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古典经济范文

古典经济全文(5篇)

古典经济

第1篇:古典经济范文

西方经济学家中最先关注中国的是法国重农学派的经济学家,这与法国“中国热”最盛有关。法国与中国的交往开始于17世纪下半叶。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法皇路易十四派卫方济、白晋、刘应等6名懂天文、数学的传教士到中国,以后法国传教士陆续东来。这些传教士在中国一方面传播西方知识,另一方面学习中文、中国历史地理,并到各地旅行,调查各地文物,写成大量日记、报告,寄回法国。这些著述大都先后在法国出版,如1702—1776年陆续出版的《耶稣会海外教士书信集》(共34卷,其中16—26卷是关于中国的);1739年出版的《中华帝国志》;1776—1814年陆续出版的《中国纪事》(16卷)。另外,传教士们还翻译中国古代经籍以及文学作品,如传教士殷铎泽、郭纳爵在1662年及稍后翻译的《大学》、《中庸》和《论语》;传教士柏应理1687年著的《中国哲学家孔子》;1711年卫方济翻译《四书》、《孝经》,撰著《中国哲学》一书;1706年白晋著有《古今敬天鉴》(该书以中国经籍论证教理)一书和《易经大意》稿本;1733年传教士孙璋译了《诗经》和《礼记》;1739年传教士宋君荣译有《书经》及《诗经》、《易经》。以上著述,虽然由于宗教偏见及研究不够充分等原因,时有简单化、粗略和失真之处,但它们毕竟反映了中国的基本事实,为法国人打开了研究中国学术思想之门,为18世纪的法国思想界掀起一股崇尚中国的热潮提供了思想材料。17、18世纪登上历史舞台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们对于忽然传来的外国文化,特别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物昌盛的东方大帝国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借用中国文化的外衣反对宗教蒙昧主义和封建专制主义。

法国启蒙思想家对中华帝国的圣君贤相和道德观念大加赞赏,对中国伟大而古老的文明心向往之。如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他相信中国的历史比《圣经》创世说的年代要早得多,“当我们还是野蛮人的时候,这个民族(中国)已有高度的文明了”。“要知道世界上发生之事,就必须注视东方;东方是一切学术的摇篮,西方的一切都是由此而来的。”[1](P57-580)法国和欧洲社会对于中国瓷器、漆器、丝织品及其他许多贵重器物的爱好、搜集与仿制,也达到狂热的程度。路易十五时代甚至发起销毁银器而以中国瓷器代之的所谓“日用品革命”。当时有人在英国《世界杂志》上载文慨叹:“现在的风气,一切都变为中国式或中国化了。椅、桌、炉橱、镜柜,甚至最平常的用具,无一不受中国的影响”。[1](P49)重农学派的创始人、被其门徒波多神父誉为“欧洲的孔夫子”的魁奈(1694—1774),本是一位有名的外科医生,他研究过化学、生理学、医学,因发表过有名的生理学论文《放血效果的观察》和《动物结构的物理论》而蜚声于医学界。1749年,55岁的魁奈被任为法王路易十五的宠姬朋巴陀侯爵夫人的侍医而进入巴黎,住进凡尔赛宫,3年后,他又因治愈皇太子的豆疮有功,被任命为路易十五的侍医,并由国王赐封为贵族。进入首都巴黎使魁奈有机会感受当时日隆的“中国热”;侍医和贵族的身份又使他有机会与法国当时崇尚中国的知识精英———启蒙学者相过从。

这一切,一方面激发了魁奈对研究中国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他对中国的评价。魁奈几乎全盘肯定中华帝国的文化,他主张开明专制,把中华帝国作为他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倡导改革的范本。他在《市民日志》上发表题为《中国的专制制度》的论文,结合中华帝国的伦理观念和政治制度,全面地论述他的基本思想与政治经济学。该书共分8章:第一章,绪言(包括中国的起源、疆域和富饶、军事实力及社会各阶级);第二章,中国的基本法(包括自然法、经书、学问、教育、科举、财产所有权、农业、商业);第三章,实定法;第四章,租税;第五章,关于权力;第六章,行政、官吏、刑法;第七章,中国统治上的缺点;第八章,中国的法律同作为一个繁荣政府的基础的自然原则相比较。魁奈生活的18世纪,西方处于工业革命的前夜,中华帝国的繁荣富强仍居世界前列。魁奈在该书中对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荐贤制度、监察制度和税收制度非常赞赏。关于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他说:“政府的第一个实际行动,应该是设立学校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除中国以外,所有的国家都没有重视这种作为统治工作基础的设施的必要性。”[2](P400)关于荐贤制度,他说:“中国依靠了学问,经常能够而且非常成功地防止了这些错误。那里在学问的帮助之下,形成了国家的第一阶层,这些学问非常适合于通过理智的光辉来领导人民,使政府完全服从于那些确立社会制度基础的自然和颠扑不破的规律。”[2](P419)

对于中国的监察制度,他也极为欣赏:“在这个疆域辽阔的帝国内,长官的一切错误和滥用职权的现象经常在政府的通报中颁布出来,以便使这个巨大国家的所有省份都能遵守法律,反对滥用权力;这样,依靠自由的检举———一个稳定而自信的政府的重要条件,政府的活动经常得到检查。”[2](P419-420)对于中国不征收人头税、所得税及不向日用品征税的税收制度,他大为赞赏:“人本身失去财富而只得到需要;因此,赋税不能从他们本身征收,也不能从他们劳动的工资中征取”,“向个人征的税,例如人头税或者劳动所得税,照他们看来,无疑是不合理和不公平的”,“根据中国人的意见,同样不能对食物或人们日用必需的商品征税”,“这就是数千年来中国政府走向安宁的生活所遵循的学说的基本原则。”[2](P412-413)基于对中国制度文明的崇拜,魁奈认为中国完全可以作为一切国家的范例:“这个服从自然秩序的疆土辽阔的帝国,不就是一个稳定而持久不变的政府的范例吗。”[2](P420)魁奈企图找出这个帝国古老而繁荣不息的终极原因和规律。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上帝”,就是他所说的造物主,而中国文化中的“道”、“礼”、“道德”,就是他所说的自然法或自然秩序。而实际统治之所以有效,就是由于它符合并严格服从这些自然法,他说:“中国人崇拜的首要对象就是上帝,他们赞美它是万物的根源,在上帝的名字下,他们或说君主、或皇帝、或说天,意思是相同的”。[3]

“中华帝国不是由于遵守自然规律而得以年代绵长、疆土辽阔、繁荣不息吗?那些靠人的意志来统治并不得不靠武器来征服人的民族,难道不会被人数众多的中华民族完全有根据地看作野蛮民族吗?”[2](P420)“中华帝国建立在科学和自然法则上的政治制度和道德制度,这种制度也就是科学和自然规律的发展结果。”[2](P395-396)魁奈认为,中国这种由理性选择的高效率的制度容许由智慧自由之光发挥作用:“上帝的法制……是通过由教育和对自然的研究而获得的智慧之光向人们显示出来的,除了由智慧自由发挥作用以外,自然界不容许有别的规律。”[2](P404)魁奈还进一步预言,由上天制定的自然秩序以及以儒家学说为指导的统治者和人民遵守自然秩序所作的努力,会使中华帝国继续在全世界领先向前发展。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魁奈看不到深藏在中国封建政治制度和道德制度里面那些限制个人自由,扼杀创新活动,以及抑制工商业发展等阻碍社会发展的因素。与魁奈的预言相反,他所美称的中华帝国并没有保持长久的繁荣,魁奈死后不到70年,中国就被英帝国打败,未能与欧洲列强并驾齐驱,这是魁奈所没有预料到的。另一个重农学派的经济学家、曾担任过里摩日州长和财政大臣的杜尔哥对中国也极为关心。当两位在法国留学14年的中国人杨德望(1733—1798)和高类思(1733—1780)即将返回中国时,杜尔哥想借这两位中国人之力,系统了解中国的经济情况,为此他专门开列了研究中国的52个问题交给杨德望和高类思,要他们回国后进行调查,向法国政府提出报告。

这52个问题包括4个部分:第一部分“财富、土地分配与农业”,含30个问题。主要询问有关中国的“富人”阶层,涉及拥有大量房地产者,大工业企业家,大商人,放债收息者及其财产的等级划分;官吏与富人的关系以及高官要职的俸禄标准;土地分配状况与耕作方式;田地的年收入,田地买卖以及田地卖价与年收入之间的关系;稻米和小麦所占耕地面积情况;贷款利率标准;人均粮食年消费标准;工人的日工资标准及其在北京与外省的差别;土地税收制度;粮食的自由买卖与北京粮食的年平均价格等。第二部分“工艺”,含15个问题,其中又分为造纸术、印刷术和纺织术三个方面,均系一些十分具体而细致的工艺技术问题。第三部分“自然史”,含4个问题,主要是了解中国矿产的种类、分布及蕴藏情况。第四部分“几点历史上的问题”,含3个问题,一是有关在华犹太人的历史和他们使用的圣经;二是有关苗民的语言、体形和肤色及其与周围各省中国人之异同;三是习惯游牧生活的鞑靼人归化后是否采用中国人的风俗习惯问题。由此可见,杜尔哥对当时传入西方的中国知识相当熟悉,堪称中国通。他涉猎的中国材料,已超出当时流行欧洲的几部有名专著。为了指导两位中国人进行调查和撰写报告所需要具备的理论知识,1766年杜尔哥还特意写了一篇专文,即后来单独出版的《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一书,成为经济思想史上的一本名著。对此,该书的英译本序言在谈到该书的缘起时指出:“这两位中国学生这时已经在法国完成了学业,得到皇家的资助要回到他们的祖国去。当时的法国经济学家一般都认为中国是开明政治的策源地;人们都希望这两位中国青年能够让他们的欧洲东道主不断地了解中国的内部情况。杜阁曾向他们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请求解答,因此他写了这本书,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领悟这些问题的旨趣之所在”。[4](P10)杜尔哥1766年12月9日致友人杜邦的信中也提到这一点:“我已为我向你提出过的那两位中国学生拟好了几个问题;为了使他们能够明白这些问题的目的和意见起见,我又在这些问题前面写了一篇关于社会的各种劳动和财富的分配的简略分析”。[4](P94)

二、富有与停滞:亚当•斯密论中国

出生于爱尔兰的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家L•杨格,1996年在《太平洋经济评论》上发表“司马迁:先于亚当•斯密的经济学家”一文,该文认为,司马迁早在亚当•斯密之前就在其《史记•货殖列传》中提出了市场机制概念和“经济人”假设,认为司马迁在价格机制的阐述上远比斯密详尽和充分。并推测斯密《国富论》的中心思想,可能是在他造访巴黎期间,通过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杜尔哥及其接待的两位中国留法学者杨德望和高类思那里了解了司马迁的思想,从而受到启发,或者说,可能直接从杜尔哥和两位中国人那里“盗用了”司马迁的思想。[5]其实,早在1946年,L•A•马弗利克出版的《中国:欧洲的模范》一书就认为,斯密1759年出版的成名作《道德情操论》一书就可能受到中国古代道德伦理思想的启发,他认为,由法国传教士杜哈尔德翻译并收录在《中华帝国全志》中的《孟子》一书“可能促使亚当“斯密撰写《道德情操论》。”[1](P5)姑且勿论亚当•斯密是否“盗用了”司马迁的思想,是否受到《孟子》一书的启发,但斯密的确很早就注意到了中国,英国经济学家坎南整理斯密1775—1764年在格拉斯哥大学期间教授“道德哲学”的讲义的法学和政治学部分出版的《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一书就多次提到中国,如在谈到家属关系法时,他注意到了中国的一夫多妻制问题:“一夫多妻对于一国的人口增加是及其不利的……诚然,也许有人会说,在中国、在恒河口附近和在埃及,虽然实行了一夫多妻,人口却很稠密。

但这些国家都有关于促进人口增长的规定,而且还有其他情况,有助于人口的增长,例如土质非常肥沃”,[6](P105)又如在谈到分工如何增多产品数量时,提到中国由于运费及税制的制约影响到了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中国的棉织品和其他商品,要不是因为长途运费和捐税的关系,就能够比我国所产制的卖得便宜”。[6](P181)再如在谈到商业精神对于人民不良习俗的影响时,认为商业精神使人豪气消沉,一点没有尚武精神,他以中国为例说:“无数的中国军队,老是惨败于鞑靼人之手。在这些国家,劳动分工和奢侈风气都发展到极点,他们没有常备军队,人民都专心致志于研究和平艺术。”[6](P264)1764年,斯密放弃格拉斯哥大学教职,专任贝克莱公爵的私人教师,陪同公爵去游历法国和瑞士。在法国期间,会见过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和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有机会受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和重农学派学者“中国热”的感染。如斯密非常钦佩魁奈,“以致曾有这样的打算:如果《国富论》出版时魁奈还在世,便把该书献给这位令人尊敬的法国经济学家。”[7](P458-459)杜尔哥对斯密的影响更大,“在他(斯密)在法国所交的所有朋友中,同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相比,没有一个人在交往中能给予他更大的满足,或其思想和品德能使他更为尊敬。”法国重农学派学者杜邦•德内穆尔甚至曾宣称:“斯密著作中正确的东西都是从杜尔哥那里剽窃的,而不是从他那里剽窃的部分则都是错误的。”[7](P181-182)

欧洲大陆的旅行是斯密写作《国富论》的重要契机,而正是欧洲大陆中国热的影响,使斯密对中国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他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对中国给予了非同寻常的关注。该书征引了到过中国的欧洲传教士、外交官和商人回国后写的大量介绍中国的论著。据统计,《国富论》中直接提到“中国”二字之处达75处,内容涉及工资、农业、自由贸易、自由市场制度及对重商主义的评价等方面。其对中国的关注在古典经济学家中除法国重农学派学者外是最多的。与重农学派对中国的崇拜与倾慕不同,斯密对中国的评价比较理性,他认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是富有和停滞。斯密对中国的富有印象深刻,他在《国富论》中反复提到这一点:“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8](P65)“中国比欧洲任何国家都富得多”;[8](P230)中国、印度和日本等几个国家“虽然没有比较丰富的金银矿山,在其他方面却比墨西哥或秘鲁更为富裕,土地耕种得更好,一切工艺和制造业更为进步”。[8](P20-21)中国为什么会富有呢?斯密认为,制造业体积小且价值大,是增进国民财富的主要产业;制造业的完善,完全依赖分工;制造业所能实行的分工,又受市场范围的支配。所以,他认为中国的富有与中国市场巨大有关:“中国幅员是那么广大,气候是各种各样,因此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产物,各省间的水运交通,大部分又是及其便利,所以单单这个广大国内市场,就够支持很大的制造业,并且容许很可观的分工程度。就面积而言,中国的国内市场,也许并不小于全欧洲各国的市场”。[8](P247)但另一方面,斯密又指出中国的发展处于停滞的状态:“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

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五百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孛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中国为什么会处于停滞的状态呢?斯密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的法律制度:“也许在马可孛罗时代以前好久,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的发展程度”。[8](P65)在《国富论》中,斯密对阻碍中国发展的法律制度作了具体分析,如他认为中国重视农业,轻视工商业尤其是对外贸易:“中国的政策,就特别爱护农业。在欧洲,大部分地方的工匠的境遇优于农业劳动者,而在中国,据说农业劳动者的境遇却优于技工。在中国,每个人都很想占有若干土地,或是拥有所有权,或是租地……中国人不重视国外贸易……除对日本,中国人很少或完全没有由自己或用自己船只经营国外贸易。允许外国船只出入的海港,亦不过一两个。所以,在中国,国外贸易就被局限在狭窄的范围。”[8](P246)“大家知道,近代中国人极轻视国外贸易,不给与国外贸易以法律的正当保护”。[8](P67)他举例说,当俄国公使兰杰来北京请求通商时,“北京的官吏以贯常的口吻对他说,‘你们乞食般的贸易!’”[8](P246)他认为,外贸在国民财富的增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中国允许对外贸易,那么就能大大促进中国的发展:“假设能在国内市场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余各地的国外市场,那么更广大的国外贸易,必能大大增加中国制造品,大大改进其制造业的生产力。”[8](P246-247)应该说,斯密对中国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分析是比较中肯的。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政府的基本国策,也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三大教条之一(其他两大教条为重义轻利和黜奢崇俭)。

重农抑商政策的效应是双重的,一方面它为中国农耕文明的持久繁荣功不可没,另一方面它又阻碍了近代工商文明的发展。中国农耕文明在唐宋时期达到顶峰以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社会缺乏有利于工商文明制度安排创新的环境。与法国重农学派非常欣赏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不同,当西方近代工商文明发展曙光初现之际,作为天才的经济学家,斯密敏锐地觉察到工商业发展对国民财富增进的作用,并用这种视角透视中国社会的长期停滞,这正是斯密在中国观上超出重农学派的地方。斯密指出,中国虽然“国富”,但并不“裕民”:“各旅行家的报告,虽有许多相互矛盾的地方,但关于中国劳动工资低廉和劳动者难于赡养家属的记述,则众口铄金。中国的耕作者终日劳作,所得报酬若够购买少量稻米,也就觉得满足。技工的状况就更恶劣。欧洲技工总是漫无所事地在自己工场内等候顾客,中国技工却是随身携带器具,为搜寻,或者说,为乞求工作,而不断在街市东奔西走。中国下层人民的贫困程度,远远超过欧洲最贫乏国民的贫困程度”。接着,他以同情的笔调写到:“据说,在广州附近,有数千百户人家,陆上没有居处,栖息于河面的小渔船中。因为食料缺乏,这些人往往争取欧来船舶投弃船外的污秽废物。腐烂的动物尸体,例如死猫或死犬,纵使一半烂掉并发臭,他们得到它,正像别国人得到卫生食品那么高兴。”[8](P65-66)斯密将中国的国富民贫归结于中国社会的停滞。他认为“劳动报酬优厚,是国民财富增进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是国民财富增进的自然征候。反之,贫穷劳动者生活维持费不足,是社会停滞不进的征候。”[8](P67)“就生活资料价格说,中国与欧洲有很大差异,而就劳动货币价格说,则有更大的差异。这是因为欧洲大部分处在改良进步状态,而中国似乎处在停滞状态,所以,劳动在欧洲的真实报酬比中国高。”[8](P182)

16-18世纪,由于地理大发现和欧洲殖民主义的扩张,全球经济互动加快,掀起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全球化的浪潮。由于美洲银矿的发现,这次经济全球化是以白银为纽带展开的,白银充当了世界货币的职能。中国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在这次经济全球化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有一位现代西方学者甚至认为当时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多边贸易”,这个全球多边贸易的核心经济体是中国,中国的这种核心地位,“是基于它在工业、农业、(水路)运输和贸易方面所拥有的绝对与相对的更大的生产力。中国的这种更大的、实际上是世界经济中最大的生产力、竞争力及中心地位表现为,它的贸易保持着最大的顺差。”[9](P181-182)斯密在《国富论》中对作为世界货币的白银的价格变动问题用了非常大的篇幅进行探讨,在有关论述中多次谈到中国。清代中国的币制,大体上是银钱兼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对外贸易长期是出超,白银不断由欧洲和美洲输入中国。白银的大量流人引起中国货币市场银价下跌,所以当时中国朝野普遍关心的是银贱钱贵的问题,而且他们主要从钱制方面找原因,并没有考虑世界白银市场对中国的影响。斯密将中国银价问题放在国际银价体系中加以考察,他得出了与中国人相反的结论,他认为是从世界银市场来看,中国银价长期高企:“当欧亚初通贸易时,亚洲各国尤其是中国与印度的金银的价值,却比欧洲高得多。迄今仍是如此。”[8](P197)“中国比欧洲任何国家都富得多,但贵金属价值在中国,却比欧洲各国高得多”。[8](P230)他对广州与伦敦的银价作了一番比较:“在中国广州地方,半盎斯白银所可支配的劳动量或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量,比伦敦一盎斯白银所可支配的也许还要大。

所以,对于各该地的某一商品的所有者来说,在广州以半盎斯白银出售,比在伦敦以一盎斯白银出售,实际上也许更有价值,更为重要。”[8](P33)对于中国银价高企的原因,斯密也作了分析:“此种差别,是因前者多为产米国,其稻田大抵每年能收获两次甚或三次,而每次收获的产量,又比小麦普通的收获多。所以,产米国与产麦国比较,即使面积相同,产米国的粮食,亦必较更为丰富。这些国家的人口,因此多得多。此外,这些国家的富人,持有自身消费不了的大量剩余,可以出卖,于是掌握着可购买多得多的他人劳动量的手段。因此,征之任何记载,中国和印度斯坦的高官巨豪,比欧洲最富裕的人,都有多得多的隶役。而且,这些大官富豪,持有过剩食物,于是能够支付较大数量的粮食来交换那些产额甚少的珍奇品,例如富翁竟求的金银宝石。”[8](P197-198)斯密把中国银价置于国际银价市场来考察是非常有远见的,但他对中西银价落差的原因分析不得要领。欧洲银价的猛烈下跌,是欧洲在重商主义将金银视为唯一财富的观念指导下在世界各地(主要是美洲)大肆掠夺白银,造成欧洲白银严重供过于求带来的结果。而中国虽然白银大量输入,但由于当时中国是世界最大经济体,加之当时中国正处于白银货币化加速发展时期,因此白银的需求增长非常快,因而银价的下跌相对要慢一些。斯密写作《国富论》时,中国对于欧洲的影响,已开始由西方人狂热追求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进入它的尾声阶段。随着夕日笼罩在中国形象上的耀眼光环逐渐暗淡,这个东方封建帝国的各种衰败现象也就在欧洲人眼前日益显露出来。加之斯密所在的英国是当时欧洲经济最发达,民主最进步的国家,对中国崇拜的风气远逊于法国。因此,斯密在《国富论》中讨论有关中国的经济问题时,比重农学派的学者较为客观而冷静。

三、日薄西山的帝国:萨伊和约翰•穆勒论中国

重农学派后,欧洲的法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经济出现了加速发展的趋势,政治的民主化浪潮席卷欧洲。与之相反,中国在经历了康乾盛世之后国运转衰。中西文明出现的巨大落差,使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商人、旅行家逐渐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欧洲狂热追求中国文化的风气逐渐淡化,笼罩在中华帝国上的神秘面纱渐渐消退。这一切使得法国知识精英改变了他们的中国观,开始由盲目崇拜转向理性观察。19世纪初,法国著名经济学家萨伊对中国的看法就体现了这种动向。在萨伊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的描述中,中国再也不是魁奈笔下的那个至善至美的帝国形象,也不是斯密所描述的富国形象,而是一个贫穷、落后、保守的国家。关于中国的贫困,萨伊指出:“印度和中国的一些部分,不但人口过剩而且穷困过日。”中国和印度“几乎没有对外商业或海口商业,它们的穷困阶级,严格地说,老是仅仅得到只够糊口的必需品。在这些国家,平常年份的产品只够把这样少得可怜的粮食分配给他们,如果收成有点不好,便有许多人由于完全缺乏一般必需品而整批死亡。所有记载都说,由于这个原因,饥馑在中国和印度斯坦的许多部分常常发生,并造成严重祸害”。[10](P426-427)对于中国的保守和落后,他给予了批评,他说:“中国人是极其多疑和拘泥形式的民族。他们由于遥远的位置,广阔的版图,特殊的需要,可完全不依靠别的国家。所以,得他们允许跟他们通商是一种特殊利益,同时也是朝不保夕的利益。因此,我们如不忍受没有他们的茶、丝和南京棉布的痛苦,就得采取预防办法,只有预防办法才能保证这个贸易的继续。”[10](P201-202)

像当时西方许多其他学者一样,萨伊也注意到了中国的“溺婴”现象,他对此野蛮行为给予谴责:“中国的杀婴行为证明,当地的宗教偏见使倾向于阻止人口增加的预谋远虑不能起应有的作用。我们对于这些偏见不能不感到遗憾。人越进化,感觉越灵敏,对于这种杀人行为越感到痛苦”。[10](P420)亚当•斯密之后,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页英国与中国发生的两件历史事件彻底改变了英国对中国的看法。一是1793年英政府派马德拉斯总督马嘎尔尼以庆祝乾隆80寿辰名义出使中国,要求清政府增开通商口岸,减低关税,并派公使驻京。马嘎尔尼的中国之行预示着“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与“天下唯一的文明国家”[11](P2)对抗的开始。结果引发“礼仪之争”,英国的要求也遭到拒绝。这一事件加剧了奉行自由贸易理念、且急欲打开中国市场的英国人对中国的反感。二是1840—1842年的中英鸦片战争,这场不对称战争以中国的惨败告终,中国在英国人心目中的形象从此一落千丈。这里仅以约翰•穆勒为例,管窥当时英国经济学家的中国观。约翰•穆勒(1806—1873)是19世纪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1823年他进入英国东印度公司工作,在该公司任职达35年之久。业余从事经济学研究。东印度公司是一家垄断远东贸易的特权贸易公司,是英国官方允许的唯一与中国及远东进行海外贸易的公司。这种工作环境使穆勒比当时英国其他的经济学家有机会更多了解中国。穆勒在184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一书在论述经济理论时,多次把中国作为一个反面案例加以介绍。在谈到决定生产要素生产力程度的原因时,穆勒认为社会为其成员提供全面的保护而使人感到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他说:“若一个人被人知道拥有一定资产,总担心随着局势的每一次动荡会被贪得无厌的政府官吏夺走,那就不大可能会有很多人努力生产多于生活必需品的东西。

这是亚洲很多一度很富庶的地区陷于贫困的公认原因。”[12](P194)这里的“亚洲很多一度很富庶的地区”自然包括中国。在谈到资本增加规律时,他认为资本是节约的产物,因此,一个国家积累欲望是否强烈是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论述这个问题时,他又把中国作为“积累欲望不强的例证”拿来与作为欧洲加以对比:“就实际积累欲望的强度来说,作为上述情形和现代欧洲两者之间的例子,中国人的情况是值得注意的。根据他们的个人习惯和社会状况可以期望,他们在节俭和自我控制力方面……比大多数欧洲民族要差。”[12](P194)对此,穆勒引用到过中国的旅行家的有关报告来增加“说服力”:“耐用性是表明实际积累欲望高低的主要标志之一。旅行家们证实,中国人造的工具远不如欧洲人造的工具耐用。关于房屋,我们听说,除了较高级的以外,通常都是用土坯、泥或涂上泥的竹片造成的,房顶则用茅草和板条盖成。我们简直无法想象还会有比这更不结实或更不耐用的建筑物。隔墙是用纸糊的,每年都得换一次。农具和其他用具的情形也是如此。它们几乎全部是木头的,金属用得很少。因而它们很快就会磨损,不得不频繁地更新。

若实际积累欲望较强的话,他们也许会制造较昂贵但较耐用的农具。由于同一原因,很多在别的国家会被耕种的土地,在中国却未被开垦。”[12](P194)穆勒还以资本报酬率来说明这个问题:“由于中国像我们设想的那样,实际上已达到了静止状态,因而当资本报酬仍然很高,法定利率为12%,实际利率(据说)在18%与36%之间时,积累便停止了。由此可以推测,超过该国已有数量的资本将找不到利润率如此之高的投机机会,而较低的利润率又不足以引诱中国人放弃当前的享受……如果真的是在资本报酬仍然很高的时候资本就停止了增加,那便表明,同大多数欧洲国家相比,中国人的实际积累欲望要低得多,只顾眼前,不考虑未来。”[12](P197-198)穆勒由此得出结论:“限制中国生产发展的不是人民不够勤劳,而是没有长远打算,这一点比在半农业化的印第安人那里还要明显。”[12](P195)穆勒以上关于中国资本报酬率的分析基本符合中国历史实际,如北宋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规定,政府贷与民间的青苗本钱收取20%的利息。到晚清时期,当铺和钱庄贷款的年利息为15-25%。即使是作为现代信用机构的中国银行组织,在各大城市的放款利率也在10%左右,而同期英国银行放款利率在3%左右。[13]

第2篇:古典经济范文

关键词:古典园林;景观设计;环境影响;文化传承

园林是景观设计的前身,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要求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人们重视,越来越多的传统元素被应用到景观设计中,传统与时尚的碰撞,保守与创新的融合,尽显景观设计的风姿和魅力。不但形成独树一帜的景观设计风格,又传承与传播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伴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千篇一律的现代化园林景观远远不能满足于人们的审美要求,将传统元素融入到现代景观中能给予人们别样的享受,从基础上满足人们较高的审美需求。

1古典园林概述

1.1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在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遗产,它以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屹立于世界园林中,并且影响着世界园林的发展。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艺术上有些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渊源久远、博大精深,数量众多。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它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美感[1]。

1.2古典园林的艺术特征

中国园林不以缔造形象为终极目的,而是寻求意境上的美感,将写事和写意完美结合,涵盖了既深刻又广泛的意境。园林有各种各样的丰富多彩的表达形式,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天人合一的自然崇拜;仿自然山水格局的景观类型;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巧于因借的视阈扩展;循序渐进的空间序列;小中间大的视觉效果。

1.3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优秀的结晶,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财产。中国的古典园林已经达到了一个完美的境界,在挖掘封建文人的生活上,我们无法触及。现代景观设计可以参考和借鉴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和造园理念,应该深入研究古典园林设计的本土特色,深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2景观设计的概述

2.1景观设计

景观是一个广义,没有确切的定义景观应该是什么样子,在古代是没有“景观”的概念的。所谓的“景观”它涉及人们可以看到的自然景观和人类创造人工景观两部分。景观的本质是审美对象,当人们审美活动为主体,对象的景观审美活动、交互和景观和人民之间的关系[2]。

2.2我国现代景观园林设计的特征

(1)可持续性和多用途性,节约经济,使费用、材料、时间、整体的空间规划和布局上与都能得到合理的利用。(2)人性化,注重空间的生活舒适和亲密,合理的设计规划,从设计指南,各种各样的设备,配置和使用一条线来满足用户需求。(3)美观原则,利用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原理,利用植物造景,给人视觉上的享受。(4)环境保护,规划和设计的同时尽可能不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使自然环境和构建和谐一致。

3古典园林与景观

3.1古典园林与景观的关系

古典园林:严格地说,园林艺术,是一种美学形式。中国人崇尚“道教与自然”、“人与自然的统一”的道家思想,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并把这种思想运用到园林造景中去。园林造景手法善于将人工建筑和自然景观的融合起来。现代园林:对实践的理性认知是当代景观设计的追求,不同于中国古典园林所信仰的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当代景观设计的思想系统是从理学方向出发的,社会主义景观设计基于维理学说的思想艺术,追求纯粹的几何结构的关系,坚持去除自然性格和理性审美意识建造的景观设计。古典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的先驱,古典园林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现代景观设计仍处于传统的范式之中,在探索其自身风格的典范之间。然而,它还需要以中国古典园林为核心,以传统文化为载体,追溯根源,中国园林第一,景观次之。

3.2古典园林对景观设计的借鉴意义

我国建筑行业正在蓬勃地发展,景观设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是生态环境也遭受了巨大的考验。新的发展理念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和休闲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积厚流光,影响深远,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必定能提高园林景观设计水平和城市管理的质量和效益,科学高效地管理园林绿化和园林景观,提升生态环境的和国家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有着必然关系,这影响着生态环境和民生福祉,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人们对美的追求,使景观生态的建设不仅停留在生存、生存和生理的生物学层面上,而且还朝着精神和精神愉悦的高尚境界前进。大规模引进国际设计理念,现代景观设计效果相同,必然会引起人们的审美疲劳。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这就产生了一种将中国传统元素与时尚的现代化融合起来的“中国风”景观设计风格。这种设计风格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又能体现时代的特性。中国风尽管设计运用中国传统色彩,传统元素,造园手法等方式来打造既有古典园林婉约秀气,端庄沉稳的气质,又不失活泼可爱,时尚前卫的味道的现代景观。

3.3古典园林的造景要素对现代景观的启示

3.3.1叠山的造景手法。山石是古典园林的重要构成要素,山给人一种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是园林的精神支柱。山石通常和水、植物、建筑组合,其主要功能在于造景。在点缀空间,分隔空间的同时,又为园林增添了自然的野趣。在造景方面,一般在凉亭和水榭和假山组合布置,阴柔的水和刚硬的山石搭配起来使得水自然变化,明快活泼[3]。3.3.2水景设计。我们常说“山水园林”,俗话说“无水不成园”,园林造景中不能缺少了水景,水是园林景观中重要的造景元素,是园林的精华所在。水给人一种清澈澄明的视觉效果,正是因为有水的存在,使庄严沉稳的园林增添了灵动性。水不仅能延伸视觉,还丰富了园林意境,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无为而不为”。3.3.3植物的应用。植物是古典园林的造景元素之一,是园林中最有生命的植物,它使园林变得生机盎然。古人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植物里,将它与山石、水景结合起来,营造出想要表达的意境,不同的植物有具有不同的含义,松、竹、梅、荷、梅、兰、竹、菊都是君子的象征。设计中寄予它们深厚的内涵,表达出设计者对美好生活的向阳和追求,这就是所谓的“寓情于景”。3.3.4传统符号的应用。传统文化有很多种,其中最纯粹的是传统文化符号,将传统符号元素运用到设计中,能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几何构造的景观设计变得生动形象。传统的造园形式太过繁琐和具象化,有时我们只是想要简单抽象的景观设计风格时,就可以只保留传统文化符号的外形,把内部结构简化,去掉复杂、繁琐的细部构造或装饰,使之体现出简清、明快的结构,同时又不会失去传统园林的空间结构特色。3.3.5传统色彩的应用。古典园林建筑中常常采用红色和黄色来表达庄严肃穆、沉稳祥和的气氛,多用在于亭台楼阁等大型的主体建筑中;建筑材料和景观设施上则多用石材灰和玉脂白来表示纯粹的气质;而雕塑、墙面装饰、碎拼等则常常用青色,花色色,蓝色等作点缀。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平台、建筑小品和栈道等多用木色,来表示自然淳朴秀丽的味道。多参考中国古典色彩来进行景观设计,能在创造新的景观设计风格的同时又传承了中国古典园林造景特色。

4古典园林的造园理念对景观设计的启示

4.1诗画的情趣

中国文化历来与诗词绘画有关联,山水画更是对中国园林有些深远的影响。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山水画和园林形成了“以画入园,因画成景”的关系。在自然的基础上,借助山水、花草树木,加以人工建造的亭台楼阁,借鉴文学艺术、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的表现形式,将无形的文化融入到有形的园林元素里,赋予园林以深刻的内涵。中国古典园林呈现的季相美给我们现代景观设计很大的生态启示:在景观营造中应遵循自然,充分利用和把握季节的交替变化,让抽象的时间逻辑融入到具象的景观空间之中,使“良辰”配上“美景”,在时间的流程中作到“时移景异”。让城市居民重新感到雨后溪流的暴涨、地表径流汇于池塘;通过枝叶的摇动,感到自然风的存在;从自然的叶枯叶荣,看到自然的腐烂和降解过程;从花开花落,看到四季的变化。

4.2意境的蕴含

意境是一个深邃而且富有深意的词。中国园林整体意境上讲究诗意,不仅讲究天然的与人工建造的融合,还要客观的园林之境与主观的心境和意识相互交融,从而达到情景交融,融情于景,不仅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而且还从精神层面来满足人们的审美追求。园林意境是指内情外景交融而产生的审美感受,是写实与写意,造景与借景的结合,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经验。园林景观的意境设置传达了设计者的人生理想和生活理念,置身于古典园林中,景色所带来的意境要比视觉形象美学感官更上一层。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更乐意接受明快的园林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

4.3人文的精神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富含人文气质的园林艺术。中国人崇尚自然,推崇万物有道,宣扬人与自然协调统一,并以“天人合一”为最高理念,造园时应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要遵从自然,顺应人情,从而达到园林与自然的融合,这是园林造景的最高境界。这种对大自然的强烈感情渗透到了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并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如今,由于生态的破坏,人们渐渐意识到自然的高度是难以逾越的,自然与人是不可分割的。园林是人们生活居住的现实空间,也是人们陶冶情操、安顿精神的理想乐园,所以自取中国古典园林中亲近自然、顺应人性人情的理念来进行现代景观设计是正确的选择。

4.4如何传承和发扬古典园林中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在中国园林景观设计中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继承中国古典园林建设的理念,继承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创造了一个新的现代园林,它即能提现民族传统的本质,也体现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同时,景观设计应巧妙地与空间和周围自然景观结合起来,使人们有“人在画中游”的精神享受。现代园林艺术设计师应该开发更多的想法,挖掘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现实意义,中国古典园林园艺技术,空间布局形式,景观元素和文化意蕴,等,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的艺术和设计,这才是正确的发展道路。

5结语

建筑和景观设计应以自然环境的生态、人类、建筑、自然环境和建筑环境的和谐发展为基础。我们今日所说“人与自然”的理念,正是古人所追寻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城市和社会环境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对自然的过度吸收也会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应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景观设计中,将古典园林的意境营造理念引导现代景观设计中,加强景观设计的文化底蕴,丰富景观设计的内容。将传统进行新的诠释,让传统迸发新的活力,将古典园林与现代化大都市结合,注重传统文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将传统促进景观设计的整体质量,从而营造适宜居住的生活环境,还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人们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

参考文献

[1]王美熙.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与现代景观设计的比较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20,22:191-193.

[2]侯绪恩.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经济,2020,41(11):149-150.

第3篇:古典经济范文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深远,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造园活动,先秦时期出现供帝王眺望和游玩的“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供帝王狩猎享乐的“囿”,这一时期出现了古典园林的最初形式,经过隋唐的发展期,到宋朝时,已经臻于成熟,最终形成了三大古典园林体系。中国古典园林经过圃———囿———园3个阶段的逐渐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形成了都市的区域化现代景观设计。

2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物质、精神需求:园林中设计的楼台殿阁、亭榭、廊院、美人靠等为了满足休憩、观赏等物质需求;园林意境上营造的自然、淡泊等主题满足其精神需求。中国古代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应当尊重自然,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为本,将自然山水作为创作源泉,崇尚自然,讲究天人合一,人类与大自然是互惠共融、长期共存的。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迅速膨胀,现代工业化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消耗,不可再生资源日益枯竭,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取之自然,建筑只是古典园林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古典园林着重渲染自然环境的美,“虽为人作,宛自天工”。

3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

3.1因地制宜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考虑选址的地理位置因素,以小见大,从整体出置景点。

3.2水体的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利用水景,以静水为主,主要表现水的静态之美,将人工之美融入自然之美当中,两者恰如其分,相得益彰;虽以静水为主,但也追求动静结合,利用溪流、瀑布、涌泉等将水体的自然动态之美营造于园林之中,大面积的水体可以产生视觉上的延伸感,形成大空间尺度感,水体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重要元素。通过掩、隔、破3种方法运用水体。

3.3曲折迂回、曲径通幽的人工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人工环境的营造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形成曲径通幽的园林布局,通过对内部空间进行隔断和划分,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产生了巧妙的园林布局,极大地调动了游览者的想象,使中国古典园林“取之自然,而高于自然”。

3.4一步一景,移步于景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具有处处皆景,移步于景,步移景异的设计理念,苏州退思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移景手法的实例,退思园集结了清代园林的优势,园内的景观相互渗透,既可单独形成景色,也可以与其他景观形成景色,园内景观看似独立,其实与其他景观形成整体,形成移步于景的妙趣。

3.5园林中植物的配置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在选择植物上主要看重植物的品格,注重植物的“韵味”,能够营造深远的意境,如有君子气节的竹、具有高洁情操出淤泥而不染的荷、坚贞不渝迎风雪绽放的梅、寓意多子多福的石榴等,植物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具有生命力的构成要素,它们的形态、色彩各不相同,同时也能产生园林景观的季节性变化,这种季节性变化代表着四季的更替、生命的延续,是大自然最珍贵的回馈。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的配置最关键在于植物的配置能与园林中的建筑、水体、山石等形成统一的整体,构成和谐的园林意境之美。

4现代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现代景观设计往往忽略以小见大、因地制宜的原则,盲目的追求新颖独特,造成景观设计的比例失调,使其尺度过大或过小,违背居民使用的需求;现代景观设计缺乏文化底蕴,设计思想过于苍白,设计者往往是为了建造景观而进行景观设计,没有形成景观设计思想,使设计出来的景观缺少文化内涵,不利于社会文化的传承与推进。中国古典园林讲究空间的比例尺度适宜,错落有致,高低起伏变化相宜,利于相互空间的穿插、渗透,而现代景观设计的空间感薄弱,过于平面化,往往造成了大尺度的平面布置,使游览者产生距离感;现代景观设计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联系薄弱,往往形成孤立的人工景观,现代景观设计为了寻求视线上的最佳、周边环境的最适宜,往往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环境,更可能形成景观污点。尽管中国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但中国现代风景园林仍处于发展阶段,可供其直接继承的优秀传统在一定程度上来讲还是十分匮乏的,更没有深刻地认识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缺少自己特色。

5总结

第4篇:古典经济范文

关键词:景观设计;中国古典园林;应用

1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

1.1中国古典园林存在意义

在中华民族近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典园林以它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底蕴为后代景观设计留下了颇深的参考意义。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作为东方园林的代表,中国的古典造园手法辐射影响众多国家,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美学特征和艺术手法。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中,其体系发展表现极为缓慢而持续不断的演绎过程,都是与中国历代朝堂更迭当时所存在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产生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古典园林的逐渐完善过程也为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增加了新鲜血液。

1.2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

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世界园林发展第二阶段上的中国园林体系,也就是在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所存在最具研究价值的时期,主要经历了从出芽、生长、逐步兴旺的漫长过程,形成了丰富多样不同类型的园林风格。对中国古典园林影响深远的却是道家思想中“道法自然”的哲学观点,这一观点使中国古典园林达到享受自然之风致,享受自然之意趣,融入自然之中,成就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建筑不论多寡,也不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造园者都力求将山、水、植物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的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1]。突出彼此协调、互相补充的积极一面,从而在园林总体上使得建筑美与自然美糅合起来[2]。达到一种人工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境界———“天人合一”的境界。

2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应用

2.1考虑基址现状,合理改造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直存有因地制宜的说法,一方面所考虑的是景观创造中的基址原状,另一方面在整体布局方面进行调整,分配景观主次关系。在中国古典园林大集中,在每个精致错落的园林上都会体现设计者对园林基址全面深入的环境分析。如何既能满足观赏游玩者的视觉体验,又能保持园林自然本色,从而体现当代所高度认可的人文思想,这是古代造园者高明之处。通过布局手法在既定的庭院中营造出虚实相间的艺术景观,却透露出自然风光,又点以亭台楼阁,用有限的空间创造无限的意识形态。

2.2丰富庭院景致,园中理水

在中国古典园林布置中,受道教思想“一池三山”“虚静为本”的影响,理水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孔子曾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水成为智慧的象征。在形式上,水极具可塑性,可静可动,可细水流长连绵不绝,也可波涛汹涌气势磅礴;在作用上,可有利于空气流通,可烘托建筑,可拉伸空间感,可利于植物生长等等;在意境上,可移情寄性,可丰富周边景致,体现自然之景等等。水因其特性在古典园林中,有着连绵不断的感觉,荡漾园林中仿佛整座园林有了灵气,既满足造园中所需的自然景色,又可以寄托园林居住者的精神意境。

2.3赋予自然灵气,植物配置

在极力追求自然景色的中国古典园林上,花木的配置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将一花一木精巧配置并赋花予生命的灵气,这也是中国园林精巧独特之处。古典园林中的植物源于自然,却表达出高于自然的古意。巧妙的利用植物、建筑的搭配关系创造极为丰富的意境,体现了古典园林中趣意观赏和人文素养。植物配置的安放不仅体现出观赏的寓意,也起到了调节庭院中的生态环境的作用,考虑植物自身的生长规律和植物固有的生长特性,满足庭院内植物基本的生态需求,形成较为平衡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持植物较为良好的生长[3-4]。

3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思想表达

在古典园林中,无论是大到错落有致的庭院还是小到花木的配置都有其由来的背景。道家提出的“万物与我为一”的自由境界,认为这种境界即最高的美,将这一切完美融合,即表达最丰富的情感追求。中国式的园林的建造主要是主人的情感寄托,交流的对象不是外面世俗的世界,更多体现一个更为本质的感情。中国式的古典园林将自然风光、诗情画意、景物布局融合在一起。造园时不仅要有移步异景之景,更要有诗人吟诗作画的心境,并讲究隽永深刻的立意,“寄情于景,情景交融”体现着景观情趣与园林主人心心相惜的某种共鸣。

4结语

古典园林存在之久必定是有它独特的价值意义,在当代风景园林设计需求增加之时,可通过不断的深入学习其多样的造园手法和思想内涵,融合现代科技手段和现代思想,充分在当代设计中运用、借鉴,进而提升当代的景观设计作品质量,以更好的服务于现代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胡立功.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布局[J].现代园艺,2014(20):122.

[2]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北京园林学会.2013北京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文明建设[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4.

[3]徐长贵,张晓娜,苏薇,等.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亭景观研究[J].南方农机,2018,49(22):22.

第5篇:古典经济范文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景观设计;融合思路;实践应用

1引言

中国古典园林是东方园林的代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对世界上很多国家园林工程设计建设形成明显影响,其建造技艺、设计方法、设计理念等传承至今日,有很大的学习与借鉴价值。在城市化建设脚步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尊重自然环境,合理应用古典园林设计方法、理念,使现代园林的设计富有实用、美观的双重特性,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与持久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2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

2.1设计空间上,提倡以小见大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实践中追求典雅、精致、小巧、圆润,借此方式呈现出设计内涵,巧用遮景、象征等诸多设计手法,在实践中取得先抑后扬的设计成效。古典园林空间设计层面上又凸显出以小见大的特征,以使古典园林空间层次分明,曲径通幽。

2.2秉持因地制宜原则,借景造园

对中国古典园林建设阶段常用的设计手法,不难发现其重视和园林地形地貌的有机整合,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调配与使用园林周边的山、水等自然元素,即实现借景造园。在构园、造园实践中,古典园林设计重视借景手法的应用,合理应用远借、近借、虚实而借及应时而借等方法,使古典园林设计抵达更高的层次,更富有空间感[1]。

2.3追求自然和情趣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和生态自然贴合度很高,追求自然和人工两者的结合美,力争抵达“虽为人做,倘若天开”的设计层面,优化园林景观设计效果,使园林意境更为深邃。中国的古典园林造园设计阶段,通常会以自然状态为始发点,提炼并加工园林结构,有针对性的完善景观布局,重视自然与情趣的融合。在多种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的支撑下,构筑出的园林景观不仅具有自然山水风貌,还能呈现出浓郁的审美意趣与情感寄托,取得一种自然和谐的设计成效。

3古典园林设计和当代园林设计的融合思路

3.1自然融合

古典园林设计阶段重视凸显自然特色的理念,结合区域内多样化的自然资源,以此为基础进行改造升华,使园林景观设计效果和本地自然景观相契合,且有一定观赏价值。故而,当代景观设计阶段,一定要结合本地自然环境进行设计,例如,结合本地气候条件,科学设计景观的部署结构、选择植被类型及布设功能[2]。也要将以人文本理念渗透至当代景观设计实践中,要从物质与精神层次上迎合使用者的主管需求。求。古典园林设计和现代园林设计的自然融合主要通过建设设计理念与自然环境的匹配关系进行,并合理调控人为因素,进而使古代设计理念在现代设计领域中更充分的凸显出自身价值。

3.2空间融合

古典园林设计阶段强调从整体出发,重视利用与布设整体空间,追求动静、虚实结合,进而使园林景观产出差异性的视觉效果。也应将空间融合因素整合至当代园林景观的设计进程中,提升有限空间资源的利用率,将其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和谐、简约是空间融合设计理念的核心,设计人员应有效把控这一因素,规避游客产生繁杂的视觉效应。

3.3地貌融合

我国地理环境较为多样,不同地理环境中园林设计的设计也有别,这就预示着设计实践中应把握地理环境这一因素,全面解读本地区地理环境的优势与弊端,科学应用地势地貌优势。当代园林景观设计时,也要彰显出古典特色,采用古时的设计理念,使园林景观整体产出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成效[3]。地貌融合设计理念表现出人类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有效应用了现存地貌状况的优势,也实现对本地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和绿色、低碳经济及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观念不谋而合。

4当代景观设计中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实践应用

4.1分析基址现状,科学整改

因地制宜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建造中的常用手法之一,考虑的问题不仅是景观建设实践中基址的原态,还要在布局方面做出综合性调整,科学配置景观的主、次关系。纵观中国多个地区古典园林工程的设计情况,能感触到各个错落有致的园林均凸显出设计者对园林基址环境的整体、深入分析,不仅满足了观赏游玩者的视觉体验,也能较好的维持园林自然本色,进而传递出现代群日高度肯定的人文思想,以上是经典园林造园者实践中的点睛之笔[4]。合理应用布局手法,于既定的庭院内建设出虚实相间的艺术景观,对外流露出自然风光,也能有效点缀亭台楼阁,提升有限空间的利用率,创造出无穷尽的意识形态。

4.2充实庭院景致,园中理水

在部署现代园林景观过程中,受“一池三山”、“虚静为”等道教思想的影响,理水成为工程设计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孔子有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水是智慧的象征体。在形式上,和其他实物相比较,水的可塑性更高,可静亦可动,可细水长流也可波涛汹涌;在作用上,水能促进空气流通过程,对建筑物起到烘托作用,也能拓展空间感,为植被健康生长提供基础物料等;从意境层面上,能够移情寄性,也可以充实周边景致,凸显出生态自然景观的独特性等。水因自身具备特有属性,故而将其用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领域中,能营造出连绵不绝的意境,荡漾园林内好似整座园林富有灵气,一方面较好地满足了、构园造园实践中所需的自然景色,另一方面传递出园林工程设计者、居住者的精神寄托[5]。水是园林的灵性,苏州是举世闻名的江南水乡,水是园林设计建设中不可缺乏的元素之一。苏州博物馆有两处水景,一处为主庭院的大面积水景,另一处为室内莲花池的水景,博物馆的庭院水系和留园有很大相似之处,参照了传统特征对水面进行分割处理,把桥和亭子划分为不同区域,水面与桥面间距很低,有较好的亲水性。图1是苏州博物馆主庭院的水景图。

4.3赋予自然灵气,科学调配植物

中国的古典园林在设计实践中,追求于崇尚自然景色,配置花、木、草等植被是重要的一个环节,精细而巧妙地配置一花一木,并赋予他们生命的灵气,以上同样是中国经典园林工程的巧妙之处,古典园林内的一草一木始源于自然,但其意境却高于自然。在现代景观园林设计阶段,应合理应用植物、建筑之间的搭配关系,借此方式建设出内涵充沛的意境,使现代景观散发出经典园林特有的趣意观赏、人文素养。在安置植物过程中,一方面要传递出观赏价值,另一方面也要使其起到调整庭院内生态环境的作用,景观设计人员要充分分析植物自体的生长规律与固有的生长特性,在满足庭院中植物基本的生态需求基础上,打造出相对平衡的自然生态环境,维持植被较好的生长态势。国内很多园林景观会采用建筑、游廊及墙垣围成小型封闭式空间院落,这样的小庭院中如果由栽花种树,则很可能造成光秃、单调,但是若栽培的花木过于茂密,则将会形成拥塞局面。北海公园地处北方,因为冬季时间较为漫长,气候较为寒冷,和南方的私家园林相比较花木的品种显得更为单一。为打造出四季常绿的景观,经常采用松树或柏树作为景观的主题,还能呈现出朴素苍劲的特征。在植被配置方法上,通常忌规格而追求自然。针对树木的疏密程度应由变化与对比,手法取于自然,密中有疏,大小相间,高低参差有致,进而取得“虽人工栽种,却倘若自然山林”的设计效果。静心斋主景区的植物配置也如此,树木集中被栽种于园子西北部的假山上,南部和西侧的长廊相邻,北贴近叠翠楼,尽管栽种的植物类型与树木不多,但游客远观将有郁郁葱葱之感。在植物类型上,乔木以油松、桃树、海棠等,灌木有紫丁香、迎春等,合理配置海棠、迎春,还体现出皇家园林“玉堂春富贵”的特色。图2为静心斋主景区的植物配置图[6]。图2静心斋主景区的植物配置图

4.4设计空间格局和线路组织

中国的古典园林景观内建造的建筑基本上是依赖游廊与道路组织实现交通,以此为基础构建出扇形、八角形、方形的建筑景观,打造出步移景换、蜿蜒曲折的优美意境,使人们捕获多样化的空间感悟与趣味。现代景观的空间相对有限,可采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三种线路组织方式科学规划景观的空间格局[7]。一是辐射式,该种布局形式呈放射样态,中心景观处于园林工程的中心地位,为景观的重点,使用辐射式的线路组织形式,对周围的景观带形成辐射作用,确保游客经过各线路均能顺利抵达中心景观的效果;二是串联式,该种线路组织形式追求打造富有自然变化和情趣的意境,采用廊道把景观内不同园林景点串联在一起;三是圆形、闭合式的观赏路线,等同于采用内向布局景观,凸显出线路的向心性设计特征,通过于路线周遭规划多种景观样态,打造出一个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景观环境。

5结束语

总之,在整体把握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的基础上,在设计现代景观过程中,始终要遵循“天人合一”的理念,精心规划设计景观格局,合理搭配种植植物及布设组织观赏路线等,将文化意趣渗透至景观设计进程中,将文化、审美品位淋漓尽致的凸现出来,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发挥到最大化,最大限度地优化景观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建康,吴芳芳.探析仿古建筑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传承与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2):52~53.

[2]朱科丞.苏式园林元素在博物馆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食用菌,2020(4):13~14.

[3]张弢.刍议中国画与中国古典园林同思同构的转译与呈现[J].大众文艺,2020(7):54~55.

[4]尚先先,郭芮,张跃伟.城市公共园林边界空间设计初探[J].山西建筑,2020(1):156~157.

[5]蒋国兵.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J].地产,2019(23):37+124.

[6]张迪妮,闫梦笛.非视觉元素在古典园林中的设计应用[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9(3):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