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命与责任范文

生命与责任精选(九篇)

生命与责任

第1篇:生命与责任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民生需求;关系;热点

教育不仅关乎国家发展大计,更关乎百姓切身利益。党的十七大将教育列为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了新时期我国民生问题发展变化和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民将提升自身教育水平,接受高等教育,塑造自身综合素质,作为在社会中谋求更好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民生需求的重要内容,而且在满足民生需求方面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承载的责任与使命越来越重要。

一、高等教育与民生需求的关系,决定了高等教育在民生需求中的责任与使命

高等教育为人民群众提供教育服务,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发展寄予很多期望和要求,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与民生需求息息相关:

(一)高等教育与民生需求的供求关系。这是高等教育与民生需求最基本的关系。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高等教育和人民群众需求是一种市场供求关系。高等教育供给情况决定人民群众享有的高等教育的满意度,而需求数量和层次指引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也因此决定了高等教育在民生需求中的责任与使命。它要求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以民生需求为基点,民生需求状况依赖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二)高等教育资源与人民需求中的矛盾冲突关系。世界总是在矛盾中发展,在矛盾中生存。高等教育与民生需求之间总是存在供给的矛盾。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在满足民生需求方面还存在很多滞后因素,如由于供应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而使得高等教育在满足群众需求中还存在很大差距。其中有许多群众反应强烈,直接与群众利益相关,受到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三)高等教育与人民需求共促发展关系。高等教育发展可以不断改善民生需求,民生需求的提高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力量源泉。高等教育与民生需求都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高而共同发展。

(四)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与人民群众需求,都基于投资风险而作出理性的相互回应选择。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高等教育必须以满足民生需求为根本,但高等教育要依据自身发展环境和条件作出理性的规划和发展步骤。作为公民也应当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充分考虑自身条件,科学、理性地看待、选择、接受高等教育。

正是由于高等教育与民生需求的相互关系,才使得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与群众需求变化中产生了不相协调的矛盾,从而产生、出现了在人民群众现实需求中备受关注的高等教育热点问题,决定了高等教育在满足人民需求中责任重大,肩负重大使命。

二、当前,高等教育在民生需求中承载的重要责任与使命

当前,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在群众选择、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备受群众普遍关注、利益相关、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当前较为突出的热点问题主要有教育公平问题、教育成本问题、教育质量问题、特殊群体学生救助问题、学生就业问题等。这些矛盾和问题确立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在满足民生需求中的责任与使命所在。

(一)始终坚持教育公平的责任。权益、机会均等是公民的基本权益,教育权益公平是公民的基本权益,维护高等教育领域的公平公正,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所在。在高等教育资源仍为稀缺资源的中国,高等教育领域中还存在很多不公平现象。维护高等教育权益公平的责任尤为重大。国家应当从机制、制度等多方面人手,促进公民高等教育权益的公平、公正。

(二)不断优化教育资源环境的责任。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张的过程中,办学经费短缺、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图书设备匮乏、管理相对滞后、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高等教育质量滑坡现象已经在社会中凸显。这赋予高等教育要注重内涵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优化教育教学资源的重要使命,高等教育要在质量和水平上下大功夫。 转贴于

(三)降低群众经济投入的责任。当前,群众普遍感到接受高等教育成本较高,很多家庭子女就读大学的消费成为压在老百姓身上的沉重负担。所以,减少老百姓在高等教育上的消费投入,是较为迫切的民生问题。所以,国家应该通过发展经济,改革完善分配制度,增加人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另外,国家要通过高校投资体制改革,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同时辅以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降低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经济压力,从体制上解决高校的办学经费和发展需要问题。

(四)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责任。就业是民生之本,但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人力资源领域的突出问题,成为牵动千家万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大事。国家应当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人才需求结构,不断深化就业体制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就业引导与指导等方面,以引导大学生创业促进就业发展。

三、采取应对策略,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在满足民生需求中的责任与使命

高等教育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就必须从多方面出发,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高等教育自身改革、积极协调和处理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出发,积极采取应对策略。

(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理顺高等教育发展与满足民生需求方面关系。应当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大学的要求,以人民需求为目标;建立机制,调整结构,加大投入,促进高校规模的发展,促进高等教育规模与内涵发展的协调;要加强高校办学行为监管,提高办学质量,加大高等教育信息公开力度,促进高等教育的公平。

第2篇:生命与责任范文

您认为小学阶段应该教给孩子什么?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六年的小学生活要留给孩子的东西太多,但最重要的是使其养成良好习惯。小学生需要养成的习惯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是学会做人的道德习惯,学会读书的学习习惯,学会生活的卫生、锻炼和劳动习惯等。把这些习惯细化到不同的年级,让全校师生明确在什么年龄阶段应该培养什么习惯,如何操作和检查,并做到六年一贯,层层递进,不断强化。

从学习的角度讲,我很赞同我校数学教师王晖说过的一句话:“小学阶段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

河东区实验小学的“校训树”可谓独树一帜,令人过目难忘,请您具体介绍一下。

■我校三座教学楼的一楼大厅都醒目地画着三棵“校训树”,分别是好习惯树、负责任树和高质量树,对应我们的校训“好习惯、负责任、高质量”。“树枝”和“树叶”是校训的具体内容,如“好习惯”包括学习习惯、道德习惯、生活习惯,“负责任”包括对社会、对家庭、对学校和对自己应负的责任,“高质量”包括生活质量、工作质量和学习质量。每棵“树”上分别说明了对教师和学生的具体要求。

先说说“好习惯”。从2009年开始,我们以“习惯教育”为主线,实施“每天习惯十分钟训练”“每月培养一个好习惯”和“争创好习惯达标班”三项主题教育活动。一周5天分别对应卫生、书写、阅读、安全、礼仪5个训练主题,每年12个月分别举办安全、礼仪、学习、健康、合作等12个好习惯主题教育活动,当月开展相关活动并评选班集体和校级活动之星。我校开发了校本读物《好习惯口袋书》,为1至5年级的学生签发了《好习惯全球游学生护照》,共有60个好习惯要求,学生每养成一个好习惯就会得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签章。我校人手一册的《习惯养成手册》,伴随着孩子们六年的成长,每日、每周、每月、每学期、每年直至六年级毕业,拿到一张特殊的小学毕业证,这是奠基一生的基石。

“负责任”是我校师生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我们认为,责任与生俱来,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没有责任感的人,缺少追求,不懂得尊重他人,只管享受,不想付出,做事没有持久的动力。为此,我们把责任感看作是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师生的角色变化,提出:全校师生在校要对学校负责,在家要对家庭负责,在社会要对社会负责,时时处处对自己负责。其实,“负责任”也是一种习惯。

“高质量”既是“好习惯”和“负责任”的必然结果,也是全校师生工作和学习的目标追求。从过去的“有学上”到现在的“上好学”,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在不断升级。要办好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学校的教学、管理方方面面都要上水平、上档次,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不仅包括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还包括师生在校的生活质量等。质量是立校之本,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好习惯可以改变人生,负责任才能成就未来,高质量方能持续发展,三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在我校,校训不是教学楼上高高悬挂的横幅,不是广播中声声呐喊的口号,而是那三棵引人注目的“校训树”。这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充满童趣,吸引了童真的孩子,使深奥的校训更为通俗直观。同时,“校训树”也代表了师生的共同愿景:愿我们的学校像正在成长的树苗,参天直上,日见丰茂。

小学阶段的“减负”工作发展到今天,又有了新的内涵,那就是不只减轻负担,还要提高质量,达到“高质轻负”的目标。这方面贵校有何理念和招法?

■“高质”不仅是指学生成绩好,更主要的是学生身心健康、习惯良好、多元发展;“轻负”主要是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高质是前提,轻负是目的。围绕“高质轻负”,我们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保证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另一方面通过开发校本课程,丰富课外活动,让学生多元发展、快乐成长。

具体而言,“研说教材”是实现“高质轻负”的前提,提高效率是实现“高质轻负”的核心,教学反思是实现“高质轻负”的重点,作业控制是实现“高质轻负”的关键,多元评价是实现“高质轻负”的根本。

也许有人要问,学校靠什么来达到“高质轻负”呢?靠制度。因为制度不仅可以促使减负目标的实现,促进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制度能使一切良好的变化持续下去。为此,我们采取最常态化的管理,即“日清周结月评”的精细化管理来监督制度的落实情况。

贵校在关注学生课余生活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是“减负”的题中应有之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不是让学生们课后无事可做,而是通过开展各种社团活动、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我校每年举行的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数学节、运动会等传统活动,成为学生展示才艺、实现自我的绝佳舞台。特别是我校开展的由“少年科学院”“少年文学院”“少年艺术院”和“少年奥林匹克中心”组成的“三院一中心”活动,更是激发了学生的潜能,使他们个性张扬,活力无限。

“三院一中心”下设42个学生社团。如,“少年科学院”中有趣味数学、信息技术、科技制作、智能机器人等社团组织;“少年文学院”中有诗词朗诵、写作、小记者等社团组织;“少年艺术院”中有泥塑、布艺画、素描、手工制作、合唱、舞蹈等社团组织;“少年奥林匹克中心”中有田径、乒乓球、健美操、球类、棋类等社团组织。丰富多彩、活泼新颖的各种活动营造了浓郁的学习气氛,吸引着学生们亲自去尝试,亲自去实践,亲自去体验,学生在活动中锻炼了自身,培养了各方面能力,最终为实现“高质轻负”有效服务。

贵校在保障学生安全方面是怎样做的?

■“没有生命何谈教育”是我校倡导的安全教育理念,让学生在校六年有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是我们对百姓的庄重承诺。

我们将安全工作居于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要求全校教职员工树立“习惯、责任、忧患、防范、共管”五种意识。学校永久设置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责任到人,自上而下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和组织体系,为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学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第3篇:生命与责任范文

一、认识生命,培养责任

每年高考或中考之后,常有学生不堪分数压力而轻生,生命之花的凋谢,让我在扼腕之余深思:如何在初中生物课上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的重要性,从而珍惜生命?在教授“生命进化的长河”时,我就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现在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经历了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期间,又曾有过几次生物大灭绝,生物进化异常坎坷,但还是有很多生物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自然界经过漫长的岁月,才造就了人类,生命来之不易.

面对来之不易的生命,我们该如何善待,才能实现其真正的人生价值呢?首要的条件是要有责任意识.泰戈尔说:“造物主把像你这样的人派遣到人世间来,是要你担负一定责任的……”当前的青少年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较为优越,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尤其是祖辈对孩子的娇宠,使这一代人缺乏生活的磨炼.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责任意识淡薄.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不仅是祖国的花朵,更是未来的栋梁.因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培养其责任意识,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当务之急.在生物教学中,我找来吊兰让学生进行无土栽培,引来蚕种、蝌蚪进行饲养,观察蚕和青蛙的发育,让他们在自身的实践中感受生命的精彩与珍贵,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

二、体悟生命,强化责任

例如,在讲“人的生殖”前,我布置了一项作业:采访父母,内容包括母亲在准备怀孕和怀孕早、中、后期,以及生产过程和产后各个时期心理、生理及饮食喜好的变化和自己的成长趣事等.学生兴趣浓厚,通过调查,学生体悟到:十个月的孕育,需要消耗母亲多少精力,而母亲却默默地承受着;十多年的养育,父母又要付出多少心血,而他们却无怨无悔.调查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责任意识,使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在长辈们呵护关爱中的学生开始懂得,人生征途不会一帆风顺,面对挫折不能怨天尤人,而应以积极的心态投入生活,找到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

中学阶段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因此,我们绝不能虚度青春年华,必须抓住机会锤炼意志,学好知识技能,强化责任意识.然而,光凭说教,不让学生承担任何工作,不从事任何活动,是不能养成任何责任心的.因此,在教育中我注重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如教育学生不践踏小草,不攀折花木,爱护小动物,不浪费作为实验材料的动植物,从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抓起.当然,我还给学生创造承担责任、体验责任的机会,使之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责任意识,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

三、 珍爱生命,践行责任

“我们的生命来自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是的,每个生命在大自然中都有他不可磨灭的作用.

例如,在讲“保护生物多样性”时,我让学生欣赏春天争奇斗艳的花朵,夏天植物的枝繁叶茂;在讲“生物与环境”和“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时,指导学生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强烈意识,理解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通过学习初中生物“健康的生活”,使学生认识到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都要保持完善的状态.让他们观看交通事故录像,感悟一个人“死而不能复生”的道理和给家人、亲友带来的巨大伤痛,认识生命的独特与宝贵,并在人生的历程中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让学生认识到烟酒、和艾滋病的危害,并加以拒绝.在每年的“世界地球日”、“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世界艾滋病日”、“国际禁毒日”,对学生进行有关健康、生态、环保、卫生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关爱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增强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

第4篇:生命与责任范文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生命周期 理想模型

兴起于欧美国家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掀起了全球企业关于社会责任的热潮。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问题说到底还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比如企业间的公平竞争问题,员工之间的工作环境、生活待遇公平问题,甚至上下代人之间资源消耗的公平正义问题。探索企业社会责任的长效机制可以从企业社会责任生命周期和企业生命周期结合研究进行新的思考,把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一种理想模型,不仅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还能够优化企业发展的过程。

一、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模型的相关研究

著名学者Carroll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四责任模型,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Caroll,1979)。在这一模型中经济责任是最基础的责任,慈善责任是最高级的社会责任。学者Robbins把企业的社会责任道德水平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惯例水平、惯例水平和原则水平(Robbins,1997)。在第一种水平下,企业处于原始资本的积累阶段;当企业位于迅速发展的阶段时,企业的社会责任道德水平就是惯例水平时期;原则水平就是企业的发展位于成熟阶段的时候的社会责任道德水平。我国学者陈志昂和陆伟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三角模型,在金字塔的最底层是法规层级,中间是标准层级,塔尖层是企业战略区又称为道义区。

以上三种企业社会责任模型以及相关研究只是单一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上进行模型构架,缺乏相关模型支撑和理论回应。Carroll的模型本质上是一个利益相关者理论模型,因为每一种社会责任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关注也有不同侧重,但是这种侧重只是企业社会责任横向上的挖掘,没有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纵向角度对其进行思考。Robbins的企业责任道德水平理论是基于企业伦理学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思考,它是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下的非理性企业行为,该模型只是把企业社会责任看作是企业伦理的范畴,忽视了企业社会责任也属于生命周期的理论范畴。我国两位学者认为无论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强制性还是基础性都是从金字塔底层向塔顶层递减的,也就是说,企业的法律社会责任具有比道义区责任更强的外在法律强制性和内在基础性。该三角模型受到Carroll企业四责任模型的影响,不仅认为法律责任是企业基础性的责任,更从企业社会责任的结构上论述了企业社会责任具有清晰的层次等级划分。但是其中不足的是两位学者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认清企业社会责任,只把塔尖层的企业社会责任看作是游离于企业战略行为和道义行为的企业内部行动,并没有把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战略性的高度。

虽然不断有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深入研究,如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Preston,1975)、利益相关者理论(Freeman,1984)、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Preston和Sapentza,1990)、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公民关系(Matten,2003)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李正,2006)、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伦理的关系(赵书华和娄梅,2011)等。但这些研究都存在一点不足,即没有从宏观上对企业社会责任建立如何与企业生命周期互动进行思考,没有把企业看做是一个有机生命体,更没有从企业的完整生命历程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探究。

二、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理想模型的构建

自Greiner于1972年提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以来,学术界就企业生命周期理论阶段划分存在多种看法:Adizes(1989)认为企业生命周期应有三阶段、十时期,我国学者陈佳贵(1995)把企业生命周期分为孕育期、求生存期、高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和蜕变期六个阶段。本文采用Balkin & Montenayor(2000)对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将企业生命周期分为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企业是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会存在生命周期长短的问题,每个阶段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都会不同。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生命周期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1的模型来表示。

图1是在一种理想状态下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探讨。其中,a曲线代表企业生命周期曲线,b曲线代表企业社会责任周期曲线。n1、n2、n3、n4分别代表企业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即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期盼,另一方面来源于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自觉意识。因此,就有平衡公式如下:

A=B+C-D

其中,A代表某个企业的的社会责任在一段特定时间内的总量;B代表整个社会对某个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最基本需求总量;C代表企业基于自愿原则且在不损害自身长远发展前提下最大程度的社会责任发挥总量;D代表在B和C之间存在的重合部分,即企业基本责任下社会责任的维持。B来源于外部环境对企业的要求,C来源于内部自我认识和责任自觉。B值和C值的多少与A值没有关系。不可否认的是,A值不是一个永恒定值,而是一个动态定值。在A一定的时候,B值越大,C值就越小,B值越小,C值就越大。处理好B值与C值的关系就是协调好企业社会责任外部压力与内部自觉的关系:当社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期望过高、要求过多时,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范围就会被挤压,内部自觉度就会降低,必定会影响企业本身的社会责任积极性;当社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是太高或者偏低时,理想状态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就会存在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社会责任的内部自觉度就会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承担的社会责任就会自觉加大。

1、企业创业期的社会责任

笔者认为在企业发展的创业期n1中,企业没有承担或极少承担社会责任,在企业十分弱小的成立初期,社会对这种刚成立的企业不存在很大的社会责任期望,来自外部社会对企业要求的B值就会很小,“企业最根本的目的是实现自身的利润和为社会提供保证质量的物质产品和高层次的服务,假如企业这个最根本的目的没有达到,那么企业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企业在创立初期不应被社会寄予太多责任期望,反而这时的社会应给予它们更多的关注和帮助,而不是夺取。加上此时的企业本身组织建设和企业文化发展还不够成熟,企业自身存在很大的生存压力,没有足够或几乎没有社会责任意识的生成,C值也会很小。“这个阶段的所有投入都入不敷出……基本上不可能盈利,所以企业对经营者、员工、政府的社会责任是能够履行之前承诺的各种薪资待遇,能够恪守各种法律法规”。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在成立的初期,企业在政府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土地、财政补贴等政策方面享受了很大的优惠。这一时期企业最基本的责任就是发展壮大自己,而对社会承担的责任就是负的状态,如上已论述的平衡公式中代表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B值就会是负的状态,代表企业责任自觉的C值几乎为零,代表企业社会责任总和的A值就是负状态,虚曲线b1表示的就是这一时期的企业社会责任轨迹。随着企业发展壮大,这两方面的企业责任得到很大的改观,A值将会增大,b点运功轨迹将会从m1点向O1点运动。

2、企业成长期的社会责任

当企业发展到成长期进入O1点时,企业经济实力、社会责任意识都达到一定高度,企业真正从经济、法律、道德和慈善各个方面践行社会责任并迅速发展。此时企业管理者社会责任意识增强,出于营造企业形象理念的内部责任压力开始逐渐部分代替外部要求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压力,所以来自内部的责任动力C值会增大,B值会减少,并且C值的增幅大于B值下降速度,b曲线在成长期n2阶段上升迅速。

3、企业成熟期的社会责任

成熟期的企业无论在产品市场占有率还是企业品牌效益上都处于稳定而优势的地位,无论在企业硬环境还是企业软实力上都表现得超出行业平均水平。这时的企业对内规范管理,重视员工福利,提高利润效益;对外兼顾利益相关者权益,加大社会公益投入,关心社区建设、参与公民社会建设等等。这些都极大提升了企业作为社会重要组成单元的责任主体作用。b曲线在成长期n3阶段继续上升也体现了这时企业的发展水平。

4、企业衰退期的社会责任

由于企业管理者决策失误或外部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等原因,企业会不可避免的进入衰退状态。产品滞销、利润大幅度下降导致企业财务困难,无法继续扩大前一阶段的非生产性资金投入,维持或缩小用于社会责任的投入就是导致这一阶段的企业社会责任曲线下降的根本原因。无论是在现实生活还是理想状态中,企业这个阶段正处于企业发展的危险期,企业管理者此时的管理重心是拯救濒临破产的企业现状,这才是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所以,来自外部社会责任期望C值和来自内部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B值都会快速下降。

5、企业倒闭后的社会责任

当a曲线在O4点时表示企业破产倒闭,但企业社会责任此时却不应该结束。代表社会对企业责任期望的B值仍然存在,这部分期望包括倒闭后企业职工的利益诉求以及基于一贯社会责任履行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平稳过渡,也正是在B这样的期望下,真正负责任的企业管理者们在企业经营不善、倒闭破产时不应忽视社会责任的认识和自觉,所以C值的存在有其社会需要和自觉需要。这不仅涉及到企业管理者个人的道德声誉,更影响到再次市场的进入和整个社会的良性循环。做好后期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也十分重要,这种管理包括企业倒闭后员工的安抚、再培训和推荐再就业直到员工找到新的工作,还有退休职工的社会福利、慈善责任的软着陆等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理想企业社会责任应包含五个阶段:潜伏期、起步期、高潮期、萎缩期和后生命期。

企业社会责任理想模型是在“社会人”的理论假设前提下,兼顾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一次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周期问题的思考。不难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存在滞后性,这是由企业经济能力和管理者责任自觉共同决定的。在企业社会责任理想模型中,企业经济能力和管理者责任自觉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缺一不可:有经济能力没有责任自觉,企业社会责任也不存在;空有责任自觉没有经济能力,企业社会责任也形如空中楼阁,缺少任何一个,A值都不会出现抛物线的理想运动轨迹。

企业能否较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平衡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能力的体现,而这种能力也是企业处理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关系的产物。企业社会责任理想模型在社会和企业之间架构了一道包容并进的桥梁,为企业和社会的新型关系提出了新的范式,既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的社会责任合理规划构建,又能在社会的发展模式上探索出一条科学的道路,实现社会的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企业正确地履行社会责任能够反哺企业生产发展。首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体现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其次,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强化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紧密关系,优化企业内外部环境;最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能够延长企业生命周期。企业社会责任理想模型是一个包容性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水平的高低被纳入衡量企业发展好坏的因素范围中。理想状态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就应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晴雨表”,它是多方面客观因素的综合作用在企业发展历程中的度量因子,所以更能反映并体现企业与社会融洽程度以及企业发展质量的高低。可以预见,未来的领先企业将会建立起一套包括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发展质量评估体系。

三、结论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从政府官员到企业管理者还是没有从更高的层面认识企业社会责任。对社会责任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的、合理的、战略性的认识是制约我国企业的本质性问题。企业社会责任理想模型的建立是在企业与社会长期价值共通的模式下的未来企业社会责任探索,为厘清企业责任履行与企业生命发展的内在联系,乃至延长企业生命周期都提供了新的视角。

企业社会责任实质上是企业的内生责任,把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作为企业长远发展的内生动力将是未来优秀企业管理者的共识和必循之路。企图通过政府和社会引导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方式不会持久,肯定也会逐渐淡出历史的长河。只有企业自发自觉自动地结合企业实际,努力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理想模型,才能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促进社会和谐建设。

(注:项目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谐社会建设中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学研究”(项目编号:08BSHO58)和湖北省软科学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1DEA039)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 陈志昂、陆伟:企业社会责任三角模型[J].经济与管理,2007(11).

[3] 黎友焕: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西北大学,2007.

[4] 董志胜、向增先: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J].现代商贸工业,2011(22).

第5篇:生命与责任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生命意识 自杀态度

生命意识淡薄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危机,也是一种异常的心理现象。研究表明,自杀与各种类型的心理障碍有关。从多起大学生自杀案例可以看出,心理障碍一直伴随大学生自杀行为发生前一段时间。自杀态度是指个体对自杀行为和自杀者所持有的一种持久性与一致性的倾向。一定的社会群体的自杀率高低与该群体的自杀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dneiel stein等人在对青少年所做的自杀态度的心理社会背景的研究中发现,增高的自杀风险和对自杀的积极态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因此,大学生生命意识特征及对自杀态度的影响对我们预防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和有针对性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1、问题提出

人们对生命意识的研究开始于对生命教育的探索。1979年在澳洲悉尼成立的“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 center les)奠定了“生命教育”的基础。1996年我国台湾地区校园一再发生暴力与自杀案件,引起台湾当局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开始在学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香港受到英国的影响,对生命教育也较早给予了极大关注,对青年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主要贯穿于其公民教育中。目前,国内有关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台湾地区。

我国生命意识的研究伴随生命教育的发展而开始探索。国内学者章坤认为,生命意识是个体基于自身体验形成的对生命的体认和理解,直接影响大学生对待生命的态度和行为,制约大学生的生命存在和生命质量。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包括生命认知、生命情感、生命意志、生命意义、生命责任和死亡认知。许海元学者从生命存在意识、自杀行为认知、生命价值感、自我生命体验、对安乐死的态度5个维度对大学生生命意识进行调查,并认为生命教育要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建立正确生活目标,积极探索生命价值,提升生命价值感。

目前我国心理学者对生命意识的研究仍处于理论论述阶段,研究量表稀少及缺乏大规模数据的支撑,对大学生的生命意识的实证研究很缺乏。笔者针对目前许海元等学者编制的大学生生命意识调查表的基础上,根据生命意识五个维度进一步丰富和修订,探讨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特征及对自杀态度的影响,以期为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我们从福州大学城8所高校一至四年级的学生中随机调查了568人(剔除无效问卷后)。调查对象所学专业涵盖了经济、管理、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六个学科门类,8所高校包括了师范与非师范高校,重点高校、一般高校和独立学院,既考虑地域因素,也考虑办学层次因素,保证样本取样的代表性和广泛性。样本中男生320人,女生248人,农村343人,城镇225人。

2.2 工具

在编制大学生生命意识量表时,笔者根据大学生生命意识的解构,于文献探讨时,将有关生命意识的研究加以归纳整理,并根据生命意识五个部分的特点,确定生命意识的五维理论结构,既生死观、生命情感、生命意志、生命意义和生命责任。

对访谈收集到的材料进行规类、整理、选取其中有代表性、普遍性的内容,共包括48个项目。量表分为五个维度:生死观,包含10个项目;生命情感,包含10个项目;生命意志10题,包含10个项目;生命意义,包含9个项目;生命责任,包含9个项目。量表采用5点自评式量表,从1“完全不符合”至5“完全符合”五等级计分制。反向叙述题则反向计分。以各个项目分数的总分作为各维度的得分。《大学生生命意识调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各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65-0.77之间。两个月后,进行了重测,重测信度为0.90。五个分量表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均达到显著性。说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研究的有效工具。《自杀态度调查问卷》(qsa)量表分为四个维度: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包含9个项目;对自杀者的态度,包含10个项;自杀行为倾向性,包含9个项目;研究还同时对大学生进行结构式访谈搜集资料。

2.3 程序

2.3.1 访谈:每个年级随机选取6名学生(男女生人数相等)进行结构式访谈,深入了解大学生生命意识。访谈以个别的方式进行,对被试的回答进行笔录。访谈结束后,由两名心理学研究生对结果进行分析。两人的一致性程度较高。

2.3.2 问卷调查:采取调查人员讲解指导语、单个施测,然后填写问卷,当场回收问卷的方式。测试之前,由主试进行讲解,学生自评。采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分析主要包括:多元方差分析,并用lsd法进行事后多重比较。

3、结果

3.1大学生生命意识总体较好,各维度发展不均衡

《大学生生命意识量表》调查显示:量表总分均分为2.31+0.44(得分越高说明该因子水平越低),这表明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水平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生命意识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深化。生命意识五个维度的得分不均衡,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生命责任、生命意志、生死观、生命意义和生命情感。(见表1)

表1 大学生生命意识与自杀态度各因子及总体的平均值与标准差(n=568)

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重视自己的生命责任,有较坚强的生命意志,和较正确的生死观,而生命意义和生命情感相对缺乏。大学生抽象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对生与死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负有责任感和坚强的生命意志。当今社会竞争加剧,大学生面对的压力剧增,出现生命意义和生命情感降低的现象,需要引起我们的广泛关注。我们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命意识,就是要使“大学生能够正确看待生命现象,既能认识到生命的伟大与崇高,又能认识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助;既能了解人类生命的价值,又能自然界中其他生命的意义。教育大学生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以敬畏的心情善待一切生命,以负责任的态度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3.2大学生生命意志呈现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大学生在大学的各个阶段除了生命意志有差异显著,其他维度均无显著差异。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呈现一定的阶段性特点:大一新生生命意志水平明显低于四年级学生,四年级学生明显低于二、三年级学生。生命意志是维护生命存在和追求生命价值时,沿着确定的目标,克服困难以实现生命价值的心理过程。我们认为新生刚入学心理方面不是很成熟,处于目标终止和新目标找寻阶段,容易产生空虚感,因此生命意志在大一阶段处于低点。到了大学四年级,大学生又重新处于一个人生的交叉口,大学即将毕业和面临走上新的工作岗位的过渡期,给心理造成一定不稳定感,生命意志又重新降落到低点。因此,大学生生命意志的发展呈倒u型发展结构。

3.3大学生生命责任与生命意志对自杀态度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生命意识量表》调查显示,生命意识各维度对自杀态度影响在0.69-0.83之间且呈相关显著,其中生命责任对自杀态度影响最大,为0.83。生命意志与生命情感次之,均为0.77,生死观对自杀态度的影响最小。生命意识与自杀行为的倾向性之间的相关达0.44,而生命责任与生命意志对自杀行为倾向性之间的相关也分别达到0.63与0.54。生死观、生命情感与生命意义则相对较弱。

有研究表明,自杀与各种类型的心理障碍有关,尽管自杀态度是否影响人们采取自杀行为尚存在争议,但跨文化研究表明,自杀意念明显受到自杀态度的影响。大学生连续的负性生活事件的累加往往成为引爆自杀的导火索。生命意识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大学生个体对负性时间认知的价值取向和采取极端行为前心理压力阈值的高低。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生命意识与自杀态度之间呈现显著相关,对我们开展生命教育,预防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我们要增强大学生生命责任感和生命意志,特别是对一些处于心理危机预警期的,低生命责任感和低生命意志的学生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4、启发与思考

4.1生命教育要注重生命与社会的和谐

每一个人都是人类生命的一分子,是社会关系网中的一个点。人一生的成长、发展、成功、幸福,都与同他人的交往和关系密切联系的。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要侧重的开展人际交往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让大学生掌握交往的规则,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学会宽容,学会共同生活;同时,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社会关怀,学会接纳他人,欣赏他人,与他人、世界共融共在。让大学生成为既自我尊重,也尊重他人;既悦纳自己,也悦纳他人;既肯定自我,又成全他人;既能全力服务社会,又能得到社会充分肯定的人。

4.2生命意志教育阶段性和持续性的统一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大学阶段生命意志呈倒u型发展状态,并且生命意志对自杀态度起着一定的重要作用。大一新生及大四毕业生是心理危机高发群体,处于目标终止和新目标找寻阶段,短暂目标的缺失往往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生命意志教育,增强抗挫折能力以及新目标的确定对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将起到明显的效果。因此,在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过程中,要注重阶段性与持续性的统一,一方面要侧重塑造大学生高尚的心灵,让他们学会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另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符合实际的人生目标,同时要让他们学会管理自己和自我调节,能够充分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4.3大学生责任感教育应贯穿生命教育全过程

责任感不是与生俱来的素质,它是一种个性品质和心理习惯,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过程。大学生生命责任感的形成是在家庭生活中,在参与集体和社会活动中,在人家交往的基础上,在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起来的。生命责任感的形成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学校教育中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并通过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等有效手段对大学生进行健康价值观引导。其次,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生命责任感在实践中以具体行为表现出来,并慢慢的形成一种稳定的行为特征。

最后,开展多种形式的献爱心活动。生命责任感需要爱来支撑。如果对周围的人或物产生爱心,多了一份情感,生命的责任感便油然而生,就会尽心尽责,无怨无悔。让大学生多关注社会,把自己当做社会的一份子,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享受生活的同时懂得生活的不容易和认识自己的幸福。

参考文献:

[1] 季建林.(2007).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31-432.

[2] 李涛,郑晓边.(2004).青少年自残行为及干预.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8(10),723-734.

[3] 唐勇,周亮,徐慧兰.(2005).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危机干预暨自杀预防全国学术纪要.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2):134-135.

[4] 王军,葛小?,胡健等. (2005).大学生自杀态度,自杀意念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9,831-832.

第6篇:生命与责任范文

关键词:生命教育;责任教育;心理疏导;教育策略

打开网站,惊闻多起学生面对挫折自杀的消息,心情格外沉重。三则报道如下:

2012年9月4日,无锡市某重点中学高三学生君君(化名)早上上学前爬楼梯抵达顶楼平台跳楼身亡。事发前数天,君君还和妈妈说人生没有意思,不想去上学。

2013年1月11日,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初一某“火箭班” 强强(化名)返校领成绩单后,因期末考试排名落后数百名,回家直奔11楼楼顶一跃而下。

2014年3月13日晚19时11分,萧振高中教学楼503,整个班级正在上课。一位男生突然直起腰板,合上书本,站起跨出一大步,大笑着冲出窗外身亡。

三位花季少年,是什么让他们走上不归路,这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某一方面的责任!如果亲人和老师真正洞悉他们内心世界,悲剧或许可避免。这是社会、家庭、学校及学生共同责任:社会竞争就业压力大,不良信息和诱惑大;家庭期望值高,教育方式缺失;学生个性特别、心理负担重,抗挫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弱;学校责任教育、挫折教育、生命教育空泛等,这才是深层原因。

学校是学生思想工作的主阵地,在生命教育、责任教育、心理疏导方面应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生命意识有赖于生命教育,责任意识有赖于责任教育。学校应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教育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成绩只是评价学生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不是唯一指标。要正视学生的基础,善待学生差异,关注学生情感体验,认识到有进步就是好学生。教育要得法,让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城市学校要有大局观念,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要一视同仁,让他们感到自在和温暖,切实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

二、尊重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自尊与自强意识

自尊是一种个人的价值判断,他表达了个体对自己所持的态度。自尊心的满足是形成社会责任意识和责任感的前提,相反自尊心的丧失是社会责任意识形成最大的情感障碍。因此,教师在教育中首先要爱护和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需要、权利和选择,同时要引导孩子明白,自己要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任,要用自己的心灵去理解、感悟生活中的责任,并且主动承担责任。自尊与自强密切相关,要引导学生立足现实,把握现在,人生有目标,要自强不息。无论是学业还是就业,有作为才有地位,实现自身人生价值,赢得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尊重,不断强化自尊自强意识。

三、讲究效率与策略,切实减轻负担,增强教育实效

中考、高考、就业无不牵动着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心。社会、老师和家长的期望值大,学生的学业、精神负担过重,不少学生有厌学情绪。教师不能通过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来挤占学生有限课余时间。教师应精心备课,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规范课程管理,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促进学生身心与个性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实,在活动中体验,在成功中成长。

学校要讲究教育策略,增强教育实效性。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凡事欲速则不达,要让学生乐于接受,并内化为自觉行为。我们要多一些教育智慧,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学校要充满人文关怀,依法施教,严格教学纪律,规范教学行为,融洽师生情感。教师要热爱学生,更要让学生热爱你;教师要理解学生,更要让学生理解你。教师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切合学生的认知与情感水平,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四、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为学生身心健康护航

现在的中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较优裕,但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耐挫能力较弱。这就需要学校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此学校要配备心理咨询老师,建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信箱和讲座,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此外,学校要积极营造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班集体建设,形成正确舆论导向,让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

五、切实加强责任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人们所体验的自己对社会或他人所负的道德责任感情。因中学生认识水平的局限及社会交往的贫乏,使之在初高中阶段并未使这种责任意识的内涵、外延得到扩大和深化,不能把社会责任和个人责任统一起来,导致学生责任意识的狭隘,摆不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此,学校要加强社会实践,让学生体验社会责任。只有在实践的大课堂中,学生才能感受到个体与外在的息息相关,从而客观评价自我、他人和社会,通过实践获取对履行社会责任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增强社会责任感。学校可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夏令营,增强环保和生态意识;进行交通协勤,增强安全与服务意识;看望敬老院老人,增强学生的尊老爱幼意识;开展“法在我心中”的系列活动,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去社会实践基地活动,在活动中拓宽视野、磨炼毅力、培养协作精神和勇于承担的责任意识。

六、加强生命教育,让学生珍爱生命,关注健康

第7篇:生命与责任范文

一、人工器官的法律性质

人工器官并不是法学上的概念,在医学领域是指替代天然器官的结构或功能的人工装置,它是在现代工程技术己经逐步发展了很多生物医学材料。人工器官是人工再造后可植入人体的器官,所以人工器官的性质不同于人体器官,对于人工器官的法律定性学界仍存在着争议。笔者认为对于人工器官的性质认定关键在于与人体的结合程度,例如人工器官中的器官辅助装置(助听器、假肢和外挂式人工喉等),它可以剥离人体独立存在并且不影响使用者的健康,可以把它视为民法上独立的物,不构成身体的组成部分。但是,植入性人工器官以及接触性人工器官(人工食道、人工心脏和人工瓣膜等)剥离人体后会对健康造成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的应当被视为己经和人体结合成一个整体,构成身体的一部分,对其的法律保护等同于自然生成的器官。

(一)人工器官是产品

根据王利明教授的观点,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标准是,对于己经构成躯体不可分离的一部分的,应属于身体,可以自由装卸的则不属于身体。自由装卸是指普通人可以自由装卸,而可以自由装卸的人工器官应当视为独立的物存在的,是可以认定为产品的。

(二)人工器官关乎生命健康权

产品加工、制作是用于销售,为了盈利。而人工器官是为了延长患者的生命和维持患者的健康,与生命伦理密切相关。生命健康权是公民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两种权利的统称,是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人权。生命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生命安全不被非法剥夺、危害的权利,健康权是指公民保护自己身体各器官、机能安全的权利。人工器官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器械产品,如果一旦侵权,将侵犯公民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身体组织、器官的完整和生理机能的健康所享有的权利,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

二、人工器官的产品责任认定

(一)产品责任的认定

产品责任以产品有缺陷为前提条件,产品存在缺陷是产品生产者、销售者违反质量义务的表现,也是造成受害人人身、财产损害的原因,缺陷成为产品责任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成为认定产品责任的一个重要标准,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产品存在缺陷是产品缺陷责任的构成要件的必要条件。产品存在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因此产品责任的认定是以缺陷为必要条件的。

(二)人工器官缺陷的特殊性

一般的产品缺陷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生产缺陷,生产缺陷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因原料、配件、工艺、程序等方面存在错误,导致制作或最终产品上具有不合理的危险性:产品达不到产品规格要求,也即不符合标准2.设计缺陷,指产品在设计时在产品结构、配方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的危险:3.经营缺陷,指产品在经营过程中存在不合理危险。如没有适当的警示说明,运输者、销售者对产品缺陷有责任的,也属经营缺陷。

基于医疗产品中的缺陷是一种不合理的危险并且这种危险会危及人的健康和生命,因此缺陷产品的处理方式是进行主动召回和强制召回,若造成损害则应当由销售者以及生产者进行赔偿。但人工器官无论其是否植入,它因为自身的稀缺性以及高技术性,缺陷不发现并且因不同受体自身条件的特殊性而导致损害的发生具有不可预测性,并且这种风险是医疗行为中不可避免和难以克服的。人工器官一旦是植入人的体内,如果缺陷发生将侵犯个人的健康权和生命权,带来难以挽回和补救的后果。因此人工器官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其缺陷认定和补救的特殊性。

(三)人工器官的产品责任性质

人工器官作为医疗产品中的一种,是经过加工、制作,同时也是用于销售的物,可以进入流通领域,是属于随着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发展产生的一种新兴的医疗产品。人工器官不同于人体器官,人体器官不属于产品范畴,在学界和司法界早己形成共识。人工器官因为它的人工再造性,不具有人体器官的天然性,是与民事主体的人格相分离的,不具有人格的因素,因而具有物的属性。

三、人工器官的产品责任构成要件

(一)人工器官须存在缺陷

认购器官的产品责任构成的首要要件是存在缺陷。这种缺陷应当是指由于研发、生产等原因可能使药品具有的危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不合理危险。依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人工器官的缺陷大致可以分为设计缺陷、制造缺陷以及跟踪观察缺陷。

(二)须存在损害事实

这种损害事实必须是人身损害。人身损害是加害行为侵害受害人一方的生命、健康、身体权而导致的对受害者的生命权、健康权和身体权的不利后果,这种后果包括死亡和伤残,同时还包括受害人一方的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

(三)须有因果关系

对于医疗侵权中的因果关系来讲,损害事实出现在诊疗过程当中,不但范围明确,而且法律对生命健康权益的保护也无需在个案中临时思考确定,所以侵权行为法复杂的因果关系学说在此变成了一个相对简单的根据高度偶然性证明标准认定法律事实的问题:诊疗行为是否造成了损害结果,如果造成了损害具有何种参与程度。

(四)只有医疗机构和人工器官销售商须有过错,生产者承担无过错责任

根据产品责任法的第41条和第42条的规定,过错责任分配是生产者承担无过错责任,销售者承担过错责任。

四、人工器官的产品责任的救济

(一)人工器官的产品责任承担主体

医疗机构向患者提供的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输入患者体内的血液的合格性负有先行赔偿的担保义务,对医疗产品缺陷的产生没有过错,就可以向生产者追偿,医疗机构与医疗产品生产者之间是一种不真正连带责任。同时结合《产品责任法》第42条的规定,销售者无疑也是人工器官的缺陷责任承担主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在人工器官中的销售者包括医疗机构和人工器官销售者。如果人工器官受体要医疗机构和销售者承担责任,则应当证明医疗机构和销售者存在过错。

(二)人工器官的产品责任承担方式

人工器官的产品责任发生损害会存在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病患可以选择适用违约责任也可以选择适用侵权责任,不同的维权方式,适应不同的救济方式。如果选择适用违约责任,受损害的患者应当向与其签订人工器官移植合同的医疗机构索赔:如果选择适用侵权责任,则根据《产品责任法》和《侵权责任法》可以向医疗机构、人工器官提供厂家进行索赔。

第8篇:生命与责任范文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圣洁的天使,无私的奉献》。服务群众,质量第一,医德不灭,做个让病人满意,让家属欣慰的医护人员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我相信,在全国深入开展贯彻的“三好一满意”活动中,这一目标已不再可望而不可及,它就在眼前,就在我们医护人员的手中,就在我们不断跳动的心中。

现今,医患问题不断升级,患者对医护人员信任感不断降低,前有潮州“砍杀门”,后有哈医大事件,对于种种现象,我们医护人员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基础道德做起,从服务群众做起,从爱岗敬业做起。医院是一个家庭,那些病人是我们细心呵护的孩子,我们要用一双双勤劳的手,托起他们生命的摇篮;用一颗颗滚热的心,挑起社会所付的重担。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让这个职业因我们而美好,因我们而神圣。一种职业的辉煌不是因这个职业做什么,而是因从事这个职业人都做了什么,我们不能让“白衣天使”的称号从我们手中坠落,更不能让“白衣魔鬼”的称号流于坊间。

怎样才能做到“三好一满意”呢?我认为,最基本的是要做到爱岗敬业。社会是一个大家,岗位是一个小家,而我们医护人员这个岗位更为特殊,我们肩负着这个社会大家庭的生命健康,我们是这个大家庭的生命所系,健康所依。繁荣茂盛的森林,是由一丛丛枝蔓组成的;奔腾汹涌的河海,是由一滴滴水珠汇成的。枝蔓常青,水滴饱满,是我们个体生命的需求,也是我们生存的社会需求,为了这两种需求,充分的爱岗,充分的利用岗位成就自己,充分的把岗位回报做到最高,充分的在岗位让一张张痛苦的面孔绽放光彩,这是每个人需求之外的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是填满灵魂的一份心灵鸡汤。

工作是连接社会的必经之路,工作是人实现自我的唯一舞台,工作是人维持生计提高生存质量的物质保证。我们没有理由轻慢自己的工作,没有理由在工作中率性而为,这不仅仅是为了患者,这也是为了我们自己。

我们是一名护士,护士这个岗位包含双重责任:一是面对宝贵生命时严肃严谨的责任,责任的对象是人,是生命,护士值班时,负责的是全病区几十个生命,稍有疏忽或懈怠,都有可能给人之最宝贵的生命造成永远无法挽回的损失,这种损失是世间任何东西都无法弥补的。二是面对细微的护理工作时琐碎繁杂的责任,我们要做好每一件小事,满足病人的每一个合理要求,小到一次翻身、一个表情,都可能带给病人不同的感受,都与护士的责任息息相关。

有一名护士,为防止术后重病人皮肤压伤,因病人身体不便翻身,她则毫不犹豫地将双手伸入病人身下,将病人托起15分钟,每隔两小时一次,以减轻局部皮肤的压力。护士累得浑身是汗,病人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这难道不是对“责任”二字的最好诠释吗?

有人说,责任就是去做你应该做的事。如果能做你不想做但又必须做的事情,这更是责任的深层含义。

第9篇:生命与责任范文

【关键词】 企业党员;政治责任;增强

同志曾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是新时期好干部的标准。我们只有对照五好干部的标准去做,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新时期的党员对国家发展来说,有着非常大的进步作用,更是发展的中坚力量,作为一名党员,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周围群众对党的看法,尤其是在当今经济发展如此之快时期,企业党员要面临很多的诱惑,而增强企业党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可以抵制诱惑,因此本文就企业党员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性出发,并充分的阐明了如何在新的时期增强企业党员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一、切实增强企业党员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的重要性

1、有利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企业党员有了政治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后,不知不觉的会在生活、工作中为周围的群众起着先锋模范的作用,带领着大家向好的方面前进,这样就带动了周围的群众对党的信任,扩大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2、有利于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职工之间的合作与对企业的支持是企业发展的坚强的后部力量,企业的内部如果形成了民主与科学的管理制度,将极大的激发出员工的积极性与热情,对企业的科学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企业党员政治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增强的过程中,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套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必须的,制度的建立推动企业的发展是必定的。

3、有利于增强企业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增强企业党员党的政治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可以使党员内部更团结在一起,增加了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有着凝聚力的企业党组织,带着责任感与使命感,服务于人民群众,影响力也就随之而来。

二、当今社会我国企业党员责任感与使命感现状

1、没有学习精神

大多数企业党员没有学习马克思理论的兴趣,对国家的政策、对党的决策毫无所知。上级党组织要求要加强理论学习,有些企业党员却当耳边风,更有甚者,还有些企业党员对有损组织形象的言论置之不理,没有基本的政治素养。

2、没有责任意识

在企业里工作,没有人在耳边耳提面命,很多的党员自然而然的会忘却自己是一名党员,忘却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应负担起的相应的责任,忘记了交党费,不参加党组织的活动,整个人处于与党组织脱离的状态,不受党的领导、管理、约束,处处回避着党,这样的企业人也就谈不上责任感了。

3、没有奉献精神

企业氛围更多的是一种优胜劣汰的竞争状态,在这样环境下工作的党员,慢慢的会遗忘自己曾经的誓言,遗失自己曾经信誓旦旦的奉献精神,这是大多企业党员在职业过程中必将受到的影响。

三、切实增强企业党员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的对策

1、从党内领导角度上,要加强企业党员教育管理

面对着我国企业党员政治素养不高的问题,从领导的角度来看,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必须的,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着,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国家的政策、党的决策都在发生着改变,教育的作用在于合理的引导企业党员能正确的认识在这一阶段国家重点事项的发展方向,能够引导党员密切地联系实际,将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有了上级党组织对自身的教育,熏陶在政治氛围之下,何谈自己的政治责任感不能增强!

2、从党员自身角度上,要强化自身主人翁意识

对于国有企业党员来说,重在教育,而对于非公有企业党员来说,则必须先有一个合理的管理制度,再谈教育,两类企业党员要分开来讨论。在“政”“企”分离的非公企业当中,党组织无法控制企业资源,企业党员也呈现出一种没有组织的状态;在公有或半公有企业中,有了企业的时候就建立了党组织,党组织管理体系比较完备,也有专门的人负责企业党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基础稳固,党员和职工有着主人翁意识,而非公企业这方面却是比较复杂的,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党组织,后来有的建立了,但因非公企业属于私有,党员是受雇的,毫无主人翁意识。主人翁意识是一个党员在企业当中工作能够获得使命感的前提,没有主人翁意识,苟且着生活,永远不可能有历史使命感。

3、从企业角度,要有专门的人员来管理党员

非公企业尽管有形式各种各样的党组织,但不管是哪一样,都是没有专门的人来管理党员的,非公企业即为私人企业,受雇于这里工作的人,不管是否是党员,他都是拿钱工作的人,党组织负责人一般没有,有也是兼任的,这就表示其无法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党员管理工作中。无人管的企业党员,会松懈,会时常的忘记自己党员的身份,身份都忘了,就没有责任可谈了。而有专门人管理的企业党员,会常常被要求参加党组织活动,会有人时时刻刻的提醒着你党员的身份,会有组织的接受一些理论知识学习,政治素养的提升会很明显。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是新时期对干部的最佳评判标准。新的时期,社会形势对党员干部有了更高的要求,有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才有可能真正的成为人民的公仆,对于扎根于与企业的党员来说,更是如此,权利和金钱的诱惑更大,没有责任感与使命感作为支撑,企业党员如何抵住诱惑呢?因此增强企业党员政治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成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企业党员自身建设的事,还包括领导层面上的企业党员的管理以及企业自身环境建设等等内容。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企业党员适应新的形势,增强政治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极为重要,不管是公有企业党员还是私有企业党员,只要是合格的党员,总会推动企业经济的发展的,共产党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到时时事事为民务实清廉,因此,这个社会需要增强党员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共产党员的形象增光,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参考文献】

[1] 肖双.完善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J].中国报业,2013(2)33-35.

[2] 陈艳,龚灿.发展非公企业党员的实践与思考[J].先锋队,2010(1)8-9.

[3] 熊成凤.谈企业如何切实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工作[J].现代国企研究,2015(9)99.

[4] 张梦云.有关国有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几点体会[J].办公室业务,2014(10)102-103.

[5] 龚娟,陈芳.浅谈大型企业党员干部在新时期的机遇与挑战[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8)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