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范文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精选(九篇)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第1篇: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范文

?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03-0045-05

对于《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一课的教学处理,多数教师是把思想家的思想分别讲述,然后归纳其共性,同时还涉及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界产生的影响,融入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这些处理符合一般教学需求,但也存在着不足:一方面明清时期是否存在资本主义萌芽,学术界还有争论;另一方面,以上教学处理只见思想,不见源头,既没有探讨李贽与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内在逻辑关系,也没有解决这些疑难问题:既然这些思想家批判专制,为何就不能称之为“民权意识”?究竟如何理解“活跃”?笔者认为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明末清初思想家们的思想。

《浙江省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该课的“基本要求”为: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发展要求”为:认识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主张的思想价值。认识思想价值的前提是对思想本身的理解,笔者把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为从其产生原因来切入,对教材逻辑进行一定调整,将明朝中后期李贽的思想列入背景考察,通过对时代背景和思想内在发展脉络的考察,尝试选择了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共有的“遗民”身份去理解他们的思想及其价值。

(一)什么是“遗民”?

遗民就是中国古代“每当新旧王朝更替之际,总要涌现出一批缅怀故国,隐遁乡野,不仕新朝的知识分子。习惯上把他们称为遗民”。①

(二)增加“遗民”概念作为突破重难点的原因

一般认为,在一课时完成教学的情况下,再增加概念,是不可取的。但笔者认为此课教学中应该而且可以引入“遗民”的概念:

首先,教学应基于学情并重视理解。高三文科学生在语文等科中已接触过类似“遗民”群体,比如文天祥就是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一般经历的人。思想史理解式教学的特征在于思想本身的逻辑体系性,而这又根源于思想的逻辑起点。思想家的思考起点可以定位于其身份或立场等,一旦理解了这一点,就能理顺其思想发展脉络。

第二,理解前提是真实的。引入的概念必须是真实的或客观的,应杜绝臆造。遗民的存在是明末清初的普遍现象,当时存在着相当多的遗民学者:

从顺治元年到康熙二十年约三四十年间,完全是前明遗老支配学界……他们元气极旺盛,像用大刀阔斧打开局面……康熙二十年以后,形势渐渐变了。遗老大师,凋谢略尽。后起之秀,多半在新朝生长,对于新朝的仇恨,自然减轻……所以这个时候的学术界,虽没有前次之波澜壮阔,然而日趋于健实有条理。②

梁启超把明末清初思潮的涨落与遗民这一概念联系起来,可谓公允。真实的理解还在于该概念是否被思想家本身认同,他们是否能确认自己的身份。《王夫之自题墓志铭》中写到“有明遗臣行人王夫之字而农葬于此”,其他两人也是视己如此。

第三,理解应有逻辑。笔者力图引导学生认识的逻辑是:明遗民反思明亡教训,认为明亡于政治上的君主专制和思想上心学(儒学)的空疏。因此,他们在政治上提出批判君主专制,限制君权;思想上不自觉地发展了李贽的儒学思想,改造或否定心学,主张经世致用的实学。出于对儒家文化命运的危机感,他们提出国与天下之辨,传承儒家文化,进行讲学或著述等活动。清康熙时政策调整等原因导致遗民群体变化,思想趋于平和。他们提出的种种主张,虽然相当活跃,但不可能是近代的。当然,这种活跃也是有价值的。对传统文化主流思想而言:它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延续、转变和发展;对近现代社会来说,它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促成了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并深刻地影响着清末民初的思想家和民主革命家;对整个中华民族而言,它发展了儒家的气节观,给民族精神以新内涵。

综上所述,笔者试图改变就“思想论思想”的教学思路,从思想家自身认定的遗民身份去探究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通过理解去达成教学目标。

(一)确定身份,通过渲染明末清初的社会环境导入课题,再现历史现场

该环节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遗民与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密切关系,在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隐性的教材史料,适当补充课外史料:

材料一:乾隆皇帝在乾隆四十一年正式提出编纂的《贰臣传》,分甲乙两编,共收录了明末清初在明清两朝为官的人物120余人。

――参见范文澜《中国通史》

清初遗民(不仕新朝的知识分子)人数之多,无从统计。近人孙静庵《明遗民录》立传800多人。

――钱茂伟《明代史学的历程》

材料二:人去世之后,一般都会穿上寿衣,放到木制棺材里下葬。黄宗羲却希望自己死后将头发散开,盖上一条单被,放在一个石头棺材里裸葬。

――《黄宗羲,为何坚持裸葬自己》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精卫》顾炎武写于1647年

有明遗臣行人王夫之字而农葬于此。

――王夫之自题墓志铭

这些材料,不仅让学生确证了三大思想家的遗民身份,他们的行为也给学生带来了心灵上的震撼。他们有如此坚定的气节和人格,必然有不一样的思想境界。

(二)以身份悟思想内涵,形成对思想家思想和行为的逻辑理解

环节一:明遗民从政治层面反思明亡教训

在了解遗民及其生活的历史现场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展开历史想象:明遗民可能会做哪些事?学生很自然得出他们会反思明亡教训或参加组织反清斗争。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原典,探究明遗民对明亡这一重大事件反思的内容。这里“我们不仅要精选通俗易懂的思想文本,而且所选文本之间要有逻辑关系,这样的文本才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有利于他们形成一些认识”。①笔者选择了与教材内容相符或高考曾经涉及的材料理解遗民在政治层面的反思:

材料三:有明之无善治, 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分享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

――顾炎武《日知录》

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然则尊令长之秩,而予以生财治人之权……设世官之奖……所谓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二千年以来之敝可以复振。

――顾炎武《郡县论》

第一,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以上思想文本,结合必修一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史实,学生可以得到以下逻辑认识:遗民反思明亡于无善治(实行君主专制),批判专制并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如黄的设相分君权,顾的众治分君权主张。

第二,教师以顾炎武《郡县论》为案例,引导学生结合分封制和郡县制的知识,理解顾的“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思想。学生可得出:顾指出了历史是发展的,分封制被郡县制代替是历史的必然,但郡县制也会有弊端。为此,他提出解决郡县之弊的方法: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之后,教师再解析“尊令长之秩,而予以生财治人之权”的含义,让学生结合所学“世官制”解释“设世官之奖”是如何改变郡县制下的官制的,从而导出其实质仍旧是对旧体制的改良,这符合遗民的认识。

环节二:明遗民从思想文化层面反思明亡教训

思想史的教学应避免简单的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附会,“但是,在中学他们的思想仍被解释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反应”,思想史需要交代思想的来源,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明末清初思想的儒家性质,还可以理清思想的内涵和各思想发展的脉络。否则,某个思想家“就会变成一个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横空出世的思想家,无根无土,历史唯物主义无形中就被抽掉了”,①明末清初的三大遗民思想家的思想还来自于从思想文化层面对明亡的反思,其某些方面不自觉地继承了李贽的思想。

材料四:(明朝)嘉靖以来,王门(王守仁1528年去世)弟子在朝廷和地方身居显位者比比皆是……在他们的提倡下,终日清谈成了整个官场的作风。什么国计民生……一概不学、不懂……心学蛊空了人们的灵魂。迂腐、愚昧、空虚,是这个时代士大夫阶层的共同品格。

――张显清《晚明心学的没落与

实学思潮的兴起》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神州荡覆,宗庙丘墟。

――顾炎武

材料五:就此百姓日用处提撕一番,如好货,如好色……是真迩言也……夫童心者,真心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李贽《焚书》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藏书》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大抵圣言切实有用,不是空头。

――李贽《焚书》

学必经世。

――李贽《藏书》

材料六:道无定体,学贵适用。

――黄宗羲

夫私者,人之心也。

――李贽《藏书》

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是常情也。――顾炎武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

――黄宗羲

商贾贸贩之不可缺也,民非是无以通有无而赡生理。

――王夫之《宋论》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阅读材料四,引导学生理解王阳明去世时心学的生存生态:发展迅猛,成为了一股思潮,但消极方面也造成了明末社会风气的空疏。正如顾炎武所说最后造成“神州荡覆,宗庙丘墟”。而李贽就是最先出来反思这一现象的思想家。接着,运用材料五对李贽思想进行探究,教师让学生摘出能体现李贽发展王阳明心学的关键词。之后运用逻辑推理,得到以下信息链:心(理)在日常生活中,心是私的,李贽称之为童心。私心是讲实际的,上升到做学问就是必须“经世致用”。可让学生比较材料六中顾、黄、王的思想与李贽思想的类似之处,从内在脉络上认识到明中期的李贽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性发展为明末清初顾、黄、王等思想家再次批判空疏的心学,构建实学奠定了基础。最后,精读材料六,指导学生找出顾、黄、王沿着李贽的思路,深入探讨心之内涵的关键词,得出心是私的,自私是人之常情,黄宗羲更是进一步提出人是自私自利的。最后教师解释王夫之的“商业不可缺”论和黄宗羲的“工商皆本”观,黄宗羲等人提出人心的自私自利性,当然要重视商业这一最能体现本性的行业,最后发展出了“工商皆本”思想。这比从资本主义萌芽角度解释工商皆本或许更有说服力一些。

环节三:从遗民视角去认识明末清初时期的国与天下之辨。

对顾炎武的亡国与亡天下的思辨,如果引导学生从遗民的视角去分析,或许会得出更好的理解。“黄、顾、王都生于明万历年间,卒于清康熙年间。清初,他们联络通气,分头坚持抗清。晚年,他们又都不约而同地拒绝清王朝的征聘,至死不忘亡国之恨。用我们今天的眼光看,这次改朝换代同汉代秦、唐代隋的性质是一样的。但当时人们可没这觉悟。当时是一种‘种族’观念,‘华夏’基本指汉族,包括满族在内的周边民族都被视为‘夷狄’。读书人普遍是贵华夏、贱夷狄。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明王朝,居然被新兴的满族建立的清王朝取代,这种改天换地的大动荡深深刺激着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①

材料七:一般的改朝换代只是朝廷变姓易主,衣冠礼乐还是照旧,从士大夫到普通民众的生活,感觉不到多大变化。而像赵宋亡于蒙元、朱明为满清取代,异族入主中原,情况就不同了。王夫之曾说:“历代亡国,无足轻重;只有南宋之亡,则衣冠文物亦与之俱亡了”。

――陈平原、杜玲玲编:《追忆章太炎》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改姓易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

材料八:康熙二十年以后,形势渐渐变了。遗老大师,凋谢略尽。……谈到经世,不能不论到时政,开口便触忌讳。经过屡次文字狱之后,人人都有戒心。一面社会日趋安宁,人人都有安心求学的余裕,又有康熙帝这种“右文之主”极力提倡。所以这个时候的学术界,虽没有前次之波澜壮阔,然而日趋于健实有条理。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阅读材料七,结合王夫之和顾炎武的观点,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说的亡国就是改朝换代,亡天下就是文化的沦亡。在遗民们看来,当时满族入主中原,儒家(汉族)文化沦亡了,天下也亡了。接着,教师讲述顾、黄、王中年之后开始的儒家文化传播经历,他们或讲学或游历或著述。作为遗民,当时在政治和军事上反清已不可能,只能进行文化上的反清,自觉担负起文化拯救的责任。再通过材料八并结合选修四康熙作为“右文之主”崇尚儒家文化的史实,就可以符合逻辑地得出,正是康熙年间遗民的陆续去世和清朝对儒家文化的提倡等原因,导致了遗民存在的自然、政治、文化条件都消失了,所以活跃的思潮也就消失了。

(三)用身份辨思想价值,解析思想对历史发展的主客观效果

虽然康熙年间儒家思想趋于平和,但思想家对明亡的反思和实践活动的影响却有多方面的价值。以往分析明末清初思想时,较多的倾向有两种:其一,过度和当下生活联系,强调思想的道德意义,导致学生对思想内涵认识的迷惘。其二,空泛地就一方面阐述思想的进步意义。或突出其民主性,或突出对思想解放的价值。其实这都不太符合三大思想家的遗民身份属性,有拔高或片面认识的嫌疑。

材料九:正是在实学思潮的荡涤下,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理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最终成为一代学术的主流。

――黄爱平《论明末清初学术向

传统经学的回归》

谭嗣同十分推崇王夫之,认为其著作是“兴民权之微旨”。章炳麟改名绛(顾炎武初名绛),号太炎,明白宣示他是顾炎武学说的继承者。梁启超将《明夷待访录》视为“宣传民主主义的工具”。孙中山等则抽印《明夷待访录》中的《原君》《原臣》分发同志,鼓动反对清王朝的民主革命。

――岳麓版教科书

遗民者,天地之元气也。

――黄宗羲

黄宗羲、全祖望以“宇宙元气”“天地正气”来表彰明末清初的遗民,不单是局囿于传统的忠义,而是从民族精神着眼的……黑格尔说:“传统并不是一尊不动的石像,而是生命洋溢的,有如一道洪流,离开它的源头愈远,它就膨胀得愈大。”浩然正气的历久不衰,并在不同的历史情境下萌发出许多新意蕴来,证实了这句名言的真理性。

――朱义禄《论黄宗羲与全祖望的“遗民”观》

历史理解是多元的,对历史意义和价值的阐释应体现多维度的认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本节用了1.5个课时),用遗民身份去透析其思想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因为这身份决定了其思想在短、中、长三时段内的价值。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材料九从这三个维度研讨清初活跃思潮的价值;论短时段,遗民们虽然没有发明一种新的思想体系,但却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延续、转变和发展。论中时段(清末),遗民们在反思明亡教训中发展起来的反专制思想,客观上成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共同的理论武器;论长时段,遗民重气节,这已成了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之所在。

第2篇: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范文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造成中国历史上是少有的“百家争鸣”的思想解放的局面,其间出现儒家、道家、墨家及法家诸学派。这次思想解放的共同特点,是人们在扬弃殷商以来流行的占卜文化的同时,发展了华夏民族最初──尽管还很粗糙──的理论思惟形式。华夏文化早期大师老冉扬弃殷商文化糟粕(同时也继承了殷商的精华),发展出与自然十分接近的道家学说;孔子和墨子则扬弃老子学说中的消极的部分,发展出注重政治实践(“学而优则仕”,仕,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当官”)和社会实效的儒家和墨家学说。孔子学说中强调人的能动性的部分后来为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和荀子(“人定胜天”)抽象出来并推至很高(不亚近世叔本华和尼采的学说)的地位。孔子学说中的中庸的伦理学说,为统治者所发挥,成为社会管理的思想工具,而老子创立的道家学说经过庄子的发展则逐渐为被压迫的社会阶层所接受,并成为反抗阶级压迫的思想武器。二者构成后世华夏思想对立统一的主要方面。

西汉至魏晋时期,中国政治经济由北方向南方迁移。伴随这种迁移的是中华民族思想新的解放。西汉武帝时,因北部(匈奴南犯)压力所产生的巩固政权的需要,汉武帝利用董仲舒“独尊儒术”的主张,对原始儒学中强调人的能动性和原始民主的部分进行了修正,使之成为为封建专制服务的学说。至此,儒学的生命力开始枯竭。

东汉之后,由于大规模战乱,儒学失去了支撑社会心理的功能,从而也失去了它对社会人伦的约束力。在这种由儒学衰落造成的普遍的心理空虚中,由老庄无为学说揉合而成的玄学成为社会思潮。玄学的产生在当时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方面它在社会心理失衡时给人以新的心理支撑。它主张毁弃礼法,追求自然,这已有了思想启蒙的意义。比如鲍敬言在《无君论》中把自然之礼置于皇权之上,这就削弱了人对皇权的依附,从而加强了人与客观自然的联系。另一方面,由于当时社会并不具有社会关系变革的经济条件,因而,这种由北方游牧民族南犯引起的混乱,并没有给当时中国带来象日耳曼人和匈奴人带给欧洲那样的新前景,大动乱之后社会最终只有消极地回归到“无”的世界。“贵无”(何晏、王弼)意识反映了这一时期文人的苦闷。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经济重心逐渐由北向南迁移,从而经济重心和政治重心发生分离的时期。这时政治仍以北方为重心,而经济重心已向长江流域移动。这种离心到唐宋时已随大运河的开辟成为定局。此间,广阔且未开发的长江两岸为北方自然经济和封建社会系统提供了新的复制空间,这再一次激起中华民族再建秦汉社会系统的热情。这种热情在玄学以及西传佛学的催动下,形成了一种新的有生命力的社会思想。

儒学在东方中国的衰落为西亚南亚诸文化传播提供了广大的市场。东汉始,中国相继传入袄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前几种宗教主要在西域胡商中流传,汉人多奉老子为教祖并开始接纳佛教。与基督教一样,佛教在早期也是劳动人民思想解放的武器。佛教初入中国(这是中国较早时期的吸收西方优秀文化的思想运动)时,中国正处经济文化重心即将南迁和江南即将进入开发时期。经济空间的大规模开发要求人们的思想空间也要有一个大解放,这就使得道家思想和佛学思想成了当时正处经济大变动之初的人们自觉接受的思惟形式。且不说老庄思想中那狂放无羁、恣肆的文风对当时人们的守旧思想产生多大的冲击力,只要看看老庄学中那丰富的相对论式的思惟形式,就不难理解道家思想在这一时期盛行的原因。然而,中国的玄学只是一枝不结果的花,单凭其只破不立的玄想尚不足以推动当时人们的思想解放,恰巧,佛学的传入为当时社会出现的开放思潮增加了新动力。佛学在它传入中国之初,并不只有麻醉人民思想的一面,它更有解放人民思想的一面。以禅宗为例,南禅慧能“顿悟说”主张人人都可以独立自悟,自修成佛,没有必要依赖外界的帮助。这与欧洲马丁·路德提出的个人凭信仰就可以自救的见解何其相似!不同的只是,欧洲二元性质(自然经济和趋向商品化的手工业经济并存,世俗权力和宗教权力并存)的社会结构使马丁·路德掀起的思想解放运动有一个资本主义的前途,而中国的这次思想解放由于没有新经济体系的接纳,在经过一番波折后,不得不又回到传统的思想方式之中。至于那些不甘“招安”的文人只有在充满道家意识的“桃花源”中,寄托自己那“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1]的理想。

唐始,建立在自然经济和小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华夏传统思想方法在生克融溶中的演进步入成熟的阶段。此时南方土地开发日趋饱和,生产由粗放经营转向精耕细作式经营;与此相应,外来的佛学思想在与中国的儒学和道学交融后,在中国扎根并与道学一起在唐韩愈倡导的“复古运动”中,开始接受儒学的“招安”。宋时,中国南方开始有了微弱的商品经济,与此相随的是佛学和道学思想中的理性意识开始向儒学渗透,与儒学产生共融,并由此诞生了以宋明理学为标志的新儒学。朱熹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理”是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朱熹把“理”推至无尚地位后,接着又把儒家社会规范纳入理义之中。他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皆盖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2]在此,“理”又成了儒学的核心内容。同时,朱熹又把佛学禅宗中的灭除杂念的修行思想与儒学的修身思想揉合一体,提出“去人欲,存天理”[3]的伦理规范,就这样,道释儒三家在宋明理学中得到天衣无缝的融合。

与黑格尔学说的──它在与专制社会妥协同时,也培养出了革命的意识──命运相似,朱熹以后,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进程,在对宋人空谈亡国现象的痛心反省中产生了与德国黑格尔之后相似,但却是低层次的演进。

第一个担当起改造程朱理学的是陆九渊。他扬弃了程朱哲学中对外部儒家规范的承认──这与中国佛教中南禅对北禅的扬弃相似,直接提出“心即理也”。[4]这种主张又由王守仁推至顶峰:他干脆提出:“心外无物”[5]的命题──这与西方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命题有相似的思想变革意义。这个命题的哲学价值在于它把宋儒之“理”,从外部搬至人的内心,也就是说,人们可以根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去把握,而不是一味被动地去适应外部规范。这样就把人们的认识从现实的儒学礼教中解脱出来,使人们有了独立判断的可能。这不能不说是由程朱理学土壤中生发出的进步的思想之花。

与黑格尔思想培养出来的两类学生──一类是空谈“批判”的青年黑格尔派,另一类是追求实践的青年马克思──的后果相似,王守仁的弟子王艮把老师的“理”从内心又拉回到现实,提出:“即事是学,即事是道”[6]的命题;李贽更执极端,大呼“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7]强调个性解放:“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8]最有意义的,是李贽提出:“天下万物皆生于两,不生于一”[9]的一反东方大一统思惟常规的命题:他在《夫妇论》这篇不长的文章中鲜明地表达出他的本体二元论的思想,这与康德“二律背反”的命题何其相似;可惜的是,李贽这种跨时代的思想闪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也没有为学人偏爱,正如在康德与黑格尔之间,中国人更青睐后者一样。

李贽之后,中国思想界出现注重修身与实践相结合的风尚,其代表人物是明清之际的的三大思想家即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其学说特点是强调“崇实致用”。大概是对宋明亡国的惨痛教训,明清以后的学人不再只限于解释世界,而是勇敢地从事政治变革的斗争:黄、顾二人均是以反宦官为宗旨的“复社”中的重要人物,王夫之更是率兵抗清的的勇将。这种文人注重实践的学风使中国思想解放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阶段。

即使是改良性实践,也必然要触动外部的权威世界。明清以来,中国学人高举起思想解放的大旗,从不同方面对旧文化发起全面持久的冲击。这个进程大体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宋明理学中的理性思想及老庄思想中的平均主义为基础理论的变革,其代表人物前者如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等,后者如洪秀全等。前者试图在不触动旧体制的前提下,使中国实现近代工业的变革。后者则试图旧体制,在保留小农业的前提下建立平均主义的理想王国。有意义的是,洪秀全把中国农民的原始平等思想与基督教中的平等思想相结合,这标志着中国人自学习西来佛教后,再次开始注意从西方文化中吸取思想养料。洪秀全唤起中国南方农民对平均田地的热情,建立了庞大的农民政权。但是,由于当时的中国农民很难理解同时生的商品经济的意义,因而,他们对商品经济原则抱有大偏见。对他们来说,商品经济就是西洋人的杀人越货及国内财东的高利贷剥削。这也难怪,那时的中国人从没感受到发生于生产领域的商品经济,他们感受到的更多的是限于流通领域的商业经济,而商业经济往往使不从事生产的“倒爷”发财,使生产者,特别是小生产者破产。于是,中国人传统观念中往往把“商品经济”与“商业经济”混为一谈,把商品生产者与“奸商”混为一谈。结果,传统的中国人在制止商业经济的同时,也阻塞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样的道理,传统中国人在从事商品经济的同时,也很容易滑向商业经济。

真正让中国人大开眼界的是手持火与剑的西方殖民帝国主义者。他们在用火炮打开中国东部大门并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罪孽的同时,也给中国输入了商品生产方式。这就使商品生产方式蒙上了一层血衣。这层可怖的包装给传统的中国人造成进一步的错觉:即商品经济就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这种认识上的误差使饱受西方列强压迫的中国人在感情上很难接受国民经济向商品经济,继而市场经济的转变的抉择。相反,西方人在东方犯下的许多骇人听闻的罪案,更使中国人钟情本民族文化中的“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资源配置原则,并按这个原则来理解后来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这一认识偏差直到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之前都没有得到根本的纠正。

太平天国及洋务运动失败使明清以来的中华民族思想解放运动进入第二阶段。甲午惨败,使中国学人自南宋灭亡后再次有了丧权辱国的体验,并被迫再次反省。中国学者在痛苦中意识到,排斥外来思想,封闭锁国不能自救,自此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进程开始面向世界,希望从西方寻求中国解放的新力量。这个过程一开始就分为两种路线:一是学习西方的物质手段以加固封建政体;另一是学习西方物质和文化手段以变革封建社会。前者的代表人物是光绪帝为首的近代改良派,后者的代表人物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近代民主派。双方斗争最终在袁世凯复辟中双双败北。幸好,袁世凯封建复辟只是一次仅有八十三天的回光返照。此后,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进程出现再次飞跃,其特点是:西方的进步思想与中国实际结合。这种结合标志着中华民族思想解放运动日益走向成熟。

袁世凯复辟失败后,中国出现分别代表两种前途的力量:一种是军阀封建势力,另一是中国民主派力量。双方为了不同的政治理念,展开了殊死的斗争。这种斗争到1919年发生了质的变化:苏联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登陆。孙中山适应这一历史潮流,实行新三民主义,极大地唤发了中国民众的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热情。人民站在民主派一边,民主派北伐取得了胜利。

但是,与西方早期资本主义的民主派不同,当时中国的民主派已分别隶属于不同的思想体系:一种是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想与中国官僚资本的现实相结合的思想体系,一种是西方的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穷苦农民和工人的革命要求相结合的思想体系。它们的政治代表,前者是以为首的,后者是以为首的共产党。北阀结束后,中国开始出现外来思想在两种力量的斗争中扎根于中国的历程。一方面用东方人习惯的方式来实现孙中山放弃了的旧三民主义;也用中国人习惯的方式来实现“五四”时期、陈独秀等传播的社会主义。结果西方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在中国获得胜利。其间,共产党经过1927年的大革命失败和1934至1935年被迫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在痛苦经历中进一步解放思想,终于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即思想。1949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打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人民开始经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进程中的最伟大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中国人民通过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探索,使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从理论、运动、转变为开放和富有活力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建国之初,中国广大个体农民很难用西方人习惯的理性思维来理解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核,很难理解“社会主义”实质上就是一种保证人类社会日益实现社会化,特别在生产资料领域实现社会化的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创始人卡尔·马克思设计了一种“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模式来容纳未来将出现的社会所有制。然而,所有这些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磁场中变了形。我们废除了私有制,却长期且大量地保留着国有(国营)所有制,并把国有制视为不能变更的公有制的最高形式。我们把外延扩大再生产为特征的“大工业”理解为“社会化”经济的理想形式。社会主义消灭剥削的主张,在中国传统的思维定势中曲解为“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小农式憧憬。一句话,多数中国人当时很难把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及其高级形式即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相反还有许多人认为: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水火不容的经济形式。这种认识偏差在“”中被推至极端。当时所谓“刘邓路线”实际上就是中国共产党内主张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道路的人们所推行的在今天看来是正确的富国之路。“”中,相当多的人都陷在传统的和“左”的偏见混合造成的对社会主义的误解中不能自拨,他们在批判商品经济的同时,使整个国民经济全面回到“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绝对平均主义的社会体制之中。老庄思想中“绝圣弃智”的主张在“”中变为对知识分子的迫害和大规模改造运动;儒家的忠君观念在“”变为对全国亿万人的表忠心活动。当时,流通领域经济活动都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了,消费品平均分配,剩余全部上交国家,以致中国经济几乎走到崩溃的边缘,中国再次与世界拉开了距离。

1978年,邓小平总结中国社会主义探索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高举思想解放大旗,突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框子,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以大无畏的政治勇气提醒人们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经过二十年的成功实线,最终形成二十世纪中华民族思想解放进程中继思想之后又一次思想飞跃,并在这次飞跃中形成邓小平理论。

以史为鉴,可知得失。通过回顾中华民族思想解放的历史进程,有三条历史经验值得注意:

经验之一:思想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开放、互容与批判性地吸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使中国思想界出现大繁荣。西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汉未儒学便陷入危机。三国两晋出现的玄学,既是中国对儒学的反叛,又是当时文化思想枯萎的表现。东汉时佛学传入,给中国思想界带来新活力,但随着佛学为统治者在南北朝和隋时推向独一无二的地位之后,佛学的地位便发生动摇。唐韩愈矫枉过正,提高儒学地位,结果造成熔佛、道、儒三家为一炉的宋明理学的出现。宋明理学是中华民族自东汉以来出现的佛道儒三家经过生克溶融之后出现的又一次思想飞跃。本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民主思想传入中国并在1919年“五四”运动中达到高峰。之后中国又开始新的一轮宋明理学、资本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三种思想在中国的生克溶融的过程,最终出现后两种思想与以宋明理学(后发展为所谓“新儒学”)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结果便出现后来发生在中国大陆思想文化和台湾地区及香港、澳门地区的思想文化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吸收的现实。这种现实将在未来──只要它能够长期保持开放、互容和批判性地吸收的趋势──可能对远东地区的儒家思想文化圈的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是中国未来崛起所必需的外部文化环境。

经验之二:思想桎梏往往产生于已往的思想成就。比如“正名”是春秋时儒家提出的概念,是为社会人文物理作出的一种规范,这种概念对后世的社会道德规范的形成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在其发展的同时,也成了社会思想发展的桎梏,以至出现“君以名桎臣,官以名轭民,父以名压子,夫以名困妻,兄弟朋友各挟一名相抗拒”(谭嗣同)的阻碍社会进步的恶习。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曾在近代和现代史中取得很大的成就,但当这两种思想文化传入第三世界国家并在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它们也在这些国家形成阻碍社会进步的思想教条。在当代中国,它们具体表现为“左”和“右”的教条。对新事物,他们不是从实践的标准,而是以“姓社还是姓资”,或以西方所谓“人权标准”(这也是一种教条)标准来衡量,结果竟使“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了被他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10]然而,不管是“左”还是“右”,它们都是思想僵化的后果。在此应特别指出的是:继承中国传统的东西中容易产生僵化,吸收外来的东西时也容易产生僵化,而思想僵化带给中华民族的后果几乎都是灾难性的:中国共产党二十年代末及三十年代初期的挫折、建国后的六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末的“”及苏联九十年代初在所谓“新思维”指导下的“改革”所引发的苏联解体的严重后果,都是很有力的明证。

经验之三:大凡历史处于平稳发展时期,人们的认识容易出现脱离实际,不负责任地坐而论道的倾向,这种倾向往往在政治实践上造成巨大的失误并导致民族危机;相反,每当历史进入危难之际,人们的认识就比较容易进入实事求是的轨道。春秋战国时的大战乱,出现孔子的入仕思想和墨子的求实学风;宋人空谈,导致南宋国破家亡,但这却造成中华民族的思想史出现前所未有的大飞跃,并由此产生了强调“崇实致用”的实学思想。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危难之际的产生了“反对本本主义”思想飞跃;三十年代,中国红军刚出现好转局面,脱离中国实际为特征的王明路线又开始盛行,并由此导致中国工农红军在濒临绝境的情况下,被迫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两次危机迫使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解放思想,并在新的认识基础上形成了以“实事求是”为思想精髓的思想。五十年代经济刚有好转,中国思想界又开始出现脱离实际,崇尚空谈的学风,结果造成十年“”大危机,这场危机又引起人们对中国实际国情的深入认识及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党的思想认识再次转到实事求是的轨道上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特征的邓小平理论。今天我们又面临着一个由邓小平理论奠定的政治经济发展相对好的历史时期,我们是否会汲取历史经验,再次从政治的高度认识学风问题,以免重蹈历史覆辙,这确实是一个历史再次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关国家命运的重大课题。

注释:

[1]陶渊明《读〈山海经〉》

[2]《朱象公文集·卷七十·读大纪》

[3]《朱文公文集·卷三七·与刘共书》

[4]《象山先生全集·卷十一·与李宰》

[5]《阳明全书·与王纯甫》

[6]《语录》

[7]《答邓石阳》

[8]《答耿中丞》

第3篇: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范文

年份考点题型试题分布2014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唐代“三教合一”潮流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早期的西学东渐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汉字的起源演变选择题山东卷文综第13题,天津卷文综历史第2题,海南卷历史第1题,上海卷历史第12题,北京卷文综第12题材料解析题天津卷文综历史第12题选择题全国新课标Ⅱ卷文综第25题,江苏卷历史第1题,海南卷历史第2题,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综第24题,上海卷历史第5题材料解析题安徽卷文综第37题选择题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综第25题选择题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综第26题,浙江卷文综第12题,广东卷文综第15题,全国大纲卷文综第17题材料解析题山东卷文综第38题选择题浙江卷文综第12题选择题重庆卷文综历史第5题,江苏卷历史第3题,北京卷文综第13、15题材料解析题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综第40题选择题上海卷历史第11题选择题北京卷文综第12题,广东卷文综第15题,重庆卷文综历史第1题,四川卷文综历史第3题,全国大纲卷文综第13题,广东卷文综第15题,北京卷文综第15题选择题广东卷文综第12题2015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选择题山东卷文综第13题,安徽卷文综第12题,四川卷文综历史第1题,海南卷历史第1题选择题全国Ⅱ卷文综第24题材料解析题全国Ⅰ卷文综第40题,全国Ⅱ卷文综第40题,上海卷历史第40题,天津卷文综历史第14题选择题海南卷历史第5题,北京卷文综第15题,浙江卷文综第12题材料解析题山东卷文综第38题,江苏卷历史第21题,广东卷文综第38题选择题福建卷文综第17题材料解析题安徽卷文综第36题,天津卷文综历史第14题2015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早期的西学东渐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汉字的起源演变选择题浙江卷文综第17题选择题上海卷历史第10题选择题江苏卷历史第3题,重庆卷文综历史第2题,四川卷文综历史第3题,福建卷文综第16题材料解析题海南卷历史第26题选择题广东卷文综第12题材料解析题北京卷文综第37题从2014年高考以来,全国新课标Ⅰ卷加大了对必修3的考查力度,与必修1、必修2可以说是“三分天下有其一”。从上表统计可知,必修3中古代中国思想、科技与文艺是近两年高考的高频考点,尤其是古代中国思想和科技。考查内容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老子与孔子、百家争鸣、汉代儒学、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等)、古代中国科技(四大发明、早期西学东渐、中西科技对比等)、古代中国文学(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汉字的起源、演变等。题型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解析题。

根据考纲及高考命题趋势,对2016年高考预测如下:提供新材料,设置新情景,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发展演变、阶段特征、与其他学说的关系、与西方同期思想的对比;古代中国科技的辉煌成就、中西科技对比;古代中国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时代特征、演变特征;中西文化特征的对比等。

【金题点睛】

示例1(2015年海南卷历史第1题)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A.重农抑商B.强调制度与秩序

C.厚古薄今D.重视道德与人伦

【答案】B

【解析】重农抑商由法家提出,A项错误;法家倡导法治,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儒家注重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B项正确;厚古薄今主要是儒家的思想主张,C项错误;重视道德与人伦是儒家的主张,D项错误。

变式练习(2015年四川卷文综历史第1题)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

A.克己复礼B.礼法兼用

C.民贵君轻D.选贤举能

【答案】B

【解析】“克己复礼”是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主张,A项错误;“礼法兼用”是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子提出的思想主张,该思想将儒家与法家的观点相融合,B项正确;“民贵君轻”是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提出的思想主张,C项错误;“选贤举能”是战国时期墨家的创始人墨子提出的思想主张,D项错误。

示例2(2015年上海卷历史第10题)在一张地图上,出现了“欧逻巴”“亚细亚”“地中海”“大西洋”“尼罗河”等汉字地名,“大地是球形的”这一观念被引入了中国。这张地图的绘制者是

A.沈括B.马可・波罗

C.利玛窦D.徐光启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早期的西学东渐。材料中这些地理名词是明清时期由传教士带到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参加编绘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传播西方一些地理观念,C项正确。

变式练习(2014年上海卷历史第11题)为了完成图1“中外文化交流”时间轴,在“?”处应填上

图1A.日本派出遣唐使

B.严复所译《天演论》发表

C.火药传入阿拉伯地区

D.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

【答案】D

【解析】从图中时间轴可以看出,“?”处应处于明朝时期。日本派出遣唐使是在唐朝,A项错误;严复所译《天演论》发表于1897年,B项错误;火药传入阿拉伯地区是在13世纪,C项错误;明后期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D项正确。

示例3(2015年江苏卷历史第3题)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

【答案】C

【解析】西汉司马相如是汉赋的代表人物,汉赋辞藻华丽,手法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宏的文化气度,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表明汉赋为统治者服务,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武帝时,已改变无为为积极有为,C项错误,符合题意;赋多用铺陈叙事的手法,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变式练习(2014年四川卷文综历史第3题)太史公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作赋

A.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

B.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

C.创作形式与《诗经》一致

D.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

【答案】B

【解析】司马迁、司马相如均为西汉人,其生前西汉未败亡,A项错误;据材料,司马相如的赋“其要归引之节俭”,且“此与《诗》之风谏何异”,联系《诗经》中对社会黑暗腐败的批判,可推知他们都提倡节俭,反对奢靡,B项正确;赋形式铺排华丽,散文韵文并用,而《诗经》以四言为主,较为平实,C项错误;据材料“相如虽多虚辞滥说”,可知司马相如未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D项错误。

【重点破解】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演变历程

1.春秋战国时期儒学创立与发展

(1)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和“礼”的学说,创立儒学。

(2)战国时期,孟子将孔子的政治主张发展为“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儒学影响力扩大,成为蔚然大宗。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

(1)以儒家思想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思想及法家思想,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

(2)新增“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大一统”等内容。

(3)汉代对儒学的改造,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确立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的权力。

3.宋明儒学发展为理学

派别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代表程颢、程颐

(发展理学)朱熹(理学

集大成者)陆九渊

(开创心学)王阳明(心学

集大成者)不

点哲学

思想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地位明初取得统治地位未取得统治地位对“理”的解释“理”是万事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心即是理”,“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外无物”“心即是理也”方法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体会、贯通“理”(向外)“理”就在自己心中,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向内)相

点地位都属于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内容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理”是儒家伦理道德本质都以儒家伦理道德纲常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影响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有利于维护专制统治;重视个人主观意志力量,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4.明清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

(1)李贽及其思想:他自称“异端”,力图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有强烈的追求个性和发展经济的要求。

(2)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主张:①政治上,反对封建君主专制。②经济上,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③思想上,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

(二)诸子百家中相反的观点

(1)在治国上,儒家主张实行“仁政”,反对严刑峻法;而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

(2)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而荀子主张“性本恶”。

(3)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而庄子主张“顺自然”。

(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强调社会责任;而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

(三)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地位及原因

历程地位原因春秋战国创立和发展时期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冷落“仁政”“德治”等主张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的年代,其主张不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秦朝时期儒家思想受到压制秦统一后,儒家依旧遵循旧的主张,非议郡县制,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能为统治者服务汉代儒学改造时期儒学处于独尊的地位董仲舒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等新内容,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宋明儒学转型和成熟时期儒家思想正统地位更加稳固儒学更加理论化、体系化和思辨化,逐渐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儒家思想发生了转型,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明清之际批判继承时期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和封建统治腐朽(四)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不同

比较项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欧洲的启蒙思想背景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缓慢发展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有较大发展政治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压制封建专制阻碍思想程朱理学、八股取士束缚和限制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性质本质上仍属于封建思想的范畴属于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主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提倡“人民为主”。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政治上:提出三权分立、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的社会蓝图。经济上: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思想上:反对君主专制,提倡自由平等地位没有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成为17―18世纪欧洲的主流思想作用是儒学的新发展,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改革与转型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1.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

(1)先进性:四大发明、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2)广泛性:在数学、天文、历法、冶炼、造纸、印刷、造船、航海、建筑、医药学、农学、水利工程、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等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3)实用性:生产的需要推动科技发明,科技发明又服务于农业、手工业生产等。

(4)经验性:古代中国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记载和总结或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记录。

(5)封闭性:由于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科学技术难以推广,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具有很大的封闭性。

2.古代中国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原因

(1)中国确立了封建制度,逐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封建国家在科技发明中起了相当重要的组织和支持作用。

(2)统一是历史的主流,社会相对稳定,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3)国内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创造了古代文化,并能不断吸取外来先进文化提高自己。

(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为科学技术的继承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5)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

(6)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推动了科技发展。

(7)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造等。

3.16―18世纪中国传统科技没能发展为近代科学的原因

(1)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封建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对科技的发展提出迫切要求。

(2)明清统治者仍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严格限制手工业的生产规模,压制手工业发展,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

(3)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窒息了学术氛围,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4)当西方资本主义兴起时,中国封建统治者又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文化的正常交流。

总之,当时腐朽的封建制度使中国没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三、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

1.如何分析某个朝代文学艺术繁荣的原因

(1)经济因素:分析当时的经济是否繁荣。

(2)政治因素:分析当时的社会是否安定或者相对安定;分析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开明;分析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分析各民族间和中外之间是否存在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的因素等。

2.宋元文化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1)特征:①科技上,宋元时期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三大发明广泛使用的时期,更是外传西方的重要时期。②思想上,理学出现,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③文学上,宋元时期,词、曲相继成为文学的主要形式,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④书画艺术上,风俗画盛行,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代宫廷画盛行;强调以景写意、抒发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文人画产生。

(2)影响因素:

政治中央集权的加强宋元时期,理学兴起,并逐步成为官方哲学,适应了中央集权政治发展的需要知识分子社会地位的不同宋朝知识分子地位较高,促进了宋朝文化的全面繁荣;元朝知识分子地位较低,促进了元曲的形成与繁荣国家的分裂和统一宋朝国家分裂,两宋文学家多忧世之作,影响了两宋诗、词的创作风格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科技印刷术的发展印刷术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2形象地反映了

图2A.君主专制的演化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儒家思想的发展D.传统科技的兴衰

2.文学艺术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习俗的反映。下列文学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再现西周时期社会环境、世态人情的是

A图3B图4C图5D图6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于是从武帝以后,汉代的做官人渐渐变成都是读书出身了。……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法家思想的确立

B.黄老之学被推崇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程朱理学的盛行

4.《春秋繁露》载:“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这表明董仲舒

A.强调君主专制的合法性

B.以天命强化儒家的德治理论

C.推动儒家思想的神秘化

D.提出以暴力废除暴君的革命理论

5.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这一变化的出现是由于

A.儒学正统地位不断受佛道冲击

B.为了发展和完善儒家思想的需要

C.唐朝中外思想文化交流广泛

D.统治者加强了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6.“诗以言志,文以载道。”关于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上述词句依次运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宋词、唐诗

C.唐诗、宋词、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7.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以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B.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

C.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

D.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

8.图7《一团和气》粗看似一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道冠老者,右为一方巾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它体现了古代中国的一种社会思潮。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

图7A.隋唐时期初露端倪

B.推动了宋代儒学新体系的诞生

C.“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内容

D.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9.图8和图9分别是北宋“理学五子”籍贯分布图和明末清初儒学家籍贯分布图。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图8图9A.西学东渐的影响

B.文化中心的南移

C.经济重心的转移

D.政治中心的东迁

10.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反映出理学家

A.注重研究自然科学

B.以天下为己任

C.注重研究人文科学

D.关心社会进步

11.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评论道:“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梨洲(黄宗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一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萧公权在此认为黄宗羲

A.具有近代民权主义思想

B.没有超越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

C.彻底否定君主专制政体

D.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12.清史专家黄爱平指出:“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阶段……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对该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政治环境的变化影响学术思想的发展

B.明清儒家力图恢复先秦的儒家学说

C.明清儒学比较全面地指出理学的弊端

D.清代传统经学利于近代民主思想产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其中第13小题28分,第14小题24分,共52分)

13.(28分)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一

图10材料二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也,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释道犹劝人以善,小说专导人以恶……世人习而不察,辄怪乎刑狱之日繁,盗贼之日炽,岂知小说之于人心风俗者,已非一朝一夕之故也。

――[清]钱大昕(1728―1804年)《潜研堂文集》

(1)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参照图10并结合所学知识,叙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0分)

(2)“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根据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8分)

14.(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以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材料二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四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日]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学兴起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思想特征。(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

(3)根据材料三、四,分别概括宋朝市民社会和文化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演变的总体特征。由曲线图在战国、汉朝、宋明时期出现的波峰和在秦朝、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出现的波谷,可以判断为儒家思想的发展曲线。C项正确。

2.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文学。《诗经》是古代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内容丰富,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B项正确;《离骚》和《庄子》都是战国时期的作品,A、C两项错误;《周易》是周代占筮之书,不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再现西周时期社会环境、世态人情”,D项错误。

3.C【解析】本题考查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由材料中“从武帝以后”和“崇尚文治的政府”,可知“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汉武帝时期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C项正确;法家思想的确立是在战国时期,黄老之学被推崇是在西汉初年,程朱理学的盛行是在宋元明清时期,A、B、D三项错误。

4.B【解析】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新儒学。依据材料中的“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可以看出董仲舒将儒家的德治上升到天命的高度,督促统治者实行德治,B项正确。

5.C【解析】从隋朝“三教合归儒”到唐朝三教并行,体现了唐代统治者的开明开放,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得到重视和广泛传播得益于唐朝与中亚、南亚(印度)等地思想文化的广泛交流,C项正确。

6.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文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战国时期屈原的《离骚》,属于楚辞;“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宋代柳永的《蝶恋花》,属于宋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唐代诗人李白《行路难・其一》,属于唐诗。B项正确。

7.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科技。A项中的重人伦不重实用不符合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B项说法和材料意思相反;C项中的思想文化专制材料中没有体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科举制度下的思想,四民观念是“士农工商”,士排第一位,D项正确。

8.B【解析】题中的图画反映了“三教合一”,即儒、释(佛)、道三教合一,这一思想在南北朝时开始出现,在隋唐时期已经有较大发展,A项错误;宋明理学吸收了佛教、道教思想而发展了儒学,C项错误;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开始形成于汉武帝时期,D项错误;B项符合宋明理学的实际情况,正确。

9.C【解析】明清进步思潮与西方学说无关,A项错误;文化中心的南移是现象而不是根源,B项错误;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商品经济发达,在传统经济之外出现了新经济因素,思想方面的新变化反映了经济方面的新变化,C项正确;政治中心东迁与思想方面的变化没有关系,D项错误。

10.B【解析】无论是“存心”或者“存理”,其灭欲的目的都是要将思想认识统一到“理”,是从整个社会层面,也即维护社会秩序而言的;“格物”或“格心”是手段,其落脚点还是着眼于整个社会的“理”;“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都以整个社会为个人努力的目标,B项正确。

11.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黄宗羲虽然反对封建君主制,但“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一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说明其思想没有超越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B项正确。

12.A【解析】材料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是指理学向“经世致用”思想转变,而这种转变与明末清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有关,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8分)(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是重要思想流派之一。(4分)

汉武帝即位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4分)

魏晋隋唐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4分)

两宋时期,程朱理学形成,它在吸收佛道学说的基础上深化儒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4分)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批判继承儒学思想,以个性解放为核心,批判宋明理学,倡导求实精神,开创思想活跃新局面。(4分)

(2)示例:明中后期以来,商品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市民文化兴起,传统伦理道德出现危机。小说作为一种文学表达形式,影响了社会各阶层,比儒、释、道影响更大。小说宣传一种与儒、释、道不同的价值观,儒、释、道劝人为善,利于社会秩序,小说导人以恶,破坏社会风气,有悖于传统主流。(8分)

14.(24分)(1)原因:通经致用,讲求义理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4分)

特征: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存天理,灭人欲”。(4分)

(2)观点:宋代是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高峰。(2分)

理由: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上。(6分)

(3)市民社会发展趋势:市民阶层产生,有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市民文化兴起。(2分)

第4篇: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范文

1.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下侧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答案D。此题考查甲骨文和楷体的特点。汉字演变经历了从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发展脉络,排除A项。楷体汉字工整规范排除B项。甲骨文是现存中国古代最成熟的一种文字,是现代汉字的初型,排除C项。

2.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答案C。此题考查材料阅读理解能力、历史背景知识。解题的关键在由“周孔”到“孔孟”,孟子取代周公,地位提升。程朱理学将《孟子》列为四书之一,孟子地位大幅度上升。

3.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材料三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

(1)根本:孝悌。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

(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

(3)态度:尊崇儒家伦理。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

(4)积极作用:维系家族和睦;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传承民族道德,影响思想文化发展。

【重点突破】

一、正确评价和对待孔子的思想

1.评价: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仁”对于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现代所提倡的人本理念也具有借鉴作用;其改良政治的主张,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礼”带有否认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的消极性,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把它作为阶级压迫的思想工具。

2.态度:古为今用,批判继承。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孔子思想中大量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孔子强调“仁”“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强调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在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对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孔子思想中的“民无信不立”的诚信观念、“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为公的政治信仰等思想精华,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百家争鸣”

1.背景。

①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经历着社会大变革,奴隶制逐步崩溃,封建制逐步确立。

②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农工商业发展奠定经济基础。

③政治上:各诸侯国为赢得争霸战争的胜利,竞相进行变法改革,积极招纳贤才。

④阶级关系:“士”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视。他们代表不同阶层或政治派别,提出自己的主张。

⑤教育学术:私学兴起,一些学者和思想流派在社会上兴起。

2.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术流派的涌现及各学术流派之间的诘难辩驳。所谓“百家”,意为数多。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别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互相辩诘,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3.代表: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以商鞅、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以孙武、孙膑为代表的兵家等。

4.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5.意义:“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念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他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争鸣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三、董仲舒新儒学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

1.原因。

①汉初在政治上以黄老思想为指导思想,“无为而治”,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国力逐渐强盛。

②汉武帝初年,为解决潜伏的社会危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局面,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③儒家学说经过自我调整,整合出了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2.董仲舒新儒学体系。

来源: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

主张:

(1)“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

(2)“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宣扬“君权神授”,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

(3)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3.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汉武帝尊儒措施。

思想方面: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提升了儒学的地位。

政治方面:以儒家学说作为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士人研习儒家经典,儒学大兴。

教育方面:兴办太学,地方设立学校,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儒学在民间处于独尊地位。

(2)影响。

积极影响: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巩固了国家统一,同时也限制君权的过度膨胀,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局限性:

①结束了各种思想学派同等竞争的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②在封建社会后期日益阻碍了科技文化的进步,是导致中国近代落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宋明理学

1.兴起原因。

政治上,两宋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要求通过调整统治思想,以适应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政治需要。

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大规模发展,推动了文化的进步。

思想上,是北宋初期“重文”思想的产物。

2.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3.宋明理学对传统儒学的新发展。

宋明理学是对隋唐以来逐渐走向没落的儒学的一种强有力的复兴,是当时中国有抱负有思想的学术群体对现实社会问题以及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文化挑战的一种积极回应,力求解决汉末以来中国社会极为严重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是中国传统儒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儒学在吸收佛、道思想的基础上完成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是儒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1)哲学化、思辨化的儒学。

先秦儒学较偏重于社会伦理的实用性,对于宇宙本原的认识缺少严密的思考和论证。宋明学者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创立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理”学侧重于哲学的表达,体现了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2)深化了传统儒学的伦理道德性。

“理”表现在社会上就是“三纲五常”。将传统儒学的伦理道德、身心修养层面的社会功能,与政治制度层面的儒学相配合,进一步强化了儒学在社会政教两方面的功能,使得本来建立在自觉原则上的规范,变为强制人们接受的律条,而这种以“天理”、“良心”来规范的律条,比之明文规定的律条更为严厉。“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论主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4.地位及影响。

地位:初期不为统治者重视,南宋以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明朝开始确立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受到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尊崇。对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影响及现实意义:

积极方面:①理学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注重道德建设、个人的道德修养。在人们的物质生活较为丰富而道德标准缺失的今天,有利于促进文明的进步。

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对历代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的优良传统的形成产生过积极影响。

③宋明理学强调力行,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精神,对中华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④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和平与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

消极方面:“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规范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摧残、扼杀人性,压抑思想进步。尊卑等级、重男轻女、重理轻法等观念属于封建糟粕,应批判抛弃。

五、明清早期启蒙思想

1.背景。

经济: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政治: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思想:程朱理学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日益僵化,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阶级关系:市民工商阶层兴起,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外部因素:西学东渐、近代科学传入。

2.主要特征。

①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明朝进步思想家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提出男女平等和“万物皆生于两”的观点。

②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他们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

③提倡“经世致用”。主张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④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3.地位及影响。

地位: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只是否定了宋明理学中的不合理成分,是对传统儒学的新发展,特别是汲取了儒家的民本思想,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影响: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对理学的反思、批判,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这股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在其后数百年间仍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4.明清进步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方启蒙运动那样改造社会的力量的原因。

①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得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②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

③礼教纲常、文化专制,阻碍了早期民主思想的传播;人们深受封建思想毒害,愚昧迷信,难以接受新思想。

以上因素决定了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在本质上跳不出传统儒学的范畴,在根本上有别于西欧早期资产阶级的思想政治学说,这就决定了它在推动社会变革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成为时代的主流思想,其影响也远远不如西欧的启蒙思想。

六、从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中看“与时俱进”的特点

1.春秋时期,孔子结合社会动荡的时代特点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2.战国时期,孟子进一步发挥孔子的思想,荀子吸收法家、道家思想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内容,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3.西汉的董仲舒把道教、阴阳五行家、法家等学派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为政治“大一统”服务的新儒学体系。

4.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和道教精神,有了新的内涵。

5.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儒学在“三教合一”形势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6.两宋时期,儒学从佛教和道教中吸取有益内容,形成理学。

7.明朝王阳明吸取佛教禅宗的思想,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心学。

8.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们从儒学思想中吸取了有益的营养,又不拘于传统儒学,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

七、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特点、意义及认识

1.原因。

①政治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国家的组织和支持为其提供了重要保障。

②经济上: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为其提供物质基础。

③民族关系及对外交往上:各民族间的融合及频繁的中外往来,有利于古代科技的发展。

④继承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为科技成果的继续创造了条件。

⑤科技工作者的贡献:各个历史时期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智慧和刻苦钻研。

⑥政策:历代统治者都重视科技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⑦教育: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科举制提供竞争机会。

2.特点。

①实用性:大都服务于农业生产及强化大一统君权。天文历法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强化大一统君权;古代医药学以“为君除疾”“为民除害”为目的。

②经验性:中国古代科技巨著多限于记录、归纳、总结生产经验,缺乏理论方面的概括和升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整理古籍和总结经验,注重个人认识经验,不注重科学实验。

③技术性:中国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通的社会生产力。各学科体系各具明显特色,科学理论在大多数情况下寓于实践之中,没有抽象出系统的独立的理论。同时,古代技术是以师徒形式传递的,先进技术“失传――再发明――再失传”的现象不时发生,严重影响先进技术转化为普通的生产力。

④全面性:从成就看,全面繁荣,多种成就领先世界。

3.意义。

①在中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自然经济强大,封建制度高度强化,并未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②在欧洲:四大发明传入欧洲,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推动了欧洲社会转型,预兆资产阶级时代到来。

4.认识。

①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也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科技发展又会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②科技能否发挥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这对我们今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5.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区别。

(1)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中国古代科技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应用科学,是对经验的总结,缺乏理论探索,还处在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而西方近代科技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相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科学理论。

(2)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重分析。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西方近代科技善于分析,把分析的实践上升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阐明,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

(3)中国古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

6.中国未产生近代科技的原因。

根本原因: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落后。

政治: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制约了科技的发展。

经济: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思想文化: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与思想文化专制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古代科技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足够的人才。

政策因素:封建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与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古代科技的发展。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50分)

1.《论语》记载孔子雇请家宰,“与之”工钱是“粟九百”。家宰“辞”,嫌多了,不肯要。孔子劝导他曰:“毋。”孔子认为劳动应该得到报酬。从材料可看出孔子

A.承认劳动的价值B.有重利轻义思想

C.重视工商业活动D.主张“克己复礼”

2.《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小宰之职中有“听称责发傅别”,(“责”通假“债”)小宰有调节民间借贷纠纷的职责。《国语・晋语四》记载公元前636年,晋文公推行“弃债”政策,即免除百姓对官府的债务。国家对百姓的借贷带有福利性,取息很轻,甚至不收利息。由此可见先秦时期政府

A.保护小农经济的发展

B.促进商品货币间交易

C.认可商品经济的作用

D.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

3.《庄子・知北游》中说:“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这体现了庄子的

A.唯物主义思想

B.朴素辩证法思想

C.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D.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4.“垄断”一词最早是由孟子提出的。“古之为市也,以其所以易其所无,有司者治之耳。有贱丈夫焉,必求龙(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贱丈夫始矣。”他所说的垄断不同于现代垄断,是指古代市场上的某些商人集团利用卖方与买方的信息极不对称特点,采取某些或明或暗的手段来哄抬市价牟取暴利。从中可知孟子主张

A.保护小农经济B.政府调控经济

C.官商分利经营D.自由竞争致富

5.荀子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是之谓天”。材料表明荀子主张

A.制天命而用之

B.人有主观能动性

C.尊重自然规律

D.朴素唯物思想

6.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国家间的经济、政治、文化合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能否包容共处也显得十分重要。下列思想中可以用来指导国家间合作,有利于世界和谐发展的是

A.尚贤B.兼爱

C.节俭D.尚力

7.董仲舒认为:“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刑者不可任以治世,犹阴之不可任以成岁也。”以下思想中与之相似的是

A.民贵君轻B.重本轻末

C.以德为政D.礼法并施

8.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称朱熹是“新儒家”的代表。“新”在思想上的表现是

A.“天人感应”和“大一统”

B.“发明本心”和“致良知”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把“理”与人性有机结合,

9.王守仁的心学四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中的“格物”是

A.本原B.目的C.途径D.本心

10.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是

①反传统反教条②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有启蒙作用③反封建专制④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11.李贽认为“夫道者,路也,不止一途;个性者,心所生也,亦非所一种已也。则千万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千万人之心,各遂其千万人之欲”。李贽的主张中含有

A.启蒙主义思想B.人文主义思想

C.自由主义思想D.民族主义思想

12.史学家张岱年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材料中的“良知”指

A.内心世界B.自然规律

C.社会规律D.天的意志

13.儒家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14.朱熹的及门弟子达378人。无论在朝在野都力行道德纯化,如欧阳修注意到地方政府中的腐败风气、“枉直乖错”;张载在本乡“以礼化俗”;吕大钧兄弟在蓝田建立“乡约”;范仲淹创立“义庄”等等。这些举措体现了儒家传统思想所追求的

A.通过道德自觉建立和谐的人间秩序

B.通过克服私欲、回复良知成为圣贤

C.进行内心反省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

D.注重气节以理统情凸显人性的庄严

15.艺祖皇帝曾问赵普:“天下何物最大?”普曰:“道理最大。”“庙堂之上势不能压理”、“遵其道而忘人之势”、“从道不从君”,都是一种“道理最大”的实践表述。以下表述和材料观点相似的是

A.天谴论B.民贵君轻

C.三纲五常D.存天理、灭人欲

16.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关键是

A.是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有积极性

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C.它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它宣扬了仁政思想得到人民的拥护

17.汉武帝时,“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太学的教材主要是儒家的五经。这些举措

A.标志儒学正式成为官方的哲学

B.使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

C.促使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D.儒学成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

18.《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细绢)帛者,谓之为纸。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以及敝布、渔网以为纸。”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据材料能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

B.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C.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成本没有关系

D.人们的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原因

19.火药是古代化学家(炼丹家)在长期的炼丹实践中发明的,唐朝末年用于战争,宋元时期火药性能不断提高,明朝达到了成熟的程度,明朝后期的科学家们还在理论上作了一些探索。火药的发展过程体现了我国古代科技基本特征是

A.是对生产经验和自然现象的观察总结

B.是建立在观察实验基础上的实验科学

C.已从经验定律上升为系统的科学理论

D.形成了相对完整独立的科学学科体系

20.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2011年6月入选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

B.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

C.不适合工业文明时代的经济建设

D.综合天文学、气象学农学等知识

21.读图,解读正确的是

A.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B.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一直领先于西方

C.中国古代科技在公元前后达到高峰

D.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一直呈上升趋势

22.该书问世以后受到了清朝统治者的重视,曾多次被刻印,被乾隆皇帝称赞为“用意勤而民事切”。现代有人评价它是我国传统农书中空前绝后的。该书是

A.《齐民要术》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

23.读《京剧脸谱》邮票,下列表述和京剧脸谱无关的是

A.京剧脸谱是一种写意和夸张的艺术

B.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服务剧情

C.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

D.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

24.以下两幅图包含了很多中国文化的精华元素。这种画风开始出现于

A.唐代B.宋代

C.明清D.魏晋

25.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下图所示为“车”字形体的演变历程,从中得出的是

A.逐渐形象化B.逐渐多元化

C.逐渐简约化D.逐渐国际化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道(引导)之以政(政令、法制等强权机制),齐(整治)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二朱子理学“存理灭欲”并非泯灭人性。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又说,对人欲的满足,如钟鼓、苑囿、游观之乐,好勇、好货、好色之心,也是天理之所有,而人情所不能无。也就是说,符合道德原则的所有欲望,就是“天理”;反之,如果放纵自己的欲望,只图个人享乐,那是“人欲”。可见,朱熹承认人们正当欲望,反对笼统地倡导无欲。对理学持批判态度的清代学者戴震也承认,“灭人欲”标准在理论上成立,至于“三纲五常”则应作具体分析。“三纲五常”本是孔子理论,后为统治阶级所利用,渐渐地演变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等,从而把封建礼教推向极端。客观地讲朱子理学传承“三纲五常”理论,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但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即使今天也不过时,而是值得推崇的。其实,历史上的任何学说都会有局限性,必须把它放在当时的社会境况下来考察,必须把它的原文本意与被篡改的版本加以甄别,不可混为一谈。

――金文钦《浅解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材料三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不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儒家治国的什么主张?体现了儒家治国的基本理念是什么?(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理”与“人欲”的关系并概括其现实意义。材料体现了作者研究历史的什么方法?(10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分析主要原因。(1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二事实上,中国古代科技和传统文化中,确有不少优秀基因值得继承,比如,近代科学建立起庞大的分析型学科体系,在很多方面精确地研究了自然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近代科学也有不足:重分析,轻综合;长于线性研究,短于非线性研究;习惯于封闭系统研究,不善于开放系统研究等。而中国传统的系统思维方式,在当代和今后科技整体化中必然会越来越显示其生命力。

――王渝生《解读古代科技“中国高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西方社会的原因。(8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传统科技和传统文化的优势。(4分)

28.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经世致用”到到唐甄的“凡为帝王者皆贼”等。充分说明了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影响很大,是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来源;也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作用有限,西方民主思想的中国化才是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来源,你同意哪一种说法?请说明理由。(10分)

参考答案

1.A2.C3.B4.D5.C6.B7.C

8.D9.C10.A11.B12.A13.D14.A

15.D16.C17.C18.D19.A20.C21.A22.B23.C24.B25.C

26.(1)以道德礼仪来引导、感化人民而不是以行政约束、刑罚惩治来安民定邦。突出“道德”在治国上的主导作用。

(2)合理的饮食欲望是天理,过分的要求美味就是“人欲”。“天理”与“人欲”是相对的。

意义:在商品经济发展的今天,可以防范个人欲望的过度膨胀,维护社会道德风气。

方法:历史观和辩证法思想。

(3)取舍:舍宋明理学。孔孟之道为理学根本。

原因:理学在明清时期成为求取功名的敲门砖,失去了以之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社会动荡,矛盾交织,思想家努力寻求改革社会的方案;政治腐败,纲纪败坏,正统礼教的腐朽黑暗充分暴露;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西学东渐、近代科学传入。

27.(1)政治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央集权国家的组织和支持为其提供了重要保障。经济上:封建经济提供了物质基础。民族关系及对外交往上:各民族间的融合及频繁的中外往来,有利于古代科技的发展。继承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代文明,为科技成果的继续创造了条件。各个历史时期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智慧和刻苦钻研。历代统治者为巩固自身统治,都重视科技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教育和科举制的完善促进了科技的进步。

(2)系统思维方式;实用性;积极的理性思维;强烈的道德色彩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谐人际关系的作用。继承性和顽强的再生能力;人与社会、自然的整体协调思维。

第5篇: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范文

一、刑法制度的基础

考察中国古代文明,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难解的现象,唐代是中国人一直以来引以自豪的时期,唐诗成为当时世界最为灿烂的文化,唐朝诗歌表现了丰富的形式与张扬的生命力,是对唐以前文化的一个突破。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唐代的法律并无太大的变化,唐代的刑法典《唐律疏议》更可以说是趋于封闭与保守,唐文化中的勃勃生机在唐刑法制度中却没有表现,是什么使这两个同为人类文明的领域有如此大的反差呢?与我们盛唐同时期的欧洲当时还处于黑暗的中世纪,但宗教改革后,欧洲法律日趋发达,刑法文化也渗透入文明与进步,以致于在清末变法中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这又是什么因素促成了他们的进步?

谢望原先生认为,刑法与哲学总是有着不可割舍的关系,刑法学的很多基本理论离开了哲学理论就无法讲清楚。笔者同意谢先生的观点,刑法的发展离不开哲学的进步。这样我们就为解释上述问题找到了一个切入点。在刑法史中东周战国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时期,从郑国子产铸刑鼎,邓析解律到商鞅的刑法改革,儒家、墨家、法家的刑法学说轮番上演,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刑法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这一切又与当时的哲学环境有关。周室没落后列强争霸,如何统一天下,如何吞并他国与反吞并,成为各诸候国日日操心的事情,这就给当时各种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基础,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哲学至今羡慕不已的时代。各诸候国借助不同的哲学思想进行了不同的刑法改革,如郑国子产公布刑律后,即使孔子也只能是加以指责而不能阻止。这个活跃的哲学环境造成了刑法的活跃与进步,到秦朝时刑法已趋完善,有人曾将以刑为主的秦律与同时期罗马《十二铜表法》加以比较,认为从法律调整的范围和定罪量刑的立法技术来比较,秦律都超过了《十二铜表法》。

西汉王朝建立后,中国取得了一段较长的和平时期,到汉武帝时,法制思想有了重大改变,确立了董仲舒所提出的“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理论,认为刑者,德之辅也,礼之所去,刑之所加,开始引经入律,靠儒家来维护皇权,靠《春秋》大义来定罪量刑。传说中的周礼为周公所定,以天、地、春、夏、秋、冬六官为纲目,分述治、教、礼、政、刑、工六大门类。梁治平先生认为,礼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包含极广的秩序网络,生活于其中的人都角色化了,礼既是道德,又是法律。为什么汉朝的统治者会选择了儒家而引礼入法呢?这一方面在于至汉武帝时,汉朝取得了少有的繁荣,但各地方诸候王的势力却始终构成对皇权的威胁,汉武帝希望借助儒家思想来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当时情形与春秋战国不同,在春秋战国时,尊礼则意味着对没落周室的尊从,这与各诸候国的愿望截然相反,所以秦汉的统一,梁治平先生认为是地域原则战胜了亲缘原则,但汉朝实现统一天下后仍实行分封制,又陷入了氏族组织的旧壳,把氏族内部的亲属关系直接转化为政治国家的组成方式,而这又与儒家思想所合拍,儒家思想的主体正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人伦,一切人际关系、社会关系都统由宗法人伦诠释。这种以氏族亲缘关系组成国家的形式一直延续至清代,而儒家哲学思想从汉武帝时,就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礼成为刑法中重要原则,礼的准则成为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西汉的上请制度到北齐的重罪十条,隋朝的十恶重罪,唐朝的八议、官当等都有礼的烙印。有学者认为,自汉代开始,中国古代法律迈向儒家化的发展道路。《唐律疏议》完美地将儒家思想法律化,将法律制度儒家化,使法律制度与儒家思想水融般地合二为一,从而使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独树一帜,自成一统。儒家思想在宋、元、明、清的法律中也是基本内容,这样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我国刑法经历了春秋战国的繁荣到西汉统一后,走向了固定与僵化。进入二十世纪后,刑法有了一次大的变革,那么这次变革又是什么原因推动的呢?

二、清末刑法变革的基础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其统治者虽是从长城以外打入中原的少数民族,但在取得统治后,仍是迅速继承了明以前的儒家思想,立法也是参照明朝立法,所以在清统治的前期中期与以前的朝代并无大的区别,且由于个别君主的开明,取得了康乾盛世。但到了十九世纪中叶以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儒家传统思想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受其影响,在清末出现了一次大的变法修律,这次的变革绝非偶然,我们可以从下面因素中看出它的端倪。

(一)、内外交因,被迫变法。自一八四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以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清朝因盲目自大而屡受打击,在国内又经历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终于意识到制度的落后。有趣的是,清朝慈禧太后的第一道关于变法的诏书是在流亡到西安时发出的。

当时清朝的邻国日本也成了一个可借鉴的范例。日本原采用中国法律,如在其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宝律令》,就是大体上采用唐律。但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变法图强,学习欧洲,逐渐成为强国,甲午海战中国的惨败更加刺痛了清统治者,加强了其变法的决心。

这时的清朝只是迫于形势想通过某些皮毛的改革来苟延残喘,并非想真正改变自己的统治基础---儒家思想,但这场变革却没有按他们的想法进行,因为这时儒家思想的克星---西方自由民主思潮开始席卷全国。

(二)、洋务运动与西方思想的传播。一八四0年后清朝统治者面对西方列强的第一个感觉,是军事装备和工业技术的落后,有学者对鸦片战争中清朝军队的武器与西方列强作了比较,得出的结论是西方军队的一支长枪可顶清兵五支长枪,更遑论清军战斗力的低下。于是清朝统治精英进行了第一次变革,也就是后来所称的“洋务运动”,其目的在于提高与西方对抗的能力,其主导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幻想通过技术的提高来达到与西方抗衡的目的,对于社会制度与思想基础的不同并无认识,但这次运动却引发了更深层次的革命。萧功秦先生对此有精辟的论述:洋务运动的现代化意义在于,虽然洋务运动的主持者们并没有促进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自觉意识,他们的直接目的是通过在防务领域仿效西方各国的“长技”来避免列强加之于中国的危机,以恢复中国原有的长治久安。但他们如同打开了潘多拉匣子一样,不自觉地引发了中国从防务现代化纵深发展的历史潮流。其原因就在于,现代工业文明是一个有机统一的社会整体。

李鸿章曾用八个字概括洋务运动的基本内容:“外须和戎,内须变法”,当然他所说的变法更多地停留在技术层面,但洋务运动却是真正开始了向西方学习,李鸿章等人兴办了各种学校,学习西方文明,至1892年,仅在西方传教士所办的各种学校中学习的学生已达一万六千余名。一些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也提出向西方民主制度学习的主张,郭嵩涛于1875年在一份奏折中写道:“嵩涛窃谓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故欲先通商贾之气以立循用西法之基,所谓其本未遑而姑务其末者。”

在清末思想启蒙运动中,有一批人值得注意,那就是在中国的西方传教士,这些人对于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1840年后进入中国的传教士日益增多,1870年有250人,到1900年就有886人,袁伟时先生认为,这些传教士对19世纪中国最大贡献,是在中西文化交流国起着重要作用,他们的头一份功劳是在中国建立了一批以学习西学为主的学堂,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第二个功劳是在中国创立了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基础,出现了《万国公报》这样介绍科学知识和政治思想的新闻媒介。1875年6月2日传教士林乐知发表了《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以其丰富和重要的内容成为中国民主思潮发展史上的有历史意义的文献,它介绍了在民的基础理论,宪法和三权分立理论,明确现代国家为经济服务的职能,主张培养和提高公民的素质是实行民主的基础。在介绍西方民主思想的同时,传教士们还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和揭露,直接了当地揭露所谓尧舜和尧舜之道纯属捏造,尧舜是儒家塑造的理想人格的最高典范,传教士却认为尧舜之道实不可考,启发人们以理性态度去思考,以摆脱儒家思想的束缚,据袁伟时先生考证,国内有人指出同样观点时已是半个世纪以后了。

(三)、沈家本的贡献。清末变法中出现了一位中国法制历史上杰出人物---沈家本,没有这位学贯中西的法学家,清末变革绝不会取得如此成就。沈家本生于一八四0年,清归安人,光绪九年进士,一生除任天津知府外均在刑部任职,他系统地研究和考订了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源流沿革,成为谙悉中国古代法律的著名法学家,他虽然通晓古代法律,但并不泥于古,对于西方法律中先进思想注意吸收,曾组织力量翻译了法国、德国、意大利等二十多国家的刑法典和《日本刑法义解》等刑法学著作,并不拘一格地聘请日本刑法学家冈田朝太郎作为变法顾问,他的努力不仅使西方法律思想传入中国,而且使清末的刑法改革成为近代刑法现代化的起点。沈家本于1907年由张之洞等人推荐被任命为修订法律大臣,与伍廷芳一起主持修律馆,有趣的是,在以后的变法中,与沈家本争论最激烈的也是张之洞。

三、清末刑法变革的主要内容

(一)、清朝刑法的渊源。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至崇桢十七年(1644年)顺治皇帝入关,是清朝的开国时期,这时立法的指导思想是“参汉酌金”,“十恶”已入律。公元1644年清朝开始统治全国,在详译明律的基础上,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朝代的不断总结,于乾隆五年(1740年)完成《大清律例》,《大清律例》在形式上与《大明律》相同,共分名例律、吏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等三十篇,四十卷,三十门,律文四百三十六条,附例一千零四十九条。

清律沿用笞、杖、徒、流、死五种法定刑罚。死刑于斩绞之外,还设凌迟、枭首、戮尸等残酷刑罚,对于谋反、谋叛、侵犯皇权等行为均加以严惩,对于异端思想也用刑罚来加以遏制。

清朝刑律在实践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私家注律的出现,民间人士对于刑律的注解不断被吸收在立法之中,在律例无明文规定时,地方官也多引律注作为定案的依据,如沈之奇的《大清律辑注》就是通过对律文逐字逐句的注解并附以相关的条例来对大清律例进行解释。

(二)、清末刑法变革的主要内容。在清末变法中,沈家本认为,“各法之中,尤以刑法为切要。”他首先主持修订了《大清现行刑律》于1910年5月颁行,于1911年又正式颁布《大清新刑律》。变革的主要内容有:

(1)《大清新刑律》抛弃了以往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方式,以罪名和刑罚等专属刑法范畴的条文作为法典的唯一内容,因而成为一部纯粹的专门刑法典。

(2)在体例上抛弃了以往旧律的结构形式,采用近代西方刑法典的体例,将整部法典分为总则与分则两部分。

(3)确立了新的刑罚制度,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从刑两种。主刑包括:死刑(仅绞刑一种)、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留、罚金。从刑包括剥夺公权和没收两种。

(4)采用了一些近代西方刑法原则。笔者认为,这些原则的运用是清末刑法变革最有突破的地方,正是这些原则标致着中国刑法从此走向现代化。这些原则包括:

反对比附援引,主张罪刑法定。《大清新刑律》第十条规定:“法律无正条者,不问何种行为不为罪。”罪刑法定的原则被公认为近现代刑法典的基石。袁伟时先生认为,这条原则的确立实质是增加个人的自由度,保护人身权利,废除了以思想治罪的专制主义传统,还导致了中国传统法律株连家族这类极其野蛮的律例的废除。在这个问题上,张之洞提出了激烈的反对意见,他认为,如律例无可引用,援引别条比附者,在审案时加以说明,并无不可,若因律无规定,不论何项行为均置之不理,就会给刁徒有空可钻,这样法政就会废驰。沈家本则认为,法者与民共信之物,律有明文,乃知应为与不应为。若刑律之外,参以官吏之意见,则民将无所适从。以律无明文之事,忽授类似之罚,是何异以机杀人。他又认为,如果允许司法官于律无规定之时比附其他条文定罪处罚,则其立法、司法兼而有之,就不符合立宪国家的基本原则。这些论点与论据和我们九十年代讨论取消类推制度时的情形何其相似,所以袁伟时先生认为,我国1997年刑法对于罪刑法定的重新规定是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回归”。

反对酷刑,废除肉刑,提倡慎刑,主张刑罚人道主义。在《大清新刑律》中将凌迟、枭首、戮尸等酷刑废除,,将戏杀、擅杀、误杀三项虚拟死罪改为徒流,从而使《大清新刑律》开始与世界先进的法律接轨。

参照西方国家法律在《大清新刑律》中引入了故意、过失、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现代刑法理论。

四、清末刑法改革的影响

沈家本主持修订颁布的《大清新刑律》标致着传统残酷的古代刑法解体,以大陆法系为基础的现代刑法体系开始形成,中国刑法现代化的进程由此展开。

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华民国取代了清王朝,但《大清新律例》并没有随之消亡,临时政府一成立,司法部长伍廷芳立即向孙大总统报告,建议除内乱罪不适用外,《大清新律例》继续有效。孙中山同意后,参议院批准了这个建议,在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也承认该法继续有效,于是沈家本所制定的这部法律及其原则一直成为1949年前各个时期的基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废止这些规定,在1997年新刑法颁布时,罪刑法定等其他原则又成为刑法的基本原则。

附注:

1、陈兴良:《法治国的刑法文化》,《人民检察》1999年第11期。

2、谢望原:《世纪之交的中国刑法学研究》,《中国刑事法》1999年第6期。

3、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4、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

5、同4。

6、赵明:《儒家法文化的困境》,《读书》1992年第10期。

7、同3。

8、茅海建:《天朝的崩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4月第1版。

9、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1月第1版。

10、袁伟时:《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海天出版社1992年5月第2版。

11、同10。

12、同10。

13、关于沈之奇《大清律辑注》的详细内容可见《中国法学》1999年第6期何勤华的文章《清代律学的权威之作》。

14、袁伟时:《〈刑法〉的变迁与本世纪中国文化的若干问题》,《自由交谈》第1期。

15、同14。

16、转引自梁根林:《二十世纪的中国刑法学(上)》,《中外法学》1999年第2期。

第6篇: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范文

一、刑法制度的基础

考察中国古代文明,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难解的现象,唐代是中国人一直以来引以自豪的时期,唐诗成为当时世界最为灿烂的文化,唐朝诗歌表现了丰富的形式与张扬的生命力,是对唐以前文化的一个突破。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唐代的法律并无太大的变化,唐代的刑法典《唐律疏议》更可以说是趋于封闭与保守,唐文化中的勃勃生机在唐刑法制度中却没有表现,是什么使这两个同为人类文明的领域有如此大的反差呢?与我们盛唐同时期的欧洲当时还处于黑暗的中世纪,但宗教改革后,欧洲法律日趋发达,刑法文化也渗透入文明与进步,以致于在清末变法中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这又是什么因素促成了他们的进步?

谢望原先生认为,刑法与哲学总是有着不可割舍的关系,刑法学的很多基本理论离开了哲学理论就无法讲清楚。 笔者同意谢先生的 观点,刑法的发展离不开哲学的进步。这样我们就为解释上述问题找到了一个切入点。在刑法史中东周战国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时期,从郑国子产铸刑鼎,邓析解律到商鞅的刑法改革,儒家、墨家、法家的刑法学说轮番上演,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刑法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这一切又与当时的哲学环境有关。周室没落后列强争霸,如何统一天下,如何吞并他国与反吞并,成为各诸候国日日操心的事情,这就给当时各种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基础,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哲学至今羡慕不已的时代。各诸候国借助不同的哲学思想进行了不同的刑法改革,如郑国子产公布刑律后,即使孔子也只能是加以指责而不能阻止。这个活跃的哲学环境造成了刑法的活跃与进步,到秦朝时刑法已趋完善,有人曾将以刑为主的秦律与同时期 罗马《十二铜表法》加以比较,认为从法律调整的范围和定罪量刑的立法技术来比较,秦律都超过了《十二铜表法》。

西汉王朝建立后,中国取得了一段较长的和平时期,到汉武帝时,法制思想有了重大改变,确立了董仲舒所提出的“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理论,认为刑者,德之辅也,礼之所去,刑之所加,开始引经入律,靠儒家来维护皇权,靠《春秋》大义来定罪量刑。传说中的周礼为周公所定,以天、地、春、夏、秋、冬六官为纲目,分述治、教、礼、政、刑、工六大门类。梁治平先生认为,礼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包含极广的秩序网络,生活于其中的人都角色化了,礼既是道德,又是法律。 为什么汉朝的统治者会选择了儒家而引礼入法呢?这一方面在于至汉武帝时,汉朝取得了少有的繁荣,但各地方诸候王的势力却始终构成对皇权的威胁,汉武帝希望借助儒家思想来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当时情形与春秋战国不同,在春秋战国时,尊礼则意味着对没落周室的尊从,这与各诸候国的愿望截然相反,所以秦汉的统一,梁治平先生认为是地域原则战胜了亲缘原则,但汉朝实现统一天下后仍实行分封制,又陷入了氏族组织的旧壳,把氏族内部的亲属关系直接转化为政治国家的组成方式,而这又与儒家思想所合拍,儒家思想的主体正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人伦,一切人际关系、社会关系都统由宗法人伦诠释。 这种以氏族亲缘关系组成国家的形式一直延续至清代,而儒家哲学思想从汉武帝时,就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礼成为刑法中重要原则,礼的准则成为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西汉的上请制度到北齐的重罪十条,隋朝的十恶重罪,唐朝的八议、官当等都有礼的烙印。有学者认为,自汉代开始,中国古代法律迈向儒家化的发展道路。《唐律疏议》完美地将儒家思想法律化,将法律制度儒家化,使法律制度与儒家思想水融般地合二为一,从而使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独树一帜,自成一统 。儒家思想在宋、元、明、清的法律中也是基本内容,这样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我国刑法经历了春秋战国的繁荣到西汉统一后,走向了固定与僵化。进入二十世纪后,刑法有了一次大的变革,那么这次变革又是什么原因推动的呢?

二、清末刑法变革的基础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其统治者虽是从长城以外打入中原的少数民族,但在取得统治后,仍是迅速继承了明以前的儒家思想,立法也是参照明朝立法,所以在清统治的前期中期与以前的朝代并无大的区别,且由于个别君主的开明,取得了康乾盛世。但到了十九世纪中叶以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儒家传统思想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受其影响,在清末出现了一次大的变法修律,这次的变革绝非偶然,我们可以从下面因素中看出它的端倪。

(一)、内外交因,被迫变法。自一八四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以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清朝因盲目自大而屡受打击,在国内又经历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终于意识到制度的落后。有趣的是,清朝慈禧太后的第一道关于变法的诏书是在流亡到西安时发出的。

当时清朝的邻国日本也成了一个可借鉴的范例。日本原采用中国法律,如在其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宝律令》,就是大体上采用唐律。但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变法图强,学习欧洲,逐渐成为强国,甲午海战中国的惨败更加刺痛了清统治者,加强了其变法的决心。

这时的清朝只是迫于形势想通过某些皮毛的改革来苟延残喘,并非想真正改变自己的统治基础---儒家思想,但这场变革却没有按他们的想法进行,因为 这时儒家思想的克星---西方自由民主思潮开始席卷全国。

(二)、洋务运动与西方思想的传播。一八四0年后清朝统治者面对西方列强的第一个感觉,是军事装备和工业技术的落后,有学者对鸦片战争中清朝军队的武器与西方列强作了比较,得出的结论是西方军队的一支长枪可顶清兵五支长枪,更遑论清军战斗力的低下。于是清朝统治精英进行了第一次变革,也就是后来所称的“洋务运动”,其目的在于提高与西方对抗的能力,其主导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幻想通过技术的提高来达到与西方抗衡的目的,对于社会制度与思想基础的不同并无认识,但这次运动却引发了更深层次的革命。萧功秦先生对此有精辟的论述:洋务运动的现代化意义在于,虽然洋务运动的主持者们并没有促进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自觉意识,他们的直接目的是通过在防务领域仿效西方各国的“长技”来避免列强加之于中国的危机,以恢复中国原有的长治久安。但他们如同打开了潘多拉匣子一样,不自觉地引发了中国从防务现代化纵深发展的历史潮流。其原因就在于,现代工业文明是一个有机统一的社会整体。

李鸿章曾用八个字概括洋务运动的基本内容:“外须和戎,内须变法”,当然他所说的变法更多地停留在技术层面,但洋务运动却是真正开始了向西方学习,李鸿章等人兴办了各种

学校,学习西方文明,至1892年,仅在西方传教士所办的各种学校中学习的学生已达一万六千余名。一些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也提出向西方民主制度学习的主张,郭嵩涛于1875年在一份奏折中写道:“嵩涛窃谓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故欲先通商贾之气以立循用西法之基,所谓其本未遑而姑务其末者。” 在清末思想启蒙运动中,有一批人值得注意,那就是在中国的西方传教士,这些人对于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1840年后进入中国的传教士日益增多,1870年有250人,到1900年就有886人,袁伟时先生认为,这些传教士对19世纪中国最大贡献,是在中西文化交流国起着重要作用,他们的头一份功劳是在中国建立了一批以学习西学为主的学堂,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第二个功劳是在中国创立了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基础,出现了《万国公报》这样介绍科学知识和政治思想的新闻媒介。1875年6月2日传教士林乐知发表了《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以其丰富和重要的内容成为中国民主思潮发展史上的有历史意义的文献,它介绍了在民的基础理论,宪法和三权分立理论,明确现代国家为经济服务的职能,主张培养和提高公民的素质是实行民主的基础。在介绍西方民主思想的同时,传教士们还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和揭露,直接了当地揭露所谓尧舜和尧舜之道纯属捏造,尧舜是儒家塑造的理想人格的最高典范,传教士却认为尧舜之道实不可考,启发人们以理性态度去思考,以摆脱儒家思想的束缚,据袁伟时先生考证,国内有人指出 同样观点时已是半个世纪以后了。

(三)、沈家本的贡献。清末变法中出现了一位中国法制历史上杰出人物---沈家本,没有这位学贯中西的法学家,清末变革绝不会取得如此成就。沈家本生于一八四0年,清归安人,光绪九年进士,一生除任天津知府外均在刑部任职,他系统地研究和考订了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源流沿革,成为谙悉中国古代法律的着名法学家,他虽然通晓古代法律,但并不泥于古,对于西方法律中先进思想注意吸收,曾组织力量翻译了法国、德国、意大利等二十多国家的刑法典和《日本刑法义解》等刑法学着作,并不拘一格地聘请日本刑法学家冈田朝太郎作为变法顾问,他的努力不仅使西方法律思想传入中国,而且使清末的刑法改革成为近代刑法现代化的起点。沈家本于1907年由张之洞等人推荐被任命为修订法律大臣,与伍廷芳一起主持修律馆,有趣的是,在以后的变法中,与沈家本争论最激烈的也是张之洞。

三、清末刑法变革的主要内容

(一)、清朝刑法的渊源。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至崇桢十七年(1644年)顺治皇帝入关,是清朝的开国时期,这时立法的指导思想是“参汉酌金”,“十恶”已入律。公元1644年清朝开始统治全国,在详译明律的基础上,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朝代的不断总结,于乾隆五年(1740年)完成《大清律例》,《大清律例》在形式上与《大明律》相同,共分名例律、吏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等三十篇,四十卷,三十门,律文四百三十六条,附例一千零四十九条。

清律沿用笞、杖、徒、流、死五种法定刑罚。死刑于斩绞之外,还设凌迟、枭首、戮尸等残酷刑罚,对于谋反、谋叛、侵犯皇权等行为均加以严惩,对于异端思想也用刑罚来加以遏制。

清朝刑律在实践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私家注律的出现,民间人士对于刑律的注解不断被吸收在立法之中,在律例无明文规定时,地方官也多引律注作为定案的依据,如沈之奇的《大清律辑注》就是通过对律文逐字逐句的注解并附以相关的条例来对大清律例进行解释。

(二)、清末刑法变革的主要内容。在清末变法中,沈家本认为,“各法之中,尤以刑法为切要。”他首先主持修订了《大清现行刑律》于1910年5月颁行,于1911年又正式颁布《大清新刑律》。变革 的主要内容有:

(1)《大清新刑律》抛弃了以往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方式,以罪名和刑罚等专属刑法范畴的条文作为法典的唯一内容,因而成为一部纯粹的专门刑法典。

(2)在体例上抛弃了以往旧律的结构形式,采用近代西方刑法典的体例,将整部法典分为总则与分则两部分。

(3)确立了新的刑罚制度,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从刑两种。主刑包括:死刑(仅绞刑一种)、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留、罚金。从刑包括剥夺公权和没收两种。

(4)采用了一些近代西方刑法原则。笔者认为,这些原则的运用是清末刑法变革最有突破的地方,正是这些原则标致着中国刑法从此走向现代化。这些原则包括:

反对比附援引,主张罪刑法定。《大 清新刑律》第十条规定:“法律无正条者,不问何种行为不为罪。”罪刑法定的原则被公认为近现代刑法典的基石。袁伟时先生认为,这条原则的确立实质是增加个人的自由度,保护人身权利,废除了以思想治罪的专制主义传统,还导致了中国传统法律株连家族这类极其野蛮的律例的废除。在这个问题上,张之洞提出了激烈的反对意见,他认为,如律例无可引用,援引别条比附者,在审案时加以说明,并无不可,若因律无规定,不论何项行为均置之不理,就会给刁徒有空可钻,这样法政就会废驰。沈家本则认为,法者与民共信之物,律有明文,乃知应为与不应为。若刑律之外,参以官吏之意见,则民将无所适从。以律无明文之事,忽授类似之罚,是何异以机杀人。他又认为,如果允许司法官于律无规定之时比附其他条文定罪处罚,则其立法、司法兼而有之,就不符合立宪国家的基本原则。这些论点与论据和我们九十年代讨论取消类推制度时的情形何其相似,所以袁伟时先生认为,我国1997年刑法对于罪刑法定的重新规定是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回归”。

反对酷刑,废除肉刑,提倡慎刑,主张刑罚人道主义。在《大清新刑律》中将凌迟、枭首、戮尸等酷刑废除,,将戏杀、擅杀、误杀三项虚拟死罪改为徒流,从而使《大清新刑律》开始与世界先进的法律接轨。

参照西方国家法律在《大清新刑律》中引入了故意、过失、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现代刑法理论。

四、清末刑法改革的影响

沈家本主持修订颁布的《大清新刑律》标致着传统残酷的古代刑法解体,以大陆法系为基础的现代刑法体系开始形成,中国刑法现代化的进程由此展开。

第7篇: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范文

摘要:儒学与马克思主义有着一定的契合,其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值得深入思考、探究。

关键词:儒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 、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学及其发展脉络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之所以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华文化的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学的影响最大,它深深沉淀于中华民族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心理中,至今仍影响着国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波及整个东亚儒家文化圈,所以研究传统文化不能抛开儒学。

儒学产生于先秦,先秦儒学的最高成就是确立了仁、义、礼为核心的价值观。儒家哲学的范围概括说起来,可以用《论语》“修己安人”一语括之。孔子也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智也。”按儒家说法,必须三德具备,人格才算完成。孔子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与西方近代精神相近。 儒家思想当中的中庸精神不能不提,《中庸》记载,“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时而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君子的中庸是依时,依事,依问题而采取中庸的态度,所以中庸不是老好人,不是没有立场的。儒家也谈论人性问题,谈论知行分合的问题,谈论 “民德归厚”的问题。除此之外,儒家思想还包含了现在意义上我们所说的宇宙学,生态学与伦理学等,总之范围广博,内容庞杂。下面简单说说儒学发展的主要脉络。

儒学产生于先秦,在汉代时上升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并占据 “独尊”的地位,魏晋至隋唐,儒学地位稍有下降,以后道教等异军突起,但宋至清,儒学仍居于中国文化的主流地位。中国思想,儒家之外,也不是没有别的学派,但孔子至近代,还是儒家的势力最大,这与发展的儒学擅于吸收有极大关系。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儒学由兴盛而衰落,失去了支配地位,马克思主义最终成为了我们国家的指导思想,此种情况下,有的对儒学产生了不用的态度,说儒学是“明日黄花”,极端时是在五四时期有专打孔家店,要把线装书抛在茅坑里三千年等做法,种种此类被批的体无完肤。当然也有很多人仍然坚守儒学的正宗,正统,大力复兴儒学,并发展新儒学。发展创新的好坏暂且不论,儒学作为我们的文化传统,虽然产生于农业自然经济和宗法制度之上,仍有它存在的巨大价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诠释儒学,以崭新的视角对其看待剖析才不至于将“洗澡水与孩子一同倒掉” 。

二 、儒学――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的土壤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都不是外来文化强加给中国的,之所以能在中国扎根,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不能分离。中国历史上有两次大的文化输入,一次是佛教的输入。佛教的输入,有老庄、玄学作为其文化土壤,满足了中世纪宗教情绪和宗教生活一定的的社会文化需求。它一方面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禅宗为主要代表的佛教各宗派,另一方面其一部分精华被宋明理学所吸收,另一次是“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和西方文化的输入,马克思主义迎合了当时的需要,逐渐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和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相结合,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形成了新中国的指导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流意识形态。中国人民为什么能接受马克思主义?如上所述,中国有唯物辩证法的传统、社会主义的大同思想、儒学的“修,齐,治,平”的经世价值取向,“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无欲,勿施于人”的“仁爱”精神,擅于吸收异文化的“会通精神”,中庸的理念等等都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扎根的土壤,儒学的人文价值等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对现实世界之真实性的肯定等等都有着相通的关系,两者对现实社会生活、群众性历史活动的极大关注等也都有着契合的关系。

中国文化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同样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总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精华,使之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可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儒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的同时,它本身也得到了新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的关注下,儒学源远流长、历代损益、包容性强、影响力大,社会根植深的特点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总之,在中国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于儒学的研究不可或缺。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下的新儒学

在中西文化、新旧学术猛烈的撞击与契合中,既继承,又有别于先秦原始儒家和宋明新儒家的现代新儒家产生了。 所谓现代新儒学,是指“五四”以后,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在儒门淡薄的背景下,认同儒学的基本价值,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创造性发展的一种学说。马克思主义是五四以后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对于儒学的发展势必起作用。儒学的潜移默化也好、鲜明左右也罢都影响着儒学的新发展。所以新儒学具有了传统儒学所不具有的一些新特点。

首先,新儒学的思辨水平和逻辑分析能力方面得到提升。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加之儒学本身就具有开放性是其重要原因。熊十力认为, 研究哲学的人,对中国、印度、西洋三个方面都不可偏废,他主张“旷揽中外,去门户而尚宏通,远偏狭而求圆观” 。其次,儒学的自我批判能力也日益彰显。现代新儒家对包括宋明理学的儒学传统做过多方面批判。熊十力说,宋儒有两大缺点,一是“绝欲”,二是“主静”,前者弄得人生无活气,后者脱离实际。宋儒之学最值得批判的有两点:一?是没有民族思想,二是没有民治思想。梁漱溟批判了把个体的主体性消融于人伦关系的儒家伦理异化现象。第三儒学更温和、理性。没有了封建思想的影响,剔除了封建桎梏,新儒学更温和、理性。这与马克思主义强调以辩证的角度看问题不无相关。最后,主义的唯物史观的影响下,现代新儒学充分肯定对于客观世界的重视,对于科学的肯定,认识到科学作为知识系统在认识自然、改善人类生存的客观环境方面的效用,儒学的转型为保留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渊源流长的中华文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都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运用,去除了的封建遗毒,诸如小农意识、等级制度观念、宗法思想、伦理纲常的新儒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儒学在当代的这种转变,是在全球一体化、西方各国文明的冲击、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的必然结果。儒学拥有自我批判能力和不断发展的包容、时代精神,是它得以存续、壮大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在在儒学的发展、转型过程中起了匡正的作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儒学的积极作用会日益得以彰显。

四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典范――思想

提到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的结合,就不能不提这个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思想。思想作为中国

化的马克思主义始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发展的。是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而思想理论历来就是在原有的文化积淀中生发的,任何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在创立自己的理论时,都是吸收了人类已有的文化成果,正如牛顿所说,他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上。所以说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自然有一种必然的联系。的很多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比如《新民主主义论》《矛盾论》《实践论》等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使其具有了崭新的生命力和深远的意义。在内容上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许多历史经验和哲学智慧等;在形式上,他也大量的运用了古人的用语。材料是传统的,理论是科学的、先进的,比如用“实事求是”来表述唯物辩证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借用“有的放矢”来说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用老子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来说明矛盾相互转化的道理。从形式到内容上巧妙地把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融为一体,从而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正如他自述的“为中国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 。是思想的创建者,思想指引着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本人对思想做出的贡献永远不可磨灭。他不仅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且成功的把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与中国的革命的具体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开花。马克思主义这一外来的文化在中国成功的大众化,是等人的功绩, 也与传统文化包容、相通分不开。

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同传统文化结合的光辉典范,为我们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留下了巨大的财富。思想的形成标志着中国哲学由传统向向现代的飞跃,向世界的飞跃,它自身不仅实现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也实现了科学的理论内容与民族形式的统一。思想作为一种新式的思想观念,在其产生和发展中,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始终是一种又有否定又有选择的继承和创新的过程。中国革命早期、中期、晚期,思想都在不断的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这种动态发展的过程,正是思想自身发展的一种合乎规律的现象,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必然的要求。

五、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结合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将马克思主义同传统文化结合,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尽管在这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马克思主义本身同中国国情的结合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不能间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在时代的呼唤下诞生的。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先后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开放的体系、创新的体系,它指导着中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进步。她的发展、创新是与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的智慧、中华自生的文化密不可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不仅是理论问题也是现实课题。不仅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关系到当前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位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忧国忧民、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崇尚和谐统一的精神、价值取向、重义轻利、顾全大局的行为模式等等这些民族精神、民族文化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丰富发展的精神食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是一个综合的社会概念,其中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建设至关重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巧妙“拿来”充分吸收,创造出适合我们自己国情的文化。这是中华民族新的民族精神的凝结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对自我形象和民族性格的重新塑造过程。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在马克思主义这一盏理论明灯的指导下,与当代中国这片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中,不断找到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

“中体西用、全盘西化”也好,“坚守传统”也罢,错误都在于片面的抛弃了或是神化了传统文化,脱离了中国的国情和建设的实际。建设中国特色文化,不但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我们应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正视传统文化,汲取精华,解决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经验、新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加自觉的充分利用传统文化遗产,批判的继承,才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创造出更适合国情、民情、世情的科学理论。

六、 结语

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巨大的进步,比以往的剥削制度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在走向共产主义的道路上要不断地警惕西方不良文化的渗透,与那些毒害人们至深的“自由主义” 、“” 、“有名无实的马克思主义”等做斗争。在这期间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至关重要,不忘本就不会历史虚无,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掌握其实质、真谛,才能用好马克思主义这个有力的武器。才能顺利的指引我们前进,少走弯路。

千言万语,表达这样一种认识:马克思主义是风帆,引领航向;中华文化是承载,稳步前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成功中国化取得的。要取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胜利, 就要对传统文化、国情深入研究,不断创新,丰富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宝库。借用的一段话:“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该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

参考文献:

[1]成中英.合内外之道――儒家哲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梁启超.儒家哲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文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编写组著.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第8篇: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范文

这位“铁娘子”的话虽然有些依据,但却有些偏颇。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一直是一头迷失的雄狮

秦汉以来的中国文明,可被称为“儒家文明”,这种以农业为经济基础的文明,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思想发展起来的。因为儒家思想注重道德、秩序、人际关系,所以,儒家文明在前期还是非常有活力的,然而,到了中后期,由于专制主义的泛滥,开始出现没落,并最终被西方文明反超。鸦片战争后,“沉睡的东方雄狮”虽然苏醒,但长期处于迷茫的状态,甚至一度失去了文化的自信。

中华文化,源于三皇五帝,经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然后有汉唐的文化荟萃: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举措,促使“百家归儒”,此后形成了儒释道三家并举,儒家为主(道教创办于东汉,佛教也于东汉时期传人中国)。唐朝时期,虽然重点不同,但基本也是儒释道三家并举,而且都处在欣欣向荣的发展阶段,再加上中原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所以,整个华夏大地,出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人们积极进取,思想也非常活跃,在哲学思想、社会制度、文化艺术等领域均有创新。

宋朝时,政府力倡偃武修文(明朝也是),虽然取得了经济、文化上的大发展,但为全民族埋下了孱弱的种子,宋之时,国家四分五裂,汉家处处受制,宋之后,汉家再无雄起。北宋开始的程朱理学,因号称“兼容儒释道”,被政府(元开始)引为官家正统思想,强行给莘莘学子“洗脑”,如此培养出来的士子,大多是一些只知道唯唯诺诺的奴才,只识得“乎时拱手淡心性,临危一死报君恩”更有甚者,“闭关锁国”和“文字狱”如两条沉重的锁链锁住了中华民族的灵魂,整个中华大地真的成了一个内部沉闷,对外封闭的“铁屋子”。人们也变得越来越愚昧,越来越孱弱,虽然偶有一些“呐喊”(如李贽),但毕竟没有形成社会潮流,终被视为“异端”无情地绞杀。

元清两朝,本是“外族”入主中原,应有一些新的文化带进来,但蒙满这两个民族本来就没什么文化底蕴,最后也只能乖乖地成了汉人的弟子。而且两个民族的野蛮使得专制主义更加膨胀。满洲汉子的血性虽然也营造了所谓的“康乾盛世”,但在文化方面,已经今不如昔了,所谓康熙字典和四库全书,只是对过去成果的总结,而在编纂四库全书时,毁书数万,又何尝不是对文化的摧残和桎梏?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一直在一边学习西方,一边创建自己的文化。洋务运动是学西方,戊戌维新是学西方,辛亥革命也是学西方,但是,以学习西方为主的系列活动,基本以失败告终。“五四”运动还是学习阿方,但大革命失败宣告“五四”运动的失败。此后的新新民主主义革命,实际上是一次以农民起义为基础的革命,马克思主义对这次革命的指导作用是有限的。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农民起义的胜利者“砸碎了万恶的旧世界”,但并没有建立一个真正的新世界,起码,精神层面上没有。“”是一次盲目的“说不”,它否定了一切,最后使中国陷入“狂乱”的状态。改革开放后,总设计师提出:先放下姓资姓社的问题不谈,优先谋求经济发展,这个观点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但也是一种权宜之计,是对文化建设的暂时牺牲。不多久,中国民众出现了信仰危机……

今天,我们成了“世界工厂”,成了“第四经济体”,甚至体育大国、军事强国……但是,我们在文化方面拿出来的东西确实不多。

所以,撒切尔夫人的论断,确实让我们有点心虚。

但是,正如阿Q说的,“我们以前阔过”,多少还有点家传的宝贝,只是我们自己不以为然而已。

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是大国文化。

维系中国九州大同,并不足依靠武力征伐,而是“文化”。尧舜禹汤靠个人魅力维系“天下”,使诸侯来朝,周朝制订“礼”,以规范上至天子,下至七人的行为。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于是有了百家争鸣,儒道法墨名等九流十家从各个角度探讨治国安邦的“大道”。

百家争鸣的结果是,儒家成了官家正统,制约中国两千多年的发展,孔子也成了圣人。但事实上,董仲舒以后的儒家文化其实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诸子集成。

史载,孔子是汤的后人,他的偶像是制订“周礼”的周公旦,而孔子的学术原则是“述而不作”,孔子创办并宣扬的儒家文化主要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总结与传播。所以,儒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正统,是一脉相承的。儒家文化主张“仁义礼智信”、“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中庸”、“修已安人”等观点,重视道德,宣扬“自强不息,内在超越”,在政治方面主张“王道”、“仁政”。可以说,儒家文化是中国两千年来的立国之本,虽然有其局限和缺陷(后有论述),但造就了中国两千多年的辉煌,不但国内政通人和,民富国强,而且带动了整个东亚地区的发展。所以说,中国文化本来就是大国文化,谁反对都不能改变事实。

儒家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经过历史潮流的洗礼,必将放出异彩。二上世纪末,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发表了著名的《巴黎宣言》:“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中国新大国文化的构成与内容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崛起中的中国需要新的大国文化!

什么是中国的大国文化?

第一,国民精神。

《易经》有云:天行建,君子以自强不息,又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中国国民的传统精神;又有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以及忠孝节义礼仪廉耻,也是中国国民的传统精神;还有中庸之道,也是同民传统精神。但是,这些国民精神曾经被批为“吃人的封建礼教”,至今也没有全面此外,道家的无为飘逸,佛家的超脱,虽然为上亿人提供了一个精神的“广厦”,但要成为大国文化,几乎无此可能。新中国成立后,曾经用共产主义的奉献精神作为主流精神,但社会发展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奉献精神难以大行其道最后,塑造国民精神的可能要靠“八荣八耻”了。不过,“八荣八耻”基本上是行为规范层面上的具体要求,用“八荣八耻”武装的下一代国民,能与以“自南、平等、民主、博爱、创新、冒险”的精神武装的下一代西方社会国民抗衡吗?

第二,社会管理哲学。

民主与法制,是西方国家成熟的管理体制,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西方体制在中国能全面推行吗?崛起中的中国能甭全面照搬吗?是不是还有一种更好的体制,更适合中国传统,以及未来的大国?

第三,国际外交哲学。

“和平共处五原则”是否需要修正?“负责任大国”似乎更像一种表态,是不是有更清晰、更具体的捕

述?

当然,任何一种文化,都应该是多元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否则,又会陷入当年的“铁屋子”状态。

中国新大国文化建设的资源

一个国家的文化建立,是需要一定的历史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等,但更重要的是现存的文化成果,中国大国文化建设的文化成果来自于:

1)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应指儒道法墨名等九流十家,十家之中,影响最大的应属儒道法。其中,儒家注重道德、秩序、人际关系,对农业社会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后来成了束缚中国发展的绳索,根源在于其农业文化本身的局限性,以及等级社会的影子,还有“程朱”以来的教条化,以及封建统治阶级对它的断章取义。

但是,人类社会最终还是需要和平、安全、稳定、秩序,以及和谐的关系,尤其是全球化运动中,国家、社会团队、个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将决定人类及社会的发展。

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儒家文化中吸取智慧,如果能够将现代义明与儒家精神结合,儒家文化是很有价值的。此外,儒家文化还提供了大量的管理思想。

道家追求的是恬静、自然与飘逸,以及精神自由,虽然很难作为国家建设的主流思想,但因其超脱的态度,可避免陷入物资主义,拜金主义。此外,道家的无为而治,与“看不见的手”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某些方面,也可提供一些管理思路。

法家思想在儒家看来是有些残酷,但它的“公平、公开、公正”的理念与西方的“法治”如出一辙,自当有很多可取之处。

2)西方文化。

相对于中国的农业文化,西方文化被称为海洋文化,以其严密、科学、民主、冒险精神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一个新的参照,甚至一度令中国人自惭形秽。

西方文化将人类带进了工业文明,确实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贡献,可以说,西方科学文化将人类从愚昧和迷信中解放出来了,西方文化模式下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能力,给予了人类平等、自由与人权,然而,人与人类却越来越缺乏约束,正如黎鸣所说:人类社会愈是按照西方文化的模式走向“进步”,人类对待自己的同类愈是冷酷无情,甚至残忍凶狠(《西方哲学死了》)。此外,西方发展模式对地球资源的掠夺也是空前的。西方的掠夺式、征服式的文化和发展模式,已经向人类发出了警报。

所以,西方文化不是人类文明的最高阶段,人类文化还需要向前发展,如果说西方文化解放了人类,那么“塑造人类”的任务还需要另一种文化来完成,中国的新大国文化能否承担如此重任?

3)“五四”以来的经验总结

文化是由经验沉淀而来的,但“五四”以来的经验还没有沉淀为文化,因为很多东西还没有最后定论,但或者就是这些实践,孕育了中国的新大国文化。

中国新大国文化的建设运动

文化的运动,最初或者是一种自发的运动,如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欧洲十四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以及后来的宗教改革,中国的新大国文化建设运动,或许已经开始了,开始得像文艺复兴一样――从国学的普及开始。百家讲坛推波助澜,人民大学设立国学院、以及遍布各地的孔子学院作为研究和推广基地,但是这些仅仅是起步,大国文化的建设,需要经历再一次“百家争鸣”,出现几位像孔子、老子、孟子一般的文化巨人,或许,他们就出现在活跃于网络世界的“愤青”当中

唯有创新,才能走出历史,超越历史;唯有创新,才能学习西方,赶超西方。唯有新的大国文化,才有新的大国。

政府与其他社会团体在这次文化活动中的作用。

第9篇: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范文

复习课设计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在讲述本课内容之前,引导学生回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了解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

一、思想

本部分内容包括老子、孔子和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和成就。本部分知识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教师可以在学生回忆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并引导学生对各思想家的思想进行评析。

二、文学

本部分内容包括《诗经》、屈原和诸子散文。《诗经》、屈原这部分内容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教师可以在学生回忆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对于初中课本未涉及的内容加以强调。

在讲述诸子散文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已学过的语文知识了学习这部分知识。并让学生认识到诸子通过其散文向世人阐述其思想。

三、艺术

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历史图片讲述这部分内容。

四、天文和物理

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文成就,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学过,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已学内容。并强调天文成就的年代、比西方领先的时间。

战国时期物理学的发展是以前学生没有学过的,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当时中国物理学取得的成就。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

五、医学

本部分内容学生也已学过,教师引导学生简要回顾即可。

重点——对儒家、法家、道家思想的综合认识

在春秋战国这一历史巨变时期,代表社会各个阶级和阶层的人们从各自经济、政治利益出发,形成了各种学派,儒、法、道是其中重要的学派。

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弊,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趋势。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其中,儒家思想,构筑了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道家思想,构成了封建正统思想中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三者的综合,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重点——对孔子的评价

自汉代至清朝,被尊为“圣人”的孔子一直被尊崇。“五四”时期提出“打倒孔家店”,孔子被否定。建国以来,对其评价更是经历了一个大起伏过程。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对其是誉毁不一,先是肯定其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在强调阶级斗争的年代,又受到了批判。“”期间,孔子被全盘否定。在””结束以后,开始公正客观地评价孔子。综合建国以来对孔子的评价,主要观点如下:

关于孔子的阶级属性:一派观点认为孔子是封建文化的代表,也是新兴的地主阶层的代表,其思想保守多于进步,妥协多于反抗。这派人多数持西周封建说。另一种观点认为,孔子是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有人提出,孔子生活在奴隶社会,但顺应了社会变革的潮流,是奴隶主阶级中的改革派。

关于孔子的思想结构:第一种观点认为“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第二种观点认为“礼”是孔学的核心。还有人认为“仁”与“礼”组成孔子的思想核心。

关于孔子思想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有人指出,孔子是国际性的历史人物,其影响远及世界。也有人指出,孔子思想是中国长达二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与思想基础。孔子学说成为历代统治思想的基础,但又是封建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

关于孔子与当代及未来社会的关系:一种观点认为,儒家思想作为历史的产物,只具有学术研究的价值。另一种观点认为,孔子及儒家思想不仅有研究价值,而且作为一种精神资源,有着实用价值,对现代化建设事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则从知识经济新特点角度,抛弃了过去一贯尊奉儒学的观点,认为儒学不符合当代社会的实际。

难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繁荣局面形成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高峰,出现了文化繁荣的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其原因如下:第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二,阶级关系的变革、奴隶制的崩溃、封建制度的建立等一系列社会变革,为思想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政治前提。第三,激烈动荡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变革,使得思想异常活跃,迫使人们去思索,众多思想家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第四,各国统治者基于争霸战争的需要和政治要求,纷纷网罗人才,优待知识分子,让其为争霸战争和社会变革出谋划策。这种宽松的环境和优越的地位,有利于文化繁荣。第五,私学的兴起和讲学之风的出现,造就了一批有知识、有才干和敢于表达自己政治观点的思想家。第六,民族融合的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扩大,丰富了华夏文化,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典型例题

例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到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界非常活跃②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③学在官府局面的改变,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④科技生产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

A.①②③④都正确B.①②③④都不正确:

C.①正确,③③④不正确D.①②③正确,④不正确

答案:D

例题分析:此题旨在培养学生对照材料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该题是一道复合选择题,只有经过了①、②、③、④项的首先筛选,才能在A、B、C.D四项中得出正确答案;经分析理解可知:①是背景,②③是史实,唯有④项中科技生产“迅速”发展不妥,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更不对;因此D项是正确答案。

例2阅读下列材料

“欲天下之窗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又说:“(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落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请回答:

(l)上述思想是我国战国时期_____、的思想,这一思想的核心是_______。

(2)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在阶级社会里,上述思想能成为现实吗?

(3)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分析上述思想有何积极的进步意义?

例题分析:本题提供了墨子有关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一段材料,主要从历史和政治的角度,考查对这段材料的理解。回答时,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联系先秦时各派思想家的主张,提炼出材料的“兼爱”“非政”思想。回答第二问时,主要从矛盾论和阶级矛盾等观点进行分析。要联系墨子代表的阶级利益、有关战争观等,评价墨子思想的进步意义。

答案:

(l)墨子;“兼爱”、“非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