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机合成的概念范文

有机合成的概念精选(九篇)

有机合成的概念

第1篇:有机合成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行政裁量 统一裁量论 法律概念

作者简介:陈晓玉,郑州大学法学院。

在建设法治政府的过程中,行政机关不仅担任执行机关的职责,同时也是法律适用机关。在法律适用的过程中,正确区分行政裁量和不确定法律概念直接影响到作为行政法“重镇”的行政裁量概念的建构与导控。为此,学界关于行政裁量与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分合之争从未停止,如何科学界定两者关系,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

一、行政裁量权和不确定法律概念的涵义

行政裁量学说由德国学者梅耶(f.f.mayer)在其1862年出版的《行政法之原则》一书中最早表述。在这本书中,梅耶以行政裁量和法律的关系为划分依据,将行政裁量分为纯行政裁量与法律适用裁量两种类型。纯行政裁量权的行使属于“纯行政事件”的范畴,人民对其不得抗告,而法律适用裁量属于羁束行政的范畴,行政机关对于具体案件可以有较大的斟酌权限,在这个范围内,行政裁量属于一种弹性法条的适用。这种分类方式对于当时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实务经验限制,梅耶并没有从本质上阐述这种分类的必要性和科学依据,对后世学者的研究也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而且,由于客观原因,当时并没有建立行政诉讼制度,而是用上级行政机关的审查代替。但是,梅耶提出的具体审查标准也为后世提供了研究途径。豍奥国学者特茨纳(f·tezner)最先提出了不确定法律概念学说,他将将“公益”、“合目的性”、“必要性”、“公共安宁与秩序”等不确定概念从行政裁量中分立出来,称为不确定法律概念。这些法律概念可以由法院进行审查。特茨纳提出的不确定法律概念学说对后来法学界,特别是德国法学界的法学研究具有深远影响,并为德国行政法院所采纳。行政裁量,简单说来就是行政机关处理同一事实要件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豎关于不确定法律概念的涵义界定,学界比较权威的观点是台湾学者翁岳生提出的:不确定法律概念是指未明确表示而具有流动的特征之法律概念,其包含一个确定的概念核心以及一个多多少少广泛不清的概念。豏

二、行政裁量权和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关系

(一)理论界的分类

对于行政裁量和不确定法律概念是否应予以区别,理论界有三种学说:

1.质的区别说

此为德国通说,该学说认为行政裁量与不确定法律概念存在本质的不同。行政裁量是主观的意识行为,是“决定”与“选择”的问题,需要与要决定的事物相联系,后者是“解释”与“适用”的问题,是客观的认识行为,不需与所决定的事物相联系;前者作用的客体是法律效果,后者作用的客体是法律要件;前者是对数个法律效果的选择,每一个选择皆正确且合法,后者是对数个法律效果的解释和适用虽然有多种可能选择,但是原则上只有一种选择正确且合法;前者存在“裁量空间”,后者存在“判断余地”;前者原则上不受法院审查,只有存在裁量瑕疵时才受法院的审查,后者原则上受法院的全面审查,只有在极为例外的情况下才受法院的有限审查。

2.量的区别说

此种学说认为,两者都属于立法机关授权行政机关在适用法律时,有一定的判断余地。同时,在依法行政原则的指导下,行政机关所作出的判断都不可以任意为之,否则将会收到法院的严格审查。因此,持该学说的学者认为,行政裁量与不确定法律概念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仅仅是受法律制约的程度和受司法审查的强度有所不同而已,两者仅存在量的不同而没有质的差异。

3.无区别说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对法律概念的划分不应该以构成要件为区分标准,那些认为裁量和不确定法律概念分别存在于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的区分方法,根本不符合逻辑。立法机关授权行政机关做出不确定法律概念和裁量的决定,都是基于立法机关自身的意志,行政机关不管是做出不确定法律概念还是裁量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基于此,没有区别两者的必要。

(二)“质的区别说”还是“统一裁量论”之争

有些学者认为,行政裁量权和不确定法律概念有着质的区别,概括起来,两者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豐第一,两者的对象不同。自由裁量是法律提供了多种可以选择的处罚,行政机关结合实际做出一种合适的处罚。而不确定法律概念主要存在于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中,而且只有事实要件才可能存在不确定法律概念的问题。第二,两者行为的内容不同。对于自由裁量,只要行政机关结合实际做出的裁量行为内容符合法律的规定,就视为合法的裁量。而不确定法律概念虽然可能由于社会价值取向或者实践经验的不同而存在多种情况,但是正确的结果只有一个。第三,两者行为的方式不同。自由裁量主要是在法律确定的范围内,对于出现的法律后果的类别、程度等进行筛选,做出合理的裁量。而不确定法律概念实则是一种主观的判断,是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基于实际情况做出的主观选择。第四,两者的行为后果不同。行政裁量是行政机关酌情处置的权力。针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审查,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都倾向于合法性审查,一般不对行政机关据以做出的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相反,由于不确定法律概念的适用是一种主观判断的过程,而且只存在一种正确情况,所以,法院可以对其进行审查。

也有学者认为,行政裁量权和不确定法律概念应该统一于行政裁量范畴中。我国行政法学界关于行政裁量的界定,从一开始就包括了不确定法律概念下的裁量,之所以现在国内“质的区别说”观点泛滥主要是受德国行政裁量学说和“判断余地”理论的影响。虽然在法律适用阶段,不确定法律概念与行政裁量可以视为一个行政行为的两个阶段,但是在具体案件中,行政机关对两者往往不加以区分,将两者包含于一个逻辑推论中,所以,虽然有些学者能在学理上区分二者不同,但在实务中,一般并不对两者进行区分。只有存在多种可供选择的法律效果或者面临重大复杂的案件时,才有区分两者的必要。

(三)争议存在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1.原因分析

“不确定法律概念”与“行政裁量”关系之所以争议不断,主要是由于“不确定法律概念”与“行政裁量”的交错。这种交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裁量缩减。一般将此种情形称为“裁量收缩”或“裁量收缩到零”。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原本可以让行政机关在做出行政行为时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可供选择,但是在一些具体的案件中,行政机关往往无法切实行使这一特权,这种选择很有可能被缩减为一种处理方式,即只存在一种没有瑕疵的裁量。第二,不确定法律概念和裁量的混合。在法律规范中,一些条文可能使用了不确定法律概念,特别是在事实要件中,但这种不确定的法律概念不论是范围还是内容都属于裁量的范畴。第三,两者的可替换性。不确定法律概念和行政裁量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替换,如一个立法目的既可以通过适用不确定法律概念,设定事实要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过行政裁量授权,即设定法律后果来实现。第四,两者存在对流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判断余地理论与自由裁量在空间和结构上的一致性。判断余地往往将具有不同含义的事实要件界定为不确定法律概念,从而授予行政机关判断余地,同时,由于判断余地和裁量的广泛一致性,这种对不确定法律概念的理解往往回到了裁量理论。

2.解决方法

针对“不确定法律概念”与“行政裁量”的交错,实践中有以下三种解决办法:

一是,分别处理。行政法中的结合型规定虽多,但这样的规定并没有特殊之处,可以依“不确定法律概念”与“行政裁量”各自法理分别适用。二是,裁量消失。“法律构成要件中的不确定法律概念如内涵极为宽泛,包含所有作成决定时应该考量的事项,即已考量所有于行使裁量权时应考虑的要点。在这样的法律条文规范下,如果行政机关认定案件事实可以涵摄与法律之构成要件,那么就必须作出法律所授权的决定,任意规定实质上变为强制规定。”豑三是,裁量吸收不确定法律概念。这种观点曾被德国两联邦行政法院所确定,即如果法律构成要件中的不确定法律概念包含的意思可被认定是裁量的范畴,那就适用裁量,而不用不确定法律概念,此时不确定法律概念即被裁量所吸收。

三、我国行政裁量权的范围界定

笔者赞成对不确定法律概念与行政裁量进行区分,原因如下:首先,对两者进行区分,有利于厘清行政权和司法权的边界。行政法学者普遍认为,对于行政裁量行为,法院以不审查为原则,以有限审查为例外;而对不确定法律概念的解释与适用,则以审查为原则,以存在“判断余地”为例外。明确二者的区别,承认不确定法律概念和行政裁量差异的存在,能够使我们更加明确司法权对行政行为进行审查的范围和强度,在对行政权进行合法审查的同时,承认判断余地的存在,从而使行政权的运行更加科学合理,使司法权和行政权达到相互制约与平衡。其次,对两者进行区分,有利于人民权利的保障。显然,明确区分不确定法律概念与行政裁量,将显著扩大司法审查的范围,使更多的行政行为可以接受司法的制约和监督,从而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更好的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再次,对二者进行区分,有助于凸显两者独立的价值。行政裁量不等于不确定法律概念,二者在内涵和外延都存在差异,如不确定法律概念往往以法律解释为中心,而行政裁量则很少涉及这一领域。最后,对两者进行区分,有利于学术研究。区分不确定法律概念和行政裁量,有助于学界对两者进行分别研究,从而为立法和执法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对两者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明确两者的概念,博登海默曾称:“概念乃是解决法律问题所必需的和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限定严格的专门概念,我们便不能清楚地和理性地思考法律问题。”豒从这句话可以看到法律概念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价值可见一斑,对不确定法律概念和行政裁量进行区分意义重大。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现代行政法的一个核心内容。现代行政法正是在行政自由裁量权不断扩大与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不断加强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得到发展的。行政裁量权作为行政法的基本的概念,也是最难以把握的问题。不确定法律概念是一个与裁量权密切相关的概念,两者共同构成了行政机关对法律规范适用的全过程,行政机关在根据两者作出决定的时候都体现出一种个案的选择。虽然对于不确定法律概念的研究在大陆法学界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问题尚未研究透彻,但关于两者关系纷争的出现,也体现了学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毕竟两者在我国都属于“舶来品”,如何合理移植,将是我国行政法学界面临的重要课题。

注释:

豍周佑勇,邓小兵.行政裁量概念的比较观察.环球法律评论.2006(4).第431-432页.

第2篇:有机合成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概念整合;类属空间;映射;类概念

中图分类号:H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12)04-0157-04

在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中,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概念合成通常涉及四个心理空间:两个输入空间(Input Space);一个类属空间(Genetic Space);一个合成空间(Blended Space)。心理空间是人脑感知、想象、记忆或者理解某一特定场景相关信息的临时“容器”,是人们说话和思维时无意识地用来组织后台认知运作过程的手段。四个心理空间构成一个整合网络(integra-tion network):两输入空间中的元素通过映射(mappings)相连,并投射到类属空间,同时两个输入空间还通过各种方式有选择地投射到合成空间。刘正光就该理论中关于层创结构和类属空间的论述提出质疑。对于合成空间中的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及新颖元素,Fauconnier做出进一步的解释,他认为层创结构并不仅限于合成空间,而是存在于整个整合网络当中,它通常比输入空间中的结构更为简单,层创结构中的新颖元素是合成空间链接整个网络的方式。然而,对于类属空间在概念整合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它如何参与概念合成的问题,却含糊其词。

本研究遵循“现实-认知-语言”的原则,通过对语言意义建构在线心理过程的分析和考察,探析类属空间及映射特征,揭示其在生成新概念时所发挥的作用。

一、概念整合中的空间映射

映射是来自数学领域的一个概念,认知语言学家Fau-connier、Fauconnier和Turner、Fauconnier和Sweets-er等借用它来分析联想和认知推理过程,认为一个心理空间中的概念与另一个或几个心理空间中的概念产生映射关系,构建起新的心理空间,从而形成新的概念。人们进行思考和交谈,就是在建构心理空间之间的映射联系。在概念整合理论中,Fauconnier和Turner详细地阐述了整合网络中各空间的相互作用和映射(Mapping),如图1所示:

(实线连接黑点表示输入空间的元素构成直观映射关系,没有映射的黑点代表此次认知过程中退隐的其它元素或结构;抽象的、联想性的映射用虚线表示。下图同)

该模型显示,两个输入空间和类属空间及合成空间具有映射关系。映射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是一个提取语义特征的机制。Coulson补充阐述了概念整合映射机理:映射是人的心智空间内部与外部、表征与实质、具体与抽象的诸多信息和概念特征的连通纽带,映射连接是一个心智目标成员对另一个心智目标成员的呼应,相似关系、类推关系、角色关系及其它语用关系都是映射的基础,人的心智关系是通过映射连接起来的。在概念整合过程中,输入空间提供基本元素,类属空间提供输入空间共有的、抽象的信息,合成空间的部分意义元素来自输入空间,同时提供不存在于输入空间的、新颖的结构。对于类属空间和合成空间之间的映射关系,该模型并没有直观地表现出来。有学者,如刘正光因此提出质疑:“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虽然提及了类属空间,但一直是模糊的,似乎可有可无,类属空间中的背景知识怎样参与映射,怎样参与选择来自输入空间的信息,怎样参与合成空间的理解?”

二、类属空间及映射

1 类属空间及映射的特点和作用

概念整合是人类理解和生成语言的重要认知机制。概念整合网络较好地揭示了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的语义元素合成的在线心理认知机制。我们认为,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发展形成新的概念,其中,已有概念,即输入空间,所提供的基本元素,是结构或意义整合的原材料,新概念所具有出的新颖的意义元素并非直接来自输入空间,而是经由抽象了的类属空间,在人类认知包括隐喻、想象和创新机制的作用下形成的。在此过程中,人类的体验和经验、百科知识、具体语境都参与了新空间的建构以及信息的重组整合。类属空间,作为输入空间信息或元素的连接点,和合成空间构成直接映射。类属空间具有抽象的类概念框架和内容,合成空间是类属空间中类概念内容的具体化,在此过程中,类属空间担任了新概念成形的孵化器角色。输入空间的跨空间映射是基于体验的,而类属空间与合成空间的映射是人类认知对体验的无意识加工处理的结果。正如人类对信息的处理一样,概念的合成也经过了“现实-认知-语言”的过程:对现实世界的体验和感知;形成抽象的意象图式和类概念框架;概念和范畴化;选择具体的结构和词汇表征出来。在概念整合网络中。除了输入空间向类属和合成空间投射外,类属空间和合成空间之间也存在映射关系,这种映射关系是从体验到认知,再从认知到语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类属空间的抽象意义和结构元素映射到合成空间,是认知对抽象类概念的具体化,也是语言成形的直接动因。张辉和范瑞萍认为跨空间的映现利用了输入空间中共享的抽象结构(sche-matic structure)或者发展了额外的共享抽象结构,而这种共享抽象结构就包含在类属空间之中。类属空间是一个高度概括和抽象的空间,是输入空间的交汇点,反映各输入空间共有的角色、框架和图式。换句话说,类属空间的重要特点在于它是输入空间部分结构和元素向合成空间投射的必由之路,它利用已有元素和结构,经过筛选和加工,孕育了新的概念。而合成空间是类属空间的具体化,是创新内容的临时容器,也是完成意义建构并形成新概念的场所。

基于以上探讨,我们对Fauconnier和Turner的空间映射图稍作修正,用虚线标示了从类属空间到合成空间的抽象映射,以更直观、更明晰地展现概念整合网络中各心理空间映射链接关系。如图2所示:

跨空间映射的分析和探讨是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处理语言问题一定要涉及的。国内学者有白解红、王正元、张辉和邓云华等分别对词汇、语篇和句式的整合机制及整合过程中语义元素和结构的跨空间映射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为了更深刻地揭示类属空间在概念整合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更透彻地理解输入空间、类属空间和合成空间的映射关系,我们将对具体的词语和句式概念的整合进行分析和论述。

2 词语概念整合中的类属空间及映射

学者们对词汇和短语的概念整合有过很多的研究。本文拟以词语“计算机病毒”为例,对其所经历的概念整合过程,特别是类属空间参与映射和整合的过程进行重新分析。在与现实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们体验到了病毒会让人生病甚至死亡,也体验到了一些计算机程序会格式化硬盘、删除文件和数据、抢占系统资源等。病毒和破坏性程序的这种相似性,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将两者联系起来,创造性地形成新的概念。在新概念形成过程中,病毒和破坏性程序的部分特征隐退,部分特征得到凸显。关于该生物病毒是DNA型还是RNA型,破坏性程序是“引导”型还是“分体式”型,这些特征将不为认知所关注。相反,病毒的语义元素“损害人体机能”、“传染”、“必须去除”和破坏性程序的语义元素“破坏文件和损坏主机”、“自我复制”、“必须删除”成为认知的焦点,因具有相似性而关联起来,即,发生跨空间的隐喻映射。同时,基于对这两种事物的体验和经验,大脑在接受和处理该信息时,对二者共有或相似的语义元素和结构进行高度概括,投射到类属空间,形成抽象的图式和框架,而“具有破坏性。必须除掉的某物”成为其中的核心并形成相应的类概念内容。输入空间的概念意义元素投射到类属空间,反映两输入空间投射的、待加工的抽象的概念。抽象的图式和类概念框架要进一步概念化为语义表征,还需要百科知识和语境的参与。一旦语言所提供的线索与现存的结构、认知原则和背景框架结合起来,就会发生意义建构,其结果的丰富程度大大超过语言所明晰表达出来的信息。输入空间元素有选择地投射到合成空间,同时,在联想和逻辑推理等创新思维的作用下,通过对类属空间“具有破坏性,必须除掉的某物”类概念元素的组合、完善、扩展和凝缩,结合具体的语境,投射到计算机领域——破坏性程序与计算机的关系无异于病毒与人体的关系,产生“病毒+计算机”的语义匹配,形成新的概念内容和语言表达“计算机病毒”;投射到网络域,就有了“网络病毒”的表达;投射到社会域,就有了“道德病毒”的表达;投射到文化域,便产生新概念“文化病毒”。

“That surgeon is a butcher”是概念整合理论中的经典例句,对于它的生成和理解,在认知后台操作中一样也离不开类属空间映射的参与。Fauconnier和Turner、Grady et al和Evans等都对这一例句中语义元素和结构的映射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和说明,然而,对于该过程中类属空间如何参与,如何投射到合成空间形成新的表达和意义的问题惜墨如金。沈家煊认为在这个整合体中,外科医生和屠夫二者融为一体,外科医生动刀的过程和屠夫动刀的目的手段也就整合在一起,给人以目的和手段相对立的整体意象,从而产生出“那个外科医生技术拙劣”的新的意义。我们认为,人类对“外科医生用屠夫的方式对待病人”的共同体验和经验为该表达的生成与理解提供了认知基础。“外科医生和屠夫”的概念激活了相关结构和元素,“手术刀”、“病人”、“医生和手术”和“屠刀”、“牲畜”、“宰割方式”发生跨域映射,在类属空间形成“恶劣手段和高尚目的冲突对立”的抽象类概念,结合具体的语境,投射到合成空间,实现“使用屠宰的方法”和“给病人做手术”的语义匹配,用语言表征出来便是“That surgeon is a butcher”。我们还可以说,“这个按摩师简直就是个屠夫,按得她喊爹叫娘”。这些都是基于现实世界中具体的事件或情境的体验,是对概念的不同特征进行凸显的结果。

3 句式概念整合中的类属空间及映射

语言的概念整合不仅发生在词语层面,也发生在句式层面。对于汉语处置句,如“把碗打碎了”、“把衣服弄脏了”,熙认为跟处置式关系最密切的不是“主-动-宾”式,而是受事主语句,因为很多处置式去掉“把”就变成了受事主语句。石毓智进而指出,动补结构的建立使得原来出现于动词和补语之间的受事名词大量前移,为了避免表达的歧义,常常需要一个语法标记来区别它们的语义角色,处置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处置句式的产生进行研究,通过对概念元素映射的解析,更加清晰地阐明语言生成和理解的后台认知运作过程。基本句式的类典型意义反映了人的经验中最基本的场境。“碗掉到地上碎了”和“某人做了什么使碗碎了”是人类在不同的场景下获得的不同体验和经验的语言表征。受事主语句,如“碗打碎了”、“衣服弄脏了”,受事作为话题,凸显的是受事经历某种动作之后的状态。近代汉语语法发展的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为处置式的产生与发展,大约在八世纪左右来自普通动词的“把”语法化为处置式标记,经历了宋元明清的发展演化,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最常见的语法格式。

处置句式和受事主语句式、动补结构及用以区分语义角色的语法标记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从概念整合的视角来看,受事主语句式、动补结构和用以区分语义角色的语法标记分别为输入空间1、输入空间2和输入空间3。受事主语句式的句法结构为“受事+动词+补语”,其语义特征是“受事经历某种动作后怎么样了”;动补结构的特点是动词和补语融合在一起,二者之间不能插入受事,受事通常会前置;“把”语法化为处置式标记,区分施事和受事的语义角色。在“碗打碎了”、“衣服弄脏了”经验的基础上,要凸显施事对受事做了什么,即,强调对受事的处置时,“把或将什么怎么样了”成了理想的选择。出于表达的需要,认知给予输入空间部分的语义元素和结构更多的关注,在类属空间形成“如何处置某物”的抽象类概念,并对3个输入空间的结构和语义进行创造性重组,在合成空间以“把+受事+动词+补语”的句式结构表现出来。

第3篇:有机合成的概念范文

下面以高中物理[3]《波的形成与传播》为例简析如何运用概念变化策略运用于教学当中。

1本节教学主要内容

参照教材及近几年的高考考试说明,本节教学内容中,学生要建构的物理概念主要有:

(1)在介质中,前面的质点带动后面质点,后面的质点重复前面质的运动而形成机械波。

(2)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传播的是机械振动这种形式,质点不会随波迁移。

(3)机械波是大量质点的集体表现,是宏观现象。

2学生的机械波前概念调查分析

实施教学内容之前,通过问卷的方式对学生的前概念进行调查,情况如下:

确定教学任务了解学生前概念分析前概念,确立概念变化的方式、途径建立物理概念

2.1教材中为引入课题所列举机械波的现象中,大部分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

教材中回避了以给机械波定义的方式去开始讲解机械波,而是通过一些具体的现象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机械波,之后再分析机械波是如何形成与传播的。但是,通过调查发现书上的列举的现象大部分得不到学生的认可。

如大部分学生不认为“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是波在旗子上传播”、“舞蹈演员舞动的长绸显示了波的传播情况”。不认可的学生前者约占85%,后者约占81%。同样,也只有极少数人(6%左右)知道“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是通过地震波实现的”。但对于“水波是机械波”的说法大部分学生(74%)觉得可以理解,这可能与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水波”有关系。

2.2对于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过程,几乎没有学生能给正确的、全面的理解

学生中较为典型的错误认识是:

(1)介质中的质点会随着机械波的传播而迁移;

如认为声音在传播时把空气传播出去了、在池塘中激起的水波向岸边传播时也把水推向岸边。

(2)一个质点也能形成机械波;

(3)机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当然学生认识中也有合理的成份:

(4)机械波是和机械振动相联系的;

(5)机械波具有周其性;

另外,通过分析学生的前概念,发现还有以下特点:

2.3前概念中有合理的成份,也有不合理的成份

学生的某些前概念是与科学概念相一致的(前科学概念)。如:机械波是某种振动相联系、波在传播时具有周期性和水波是一种波等。

大多数前概念是不科学的(相异构想)。如机械波传播时介质会随波迁移、一个质点也可以形成机械波等等。

2.4不同学生的前概念不尽相同

如虽然大多数同学不认为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是波在旗子上传播,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却认可。

2.5就学生个体而言,其前概念体系往往自相矛盾

如有的学生认为,水波传播时会将水送到岸边,但同时又认为声音传播时不会把空气传播出去。

上述特点和有关文献中提出的前概念特点是一致的。

3教学策略设计及实施过程

3.1教学设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根据学生具有的前概念及其特点,在实施概念变化策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重视学生的前概念中的合理成分,以便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以建构科学概念;

(2)针对学生前概念的自相矛盾之处,要巧妙设置物理情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将学生的错误前概念转变科学的概念;

(3)由于不同学生间的前概念结构并不相同,在教学中注意加强学生间的交流的合作,促使学生团体共同建构一个科学的概念。

3.2教学过程

3.2.1从分析实例开始,发展学生“机械波”的概念

基于大部分学生都承认水波是机械波这一事实,教学之初从分析讨论水波这一常见的现象对学生“机械波”概念进行发展。

演示:用光学投影仪、水槽、振动源演示水波现象(图1)。

先提出一个总体性的问题:水波是如何形成的?然后层层设疑,将问题引向教学核心:水波是否与水做机械振动有关系?一个水分子是否可以形成机械波?

针对教师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后得出这样的认识:

①水波是大量水共同形成的,是大量质点的集体行为,是一种宏观现象;

②水波和水上下振动有关。

3.2.2建立机械波传播的物理模型,转变学生机械波中错误前概念

(1)实验演示现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由调查知道,不少学生认为机械波是由于介质不停的向前传播而形成的。因此,首先通过实验或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看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而引发认知冲突。

演示:在水波中入一小的纸屑或泡沫,可以看到,纸屑或泡沫只是在上下振动,并没有随水波传到盛水盒的边缘(图2)。

同样的例子生活中也会遇到,当皮球、气球、纸船、落叶等漂浮在水面中央上时,想把它弄到岸边检起来,若通过朝水中扔石子激起水波将东西送至岸边的方法总是不奏效(这个现象也可以播放真实情况的录像让学生了解)。

以上的实验和例子说明,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并非因为介质向前运动.介质仅在原来的位置附近振动。

此时学生头脑中就产生了强烈的疑问:机械波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2)通过实验,建立正确的机械波形成与传播的概念

为了便于分析机械波是如何形成与传播的,必须建立波传播的简化模型:一维波传播模型。该模型不能从水波直接建立,通过下面过程逐步进行:

①演示“绳波”(直接用软绳演示效果不好,可用装满钢珠的乳胶管代替软绳演示[4])如图3:上下振动,可以看到一孤立的向上凸起的波向前传播,水平振动,可以看到连续完整的波向前传播(图4)。

②比较绳波与水波,找出二者共同点:介质各部分均振动、均形成凹凸相间的形状向前传播。最后得出结论:绳中传播的是机械波,它的形成与传播原理,就是所有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的原理。

③建立物理模型.将软绳简化为若干质点连接而成(图5)

④利用箱式横波演示仪演示机械波是如何形成与传播的(图6)。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建立起如下概念:

①在介质中,前面质点振动,带动后面质点也跟着振动,但时间上有延迟,大量质点相互“配合”形成机械波;

②质点只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会随波迁移;机械波传播的是“机械振动”这种运动形式。

(3)学生亲自参与模拟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促使科学概念的形成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学生参与模拟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有利用于他们对科学概念的建构。

如图,让十几个学生站成一排,让学生依次蹲下、站起,头顶形成机械波。

比较摸拟的现象和真实机械波形成与传播过程,如下:

①后面的同学看到前面同学蹲下、蹲起后重复前面同学的动作前面的质点带动后面的质点,后面质点重复前面质点的运动情况;

②每位同学只是在原位置蹲下、站立,同学们传递了蹲下、站立这种运动形式质点只是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会随波迁移,机械波传播了机械振动这种运动形式;

②头顶形成“波”的形状是多个同学相互配合的结果机械波是大量质点的集体行为。

(4)解释现象,解决认知冲突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学生对于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有了科学的认识后,接下来让学生解释前面遗留的问题:水面上的纸屑为什么不会随水波向前传播?

至此,学生对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概念有了较为科学的理解。但这种理解,建立在对机械横波的分析上。因此还需分析机械纵波的情况对该概念拓展深化。

3.2.3进一步发展科学概念,让科学概念理解更全面深刻

前面所分析的机械波均属于横波,对于一个完整科学的概念而言,还需分析纵波的情况:

①演示弹簧中传播机械波的情况(图8,上图是装置图,下图表示纵波在传播);

②分析此现象,让学生明确该现象传播的也是一种振动形式,是机械波,并给出横波与纵波的概念;

③借助箱式纵波演示仪说明纵波是如何形成与传播的;

④总结对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概念的理解,如下:

不论是横波还是纵波,均有:

理解1,机械波的形成是因为前面的质点带动后面的质点,后面的质点重复前面的质点运动;

理解2,介质中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只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理解3,机械波是大量质点的集体行为,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这种形式

4结束语

运用概念变化策略促使学生建构物理概念,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准确了解学生前概念和现有的知识水平。由于学生个体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均会导致学生前概念的不同,因此,运用此策略时要充分考虑不同班级学生、不同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

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的教学策略也会不相同,“概念变化”策略并不排斥其它策略,甚至是同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也有可能会多种教学策略并用。但是,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有效促进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是每一个教师应当具备的教学理念,这也正是新课程中所提倡的,“概念变化”教学策略恰好反映了这一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建伟、陈琦. 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6, 4: 75-82.

[2]P. H. Scott , H. M. Asoko , R. H. Driver 著 郭玉英、卢俊梅译.“为概念转变而教”策略综述.物理教师,2003,Vol.24 No.5

[3]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编著.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 物理(第二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

第4篇:有机合成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土豪;认知机制

追根溯源,“土豪”一词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齐书》记载:“柏年,梓潼人,徙居华阳,世为土豪,知名州里。”意指一方有钱有势的个人及家族。网络游戏“暗黑破坏神”中“土豪装备”的出F,催生了“土豪”一词的词义变迁。2013年新浪微博发起的“与土豪做朋友”和“为土豪写诗”话题活动使“土豪”作为“旧词新义”网络热词一炮而红,遍布广告、新闻、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土豪”词性不断丰富,使用范围不断延伸。近几年,基于这类语言现象的研究也炙手可热,但基于认知角度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Fauconnier和Turner创立的概念整合理论,详细分析了“土豪”一词词义演变及其用法的认知生成机制。

一、概念整合理论

(一)定义与内容

概念整合理论的基本单元是心理空间,Fauconnier & Turner(2002)认为,心理空间理论运用数学中的映射原理来分析联想和认知推理过程,这一过程就是使一个心理空间中的概念与另一个或多个心理空间中的概念产生映射关系,从而形成新的心理空间,即新的概念。概念整合理论基于类比、递归、心理模式化、概念包、知识框架等心理活动,由心理空间及其联系构成的、具有连续性的网络结构,概念整合网络分为四种:单一框架网络、框架网络、单向网络和双向网络。最典型的概念整合是包括四个心理空间的框架网络,其基本元素包括类概念隐喻理论中源域与靶域的输入空间(Input1&Input2)、表征其共有概念的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输入空间元素组合交互层创的复合空间(Blend),这四个心理空间通过投射链彼此连接起来并构成了一个概念整合网络(CIN),在遵守六大有效优选原则下形成合理的复合空间,最终生成新的概念范畴(孙毅,2013)。概念整合是一种人类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的基本心理认知机制。

(二)操作模式

构建概念整合网络,必须经历建立心理空间、跨空间匹配、向整合空间的选择性映射、确立共享结构、重新映射回各自输入空间等步骤,从而将原始概念重新整合而构建新义。

二、运用概念整合理论解释“土豪”的认知机制

作为优于概念隐喻理论的概念整合理论,对“土豪”一词的词义变迁中所体现的认知生成机制有着更好的解释力和说服力,以下笔者先谈“土豪”的词义演变,再结合概念整合理论的映射模式图,研究“土豪”和“土豪,我们做朋友吧!”的认知机制。

(一)“土豪”的认知机制

“土豪”一词之流行不用赘述,以下笔者将通过构建概念整合网络来对“土豪”一词的词义演变作出认知机制上的解释。

1.建立心理空间

输入空间1:古义土豪概念框架。在“土豪”新义产生前,人谈话一提到“土豪”,脑子里马上会出现的心理空间就是千百年来古义的“土豪”,一切有关“土豪”的认知概念被激活了,“土豪”就是土地主、劣绅、甚至富家恶霸,他们横行乡里,鱼肉百姓,言语低俗,行为粗鄙,没有文化,家中很有钱有势力,出手阔绰。

输入空间2:网游义土豪概念框架。而当“土豪”二字在网络游戏“暗黑破坏神”中出现后,另一个心理空间产生了,凡是知道这个游戏的人,一提到“土豪”人就会想到那些有钱的非理性消费的网络游戏玩家,他们把大量的钱花在买顶级游戏装备、给游戏充值上,在游戏虚拟世界中向其他玩家炫耀自己的游戏人物和技能,以求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们的这种行为,是由于缺乏正确的价值观所致。

2.跨空间匹配

上述两个心理空间就相当于概念隐喻理论中的源域和靶域,当两个输入空间确立后,人的思维就会开始寻找这两个输入空间的相似点,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这就是跨空间匹配,或者说跨空间映射。但与概念隐喻不同,两个输入空间中元素的映射不是一一对应的,只是存在部分映射。

输入空间1中与“土豪”有关的元素有“贵族”、“恶霸”、“首领”、“劣绅”、“地主”、“庸俗”、“没文化”、“有钱”、“有势”、“出手阔绰”、“行为粗鄙”等,输入空间2中与“土豪”有关的元素有“游戏玩家”、“喜爱炫耀”、“缺乏正确的价值观”、“有钱”、“非理性消费”、“虚荣心”等,在这两个输入空间进行跨空间映射前,依据概念整合理论,人的思维会下意识对这些元素进行识别和归类,这就形成了一个类属空间,该空间表征了两个输入空间共有的通常较抽象的概念角色、结构和图式并规定了输入空间之间的核心跨空间映射。在“土豪”概念整合框架网络中,类属空间包括两个输入空间共有的对象及其内隐品质和外显特征,即A、B、C这三个抽象的概念结构。

当这两个输入空间产生跨空间映射时,因为类属空间规定了跨空间映射的内容,所以两个输入空间内只有部分元素在人脑中形成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主要分为三类,“地主、劣绅”跨空间映射“网络游戏玩家”,“没文化”跨空间映射“缺乏正确价值观”,“有钱、出手阔绰”跨空间映射“喜欢炫耀、有钱、非理性消费”,而两个输入空间中有的元素,如输入空间1中的“有势”,输入空间2中的“虚荣心”,并没有形成跨空间映射。

3.向整合空间的选择性映射

两个输入空间核心跨空间映射的元素被部分的,有选择性的投射到了另一个空间,即复合空间,在“土豪”框架网络中,输入空间1中对象“地主、劣绅”和输入空间2中对象“游戏玩家”被投射到复合空间并被扩展成复合空间对象“所有人”;输入空间1中内隐品质“没文化”被完全投射到复合空间,输入空间2中内隐品质“缺乏正确的价值观”被完全投射到复合空间;输入空间1中外显特征“有钱、出手阔绰”被完全投射到复合空间,输入空间2中外显特征“喜欢炫耀、有钱、非理性消费”被完全投射到复合空间,而未跨空间映射元素,如“有势”、“虚荣心”等,则未被投射到复合空间。

4.确立共享结构

两个输入空间中的元素被部分投射到复合空间,共享了类属空间的图式结构,通过输入空间投射的排列、独立框架基础上的配置和拓展过程,生成了两个输入空间所没有的层创结构。在“土豪”中,生成的层创结构就是对“土豪”意义从对象、内隐品质和外显特征进行动态解释的复合空间,由此,“土豪”产生了新的概念范畴。

5.重新映射回各自输入空间

在复合空间生成层创结构后,新的概念图式结构还要能够反向映射回各自的输入空间,以此解新概念图式结构产生的合理性。在“土豪”中,复合空间对象“所有人”能够映射回输入空间1中对象“地主、劣绅”和输入空间2中对象“网络游戏玩家”;复合空间内隐品质“没文化”能够映射回输入空间1中内隐品质“没文化”,复合空间内隐品质“缺乏正确价值观”能够映射回输入空间2中内隐品质“缺乏正确价值观”;复合空间中外显特征“有钱、出手阔绰”能够映射回输入空间1中外显特征“有钱、出手阔绰”,复合空间中外显特征“喜欢炫耀、有钱、非理性消费”能够映射回输入空间1中外显特征“喜欢炫耀、有钱、非理性消费”。由如此完整的反映射可见,新生成的复合空间中的层创结构是很有道理的。

6.产生新义

在复合空间新的层创结构下,新的概念范畴也产生了。“土豪”的意义由此变为了“出手阔绰、喜欢炫耀、非理性消费且缺乏正确价值观的没文化的有钱人”,正如《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所述。

(二)“土豪,我们做朋友吧!”的认知机制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已经成为朋友之间常见的戏谑之词,以下笔者将通过构建概念整合网络来对“土豪,我们做朋友吧!”这句话作出认知机制上的解释,其分析过程与“土豪”框架网络相似,故此处分析相对简短。

1.建立心理空间

输入空间1:依据“土豪”框架网络及《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今义“土豪”意指“出手阔绰、喜欢炫耀、非理性消费且缺乏正确价值观的没文化的有钱人”,故人形成的关于“土豪”的心理空间所包含的元素就是“人”、“没文化”、“缺乏正确价值观”、“有钱”、“出手阔绰”、“非理性消费”。

输入空间2:依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今义朋友可指“一群相互关心、分享、帮助的志同道合的人”,故人形成的关于“朋友”的心理空间所包含的元素就是“人”、“志同道合”、“相互关心、分享、帮助”。

2.跨空间匹配

两个输入空间的各个元素通过人思维的识别和归类,形成了一个类属空间,这个类属空间以“对象”、“内隐品质”和“外显特征”表征了心理空间1“土豪”和心理空间2“朋友”的共有的概念图式结构。在此类属空间规约下,两个输入空间产生了核心跨空间映射,“人”跨空间映射“人”,“没文化、缺乏正确价值观”跨空间映射“志同道合”,“有钱、出手阔绰、非理性消费”跨空间映射“相互关心、分享、帮助”,而两个输入空间中有的元素并没有形成跨空间映射。

3.向整合空间的选择性映射

“土豪”心理空间中对象“人”和“朋友”心理空间中对象“人”被投射到复合空间仍为对象“人”;“土豪”心理空间中内隐品质“没文化、缺乏正确价值观”未被投射到复合空间,“朋友”心理空间中内隐品质“志同道合”未被投射到复合空间;“土豪”心理空间中外显特征“有钱、出手阔绰、非理性消费”被完全投射到复合空间,“朋友”心理空间中外显特征“相互关心、分享、帮助”被完全投射到复合空间,而其它未跨空间映射元素则未被投射到复合空间。

4.确立共享结构

在“土豪,我们做朋友吧!”中,生成的层创结构就是对“土豪”和“朋友”的意义联系从对象、内隐品质和外显特征进行动态解释的复合空间,由此,“土豪,我们做朋友吧!”一句产生了新的概念范畴,“土豪”不再具有其全部特征,“朋友”也不再具有其全部特征。

5.重新映射回各自输入空间

复合空间对象“人”能够映射回“土豪”心理空间和“朋友”心理空间,复合空间外显特征“有钱、出手阔绰、非理性消费”能够映射回“土豪”心理空间,复合空间外显特征“相互关心、分享、帮助”能够映射回“朋友”心理空间,由此可见,复合空间新的层创结构产生合理,得到了充分解释。

6.产生新义

由此可见,“土豪”产生了新的概念范畴,即指“有钱、出手阔绰、非理性消费但又有相互关心、分享、帮助品质的人”。在这句网络热词中,“土豪”并非“没文化、缺乏正确价值观”,“朋友”并非“志同道合”,人想要和“土豪”做朋友,没有看到“土豪”的“没文化、缺乏正确价值观”,没有看到“朋友”的“志同道合”,看到的是“土豪”的“有钱、出手阔绰、非理性消费”和“朋友”的“相互关心、分享、帮助”。

三、结语

本文基于Fauconnier和Turner创立的概念整合理论,依据框架网络整合机制,遵循建立心理空间、进行跨空间匹配、向整合空间的选择性映射、确立共享结构、重新映射回各自输入空间的操作原则,绘制了“土豪”和“土豪,我们做朋友吧!”的经典框架网络图式结构,详细分析了“土豪”一词词义演变的认知生成机制及“土豪,我们做朋友吧!”一句的用法认知机制。这是笔者从认知语言学概念整合理论的角度分析网络流行语的一次尝试,相信对分析其它网络流行语的认知生成机制会有启发。但本文未对“土豪”、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流行的深层原因作探索,这有待学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 G. Mental Space [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2]Fauconnier, G. 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第5篇:有机合成的概念范文

摘 要:词性作为划分词类的依据一直是信息处理中一项重要的知识属性。但是,词类更多地偏重于词语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而忽略了词语意义对句子分析的作用,语言信息处理需要更有效、更细致的词语分类。为此,本文引入概念类别的信息,并且展示其在汉英机器翻译中的应用。通过具体描述给出概念类别及其与词性的对应关系,指出概念类别可划分为抽象概念和具体概念两大类型,抽象概念中又包括动态概念、静态概念、属性概念和逻辑概念,并对概念的所指及应用做出了描述。随后,本文对概念类别与词性的关系和差别做出了解释,并给出了概念类别与词性的对应关系。最后,本文描述了概念类别信息在汉英机器翻译中的具体应用,指出概念类别在汉英机器翻译的分析模块和转换模块(如小句转换、Eg识别、格式转换和辅块识别等)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词性 概念类别 机器翻译

一、引言

词性作为划分词类的依据一直是信息处理中一项重要的知识属性。在词语处理乃至句类结构分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过,词类更多地偏重于词语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而忽略了词语意义对句子分析的作用,并且词类划分的标准过于粗略,未能从细节上对词语进行描述和区分。在语言信息处理中,对语言现象的分析和研究需要更有效更细致的区分,为此,HNC引入了词语的概念类别的信息。在概念类别中,不仅包含了词类的信息,同时还融入了语义的分类信息,并且构建了汉语词语知识库,对概念类别信息进行了标注。

在汉英及其翻译中,我们对概念类别与词类进行了对照,在源语言(汉语)分析阶段采用词类信息,并将词类信息中的关键类型LV概念作为句子分析的激活点,辅以相应的分析规则,完成目标语的分析。在目标语(英语)生成阶段,由于英语的形态特征比较明显,我们使用词性作为生成的依据,辅以相应的转换生成规则,完成目标语的转换与生成。

本文的工作已经应用于汉英专利文献机器语义翻译引擎中,作为语义翻译引擎的重要基础,发挥着支撑作用。经过测试,语义翻译引擎在小句转换、Eg识别、格式转换、辅块识别、并列结构识别中都有很好的应用效果,使得这些部分分析处理的正确率能够达到80%以上。

二、相关工作

概念层次网络理论[1]是一种服务于语言信息处理的关于语言的语义处理理论,自该理论产生之初,就已经提出了概念类别的划分方法,用以丰富单纯以词性作为划分词语的标准。

《HNC理论(导论)》[2]中,列出了概念类别划分的具体类型,并配以实例说明。但是概念类别的表述过于繁琐,且未对概念类别进行广义和狭义的区分。

长期以来,基于HNC理论的研究一直将概念类别作为重要的知识属性加以利用,在句类分析系统中,LV概念已经作为句类分析的激活点服务于句子结构的判断和语义块边界的辨识[3]。例:但这些信息未能直接在应用系统中进行检验。

概念关联知识是指概念节点、概念集群、概念类别之间关联性的各级类别表现。这是一张非常烦琐而脉络分明的关系网,其内容构成了概念关联知识库。

这些研究和应用都是在一种语言范围之内,尚未涉及到两种语言之间的对应问题。

张克亮[4]基于HNC理论开展了面向机器翻译的汉英句类及句式转换研究,探讨汉英句类及句式转换的一般性规律。李颖[5]研究了HNC机器翻译中语义块构成变换问题。

这些研究也仅停留在理论研究和构想阶段,对概念类别的描述仅是理论层面的,而且是片面的。对概念类别和词性之间的关系并未做具体的考察和对应,也未能对概念类别和词性两种信息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做出清晰的比较和判断。

本文集中于语义知识库中概念类别知识属性的研究,目前语义知识库已经包含了5万常用词语的知识,覆盖了500篇专利文献。另有30万专利领域词库,共计35万条词语。知识库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汉英专利机器翻译系统。文本为说明概念类别而举的例子也都来自专利文献。

三、广义概念类别与狭义概念类别

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汉英机器翻译应用的基础上,所得的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汉英专利机器翻译的实际中。概念类别作为知识库中一项重要的知识属性,对其的标注直接得到翻译系统的检验,根据调试过程中反馈的结果对知识库进行修改和调整,做到知识库和翻译系统同步更新,极大地提高了翻译系统的性能。

概念类别是表述概念的语义类别特征的符号。概念类别是关于词语的概念意义和语用特征的最简明知识,是语句理解处理过程中首先要用到的知识,是进一步调用其他知识的激活信息。

我们根据词语在汉英机器翻译具体应用中的表现,对概念类别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和分类。首先,我们把概念类别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以服务于不同层面的语义分类需要。

(一)广义概念类别

广义概念类别是对词语语义信息的广义概括,可以看作是对词语语义的一级分类。分为人(P)、物(W)、静态概念(G)、动态概念、属性概念和逻辑概念六大类型。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取出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HNC首先把概念分为抽象概念和具体概念。抽象概念和具体概念是概念的两大分野,这一划分对知识表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概念可以分为人和物两大类(对应于名词),抽象概念可以分为动态概念(对应于动词)、静态概念(对应于名词)、属性概念(对应于形容词和副词)和逻辑概念(对应于虚词)四类。这些概念类型共同构成了广义概念类别的整体。见表1。

在知识库中,语义知识属性表示为Feature[Value]的形式,Feature表示知识属性名称,Value表示属性的取值。广义概念类别用GCC表示,如人员的广义概念类别是人,则表示为GCC[P];提供的广义概念类别是动态概念,则表示为GCC[V]。

(二)狭义概念类别

狭义概念类别是对词语语义信息的具体分类,概念类别的基元经过组合,可以构成复合型概念类别。这样,广义概念类别就可以细化为很多具体的概念小类,用以解释概念之间的细微差别。在汉英机器翻译应用中,我们共定义了41种狭义概念类别,相比汉代汉语13种词性的分类[6],更加细化。

1.具体概念

在广义概念类别中,具体概念包括人和物两大类。在狭义概念类别(以下简称概念类别)中,我们把物又分为两小类:自然物ww和人造物pw。用以区分该物的形成是否有人类活动参与,这一信息对于句子中谓语动词的语义角色选定具有重要的限制作用。

2.抽象概念

抽象概念在广义概念类别中划分为动态概念、静态概念、属性概念和逻辑概念四类,每一类又可分为若干小类,这就是狭义概念类别(CC)。下面分别描述。

(1)动态概念

动态概念是抽象概念五元组特性之一。抽象概念需要从动态、静态、属性、值和效应五个侧面加以表述,这就是抽象概念的五元组特性。在狭义概念类别中,动态概念分为“v”和“vv”两小类。

“v”是一般意义上的动词,如“提供”“公开”等。

“vv”是动词中的特殊小类,用以描述后面须接动词的“v”,如“试图”“进行”“予以”等。这些词语本身具有动态含义,但在句子中不能单独作为谓语,必须在其后补充一个动词共同构成谓语部分,后面的动词才是谓语的中心。vv类词语作为谓语的一部分出现在句子中。

(2)静态概念

静态概念是相对于动态概念而言,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抽象概念中的名词类。包括:静态概念g、值概念z、效应概念r、时间概念j1、空间概念j2、数j3、名量概念zz、动量概念zzv、综合概念s。

可以这样认为,g是一般的名词,而z和r是从名词中分离出来的。z表达的是概念的“值”,对值的表达是与数量密切关联的,因此把这个特性独立出来表达显然有利于联想脉络的建立。例如:

(1)厚度为0.3毫米的白色人造纤维布料(0.3 millimeter white artificial silk cloth)

在这个短语中,汉语中“厚度为0.3毫米”是一个小句形式,作后面中心语的修饰成分,翻译为英语则是一个定中短语的形式。这种汉英结构上的转换只靠词性来区分是不够的,必须做进一步限定,汉语小句的结构是“z+为/是+j3+zz”,也就是说,在这个是字句中,主语由值的概念充当,宾语由数量概念充当。如果这样的小句结构做定语,那么转换为英语时,直接变为“j3+zz+z”的结构,也就是数量短语直接修饰值概念,放在值的前面。

g和r都是静态表达的名词,但分别代表因果两极。把两者区别开来,有利于概念的局部联想。

时间概念j1、空间概念j2和数j3都源自于基本概念语义网络,这些概念类别主要服务于时间短语、空间短语和数量短语的辨识。

综合概念s高度抽象的一类概念,主要服务于辅语义块后边界的辨识和包装句蜕的包装品(小句的部分)。如:

(2)含水涂料组合物可以通过浸涂或辊涂的方式来施加。(The aqueous coating composition can be applied by dip coating or roll coating.)(辅块)方法

(3)因玻璃渗漏或结构缺陷而失效的时间将推后。(The time to failure due to glass leaks or structural weakness will occur later.)

例句(2)中,“通过浸涂或辊涂的方式”在句子中做辅语义块,“方式”一词位于辅语义块的末尾,作为辅块和其后面的特征语义块(谓语部分)划分的边界。静态概念的分类及与词性的大体对应关系可如下表:

(3)属性概念

属性概念是修饰限定成分。大体上对应于词性中的形容词和副词。属性概念与被修饰限定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更为具体明晰。依据被修饰限定成分的不同,可以进一步分为若干小类,将形容词类属性二分为修饰具体概念的属性x、修饰抽象概念的属性ug和可独立做谓语的u属性;将副词类属性二分为修饰动态概念的属性uv和修饰属性概念的uu属性。具体如下:

x:是具体物的物性,修饰限定名词性具体概念人(P)和物(W),对应于形容词。如:“白色”的概念类别是x,所修饰限定的成分一定是具体物。可组合成白色光(white light),白色颗粒(white particles)等。

ug:静态概念的修饰性成分,修饰限定静态概念g、值z、效应r、综合概念s及时空概念等,对应于形容词。

u:独立的属性,用于描述可以独立作谓语的属性,也就是说,具有该属性的形容词类概念可以构成形容词谓语句。在英语语言中,也就是该类属性可以充当系表结构中的表语。这对汉英句式转换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uv:动态概念的修饰性成分,修饰限定动态概念v,对应于副词。

uu:描述属性的属性,修饰限定属性成分ug、u、uu、x等,也可以修饰限定动态概念。

属性概念的分类及与词性的大体对应关系可如下表:

(4)逻辑概念

逻辑概念是HNC语义网络中的一类重要概念。用于语言单位的组织与连接,大体相当于虚词。按语义及功用可分为语言逻辑、语法逻辑和基本逻辑。

1)语言逻辑

语言逻辑服务于语义块的整体辨识、语义块内部构成的分析及句间信息的提示和表达。具体如下表:

语言逻辑概念根据其在句子中所充当的作用及所处的位置,分为12小类。其中l0-l3服务于语义块的整体辨识,用来识别句子中主辅语块的前后边界。例如:

(4)使用者将某操作系统308安装到计算机310中。(A user loads an operating system 308 into a computer 310.)

这里“将”的概念类别是l0,由它把两个主要语块“使用者”和“某操作系统308”分开。

L4-l5作为语义块内部逻辑组合符号,服务于语义块内部构成的分析,用来连接词或短语片段,组成一个语块。例如:

(5)依照本发明的文档处理系统主要包括应用软件、接口层、文档库系统和存储设备。(The document processing syste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cludes an application,an interface layer,a docbase management system and a storage device.)

这个句子中,“包括”的各对象之间通过顿号和组合符号14“和”连接,共同构成宾语。

同样道理,L6-l7服务于特征语义块的内部构成,l8服务于辅语义块的内部构成,l9指代逻辑服务于广义对象语义块的构成,la和lb分别服务于句内和句间信息的提示和表达。

这一组概念类别的设立就是为语义块感知和后续的语义块组分处理提供激活信息。

2)语法逻辑

“语法”概念用于描述语言使用的习惯。服务于语言表达方式的辨认(包括修辞)和特指语词的辨认。语言中(以汉语为例)一些句式的表达涉及到语言习惯问题,构成这些句式的特征词就用语法逻辑概念描述。例如:正反问句的表达需要特征词“是否”“是不是”,这些都归为语法逻辑类型。

尽管这些特征词在很大程度上相当于副词的语法功能,但这些词更可能是作为连句成篇的构成单位,而且不同语种使用的手段也会不同,所以,把它从副词中单列出来。

3)基本逻辑

基本逻辑概念涉及基本判断,用于判断命题的基本内容:是否和有无。此处的基本逻辑概念类别主要描述的是充当属性概念的基本逻辑,这类概念一般位于特征语义块的前面作为特征语义块的逻辑修饰语。服务于特征语义块的情态辨认。如“能够”“应该”“必须”等,大体对应于词类中的情态动词。

概念类别是关于词语的概念意义和语用特征的最简明知识,是语句理解处理过程中首先要用到的知识。对语言现象的描述有粗细之分,相应的概念类别也分为广义概念类别和狭义概念类别,用以匹配不同层级的知识特征。狭义概念类别是对广义概念类别的细化描述。在汉英机器翻译应用中,狭义概念类别的应用对语块的内部构成,语块边界的确定乃至整个句子的分析都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是知识库中一项重要的词语属性特征。

四、概念类别在汉英机器翻译中的应用

基于HNC理论搭建了面向专利文献的汉英机器翻译系统大体上包括预处理模块、源语言分析模块、过渡转换模块和目标语生成模块几个主要部分[7]。概念类别的知识在各个模块中都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下面我们主要介绍概念类别在分析模块和转换模块中的应用。

(一)在分析模块中的应用

源语言分析模块主要依据知识库提供的各项知识与分析规则库对文本进行分析,得到句类分析树。

例如,在辅块识别中,对于辅块边界的辨识我们可以依据语言逻辑概念类别。对于辅块标志符我们可以用l1表示,在分析规则(0)LC_CC[l15]+(f){(1)LC_CC[l1h]}=>LC_TREE(L1,0,0)+LC_TREE[BK,0,1]+LC_TREE(L1H,1,1)$时,就主要利用了概念类别信息。“(0)”表示规则调用的起始位置,“LC_CC”表示在语块中词语所具有的概念类别信息,“LC_TREE”表示生成树节点。这条规则的含义是,如果在句子中找到一个词语的狭义概念类别为l15(辅块前边界标志符),且其后面还能找到一个狭义概念类别l1h(辅块后边界标志符),则将两个词语各自在句子中生成节点,且将其与中间的部分生成一个语块BK。这样,一个完整的辅块就可识别出来。

(二)在转换模块中的应用

过渡转换模块主要依据句类分析树以及转换规则库,通过各种调度操作,将汉语句类分析树转换为符合英文表达习惯的目标语句类树。

例如,在并列结构中,有标记名词性并列结构各并列成分的中心语在语义类上显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在我们的研究中更细化为词语的概念类别。我们可根据紧邻并列连接词前面的词的概念类别向后寻找相同概念类别的词作为后边界,根据紧邻并列连接词后面的词的概念类别向前寻找相同概念类别的词作为前边界[8],可描述为如下规则:

(-1)LCR+(0)CHN[、]+(f?){(1)CR}=>LC_TREE(AND_TH,1,1) +LC_TREE(ANDMK,0,0)$

(b?){(-1)CR}+(0)CHN[、]+(1)RCR=>LC_TREE(AND_TQ,-1,-1)+LC_TREE(ANDMK,0,0)$

其中“C”表示词语的概念类别(Category),“LCR、RCR”分别表示紧邻并列连接词前、后的词的概念类别,“CR”表示分别向前或向后找到的与LCR或RCR相同的概念类别。

五、结语

本文全面阐述了概念类别的具体内容并给出了概念类别与词性的对应关系,指出概念类别可划分为抽象概念和具体概念两大类型,抽象概念中又包括动态概念、静态概念、属性概念和逻辑概念,并对概念的所指及应用做出了描述。随后,本文对概念类别与词性的关系和差别做出了解释,并给出了概念类别与词性的对应关系。最后,本文描述了概念类别信息在汉英机器翻译中的具体应用,指出,概念类别在汉英机器翻译的分析模块和转换模块(如小句转换、Eg识别、格式转换和辅块识别等)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一步的工作是,继续扩大词语知识库的规模,在对目标语(英语)的语言特征进行全面细致把握的基础上,标注英语词语的概念类别信息,并结合英语词语丰富的形态变化特征,配合汉英机器翻译引擎的研发,完成英语生成模块的知识库资源构建,以提高翻译系统的生成效果。

(本文受到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课题,项目号:2012AA01110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以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资助。)

参考文献:

[1]黄曾阳.HNC(概念层次网络)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2]苗传江.HNC(概念层次网络)理论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

版社,2005.

[3]晋耀红.HNC(概念层次网络)语言理解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6.

[4]张克亮.面向机器翻译的汉英句类及句式转换.开封:河南大学

出版社,2007.

[5]李颖,王侃,池毓焕.面向汉英机器翻译的语义块构成变换[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6]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第6篇:有机合成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学习方法 思维障碍

目前,大部分学生对有机化学的相关知识不能够完全掌握,要实现有机化学的教学目标,首要任务就是创新学习、打破常规。有关常规认知和现代信息理论研究证明知识信息渗透力越强,学生的理解力就随之增强,进而能够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效率。据此可以系统归纳一般的学习程序:首先,学生要做到全面认知学习材料,进一步深入了解知识信息,全面掌握材料内容。其次,认真分析材料内容,并熟知材料中各个部分的意思及其深层联系。再次,根据之前所学,系统记忆,把材料中各个部分的内容有机结合,将所有知识信息融会贯通,提炼知识要点,列出大致知识提纲,结合之前所学,消化理解转为自己的知识,为以后学习所用。最后,反复消化学习,定时复习强化记忆。

1.有意义的有机化学知识的学习

(1)图表学习法。

图表学习法,顾名思义就是用图表的形式表示归纳好的相关化学知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从绘制好的表格和图形上可以清楚简明地分析相关知识信息,便于记忆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对不同的有机物结构、特性和相关用途的归纳整理,有利于掌握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

(2)系统学习法。

将相关的有机化学知识全面精简,进而系统化、精华化,形成联系紧密的知识网的方法就是系统学习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把所掌握的分散、独立的化学知识有效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系统的信息网,全面认知和理解有机化学知识。比如学生可以系统地将化学知识间的深层联系绘制出特殊的知识网,有利于加强记忆。

(3)规律学习法。

有机化学内容中的有机物间的化学反应复杂多样,但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在学习中不断总结不同有机物间的规律,有利于更好地强化学习。比如及时总结各有机物间的化学反应规律、同系物间的规律等。

(4)比较学习法。

比较学习法就是比较有机化学知识中的相似相同和不同之处,即在不同有机化学物间找出相似及相同的地方,或者在相同或相似的有机物间找出不同。通过比较,更加及时准确地纠正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及误区。如通过比较碳水化合物及酸碱醇等,区别出所含基团的不同和特的不同,促进有效学习,避免陷入误区。

(5)结构学习法。

将所学的整体化学知识信息按照某种联系,如相似、相关或相反等关系,与零散的部分知识系统结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例如醇类的羟基特性及其用途等结构分析。

2.无意义的有机化学知识的学习

(1)联想想象学习法。

一般通过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学习无意义有机化学知识。无意义化学物知识相对孤立零散,可通过生活中的常识及无意义有机化学物间的相似和不同设定关系,进而加强记忆。比方说苯、四氯化碳分别与水混合后,有机物漂浮在上面还是沉在下面,这就联系到各物质间的密度大小问题。据此可以作类似深想想象并结合生活经验,“苯”和“笨”,两个字的结构近似进而形象记忆,竹在上木字在下,木头浮在水上,可以简单地记住苯在水的上层。也可以发挥想象,只要便于个人记忆理解就行。

(2)借助操作增强学习法。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有很多动手实验,在个人动手实验的过程中,结合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结相关化学知识信息,有助于知识的深刻记忆。

(3)学生之间争论学习法。

教师教学可以设置不同的知识误区,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有利于正确记忆,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3.学知识的组织策略是良好认知结构的构建

(1)列出经典实例,让学生准确理解基本概念的属性。

什么是概念呢?就是用符号所代表的拥有相同属性的一类事物。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基本的化学概念一般分为概念名称、概念定义、概念实例和概念属性等方面。所以对于中学有机化学概念需要全面掌握,学生死记硬背化学定义和专属化学名称是不正确的,学生需要以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丰富的思维过程系统认知化学概念。细而言之,通过教学中的实例分系,系统地对化学概念总结和归纳,从而让学生全面掌握不同化学物间的相似特性,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在化学概念学习的一般程序中,如何正确合理地选择经典的化学实例和科学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倘若教学中实例不足,会导致学生仅仅是单纯地记忆了化学概念的定义和名称,对其属性不能够正确理解,不利于对化学概念的全面掌握。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理的不同的化学实例,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对化学概念全面理解。并通过实例的分析和科学总结让学生做到创新思维,在比较分析和思考中举一反三,正确掌握化学概念的本质属性,加强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明确学习化学概念的基本特性及功能用途,等等。举例说明,如化学中同系物的基本概念,材料定义是:“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或若干个CH原子团的物质互称同系物。”学习此概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该化学概念,先说明同系物概念的基本属性,强调“结构相似”和“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原子团”两个关键。之后列举经典实例,进而引导学生对实例认真比较分析、归纳。如甲、乙、丙、丁等烷类化学物都有相邻烷烃,正因为它们结构上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原子团,所以它们互称为同系物。与此类似,学习烯烃时,可以让学生依据同系物概念的属性判断乙烯、丙烯、丁烯等烯烃,它们也属于同系物。

(2)依据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让学生在层层递进的学习中强化对化学概念的记忆。

许多教师一味地让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概念时,急于求成,反而事倍功半。要按照学生一般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学习,从基本到特性认知,层层深入,由浅入深,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对化学概念的掌握,全面理解化学概念的深层次内涵,把握化学物质的本质属性。只有深入掌握了化学概念的本质内涵,才能做到概念意义上的扩延,思维创新,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有机化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需要在学习中摸索,善于总结和思考,才能打破有机化学的思维障碍。

参考文献:

[1]廖运章.数学应用问题解决心理机制的调查与认知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1,(01).

第7篇:有机合成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本体论知识;检索实现

习惯于网络检索知识的人都知道,网络能够存储的信心量是非常庞大的。而针对于某一个特定的机械来说,其小零件的制作工艺,其的制作步骤,其的制作要求都可以在计算机中进行存储。虽说,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存储确实方便,但是如何才能够让我们检索的时候也得到同样的便利呢?谷歌搜索引擎今天之所以能够受到大家的喜爱,正是其的关键词检索功能比其它的搜索引擎要强大很多。发挥出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最大优势,才能促进机械加工工艺知识检索的最大进步。

1. 本体论的基本介绍

1.1什么是本体论

本体是一个源于哲学的概念,原意是指事物的本源及本性。后来被人工智能领域引入,特指对概念化的显式说明(an ontology is an explicit specification of a conceptualization.)。有的哲学家,如柏拉图学派认为:任何一个名词都对应着一个实际存在;另外一些哲学家则主张有一些名词并不代表存在的实体,而只代表一种集合的概念,包括事物或事件,也有抽象的,由人类思维产生的事物。例如“社团”就代表一群具有同一性质的人组成的集合;“几何”就代表一种特殊知识的集合等。在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科学领域,理论上,本体是指一种“形式化的,对于共享概念体系的明确而又详细的说明”。本体提供的是一种共享词表,也就是特定领域之中那些存在着的对象类型或概念及其属性和相互关系;或者说,本体就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术语集,具有结构化的特点,且更加适合于在计算机系统之中使用;或者说,本体实际上就是对特定领域之中某套概念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形式化表达(formal representation)。

1.2计算机中本体论的表述

就现有的各种本体而言,无论其在表达上采用的究竟是何种语言,在结构上都具有许多的相似性。大多数本体描述的都是个体(实例)、类(概念)、属性以及关系。在这一节当中,我们将分别依次论述本体的这些构成要素。常见的本体构成要素包括:一、个体(实例):基础的或者说“底层的”对象。二、类:集合(sets)、概念、对象类型或者说事物的种类。三、属性:对象(和类)所可能具有的属性、特征、特性、特点和参数。四、关系:类与个体之间的彼此关联所可能具有的方式。五、函式术语:在声明语句当中,可用来代替具体术语的特定关系所构成的复杂结构。六、约束(限制):采取形式化方式所声明的,关于接受某项断言作为输入而必须成立的情况的描述。七、规则:用于描述可以依据特定形式的某项断言所能够得出的逻辑推论的,if-then(前因-后果)式语句形式的声明。八、公理:采取特定逻辑形式的断言(包括规则在内)所共同构成的就是其本体在相应应用领域当中所描述的整个理论。这种定义有别于产生式语法和形式逻辑当中所说的“公理”。九、事件 (哲学):属性或关系的变化。

2. 利用本体进行检索的模型建立

2.1什么是机械加工工工艺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是工件或者零件制造加工的步骤,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等,使其成为零件的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流程。比如一个普通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是粗加工-精加工-装配-检验-包装,就是个加工的笼统的流程。机械加工工艺就是在流程的基础上,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是每个步骤,每个流程的详细说明,比如,上面说的,粗加工可能包括毛坯制造,打磨等等,精加工可能分为车,钳工,铣床,等等,每个步骤就要有详细的数据了,比如粗糙度要达到多少,公差要达到多少。

2.2机械加工工艺领域中的本体获取

本体是概念模型的明确规范化说明,领域本体则是对具体领域中概念和关系的抽象描述,其功用和关系模式相似,是相关领域信息资源的组织框架。机械加工工艺知识本体则是这里所要建立的领域本体,它贯穿于整个体系结构中,为其它模块(本体推理、检索模块等)提供了参考和依据,是整个系统中的最为基础的模块。本体模型中的概念主要是指功能、概念、策略、任务、过程、行为等。若以“类”来表示的话,概念体系在任何领域中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结构。比如对于工艺层中的机械加工方法,可分为磨削、车削、撑削、钻削和铣削等;模具可分为铣夹具、车夹具以及钻夹具等。基于本体的建模过程主要分三个步骤:一、分析相关领域知识;二、列举领域本体的概念,建立概念分类层次,形成概念本体树;定义类、关系和属性及实例等,用本体建模语言对本体进行形式化描述;三、本体的一致性及完备性评价。

2.3机械加工工艺中本体评估

本体的评估标准就是清晰性、一致性、完善性和可扩展性。清晰性是指本体中的术语被无歧义的定义,通俗点来说,指的就是本体的建立选择需要经过专家学者们的几番谈论之后,方可确定下来。经过专家学者研究之后的本体,其最后的本体科学率应该是最高的;一致性是指术语之间的关系逻辑上应一致,在本体中不应该出现术语和关系逻辑这样的低级错误;完整性是指本体中的概念和关系应该是完整的,应该包括机械加工工艺知识中的所有概念。同时完整性还需要保证本体的可用,也就是确定下来的本体,能够被人们所使用。可扩展性即是本体在以后的应用中能够扩展,随着机械行业的发展能加入新的概念。关于本体论的评估,这仅仅只是几个评论的方面,具体的评估手段,评测员们可以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灵活地运用评估技巧。

2.4机械加工工艺中的本体名词

概念集合中,名词概念并非专属于机械加工工艺学,而是整个机械制造学共有的概念,谓词概念则并更是不仅仅属于机械类学科特有的概念而是某类通用概念的词汇,这些概念之下的实例概念则多半为机械类专用词汇,只有少量为工艺学特有概念。这些词汇在处于机械加工工艺学领域的时候,具有的属性和约束条件是其共同构成领域内的概念集合。

3. 结语

我们知道,现在的机械种类繁多,要对之行之有效地管理,就必须得借助于计算机科学技术。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我们身临机械加工工艺知识烟海中,若想要快速的检索出我们想要的知识,若没有明确的指导,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其找出的。科学地利用本体论的方法,有分别地将机械加工工艺知识进行归类,才能够将其进行良好地管理。■

参考文献

[1]宋海峰技工学校《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研究[J].湖南农机,2013,(7):215-215,217

第8篇:有机合成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有效策略;概念生成

在概念教学中,将整个教学活动设计为四个步骤,每个步骤依据不同的概念选择不同的策略,如下:

一、概念的导入策略

概念的获得和掌握标志着学生对客观事物已有了理性的认识,而理性认识一般是以感性认识为前提的。如果借助具体的、生动的、丰富的感性材料,将有助于学生发现事物的基本特征,以便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因此,教师在讲授概念时,经常为学生提供一些直接观察具体事物的机会,或者可以提醒学生动用已有的感性经验,以此增强概念教学的直观性,促进学生思维过程从个别现象向一般规律发展。

1.科学史导入

展示概念的由来,能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首先引导学生分析光合作用发现史,从海尔蒙特的“柳苗实验”到萨克斯的绿色叶片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再到美国鲁宾和卡门的同位素示踪实验,最后归纳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这段科学史有助于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来龙去脉,让学生亲身体验并且经历人类探索光合作用的漫长过程。当然,经历了对这一“漫长过程”的学习后,学生对光合作用概念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入。这样既符合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又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又例如在“基因的分离规律”教学中,先把孟德尔研究遗传获得成功的三个原因及基因的分离规律对遗传学乃至对生物学的贡献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充分调动学生对概念学习的主动性。利用好科学史,不仅能帮助我们教学中完成概念的教学,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创设问题情境导入

创设知识情境,能培养学生联想力,快捷掌握概念。如在“内环境”的概念教学中,首先清楚交代了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三个部分后,提出“细胞外液是否就是内环境”的疑问,让学生分析讨论,最后,总结出内环境是指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细胞外液包括内环境的液体,但不全是内环境的液体,还包括如脑脊髓液等,从而掌握“内环境”的概念。

3.演示实验导入

开展演示实验,能培养学生学习概念的自主性。因为这样学生通过观察与讨论,经辨别、抽象、分化、构成假设、进行验证和概括等思维过程,在获得同类生物事实或现象的共同特征的同时,教师再加以证实,最后抓住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掌握概念的内涵,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如在“酶的概念”教学中,首先展示演示实验,然后让学生独立地完成两组酶作用特性的比较,然后启发学生对实验条件和结果进行分析与概括,明确酶的来源、化学本质和催化作用的特性,从而掌握酶的概念。

二、概念的生成策略

1.剖析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具有该本质属性的应用范围条件。只有全面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才能避免死记硬背,才能牢记它,应用它。如对“基因概念”的理解,其内涵是:(1)从功能上看: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功能单位;(2)从化学本质上看: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段;(3)从结构上看:基因由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构成;(4)从位置是上看:基因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并呈线性排列。所以,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结构单位。其外延是: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常染色体基因和性染色体基因等。

通过这样详细、全面的剖析,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就全面、深刻。这是一种很常规也很实用的掌握概念的方式,是对科学概念正确阐述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很多教师经常会罗列并发散出一系列相关的内容进行讲解,增强了知识间的融会贯通。

2.紧抓关键字词

从概念的基本构成上看,内涵与外延是概念的灵魂和躯壳,关键词和关键语则是支撑概念的骨架。生物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其中一些字词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有其特定意义的,它往往提示了概念的本质特征,是生物概念的关键字词,要理解概念的本质,必须从理解关键字词入手。如果不能正确的理解和把握这些要素,在生物概念题的解答中,当然就不可避免的“误入歧途”。例如“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从中能找出几个限制条件,即“同一时间”、“一定区域”,最关键的还要落实到“生物种群的集合”上,换言之就是“全部生物”。教师讲课时也要用特殊符号标识出来,给与醒目提示。学生在判断是否为群落时就很容易找到正确的依据。又如:“环境容纳量”的概念──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其中有三大要素:环境条件不受破坏、一定空间、种群的最大数量。并通过问题:“如果环境遭到破坏了,这个种群的K值变不变呢?”来进一步巩固这个概念,使学生容易掌握并理解环境容纳量的概念。 再如:“相对性状”的构成要素有三个:一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这些概念中的要素缺少任一个都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概念。此法适合于大多数概念。

3.创设比较情境

比较法就是在人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来确定它们之间异同点和关系的思维方法。通过对相关概念的比较,启发学生找出事物之间的本质属性,区别它们之间的差异以达到对概念的正确理解。比较法有助于学生突破难点,明确其本质特征,克服混淆不清的毛病。可以尝试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措施:

(1)有些概念进行比较,要找出共同性和相关性。如对染色体、DNA、基因这三个概念的认识比较;

(2)有些概念进行比较,要找出特殊性和差异性。如列表比较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3)注意概念的相对独立和相互联系,找出它们的对立和统一面。如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这两个概念,从作用场所、作用条件、反应物、生成物、能量转化等方面进行比较,学生就很容易认识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4)把某些具有层次关系的概念进行比较,找出它们在组成结构上的联系。如对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比较。

不同的概念即使存在一定程度的类同,但就其本质而言肯定是迥异的。因此,细致而准确的观察概念间的差异,合理的联想类比、迁移求异应是解决此类问题的良策。正如“孪生兄弟的不同,是在他们距离最近的时候才易辨识”。通过对概念关键属性的对比及去同求异,应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从而使两概念的区别一目了然。

4.运用比喻法

比喻法是指对于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讲授时采用恰当的比喻加以说明。如讲“光合作用”可形象地比喻成绿色工厂:厂房是细胞,机器是叶绿体,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品是有机物,动力是太阳光光能。教师让学生联想自己所熟悉的工厂来理解“光合作用”这一概念。又如在讲:“DNA结构”时,把双链DNA分子比喻成螺旋状的楼梯,两条主链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互排列形成长链,好像梯的扶手;两条长链之间的横档碱基对组成,像楼梯的阶梯。这样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易于学生理解、掌握,有事半功倍之效。

三、概念的巩固策略

1.精选概念习题

当学生形成某一生物概念后,不应停留在下定义或做注解的水平上,更重要的是学会运用概念,将已学概念推广或引申到同类事物或相关事物中,解决新的问题,力求在不断应用的过程中建立概念系统,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例如:基因分离定律第一课时配套的部分概念习题如下:

(1)性状分离概念习题:雌雄白毛绵羊,产生的后代中有白毛和黑毛两种,这种现象称为(C)

A.细胞分裂 B.基因自由组合 C.性状分离 D.性别分化

(2)显性性状概念习题:纯种白毛绵羊与纯种黑毛绵羊,产生的后代只有白毛绵羊。绵羊的白毛称为(A)

A.显性性状 B.隐性性状 C.性状分离 D.性别分化

(3)相对性状概念习题: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被称为相对性状的是(D)

A.棉花长绒和粗绒 B.番茄红果和圆果 C.家兔短毛和白毛 D.水稻早熟和晚熟

(4)杂合体概念习题:下列生物属于杂合体的是(D)

A.AAbb B.aa C.AA D.Aa

(5)纯合体概念习题:下列生物属于纯合体的是(B)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6)测交概念习题:属于测交的是(D)

A.AA×AA B.Aa×Aa C.AA×Aa D.Aa×aa

2.构建概念图

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构建概念图策略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理念,它是巩固概念的主要策略。它引导学生通过对已学概念的回顾,梳理概念间的逻辑关系,通过画概念图的方法,组成概念体系,使新概念恰当地进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构建出概念图。构建概念图,一方面能真正实现有意义学习,避免机械记忆;另一方面还可实现长时间记忆,使回忆更容易。

又如:

遗传学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图,用豌豆种子形状说明)如下:

通过构建以内环境组成为中心的概念图(如上图),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以及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以及内环境稳态的理化特性等。读图分析、自我构建都有利于学生加强感性认识,使知识概念经验化、直观化,有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还可以反馈学生对内环境概念的认识。

四、概念的强化策略

概念的运用既是学习概念的目的,也是检验概念掌握的标志。在生物学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联系实际,设置概念应用的问题情境,适当地进行概念应用的模拟练习,学生在运用中强化所学概念。例如:

(1)人类白化病遗传图解如下:

教师展示了人类手的惯用性遗传图解,要求学生写出部分遗传学基本概念实例: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纯合体、杂合体。学生根据对相关生物学概念的理解,迅速作出了正确回答,在联系人自身运用中强化了所学概念。

(2)人类手的惯用性思考题参考答案如下:

①相对性状:肤色正常与白化病

②显性性状:肤色正常

③隐性性状:白化病

④性状分离:子二代同时出现肤色正常与白化病

⑤等位基因:A与a

⑥显性基因:A

⑦隐性基因:a

⑧纯合体:AA、aa

⑨杂合体:Aa

高中生物的概念很多,教师要因情、因境采用不同策略使这些基本概念轻松、高效地被学生理解、接受并灵活应用,以求最大限度提高生物学概念教学的效果。当然,除了课堂上教师正确引导、讲解之外,学生还需通过记忆、反复练习,增加实践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生物概念,进而形成科学的生物学体系。

参考文献:

第9篇:有机合成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 基本概念 教学

在化学概念教学中,学生化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从化学变化的感性认识出发,经过抽象而达到化学理性认识的过程。在教学中要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化学概念,不会灵活运用概念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倾向,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学生学习化学概念的一个心理障碍就是觉得抽象。进入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对抽象概念的学习,一般离不开感性材料的支持。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采取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如实验、模型、图表、幻灯、录像、多媒体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帮助形成或理解概念。有些概念仅凭直观感觉,通过直观观察和形象思维就可形成的具体概念,如结晶、分解反应等。

二、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

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

三、重视实验、深化理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许多概念都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因此,针对某些概念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和现象,经过观察、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结论是深化概念教学的有效手段。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个概念的引出,课本中首先是由日常生活所见的实例和两个化学实验开始,一个是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另一个是碱式碳酸铜的加热分解。从上述实例和实验我们可总结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相反,没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物理变化。但是,这里还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常会伴随着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虽然这些现象可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这往往不是判断的唯一标准,因而应给予注意。

四、习题训练,掌握概念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会遇到许多化学概念,这些概念若只停留在实验上,教师的分析、讲解上,是远远不够的;那样学生只是暂时的理解,是不能真正掌握的。要想让学生对这些化学概念融会贯通、真正掌握,教师必须在每教给学生新的化学概念之后,及时、有针对性地布置给学生一定量的习题,来检验学生对所学概念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同时也是在引导学生对所学概念进一步复习巩固。

如在学生学习了“酸”“碱”“盐”这三个化学概念之后,为了防止学生混淆,我就列举出大量关于“酸”“碱”“盐”的化学式,让学生自己来辨析,哪个是“酸”、哪个是“碱”、哪个“盐”;再列举出大量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让学生自己组合,并让学生自己说出该物质是“酸”、是“碱”还是“盐”。

五、正反两面,讲清概念

有些概念,有时从正面讲完后,再从反面来讲,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例如在讲了“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之后,可接着提问:“氧化物都是化合物吗?”“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就一定都是氧化物吗?”这样,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反复推敲,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概念中关键的词句“由两种元素组成”来分析,由此加深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的模糊不清,也为今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