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古典文化教育范文

古典文化教育全文(5篇)

古典文化教育

第1篇:古典文化教育范文

【关键词】古典诗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

近年来,在许多文化活动中特别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殊内涵与时代意义,表明古典诗文在中职语文教材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并且在现行教材内容中占有比较大的比例。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古典诗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学业质量评价中,要求有理解文化的意愿和学习汉字汉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能对课程涉及的文化常识、文化现象进行梳理,背诵、默写课本中的名句、名段、名篇,感受和理解文本中蕴涵的不同时代的文化,增加文化积累。能积极主动积累优秀古典诗文,梳理文本中蕴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古典诗文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性的作用。古典诗文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结晶,有着非常丰厚的文化底蕴,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与其自身特有的文化魅力密切相关。

一、强化教材知识引导,注重了解文化内涵

在中职语文教材中,从组织结构上讲,古典诗文占比三分之一;从教学课时上讲,基础模块总课时144,古典诗文占36课时。古典诗文以其自身的文化优势得到了很好地传承与发展,以简约的语言文字表达了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与意义,这也要求中职学生学习古典诗文内容,必须对古典诗文的文字进行深入解读,才能发现其中的精髓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给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下了定义,即主要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四个方面,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与形成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文化传承与参与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四大方面之一。基于此,需要求中职生掌握古典诗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因此,了解与学习古汉语常识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学生需要学习的重中之重。古典诗文与其他语言有所不同,如果只是简单地从文字来看,是难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所以我们就需要不断熟悉古典诗文的基本语言常识,在理解这些常识性问题的基础上,才能够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才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得心应手、手到擒来。值得注意的是,古典诗文的学习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文言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语法运用,而是让学生根据课后的注释,利用工具书并结合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与语言环境理解其中的含义,达到理解句意的目的,翻译达到信达雅的效果。例如,在学习《青玉案·元夕》时,从字面意思来看,作者描绘了一幅游人如织、仕女如云、笑语盈盈、漫天焰火、满城灯火、热闹非凡的景象,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其生平遭遇,就难以把握作者填这首词的主旨。此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辛弃疾的生平背景,生活的历史朝代,南宋时期的金兵侵宋,百姓的苦不堪言,作者心中的宏图大志,从他的个人遭遇中理解作者壮志难酬的伤感情怀。与此同时,在学习这样的历史名人故事中,让学生能够加深对南宋朝代历史的了解,进而加深对词的文化内涵的理解。

二、品读文言文,传承传统文化精髓

首先,学习古典诗文是需要品读与解读的,如果不细细品读就难以理解其中的文化精髓;其次,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这个时候就需要加深对不同古典诗文的内容与思想的品读与鉴赏;最后,品读能让学生形成思辨的思维模式,主动地去理解古典诗文中所赋予的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例如,在历史散文中大多会根据文中的人物背景与思想表现出一定的故事情节。在学习历史散文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先学会对人物语言、行为进行品读,从而对这个人物做出正确的评判。在学习《鸿门宴》这篇历史散文时,教师可以将文中的关键人物找出来,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人物的语言做出正确的人物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具体的历史背景与生活环境会做出正确的定位,将历史散文中传统价值、理念内化于心[1]。另外,很多历史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是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的,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人物分析时,应注意人物的多元评价,指导学生不要以偏概全,而要在多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如果出现学生对人物的评价与历史事实不相符或偏颇的情况,要联系当时具体的历史背景,对学生进行点拨,从而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建立客观、全面的评价方式。除了对文中的主要人物进行评价,还可以对作者进行评价,以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思想为主线,把握这条主线可以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三、诵读文言文,感受传统文化韵味

中华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在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中职教育除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外,还应该加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提升。语文实践能力的提升重点在于对文字知识素养的提升,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去理解、感受文字的魅力,从文字背后理解深层次含义[2]。教师可以通过晨读或者课堂朗读的形式,将传统文化赋予到教学中,从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参与的课程目标,即在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这一过程之中,深刻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及深远影响,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以及传统美德,不断增强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培育文化自信,不断完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抵制文化虚无主义的错误观点。例如,学习李白的《将进酒》时,教师可以通过下载专业人员的朗读课件,在课堂上进行播放,通过专业人员的朗读示范,让学生能够近距离感受到这篇古典诗歌慷概激昂的气势,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李白这一人物的认识与评价,感受到李白的豪爽性情,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与气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课堂上聆听这篇古典诗歌后,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充分地表现出来,有的学生会富有感情地轻声朗读,有的学生会相互评价李白这一人物形象,还有的学生会品读这篇文章的思想。由于受到知识水平的限制,有的学生很难理解一些生字、特殊字词的含义,教师可以通过对文章的内容讲解,将文中的生疏字词做出重点标记与讲解。在学生充满激情地反复朗读课文后,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了一定的把握,那么这篇课文的学习也就达到了教学效果。最后是一个学生自由发挥的环节,可以邀请几位同学在讲台上做出示范,朗读完后学生再做出点评,找到其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通过这一过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够较好地去领悟文言文的内容与思想,亲身参与并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

四、注重践行,实施文化活动

语文作为一门文字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既来源于对社会生活知识的理解,又运用于社会实践。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多的是将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学习古典诗文需要走出课堂,结合课外实践活动,将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才能实现知识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引导中职学生去不断地探索与发现,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在古典诗文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强调刻板的知识,更多地是能够将课本中所学的内容在实践中展现出来,从而达到传统文化与实际相互融合的目的。例如,诸子散文中,荀子的《劝学》,用浅显的文字,朗朗上口的语言,通俗的比喻,精辟地论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即不断积累、坚持不懈、用心专一。荀子《劝学》谈及学习的方法是不断积累,但是并没有列举不断积累的方法。实际上积累的方法也有很多,譬如不断回忆,不断复习,不断阅读,睡前回想,不断抄写,听人背诵等。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章联系实际,让学生谈谈自己积累知识的方法。这不但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总结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自己的总结概括,强化意识形态。同学之间的交流,又为以后的学习提供更多的积累方法。无论学生偏向使用哪一种积累方法,都有力地支撑着学生的学习,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其次,让学生针对坚持不懈、用心专一来评价自己的学习态度。中职生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学习习惯,整体上略次于普通高中生,在评价中认识自己的不足,在认识中补足自己的短板,这正应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即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与形成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将语文课程目标做出了进一步规划,在加强学生语文文化素养、思想文化素质、语言理解等方面都做出了深层次的课程目标的制定,尤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求传承与参与,理解和吸收,要求提高古典诗文的阅读能力,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这也对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挖掘古典诗文内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丰富传统文化的活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优秀传统文化能否真正走进中职语文教学;能否真正走进中职学生的内心,使其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深刻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以及传统美德,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否真正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完善他们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对于教师来说任务非常艰巨。虽然这个任务任重而道远,但是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道路能够走得更远,就需要每一位中职教师树立良好的文化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参考文献

[1]蒲庆华.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探究[J].南北桥,2017(23):174.

第2篇:古典文化教育范文

关键词:自然语言;处理;文本分类;应用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高校教育管理成为改革重点,提高人文教育比重则成为重中之重。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发展历史,在我国诸多领域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功能与作用。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茶文化渗透,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有利于教育管理改革的更好推进。

1中国古典茶文化的基本内涵概述

1.1中国古典茶文化的发展脉络

古典茶文化是经过一系列饮茶活动,而逐渐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如茶艺、茶道、茶书、茶联、茶画等。根据实地考证发现,我国的茶文化已有4700余年的久远历史,特别是汉唐之后更为盛行。我国是名副其实的茶故乡,更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以礼仪之邦盛名的中国,其文明精髓的一部分也是由茶文化所承载,通过品茶、赏茶、沏茶、闻茶等一系列方式,实现了茶文化内涵和中华文明礼仪的有机融合,在社会道德规范与生活准则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约束功能。作为茶和文化的融合产物,茶文化包含了深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尤其是历经千百年的锤炼依然久盛不衰,更是蜕变成了华夏文化的典型代表。在中国的儒家、佛家与道家文化中,均融入了茶文化,其中儒家提倡以茶养廉、佛家讲究以茶助禅、道家主张以茶求静。

1.2中国古典茶文化的主要特征

时代性。茶文化几乎贯穿于整个中华民族文明史,在《神农本草经》中有这样的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到武王伐纣时期,茶发展为一种贡品,成为各方贸易往来的重要货品;至汉唐时期,茶文化得以兴盛,特别是经各家思想的融合与杂糅,共同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茶文化。不同时代的发展背景不同,茶文化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如唐朝时期盛行的茶馆、茶宴与茶会等,宋代时期盛行的斗茶、贡茶与赐茶等。中国古典茶文化处于不断的充实与发展过程中,会伴随社会的进步而进步,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开始融会贯通于茶文化之中,对彰显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与现实价值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区域性。中国辽阔的地域养育了华夏56个民族,在这广袤的大地上,茶文化可谓是遍地皆是。但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状况、土质条件、采摘方式、制作模式等不尽相同,导致茶叶的种类与品相也存在较大差异。譬如,西湖的龙井、安溪的铁观音、云南的普洱、凤凰的水仙、武夷的大红袍等,几乎各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品牌茶。而这丰富多样的茶品种也孕育出了多姿多彩的茶文化,不同的茶礼、饮茶风俗习惯、茶艺等,也体现出了不同地区人们的特有文化内涵与生活习性。因此,我国古典茶文化的区域性特征,本质上包含了各地区、各民族的价值内核与文化风俗。国际性。自古至今,茶叶都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茶叶的国际化最早可追溯至西汉时期的张骞出使西域,此时期茶叶开始被带往世界各地,并随之传播中国茶文化,一方面为中国古典茶文化的国际化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世界各国茶文化的萌芽与发展。比如,俄罗斯的茶文化、日本的茶文化、韩国的茶文化、英国的茶文化等等。历经时代筛选,茶文化已逐渐成为不少国家的文化构成单元,如日本的茶道艺术、英国的绅士茶文化等。随着新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茶文化的国际性特征愈发明显,其作为华夏代表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开始愈发闪耀。

2中国古典茶文化融入高校教育管理的价值分析

2.1多样化高校教育管理方式

中国古典茶文化的国际性、区域性与时代性特征,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因而在茶文化的历代沉淀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延展性与包容性特征,形成了协调统一、各具特色、丰富多样的文化体系。对于高校教育管理而言,不能拘泥于传统教育管理方式,必须秉持持续完善、积极进取的基本原则,着力探究和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而中国古典茶文化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突破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与束缚,为高校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保持与时俱进,拓展管理方式,实现教育管理的多样性,增强教育管理的整体成效。

2.2增强全体人员的综合素养

高校教育管理离不开领导者、管理者、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只有协同各方力量才能维护好教学秩序与生活秩序,才能构建稳定与和谐的校园环境。这其中全体人员的综合素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如果学校领导层与管理队伍缺乏深刻认知,管理方式仅停留于简单陈旧层面,则不仅教育管理效果不良,而且久而久之易于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不利于学生自我规范与约束自身的思想及行为,从而导致学校教育管理流于形式,影响学校尚品尚德风气的营建。而这是中国古典茶文化中的灵魂与核心。茶德极为讲究清、静、美、敬、香、乐、康、和这八种德行,注重人际关系的协调、奉献精神的发扬、修身养性的推崇、心态平衡的保持、精神困惑的解决、文化素养的提升等,有助于调节人们的身心状态,保持身心愉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有益于高校加强统一教育与管理。

2.3发挥学生的教育管理主体性

扎根于中国千年文化的古典茶文化,处处彰显着和谐共存、互尊互敬等精神文化内涵。与传统教育方式不同,现代教育体制更为重视人本教育理念的融入。而坚持以人为本的古典茶文化,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管理者与教师服务学生的职能,调动学生的自我管理功能,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管理模式,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古典茶文化中的惩恶扬善、重大义轻小利、修身养性、收敛奢欲等思想内容,更有助于学生加强自我约束与教育能力。

2.4倡导健康积极的生活理念

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们生活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状态下。加之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人们的交流沟通方式与生活方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面对面”交流逐渐变成愈来愈多的“键对键”沟通,年轻人愈来愈倾向于熬夜、点外卖等不良生活方式。这种背景下,一方面加大了高校管理的难度,另一方面严重危害了学生的身体健康。而古典茶文化作为典型的健康文化形态,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合理融入,可以使学生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自觉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另外,茶叶天然所具有的明目养神、减肥美容、除烦去腻、促进代谢、延年益寿等功能,也是学生不可多得的健康饮品,对其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生活理念打造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与意义。

3中国古典茶文化融入高校教育管理面临的主要困境

3.1高校对古典茶文化缺乏足够重视

尽管当前部分高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已经开始引入古典茶文化,但由于对茶文化缺乏深层次的认知,因而对其应用依然不够重视,甚至流于形式的现象十分普遍。究其原因,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思想对各级院校都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高校同样如此,大多数高校依然以教育教学为核心内容,更为注重学生的专业学习成绩或相关技能水平,对于其品德修养、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等缺乏足够重视,对古典茶文化也自然淡之。另外,相当一部分高校领导层对茶文化的本质与内容还不甚了解,对茶文化所蕴藏的巨大精神内核与教育功能缺乏认知,从而直接导致其对古典茶文化在教育管理方面的融合仅停滞于表层,难以有效发挥茶文化的引导与带动作用。

3.2大学生对古典茶文化理解不到位

中国古典茶文化融入高校教育管理中面临的重要瓶颈之一,就是很多大学生不够全面了解古典茶文化。由于高校教育管理的对象缺乏茶文化认知,造成茶文化的教育管理作用发挥必然受限。产生这一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教师对茶文化的精髓知之半解,育人必先育己,如果教师对茶文化的理解都不够深入,则学生所能接收到的茶文化知识也会受到较大局限;其二是学生对茶文化缺乏浓厚兴趣,快时尚往往更易于受到年轻群体的青睐,而需要足够耐心的茶文化显然与大学生不够“对口”,导致茶文化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融入效果也是十分有限;其三是学校对茶文化的宣传力度不足,茶文化知识普及力度不够,尚未对学生入脑入心,缺乏实质性的教育意义。

3.3古典茶文化的内容融入较为乏力

目前,高校教育管理中的茶文化融入犹如“空中楼阁”,一方面缺乏深厚的根基,另一方面则是实质内容的缺失。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对古典茶文化的传授往往以思想层面的知识讲授为主,而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茶文化内容却寥寥无几,导致学生对古典茶文化的理解也是云里雾里、似懂非懂的状态,根本没有真正领会茶文化的内在与精髓。与此同时,高校教育管理在融入古典茶文化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将茶文化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不能从生活中淬炼出可供实践的茶文化内容,不能拉近茶文化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这就导致高校教育管理中古典茶文化的价值发挥必然有限。

3.4茶文化实践活动的融入相对匮乏

中国古典茶文化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融入,具体表现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这两方面。然而,当前多数高校教育管理活动中纳入的古典茶文化实践活动少之又少,造成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存在“疏离感”,所接收到的茶文化知识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乏深刻的理解,也难以形成自己的真知灼见。另外,古典茶文化和高校教育管理仅停留于理论层面的融合,导致茶文化的教育管理作用缺乏系统性、可持续性与实效性。

4中国古典茶文化融入高校教育管理的解决路径

4.1高度重视古典茶文化,明确茶文化教育管理目标在经济倡导素质教育和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需要深入传递古典茶文化的教育管理意识,保障学生能够形成全方位的古典茶文化认知,体会到茶文化的精髓所在,感受茶文化的内在魅力。高校教育管理活动需要紧密结合古典茶文化,调动茶文化的生活价值与教育价值,让学生通过学习古典茶文化,提高生活品质。同时,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重点内容应列入古典茶文化的传承,将茶文化的高尚品质象征与深刻思想内容迁移到教育管理工作中,全面探讨茶文化的基本内涵,为更好承继古典茶文化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撑。另外,高校教育管理者需要结合时展内涵,积极融入现代化、创新化的理念,激发学生的茶文化学习兴趣,以茶文化引领学生的正确思想意识形态,实现高校教育管理学生的目的。

4.2循序渐进融入茶文化,完善学生的茶文化知识体系

中国古典茶文化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融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古典茶文化的宣传作用,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校园网、广播站、易班平台等媒体形式,广泛推广与普及茶文化知识,营造浓厚的茶文化学习氛围,增加学生对茶文化的了解程度,通过耳濡目染奠基茶文化基础,形成基本的茶文化素养。同时,高校要将茶文化中的“静、思、慎、悟、省”等内涵融入到日常教育管理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古典茶文化的渊博文化之基,学会用茶文化精神调适自身状态,面对各种严峻的就业形势与竞争压力,能够用之舒缓自身心理压力与焦虑情绪,提高抗干扰与抗挫能力,逐步养成聚心聚力学知识、长见识、强技能的强大心态,增强心理素质与自我管理能力。

4.3丰富古典茶文化内容,实施有深度的茶文化教育

不同区域的茶文化通常汇聚了中国传统文化、当地特色文化等多种文化内容的一种特色文化形态。对此,教育部门也需要充分重视古典茶文化的教育职能发挥,促使其融入到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过程中,增加茶文化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占比。而高校教育管理在引入古典茶文化时,需要建立健全以茶文化课程为基础的管理制度,用以改善大学生的知识架构体系。这是因为高等院校培养出的现代化人才必须是具备文化担当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故而大学生需要虚心学习古典茶文化知识,并使其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力争学为己用。同时,要将地方文化、历史文化等内容充实到古典茶文化内容中,以此丰富高校教育管理的内容依托,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力与支撑力作用。另外,茶文化内容的深度挖掘,有利于强化高校教育管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力,这不仅仅是对学生更好成长的负责,而且也是对社会的高度负责。

4.4理论联系实际,创新茶文化实践活动

中国古典茶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与底蕴,只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让学生对茶文化的真谛与精髓有更深的理解与把握。所以,高校应该积极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增加茶文化相关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茶文化学习动力。比如,高校可以定期组织茶文化实践活动,设置专项品茗活动,鼓励教师、学生等全体人员积极参与此项活动,切实体会茶文化的内里与灵魂;学校还可以不定期组织师生到茶叶种植基地进行游玩,在一望无际的茶海中体会自然的精粹,领悟茶文化中自然、和谐、包容等内涵;也可以到茶叶加工厂参观具体的制茶过程,从中感受“工匠精神”,明白只有匠心、匠艺与工匠的执着追求,才能制作出天然、芬芳等高品质的茶叶。无论是何种形式,只要是有深度、够丰富的实践活动,都能够让学生对茶文化的精神内核与艺术之美有根深的体悟与理解,也才能发挥教育引导与管理作用,才能实现课堂与课外的有机联系,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5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教育管理的改革与实践重点在于提升素质教育,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全方位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将茶文化融入到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中,不单单能丰富教育内容,而且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在强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的基础上,能够为教育管理优化与创新提供更强的动力。融入中国古典茶文化,既能促进教育内容与方式的多样化,还能进一步明确高校教育方向,加快教育管理的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阮文筱.浅谈茶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现状及解决策略[J].福建茶叶,2020(11):243-244.

[2]郑艳艳.基于茶文化的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分析[J].福建茶叶,2020(10):263-264.

[3]甄精莲.茶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基于职业岗位的人才培养研究[J].福建茶叶,2020(09):172-173.

[4]肖燕.基于网络手段的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发展研究[J].公关世界,2020(14):133-134.

[5]刘春邦,陈丽媛.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学生思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科学咨询,2020(42):88-89.

第3篇:古典文化教育范文

关键词:茶文化;古典音乐教育;应用

中国是茶文化的故乡,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拥有着独特和别具一格的中华民族之气韵。现阶段茶文化与古典音乐教育之间的融合具有很大价值。首先,茶文化有效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且茶类饮品成为待人接物不可或缺的天然饮品,茶还具有安神静心之功效。当前我国茶道文化得到蓬勃发展,和茶相关的服务行业逐渐增加,比如茶社、茶馆等陆续形成,为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此过程中也令茶道承载了更多内涵。茶文化中不仅包含泡茶、赏茶、饮茶等多种多样技艺与方法,更是有效处理情绪、获得身心和谐的一种方式。在饮茶过程中可以使人得到身体上的放松,还能沉淀与升华自身的心灵。古典音乐教育和茶文化的融合,可以为古典音乐教育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当然通过古典音乐教育也能实现茶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

1古典音乐艺术发展内涵

我国古典音乐艺术丰富多样,对尝试与表达整个传统文化体系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在古典音乐艺术发展中,不仅可以使人们感受到具体的价值文化,也能从古典音乐艺术的学习和探究中了解浓厚的艺术特色。在我国整个艺术流派中,古典音乐艺术是主要艺术内容,也是以一种艺术流派形式存在的,通过丰富的价值内涵和艺术特色,不断收获更多社会大众的喜爱与热爱。在作为一支独立艺术流派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古典音乐艺术创作十分讲究理性、客观地表达,还会注重艺术情感的传递。古典音乐艺术发展中无论是自身所包含的价值内涵,还是演唱过程中的具体艺术演唱方式,均是整个古典艺术主要具备的艺术特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很大优势。古典音乐艺术发展之所以未能失传,其主要原因是古典音乐艺术发展善于与整个社会文化理念、社会发展形式之间构成某种关联。而且在整个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古典音乐艺术的价值日益凸显。古典音乐艺术自身所包含的独特表达技巧、深厚情感文化都对培养人们正确艺术理念、艺术学习素养产生巨大作用,并让其学习实现最大化的效果。在该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中,针对古典音乐的艺术形式是多样的,不论哪种音乐曲目都拥有丰富的情感内涵以及独特的表达方式。在传递积极价值观的过程中,可以运用欢快音乐曲目进行诠释和妥协。而在传递悲情音乐时,需要通过古典音乐艺术将更多悲凉的音乐艺术内涵展现出来。换言之,在古典音乐艺术整体发展中,不同形式的古典音乐艺术都有着属于自身特色的价值内涵以及艺术特征,值得更多人进行学习和探究。

2古典音乐艺术传承诉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古典音乐艺术的不断传承和发展,古典音乐艺术展现取得较好成效,钢琴古典音乐艺术美感十分多样,通过对其中艺术美感的学习和分析,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其中所包含的人文艺术美。当然通过对人文艺术美的分析,也是人精准认知该艺术内涵的关键所在。在对古典音乐艺术进行表达与传承中,需要充分对其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诠释,还要从情感诠释和功能表达的角度出发,赋予古典音乐艺术更大的发展价值和空间,适当与人们鲜明和突出的情感理解相融合。当前古典音乐艺术传承的诉求主要是运用歌曲旋律、歌词具体内容,增强人们对整个艺术内涵的认知。具体而言,在展现古典音乐艺术中,并不能直接将该艺术特点、认知呈现出来,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运用价值情感分析、情感传递的基础方式,达到有效品味古典音乐艺术内涵的目的。在我国整个音乐艺术体系发展中,音乐艺术是一种自由、独立表达相关思想情感的方式,诠释和表达艺术当中的情感,也能让人们体会到其中最真实的情感。在创作古典音乐艺术中,需要有效结合自然美的创作理念,合理传达与传承音乐艺术的情感。与此同时,在音乐艺术传承发展中需要将情感美的真实诠释作用发挥出来。除此之外,在传授任何一首经典的古典音乐艺术时都应该将其中自由情感诠释出来,也可以融入一些自然美。在各种艺术传承发展体系不断优化的背景下,应加强古典音乐艺术的有效传承。需要以挖掘艺术元素中的审美力为出发点,以此达到最佳传承效果,运用丰富可用的美学思维,将音乐传承发展的最大价值体现出来。从当前整个时展特点来看,我国古典音乐教育和音乐艺术在传承与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在全面表达和具体融入审美内涵等方面存在各种问题。在结合时代化元素进行古典音乐艺术传承期间缺乏有效的途径和思维。所以,在促进整个古典音乐发展过程中,应该有效地融合茶文化内涵,通过其文化内涵的融入,可以给人们感知茶文化体系和古典音乐艺术提供合理的帮助,为促进古典音乐有效传承和发展奠定基础。

3茶文化内涵分析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有着丰富浓厚的茶文化内容,在茶文化元素的具体应用中,需要结合社会大众具体认可和理解,加强茶文化价值内涵挖掘。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背景下,茶文化相关元素与社会大众生活、价值观形成之间的关联日益密切。因此,在茶文化元素认知中,应该结合人对社会传统文化的具体认知过程,合理了解优秀茶文化元素。在我国整个社会发展背景下,基本构成了以茶文化为背景的系统化文化元素,茶文化之所以可以在时展过程中形成全面和系统化的独立文化体系,其关键在于茶元素在实际应用中融入很多其他内涵。例如,茶歌、采茶戏等,这些都是茶文化和社会要素有效结合的关键体现。在具体出现和应用茶歌茶艺过程中,需要从客观上具体展示茶文化体系中的生活化内涵,从出现到全面形成的过程中要突出茶文化本身特点,然后再将具体的其他文化和元素融入其中。在形成与发展中国茶文化体系的过程中,本质上就是社会生产力的成熟发展,也是构成系统化文化机制的一个过程。在全面认知茶文化元素体系中,应该充分对整个茶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加强生活化元素和茶文化理念之间的结合。现阶段我国整个茶文化体系内容在应用与发展中存在忽略和文化与元素深度融合的问题,也未能精准对整个茶文化元素内容进行确认和了解,并未从茶文化的形成背景出发,加强其内涵的有效分析。茶元素最早出现时被人们当作一种药用功能进行使用。并且茶文化在最初的应用中主要局限于贵族生活的日常活动之中,从茶文化内涵的分析、精神理念探究等方面都较为局限,其他大众对茶文化元素和内涵缺乏有效了解。茶文化的形成与和其他文化之间融合发展离不开多样性方式,而且茶叶种植、加工生产的一体化发展工作也为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基础。比如,茶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思想都是强调人和社会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通过茶叶种植、加工生产也能将茶叶的一种自然特征体现出来。在唐朝时期,国家全面提升茶叶产业的经营与生产水平,此后我国茶元素逐渐发展成一种可以应用到实际当中的生活化元素内容。在大众自身饮茶习惯不断成熟的环境下,饮茶逐渐成为许多大众的普通生活习惯。随着社会大众饮茶理念的不断完善,茶叶也从原有的饮茶物质元素向具体的精神理念方向转变,逐渐增加茶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价值。

4茶文化在古典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茶文化和古典音乐同属于文化艺术的范畴,虽然在表现形式方面各有特色,但是二者在具体功能和内涵方面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例如,茶文化和古典音乐都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精粹,更是中华儿女集体智慧、文化凝聚的结晶,可以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发展氛围,帮助人们完善品格、培养性情等。茶文化与古典音乐教育融合发展,可以为人们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不断获得更加具有丰富内涵和精神影响力的文化内容。当前茶文化和古典音乐教育的融合并非新鲜之事,而是在古代就有茶文化和古典音乐教育之间融合的个例。在国家文学艺术作品中,可以找到茶文化与古典音乐教育之间融合的内容,人们在饮茶的过程中抚琴或者弹琴,其中内涵和文化精神的融合可以再现人们抚琴品茶的温馨画面。在唐朝以后的发展中,许多人通过以茶作诗、以茶雅致的方式,将茶道艺术和古典音乐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饮茶活动的文化品位与艺术格局。在二者结合的近展中,茶馆行业方兴未艾,茶馆给茶文化与古典音乐之间的融合发展提供良好平台和保障。当前为了增加学生在古典音乐教育中对音乐活动的全方位感官体验,则需要做好茶文化与古典音乐教育之间的融合工作,充分将茶道艺术与古典音乐之间融合,从而使学生可以在美轮美奂的音乐声中观赏优雅美好的茶艺表演,对和谐人生进行有效品味和分析。

5茶文化在古典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当前茶文化与古典音乐教育的结合,可以对培养人的审美观念、文化理念产生深远影响,从表面上看古典音乐和茶文化是传统文化艺术的两个重要分支,但是在某种情况下,也可以将二者有效结合在一起,从而给人们带来一场视觉盛宴。茶文化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指的是喝茶看戏,更重要的是运用各种茶事活动,将其中蕴含的茶道和茶德体悟出来,从而达到以茶会友、以茶养生的较高境界。采茶戏和采茶歌的出现是茶文化与古典音乐之间融合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二者之间的融合,能够实现古典音乐教育与茶文化在精神层面上的碰撞和结合。我国古代就十分流行饮茶这种流行的娱乐活动,在活动中不乏各种乐器的伴奏。古典音乐教育与茶文化的结合价值延续至今,这就说明在古典音乐教育中加强茶文化的应用具有深远意义,可以在营造良好氛围的同时又能给人带来一种身心放松、心情愉悦之感。然而,在古典音乐教育中依然存在忽略茶文化使用的情况,教育者过于注重对学生古典音乐理论知识、技艺技能的培养,未能加强茶文化与古典音乐教育之间的融合。在古典音乐鉴赏、音乐传播、音乐实践等方面未能合理运用茶文化,从而导致学生对茶文化的认识不足,降低古典音乐教育的效果,难以实现茶文化有效传承的目的。

6茶文化在古典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6.1古典音乐鉴赏中运用茶文化

在古典音乐鉴赏以及现代茶艺表演的欣赏中,可以增加学生对二者的认识,并且深刻体会到茶文化的内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设计与茶文化知识有关的音乐,然后带入课堂,要求学生在聆听过程中了解、认识中国传统茶文化。从目前的古典音乐教育形式而言,普遍存在教师单纯注重知识灌输,缺乏学生情感培养和鉴赏能力培养的情况。教师需要充分改变这种教学方式,运用引导学生鉴赏和解读有关茶文化音乐的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古典音乐教育来学习茶文化,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在古典音乐鉴赏中运用茶文化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想象力,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学生,而是要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锻炼,引导学生在古典音乐鉴赏中体味传统文化和优秀茶文化,还要为学生提供了解茶文化历史的空间与时间,积极对茶文化中的茶道精神、茶诗歌、茶思想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在古典音乐鉴赏中可以感受到与茶文化有关的悠久历史、丰富内涵。

6.2古典音乐传播中运用茶文化

古典音乐教育中,茶文化的应用需要教师树立正确教学观念,要积极明确茶文化对古典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当然茶文化除了可以用在古典音乐鉴赏教学中,也可以将古典音乐传播教学与茶文化结合。在传播中国茶文化的过程中,古典音乐是重要媒介,而且民歌最能将文化艺术的特征展现出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唱有关茶文化的民歌,从而实现茶文化在古典音乐传播中的有效运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强调现代音乐,而是要结合古典传统音乐培养学生的良好审美能力和文化学习意识。现阶段最能反映出民族特色的古典音乐就是采茶歌,因此教师可以将采茶歌适当引入到课堂中。教师需要在新时期背景下,善于运用多媒体等硬件设施和教学方式为学生展示各种形象的、艺术的茶艺表演,从而真正达到古典音乐教育和表演以及茶文化之间有机结合,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促进古典音乐有效传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民歌,并对传统的民歌进行有效地传播,增加学生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在此过程中可以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提升文化传播整体效率。学生在古典音乐传播中结合茶文化,也能增强学生对茶文化学习的全面认识,感受其中的文化理念和内涵。

6.3古典音乐实践中运用茶文化

当前茶文化可以应用在古典音乐的实践教育中,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对茶文化的学习能力以及古典音乐实践能力。音乐可以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给学生带来轻松愉悦的心情。当前存在古典音乐教育和茶文化融合不深,尚未落实到实践中去的问题。古典音乐教育需要推动茶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延续,当前古典音乐实践中运用茶文化是茶文化传播和古典音乐教育创新的最关键一步。古典音乐教育实践与茶文化之间的融合目的是传播茶文化,并在音乐实践过程中帮助学生扩大想象空间,不再受到形象思维的限制,使学生可以将古典音乐贯穿至实际生活中。在音乐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再现具有意义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对原始的音乐创作方式进行有效分析。学生在观察文化音乐作品的再创造中,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投入进去,通过自己想要表达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突破学生原有的思维格局,增强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令学生在精神层面上理解和诠释茶文化内涵。

7结语

音乐教育的第一步是音乐鉴赏,只有培养学生一定的鉴赏能力,才能帮助学生尊重感悟到茶文化在古典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和传播作用。所以教师可以在古典音乐鉴赏中运用茶文化,培育学生与茶文化有关的音乐鉴赏能力。并且可以在古典音乐传播、古典音乐实践中运用茶文化,发挥茶文化对学生古典音乐学习的作用,培育学生文化学习与古典音乐教育相融合的意识。

参考文献:

[1]李晓亮.从传统茶文化的变迁看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差异[J].福建茶叶,2017(07):359-360.

[2]袁冬.音乐教育与茶文化的融合及其关系探究[J].福建茶叶,2017(09):180-181.

[3]魏韶亮.浅析音乐教育在茶文化中的应用及作用[J].福建茶叶,2018(02):204-205.

[4]白宇阳.浅析茶文化与二胡音乐的深层次融合发展[J].戏剧之家,2018(15):64.

[5]白雪.茶文化对音乐教学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思路[J].福建茶叶,2018(11):176.

[6]阎妍.音乐教育与茶文化的关系解读[J].福建茶叶,2016(06):292-293.

第4篇:古典文化教育范文

关键词:茶文化;古典音乐教育;应用

中国是茶文化的故乡,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拥有着独特和别具一格的中华民族之气韵。现阶段茶文化与古典音乐教育之间的融合具有很大价值。首先,茶文化有效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且茶类饮品成为待人接物不可或缺的天然饮品,茶还具有安神静心之功效。当前我国茶道文化得到蓬勃发展,和茶相关的服务行业逐渐增加,比如茶社、茶馆等陆续形成,为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此过程中也令茶道承载了更多内涵。茶文化中不仅包含泡茶、赏茶、饮茶等多种多样技艺与方法,更是有效处理情绪、获得身心和谐的一种方式。在饮茶过程中可以使人得到身体上的放松,还能沉淀与升华自身的心灵。古典音乐教育和茶文化的融合,可以为古典音乐教育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当然通过古典音乐教育也能实现茶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

1古典音乐艺术发展内涵

我国古典音乐艺术丰富多样,对尝试与表达整个传统文化体系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在古典音乐艺术发展中,不仅可以使人们感受到具体的价值文化,也能从古典音乐艺术的学习和探究中了解浓厚的艺术特色。在我国整个艺术流派中,古典音乐艺术是主要艺术内容,也是以一种艺术流派形式存在的,通过丰富的价值内涵和艺术特色,不断收获更多社会大众的喜爱与热爱。在作为一支独立艺术流派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古典音乐艺术创作十分讲究理性、客观地表达,还会注重艺术情感的传递。古典音乐艺术发展中无论是自身所包含的价值内涵,还是演唱过程中的具体艺术演唱方式,均是整个古典艺术主要具备的艺术特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很大优势。古典音乐艺术发展之所以未能失传,其主要原因是古典音乐艺术发展善于与整个社会文化理念、社会发展形式之间构成某种关联。而且在整个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古典音乐艺术的价值日益凸显。古典音乐艺术自身所包含的独特表达技巧、深厚情感文化都对培养人们正确艺术理念、艺术学习素养产生巨大作用,并让其学习实现最大化的效果。在该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中,针对古典音乐的艺术形式是多样的,不论哪种音乐曲目都拥有丰富的情感内涵以及独特的表达方式。在传递积极价值观的过程中,可以运用欢快音乐曲目进行诠释和妥协。而在传递悲情音乐时,需要通过古典音乐艺术将更多悲凉的音乐艺术内涵展现出来。换言之,在古典音乐艺术整体发展中,不同形式的古典音乐艺术都有着属于自身特色的价值内涵以及艺术特征,值得更多人进行学习和探究。

2古典音乐艺术传承诉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古典音乐艺术的不断传承和发展,古典音乐艺术展现取得较好成效,钢琴古典音乐艺术美感十分多样,通过对其中艺术美感的学习和分析,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其中所包含的人文艺术美。当然通过对人文艺术美的分析,也是人精准认知该艺术内涵的关键所在。在对古典音乐艺术进行表达与传承中,需要充分对其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诠释,还要从情感诠释和功能表达的角度出发,赋予古典音乐艺术更大的发展价值和空间,适当与人们鲜明和突出的情感理解相融合。当前古典音乐艺术传承的诉求主要是运用歌曲旋律、歌词具体内容,增强人们对整个艺术内涵的认知。具体而言,在展现古典音乐艺术中,并不能直接将该艺术特点、认知呈现出来,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运用价值情感分析、情感传递的基础方式,达到有效品味古典音乐艺术内涵的目的。在我国整个音乐艺术体系发展中,音乐艺术是一种自由、独立表达相关思想情感的方式,诠释和表达艺术当中的情感,也能让人们体会到其中最真实的情感。在创作古典音乐艺术中,需要有效结合自然美的创作理念,合理传达与传承音乐艺术的情感。与此同时,在音乐艺术传承发展中需要将情感美的真实诠释作用发挥出来。除此之外,在传授任何一首经典的古典音乐艺术时都应该将其中自由情感诠释出来,也可以融入一些自然美。在各种艺术传承发展体系不断优化的背景下,应加强古典音乐艺术的有效传承。需要以挖掘艺术元素中的审美力为出发点,以此达到最佳传承效果,运用丰富可用的美学思维,将音乐传承发展的最大价值体现出来。从当前整个时展特点来看,我国古典音乐教育和音乐艺术在传承与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在全面表达和具体融入审美内涵等方面存在各种问题。在结合时代化元素进行古典音乐艺术传承期间缺乏有效的途径和思维。所以,在促进整个古典音乐发展过程中,应该有效地融合茶文化内涵,通过其文化内涵的融入,可以给人们感知茶文化体系和古典音乐艺术提供合理的帮助,为促进古典音乐有效传承和发展奠定基础。

3茶文化内涵分析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有着丰富浓厚的茶文化内容,在茶文化元素的具体应用中,需要结合社会大众具体认可和理解,加强茶文化价值内涵挖掘。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背景下,茶文化相关元素与社会大众生活、价值观形成之间的关联日益密切。因此,在茶文化元素认知中,应该结合人对社会传统文化的具体认知过程,合理了解优秀茶文化元素。在我国整个社会发展背景下,基本构成了以茶文化为背景的系统化文化元素,茶文化之所以可以在时展过程中形成全面和系统化的独立文化体系,其关键在于茶元素在实际应用中融入很多其他内涵。例如,茶歌、采茶戏等,这些都是茶文化和社会要素有效结合的关键体现。在具体出现和应用茶歌茶艺过程中,需要从客观上具体展示茶文化体系中的生活化内涵,从出现到全面形成的过程中要突出茶文化本身特点,然后再将具体的其他文化和元素融入其中。在形成与发展中国茶文化体系的过程中,本质上就是社会生产力的成熟发展,也是构成系统化文化机制的一个过程。在全面认知茶文化元素体系中,应该充分对整个茶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加强生活化元素和茶文化理念之间的结合。现阶段我国整个茶文化体系内容在应用与发展中存在忽略和文化与元素深度融合的问题,也未能精准对整个茶文化元素内容进行确认和了解,并未从茶文化的形成背景出发,加强其内涵的有效分析。茶元素最早出现时被人们当作一种药用功能进行使用。并且茶文化在最初的应用中主要局限于贵族生活的日常活动之中,从茶文化内涵的分析、精神理念探究等方面都较为局限,其他大众对茶文化元素和内涵缺乏有效了解。茶文化的形成与和其他文化之间融合发展离不开多样性方式,而且茶叶种植、加工生产的一体化发展工作也为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基础。比如,茶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思想都是强调人和社会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通过茶叶种植、加工生产也能将茶叶的一种自然特征体现出来。在唐朝时期,国家全面提升茶叶产业的经营与生产水平,此后我国茶元素逐渐发展成一种可以应用到实际当中的生活化元素内容。在大众自身饮茶习惯不断成熟的环境下,饮茶逐渐成为许多大众的普通生活习惯。随着社会大众饮茶理念的不断完善,茶叶也从原有的饮茶物质元素向具体的精神理念方向转变,逐渐增加茶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价值。

4茶文化在古典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茶文化和古典音乐同属于文化艺术的范畴,虽然在表现形式方面各有特色,但是二者在具体功能和内涵方面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例如,茶文化和古典音乐都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精粹,更是中华儿女集体智慧、文化凝聚的结晶,可以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发展氛围,帮助人们完善品格、培养性情等。茶文化与古典音乐教育融合发展,可以为人们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不断获得更加具有丰富内涵和精神影响力的文化内容。当前茶文化和古典音乐教育的融合并非新鲜之事,而是在古代就有茶文化和古典音乐教育之间融合的个例。在国家文学艺术作品中,可以找到茶文化与古典音乐教育之间融合的内容,人们在饮茶的过程中抚琴或者弹琴,其中内涵和文化精神的融合可以再现人们抚琴品茶的温馨画面。在唐朝以后的发展中,许多人通过以茶作诗、以茶雅致的方式,将茶道艺术和古典音乐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饮茶活动的文化品位与艺术格局。在二者结合的近展中,茶馆行业方兴未艾,茶馆给茶文化与古典音乐之间的融合发展提供良好平台和保障。当前为了增加学生在古典音乐教育中对音乐活动的全方位感官体验,则需要做好茶文化与古典音乐教育之间的融合工作,充分将茶道艺术与古典音乐之间融合,从而使学生可以在美轮美奂的音乐声中观赏优雅美好的茶艺表演,对和谐人生进行有效品味和分析。

5茶文化在古典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当前茶文化与古典音乐教育的结合,可以对培养人的审美观念、文化理念产生深远影响,从表面上看古典音乐和茶文化是传统文化艺术的两个重要分支,但是在某种情况下,也可以将二者有效结合在一起,从而给人们带来一场视觉盛宴。茶文化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指的是喝茶看戏,更重要的是运用各种茶事活动,将其中蕴含的茶道和茶德体悟出来,从而达到以茶会友、以茶养生的较高境界。采茶戏和采茶歌的出现是茶文化与古典音乐之间融合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二者之间的融合,能够实现古典音乐教育与茶文化在精神层面上的碰撞和结合。我国古代就十分流行饮茶这种流行的娱乐活动,在活动中不乏各种乐器的伴奏。古典音乐教育与茶文化的结合价值延续至今,这就说明在古典音乐教育中加强茶文化的应用具有深远意义,可以在营造良好氛围的同时又能给人带来一种身心放松、心情愉悦之感。然而,在古典音乐教育中依然存在忽略茶文化使用的情况,教育者过于注重对学生古典音乐理论知识、技艺技能的培养,未能加强茶文化与古典音乐教育之间的融合。在古典音乐鉴赏、音乐传播、音乐实践等方面未能合理运用茶文化,从而导致学生对茶文化的认识不足,降低古典音乐教育的效果,难以实现茶文化有效传承的目的。

6茶文化在古典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6.1古典音乐鉴赏中运用茶文化

在古典音乐鉴赏以及现代茶艺表演的欣赏中,可以增加学生对二者的认识,并且深刻体会到茶文化的内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设计与茶文化知识有关的音乐,然后带入课堂,要求学生在聆听过程中了解、认识中国传统茶文化。从目前的古典音乐教育形式而言,普遍存在教师单纯注重知识灌输,缺乏学生情感培养和鉴赏能力培养的情况。教师需要充分改变这种教学方式,运用引导学生鉴赏和解读有关茶文化音乐的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古典音乐教育来学习茶文化,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在古典音乐鉴赏中运用茶文化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想象力,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学生,而是要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锻炼,引导学生在古典音乐鉴赏中体味传统文化和优秀茶文化,还要为学生提供了解茶文化历史的空间与时间,积极对茶文化中的茶道精神、茶诗歌、茶思想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在古典音乐鉴赏中可以感受到与茶文化有关的悠久历史、丰富内涵。

6.2古典音乐传播中运用茶文化

古典音乐教育中,茶文化的应用需要教师树立正确教学观念,要积极明确茶文化对古典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当然茶文化除了可以用在古典音乐鉴赏教学中,也可以将古典音乐传播教学与茶文化结合。在传播中国茶文化的过程中,古典音乐是重要媒介,而且民歌最能将文化艺术的特征展现出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唱有关茶文化的民歌,从而实现茶文化在古典音乐传播中的有效运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强调现代音乐,而是要结合古典传统音乐培养学生的良好审美能力和文化学习意识。现阶段最能反映出民族特色的古典音乐就是采茶歌,因此教师可以将采茶歌适当引入到课堂中。教师需要在新时期背景下,善于运用多媒体等硬件设施和教学方式为学生展示各种形象的、艺术的茶艺表演,从而真正达到古典音乐教育和表演以及茶文化之间有机结合,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促进古典音乐有效传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民歌,并对传统的民歌进行有效地传播,增加学生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在此过程中可以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提升文化传播整体效率。学生在古典音乐传播中结合茶文化,也能增强学生对茶文化学习的全面认识,感受其中的文化理念和内涵。

6.3古典音乐实践中运用茶文化

当前茶文化可以应用在古典音乐的实践教育中,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对茶文化的学习能力以及古典音乐实践能力。音乐可以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给学生带来轻松愉悦的心情。当前存在古典音乐教育和茶文化融合不深,尚未落实到实践中去的问题。古典音乐教育需要推动茶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延续,当前古典音乐实践中运用茶文化是茶文化传播和古典音乐教育创新的最关键一步。古典音乐教育实践与茶文化之间的融合目的是传播茶文化,并在音乐实践过程中帮助学生扩大想象空间,不再受到形象思维的限制,使学生可以将古典音乐贯穿至实际生活中。在音乐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再现具有意义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对原始的音乐创作方式进行有效分析。学生在观察文化音乐作品的再创造中,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投入进去,通过自己想要表达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突破学生原有的思维格局,增强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令学生在精神层面上理解和诠释茶文化内涵。

7结语

音乐教育的第一步是音乐鉴赏,只有培养学生一定的鉴赏能力,才能帮助学生尊重感悟到茶文化在古典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和传播作用。所以教师可以在古典音乐鉴赏中运用茶文化,培育学生与茶文化有关的音乐鉴赏能力。并且可以在古典音乐传播、古典音乐实践中运用茶文化,发挥茶文化对学生古典音乐学习的作用,培育学生文化学习与古典音乐教育相融合的意识。

参考文献:

[1]李晓亮.从传统茶文化的变迁看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差异[J].福建茶叶,2017(07):359-360.

[2]袁冬.音乐教育与茶文化的融合及其关系探究[J].福建茶叶,2017(09):180-181.

[3]魏韶亮.浅析音乐教育在茶文化中的应用及作用[J].福建茶叶,2018(02):204-205.

[4]白宇阳.浅析茶文化与二胡音乐的深层次融合发展[J].戏剧之家,2018(15):64.

[5]白雪.茶文化对音乐教学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思路[J].福建茶叶,2018(11):176.

[6]阎妍.音乐教育与茶文化的关系解读[J].福建茶叶,2016(06):292-293.

第5篇:古典文化教育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职语文;美育功能

教育部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统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的覆盖面。国务院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并对传统文化美育提出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精神,充分发挥文化的美育功能,实现传统文化与高职教育深度融合的新要求。对此,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深刻认知传统文化的美育功能和意义,积极推进传统文化进课堂,促进当代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高职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

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开始,语文就是重要的学科体系,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进入新时代,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改革,高职教育树立内涵式发展目标,在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审美教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向大学生实施美育,对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塑造大学生的正确审美观念,增强其审美能力,还可以净化大学生心灵、培养其高尚道德情操[1]。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中涵盖大量文学作品,其中包括作者创作背景与心路历程,透过文学作品可以感受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变化,是塑造大学生健全完善人格的重要素材。高职院校实施审美教育的本质,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当代大学生心灵美与行为美;实施美育对大学生的思想、情感、性格与意志均有深刻影响作用,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思想价值观念,陶冶情操、升华心灵。鉴于此,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加大美育力度,循序渐进渗透审美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对语文知识、文学作品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其内在情感共鸣,感受语文独特的价值与魅力,通过学习语文提高自身审美素养与能力,形成良好的审美品质。

2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必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余年历史,其内涵博大精深,是建设文化强国、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因素。然而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西方文化不断传入我国,深刻影响当代青少年的思想价值观,使得大学生对西方文化十分了解,对我国本土传统文化了解甚微,这些均是亟须改变的现状[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具有传承性等特点,使其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文化资源,对厚植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情怀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自觉承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和责任。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是人文素养类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传统文化的美育功能,可以涵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审美能力。

3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现状

近年来,不仅国外快餐文化盛行对我国文化产生巨大冲击,而且网络短视频的快速崛起和发展,使得当代大学生已经习惯于短、平、快的信息传播方式,对于需要集中注意力阅读和深入思考理解的文学作品,普遍表现出学习兴趣偏低的问题。同时,高职院校长期强调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将侧重点着重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动手能力,使得高职学生缺少良好的文学素养。虽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不断加大高职美育工作支持力度,但仍受到种种现实因素影响,导致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运用并不乐观,更难以发挥传统文化的美育功能[3]。

3.1传统文化教学重视度低

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高职院校、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度是影响学生对传统文化吸收和了解的关键性因素。首先,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仍有部分高职院校未深刻认知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难以转变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的思想,语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实施计划等均强调教授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而不是提倡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其次,由于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效果难以被准确、有效的评价,高职院校很难了解传统文化的美育效果,使许多语文教师则削弱重视度,不仅没有增加传统文化相关内容,而且现有的教学内容十分滞后。即便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有一定兴趣,教师也不会耗费过多时间深入讲解,久而久之,学生便失去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欲望。最后,在部分高职学生的固有认知中,传统文化枯燥无趣,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不强,对此,高职院校并未采取有效措施,使得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教育效果不理想。

3.2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甚微

当代大学生普遍对传统文化了解甚微,加之社会发展速度较快,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接触诸多新鲜事物,传统文化因其历史久远,很难真正吸引到当代大学生。因此,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认知相对浅薄。另外,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内容设置不利于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内涵,难以发挥传统文化的美育功能[4]。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均围绕教材和书本展开,很少涉及拓展阅读内容,如古典诗词等,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仅仅是为获取优越考试成绩。然而在此过程中,学生并未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文化背景、思想情感,在被动记忆大量古诗词以后,仍然无法内化吸收。

3.3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存在偏差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正处于认知发展阶段,极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存在偏差,主要原因是受到各类改编影视作品的影响,这类影视作脱离原本含义,经过改编后已经难以彰显传统文化内涵,甚至会造成学生认知产生极大的偏差。例如,小说《封神演义》讲述了纣王昏庸无道,姜子牙等人为捍卫正义做出诸多除恶扬善的故事。但该作品经过现代改编以后,故事情节却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其中妲己成为红颜祸水,因爱恋姜子牙而不得,最终祸国殃民。这种严重脱离实际的故事情节改编,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而且对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发展产生了极大不利影响。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存在偏差,加大了传统文化教育难度,削弱了审美教育效果。

4发挥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美育功能的路径

4.1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

为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功能,高职院校应调整语文课程设置,加大传统文化课程占比,拓展课程的覆盖面,选择具备传统文学或文化背景的专业教师授课,增强语文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融入课堂,这是发挥传统文化美育功能的基础前提[5]。对此,应结合高职学生特点、专业、学情和需求,尽可能选择贴近学生专业的教学内容,以此激发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兴趣。教师应选择具备审美价值的教学内容,以此传递美、展现美,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养成对传统文化之美的赏析能力,继而自觉在实践中弘扬美。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在语言描写中,作者以“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一片叶子和花上”,用一个“泻”字,将月光挥洒至人间的美描写得淋漓尽致,通过精练的语言凝聚美、表现美。用类似这样的文章作为高职语文审美教育的素材,可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增强美育效果。

4.2引入经典篇目,实现以情动人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既是至关重要的文化传承载体,又是蕴含审美价值的教育内容。但由于大部分学生对古典文学学习兴趣不浓厚,高职语文教师很少将其引入课堂教学。对此,高职语文教师应了解学生对古典文学学习兴趣不浓厚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使其可以理解古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深刻情感。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感情一般具有共通性、永恒性。例如,古典文学中的经典篇目《诗经·蒹葭》,表达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以及坚持不懈的追求。这种经典且篇幅较短的文学作品,即便学生不具备较高文学素养,也能够理解其蕴含的深刻情感。因此,高职语文教师在运用传统文化实施美育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篇幅较为简短,字词理解难度较低的篇目,带领学生共同分析和解读,克服学生对字词理解的畏难情绪,并引发大学生内在情感共鸣,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调动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审美教育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6]。再如经典篇目《乡愁》,诗中通过“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贯串全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这些实物,将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作者通过“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表述,表达了对祖国的绵绵怀念。由于大部分高职学生是跨省、跨市来到大学校园,所以会产生思乡情绪,而《乡愁》这一经典篇目可以深深引发大学生情感共鸣。因此,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引入经典篇目,可以在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中,培养学生情趣,提升其品味,从而达到美育的目标[7]。

4.3阅读经典文本,感悟形式之美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内在含义是指达成教育目标仅依靠兴趣是难以实现的,而乐是关键,要充分认可乐的教化作用。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不只是音乐可以体现出教化作用,诵读同样是教化的有效手段。通过带领学生诵读经典文本,学生可以理解其中深层次情感表达,将经典文本中所承载的文化理念、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渗透学生内心,真正打动学生的心灵。古典诗歌以“平仄规律”形成独特的语言美。在指导学生诵读经典文本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古典诗歌的朗读示范,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体会古典诗词的音韵美、感悟作品形式美,发挥古典诗词等文本的美育功能[8]。

4.4结合专业实践,实现教与学的生活化

当前,大部分高职学生都能认识到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在实践中普遍认为传统文化与专业无关联,难以对自身专业实践起到任何帮助,加之高职的人才培养理念强调实践,使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论学习兴趣偏低。面对这类现实情况,高职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将传统文化作为独立理论讲解,而是应结合学生的专业实践,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体验感、参与感及获得感。以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为例,高职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挖人文景观背后的文化意义与价值。在此过程中,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为学生布置相关作业,使学生利用假期、周末时间,采集家乡人文景观的资料,深挖文化内涵与价值,并在课堂中展示成果。这一举措不仅将传统文化审美教育与学生专业实践融合,促进了教与学的生活化,缩短了传统文化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传统文化,并打破了高职语文课堂教学局限,使学生可以在生活与实践中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审美教育[9]。

4.5结合学生兴趣,弘扬美育精神

兴趣是学习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当前高职学生虽然对传统文化学习兴致不高,但对国潮衍生事物却有着浓厚兴趣,如汉服、故宫文创、国风舞蹈等。因此,高职语文教师应广泛了解学生的兴趣点,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传播传统文化,为发挥传统文化的美育功能奠定坚实基础。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创设沉浸式体验氛围,选择当下大学生喜爱的且具备审美教育价值的影视作品、短视频等,在课堂中共同观看赏析。例如,教师可以从网络平台下载汉服制作的视频供学生欣赏,并与古典文学讲授相结合,从而实现文学与艺术欣赏教育的协同,使古典文学讲授不再枯燥无趣,循序渐进地提高高职学生审美能力与审美素养[10]。

4.6加强师资建设,增强美育能力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发挥文化的美育功能,对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有较高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大语文教师选拔与培养力度。首先,在高职语文教师选拔过程中,应着重考察语文教师的文化修养,并将其设置为固定门槛。同时要保证引入师资队伍中的语文教师均具备较高的传统文化修养。其次,在语文教师培训过程中,可以开设传统文化研习课程,使语文教师循序渐进地提高文化修养与美育能力[11]。最后,高职院校可以派遣语文教师外出学习进修,或聘请传统文化研究领域专家和学者到校,面向语文教师组织文化讲座、座谈会等,不断深化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在培训与讲座中,要着重强调传统文化的美育功能,使语文教师养成基本的审美素养和审美教育能力,以便更好地胜任语文教学,发挥传统文化的美育功能。

5结束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当今时代背景下,加大高职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力度,可以使大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内在价值与魅力,形成坚定的文化自信,积极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提高传统文化教育重视度,广泛整合文化资源,发挥传统文化的审美教育价值,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传统文化的美育效果,助力高职院校培养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韩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语文教学的融合研究[J].科技资讯,2022,20(8):172-175.

[2]吴婧.中华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课程中的渗透[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2(4):77-80.

[3]雷红秀.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3):113-115.

[4]张雨彤.浅论中华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育中的美育功能[J].汉字文化,2021(24):48-49.

[5]杨若诗.浅论中华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育中的美育功能[J].汉字文化,2021(20):173-174.

[6]丛何,杨迪.教育生态化视阈下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0,33(5):147-149.

[7]叶春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的融合与传承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6):275-276,284.

[8]康国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语文教学的融合策略[J].课外语文,2019(7):160,162.

[9]徐京魁.高职语文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的路径研究[J].商业故事,2018(19):172.

[10]余海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融合发展研究[J].前沿,2017(9):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