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典文化常识范文

古典文化常识精选(九篇)

古典文化常识

第1篇:古典文化常识范文

【关键词】高中古典诗歌价值教学策略组

一、加强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的现实价值

(一)有利于丰富传统的学习模式,发挥人文学科应有的向导作用

古典诗歌作品本身就具备非常浓厚的人文气息。高中学校注重古典诗歌教学非常有利于打破原有的陈旧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让人文气息带动学生文学素养的变化,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习生活变得更为丰富。从本质上看,提升学生的古典诗歌教学质量也是高中学校教学过程中落实创新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促使古典诗歌作品关注学生审美意愿

高中生已经具备属于自己的鉴别能力和欣赏能力。因此,当面对各类古典诗歌作品时,不再是简单的读读看看,不再习惯这种被动式的接受,往往会从审美角度对艺术活动或作品去品评,去体会古典诗歌作品的优点,或去挖掘作品本身的欠缺,并形成自己的想法或看法,这种行为无非是学生审美意识增强,审美能力提高的具体体现。

(三)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文学修养,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新要求

在高中学校重视古典诗歌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内心和精神发生重大变化,也会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艺术评论技能水平等文学素养,为社会提供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尽量满足现今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特别是部分学生将来有可能进入文化部门工作,良好浓厚的文学修养显得尤为重要,而古典诗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种需求。

二、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

(一)主观方面现状

首先,很多高中生认为,没有必要将太多精力放在古典诗歌的学习上,毕竟,生活中还是需要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沟通。在这种想法的作用下,连古典诗歌学习都无法正常实现。

其次,古典诗歌语言生涩难懂,不能用现代语言进行简单的替换理解,一些比较专业的知识更是让学生望而生畏,比如虚词、实词、通假字、古今异议等,这些知识点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学生的心理负担,让他们对古典诗词的学习产生恐惧感,进而演变成厌倦心理。

再次,考试时古典诗词版块分数不高,学生受应试教育影响,不愿用过多时间去阅读背诵更多的诗词,只是将时间用于考试大纲里锁定的内容,这是高中学生的普遍想法和做法。学生机械地学习古典诗歌,并未真正意识到古典诗歌的意义,未感受到古典诗歌的魅力,势必影响高中古典诗歌教学质量。

(二)客观方面现状

首先,在现今社会里,各种流行文化、快餐文化时时处处充斥着各个领域,导致高中生的阅读空间变大,阅读品味却陡然下降。现在高中生的学习负担很重,学生一旦拥有了自己的课余时间,就会花费在网络、电视、流行音乐上,而不愿去进行有益的课外阅读,去进行古典诗词探究,无法体会古典诗词的高雅之处。

其次,古典诗歌的选用存在一定问题,无法契合高中生的学习心理。比如,屈原的《离骚》,是古典诗歌的经典,是浪漫主义的标志。然而,《离骚》是在距离我们很遥远的年代完成创作的,其句式和内容对于学生来讲还不能完全适应和接受,而且诗歌里面存在较多生僻字,阻碍了学生的理解,此外,诗歌通篇较长,学生更是没有耐性去阅读下去,难免产生排斥心理。

再次,老师教学理念,方法方式单调无味,克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多高中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围绕高考来进行。在教授古典诗歌时,只对其中的字词句进行讲解,对诗歌没有通篇的鉴赏过程,忽略了古典诗歌本身强烈的人文性,致使教学过程索然无味,丧失了生动性。

三、加强高中古典诗歌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具体了解诗歌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与作家的创作意图

古典诗歌作品是一个时代的反映。因此,诗歌创造离不开所处的时代背景。为加强高中生古典诗歌教学质量,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老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使他们全面了解诗歌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或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这样,各类诗歌作品的深层内涵,也就得以呈现,使学生能够较为准确的把握更为深层的东西,利于文学修养的历练。比如,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出自《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在讲授这篇古典诗歌时,可以从杜甫诗歌的特点说开去,使学生深切懂得当时社会的背景,懂得百姓疾苦,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让古典诗歌贴近生活,给学生以切实感受

高中生都有着自己的经历,每段经历都有着不同的感受。因此,要学会用诗歌的名句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新课标的人文情怀散布在每个学生的心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现了大诗人李白十分豁达的人生态度;“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更是“诗圣”杜甫积极进取的心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了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豪情壮志。每个学生都怀揣着理想迈入了课堂,那么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行为去面对理想,这是他们应当考虑的问题,而这些充满力量的诗句或许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他们鼓舞。

(三)从流行音乐中寻找古典诗歌的踪影,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时候,流行音乐里都会隐藏着古典诗词的影子,使很多流行歌曲成为经典。因此,老师在教授古典诗歌工程中,可以联系流行歌曲,让学生发现古典诗歌化成流行歌曲,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歌曲《涛声依旧》就化用了张继的诗歌《枫桥夜泊》,将那种怀旧的情感非常真实的体现在流行歌曲里,使我们懂得珍惜一份真感情;《白云深处》就化用了杜牧的诗歌《山行》,使那份细腻的情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刻画;《烟花三月》化用了李白的诗歌《送孟浩然之广陵》,将朋友之间的那种情谊表现的动人感人,这些都是非常成功的例子,老师若能合理的加以联系点拨,必然能够提升学生古典诗歌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古代就产生了很多优秀的诗歌作品,等待我们去学习领悟。从古典诗歌作品里,我们都可以寻找到自己的影子,感受人生的哲理。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加强高中生古典诗歌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举措。这样,才能契合新课标的新要求,提升高中生的人文情怀,提升他们的审美意识,提升他们的文化底蕴和文学修为。从而,使古典诗歌成为他们的内心语言,通过学习去净化他们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刘青.古代诗歌教学误区和诗歌美育[J].基础教育研究.2007(8)

第2篇:古典文化常识范文

首先,整个社会的古典文学水平普遍偏低。在当今的中国,不说用口语文言文,读不懂文言文文章,不认识繁体字的大有人在。中国古文博大精深,是世界最难学的语言和文化之一,其中“假字”是文言文的特点之一。在中国各大古典电视剧中,由于怕电视观众看不懂文言文,而对其字幕的配制全套是白话文。其次,古典文学人才的严重匮乏。现代教育中,也许只有大学开设的汉语文学专业的学生和一些古典文学爱好者对古典文学有一定的了解,而大多数只是迫于义务教育或无意识而接触到它,古代的文学著作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

二、中国古典文存在危机的原因

首先,文学教育以现代文学教育为主。、新文化运动至期间,在中国知识分子心目中,只有以鲁迅为代表的的文学思想。直到1978年,内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恢复高考,才让中国古典文学教育重新回到教育的层面。但由于深受影响,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还是以“照本宣科”的教育理念为主。

其次,应试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以高考古典诗词鉴赏为例,中国的高中教育,老师会给出文言文中高考的重点,而学生则根据重点去刻板的面对高考。从2002年开始,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的诗歌鉴赏考查由选择题型变为简答题型,改变了以往的诗歌鉴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转变为选项分析能力考查的状况。

第三,现代文学多元化的趋势对古典文学造成威胁。文化也是在时代中不断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发展,1998年,第一本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在网络上被疯狂转载,使台湾和内陆文学界掀起了一股网络文学的狂潮,此后的题材除了爱情,也有历史、武侠、恐怖、魔幻、侦探、悬疑、纪实等,拉开了一股“新新人类”的“新新文化运动”,人们更加愿意喜欢阅读新颖的题材类型。文化种类的增多,人们更愿意接受网络带给我们的快捷、娱乐化的信息,使得古典文学的地位更加削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古典文学的教育。

第四,古典文学的接触渠道较少。中国教育的模式普遍是填鸭式教育,这也让在校的学生能够接触到古典文学的机会只限在课堂。但书本上的文言文、古典相对于中国2500年的历史文化来说,只是凤毛麟角。同时由于古代文学在地域上也有一定的差异,中国疆域辽阔,地形复杂,人口繁密,民族众多,自古以来产生了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使得学生在接受时有一定的难度。

三、如何面对古典文学教育存在的危机

首先,加强教师的职业知识素养。古典文学的传教,不一定要按严肃、古板的方法。而是要课内课外的结合,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教师也必须加强古典文学“深”度、“广”度,才能满足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需要。讲诗经侧重于艺术的角度,突出情感的渗透;讲唐宋文学,侧重想象力的发挥,扩散学生的思维;注重自己在各方面知识的扩展,不应只按教材式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将古典文学拓展到学生心理。

其次,通过多渠道传播学生宣传古典文学教育。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可以把古典文学上传到网上,让更多的人能够方便、快捷的阅读古典。老师经常带动学生到名胜古迹、博物馆等地进行交流学习,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优美;不断拓展古典文学的传播渠道。

第三,在先进的网络技术中发展古典文学教育。随着网络的普及发展,随着电脑的走家入户,我们的学习、写作条件已相当优越。我国最早论述为学问题的著名专论——荀子《劝学》即通过“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的联翩喻体强调了诵读积累的重要意义,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读书方法常为人们所称道。古典文学电子版的出现,能给那些爱好古典文学又无迹可寻的人,提供一个大量的传播信息库。

第3篇:古典文化常识范文

中国现代的语言教育,一味地借鉴国外教育经验而忽视中国文化的特质。在课程设置上,用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学习外语,却把中国古典语言视如敝屣,只是作为现代语文教学的附属。过去属于孩童启蒙的“小学”教育,读书必备的“经学”常识,变得比外语还要艰涩难懂,令人生畏。一个外语四级的中国大学生,能流利地讲说和阅读外文典籍,却连浅显的文言都阅读不了,“中国几种重要丛书都末曾见过”(林语堂语)。中国大学生被外国人问起孔子在世界思想家的排名,一定会很自豪地说:“是第一!”当问:“你读过他的《论语》吗?”回答是“没有,读不下来。”我们又从何骄傲自豪呢?这是中国文化的幸事还是悲剧?

阅读古代经典,反对者无外以“古代经典的封建糟粕”为借口。所谓的古代经典,多是先秦经典,大都产生于春秋战国。这时是奴隶制崩溃而封建制尚未确立的时代,何来“封建糟粕”?所谓的“封建糟粕”,不过是封建文人因时所需,对古代经典的再发现和新认识。我们现在不必拾人牙慧,完全可以也对古代经典进行再发现和新认识。

现代西方有识之士早就指出:欧洲力量的来源,常是透过古代文明的再发现和新认识而达至,中国要想真正崛起,为世人瞩目,也应如此,要对中国古代经典进行再发现和新认识。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也证明,文化的每一次进步和创新,都是以“复古”为名,借以对古代文明的新认识而达至。当代中国文化要充分发挥他宾的民族性和创造性,取得更大的辉煌和成就,就必需对古典文化进行再发现和新认识。

梁启超在被称为“中国近代史学理论宝典”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中也说:“无论研究何种学问,都要有目的。什么是历史的目的,简单一句话,历史的目的是在将过去的真实事实予以新意义或新价值,以供现代人活动这资鉴。”现代古典文化研究,背离了学术研究的目的。古代经典不是离民众越来越近,而是离民众越来越远,没有予以新意义和新价值,仍是照搬古代的经解,还堂而皇之地斥责古代经典有糟粕。所谓的“糟粕”,不过是不同时代的学者予以的新意义和新价值,用以服务当时的社会。现代社会,应该有新认识和再发现,予以的新意义和新价值。著名学者顾颉刚说:“不同时代对孔子思想的阐述都不一样,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孔子。”

经典该不该读,问题不是经典本身,而是对经典的注解。学生阅读古代经典的关键,是要对古代经典再发现和新认识,以现念重新解经。教育部指定的中学生课外必读书中,唯一的先秦经典是《论语》,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推荐本是徐志刚教授的《论语通译》。我们不敢说此书有什么不对,但可以肯定地说,此书只是延续了封建文人为当时朝代服务的认识,而没有用现念去再发现和新认识。让中学生读这样的注解经典,自然是不读为好。

我们完全可以再发现和新认识这本中国人心目中的圣书 ——《论语》。书中有一句话使人对孔子颇有微词: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历来认为这表明孔子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是典型的大汉族主义。现在,各民族和睦共处,这种歧视性的传统注解不利民族团结,只会助长大汉族主义。现在的读来自然不合时宜。

且不说孔子作为周的臣民,是否会冒杀头的危险把中原称为“诸夏”,但也没有必要沿用封建文人的注解。我们完全可以再发现和新认识,把这章断句为:“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意思是说“夷狄都心中有君,不这样(爱君尊君),是夏朝的灭亡原因”。夏被臣国商所灭,商被臣国周所灭,是同样的以下犯上,但孔子作为周的臣民,不便指责周,故只言夏,也是讲得通的。后儒的解释,原因想必是因为历朝历代都是以下犯上取得天下,而不敢直解。

宋儒释“中庸”为“不偏为之中,不易之谓庸”,已把中国人的性格塑造成没有棱角的“谦谦君子”。我们完全可以把“中庸”重新释为“中和之用”。

第4篇:古典文化常识范文

    很多高校、很多专业都开设中国古典文学课,它是我校古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的最低要求是学生背诵经典诗词作品,而比较高的要求则是学生透过古典文学能够把古典文学和古建专业相结合,明白古建筑是从哪来的、是怎么来的,加深对中国古建筑的认识和理解。其实,古典文学和古典建筑归根结底都是古典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类的课程不会立竿见影显现教学的直接效果,它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达到与古典艺术形式融合的目的和状态。我们在为古建筑专业学生讲授这门课的过程中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和同行交流。对于古典文学这样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拿捏和掌握非常重要,也是课程设置的基础。如果规定课时是40课时,那么假如任课教师只是粗浅地讲下来,则每一章节都难以展开,对具体的知识点难以深入,课程结束之后学生还是所学寥寥、一头雾水;如果教师精讲、细讲,则每一个章节几乎都可以讲40学时。所以任课教师在对课程进行设计的时候就要紧紧抓住授课对象的专业特点,有的放矢抓住重点,有目的有条理进行课程归纳和提炼。我们可以对比下面两种教法的异同和效果:

    (1)现代化的“传统教学”将每一章节的诗词歌赋用PPT幻灯片制作演示投影,精美的古典绘画插图,知名播音员的诗词朗诵音频,诗词作者的生平简介,诗词作品的写作时代背景介绍,诗词的现代汉语翻译,诗词表达作者隐含思想的揭示。这可以说是一堂标准传统授课方式的课程计划,虽然内容丰富,虽然使用了现代教学的幻灯片演示,图文并茂的插图,电子设备音频输出,但是并没有考虑授课对象的专业方向和专业背景以及这门课程在整个古建筑艺术设计课程中的作用,没有明确的专业印记和特征。换句话说,如此的课程设计可以给任何一个专业任何一个年级的学生讲授。没有针对性,没有解决问题的目的性,仍然是传统授课。只是把传统的课程内容经由现代化的电子教学设备展现出来,其内容和本质还是传统授课。课堂的理论知识和专业课程是否能够结合,结合是否紧密,结合得是否有机是检验课程设计效果的标准。

    (2)迁移教学设计如何将古建筑知识体系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古典文学相结合,将古代文学知识揉进古建筑艺术设计,我们进行如下尝试,例如唐诗中的楼、宋词中的庭、元曲中的台、明清小说中的阁。也可以设成:唐诗中的“亭台楼阁”、宋词中的“栏杆庭院”元曲中的“雕梁画栋”、明清小说中的“水榭花木”,诸如此类,将古典文学进行总结提炼归纳,把其中和古建筑有关的知识点提取出来和古建筑知识共同讲授。下面以宋词章节的课程设计为例对迁移教法进行展示。①“知识点”导入部分:宋词中的“庭院”,先给学生看琼瑶的小说《庭院深深》的剧照,对小说简单介绍之后讲小说名字《庭院深深》的由来。②“知识线”形成部分:由琼瑶剧照《庭院深深》引出欧阳修的“庭院深深”———《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提问学生庭院为何“深深”?如果学生不能立刻回答出来,那么教师可以引导“:面阔”是指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进深”则是指建筑物纵深各间的长度。所谓庭院深深,就是进深方向的尺寸比较长。然后向学生介绍古建筑平面布局的特点和形式。中国古建筑无论皇宫还是民居都是平面展开,用“进深”表达院落的距离大小规模,四合院有一进院、二进院、三进院之分。除此之外,院落的平面是四方形,而且轴线分明,左右对称,这种平面布局是和中国古人的宇宙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所以体现在建筑布局上也是方方正正的四边形。另外,院落的平面还有一个特征是左右对称,这和一进、二进、三进院落一样都是规矩方圆、等级制度在建筑中的反映,这是儒家思想的范畴。接下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整首词进行翻译、解释。然后教师对创作背景进行介绍,对作者的思想进行总结和分析。对其中的名句传承进行拓展,比如,李清照非常喜欢欧阳修的这首词,尤其是“庭院深深深几许”一句,还因此作词《临江仙》效仿“: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其声即旧《临江仙》也。”借此,让学生对比欧阳修的词和李清照词的风格特点,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丰富和润色,引出豪放派和婉约派的概念。进而向学生介绍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以及其中的古建筑知识。这样,古建筑的景和词人的情有机结合在一起,宋词的精华和重点知识,寓情于景寓景于词,水到渠成完美结合,便于学生对所学古建艺术的知识进行横向的思考和对比,加深专业知识的记忆以及宋词文学修养的提升。③“知识面”扩展部分:向学生介绍今天我们能见到的词,比如歌词。歌词中古典文学的文脉清晰可见,比如取自古典意境的周杰伦的《菊花台》、比如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周杰伦的《青花瓷》,凤凰传奇的《月亮之上》等。这些现代词人一首三分钟的作品,往往要背后下上三十年的苦功研习古典的精华。同理,一个建筑师首先应当成为一个古典文化的承载者,然后才能成为传播者。

第5篇:古典文化常识范文

1.教学方式:弃用传统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在西化的过程中,不仅弃用古典诗文,而且弃用中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在课改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经过几千年检验的有效学习方式被视作落后的手段。传统的背诵简单地等同于机械学习,诗文的吟诵被认为是难听的歌曲。于是,传统教学中所采用的背诵回课大多被淡化,吟诵则几乎失传。而来自西方的朗读方式在我国只不过约100年的历史,却完全成为当下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文本交互相遇的主要形式。

2.人文教育:不谙中国传统哲学

现在许多中青年教师,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哲学(包括美学)所知甚少,根本就没有达到应有的修养。如此,语文教师自身就缺少了中国人的内核。如何才能培养出有中国人内核的未来一代呢?没有“物我会通”“以物为量”“大制不割”“融情与物”“朝阳初启”等美学常识,如何才能带领学生去体味中国古诗的无穷妙趣?没有“天人合一”“仁爱大义”“以和为贵”等中国哲学常识,如何引导学生去过一种中国化的公共空间生活?

二、对于中国的古典文化来说,其文化的发展性价值需要重估

在提到母语教材去中国化的问题时,特别强调“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这些话,提醒我们需要特别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古典诗文的价值需要重新做出评估与认定。

1.古典诗词是中国民族文化的基因,是中国化的标识、中国人的内核

卢新宁在《汉语,我为你不平》一文中指出:“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1]做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就必须学好中国古典诗文,从而拥有“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古典诗文,正是每个真正的中国人的根与内核。如果上升到这个层面来认识,我们的语文教材就需要更新观念,大幅度地提升古诗文所占的比例。同时,根据橡实理论我们可以洞悉:如果在一个人童年的敏感期播下古典文化的种子,就会成为他一生的心灵呼唤。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古诗文的教学只能加强,决不能以任何借口去弱化甚至删除。

2.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源泉与民族贡献的代表

一个民族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要靠硬实力,还要靠软实力。国学大师辜鸿铭就认为,中国靠一味地西化是无法得到西方人的尊敬的。你必须让西方人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之处,你必须对世界文化做出贡献。中国古代的汉语独树一帜,“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中国古典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更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所在。学好中国古典诗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确立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尤其是在大量阅读古典诗文之后,完全被古典汉语的魅力所征服,必然会在学生的心中迸发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3.古典诗词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文化资源

卡尔·雅斯贝斯在《时代的精神状况》一书中写道:“凡曾读过古典诗人、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作品的人,凡通晓数学、研究过《圣经》以及自己祖国的富有想象力的伟大作家的作品的人,都可能进入一个无限灵活而广阔的世界,这个世界将赋予他一种不可剥夺的内在价值,将授予他开启其他世界的钥匙。”[2]卡尔·雅斯贝斯其实是在告诉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教化的升格,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触。每一个人的原初世界就是本民族古典文化所营造的亲切而美好的世界。具体到中国的古典诗文,它是中国对下一代进行濡化教育、扣好人生第一个扣子、提升人才质量和生活品位的优质课程资源。钱谷融先生说,教育的根本在于“立”,“正直和真诚是一个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品德”。中国古典文化在这个方面正可以发挥作用。我们必须明晰,中国古典诗文是中国文化实现现代化与“立德树人”教育的基础,是改变现今中国人精神状况(教化普遍降格)的有效手段。

三、语文课程如何有效提升“中国化指数”

语文课程的“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中国语文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走中国式的道路,中国化的指数必须是不断攀升的,这是一个基本的定位。那么,我们如何有效地提升语文课程的中国化指数呢?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较为系统地梳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确认中国传统教育的成功经验。然后结合当下教育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有效的融合与对接。

1.打通诗文扩容的路径

目前,各种小语教材版本对经典诗文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其所占比例偏小。一百三四十页的语文教材,只有五到八首富含中国文化基因的古诗,难以形成“中国化”人文教育的主流。我们应该转变观念,大幅提升经典古诗文在小语教材中所占的比例。与此相适应,沿用多年的以白话文为主体的教材编写体系也应该做出重大调整。路径之一,借用“新教育”模式,让古诗词顺着时节次第展开。古诗词的补充拓展教材可以像新教育实验成果《二十四节气诵读古诗词》那样,以四季节气的变化为序来编排150首古诗词,让每首诗词和相关的节气一一对应。如此,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就会踏着季节的脚步自然地走进儿童的生活。借此,儿童可以愉快而有感觉地走到“农历的天空”下,从而加深对大自然的敏锐感受。并将中国的节气文化和古典诗性文化融合在一起。路径之二,优选“微格”书库,让古诗文轻巧地走进学生。例如,浙江中国儿童阅读文库《文言文篇》《古诗词篇》《韵语篇》中所选的诗文都短小而经典,可读性强,容易被儿童所接受。另外,像舒婷选编的《影响了我的两百首诗词》,浙江少儿出版社的少儿画谱版《唐诗三百首》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渗透天人合一的哲学

所谓“中国化”,就是要参一参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中国哲学思想的精华,特别是“天人合一”的绿色人文理念。要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古代经典的过程中有一种哲学审思的意识,认识到人类应该与大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的统一;认识到大自然是人类之父母,人类是自然之子,是自然界这个大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与万物平等的一部分。具体到语文教学来说,我们就不仅仅是要学习背诵几首经典的古诗文,还要借助于这些诗文来传承中国美学(东方美学)的思想。这是语文课程“中国化”的内在性规定之一。因为越是经典的中国诗文,越是中国美学思想的最佳承载者。中国美学是生命体验和超越的学说。朱良志先生认为:“中国美学的重心就是超越感性,而寻求生命的感悟。”借助于经典的诗词,我们要引领学生去打通自我与世界的界限。“料得青山应似我”,“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水光山色与人亲”,让学生从小就能得到“物我会通”的美学思想的熏陶,舒展诗意的胸襟,进入濠濮间想的境界:人可以与山水相通,与万物相融,人在世界的“大通”中,从而获得一种心灵的适意。

3.倡导妙化感悟的方式

中国人习惯于以感性直观的方式来体悟人与世界的动态关联。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非常重视让学生自己去阅读、玩索、体悟。以体味为主体特征的感悟型阅读方式是“中国化”的学习方式。悟,就是觉悟、发现了世界的真实,就是唤醒、激发了个人心灵之中原有的智慧。因此,我们的语文教育,必须引导学生将文本视作一个有完整生命的“全体”来观赏,实现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心灵相通,并全力,体会精髓底蕴,放飞畅想,虚心涵泳,形成妙悟。也就是说,语文教育要提升中国化的指数,就需要倡导一种妙悟的阅读方式,让每一个学生以积极读者的姿态,深入文本,整体感知,直觉体悟。作为直觉感悟阅读方式的现代式表达就是“感受性阅读”。在语文教育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仍然需要关注学生的感受,为他们适时提供宁静的阅读时空,打破心灵的阻滞,用审美的方式学会感悟。

4.恢复传统吟诵的方式

古人云:“新诗改罢自长吟。”吟诵,是我国传统读诗词和散文的方法,从先秦开始,通过师生口传心授,代代相继。它是标准的中国式朗诵法,是一种独特而行之有效的鉴赏古典诗文的手段。正因为它与中国古典诗文存在着天然的匹配性,所以唯有用吟诵这种方式才能品得中国古典诗词之真味。也就是说,吟诵是品味中国古典诗词的最中国化、最优化的方式。很可惜的是,一百多年前,吟唱这一最中国化的诵读方式在中国失传了。现在很多语文教师都不会吟诵,甚至对此一无所知。如今,我们的语文课程亟须提升中国化指数,其基础性的工作,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师首先需要学会吟诵,可以下载《中国古典诗词吟诵调》系列音频,边听、边仿、边揣摩,跟戴君荣、陈炳筝、刘季高、陈少松、王迪等吟诵名家学地道的中国吟诵。读陈少松的《古诗词文吟诵研究》,系统地学习吟诵的理论与技巧。让吟诵这一宝贵的“中国化”诵读方式在语文教师群体中恢复起来。然后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尤其是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用欣赏的态度来示范吟诵,还要带领学生学习吟诵,更要让学生明白吟诵是中国人的独创,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财富,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传承并发扬光大,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5.策划定时诵读的仪式

中国古代的儒家有一整套严格的教育仪式,且十分重视。上学有开蒙的仪式,写文章有开笔的仪式,每天进学堂有拜孔子像的仪式。这些与语文教育一一对应、密切相关的仪式,在今天仍然是具有生命力的。因为有了这些仪式,一切转换都显得极为郑重,学生就会将学习视作非常神圣的事情。参与到中国母语教育中的每一个人,本就该对汉语怀有热爱之心、虔诚之意。让课堂充满一种传统的仪式感,是母语课程中国化的应有之义。要加强母语学习的仪式感,我们主要可以采用两种路径:第一,为所有的第一次语文学习项目举办“开幕式”。我们必须重视儿童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所有第一次:第一次上课,第一次拿书,第一次读书,第一次写字,第一次晨读,第一次发言等等,都要让它隆重些、神圣些,语文教师需要为这些“第一次”精心策划“开幕式”。第二,为所有的重复性时段举行主题朗读活动。每一天朝阳初启的时候,集体朗诵与清晨或季节相关的儿童诗,在充满诗意的氛围中开始一天的语文学习;中午,老师为学生或学生为全班同学朗读一个有趣的故事;傍晚,在夕阳的余晖中,吟诵一首富有人生哲理的古诗词来结束一天有意义的学习生活。通过固定时段的长线化主题反复,强化一种语文学习的仪式感,在童年里注入更多的中国化色彩。

6.提高诗意表达的频度

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中国语文是诗意语文。汉语,是中国人生命存在与表现的方式。中国化的语文学习,既要对古典诗文进行积累,也要不断尝试着进行诗意的表达。这种诗意的表达,应该成为每个中国人的言语选择与自然习惯。从接触汉语开始,家校就需要携手合作,选择富有诗意的绘本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引导学生进行诗意的表达,写儿童诗。理想的境界,就是让我们的孩子回到“诗经时代”。诗经时代,是一个诗歌全民化的时代。那是诗歌和普通人贴得最近的时代,很多人频繁地使用诗歌来表达个人情感的时代。这几乎成了那个时代以及后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很多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为此,我们需要让学生保持一种强烈的诗歌表达的指向。让诗的表达成为学生们生活的第一反应。我们语文教师的口头禅可以是:“说来听听,这里面有什么诗?”“有什么惊喜地发现?”只要有可能,就要让学生们去想诗、写诗、说诗。

7.丰富融活古典的策略

真正中国化的语文课程,引导学生所积累的经典诗文,应该是活性的。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所积累的诗文存储,让经典的古诗文和儿童现实生活实现对应回流。我们可以领着学生在大自然中找“诗词”:春天,冰河消融,鸭子在河水中一边自在的游动,一边嘎嘎嘎地叫着,学生们就找到了“春江水暖鸭先知”。夏天,树木葱茏,骄阳似火,蝉声鼎沸,在很远的地方就能听到蝉的叫声,学生们从中找到了“居高声自远”。秋天,学生们从火红的枫叶上找到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经常带着学生找古诗,那些经典的古诗就活了,活在学生的心中,活在学生的生活里。激活内存的古典诗文的另一种好的方式就是提升交际和写作中的引用比例。无论是在课堂发言还是课后交际,无论是写作文还是发消息,我们都要鼓励学生适当地运用曾经背诵过的经典诗文,而且是能用则用。经常性的引用,往往能够盘活经典的诗文,让我们的学生用最经典的中国方式来表达。

8.探索童化经典的途径

第6篇:古典文化常识范文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 经典诗文;诵读;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148-01

1 中高年级开展诵读经典活动的意义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悠久的文明发展史,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经典诗文是中华璀璨夺目的古代文化中一颗明珠,其形式多种多样,风格迥然各异,内容博大精深,意蕴简炼绵长,蕴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基因,蕴藏着丰富的“素质”内涵,是中华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的精髓,流淌着人类丰富的情感,凝结着一代代人最宝贵的生命体验,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美德的殿堂,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吟诵经典,可以启迪心智,清静灵魂,感悟人生。“读千古美文,做现代少年”。小学生诵读经典诗文,是汲取民族语言精华、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熏陶的途径之一,诵读经典诗文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汉语言水平、思维能力、识记能力和文化素养,以及对汉语言文字的理解都很有裨益。它能引导我们的学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有益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所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也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通过第一学段(1~2年级)的学习,已经能够“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并能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这对于进一步开展诵读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 “阶段目标”中更明确要求第二学段(3~4年级) “诵读优秀诗文,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5~6年级) “诵读优秀诗文,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能读千赋,则能为之”。 “腹有诗书气自豪。”从每个孩子的成长来说,古诗词的平仄韵律的特点是非常适宜于小学生诵读的,通过诵读数量的积累,对提高孩子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乃至对孩子的终身发展都是有益的。读诵经典同时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古文和白话文水平,有助于对其它知识领域的领悟和旁通,促进各科学业的进步。

2 中高年级开展诵读经典活动的方法措施

2.1 创设环境,营造诵读氛围:人类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某种环境,周围的一切都会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人的心智活动。在校园里、教室里张贴诗人画像,名诗名句,并定时更换;草坪、花圃的栅栏、路灯柱等都写上诗意的语言;将《论语》、《弟子规》、《唐诗宋词》等诗、文学作品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板报、橱窗、走廊常年刊录。校园里,经典名句随处可见,处处弥漫着经典的气息,洋溢着国学的墨香。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古诗文佳作佳句,在有意、无意之中将经典记住。让校园一砖一瓦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充满着耐人寻味的诗情画意,让学生时时刻刻与孔子、孟子、屈原、李白、杜甫等古代先贤对话,让传统经典文化的诵读成为一种随时皆可行的事情。

2.2 定量定时,检查落实诵读

(1)老师为班级学生推荐每周吟诵的内容,每周一主题,如:李白的诗歌、杜甫的诗歌、春天的诗歌、宋词周、三字经诵读等。每学期,要求学生能背诵教师指定的必背古诗文,参与面100%,达标率95%。让学生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

(2)充分利用早晨、上课前、下课后等时间,开展诵读活动。

(3)每周检测学生吟诵情况。分小组竞赛和每周教师检查相结合。

2.3 开展活动,激发诵读兴趣

2.3.1 竞赛类

背诵小能手评选:利用班会午会,在学生中开展古诗背诵比赛。

古诗文知识竞赛:内容涉及诗词发展演变中的常识、诗人介绍、代表作品等。在知识竞赛中,学生既走进古诗文,也走进了流芳百世的诗词名家的精神世界。

古诗文朗诵比赛: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积极参加,或慷慨激昂、或思乡怀旧、或欣喜欢悦、或抑郁忧愁……大家都沉浸在诗的海洋里,一首首佳作似一曲曲动人的歌谣,流入每个孩子的心田。

2.3.2 展示类:学校的橱窗、每个教室的黑板报、墙报……都成为学生展示自己作品和才华的阵地,诗词小报、诗配画、诗化作文……形式多样,应有尽有。

2.3.3 活动类: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活动,如中秋节来临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了有关月亮的古诗文,专门开设了一节专题课进行赏月品诗,接受一次优美诗文的熏陶,并让每位学生做一张贺卡给父母,让他们懂得感恩,理解象征合家团聚和美时刻的中秋节的内涵,许多学生都说这样的中秋节过得才有意义。

结合班队课开展活动,如在母亲节的那一周,让学生收集有关歌颂母亲的古诗文并制成贺卡,组织一次“送贺卡赠诗词”的特别行动。一首首普通的诗文,因为倾注了孩子的真情就成为无价之宝。这一举措,既表达了礼轻、意重、情深的文化内涵,更激起学生诵读的兴趣。

3 开展诵读经典活动的成效

3.1 学生获益多:经典诗文的背诵已然成为了我们学校的一种时尚。通过诗词文化教育的积累与欣赏,让学生接受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并形成古诗学习与积累的一些操作范式。学生在近一年的古诗文诵读中,提高了审美能力,陶冶了情操,加强了修养,丰富了思想。他在和古代诗文、文学家、圣人的直接对话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了良好的文学基础,学生无论将来成为怎样的人才,他有丰厚古诗文功底,对他将会大有裨益。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也大大的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3.2 家长反映佳: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引起了家长的强烈关注。他们也加入到孩子的诵读活动中,手捧经典,有滋有味地同孩子们一起阅读,一起品味,让书香飘满家庭。有的家长还积极主动到学校献计献策,推动经典诵读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学生的种种变化犹如一股飓风,给四平八稳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带来了新鲜空气。

3.3 学校换新貌:经典诵读掀高潮,文明儒雅换新貌。通过诵读活动,学校师生形成了读书学习的文明风尚,推动广大师生形成了“想读书、多读书、乐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大力营造了知书达礼、好学求进的校园书香氛围,为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7篇:古典文化常识范文

一、古典诗词与中国风歌曲的渊源

最初,诗和歌是一个整体,诗相当于歌词,歌相当于曲子。文人写出来的诗是拿来唱的。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都曾经是广为流行的歌曲。《诗经》里面的所有诗篇都曾是口头传唱的,只不过是有人将歌词整理出来了而已。中国风歌曲是采用有古典文化内涵的歌词与现代流行音乐的旋律及编曲技巧,由怀旧的时代背景与现代节奏完美结合,从而产生出含蓄、忧愁、优雅、轻快的歌曲风格。其歌词对古典诗词的传承是显而易见的。

探究中国风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的传承模式,大概可以分为四种:诗词配曲式,词句提取式,语言改造式,意境化用式。

1.诗词配曲式

这种古词新唱、借古意表今情的形式,既有古典的雅调,又有当代的风格,细细体味,意蕴无穷。如当年春晚上王菲的一曲《但愿人长久》的歌词就源自苏轼的《水调歌头》。因为天后王菲唯美的唱风,感动了无数的痴男怨女、天涯游子,遂广为传唱,成为中秋佳节不可缺少的咏月抒情的精品。《水调歌头》这首古典诗词就因流行音乐的流行而扩大了影响。

2.词句提取式

这种融合的形式很广泛地被一些歌词作者使用。一些歌词创作往往只是借用古典诗词的某些词句或意象,不一定是原诗词的现代演绎,但却表现了歌曲与古典诗词丝丝缕缕的关系。如花儿乐队的《鹊桥汇》,借助了“鹊桥”的典故,围绕恋人相会的主题,把一些相关的诗词名句融汇在一起,构成回环不绝的生死相许、心心相通的意境,把人的思绪引入鹊桥,令人流连忘返。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的融合,雅俗共赏,既提高了流行歌曲的文化品味,又使世人重温了古典诗词,享受到一种独具魅力的音乐文化大餐。

3.语言改造式

古文功底深厚的作者以仿古的字词、意境、节律描述当代的情感、事件、意愿等内容,具有明显的古典诗词的气息,充满古典诗词的味道。这类作品可谓旧瓶装新酒,在词语上、句式上、意蕴上都与古典诗词的风格相似。如何炅的《看穿》:“醉了红颜/也罢/断了琴弦//问天涯/放了天下/也罢/送给人家”,黄的《沧海一声笑》:“江山笑/烟雨遥/涛浪涛尽红尘俗世几多娇”。还有琼瑶许多电视剧的主题曲、插曲《在水一方》、《海鸥飞处彩云飞》等等。古韵今吟,优雅深淳的歌词,带给人美的享受。

4.意境化用式

从古典诗词里汲取营养,化用古典诗词中的意境,借古韵抒发今意,用当代的语言表现出来。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创造了无数具有深厚文化基础的意象、唯美的意境、深入人心的故事。这些已成为当今中国风歌曲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化用古典诗词意境的典范之作当属毛宁演唱的《涛声依旧》,歌词中的意象和意境明显是借自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种意境化用的歌曲还有陈瑞的《白狐》、周华健《刀剑如梦》、李宇春《倾国倾城》等。意境化用式创作的歌曲,常常将经典重现,显示出非凡的魅力,成为流行音乐中的宠儿。

二、如何让中国风吹进语文课堂

古典诗词进入流行歌曲是当代歌坛上一道靓丽的风景。中国风流行歌曲,也为广大学生所追捧、传唱。然而中国风流行歌曲能否勾起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如何让这股强劲的中国风吹进语文课堂,促进课堂上古典诗词的教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下探索:

1.歌曲导入

导入语,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起着激发学生兴趣、酝酿情感、创设情境、集中注意力的作用。歌曲导入更是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法。因为很多诗歌被改编或填词演唱,所以在诗歌教学中,运用歌曲导入更容易激起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如教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时候,播放邓丽君演唱的《几多愁》,教柳永的《虞美人》时听邓丽君的《相看泪眼》,教岳飞的《满江红》时听罗文的《满江红》。常常会有“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2.比较鉴赏

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常常将诗风相近的作品或不同作家同一题材的作品做比较鉴赏。事实上,我们也可以将古诗词和与之相关的流行歌曲进行比较鉴赏。两相对比更能突显各自的特点,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性体悟。如《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乐天想抒发的是被贬谪的凄苦。教学时可以给学生听港星蒋志光、韦绮珊的对唱歌曲《相逢何必曾相识》。其中也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句子,学生经过对比就发现男女主人公似是想藉此名句来呼唤久违的爱情。

3.布置作业

改写改编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造、再体验的过程。学生最怕做语段改写、扩写,但若改写或改编能和他们熟悉的流行歌曲有关就不同了。比方说李叔同著名的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就具有古诗词的韵味。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古诗词改写歌词,提高诗词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对诗词语言的凝练、含蓄有更为深切的体会,如对《春江花月夜》的改写,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改编等等。

4.演唱背诵

在学习古典诗词时,背诵是必不可少的。很多诗词都要求学生背诵,学生理解不够深刻,往往为了应付考试而背诵,背得快,忘得也快。一些较长的诗歌死记硬背难度很大。但如果加上曲调唱出来就容易多了。如教李煜的《虞美人》和李清照的《声声慢》时,学生课上跟随视频演唱几遍就背下来了,而且记得牢,记得久。没有配乐演唱的篇目如《燕歌行》这样的篇目,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加上曲调唱出来。同学之间竞争,看谁背得更快,唱得更有韵味。背诵加上娱乐的色彩就再也不用头疼了。

第8篇:古典文化常识范文

在中国当代雕塑的谱系中,青年艺术家任哲的雕塑并没有被流行风潮所困扰和束缚,而是表现出个人坚定的艺术信念。在充分发挥了个人极其夸张的想象的基础上,他以单纯而简洁的方法,对古典与现代的内在性加以统一,生动地表现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即以(身体)运动姿态暗示的内在力量和性格气质。任哲极为崇尚雕塑的经典精神,因为经典在今天不是到处泛滥而是几乎完全缺失,而在80后的艺术家中盛行无历史、无深度、无责任,已成为一个他们的代名词或标签。若谈艺术的精神,甚至还受到嘲讽。其实,精神具有普遍性,它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或指“表现出来的活力。”

因此,任哲之所以在追求这种经典精神,是因为它蕴涵了史诗般的崇高和庄严,具体在雕塑语言上反映出他对一种瞬间嘎然而止的精神凝固的精准把握。他把这种雕塑形式更进一步解读为“精”、“气”、“神”的美学意味。“精”指的是经过提炼或挑选出来的精华;“气”在中医学中是指人体内能使各器官正常发挥功能的原动力,更是指人的精神状态;“神”则是指人的精力,或指高超出奇,令人惊异的精灵和情态。这种抽象化的中国美学观非常符合艺术家的个味,也促使了他从这些传统思想资源中不断寻找创作的能量和动力,而非简单地挪用那种表面化的形式。他正是在传统文化资源吸收和转化的过程中重新界定了新的古典雕塑语言。

在任哲以中国古代武士和文官为主题的雕塑中,他并没有着意刻画人物的具体神情,而是喜欢用塑与刻相间的写意手法表现雕塑的强烈动势和情态所蕴涵的精神性。犹如中国传统书法在整体性上强调的“势”一样,任哲把这样抽象的意念巧妙纳入雕塑造型之中,一旦能把握住雕塑语言的整体势态,那么作品的浪漫而诗意的壮志豪情才能得到充分再现。这种雕塑既是一种夸张的姿态,又是一种戏剧化的姿态。可以说,他创造的古代人物形象以物质表意性来体现,并大胆地简化了古典雕塑细节的烦琐和装饰性,如注重人物形态与马的形体塑造的关系,从流畅的动态中尽显雄浑、饱满和力度。

他还着力关注对人的身体骨骼和肌肉运动的夸张刻划,以某一个固定的武术动作来暗示或预示了人物动作的连续性、韵律感和节奏感。显然,这种暗示性姿态不是直接源于西方的写实雕塑,而是来自中国京剧中武生的动作美学,因为京剧则充分反映了中国传统美学的“虚实”或“阴阳”关系,而这种“虚实”或“阴阳”又依赖于在时间和空间上“均衡”、“简洁”和“联想”的美学原则,留给人以更大的体验和想像余地。这既能让人感受到精神与运动的完美结合和统一,有能领悟到历史意识和当代精神的内在联系。可以说,对历史或经典的解读几乎成了艺术家任哲观念的关键点。任哲的雕塑与其说是与历史对话,倒不如是与当代对话,因为对历史图像的过滤和升华意在为大众寻找更为真实的“再现”,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大众文化排斥现实需求或真实需求,甚至长期维持着一种倒退的讨好大众的意识形态的功能。任哲明察秋毫到这一点,他试图从艺术逻辑中作出逆向的思考和判断,即以这种纪念碑式的经典雕塑作为突破口,借以对传统的经典雕塑语言进行演绎和扩张,重新塑造和简化了人物动态的气度和风骨,如实地隐喻了当代社会复杂纷争的关系。

与其他的写实雕塑家不同,任哲在自己的作品中还表达出了个人对意识形态和经典的指涉意义。他主要关注的不是风格和符号,也不是关注古典的识别和区分,而是重视古典或经典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即强调经典或古典的辩证应用。那么,到底什么是艺术的经典或古典呢?经典或古典无非包含这样几层含义:一方面是指最高的标准和最高的层次;一方面指具有规范性、秩序化的含义;一方面是被赋予了典范的意义。因此,经典或古典并非是艺术家的初衷,而是被后来人不断赋予新的意义。这就从而导致经典转变成了艺术权力话语和意识形态的角色。于是,经典或古典既成为被效仿或学习的对象,也成为批判和超越的对象。从这个视角出发,任哲并不是要在经典或古典中追求形式的复古,而是要从经典或古典中发现和挖掘新的艺术能量和动力,并试图在后现代的文化语境下创造出一种新古典雕塑。像后现代主义倡导的艺术混杂性那样,任哲的雕塑语言也是基于对复合层面的整合和解构,即把个人意志、历史意识、经典资源、流行文化的美学趣味加以统摄和转化,并以此来论证经典美学遗留的价值和意义――思考“后革命”时期意识形态的崇高议题,思考人类在“庄严”、“崇高”、“雄伟”和“谨严”的美学价值面前是否还能想像和体验到(艺术的)榜样、尊敬、净化对人的精神和心理的调剂作用。正像路易斯・阿尔都塞(Louis Alfhusser)所说的那样,意识形态反映的不是人类同自身生存条件的关系,而是他们体验这种关系的方式,这就等于说,既存在真实的关系,又存在“体验的”和“想像的”关系。因此,任哲雕塑的威严和崇高让人能从中感受到某种心理的安全感。

第9篇:古典文化常识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114-02

1.诵读经典古诗词对提升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1.1任何一个国家,假如摒弃了优良的文化传统,去学习别的国家文化,那无疑是忘本,难免重蹈"邯郸学步"覆辙。只有本着"扬弃"的原则,站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遵循全人类都能够理解并接受的行为准则,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在发展文化的同时,还保持着本民族特有的、别具一格的文化传统,才能使本民族的文化生生不息,发扬光大。

1.2诵读经典古诗词并不意味着"复古"、"后退"。以包括经典古诗词在内的国学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一个人在他儿童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可以奠定他一生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的基础;成为他一生去不断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根基。许多文学大师,如曹雪芹、王国维等,就是小时候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从小打下了深厚的文化根基。

1.3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经历过""、""之后,中华文化的传承已经出现了断层,国学在当今中国,却常常遭遇冷落,处于尴尬的境地,有被社会边缘化的危险。毋庸置疑,当代人的国学底蕴已不如上辈人深厚,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再去读诸如"四书五经"之类的国学经典,许多人甚至连国学经典是什么都说不清楚,更谈不上能读懂这些国学经典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有紧迫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及时补救。从小让孩子诵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春风化雨般,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思想,提高其品质素养与文化修养,显得尤为重要。

2.诵读经典古诗词会对小学生的影响

2.1有助于小学生形成"真、善、美""平等、自由、正义"等极具人文价值的观念。比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不能简单理解为孝弟为仁本或克己复礼为仁,不是为朋友两肋插刀的盲目义气,更不是形式上的繁缛礼节。我们可以整合为充满博爱精神的"仁"、基于正义原则的"义"、突出平等尊重的"礼"、坚守善良本性的"智"以及胸怀真诚之心的"信"①。经典古诗词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以能它所包蕴的人文精神更是毋庸置疑。这些传统文化概念中的正面的人文价值是我们民族文化中不可放弃的精髓,能使我们以健康的心态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变迁。诵读它,可以修养身心,增加智慧,开启成功之门;诵读它,可以让人懂得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腹有诗书气自华"。开展经典诵读,有利于使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专家认为,"道德"、"品性"、"气质"等重要价格素养,很难"教"成,靠的是"陶冶"、"熏习"或"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经典教材中皆是美心美文,嘉言懿行。让学生熟诵于口,濡染于心,会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品性和修养,比单纯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儿童在诵读经典的同时,会自觉不自觉地用圣人的言行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学会做人的道理,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修养。正是"读千年美文,做少年君子"。

2.2诵读经典古诗词有利于小学生记忆力加强,注意力集中,提高理解、想象能力。长期实践表明,诵读经典古诗词可以让儿童在记忆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获得显著提高。而孩子在课堂上的是否能集中注意力,能否持久维持,是决定孩子学习效率,影响成绩的重要因素。童年则是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利用这一宝贵的时期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反复诵读,是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最为有效的手段。如果在其记忆力正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其记忆能力会达到较高的程度。注意力提高了,也会相应地促进理解能力的提高。如诺贝额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在上初中的时候,利用两个暑假熟背《孟子》,当时诵读可谓是不求甚解,但是数年后,杨振宁不无感慨地说:"每过十年,我对《孟子》都会有新的理解。"按认知心理学家的观察:记忆多的人,其理解力也相对提高,其想象力也比较丰富。

2.3诵读经典古诗词,可以增加学生的识字量,有助于提高小学生阅读、写作能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一个人储备语言的最佳时期,让小学生多读、多背经典古诗词,有利于小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提高阅读、表达、写作能力,有效提高小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又会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如学生认的字多起来了,就能提高初读课文的效率;背诵能力增强了,就能很快地读熟,背诵课文;与文本、教师、同学交流互动时,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谈感受的时候常常会灵光闪现,语出惊人;写作文时,常常引经据典、妙语连珠……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诵读经典,形成了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