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医学的本质范文

中医学的本质精选(九篇)

中医学的本质

第1篇:中医学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 中西医临床 本科生 伤寒论教学 背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0.044

Improve Chinese-Western Integrated Clinical Medicine Undergraduate's Treatises on Cold Diseases Teaching Quality

GONG Xuan

(Medical School,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 434023)

Abstract From Chinese-Western integrated clinical medicine teacher-student's disadvantages in "Treatises on Cold Diseases", primary level's clinical defects and unreasonable diploma structure,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practice and ordinary educational science theory, this article proposed how to improve the Chinese-Western integrated clinical medicine "Treatises on Cold Diseases" teaching quality and evaluation, which would be of significance to improve"Treatises on Cold Diseases"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Chinese-Western Integrated Clinical Medicine; undergraduates; Treatises on Cold Diseases teaching; Recite

1 问题的提出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虽然中西医结合的思想、实践已经延续了将近100年,但在我们的院校教育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果从医生身上找原因,对中医经典尤其是“伤寒论”的掌握程度不够。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为什么要提出这一问题。

1.1 “夹生饭”

“夹生饭”指没熟透的饭。比喻一开始没有做好就再难以做好的事。用“夹生饭”来形容我们目前的“伤寒论”教学质量,恐怕是再合适不过了。

在目前高校教育唯科研、唯论文的评价机制中,教学作为一种公家田,已经很难吸引生活负担较重的教师们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课堂上。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伤寒论”的课堂,也不能免于这种潮流的冲击。在大多数的中医院校,会背“伤寒论”条文、会用经方看病的老师,远不如发了几篇SCI论文、搞了几个基金的老师过得滋润。那些能够留校任教或者能凭自己所学,在下一级别高校觅得一份教职的博士毕业生们,已经慑于外文文章、科研课题的,乖乖地缴械,改换门庭,不再用心地看用古文撰写的“伤寒论”,更不必说将“伤寒论”用于临床实践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合格的“伤寒论”教师已然难觅。这便造成了师资上的“夹生饭”。

由于“伤寒论”不在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范围内,很多学校已经把“伤寒论”改为了选修课。即便是作为必修课,在大部分中医院校,对学生的条文背诵要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更不用说各个班还或多或少地有一些混学分的学生。条文基本功没有打牢,再加上不一定有稳定、确有中医特色的临床带教平台,对于经方的使用与疗效,没有最直观的认识。最终,有的毕业生尽管能背得一些条文,但用不好或常用错经方,对“伤寒论”失去信心,对中医失去信心。这便造成了培养对象上的“夹生饭”。

“伤寒论”开中医辨证论治之先河,是中医临床的根基。一个才能配不上其所担负责任的人,会对其所从事的事业带来毁灭性打击。毋庸置疑,教不好、用不好“伤寒论”,会断送“伤寒论”在学院内的传承,断送中医临床的疗效,最终断送整个中医事业的未来。

1.2 临床一线需求

在我们绝大多数的中医院,大多数的中医大夫,已经习惯了西医打头阵,中医做陪衬。写病历做辨证分析或开具处方时,住院医师甚至是某些中、高级职称的中医师,几乎都是拿着教材誊抄,毫无独立辨治疾病的能力与动力。他们为什么抄?不过是为了上级规定的中医院的中医药使用率达到90%或60%的硬指标。若你只用中医看病,将会被视为异类,尤其当你说自己还是经方派时。

这说明在一线的临床中,至少存在以下4个问题:(1)中医院的中医师绝大部分已经不会运用中医进行诊疗;(2)“伤寒论”的法宝――经方,早已成为庸医眼中的虎狼之剂;(3)临床一线,绝非适合中医成长的好土壤;(4)我们现在的中医水平,实在是忽悠患者,愧对祖宗!这样的情况,已经极端危险了。

有人说,学了“伤寒论”,你不一定能成名医;不学“伤寒论”,你一定成不了名医!要扭转一线临床中,中医药实际运用上的颓势,必须落实“伤寒论”的传承。在师承模式很难实行的今天,现有的中医院校教育,便成了我们得以重振“伤寒论”传承与运用的一线生机。改变临床一线中医师水平的现状,只有从它目前的源头――学校抓起了。

1.3 学历结构不合理

博士进省部级、省会三甲医院,硕士进地市级三甲与某些优质县级医院,本科生进县医院与某些优质中心卫生院,专科进偏远的县医院或一般的乡镇卫生院,中专进村卫生室或中心卫生室。这是目前中医类毕业生进入医疗系统的大致行情。

这一看似较自然的行情,却因为本科生大多不愿意往县级及其以下医院,搞得高不成、低不就。人往高处走,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县级以下基层缺人,就应该多培养一些大专生、中专生,改造一批乡村医生。让这些人把中医经典读熟,让他们学会使用“伤寒论”和经方。有人说,目前中国的中医教育水平,是半个中专生的水平。20多年过去,丧失了中医经典教育的院校教育,怕是连半个中专生水平也达不到了。现在有几个博士生会号脉?连“脉而知之谓之巧”都达不到!现在有几个本科生能背方歌?这个是以前学徒入门前就应背得滚瓜烂熟的!

博士不能太滥,否则质量不高,不值钱。本科不能太多,否则就业困难就都想考研,往三甲跑,水分也大。我们最需要的是大量的大、中专中医药类学生。这样的学历结构,才符合目前中国实际,至少维持30年。在这样的学历结构下,再来抓中医经典教育,让大、中专生们学了“伤寒论”就能到基层用,让本科生们确实是因为对中医感兴趣才来读,为了搞中医学术而考研,让博士生们名副其实、学富五车、独当一面。

2 分析问题

2.1 记忆力高峰

目前,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年龄从18岁到23岁不等,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这个时期背诵一些经典,要比毕业后牢得多,而且条件也要优越得多。如果任由如此宝贵的青春浪费,而不去记忆一些堪称干货的经典,对于中医药从业者来说,是很可惜的事情。只有记得牢,运用的时候才会思如泉涌。在这个阶段,发挥记忆力的优势,便能打好基本功。

2.2 群体特点,依从性高

青年大学生群体,尤其是90后,生活在社会、经济相对富足的环境下。只要这个规则在事先解释得透彻、具体,在执行的过程中,一般不会有太大的抵触心理。如果把背诵经典的重要性及其考核规则事先说明,在落实的时候,只要教师能够实事求是地安排好教学、考核流程,落实起来一般不会有太大阻力。三年来,笔者对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选读、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课程,均采用类似的办法进行背诵或默写测验,实施过程都很顺利。

2.3 反复强化的教育学原理

通过文化传承,来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是教育的三大目的之一。对经典的传承,是对中医药传承的理论核心。在传承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就是强化。这是一个熟能生巧、熟能生慧的过程。一个对经典烂熟于心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今后的临证过程中,疗效无疑会更加有保证。这种保证,得益于反复强化。

2.4 领悟能力不如记忆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科生大多涉世未深,除非亲身经历,对医疗事实的把握不一定做到很准确。这种不准确,会导致学生在对某些临床细节的理解上出现错误判断。指望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来把中西医临床过程中的所有重要知识细节掌握,是不太现实的,不太深刻的。这些重要细节的掌握,只有依靠记忆、背诵。“伤寒论”的经典条文,“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对临证要点的把握,精当之至。正如张仲景自己所说,“若能寻余所集,则思过半矣”。

2.5 课时的限制

六十年来,“伤寒论”在授课学时上,从接近200学时,到现在的不到60学时,有的院校甚至将内经、伤寒、金匮、温病4门课合为一门课,总学时却不足80学时。现在PBL、MOOCs等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出现,想在有限的课堂学时内,将语言古朴、文义深奥的“伤寒论”条文讲透,几乎没有可能。而学生的背诵,是不受课时限制的。对条文的默写检查,每周花10分钟左右也是可以完成的。这样,课时不足的缺憾便可得到些许弥补。

3 解决方法与实践

3.1 实事求是,理论传承重于盲目创新

从以前师带徒的经验,以及众多老中医的成才之路来看,背诵是学习中医药各个行当最基础的环节。背得了,才有可能会运用,有可能会实践。目前中医药事业的整体形势是:传承不够,创新偏向。脱离了中医理论的指导,中医药的各项事业必将消亡!不好意思地说,就连普通老百姓,都对目前的中医不太信任了。尤其是那些老年人,他们很多是见识过高水平老中医的。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真的要重新拾起经典,我们的中医理论才能得以很好的传承。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下,只有把背诵时间交给学生,把课堂交给临床,把老师定位成引导者和检验者,才能又快、又牢固地完成如此艰巨、重要的任务。

3.2 考试改革,如何把握平时评价与总评

笔者经过3年的“伤寒论”教学试验发现,就算你不要求学生背,一些有心的学生也会自己背,而那些不想背的学生始终不愿意背。只有周期性地检查、督促,才能让学生们坚持下来。平时考查的是背诵的情况,学生背下来之后,通过临床带教、医案分析等环节,引导学生依据“伤寒论”来辨证处方,这门课程的目的就达到了。总评时,平衡好基础背诵与运用的比例,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就会有一个合理的判定。尽量让那些背诵基础好、知识运用灵活又具有悟性的学生能得高分。

4 检验的标准及思考

第2篇:中医学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 医学模式;医学本体论;历史演变

[中图分类号] R-02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1(2009)01(a)-156-03

The historic evolution of medical ontology

WANG Hua-sheng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Department, Youjiang Medic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Baise533000,China)

[Abstract] Firstly, medical model contains medical ontology, medical theory of knowledge and medical methodology. Medical ontology is the prerequisite and foundation of medical theory of knowledge and medical methodology. Secondly, the medical history saw the historic evolution of the medical ontology from gods and spirits ontology to nature human ontology, theology ontology, human body ontology. However, it is said the essence of medical science is science of human being in contemporary medical modal.

[Key words] Medical modal; Medical ontology; Historic evolution

自1977年恩格尔提出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来,理论界关于医学模式转变和现代医学模式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但有相当一部分论者却忽略了医学模式转变中的一个前提性问题,即医学模式中的医学本体论问题。因而,从历史上来追寻医学本体论思想的发展轨迹,对于当代实现医学模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医学本体论

在哲学上,本体论是指“关于宇宙万物的”最普遍、最一般、最根本、最高的根据、本质或基础的知识或理论。医学本体论,是指“关于医学的”最普遍、最一般、最根本、最高的根据、本质或基础的知识或理论,它是医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本质基础或逻辑根据,简言之,是指关于医学在本质上是什么的问题。理论界一般认为,医学模式是指人们观察、思考和处理疾病与健康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它包括认知和实践两个方面,前者是指医学科学自身内在的科学发展问题,即医学认识论;后者是指医学科学实践或医药实践活动的问题,即医学方法论。我们认为,在医学模式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思维模式,“关于医学的”思维范式,即关于医学在本质上是什么的思维框架问题。这是对医学是什么进行的哲学追问,即医学本体论。“关于医学的”思想是“医学的”思想由以出发的逻辑前提和基础。因之,医学本体论,既是医学模式的题中应有之义,又是医学模式的本质基础或逻辑根据,它是医学认识论和医学方法论的前提和基础;对医学本体论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回答医学认识论问题和医学方法论问题的基本路线和方向。医学本体论发生变革,医学认识论和医学方法论也要随之发生变革。反之,医学认识论和医学方法论发生变化,也会影响医学本体论发生变化。从医史上来看,医学本体论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医学认识论和医学方法论发生着量的扩张和变化;当医学本体论再也不能为医学认识论和医学方法论提供本质基础之时(表现为医学本体论不能诠释医学认识论和医学方法论),医学本体论就会发生革命性变革,医学认识论和医学方法论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医学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2 神灵本体论

一切科学都发端于神话和传说。卡斯蒂廖尼认为:“生物界中的妊娠、分娩、生长变化、死亡等不可思议的现象,不是感官所能直接了解的,于是他们(远古时代的人―引者注)便将其归之于至大至远的神。”[1]远古时代各民族对这种超自然的力量的表述是不同的,如神灵、动物、祖先、生殖等。因之,史前巫术医学模式的本体论认为,人来源于神灵、动物、祖先或生殖。它以神灵崇拜、动物崇拜、祖先崇拜或生殖崇拜为表述。基于此,其医学认识论认为,生命与健康是神灵、动物、祖先或生殖的某种恩赐,而疾病与死亡则是魔鬼在作祟,或是动物、祖先或生殖的某种惩戒,对疾病的治疗主要依靠祈福与驱魔,从事这种仪式的人被称为巫婆或巫汉(巫医)。在神话和传说当中蕴育着巫术的医学和经验的医学。

3 自然人学本体论

在古代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中,关于医学是什么的哲学追问在于人即自然的一部分,人即自然人,因而医学在本质上是关于自然人的科学。古代自然哲学是对神学的否定,即以自然否定超自然的神灵,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自然的物质。如西方哲学始祖泰勒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人也是水产生的;亚里斯多德认为,世界的本原同水、土、火、气四种元素构成。此时的医学尚未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属于自然哲学的构成部分。例如,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和生命由血、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四种元素构成,此四种液体配合正常时,身体处于健康状态;配合不当便生疾病,他在《论气、水和地区》一文中,把大宇宙(自然世界)和小宇宙(自然人)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直接联系起来。卡斯蒂廖尼指出,希波克拉底一方面使医学摆脱迷信,一方面使医学摆脱哲学的思辨而走向临床方面,其医学思维方式具有整体性、直观性的特征。中医本体论来源于《周易》。《周易》认为,世界的本原叫“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的对立统一构成了世界周期性的矛盾运动。人法自然,人也是由其内在的阴阳矛盾构成的。《黄帝内经》吸取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观作为指导思想,认为大小宇宙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人体处在身体内环境与自然外环境息息相关的制约平衡状态中,人体的脏腑不仅与宇宙相通,而且局部与整体相通,机体的情况都可以反映到局部和体表来。因此,中医本体论是一种自然生态本体论,充满了辩证法思想。

4 神学本体论

在中世纪,医学与宗教思想再次融合,构成了神学医学模式。这是对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的否定,形式上看似是向巫术医学模式的复归。神学医学本体论即“神创说”,即人是神所创造的。医学认识论为“原罪说”,人类的一切肉体的疼痛和心灵的苦痛都是人类所犯原罪之故,基督耶和华被看作是一切肉体和心灵苦痛的救世主。医学方法论为“赎罪说”,主要医疗方法为祈祷、行按手礼、涂圣油。虽然医学是神学院的四大课程(神学、法学、医学、文法)之一,但医学在本质上是神学的附庸(僧侣医学)。简言之,人类由于亚当和夏娃偷吃了智慧果而犯了“原罪”,疾病和痛苦是上帝对人的惩罚,因而要向上帝忏悔和赎罪才能从根本上解脱肉体和心灵的疾病与痛苦。

5 人体学本体论

在近代医学模式的视域中,医学在本质上是人体学。人体学本体论是对神学本体论的否定。首先,人体学是医学可分性方法和还原论方法的本体论基础。近代医学模式,是在反对神学医学模式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它的特点是,以人性(人的理性)反对神性,以科学反对神学,张扬人的理性精神,高扬科学旗帜。它的哲学基础是近代西方哲学。近代西方哲学的特点是,身心二分、主客对立,无论是旧唯物主义把一切意识、精神现象归结于物质,还是唯心主义把一切存在、物质现象归结为意识或精神,都创设了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身体与心灵、主观与客观的二元对立。其典型则是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按照黑格尔的说法,笛卡尔是近代西方哲学的真正始祖,笛卡尔认为,世界存在两类本体,即物质本体和心灵本体。物质的属性是广延,心灵的属性是思维,广延不能思维,思维没有广延。这种身心二分、主客对立的哲学本体论,为医学将人的心灵、精神、社会等因素从人中离析出来,着重研究人体――人的自然属性、生物生理属性方面奠定了本体论基础。事实上,近代医学在研究人的健康与疾病问题时,首先就已经运思了可分性方法。然后,在运思可分性方法的基础上,运思着还原论方法。医生、哲学家拉美特利在笛卡尔“动物是机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人是机器”的著名命题。在他看来,机器由零件组成,人由器官组成,只不过人这一机器比动物机器多几个齿轮,距离更为和谐而能思维。这种哲学观点,为生物医学模式把生物生命现象还原为机械、物理、化学现象提出了哲学理论基础。既然身心二元、主客对立,医学就可以排除人的心灵因素,着重研究人体;既然“人是机器”,医学就可采用机械、化学、物理的方法来研究人体。因之,医学在本质上是人体学。其次,基于这种医学本体论,其医学认识论的特点是:将人的心理因素,人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从医学中分离出去;重视人的生物属性、自然属性,重视人体器官之健全、身体之完整;健康也就意味着生理健康。正如姜柏生所说:“以桑克托、笛卡尔、鲍雷利等人为代表的医理学派,以西尔维为代表的医化学派就企图用物理和化学规律来解释生命和疾病现象。”[2]再次,其医学方法论的特点是:可分性方法、还原论方法和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仪器在医药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做到了医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准确定位。但是,随着心理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在医学中的广泛运用,交叉科学、横断科学的诞生,生物学医学模式的局限性也就凸显出来。

6 人学本体论

在现代医学模式的视域中,医学在本质上是人学。人学本体论是对人体学本体论的辩证否定,形式上似向自然人学本体论的复归。首先,现代医学模式,无论是恩格尔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还是其他人提出的诸如整体医学模式、生态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自然医学模式等等,其医学本体论认为,“医学的本质是人学”。[3]这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是相契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是“现实的人”,“现实的人”从事着物质生产实践、精神生产实践、人类自身的生产实践。实践构成了物质与意识的中介,因而克服了主客对立、身心二分的形而上学观点。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这就是说,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人既具有生物属性、还具有精神属性、社会属性,但其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作为研究人的健康与疾病问题的医学,就不仅要研究生物―生理因素对人的健康与疾病的影响,而且要研究精神因素、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换言之,医学本质上是以社会的人为研究对象的,相应地具有人文社会科学性质和人文精神。同时,现代医学模式不是对近代医学模式的彻底否定,而是对后者的扬弃,自然科学性质和科学精神构成了医学核心和基础。因此,现代医学模式视野中的医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综合科学,它表征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同时,医学以人为研究对象与哲学以人为研究对象是不同的。哲学视域中的人学比医学视域中的人学更一般、更根本、更高,医学视域中的人学是哲学视域中的人学的基础,哲学视域中的人学是医学视域中的人学的指导。其次,基于医学在本质上是人学,医学认识论的特点是:人既是系统,又是要素。人是系统,它由各要素组成,是认知、情感、意志的统一体,是生物(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统一体,是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的统一体。人是要素,是社会系统之要素、环境系统之要素。因之,现代医学模式重视人的心理因素、精神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对人的生命健康的影响。再次,在前二者的基础上,其医学方法论的特点是:心理学方法、社会学方法、系统论方法、信息论方法、控制论方法等现代科学方法在医学科学及其实践中的广泛运用。但是,传统的可分性方法和还原论方法仍然构成了现代医学方法的前提和基础,并在现代医学方法中得以放大。

7 结论

在医史上,医学本体论经历了从神灵本体论、自然人学本体论、神学本体论到人体学本体论,再到人学本体论的演变,其历史发展的轨迹历经了多次的否定之否定。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医学本体论,就会有什么样的医学认识论和医学方法论。因之,医学本体论是医学认识论和医学方法论的逻辑前提和基础;对医学本体论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回答医学认识论问题和医学方法论问题的基本路线和方向;医学本体论问题发生变革,医学认识论和医学方法论也要随之发生变革;只有在前提和基础方面,在医学本体论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才能实现医学模式的转变。也就是说,在医学模式的转变之中,其前提性的问题就是,在医学本体论方面必须实现革命性变革。如果仍然固守在医学即人体学视野里,就不可能实现医学模式的转变。因之,要实现医学模式的转变,首先在思想上要树立医学在本质上是人学的本体论思想。

[参考文献]

[1][意]卡斯蒂廖尼.医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3.

[2]姜柏生.两种医学模式的方法论问题评价[J].医学与哲学,2000,(8):9.

[3]周向阳,夏澍耘.论现代医学的人文理性回归[J].湖北社会科学,2003,(8):89.

第3篇:中医学的本质范文

一、医学本质与现代医学发展要求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构筑以人为本的理念

医学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为人的健康、为人的价值和意义而存在和发展的,其本质上就是人学。它与其他自然科学不同的重要一点就是它研究的对象是同时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人。

自然属性是指在生物学层面上,人的肌体是由自然元素组成的生命体,属于物质范畴。社会属性是指在社会学层面上,人是社会群体中不可分割的一员,人的生存质量与社会有直接关系,属于精神范畴。古代医者对医学的人文本质有着十分深刻的理解,我国古代医家认为“医乃仁术”,“夫医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西方医学之父希波拉克底在其著名的誓言中说“我志愿以纯洁与神圣的精神终身行医……为病人谋幸福是我惟一的目的。”认为医者应该关注人的幸福,不能做有损病人的事情,可见他对医学人文本质的深刻洞见。

然而,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建立,却渐渐背离了医学的本质,仅仅看到了人的自然属性,认为医学的对象是“病”而不是“人”。医学被看作是纯自然科学,导致在整个医疗事业中人文关怀的缺失,而且遇到了困扰医学发展的伦理问题和难以解释更为复杂的病症。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的健康和疾病不仅与人的生理因素有关,也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仅仅从生物学角度认识和对待病人的健康和疾病问题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的医学模式的转变,病人不再被单纯看作是“生物人”,而是具有复杂系统的“社会人”,是由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构成的完整的人。医学是通过认识人类的生命活动规律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保护人类身心健康的科学。在预防、诊断、治疗、护理时必须把人的躯体、心理、行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既重视人的生物与自然属性,也要重视社会、心理因素方面对人的生命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因此,全面地理解人、尊重人和关爱人是医学发展的根本要求。

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疗卫生工作者,只有全面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才能顺应医学本质和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因此,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院校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医学院校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医学专门知识、技能的传授,还要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授。医学教育只有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并接受其社会价值导向,才能培养医学生关注现实、关爱生命、关怀平民的医学人文态度,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然而,我国医学生从高中阶段就开始分在理科班主攻数理化,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环节相对薄弱,人文素质本来就有“先天不足”的弊端。另外,受当前我国社会普遍重视实用技术观念的影响,医学生往往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更看重医学实用层面,而往往忽视医学本质是人学的深层价值内涵,因此,人文科学对他们来说就显得无足轻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医学院校长期受传统医学观念的影响,只将医学看成是纯粹的科学或技术,在教育中实行针对性极强的专业教育,学科建设单一,专业划分过细,专业面狭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比例明显偏低。这就导致目前我国医学生整体人文素质不高,表现为急功近利,缺乏伦理道德修养,人际交往能力差,缺少创造性思维,思想片面,精神空虚,更有甚者,人格错位,性格孤僻、心理承受能力差等。这些学生从学校出来,走上工作岗位后也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医匠”,就如同工厂分工合作中的机械操作,对病患缺少人文关怀,医德表现不佳,追求实惠,责任感缺乏。这大都与其在校学习时人文素质的培养缺失有关。对此,医学院校应当进行认真反思,转变过去单一的专业教育观念,认清一般性的人文课程已远远不能体现医学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要促进人文教育与医学教育的融合和渗透,在教育中全面开发和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构筑以人为本的医学理念。

二、艺术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全面开发和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艺术是审美的劳动,是人的精神的生活方式。

它通过生动、感性的形式表达了创作者的审美理性,体现人的灵性、尊严和品格,其终极意义是关注人的本质和价值。所以说,艺术最能够理解人性,集中体现人文精神。因此,艺术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许多高校纷纷开展艺术教育,把它作为开发和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对于医学院校来说,艺术教育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开发主要有三层:

第一层是对医学生艺术技能的开发,是最表层,最具实用性的层面。古希腊时期,医学被理解成是“tech”(技艺),是当作“art”(艺术)来看的。

西方医学奠基者希波克拉底就说过“医学是一门艺术”。打开艺术史,我们发现,技术与艺术往往是不可分的,我国古代青铜器、瓷器的制造就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铸造者是工匠也是艺术家。医学也是如此。加拿大医学教授1.R.McWhinney认为医学作为艺术的关键在于理解疾病和理解病人。川然而,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临床技术、科学性与技艺、艺术性之间的平衡失调。有关人和疾病的生物科学是抽象的、非个性的一般的结论。医学尤其是临床医学的艺术性逐渐丧失,并存在较为普遍的失人性化倾向。对此,现代医学家们已经做出了深刻的反思,越来越多的医学工作者认识到,无论医学如何科学化与技术化,医学并不能改变其人文性与艺术性的特征。美容医学中“技、艺、人”的结合对此作出了最好的诊释。正是医学与艺术之间具有相互渗透、交叉综合的特征,决定了医学院校艺术教育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控制能力,身体各器官协调能力,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医疗水平和专业技能,这是医学技术艺术化的过程,使临床治疗手段、医学插图、医学工程设计等方面更具人性化。另一方面,艺术教育能够更新医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艺术知识与经验积累,掌握艺术诊断、艺术治疗、艺术康复等技能,用以治疗各种疾病,尤其是心理与精神疾病。因此,艺术教育对医学生艺术技能的开发,使其成为医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技能。艺术技能把人看作是不同的个体,施以不同的技艺,是个性化的以人为本的技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最具实用性。

第二层对医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使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从技术层面提升到认知层面。我们知道,人的思维分为逻辑思维(科学思维)和形象思维(艺术思维)两大类,逻辑思维侧重于左脑的活动,而形象思维侧重于右脑的活动。两者是不可分的,如果只重视其中一种,就是不健全的思维,制约了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说过:“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tZ〕因此,只有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高质量、高素质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人的创造力,使人的认知更加理性与自由,同时人也获得全面发展,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长期以来,医学院校在教育中常常偏重于科学思维,以至于医学生容易形成习惯的定向思维,犯机械的、片面的毛病,缺乏一定的创造性。因此,就需要加强艺术教育,开发医学生的艺术思维,使之与科学思维相互渗透,达到和谐的共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艺术教育中,形象思维是一种发散性思维,借助于想象和联想,用特殊、生动的个体中去表现一般、抽象的意蕴,它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一方面,形象思维“以大观小”“以小见大”“总体把握”的认识规律加强了对整体与局部关系的深人了解,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艺术最忌雷同,最重创新,所以形象思维往往最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形象思维为人们提供新思路,是创造力的源泉。当然,创造性思维不仅仅是单一的形象思维,而应是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协调统一。体现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创造力,就来源于创造性思维的启迪与训练。

第4篇:中医学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 三本高校;学校医院;发展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尤其是教育产业化思潮的兴起和教育产业实践活动的蓬勃开展,人们进一步认识到高等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直接,高等教育正在成为一种新兴产业。与其它物质生产领域中的产业相比,高等教育产业独具特色。而民办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不同于公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面向市场,自主办学,其产业色彩更加浓厚,在盈利问题上显得更加重要,同样三本高校学校医院具有一种不同于一本二本高校医院自身特点的基层医院,一样承担着广大师生的治疗、预防保健、体检、健康教育、卫生监督等工作。针对三本高校医院工作的特定环境,护理服务应从单纯的临床护理、一般性护理操作、急诊出诊等扩大到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心理护理。

1 当前三本高校学校医院的现状

1.1三本高校医院处境艰难

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三本高校医院经费严重不足,规模较小,医疗设备简陋,无法给全校师生提供有效的医疗服务。三本高校的办校资金大多来自民营资本,对校医院的重视度不够,因而对其校医院没有过多的资金投入,甚至是没有资金投入。就笔者所在地区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本地区三本高校校医院采用两种经营模式:一种是学校自主经营,另外一种模式是采用托管的形式承包给社会医疗机构经营,前者学校只承担医务人员的工资,对于医疗设备的引进等必须的辅助诊断专业设备没有任何的资金投入;后者在校医院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购置了部分医疗诊断设备,引进了更多更好的医务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医疗诊断水平,但相应的也提高了经营成本,仍难有盈利,也就难有大的资金继续投入。三本高校两种经营模式基本上都是凭医生的经验做一些简单的诊断和治疗,这样,校医院因经济方面的原因就很容易发生误诊、漏诊的情况,医生承担了巨大的医疗风险,自身感觉压力很大。而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校医院都有意见,学生普遍对校医院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感到不满。而面对学生们的诸多指责,校医院也苦难言:在近些年“看病贵”成为社会焦点问题的背景下,校医院有限的经费成为限制其服务质量提升的瓶颈,校医院要对学校负责,不能超支太多,于是只好一切从简,能省就省。

1.2三本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障水平低

一本二本高校计划内招收的学生每人每年可以享受国家拨的几十元的公费医疗费用,各高校采取基本相同的方式:学校将国家拨的医疗经费全部发给校医院,学校再承担一点;而大部分三本高校则采取由学生个人承担的方式负担医疗费用,学校不承担任何医疗费用。笔者所在地区高校自2009年实行大学生医保制度,每个学生每年缴纳20元医保基金后,医保局就按每人每年20元的门诊费用标准再拨付学校,学校再视情况拨付给校医院,所以三本高校依然没有承担学生额外医疗费用,拨付费用也没有一本二本高校及时,这样的制度设计,基本属于“低标准,全包式”。

2 三本高校学校医院的发展策略

三本高校医院同样也是为广大师生员工服务的重要窗口,首先学校领导要重视,校医院是学校全体师生健康的重要保证,也是学校做强做大的有力保障,学校投资方要转变观念,要增加对校医院的资金预算,购置必须的医疗设备与医疗人才的引进,从而提高校医院的各项诊断水平;校医院医务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护理服务是高校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的好坏显得至关重要。由于医院规模小,工作人员少,服务项目多,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护理工作者的一般素质,而且还应一专多能。

2.1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以质量管理促进医风建设要建立符合师生要求的新型医患关系,将行业作风建设与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相结合,努力做到“以病人为中心”,“视病人如亲人”,“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努力为病人解除病痛,减轻负担,逐步建立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惩防并举的纠风工作长效机制。

要重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服务环境和服务态度,改进工作作风,构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实施人性化、亲情化服务,使医疗服务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从而达到较高的患者满意率,树立较好的口碑。

2.2三本高校医院社会化实施

高校医院社会化主要是指行业化管理、社区化服务、市场化运作,其措施是:一是高校医院必须实行医疗卫生行业化管理,包括人员、设备的管理及医疗技术管理行业化,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健全医疗服务技术规范,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二是医疗服务社区化,立足三本高校社区,为三本高校师生员工提供“六位一体”的服务;面向社会,辐射周边社区,走医疗联合的道路,不再仅仅局限在只为学校师生服务,同样可以为周围社区居民服务,定位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战略目标,使高校医院与社会医疗机构之间在信息、技术等方面相互渗透;实施双向转诊制度,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三是进行市场化运作,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两个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为导向。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以人为本,搞活机制,合理使用卫生资源的存量,开发和利用卫生资源的增量;在经营理念上,执行非盈利性医疗机构的有关规定,积极引入企业化管理模式,注重服务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理顺服务项目与价格体系,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员工的医疗保健需求。

2.3坚持以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为核心,注重校医院内涵建设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校医院要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范、常规、标准,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建立和完善可追溯制度、监督评价和持续改进机制,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提高校医院服务水准。

3 结论

三本高校校医院是三本高校中一个重要的公共场所,是全校师生健康的保障。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对高校医疗卫生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需要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真抓实干,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实现校医院医疗卫生工作的全面、协调、快速发展,更好的服务学校。

参考文献:

[1]杨淑民.论高校医院的职能与管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29(1):164-166.

第5篇:中医学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7—0157—02

一、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素质是指发展成为人才的内在品质,中国医科院院长刘德培院士提出:“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医学的使命就是对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的关爱和珍重[1]。”培养医学人才的基础是医学教育,医学院校不仅需要教授医学知识给学生,更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教会学生去关爱和关心病人,这也是医学教育的必然要求。社会经济和现代医学都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同时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生所要面对的是有生命和有情感的人,医学的本质应该是使病人减轻痛苦、增加快乐。传统医学教育对于培养医学人才的弊端日益显现,而我国现在的医学教育模式更多的是注重专才教育,将培养目标定位在“高级专门人才”上,却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视而不见,这就造成了医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这种现象不仅违背了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也偏离了医学的本质要求,不能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要求。社会进步带来医学模式的转变,治疗疾病只是基本要求,医生更应该去关爱患者的精神健康,减轻他们心灵的痛苦。医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人文素质,才能深入了解社会和患者的需要。医学生要领悟生命的真谛与价值,正确理解人与社会、生理与心理,医生与患者等各方面的关系,在医学实践中更好地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以此来实现人生价值和目标[2]。

(二)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

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健康和生命,其在治疗各种疾病,揭示人类生命奥秘的同时,还包括对患者感情和心灵的理解。近年来,在我国发生了一些医疗暴力现象,究其原因,其中医患之间信任机制的缺失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在现代医学更专业化发展的同时,对于医学工作者的评价,不再单一地以业务水平为标准。如果一个医学工作者缺乏人文素质和对患者的关爱,那他给社会带来的不是财富,而是灾难。现在有一些医学工作者对医疗难题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对家庭条件差和高龄患者不能一视同仁,不愿多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等。医学工作者必须具有人文素质,否则单纯地追求高科技,只会沦为技术的奴隶,而在这样的现代医疗过程中,患者的痛苦则被简单地转化为检验单上的数值和各类影像图片,医学人文精神也随之消失。优秀的医学人才需要具有高超的专业技术和良好的人文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治疗病人身体和心灵上的病痛。

(三)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从前是治好病,现在更多是向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灵上的宽慰转变。医疗卫生活动目前正处于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新的医学模式要求掌握治疗、康复、保健等卫生服务的复合型人才。所以从社会进步和自身需求的角度来讲,医学生必选加强人文素质培养,使其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这要求医学生不能只掌握医学知识和技术,还应该多学习其他的相关社会学科的知识,要多关爱有思想感情的患者,要充满爱心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等高尚的人文精神。医学院校要多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人文精神成为其内在的品格,使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深刻理解和体会患者的疾苦,尤其是患者心灵上的病痛。医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是对称和互补的。医学的人文特性是医学教育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基石,所以应该让医学科学精神充满人文关怀,这是我们应该追寻的医学教育理念。

二、实施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理念

要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这是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的先决条件。教育理念决定教育的思想和行为,打破传统医学教育观念的束缚,树立新的医学高等教育理念是培养新世纪合格医学人才的先导。医学院校要改变传统医学教育理念中只注重科学素质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达到文理平衡。医学教育不仅要求医学生掌握一流的技能,更重要的是需要培养素质,学会对人的全面关怀与尊重。努力把人文与科学结合起来,摈弃传统医学模式将医学仅仅视为是生物医学、自然科学的观念,更好地理解文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建立传授知识和提高素质融为一体的教育体系。以全面发展为指导,建立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在给医学生传授医学知识和技术的同时,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把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医学院校需要调动全部力量来形氛围,无论是教师还是管理人员,都应该具有人文意识,齐心协力创造良好的学风、高雅的文化品位、浓郁的文化氛围。

第6篇:中医学的本质范文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党的*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要使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并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医学教育承担着为维护人类健康培养卫生人才的重要使命,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医学教育工作,着力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学教育工作。经过新中国建立59年,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世纪之交10年来的奋斗,我国医学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医学教育发展之路。

第一,医学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年和*年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先后作出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决策;推动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年,全国举办医学门类专业的高等本科院校有281所,高等职业学校有350余所,中等职业学校有1400余所;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医学门类在校学生达到138.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医学门类在校学生达到137.2万人,我国已经成为医学教育大国医学教育事业持续发展,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输送大批合格的医疗卫生人才,较好地满足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第二,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卫生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在事业加快发展的同时,我们始终强调要把握好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始终把提高医学教育质量作为发展主题,切实加强了医学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实施素质教育和质量工程,全面开展了教学质量评估,狠抓了卫生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强了临床教学,使医学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进一步调整了医学专业设置,增设了康复治疗等新专业,重点在西部地区和非中心城市增设了医学院校,使高等医学教育布局结构趋于合理;通过“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一系列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培养和汇聚了一批医学教育优秀人才,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医学院校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提高,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

第三,医学教育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的医学教育体系。通过实施《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了医学院校与综合性大学的合并,大力发展了卫生高等职业教育。提高了医学教育的办学层次,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建立了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相衔接的医学教育新体系。事实证明,医学教育体制改革是成功的,掀开了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第四,高校医学科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高校医学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领域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十五”期间,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9项,占全国医学领域授奖总数的60%: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占全国医学领域授奖总数的67%;国家科技进步奖70项,占全国医学领域授奖总数的63%;特别是2005年,第二军医大学吴孟超院士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年,全国医学院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重点学科点16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0个,均比1998年有了大幅度提高。高校医学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为社会服务能力领域不断拓展,为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做出了积极的知识贡献。

第五,医学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广泛深入。现在,有150多个国家(地区)的2万多名留学生来我国学习医学,其中,接受研究生教育1455人,接受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11689人,接受本科中医学专业教育3564人。一大批高校与发达国家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医学教育交流合作关系,通过强强合作,加大了卫生人才开放培养的力度和对医学学术前沿领域科研的参与度。我国医学教育质量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要特别指出的是。面对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灾害,高等学校尤其是大学附属医院,遵循卫生工作全行业、属地化管理的原则。积极投入到防治“非典”第一线,进行了一场英勇的医疗救护战,发动了一场科技攻坚战,为保护人民生命和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国医学教育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国教育和卫生系统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教育部,向关心支持医学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向全国教育与医疗卫生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已经取得的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保持清醒头脑。深入分析和冷静思考面临的矛盾和困难。这些矛盾和困难。有些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新要求,有些是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不断深入面临的新情况,有些是医学教育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一是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刻不容缓,在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临床教学等方面还不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卫生人才方面还需要下更大的功夫。二是优化医学教育结构的任务相当繁重,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结构和办学层次还不能主动适应建立新的卫生服务模式的需要,卫生人才培养工作还不适应农村、社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的现象同时并存。三是医教研结合有待进一步加强。医学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亟待加强。四是医学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促进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医学教育发展提高的重要因素。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目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最基本的阶段性特征就是:我国已经成为人力资源大国,正在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已经是高等教育大国,正在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特别是人才培养水平需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就要从这个宏观背景出发,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努力建设医学教育强国。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的医学教育发展之路

我国正举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学教育,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机遇大于挑战。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推动医学教育发展,关键是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医学教育工作全局,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各个方面。

第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第一要义是发展”,努力实现医学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医学教育关系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和享有医疗卫生服务这两个最为重要、最为直接的民生问题。因为看病、上学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医学教育正好把这两个方面都包括进去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发展医学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医学教育优先发展,高度重视、加大投入、科教兴卫、人才强卫,实现医学教育的现代化,建设医学教育强国。

要认真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八字方针。巩固成果,就是要巩固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科学规划医学教育发展;深化改革,就是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提高医学教育现代化水平;提高质量,就是要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持续发展,就是进一步优化医学教育结构,既要满足当前的需要,又要适应长远发展,推动医学教育实现科学发展。

第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核心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才。医疗卫生事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医学教育是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守护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

落实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医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卫生人才。

落实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主导作用,在履行教学、科研、卫生服务的职责中培养人才。

第三,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把工作重点切实放在提高医学教育质量上。着眼于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全局,要处理好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做到协调发展、辩证统一。要把工作重点切实放在提高医学教育质量上,放在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质量上。办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怎样才能满意?关键是要培养高素质的卫生人才;建设医学教育的强国,怎样才是强国?关键也是提高卫生人才培养质量,这是下一阶段医学教育工作的重点。要鼓励和引导医学院校科学定位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把主要力量放在提高质量上,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培养各类优秀卫生人才。

要深刻认识到,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进一步完善适应初级阶段需要的医学教育学制学位体系,现阶段重点是办好五年制医学类专业。同时也要保留三年制,稳妥做好长学制试点工作,遵循卫生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医学学位体系。

要努力办好每一所医学院校,坚持在现有医学教育基础上提高水平、提高质量,集中精力和财力抓质量、抓队伍、抓管理,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和优化育人环境。

第四,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医学教育体系。我们要注意几个方面的统筹协调,包括:统筹医学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统筹各级各类医学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区域医学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协调发展;统筹卫生人才院校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协调发展。现阶段要严格控制规模,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要高度重视农村和社区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还要加强拔尖创新卫生人才培养。既要办好大量的教学型医学院,也要办好各级卫生类职业院校。还要办好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医学院,形成各级各类医学院校各具特色、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在医学门类专业设置上,既要有医学类专业教育。也要有护理、医学技术等相关医学类专业和药学类专业教育,高度重视中医药教育,逐步提高医学类专业办学层次,推动医学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统筹城乡区域医学教育协调发展。积极支持西部地区医学教育。加大医学教育对口支援力度,通过完善政策、强化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到最需要地方去建功立业,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今后,卫生部、教育部还要共同协商有关部门,在推动这项工作的具体措施上下工夫。

要统筹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协调发展,实行医教研相结合。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把医学教育事业发展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和人才荟萃的优势,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医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加强我国医疗卫生和生物生命学科的科技创新。当今世界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我们在这个领域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要清醒地看到这个领域的发展会是一场革命,它会引领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要思考怎样跟进、怎样跨越的问题。下一步科技部、卫生部、教育部要联手推动这个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要把附属医院的建设纳入学校医学教育发展整体规划,使之成为人民群众信赖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医学教育资源和医学科技创新资源。

要统筹卫生人才院校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协调发展。卫生部、教育部要按照中央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使医疗卫生战线在建设学习型社会方面走在前面。充分发挥医学院校学科和人才优势,在做好医学生培养工作的同时,加强各类医师培训和卫生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积极承担住院医师培训和专科医师、全科医师培训任务,积极开展医学继续教育,努力形成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分工明确、相互沟通、彼此衔接的现代化医学教育体系。

三、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努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卫生人才

质量是医学教育的生命,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是建设医学教育强国的核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医疗卫生事业服务,遵循医学教育和卫生人才成长规律,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卫生人才。

第一,加强医德和职业素质教育,促进医学生全一面发展。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培养具有良好医德和职业素养的卫生人才是医学教育的立“教”之本。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紧密结合医学教育特点,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医学教育全过程,帮助医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培养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增强他们为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和保障人类健康贡献力量的使命感。要着力培养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进一步加强以医学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为基本内容的医学职业素质教育,将预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责任。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树立关爱病人、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为今后成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高素质卫生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提高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水平和能力。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生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模式、卫生服务模式和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求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医学教育要主动适应这些变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着力提高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加强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要优化课程结构,努力构建文理医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融通,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医学课程体系。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医学领域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教学内容。要强调医学理论联系临床实际,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倡启发式教学、讨论式学习,推行以问题为中心、病案讨论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致力于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三,切实抓好实践教学,加强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医学实践教学是保证和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必须把强化医学实践教学作为深化教学改革的着力点。针对当前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有所削弱、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卫生部、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提交这次会议讨论。要在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规范临床实践教学行为,保证临床实践教学活动依法进行。既要通过加强模拟临床实践等方式训练医学生的基本诊疗操作技能:更要通过社会实践、临床见习与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的培养。要积极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进一步完善医学实践教学体系。要进一步加强与医院、医疗卫生机构和医药企业等部门的联系,完善、落实各类实践教学基地的评估和认可制度,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临床教学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医学教育必须与医疗卫生服务相结合,坚持医教研结合,提倡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安排医学生到农村和城市社区进行卫生服务实践,让医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重视实践教学本来是医学教育的一个特点,但却成了当前的一个很大的弱点,因而,实践教学是下一步教学改革的重点。

第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质量的关键在教师。要大力加强以育人为核心的师德、医德建设,教师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成为学生做人的引导者,专业知识的传授者,职业道德、社会道德的示范者,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传播知识和社会美德。要弘扬追求真理、学术民主的精神,形成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奋发向上、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和严谨治学的优良学风,为优秀人才特别是大师级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教师的培养、考核和交流。统筹教学、科研、服务职能,在制度上、经费上、时间上保证教师终身学习,不断提高教学、科研和服务水平。建立教师参与教育管理决策和教育计划制订的机制,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要特别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建设,制定政策、制度保证临床教师在临床教学工作中的投入。针对临床教师开展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培训,促进临床教师临床教学水平的提高。要大力表彰奖励在教学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鼓励教授、名师、名医为本科生授课。要科学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第五,开展医学专业认证。完善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近年来,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积极参加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实践活动,努力建设涵盖人才培养全部过程的质量保障体系,取得了以评促建的良好成果。在此基础上,要积极开展医学专业认证工作,这是加强医学教育特别是提高专业办学质量的重要机制和手段,是医学人才国际交流和互认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加强院校教育与职业准入衔接的有效平台。要建立政府、社会和学校有机结合的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继续抓好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实施医学专业认证,推进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控制医学类专业点的招生规模,促进学校健全校内质量监控体系。确保专业人才培养达到基本标准。要科学制订各级各类医学教育标准,使之符合我国医学教育和医学院校的实际。各医学院校要通过教学评估和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加强和改进教学工作,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师资队伍、课程和专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质量监控、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建设,保证医学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下一阶段整个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要放在提高质量上。提高教育质量有很多举措,其中很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到今年,第一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将要完成,总的来说成果是显著的,当然还存在一些不足,要在第二轮的评估中有所改进。教育部在一般性的本科教学评估的基础上,推进开展专业认证,重点是两个方面,即工程和医学。我们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卫生部一起筹备了医学教育认证专家委员会和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充分动员整个卫生战线的同志们,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院协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等社会学术团体的同志都参与到这项工作中,这次会议之后就会开始工作。医学教育认证,首先要把问题、标准、规则研究清楚,然后进行试点,逐步开展。

四、加强领导、规范管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

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关键要加强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加强对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领导。

一要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医学教育工作的领导。大家都要充分认识医学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把医学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给予更高的重视、更多的关心和重点支持。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协调和通力合作,切实加强对医学教育的宏观管理,统筹研究制定医学教育发展规划,科学制定医学教育发展规模、卫生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医学教育的资源配置等相关政策,采取积极有力措施,促进医学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处理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为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要切实加强综合大学领导班子建设,配备讲政治、懂业务、善管理、能协调的干部主持医学教育工作。各医学院校要根据本次会议精神积极行动起来,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这个主题,动员广大教职员工深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增强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明确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和任务;要积极发扬民主,采取各种措施,广泛调动干部、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积极为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献计献策: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来;要加强校内各职能部门和医学院系的协调配合,配置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医学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

在准备这次会议的过程中,我们广泛地征求了方方面面的意见,比如下一步要不要提出建设医学教育强国的问题。把我国建设成为一流的医学教育强国,可以说需求非常之强烈,有它的必要性;同时,我们有这么好的基础,这么好的队伍,也有它的可能性。我们的医学教育要走在世界的前头,就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要真正地下决心,把医学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

二要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医学教育的办学条件。医学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共同规律,也有人本性、实践性、学制长、师生比高等特殊规律。因此,培养合格的卫生人才,需要较高的办学成本。财政部对医学教育非常重视,主动提出适当增加中央财政医学教育生均拨款定额标准的重要举措,中央本级财政将把医学教育生均拨款定额标准从7100元提高到1万元以上,这在各学科中是最高的了,并继续将修购和科技等专项经费向医学教育倾斜。我们期望地方各级政府都加强对医学教育的经费投入,提高医学教育生均拨款定额标准。教育部将考虑把对医学教育的生均拨款情况作为审批医学类专业和核定招生计划的重要指标。同时,各医学院校也要加大医学教育经费投入,切实把教学工作作为经费投入的重点,特别要加大实践教学专项经费投入: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投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保障教学运行需要;附属医院和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应不断加强教学基地建设,保证临床实践教学质量。

三要规范管理,为医学教育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统筹积极发展和规范管理,是高等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对医学教育的设立、招生规模的调控、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医学教育的资源配置,各个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有着严格的管理规定,这也是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在这一方面,我们的管理反而是不太科学、不太严格的。当前,必须把从严治教和规范管理放到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把加强并改进管理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紧迫任务,切实抓好。这次会议印发的《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重申了对医学教育办学和学科专业设置的规范管理,应该严格执行。提高质量重点在三个方面,第一就是要加大投入,这里不仅仅是财政投入,各级领导都要把医学教育放在非常突出的战略位置;第二就是要深化改革;第三就是要强化管理。所以《若干意见》中进一步强调了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这次会议提请代表讨论的医学专业标准,把评估重点从获取知识转移到了学习过程的管理,也是在管理方式上一种改革。今后,在坚持各种行之有效的管理规范的同时,还要通过医学教育信息的,督促学校提高管理水平。高等学校尤其是合并有医学院校的大学,要巩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成果,充分认识发展医学教育的重要性,加强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努力促进医学学科发展,促进医学与其他学科融合和产生新的交叉学科。

第7篇:中医学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临床医学;卓越医生;医学人文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153-02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与医疗体制改革攻坚时期。为了加快推进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由教育部、卫生部共同实施、不同类型医学院校参与的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于2012年正式启动。

强化医学生医德素养,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是“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医学和社会的发展和方向。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教育是培养高水平卓越医师的关键。如何加强五年制临床医学的人文教育是我国医院院校,特别是地方医学院校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医学人文教育在五年制临床医学卓越医生教育培养中的重要性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我国近几年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从面向基层、到医学教育标准、再到“5+3”培养模式的设计,不难发现“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不仅仅是拔尖计划,而是针对不同层面的医学教育提出的教学改革、提高质量的要求。根据区域教育、卫生规划,地方医学院校是开展五年制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试点主体,其主要培养目标之一就是:强化培养医学生的医德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医学生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和新型医患关系的形成,临床工作出现了新变化和新趋势。据调查,在频发的医疗纠纷中,因技术原因引起的占不到20%,其他80%均缘于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问题。忽略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就有可能造成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不能适应未来职业的发展[1]。而目前,医学教育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比较普遍。医学生往往埋头于医学知识的学习和临床技能的训练,而对人文知识的兴趣不足,其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相对薄弱[2],这些都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的目标相悖。因此,在加强医学生自然学科和临床诊疗技能学习的同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必须将医学人文教育置于卓越医学生培养过程中更加重要的地位。

“5+3”培养模式中,前5年为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后3年包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医学专业学位培养和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等内容。其中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教育阶段的重点不仅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相关的人文科学的内容也应是学习的重点。作为开展五年制临床医学卓越医生教育培养的主体,必须立足本校办学定位,将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具有扎实医学基础、深厚人文底蕴、高尚职业道德、全面医学理论和牢固临床实践技能的应用型医学人才,为进一步的临床培训打好基础。

二、五年制临床医学卓越医生教育培养中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施策略

医学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如何加强五年制临床本科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卓越医学生的前提。

1.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理念引导,建立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地方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培养五年制临床医学生的摇篮,首先应充分认识医学人文教育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中的重要性,在培养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南华大学将医学人文技能教学模块纳入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入毕业实习之前的必学课程。构建出了以医学具体专业课程为主导,以医学伦理学为中心,以医学心理学、医学人文素质课程、哲学、医疗卫生法规等课程为辅助的贯穿于医学教育始终的多层次、全方位的课程体系。并且相继联合国内几所大学编写了一系列医学人文教育教材如:《医学人文素质导论》、《医学生临床沟通教程》和《应用卫生法》等,开设了相应的课程。通过课程教学、拓展式教育等方式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伦理和医患沟通技巧等医学人文技能。我校把医学人文教育纳入学校重点建设内容,形成医学与人文并重的办学氛围。制定出了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行动规划,不断完善、深化医学人才培养方案。

2.强化医学人文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唯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医学不同于单纯的人文学科,临床医学教学不仅是课堂上的、理论的,而更应该是在病床边的、情景的,具有感性、形象等特征。因此,具备医学专业知识以及临床工作经验的教师更适合临床医学人文的教学。医学专业教师通过对人文素质培训,参加各种人文学术活动等加强自身的人文知识学习。在提高综合素养的同时充分发挥示范作用,通过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治学态度、敬业精神启发、引导和感染学生;将临床实践与人文素质进行结合,在传授自身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通过临床实践工作经验,将临床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医学人文情景融汇、贯通于教学之中。通过言传身教激发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高尚的职业精神。

3.营造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氛围以独特的人文魅力浸润学子。医学院校以及临床见习、实习的环境和氛围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无形的制约或激励作用,也是大学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设置人文景观,在教学楼道和实验室悬挂众多医学大家的肖像或格言,营造精术济世、救死扶伤的人文素质教育氛围。将人文内涵融合于学校建设之中,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内化每一个学生。开展各种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讲座、辩论赛、演讲赛、临床技能竞赛等拓展医学生的视野,提高文化底蕴,陶冶情操,塑造自我。通过校园的整体氛围与医学生的群体心理对于强化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4-5]。

4.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拓展式教育模式。在国内我校率先建立了基于网络,以临床问题为中心的医学人文素质课外拓展式教学。“拓展式教学法”就是在素质教育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型“人文”教学方式,“拓”就是开辟新的领域,“展”就是展开、发展,拓展就是开辟新的领域,发展新的自我。我校的医学人文教育是在文本教材的基础上,拓展诸如现实问题、课外读物、网络资源等教学活动全面提升医学生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我们通过应用拓展式教学,提高医学生对职业的了解,开拓医学生的知识视野,扩大医学生的思维领域,培养医学生的职业兴趣,提高医学生的职业能力。具体实践中,我们建立了以临床问题为中心的课外拓展式教学模式,在指定文本教材的基础上,按照“阅读文本教材问题提出情景模拟拓展式阅读(自主探究)互动拓展讨论拓展总结延伸”的方式开展教学。通过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提升医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兴趣、法律法规意识、人文素养。我们将“以人为本、德术并重”的教育理念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于临床医学教学的整个过程。

通过建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营造校园人文氛围,建设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网站,开展多形式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方法,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以注重素质和发展个性为原则,实施医学人文教育全过程渗透、分块侧重、集中强化的教学举措,为卓越医生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的培养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贾伟华,周立春.医学临床教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继续医学教育,2010,(3).

[2]吴朝明,钱掩映,金建,陈浩.强化临床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现代医院,2010,(10).

[3]徐国斌.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现状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6).

[4]陈英群,于德华,盛红华,蔡巧玲.发挥综合大学优势?摇发展医学人文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0).

[5]郭咏.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浅析[J].法制与经济,2012,(7).

第8篇:中医学的本质范文

论文摘要:如何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到中医药教育和事业的未来。在高等中医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把握教育方向,尊重中医规律;适合需求,培养复合型多元化人才;抓住关键,改革教学模式;强调源头,提高教师素质:更新观念,教育要与时俱进。

中医药教育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路程,基本建立了多形式、多层次、多专业的中医药教育体系,实现了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规模化、规范化和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川。在对中医人才的培养和中医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21世纪对高素质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在扩招、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的新形势下,对中医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到中医药教育和事业的未来。然而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没有现成的规模可以照搬,需要进行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探索。中医药院校作为中医药教育的载体和执行者,在进行高等中医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把握教育方向,尊重中医规律

1.1正本清源,培养中医人才近来有人发起了“促使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的网络签名活动,虽然终究只是一场网上闹剧,但涉及人数上万人,其中不乏我们中医药院校培养的“人才”。这对我们目前的中医药院校教育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有必要正本清源,培养专业思想牢固的真正的中医人才。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医药院校必须按照中医药学自身发展规律办事,必须以中医中药知识的教学为核心,汲取现代多学科知识(包括西医知识)为我所用,发展自己,壮大自己。西医知识要学,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也要教,但主从关系一定要明确,中医院校首先强调的是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中医理论及治病技能的掌握,西医也好,其他学科知识也好,都是为了中医发展的需要。

作为中医药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必须首先要解决对中医的思想认识问题,明确立场观点。培养的人才要信守中医,否则只能培养假中医和自己的揭墓人。在中医药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以中为主,西为中用,衷中参西,不能盲目地舍本逐末,反客为主,甚至甘愿屈于从属地位。

1.2尊重规律,服从中医理论体系,中医学是我国独有的一门医学类应用专业学科,在自然科学高等发展的当代有,其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也不能为现代医学所诊释,而与西医学按各自的客观规律而彼此独立的自我发展。中医学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是其在独特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强大的防治疾病能力。作为一门学科都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与规律,任何专业的教学均必须服从其专业知识结构的特点,中医学也不例外。从一定意义上说,在专业教育中,学科的专业知识是内容,教学方式是形式,在教学内容与形式矛盾统一中,应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同时中医学又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所以在中医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不能单纯追求教学形式上的完美,必须充分尊重和服从中医学的特殊规律,体现中医学的理论为出发点,以增强学生的中医学理论知识为根本,以掌握、提高临床治病能力为指导思想。脱离中医学基本规律的教育教学改革,其研究出的人才培养模式,会严重影响中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甚至培养的学生不再是中医学生,甚至什么也不是。

2适合需求,培养复合型多元化人才

2.1注重能力,构筑新型中医人才中医药院校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中医人才。中医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因此,在具体人才培养上,必须注重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协调发展来构筑新型复合型中医人才,以提高学生竞争能力,缓解就业压力。首先教学中,要构建以中医药学科、中西医结合学科为主体,与现代多学科相结合的综合知识体系。其次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具体举措有:第一,调整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许多教研室结合各自特点,认真抓好课程的整体设计,在理论、实践教学内容上重新进行了构建和改革,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和实践教学比重;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使医学生能够“早临床、多临床,早实践、多实践”。第二,改革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结合。第三,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尽可能地使教师具有扎实而系统的理论功底,丰富而有用的实践积累和经验,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善于总结和升华实践经验。第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增加临床教学基地。加强与各级中医院、中药厂、饮片厂及中医药研究机构联系,建立稳定持久良好关系,拟在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习医院及中药教学基地、中药实习基地等不同层面,建立教学基地网络,同时注重实习过程管理,严格考核制度,确保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第五,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理论教学要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以往存在的以“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为主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突出对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性教学。临床教学中将继续推进高水平的临床病例分析和疑难病例讨论,坚持实习医师值班制度,门急诊小手术尽量安排实习生作第一助手等,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六,积极开设选修课和第二课堂活动。每学期都为学生开设近20门选修课。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兴趣和性格的多样化。在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第七,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科研学术活动。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另外医学生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教育等几个方面。现代高等医学复合型人才的素质应该是综合全面的。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工作,不仅是对医学专业知识的传授,还担负着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并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从中医学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趋势看,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将是人才需求的重点。为此,高等教育应强化基础学科,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基础宽厚、适应力强的实用型复合人才。注重不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通过开设综合性课程、增设选修课等方式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同时,注重科学精神、人文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形成认真踏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铸就实事求是、崇尚真理的科学品质,训练填密严谨、辨证创新的科学思维,掌握符合实际、揭示规律的科学方法。突破培养“专门高级人才”的教育观念,实现专门的知识、能力、素质与广泛适应性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能力结合的高素质医学服务型人才。

2.2人才培养,突出层次类型教育的价值取向实质是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的体现,也就是说教育要满足社会的需要,适应社会的经济,政治要求,促进社会的进步发展,但同时也要满足受教育者个体的需要,为实现求职和成长创造条件。因此,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不同层次的各类中医人才。由于中医药教育价值取向受中国传统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很深,长期忽视整体价值,压抑个性发展,不利于中医药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盲目性,培养模式的单一性和人才培养的不全面性。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需要更多元化中医人才,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多种层次,中医、中药、中西医、管理、营销多种方向,科学研究、临床医师、管理、国际交流多种类型,因此,作为中医药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突出层次,区分类型,设置相应的教学计划,开设合适的课程。

3抓住关键,改革教学模式

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采取什么教学模式及其配套的学制、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体系及教材等方面。中医学的教育由中医学、西医学和社会科学、外语、计算机等通识教育课程组成。在5年制本科要学完和掌握这些知识,非常困难,因此在学制要增设7或8年制,以培养高素质的中医人才。中医药院校教材的分科越来越细,但在基本理论、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方面存在大量重复内容,因此必须,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同时也可以参考国外教学模式,实行PBL(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打破学科和课程限制,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减少课时总数,减少必修课门数,大量增设选修课,实行学分制,以人为本。注意加强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包括加大临床实习和见习时间,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引入SP(标准化)病人进行临床考核等。

4强调源头,提高教师素质

致天下之治在于人才,成天下之才在于教化,行教化之业在于教师,“大师比大楼更重要”。正如周济部长指出:高校的发展,第一位的、起关键和根本性作用的是人才,是教师队伍。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素质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我国中医院校中普遍存在一种客观情况,教师的中医学临床素质及其对中医学的深入理解和掌握程度不高,十分有悖于培养高质量中医学人才的目的。因此,如何有效育才、引才、聚才和用才,也成为制约中医药教育的环节。要坚持教授讲课制度,建立了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强化教师考核制度,鼓励教师脱产学习或在职进修,鼓励院校之间及国内外教师间进行交流,着眼培养素质全面、专长明显的新型师资。

5更新观念,教育要与时俱进

第9篇:中医学的本质范文

摘 要: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特别是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现代医学的发展寄托于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必然具有健全的人格品质。医学院校应该明确新形势和新任务,切实重视医学生人格品质培养,着力培养适应新的医学模式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人格品质;教育;医学人才;着力点

1.人格品质的内涵、地位和作用

1.1人格品质的内涵

杨叔子说,人的思想素质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最基础是“人格”,上一层是“法纪观念”,最顶层的是“政治思想”或“政治方向”。所谓人格,是人所特有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各种特性的统一体。人的健康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1]人格品质是人的体格和精神上的特性、能力、经验、气质、意志等特质构成的有机整体以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健康、完整的人格是指人格构成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人格品质是道德品质的基础,是现代人才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高素质人才必须是人格品质高度发展完善的人,具有现念和多方面的知识、能力,并能把知识和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服务于社会。适应时展,高校素质教育应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特别是人格品质方面做文章。

1.2人格品质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医学院校人格品质培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2.1促进医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的医学生不仅要求有合格的文化知识和医学专业技能,更要求有合格的道德素质、精神风貌。道德不合格、精神面貌不健康的人,其知识与其对社会的贡献是成反比的。而道德品质高尚、积极乐观的人即使知识上暂时有许多不足,其精神风貌也促使他认真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更发达”。

1.2.2培养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良好的人格品质能增进思维开拓、求异与创新、推动想象与联想、触发创造思维的火花,不仅有利于医学生对医学专业课程的理解,而且对医学生的心智训练更有相得益彰的功效。

1.2.3促进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和形成

良好的人格品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是个体实现和自身价值有益于社会的重要条件。对于医学生来讲,他们从事的是人类生命的科学事业,他们的人格品质状况,直接关系着人类心身健康的保障程度。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形成于基本的人格品质。一个人格品质低下的医务工作者,很难设想能够承担起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也无从讲他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责任。因此,医学生人格品质培养工作,是医学院校的一项重要课题。

2.医学生人格品质现状和现代医学对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

2.1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格品质现状

由于目前我国社会仍处于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着剧烈变化,传统的道德规范被打破,新的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尚未建立和完善,社会道德某些领域尤其是医疗行业出现的一些混乱与无序现象,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医学生道德观和道德行为方式的形成,使部分医学生的道德行为处于“亚失范”或“失范”状态。从而也反映出医学院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即忽视对人的价值的终极关怀,忽视对人的灵魂与美德的关注与教育。[2]医学生虽已进入成人行列,且拥有相当的学识,但个性发展并不健全,心理发育滞后于生理发育。部分医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能力较差,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一方面,对道德价值标准认知模糊,即“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等基本问题认识不清;另一方面,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严重脱节,自我人格分离,也就是说他们知道应该怎样做,却不会或不愿那样做,行为失范。[3]在对医学生人格品质状况的审视中不难发现,导致以上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长期以来高校德育忽视学生人格品质教育。这一点从医学院校的德育地位、德育理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实施方式和德育实施途径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体现。[4]这种状况与现代医疗卫生发展态势对医学人才的要求极不相适应。

2.2现代医疗卫生发展态势和对医学人才的总体要求

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医学将更为迅速地发展并出现如下趋势:分子生物学将成为医学的一个带头学科,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成为医学的主导技术,从而带动医学各个领域的发展,加速预防、诊断、治疗等技术更新,整个医学面貌发生根本改观。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将全面主导卫生实践,医疗保健服务工作模式随之发生一系列转变,即从以疾病为主导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从以单个患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主导;从以医院为基础转变为以各种群体以至全体人群为中心;从以医院为基础转变为以社区为基础;从以诊断治疗为重点转变为以预防保健为重点;从主要依靠医学科技和医疗卫生部门自身转变为领先众多科学和全社会的参与;从以疾病防治与身心健康为目标转变为以身心健全及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为目标。[5]医学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人文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医学将会越来越多地干预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使医学不断社会化。这种趋势要求医学生必须具备适应现代科学发展和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6]

医学生未来服务的对象是人,需要具有很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不仅能深刻地理解人,而且要热情地关心人,能真正地理解人的思想和感情,善于掌握人的变化规律,了解人体疾病特别是心理疾病的本质,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防病治病和服务。世界卫生组织对21世纪医生的要求是“交流的专家,有判断力的思想家,主动的终身学习者,信息专家,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流行病学和行为医学的应用者和初级保健的提供者。”为实现该目标,我们只有不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3.医学院校应把人格品质作为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3.1重视人格品质培养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推进全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以德治国”的本质就是“以德育人”。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而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高等学校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具有独特的重要性。医学院校既是社会选择、传递和保存医学知识、文化的中心,也是创造文化和发展文化的中心。高校在创造文化和发展文化的过程中,往往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文道德氛围。这种独特的人文道德氛围以高校师生的人格品质为主导,既对本校的各项活动产生巨大影响,也会借助师生的实践活动,特别是大学生的社会流动,向整个社会辐射,从而对社会道德风尚尤其是医德医风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7]具有健全人格和高尚品质的医学生对社会特别是医学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长远的和具有建设性的。相反,人格颓废、品质低劣的医学生步入医疗行业所带来的影响也一定是消极和破坏性的。因此,在医学院校实施人格品质教育,培养医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既是医学院校德育建设的需要,也是推动社会道德建设的需要。

3.2重视人格品质培养是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教育的功能是“育人”,即要“明明德”,要“成人”,要“新民”,要“至善”,开拓人的主动思维能力,升华人之所以为人的神圣精神境界,素质教育之所以重要也在于此。[8]高等医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医学专门人才。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提出,医学教育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更加艰巨。医学生人格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促进医学生自我发展,培养他们独立自主、勇于挑战、敢于创新的人格特征。另一方面,现代社会节奏不断加快,互联网等的普及更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缺乏感情上深层次的联系,个体日益成为社会和各种集体之间自由移动的独立分子,孤单、寂寞感增强,这就要求医学人才必须更为坚强,更具有独立性和心理承受能力。单纯强调知识传授的传统医学教育难以适应新的形势需要,社会迫切呼唤一种新型的医学教育模式,即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良好品质与健全人格的教育。

3.3重视人格品质培养是医学生道德培养工作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从人格结构来看,道德品质是人格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品质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人格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但是,传统的医学教育的目标和方式偏重于政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没有把道德品质当作学生的内在人格培养,医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道德体验与道德评价难以做到和谐统一。要克服这种现象,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必须对医学院校德育进行改革和创新,把人格教育贯穿到医学院校德育的每一个环节中去。[9]在德育工作中,人格品质教育处于基础的地位,没有这个基础作为支撑,社会道德、法律品质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都将成为空中楼阁。由此可见,重视人格品质培养,是实现医学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基础。

3.4重视人格品质培养是医学生个人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人格教育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自律意识的形成与发展。适当的人格教育可以促进良好的人格品质的形成;不适当的环境影响与教育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乃至变态人格的形成。人格教育不仅有助于良好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使人的求知欲得到最好的发挥,发展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得到和谐发展。由于高校德育目标的划一化和对人格教育的忽视,当代医学生在儿童和少年时期没有接受科学、系统的人格教育,一些不良的心理倾向如自卑、多疑、意志力差、依赖性强、情绪波动大等普遍存在。因此,高校德育重视大学生人格品质教育,既是高校德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当代医学生儿童少年时期人格品质教育的一次“补课”。[10]

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研究认为,人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人某一方面的特质主要形成于某一阶段。青年期是人格品质形成或“定型”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形成了积极品质,就会自我观念明确,追寻方向肯定;否则就会出现心理危机,人格分裂,生活缺乏目标。人格品质一旦形成,不会轻易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因此,充分发挥教育帮助人们形成积极人格品质的作用,通过积极有效的德育实践,帮助医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健全的、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是医学院校德育工作必须重视的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文明以止 化成天下,高等教育研究[J].2005,(9):1-6

[2]达建:深化医学课程改革全面体现高等教育价值观,《医学与哲学》,1999,(4):41~42

[3][4]聂素滨等:发达国家医学人文科学探析,《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8,(4):18 ~19

[5]刘献君:实践研究 相互推进,高等教育研究[J],2005,(3):1-6

[6]张国芳等:22所医学院校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文社科课程设置研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2):1~3

[7]沈汝发:苦恼与迷茫,当代青年研究,2002,2

[8] 胡艳蓓:论社会变迁中的青年道德人格培养,青少年导刊,2002,1

[9] 彭定光:高校德育的困境与提高德育效力的对策,高等教育研究,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