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物理学习教学案例范文

初中物理学习教学案例精选(九篇)

初中物理学习教学案例

第1篇:初中物理学习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案例教学法 应用与实践

0.引言

在以往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取讲解的形式,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但未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且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及自主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在此种形势下,初中生物教师就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从实际教学目标及内容出发,设置一定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思考与探究,在拓展其思维的基础上,充分提高学习效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应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其全面发展。

1.案例教学法的相关概念

案例教学广义上指的是教师通过描述具体的情境,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情境中蕴含的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将案例教学应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则是指选用一些能将生物知识及规律体现出来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案例,并通过一系列的整理及分析,进而加工成为案例。生物教师通过详细描述这些情境,或借助多媒体等技术,来模拟再现案例的实际情况,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或以小组的形式来分析并探讨这些案例情境,使之得出结论及自身独特的见解,在充分掌握生物知识的基础上,实现问题解决能力及学习能力的提高[1]。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其生理及心理均发生着显著变化,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虽然思维不断深化,但尚不成熟;意志逐渐增强,但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是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及心理发育特点的。

2.案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及实践策略

2.1案例讲授教学的应用与实践

在案例讲授教学方法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其通过讲解相关案例,从而有效结合案例与课程理论知识,并促进完整生物课程内容体系的形成[2]。

例如,在开展《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师便可向学生讲解生态系统中的具体案例,如乌龟及鳄鱼等生活在河中的爬行动物,它们在产卵期会爬上河岸;在大树上筑巢的鹭等动物则喜欢吃河里面的鱼虾等。此外,在河流这一生态系统中,空气、阳光等并不是独有的,当出现降雨时,还会带来其他地区的水分,陆地上的土壤也会被冲到河流中;河水则可用于生活饮用水及灌溉用水等。讲解完这些案例后,教师可提出“与河流生态系统存在关联的生态系统有哪些”这一概括性问题,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以上述案例为依据,从各生态系统中多种生物,以及地域关系中森林草原生态系统、大气循环系统等非生物因素等方面出发,来对学生展开详细讲解,进而证明大气循环、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均与河流生态系统存在紧密联系。

2.2案例讨论教学的应用与实践

案例讨论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师在高度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指导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分析并讨论创设的教学案例。在初中生物案例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便是案例讨论教学,此种方法可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及热情充分激发出来,在促进其参与意识增强的基础上,有效促进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究及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3]。

例如,在开展《动物的行为》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师可指出一些动物为完成某项行为,或是达到某个目的,甚至会牺牲自己的生命,它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这样一来,便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主动讨论动物界中的一些现象。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也会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从而合理解释动物的这些行为。如在迁徙的途中,当大雁需要休息时,它们便会派出患病的,或是身体比较弱的孤雁来站岗及放哨,放哨的大雁一旦发现有敌人入侵时,便会发出警报,来通知整个雁群马上逃生或是做好御敌的准备,但这只站岗的孤雁就很容易成为猎物的捕食对象。再比如螳螂这种动物,雌螳螂之所以吃掉雄螳螂的头部,这是因为其头部存在抑制的物质,会对行为产生不利影响。学生通过讨论这些案例,便深刻理解动物出现各种行为的主要目的便是为了生存和种族繁衍。

2.3案例练习教学的应用与实践

案例练习教学这一方法通常应用在课堂结束后,单元练习以及考试等过程。教师可向学生发放一些联系类的案例资料,让其展开独立分析与思考,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合理的判断。

例如,在完成《生物技术》这一章节的教学后,教师可给学生下列案例材料:近些年来,科学技术及生物农业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化学农药的产量及品种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与此同时,害虫的抗药性也随之增强,这便严重危害到农作物的生长及发育,给农业及其周边产业造成了非常大冲击,同时也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此种形势下,我国科研人员加大了研究力度,通过在棉花、水稻等的细胞中导入生物抗虫基因,成功培育出了具有抗虫基因及能力的作物品种。教师便可从上述案例出发,提出“现代生物技术有哪些?”“转基因技术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等问题,并让学生展开相应的练习,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3.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大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模式也面临着进一步的改革。面对复杂的生物知识,教师只有通过应用案例教学法,将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及自主性充分激发出来,才能使其展开主动学习与探索,在将生物知识全面落实的基础上,促进我国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提高,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加国.案例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9(36):249-250.

第2篇:初中物理学习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初中生;生活化教学

物理生活化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能结合自身的认知水平去理解物理知识,因此在物理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结合物理知识去挑选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场景,以便让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去理解学习物理学科的意义价值所在,从而使学生更主动的去学习物理学知识,让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到达提升物理学科的教学效率的最终目的。

一、初中物理是一门和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因此将教学生活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教学中针对物理课程的特点,在进行知识传授时运用生活化的授课方法,不仅丰富了学生眼界和生活经验,还会给学生学习带来积极的效果,从而很好的提升物理课程的教学水平。目前将生活化教学方法运用在初中物理课程中有两个必须。(一)新课标的推行导致必须进行物理课程生活化教学。在传统应试教育的作用下,很多学校为了达到所谓的“高分”和“高升学率”把学生的分数看得很重要,把分数高低作为评价学生是否优秀、老师教学水平是否高超的标准。针对这一现象,传统的物理学课堂上,教师往往都是根据考纲和试卷开展教学的,对一些非考试重点的知识往往是一笔带过。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物理的认知仅仅留在理论、概念上,学生的物理认识得不到提升。现在虽然新课标已经推行了很久,但是在部分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存在换汤不换药的现象,因此为了让物理教学能符合新课标的标准,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开展生活化教学势在必行。(二)从开设物理课程的教学目的来看必须让物理教学生活化。物理课程的开设不是为了增加学生的考试科目,而是为了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我国开设物理课程的目的有以下三点:1.物理课程的开设能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一些物理现象形成的原因,同时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2.物理和数学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并且和很多探索性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对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非常有帮助;3.物理是评价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学好物理学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有帮助。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意义重大,要达到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必须在物理课堂上开展生活化教学。

二、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开展有效的生活化教学

我们都知道学生之间的存在很大的认知差异,认知能力越高的人学习物理的能力就越强,教师要想运用生活化教学的手段提升物理学的教学水平,可以从一下三方面着手。(一)让教学环境贴近生活。物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他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为物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积极把教学课堂变得贴近生活,这样不仅能让教学变得轻松,还能提高学生的参与。例如在进行“杠杆平衡”的教学时,物理老师可以创造一个生活化的教学环境———生活中买菜,运用这一生活化的场景,让学生知道小贩是如何运用物理知识让称缺斤少两的,这样既掌握知识,又增加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物理老师还可以多准备几把称,包括正常的称和多把不一样的问题称,让学生亲自操作,体验不同因素带来的不同结果,从而增加学生对只是点的认识。可以说打造接近生活的教学环境,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营造活跃、轻松的学习氛围,还能让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掌握知识,生活化的物理课堂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思维认识同时得到了锻炼,是一举两得教学方法。(二)把物理知识和生活实例结合。在开展初中物理生活化的教学中,打造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环境固然重要,但是与之相应的案例一定要“接地气”。初中物理老师要通过“接地气”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学习物理知识的意义,这样有利于学生增加对物理的学习欲望,一定要避免刻意追求“高大上”而例举一些生涩难懂的案例。例如:在学习“物体的惯性”时,物理老师要多运用生活的实例,比如小汽车要快速行驶中突然刹车后还要滑行一段距离;人们坐在行驶的火车上,火车紧急刹车人的身体还要继续向前倾斜等。又比如在讲“物体液化吸热”的知识点时,可以例举冬天冰雪融化时的比下雪时更让人觉得冷,以此引出物体液化要吸热;也可以例举人类运用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案例,这个案例可以很好的从固体液化吸热讲到气体遇冷液化的过程,综合性很高。因此可以说物理源于生活只要案例例举得当物理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因此要想完美的在物理课堂上开展生活化教学,设置生活环境和例举“接地气”的案例都非常重要。(三)增加课后作业的实践性。我们知道要想学好一门课程课后复习是相当重要的,既然物理学科是一门源于生活的的课程,那么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也要把物理学科知识和生活紧密相连,要让课后作业也生活化,让学生不觉得物理课后作业是任务的同时还能从实践中觉得学习物理很有乐趣。例如,我们在学习完“密度”的相关知识后给学生布置一道计算妈妈金银首饰纯度的课后任务,让学生亲自测量妈妈首饰的体积、重量、查阅相关金属密度资料然后进行计算。这种课后作业灵活多变,还带有一定的探究性质,在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时还帮助学生增加了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充满实践性和生活化的作业不仅能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和生活的认识,还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充满乐趣,一定程度的给学生减负,并让学生在做中学。

三、总结

对于学生来说初中物理学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是帮助学生从知识点掌握到知识点运用的重要手段,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是很有必要的。文章中的案例是物理教学中最基本的案例,要想提升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中的作用还需要物理老师根据学生特点不断学习。

作者:李辉 单位:徐州市铜山区汉王中学

参考文献

[1]钟祖风.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法的有效尝试[J].基础教育研究,2015.

第3篇:初中物理学习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 初中物理 生活化 教学现状 教学对策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物理学中的很多知识、理论都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初中物理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施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全面提高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效率。当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于抽象化的理论知识教学,课堂教学和生活严重脱离,学生在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之后,不知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从而严重影响学生的生活能力。以下笔者结合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现状,分析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从根本上讲,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即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可以将一些贴近生活的案例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生活实例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可以全面提升学生求知欲、探索能力,让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物理现象感兴趣,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科学素养。

2.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教学只是局限在干巴巴的理论知识上,势必会让学生觉得枯燥和乏味;反之,如果教师将很多现实的生活案例、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将极大地增强物理教学课堂的趣味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物理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现状

1.教师对生活化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

教师对物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是导致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教学重心没有放在生活化教学上,会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基本不会将生活化的教学案例渗透到物理教学实践中,也不会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索生活中时常发生的物理现象,从而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身边的一些物理现象和物理反应都是毫无知觉的,严重阻碍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提升。

2.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对于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而言,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个重要途径是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将生活化的教学案例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升的目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只是照本宣科地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而要拓展教学的内容,将生活化的教学案例有机渗透是困难的。因此,可以说教师教学能力的低下,是导致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效率低下的又一重要因素。

三、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对策

以上笔者分析了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及其现状,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采取怎样的教学措施,促进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有序进行呢?

1.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进行课堂教学导入

课堂导入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设置疑问和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达到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效果,可以将生活化的教学案例融入课堂教学导入。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压强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作为课堂导入,如我们平时随处可见的钉子,钉子有粗有细,有大有小。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一颗既粗又钝和一颗既细又尖的钉子分别钉入同样的木板上,观察其中的使力情况,然后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肯定会发现:粗且钝的钉子难以钉入,而细且尖的钉子容易钉入,教师由此给学生引入压强的概念,学生听完之后瞬间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是生活化教学案例给学生的直观感受,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案例达到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目的

物理知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达到生活化的教学目的,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课余活动,达到生活化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摩擦力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带领学生参观拔河比赛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在拔河比赛的过程中,为什么一些运动员会专门挑选防滑效果比较好的鞋子?为何拔河比赛一般会选择在没有沙子的地面上进行?一个重要的因素都是为了增强摩擦力。通过这些教学案例的分析,学生会对相关的知识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而且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3.布置生活化的课外作业

生活化的课外作业,有利于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课余时间学会观察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观察能力,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在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时可以布置一些具有典型生活化气息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结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通过重视生活化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笔者结合自己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经验,阐述生活化的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并结合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现状分析相应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第4篇:初中物理学习教学案例范文

一、使用案例教学法的效果

1.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具体的思想品德知识

在学生的传统观念中,思想品德学科向来比较枯燥,知识点和原理也较为抽象,不容易理解,所以使得大多数的初中生不喜欢学习思想品德学科。而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活化课堂,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融入教学,进而共同思考,由具体演化到抽象、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最终认识到学习政治知识的规律。

2.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学习能力

优秀的教师往往会指引学生自行探索真理,而不好的教师往往是直接将真理传达给学生。这两种方法所起到的效果有着天壤之别。同理,在课堂中使用案例教学法,也是引导学生自行探索真理的一个途径。案例教学法摆脱了传统学习的死记硬背模式,让学习变得灵活起来。而在这个背景下,学生便成为知识探索的主体,他们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可以自觉地对知识和真理进行探究。另外,在教师的指导下,初中生对一些案例材料进行阅读,独立思考,结合自身掌握的知识来分析案例材料,这一过程也可以间接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整理能力。

二、使用案例教学法的隐含问题

1.角色不明

在传统案例教学当中,教师和学生是课堂中的一对矛盾。其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中心角色。不过在对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这对矛盾的位置却出现了变化,最为明显的便是学生扮演着中心角色,由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不过在现阶段,很多思想品德课教师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教学的时候常常会摆不好自己的位置,代替学生分析案例,这就使得案例教学法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浅尝辄止

在案例教学当中不仅具备实际案例的描述,同时还包含了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停留在表面,一目了然,有的却隐藏极深,需要仔细地挖掘和剖析才可以弄懂。而初中生在分析案例的时候常常会停留在表面,对于深层次的事物无法成功窥探,挖掘不出事物的本质,有时还会被一些假象所迷惑。这时,教师必须及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案例分析方法,比如如何透过表面分析本质,如何在此基础上使用因果分析法、假设法等。然而在目前,个别初中思品课教师往往对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浅尝辄止,并不深度挖掘其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促进意义。因此,在日后的教学中我们必须严格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

三、完善案例教学法的对策

1.明确案例分析主角,提高教师引导功能

在利用案例教学法开展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时,首先要明确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充当引导者、领路者,在学生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适当指引、纠正。不要出现教师直接分析说明的情况,这样不仅会造成学生思考探索机会的丧失,更无法实现学习能力培养的初衷。

2.深入挖掘案例,严格控制案例数量

第5篇:初中物理学习教学案例范文

在初中物理教学不断改革和创新的情况下,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等有着极大影响。本文就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进行探讨,以进一步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案例

根据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可知,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特点等制定教学计划,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因此,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结合相关案例开展教学活动,在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水平上有着极大作用。

一、生活经验的合理运用

根据问题情境创设的情况来看,其具有一定探究性,在结合问题创设、问题解决这种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可以大大增强初中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因此,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快掌握相关物理知识,并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最终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所以,注重生活经验的合理运用,如在进行“声音和介质”这个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让学生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滴在盆里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水滴在玻璃瓶子和塑料盆里的声音有什么区别?”等,以便学生在探究的时候,进入到教师所设置的额教学情境中,从而根据生活中的经验来说出“声音和不同介质”的联系。同时,结合课堂上的案例进行更深入的讲解,如从课桌的一端敲击,其发出的声音可以传送另一端,并且,要耳朵贴着桌面才能听见,是因为声音可以通过固体的介质来传播,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二、物理现象的充分结合

根据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的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可以得到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时,注重生活中各种物理现象的充分结合,对于加强初中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想有着极大作用。例如:在很多建筑工程的施工中、货物的运输中,都能运用到“杠杆原理”,通过灵活运用杠杆方面的相关知识,施工效率、工作效率等可以大大提高。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建筑吊车的构造图”作为案例来分析,以便学生形象的了解杠杆原理的实践运用,以及对建筑吊车各个部位的受力情况进行准确分析,对于增强物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有着极大影响。与此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制作各种小模型,如电梯中使用的滑轮模型,可以有效降低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难度。

三、物理实验的合理应用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激发学生潜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注重物理实验的合理应用,可以通过物理实验来形象的解释相关物理知识,并由学生自己亲自阐述整个实验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有着极大作用。在设置教学情境时,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对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有着重要影响。例如:在进行“电路”知识的教学时,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况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究“串联”、“并联”的区别,并思考“家里使用的电器之间是串联,还是并联?”、“电表应该安装在电路的什么位置?”等,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的实践能力,并获得较好的物理实验教学效果。又如:在“漫反射”这个物理实验中,教师利用白纸、小平面镜、手电筒来进行演示,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每个同学的看法不一样?”,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于白纸、小平面镜是贴在黑板上的,因此,在不同角度下观察手电筒照射它们的时候,其光亮程度是不一样的。通过创设这种教学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对这个案例进行分析,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漫反射”具有的特点,从而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效率。

四、教学任务的合理设置

由于物理知识和我们的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注重应用性,并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不断创新的情况下,案例分析应与教学任务结合到一起,因此,教师必须注重教学任务的合理设置,如“磁场的方向性”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和磁场相关的事物,如指南针、磁铁、磁针等,并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讨论磁针放在磁场的某个部位、任意部位时,其N极所指的方向在哪里?磁针的受力情况?等等。与此同时,在经过多次实验后发现,磁针静止时的N极都是指向同一个方向,那么是为什么?以便学生带来问题去反复进行实验,不但有利于增强初中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通过教学情境启发学生不断探索,从而增强初中物理教学实效性。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合理创设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

作者:刘颖 单位:本溪市教师进修学院

参考文献

[1]周金龙,陈万金.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3:99.

第6篇:初中物理学习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导学案 有机结合

在新课改背景下,导学案设计是符合其核心要求的必然之举,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论原则,是具有重要启发性的教育教学模式。导学案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最直接的作用是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很好地践行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初中物理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验课程的设置为学生参与实践提供了良好机会。然而,现实情况是学生即使在实验过程中也难以获得充分的实践机会,因此,将导学案的概念引入初中物理教学有利于保证实验课程的顺利实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实践体验。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导学案设计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如何设计高水平的导学案

初中物理教学导学案的设计不仅要依据课程本身的特点,而且要考虑到中考的终极目标,因此,设计导学案要符合科学的流程和步骤,还要循序渐进,逐一攻克。设计过程中,一般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理清知识脉络、知识点深度解析、加强课后练习。

1.理清知识脉络:设计导学案必须全面理清初中物理教学的相关知识点,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有机串联起来,才能更加清晰地开展教学工作。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去除知识盲区,加深记忆。

2.知识点深度解析:深度解析知识点的过程包括发现规律、实例分析和强化练习。发现规律要把知识内容形象化地展示给学生,比如流程图、表格等,通过一切科学的、有效的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实例分析是列举具有典型性的物理习题,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并熟练解决相关问题。强化练习便是要使学生加强习题训练,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应用能力。

3.加强课后练习:这个环节是对第二阶段的具体分析,主要明确课后练习的广度与深度。广度主要是指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的延伸,深度主要是指练习内容的质量,这是由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的难易程度确定的。

二、设计导学案遇到的问题

设计导学案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而是要综合考查物理学科特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等要素。面对如此高规格的要求,物理教师在探索中遇到了不少典型问题。

1.导学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未发挥作用。教师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讲述知识点,并且讲述过程不够细致化。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

2.导学案成了学生手中的一叠材料,并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强化复习效果的作用。导学案中大多是教师罗列出的各种习题和讲解,加之新的教学手段的引入,教师本身对导学案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3.导学案内容过于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脱离实际生活。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中学考试越来越注重联系社会实际,注重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教师设计物理导学案时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不够,只是机械照搬书本知识并加以梳理,导致学生在考试时遇到实际问题就变得一筹莫展。

4.练习强度过大,学生的创造性受到打击。虽然加强习题练习有利于强化知识点的记忆,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点的能力,但是过犹不及,超负荷的练习只会造成学生积极性受挫,影响创新思维的培养。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导学案设计遵循其自有的规律,我们必须善于发现这个规律并加以利用,使其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效果的推动力。

三、导学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导学案在进行课程教学前对教学内容从形式、内容和最终效果方面作出了一系列设计与规定,可以很好地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应,进而实时调节教学节奏和方法。例如在讲解“声音的传播”实验时,教师在导学案中设计了声音通过固体、液体和空气三种介质传播而产生的速度变化的实验,学生在具体操作此项实验时由于无法准确获知声音到达的时间,因此导致实验难以进行下去。此时,教师通过延长声音传播路径的长度,对传播介质进行调整,从而使学生通过合作顺利计算出声音传播的时间。学生在参与课堂互动过程中时刻保持思考的习惯,形成了对课堂学习的持续性关注。这从侧面证明了初中物理导学案呈现的是使学生高度集中、更好地激发兴趣和思考力进行课程学习的教学模式。由于导学案在物理教学中发挥的独特作用,教学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2.极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学案的设计初衷是提倡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更好地凸显师生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不是“抛出答案”,而是“抛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调动思维、主动学习。例如在讲解“凸透镜成像”原理时,由于此原理较为抽象,教师需要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索,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凸透镜的结构特征,“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表明凸透镜成像呈现的是正立、倒立的像,也可以呈现虚像、实像,还能呈现放大、等大、缩小等状态,这样就能帮助学生正确区分凸透镜成像与凹透镜成像的异同。

3.极大程度地开展针对性教学。导学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更要关注针对性,开展具有特色的教学工作。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虽然不能顾及到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但应在综合考查学生学习实际的前提下提出具有科学性的方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就要清楚每个学生的优势和劣势,针对普遍存在的劣势安排一定课时进行特别指导,针对个别实际,教师课后对学生进行帮助指导,这是导学案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即“少数服从多数,同时兼顾少数”。

四、掌握科学应用初中物理导学案的一般方法

1.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学生对科学使用导学案存在一定误区,教师应加以正确指导,让学生带着问题领会教学案的精髓,对教材中出现的重难点等内容加以标记和理解,进而引导学生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展广泛而深刻的讨论、合作式学习,并从中再发现新问题,如此循环往复,加深对导学案的认识与应用。例如在讲解“物体的惯性”实验时,教师可安排学生按照导学案的规定划分小组进行独立实验,将4个棋子叠成一摞,用尺子迅速打出下面的棋子,观察其他棋子是否也被打出?上面的棋子正好落在正下方,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最后得出结论: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

2.利用导学案生成高效的课堂教学形式。导学案设计遵循一定的流程,主要从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加以考察。首先是课前预习阶段,学生应按照导学案的要求完成预习阶段的自学任务,将重难点问题记录下来。其次是讨论阶段,教师应有效组织学生对这些重难点问题加以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分享经验、解决疑问。最后对讨论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一般结论。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是有效控制节奏,以免讨论内容偏离主要方向,这就是一种值得引用的课堂教学模式。以讲解“匀变速运动”为例,在预习阶段,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相关现象亲身体验其规律。在讨论阶段,主要是通过实验方式探究这种运动的变化,并结合书中知识点的相关描述。在最后阶段,学生可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计算匀变速运动的一般公式。

五、结语

初中物理教学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导学案设计不再是一项简单快速的工程,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综合考虑书本知识、课堂时限和教学设施等多种因素,不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形成正确的思想,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使导学案真正成为有助于密切师生互动关系、增强教学效果的辅助教学法。当然,我们要正视导学案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善于从问题中吸收经验教训,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

参考文献:

第7篇:初中物理学习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导入 导入方法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155

初中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物理的学习,而物理又是一门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学生在刚刚进行物理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畏难心理,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能够采用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不仅能够缓解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畏惧心理,而且还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使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物理学习。本文就几种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展开论述。

一、实验导入法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重要学习内容,并且对学生进行物理学科学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验很多较为抽象难理解的物理现象,能够更加直观、生动的展示给学生。针对实验的特点,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引入实验法。

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就课堂上要讲解的知识点,有效的进行实验设计,通过实验器材及实验现象,在课堂之始很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教师在讲解“惯性定理”这一重要知识点时,就可以有效的引入实验。课堂之始教师有效的通过器材将运动过程中的惯性现象展示给学生,能够很好的引发学生进行思考,较之于教师直接对学生进行惯性定理的讲解,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对惯性定理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奠定基础。

实验导入法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物理课堂导入方法,初中物理教师要对该种方法进行深入的思考,在很好的发挥其课堂导入功能的同时,也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促进学生物理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案例导入法

学以致用、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点的能力,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在这一指导思想的引导下,要求教师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也为了更好的进行课堂导入设计,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有效的应用案例导入法。

针对课堂上教师要讲解的知识点,有效的进行案例选取,课堂之始,教师首先运用案例进行课堂导入,较之于教师直接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案例的导入能够首先营造一种较为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教师选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案例,也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很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奠定了基础。

案例导入法的应用,不仅为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同时对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点的意识与能力也有很大帮助。通过案例学生发现,物理知识点原来能够很好的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而提升了学生应用知识点的意义,在教师对案例的分析与讲解的引导下,学生应用知识点的能力也逐渐得到了提升,因此,案例导入法的运用,能够收到多重教学效果,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积极的加以应用。

三、有效应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教学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也应该积极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中不仅对课堂导入环节引起了重视,而且在实际的教学中,还积极的在课堂导入环节引入多媒体。

运用多媒体进行初中物理课堂导入,能够收到良好的导入效果,多媒体以其强大的声像功能,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导入环节就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当然,在将多媒体引入课堂导入环节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有效的进行课件设计,并且课件的内容能够有效的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开展,这样才能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学习。

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环节的课件时,要紧紧地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展开,并且能够穿插有助于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的因素,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课堂导入的有效性。

四、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导入方法,传统教学中,教师在上课之始,就会针对学生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复习。而进入新的时期,人们对复习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复习不仅仅是对学生掌握上一节课教师讲解的知识点的考量,如果能够有效的进行设计,还能够达到很好的进行课堂导入的效果。

当然,如果教师在课堂之始,简单的就上一节课学生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提问,收到的导入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教师只有对有效的复习进行精心设计,才会收到良好的导入效果。物理知识点之间有很强的内在联系性,教师在复习环节要一边引导学生对上节课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复习,一边根据知识点设置一些思考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引出新的知识点,自然的实现课堂导入。当然,教师在运用复习导入法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消除知识盲区,对于上节课学生没能有效掌握的知识点,教师要耐心的进行讲解,在进一步扫除学生学习障碍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设疑导入法

一切知识获取的开始都是疑问的产生,只有产生了疑问并且积极地解决疑问,才能消除困惑获取知识。而在众多的课堂导入方法中,设疑导入法无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就十分注重设疑导入法的应用。

第8篇:初中物理学习教学案例范文

“形同质异”与“形异质同”

带电体的电势及场强求解方法

几个易混的条件模型辨析

静电场中的“像电荷”及其应用

让“互联网+”走进物理课堂教学

奇妙的“水上升”趣味实验探究

巧用临界态判断连接体运动性质

高考题中的板块模型欣赏

一道电路动态分析题的三种解法

2015年高考试题中的叠加电场例析

关于电磁感应中金属棒运动位移题析

介绍一种指针平移磁电式电流表

初中物理中“短路”教学探讨

有关传送带问题的创新题型赏析

类比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功能初探

初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初探

略论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策略

浅析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变化问题

从“圆锥摆”到“瓦特速度调节器”

传送带模型中摩擦力的突变问题探讨

关于热机模拟实验的探究和改进

利用DIS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例谈定值电阻在电学实验中的应用

灵活构建物理图像巧妙解决力学问题

提高学生物理解题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命制电磁感应习题应注意题设条件的自洽性

PCK观照下的高中物理校本教研模式初探

比较法在“变压器”教学中应用初探

江苏物理高考实验试题研究及教学建议

运用“一题多解”训练学生的思维

从几道中考物理题谈实验探究题教学

探究“微视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高中物理学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例谈利用微型物理实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生活问题导学在初中物理复习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初探

提高初中物理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基于“微探究”的《电场线》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策略初探

以地球为参考系下太阳系各行星运动轨迹的探讨

用活动引导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设计策略初探

实验和理论相结合探究串联电路总电阻特点

亲历发现感悟科学探究——“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基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初中物理命题初探

“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翻转课堂”在初中物理有效教学中的运用

半偏法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实验系统误差分析

第9篇:初中物理学习教学案例范文

初三物理中考总复习,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阶段,时间紧,内容多,老师必须要想好备考策略,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全面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知识,提高复习的效率。在复习过程中本人采用学案教学法,我的学案包括五个环节:学习目标——典例分析——归纳要点构建体系——限时训练——学习感悟;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际,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和体会。

一、明确学习目标,有的放矢

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引领着整个教学的思路,包括习题的选择和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因此我十分重视教学目标的制定。在确定教学目标过程中,本人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参考《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结合2011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指导书》的要求,拟定知识点、能力目标、掌握的等级要求。这样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知识点的一一落实,逐一攻破。

二、精选例题,精讲巧练

在学案的编排上本人把典例分析安排在知识构建之前,是因为本人认为复习的知识学生已经全部学过了,如果用不论难易、是否已掌握的方式进行全面复习,在复习时间很紧的情况下是不可取的,而且学生也会觉得疲惫不堪,这样就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复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本人把例题放在知识构建之前,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做题,找出遗忘了的或不懂的问题。老师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调整复习的内容。

精选例题是提高复习课质量的关键,选择的例题要有代表性,通过以点带面,既要能唤起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的回忆,又要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另外,选择的例题尽可能来自课本或者由课本中的题目变形而成。因为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知识题为主,而且大部分基础题都是课本上的原题或由原题改编而成的,后面的大题虽然是“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或者是教材中题目的引申、变形或组合而成的。例:如图是小军家用的电能表及2月份初、末的两次读数。

1.则小军家2月初电能表读数是 ,2月末电能表读数是 ,小军家2月份耗电 度,合 J;

2.若按0.5元/kw?h计算,他家本月应缴纳电费 元;

3.他家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得超过 W;

4.若电能表在10min内转了300R,则接在该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为 kw?h,该用电器的电功率为 W。

在《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中,要求学生能够解释电能表重要参数的物理意义,并能根据电能表所给的信息进行简单计算。

本题第一问设计主要考查学生会读电能表,会计算消耗的电能。第二问设计考查学生能通过电能表计算电费。在第三问设计考查学生能通过电能表的信息“220V 10A”计算家庭电路中允许同时使用的用电器的总功率。

三、限时训练,及时反馈

课堂上要结合本节课的复习目标,设计适量的题目进行当堂训练,既能让学生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让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备下一节课的查漏补缺工作。

例:如 图所示是有关电与磁实验的装置图,其中用来研究磁场对电流作用的是图( )。

一道题就能考查《电与磁》的三种磁现象,既简单又能达到课堂检测的效果。

四、学习感悟,总结提升

在课堂的最后,指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疏理知识、归纳规律、总结方法。让学生谈一谈本节课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还有哪些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