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园区土地规划范文

园区土地规划精选(九篇)

园区土地规划

第1篇:园区土地规划范文

为有效落实土地调控政策,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加快我市工业发展,现就改进建设用地管理强化工业用地保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努力增加工业用地有效供给

(一)多渠道争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各地要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争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逐年稳步增加。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一旦下达,各地要加快组织用地报批,确保在每年的六月底前将计划落实到具体地块,八月底前完成当年的用地报批,争取追加用地计划。加大重点项目申报力度,积极争取使用省以上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每年全市不少于5个项目进入国家和省重点项目库,争取使用省以上计划不低于1500亩。着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拓展城镇用地空间。*阳区要精心组织,扎实做好挂钩试点工作,其它县(市)、区要加大立项申报力度,争取使用试点周转指标。

(二)多举措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对已获批准的新增建设用地,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委会)应当在规定的1个月内缴足有关报批费用,拿回用地批文,保证及时供地。对不能及时供出的新增建设用地,一律纳入土地储备范围,优先供给新上工业项目使用。对闲置满两年依法应当收回的土地,应当在半年内报经原批准机关批准收回,依照城市规划安排给急需用地项目使用。依法开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鼓励乡(镇)、村办企业将闲置低效利用土地,通过出让、出租、入股、转让、转租等形式依法进入市场,与招商引资项目对接。

(三)优先满足工业项目用地需要。除必需的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外,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主要分配给开发区(园区)等工业集中区。优先组织开发区(园区)用地报批,征地资金优先用于工业用地报批。经批准转用、征收的工业用地,优先供给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产业带动性强、就业面广的工业项目。

二、切实强化规划的调控作用

(四)加快开展“两规”修编工作。市、县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各县(市)、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要同步推进、同时完成,尽快上报审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要符合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要求,并与其专项规划相互衔接、充分协调、高度一致,确保实用、管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统筹城乡各类建设用地的同时,要保证依法批准的开发区(园区)用地规模。城市总体规划要科学确定城市发展方向、目标和规模,抓紧制订详细规划,细化各项建设用地结构和空间布局,准确把握工业用地数量和位置,便于规划的实施和用地的报批。

(五)编制开发区(园区)规划。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和战略支撑产业,按照合理布局、突出重点、集约经营、循环发展的原则,编制全市开发区(园区)发展专项规划,科学确定全市开发区(园区)的数量、规模、布局和各自的功能定位、主导产业,避免产业重叠、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各类开发区(园区)主导产业应各有侧重、特色鲜明、协作配套,实现错位发展。各开发区(园区)要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资源能源条件、产业基础状况,以主导产业、发展空间、功能区块、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及生态保护等为主要内容,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细化功能分区和用地结构。工业园区内的产业用地比例不得低于80%,工业项目所需的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解决员工临时住宿的,要严格遵循规划布局和条件,且只能建设集体宿舍。

(六)严格按照规划建设和用地。经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开发区(园区)建设规划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都要严格遵守和执行,不得随意违背和突破。未经法定程序批准,不得擅自修改和调整各类规划。本着“规划引导招商,招商服从规划”的原则,各类招商引资项目要根据产业类型、配套要求,进入相应的开发区(园区)。建立利益分享制度,打破区域限制,统筹县(市、区)之间、开发区(园区)之间和乡镇之间的招商引资项目,实现产业集聚、规模集中、用地集约。对符合规划的招商引资项目,优先办理立项、规划和用地手续。

三、积极推行工业用地统征管理

(七)加强征地工作组织协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开展征地工作,国土资源部门具体承担征地工作的组织实施。要改变现行工业用地按项目分散征收的做法,全面实行依规划集中统一征地。各县(市)、区政府和各开发区(园区)管委会要加强对征地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协调本辖区内征地协议的签订、补偿安置的落实和征地拆迁开发的实施,切实加快征地工作进度。

(八)建立统一征地专项基金。各县(市)、区和各开发区(园区)要将征地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建立统一征地专项基金,滚动使用,专门用于开发区(园区)等工业集中区征地报批所需上缴的规费。市财政分别为*城区、*城区安排1000万元的征地周转资金,专门用于工业项目的落地报批。周转金使用后二个月,从区级财政分成中直接扣还,保证滚动运行。审计部门对征地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实行年度审计,监督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九)落实征地补偿安置政策。严格执行征地补偿标准。各县(市)、区政府和各开发区(园区)管委会对本辖区内征地补偿拆迁安置工作负总责。征地补偿必须严格执行省政府批准的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区片综合价。严禁有关单位和个人与被征地村组签订征地补偿协议,突破规定的补偿标准。对被征地村组借征地之机漫天要价的,各县(市)、区政府和各开发区(园区)管委会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制止。对征地补偿突破国家规定标准的县(市)、区和开发区(园区),扣减其下一年度用地计划。规划区内的土地将要进行开发建设时,在集中核对户口阶段,暂停办理户口迁入手续。各地、各部门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做好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

四、着力推进工业项目节约集约用地

(十)严格工业项目用地审批。工业用地一律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出让价格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开发区(园区)要建立集体会审制度,对进区工业项目实行集体决策。严格执行国家《限制用地项目目录》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严禁高耗能、高排放、淘汰类工业项目通过立项、规划和用地许可,重点支持低耗能、低排放、鼓励类工业项目建设和发展。对工业项目进行核准或备案时,要重点核查其注册资金和投资规模是否达到要求。规划部门在出具工业项目规划设计条件时,对确定的工业项目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绿地率等指标,要符合国土资源部《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规定,并纳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予以约定。各开发区(园区)要拿出25%的工业用地,用于兴建多层标准厂房,引导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具、文体用品、医药、电子设备、工艺品等工业项目租赁使用标准厂房生产。

(十一)加强工业项目用地批后监管。严格工业项目建设竣工验收把关。将工业项目依法用地和履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情况作为竣工验收的一项内容,凡是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绿地率等未达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要求的,不得批准通过竣工验收。严格审查工业项目用地转让,项目固定资产投入低于总投资额的25%的,用地不得转让。对新增的工业用地改变为经营性用地的,一律由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重新依法出让。严禁工业项目用地闲置,土地闲置满一年不满两年的,按土地出让价款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土地闲置满两年、依法应当无偿收回的,坚决无偿收回,重新安排使用;不符合法定收回条件的,也应采取改变用途、等价置换、安排临时使用、纳入政府储备等途径及时处置、充分利用。对闲置土地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征缴增值地价。

(十二)开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把单位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消耗量,作为对县(市)、区政府和开发区(园区)管委会考核的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与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配挂钩。开展开发区(园区)集约用地评价。查清开发区(园区)土地利用状况,评价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测算土地集约利用潜力,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作为开发区(园区)扩区、升级的依据。对土地利用达到评价要求的开发区(园区),可以申请利用符合规划的现有建设用地扩区,也可以申请整合依法依规设立的开发区(园区)。

五、加快建立保障工业用地的执行机制

第2篇:园区土地规划范文

一、xx工业园区建设现状

(一)园区管理体制

2009年4月县委、县政府对园区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将县园区管理办公室更名为县园区管理委员会,赋予园区管理委员会直接从事园区开发建设的职能职责,主要承担园区土地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明确划分县园区管委会、县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园区所在街道、镇的职责权限,建立起调动县、街道(镇)两级积极性、分工协作、职责明确、统一规范的管理运行机制。管委会下设综合科、经济运行科、财务科、用地科、工程科和工程建设技术中心。目前,园区工作步入正轨,机关运转顺畅。

(二)园区招商引资和建设情况

xx工业园区坚持“用地集约、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的原则,按照打破行政区划“一园几区”的开发模式,着力构建璧城、青杠、大路三大板块,努力壮大机械制造、制鞋、建材三大产业,依靠产业优势和特色来提升园区竞争力。通过不断深化招商引资,目前已有南方天合底盘(美国天合汽车集团投资)、乐百氏饮料公司(法国达能集团投资)、金田鞋业(巴西派诺蒙集团投资)3家世界500强企业和中国奥康集团、青岛双星集团、广东伟雄集团(顾地塑胶)、xx力帆集团、xx嘉陵集团等177家企业入驻园区。目前园区建成区面积4.3平方公里,在建区面积3.8平方公里。自园区体制调整以来,管委会先后负责实施并完成了璧城永嘉大道下段、双星大道延伸段、石堡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金剑路、三环路、河西2600亩土石方、两横五纵道路、派诺蒙和青杠民安西街、缙云路路基及施工便道、力帆微车一期土石方、杨柳和中兴安置区施工便道等40余项工程建设。

2009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2亿元,工业增加值27.6亿元,上交税金3.85亿元,完成企业投资15亿元,基础设施投资6.75亿元。2003年至2009年xxxx工业园区连续五年被评为xx市“十强特色工业园区”。

二、xx工业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园区规划滞后

一是园区部分拓展区和所有远景规划区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具备可行性和操作性,需要将该片区纳入城市总规和用地规划的修编范围;二是园区控规编制滞后,或一个片区编制完成后由于企业用地位置的变化频繁调整控规,导致不能及时开展基础设施的设计等前期工作;三是园区产业规划尚未正式出台,园区产业布局及功能分区缺乏政策性依据,招商引资缺乏明确指导。

(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够高

xx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建桥、晏家等先进园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需进一步提升建设水平以完善园区功能。如晏家工业园区围绕“大工业、大物流、大能源、大配套”的发展定位,加大对变电站、公路、铁路、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大项目入驻提供了能源和交通保障。建桥工业园区高度重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树立“环境就是资源,就是生产力”的理念,大手笔规划和建设,完善的配套设施为园区发展创造了独特的投资优势,道路、供水、供电、供气、通讯、污水处理及排洪等基础设施达到了先进水平。荣昌工业园区采用租地的办法拉通道路骨架,为入园企业创造条件。

(三)入驻项目的投入产出规模偏小

近年来随着我县招商引资的不断深化,园区已入驻了3家世界500强企业和5家全国500强、4家xx工业50强企业。但xx工业园区仍然缺乏一批100亿级的基地型、龙头型、旗舰型大项目作为支撑,经济发展后劲与我市其它先进园区相比仍显不足。如晏家工业园区引进的重钢集团投资达200亿元,全面建成投产后,重钢及其配套企业产值达500亿元。长寿化工园区引进的巴斯夫MDI一体化项目投资300亿元,建成投产后产值将达300亿元。港城园区的海尔工业园商用空调及家电项目,投资28亿元,达产后年产值200亿元。

(四)土地供需矛盾突出

近年来征地审批难度加大,区县之间对用地指标的争抢日益激烈,再加上受我县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约,园区建设用地严重不足,完全不能满足招商引资和建设的需要。目前xx工业园区内符合“两规”可供征用的土地不足400亩,已签约入驻的项目需用地17000余亩,在“两规”修编未落实之前无法开展大规模的征地工作,尖锐的土地供需矛盾在较短时期内难以缓解。

(五)土地使用效益不高

一是土地投入产出强度偏低。xx工业园区的传统优势产业为制鞋业和机械制造业,特别是制鞋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规模不大,产出效益不高,因此我县工业园区土地的投入和产出强度只有20亿元/平方公里和40亿元/平方公里,与我市先进园区相比差距较大。主城园区入园门槛较高,偏重于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入驻项目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如长寿化工园区引进了12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企业均是化工行业的全国乃至世界龙头企业,园区土地利用达到了高投入高产出。建桥工业园区规划面积仅15平方公里,园区产业定位起点较高,主要发展先进制造业、新材料、医药食品、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预计到2015年产出强度达100亿元/平方公里。二是存在土地闲置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我县已出让的闲置土地有40余宗,面积在数千亩,还有个别企业拿到土地证后真正用于建设生产的土地不到总面积的一半。土地闲置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让真正需要土地投资发展的好项目好企业无法落地建设,也给政府财政收入带来了损失。

(六)建设资金短缺,融资渠道单一

某种程度上来说,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园区建设工程推进速度的首要问题。近年来,我县的融资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远远不能满足园区建设的资金需求,自园区体制调整以来,园区管委会实施的工程普遍存在不能按合同约定按期支付工程款的现象。此外,由于拆迁安置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已取得征地批文的土地迟迟不能开展拆迁安置,推迟了企业进场建设的时间。目前,我县的融资工作主要由县金融办和国资公司统筹负责,通过整合国有资产或土地作为抵押物向银行贷款融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没有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来筹集资金。

(七)各级各部门对园区发展的认识有待统一和提高

极个别部门还存在本位主义和部门利益至上的思想,对园区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在园区建设审批过程中思想不够解放,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现象时有发生,没有创新思考如何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三、推动xx工业园区科学发展

(一)完善园区管理体制,提高园区工作效率

一是采取更加灵活的选人用人机制。一方面,对园区建设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表现突出的优秀人员,建议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提拔、升迁上予以优先考虑。另一方面,园区建设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建议参照市内大多数园区采用“固定编制+临时聘用”的用人机制,根据园区建设的进展和工作岗位的需要公开招聘。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财政压力,克服了“只进不出”的传统弊端,有利于形成优胜劣汰、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更能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调动工作的积极性,为搞好园区建设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保障。二是进一步探索园区管理体制。增加管委会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增强园区管委会对园区建设的统筹职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全县各职能部门和园区所在街道(镇)的资源优势和工作积极性;真正实现园区内行政审批“一站式”办公,为园区建设和发展开辟绿色通道,建议在园区设立规划、建设、国土房管、环保等重要职能部门分局,在园区内部完成各项手续的审批和办理,在前期工作环节为工程建设节省大量时间,提高园区建设推进速度。

(二)树立规划先行的观念,提升园区规划水平

一是园区规划必须跳出xx,站在“融入xx主城区、建设重要功能区”的新高度、新视角,以加快实现xx园区与xx主城的融合和对接为出发点,对园区未来发展进行全新的思考和谋划。二是高质量完成园区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实现控规全覆盖,并将园区建设规划与产业规划有机结合,为招商引资和实施建设提供规划指导。三是园区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有机结合,避免相互冲突、相互影响,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四是规划完善园区配套服务功能,改变过去单纯布局工业的做法。要改变每个企业都分别建设职工宿舍的做法,集中成片规划建设职工公寓,同时,配套建设学校、幼儿园、超市、文体娱乐设施、社区服务中心、物流中心、治安派出所、金融网点等配套设施,提升园区的综合服务能力。五是坚持政府主导园区规划、政府指导企业建设,改变工业企业“千房一面”的单调形象,制定入园企业的外观、景观和绿化等设计的总体要求并严格把关,以提高建设档次、提升城市形象。园区规划一经审定,必须严格按规划实施建设,增强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避免主观随意性,真正做到规划一张纸、审批一支笔。

(三)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招商引资硬实力

一是加大道路骨架建设的力度和速度,尽早完成主干道和管网建设。要千方百计改变园区道路骨架的建设速度滞后的被动局面,学习和借鉴合川区、荣昌县在没有获得土地批文的情况下,先行租用土地建设园区道路骨架的做法,在使用的过程中同时完善用地手续,提高土地的商业价值和满足工业项目快速落地、快速建设、快速见效的需要。园区道路骨架建成后,土地以生地出让给企业,既可减轻园区建设的资金压力,减少工作中的问题和矛盾,又可大大节约土地整治成本。

二是大力推进水、电、气等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建设工作的前瞻性,加大对变电站、开闭所、水利设施等项目的资金投入力度,提升园区能源系统的承载能力,满足入园大企业、大项目的能源需求。

三是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管理。从设计到施工环节,都要本着“质量第一、精打细算”的原则开展工作,首先是科学优化设计方案,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其次是严把施工质量关,努力把园区的每一个工程都建成合格的,能经得起实践考验的工程。

四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理确定建设时序和工期。在道路控规和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建议路基土石方与道路路面和管网工程一并发包,由同一家施工单位负责实施,有利于工程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和施工工序的同步,同时会大大节约工程招投标的行政运行成本,缩短工作周期。由于路基填方区如填方高度较高或填方区沉降可能会破坏路面,路基土石方完成后最好待其自然沉降至少半年后才实施路面工程。实施道路建设时,建议先实施主干道建设和地下综合管网,人行道、路灯和绿化工程待入园企业基本建成后再实施,避免企业进场建设时破坏人行道、绿化工程。

(四)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资金短缺难题

一是通过财政资金注入、资产划转和国有资产整合等形式做大做强融资平台,提高融资担保能力;二是改变过去单一的利用政府资产或土地抵押、政府担保向商业银行贷款的方式,通过深化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的合作,争取更多的政策性信贷资金投入;三是做好土地这篇文章,以地生财、以地聚财,加强新征土地的储备工作,由政府高度垄断经营性用地(包含新征的和旧城改造的),切实保证经营性用地纯市场化经营和管理;盘活存量土地,通过调整城市规划和城市用地结构,置换有

开发价值的土地,以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效益;四是经营好园区服务区,将配套的商场、农贸市场、文体娱乐设施等建设用地规划为经营性用地予以拍卖;五是拍卖园区内的道路、桥梁、公共建筑物的冠名权和户外广告的经营权;六是对新建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采用BT融资方式,向社会公开招商引资,择优选择合作对象,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政府可在该片区企业产生的税收中确定一个合理的支付比例和支付年限,或者无偿提供一定面积的商业用地作为投资回报。

(五)强化土地征用和管理,提高土地使用效益

一是进一步加大园区的征地力度。全县在安排征地计划时,除保证融资需征用的经营性土地外,要优先考虑工业用地的征用,尽最大努力缓解工业用地的供求矛盾。积极引导项目业主申报部级、市级重点项目,突出项目征地,争取用地指标的倾斜。主动向国土资源部和市地房局汇报工作和沟通联系,获得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加大用地调规力度,力求修编后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满足园区建设发展需要,解决制约土地征用的瓶颈问题。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集中整合农村建设用地来修建标准厂房,安置中小企业。

二是抓好土地的节约集约使用和加大对闲置工业用地的处置力度。规范土地供应政策,对入驻项目严格审查其投资规模、投产周期、经济效益、社会贡献等指标,科学合理确定供地面积,对于分期实施建设的项目改变过去一次性供地的做法,根据建设进展情况实行分期供地、分阶段办理土地证,督促企业尽快建设投产,防止圈地现象的发生。推行楼宇工业和标准厂房建设,对用地规模偏小(低于20亩)的企业采取只供房不供地的办法,引导其入驻标准厂房生产经营,既可实现厂房的统一规划建设,又可提高土地投入产出强度。政府要下决心加大对闲置工业用地的处置力度,责令其限期开发建设或收回土地使用权,树立政府加强土地市场管理的权威和决心。

(六)推进产业上档升级,构建集聚优化新格局

一是精心编制园区产业规划,科学指导招商引资和企业建设。根据xx工业园区的发展定位、区位条件和周边产业环境,确定园区主导产业和配套产业,合理划分组团功能分区,提高产业集聚度。在出台园区产业规划后,要严格按规划来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指导入园企业布局,改变项目落地“遍地开花”的局面。

二是瞄准产业转移机遇,大力推进产业上档升级。瞄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国内东部沿海向西部产业转移、xx主城退二进三等机遇,发挥xx工业园区邻近大学

城、西永微电子园的区位优势,以建设“三都两园一城”为载体,在壮大机械制造、制鞋等传统产业的同时,重点引进和培育装备制造、电子工业、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保节能型产业,实现园区产业的梯次分布和优化升级,增强园区经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是围绕推动园区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做好引导和扶持工作。引导现有企业做大做强,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实现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扶持具有产业带动作用、市场占有率高、对财政收入贡献大的龙头骨干企业,吸引上中下游配套企业集聚衍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成本低廉的生产环境,把工业园区打造为特色产业集聚的高地。

(七)创新招商思路和方式,提高招商引资效益

一是树立产业招商的理念,坚持龙头带动、完善产业链条、强化产业聚集的招商思路,力争多引进高创税项目、高投入产出项目、产业带动和配套能力强的项目,提高产业集聚度、壮大产业规模,增强园区发展后劲。

二是充分考虑招商成本与收益在较短时期内实现平衡。招商引资要算经济帐、算综合帐、算明白帐,要认真测算征地拆迁成本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确定一个合理的地价、投入、产出标准,用以指导招商引资工作。同时,建议对引进企业的资金实力和产出效益进行全面评估,根据企业对税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大小来制定优惠政策。

三是实现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的转变。严格项目准入制度,由县相关部门对其投入产出、用地规模、环境影响尤其是资金实力等方面进行审核,确定其是否达到入园条件,保证入园项目的高质量。

四是拓宽招商思路,创新招商方式。充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所属企业的广泛接触和联系,提高招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挖掘现有企业的招商优势和潜力,鼓励企业现身说法、以商招商,真正实现引进一个、吸引一批;巧借外力,加强与上级经济职能部门的联系,大力推荐xx的投资环境和政策,争取其引进项目的支持和帮助。

(八)优化协调服务,打造宽松的发展软环境

一是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建议成立县园区建设领导小组,由县委或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定期召开园区建设专题会议,集中研究解决园区招商引资、用地、工程建设等重大问题,加强园区工作推进力度。

第3篇:园区土地规划范文

自2011年11月25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两违”整治工作大会之后,工业园区根据会议精神,按照会议要求,主要安排以下工作:

一、成立组织,加大宣传力度。

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具体工作由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落实。任办公室主任,成员建管所全体人员。办公地点设在建管所。我园区充分运用广播、宣传车和标语、横幅在全园区范围内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省村园区建设管理条例》,以及两违专项横幅,累计书写横幅30条,张贴标语40条,出动宣传车三次,积极营造两违专项整治工作氛围和高压态势。同时组织城建、土管等专业队伍逐村进行实地勘测,核实土地权属,查明土地类别、规划要求等情况,核实有关原始资料和证明材料,做好违章建筑,房屋性质等排查、认定、公示工作,并在调查摸底基础上,召开了各村主任以上干部会议,要求驻村干部逐一做好核实和查漏补缺工作。

二、建立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责任追究体系。

把“两违”专项整治工作作为当前管委会的首要工作来抓。针对工业园区的要求,如果月内发现两起对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不制止、不汇报的,园区管委会对园区包村干部、村主任各处扣发当月绩效考评工资的处罚,并对村书记、主任予以诫勉的规定,中心所也严格要求,内部作了明确规定,如果月内发现二起对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不制止、不汇报的,对所包片人员及土地信息员作相应的处罚。有园区村两级的全力支持、配合,我们的两违整治基本纳入正轨。

三、出台制度抓落实,扎实推进工作。

我园区会同土管部门及时制定和出台了《致农民朋友一封信》,并要求驻村干部利用“早、中、晚”三个时间走村入户,及时向“两违”对象户传达园区各项政策和措施。在前期精心工作下,驻村干部逐一发放了拆除和改正通知书,责令他们在规定时间内自行拆除违法违章建筑;同时在工作过程中做到“法情”结合,对既不符合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又不符合建房条件而违法建设的房屋,而且影响重大、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违章建筑,尤其对省道305线两侧,我园区组织县两违办、土地监察大队、工业园区建管所及村两违和派出所,医院参加的拆违大行动。对代李村代油坊村民组两户违反集园区规划进行了拆除,拆除建筑面积260平方米对张集村张集第一村民组因多年纠纷建的挡土墙进行拆除拆除建筑面积10平方米,对张集村和张集街一户占用水沟建加油站进行了强行疏通,疏通面积280平方米。对符合建设规划、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建房条件的建房对象户,根据不同情况,在办理各种建房手续情况下园区政府通过公示无异议后及时审批上报。

四、加强土地执法巡查,消除执法盲区。

第4篇:园区土地规划范文

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简称《规划》)提出,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并把物流园区列入九项重点工程之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物联”)去年9月“关于促进物流园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100号文),并提交给国务院相关部门。现节选报告的部份内容如下。

物流节点城市仓储设施的调查

当前,我国仓储类物流设施已有一定规模。包括依托铁路、公路、航空、港口/码头等建设的货运场站,隶属于原物资、商业和供销等系统的储运设施,生产和流通企业内部仓储设施,以及近年来各地政府规划建设的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等。这些数量庞大的仓储类物流设施,是目前我国物流系统运作的重要基础。但没有一个机构负责相关信息的统计工作,其总体规模、结构布局、技术状况、功能条件、隶属关系和匹配程度等基础资料很不健全。这是当前规划建设物流园区、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必须建立的基础工作。

中物联建议,鉴于这项工作的复杂性,首先在《规划》确定的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17个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进行一次仓储类物流设施的全面调查。政府主管部门可以委托行业协会,制定统一标准和调查方法,摸清基本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制定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逐步在有条件的其他地区开展调查工作。要积极创造条件,把仓储类物流基础设施信息纳入国家统计信息体系,形成定期统计制度。

制定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普遍重视物流业发展,都在制定相关规划。这些规划,在地方和部门来看,也许是必要的。但从全局来看,很容易形成同类物流园区在同一地区有效辐射范围内的重复建设,导致土地、人力、财力和相关资源的严重浪费。在各地方、各部门重视物流业发展,布局新一轮物流基础设施的时候,更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中物联建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牵头,抓紧制定全国物流园区发展专项规划。首先,物流园区规划应该立足于物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大局。其次,要在摸清现有仓储类物流设施的基础上,明确物流园区规划布局的基本标准和原则。第三,在确定总体建设规模的基础上,优先安排现有物流资源的整合利用和改造提升,特别要注意各种联运、转运设施的配套。第四,物流园区规划要体现九大物流区域、十大物流通道和三级节点城市等基本布局,各地规划要服从于全国规划。第五,铁道、交通、商务、民航、国土、规划等相关部门要参与规划制定,部门规划要与全国规划相衔接。第六,要严格制定相应的约束机制,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的物流园区建设规模由中央政府统一调控和管理;其他地区物流园区规划应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对未纳入全国或省级物流园区规划的项目要严格控制。

整合利用现有仓储类设施

我国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分属不同的部门和行业,社会化程度较低、利用效率不高;布局分散、有的已被城市扩建所“包围”;新建、改建比例小,建设水平低,五六十年代的老旧仓库甚至还在“超期服役”。总体来看,现有仓储类物流基础设施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中物联建议:出台鼓励整合利用、提升改造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相关政策。要支持大型优势物流企业通过资产划转、增资扩股、加盟连锁和委托管理等方式对现有分散的物流基础设施进行兼并整合重组。要简化国有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内部兼并重组的审批程序,免除相关税费,推动国有大型物流企业加快内部资源整合。鼓励工业企业以老旧厂房、仓库置换物流用地、或交给物流企业托管经营。要制定相关的规划和标准,限期淘汰不符合标准的老旧设施,促进其升级改造。对物流园区以外的仓储设施,应根据实际需要和自身条件,分别采取就地改造、异地搬迁或改变用途等多种措施。

解决物流园区的用地问题

用地方面的障碍,导致物流园区规划难以“落地”。一是由于用地指标限制,无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不能满足银行贷款要求,进而导致项目引进的失败。二是物流用地价格大大超过物流业的承受能力。建设成本成倍增加,物流园区已无法运作物流业务。

中物联建议:物流园区具有基础性、公共性和公益性特点,应该妥善解决用地问题。对纳入国家规划的物流园区土地征用给予重点保障,土地管理部门在审批用地时,要充分考虑物流工作主管部门的意见,优先计划安排。对于资金短缺而成长性又较好的物流企业,应当允许其租用物流园区土地进行项目建设,租金应适度优惠、租期适度放宽。要鼓励物流园区节约使用土地。例如,对重点物流企业以原划拨土地改建物流项目的,在办理土地出让手续时优先、优惠;重点物流企业异地搬迁,原土地拍卖所得可返还用于搬迁安置;建设多层库房的,应减免相关规费。重点物流项目用地,在地价上等同或低于工业用地,相关规费按照下限收取或减征、免征、先征后返。在保证消防安全的情况下,放宽容积率及单体库房面积的限制,消防设施的配备也要区别不同的情况。

拓宽物流园区投融资渠道

物流园区具有高投入、低回报性质,前期投资规模大、资金占用周期长。尽管其收入来源相对稳定,但一般利润率较低,资金短缺问题相当严重。

中物联建议:第一,建立支持物流园区发展的专项资金。对于纳入全国物流园区规划、具有发展潜力的物流园区给予优先贷款和贴息。鼓励各级地方政府投资参与符合发展规划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租赁给物流企业经营,减轻企业一次性投资的压力。第二,允许有发展潜力的物流园区发行不同期限的长期债券,或在创业板市场发行股票融资。第三,依据《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有关规定,鼓励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积极开展面向本土物流企业的网络并购贷款业务,对物流企业拓展物流网络的战略性并购给予信贷支持。第四,要允许金融机构投资参与物流园区建设,开展多样化的投融资服务。第五,鼓励外资和民间投资物流园区,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环境。

注重周边配套设施建设

物流园区集中了大量的物流企业,特别是从事配送、运输的企业和所属车辆,这给园区临近的交通基础设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多数物流园区内部由于交通微循环和主次干道接驳不利,造成交通拥堵,极大地影响联运效率,迫切需要改善集疏运条件。

中物联建议:第一,加大对物流园区道路、交通设施等部分公用基础设施的财政预算投资,对周边道路进行拓宽和扩建。第二,适当放宽入区物流企业车辆限行/禁行限制。第三,有针对性地建立进出园区的绿色通道。第四,考虑物流园区与周边的公交畅通和接驳,增加公交线路进入园区,与外部交通系统形成有效衔接。

适宜园区运营的税费政策

税收政策是影响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政策杠杆,相关税赋过重给物流园区的建设和运营带来巨大影响。例如,土地使用税是定税,不随经营状况征收,所以对拥有较大仓库和加工、配送使用场地的物流企业来讲,可以说是决定其经营和生存的关键因素。2006年底,国务院对《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进行了修改,税率比原来提高了1-3倍。部分地区由于土地使用税等级范围和单位税额标准调整幅度过大,增幅甚至高达10倍,全额交纳就会出现巨额亏损。其他相关税费,也有负担过重的问题。

中物联建议:第一,凡物流企业为公共服务的仓储设施占地仍执行2006年底的土地使用税税率,以维持物流企业的正常经营。第二,以物流园区为单位,进行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凡进驻园区的物流企业,均可享受运输、仓储营业税抵扣政策。第三,落实国家有关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投资抵免的企业所得税政策。第四,设立物流园区辅助税收征管政策。对入园物流企业所使用的小规模运输业主的统一管理与运输业发票实行代开、,可在有条件的物流园区先行试点。第五,物流园区用电、用水、用气等采用工业价格,取消向物流企业收取的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各种收费项目,减轻税费负担。

建立物流园区考核评价体系

物流园区的健康发展有赖于规范的物流市场环境。一些地方在物流园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定位不准、规划不明、经营不善、管理不力,甚至盲目发展、重复建设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物流园区的健康发展。因此,急需建立健全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

中物联建议:第一,结合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特征,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减少城市交通压力、优化城市布局、促进资源整合、减少环境污染等各项指标,建立社会化的物流园区评价体系和方法。第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深入开展物流园区综合评价工作,从行业自律层面强化对物流园区的管理,规范物流市场经营秩序,引导物流园区健康发展。第三,加强物流园区规划、立项的后评价工作,对于占用土地而又迟迟不开工的项目,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实施园区示范工程

物流园区是一个新的事物,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近年来,以物流园区为代表的物流业集聚区发展很快,但也显现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局面。不仅需要加强管理和约束机制,也应该树立典型,加以引导。

中物联建议:在深入调查,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组织实施物流园区示范工程和重点项目。示范工作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牵头,制定相应的申报和评审办法,明确示范工程和重点项目的条件、程序和规则,组织实施全国示范工作。对于示范工程和重点项目,应在土地、投融资以及税收等政策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促其快速发展,也为其他物流园区树立标杆,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统筹园区的规划建设和运营

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到发改委、国土资源、交通、铁道、建设、海关、税务、工商等多个部门,以及各省区市,必需加强协调与配合。

第5篇:园区土地规划范文

为加快我市园区发展,实施工业突破四年行动计划,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园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加快园区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我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奋力崛起的重要举措。办好园区,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对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资源配置,扩大招商引资,创造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提高我市综合经济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配套能力较差、服务环境不优等因素制约,我市园区发展速度偏慢、规模总量偏小、产业层次偏低、带动能力偏弱,与发达地区相比,与我市“*”规划要求相比,差距明显。必须进一步增强加快园区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加快园区发展摆到重要位置,高度重视,全力抓好。

二、加快园区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二)指导思想: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科技创新、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经济为核心,坚持园区建设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相结合,创新发展模式,改善投资环境,完善服务体系,努力把园区建成改革开放的先导区、现代加工制造业的集聚区、土地利用的集约区和循环经济的示范区。

(三)发展目标:*经济技术开发区要依托阜城逐步形成区域性产业集群,逐步建成工业主导型新城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创新能力,进一步发挥对全市其他园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各县市区工业园区要向主导产业明确、关联企业集聚、综合配套能力完备的方向发展,形成产业链完整、具有园区品牌的产业集群功能区域。到2010年,全市各类园区建成面积80平方公里,实现增加值150亿元。

(四)基本原则

――改革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借鉴发达地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进园区的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环境创新。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创新园区建设与发展模式。

――科学发展。各园区应当在编制规划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进入园区的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凡违反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园区总体规划和清洁生产要求,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项目,一律不得批准进入园区。

――突出特色。各园区要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的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依托各地的区位、资源、产业和市场优势,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带动相关项目的启动实施,形成产业链,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分工协作、差异竞争、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合理规划。园区建设要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园区规划要与城镇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相结合。园区应根据自身定位、产业结构、资源供应、环境保护等进行功能分区布局。

三、健全管理机构,提高服务水平

(五)园区设立管委会,作为同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管委会对园区内的经济、社会等事务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享有所在地政府经济管理权限,行使《安徽省省级开发区条例》中规定的职权。工商、国土、建设、规划、环保、房产等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园区建设,按照简政放权的原则,能够委托园区办理的,要委托园区办理,积极为园区建设服务。切实加强园区管委会领导班子建设,将优秀人才选拔到园区领导班子。建立园区专门管理队伍,大力引进和培养造就一批专业人才,努力提高园区管理服务水平。

(六)提供优质服务。园区管委会采取“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理,全过程服务”的方式为投资者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加强金融、科技、人才、劳动用工、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体系建设。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应减少对园区企业的检查频次,坚决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乱评比等行为。全面清理园区内的各项收费,对依法保留的收费项目要向社会公开,并严格按标准收取。

四、严格管理,集约利用土地

(七)保障园区建设用地。园区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实行单列,优先安排园区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指标。积极搞好占补平衡,通过土地整理、土地规划修编、村庄规划建设等挖掘用地潜力。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各地可在耕地占补平衡前提下,将新增耕地面积折抵建设占用耕地指标,重点用于园区项目建设。支持园区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各园区确保工业项目用地比例不低于项目用地总量的70%。园区工业用地可以执行国家允许的最低地价标准。

(八)提高用地办理效率。园区建设急需的建设用地“急事急办”,在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未下达前,园区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急需用地,由园区所在地政府按程序申报,所占用的用地指标在正式下达的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中扣减。当地政府应帮助园区储备合理规模的土地资源。

(九)集约利用土地。*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强度不低于100万元/亩、其他园区投资强度不低于80万元/亩。园区要积极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出租或出售给企业使用。*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规模小于500万元、其他园区投资规模小于200万元的企业,原则上不再单独供地,可租用或购买标准厂房解决生产经营用地。定期核查清理已出让的土地,对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已闲置2年以上的,要依法予以收回。建立园区节约、集约用地评价体系,评价结果与新增建设用地相挂钩。

(十)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利益。规范土地征收办法,建立完善土地补偿长效机制、就业扶持机制、居民安置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五、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十一)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做好新扩区域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尽快形成20平方公里的开发框架。其他园区要继续加大以道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优先纳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范围,统一规划建设。

(十二)创新开发方式。树立经营园区的理念,支持园区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筹集和运作建设资金,实行综合开发,滚动增值。以园区土地开发使用权、基础设施项目所有权和经营权出让为突破口,着力解决发展资金匮乏、融资渠道不畅和招商机制不活的难题。

(十三)加大投入力度。市财政加大对*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各县市区也要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所在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对园区内的工业项目城市建设配套费,扣除国家和省规定的相关费用后,市及以下全额返还园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从*年起,园区三年内新增加的地方财政收入全部留在园区,满三年后,由地方财政与园区对半分成,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各地要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创新担保方式,积极引导银行贷款投向基础设施建设。

六、突出特色,提升产业集聚程度

(十四)加快产业集聚步伐。园区要突出发展工业项目,各园区工业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不低于70%,主导产业占工业经济的比重不低于70%。各园区要明确1-3个特色产业为主导产业,制定产业布局规划,引导相关企业集聚,加快形成集中度高、关联度大、竞争力强的园区主导产业群。

(十五)简化项目备案手续。对园区建设项目,除审批类项目外,凡不在投资项目目录范围内的,由园区管委会办理备案,审核建设项目规划方案和初步设计,负责企业的项目规划、环保评审。

(十六)支持项目建设。对进入园区的工业项目,优先列入市“6611”工程和推荐列入省“861”行动计划。积极帮助园区项目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市财政设立园区特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扶持特色产业项目建设,加快培育特色主导产业。

七、优化资金、人才环境,扶持企业发展

(十七)积极争取金融机构支持。加快信用环境建设。支持园区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促进会等中介组织。把园区信用促进会建成中小企业贷款信用载体和管理操作平台,负责中小企业贷款项目的开发、推荐和管理工作,建立由会员企业、信用促进会、政府组成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防范机制。支持*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担保机构。各县市要设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主要面向园区企业提供担保服务。协调金融机构扩大对园区企业的贷款规模,鼓励增加对园区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贷款。

(十八)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使园区真正成为人才“高地”。有关教育和培训机构要加强园区企业职工的技术和职业教育,按照市场引导、供需对接、厂校结合的原则,开展对职工的培训。

八、创新方式,千方百计招商引资

(十九)强化园区的招商引资平台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形成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格局。依据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围绕提高园区产业层次和产业集聚度,确定引资的重点领域。针对客商注重产业配套环境以及链条式整体转移的趋势,开展产业链招商,提高招商引资实效。要重点依托当地资源优势、产业优势、重点企业开展招商。围绕促进主导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积极引入资金雄厚、技术实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核心企业、龙头企业,吸引上下游企业,聚少成多,促小成大。

(二十)支持园区之间错位发展。各园区引进的工业项目不符合园区特色产业发展方向的,可推荐到其它园区落户。该项目的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由引荐县市区和落户县市区按6:4的比例分享;符合奖励的项目,奖金应奖励给引荐县市区。由此实现的税收,除上交国家和省数以外,五年内由引荐县市区和落户县市区按3:7的比例分成。

九、加强园区工作的领导

第6篇:园区土地规划范文

[关键词] 园林苗圃 规划设计 栽培管理 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6-0115-01

1 园林苗圃栽培的地块选择

园林苗圃栽培的地块首选是临近交通运输,并且运输快捷、方便。除此之外,栽培地块还应该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避风性和向阳性极佳。

园林苗圃栽培所选择适应地块最基本的条件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园林苗圃栽培的土壤耕作层厚、土壤肥沃、土壤所包含的有机质丰富。

第二,园林苗圃栽培的土层结构性强,排水性良好。

第三,园林苗圃栽培的土壤的酸碱性以中性或微碱、微酸性为主,其土壤以砂壤土、壤土或轻壤土为宜。

第四,园林苗圃栽培的土壤要远离所污染的环境,病虫害和恶性杂草发生几率低。

2 园林管理前提

2.1 园林苗圃栽培的踏勘

在明确的园林苗圃栽培的土地范围内,进行实地的考察和踏勘。全面具体的了解园林苗圃栽培土地的发展现状、地形地势、土壤水源、交通环境以及周围的自然环境等客观条件,并且依据栽培现场的实际情况,实施有利于改造各项条件的积极措施。

2.2 园林苗圃栽培地形图的测绘

园林苗圃栽培的种植管理技术以平面地形图的形势进行园林苗圃的规划设计,并为其提供相关的依据。利用先进的测绘仪器,对特殊的地形和地物进行明确的规划和标定。在图文中尽量将有关的地形地物绘入到文本中,设计标清圃地土壤分布和病虫害情况。除此之外,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所制定苗圃栽培要求的比例为1:500至1:2000,等高距为20厘米至50厘米。

2.3 园林苗圃栽培的土壤管理

针对不同的园林苗圃的栽培,圃地的选取也具有多样性。根据各地典型的土壤特征,采集土壤剖面,对土层厚度和土层的组成结构、土壤酸碱值、地下水位等一系列土壤管理所涉列的内容进行分层次的采样分析。研究圃地内土壤的种类、分布和肥力,并绘制出土壤分布地形图,以便于园林苗圃栽培的管理技术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敦促苗圃管理者对使用土地的合理性。

2.4 园林苗圃栽培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园林苗圃栽培的技术管理首要是对圃地内的地上及地下害虫进行抽样调查和统计,并通过前茬作物和周围树木情况,了解病虫感染程度,以制订出防治措施。

3 园林苗圃的管理技术

3.1 园林苗圃的土肥水管理技术

注重园林苗圃的科学性施肥和合理性管理,避免盲目的对园林苗圃进行管理。注意迟效肥与速效肥的配合、有机肥与化肥的合理搭配,使纳、钾、磷等其他营养元素配比适当。苗圃水分管理应依据各品种的需水情况进行,做到合理供水,以保证苗木正常生长。

3.2 园林苗圃的病虫害防治管理技术

园林苗圃的病虫害是苗圃管理防治的重中之重。防治管理技术以防为前提纲要,以综合防治为主,以管理技术升级为辅。与次同时,侧重于病虫害的防治管理措施,早已贯穿到园林苗木培育的各个环节,达到以较少投入培育出更多优质苗木的目的。

3.3 园林苗圃的除草管理技术

园林苗圃的除草管理技术包括人工和机械除草和化学除草两大板块。由于本部门的园林苗圃栽培的技术力量薄弱,所以采取人工除草方式是最有保障的除草管理技术。除了这个原因采取人工除草外,由于部分杂草对化学除草剂不敏感选择人工除草或机械除草也是明智之举。部分园林苗圃采用化学除草,主要是因为化学除草的成本低、效率高。虽然个人劳动的强度小,但对木苗、土壤、以及水源等等都能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苗圃在使用除草剂时,要先进行小面积试验,选择安全、高效的药剂并采取适当剂量及正确使用方法进行除草。

4 园林苗圃的规划内容

4.1 生产区的用地规划

园林苗圃的规划设计首先就是要按照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生产的合理安排,对园林圃地进行的合理区划。一般意义上,耕作区是园林苗圃进行育苗生产的基本单位,一般长100指300m,宽40至100m,长边方向采用南北向。

4.2 育苗区的合理配置

在我国园林苗圃栽培的区域一般将根据生产育苗的用途来进行多个功能区的划分。这些功能区主要包括:

第一,播种区。所谓的播种区就是培育播种树苗的地区,它要求地形地势平坦、坡度小于2‰,土层深厚、灌排方便、背风向阳等。

第二,营养苗繁殖区。园林苗圃的营养苗繁殖区主要以培育扦插苗、压条苗、分株苗、嫁接苗和组培苗为主要工作重点,园区内的各项要求和指标与播种区极为相似,但具体要求并不严格。

第三,移植区。移植区既是培育各种移植树苗的地区,也是培养较大苗木的区域。它根据各种苗木生长情况进行移栽,扩大行距,同时也依据苗木不同习性进行合理安排位置栽植。

4.3 辅助用地设置

在园林苗圃规划设计中,辅用地一般不超过苗圃总面积的20%。它主要包括:道路系统、灌溉系统和排水系统等。充分发挥其主观的辅助,促使园林苗圃的规划设计更加完善。

5 结语

随着我国园林业水平的发展,相关政府部门对园林苗圃的规划设计与栽培管理的重视力度也随之增大。我国秦岭以北地区,即内蒙古、新疆、甘肃等省市更加注重园林树木的种植与栽培管理技术。我团优质的园林木树种主要有大、小叶白蜡、夏橡、各种风景海棠树、国槐、黄金树、各种风景榆树、各种风景柳树等等。其在我团园林绿化中发挥了具大的作用。我国的国有苗圃在林业生产中占有基础性的地位,其自身具有超前性和公益性,对我国园林苗圃的规划设计与栽培管理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春生,朱海燕.园林苗圃规划设计与栽培管理[J].河北农业科学,2007,03:57-58.

第7篇:园区土地规划范文

关键词:工业园区 土地 集约用地

工业是县域经济的龙头和脊梁,工业兴则百业兴,工业强则经济强。近几年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把发展新型工业化和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作为招商引资的第一要务,各项工作取得较大突破。

1.工业强县与集约用地的关系及方向

之前,我县城西工业园区用地缺乏整体规划,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区域格局和产业布局,存在粗放利用、土地利用率低、用地结构不合理、规划滞后及入园企业投资强度和产业层次不高等问题。若建设缺乏统筹规划,不但造成经济发展新的不均衡,而且浪费土地、浪费财力。因此,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决落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积极保障,支持发展、服务社会,严格管理,保护资源、维护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工业强县与集约用地的途径及布局

2.1盘活存量土地,挖掘土地潜力

城西工业园区中的老企业旧厂房,积压着大量低效利用的土地,也沉寂着大笔低价占用的土地资产,可对这些土地资产进行严格和规范处置,最大限度地显化土地资产价值。近年来,在国家土地宏观调控背景下,省市下达我县的用地指标非常有限,而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加速及其随着永连,宁嘉公路的贯通,二广、厦蓉高速的修建,我县交通区位条件的有了极大地改善,拉近了与沿海地区的距离,承接产业转移的来势越来越好,用地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我县土地供给的瓶颈制约也越发明显。一边是待破产改制、低效企业有地无钱,土地不能转化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资本,企业缺乏发展活力;一边是一些投资商、开发商因手中无地而无法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因此通过破产低效企业改制,盘活存量土地资产,以最大限度地弥补新增建设用地的不足,就能较好的解决这两方面的难题。这需要进一步挖掘潜力、把存量土地作为实现土地收益目标的基础,清理闲置、盘活存量。

2.2搞好工业园区建设,形成“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即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在一定区域内将相关企业进行集聚,并形成强劲的竞争优势。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区域经济发展的源泉,也是推进集约节约用地的方向。积极引导新型工业项目、高科技项目不断向园区集中,这样一来,不仅给企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资金,为县城发展腾出了空间,也使工业园区免唱“空城计”,土地更可以得到充分利用。要搞好工业园区的建设,我认为着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第一,明确园区产业定位。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按照项目投资高强度、产业结构高层次、土地利用高水平的要求引进项目,对工业园实施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着力优化园区的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明确园区的特色定位和发展方向。第二,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配套,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加快推进园区内供水、供电、电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园区能源保障,提高园区吸纳功能和承载能力,重点抓好标准厂房建设,使园区成为推动同业聚集、产业升级的基地。第三,搞好九疑物流配送、劳动用工、信息咨询等功能配套,实现工业与服务业的互动。要全力帮助十里铺工业园加工贸易区、冶金建材工业园区搞好基础设施和服务,确保项目引得进,企业留得住。

2.3节约集约用地,发挥土地综合效益,为效益好、用地集约的企业,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以吸引其驻园区

如对项目总投资超过一定金额的重点、重大项目,政府引进的对本区域产生较大综合效益的低耗能、环保型资项目,投资强度超过规定标准的项目, 工业企业建造多层标准厂房的项目,优先安排用地计划,优先批地供地,并在费用的收缴上予以优惠。鼓励社会资金依法建造多层标准厂房,在不改变工业用途的情况下,可以依法出租、转让、抵押。鼓励开发利用地上和地下空间。鼓励工业项目合理利用低丘缓坡、滩涂和废弃矿山等非耕地、未利用地,拓展新增建设用地渠道。对土地利用低的项目提高供地价格或租赁价格,对土地投资强度高的项目降低租赁地价等。

2.4利用我县丰富的人力资源及规划筹建的蓝宁道加工贸易区,发展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飞地经济”

“飞地经济”既可以为沿海地区找到产业转移的平台和长远发展的产业腹地,更可增加我县招商引资幅度,实现工业强县目标,是一种比较可行的双赢模式。

3.工业强县与集约用地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一方面要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另一方面也要全面履行法律所赋予的神圣职责,严把土地审批和供应关。对建设用地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坚决予以遏制。同时要切实加强建设用地批前批后的管理,确保有限的土地资源得以最充分、最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切实管好土地收益,防止流失,从根源上避免土地的闲置与浪费。对此,具体对策建议有:

3.1土地执法部门要加大对那些违反规划占用耕地搞非农建设行为的处罚力度,依法办事,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现规划的强制性。进一步加强土地用途管制,确保规划的法律地位。

3.2对于“工业园区”的土地利用方式,政府方面要提高“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严格用地监管和项目验收。①对已出让未建成部分土地的建筑密度、土地容积率,开竣工时间、价款、违约责任等内容应按供地时的约定对其进行有效监管,要将建设项目依法用地和履行土地出让合同、划拨决定书的情况作为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一项内容; 有效促进工业园区土地的集约利用,确保工业园区出让后的土地能按约定要求进行建设,不要因为建设达不到约定要求而降低未来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②严格执行项目准入制度,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严格按照工业园区规划、土地供应政策、相关用地标准等对工业园区土地进行审查供应。对不符合工业园区规划和土地供应政策的项目一律不予以供地;对符合工业园区规划和土地供应政策的项目,应严格按照相关用地标准,如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规定的指标体系等进行审查供应,并根据工业园区的实际情况,适度提高工业园区项目的投资强度、土地容积率和建筑系数等集约利用标准,严格按标准供地;③抓好监管,严格执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标准和供地政策,对超标准用地的,要核减用地面积。把有限的指标用足用好,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④国土资源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委、城市规划、环保等部门制订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计划,拟定出让地块的产业类型、项目建议、规划条件、环保要求等内容,作为工业用地出让的前置条件,确定土地使用者和土地价格。

3.3努力建立节约型社会。资源集约利用水平要有新提高,要充分认识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资源忧患意识,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和综合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切实做到从节约资源中求发展,从发展循环经济中求发展。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核心是盘活存量,严控增量,管住总量。

3.4搞好统筹,提供用地保障。多途径,多渠道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对用地指标,优先保证扩内需、保增长的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及承接沿海产业转移项目用地,严格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加快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步伐,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确保全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加快我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提供用地保障。

工业化不是无止境的扩张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把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把浪费的闲置地拣起来,寻找利用率不高的已用地块,提高土地投资强度,这样新的用地空间就会找出来,土地在永续的集约利用中就会越来越有活力。走新型工业强县之路,把存量土地蕴含的财富和生产力释放出来是一种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倪绍祥.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82-283.

[2]林坚,陈祁晖.土地应该怎么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与指标评价[J].中国土地,2004,(11)∶4-7.

[3]樊雅君,胡 渊.工业园区节约集约用地建议,内蒙古电大学刊,2009年第三期(总期第115期).

[4]李植斌.一种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方法[J].城市规划,2000,24(8)∶62.2002,2(1).

第8篇:园区土地规划范文

关键词:兵团;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

随着兵团开始走城镇化、工业化道路后,兵团也在跨越式发展中获得了全新的机遇。目前,我国也开始走向了以环境、资源为主要束缚的时期,面对土地资源的匮乏,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如影随形。在兵团规划中有明确指示,将产业远期聚集于城镇规划中,且于城市、城镇中进行布局。而园区发展,也必然要扩张土地。采取土地集约化利用是解决发展与土地资源矛盾的有效手段。

1 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新疆建设兵团为推动工业化发展,制定计划为年增长经济30%,相比往年,提高5个百分点,将工业成为兵团跨越的核心。致力于形成超常规的发展趋势,以工业发展,带动产业整体发展。形成园区聚集型产业,建立大型企业带动产业升级的发展模式。2014年,兵团预计实现增长值286亿,同比增长26%,由此可见,工业经济对兵团整体经济的带动作用。在工业园区的建设中,以园区示范、聚集、平台效应、规模等呈现。

2 工业园区集约用地分析

2.1 兵团实施工业园区用地集约化的优势

园区的总产值数据中显示,多地的工业园区总产值已经占据兵团经济总值40%以上,在整个兵团中的经济产值中,占据者举足轻重的位置。许多工业园区的经济产值都远远超过师部产值的30%以上,由此可见,开展园区性工业发展,经济效益极为突出,从数据中可得出,其经济收益为城市发展、国民经济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甚至有些工业园区经济宗旨较高,也可显示出兵团实施工业园区的工业发展,其优势极为显著。

2.1.1 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局部需进一步开发

部分工业园区的土地利用率可达到75%以上,大多土地利用率为40%左右,由此可见,园区土地利用率大多较为合理,而部分地区需进一步做土地利用规划,进一步开发土地,致力于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

2.1.2 土地管理绩效显著

从今年所得数据中显示,兵团工业园区项目用地率达到95%以上,闲置土地利用率为100%。全部实现土地有偿使用,且除少部分地方外,大多土地有偿使用为100%。

2.2 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

2.2.1 土地利用强度偏低

从土地利用分析报告中显示,工业园区中综合容积率为0.58,而最低的工业园区仅为0.22;在新疆兵团中,工业园区建设密度最高的达到41.21%,最低的为12.42%;综合容积率最高的工业园区,可达到0.68,而最低的为0.24。从此项数据中可见,工业园区使用集约化用地方法,使得建筑密度、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等方面的指标都相对较低,且远远低于国家的标准水平。

2.2.2 产出效益差

工业园区的用地,主要以固定资产投入方法开发,从数据中可见,资产投入强度最高的为3352万元/公顷,强度最低的仅为356万元/公顷。产出强度最高的可达到5134万元/公顷,最低的为256万元/公顷。

2.3 土地集约管理对策

根据兵团地区进行园区土地集约化管理的评价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可针对性使用对策,解决问题。

2.3.1 编制园区规划

各师需要根据自身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规划,将园区做总体性科学编制,其规划必须要确定目的、确立定位、产业发展、规模发展等都必须要与发展要求相符,且功能布局必须具有合理性,缜密规划,提高土地利用率,秉承节约用地的原则,行总体性规划。

2.3.2 制定集约用地标准

根据国家土地利用标准、工业用地指标等,制定出于兵团情况相符的指标,可将标准做进一步明确,制定入园企业门槛,从而将用地的强度、产出、投入等方面,制定完善的控制标准。

2.3.3 土地利用的监管机制完善化

工业项目进行用地预审之时,应该对产业的标准、方法做详细评估。新入园的企业,需进行产业评估,确保企业的项目发展与工业园区的发展相符,可满足集约用地的相关要求。企业如果发展方向与园区不符,无法满足集约用地,则严禁入园。

2.3.4 创新集约用地机制

对于较为成熟的工业园区,可从中摸索更加有效的集约用地方法,建立起工业园区的倒扣机制、退出机制。工业园区使用退出机制,将园区用地权限为50年制,更改为较为有弹性的年限制,可按照企业的生命周期,从而设定出不同的使用年限,制定相应的用地标准。当土地使用年限到后,可让相关企业对其效益进行评估,对达到相应效益标准企业,可根据现状回收使用权限,未达到效益标准企业,可依法回收使用权。

采取企业淘汰制,同时引进新项目。因历史问题,大多产能低下地企业,可使用便宜土地,从而导致土地利用率较低。针对此项问题,可将低效能企业迁出,从而增加大型、实力强的潜力企业,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

3 结语

兵团工业园区采取土地集约利用,本身占据一定的优势,也存在投入强度较低,产出效益差,土地利用强度较低等问题。针对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可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园区经济效益,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完善相应的土地利用制度,也是兵团园区发展至关重要的环节。

参考文献:

第9篇:园区土地规划范文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章立制,建立园区建设联席会议制

2018年初我们建立完善了园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由园区办牵头组织有关单位不定期召开园区建设联席会议,明确部门责任和分工,研究解决土地供应、征地拆迁、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对预上项目的规划、立项、用地、环保等进行通盘考虑和协调,有效保障项目及时落地,对工作开展中的疑难问题及时会商研究、群策群力,强力推进园区建设各项工作。

(二)加大园区土地收储力度

为拓宽园区发展空间,实现土地等项目的良性工作机制,确保下一步新引进项目有地可供、尽快落地、开工建设,我们克服各种困难,超前谋划,努力实现园区内可用土地征收全覆盖。

载止目前,园区首批实施收储的653亩和流转形式收储的200余亩土地已全部测量完毕,附属物清点工作中以转流形式收储的200亩地块中尚余30亩未清点完毕外,剩余的全部清点完毕。已签订补偿协议的土地中已补偿到位百余亩,涉及西吴庄村的征地补偿协议正在签订中;西果店村即将签订补偿协议。另外园区内剩余第二批583亩集体土地征收已完成测绘,正在审批中,若审批通过后可实现园区内可用土地征收全覆盖,可实现“土地等项目”的良性循环。

(三)规划情况

园区整体区域规划设计的范围已确定,园区内主要干道平郏路进行了实测,园区地面现状、地下国防电缆、高压廊道位置等已经踏勘测量确定,路网规划初步意见已经形成,正在做深度对接。一期项目用地1:1000地形图工作已基本完成,地稳评价、地灾评估报告已出具。其中,XX项目已经由市规划局编制中心制作控规,由设计单位正在进行城市设计,编制完成后即可安排进行专家评审。

(四)项目PPP运作情况

园区已进行了PPP项目包装,经公开招标,已确定XX会计事务所有限公司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PPP项目咨询机构,技术咨询合同已签订。待规划设计批复后,即可确定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机构,展开可研编制、批复和项目立项工作。现正在组织PPP项目咨询机构展开项目初步实施方案、项目产出说明编制工作。

(五)招商选资工作开展情况

我们围绕“十三五”规划、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定位向纵深发展形成组团式工业区的目标。瞄准产业招商重点区域、突出产业链招商,打造产业集群。围绕重点产业项目和转型发展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选资,培育骨干企业。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抓好基础建设,突出载体招商,夯实发展基础。坚持全员上阵,落实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经过前期宣传、推介、沟通、对接,3月份我们针对拟入园项目XX新材料科技公司XX项目、XX汽车销售项目、XX项目、XX加工项目、XX项目等7个项目组织环保、发改、财政、商务等部门进行论证,确定了XX科技公司XX项目、XX项目符合园区产业定位,为优先入驻园区项目。

XX科技公司XX项目目前已落地正在建设中。该项目是由XX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该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碳纳米材料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主要有碳纳米管粉体及石墨烯粉体,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巨大的发展空间。该项目拟投资X亿元,建成X条生产线,需土地近百亩,项目全部建成投入后预计年销售额X亿元,利税近X万元,安置就业人员百多余人。在园区“腾笼换鸟”工程中,经过我们多次论证、搓合、协调,目前,该公司先期投资X余万元,利用停产企业XX设备公司15亩厂地正地翻修建设生产线,6月底即可建成试生产。

XX项目由XX文化传播公司投资,以根雕加工、展销为主。项目占东、XX村及XX村土地91亩,现土地已测量完毕,补偿协议已全部签订,待补偿费用下拔后随时可以发放,已达到企业入驻条件。该项目规划已初步确立,园区道路及厂房摆布已设计完成,正在深化城市设计,设计建筑面积XX平方米,容积率XX,厂房的高度、跨度和面积都能够充分满足使用方的要求,预计整体投资XX亿元,待市规委会审批后项目即可实施建设。目前施工企业也已确定,经与施工单位协商,施工单位同意于5月21日开始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同时在施工前可以委托施工单位对图纸进行优化设计,缩短部分环节施工周期,减少成本投入。

    (六)完善园区企业退出机制

今年以来我们对少数产值低、形象差、利税少、停产、半停办的企业进行了摸底排查,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土地性质、企业资产等,一企一策建立帮扶和退出机制,推进“腾笼换鸟”工作,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腾出土地进行再招商。经过分类施策,原困难企业XX动物药业有限公司通过引进新股东,解决了资金瓶颈,企业起死回生、生产经营步入正规;经过“腾笼换鸟”停产企业XX设备公司腾出土地使XX科技公司纳XX项目落地建设。5月底,园区办将对僵尸企业市XX工贸有限公司、XX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资产评估,为下一步引进项目打好基础。

(七)“两路一河”工程进展情况

园区内有配套项目“两路一河”工程。创新路延长线起于XX集团XX炭素公司北门,向西经XX新能碳材料有限公司北侧,最后与X庄东路相连,全长230米,已于2017年建成通车。计划建设的创业路东起XX快速通道,经过XX水库支流后,经XX煤矿,最后止于X庄村东面,全长1600米。涉及的XX庄村、X庄村、XX村的土地及附着物补偿款已全部拨付到位,XX村土地补偿已拨付到位,目前XX街道正在抓紧兑付补偿款。由于目前全区正在开展两委会换届选举,创业路施工方一直未能进场施工,待两委会换届选举完成后,将开工建设。XX沟河道治理起于X安大道西延工程XX店村段,终点位于XX口水库,全长2667米。目前施工图设计、招投标等工作已全部完成,由于工程涉及基本农田,无法办理土地手续,待土地流转后开工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尽管园区各项建设正在稳步发展当中,但与“园区集约化、品牌化”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园区整体规划:包括近期规划、远期规划迟迟未出,影响园区开发建设。

(二)受规划工作制约,园区土地组卷申报、审批有困

难,招商项目落地难。

(三)园区品牌未树立,特色不鲜明,宣传氛围有待提升。

(四)园区先天不足,建设之初未列入全市发展规划中,现有老企业入驻时未办理土地、环评等手续,遗留问题较多。

(五)部门沟通、协作不畅,务实、高效、快捷的工作机制有待建立,职能部门围绕园区发展合力有待提升。

(六)招商引资工作有待加强,项目论证氛围不浓,机制有待完善。

(七)办事处人员少、能力弱、园区建设经验少,缺少专业人才,与园区建设任务不相匹配。

(八)当前棚改、四城联创、环境整治、换届选举等重点工作、中心工作较繁重,影响了园区工作的开展。

(九)园区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具备,但仍然是局部的、低水平的,尚未形成完备网络。污水处理配套设施应尽快列入规划建设。

(十)产业层次较低。现已入驻企业多为常规产业,主导产业不突出,企业规模小,龙头企业少,产业带动能力不强,大部分企业需转型升级。

三、 下步打算

(一) 与相关职能部门协调,推进园区规划尽快出台。

(二)加大园区宣传力度,加大招商选资力度,突出

园区特色,树立园区品牌。

(二) 加大与职能部门沟通、协作力度,形成畅通、高

效的运转机制,使项目尽快落地。

(四)与市直规划、土地等有关单位加强联络,使引入

项目边规划、边建设,尽快开工建设。

(五)加强园区管委会自身建设,克服困难和不足,优

化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工作力度。

(六)加快推进一河、一路、给排水、污水处理厂等基

础设施的规划建设。

(七)培育优势企业。围绕优势产业,培育龙头企业,特别要对具有一定科技含量、一定市场前景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

(八)一企一策建立退出机制,推进“腾笼换鸟”工作,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九)5月20日前完成园区首批收储范围内附属物的清点。

(十)6月底前完成龙门沟两侧园区内永久性基本农田

的土地流转。

(十一)争取5月底前根雕园项目开工建设。

(十二)确保6月底前XX材料科技公司XX管项目试生产。

四、 有关建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