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古典舞论文范文

古典舞论文全文(5篇)

古典舞论文

第1篇:古典舞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古典舞;概念;中国;价值;教学对策

一、前言

对于中国古典舞,其由古代而起源,具有十分久远的历史,兼具各类戏曲、武术中各式各样的造型、动作,是古代文化、现代文化间彼此融合所获得的新兴舞蹈。古典舞是处于民间舞蹈前提下传扬所得到的具有古典风韵的舞蹈,其具有较强的民族性,还兼具传统文化的各项特色。在艺术专业愈加丰富后,使得古典舞教学逐步在各个大学中得到开设。但是在现阶段,古典舞教学仅关注实践性锻炼,太过乏味、单调,缺少创造、创新。而古典舞兼具传统文化、舞蹈艺术这一双重特点,想要让其在各个大学中获得更为良好的发展,需要对现行的各类教学方法进行改良、优化。

二、中国古典舞的概念

对于中国古典舞,其初始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处于民间舞蹈的前提下,通过各个舞者进行传扬、改良、优化所生成的具有古典风韵的舞蹈模式。在我国,各个大学开始进行中国古典舞教学是在1980年,北京舞蹈学院最先开设这一课程,逐步拉开古典舞教学的大幕。中国古典舞具有较多的民族特色,其继承我国传统文化十分关键的表达方法,借助舞者本身的“精”“气”“神”,加之其“手”“眼”“法”“步”间彼此协调,再借助“圆”这一形态、“流”这一过程,能够把古典舞最为核心的内容、情感等体现出来。对于中国古典舞,其具有神、形、劲、律等有关的锻炼系统,更为关注身法、韵律,是各个大学舞蹈教育系统中十分关键的学科。在古代,中国古典舞已经得到极大地发展,比如,在唐代,具有《霓裳羽衣舞》,其是早期古典舞最具代表性的形式。至宋代,各类戏曲逐步被融入至古典舞。戏曲,是我国古典舞的根源,同时,还包括武术。现代化的中国古典舞已并非古代舞蹈,而是汲取戏曲、武术等方面的精髓,历经传扬、发展所生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美学的舞蹈艺术。这一具有东方特点的古典舞,受益于传统文化,即传统文化、舞蹈间的彼此融合。

三、大学进行中国古典舞教学的价值

1.形体锻炼系统更为完善、健全

中国古典舞具有十分完善、健全的形体锻炼体系,比如,肢体动力、肢体动态、肢体律动等。而其中,对于肢体动态,能够更为全方位地体现出古典舞中的“拧倾圆曲”这一姿势,古典舞教学需要处于基训期间对腰腿肩髋就柔韧度、弹性等进行锻炼,不但需要引导学生锻炼身体,还需要让其感悟到力量总体的协调性、动作所具有的延展性。对于肢体动力,古典舞教学需要更为重视“跳翻转”这一锻炼,这一动作不但能够体现出民族性,还可以引导学生控制好自身的身体重心,并学会应用自己的力量。对于肢体律动,我国古典舞更为关注其韵律感,其能够体现出传统的审美观,在音乐节奏方面具有许多特点,动静融合、刚柔并济,韵律感较高。我国古典舞的各项形体锻炼较其他舞蹈具有许多差别,其价值体现更高。

2.培养并增强舞蹈观念与意识

舞蹈观念与意识是较为抽象的理念,即舞者在进行舞蹈表演期间的自主观念、意识,是对各类作品加以理解、掌握后所体现出的心理反应。这一观念、意识是无形的,但是,能够反映出舞者对于舞蹈所具有的认知、理解。如果表演不具有舞蹈观念、意识,会使得观众感觉到平平无奇。这一观念、意识得到体现,能够让表演更为灵动、更具感染力,但是,也要求舞者需要对舞蹈具有心灵、思想等方面的感受。对于中国古典舞,其“起于心”,并借助“神韵”以引导形体,更为关注内心的情感。“精”“气”“神”即古典舞十分关键的美学,使得情感、神韵间的彼此融合被体现在舞蹈中,且各类肢体动作能够逐步升华至语言层面,具有更强的感召力。中国古典舞所具有的这一艺术特点,能够培养、增强学生的舞蹈观念、意识。

3.体现出文化价值

对于中国古典舞、文化价值,二者间是辩证统一的,需要把传统文化当作依靠,进而创建出更多的文化价值。在中国古典舞中,其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其一,在锻炼中累积文化。古典舞的各个动作组合具有较高的文化性,所有动作均需要揣摩出古典文学方面的意境,方便累积到更多的文化知识;其二,在舞台中沉淀文化。对于古典舞,其来自戏曲、武术等,自身具有许多文化沉淀,在舞台中,可以体会到文化所具有的气势;其三,在艺术中体现出文化:对古典舞进行创新、创造,就像是应用特有的古典舞语言,体现出各式各样的文化底蕴,在各类情境中体悟哲学,在创造、创新中体现出文化。四、大学进行中国古典舞教学的相关对策1.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现阶段,教师在对许多学科进行教学期间,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是教学需要秉持的核心,还是教学要实现的最终目标。在以往进行古典舞教学期间,教师大多是自己进行教学,而学生需要进行学习。教师在课堂中只是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模仿,学生的所有注意力均集中于教师,教师处在核心的位置。但是,教学不应是“灌输型”的,而是需要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创新、创造。教师在具体进行古典舞教学期间,需要全方位掌握各类教学方法,并把学生当作核心,给学生构建更为适宜的情境,让其可以在教学中进行创造、创新,并得到更多的锻炼,最终,促使学生全方位地发挥出主动性,在自主进行学习期间,增强对古典舞的训练能力、水平,如此的助推力也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古典舞的求知欲望、兴趣,进而应用古典舞进行更多的开拓。在大学阶段的教师具体进行古典舞教学期间,应用自主探究能够对教学进行改良、优化。自主探究属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方式把学生当作主导,在进行教学期间,更为关注对各类知识进行探索,使得学生借助自主发现、自主发掘对各类知识进行建构,以对舞蹈具有更为深入的分析、研究,变成舞蹈中的主角,构建出更为多样的舞蹈教学内容。比如,在进行古典舞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对各类舞蹈进行解释,或是加以表演,但是,并非教师作出某一动作,学生就需要学习这一动作,而是教师先对学生就某一整段舞蹈进行展示,接着,引导学生说一说在这一舞蹈中具有哪些特点,之后,学生可以自主进行锻炼,在十余分钟后,再引导学生对锻炼效果进行沟通、交流,指出哪些部分需要引导,在此时,教师所进行的引导才具有相应的意义,学生也才能够获得更为迅速地进步。借助这一方法,不但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索,还可以增强教师、学生间的彼此沟通、交流。学生自主对古典舞进行学习,还可以生成更多自己的想法,为学生给予思考的空间,使得学生能够对舞蹈进行相应的延伸。

2.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人文素养

对于古典舞,由其字面上来看,即古代十分经典的舞蹈,这类舞蹈伴随历史的逐步进展,加之人们自身的认知、理解,也在随时发生改变。时间逐步推移,历史有所更迭,古典舞在现阶段来说具有相应的缺失。许多古典舞方面的记录均处于民间舞蹈、历史文物中,这类静态化的古典舞记载对于我国各类文化的传扬具有许多影响。古典舞即古代的经典,所以,在进行表演期间,必定会加入部分历史、人文等方面的内容。在对古典舞进行排练、表演期间,需要参照相应的历史人物、背景等,对当地的风俗、人文等进行归整、加工,只有如此,才可以成为符合于时代的古典舞。在我国古典舞逐步发展期间,对于《中国古典舞教学法》的教学,其大多是对大学教育层次之下的学生进行教学,具有相应的局限性,在这一教材中,更为关注对各项技巧、功能等进行锻炼。在时代得到极大地发展后,使得这类教材已无法符合于古典舞所具有的各项要求。所以,在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良、优化的前提下,教师也需要对相应的教材给予创新、创造。现代化的古典舞教学具有更多文化方面的特点,在与专业素养间彼此融合的前提下,能够促进对学生的文化素养进行培养、教育。在具体进行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舞蹈有关的文化进行更多的发掘。在对舞蹈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后,使得舞者能够借助动态化的方法把舞蹈加以体现;借助身体方面的体现,让古代艺术能够与当代艺术间彼此融合,构建新兴的古典舞。对于现阶段舞蹈专业中的学生,教师大多更为关注引导其进行专业性锻炼,但是,忽略对其文化素养进行培养,使得古典舞教学仅具有肢体方面的动作,而缺乏文化方面的艺术。在大学进行古典舞教学期间,教师需要更为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培养、教育,使得学生的文化气质得到提升。学生在读更多的书后,能够获得更多的体会、感知,如此,其对某一舞蹈所进行的诠释就更为鲜活、更为具体。长时间坚持下去,在进行自主探究期间,学生就能够体会到古典舞中更为深刻的内含,进而也可以应用更多的文化知识加以表演。

3.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知、体会

对于我国古典舞,其是参照古代文化进行改良、优化所得到的舞蹈。在现代化社会中,人们对舞蹈、音乐等许多艺术均具有较多的追求,古典舞也应被融入至现代化社会中。在古典舞的表演、创新、创造中,许多思路来自对生活所具有的感知、体会。编舞人员需要全方位地发挥想象能力、思考能力,将平时生活中的各类动作进行舞蹈化,并借助各类肢体语言加以体现,从而展现出更为优美的舞蹈。在大学进行古典舞教学期间,学生的舞蹈能力、水平不但需要借助各类动作体现出来,更需要借助各项理解、认知而体现出来。若学生对古典舞所进行的诠释、掌握、理解较为到位,在动作方面,其也可以努力完成。所以,在大学进行古典舞教学期间,也需要参照现代化的思维方法对古典舞进行创造、创新,给古典舞给予更多的开拓空间。在具体进行教学期间,教师需要更为关注学生思维的开发、培养、增强,使得学生可以观察平时的生活,并借助其中的部分情境,加之自己的思维,进行创造、创新。在进行古典舞教学期间,教师可以设定相应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锻炼。例如,教师设定“观察食堂阿姨是怎样打饭的”,或是“观察人们在平时生活中的某一活动”等,再把这类具体的动作进行生活化、舞蹈化。古典舞需要融入相应的人文风情,而这类人文风情来源于人们平时的生活,最为基本的活动也是舞蹈最为良好的基础,学生可以把观察的这类动作进行改良、优化,进而使得古典舞教学可以获得更为良好的教学质量、效果。

4.促进古典舞教学的极大发展

(1)应用剧目促进发展①校级古典舞竞赛。对于校级古典舞竞赛,其群体是学生,借助竞赛,可以全方位提高学生的专业性技能与水平、总体素养,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等,并增强学生的创新性观念、意识。古典舞竞赛需要具有更为多样的形式、内容,并参照专业性培养来选取最为适宜的竞赛模式,与培养的最终目标间彼此融合。其一,对于古典舞表演专业、古典舞编导专业,可以进行技能方面的竞赛,借助这类竞赛提升学生专业性技能与水平、总体素养,竞赛可以包括单项、多项等。而其中单项包括作品表演(舞者进行二度创新、创作)、编创作品(表演与编导)等。对于多项,包括剧目表演、古典舞知识抢答、命题编舞口述等。对于群舞,包括经典作品、编创作品等。其二,对于古典舞教育专业、古典舞学专业可以进行多项技能、讲课、舞蹈写作等方面的竞赛,由于古典舞教育专业、古典舞学专业需要培养更多古典舞艺术全能型人才,因此,其竞赛模式需要把考量学生的古典舞总体素养、应用水平与能力等当作核心。在多项技能中,包括两大类,即古典舞学、古典舞教育。其中古典舞学专业包括剧目表演、古典舞知识问答、特长等。古典舞教育专业包括剧目表演、朗读、板书等。对于讲课竞赛,其可以在毕业学生中进行,内容包括对舞蹈鉴赏课程进行教课、教案等。对于舞蹈写作专业,包括论文、古典舞点评等。②省级古典舞竞赛。现如今,在各个大学中,古典舞竞赛不管是在模式方面抑或是在内容方面,均十分丰富,且具有十分良好的竞赛氛围,这类竞赛包括每年开展的青少年古典舞竞赛,每两年进行的音乐古典舞师生技能竞赛,还具有其余各类规格的竞赛。在我国,具有十分多样的传统文化,需要应用这一优势助推古典舞的教学发展,激励各个大学选出更具代表性的古典舞剧目、创编剧目等加入竞赛。此外,在竞赛内容方面,可以加入古典舞示范教学这一竞赛,把各个大学中的教学展示直接搬至竞赛中,接受各类检验,共享更多的成果。对古典舞示范教学,需要给予更多具有我国特色、锻炼成效的示范教学,还可以把部分地方级的音乐逐步渗入至古典舞伴奏乐中,以获得更多新兴的能够适合于各个大学的古典舞教材,并获得更多新兴的古典舞钢琴伴奏教材。同时,古典舞艺术相关人员需要进行更多的创新、创造,以助推古典舞领域得到极大地发展。③部级与以上古典舞竞赛。现如今,在我国,许多大学均已经加入至部级的古典舞竞赛中,但是,许多能够获奖的作品特色较为单一,对此,需要助推其余舞种的各项教学,使得更多的舞蹈作品能够在部级的竞赛中获得名次,让古典舞能够获得更多的重视,且各类舞种也能够“百花齐放”,这也是对古典舞编导、有关工作人员所具有的新兴希望。(2)借助表演培养更多的人才①培养更多的大学古典舞教师。对于各个大学中的古典舞教师,对其进行培养教育是古典舞类人才战略中的核心。由于各个大学中的古典舞教师具有培养、教育出更多舞蹈类人才的责任,所以,就要求教师具有培养人才的技能、水平,这些技能、水平需要持续性地进行学习以得到完善、健全,才可以完成这一任务。各个大学中的古典舞教师需要具有的各项技能、水平包括勤奋刻苦的品格、高尚崇高的思想道德、乐于奉献的精神、极高的责任意识与观念、优良的情怀等,其对待自己的专业期间,需要学无止境,在对待自己的教学期间,需要温故知新,在对待自己的科研期间,需要主动向上,以持续性地完善、健全自我。因此,需要提升各个大学中古典舞教师的总体素养,给予更多的机会以认知到古典舞的各项前沿动态,并把各类新兴知识、新兴思路逐步应用至教学中;给予更多的机会让教师能够一览我国的河山,以把民族情怀逐步渗入至教学中;构建人才情境,把培养教育人才的有关方式逐步渗入至教学中,以培养而培养,以人才造人才。②培养更多的通识人才。对古典舞通识人才进行培养教育,能够让高校古典舞专业毕业学生尽早适应于各项社会需求,并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现阶段,对古典舞专业,在小学、文化宫等各类群众性艺术工作、企业中从事古典舞教师、古典舞演员等有关工作具有较大的缺口,为让人才资源得到供求均衡,各个大学需要调节好培养方案、目标等,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让更多的古典舞专业毕业学生能够从事古典舞有关的工作。参照现阶段具有较大缺口的各类工作,社会所需要的教师不但要能够唱跳、教学、创编等,偶尔还需要兼具音乐有关的教学任务,并从事古典舞有关的事务性工作,因此,古典舞专业学生在大学进行学习时,需要增强自己的总体素养,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提升唱跳、教学、创编等方面的能力、水平,在各类艺术实践性活动、平时的生活中,需要增强自己处理古典舞有关事务性工作的水平、能力,此外,还需要对各类音乐知识进行扩充性学习,以掌握更多音乐方面的知识,并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而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并预先进行职业规划,让古典舞事业能够逐步进入良性循环中。③进行社会培养。社会培养是对古典舞舞者进行培养教育十分关键的渠道,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古典舞类人才。古典舞类人才是对古典舞文化进行传播十分关键的媒介,也是检验古典舞总体发展优劣的标识。因为古典舞专业具有年轻化,所以,其有关的人才较为紧缺,无法满足于社会所具有的各项需求。对此,古典舞类人才的培养十分关键,是各个大学中不可缺少的构成。培养一个十分优秀的古典舞类人才需要进行精雕细琢,还需要相对应的作品加以塑造,才能够完成。在古典舞专业中,其最终的目标大多是需要培养出更多的中国古典舞舞者、民族舞剧舞者,因此,十分专业的古典舞锻炼是必不可少的,给予表演机会也是十分关键的,此外,还需要推出更多的“新人”“新作”,给予舞者提供机会。比如,四川省的舞者余尔格处于十分优秀的作品中,为舞蹈领域、观众所熟悉,这不单单是由于其具有十分精湛的表演水平,更是由于作品具有较多的特色,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在CCTV所进行的舞蹈比赛中,他的古典舞作品《茶馆》,其栩栩如生地体现出四川的“茶”文化,并与古典舞间彼此契合,余尔格所进行的表演给古典舞印上“川”这一标识。又比如,十桃古典舞作品《春》是十分典型的昆舞,而昆舞在古典舞中属于新兴的流派,发展不久,但是,其各类新作使得流派得到极大地发展,仅有持续性地展现出更多的作品,才可以被熟悉,也才可以获得发展。因此,古典舞类人才的各项培养、教育对于古典舞编导提出许多要求,创编出具有各类地方特色的古典舞作品,才能够具有更大的优势以脱颖而出,各个大学需要对古典舞演员、编导一同进行教育培养,助推古典舞领域得到更为平稳、更为长久的发展。(3)应用科研把实践逐步上升至理论科研是各个大学在进行古典舞教学期间的智力支持,还是实践逐步上升至理论无可或缺的保证。对此,大学教师需要更为关注理论教学、教学理论实践,把实践当作前提进行累积、提纯,为生成更多的理论给予相应的参照。在进行古典舞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对各类规律、经验等进行归总,并把其逐步上升为理论,借助论文、课题、著书等方面的模式,全方位地展现我国古典舞教学最终的成效,让创造、创新、表演、科研能够一同进行,并变成各个大学中古典舞教学的支柱,为古典舞教学极大地发展给予更多的保证。

五、结束语

第2篇:古典舞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国戏曲;舞蹈;相互关系;相互影响

中国戏曲运用故事情节表达内容,主要采用对话的形式,结合使用动作语言,配合背景音乐,使得故事内容更加丰满,充满艺术色彩。戏曲涵盖做、唱、打、念等元素,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戏曲也随之不断创新,各种戏曲舞蹈动作被传承下来。中国的戏曲与舞蹈虽然属于不同的艺术形式,但也属于同门艺术[1]。在戏曲中含有舞蹈的元素,主要是从剧情的角度出发设计舞蹈,运用舞蹈对人物进行刻画,这也是舞蹈的精髓所在,戏曲中的舞蹈有着自己的特色。中国的戏曲与舞蹈所具备的美学特征存在相似之处,甚至艺术表达规律也有所雷同,但是两者的艺术表现手段存在不同之处。正因为如此,中国戏曲与舞蹈之间存在相关性,在艺术发展中相互影响,对艺术的融合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2]。

一、戏曲中的舞蹈动作

中国的戏曲艺术与古代舞蹈艺术是同步发展的。中国古代的舞蹈艺术在唐代就已经繁盛起来,自元朝开始逐渐衰落,这是因为元朝开始发展杂剧,同时也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但是,古代的舞蹈并没有因此而消失,而是开始以另一种艺术形式存续发展,即中国的戏曲艺术。从宋代至元代,曾经繁盛一时的舞蹈艺术逐渐向戏曲转变,在保留戏曲元素的基础上,还结合使用了唱歌、打斗、说话等等元素,这是由于阶级矛盾逐渐恶化,民族矛盾也更加深化,人民希望通过运用这种艺术表达形式将人民生活状况体现出来,同时也运用这种方式表达压迫中的反抗精神[3]。戏曲艺术本身是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其中涵盖了音乐艺术形式,结合使用了对话和动作,与单纯的舞蹈艺术形式相比较,戏曲艺术形式更能表达出人们的思想和精神境界。

二、中国戏曲与舞蹈之间的关系

(一)中国戏曲与舞蹈之间所存在的不同之处其一,在中国的戏曲中有舞蹈的成分,但是舞蹈主要发挥对事物的叙述作用,也就是说,在戏曲中舞蹈作为一种动作语言形式进行故事内容的表达。单纯的舞蹈则有所不同,其主要发挥的作用是抒发情感。通过对比可以明确,舞蹈是动作的表现形式,利用音乐背景渲染舞蹈氛围,不需要运用语言表述,运用舞蹈的方式来表达故事情节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在戏曲中也有舞蹈,作为戏曲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同样体现在动作语言上,戏曲中的舞蹈用打斗的形式表达出来,对于故事的陈述非常有利[4]。其二,戏曲舞蹈的艺术表达主要运用了比拟性刻画的方式,就是在描述一个事物的时候,用另外一个事物进行表达并加以巧妙的说明。比拟的通常用法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作人,或者在戏曲中将甲物转化为乙物,使得戏曲增添情味,故事更加曲折跌宕,同时在舞蹈的过程中,爱憎分明的情感得以抒发。单纯的舞蹈艺术形式有所不同,其主要运用虚拟刻画方法,在舞台上塑造虚拟的环境,舞蹈的表达也更加抽象,通过运用舞蹈艺术动作语言来表达情感,对于不懂得舞蹈艺术的人而言,观看舞蹈很难正确理解其内涵,导致舞蹈艺术的理解表面化、形式化,舞蹈的意图不能得到有效传播[5]。舞蹈是源自生活实践的艺术,将生活内容提炼出来经过艺术改良之后用动作语言表达出来。但是,舞蹈动作与现实生活中的动作大相径庭。因此,人们在观看舞蹈的时候,很难将舞蹈与生活关联起来。戏曲则有所不同,其中的舞蹈动作已经模式化,是对现实生活中各种动作的模拟,所以看起来很直观,容易被理解[6]。其三,舞蹈动作更强调连贯性。舞蹈动作更有节奏感,注重体态的均匀,造型上富有美感,要求舞蹈演员的肢体运动要跟随音乐的节奏且具有连贯性和流畅性,要求每一个舞蹈动作都要与下一个舞蹈动作之间存在连接。戏曲中的舞蹈则有所不同,并不强调连贯性,戏曲动作是作为一个点存在的,也就是说一个舞蹈动作可以停顿下来,只要将故事内容表达到位即可。

(二)中国戏曲与舞蹈之间所存在的相同之处中国的戏曲动作与舞蹈动作虽然在身段上不同,本质涵义却是相同的。中国戏曲中的动作是模式化的,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的身段,如“武生”身段、“武旦”身段等都有固定的模式。舞蹈与戏曲动作所存在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为动作的基本路线不同,在动作上所呈现出来的形态特征有所不同,但二者在动作上所表现出来的美学风格却是相同的。其一,中国戏曲与舞蹈在动作上坚持相同的原则。无论是中国戏曲动作,还是舞蹈动作,都是将腰作为轴心舞动起来的。例如,在戏曲中有“云手”的动作,有“走边”的动作,都体现出腰作为轴心的作用。舞蹈中的“身韵”、“盘腕”等也是以腰部为中心进行划圆动作。其二,中国戏曲与舞蹈在动作形态上体现出一致的特征。中国戏曲动作的形态和舞蹈的动作形态存在相同的特征。比如,两者在模拟劳动动作的时候就存在一致性。此外,在戏曲动作中有情绪的动作,舞蹈中也有,在动作形态上存在一致性。在于两者存在共同的特征,欣赏者更容易对动作予以识别,对动作所表达的思想予以理解[7]。其三,中国戏曲与舞蹈在动作美学上存在相同的风格。艺术化的动作要体现出美学特征,既涵盖了审美观念,也表达了时代风采,所蕴含的文化精神都是容易被理解的。比如,在舞蹈中有长袖舞,在戏曲动作中有水袖,两者都给人以美感,在动作表达上产生异曲同工之妙,优美的舞姿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审美观念。

三、戏曲舞蹈的传承

中国戏曲中的舞蹈元素依然保留着传统的色彩,其动作源自民间舞蹈,更具有表现力。比如,戏曲表演中运用到的各种道具就源自民间,如扇子、手帕等等,动作上还借鉴了舞蹈的表现手法,特别是各种模拟的动作,比如戏曲《天仙配》中所采用的动作就展现了舞蹈艺术的特点,从动作的整体变化情况来看,无论是动作的细节,还是整体画面造型,都展现了舞蹈动作的美感。因此可以看出,中国戏曲与舞蹈之间是存在关联性的。中国戏曲动作中多运用了模拟的方法,将其应用于舞蹈中,可以使人物的情感表达更加贴切。戏曲动作更为注重“打”,其是对舞蹈的一种发展形式,比如《狮子戏》中的“打”所使用的是真刀真枪,《贵妃醉酒》中则以扇子舞为主,其中的各项舞蹈元素都是民间舞蹈中的元素。

四、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研究可以明确,中国戏曲动作与舞蹈之间存在关联性,两者都是独立存在的艺术形式,本质上是共通的。在戏曲艺术中蕴含着许多的舞蹈元素,比如水袖的动作在舞蹈中和戏曲中都有,表现形式也雷同。由此可见,中国的戏曲动作与舞蹈动作是相互影响的。要推动中国的戏曲和舞蹈艺术传承下去,就要走发展路线,对两者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及相互影响进行分析,从而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晨宇.浅谈戏曲舞蹈与中国古典舞之间相互关系[J].明日风尚,2018,(09):56-57.

[2]左子涵.浅谈对中国戏曲舞蹈与中国古典舞的认识[J].中国文艺家,2018,(07):81-81.

[3]李慧.中国古典舞对中国戏曲元素的吸收与借鉴[J].赤子,2019,(26):74-75.

[4]邵洋.当代戏曲舞台上舞蹈创作的渗入及所起到的作用[J].人文天下,2019,(12):97-100.

[5]高珊.中国古典舞蹈与现代舞蹈的关系[J].饮食科学,2018(03):87-88.

[6]吴海燕.中国古典舞教学与戏曲艺术的融合[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第3篇:古典舞论文范文

关键词:资源共享;公共文化;重塑

一、前言

四川音乐学院,其前身是创建1939年的“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1959年经教育部批准更为现名,成为当时具有本科办学层次的六所专业音乐院校之一。作为西南地区最高艺术类学府,其音乐舞蹈专业的学子们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是基本职能之一。四川音乐学院是当地艺术人才的汇聚地,拥有丰富的高素质艺术人才。这些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服务于当地可以实现高效于社会资源共享,互补和共同发展的机遇。本课题从四川音乐学院舞蹈教育资源的优势及服务社会文化建设,构建平台的可行性策略进行研究。

二、川音舞蹈学院专业教育资源优势

舞蹈学院筹建于1998年,现有本科和硕士两个学历教育层次。目前,有教职工60余人,其中讲师及以上职称29人,全日制在校学生450余名。

(一)舞蹈学院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先进的办学理念舞院多年来倡导以学术治学,坚持抓教学质量,培养了大批服务社会的高素质专业舞蹈人才。舞院重视教学改革和学术研究,曾获四川省政府颁发的教学成都三等奖;舞蹈学专业被确立为本科高校省级特色专业;课题《舞蹈学专业综合改革》被确立为四川省高等教育重点建设项目。舞院重视教材建设和,力促学术成果产生,先后出版专著《舞蹈文化》《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教学法》等5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等10余篇。

(二)硕果累累,竞赛显风采近年来,舞院多次参加全国各类大型艺术赛事获得优异成绩。其中,群舞《羌》获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蹈作品银奖;《震撼》获舞蹈诗同年获创作、表演银奖;《万物生》获第十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表演二等奖;《瓦尔俄足》获第十届全国舞蹈大赛表演二等奖;《你是一首歌》获第十届“荷花奖”民族民间舞比赛作品奖。《遇见日子》、《我想有个家》获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你是我的山》为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以上成果均反映出舞蹈学院在创作,表演,教学的基本水准。

(三)舞院专业学生优势“一专多能”是舞蹈学院培养通识人才的出发点,因此,课程设置丰富而实用。目前我院分别有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表演三大专业。开设的课程分别有《中国古典舞基本功》《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剧目排演》《现代舞技法》《芭蕾舞基本功》等这些主修课程必须学扎实,以此保证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表演水平。除此之外,中高段的专业学习还增设了大量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如《舞蹈教学法》《舞蹈艺术概论》《编舞技法》《作品赏析》等,来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就是说,毕业生们步入社会不仅能跳舞会跳舞,更能教授舞蹈或创编舞蹈作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艺术人才是舞院专业学生的优势。另外,依托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实践平台,舞蹈学院的学生具有极强的社会参与能力和实践能力。先后在“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校地合作”“定点帮扶”“精准扶贫”“送文化下乡”等活动中脱颖而出,得到了领导,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创作时间方面,2019年四川新作品舞蹈比赛《孩子你在哪儿》荣获最佳作品奖。该作品分别由我院李淼璇,苏睿,李迎春三位同学创编完成,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三、川音舞蹈学院服务社区公共文化的探索和策略

(一)顶层设计,总体把控成立舞蹈(音乐)学院服务地方办公室,由学院领导担任,负责总体协调,管理和监督工作。以“项目制”的形式,积极参与、承接舞蹈类的社会服务项目。工作组的成立,从组织到执行工作开展更加有序,监督到合作,成果更加突出。由此看来,高校的文化优势,人才培养便有了落脚点。高校文化不仅丰富了社区文化的内涵,同时也为社区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保障”。

(二)校地协同,资源共享1.以排演新剧目为主要,浸入式提升艺术修养。首先,学校拟派学生会骨干成员植入地方街道和社区,建立指导小组排练舞蹈作品,提升居民的文化品位。其次,以公益的形式在节庆日向群众进行宣传和成果展示,对优秀的团队和节目进行品质提升,鼓励“走出去”参与省、市级的比赛。第三,定期开展交流工作。与其它地区的舞蹈团队进行交流合作,有的放矢的创编新节目,积极参与省,市舞协举办的各类文艺演出,丰富舞台表演经验。第四,丰富剧目库积极与社区对接,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类文艺节庆活动,通过优秀节目的传承,带动该地区群众的文艺水平。2.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学校是创新,发展和传播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基地,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同时还负有向社会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责任,为了更好促进社会文化事业发展,满足社会群众对幸福生活的精神追求。根据群众对艺术的爱好,协同文化馆,街道,总工会,团委等相关部门,推进一系列“艺术课程”进社区的活动,向基层人民普及相关艺术知识,提高鉴赏能力。以受众面广的舞蹈来说,各市,区,街道,社区都有“广场舞”,但业务水平长期良莠不济,舞蹈学院可利用人才优势,结合地方特色,开设《舞蹈基础》《民间舞蹈》《交谊舞》等基础课程,对基础条件较好的队伍还可以适当进行舞蹈创编等内容的教授。总之,这样的做法,拓宽了“教”与“学”的空间,既提高了群众的整体艺术素质,也调动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积累了与校园,课堂不一样的专业实践经历。3.建立社区音乐舞蹈培训中心根据资料显示,“2006年沈阳音乐学院创建了沈音莱茵河社区艺术培训中心。据悉,沈音计划将该类社区艺术培训中心复制到整个东北境内。”学校这样的做法,既方便群众了解艺术知识,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艺术熏陶的便利,也促使师生们拥有了长期的艺术实践教育基地。社区音乐舞蹈培训基地的建立,整合了资源拓展了专家,教师,学生们的艺术思维,打破了专业与非专业艺术间的壁垒。另外,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尽管目前城市社区与高校合作办学上,还存有或多或少的问题,比如办学场地,资金来源,市场化运作等。但我们相信,只要统筹兼顾,精心计划,逐步落实,社区音乐舞蹈培训中心建立的设想是可以实现的。

(三)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新方式根据群众参与健身活动调查报告显示:广场舞,瑜伽,有氧健身操已成为全民健身活动为首选,其中更是以“广场舞”参与人数最多排第一,说明了在我国城镇中“广场舞”拥有广大的群众基础。未来“以舞会友,以舞相融,文舞共建”将成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新方式。1.“以舞会友,以舞相融”,重塑社区文化新品牌。目前,成都广场舞队有2000多个,平均每天有50万人在跳广场舞。参加广场舞练习者无论是性格,职业,年龄都有差距;不同的生活习惯,交际圈,兴趣爱好也都不一样。调查显示参加跳舞的群众以结交朋友为动机的人群比例占20%,说明这样的活动平台是拓展朋友圈的重要方式。广场舞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就为社区文化建设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一切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的设立均围绕着居民的真正需求而展开。对此,高校舞蹈专业应利用自身优势,立足传承,大胆创新。首先,从居民兴趣入手,打破传统社区舞蹈限制。其次,融入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编排时考虑群众基础,既简单易学,又不失文化内涵的动作组合。最后形成具有符合大众取向兼审美性,艺术性,文化性为一体的优秀作品。回顾全国城市广场舞优秀案例“重庆市2015年创作的《太阳出来喜洋洋》,2016《黄杨扁担》”,就分别以“土家族摆手舞”,“花灯”为元素进行素材提取及应用,成功打造区域性特色的重庆广场舞蹈文化,重拾民族文化经典唤醒人们对重庆历史文化的回顾。借鉴成功经验,作为社区文化品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保护和传承民族舞蹈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职责。一方面,挖掘,创造出符合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文化经典。另一方面,通过专业性教学让广大群众提高技艺,更快地融入社区舞蹈队伍中,推动社区文化品牌建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社区文化品牌塑造日益凸显,对我国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文舞共建,审美感受再升华。社区文化建设中,除广场舞蹈占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外,群众文化活动的丰富性是建设文明社区的又一重要内容。因此,健康向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审美感受再提高的必经路径,也是提高社区整体文化的重要途径。针对这些需求,结合城乡社区的实际情况,最后制定出三种可行性方案,共同创建美好社区文化。技术类培训。结合舞院资源优势,开展智能手机,电脑,摄影,网络等方面培训活动。通过该活动的组织开展,让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生活便利。体育类比赛活动,组织群众积极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活动,除一些全民的运动项目外,结合专业特点,开发和教授大众所接受的健身舞蹈,强健体魄舒缓压力,应对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艺术活动类,组织和开展各类艺术培训及实践活动,主要以舞蹈、形体、瑜伽、技术赏析为主。通过形式多样文化活动的开展,达到提升群众艺术审美品位的目的。文舞共建,共同参与在加强群众间凝聚力的同时,调动了高校学生服务社会的热情,在不断地社会实践中,成为社会文化建设的受益者,有效的促进了学校舞蹈专业人才综合素养的提高。综上所述,舞蹈在社会文化建设中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以舞会友,以舞相融”有的放矢的保障了高校艺术之花,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生根结果。“文舞共建”让舞蹈专业的师生们拓展了“教”与“学”的空间。无论是用先进的高校资源引导社会文化发展,还是社区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感染着高校师生。两者的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和谐共进将是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婷.地方高校服务社区音乐文化建设的有效模式[J].城市学刊,2016(3).

[2]莫溦沙.师范引领多元汇聚——重庆市以广场舞公共文化服务建构城市公共空间[J].大众文艺,2017(20).

第4篇:古典舞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国芭蕾;舞剧;民族化

一、当代中国芭蕾舞剧关键时期的特点分析

1.探索和发展时期(1949-1976)——《白毛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芭蕾舞剧在中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兴起和发展。其中,对中国芭蕾舞最具影响力的是俄罗斯学派。根据学习俄罗斯芭蕾舞剧的经验,结合本民族的音乐、舞蹈素材,1964年舞剧《白毛女》诞生,这部芭蕾舞剧讲述受封建统治压迫的农民的女儿“喜儿”,被迫卖给恶霸地主黄世仁抵债的凄惨故事。舞剧编者们,为了帮助观众理解剧情,融入民族歌剧《白毛女》的歌剧唱段,并且把经典歌剧唱段作为主要人物的主题音乐,而且在一些主要的舞段,增加了伴唱的形式,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和喜爱。以20世纪中期为界限,之前的舞剧被称之为戏剧芭蕾,之后称之为交响诗芭蕾。交响诗芭蕾的结构“音乐和舞蹈”的结构,这给中国民族芭蕾舞剧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加深了舞剧的思想内容,扩大了题材范围,沟通了芭蕾与时代生活的更大关联。尤其注重舞剧的音乐,即音乐就是内在的戏剧结构。《白毛女》芭蕾舞剧通过舞蹈来刻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生活状态,而不是借助于娱乐和表演性的舞蹈功能,更不用借助于哑剧,所有人物都在舞蹈生活中。舞剧音乐保留了原歌剧音乐中的经典唱段,《北风吹》《我要活》《扎红头绳》《太阳出来了》等音乐素材。为了适应舞剧的舞台,以充分交响诗形式展开。舞剧音乐运用了声乐演唱的形式进行了再创作,如《与风雪搏斗》《盼东方出红日》等部分加入了合唱的形式,特别是喜儿《北风吹》的唱段配合了芭蕾舞蹈的肢体语汇,剧中的人物塑造更加鲜活、丰满。这种艺术实践的方法,为中国芭蕾舞剧的探索,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舞剧中加入声乐的演唱,即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文化,也是对西方芭蕾舞剧一次大胆的革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芭蕾舞民族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切入点也明显增多,有的根据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加以改编,有的取材于著名戏剧作品和文学作品,有的将世界文学名著编创成芭蕾舞剧,有的则是通过芭蕾舞抒发了舞蹈家对我国的现实和未来的憧憬。如祝士方的芭蕾舞剧《白蛇传》《春雨新花》,舒均均的《黄河》《觅光三部曲》等。

2.发展和繁荣时期(1977-1990)——《祝福》《红楼梦》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芭蕾舞蹈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诸多的收获,可以说是中国舞蹈发展的黄金时期。1980年以后,许多中国芭蕾舞演员在世界芭蕾舞大赛中获奖。80年代中期掀起了以中国文学、戏剧名著改编成为芭蕾舞剧的民族化道路,成果非常显著。如《雷雨》(原著曹禺)、《家》(原著巴金),以及根据鲁迅著名小说《祝福》《阿Q》《伤逝》改编的同名舞剧等。西方芭蕾舞艺术与中国文学思想的民族化艺术的交融和发展,是当时芭蕾舞编剧研究的方向。以鲁迅《祝福》改编的舞剧,女主角“祥林嫂”是旧社会劳动妇女的典型代表。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的社会中,被残忍的迫害和摧残,以至被折磨而死。当然,祥林嫂也曾经努力的反抗,但是无法改变当时社会残忍的压迫。《祝福》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人民的不公。1981年首演的芭蕾舞剧《祝福》用舞蹈语汇,描述了深受统治阶级迫害的劳动妇女形象,把她深渊般的痛苦用芭蕾舞肢体语言表达出来。该剧的编导悉心运用了“新娘子蒙盖头”的中国婚姻习俗,精心设计了“三揭盖头”“抗婚”等舞蹈情节。剧中两次出现“抗婚”并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精彩的双人舞段和荡气回肠的情节处理,为独立演绎的舞剧开启了新篇章。芭蕾舞剧《祝福》也成为这一时期民族化芭蕾舞剧的杰出代表,让芭蕾舞编导和演员了解了,如何运用舞蹈语汇来表现文学作品的思想及其内涵,这就是芭蕾民族化进程特色之一。原创民族芭蕾舞剧《红楼梦》,编导选取了“太虚幻境”“海棠诗社”“黛玉葬花”“刘姥姥进大观园”等具有代表性的场景展现在芭蕾舞台上。以肢体语言和舞蹈语汇,突出主要角色的个性。舞剧《红楼梦》在诗意中透出戏剧冲突,把电影中的蒙太奇意识搬到了舞台上。如第四段表现黛玉误会宝玉与宝钗的感情时,编导设计了一段精彩的三人舞,黛玉犹如孤魂飘荡在喜庆的宝钗和宝玉之间,揭示了一段悲情的爱情场面。舞剧没有词,音乐也不能叙事,因此舞剧的戏剧性冲突的表达必须跳出原有的复杂的人物关系,放弃说明故事情节,而用舞蹈这一体裁的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的演绎形式,从而完成戏剧环境结构的转换,强化了戏剧冲突,符合作者曹雪芹的身世和原著《红楼梦》创作的历史背景①。

3.新世纪中国芭蕾新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

《大红灯笼高高挂》取材于《妻妾成群》,著名导演张艺谋将同名电影改编成舞剧,2001年首演。讲述了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老太爷”与其三个姨太太之间复杂的关系。该剧用了全新的舞蹈语汇,用“足尖上的艺术”和芭蕾中“开、绷、直、立”的表演体系,展示了凄婉、悲凉的情节。其中舞剧中设计了两次“见血”的舞蹈场面,给观众视觉上的冲击。中间大量的运用中国古典舞的舞蹈动作和芭蕾舞的舞蹈风格交融,并加入了戏曲京剧艺术元素融入其中。舞台上布置采用了江南民间的建筑特色,而且由八十多人组成的管弦乐队既有西洋乐器,又有中国传统民间乐器的配合,体现了既有国际化的音响效果,又有民族风味,展现了中西合璧的特色。

二、中国芭蕾舞剧民族性的特征分析

1.舞剧音乐的分类

音乐与舞蹈都是非语言性的艺术,共同的艺术特性就是象征性、写意性、抒情性、感观性等,过去在舞蹈界有个观念是:有些音乐是无法舞动起来的,有些作品题材是无法通过舞蹈语汇表现出来的。现代芭蕾舞剧完全打破了这个传统观念。现代芭蕾舞的编剧们可以不受题材和音乐的限制,任意发挥舞蹈语汇与各民族文化和音乐结合特点。(1)叙事性舞蹈音乐:叙事性舞蹈音乐顾名思义表现戏剧内容和情节,所以需要多人舞(双人舞、三人舞、四人舞、五人舞和集体舞)共同演绎,推动情节发展。符合中国芭蕾舞剧剧情的需要。如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的“吴清华、南霸天”双人舞,作为戏剧冲突和转折的重要场面。(2)性格舞蹈音乐:一般采用独舞的形式来演绎,舞蹈技术要求能力很强。性格舞蹈音乐往往有自己的主题音乐动机,在音乐中采用民族风格,表现地域特色为主要音调。如《红色娘子军》中“清华独舞”采用了海南民间曲调为主要旋律元素。(3)情绪舞蹈音乐:采用的舞蹈动作很简单,结构整齐划一,集体舞的表现方式,用来烘托气氛。如《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婚礼场面”。

2.民歌旋律的借鉴

舞剧音乐中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鲜明的民族风格。民族芭蕾舞剧中运用大量的民间音乐素材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白毛女》中喜儿和张二婶的一段,用河北民歌《小白菜》的悲凉音调,表达了喜儿悲惨的遭遇。此外大量运用了抗日歌曲,如《参加八路军》《军队和老百姓》《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②,使舞剧的时代背景更为鲜明。舞剧中加入歌声,使剧中人物形象更为鲜活而丰满。这种艺术实践方式,刷新了舞剧中运用声乐表现形式的先例,既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同时与西方芭蕾舞剧中的音乐作出效果对比。第四场中的乡亲们编了斗笠、采了荔枝来慰问工农红军,姑娘们手捧斗笠,载歌载舞,欢唱军民鱼水情。著名的《万泉河水清又清》在此响起。军民欢腾、亲如一家,翩然起舞、歌声回荡。此曲改编自海南黎族民歌《五指山》,其旋律优美适合舞动,音乐跳跃,而且增强了芭蕾舞剧音乐的民族性特点。舞剧中结合了民族舞蹈中圆场等舞蹈动作,合唱曲《万泉河水》的结构为再现部曲式,高潮旋律激动人心、优美动听。全剧的音乐材料集中而精炼,以娘子军军歌中的动机、旋律为主要素材,并且贯穿全剧之中,形象鲜明而又突出,成为新中国舞剧音乐创作的典范之作③3.戏曲借鉴舞蹈演员表演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塑角色形象。塑造角色要首先达到“形似”,然后达到神似,没有外在形象的支撑,谈表演的成功是不存在的。而要掌握和表现准确的角色形象,首先在扮相上要符合剧本背景的需要。如芭蕾舞剧《牡丹亭》是由昆剧《牡丹亭》改编而成。芭蕾舞剧的创作源于昆剧《牡丹亭》的音乐素材、时代背景,但在舞剧的编排上,浓缩了原剧的精华,在保留原有戏曲韵味的同时,增加了舞剧的形象感和空间感。利用舞剧的肢体语汇,展现杜丽娘的情感变幻,舞蹈演员的扮相都是戏曲剧服。芭蕾舞艺术吸纳了戏曲舞蹈的精髓,历史上许多记载的传统舞蹈技术技巧,几乎都可以在戏曲舞蹈中找到它们的踪影。在舞蹈步伐方面,赵飞燕擅长的“踽步”,走起来像一枝轻微颤动摇曳的花枝的舞蹈步伐,有人说这种舞步就是保存在戏曲旦角中的花梆步、跑圆场,或是梨园戏、莆仙戏的那种俗称蚯蚓步的“蹀步”。中国芭蕾舞剧正是结合了我国戏曲当中的元素,才能准确地进行人物塑造④。

三、中国芭蕾舞的民族化特征

1.从背景知识把握芭蕾表演的情感基调

中国的芭蕾舞剧具备中西合璧的艺术特色。由七十多人组成的管弦乐队既有西洋乐器、又有民族乐器。剧中大量采用了京剧、民乐、戏曲的打击乐等元素,突出中国民族乐器,如唢呐、苼、锣鼓、响板、二胡等音色。《牡丹亭》用细腻的舞蹈语汇讲诉了封建社会女性对爱情的渴望、情人之间的关系。讲述了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畸形爱恋、曲折复杂的人性关系。用芭蕾舞蹈语汇“足尖上的艺术”展示了人间的悲凉。剧中结合了中国舞蹈和现代舞的语汇,舞剧将古典芭蕾艺术与昆剧艺术要素糅合在一起。舞台的美术采用明清建筑,特殊的服饰、空间的交替、大胆而有艺术气息的“舞剧之吻”,对传统古典芭蕾作了多种突破,使中国芭蕾走向民族化道路。

2.民族芭蕾舞剧梦境视觉的舞台艺术

舞剧《红楼梦》的舞台艺术运用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虚拟化舞台背景,展现了梦与现实的交替结构,揭示了戏剧主题。整个舞台只有8只大香炉是真实的,一虚假、一真实、两者的结合体现了贾府虚假繁荣的空间。婚礼这一幕的空间运用,是全剧的亮点:一块印有“奠”字的长长的白绸,在舞台中出现,体现了中国传统中红白喜事的风俗习惯,瞬间完成了戏剧的空间转换,婚礼变成了黛玉的灵堂。

3.根据舞剧的剧情,进行舞蹈技巧的转换

舞剧采用的机构布局,大多数以戏剧式为主,如《红楼梦》中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其发展的过程。舞剧中的舞蹈,以中国古典舞的韵味为基础,结合了戏曲元素,同时采用了大量的中国民间的舞蹈素材,如“宫灯舞”“男女欢喜”等。结合了芭蕾舞和现代舞的语汇,如芭蕾的足尖的运用,和戏曲的手部和上身的律动。芭蕾舞剧《白毛女》的创作中,遵循从生活出发、从思想和人物性格出发,利用和改造旧的艺术形式,对传统芭蕾艺术模式进行了大胆改造,在原有芭蕾舞的独舞、双人舞、群舞等基本形式的基础上,根据内容和形式的需要吸收了民间戏曲的身段、手势与芭蕾语汇融合。在《白毛女》第四幕中,编导在舞台上设计了春夏秋冬的典型环境,喜儿在时间中不断跳跃、旋转,在荒山中与恶劣的风雪和野兽搏斗的舞蹈动作,伴随着空间、时间的转换,喜儿从乌黑长发变成了满头白发。这种舞台的舞蹈设计,不仅体现了芭蕾舞的舞蹈魅力,而且对芭蕾舞民族化、革命化做了有意义的尝试。

4.坚持中西剧目并行

芭蕾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但古典芭蕾技术的发展变化却从未改变或偏离其审美标准,百年的教学原则依旧是“开、绷、直、立”,所以对于从事芭蕾教学的教师在训练学生对芭蕾的认识及基本功的过程中,仍然要对西方传统芭蕾剧目进行研究和训练。

四、结语

中国芭蕾舞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民族舞蹈与中国芭蕾舞的表演研究、探索与实践从未停息。一代代的东方芭蕾舞者因为熟练掌握了让人惊叹和钦佩的舞蹈技艺而成为优秀的舞者。这需要长期的、艰苦的训练来保持舞蹈艺术生命的延续。中国的芭蕾舞演员,在掌握古典芭蕾艺术的同时,需要结合本民族的舞蹈艺术表演形式,进行舞剧的二次创作。了解少数民族舞蹈的特有文化,戏曲和民间音乐知识体系的不断丰富,这是作为芭蕾舞演员所需具备的素质。总之,中国芭蕾舞艺术留有中国人特有的内秀和气质,有意无意地加入了传统舞蹈的民族成分,而没有在激进的现代社会审美理想上走的太远,更没有对芭蕾舞艺术一味盲目的模仿,这或许是芭蕾舞艺术能在中国逐渐扎下根来的重要原因。

注释:

①刘岩.张继刚舞蹈创作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②高力娟.《白毛女》的传播与经典化[D].杭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

③王亚萍.舞蹈与戏剧元素融合的思考[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9.

第5篇:古典舞论文范文

【关键词】舞蹈教学;舞蹈鉴赏;渗透作用

舞蹈教学实践中主要包括两部分,即舞蹈模仿练习和舞蹈模拟动作。两者虽都具有独立性,但相互之间密不可分,在舞蹈教学中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在舞蹈教学中需要深入挖掘舞蹈文化,还要对舞蹈的动作进行探索,这些都需要舞蹈鉴赏。利用舞蹈可以抒发情感,可以表达思想,可用丰富的表情表达舞蹈传达的内容,与音乐的旋律相结合,就形成了舞台艺术,让人们感到生活是如此的美好,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熏陶,由此可以提高舞蹈修养。

一、舞蹈鉴赏可以使得基本的训练成果得到优化

目前,舞蹈教学的基础训练起点就是动作训练。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言传身教”。老师示范动作,学生模仿教师。教师的动作水平对学生的舞蹈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学生在观察动作的过程中,所具备的观察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会影响他们的舞蹈能力。但是,在跳舞在教学中,每个教师的舞蹈规范都会有所不同,学生观察行动的水平不同。选择经典的材料的时候,主要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对舞蹈内容的理解,让舞蹈教学规范,提高学生对舞蹈的欣赏能力。在舞蹈的基本实践中,不再局限于学习,还包括掌握动作和深入理解的方案,以更好地表现舞蹈的本质。在舞蹈鉴赏中,相关材料的欣赏非常重要,可以促进学生舞动动作到位,对舞蹈深入理解,更加准确地掌握舞蹈的风格,有助于提高舞蹈的美感。

二、剧目排演中舞蹈鉴赏发挥着重要的价值

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也是舞蹈鉴赏的过程理论,就好像绘画教学一样,通过排练让学生的舞蹈水平提升。在舞蹈教学中引入经典剧目,可以使舞蹈有丰富的内涵,将多种艺术元素融合到一起,形成综合性的舞蹈艺术。通过舞蹈排练中引入经典剧目,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舞种,更好地学习,这就需要经历舞蹈鉴赏的过程。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将舞蹈作用展示出来,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首先要学会欣赏舞蹈,吸收舞蹈文化。巩固舞蹈教学成果也是舞蹈鉴赏所发挥的作用,使学生在排练舞蹈中有更强的表现力,审美能力也有所提升,能够做到活学活用。在排练剧目的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就需要学生作品有更为深入的了解,特别是舞蹈的结构是领会舞蹈深层次文化的条件。通过舞蹈传达精神内涵,使得表演声情并茂。要做好这些,都需要大量地鉴赏作品,分析作品,对舞蹈动作进行剖析,确定舞蹈中的情感取向,做好归纳总结的同时,还要细致揣摩。

三、舞蹈鉴赏可以让更多的优秀舞种产生

视觉欣赏和现场表演并不是舞蹈鉴赏的所有内容。事实上,舞蹈鉴赏所涵盖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包括间原创风格的舞蹈、舞蹈壁画、舞蹈工艺品等。敦煌舞蹈诞生于民国时期,是在二十世纪50年代创立的。逐渐地,敦煌舞蹈开始走向世界,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代表。许多舞蹈工作者开始对敦煌壁画上的舞蹈形象进行研究,将所有的资料都整理出来,还进行了实地调查。《丝路花雨》就是基于此创作出来的。这部作品生动地展示了敦煌舞蹈独特的运动规律,也体现在古典舞蹈中,与节奏良好融合,舞蹈的风格与敦煌壁画的代表形象相似,,可见,舞蹈与文化是紧密联系的,由此打造了更具有文化内涵的造型体系和舞蹈动作。在舞蹈的创作中以及建立新舞蹈的过程中,需要大规模的舞蹈实践,还需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只有充分吸收以往的经验,将舞蹈与文化融合,才能使得舞蹈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现代舞之母》的创作者伊莎多拉•邓肯就是这样,充分借鉴了古典芭蕾,将动作整合,使得舞蹈具有独特的魅力。基于前几代人的工作,要继续学习、借鉴和创新。舞蹈作为一种造型艺术,需要在理解中创新,对舞蹈作品的欣赏过程,是需要不断重复的,不断地理解和创新,才能创作出生动的舞蹈作品。

四、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充分利用了人体的各种动作将精神世界呈现出来。舞蹈教学是具有实践的教学,各种教学元素已经演变为经典剧目的排练形式,从而新的作品被创作出来。新舞蹈的创作中,与以往经验的积累密切相关。在舞蹈欣赏的过程,其实就是舞蹈体验的过程。在舞蹈教学中,舞蹈评价可以使得舞蹈教学更为规范,教学内容也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