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生命意识范文

生命意识全文(5篇)

生命意识

第1篇:生命意识范文

关键词:生命意识;艺术创作;艺术作品

生命意识是指生命个体的意识活动对自己生命的认识,同时还具有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探寻。生命意识有原始生命意识和文化生命意识。前者是人类对于生命的主要体验,如幸福与磨难的经历,而文化生命意识则是对生命的思考,从而通过文学艺术等等方式来表达激发出与大众产生共鸣的生命意识。生命意识是艺术家创作的重要基础,艺术家只有立足于自己的生命体验,有着深刻的生命意识的思考,才能够创作出有着强烈生命力的艺术作品。

一、生命意识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

艺术是表达人文思想与情感的重要途径,艺术涵盖范围广阔、表达的内容情感丰富,虽然与生命意识关联甚微,却能够生动详实地表达生命的意义。在生命意识最早对于幸福美满生活的需要方面,我们能够通过艺术来表达自己生命体验和抒发生命意识的原初情感。毕加索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壁画《格尔尼卡》,这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地袭击西班牙格尔尼卡,百姓受到摧残,国家覆灭、家庭毁灭和美好生活破灭的悲惨场景,这幅作品是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有着重大影响和历史意义。画面用黑白色调的处理,营造了压抑沉闷的气氛,人物面部瞪大的双眼和张开的嘴,以及向上的怒吼状态都表现出战争给他们造成的极度痛苦,还有动物痛苦扭曲的造型设计都表达出他们对于生命和自由的渴望,暗喻战争给生命造成的重创,他们向往着光明期待着和平。也只有这种面临战乱或身处战乱的画家才能够刻画出这种有着强烈生命意识的作品。还有我们所熟悉的米开朗基罗经典作品《最后的审判》(图2),它体现了画家对于正义的伸张,对于邪恶势力的揭露,以及对于未来的美好愿望。“末日”则意味着人类的悲剧结局,画家展现出人类裸体美,突出人体生命的重要地位,证实了他敢于肯定人的意义。画面描绘了公正威严和至高无上的基督审判尘世丑陋的场景。艺术家用超凡的勇气为百姓声张正义,揭露批判了社会的腐败和统治者的无能与黑暗。他所描绘的人物和情节与画家所处的时代和环境相呼应,是画家通过绘画影射出的生活,表达了画家内心的苦闷和对美好生活的希冀。这是人类生命意识的体现,人类对于死亡的思考,对于人类死亡后精神与肉体的何去何从,逃避死亡等等的意识和想法。这些作品深入人心,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求,打动了大众心灵,描绘了美好的生活。关爱生命,珍惜生命,抵制恶势力对于生命的摧残和蹂躏等等,这些有关生命的情感都是艺术创作的本质来源和灵魂。这些艺术作品能够深刻表达出艺术家对于健康完整生命的渴望和对迫害摧残生命抵制的强烈生命意识。文学家与艺术家对于意识与情感敏感而又强烈。他们对于生活的思考与体会使他们能够创作表达出不一样的艺术作品和生命感悟,这些作品往往能够直接打动大众的心灵,给予人们心灵上的引导、发泄和慰藉。正因为他们对于生命有着更深的体会和敏感的思维,使他们创作出一批批有着强烈生命意识的作品,并且深受大众的喜爱与赞善。

二、生命意识对于艺术创作的意义

黑格尔说曾经人的“幻想”与天上的“太阳”进行比较,他所包含的意思是说,太阳虽然是伟大的宇宙精灵,施惠万物,但是作为客观存在的星体,他本身是不自由的,但是幻想是人类自由的精神意识活动的现象,我们可以从中体会人生百态,体会生命存在的苦乐。人类文艺创作的过程是一种来自于自我的生命意识的精神创造,通过体验过生命的意义,从中汲取营养从而创作出杰出的作品。1、生命意识使艺术创作更加具有生命气息尼采指出:“审美状态仅仅出现在那些能使肉体的活力横溢的天性之中,第一推动力永远是在肉体里的活力里面。清醒的人、疲倦的人、精疲力尽的人、干巴巴的人(例如学者)绝对不能从艺术中感受到什么,因为他没有艺术的原动力,没有内在丰富的逼迫——谁不能给予,谁也就无所感受。”如果不具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家也就无法创作出杰出的作品,优秀艺术作品与那些不能够打动大众心灵的作品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有无生命意识的投入。齐白石笔下的花鸟虫兽,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等优秀的艺术作品,之所以会有如此高的地位与他们所包含的生动的生命意识相关,他们是艺术家自我生命意识的体现。齐白石笔下的虾鱼不仅仅要表现的是这个我们耳熟能详的生物的造型轮廓和环境氛围,而是寄托着强烈旺盛的生命力,在他的笔下虾鱼虫兽富有了生命同时追求着艺术家内心的情感寄托。《蒙娜丽莎》中神秘永恒的微笑让我们沉迷和向往,这种无法磨灭的永恒魅力中也包含着强烈的生命色彩。《兰亭集序》更是因其率真洒脱、行云流水的字体中包含着旺盛的生命力和一气呵成源源不断的生命气息。这些有着强烈生命气息的艺术作品,它独特的魅力已经不是作品本身,更多的是它所包含的生命力打动了万千大众。2、生命意识使艺术创作具有更高的价值和意义正如王国维所说:“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才能够创造出有着深刻印象和永恒生命力的作品。艺术家通过对于自身的生命体验过程从中捕获生命意识,从而创造出有着生命意识气息的艺术品。关于生命的意识,也可以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艺术家应该具有对于生命意识敏感的领悟能力,以人类进步的角度来看待人性的进步。生命意识在艺术创作中的融入不是在政治、道德、法律规范的要求下,而是立足于生命的本身。无论是处于哪种阶级都不能左右艺术创作中的生命意识的倾向。而艺术作品中的生命意识是包含着艺术家对人类悲剧的反思,体现人类之间生命平等、相互关爱。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们不仅是从人类自身的利益出发,也不是以征服者的态度面对世界万物,而是以宽广的生命襟怀尊重一切生命的权利,向往人与自然的和谐。艺术作品融入这种广阔的生命意识,其艺术创作的意义与地位已经不同于普通的作品,它拥有着同等的生命价值。它服务于人类并从社会生活中汲取养分,打动人的艺术作品不是作品本身,而是其中所包含的生命意识与广大人民内心深处的精神共鸣。

三、结语

优秀的艺术作品离不开生命意识,艺术来源于生活,它像植物一样需要汲取生活中的养分水分才能够茁壮成长。如若没有生命意识或含有局限性的生命意识的艺术作品都不能够打动人心。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优秀的艺术作品要有这样的生命意识才能够启迪人们同时产生精神上的共鸣。创作者要有着深刻的生命体验又要有着博大的襟怀,创作的作品才能具有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弗里德里希•尼采.悲剧的诞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06

[2]尼采.权力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3]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01

第2篇:生命意识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生命意识;意义

教育是指教育者出于一定目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某种影响,以期望受教育者能依此做出改变的行为过程,生命教育则是关注生命问题的教育,是一个为了培养社会大众的生命意识,促使其态度和行为产生转变的发展过程。人们常说活在当下、安身立命。这就是说,人应该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要做什么事情?”等问题有清晰的认识,才能体悟生命、享受生命,知道如何生活。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是以人的生命为中心和基点,探讨与生命相关的现象、行为、思想和感受,以唤醒人们的生命意识,引导人们追求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教育。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来看,人的物质需求比精神需求更为基础,但是精神需求的层次却高于物质需求,一个人想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托,首先要认识自己,正确理解人生的目标、价值、方向和道路,精神才会愉悦,生命才有意义。随着自杀、意外死亡、人为伤害等问题出现,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开始关注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以生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认为所有人群都有接受生命教育的必要。基于这个原因,2010年以来《国家中长期改革与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重视生命教育,通过传达相关生命知识和对待生命的态度,使人深刻正确地理解生命,教会人如何生活、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生命、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是一门系统科学,其目的就是教育人们关爱生命、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二、我国亟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相当迅速,物质财富得到丰富,精神境界大幅提升,可随之却出现了“娱乐至死”的现象,当代部分年轻人尤其是高校大学生浑浑噩噩,没有生活目标,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吸毒、酗酒、飙车、通宵打游戏等不良现象泛滥,拜金主义、拜物主义层出不穷,如此种种,都是缺乏生命教育的表现。首先,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为了唤醒其生命意识。大学生常常盲目追求感官享受而不知死之将至,中国传统文化“重生轻死”,人们避讳生死问题使得中国生命教育缺失。但事实是:人的生命极为脆弱,生命教育不容忽视。大学生很少思考生命的相关问题,或者说对这一类问题存而不论,唤醒人的生命意识使人不再忽视生命的有限和脆弱,理性地认识到生命意义、生命道德,才会更加珍惜生命。其次,大学生生命教育是让其尊重生命。西方人崇尚年轻、成就、人生价值,人们认真对待生命,生命教育在欧美社会已相当普及,但在我国大陆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得到重视。生死相依,没有了生命,我们的一切价值都将失去意义,当代大学生极易冲动,没有深刻认识到生命是一次性、单向流动的,一言不合就群殴滋事、拔刀相向,对关系密切的同学、室友痛下杀手,在危险地带自拍,过马路仍然低头看手机,稍微不顺心就选择自杀结束生命等都是不尊重生命、对人生不负责任的行为。再次,认识生命必须敬畏生命,生命教育就是要关爱生命。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前所未有,人们重科技轻生命,漠视生命、无视生命,为经济利益残害生命,生命教育在现实社会处于缺失状态。此外,“人类中心主义”致使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日益紧张,盲目追求工业发展而忽视自然生态,殊不知人类与自然无法和谐共生其实就是对人们自身生命的销毁,生命教育是生命关系的教育。最后,通过生命教育,使人懂得体验生命、享受生命。随着社会发展,温饱问题不再使人忧虑,人们开始迷惘、庸碌无为,不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意义何在,生命教育刻不容缓。人们将自己的生命看作一个客体,体悟生命对主体本身的意义,思考自己一生创造的对社会对他人的所有价值,以此为重要视角,可增强或帮助人类对生命的呵护和敬仰,透析生命的本质,看清生命的意义。

三、生命教育对提升大学生生命意识的意义

第3篇:生命意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生 生命意识教育 珍惜生命 生命价值

一、高职学生生命观的现状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职生的以自己为中心状态会变得越来越突出。在现实生活中就表现出思想颓废、毫无进取心、对生命的价值感非常的淡漠。同时,现在的高职学生生存能力低下。因此,在学校中加强学生对自己生命的感知和领悟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有效并稳妥地进行生命教育是职业教改中的一项十分紧急的任务。

二、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的意义

生命教育就是关于生命的教育活动,其中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会人们认知生命。二是把尊重生命主体作为核心,以教育作为手段,开展各种各样的生命教育活动。让他们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同时提高生存技能、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大大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提升他们对各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并从根本上去解决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所以,生命教育能在极大的程度上实现高职教育中情感教育这一目的。

三、高职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1)有关生命知识的教育是生命意识教育的基础。让高职学生去认识生命的起源、发展、消亡等、去体会生命的价值是高职学生实现一切价值的前提。然而死亡教育又是生命意识教育中最明确、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在生命意识教育的过程中,只有让高职学生生充分地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才会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

(2)人的生命是创造和实现人类一切价值的基础。生命意识教育就是要加强对高职学生的生存能力的教育,帮助他们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使他们能有效地保护自己。

(3)生命意识重要的是要承担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做任何事情、做任何决断的时候要对自己、亲人和社会负责。生命意识教育还应强调感恩教育。生命是感谢他人的帮助,从而激发他们对生命的热情,增强生命的责任感。

(4)挫折教育是高职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生命意识教育必须让高职学生认识到在人生的过程中苦难是无法避免的。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境遇,“多一份苦难、多一种体验”。因此,在进行生命意识教育时。

(5)生命价值教育是高职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重中之重,是生命意识教育的核心。生命价值教育主要是引导高职学生从正面认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建立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的关系。

四、高职学生实施生命意识教育的途径

1、开设生命意识教育课程。

这一课程,能够引入生命意识教育的理念,让高职学生全面、全方位地认识生命,从而树立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毫无疑问,这是高职学校实施生命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2、在课堂上融入生命意识教育

(1)健康的身体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基础,健康的生命是实现人生意义、享受美好生活的自然前提。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攀缘、奔跑、跳跃等不仅传授给了学生运动方面的技术技能,而且还给予了学生在处理应急情况、规避危险时所需要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师在组织打篮球、踢足球等运动中使学生体验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和对生命的灵感。

(2)语文课程是中华儿女学习母语的主要渠道,它是表达人文精神和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的重要源泉,是提升生命品格的重要手段。从优美的文学作品中,语文教师可以挖掘生命意识教育的素材,让学生学会把自己对生命的体验与作者的生命历程以及作品中所体现的生命内涵联系起来,使学生从贴近生活的语文教学中触碰到生命、认识到情感的珍贵和人性的美好。

3、借助课外活动进行生命意识教育

(1)开展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或专题讲座,将常规的教育教学和主题教育相结合起来。结合高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高职学校开展有关健康、生命安全、爱情、法制、环保、感恩、事业等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和板报宣传;邀请相关专家做生命意识教育的专题讲座,这样可以使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多样化的生命体验,让他们从正面对人生有更深的了解。

(2)实践是认识生命真谛的源泉。因此,高职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多样、有价值、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让他们从中感悟人生的精彩和生命的真谛。比如,组织高职学生做志愿者到敬老院、福利院、特殊(聋哑、智障等)学校等地为需要的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直观地认识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组织高职学生参观纪念馆、劳教所等,增强法制观念和责任感。

(3)在高职校园里,利用各种各样的校园资源,比如:宣传栏、校园广播(网)、飞信、QQ等,营造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的校园环境,并提供传播生命知识、探讨生命意义的渠道。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是教育的最高追求。真正的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在高职校的教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引导高职学生最终实现生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晓燕,李玉明.让生命教育融入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0(10).

第4篇:生命意识范文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所提出的要求之一,其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民族的未来以及人民的福祉,它是一项长远大计。党的十七大报告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与民族的生存发展联系起来,要求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文明意识。党的十八大再次明确提出了要大力推进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也越发重要。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生态文明意识,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做出贡献。高校作为对大学生群体传播知识与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应积极发挥这一优势,在进行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引导,促进其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本文分析了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对策与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德育教育

生态文明意识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的、科学的、合理的认识。它是由文化与自然价值相结合,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同时它也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强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

一、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广泛缺乏生态文明意识,由于一些高校将教学育人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与政治素质方面,而恰恰忽略了对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德育教育的培养,使得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淡薄,有关生态文明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从而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目标淡化,没有从较高层面上建立一个完整科学的生态意识。因此,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和行为经常发生。例如:浪费水电、浪费粮食、不爱惜公共设施、随手丢弃垃圾,随处乱写乱画等。对于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些高校虽然进行了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也开设了一些关于生态文明的课程。但是,由于缺乏教育力度,课程空洞乏味,仅仅从图片以及罗列的数据方面让大学生了解有关生态文明的内容,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感受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其效果并不理想,致使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并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对于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关键在于让大学生清醒的认识到生态文明的建设关乎全民族的发展与福祉,要积极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以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看待问题,明确如果不能够合理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制约经济的发展,制约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党的十八大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趋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提升其生态文明素养显得尤为迫切。

二、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解决对策

(一)开设具有综合性的课程

在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方面,高校应致力于开设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该课程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开放,其囊括关于生态文明各方面的知识内容,具有灵活性、充分性以及内容的广泛性,成为一门公共必修课。以往的课程设置多数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仅仅是通过一些幻灯片或者一些数据来让学生对生态文明进行简单的认识,而该综合性课程,从内容上更加充分饱满,使得大学生能够通过课程的学习深刻地认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环境保护知识,自身建立起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念,从而形成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

(二)不断加强关于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师资力量

在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方面,老师作为主要的引导者,首先应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具备各方面素质,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因其自身生态文明意识的高低会对德育教育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应当打造一支力量雄厚、水平过硬的教师团队。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多开展一些具有真正意义的、有价值的活动,将关于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治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等知识教授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树立起正确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

(三)将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不断的与校园文化相融合。

大学的校园文化生活对于大学生精神素质的提升以及道德情操的养成产生着重要的引导和指示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积极将生态文明意识观念与其融合,切实开展一系列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动,通过活动的形式,引导和教育广大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节约资源的观念意识,使得校园成为培养大学生态文明意识的摇篮。

(四)开展各类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

第5篇:生命意识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海南省部分高校

在党的报告中指出:“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1]大学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强弱关乎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关乎我国生态环境的优劣。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意识要从大学生开始做起。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现状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我们对部分高校进行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的网上问卷调查。问卷共发放4287份,回收有效问卷4285份,回收率为99.95%。在回收到的4285份有效问卷中,有50.90%是女生,49.10%是男生,年龄分布在18~24岁。此次调查的学生范围是我国部分高校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其中文科类专业占8.40%,理工科类专业占77.40%,其他专业占14.20%,其中,包括民办高校17所和公办高校83所;专科大学生36人和本科大学生64人。此次问卷的内容主要涉及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环境建设参与度、践行生态文明三个方面。

(一)大学生掌握的生态文明知识匮乏具备基本的生态文明知识应该是我国公民的基本素质,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更应主动培养自我生态意识。然而,通过此次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基本的生态文明知识了解度并不高,而且现在的大学生大多以网络、媒体、电视与书本、杂志、报刊等为主要的途径来获取部分关于生态文明的知识,了解到的生态文明知识不全面、不深入、不准确、不主动、不自觉。问卷的调查数据结果如表1所示。由这些结果可见,只有少部分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晓度较高,而大部分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知识知晓度一般,仍停留在“有所耳闻”“好像是听说过”的阶段,更有少数大学生“根本不知道”“都没听说过”生态文明知识是什么,知晓度较低。由此可见,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较匮乏。

(二)大学生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态度消极大学生对于时代赋予的“积极投身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召唤有不容推卸的责任。目前,大部分大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和个人的密切关系,但是总体上大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态度消极。在此次的调查问卷中就大学生在生态环境中应担当的责任程度,以及他们认为国家政府、企业工厂等应在生态环境中承担的责任程度的提问,他们的回答反映了他们对这一问题的认知度不高,思想上还不是足够的重视,具体如表2所示。

(三)大学生践行生态文明能力不强目前,我国大学生践行生态文明的能力不强。尽管家庭、学校和社会从不同层面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如节约用水用电、不要乱扔垃圾等,但目前大多数大学生还是认知与行为不一致,存在“认知超前行动滞后”的现象,具体如表3所示。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薄弱的原因

(一)大学生获取生态文明知识的渠道多,但针对性不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的背景下,大学生获取生态文明知识,除了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外,还有社会、家庭和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但针对性都不强。从整体上看,大学生的生态知识储备量少、层次较浅。其中网络媒体和学校教育是大学生获取生态文明知识的主要渠道,但是网络环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过多宣传“过度消费、浪费式消耗”等观念和行为,导致大学生获取的生态文明知识不准确,影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作为教育的主阵地,高校有责任向学生传授正确的生态环境知识及与生态文明有关的知识,但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切实落实生态文明知识的教育,只是流于思想政治课程的极少章节和少量教学内容的学习,获取的生态文明信息也仅是浮于表面,难以深入。

(二)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模式存在问题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方面存在些许不足。中国的大多数高校都忽略了生态课堂的重要性。除了主修生态学的学生,主修其他学科的学生获得生态文明知识的机会较少。许多大学生主动学习生态文明课程,但全校几乎没有生态文明课程。大多数与生态文明相关的课程都集中在生态环境这一章节,并未将生态文明教育渗入课堂内外的各个环节,不利于大学生获取更多的生态文明知识。此外,大多数教师尚未接受过正规的生态文明知识培训,教学仅限于课堂上有限时间的解释和示范,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对生态知识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理解。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许多高校都在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不少高校都通过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传播生态文明知识,但其中存在着学生对生态文明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学校对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缺乏评价标准、生态文明知识宣传形式缺乏创新、生态文明活动的组织有待加强、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缺乏延续性等不良现象。这些都表明我国高校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还没形成科学、完善的教育机制,在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上还存在不少问题。

(三)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与行动不一致如上所述,通过学校等渠道的教育,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但是还存在着践行的问题。家庭教育的影响、“应试教育”模式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现在大学生缺少社会责任感,对大学生的行为造成影响。所以虽然他们在思想观念上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并且面对生态环境的问题有一定的保护热情,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不强,很难落实到行动中,并未养成“绿色”行为习惯。空有理论知识而无实际行动,生态文明意识与自身行为严重脱节。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策略

(一)政府方面建设生态文明,关乎民族未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多年来,我党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目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为了奠定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根基,政府方面应该制定专门针对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法律法规,在法治框架内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具体实践中,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妇联等五个部门,《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从大局上为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做出指引。其中,环保部门要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生态环境法的权威,建立损害赔偿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让大学生了解此类法律法规。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主导做好生态文明教育的整体规划,引导全国高校开设生态文明课程。其他相关部门也应对从事生态环保产业的大学生给予鼓励和帮助。通过保障和激励机制,可以持续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二)学校教育方面高校首先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设生态环境课程,重视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把生态文明意识培养放在重要位置。除了建立与环境专业生态环境相关的现有必修课程外,还应建立全民生态环境教育选修课,并向非环境专业学生增设生态文明公共必修课。另外,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的个人经验和实践更加有效。因此,学校应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绿色教学。再者,还要积极联系学校外的相关实践基地,如湿地公园、林场和植物园,丰富生态文明教育的场所,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认知。有了更好的校外课堂,还需要建设校内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的体系,将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载体。第一,开展以班级为单元的实践教育,以达到更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效果。例如,学生遵循教师的生态环境研究,开展生态文明旅游、生态公益工作、生态调查、生态文明宣传等活动,使学生在感受自然的同时获得生态文明知识,增强生态意识,承担传播生态文明的重任。第二,充分利用学生环保社团,以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结合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题,以达到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生态意识、传播生态理念的目的。同时,学校还可以成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通过高校之间、学科之间的密切对话、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教学方法和知行途径等研究和探索,共同交心得体会。譬如,围绕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问题及未来工作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优化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体系。以此构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肩负起培育生态文明新一代的新使命、新任务。

(三)大学生自身方面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是美丽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和享受者,应该不断培养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所谓培养生态意识,就是通过各种培养意识的方法和手段,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让自己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并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养成保护生态环境、践行生态文明的行为习惯。大学生还要不断增强自己的生态文明践行能力,将生态文明意识落实到自己的行动当中。要主动积极地参加有关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的活动,并且积极响应生态文明宣传,养成关注环保的意识并且向身边的人宣传环保的生活方式,呼吁人们养成生态生活的习惯。强化环保的践行能力。大学生应该在生活上,严格约束自身行为。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做好垃圾的分类处理、节约水电、不浪费资源,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提高自身生态文明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大学生还要强化自我教育,改陋习,树新风。增强自我学习生态文明的主动性、提高自我的生态责任感以及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首先,通过课堂获取更多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知识,并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对教师所讲的生态环境知识进行思考,从而加深对生态知识的理解。其次,可以通过上网或查阅书籍的方式进行相应的知识补充。除了平时生态文明的理论知识学习外,还要主动参加相关的环保实践活动,养成“绿色”的行为习惯。同时,为了增加自身的生态价值认同感和责任感,还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实践活动中了解自身周围的生态环境,肩负起责任,逐渐认识到树立科学、进步的生态文明意识对全球生态保护的重要作用。总之,生态文明意识作为当今人类社会最高形式的一种文明意识,综合体现了人类意识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党的十八大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而在中,又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阐述和创新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旨在引导当代大学生具有正确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向。调查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程度,有利于了解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观,便于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同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