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作文教学范文

初中作文教学精选(九篇)

初中作文教学

第1篇:初中作文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对策分析

随着中学语文新课标的不断深入贯彻,初中生语文素质的不断提高,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高,这一点从中考中的作文所占分数比重不断加大就可以看出。因此,教师和学生对作文教学都越来越重视。尽管如此,现实中的初中生作文水平和能力还是不尽如人意,学生的作文陷入一种模仿抄袭的套路。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今天初中作文教学的局面呢?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又应该怎样去面对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呢?以下是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作文教学的一些尝试和分析。

一、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虽然初中语文教学在新课标引领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提高了,人们越来越重视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但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和急功近利思想的诱惑,初中作文教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我们只有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地面对,采取相应的措施,初中作文教学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作文教学的现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浓。目前初中语文教学是按单元教学要求进行作文写作训练的,每次写作都是在讲读课文之后,学生根据教师预先设置的题目范围和写作要求完成的。对于作文写作,学生都不是自愿的,他们都是为完成任务而不得不为之。学生对作文的写作,不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完全是一种被动无奈的行为,他们不能尽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写自己喜欢的内容。这样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影响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2)学生作文的基础薄弱,质量不高。如前面所说,学生的每次作文都是老师安排下进行的,不是出自学生内心的愿望,所以质量比较差:他们对事物和人物不能仔细观察,深入了解,语言表达缺乏活力,缺少感情,内容受到限制,空洞乏力,条理混乱,学生在下笔时不作仔细思考和构思文章结构,造成文章布局不合理,更有甚者,不少同学对标点、段落把握不准。所有这些,都是源于学生语文基础薄弱。

(3)教师对作文教学不够重视。在学校,特别是农村初中,师资不足,不少教师平时工作量大,既有家庭的,也有学校的,还有学生生活方面的工作。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思想感受把握不清,又对学生的作文不能及时评改,更有甚者,一个学期对作文布置的数量很少,平时的训练不多,即使评改,也是粗略简单。这些都是教师对作文教学的不够重视造成的。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对策

作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保证。因此制定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措施和策略势在必行。那么作为教师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应对和改进呢?

(1)端正写作态度,明确写作目的。学生的写作态度直接关系到作文质量的高低。心理研究表明,一个人处于兴趣之中,就会认真努力的去做好每件事。写作也一样,当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就会积极去完成,并努力做好。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端正写作态度,让学生明确初中作文写作的目的在于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为将来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在正确的态度引领下,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学生写作业才会有动力。

(2)结合文本教学,引导观察思考。学生的写作不能脱离文本教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学习文本中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之后,将它应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尤其是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身边的一些事和人,把自己最熟悉和清楚的人和事作为写作的素材,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学生作文的素材源于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而作文的谋篇布局就要借助文本教学中所获取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只有在不断的强化训练中,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不断思考、体味,不断推敲,用真情实感去描述,文章的质量才会有所提高。

(3)修正评价体系,倡导评写结合。教师从自身做起,端正教学态度,对学生作文要及时评价,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对于作文评价,教师可以改变方法,可以教师改,还可教会学生自己改,同学之间互相改,在改的过程中作好记录:哪里有缺陷?哪里是优点?让学生在评改中了解自己,也了解同学,然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要培养学生在“改”中“读”,在“读”中“悟”,在“悟”中继续写。通过不断的评写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真正的提高,写作的能力才会真正得到提升。

总之,初中作文教学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工作,其质量水准的提升,需要每一个一线初中语文教师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同时密切关注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让每一次教学都变得更有成效。唯有如此,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才能迎来全新的发展和灿烂的春天。

参考文献:

[1]陈燕莉. 浅析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J]. 中小学电教(下),2011,(06)

[2]吕陆君. 中学作文批改新模式探索[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8)

第2篇:初中作文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对策分析

随着中学语文新课标的不断深入贯彻,初中生语文素质的不断提高,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高,这一点从中考时的作文所占分数比重不断加大就可以看出。因此,师生对作文教学都越来越重视。尽管如此,现实中的初中生作文水平和能力还是不尽如人意,学生的作文陷入一种模仿抄袭的套路。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今天初中作文教学的局面呢?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又应该怎样去面对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呢?以下是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作文教学的一些尝试和分析。

一、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虽然初中语文教学在新课标引领下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提高了,人们越来越重视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但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和急功近利思想的诱惑,初中作文教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我们只有清醒地认识和正确面对,采取相应的措施,初中作文教学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作文教学的现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浓。目前初中语文教学是按单元教学要求进行作文写作训练的,每次写作都是在讲读课文之后,学生根据教师预先设置的题目范围和写作要求完成的。对于写作,学生都不是自愿的。他们都是为完成任务而不得不为之。学生对作文的写作。不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完全是一种被动无奈的行为,他们不能尽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写自己喜欢的内容。这样就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影响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2 学生作文的基础薄弱,质量不高。如前面所说,学生的每次作文都是在老师的安排下进行的,不是出于学生内心的愿望,所以质量比较差。他们对事物和人物不能仔细观察、深入了解,语言表达缺乏活力,缺少感情,内容受到限制,空洞乏力,条理混乱,学生在下笔时不作仔细思考和构思文章结构,造成文章布局不合理,更有甚者,不少同学对标点、段落把握不准。所有这些,都是源于学生语文基础薄弱。

3 教师对作文教学不够重视。在学校,特别是农村初中,由于师资不足,不少教师平时工作量大,既有家庭的,也有学校的,还有学生生活方面的工作。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思想感受把握不透,又对学生的作文不能及时评改,更有甚者,一个学期对作文布置的数量很少,平时的训练不多,即使评改,也是粗略简单。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对策

作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保证。因此制订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措施和策略势在必行。那么,作为教师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应对和改进呢?

1 端正写作态度,明确写作目的。学生的写作态度直接关系到作文质量的高低。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对某件事产生了兴趣,就会认真努力地去做好。写作也一样,当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就会积极去完成,并努力做好。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端正写作态度,让学生明确初中作文写作的目的在于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为将来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只有在正确的态度引领下,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学生写作才会有动力。

2 结合文本教学,引导观察思考。学生的写作不能脱离文本教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学习文本中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之后,将它应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尤其是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身边的一些事和人,把自己最熟悉和清楚的人和事作为写作的素材,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学生作文的素材源于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而作文的谋篇布局就要借助文本教学中所获取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只有不断地强化训练,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不断思考、体味,不断推敲,用真情实感去描述,文章的质量才会有所提高。

第3篇:初中作文教学范文

目前,有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然是搞“题海战术”,在题海中玩浮沉,重理轻文,并且这种现象还比较严重。以至于有不少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理科书”,平时很少阅读课外书,更缺乏写作练习,对作文更是望而生畏。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对作文不再害怕,感觉作文是比较容易的事,有话可说、有物可写。这就需要学生必须注重积累写作素材,多阅读文章。古人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破万卷”是说我们只有书读得多,头脑中的知识才能厚实、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才能左右逢源,文思泉涌。但是,仅仅靠多读还是不够的,著名文学家韩愈曾经说过: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不会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要多读书,同时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使它们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将积累的知识运用到作文中去。

二、学会逐渐仿写,培养学生良好文风

我们知道,模仿是人类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一种重要方式。它的特点就是针对性强、有法可循。这样,既降低了写作难度又收到了明显成效。对于初学作文的同学来说,我们教师应该积极提倡模仿和鉴赏别人的范文,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死板,对学生也应该加以肯定。古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事而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随通人不以为病。”这是说文章在体式上可以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有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最后可谓我们学习的一代风范。

三、做到以说促写,逐渐提高作文成效

我们大都有这种感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看到有些学生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眉飞色舞,但写起文章来却无从下笔,虽绞尽脑汁也不见成效,原因何在?这就是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作却比较少,缺乏实践。

四、强化作文评价,多加表扬少予批评

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教师要尽量用赏识的眼光发现学生的优点,用委婉的语气指出其不足之处。大家都知道,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才,叫管仲,他的优点是很有才华,他的缺点是贪财。鲍叔牙看中了管仲的优点而重用他,让管仲在齐国的争霸事业中一展才华,使齐国得以九合诸侯,雄极一时。如果鲍叔牙当初只看到他的缺点而不加以重用,管仲若没有发挥他的优点,齐国会有后来的成功吗?同样,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不佳,但在用词组句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方面,教师也要多给予肯定和赞美,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如果教师把该学生的作文批得一无是处,这不但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而且会严重打击他们的习作兴趣,会认为写作是高不可攀的,自己难以登堂入室。

五、善用鼓励激发,推进学生创新发展

第4篇:初中作文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作文 情境教学 原则 策略

初中作文课堂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应该更加积极地考虑学生的需要,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通过情境教学方法,创设具有丰富情感及知识的环境,使学生的感情充分地被调动激发。情境教学为作文学习提供了更加直观生动的形式,促进学生能够更加直接地感受语言的魅力,并能够在适当的情境中掌握语言的运用,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

一、初中作文情境教学实施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在现代化素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学生的主体性发挥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初中作文教学的形式及内容既要切合学生的需要,同时也要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初中作文情境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通过适当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自主学习、探索、实践,从而更自如地运用于作文。可见,作文情境教学的实施,不仅是激发学生作文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愉悦的课堂学习环境,也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自主思维的学习习惯。

2.情感与认知结合的原则

情境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通过真情实感联系师生,使课堂环境充满人文关怀,在情境教学实施中,教师要细致地观察学生的反应,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时,对学生的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给予适时恰当的指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能够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能量。如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时,应该予以充分的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拓展的作文文化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增强对作文世界的认识,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将认知与情感结合起来,不仅告诉学生“学什么”,还要使学生懂得“怎么学”“为什么学”,从而使学生对作文写作有更加深刻的领悟,使学生在获得作文知识的同时,还进一步拓宽视野,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

3.差异性原则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教师应借助情境教学促进学生建立对作文学习的科学认知,掌握作文学习的规律与特点。合理有效的情境教学应该能够适应学生对作文写作知识循序渐进的认知,如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与三年级的学生,应该运用有差异性的情境模式,使学生能够由浅入深,逐步建立对作文的全面掌握,

二、初中作文情境教学实施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

初中学生正值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通过合理的问题情境创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意识,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适当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将自己的想象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如让学生写自然景致,可以对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你对这个地方的哪些景致印象最深刻,你能用语言描述出来么?”通过问题的引导,使学生建立起作文写作的基本要点,引发学生自主思考。

2.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

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引入到基础教育中,多媒体更多地被运用到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等,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生活及自然,如教师可以通过一连串生活景象的视频,来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语言文字将视频中发生的事件描绘出来,教师还可以选择性地播放视频的其中一部分,引导学生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或者为什么会有现在的结果等,促进学生积极地展开联想,激发学生作文写作的创造力。

运用多媒体技术,促进教师深入地挖掘更多有效的教学资源,并结合教学目标,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为学生播放具有古典艺术情怀的动画或视频,使学生建立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进而引导学生从中国的古典文学中寻找写作的灵感与思路,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3.创设互动情境,提升学生写作的创造力

建立师生、生生之间良好的互动,使初中作文课堂在活泼生动的氛围中进行,为学生的作文写作提供良好的环境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自我反省,并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作文的创造力。如教师可以根据作文教学的目标,设置一定的主题,如指导学生对某个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写作时,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别,引导学生热烈讨论,从更多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提升学生对问题全面思考的能力。然后让学生整理各种意见,形成自身的想法,从而为作文写作提供更加充足的资源。

在互动情境教学的创设中,教师应注意加强对互动结果的评价,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价,进一步加强互动情境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充分地认知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进行适当的修正。可见,通过科学合理的互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作文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提升自我认知,并逐步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初中作文的情境教学是促进学生理解作文学习并提升作文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建立对情境教学的科学认知,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通过合理的情境创设,加强学生在作文学习中的主体性,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作文写作情境,促进学生自主思考,互相学习,从而提升学生观察社会,感受生活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2003.5.

2.熊大冶著:《语文课堂教学艺术》[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12.

第5篇:初中作文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作文;享受习作;阅读训练;形式多样

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对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选择适合本班学生特点的作文教学方式进行作文教学,让学生能够行文如流水,思维活跃,让学生能够在不断的理念更新中源源不断地汲取源头活水,成为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愉悦的文字表达者。

一、重视学生享受习作的过程,淡化写作教学的工具性

毋庸置疑,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针对作文写作进行习作知识、技巧的传授,是让学生能够将作文作为工具性进行写作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学会了写作的方法,在写作的过程中布局谋篇的能力就会大大增强。但是如果一味强调学生习作是否运用了技巧,是否在布局谋篇上尽善尽美,而忽略了学生的作文的人文表达,忽视了作文作为学生个体体验、个性表达的精神享受的过程,忽视了学生运用作文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那么学生自然就容易对作文产生厌倦。

二、加强阅读训练,为学生的作文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

写作作为一种智力活动,不但依赖学生自身的观察以及生活体验和运用文字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深厚的文字底蕴。而阅读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基础,只有做好阅读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才有可能后劲十足。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每个学年段的阅读量都有一定的规定,因此,加强阅读训练,让学生不断接受文化熏陶,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增加知识储量,是学生能否完成优秀习作的关键。

三、形式多样,燃烧学生的写作激情

教师在作文训练中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进行写作,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做一些坡度训练,让学生的作文能力螺旋上升。如:教师安排课前三分钟演讲、班级作文大赛、班级演讲比赛,课外作文兴趣小组,创建班级文学社,办班级作文报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展现自我,飞扬青春,燃烧写作激情。

第6篇:初中作文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分析问题建议

作文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但是老师和学生进行沟通的一种方式,而且对于学生的个人素养、思维能力以及其他综合素质都是一种重要的培养途径,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间接地教给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生态度,逐步培养起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是,现在学生接触生活的机会逐渐减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创作的灵感源泉,是目前作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1]

一、初中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生活状况,以及学生面对写作时的态度,通过调查发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写作兴趣方面

缺乏素材和语言表达能力低下这是学生抱怨写作课程的两个主要因素,仅有5%的学生能够准确的把握周围的环境变化,具有独到的眼光来观察周围的发展趋势;而关于生活中的诸多话题,“没什么可写”和“不知道从何写起”的学生人数加起来竟然高达60%以上,其他的同学更是有话说不出,而且觉得写作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更加令人担忧的是,不少学生缺乏足够的写作兴趣和动力,甚至对写作抱有敌视或冷漠的态度。因此,这是今后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突破点。

2.在写作动机方面

当前的教育虽然喊着“素质教育”的口号,但是很多地方仍然是按照应试教育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仅有7.2%的学生能够积极表达个人情感,并表现出良好的协作兴趣;占绝大多数的学生明确表示不过是为了在考试中得到好成绩才练习写作的,而愿意投身于写作或相关事业的学生少之又少,仅有0.6%;其余的则主要是为了以后便于交流沟通,才愿意进行写作练习。功利性的教学环境和应试教育的考核方法扭曲了学生对写作课程的认识观念,所以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就越发降低。[2]

3.在写作内容和形式方面

调查显示,学生的生活都比较单调,情感生活也都比较空乏。对家长来说,只是一味要求学生考出个好成绩,其他生活方面学生参与的机会很少;再加上教学过程中安排的题目大多和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关联性不是很强,这也就会使得学生无处下手,不能够具备写作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形成了写作内容枯燥乏味的现状。为了应付写作,学生只好使用各种手段胡编乱造,“假、大、空”的写作环境里面自然不会有好的作品出现。

二、初中作文教学的若干建议

如果学生本身不能够对周围的生活环境有很好的观察和体会,写作这项课程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能够朝着正确良好的方向发展下去,只会是目前这种死气沉沉的局面。因此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丰富学生的情感生活,提高学生的创作欲望,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1.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

初中学生的对象绝大多数是处于青春期13―16岁之间的孩子,即便在生活中学生主要是以课业为主,但学生本身还是有一定的生活经历的。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外界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有意识的写作素材积累,就可以使得学生的写作思维充分发散,写出来的文章也就更加鲜活和生动。具体说来,可以有这样几种写作素材的积累途径。(1)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现实生活是一切创造的源泉,写作也不例外,每天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那么多有趣的事情,都是学生写作的宝贵财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学生不断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时,也会相应增加学生的生活情趣,减少学校生活的枯燥感和乏味感。(2)从广泛阅读中积累素材。这个时候,阅读就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学课本的范围,除了课外读物外,生活中还有很多的阅读素材,比如说报刊、杂志、小说等,老师们不能把学生束缚在同一个地方过分挖掘,而是应该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随时摘抄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内容就不会显得乏味、空洞、味同嚼蜡了。

2.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无论任何一个学科,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素质化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兴趣,因此写作兴趣的培养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传统意义上的课堂都是老师在讲解,学生只要求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就行了,但是这显然已经不再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在新的教学要求下,教师也应该学会与时俱进,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目前比较可行的有情景创作法、网络激趣法和随机练习法,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设定一定的场景,让学生亲身融入其中,这样学生才会有真切的感受,行文内容也就会更加的真实、可信。写作题目的设定也不要过于刻板,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拟定题目和体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这样以来,学生的写作情趣上去了,写出来的作文质量自然而然地也就会有所提高。[3]

学生的写作技能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得以完成的,它需要老师的合理引导和学生的积极配合,确保学生的写作兴趣,只有通过长期不懈的坚持下来,学生的写作创新才会有真正质的进步。

结束语

总而言之,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也不是无路可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教师在作文批改的过程中要多加进行鼓励,或者采取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这样,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就不再是固执严厉,而是充满着温情,学生在心理上对老师有中认同感,也就会对该老师的教授课程有所钟爱。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在传统教学的方法上,结合新时期下的学生特点,制定出符合当下学生心理的教学方法才是初中作文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程梅.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9.

第7篇:初中作文教学范文

一、 学生驾驭写作内容的能力

写作教学的目标首先培养学生驾驭写作内容的能力,要让学生明确写什么,解决有内容可写的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对写作的内容目标有明确的阐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内容目标直指作文写作的关键,要求作文教学中教师能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的目的和对象,正确引导学生发掘自身及周边生活的写作素材,注重自身独特体验,写出自己;也对学生写作提出了要求,要求学生摒弃胡编乱造,从鲜活的生活中取材,真正做到写“真”文,做“真”人。它要求教师能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发现,能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感受和认识,“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在表达时力求不落俗套,力求有创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这一内容目标规定了作文写作的内容应当源于学生生活,来自于对自己、自然、社会等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思考中,抒发真情实感,而不是虚构内容,抒发虚假情感,从而摒弃写“假”文、做“假”人的不良写作风气。

二、学生驾驭写作方法和语言文字的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既要求学生掌握驾驭写作内容的能力,也对学生驾驭写作方法和语言文字的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

1.培养学生选择合适的文体进行写作的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的应用文。”此目标即要求学生能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文体进行写作,掌握常用文体的写作能力。初中作文教学阶段中需要落实上述能力的训练步骤,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同学年阶段对记叙文性文章的写作训练都不能放松,要训练学生写出复杂记叙性文章的能力,为学生发展提供良好的写作基础。

2.培养学生独立写作的能力

教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最终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写作,掌握独立写作的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服务。因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它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作文写作各个环节进行指导、训练,让学生掌握素材搜集、立意构思、起草提纲、加工修改、自我修改、互改互评等写作技巧,从而让学生掌握各种写作方法,提高其独立写文章的能力。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会准确运用标点符号,辅助文章表情达意。

3.培养学生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的能力

作文写作离不开表达方式的正确运用,“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尤为重要,因而在作文教学的目标中需要训练学生学会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的能力,让学生明确文体与表达方式的关系,从而让学生学会正确选择表达方式,为写作服务。

4.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文章结构的能力

写文章离不开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学生要学会“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合理安排写作内容的先后顺序、详略,条理清楚地表情达意的技巧。

5.培养学生掌握缩写、扩写、改写等写作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这一目标明确了学生需要掌握缩写、扩写、改写等写作方法。教师需要在写作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习作及阅读文章进行扎实地训练。

三、学生的写作数量与写作速度

第8篇:初中作文教学范文

语文在初中教学中的地位很重要,语文教材又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外国文学在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都和我国传统的文学作品有很大的差别,通过在教材上学习外国文学作品,学生们可以加深对外国文化和文学背景的了解。

一、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飞速的发展着,语文教育事业发展的尤为顺利,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语文教材一直不停的进步更新,不断地完善自己。近几年来为了时代的发展需求,语文教材在选材上有了更高的要求,接下来就初中语文教材关于外国文学作品的现状和策略进行详细研究。

在21世纪,人们对基本教育的要求有了全新的要求和认识,语文的学习观点也发生了变化,在此背景之下,语文教材的选材改革势在必行。初中教育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初中的语文教学已经被广大教育者密切关注,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关心当代文化生活,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实现这一要求的最佳方法就是将外国优秀的文学作品加入到初中教材中。有人做过专业调查,最终显示学生在读课外读物时,大部分喜欢读国外的文学著作。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对外国文学作品并不重视,教材上出现外国作品时,有的教师会选择简单的讲述,或是干脆忽略。部分教师对外国文学的讲解方法有所欠缺,仍旧采取讲解我国传统文学的教学方式,其实这种方法并不适用,因为根本没办法给学生带来新鲜感,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若是想要全面的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初中语文在外国文学著作教学方面必须要加以提高,就目前的教学状况来看,语文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迫在眉睫。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对其进行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国外文学和国内文学有很大的区别,但它们都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所以教师不能因为教材中国外文学著作的内容较少,篇幅较短,就忽视它们的文学价值。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在语文教学领域里面是知识的指导者,传递知识的执行者,在教学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语文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外国文学修养和专业的文学素质,积累外国文学名著的文学内涵,不断地了解外文著作,加深对其主旨思想和社会批判的认识,让自己的外文知识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外国知识的积累,让自己的知识更加充实丰富,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念一旦发生改变,就会对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重视起来,在课堂上将外文著作的文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的文学思维更加开拓,以此提高我国初中语文教材外国文学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将强学生的文学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二、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编选要求

外国文学作品都是翻译过后才会编选为教学材料的,作为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外国文学作品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外界的广泛关注,文学作品的选择要符合我国当代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不仅要求选文的文学价值和教育价值,还要注重内容的比例,以及选文要包含人文主义和教育的培养内容。

第9篇:初中作文教学范文

一、用日记为作文奠基

日记本来是个好事物,但学生十有八九对日记是反感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将日记当成每天一个不喜欢的任务来完成。于是问题就出现了,本身就不喜欢,还得天天做,能写好?但日记却又是练笔、练脑的最佳方式,就这么放弃了实在可惜。看来,必须改进,让日记真正为作文奠基。

语文大师魏书生曾有名言,“写作文是道德长跑”。在笔者看来,这句话意义深刻。“长跑”说的是毅力,是要坚持的意思。但笔者更希望学生不需要付出太多的意志,就能将日记写下去,说“坚持”,好像累了些!“道德”在这里的含义,笔者理解为书写心灵中的美好事物,因为写不只是动作意义上的写,实际上是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意境的提升。通过写,认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但笔者希望这种理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认识,而不是外界的说教。

这里笔者强调出了日记的两个“真”:一是真喜欢,二是真发现。只有真喜欢,才能让学生不至于痛苦地坚持――请注意,实际学习生活中绝大部分学生正是如此心理,更多的则是已经放弃了日记。只有真发现,才能打心底里认同自己的认识或他人的观点。笔者在指导学生写日记的过程中,要求不多,尤其是字数没有要求,但求“以我手写我心”。这样,有些看起来是矮小的日记,其实却是十分的精悍,学生在其中表现出来的思考甚至是思想,就有可能为某一天的作好文字铺垫和写作功力的铺垫。

二、打开学生的写作空间

提起封建时代的八股文,估计没有语文老师不嗤之以鼻的,但今天的作文教学却仍然多少地存在八股的思想,这倒不是体现在作文的形式上,而是体现在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上。现在的作文教学多是为求高分,作文教学也就有了一套应试的模式,不知不觉中,这种模式就成为一种类八股。

因此,在笔者看来,初中作文教学中,打开学生的写作空间犹为重要!那么,怎样才叫打开学生的写作空间呢?笔者的理解是这样的:

其一,思想不受限制。学生的写作应当是自由的写作,尤其是日常作文没有上纲上线的必要,也不必急着与中考作文接轨。否则作文教学出现的结果就是掩盖了学生的作文实际,只呈现出表面的符合中考作文要求的壳子。这显然不是我们作文教学的初衷。思想不受限制,意味着学生可以将自己想到的写下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怎么想就怎么写。只有在这种自由的情境下,我手写我心才会真正地成为现实。笔者称此作文教学的思想为“写真”。

其二,格式不受限制。如果作文教学一开始就冲着“写好作文”去,那出现的情形就极有可能是按一定套路打出的花拳绣腿。笔者这里强调的格式不受限制的底线很低,笔者允许学生在作文中分段不科学,允许学生在作文中符号出错误,允许学生在作文中出现辞不达意的情形。因为在笔者看来,即使是面对初中生(尤其是初一初二的学生),作文教学首先要追求的不是这些,而是作文思想。有意思的是,在坚持了作文思想的前提下,学生就会喜欢上自己的作文――这是作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一旦喜欢,他们就会读自己的作文,就会自然产生一种精益求精的心态,在这种心态的作用下,以上所说的那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思想不受限制是内,格式不受限制是外,当学生作文由内至外都不受限制时,你说学生的作文状态会如何?自然会有一种喷涌的状态。这可是很多语文教师追求的一种作文状态,可很多人在追求的过程中都太注重外在的要求,而忽略了打开学生的作文空间,以在学生的思维中掘一口思维的涌泉。

三、好文但求妙手偶得

笔者作文教学还有一个思路,就是不追求学生写老师视角下的“好作文”,只追求学生写出自己视角下的“好作文”。这种好作文的教学观点,让笔者在作文教学中收获很多。而在同行看来,这种思路其实是在追求好作文的妙手偶得。

事实也是如此,文章本天成,妙手才能偶得之!作文教学追求的不应当是“天成的文章”,而应当是“妙手”。妙手的求得,不在于诸多作文技巧,而在于朴实的慢慢写、慢慢悟、慢慢积累的跬步!

有了这样的作文教学心态,作文教学便会在一种从容的情境中发生,因为从容,学生便不再急迫,也不再担心。意由境生,境由心生,好作文往往就会自然出现。而反观教学现实,很多同事常常担心慢慢写会导致学生写不出好作文,笔者理解他们的心态,但却也不无遗憾地发现他们忽视了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在笔者看来:作文,本就是一个慢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