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服装设计定制范文

服装设计定制精选(九篇)

服装设计定制

第1篇:服装设计定制范文

关键词:定制服装 设计模式 整合设计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向往更时尚、更个性的服装。在这种背景下,服装定制日渐成了一种潮流。为了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定制服装,设计者的设计模式必须不断创新。从形式上划分,服装定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礼服定制,二是套装定制。这两种类型各有特色,各有讲究。另外,服装定制以消费个体为对象,所有制作均以手工完成。这种种基本条件都要求服装定制要采取新颖的设计模式,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本文尝试研究定制服装的设计模式,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服装定制的发展现状

从目前来看,服装定制市场的消费层次非常丰富,主要有特定的消费者、上流社会精英和企业家等。消费的需求也有很多种类型,主要包括职业、酒宴着装、社交场合等。各种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构成了规模庞大的服装市场。在现阶段,我国的定制服装市场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国外高端企业发展的业务,例如杰尼亚;二是个人工作坊或工作室,主要开展小批量的制作,例如吉承工作室定制的婚纱业务;三是本土创办的定制企业,以团购形式开展服装定制,例如乔治白。毋庸置疑,在综合实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我国的服装定制业已经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比如"玫瑰坊"开始从直营连锁发展为跨国经营。越来越多的大众品牌开始加入到服装定制这个领域中,正好可以满足现代消费者的格调与品位。在未来,我国的服装定制市场还将继续扩大,这个行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三、服装定制的设计理论

服装定制奠定在扎实的设计理论基础之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理论

顾名思义,服装设计是指服装的计划与规划,其以大体的外部轮廓造型为框架,辅以局部的内部分割组合,以此逐渐使服装的整体面貌凸显出来。服装设计不仅要设计服装材料、色彩与工艺,同时还要设计消费者的整体着装状态。

与大众服装不同,定制服装强调个性,在服务对象、产量、价格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特殊的定位,要满足消费者的个性表达,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度。

2.营销理论

20世纪80年代,美国西北大学舒尔茨教授初次提出"整合营销传播理论"(IMC)。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企业以消费者为切入点,将企业的各种资源有机整合在一起,对企业的市场行为和生产经营进行有效再造,以此最大程度地调动所有积极因素来实现企业统一规划的市场营销目标。舒尔茨一针见血地指出:"企业中全部部门为了实现消费者利益而一起努力、团结一致时,就是实现整合营销的过程。"该理论为定制服装提供了理论基础。定制服装强调与目标消费者的亲密接触和反复沟通,以此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产生整合效应,实现服装的顺利销售。

以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来看,服装定制其实就是一种整合设计,各个环节是有机联系的,工艺、制作、售后服务等都要放在同一个平台上统一设计,以此使消费者真实感受到设计是否合适。

3.设计理念

要完成定制服装设计,一是要不断完善工艺设计、面料设计、色彩设计和尺寸设计等,二是要注重设计过程中对个体呵护、文化背景、体验价值的重视。由此可以看出定制服装是以消费者需求为着眼点的各个定制环节的精细化设计,要给消费者带来生活享受,而不仅仅停留于商品本身。

四、定制服装的设计模式

1.定制体验

在定制服装过程中,消费者体验的价值取向集中在产品与服务是同时进行的,所以与不同的客户接触,定制出的服装也是不同的,比如人与人、产品与人、情境与人等接触层次不同,定制服装也会呈现出些许差异性,所以设计者在定制服装时,要从产品自身、空间环境和人员角度出发,为消费者提供真正有个性的服装。

2.定制策略

服装定制的核心营销建立在消费者切身需求之上。要实现5个基本"R"。第一个R是及时回应(responsiveness),就是企业敏锐地感受到顾客的需求与欲望,并对其快速给出反应,即企业在向顾客传达信息的同时也要倾听顾客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第二个R是关联(relevance),即企业制定的营销计划必须紧密结合顾客的切身利益;第三个R是接受(receptivity),即企业要在顾客切实需要信息、愿意接收信息的时候去传播信息,而不是凭着自己的需要决定营销传播的时机,这样只会引起顾客的反感;第四个R是认知(recognition),即企业要树立品牌意识,将品牌视作最重要资产,因为顾客对他们所熟悉品牌的公司所传播的信息更加青睐与信任;第五个R是关系(relationship),即企业要树立互利共赢意识,在良好合作的基础上与顾客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

3.定制模式

服装定制要达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需要考虑实践、战术和策略这三个部分,要按照消费者群体的细分市场,采取不同的市场定位;二是要使定制服装实现个性化、互动化和情境化;三是在精细化设计基础上实现设计系统的集成,打造出具有附加价值的服装品牌。

五、结束语

与普通服装相比,定制服装设计在流程与方法上有着显而易见的特点,其更注重个性,体现服装能体现出个人诉求。所以设计定制服装时,要更加注重细节,要注入更多的体验成分,只有这样,定制服装的市场才会越来越壮大,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参考文献:

[1]李晓媛.基于互联网的商务模式变革与创新--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服装定制模式探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25)

[2]丛杉,张渭源.数字技术在服装定制中的应用[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

[3]吕杨,用心去感受2010/2011秋冬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回顾(上)[J].纺织服装周刊,2010(28)

[4]李明菊.基于人体测量技术的服装定制工业化生产[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2000(4)

第2篇:服装设计定制范文

产品・成立设计工作室

几弋的创始人有3个,马信学习建筑设计,史长吟学习国画,蔡鹏吉学习服装设计,他们都是川美学生。马信是3人中年龄最大的一个,尽管学的是建筑设计,但是马信一直对服装很感兴趣,和学习服装设计的蔡鹏吉关系非常好,两人经常聚在一起聊服装,渐渐的马信开始有了开服装店的念头。2011年5月,毕业不到一年的马信没有选择建筑设计,东拼西凑借了4万在大学城开了一间小服装店。

“最开始,我还是到外面去进货,拿到店里来卖,和千千万万的小服装店没什么区别。而蔡鹏吉则将自己设计的服装放在店里做展示。”让马信和蔡鹏吉没有想到的是,由蔡鹏吉设计的服装反而成为店里的明星产品,经常被前去店里购物的顾客询问,可惜那些都是非卖品。

半年时间过去,马信心中又有了新的想法,她将这个想法告诉了蔡鹏吉以及另外一个还在读大二的朋友史长吟,三人一拍即合―――要做自己的定制服装店。

于是,几弋服装设计工作室正式成立。蔡鹏吉设计好衣服,做出一两件样衣,放在店里出售。有看中的顾客,如果样衣合身,就直接买走,如果样衣不合身,店里就会量身定做。这样一套设计师定制的产品,价格在300-500元之间。最初这半年,他们的每个月平均营业额都在2-3万元左右,这让3人颇为欣喜。

模式・设计师集群设计外包

然而仅靠蔡鹏吉一个人的设计远远不够,太过单一。马信感到了一丝危机。

“如果仅仅只是想开一个店解决温饱,那么我可以说满足了,但是我想要的,是把几弋这个品牌打响,光靠蔡鹏吉是不够的。”而那个时候,蔡鹏吉也有了新的目标,他要准备中央电视台的《创意星空》设计大赛,争取到纽约进修学习服装设计。

2012年6月,三个合作伙伴聚在一起,对几弋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规划。

“当时,我们发现国外流行独立设计师集成店。就是由独立设计师完成衣服的设计制作,再拿到店里出售。这个发现让我欣喜若狂。”采用这样的模式,店里的设计作品将会大大增加,而又不需要他们更多的投入。于是,马信他们开始采用这种独立设计师集群的模式,把设计外包出去。

蔡鹏吉利用自己在北京参赛的机会,和几个北京的设计师取得了沟通,开始让他们将设计的产品放到几弋出售。

马信约定对方至少每两个月给他们设计一个系列,然后再由设计师把选好的衣服每样寄1-2件过来。销售好,就再让设计师继续寄。衣服卖出后设计师和几弋按比例分账。

通过这样的方式,几弋的营业额开始大幅度增加,每个月能够达到7-8万元。

规模・要在大学城北城天街开连锁店

小店已经不能够满足马信他们的需求了,马信将目光盯准了大型商场,她的目标放在了龙湖开在大学城的U城天街。马信找到了U城天街的项目经理,几弋这个设计师定制服装的品牌也引起了项目经理的兴趣,几弋成功地入驻U城天街,在一堆早已被人们耳熟能详的服装品牌中重新起步。

“如今,我们的模式已经初见成效,我想要继续将几弋这种模式做下去,把定制平民化。我觉得个性、时尚不一定只属于有钱人,普通人一样可以享受到定制服务。而近段时间,‘例外’的红火也让我们有了更大的动力,我相信,这个模式是走得通的。”

而马信的心不仅仅是大学城这片小天地能够满足的。“如今,除了蔡鹏吉,我们已经有8个独立设计师,4个北京的,2个重庆的,还有2个川美的学生。我们自己的团队也发展到13人了。我们还组织了一个设计团队,在做包的设计。现在还不足以推出市场,但是相信不久之后,我们就可以有自己的包包了。”

而蔡鹏吉获得了第四季《创意星空》比赛的第三名,拿到了去纽约进修的资格,也让马信他们的底气更足了。她准备明年将几弋开到商业中心。“我最想去的地方是北城天街,但是估计很困难,而且现在融资也是一个问题,我们没有可以抵押的资产。但是这些困难我觉得都可以解决。相信明年,你就可以在主城的商业区看到我们的品牌了。”

品牌・着手改进加强品牌塑造

昨天,尽管外面下着大暴雨,几弋在U城天街的店里面仍然不时有顾客光顾,很多都是几弋的老客户。几弋的服装风格比较正式,颜色多以黑、白、灰为主,偶尔有几件粉色的衣服。每一件衣服都只有一两件样衣。店里还放有蔡鹏吉的设计作品图片,可以供顾客挑选。整个店铺的装修风格颇有一些大品牌的架势,店铺空间够大,作品摆放比较分散,不拥挤。

不过我们发现,由于采用了独立设计师集成的方式,这些衣服的标签上几乎看不到几弋的标志,很多都是设计师自己的LOGO,就连蔡鹏吉这个几弋的创始人之一设计的衣服上打的都是“Pency Choi”的标签。这对于几弋这个品牌的塑造是一个硬伤。

“我们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很多顾客买衣服,一开始可能并不会记得是什么牌子,他们需要不断地翻看衣服标签来加深这种品牌印象。但是几弋的服装却没有这个意识,对我们的品牌塑造很不利。这也是我们今后要改进的一个地方。”史长吟说。

第3篇:服装设计定制范文

关键词:服装大规模定制;敏捷生产;生产资源知识库

中图分类号:TS941 文献标志码:A A Study on Apparel Mass Customization System Based on Knowledge Ba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bstract: By developing mass customization system for apparel, the paper explor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ch system. Transforming the information system is the precondition for enterprise to implement mass customization, while the integration and processing of production resources-related information is the basis. Key words: apparel mass customization; agile production; knowledge ba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大规模定制是一种先进制造模式,其本质是基于定制的敏捷制造。随着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大规模定制也成为服装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服装大规模定制以柔性生产线为消费者实现单量单裁,量身定制;既可利用信息化手段,减少库存和缩短制造提前期、大大降低定制服装的生产成本,又可使定制服装走出原先狭窄的高端市场的限制,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1 服装大规模定制的特点

服装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作为一个展现个性的空间,人们对服装定制的个性化需求更为多变。消费者的职业、年龄、肤色、性格、喜好以及不同的身材尺寸和体型特征等因素,使得实现服装大规模定制更为不易。实施服装大规模定制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如下。

新的生产资源信息管理。定制的生产始于获取消费者的定制需求后,企业内部原有的产品管理、生产管理、运营管理以及企业外部的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的协作管理和物流配送管理等需要进行重组和改造。

新型设计能力。定制常由消费者与企业共同完成服装设计,需要全盘考虑工艺组合和柔性制造能力,协调消费者需求、产品设计和产品系列的关系,形成一套全新的服装设计方法或基于仿真的虚拟设计技术。

柔性制造能力。基于成本与效率,定制仍然采用流水线的加工方式来完成生产。除了大量数字化服装加工设备的应用,原有基于大规模生产的流水线的工序编排、工艺设计及生产组织形式需要进行新的业务重构,使之能够胜任单量单裁的柔性生产。

总体而言,服装大规模定制的本质是基于定制的敏捷制造,是基于高度信息化、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处理、图形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工艺过程等综合技术成果的一种先进生产与管理模式。其主要构成是:企业通过网络、专卖店等渠道向社会提供定制服务;根据用户的个性定制要求,企业以智能化和高效率的服装设计系统以及高柔性的敏捷生产线,快速生产出符合用户需求的服装。

2 服装大规模定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研究项目通过重组和优化企业生产资源,依据服装大规模定制的特点,集成、组织、规范服装定制过程中需求获取、服装设计和服装生产等环节的信息,构建企业生产资源知识库,完成了企业信息化改造,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服装大规模定制系统(简称为JCMC系统),运行模型如图 1 所示。

2.1 生产资源知识库的构建

大规模定制要求企业完成业务重构,实现信息化改造。而服装定制生产时,服装定制信息、服装设计CAD、服装生产CAM都是围绕企业的生产资源进行的。为此,利用信息处理技术创建用于大规模定制的生产资源知识库成为服装大规模定制系统研制的关键基础。JCMC系统的生产资源知识库的主要构成如下。

产品模块库:服装大规模定制企业资源知识库的信息样本都是基于产品族的,模块化设计是产品族设计的主要思想,模块组成了服装产品配置设计和变形设计的基础。其具体实现是:在全面分析服装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将服装分解为各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服装模块,这些模块通过局部修改组成服装产品系列。更新一个或几个模块,或在主要功能模块中融入新变化模块,就能迅速设计出新的服装产品。

在JCMC系统中,是模块类的变量名,用以表达模块类对象实例的不同属性值;用来描述该模块类对象的构成方式;用来定义模块类元素执行的模糊映射等各种操作;指出该模块类实例化时应满足的约束条件。产品族、产品平台与模块化设计的关系见图 2。

模块约束库:各模块在组合、配置形成服装产品时必须符合约束规范,如修饰花边模块只能用于女装而非男装,笔袋模块只用于上装而非下装等。

服装产品库:满足约束的模块的不同组合形成了服装产品。例如,上衣服装通常由前、后衣身、衣领、衣袖、外、内衣袋、袖口、门襟、饰件等模块组成。各服装模块的不同形状的组合形成了不同款式(产品),如学生装、工作装等;各款式中不同模块的不同尺寸的组合形成了不同系列,如宽松系列、修身系列等。这些模块的数据经标准化和系列化处理后组成了服装产品库、面料辅料库、成衣样板库等。

人体数字模型库:通过大量人体样本数据的采集、统计、分类和处理,创建人体数字模型库,预设适用于规模定制的服装规格,建立各款服装标准样本库。一方面可以用于新款服装的模块设计,另一方面也可用与匹配消费者的身材尺寸,获取合适的服装样板。

工艺模块库:在服装模块库创建后,依据本企业的生产资源构成和特点,为各模块的不同生产工艺配置对应的工艺流程。用于柔性生产线上对不同款式、不同模块及不同尺寸服装产品的加工工艺。

2.2 定制数据采集

服装生产的一般工艺流程是:设计制版面料处理裁剪缝纫锁钉修饰整烫。服装定制的实施就是在标准生产流程的工艺环节中有机结合消费者定制需求(如面料定制、款式定制、修饰定制、尺寸定制等)。在大规模定制中,定制需求中的面料定制、款式定制、修饰定制都可以由消费者自主选择确定,主要难题是非现场定制,如何快捷准确地获取定制消费者的身材尺寸信息。成熟的大规模服装定制系统,必须配备能适应非现场定制的量体功能,并能达到如下要求:(1)非专业性:即非专业的消费者能方便地自我测量;(2)准确性:能够准确地获得消费者的身材尺寸数据;(3)方便性:测量工具使用方便,测量方法和操作简单。

在JCMC系统中,为消费者提供的定制途径有 3 种,服装定制店、定制网站(Web)和手机客户端(Wap)。服装定制店能完成所有的定制信息采集,包括人体尺寸现场测量。而对于通过Web和Wap方式完成的非现场定制,消费者身材尺寸的获取,是由专门设计的人体影像量体软件实现的。其原理是通过进行图像识别和物体轮廓曲线提取等图像处理获取特征点数据,再用人体数据模型处理(主要是二阶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分析),从二维人体影像快速拟合出人体三维身体信息。当消费者通过Web或Wap完成服装定制定单时,由网络或手机客户端上传其自身的正、侧面图像。JCMC系统在获取该定制定单和用户影像后,启用人体影像量体软件进行处理,便可方便快捷地获取消费者身材尺寸。

2.3 产品配置设计方法

在大规模定制中,产品设计和生产的起点始于取得用户定制信息后。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模块、减少新的设计,常采用模块化产品配置设计法。在服装定制中就是根据消费者定制需求和服装产品配置模型,对模块化的服装部件进行组装后快速生成个性化产品。其原理是在服装部件模块化基础上,进行模块的相似匹配搜索和模块组合约束检测,从而配置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定制产品。JCMC系统的产品配置设计流程如图 3 所示。

2.4 基于知识库的敏捷生产

生产资源知识库的创建为服装大规模定制尊定了基础。在消费者定制服装的完备信息文件形成后,JCMC系统就可立即对定单实施分析处理:首先搜索服装产品库,匹配符合定制的服装产品;其次根据定制产品的产品编号,搜索服装模板库、成衣样板库、面料辅料库中对应产品相应组合模块的信息,生成该服装定单生产所用的BOM(Bill of Materials,产品物料清单)文件;再通过JCMC系统中的工艺模块库,为该服装定单中关于服装面料处理、模版修剪、修饰处理的加工工艺生成相应的生产工艺文件。

JCMC系统运行时,BOM文件为生产流水线各工位(制版面料处理裁剪缝纫锁钉修饰整烫)的物料准备提供了定制产品的预制模版件;工艺文件为服装CAM提供了预制模版件的修剪数据、加工信息和工艺路线;各工位的生产计划、制造工艺和检验工艺等信息都可以便捷地随时查看。企业生产资源知识库为生产流水线上不同款式、不同面料、不同规格及不同修饰的产品的生产提供相应的加工、工艺和检验信息。组织、管理这些产品生产的工艺、工序的组合完全取决于生产资源知识库的信息处理,而非生产现场管理员工或工人的经验和技术。从根本上保证了生产流水线上同时加工的不同消费者的定制服装能在很短的数小时内按质量要求制作完毕。

3 结语

JCMC系统实现了一个基于生产资源知识库的大规模服装定制系统,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赢得了契机。生产资源知识库的作用是根据不同的消费定制需求,提供相对应的服装设计、工艺流程、制作与检验的数据和信息。该知识库的信息构建和信息处理是围绕服装模块化的思想实施的。与传统的服装生产不同,服装大规模定制作为一种先进制造模式,其实施的前提就是完成企业生产资源信息的信息化处理。

参考文献

[1] 派恩 B约瑟夫.大规模定制——企业竞争的新前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 王倩.服装大规模定制的发展态势分析[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1, 40(1):39-42.

[3] 吴迪冲, 顾新建.服装大规模定制特性分析[J].纺织学报,2005,26(3):150-152.

[4] 刘辉.工作流技术在中小企业ERP系统的应用[J].煤炭技术,2010, 29(6):239-240.

[5] 张曼, 裘建新.面向大批量定制的服装生产策略与模式研究[J].上海纺织科技,2006,34(6):78-80.

[6] 李仁旺,祁国宁,顾新建,等.大批量定制生产及其实施方法初探[J].中国机械工程, 2001,12(4):405-408.

[7] 王晓云,黄珍珍,张鸿志,等.服装定制裁剪方案优化系统软件的开发研究[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0,29(2):56-59.

第4篇:服装设计定制范文

关键词:知识产权;服装设计;保护

服装设计属于艺术设计之一,它以实现服装功能为前提,是用织物或其他材料对服装进行艺术塑造并加以表现的过程。优秀的服装设计是凝结着服装设计者的智慧和汗水,属于人类创造性智力活动的成果,理应受到现代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保护。

一、我国服装设计知识产权保护的现有途径

目前,无论是《著作权法》还是《专利法》、《商标法》都未对服装设计的保护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但根据服装设计的应有内涵,在我国现有知识产权的法律框架内,至少有以下四种途径可以为服装设计提供知识产权法律保护。

(一)著作权法可保护服装设计图及样衣等

在服装设计的一系列过程中,会形成包括示意图、设计图、模型和样板样衣等在内的各种形式的作品。这些作品只要符合著作权法有关作品的条件,具备可复制性、独创性等特点就可以根据《著作权法》第三条之规定寻求著作权法的保护。能获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具有保护期限长、无需履行任何手续、权利范围较宽等优势。

(二)服装设计可申请外观设计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是我国《专利法》针对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所提供的知识产权保护方案,服装设计就是服装工业中服装产品的外观设计,它是对服装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的新设计,可以获得专利法的保护。我国《专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必须满足“新颖性”、“明显区别性”与“合法性”等实质性条件,为当一款服装设计符合这些条件时,就可以申请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权并以此予以保护。专利法的保护具有权利范围明确、排他性强等优势。

(三)商标法对服装设计的间接保护

《商标法》规定了商标权人对其注册商标的专用权和禁止权,而且禁止权的效力大于专用权。商标所有人不但有权禁止他人在同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相近似的商标,而且有权禁止他人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相近似的商标。实践中,假冒、仿冒产品往往伴随着侵犯商标权的行为,服装设计领域的抄袭、仿冒也不例外。因此,服装生产者及服装设计者打击侵犯商标权的行为,可以实现对服装设计的间接保护,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四)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服装设计的兜底保护

反不正当竞争法作为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服装设计亦可以提供兜底保护。《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规定了对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等的保护以及对知名企业名称或姓名的保护,这些规定,同样适用于服装设计产品和服装生产企业。对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制止,可以起到对服装设计提供兜底保护的作用。

二、我国服装设计知识产权保护的现实困境

由通过前文所述可见,我国现有法律中,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甚至反不正当竞争法都可以对服装设计提供或多或少的各种保护。但这种看似多条的保护途径,既会产生所谓的“权利竞合”与“权利冲突”,也会造成一定的“权利空白”或者权利事实上的无法主张与实现。

(一)著作权服装设计保护的不确定性

首先,著作权的相对排他效力,仅仅有权禁止他人的复制或抄袭,对于较高明的“剽窃”和他人独立完成的相同或相似作品则无权禁止。1999年,发生在我国的“胡三三与裘海索、中国美术馆著作权纠纷案”就是典型一例,该案二审法院认定原告与被告的服装设计属于造型艺术品,应受我国著作权法所保护。但同时认为胡三三与裘海索的服装均是各自独立设计完成的,虽然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但原被告的服装设计作品在整体表现形式、情感表达、欣赏者感受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被告并没有抄袭原告的作品。这充分说明了判断者对标准的理解,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著作权保护服装设计的不确定性。其次,虽然服装设计过程中形成的各类示意图、设计图、模型以及样板样衣等能以一些作品形式获得保护,但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操作难度大,争议较多。例如,到底是保护服装示意图、设计图还是样板样衣?服装示意图、设计图、样板样衣是美术作品还是图形作品、模型作品?依据服装示意图、设计图、样板制作服装这种从平面到立体的复制属不属于复制?通过直接购买成品服装仿制侵权服装,是否侵犯了服装设计作品的复制权?等等。例如发生在2007年的“华斯裘革制品公司与无锡梦燕制衣公司、石家庄东方城市广场著作权纠纷案”,原告认为第一被告生产的两款裘衣侵犯了原告两张服装设计图的著作权。一审、二审法院以相同理由判决原告败诉,认为虽然原告的服装设计图是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但被告生产的裘衣不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不受著作权法调整。此案不但否定了成品服装属于作品,而且也认定了从平面到立体的复制不属于著作权法上的复制,从而为服装设计的著作权保护带来新的问题。最后,《著作权法》的自动保护原则虽然简便,但我国的大多数创作者往往因为缺乏法律保护意识,疏于存留证据,而造成在侵权诉讼中举证困难。比如,创作完成的时间?是否发表?等等。

(二)服装设计外观专利保护难达预期效果

首先,专利权的获得以申请为前提,服装设计所有者必须提供众多的申请文件,完成复杂的申请程序。服装生产企业要么在内部设立相关的部门负责,要么委托专业机构,都会增加生产成本。一般从申请到授权基本上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到那时该服装设计很可能早已过时,即使获得授权也已毫无意义。时效性决定了复杂的专利申请程序对服装设计的知识产权保护是不利于的。其次,不进行实质审查的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造成大多数服装外观设计专利的质量不高。申请服装类外观设计专利的大多是功能性服装,真正处于潮流前线的服装设计很少申请专利保护;同时,判断服装外观设计专利是否侵权的标准很难确定,因为服装设计必须满足服装实用性的需要,其差别往往就只能集中于局部和细节。最后,我国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是十年,这种固定的保护期,一方面对于那些经久不衰的服装设计,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另一方面大量的服装设计外观专利申请在刚刚获得授权后即以不缴纳专利年费的形式自动终止,极大地浪费了有限的专利申请资源。

(三)商标法保护服装设计的有限性

用商标法保护服装设计的权利以侵权者擅自使用注册商标为前提,如果复制或仿冒者并未使用注册商标,也不存在其他侵犯商标权的行为,则商标法无法给服装设计者提供保护。如现实生活中,大量以“山寨”名义出现的仿版服装、“山寨婚纱”等。

(四)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模糊性

在服装企业无法用《著作权法》、《专利法》和《商标法》保护自己的服装设计时,就只能寻求《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兜底保护,来考察侵权者是否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但现行法律对于是否构成知名商品的标准不明确,“傍名牌”、“搭便车”等行为极难认定。

三、我国服装设计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完善

在服装设计法律保护体系方面,我国与世界上很多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当前,众多的服装设计得不到有效保护,被抄袭、被模仿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与我国服装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立足国情并借鉴国外经验,构筑服装设计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一)构筑以著作权法为核心的服装设计保护体系

无论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还是考虑到权利人的成本收益及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平衡,以著作权法为核心保护服装设计都是必由之路。因而笔者建议对著作权法进行相关修改完善以适应服装设计保护的现实需要。首先,应明确把服装规定为单独一类作品加以保护。即给予服装作品和建筑作品同样地保护地位,这样不但可以使服装设计图作为工程设计图得到保护,而且服装本身也可以得到和建筑物同样的保护。其次,对服装作品规定特殊的保护期。服装作品的生命周期一般较短暂,没有必要给予作者终生加死后五十年的保护期。建议采用《伯尔尼公约》规定的最短保护期限二十五年,甚至还可以借鉴英法等国的经验确立一至三年的临时保护制度。

(二)以外观设计专利权提供双重保护模式完善服装设计保护体系

专利权作为知识产权中排他性、独占性最强的权利之一,在保护服装设计方面的优势不言而喻,提供给权利人双重保护模式的选择权,才能切实完善地保护服装设计者的权利。循此思路建议对外观设计专利权进行相应完善。首先,尽量缩短服装设计专利的审查周期。其次,引入实质审查,提高服装外观设计专利的显著性标准。同时,对于双重保护模式下的“权利竞合”的解决,应以不重复保护为原则,即一旦权利人选择以外观设计专利来保护自己的权利,则保护期限届满后将不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三)以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作为服装设计保护体系的补充

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服装设计保护体系中也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补充作用,服装设计是人类对美的追求,永无止境,完善的服装设计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构建,必将极大地激励服装设计创作,推进我国服装产业的发展,丰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庄静.服装艺术设计.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廖子珣.服装设计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8).

[3]谢帅.论服装设计的著作权保护.商业文化.2016(23).

[4]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胡三三诉裘海索、中国美术馆著作权纠纷案,(1999)一中知初宇第145号.

第5篇:服装设计定制范文

要想在服装效果图中很好地体现出服装的工艺技术性,就需要培养学生的理性表达能力,要想全面展示出客观的服装效果,就需要培养学生服装款式图绘制技能。服装款式图的绘制在企业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服装款式图要求所画的款式能够准确地将服装的结构和细节表达清楚,目的是让观察者能够通过款式图明白如何分解、如何打板,对样衣的制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掌握款式图的绘制特点是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

一、服装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

在我们的专业实际教学中,由于专业的发展方向更注重服装效果表达的艺术感,因此教学的重心放在了学生对于人体结构比例的把握及人体着装后的艺术效果的培养上,学生可以绘制优美的时装绘画,却忽略了符合服装企业生产需要的服装工业制图部分。服装是属于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一个产业,不仅需要设计师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同时也需要对服装的工业生产有一定的了解与把握。传统的服装画属于绘画的范畴,当服装设计的思路确定之后,后期大量工作是要绘制符合服装工业生产的工业制图,也就是服装的款式图。服装的后期生产也是依据这样的一个款式图的表现来进行,所以对其比例的准确性、细节表达性的要求都很高。这就要求服装专业的学生能够通过服装款式图的绘制清晰地传达出设计的细节与工艺处理的方法手段。

二、课程设置对人才培养方向与企业需求的矛盾

市场对于服装设计专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而我们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强调绘画的技能培养上。目前在服装设计表达的教学中注重教授服装画的艺术表达而忽略了服装工业制图的重要性,以至于服装设计的学生在以后的实际操作中出现严重的失误。学生可以把自己的设计构思通过艺术的表达方式传达得非常唯美,却说不清楚服装的具体尺寸与省道或者其他分割的具体位置与比例,甚至连一些服装的基本工艺都不知道如何去体现,严重缺乏服装传达的理性表达方法。

而对企业的人才需求来讲,企业的目标是市场,而且需要大批量的设计生产,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作品是能够让样板师看得懂做得出来的,符合工业化生产的。因为对于服装工业款式图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后不能很好地通过款式图的表达方式来讲述自己的设计构思,对于服装细节以及工艺的处理考虑不足。服装款式图在企业中也是设计与生产之间的一个重要的沟通方式。

三、工程款式制图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性

服装款式图是一种在服装制作中被广泛应用的服装画,实用性强。这种图广泛应用于成衣生产,帮助生产者明确、理解服装的结构和工艺。完整的服装工程款式制图能使任何参加服装设计和制作的人员都能清楚地了解所绘服装的款式造型和结构细节,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最多的信息给对方,能够为服装的生产与管理提供完整、科学的图形依据。所以服装款式制图是连接款式设计与结构工艺设计最为理性的表达形式。

在教学中应该调整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增添服装款式图绘制的课程,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设计理性表达的能力,培养其符合企业需要的服装表达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消除学生在设计中只注重艺术造型忽略服装工艺技术的弊端,还可以结合一些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利用设计软件这个新的数字化媒介来辅助表达创作。

四、针对服装专业学生的培养改变

(一)改革现有的教学体系

1.对现有的课程知识框架进行优化

现有的设计方向的专业课程设计分为服装绘画与服装设计理论两大方向,服装绘画的课程设计重点还放在服装绘画上。而服装绘画的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设计构思的人体表现,注重艺术风格的传达,艺术性大于实用性。

2.在课程教学中加入服装款式工业制图的内容

在现有的课程设置基础之上,增加“服装工业款式图制作”课程,让学生在能够自由地设计空间的艺术表达形式上同时具备服装款式图的表达技能,以此作为设计的有效补充,完善设计的具体细节的理性分析,并为后续的设计课程做好铺垫,不能使设计的服装只作为艺术品欣赏而不能有效地投入市场制作。

3.改革课程考核的方法

在服装专业的学生课程培养中结合工业生产的要求解决服装工业制图的比例、省道设计、细节传达、工艺说明等问题。可以结合Photoshop和CorelDraw软件,表现服装面料与色彩。课程的考核不仅仅是可以随心地画出服装的艺术造型,还要表达出符合服装的工业制版需要的款式图。

(二)教学改革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服装艺术效果的表达能力,还要提高学生服装工业制图的水平,增强其设计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把自己的设计思路完整、正确、科学地绘制出来。

1.把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将教学方式方法与企业实际操作结合起来,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依据,不断寻求教学与企业需求之间的交叉点,让学生有更加贴合市场、贴合实际效果的设计理念。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要求学生课下独立查找学习资料,能够在传统表达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2.完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

将教学立足于理论分析与现实情况结合,加大与企业实际操作的结合力度,注重反映服装的发展与工业化生产的需求。结合教育发展现状重新修订教学大纲,改变只求绘图效果的考核方法,不仅看其设计的艺术性,还要求学生说出其设计的细节处理工艺,提高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

改革传统的在教室里画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含金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性和能动性。艺术风格的多样化使得服装绘画的考核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因此要实施多元化考核,改变传统服装绘画中一味追求艺术效果的考核方式。

五、结语

随着服装企业与市场的发展,现有的 教学模式已经出现了教学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服装设计教学要弥补企业反馈的用人信息的不足,有一定的针对性,同时也要符合服装企业生产的需求。课程内容设置最大化地结合企业标准,能增加学生知识量,增强学生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力度,坚持以理论联系实际促进观念创新,坚持以实用型人才培养方向为背景,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最大限度实现学生技能与企业需求的统一,弥补之前教学中学生注重艺术效果而忽略服装实用性的缺陷。

参考文献:

.艺术教育,2007(7).

第6篇:服装设计定制范文

随着服装市场国际化和日渐激烈的竞争,使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更加全面。根据市场反馈和企业反映:毕业生实操能力较为簿弱,欠缺现代服装的实战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与市场脱节,实践教学内容欠缺现代服装实践应用的创新能力。

因此,创新教育的必要性是现代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源泉则来自丰富的实践教学和校企互动合作是创新能力的核心体现,这也是目前创新教学的一个难点。故,创新教学的定位是打破传统教学的关键所在。

实践创新教学模式精准化

1.更新培养模式,转变教学理念

为适应21世纪服装设计人才需求发展趋势的培养目标科学定位。我校依托服装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的对接,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训为主导,走校企合作、项目结合为契机,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

服装专业课程教学“模块化”,可以模拟服装企业制作工艺流程,按课程顺序分为:基础模块、裙子模块、裤子模块、衬衫模块、旗袍模块等。

2.强化课程标准模式,形成系统的课程教学方案

服装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与实践必须紧密联系。首先从培养目标入手,调整教学计划,修订教学大纲,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体系。为实现人才培养标准的准确定位,我们应该以核心专业课程标准为主题,依据行业岗位需求为主导,不断渗透企业岗位与边沿课程的知识内容。企业需求与课程教学方案设计:产业需求与专业对接;职业标准与课程内容对接;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对接;职业资格证书与毕业证书对接。

3.以专业岗位考证及课程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特色

证书课程实施环节一体化,探索学习成果认证形成不同转换模式;在学期间,参加服装设计或制作比赛获奖的学生,提交获奖证书,可作为相应课程成绩。课程内容尽量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例如学生通过学习服装结构设计、立体裁剪等课程后可以帮助学生考取服装制板师初级(五级)、中级(四级)职业资格证书;学习服装画技法、专题服装设计等课程可以帮助学生考取服装设计师初级(五级)、中级(四级);学习裙裤装制版与工艺、上装制版与工艺等到可以帮助学生考取服装定制工初级(五级)、中级(四级);学习服装CAD应用技术课程后可以帮助学生考取服装CAD制板师证中级(四级)。

根据行业岗位需求、能力结构本文从四门核心课程进行研究。《服饰图案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缝制工艺设计》、《服装CAD应用技术》

1.《服饰图案设计》课程教学研究与实施

《服饰图案设计》是服装设计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该课程总学时数54,本课程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中理论30%,实践70%。为服装设计及品牌企划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本课程具有实用性、适应性和审美性的特点;采用自主式教学和项目教学法,将理论教学与组织学生参加具体项目的设计结合起来,以理论指导实践教学。通过大量的实训作业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设计创新能力。

(1)教学模式:采用“教、学、练、做、评”于一体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内容的设置;如:简化理论部分,强化图案设计流程――从如何写生、到变化、到设计,重点培养学生从设计到服饰图案应用的能力。同时将品牌项目结合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把所学知识与实践项目紧密结合,真正做到了教、学、练、做、评一体化。

(2)实验项目的教学法设计

服饰图案设计的教学方法,采用讲授,示范,写生归纳,挖掘新的表现技法。精讲多练,直观教学。例如:打破传统图案教学方法,利用白色文化衫、环保袋、纺织颜料或炳稀颜料为素材重组装饰设计的创造,服饰图案设计还可以通过手绘和刺绣相结合。通过品牌项目模拟设计与制作,让学生懂得一个项目如何从设计到制作完成的流程,掌握服饰图案设计与应用技能,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3)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

考核标准:百分制,满60分为及格

评分方法:

A.构思及创意表达30分程

B.配色及表现技法30分

C.整体效果30分

D.综合出勤及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10分

2.《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研究与实施

《服装结构设计》本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加工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54学时;是双证融通的课程之一。

《服装结构设计》是结构设计的基础,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服装结构设计的原理,逐步熟练和掌握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及技巧,使学生能根据设计的款式,按品牌服装的结构设计理念,制作出具有品牌理念、现代流行元素的服装款式板型。在上述教学要求中,本课程将以一定量的作业为前提,使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今后的专业设计形成较好的衔接。

(1)教学模式:采用“教、学、练、做、评”于一体

在《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打破传统教学观念,轻理论,重实践;其次,采用直观、具体的示范操作,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强化实践、融入行业,采用“教、学、练、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

(2)实验项目的教学法设计: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是根据行业岗位的需求,开拓专业导向的实践课程方案,在每一单元模块教学过程中,首先采用5分钟微课件示范操作,再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制板技巧,根据学生实际能力设计目标任务。教学实践中有效地制作出符合款式要求和结构板型:在西裤制板过程中以基本结构为主体,时尚裤装结构为辅导,在实际应用中强化西裤结构制作的体验模式,以实物示范―结构制图―样裤试制等教学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效掌握西裤结构的主要特点和应用原理,为拓展时尚裤装奠定良好的基础。

(3)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

服装款式设计图文件考核评分

评分标准:结构设计的准确性50%、设计30%、清洁度5%、合理性15%。

3.《服装缝制工艺设计》课程教学研究与实施

《服装缝制工艺设计》本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加工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本课程3学分, 课内54学时;也是双证融通的课程之一。通过对服装工艺基础系统性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能充份了解服装基础工艺的特性,理解服装工艺的规律,熟练服装工艺中的手针工艺、车缝工艺基础和裙装工艺的缝制技巧,掌握服装工艺流程,使服装工艺水平达到服装品牌的品质要求。

(1)课程教学模式

在《服装缝制工艺设计》课程教学中,重点采用“教、学、练、做、评”于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教学地点在实训室中进行,“教学练做评”紧密结合,轻理论,重实训,把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手段、考评方法于一体的模式。

(2)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服装工艺教学以深入浅出为主导,着重缝制工艺的基础教学,分析讲授服装缝制工艺的普通规律和缝制技巧,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运用高清摄像影机的性能特点,让学生可以全方位清晰地了解服装工艺制作的全过程),采取现场直观操作,学生同步学习的实践手段,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并通过对各类服装的缝制与工艺流程手册的完成,来提高学生的服装缝制工艺水平。

(3)教学成绩评定:

作业与评分标准以大作业的形式考核,按课程规定完成裙裤装缝制工艺(成品)各一件,根据工艺流程设计制作《缝制工艺设计于册》。

评分标准:A.缝制工艺的优良性70% B.整烫工艺水平10%C.缝制工艺手册20%

4.《服装CAD应用技术》课程教学研究与实施

《服装CAD应用技术》本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加工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本课程3学分, 课内54学时;也是双证融通的课程之一。

(1)课程教学模式

在《服装CAD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重点采用“教、学、练、做、评”于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教学地点在计算机房中进行,把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手段、考评方法于一体紧密结合。

(2)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服装CAD应用技术》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式学习方法与任务教学法;教学内容“学以致用”充分体现以就业岗位裙为导向和考取服装CAD制板师证的改革理念,以能力为本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练做评”模式的内涵是:以行业职业能力为依据,整体设计教学方案,合理组合教学资源,学生通过理论和实例的学习掌握基本的设计操作方法,以实际服装款式的设计制作和各种品牌服装的具体设计,让学生进一步接触生产,把学到的知识能融会贯通地运用。

(3)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

《服装CAD应用技术》考核方式以大作业的形式:

按服装款式设计图文件考核评分。

评分标准:公式设置40%、设计30%、款式设计的合理性20%、输出10%。

结语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课程的改革关系服装专业课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模式和借助助力计划平台,认真钻研、积极探索,通过应用与实践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实操技能,奠定良好的实战基础和创业自信心。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为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改革和完善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切实帮助学生的职业发展和提升,是我们教育机构的职责,也是我们教师的光荣使命,希望通过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探讨,有效提高服装设计与实践课程的核心动力。

第7篇:服装设计定制范文

关键词:课程群 课程整合 考核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063-01

高职教育以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加强行业、企业的结合为目标,深化改革,增强培养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的能力。为此,建立新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以及相关能力培养体系,加强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的培养。因此,如何有效的整合资源,将企业项目融入教学,建设以核心课程为中心的课程群,是符合高职教育当下的培养目标。课程群的建设促进课程间的相互交融,增强课程间的相关性,避免课程内容重复。本文以服装专业服装工程方向为例,浅谈高等职业类院校以服装结构为中心,以真实项目为驱动的课程群。

1 以服装结构设计为中心,整合部分课程

服装结构设计是服装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服装设计和服装工艺设计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服装结构设计是服装设计的延伸和发展,使构思得以实现的根本;服装结构设计的合理程度是提升工艺效率的前提,是服装工艺设计的基础和准备。

在服装结构设计过程,是将服装结构设计与服装材料、服装设计、人体工程学、工业制版、服装工艺等多门专业课程融会贯通的过程。因此,建设以服装结构为中心,以真实项目为驱动的课程群,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1)平面结构设计与立体结构设计课程相互融合。

服装结构设计包含平面结构设计和立体结构设计,平面结构设计将服装与人体的三维关系,转化为服装与纸样的二维平面关系;立体结构设计是将布料直接覆盖在人体或人体模型上,通过造型技法进行三维立体设计,最终得到平面结构。

平面结构设计与立体结构设计各有千秋,平面结构设计是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将服装的数据特征进行总结,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性强的数学公式与结构比例,能够合理的分配省量、控制松量,具有稳定的、广泛的可操作性。由于立体结构设计是在人体或人台上,直接进行的服装三维立体设计,因此,立体结构设计在解决缠绕、堆积、抽摺等立体空间造型强的服装,要比平面结构设计容易。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种互补性,利用立体结构设计得到的结果,拓展平面结构设计技巧,促进学生加深对平面结构理论的理解;利用平面结构理论,检验学生在立体结构设计中对省量处理、松量控制、开口设计等是否合理;逐渐规范操作手法,使立体结构设计更趋稳定性。例如,原型、衬衫、西装等经典款式,可同步讲解,相互比对;具有褶裥、抽摺、波浪、不对称等造型的款式,可选用相同款式同时进行,相互拓展;选用能将衣身分为空间造型强,与结构造型简单两部分的礼服或创意服饰,促进学生形成利用平面结构理论与立体结构技法综合设计的能力。

(2)以服装结构设计为中心,整合部分课程。

高职类学生学制一般是三年,三年期间除去顶岗实习的时间、公共课占用的时间,专业课学习时间大量缩短。若想将服装工程方向的课程,开设的面面俱到,有些力不从心。进行课程整合将部分课程的相关内容融入到核心课程中,除去或弱化非相关内容,势在必行。比如,①对于高职类学生人体工程学中有关于人体静态计测方法、人体动态特征与着装形变、服装设计中人体工效学的运用、服装穿着舒适性等内容,可分层次融入到,结构设计课程款式的讲解中,而不需要单独开设。②对于服工方向可不开设服装效果图这门课程,而服装效果图中有关于款式图绘制的内容,可融入到结构设计课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绘制款式图时,对服装各部分比例的把握;同时有助于学生对款式设计的理解。如此与服装效果图有关的素描、水粉、艺用人体结构等内容可舍弃。

2 以真实项目为驱动,促进课程融合

以真实项目为驱动,有助于将服装结构设计与服装材料、服装设计、工业制版、服装工艺等多门专业课程融会贯通,避免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知识的断层和重复,同时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项目的选择与安排需具备以下条件,(1)以市场需求为依据,结合企业案例,制定囊括理论知识的真实项目。(2)能够将服装设计、服装材料、服装结构设计、工业制版、服装工艺技术,融为教、学、做一体的综合性项目。(3)经典款式项目可融入到课程内容中,与课程同步,体现能力逐级递增的层次性。比如衬衫、西装等项目。(4)创意服装、礼服类项目,由教师辅助,学生独立完成,从设计到成品的整个过程不求量,以求精益求精。(5)毕业设计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由校外企业专家,根据本企业需求制定设计要求;另一种由校内专职教师,根据流行元素制定设计要求。

3 课程考核体系的保证

有力的课程考核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及教学效果的保证。针对项目驱动化的教学模式,采用过程评价与综合评分办法。

过程评价,使评价体系贯穿于整个项目的进行中,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促使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审视与调控,有助于平时知识的积累与架构。

综合评分,综合企业评价、专家点评、平时表现、学生互评四种因素,以35%、30%、25%、1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

除此校内需成立监管部门,评估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执行力。评估的内容包括:项目的实用性、项目的创新性、项目内容的完整性以及对项目进度的控制;同时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和企业对项目完成的评价也融入到整个评估体系。

4 结论

课程群的建设不仅能促进课程间的相互连接、相互参透、相互补充,还促进了相关课程的整合,避免了课程内容的重复,缩短了学时数。为避免课程间的断层,促进课程间的衔接以真实项目为驱动。项目的制定以市场需求为依据、结合企业案例,制定涵盖教学内容,体现知识能力递增的项目。同时,需建立强有力的课程考核体系,监控教学质量,考核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慧仙.高校课程群三论[J].煤炭高等教育,2006(4):113-115.

[2] 李凤仙.项目驱动法在服装立体裁剪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10(14):59-61.

第8篇:服装设计定制范文

摘要:

从设计、生产、管理等3个方面,阐述服装制造企业智能制造的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在设计环节,实施设计数字化,引入PLM模式。在生产环节,采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MES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促进企业充分利用各种生产资源、合理安排生产。在管理环节,通过ERP、PLM、MES系统融合,实现协同制造、集成管控,实现企业整体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和业务流的有效集成,使各级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企业各类资源数量及使用等方面的信息情况,为高层管理人员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服装智能制造;服装设计数字化;生产智能化;管理信息化;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近年来,由于人力成本急剧上涨,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服装制造业面临着许多新的压力,服装企业的生产方式开始转变,逐步从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国家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服装企业面对产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制造该如何应对。本文从设计技术创新、生产技术创新、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阐述服装制造企业智能制造的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

1设计技术创新

1.1设计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服装设计受流行、消费者需求、风格、定位、结构、材料、工艺、成本、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服装企业通常会将设计研发中心设置在流行的中心城市,这就要求设计师能协同、高效的把流行、技术等信息及时传递给企业。设计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很好的解决了此类问题[1]。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使得服装这一劳动密集型产业得以数字化,促使服装产业快速发展。常用的通用设计软件有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等。服装专业软件有GERBERCAD、LECTRACAD、富怡CAD等。服装CAD可完成服装创意设计、结构设计、样板设计、样板缩放、工艺设计、工艺单等技术文件的设计开发。利用CAD进行设计开发时,可以借助款式库、材质库、色彩库、图案库、配件库等辅助设计师完成设计工作。智能化的CAD软件还可以实现自动缩放、自动排料等功能。3D服装设计系统可以高效地完成一款服装的整体设计。数字化技术对于服装业技术革新具有重要意义。由于CAD/CAM系统能大幅缩短服装产品开发周期和生产周期,有效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因此,这种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辅助设计与制造系统更适应当前服装企业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经营模式[2]。

1.2设计研发引入PLM模式服装设计流行周期短、款式多、批量小,这给设计管理带来不小难度。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简称PLM)为服装设计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3]。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是以产品为对象,将产品的生命周期从创意到生产、销售、退出不同阶段都进行监控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如图1所示,让经营者将每个阶段中的人员、资金、物料等生产要素进行优化整合。PLM是企业现有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产品数据管理PDM、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的整合,它促进创造、计划和控制之间的协同,有效地优化产品开发过程。PLM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企业应用系统(如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是产品生命周期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所有业务数据都按照统一的产品定义信息与过程模型被集成到PLM中,相关部门都能够过PLM获得信息服务。服装业PLM解决方案将与产品有关的数据(具体包含过程及项目管理、产品数据管理、图文档知识管理、设计变更管理、协同设计开发等内容)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正确性,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共享,服装PLM设计流程架构如图2所示。我国服装企业应用PLM软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对于企业实现研发过程的协同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可以提高设计方案的市场需求导向性、有效缩短生产周期、提高设计效率和规划能力、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转化性、实现内外部协作开发[4]。

2生产技术创新

服装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产品的生命周期和生产周期不断缩短,要求服装企业具有快速反应机制。这就要求企业能够及时了解各种生产信息,以便指导生产。为了适应服装款式的快速变化及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在服装制造过程中融入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简称MES)[5],这将有助于企业充分利用各种生产资源、实时监控制造进度、合理安排各个生产环节。

2.1生产制造过程控制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MES系统是面向制造企业车间执行层的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生产管理、工艺管理、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等4个功能。在过程控制方面,MES通过相关信息的采集与处理,对从订单下达开始到产品完成的整个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异常情况能够及时反馈,使其相关人员及时采取对应措施进行整改。MES是服装企业CIMS信息集成的纽带,是企业实现车间敏捷生产的基本手段。作为车间信息管理技术的载体,MES在实现服装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制造执行系统MES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中主要用于对服装车间现场生产过程中的组织与管理,其作用主要有3个:一是实时对生产进行指导。依据服装生产定单的要求,计划与设置工作单元具体的生产任务和工艺流程,均衡生产计划,降低非生产用工时,准确掌控进度。二是对生产进行有效和实时监控。实时监控生产现场统计生产数据,掌控服装制造的全部生产过程,实时跟踪物料流向,及时发现并警示瓶颈所在。三是生产中的各种信息可追溯。采用条形码或RFID技术追溯产品生产过程信息、产品质量信息等,做到对服装产品加工每道工序的详尽管控,提高质量管理力度,降低损耗,减少浪费。

2.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信息交互、实时控制从目前服装企业生产现场看,生产车间中的各种服装设备之间的网络通信性能差、信息利用率较低,不能及时获取需要的信息和数据,所有的信息依靠人工方式输入,工作量大而且慢,出错率高。针对这一情况,研究人员开发了一套适合服装工业缝纫机生产现场的MES系统。MES系统的管理模块通过数据采集控制层可以实时地监控到服装车间内部的情况,服装制造执行系统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数据采集控制层主要是由末端设备以及网关组成的。末端设备是由各种类型的数据采集和控制模块组成的,比如传感器设备,像湿度传感器、RFID、声音传感器等。底层传感器设备将采集的数据上传给MES系统[6],实现信息流、物料流、劳动力流、设备流实时数据采集和控制,帮助企业及时获取生产进度、员工表现、各工序完成及工时情况、作业效率等信息,实时反映车间现场状态,为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通过引进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及相关软件来改造传统服装业[7],不仅可使工艺标准化、管理透明化,而且可以优化或简化生产流程,减少用工数量,同时还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产品设计研发与生产周期。

3管理技术创新

随着服装企业竞争的加剧,如何进行高效管理的问题日益突出。未来,一些服装企业中的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可能分布在不同的地域。服装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主要包括:计划制定、前期开发、设计展开、结构调整与制版、工艺确定、样品试制、新产品客户确认或市场试销、新产品调整、批量生产等诸多环节[8],各主要经营环节中又包含许多分支环节。整个过程信息反馈周期较长,某道环节一旦有问题且信息反馈不及时,企业经营便难以顺畅推进。通过实施企业资源计划系统[9](简称ERP)可以实现企业整体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和业务流的有效集成,使各级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企业各类资源数量、使用等方面的信息情况,同时可以将企业的各类资源及时调配和平衡。为高层管理人员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1协同制造协同制造是指企业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供应链内及跨供应链间的产品设计研发、制造、管理和商务等方面进行紧密配合与协调的一种制造运营模式[10]。它是21世纪的现代制造模式,是敏捷制造、协同商务、智能制造、云制造的核心内容。对服装企业来说,协同制造能够最大限度的缩短服装新品上市时间,缩短生产周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设计、生产的柔性。通过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使企业财务、生产加工、成本管理、物流、人力等方面快速、有效协同,使企业资源最充分利用。协同制造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产品设计效率和可制造性以及成本的可控性,有利于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

3.2集成管控服装企业运用信息化手段,打通设计、生产、管理等各方面的信息通道,充分集成PLM、MES、ERP等各个系统,PLM、MES、ERP的互动关系如图4所示,使企业实现对主要生产经营环节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管理;二是精益生产、并行工程和敏捷制造;三是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图4PLM、MES、ERP的互动关系PLM(创新)、ERP(计划)、MES(执行)是工程数字化和自动化作业控制系统主要组成部分。PLM、MES和ERP系统的功能可以互相延伸和对接,共同构建更为完善的现代化服装企业信息管理体系。数字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使服装企业具有了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服装企业管理数字化和信息化是一个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系统复杂和高风险等特点的系统工程。对多数服装企业来说,这些系统现阶段应用尚有一定困难,但在满足产品附加值较高、自动化设备广泛应用、RFID技术成本进一步降低等条件后,还是具备可行性的。毕竟,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是服装企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服装企业在上述系统应用过程中必须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从系统工程和科学管理的角度出发,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成熟软件,企业要有接收变革的心理准备,做好风险控制和周密完善的计划,由实力强大的团队实施,确保各管理系统项目的成功实施。

4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零距离交互、分布式共生的基因会更加广泛地渗透。服装产品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企业管理信息化、采购营销网络化、协同研发与生产等现代制造业特征正逐步在服装企业中体现出来,这种以数据驱动,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和数据进行智能制造模式会逐步在服装企业中应用并推广。服装企业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将成为一种全新的制造模式。

参考文献:

[1]吴艳,洪文进,吴小艺.基于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男装产品开发模式探究[J].毛纺科技,2015,43(8):66-70.

[2]周济.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J].中国机械工程,2015(9):2273-2284.

[3]俞沛文.基于PLM的快时尚产品设计管理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3.

[4]石美红,贺行行,朱欣娟,等.个性化西服定制和虚拟展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毛纺科技,2015,43(10):36-42

[5]郭力子.吴建艺.面向MES的服装大规模定制系统[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4(4):102-106.

[6]陈绍文.数字制造环境中MES的发展和对企业架构的影响[EB/OL].(2013-06-05[2016-01-21])

[7]毕东贞.基于物联网的工业缝纫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青岛:青岛大学,2012.

[8]金祥克.鞋业敏捷化智能制造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06.

[9]万蓬勃.ERP技术在服装企业中应用的探讨[J].中国皮革,2015(4):166-168.

第9篇:服装设计定制范文

一、从学生的就业岗位入手,确定服装美术设计基础教学的总体目标

首先我们要明确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在服装企业从事服装款式与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制作、裁剪、整烫、经营管理等技术岗位上工作的高素质中、初级专门人才。我校服装专业90%的学生来自贫困的农村,在小学和初中几乎没有开过美术课,美术基础差,审美意识弱。尽管他们有想学好的愿望,但由于基础太差而失去信心和兴趣。也就不可能去从事对美术基础要求较高的服装款式设计工作岗位。他们中的90%所从事的职业岗位除了流水操作工以外,主要还有服装打板、服装裁剪、样衣制作、CAD制板放码、跟单、质检、服装产品生产流水线的组织与技术管理、服装产品推广渠道管理等工作岗位。这些岗位虽不要求从业者有扎实的服装美术设计功底,但也要求具备一定的服装审美能力,掌握服装工艺款式图、服装结构款式图绘画表现基本技能。基于大多数毕业生的职业岗位的特点及能力要求,结合我校服装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把提高服装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掌握基本的服装美术设计理论知识和线描服装效果图的绘画表现技能,熟练掌握服装工艺款式图、服装结构款式图的绘画表现确定为教学的总体目标。

二、从教学的总体目标入手,优化课程设置

我校服装美术设计课使用的主要教材是丁杏子主编的《服装美术设计基础》。其主要教学内容是学习服装美术设计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我们在考虑学生的素质能力,结合学生的就业岗位要求的基础上,对服装美术设计基础教学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将整个的教学课程划分为三大模块,即设计基础模块、设计理论模块和综合实训模块。设计基础模块课程首先是绘画基础课。绘画训练不仅是画好服装款式图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绘画可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对形式美法则的理解。但鉴于教学时间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教材原有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增加了学生最易掌握,且最适合表现服装的线描技法的教学,如结构素描、花卉线描等。其次是服装绘画表现课。这是设计基础模块课程的核心部分,教学的重点放在大量的服装线描效果图、服装款式图(工艺款式图、结构款式图)的训练上。设计理论模块课程的教学做到浅而实在,学以致用,尽可能与实际结合、与市场结合、与企业结合、与具体课题结合。

三、从整合教学内容入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服装美术设计、服装结构设计和服装工艺设计是服装设计的三大组成部分,它们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要改变服装美术设计课教学孤立随意、脱离实际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必须与服装结构、服装工艺课的教学结合起来。目前,修订后的服装美术设计基础三大模块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都与服装结构、服装工艺课教学同步进行。如在款式图的绘画教学时,同步进行的是男女裤子、男女衬衣的结构和缝制工艺的教学,款式图的绘画表现教学重点就放在男女裤子、男女衬衣的表现上。在表现款式图时,对款式的结构、比例,以及省道、分割线和门襟扣子的位置的确定,缝制工艺特征的表现,都要体现裤子、衬衣的结构制图、缝制工艺的要求。设计理论课的教学实训的课题也结合了同步进行的服装结构、服装工艺课的教学内容。特别是设计综合实训模块更是将服装设计、制板、工艺、融为一体。教学内容的交叉整合,极大地克服了设计课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四、从改变课堂教学手段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服装审美能力和学习兴趣,服装设计课的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首先是课堂教学要引入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让空洞抽象的设计理论与具体、生动的服装形象结合起来,对名师名作的赏析,也用动态的视频将作品的意境美、音乐美及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调动了学生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因此大大提高学生服装审美能力和学习兴趣。其次在技能训练手段上要积极引入计算机信息技术,如运用CorelDraw软件进行款式图的绘制,运用Photoshop软件进行服装色彩、服饰图案、服装款式设计、服装效果图的训练,运用Internet收集资料,进行远程教学等等。这些手段不仅能提高学生自学习能力和学习的效率,而且提高了学生走向社会后的岗位竞争能力。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