全中学任教的历史教师,进行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历史教学整合方式的研究,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必然。

一、整合教材,做好初高中衔接

我校初高中历史教学均采用人教版教材,初中采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用的是人教版《历史》。初中共有6本教材,高中必修教材3本,选修教材2本。

初中历史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板块与板块之间依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排列,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可以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

课程模块是高中历史课程的构建基础。与初中教材相比,高中课本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打乱了原有的时间顺序,变成以专题形式出现的中外历史的“混搭”,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这要求学生在初中阶段打下扎实的中国通史与世界通史的知识基础,否则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极容易出现历史知识与认知规律的颠倒错乱,给学习乃至日后的专业发展带来阻碍。

教材的整合是医治的良方,整合也必须基于现有教材的基础。首先,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还是应该以2011版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编年史的体例,“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在史实陈述之外,作为整合的一个步骤,高中阶段的方法传授可以适当下放。其次,授课过程中的对同类题材的温故知新,同一专题的融会贯通,也可作为初高中历史教学整合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从六年一贯出发,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

自2010年起,我校依据地方相关政策,初三部分优秀学生免试直升本校高中。这一改革对于进行六年一贯制整合教学的研究是一个巨大的福音。在中考之前的半个多学期内,在学生业已完成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上,开始了初高中衔接教学,并对整个初中教材依照高中体例进行整合。编写校本教材和导学案,将中国历史简单地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独立单元,设置相关思考题,拓展学生思维。以中国古代史为例,文化单元里可以将“中华文化的勃兴”、“昌盛的秦汉文化”、“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辉煌的隋唐文化”、“灿烂的宋元文化”及“时代鲜明的明清文化”整合在一起,分为“文学篇”、“书画篇”、“科学篇”、“建筑篇”四个篇章,将重要知识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梳理脉络。各具时代特色的诗歌、散文、词曲、小说在同个篇章中呈现,大篆、隶书、魏碑、行草在一方田地争辉,学生预先适应按专题分门别类的教学方式。既复习了初中内容,又熟悉了高中模块式的学习方法,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

二、引领学生,让课堂成为思想的舞台

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与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活动密切相关,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历史的课堂应该是全方位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创造能力的课堂。在历史教学中,首要培养学生用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只有具备这种能力,学生才能在纷繁芜杂的史实中,找出历史概念中最本质的东西,才能以一个正确的观点和立场独立地认识历史现象。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

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以通史框架为主,能力培养以识记为主,加上简单的理解、归纳,运用。高中教学以政治、经济、文化三大专题模块为主,更趋向于理解、归纳,运用能力的培养、历史思维的形成。初高中不是割裂开的。如果在初中阶段,教师一味只要求学生识记,甚至用政史地只要死记硬背的传统错误观念引导学生,那么历史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我们可以看看近几年江苏的历史高考试题。2012年江苏卷选择题的第一题就是“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摇?摇)A.《诗经》B.楚辞C.汉赋D.唐诗。

教材中没有原句,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知识的储备和分析能力,则学生连第一道选择题都会无从下手,更不用说根据材料分析提取信息、分析信息了。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按照课标的要求,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组织课堂教学,开展兴趣活动,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毫无疑问,课堂是主阵地。

初高中学生在认知水平和学习方法存在差异:初中生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而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则开始转向理论型,能够用理论做指导分析各种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到这种差异,但也不应“因噎废食”,割裂初高中历史教学,各自为政。

柯林伍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历史的课堂应该就是思想者的舞台。这个舞台应该是精彩纷呈的。初中学生擅长史实的识记但欠缺于对历史事件的价值判断,高中生对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可以分析得头头是道,却会忘记事件发生的时间。知识的掌握不是历史学习的终极目标,而是应该“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这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从初一就开始,经过六年的系统训练,让思想、情感、价值感占领历史课堂的舞台。

纵观近年来历史学科高考命题思路的变化,我们不难发现,从知识点的考查到能力的考查进而到价值观的考查,课堂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从单纯的“听故事”走向深层的思索,让学生走近历史。

三、校本教研,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由于义务教育学段与高中教学学段教学目的、指导思想有一定的差异,对于历史教学的连贯性也有一定的冲击。教材模式的大相径庭,以及在教学内容处理上的截然不同,都使学生感到困难。以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辛亥革命为例,在初中阶段出现在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八课,重点内容是孙中山创建革命党和武昌起义,学生只要掌握基本常识即可。而在高中教材中,这一事件被分散在五册教科书中。必修Ⅰ在“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中讲述辛亥革命的过程及政治意义,必修Ⅱ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章节中简述这次革命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必修Ⅲ则讲述三民主义及它对这次革命的影响,并将三民主义和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列为“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而选修课程中,“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及实践”重点讲述孙中山的民主观点,这与辛亥革命紧密相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则专门安排了一个专题评说孙中山,作为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他对推动历史进程意义重大。相比之义务教育阶段通史式的教材模式,高中历史教材追求的是结构新颖、问题深层和分析透彻,历史教师必须有相当深厚的学科功底,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

六年一贯制学校的存在,可以让校本教研顺利开展。肖川先生说:“校本教研的真正目的是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育素养。”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校本教研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初高中历史教师是一个整体,不能在有关业务学习中将其人为分裂,要让历史教师全面熟悉初高中各学段的教材。有条件的话,可以让教师进行六年一贯制的大循环,这样,无论是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还是学生历史思维的养成,都是大有裨益的。教师应该全面理解课程标准,排除应试教育的干扰,不仅仅着眼于当前所教年级,放眼全局,立足当前,思考六年,这样,才能使课堂灵动富有活力,使每一节课都成为整个六年一贯制历史教学中的一颗珠子,成就璀璨的六年一贯制历史教学。教师会在这样的教研方式、教学模式中得到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第9篇:初中历史主要考点范文

初中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能力水平相较于小学生有了很大进步,但又有很多不稳定因素制约着其能力的发挥。初中历史教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应该有充分认识,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一是整体观。初中生的整体观普遍还不高,而历史学科本身就是需要从宏观上看待的一门特殊学科。

二是历史理解能力。有些历史事件和概念,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起来是有点难的,需要知道来龙去脉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就要向学生解释事件的来龙去脉,这就要求教师转换角色,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三是初中生的记忆力。初中生处在人生的发展阶段,是记忆力的黄金时代。初中生的记忆力有着自身的特点:无意识记忆较明显,随着心理活动有意性发展,有意识记忆日益占主导地位。这些记忆特点是教师必须知道的,可以根据具体问题设置记忆内容,使用记忆方法。此外,初中生的抽象记忆处于迅速发展时期,历史课堂对于这种能力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二、初中历史的学科特点

一是宏观性。初中历史课从宏观来看,需要培养学生的宏观历史观念,不能割裂历史,历史是联系着的,无论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古代到现代,这些大方向是需要学生把握的,这样学生才能更加宏观、客观、联系地看问题。教师应该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联系世界历史,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是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和记忆能力等特点,以普及学生的历史常识为主要教学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和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三是人文性。初中历史教学应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对学生进行陶冶,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世界、认识历史,正确地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是综合性。初中历史关注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五是记忆性。初中历史无疑是需要记忆的,没有记忆就无所谓学习,历史知识的记忆包括对概念、具体事件,以及时间的记忆等。各种知识点都有不同的特点,当然记忆方法也应该不同,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进行不同的引导。

三、有效教育下的历史教学方法

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初中历史,是一门整体性和具体性相结合的学科,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纵横两条线索,运用整体感观理解历史,知道历史的发展特点和世界的整体性,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

二是重视理解记忆。历史知识有很大一部分是需要理解的,如果没有理解那就谈不上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理解课文,从课文中选取关键知识进行解释。作为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难点和疑点在哪里,以便更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和知识点。

三是讲究记忆方法。记忆历史知识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内容,根据不同的知识点采取不同的记忆方法进行记忆才能真正事半功倍。作为历史教师,本身就应该牢记重要的历史知识,进而要学习历史知识的记忆方法,再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对学生进行记忆方法的训练和传授。比如,在记忆没有相互联系的几个词的时候,可以采用故事记忆法,将这几个词联系起来编成一个故事。这样的方法使学生既记住了知识点也能从中感受到学习的故事性,感受到学习历史的快乐,获得成就感。

四是重视知识拓展。历史不单单是学习课本知识,单调而简单的知识固然方便记忆,但历史教学的课堂不应该只有记忆,教师应该适当补充一些知识,联系我们的生活,让学生产生兴趣。在历史教学中,一些细节的引入往往会对学生学习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