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古典传统文化范文

古典传统文化全文(5篇)

古典传统文化

第1篇:古典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古典舞;创作

古典舞历史悠久,源于生活。早在周朝时期,宫廷内部就建立了一个专门为王公贵族享乐的音乐舞蹈机构。这个机构自建立起,就开始培养奏乐人员和舞蹈人员。且机构还专门对民间传播甚广的舞蹈进行收集,继而对这种舞蹈的动作和内容进行研究和再次创作,最终造就了宫廷舞蹈。宫廷舞蹈的观赏者仅限于统治者,所以创作者在创作的时候都会依据统治者的审美乐趣。这就导致宫廷舞蹈的一些作品风格相对比较华丽,内容也不接地气。但宫廷舞蹈的创作来源依旧与我国的民间舞蹈相关,所以也能够看出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而到了宋朝时期,戏曲替代了乐舞的形式。元朝时期,戏曲和乐舞更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戏曲表演当中的舞蹈,都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精髓。一般情况下,戏曲舞蹈都会借鉴生活当中的舞蹈动作并加以改造,以此来提高表演者的表现力。新中国成立之后,舞者致力于发展和创新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舞者把戏曲中的舞蹈素材提炼了出来,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整合,革新了中国古典舞的舞蹈风格和具体内容。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古典舞的创作者需要结合当今时代的文化背景和受众艺术追求,创作和编排新的古典舞作品,使其不仅能够传达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而且还能够满足受众群体的审美需求,使受众群体能对其进行观赏和赞扬。

一、概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古典舞之间的联系

依照前文所述,中国古典舞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但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承一直都没有改变。简而言之,传统文化思想可以通过古典舞传达给大众,大众也可以根据这些含有传统文化思想的舞蹈内容和动作,对古典舞的整体艺术价值进行评判。

(一)古典舞的舞蹈内容来源于传统文化思想

中国古典舞在形成过程中,离不开对传统文化思想内容的提取。比如戏曲和武术以及民间舞。由此可见,古典舞舞蹈内容的形成受到了传统文化思想的深刻影响。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包含许多内容,比如儒家、佛家以及道家等。而在这其中,儒家思想对古典舞的舞蹈内容有着最为重要的影响。儒家的思想内涵主要来源于人的需求,追求的也是人的现实生存哲理。古典舞受儒家影响最大的就是“和而不同”的思想。这种思想在古典舞当中主要表现在舞蹈的审美意识和动作规律之上,且影响了舞蹈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意识和舞蹈动作所表现出来的技术技巧。我国的古典舞中蕴含着天道和人道相通的哲学思想,不仅拥有传统文化思想上的涵养,还有对自然环境的尊崇和敬仰。而古典舞当中“和而不同”的精神涵养,使舞者不再受到固有艺术形式的限制,而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行创新,从而促进中国古典舞持续获得大众关注[1]。

(二)传统文化思想影响了古典舞的舞蹈动作

古典舞的舞蹈动作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其精神内涵也会被传统文化思想所影响。所以,有很多舞蹈创作者在创作舞蹈动作的时候,都会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创作。比如创作的是汉唐时期的古典舞作品,创作者就要对汉唐两个朝代的历史资料进行研究,并分析历史资料当中对于古代舞蹈的记载,以及对古代的历史人物画像和舞者的群像进行研究,为的就是继承传统文化思想,让舞者在舞台上表演的时候,可以沉浸在其中,让观众在观看的时候也能够对当时的历史风貌有一定的理解。创作者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舞蹈动作当中,对古典舞的创作有着很深刻的影响。

(三)传统文化思想影响了古典舞的精神内涵

古典舞从诞生到发展一直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随着历史进步不断创新。简单而言,古典舞是对传统的继承也是对传统的完善。创作者在创作的时候,不应该只以传统文化的传承为标准,而是要把舞蹈的时代性展现出来,使创作出来的舞蹈内容和动作形态等既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化的观众需求。而在当前的作品创作中,很多创作者为了展现舞蹈技术的复杂性和舞蹈内容的创新性,都忽略了舞蹈动作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外化。虽然创作者凭借这样的理念也创作出了一系列相对符合时展的作品,但都未能掌握传统文化思想的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古典舞创作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的积极影响

1.为古典舞提供了精神内涵古典舞最终定名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那时的舞蹈创作者为了延续古代舞蹈的艺术性和文化内容,便结合“和而不同”的儒家思想,容纳了许多古代舞蹈的动作和内容,以此推动了古典舞的完善。而在古典舞的发展过程中,舞蹈创作者需要遵守的创作原则就是对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承。而在创作过程中,舞蹈创作者可以兼收并蓄,融入传统文化思想,并学会在舞台表演中运用道具。就比如古典舞作品《梨园旧梦》就是在汲取戏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还可以从传统武术当中汲取精神内涵和动作进行古典舞创作,比如《荣誉》《武士》《竹梦》《传说》等带有武侠精神内涵的古典舞作品[2]。2.为古典舞带来了生机活力古典舞在我国的发展并不算顺利,也曾遭受挫折和打击。直至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环境发生了改变,对于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重新引起大众重视。古典舞的情况也发生了改变。新的环境带来了新生力量和新的创造力,舞蹈创作者充满生机活力,锐意创新,创作出来一系列优秀的古典舞作品。

(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的消极影响

舞蹈创作者在创作古典舞的时候,需要遵守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原则,和符合新时代背景的要求。创作者一旦没有把握好平衡,偏向于其中任何一方,古典舞作品的表达就会受到影响。假如创作者固执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那么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限制,不符合时代观众的需求。甚至创作出相同类型和题材的作品。古典舞创作者的创作来源于古代社会,多取材于经典的传统文化作品,创作者若是一味地只顾传统文化,那么就会导致自身创新意识不足,呈现出来的舞台作品也大都相似。然而,假设创作者一味倾向于创作新的题材,忽略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那么就会导致创作出来的古典舞作品缺乏传统文化内涵和精神,甚至会让古典舞成为既没有古代文化底蕴又没有现代舞蹈技术的舞蹈类型。

三、古典舞创作中融入传统文化思想的途径

(一)以继承传统文化思想为基础创作古典舞

我国的古典舞是一门独特的舞蹈艺术,其风格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和继承性,思想来源于古代的哲学理念和审美意识以及思想观念。舞台追求的是舞者自身动作的表达和传统思想的引导,且跟随时展,创新舞蹈内容和舞蹈动作。舞蹈创作者在创作古典舞的时候,首先就要找好古典舞的独有风格,且积累多种多样的动作,继而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创作古典舞。要基于传统文化积累舞蹈素材,并从各式各样的艺术作品中找寻创作的源泉。根据对当前时代出现的优秀古典舞作品的研究和分析能够得出,创作中国古典舞,除了要表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内涵以外,还要符合当代审美需求。舞台创作者需要时刻记得传统文化思想传承的重要性,这样才不会泯灭古典舞中的精神内涵和基础内容[3]。

(二)统一舞蹈动作和舞蹈内容

一场优秀的舞台表演,不仅仅在于舞者本身肢体的表现,还在于舞蹈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情感。观众在欣赏舞台表演的时候,会通过舞者的动作和舞台道具去感受这个舞蹈的时代背景及其内容。在创作古典舞的过程中,如果只在乎技巧的训练,观众可能会对这个舞蹈的具体表达内容一头雾水,甚至看不出舞蹈的内涵所在。而若是只在乎内容上的丰富,观众也会因为舞蹈动作的抽象性,无法理解舞蹈所呈现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所以创作者需要统一舞蹈动作和舞蹈内容,以此为观众呈现出完美的舞台表演。

(三)统一传统文化思想和创新性的思想观念

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和符合时代需求的价值观念对于创作者来说缺一不可,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是为了维持古典舞特有的风格和历史底蕴,而时代价值观念的融合是为了提高古典舞的创新性。优秀的古典舞作品不单单是对古代舞蹈的模仿,也不是一味地推陈出新,而是统一两者之间的关系,创作出能够让大众喜闻乐见的经典作品。通过舞台表演,观众不仅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滋养,还能够感受到当今的时代价值[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舞蹈创作者在创作古典舞的时候,需要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要创新古典舞具体的艺术形式。创作者需要具有专业的创作素养、高超的创作水平,在创作过程中,自身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涵养也会得到进一步丰富,继而理解基于传统文化思想进行古典舞创作的重要性,并结合当今时代价值和受众的审美需求去进行创新,为观众呈现出既具有文化内涵又具有时代意识的优秀古典舞作品。

参考文献:

[1]李宣霖.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及其教学的影响[J].汉字文化,2020,(16):144-146.

[1]黄馥君.从“形神观”视角谈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在高职舞蹈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文艺家,2021,(01):131-132.

[3]王亚平.文化传承视角下高校古典舞教学模式的改革[J].中国文艺家,2020,(05):140-141.

第2篇:古典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古典诗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

近年来,在许多文化活动中特别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殊内涵与时代意义,表明古典诗文在中职语文教材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并且在现行教材内容中占有比较大的比例。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古典诗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学业质量评价中,要求有理解文化的意愿和学习汉字汉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能对课程涉及的文化常识、文化现象进行梳理,背诵、默写课本中的名句、名段、名篇,感受和理解文本中蕴涵的不同时代的文化,增加文化积累。能积极主动积累优秀古典诗文,梳理文本中蕴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古典诗文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性的作用。古典诗文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结晶,有着非常丰厚的文化底蕴,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与其自身特有的文化魅力密切相关。

一、强化教材知识引导,注重了解文化内涵

在中职语文教材中,从组织结构上讲,古典诗文占比三分之一;从教学课时上讲,基础模块总课时144,古典诗文占36课时。古典诗文以其自身的文化优势得到了很好地传承与发展,以简约的语言文字表达了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与意义,这也要求中职学生学习古典诗文内容,必须对古典诗文的文字进行深入解读,才能发现其中的精髓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给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下了定义,即主要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四个方面,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与形成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文化传承与参与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四大方面之一。基于此,需要求中职生掌握古典诗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因此,了解与学习古汉语常识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学生需要学习的重中之重。古典诗文与其他语言有所不同,如果只是简单地从文字来看,是难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所以我们就需要不断熟悉古典诗文的基本语言常识,在理解这些常识性问题的基础上,才能够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才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得心应手、手到擒来。值得注意的是,古典诗文的学习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文言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语法运用,而是让学生根据课后的注释,利用工具书并结合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与语言环境理解其中的含义,达到理解句意的目的,翻译达到信达雅的效果。例如,在学习《青玉案·元夕》时,从字面意思来看,作者描绘了一幅游人如织、仕女如云、笑语盈盈、漫天焰火、满城灯火、热闹非凡的景象,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其生平遭遇,就难以把握作者填这首词的主旨。此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辛弃疾的生平背景,生活的历史朝代,南宋时期的金兵侵宋,百姓的苦不堪言,作者心中的宏图大志,从他的个人遭遇中理解作者壮志难酬的伤感情怀。与此同时,在学习这样的历史名人故事中,让学生能够加深对南宋朝代历史的了解,进而加深对词的文化内涵的理解。

二、品读文言文,传承传统文化精髓

首先,学习古典诗文是需要品读与解读的,如果不细细品读就难以理解其中的文化精髓;其次,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这个时候就需要加深对不同古典诗文的内容与思想的品读与鉴赏;最后,品读能让学生形成思辨的思维模式,主动地去理解古典诗文中所赋予的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例如,在历史散文中大多会根据文中的人物背景与思想表现出一定的故事情节。在学习历史散文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先学会对人物语言、行为进行品读,从而对这个人物做出正确的评判。在学习《鸿门宴》这篇历史散文时,教师可以将文中的关键人物找出来,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人物的语言做出正确的人物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具体的历史背景与生活环境会做出正确的定位,将历史散文中传统价值、理念内化于心[1]。另外,很多历史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是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的,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人物分析时,应注意人物的多元评价,指导学生不要以偏概全,而要在多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如果出现学生对人物的评价与历史事实不相符或偏颇的情况,要联系当时具体的历史背景,对学生进行点拨,从而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建立客观、全面的评价方式。除了对文中的主要人物进行评价,还可以对作者进行评价,以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思想为主线,把握这条主线可以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三、诵读文言文,感受传统文化韵味

中华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在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中职教育除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外,还应该加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提升。语文实践能力的提升重点在于对文字知识素养的提升,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去理解、感受文字的魅力,从文字背后理解深层次含义[2]。教师可以通过晨读或者课堂朗读的形式,将传统文化赋予到教学中,从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参与的课程目标,即在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这一过程之中,深刻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及深远影响,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以及传统美德,不断增强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培育文化自信,不断完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抵制文化虚无主义的错误观点。例如,学习李白的《将进酒》时,教师可以通过下载专业人员的朗读课件,在课堂上进行播放,通过专业人员的朗读示范,让学生能够近距离感受到这篇古典诗歌慷概激昂的气势,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李白这一人物的认识与评价,感受到李白的豪爽性情,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与气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课堂上聆听这篇古典诗歌后,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充分地表现出来,有的学生会富有感情地轻声朗读,有的学生会相互评价李白这一人物形象,还有的学生会品读这篇文章的思想。由于受到知识水平的限制,有的学生很难理解一些生字、特殊字词的含义,教师可以通过对文章的内容讲解,将文中的生疏字词做出重点标记与讲解。在学生充满激情地反复朗读课文后,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了一定的把握,那么这篇课文的学习也就达到了教学效果。最后是一个学生自由发挥的环节,可以邀请几位同学在讲台上做出示范,朗读完后学生再做出点评,找到其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通过这一过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够较好地去领悟文言文的内容与思想,亲身参与并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

四、注重践行,实施文化活动

语文作为一门文字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既来源于对社会生活知识的理解,又运用于社会实践。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多的是将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学习古典诗文需要走出课堂,结合课外实践活动,将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才能实现知识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引导中职学生去不断地探索与发现,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在古典诗文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强调刻板的知识,更多地是能够将课本中所学的内容在实践中展现出来,从而达到传统文化与实际相互融合的目的。例如,诸子散文中,荀子的《劝学》,用浅显的文字,朗朗上口的语言,通俗的比喻,精辟地论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即不断积累、坚持不懈、用心专一。荀子《劝学》谈及学习的方法是不断积累,但是并没有列举不断积累的方法。实际上积累的方法也有很多,譬如不断回忆,不断复习,不断阅读,睡前回想,不断抄写,听人背诵等。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章联系实际,让学生谈谈自己积累知识的方法。这不但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总结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自己的总结概括,强化意识形态。同学之间的交流,又为以后的学习提供更多的积累方法。无论学生偏向使用哪一种积累方法,都有力地支撑着学生的学习,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其次,让学生针对坚持不懈、用心专一来评价自己的学习态度。中职生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学习习惯,整体上略次于普通高中生,在评价中认识自己的不足,在认识中补足自己的短板,这正应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即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与形成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将语文课程目标做出了进一步规划,在加强学生语文文化素养、思想文化素质、语言理解等方面都做出了深层次的课程目标的制定,尤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求传承与参与,理解和吸收,要求提高古典诗文的阅读能力,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这也对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挖掘古典诗文内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丰富传统文化的活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优秀传统文化能否真正走进中职语文教学;能否真正走进中职学生的内心,使其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深刻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以及传统美德,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否真正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完善他们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对于教师来说任务非常艰巨。虽然这个任务任重而道远,但是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道路能够走得更远,就需要每一位中职教师树立良好的文化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参考文献

[1]蒲庆华.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探究[J].南北桥,2017(23):174.

第3篇:古典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典诗词;学生;价值观塑造;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表现,是中华民族最为可贵的精神标识,被中华民族世代推崇,并熔铸进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精神血脉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底色。只有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和价值理念,才能更好地树立“四个自信”,实现中华民族内在血脉的传承,并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完成新的历史使命。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其永久的魅力横亘古今,其蕴藉的精神代代相传,其包含的人文精神是沟通现代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直接的桥梁。在当代,古典诗词被赋予了更深沉的时代内涵。“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诗词化人,诗词育人。学生学习诗词,不仅仅是文学上的传承,更是文化上的弘扬,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塑造,培养家国情怀,树立远大目标,修身养性,开启智慧,培养学生乐观、豪迈的性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一、以古典诗词所彰显的家国情怀塑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家国情怀是诗词立言、抒情、明志的至高境界。一个人只要有了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感,就决不会将自己与国家、人民对立起来,而是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辛弃疾一生多次被贬官,但仍梦想“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陆游的“遗虏孱孱宁远略,孤臣耿耿独私忧。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归次汉中境上》)表明了满腔报国之志,忠心耿耿地为国家忧虑之情,担心朝廷的用兵,担心南郑的将军吴挺,担心北伐能否顺利实现,诗人豪迈的报国理想和恐惧理想失落带来的痛苦浓缩在这几句诗中。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表达了愿意为祖国献身、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崇高精神。古代文人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个人的忧患也就上升到一种社会责任感。这一类诗词则向学生渗透一种崇高的个人理想信念,也就是家国一体,培养学生树立立志成材、报效祖国的信念。

二、以古典诗词所彰显的君子之道塑造学生的君子品质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诗经·卫风·木瓜》)歌颂了女子热情大胆地追求,更多的是对男子的夸赞。你送我木瓜、桃子、李子,我送你美玉。诗中君子如玉,我们从中感受到的是厚重、含蓄、内敛,以美玉做配饰是姑娘的最爱,所以把美玉送给心爱的女子,取悦芳心,美玉有价,爱情无价。你给我的是果子,而我回报给你的则是我最珍贵的东西,价值要大很多,这样的举动充分体现了人类高尚的情感,也就是“投木报琼”,这是一个男人给深爱的女子踏实、体面和尊贵,千年之后的我们读起来也一样心生柔情。梅花作为中华民族人格的象征和隐喻,早就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记忆中,梅花高洁的品性也是很多人的向往和追求。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写于罢相后的孤寂和艰难的政治处境中,作者将自己比作梅花,站在僻静的墙角,顶着严寒悄然开放,向这个世界送去浓郁的幽香,展现了自己即使寂寞,也不改芳香本色的风骨,梅花“凌寒留香”,成为坚韧不拔的人格象征,被喻为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成为中华民族人格的文化象征。此类诗激励学生在爱情中勇于追求,渗透正确的爱情观,有助于培养青年学生与人交往时的君子品质,立身之德。

三、以古典诗词所彰显的逆境中的情怀塑造学生乐观豁达的品质

1096年,年老的苏轼被贬到了蛮荒之地惠州,“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以上词句表现了作者虽处逆境,却保持了一份化悲苦为乐趣的兴致,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学生通过学习,学会在各种环境和事物的相互作用中汲取于人有益的东西,苏轼有这样的能力,不管是自然界的一场风雨,还是人生中的意外,他都能从中获得精神智慧上的启迪。在任何环境中,苏轼都是求诸己、求诸内,在巨大的政治风波中展现的是强有力的自持和自信,这是多么难得的一种内在品质!同期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枝》)他爱上了惠州的荔枝,他说,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愿意永远都作岭南的人。被贬谪,却能随遇而安,乐观旷达,实在难得。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宝历二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白居易有感于刘禹锡被贬多年的经历,写诗相赠,刘禹锡酬答了此诗。即使是被贬多年依然豪气不改,我们从中可以窥见其独特刚毅,诗“豪”人也“豪”!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三首·其一》)写于被宫内权臣谗毁排挤“赐金放还”离开长安之时,这对于豪情满怀的李白是莫大的打击和屈辱,可他依然那么豪迈、那么潇洒,不向困难屈服。韦应物的“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简卢陟》)则抚慰的是一种人生的仓惶和苦闷。看透了生活真相依然热爱生活,这种化悲苦为乐观的精神不值得现代人学习吗?

四、以古典诗词所彰显的生命永恒的意识塑造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水在奔腾中沉淀了永恒,与人生短暂相对的是自然和宇宙的永恒存在,江水不息,青山常在。作者用淡泊超然的胸襟在历史长河中探索到了永恒的价值,在成败得失之间寻找深刻的人生哲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则体现了人生的智慧,春江月夜清明澄澈的壮丽画面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些哲理性的语句告诉我们,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永恒的,所以“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短暂的人生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找到了终极价值。品读这些富含深意的词句时,仿佛感觉到逝去的历史,听到了岁月的叹息,要想真正超越忧患,就要在有限的人生中给生命以不朽,赋予有限的人生以永恒的价值,培养学生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拓展生命的宽度,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才会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永恒。

五、以古典诗词的语言美塑造学生的向“美”力

第4篇:古典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古典园林;景观设计;环境影响;文化传承

园林是景观设计的前身,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要求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人们重视,越来越多的传统元素被应用到景观设计中,传统与时尚的碰撞,保守与创新的融合,尽显景观设计的风姿和魅力。不但形成独树一帜的景观设计风格,又传承与传播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伴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千篇一律的现代化园林景观远远不能满足于人们的审美要求,将传统元素融入到现代景观中能给予人们别样的享受,从基础上满足人们较高的审美需求。

1古典园林概述

1.1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在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遗产,它以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屹立于世界园林中,并且影响着世界园林的发展。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艺术上有些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渊源久远、博大精深,数量众多。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它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美感[1]。

1.2古典园林的艺术特征

中国园林不以缔造形象为终极目的,而是寻求意境上的美感,将写事和写意完美结合,涵盖了既深刻又广泛的意境。园林有各种各样的丰富多彩的表达形式,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天人合一的自然崇拜;仿自然山水格局的景观类型;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巧于因借的视阈扩展;循序渐进的空间序列;小中间大的视觉效果。

1.3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优秀的结晶,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财产。中国的古典园林已经达到了一个完美的境界,在挖掘封建文人的生活上,我们无法触及。现代景观设计可以参考和借鉴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和造园理念,应该深入研究古典园林设计的本土特色,深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2景观设计的概述

2.1景观设计

景观是一个广义,没有确切的定义景观应该是什么样子,在古代是没有“景观”的概念的。所谓的“景观”它涉及人们可以看到的自然景观和人类创造人工景观两部分。景观的本质是审美对象,当人们审美活动为主体,对象的景观审美活动、交互和景观和人民之间的关系[2]。

2.2我国现代景观园林设计的特征

(1)可持续性和多用途性,节约经济,使费用、材料、时间、整体的空间规划和布局上与都能得到合理的利用。(2)人性化,注重空间的生活舒适和亲密,合理的设计规划,从设计指南,各种各样的设备,配置和使用一条线来满足用户需求。(3)美观原则,利用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原理,利用植物造景,给人视觉上的享受。(4)环境保护,规划和设计的同时尽可能不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使自然环境和构建和谐一致。

3古典园林与景观

3.1古典园林与景观的关系

古典园林:严格地说,园林艺术,是一种美学形式。中国人崇尚“道教与自然”、“人与自然的统一”的道家思想,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并把这种思想运用到园林造景中去。园林造景手法善于将人工建筑和自然景观的融合起来。现代园林:对实践的理性认知是当代景观设计的追求,不同于中国古典园林所信仰的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当代景观设计的思想系统是从理学方向出发的,社会主义景观设计基于维理学说的思想艺术,追求纯粹的几何结构的关系,坚持去除自然性格和理性审美意识建造的景观设计。古典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的先驱,古典园林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现代景观设计仍处于传统的范式之中,在探索其自身风格的典范之间。然而,它还需要以中国古典园林为核心,以传统文化为载体,追溯根源,中国园林第一,景观次之。

3.2古典园林对景观设计的借鉴意义

我国建筑行业正在蓬勃地发展,景观设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是生态环境也遭受了巨大的考验。新的发展理念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和休闲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积厚流光,影响深远,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必定能提高园林景观设计水平和城市管理的质量和效益,科学高效地管理园林绿化和园林景观,提升生态环境的和国家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有着必然关系,这影响着生态环境和民生福祉,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人们对美的追求,使景观生态的建设不仅停留在生存、生存和生理的生物学层面上,而且还朝着精神和精神愉悦的高尚境界前进。大规模引进国际设计理念,现代景观设计效果相同,必然会引起人们的审美疲劳。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这就产生了一种将中国传统元素与时尚的现代化融合起来的“中国风”景观设计风格。这种设计风格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又能体现时代的特性。中国风尽管设计运用中国传统色彩,传统元素,造园手法等方式来打造既有古典园林婉约秀气,端庄沉稳的气质,又不失活泼可爱,时尚前卫的味道的现代景观。

3.3古典园林的造景要素对现代景观的启示

3.3.1叠山的造景手法。山石是古典园林的重要构成要素,山给人一种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是园林的精神支柱。山石通常和水、植物、建筑组合,其主要功能在于造景。在点缀空间,分隔空间的同时,又为园林增添了自然的野趣。在造景方面,一般在凉亭和水榭和假山组合布置,阴柔的水和刚硬的山石搭配起来使得水自然变化,明快活泼[3]。3.3.2水景设计。我们常说“山水园林”,俗话说“无水不成园”,园林造景中不能缺少了水景,水是园林景观中重要的造景元素,是园林的精华所在。水给人一种清澈澄明的视觉效果,正是因为有水的存在,使庄严沉稳的园林增添了灵动性。水不仅能延伸视觉,还丰富了园林意境,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无为而不为”。3.3.3植物的应用。植物是古典园林的造景元素之一,是园林中最有生命的植物,它使园林变得生机盎然。古人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植物里,将它与山石、水景结合起来,营造出想要表达的意境,不同的植物有具有不同的含义,松、竹、梅、荷、梅、兰、竹、菊都是君子的象征。设计中寄予它们深厚的内涵,表达出设计者对美好生活的向阳和追求,这就是所谓的“寓情于景”。3.3.4传统符号的应用。传统文化有很多种,其中最纯粹的是传统文化符号,将传统符号元素运用到设计中,能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几何构造的景观设计变得生动形象。传统的造园形式太过繁琐和具象化,有时我们只是想要简单抽象的景观设计风格时,就可以只保留传统文化符号的外形,把内部结构简化,去掉复杂、繁琐的细部构造或装饰,使之体现出简清、明快的结构,同时又不会失去传统园林的空间结构特色。3.3.5传统色彩的应用。古典园林建筑中常常采用红色和黄色来表达庄严肃穆、沉稳祥和的气氛,多用在于亭台楼阁等大型的主体建筑中;建筑材料和景观设施上则多用石材灰和玉脂白来表示纯粹的气质;而雕塑、墙面装饰、碎拼等则常常用青色,花色色,蓝色等作点缀。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平台、建筑小品和栈道等多用木色,来表示自然淳朴秀丽的味道。多参考中国古典色彩来进行景观设计,能在创造新的景观设计风格的同时又传承了中国古典园林造景特色。

4古典园林的造园理念对景观设计的启示

4.1诗画的情趣

中国文化历来与诗词绘画有关联,山水画更是对中国园林有些深远的影响。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山水画和园林形成了“以画入园,因画成景”的关系。在自然的基础上,借助山水、花草树木,加以人工建造的亭台楼阁,借鉴文学艺术、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的表现形式,将无形的文化融入到有形的园林元素里,赋予园林以深刻的内涵。中国古典园林呈现的季相美给我们现代景观设计很大的生态启示:在景观营造中应遵循自然,充分利用和把握季节的交替变化,让抽象的时间逻辑融入到具象的景观空间之中,使“良辰”配上“美景”,在时间的流程中作到“时移景异”。让城市居民重新感到雨后溪流的暴涨、地表径流汇于池塘;通过枝叶的摇动,感到自然风的存在;从自然的叶枯叶荣,看到自然的腐烂和降解过程;从花开花落,看到四季的变化。

4.2意境的蕴含

意境是一个深邃而且富有深意的词。中国园林整体意境上讲究诗意,不仅讲究天然的与人工建造的融合,还要客观的园林之境与主观的心境和意识相互交融,从而达到情景交融,融情于景,不仅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而且还从精神层面来满足人们的审美追求。园林意境是指内情外景交融而产生的审美感受,是写实与写意,造景与借景的结合,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经验。园林景观的意境设置传达了设计者的人生理想和生活理念,置身于古典园林中,景色所带来的意境要比视觉形象美学感官更上一层。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更乐意接受明快的园林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

4.3人文的精神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富含人文气质的园林艺术。中国人崇尚自然,推崇万物有道,宣扬人与自然协调统一,并以“天人合一”为最高理念,造园时应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要遵从自然,顺应人情,从而达到园林与自然的融合,这是园林造景的最高境界。这种对大自然的强烈感情渗透到了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并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如今,由于生态的破坏,人们渐渐意识到自然的高度是难以逾越的,自然与人是不可分割的。园林是人们生活居住的现实空间,也是人们陶冶情操、安顿精神的理想乐园,所以自取中国古典园林中亲近自然、顺应人性人情的理念来进行现代景观设计是正确的选择。

4.4如何传承和发扬古典园林中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在中国园林景观设计中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继承中国古典园林建设的理念,继承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创造了一个新的现代园林,它即能提现民族传统的本质,也体现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同时,景观设计应巧妙地与空间和周围自然景观结合起来,使人们有“人在画中游”的精神享受。现代园林艺术设计师应该开发更多的想法,挖掘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现实意义,中国古典园林园艺技术,空间布局形式,景观元素和文化意蕴,等,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的艺术和设计,这才是正确的发展道路。

5结语

建筑和景观设计应以自然环境的生态、人类、建筑、自然环境和建筑环境的和谐发展为基础。我们今日所说“人与自然”的理念,正是古人所追寻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城市和社会环境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对自然的过度吸收也会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应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景观设计中,将古典园林的意境营造理念引导现代景观设计中,加强景观设计的文化底蕴,丰富景观设计的内容。将传统进行新的诠释,让传统迸发新的活力,将古典园林与现代化大都市结合,注重传统文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将传统促进景观设计的整体质量,从而营造适宜居住的生活环境,还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人们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

参考文献

[1]王美熙.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与现代景观设计的比较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20,22:191-193.

[2]侯绪恩.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经济,2020,41(11):149-150.

第5篇:古典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现代室内装饰设计;造园手法

1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应用中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当前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于情感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丰富。目前的室内设计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的需求,这也就意味着需要对其室内设计进行优化与创新。在中国历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很多的传统文化都是通过长久的沉淀得来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在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就更需要针对不同的民族文化进行设计。室内设计已经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需要将历年的传统文化和当今的时展相结合,从中选取更为精华的部分加入到当前室内设计的过程当中。在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应用至室内设计时,需要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将其与现代设计充分融合起来,最终实现设计效果的本土化、民族化。

1.1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探索建立带有民族内涵的现代室内空间设计文化的需要

目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公众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对于生活品位的需求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越来越倾向于生态化、自然化。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则具有自然朴实的特征,同时饱含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对于现代室内设计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参考作用。在我国古典园林造园的过程中,其理念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更重要的是强调自然化,使设计能够根据当前的地理环境进行合理规划,巧妙地将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在室内设计过程中,古典园林艺术也富含一些美学特征与思想,对目前的室内设计有着极大的学习价值和指导作用。

1.2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营造带有民族特征的室内空间设计形式、塑造现代中式设计文化的必然选择

在近代,我国的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都受到了西方社会的影响,更多的室内设计都采用了西方的文化特征,使得我国的文化特点越来越不明显。西方设计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占比越来越大,室内设计在过程中失去了古代建设中的宁静氛围,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对设计的追求也发生了变化,导致设计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更深层次的内涵。随着目前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人们综合素质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和精神的重要性,在现代室内设计过程中也不再仅仅追求物质化,而是将其设计变得更加的多样化、民族化、传统化。其中,我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传统文化中十分经典的一部分,它能够展现出自然环境中生生不息的力量,体会到古典园林艺术中对自然的追求。所以,将它引入到现代室内设计过程中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需要不断地学习传统文化,并将其精华更好地融入到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能够促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扬,另一方面也能够找到更适合人们的居住方式。

2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表现形式及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重要特征就是自然,以山水园林来呈现出我国的艺术风格,将自然美更好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真正地将其内涵和精神文化呈现出来。在对空间进行处理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融入自然化的园林艺术,将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表现形式充分地运用到设计过程中。与此同时,在造园方面,其朴实、自然的思想也更体现出园林艺术的表现形式,即师法自然、顺应自然。正如老子所说的那样,更好地向自然学习,明白其中的哲学理念。中国古典园林在造园过程中,更加重视空间布局问题,它直接影响了整个造园的结构,使其空间布局更加多样化,主要的特点有多空间、有层次等。这种空间美感,需要运用大量的布局手法才能实现空间的组织与创造,如借景手法、分景手法等。除此以外,为了保证整个景观形态的和谐性,还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认识到空间景深、内外空间流动等方面的重要性,更好地实现多空间多景物的连续变化,更好地突显出空间布局的优势,使整个空间的主次能更加明显。造园过程中还需要确保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结合,内在美主要是古典园林艺术带来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外在美则是利用环境要素构造出更为优美的环境,使庭园、山水、花木等要素能有效的融合在一起,真正实现景物和情境相统一。

3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运用

在自然发展过程中,人们将自然作为首要原则,从古典园林到现代园林艺术都将它贯彻整个设计环节过程当中,认识到内外空间关系的重要性。比如:在古典园林艺术中山水之间都会与亭台、榭栏等相结合,使它们融合成一个整体,在自然景观的衬托下,更能突显这些建筑物的美,使整体环境能呈现出不一样的美感。在传统造园过程中,人们通常会选择堆山叠石来凸显山石的艺术美,真正做到了“师法自然”,同时也能够结合当前现代艺术,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在设计环节,水也是室内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它能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使人内心更加平静。而在运用花木的过程中,要重点发挥花木的观赏价值,让自然景物的美感突显出来。同时,有很多花木有着自己独特的意义,能抒发一定的情感,也可以以花木的含义为主,让人们能够在观赏的过程中感受到花语。除此以外,有些花朵的香味是非常令人沉醉的,植物香在室内也能让人有轻松感,给人视觉、嗅觉等多感官的享受。在室内设计过程中,就需要设计人员能够充分发挥它们的价值,结合装饰和人体工程学,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其观赏性和功能性。

3.1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受到哲学思想的影响,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充分地呈现出来,将自然美在现代创造的基础上有效地结合起来,运用多样的艺术表达手法,使整个造园艺术得以突显出来,充分表达出古典园林艺术思想中想要表达的意境,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受。实际上,景才是古典园林艺术的关键,要想让景的意境更为深远,就需要在空间构造上下功夫。目前,在我国现代室内设计过程中,对于空间的设计是基础,更是核心环节。它通常需要对空间进行分割和管理,这样能够有效地使室内空间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与此同时,在平面关系上也不能忽视,需要进行细致观察,使其能够有一定的紧凑感,促使整体实用性大大提高。在处理空间的过程中,还需要保证其合理性,可以在室内设计过程中引用古典园林中的“曲径通幽”,给人一种跌宕起伏之感,每一次场景转换都会给人一种新鲜感,在室内装饰设计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利用一些小植物作为装饰,如花朵等,在室内利用一些挂件形成半敞开空间,更好地促使景物呈现别样的风采,将不同空间进行有效结合,利用好植物色彩,进而创造出别样的美感。与此同时,选择不同的植物进行室内设计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气氛,在增强艺术效果的同时,也有利于突出它的价值,每一个空间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更能够反映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整体性,更加凸显其精神内涵,即满足人们对室内设计的需求,又给人美的享受。

3.2意境的创造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我国许多亭台楼宇都有自己的名字,不同的名字呈现出来的意境也各不相同。在古代,有些诗人也会作诗来为园林提名、挂牌匾,在诗的衬托下,更能突显出园林的意境。所以,文学艺术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一部分,可以将文学艺术渗透到现代室内设计过程当中,在此基础上更能突出其美感,同时,设计者也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对艺术色彩进行再创造,使得两者能够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让人感受到我国文化的魅力。总的来看,在意境的创造过程中,文学艺术的引入使室内设计的整体效果越来越好,在艺术处理和艺术构造上都能够有效结合园林艺术思想,促使民族化、个性化特征更好地突显出来。

3.3现代材料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在进行室内设计时,除了要重视古典园林艺术的应用外,还要重视现代材料的应用。在我国室内设计上,有很多设计者能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材料相结合,比如:贝律铭先生将古典园林中的竹林元素应用在玻璃、石材上,在视觉的冲击下,也能够保持古典园林艺术中的传统内涵。随着城市化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越来越喜爱古代经典文化的风采,在利用现代材料的基础上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使整体的视觉效果越来越好,人们也能在其中感受到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底蕴。它所呈现出来的空间效果是令人震撼的,让人们更有一种拥抱大自然、返璞归真的感觉。这也就意识到现代材料与传统园林艺术相结合的优势,更加重视材料的使用和质感的追求,让人们能更好地追求自然、热爱自然,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4结束语

在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是一种必然趋势,一方面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扬,另一方面也能使中国文化得以发展。在室内设计上,要想真正凸显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风采,不能仅将其应用停留在表面,要真正明白它的内涵。在运用中国元素时,不仅是多种元素的融合,而且是传统文化的提炼。这就更加要求设计人员能够重视起来,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基础上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利用好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理念,将其中的精神文明和哲理都利用现代材料呈现出来,发现它的价值。这依旧是一条需要人们不断去努力的探索之路,需要设计师能够秉持初心,将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为室内设计增添新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白钊义.曲径通幽:论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与内涵[J].山西大学学报,2005,28(3):142-144.

[2]姚亦峰.探析自然理想景观对于中国古代园林的启示[J].建筑师,2015,54(2):109-110.

[3]苗鹏云.苏州园林景观和意境构成手法分析解读:以拙政园为例[J].山西科技,2017,32(5):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