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范文

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精选(九篇)

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

第1篇: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古典文学教育 大学生 思想教育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思想不断地涌入到中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对中国年轻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产生影响,潜移默化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不少学生因缺乏判断力,容易被消极负面的思想所误导,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思想道德的形成。鉴于这种情况,特别需要高校从思想层面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积极作用。[1]

一、研究古典文学对大学思想教育的意义

我国近两年发展起来的国学热,体现出国家对文化软实力的不断重视,这种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我们通过古典文学教育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条件。研究古典文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有着非常实际的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具备了较强的学科交叉性、借鉴性、流动性的特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借鉴多个不同学科的理论和资源为自己所用,从而提升自身的教育效果。尽管古典文学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属两个不同的学科,但二者在教育意义层面是共通的,对于大学生的德育和美育工作是统一的。古典文学背后蕴含的强大情感昭化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是我们在古典文学研究中忽略的地方,深入地挖掘中国古典文学背后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人文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特殊的意义。

二、古典文学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古典文学的内涵和特征

为了研究古典文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我们首先应该明确古典文学所包含的人文内涵以及精神特征,更加深入地了解古典文学的本质。那么古典文学教育的思想内涵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从古典文学教育的内容着手,中国的古典文学广义上来说是指从先秦到清末所有的中国文学内容,包括的内容非常多,诸如作家、作品、文学事件、起源与发展历程等,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其表现形式也非常多,从诗歌、小说、散文到词、曲、赋等,题材非常丰富。[2]古典文学的主要特征有哲理性、教育性、情感性、道德性和美感性。其哲理性主要表现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理性之美,特别是探索真理、揭示事物本源的特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非常好的帮助,能够促进学生探索真理,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情感性也是古典文学的主要特点,很多古典文学中含有丰富的情感内容,有的关乎国家命运,有的饱含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关怀,这种情感力量对大学生来说有着非常强烈的情感共鸣;道德性主要体现着古典文学的历史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弘扬人文精神是古典文学的典型特征,很多古典文学作品中非常重视对人物历史事件的道德审判,这种尖锐的揭露和批判是古典文学的显著特征。

(二)古典文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

1.古典文学对当前社会的解读与时俱进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文学曾经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是落后的封建思想而与社会相分离。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古典文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古典文学内部出现了非常多的新型学派,他们通过古典文学的理论解读当前的很多社会现象。透过古典文学的理论更加清晰地看待这个世界,能够对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是一群思想活跃的年轻人,古典文学教育对于社会现象的全新认识能够被广泛地运用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这种与时代结合的特点,能够很好地影响大学生思想文化思潮的推动和价值观念的养成。特别是现在社会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期,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之下大学生会产生多种不良的情绪,而很多古典文学也恰恰都是在巨大的压力下创作出来的,古典文学对于社会的解读有时候恰好符合了当下大学生的心理情景,通过独特的视角和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古典文学教育能够促使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

当代的大学生是一群追求创新和个性的年轻人,古典文学教育的引入能够使得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形式得到创新,古典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潜在的思想教育功能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主要表现在教学的理念、内容、模式的改革上,具体表现在:首先是思想教育工作的内容,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解读,古典文学的加入能够极大地丰富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这也符合了当代大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能够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古典文学教育为大学生思想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将古典文学教育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教学内容中,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3]其次是教育方法,古典文学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教育毕竟不是同一学科的教育,古典文学的引入必然会影响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形式、内容、方法的改变,通过古典文学资源中思想教育资源的挖掘,以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教育的导入点,提高教育方法的有效性,也是古典文学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积极影响。教育方法的改进能够不断地深化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为根本,积极开展古典文学研讨、朗诵等活动,通过多媒体技术等新兴的教学方法拓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教学范围,纵向扩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内涵。

3.古典文学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古典文学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更加注重学生思想层面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理解和接受,是当前古典文学教育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难点,也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教育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古典文学发挥其人文内涵的特性,将教育与人文关怀相融合是其实现思想教育目的的手段。为此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充分发挥古典文学的精神,构建多维度的思想教育的环境和氛围,通过让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过程,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烈女传》中孟母三迁的典故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同样,大学生思想教育也需要一个合理的环境。这种来自教育层面的环境对于实际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我们要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积极拓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理念,尤其加强对思想道德的重视,利用多平台的优势营造一个多维度的教育环境和空间,充分地调动一切教育的资源和力量,营造一个合理的思想道德教育氛围,从而全面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其次是通过古典文学中精神方面的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从思想层面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不断地汲取古典文学的精华,充实当前大学思想教育的工作内涵,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实际工作效果。

4.古典文学能够增加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科学性

所谓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科学性,即一定要适应当今的社会发展,古典文学结合时代的发展能够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理论意义。[4]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融合的时期,世界的多元化发展带给年轻人很多的思想冲击,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不断深入也逐渐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古典文学与时代相结合就是注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鼓励他们在学习古典文化的同时,不忘古典文学知识中的哲理性和科学性,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古典文学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马克思主义是非常严谨和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我们就是在历史的变革中不断地认识到中国发展的特性,选择性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中国的古典文学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动力。古典文学除了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外,还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而这种哲理性又大大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科学性。

结语

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核心观念就是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实现对大学生思想的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而中国的古典文学以其积极强烈的感染力反映着中华民族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古典文学对于我国传统文化来说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来说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我们需要提高对古典文学的解读能力,充分地挖掘古典文学的人文内涵和特征,研究其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进而全面地提升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洪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于运国.文化交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第2篇: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 斯特拉文斯基 萨爷 欣德米特 肖斯塔科维奇

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几位作曲家用17, 18世纪的形式和风格来创作音乐,以反对19世纪后期浪漫派的极度繁复的配器。”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斯特拉文斯基(lgor Feodro-ovich Stravinsky,1882- 1971)等作曲家,后来,人们把这一流派叫做“新古典主义乐派”。国内学术界涉及到斯特拉文斯基或新古典主义乐派的研究成果数量并不多,集中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硕博学位论文,如徐孟东的《20世纪帕萨卡里亚研究》、张艺昆的《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形式超越》、川徐立翔的《现代与古典的有机融合一一斯特拉文斯基音乐的感悟与分析》、陈雅春的《斯特拉文斯基的一“深躺五寻之下的父亲”之分析》、洪奕哲的《普罗科菲耶夫及其的演奏》、孙洋的《斯特拉文斯基与他的》等。这些文章差不多都在围绕新古典主义作曲家们的作品做个案研究,在微观上有对新古典主义创作技法和风格形成的认识结论,但缺少纵向上的历史描述和总结。有鉴于此,本文拟对新古典主义音乐在20世纪的发展情况做一梳理,以期获得对该音乐流派的清晰认识。

历史地看,新古典主义音乐流派的产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围绕着战时社会生活的突变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在这一时期的人们,对音乐的要求和观念发生着变化,不同程度上在作曲家的创作中都有所反映。而且,在斯特拉文斯基创作新古典主义风格音乐作品(如《管乐八重奏》)之前,己然预示出了新古典主义风格的露出。

从目前所能见到的材料来看,将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产生起点归结在斯特拉文斯基的身上,事实确实也如此,在这位现代作曲家毕生音乐风格的变化中,新古典主义风格在他的创作中一如他的国籍变化一样富有意义。他一生的音乐创作风格变化也是先后由俄罗斯风格时期转向新古典主义风格时期,最后进入十二音乐时期。50余年的音乐创作历程中,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创作约占31年,是他艺术生命总历程的一半多的时间。在新古典主义风格时期,他先后创作了《浦尔钦奈拉》(以大利作曲家佩格莱西未曾发表过的一些乐谱片断为素材,于1919年动笔,1920年完成)、新歌剧《马甫拉》、清唱剧一歌剧《俄狄浦斯王》(1926-1927年)、《魔女之吻))(1928年)、《诗篇交响曲》(1930年)、芭蕾舞剧《帕赛芬尼》 (1934年)、《小提琴与钢琴双协奏曲》(1931-1932年)、《敦巴顿・橡树园协奏曲》(1937-1938年)、(C大调交响曲》(1940年)、《三个乐章的交响曲》(1942-1945年)、《钢琴奏鸣曲))(1843年)、(D大弦乐协奏曲》(1946年)。最后以三幕歌剧《浪子的一生》(1951年)结束了他的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时期,转而开始了十二音序列创作。

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创作,走的是一种折衷主义的通道,他吸收了巴洛克时期以来音乐中的结构因素,将早期浪漫主义的抒情性风格特征也纳入自己的创作之中。具体在创作中,主要采用自然音阶,谱面上看起来虽然是大小调体系的,实际上的旋律线条可以是任意一个音的附加,或者是一个三度或四度叠置的和弦,或者是多声的网状音群织体等,但是,风格显得十分纯朴。这就是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特征,在这种观念之下创作的声乐作品,“不是纯音乐,却很接近纯音乐”;而器乐作品尽管由于作曲家主观上一直追求音乐的“无感情性”,“但有的作品还是存有一定的感情因素的”,如《诗篇交响曲》。而且,在斯特拉文斯基的创作中,他早期的作品如舞剧《浦尔钦奈拉》就没有过多注意到不同时期的风格特点,有些受到柴科夫斯基的《野玫瑰》的创作影响,作品中,较多地强调了节奏、和声方面的改变。

同时代秉承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艺术精神的其他作曲家中,主要是生活在巴黎的一批法国作曲家,他们与斯特拉文斯基一样,对过去同样采取了与往常不一样的态度,如诗人让・科克托领导的“六人团”。科克托宣称“贝多芬在他的发展方面是令人厌烦的”,“瓦格纳的作品是一些为长而长的作品”,他们的先期的老师德彪西也过时了,现在的音乐必须是率直坦诚的,干净利落不加渲染的,且是最新的。

参考文献:

[1]徐孟东.20世纪帕萨卡里亚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D].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刘瑾.萨蒂研究:风格、技术与价值[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

[3]娟.普罗科菲邓夫《古典交响曲)研究[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

第3篇: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礼品包装;影响

一 新古典主义内涵

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又称革命古典主义,18世纪末兴起于古希腊的罗马,是在当时人们为了赞颂为资产阶级革命献身的美德与勇气,借用古代的艺术形式和英雄主义题材来表现的背景下出现的。新古典主义借由资产阶级革命的热潮,迅速地在欧美地区广泛传播开来,也以其独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艺术理念上,新古典主义是对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艺术的反动,新古典主义艺术家期望能够重振古希腊、罗马的艺术理念,在风格与题材上都具有明显的摹仿古典艺术。以理性客观的角度来描绘人与社会的关系,由于其特殊的背景,新古典主义倡导的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强调个人的责任与义务,认为应该像古代的英雄那样为祖国无私奉献,在艺术风格上,新古典主义追求古希腊富于理想化的美感,由严格的古典主义风格走向了带有华丽的东方色彩的古典主义,将古典艺术形式完整地重现在人们面前,以雕刻版的造型营造典雅、庄重、和谐的艺术氛围。

新古典主义在彰显对古典的艺术题材与风格继承的同时,又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各样的艺术流派与风格层出不穷,但是新古典主义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为人们的视觉艺术文化生活增添了更丰富的色彩。

二 新古典主义对礼品包装的表现特征

2.1 设计手法的简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诉求逐渐增强,大众以无法满足于用单一的礼品来进行“礼尚往来”的交际活动,于是各种精美的礼品包装应运而生,礼品包装体现了人们对于“礼”的更高要求,成为丰富人们生活,传递人们情感的重要媒介,现代社会,礼品包装也逐渐成为商品包装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古典主义在强调均衡、对称以及秩序等,体现在礼品包装中则是强调整体线条的流畅、简洁,用简化的手法、现代的材料和加工技术去追求传统样式的大致轮廓特点。在色彩上主要以白色、黄色、金色为主,简单的色彩使人们的目光更加集中,而且这些色彩往往表现了一种大气、高贵的精神气质,简化的设计手法使的礼品包装的特征更加明显,抽象化的古典元素不仅能够展现高雅精致,也具有现代化的简洁干净。

可见,新古典主义在承继了古典主义的一些原则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将古典的装饰性特征加以简化,使礼品包装获得典雅的艺术特征的同时,也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情趣,因而,新古典主义影响下的礼品包装也呈现出后工业时代的一种具有厚度的形式美。

2.2 装饰效果的历史感

新古典主义的重要原则是以现代的手法与材质还原古典的气质,追寻历史底蕴的的精神内涵。新古典主义对礼品包装表现另一影响即是以现代的材质塑造具有历史感的装饰效果,如使用古典的纹样、雕刻感的材质,创造一种古典形象,有些是将颜色复古做旧,来重现古典主义时期的美感。

不仅如此,新古典主义的礼品包装要求的不仅仅是历史感的形似,而更强调神似,因为只有神似才能体现历史的厚重,体现文化的层次,才能更进一步地体现礼品包装的品质。从而使人们在欣赏礼品包装时获得一种精神文化的满足。如一些高档红酒就多会采用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礼品包装,因为红酒本身就是酿造的历史越久,质量与品味越是优良,因此,采用历史感的新古典主义包装不仅能够突出表现红酒的优质,使礼品包装与礼品本身更佳契合,也体现了一种高贵的品位。

三 新古典主义对礼品包装的影响与意义

3.1 提升礼品文化内涵

当礼品包装融入新古典主义风格时,能够迅速地提升礼品的文化内涵,因为新古典主义讲究形式的地道、纯正,制作的精良,如此高品质的礼品包装,其礼品本身自然更加具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精致的礼品包装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而其所要展现的礼品在礼品包装的衬托下,无形中增添了精神文化的品质与内涵。

新古典主义实际上是经过改良的古典主义,对欧洲深厚丰富的文化艺术底蕴的继承是其所追求的重要内容,因此,受新古典主义影响的礼品包装,总会不同程度的蕴含着欧式的文化内涵,新古典主义运用开放,创新的设计手法,以富于浓厚历史文化韵味的礼品包装,大大提升了礼品的文化层次。

3.2 契合审美心理

新古典主义虽然以对古典的主义的历史感的追寻,却并不繁复,而是在体现神似的基础上,强调趣味的高贵、风格的明确,新古典主义的包装会使礼品显得更加精致、贵重,同时也体现了送礼者对对方的尊重与敬仰,因而更容易获得人们的认同感。

新古典主义完美结合了古典的浪漫情怀与现代人们对于生活的品质需求,受此影响的礼品包装也更具典雅华贵的精神气质,因此,新古典主义的礼品包装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追寻,更契合了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心理与情趣。

四 结论

综上所述,新古典主义影响下的礼品包装不仅具有古典的艺术文化内涵与品质,也包含了现代设计的简洁流畅,融入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礼品包装更显品味与档次,符合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礼”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同时,新古典主义风格也使人们从礼品包装中获得一种精致典雅的审美情趣。新古典主义拓展了礼品包装的空间,使礼品包装的内容更丰富,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文化与审美趣味。

参考文献

[1]杨仁敏,杨曦,礼品包装新空间,重庆出版社,2003

[2]诸鸿编著.现代商品包装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3]李砚祖主编,芦影编著.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美)凯瑟琳・M.费舍尔著,刘玉民,徐蓓蓓译.完美包装设计[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5]杨柳. 礼品包装的设计文化特征研究[D]. 湖南工业大学 2008

[6]姜丹. 礼品包装设计的情感定位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第4篇: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范文

1.统一的审美标准与既定规则的支撑

所谓的传统即是不断被肯定的惯例,它“需要公认的美善标准和既定的规则来支撑,这些标准和规则不是个人所能决定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公意,进而形成社会的审美价值”。马克思认为艺术品的最高价值是经由其他社会方面的价值一起完成的,包括社会价值、道德价值和宗教价值。这种价值观经各代的思想者通过研究艺术和诗歌来给美作以抽象的定义,用最带普遍性的术语来表达美的标准,为其找到一些普通使用的公式,成为一种审美经验。相应地在艺术创作中便形成了艺术运动的固定原则乃至共同的标准。而在传统社会中,个人生活在传统之中,传统是代代相传不变的经验,古典主义艺术正好符合这种不具有个人色彩、不反映个人观点、不具有过激的创新风格,也不是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而创作的特征。在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现代人除了自己以外已经对任何价值系统丧失信仰,出现了艺术上的个人主义。人们或是对社会秩序公然表示敌意,或是根本漠不关心,任何形式的限制都被视为是一种局限。但是,这些社会和心理事实已经使艺术家在现实社会中难以立足。也就是说,如果艺术家有绝对的自由,任何事物只要经由他的认可都可以成为艺术,那么艺术就将停留在这种情况下,再无超越和进步的可能了。因此,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的已受到认可的古典主义被继承、弘扬,形成先后延承、生生不息的发展态势。

2.哲学与美学的影响理论

对实践起到不可小视的指导作用。从这个角度出发,西方文艺实践的发展与哲学思想的发展息息相关。就艺术创作上的古典主义传统而言,它的形成是同古典哲学、美学的不间断发展相联系的。西方哲学源于古希腊,从古希腊诸位哲学家提倡的希腊艺术创作的最高理想—合式原则,到17世纪波瓦洛提出的文艺创作上的理性原则,以及18世纪启蒙运动的滚滚洪流中康德、黑格尔缔造的德国古典哲学的殿堂,而德国古典哲学也成为现当代哲学的直接源头。现当代西方哲学不论哪个流派,都不能不面对古典哲学这深厚的传统,那些试图从古典哲学中寻找思想资料的现当代西方哲学家,固然会自觉地把古典哲学作为自己思想的起点。

3.文化源头的相关性与古典文化的复兴

就整个西欧范围而言,各个国家拥有大致相同的文化源头,拥有共同的。19世纪之前,在西方美术史的撰写和美术史的教学工作以及欧洲重要博物馆的收藏中,古典艺术仍旧占主流。由古希腊罗马作为古典主义文化的源头,自意大利在14世纪重新热衷于古典主义文化艺术遗产开始,恢复古代文化及艺术风格便成为可能。历经数代,虽然产生了其他艺术样式和艺术风格,但突然出现了惊人的“退化”现象,20世纪的艺术家们,比如意大利新艺术运动的画家卡索拉蒂、未来主义的艺术家巴拉等,这些艺术家的创作在经历一段激进倾向之后便重新投入古典主义的怀抱。另一方面,西方现代文明也正是古希腊文明与基督教文明共同孕育的果实。当艺术作品进入传统的艺术体系之后需要一种来源于艺术史的质量认证的标准,这暗示了恒久的质量需要一种传统性的因素作为参照和比较的框架,而从文化的层面出发,古典主义传统难以更移。

二、造成西方古典主义

第5篇: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范文

分析古典音乐与古典建筑的内在联系 精 品源自语 文科

1 关于音乐与建筑 美国建筑大师莱特曾经说过:“所有的艺术都与音乐有关联。”赖特的父亲是一位有着很深音乐修养的的教会牧师,耳濡目染,莱特本人也会弹奏钢琴和大提琴,当年他在创办塔里埃森设计学校时,规定每个学生至少要会一种乐器。 音乐通过音的高低、强弱等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建筑通过形体、结构等提供美

的造型艺术。音乐与建筑按照各自的要求和规律发展,看似毫无关系的两种事物其实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罗马时期开始,一直到20世纪初浪漫主义结束,在这漫长的历史演变中诞生了一大批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作品,尤其是音乐与建筑艺术,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中最纯粹的艺术作品。

2 古典各时期音乐与建筑的对比

古典时期按时间顺序分为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诞生了不同风格的音乐与建筑形式,接下来通过对这古典音乐与建筑的风格演变进行对比,找到音乐与建筑的内在联系。

2.1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音乐与建筑

2.1.1 音乐成就

(1)在古希腊神话中,重神之王宙斯的9个女儿是负责掌管音乐等艺术门类的“缪斯”女神。因此古希腊人就用女神的名字“Mousa”(缪斯)作为“音乐”的代称,这也就是流传至今“music”一词的来历。

(2)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提出纯律理论,他根据弦的长度计算出了当时所使用的一切音程,这是音乐理论方面的重大突破。

(3)大约在公元前5到公元前4世纪时,融戏剧、音乐、舞蹈、诗歌为一体的综合形式——古希腊悲剧与古希腊喜剧出现了。

(4)古罗马的音乐基本沿袭了古希腊音乐的形态。他们主要用于祭神仪式、婚宴典礼及军队凯旋仪式。 (1)希腊:雅典卫城建筑群、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胜利神庙、山门、雅典娜神像。

(2)罗马:万神庙、大角斗场、古罗马公共浴场、古罗马住宅、古罗马广场。

2.1.3 音乐与建筑的共同点

(1)音乐:固定的调式,如多里亚调式、弗里吉亚调式。

(2)建筑:固定的柱式,如多利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

(3)共同点:固定不变。

2.2 中世纪时期的音乐与建筑

2.2.1

音乐成就

(1)这一时期的音乐多以宗教目的为主,宗教类型的音乐泛指的是葛丽果圣歌,此为单音音乐的作品,一路发展下来就成了後来的弥散曲、安魂曲。

(2)世俗音乐也有了巨大的发展,大部分的作者都是一些没落的贵族阶级,其实内容大部分都是与宗教有关,但并不是在教堂里演出。

(3)连年的战争加上宗教的禁欲主义,音乐内容与形式以宗教为前提,在通俗音乐与宗教音乐夹杂抗争中发展。

(4)中世纪的音乐发展无疑是整个音乐史发展中禁锢最多、最灰暗的一段。

2.2.2 建筑成就

(1)罗马风:基督教堂、封建城堡、教会修道院。

(2)哥特:比萨主教堂建筑群、佛罗伦萨主教堂、威尼斯的总督府、阿尔罕布拉宫。

(3)拜占庭:圣索菲亚大教堂。

2.2.3 音乐与建筑的共同点

(1)音乐:多为教会音乐,单音节、无和声、无伴奏、清唱、齐唱。

(2)建筑:多为教堂建筑,理性、禁欲、有节制、朴素、多用厚重阴暗的半圆形拱门。

(3)共同点:朴素禁欲。

2.3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与建筑

2.3.1 音乐成就

(1)这个时期的结束比开始有更为明确的定义,不像其他的艺术类别。在15世纪初的音乐表现上没有明显变革,因此说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特点是逐渐变化的。

(2)早期文艺复兴音乐作品主要是对第三间隔的依靠作为和音。从12世纪开始的复调音乐在整个14世纪变得更为细致而不依靠声音来表述。15世纪初的音乐趋向简单,声音致力于平滑。

(3)到15世纪末,复调宗教音乐又开始变得复杂起来,在某种意义上和当时发展极致的绘画有所关连;接下来到16世纪早期,音乐又开始简单化了。 /> (2)建筑:批判神权、肯定人性、把人的比例融入建筑,多用线条轻快的尖拱、造型俊秀的小尖塔、飞扶壁、彩窗。

(3)共同点:人性解放。

2.4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与建筑

2.4.1 音乐成就

(1)巴洛克是一个时期,而不是一种风格,这个时期出产的音乐作品就称为巴洛克音乐,1600到1750年这150年间就叫做巴洛克时期。

(2)巴洛克音乐带有很浓的宗教色彩,当时的宗教音乐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占很大的分量。

(3)那个时期的器乐曲发展也很迅速,尤其是弦乐方面的发展,弦乐的音色更能体现出巴洛克的特色。

(4)代表人物有:巴赫、维瓦尔蒂和亨德尔。巴赫是音乐之父,维瓦尔蒂凭着他的《四季》一举成名天下知,亨德尔是旋律大师,他的作品有一种优雅,他们所留下来的东西是巴洛克时期的一大笔财富。

2.4.2 建筑成就

(1)早期:罗马耶稣会教堂。

(2)中期:罗马波罗广场、圣卡罗教堂。

(3)晚期:维也纳的舒伯鲁恩宫。

2.4.3 音乐与建筑的共同点

(1)音乐:多用装饰音符、分声部和声、节奏强力跳跃、华丽、强调起伏和速度、表现壮观场面。

(2)建筑:炫耀、多用贵重材料、追求新奇、装饰、色彩鲜丽。

(3)共同点:装饰华丽。

2.5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与建筑

2.5.1 音乐成就 (2)因为这一时期的三位代表性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生活与创作主要都在维也纳,因此又被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或“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

(3)“交响乐之父”海顿的小夜曲,“神童”莫扎特的奏鸣曲,以及“乐圣”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音乐的主题也从延续几个世纪的宗教音乐,逐渐变成富有丰富哲理内涵的古典音乐。

2.5.2 建筑成就

(1)早期:维康府邸。

(2)中期:卢浮宫东立面、凡尔赛宫。

(3)晚期:巴黎残废军人新教堂。

2.5.3 音乐与建筑的共同点

(1)音乐:严谨、典雅、端庄、像黑白电影和版画一样。

(2)建筑:以古典柱式构图为基础,突出轴线、强调对称、注重比例。

(3)共同点:理性主从。

2.6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与建筑

2.6.1 音乐成就

(1)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

(2)强调音乐要与诗歌、戏剧、绘画等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相结合,提倡一种综合艺术。提倡标题音乐,强调个人主观感觉的表现,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作品很多,重视戏剧,作品具有民族特色。

(3)在音乐形式上,它突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性。单乐章题材的器乐曲繁多,作曲家创立了多乐章的标题交想曲和单乐章的标题交响诗,这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的形式。

(4)初期:舒伯特和柏辽兹。中期:门德尔松、舒曼、肖邦和威尔第。巅峰:柴科夫斯基、李斯特和瓦格纳。晚期:马勒、理查德·施特劳斯和拉赫玛尼诺夫。

分析古典音乐与古典建筑的内在联系 分析古典音乐与古典建筑的内在联系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分析古典音乐与古典建筑的内在联系 精 品源自语 文科

2.6.2 建筑成就

(1)前期:英国议会大厦、曼彻斯特市政厅。

(2)后期:威斯敏斯特宫、圣吉尔斯教堂。

2.6.3 音乐与建筑的共同点

(1)音乐:强调自由、奔放、像一幅水彩画和油画。

(2)建筑:强调个性、自然主义、追求超凡脱俗、趣味和异国风情。

(3)共同点:自然趣味。

3 古典时期音乐与建筑的内在联系

3.1 感性层面

在古典时期,往往是先出现新的建筑风格,然后再出现新的音乐风格,在一段时期内,音乐的风格与建筑的风格在表象特征上是基本一致的。

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古典音乐与建筑的风格

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风格不管怎样变化,调子总是灰色的,充满信仰,压抑而厚重。 古希腊罗马时期风格是固定不变,中世纪时期风格是朴素禁欲,文艺复兴时期风格是人性解放、巴洛克时期风格是装饰华丽,古典主义时期风格是理性主从,浪漫主义时期风格是自然趣味,整个古典时期的音乐与建筑的风格就是从理性到感性,再从感性到

理性,再从理性到感性的变化过程。

3.2 理性层面

先有建筑风格,后又音乐风格的原因不难理解,建筑往往是在创造一种生活,而音乐往往是在描绘一种生活。建筑师把对生活的理想用建筑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当音乐家游走于一种新的视觉形象中时会有新的灵感来源,再通过音乐语言把这种灵感表现出来。

而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的音乐与建筑的风格总是表现出厚重感的原因在于,西方文明一直处在一种宗教的氛围当中,不管是创作的起点还是终点,总有一端是与宗教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整体的风格不管怎么变化,仍然有很沉重的感受。文化或是文明是有惯性的,不可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总体上虽有变化但仍是一种延续。

整个古典时期的音乐与建筑风格的转变呈现出这样一种特征的本质原因在于人性的变化。当人性过分的理性时,就需要一种解放,当人性过分的感性时,就需要一种束缚,人性的发展就是在两种变化之间徘徊前进。而音乐与建筑就是人性变化时的一种外在反应,人通过这些表象事物来抒发自己对新生活的理想。所以在整个古典时期,音乐和建筑会在一个时间段内,风格都极其相似,也可随着人性的变化而呈现出相反的特征。

第6篇: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德国古典主义 音乐发展历程 音乐特点 音乐史

德国音乐史学家克内普勒在《19世纪音乐史》中指出:当前关于19世纪音乐史的研究著作很多,然而大部分研究对于很多重要的音乐问题都没有给予解答,究其原因是这些研究都是孤立地理解音乐,仅仅从音乐发展与演变的角度分析问题,缺乏社会学、哲学与文学的视角,尤其是缺乏对重要历史阶段社会环境的分析。古典主义时期,德国音乐形式和表现内容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渗透到当时社会的各个角落,而且在我们今天的日常保留曲目中也占有非常大的比例,比如我们熟悉的伟大作曲家舒曼、沃尔夫、勃拉姆斯等,都生活在这一时期,他们通过独特的音乐作品诠释着自身对人类精神的体验和理解,从而创造了欧洲音乐史上最为完美、丰富的鼎盛时期。因此,德国古典主义时期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熟悉的年代,这更突显了其研究意义的重要性,本文采用断代史的研究方法,从社会环境的视角,重新审视德国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演变历程与发展特点等,从而为当前的德国音乐史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德国古典主义时期社会文化发展概述

在西方音乐史研究中,古典主义主要是指1750年至1830年的近一百年间,是西方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这种社会结构的变革与重组给整个欧洲带来了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进而影响到社会生活、文化、哲学、艺术等学科领域的发展。

首先,在社会生活领域,随着市民阶级对经济实权的掌握和管理,不仅扩大了其在社会结构中的话语权,而且其趣味爱好打破了传统精英阶层和宗教文化的垄断局面,世俗化、大众化的文化与艺术成为社会的主导。

其次,在文化领域,以莱辛和歌德为代表的大文豪掀起了一场反对猥琐、偏狭和市侩作风的文学运动。他们通过自身的个性特征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号召人们反对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不公平和压迫现象,比如席勒的《阴谋与爱情》、《强盗》等。这种文学运动虽然带有强烈的资产阶级性质,但在当时具有开启民智、鼓舞人心的作用。

最后,这一时期,德国诗歌和哲学中表现出强烈的割爱、节俭、克制、责任和服务等观念,很多内容都强调人以及人的智慧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特殊地位,表现出对人的崇拜。在此观念的作用下,最终促成了当时社会从宗教和来世价值标准到世俗和现世观念的重大转变,比如大哲学家康德经常说:“自己最大的优点就是不欠任何人一元钱。”

德国古典主义时期不仅仅体现了社会政治、经济、民众阶层结构的变化,更是一种新的世界观的产生,它意味着文学、诗歌、哲学、艺术等从社会变革中汲取灵感和营养,从而带来德意志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德国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发展特点分析

古典主义时期特殊的社会环境还创造了德意志音乐这一宝贵的世界财富,著名的音乐家格卢克、莫扎特、海顿、贝多芬等都生活在这一时期。格卢克使德国歌剧与意大利歌剧并驾齐驱;莫扎特凭借自身独有的天才创造出了室内乐、独奏乐以及教堂音乐的经典作品,并且使歌剧和交响乐达到了完美的境地;海顿使交响乐获得了长足发展,从而具有了古典的形式;贝多芬个人的音乐才华不仅促进和提升了他自己的音乐作品,而且极大地丰富了他自己所处时代和后代的整个音乐艺术宝库,比如在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大合唱)中,他将席勒《欢乐颂》中的诗剧谱成乐曲,充分体现出德国古典主义时期所宣扬的公民平等、世界和平、兄弟友爱的观念等,是整首乐曲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总的来说,纵观德国古典主义时期诸多经典的音乐作品,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众化趣味在音乐创作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

在古典主义时期,市民阶层的社会生活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其欣赏品味和艺术爱好引导着建筑、绘画、书籍、雕塑等领域的发展。在音乐创作与表演领域,一方面随着人们经济生活的富裕,另一方面伴随着乐谱印刷的普及以及乐器制造技术的进步,这一时期的德意志音乐逐渐打破教堂和宫廷的区域束缚,音乐活动的主要场所由先前的教堂和宫廷转移到了公共音乐厅和剧院,促进了公共音乐会的发展,因此,出现了专门为市民阶层的音乐爱好者而设立的音乐组织――乐社。在这种情况下,音乐的欣赏与创作活动不再局限在德意志的上流社会,富裕的市民阶层不仅买票欣赏音乐成为常事,而且还在家庭内部进行歌唱与演奏活动,自娱自乐的现象非常普遍,这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音乐创作活动,反映其精神生活的音乐作品成为这一时期音乐创作的主流。

2.时代变革成为重要的音乐表现内容

有一位艺术家曾经说过:艺术创作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而是巨大的、统一的、包含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音乐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表现与流露,除了在情感表达和思想自由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之外,同时还具有重要的社会目的。古代《晋书・乐志》中记载:“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倾隐而仁爱;闻其微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

就德国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来说,很多音乐都反映了那个时代民众的强烈呼声,尤其是一些革命歌曲极大地鼓舞了人心,比如舒曼的《妇女的爱情和生活》、《狂欢节》、《奉献》等等。对此,奥尔格・克内普勒在《19世纪音乐史》中这样写道:革命发现了音乐创作活动中能够为自由服务的要素,从而产生了能够真正反映人民心声的音乐。

3.浪漫主义音乐蓬勃发展

浪漫主义产生于18世纪晚期的德国古典主义时期,并且很快成为19世纪欧洲文学、艺术和音乐创作活动的主流,其影响力甚至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在19世纪前期,德奥是德国浪漫主义音乐创作与表演的重要地区,这里的作曲家的音乐作品最为典型,比如罗伯特・舒曼的作品最能体现德国浪漫主义文艺思想与美学趣味,从而代表了同时代德国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的内心诉求,其代表性作品《阿贝格主题变奏曲》、《维也纳狂欢节》、《蝴蝶》、《大卫同盟舞曲》等等,昭示着一种大的音乐浪潮的到来。另外,德国的“歌曲之王”费朗兹・彼德・舒伯特一生创作的六百多首歌曲,除了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之外,还保持了古典主义的晴朗、宁静、均衡、对称的风格等,从而使浪漫主义曲风变得更加多样化。

4.合唱艺术的消失与复兴

众所周知,合唱是西方音乐文化中最为古老的一种类别,从古希腊开始,合唱就应用于各种悲剧的表演,而且在早期的基督教音乐中,合唱也是一种重要的表演形式。然而,德意志民族在18、19世纪之交,也即是古典主义中期,发生了“七年战争”之后,合唱艺术哪怕是仅仅发生在唱诗班中的合唱连同其艺术价值、历史作用在德国音乐创作与表演领域基本消失。在古典主义晚期,德国合唱音乐的复兴首先体现在继承传统方面,职业唱诗班和管弦乐队逐渐从教堂和宫殿中走出来,积极参与到普通民众的音乐活动中去,慢慢建立起公众的趣味。1787年,在柏林建立了第一个合唱协会,即“歌唱研究会”,其目的是为了复兴在德国被遗弃的合唱艺术。这既开创了德国音乐生活的新风俗,同时也为德国音乐创作与表演的高度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在德国古典主义时期,合唱艺术经历了一个从灭亡到复兴的历史过程。

总的来说,德国古典主义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结构的重组、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政治权利的变化等带来了人们艺术欣赏和创作的剧烈变化。从音乐创作与表演的角度来看,大众趣味和观念打破传统高雅艺术的局限,而成为音乐创作与表演的主流;时代变革也成为音乐创作的重要内容;浪漫主义蓬勃发展;合唱艺术经历了从灭亡到复兴的过程,这一切都带来了德国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发展的独特性。

参考文献:

[1]张玲.大众音乐趣味的转化――围绕古典主义时期德国社会环境对音乐的影响[J].陕西教育(高教),2009,9.

[2]翟亚红.音乐与诗的完美结合――兼析19世纪德国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J].音乐天地,2008,1.

[3]陈勇.社会学视野下的19世纪上半叶德国合唱音乐实践[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0,4.

第7篇: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范文

文学思潮是文学对现代性的反应。什么是现代性呢?简言之,就是使现代社会成为可能的东西。现代性的核心是现性精神,包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正是现代性的发生和发展使文学具有了自觉性,产生了不同的文学思潮,如回应现代性、呼吁理性精神的启蒙主义、反抗理性桎梏和城市文明束缚的浪漫主义、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黑暗、堕落的现实主义以及全面抗议现代性导致的异化的现代主义等。那么,古典主义是什么?古典主义是对现代性的政治形式——现代民族国家的回应。那么什么是现代民族国家呢?吉登斯的定义是:“民族-国家存在于由他民族-国家所组成的联合体之中,它是统治的一系列制度模式,它对业已划定边界(国界)的领土实施行政垄断,它的统治靠法律以及对内外暴力工具的直接控制而得以维护。”[2]民族国家是现代性的产物,是现代性催生的和赖以存在的政治实体,它相对于朝代国家而言。传统国家是朝代国家,其合法性在于神意,君主不是以民族代表的身份而是以神的名义进行统治。现代民族国家的合法性在于民意,国家是以民族利益代表的身份进行统治,这是理性精神在政治领域的实现。现代民族国家的充分形式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其前身或初级形式是被吉登斯称为“绝对主义国家”的中央集权的王朝国家。吉登斯认为:“在绝对主义(absolutist)国家中,我们发现了与传统国家这一形态的断裂,这预示着继之而来的民族-国家的发展。自绝对主义(absolutism)时代始,与非个人的行政权力观念相联系的主权观念以及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政治理念,就已逐步成为现代国家的组成部分。”[3]法国路易十四王朝就是典型的“绝对主义时期”的现代民族国家,它一方面联合新兴的市民阶级压制封建贵族,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族利益;另一方面它并不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是封建王朝,因此只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初级形式。马克思指出,在法国,君主****是“作为文明的中心、作为民族统一的奠基者”[4]而出现的。新古典主义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欧洲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运动是与争取实现现代性的运动相始终的,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成为实现现代性的任务之一。

中国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任务是在鸦片战争之后被历史地提出来的。中国传统国家也是朝代国家,是一家一姓的“朝代”,“朕即国家”,家天下;皇权的合法性在于天意,而不是民族的代表。同时,由于自以为是世界中心的“天朝大国”,不承认还有其他平等的国家,因此也不把自己看作是“国家”,而是看作“天下”。只是在鸦片战争以后,在资本主义列强的冲击之下,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任务才被提出来,而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诉求就表现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从根本上说,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任务与实现现代性的任务应当是一致的。在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建设现代性的任务也得到推进;同时,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也成为建设现代性的一个方面。但是在中国却与欧洲不同,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任务与实现现代性的任务产生了冲突。中国本土没有自发地产生现代性的条件,只能从西方引进。这就是说,中国的现代性是外发型的,是由西方引进而非从自身产生的,因此具有外源性;是由于落后挨打不得不进行的选择,而非由于自身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诉求,因此具有外迫性。外源性导致中国现代性缺乏传统的“支援意识”;外迫性导致中国现代性诉求不坚定。因此,中国现代性先天不足,容易夭折。而由于中国处于西方列强的压迫下,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意味着首先争取民族独立,反抗西方列强。这样,实现现代性要求向西方学习,而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则要求反抗西方。这样,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之间必然发生冲突:要实现现代性就必须学习西方,走西方的道路,从而导致反传统;要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又必须反对西方帝国主义,走反西方的道路,从而导致认同传统,从传统中获取“支援意识”。中国必须进行两难的选择。由于民族危亡的迫切性,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任务压倒了实现现代性的任务,为了建设现代民族国家不得不牺牲现代性,甚至反现代性。这就是说,20世纪中国面临的任务首先不是实现现代性,而是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为了建设现代民族国家又必须采取反(西方)现代性的立场。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文化革命的历史阶段,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与实现现代性的任务还大体上一致,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与引进科学、民主并行不悖,因此启蒙主义(包括文学启蒙主义)是主潮。但由于民族危机的加深,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任务压倒了实现现代性的任务。五四新文化运动刚开展数年,启蒙任务远没有完成,社会革命风暴突起,启蒙运动中止。这时,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的矛盾突现。由于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尝试失败,于是选择以反(西方)现代性的方式完成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任务。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都是采用了非西方的革命道路,都接受了苏联的政治革命模式,其历史任务都是建立现代民族国家。而实现科学、民主的现代性任务被搁置,甚至成为批判的对象。这就是所谓“救亡压倒启蒙”的真正涵义。这种历史要求使五四启蒙主义中断,新古典主义登上了历史舞台。

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新古典主义都是对现代民族国家的回应,这是新古典主义的根本性质。为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必须动员一切政治的、文化的力量。特别是在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阶段——“绝对主义国家”时期,更需要包括文学在内的文化的支持,以造就民族国家这个“想象的共同体”。支持绝对主义国家的文化力量是政治理性。法国路易十四时期,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宰相黎塞留大力提倡新古典主义,推动了新古典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在英国的王政复辟时期也产生了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有几个基本特征:第一,高扬理性,认为理性是人的本质,也是文学的本质。认为理性就是真实,就是自然。法国新古典主义理论家布瓦洛提出:

“首先须爱理性:愿你的一切文章

永远只凭理性获得价值和光芒。”1

这个理性是群体理性。新古典主义的群体理性是对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正面回应。它强调个体情感、欲望必须服从国家、社会的责任。新古典主义悲剧就突现了个体对社会责任的牺牲而显示的崇高。第二,尊崇古代文学典范,强调服从权威,认为“摹仿自然就是摹仿古代准则”(蒲泊)。第三,认为文学形象应当体现某种普遍人性,形成人物形象的“类型”说。蒲泊就提出“诗人的任务是细查类型,而非细查个别”。第四,“高级的题材”和崇高的风格。新古典主义具有贵族文学的精神气质,它认为悲剧反映上层社会生活,是高级题材;而喜剧反映下层社会生活,是低级题材(布瓦洛)。古典主义往往选取古希腊、罗马的题材,描写宫廷贵族的生活。它的语言典雅、气质高贵、风格崇高,表现人性的伟大。第五,讲求艺术规范,认为共同规范比个性创造更为重要。尤其是新古典主义的“三一律”,给戏剧制定了不容违反的形式规则。这是理性主义在文学形式上的表现。

新古典主义产生于法国,也流传于英国、德国和意大利等欧洲诸国。但对中国产生直接影响的是苏联的新古典主义即所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十月革命后苏联建立了一个“国家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其基本特征是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全面控制。这是吉登斯说的“绝对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这种“绝对主义”国家要求政治理性的支持,而苏联式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斯大林主义就成为国家意识形态。文学也不可避免地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于是,按照国家意志,就造就了苏联的新古典主义文学思潮。这个文学思潮是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名称出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不是现实主义,而是新古典主义,有这样几个理由:

第一,二者的历史定位不同。现实主义不认同现代性,不顺应国家意识形态,它是对资本主义的揭露和批判,是对现代性的阴暗面的抨击,因此具有了文学现代性;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对“绝对主义国家”的认同,顺应国家意识形态,以肯定现实为主要倾向,因此是前现代性的文学。

第二,二者的意识形态基础不同。现实主义的意识形态基础是人道主义,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意识形态基础是政治理性即国家意识形态。现实主义关注小人物的个体的命运,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关注阶级的命运和国家的责任。

第三,现实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实证主义,主张客观性,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反映论和意识形态论。所谓“反映现实的本质”是被意识形态立场所规定的,因此更强调文学的理想性和意识形态性。

第四,“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虽然自称继承了现实主义精神,但实质上对19世纪现实主义持批判态度,认为它是资产阶级文学形式,缺乏理想性,只批判不肯定,不能反映现实的本质和历史的发展趋势等等,这样就离开了现实主义的基本品质。

第五,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新古典主义性质除了上述表现以外,还体现为诸如“典型化”等形式规范以及崇高的风格。总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符合了新古典主义的尊崇理性、讲求规范的基本特征。

中国的历史条件为新古典主义铺就了丰厚的土壤,造就了中国新古典主义。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处于启蒙时代,启蒙理性成为时代精神。五四文学思潮一直被错误地称为五四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实际上属于启蒙主义,这是由其与现代性的关系决定的:它呼吁和讴歌现科学、民主,批判封建主义,是对现代性的正面回应。1但是,启蒙运动行之未久,由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任务压倒了实现现代性的任务,革命取代了启蒙。社会革命需要新古典主义,也产生和延续了新古典主义,法国大革命如此,苏联革命如此,中国革命也如此。作为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手段的中国革命,需要政治理性以及建立于其上的新古典主义文学思潮的支持。因此,五四以后,苏联的新古典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引进,启蒙主义退出历史舞台。新古典主义的历史定位在于适应了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需要,而在中国,这个历史任务是由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的。革命胜利以后,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采用了苏联模式。苏联模式的国家社会主义需要政治理性的支持,因此作为国家意志的主流意识形态成为文学的主导思想,新古典主义不仅被延续,而且更为彻底,也走向僵化。从“革命文学”论争到左翼文学运动、抗战文学和延安整风,以及解放以后的社会主义文学时期的“革命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新古典主义形成、发展,直到“文革”推出“样板戏”和“三突出”原则而走向终结,新古典主义主导了中国文坛达半个多世纪。

此外,新古典主义的产生也有中国文学的理性主义传统的基础。正如欧洲新古典主义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学的理性精神一样,中国文学的新古典主义也继承了古典文学的理性传统。中国文学本身具有强大的理性传统,只不过这个理性不是现性,而是前现代的道德理性。五四文学虽然冲击了传统理性,但并没有使之寿终正寝。在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传统的道德理性转化为新的政治理性,而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新古典主义文学。五四文学的接受西方的启蒙主义没有来自传统的“支援意识”,因此中途夭折。而中国顺利地接受了苏联的新古典主义,且根基深固、持续长久,则有赖于理性主义文学传统的“支援意识”。

无论是“革命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还是“两结合”,都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变体,都是新古典主义的中国形式。中国的新古典主义是对现实主义的批判。从“革命文学”论争到左翼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学,一直都在理论上批判现实主义,自认为是对“资产阶级现实主义”的革命。五四启蒙主义被误解为现实主义,并被归结为资产阶级批判现实主义一类。它的科学、民主精神和人道主义被当作资产阶级意识,启蒙任务和对“国民性”的批判被认为是过时的了。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引进中国之初,就鲜明地针对现实主义和五四启蒙主义(被当作现实主义)。周扬认为:“现实主义者攻击了现实的丑恶,暴露了缺点,但是他们止于批评,并没有积极的建树。”“由于作家世界观的桎梏和缺陷,它并没有达到生活的真实的全面的反映。”2周扬还认为,旧现实主义的批判性已经过时了,革命现实主义应当变批判为歌颂,因为“现在,阿Q们抬起头来了。关于觉醒了的阿Q值得写一部更大的作品”。3《讲话》发表以后,特别是建国以后,对“资产阶级现实主义”的批判进一步加强,而粉饰现实的倾向日益加强。这样。革命文学就否定了现实主义的基本精神——批判性。革命文学自称为“革命现实主义”或“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一方面自认为克服了“批判现实主义”的缺陷,同时也认为继承和发扬了现实主义精神。实际上,革命文学对现实主义的接受是一种“误读”。它把现实主义理解为“真实地反映现实”而抹杀了现实主义的本质——对现代性带来的社会灾难的揭露、批判。这样,就可以推导出“革命现实主义”或“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对现实的肯定,因为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本身是光明的,反映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的现实就意味着歌颂现实。前面已经说过,现实主义是对现代性带来的社会灾难的揭露、批判,它不会肯定现实,更不是歌颂现实。否定了这一点,就离开了现实主义的基本精神。而革命现实主义就在这方面离开了现实主义,成为新古典主义。

革命文学也是对五四启蒙主义的反拨。“革命文学”论争是接受苏联文学思想,批判五四启蒙主义的开端。30年代正式引进和接受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原则上与五四启蒙主义划清了界限,形成了中国“革命现实主义”思潮。五四启蒙主义被误认为“资产阶级现实主义”,它的人道主义、个性解放思想被当作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被批判。这种批判在〈〈讲话〉〉发表以后和建国以后进一步得到加强。

中国新古典主义具有一般新古典主义的特征,也具有自己的特殊性。首先,中国新古典主义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尤其是强烈的政治理性主义。苏联的新古典主义在主张文学的意识形态性的同时,还注重文学的客观性(反映论),而中国新古典主义却更强调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不那么强调文学的认识论意义。这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得到明确地表述。《讲话》没有从文学是什么的科学角度谈起,而是从“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意识形态角度谈起;它没有运用反映论确定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而是大谈文学的阶级性以及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苏联的新古典主义主张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但还没有局限于政治性,还包括道德等方面。中国新古典主义不仅明确主张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且鲜明地宣称“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为政治服务”。中国新古典主义作家不是采用私人视角,而是采用阶级视角;不是采用多方面的生活视角,而是采用单一的政治视角。新古典主义文学作品也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如《子夜》通过对中国社会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中国革命的信念;至于“革命样板戏”更极端地突出了(而且是偏执化的)意识形态性、政治性。中国新古典主义的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尤其是强烈的政治性既出自中国文化的实用理性传统,也是由中国革命的严酷性造成的,它需要文学参与革命斗争,需要突出文学的阶级意识。当然,建国以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思潮助长了新古典主义的政治理性主义,但这仍然要从“国家社会主义”体制本身寻找根源。

其次,中国新古典主义注重选取重大社会政治题材,突出了崇高的风格。它不是选取关注个体命运的立场,而是选取关注阶级、民族的命运的立场。这是政治理性主义在文学题材方面的表现。同时,中国新古典主义也突出了崇高的风格,它讴歌社会革命中的英雄人物,展示无产阶级性的伟大和崇高。不仅在“革命现实主义”时期是如此,而且在解放后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两结合”时期也是如此;以后竟至完全排除了非社会政治题材和其他美学风格,如“文革”前和“文革”中阶级斗争题材的绝对化、对“反题材决定论”和“时代精神会合论”的批判;“革命样板戏”更是把这种倾向推倒极致, “塑造高大完美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成为文艺的“根本任务”。

还有,中国新古典主义表现了强烈的理想主义和乐观精神。它突出了理想主义,并认为这是区别于“批判现实主义”的特征。《讲话》提出文艺“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在“两结合”中,更强调和突出了理想主义。所谓“两结合”实际上是强调政治理想主义,因为这里的“浪漫主义”被理解为理想主义。这是中国新古典主义区别于欧洲新古典主义和苏联新古典主义之处。新古典主义不是客观地描写现实,而是按照理想主义原则描写现实中还没有发生或还没有成为普遍事实的东西;不是展示人性和社会生活的黑暗面,而是展示光明的未来。这就是所谓“反映现实的本质”。在《讲话》中就已经批判了“写黑暗”和“写黑暗与光明并重”的主张,指出“以写光明为主”;在解放以后更强调颂扬社会主义的光明面。在“革命样板戏”中,这种理想主义更发挥到极致。同样,与欧洲新古典主义不同,中国新古典主义没有形成悲剧意识,它不是表达个体对社会责任作出牺牲的悲痛,而是展现个体牺牲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因此,中国新古典主义充满了乐观精神,坚信个体的牺牲是完全值得的,革命必将胜利,。这种理想主义和乐观精神既来源于中国的集体理性和“乐感文化”(李泽厚),也出自鼓舞革命斗争意志的需要。

最后,中国新古典主义形成了自己的形式规范。中国新古典主义也遵循了一般新古典主义的人物类型化原则,苏联新古典主义的形式规范如“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得到继承,这种“典型”被确定为“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而共性即阶级性是个性的本质。而且不仅如此,中国新古典主义还创造了更为特殊的形式规范,最明显的是“样板戏创作经验”如“三突出”原则等。

需要指明的是,中国的新古典主义与欧洲新古典主义不同,它不具有贵族气质和高雅风格,相反,它具有平民气质和通俗化风格。这是由中国“新式农民革命”的性质决定的。它要求革命文学贴近工农大众,为工农大众所喜闻乐见,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学的平民化和通俗性也有中国文学的平民性传统的影响。欧洲“绝对主义国家”是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文学以宫廷趣味为中心,因此欧洲新古典主义继承了贵族文学传统。中国革命致力于建立工农政权,工农成为文学的主要对象,而且中国贵族文学传统薄弱,平民文学传统强大。因此,革命文学具有平民气质和通俗化风格。革命文学反映工人、农民的革命斗争生活,形式通俗。它提倡大众化,认为普及先于提高。但是,这种通俗化也不等于通俗文学,它对以消遣娱乐为特征的现代通俗文学是排斥的;它是革命的政治内容与通俗的艺术形式的统一,因此属于严肃文学范围。

历史在五四以后拐了个弯,由实现现代性转为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现代性思潮退潮。与此相应,文学思潮也跟着拐了个弯,由启蒙主义转回到新古典主义。从直线进化论的角度上看,这似乎是倒退,而从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看,这正是一种必要的迂回,因为只有完成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任务,才能进一步完成实现现代性的任务。只有在这个历史前提下才能接续未完成的启蒙主义任务,并进而建设具有现代性的中国文学。中国新古典主义的历史作用是适应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需要,发挥了推进革命的功能。但是,对文学而言,不可避免地出现这种情况,即文学为历史作出了牺牲。中国的新古典主义对五四启蒙主义而言,在审美价值上有所退步,从五四文学的高度上跌落下来。而对于五四以后的非主流的文学思潮(如对于老舍代表的现实主义和沈从文代表的浪漫主义以及各种现代主义流派)而言,这种落差就更为明显。至于建国以后到“文革”时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及“两结合”文学的负面教训恐怕要大于正面经验。由于新古典主义是五四启蒙主义的逆转,它虽然具有历史的依据,但并没有达到时代的最高水平,尤其是后期加剧的的公式化、概念化以及僵化的政治理性主义违背了文学自身的规律,所以从总体上说,革命文学的艺术成就不高。文学对历史的牺牲是历史需要与精神自由之间的矛盾造成的。历史进步并不一定意味着人的价值的提高,而往往是以对人的价值特别是精神自由的牺牲为代价的。这就是所谓“历史与道德的二律背反”。文学作为“自由的精神生产”,往往要为历史作出更大的牺牲。明白了这一点,就明白了中国现代文学历史的最大秘密。

随着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任务的基本完成,建设现代性的任务又提到日程上来。20世纪80年代的新启蒙运动,接续了五四启蒙传统,完成五四未完成的建设现代性的任务。与此相应,新古典主义文学思潮也退出历史舞台,新的启蒙主义文学思潮崛起。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特别是在90年代兴起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启蒙主义退潮,多元的现代文学思潮形成,如以“新写实主义”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以各种先锋派为代表的现代主义等。当然,新古典主义并没有完全消失,它的影响依然存在。这是由于中国现代性建设还没有完成,还保留着传统社会主义的痕迹。但是,新古典主义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任务,它的生命力已经枯竭,不可能主导当代文学了。新古典主义退出历史舞台,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文学自身发展的要求。它留下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参阅杨春时《古典主义传统与当代文艺思潮》,《北方论丛》1988年第3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批判》,《文艺评论》1989年第2期。

[2] 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47页。

[3] 同上书,第4——5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第72页。

1 伍蠡甫编《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91页。

1 参阅杨春时《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还是启蒙主义——现代性视野中的五四文学思潮》,载《厦门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第8篇: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阅读;古诗词课堂;方法

诗词是千百年来中国的百科教学之本,古典诗词经过了岁月的沉淀而能流传下来,其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文学美,我国的古典诗词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学作品浩若烟海。古典诗词教学是促近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渠道,近年来,随着人教版语文教材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小学语文课改的推进,语文课程承担越来越重要的功能。小学生对中华民族诗词文化的学习有助于智慧的启迪和人格的塑造,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古典诗词课程特色

古典诗词教学在我国义务教育基础阶段发挥重要的作用,新课改后,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成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展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小学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通常具有短小精悍、活泼生动、形象易懂的特点,能够有效启迪学生智慧,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传统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有利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小学阶段的古诗通常有两大类,即叙事诗和抒情诗,古诗词言简义丰,通过有限的诗句表达丰富的情感,具有意美、语美、音美、形美的特点。

二、对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原则的思考

1、课堂传授与课余阅读相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限,学生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教师的课堂教学,所以教师要做到正确的引导。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传授古诗词知识外,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即采取课堂传授与课余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首先教师本身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精心设计课堂内容和课后作业的布置,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最大限度展现古典诗词的魅力;此外,还要注重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氛围。

2、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相结合

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尚未成熟,针对其年龄的特殊性,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方法。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差,而且精力充沛,课堂上表现得活跃,注意力难集中,所以教师可采取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学生注意力,消除课堂上的恐惧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团结协作,在集体中共同进步。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在学习新的古诗词时,鼓励学生自己理解诗的意思,引导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基础知识学习与人文素养提升相结合

小学生处于古典诗词的启蒙阶段,他们的直观思维比较强,对抽象的古诗词较为陌生,而且古典诗词的语言特色与学生日常语言存在一定差别,所以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对于以上问题,教师要对学生给予充分的耐心,科学的引导,关注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入情景教学,将学生引入古诗词美妙的意境中去,引导学生领会古典诗词蕴涵的美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对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方法的思考

语文古典诗词的教学过程是一项创造性的艺术活动,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高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教学概念指导下,搭建美妙的古典诗词课堂。

1、指导学生朗读,咀嚼品味,让古典诗词课堂充满音韵美

朗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古典诗词教学中最常见的训练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感,朗读中再现诗的意境。教师给学生讲解诗词大意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在充分理解诗词意思的基础上,加强朗读,使学生主观理解,通过联想,将艺术的魅力内化,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读”历来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法宝在,是古典诗词教学的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重感情基调的控制,读出节奏、读出缓急、读出感情,指导学生如何处理重音与节奏。

2、斟词酌句,举一反三,让古典诗词的课堂充满语言美

古典诗词留给我们的不仅是艺术瑰宝,还有艺术和人生的魅力。但是由于升学竞争压力大,受应试教育关念的影响,教师们在进行古典诗词教学时,给学生介绍作者情况,讲解诗词大意,之后要求学生背诵默写,教师们注重分数而忽略了古诗词的美育、德育渗透,古典诗词游走在语文教学的边缘。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字斟句酌品出诗意和诗味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换字法

顾名思义,换字法是指通过替换诗词中的同义字,来比较换自后诗词表达的效果,让学生体会作者炼字的精准。

(2)描述法

教师创设一个诗词所描绘的情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诗词的画面。

(3)比较法

通过对同一作者不同诗词的比较,能够加深学生对作者和诗词的理解。

3、古今“穿越” ,融会贯通

古典诗词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展开互动式教学。在古典诗词的讲授时,打破时空的界限,不仅体会诗词中的音韵美和语言美,更要重视起诗人形象和情感的熏陶。由于古典诗词年代久远,格律严格,加之信息量较少,所以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挣脱时间、空间和情感的束缚,实现课内与课外的衔接,同时又完成阅读与写作的对接。这种开放的课堂能够拉近学生与诗人之间的距离,走进诗词这一体裁形式,同时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写作水平,消除学习古典诗词的畏惧情绪,在诗词学习中真正的有所感悟,有所思考,体会到古典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但是,古今的“穿越”需要老师的激情投入和知识储备,做到有理有据、对象具体,同时符合诗的意境。

结束语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璀璨文明的代表,它以丰厚的人文精神和思维情感,简练、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穿射出优美的意境,以简练的文字表达出作者深挚的情感,流传至今,脍炙人口。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教师要重视古诗词的教学,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去发现古典之美,丰厚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第9篇: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建筑;古典主义;风格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风格是一个建筑物的个性或独特表征;风格是建筑的一种方式、类型或方法;建筑风格是一代人文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凝固的社会思潮深刻地体现出人类的价值观和美学观”;建筑风格是建筑艺术和审美价值的直接体现形式。我国的民居建筑风格是有着深厚地域文化底蕴的文化活动和行为,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建筑风格和特色,赋予时代和生活的印记。

一、我国近现代居住建筑风格演变

在中国近现代政治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下,中国居住建筑风格演变大致能分为四个阶段。

随着鸦片战争的到来,中西文化交流的大门打开,传教士带来的宗教文化被逐渐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去。清末民初,在西方列强不断的军事,经济,文化的冲击下,效仿西方成为当时的普遍选择。民居建筑中多以西方建筑为时髦,西方人则直接将本国建筑风格殖入租界和其势力范围。

19世纪末大量外国房产商在中国开发住宅项目,从最初英国商人经营的木板简屋到以后建造的石库门里弄民居,在维持中国传统合院住宅单体建筑格局的基础上,采用了西方联排式住宅的整体组合式。

20世纪初,“花园洋房”即独立式的私人住宅开始出现,特别是中华民国成立后,这些“花园洋房”一般多为对英,发,德,意等西方国家花园式住宅的模仿,常有露天晒台、壁炉烟囱、地板等。

20世纪20年代后期, 新式里弄开始出现在上海租界,总体上比石库门更接近欧洲近代住宅的建筑风格。建筑形式多为混合结构,注重使用功能。其外形别致整齐,装修精致舒适,室外弄道宽敞,楼前庭院葱绿,居住环境优美,有别于旧式石库门。至此,西方各个时期的风格与流派,在中国建筑中杂陈并列逐渐呈现出一种交汇与融合的趋势,旨在探索出一种“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装饰主义风格在这一时期也大量运用,融合了东方艺术的异国情调,结合了西方现代的几何体和速度感的装饰效果。国人对西方文明的崇慕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留恋心理也形成了近代民居中西交汇。国人在民居院落中,既保留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传统布局,又在院落中建造独立的西式别墅住宅。近而推动近代中国新古典主义建筑思潮的兴起。

二、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新古典主义是西方建筑艺术现代变革的产物.它是对18世纪纤巧细腻浮华的洛可可艺术风尚的反思,旨在用古罗马文化来振兴当代艺术,推崇高尚质朴的思想和为国献身的英雄主义.比照罗马建筑的经典元素,新古典主义在檐口、栅化、线条等方面可以说都是世界建筑精华的集大成者,因为新古典主义集成的是古典主义及文艺复兴建筑颂扬的人本的美,在建筑比例上严格符合了人体的黄金比例。这是新古典主义至今在世界领域被广为采用、并且不断发展演变的原因。

在建筑学层面,新古典主义是从古典主义中提炼出的经典元素,包括线脚、檐口、栅花、圆柱等,淘汰了建筑史上所有怪诞的部分,尽管无法达到现代主义绝对的理性,后现代主义夸张的视觉效果,但都严格符合人性的适宜尺度;在社会人文层面,高端住宅的消费阶层,从年龄、阅历、财富积累都经历了褪尽浮华的过程,新古典主义经典、优雅、庄重、人性、理性的部分为他们所接受,因此这一风格有可能(或正在)成为当今中国高端住宅市场最强势的声音。

在设计实践中,新古典主义的市场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城市里的中高端住宅。首先是由于新古典主义的表现手法具有更容易被认同的品质感;同时由于其采用较为繁复的装饰和线条,会增加一定的实施难度和成本;中高端住宅的开发商更容易接受新古典主义风格。 二是近郊区的高舒适度住宅。人们之所以选择郊区住宅,除考虑价格外,主要是为了逃避都市的拥挤、压力和冷酷的建筑环境。郊区化、乡土化的居住环境对于追求放松与清新感受的购房者是最大的吸引。因此新古典主义风格无疑是最佳选择。

三、新古典主义建筑的特点

3.1.继承了古典主义遵循中心、对称、轴线、等级、秩序、主从等设计原则,强调均衡、比例、节奏、尺度等构图逻辑与审美趣味。无论单体建筑,还是群体建筑,对称和均衡几乎成为主导构图的决定性因素。

3.2 继承了古典主义的厚重感,适度简化了古典主义的装饰性特征,线条更加刚劲简捷。如果说现代建筑创造的是一种工业化时代的技术美,那么,新古典主义建筑创造的则是植根于后工业时代的一种有厚度的形式美。在现代主义建筑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超越历史时空的工业理性,一种不顾一切的非文化性商业动机;新古典主义建筑则不同,它着重要表现的是一种历史感,一种文化纵深感,在这类建筑中,你可以看到某种厚重的沉甸甸的东西―一种文化意蕴。

3.3 融合新材料、新工艺,表现新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从新古典主义的发展历程看,它反对的是现代主义丧失文化属性的、纯理性的工业化特征,并不反对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建筑中融合了新的构造形式,能够满足人们对居住的新需求。

四、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在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应用

1、强调住宅细节的感染力,彰显小区的高品质特点。

建筑造型设计注重塑造群体形态的可识别性,通过群体空间组合体现整体造型艺术美。项目采用了新古典风格的立面设计,该风格既有华贵、经典,同时又 体现了简约、洒脱。外墙:公建部分统一使用干挂石材,住宅基座部分使用干挂石材,上部统一使用真石漆。外窗统一采用新古典式的高挑窗型,配高档窗框、中空玻璃。

2、将古典元素进行抽象化、符号化的现代表达

抽象的古典主义以简化的方法,或者说用写意的方法,把抽象出来的古典建筑元素或符号巧妙地融人建筑中,使古典的雅致和现代的简洁得到完美的体现。柱廊、檐部、拱券可以以一种简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简洁有力的显示现代技术和时代精神。

3、融入现代感的标志性元素,凸显古典之“新”

新古典主义建筑丰富的立面设计足以支撑建筑的功能需求,从而在建筑表面可以增加钢构雨篷、玻璃幕墙、外飘窗、角窗、落地窗和各种形式不同的阳台,更好的满足了人们对新生活的要求,建筑形象也更加生机勃勃。

五、结语

新古典主义是指在传统美学的规范之下,运用现代的材质及工艺,去演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精髓,使作品不仅拥有典雅、端庄的气质,并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设计方法。建筑物其实跟一个地方的文化、气候和历史有密切的关系。欣赏住宅建筑,不只是式样、美不美的问题。社会背景,以及我们的回忆都是包括在建筑物里面的。创造现代美感的居住空间结构与精神却完全现代化、都市化,感觉像座剧院。难怪建筑师黄文森认为,“生活就是舞台”。

参考文献:

[1] 牛耘.议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借鉴古典主义风格的后现代主义建筑[J]. 大众文艺. 2010(04)

[2] 王贵祥.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中的历史主义[J]. 装饰. 2011(12)

[3] 周蓓蓓.浅谈后现代主义建筑[J].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