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范文

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精选(九篇)

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

第1篇: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范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come the hot topic that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faces that how to deal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s highly dependent on energy consumption, how to span the bottleneck constraints of resources and energy, aiming at response to global warming. The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 has consensus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has become a new trend in the world.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economy can promote low carbon and no carbonization of social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activities, for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nomic model. So,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w carbon economy and China's construction of two type society.

关键词: 两型社会;低碳经济;建设;研究

Key words: two type social;low carbon economy;construction;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165-02

1 两型社会与低碳经济的涵义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是由英国率先提出的,旨在避免灾害性的气候变暖的问题,但是,英国并没有对低碳经济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低碳经济的内涵尚无统一的认识。

主流的看法认为:低碳经济基本内涵和外延可以表述为: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可见,低碳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核心内容是对低碳产品、低碳技术和低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本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由此可见,低碳经济的重点在低碳,目的在发展,是要寻求全球水平、长时间尺度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2 两型社会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两型社会与低碳经济是紧密相连,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的概念。

2.1 两型社会与低碳经济的区别 两型社会主要侧重于一种社会新形态,其着眼点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之间的关系。两型社会的主要追求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类社会和谐,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的发展。两型社会建设是为了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这两个目标,它具体要求:人类在建设经济社会的时候,既要尊重自然规律,又要考虑到环境的承受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注意资源节约,提倡资源循环使用,千方百计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

低碳经济则专门指的是一种经济形态,是欧美发达国家针对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一个关于经济发展模式的新概念。低碳经济的目标是要保障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经济关注的是解决全球气候问题,强调人们在各项活动中节能减排,尤其是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尽量减少CO2的排放,减轻温室效应,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状况。

2.2 两型社会与低碳经济的相同点 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低碳经济,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性的发展;而发展低碳经济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抓手和主要着力点,是实现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的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可持续发展上,两型社会是对可持续发展社会形态的描述,而低碳经济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本质的经济模式。要建设两型社会必须抓住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而低碳经济就是体现可持续发展本质的经济模式,因此,它必然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抓手和突破口。

第一,两者提出的终极目标相同,最终都是为了建设生态文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两者的具体要求相同。两者都要求节约资源和能源,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都要求人类活动保护生态,减少CO2的排放,减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和温室效应,实现环境友好,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第三,两者都呼吁通过全体人类的共同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方方面面的可持续性发展。低碳经济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和经济概念理论,而是一个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综合性问题,强调要引导公众反思那些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消费方式,从而充分呼吁全社会方方面面经过共同努力,共同节能减排,共同承担起保护生态的社会责任,从而才能够奏效。因此,两者都呼吁通过全体人类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3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两型社会

3.1 确立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 建设两型社会应明确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建设两型社会的重大战略,在加快工业化同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跨越发展与生态文明有机结合。要科学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规划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把低碳经济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行总体安排部署。从前瞻、长远和全局的角度,确定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在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各行业和企业的低碳经济实践活动提供依据和方向。

3.2 加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力度,构建低碳产业支撑体系 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形成两型社会的生产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要积极发展高端高效产业,降低经济发展对传统工业增长尤其是高耗能行业的过度依赖。要注重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要注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及环保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幅度提高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加快发展信息、金融、保险以及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服务等商务服务行业,促进服务业行业结构优化。

积极发展文化、体育健身、旅游、教育培训、社区服务、物业管理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推进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制、多式联运、电子商务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的发展。

3.3 加快低碳技术开发与应用 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保障是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利用。目前世界有关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技术还没有取得突破,但一些实用技术已具雏形。加大对低碳技术的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加强低碳技术及产品的推广应用。推广一批先进成熟适用的低碳技术及产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注意降低低碳技术的使用成本,减少技术推广的阻碍。积极引进国外已有的成熟的低碳技术,鼓励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3.4 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改革上要有突破 发达的公共交通、通信及其他各项基础设施,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可以缩短城市之间的距离,促进各城市的专业化分工。在全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下,还应该关注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成果,从而增进社会稳定,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4 结束语

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中国走低碳之路既是促进国内节能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低碳经济,可促使人类摆正与自然的关系,自觉尊重和维护自然,保持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推动人类的文明进程从工业文明发展为生态文明,由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与两型社会的要求相契合。

参考文献:

[1]王鹏.对“两型社会”内涵的再思考[J].北方经济,2009(02).

[2]李志英,陈江美.低碳社区建设路径与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10(21).

第2篇: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范文

如何把循环经济原理运用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去?笔者认为,要明确“四个入手”和“一个机遇”:即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入手;从治理污染入手,把治理污染与加快发展结合起来;从生态修复入手,变单纯的恢复治理生态环境为经营生态环境;从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入手,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了经济发展模式,而且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的产业调整方向。因此,我们不仅要深入学习循环经济原理,深刻领会循环经济的内涵,牢固树立循环经济理念,而且要认真实践循环经济的理论,建立循环经济的攻坚队伍,真正把发展循环经济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思考的行为原则。”把这四项原则贯穿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结合具体实际,认真地、具体地加以运用。

第一,减量化原则的运用可概括为“九节一减”。包括:“节地”,修建民居、村镇建设、修路、建厂等都要注意节约用地、集约用地;“节水”,在农业生产中,要注意把兴修农田水利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节种”,农民种一亩小麦一般要30斤种子,而科学用种只需20斤;“节肥”,要大力推广测土施肥、配方施肥等先进适用技术;“节药(含除草剂、抗生素、激素等)”,要大力发展沼气,采用沼液代替农药等科学方法减少农药使用量;“节电”,大力推广各种先进的节电技术、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节约广大农村生产和生活用电;“节油”,使用农业机械和农用运输设备要注意节约柴油、汽油;“节柴(节煤)”,在农村生产、生活中,要推广先进适用的节煤技术;“节粮”,采用科学的养殖方法,可使畜牧养殖业提高肉料比、节约大量粮食;“减人”,即减少农民,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让其走向市场。

二,再利用原则的运用表现为做强加工业。主要体现在对各类农产品及其初加工后的副产品及有机废弃物,进行系列开发、反复加工、深度加工,不断增值。农产品加工后的废弃物多属于原来农产品的组成部分,仍然含有大量有机质,相对开发价值高,开发成本低,且开发技术容易掌握,做好了,其效益可能超过主产业。

第三,“白色农业”是再循环原则运用的具体体现。“白色农业”目前在农村运用最典型的就是沼气,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清洁能源。

第四,再思考原则的运用表现为经营生态环境、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如在城镇,对臭水沟、污水塘的污水进行治理并绿化好,周边地价就会增值;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是一个全局问题,战略问题。从实践来看,发展安全优质农产品的试点停留在村、乡镇一级已不够了,必须在一个县范围内全面推动,实行整体检测、整体规划、整体认证、整体品牌、整体销售、整体实施。

第五,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生态型村镇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形式。在实践中,要着力“构建四个体系”:

一是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主要涉及三大产业,即生态工业,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工艺和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农业,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态服务业,办好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和各种绿色服务业。

二是村镇基础设施体系。重点是水系统、能源系统、交通系统和建筑系统,要保护好生活饮用水水源,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能源系统,要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推行可再生能源。如发展沼气、太阳能、小水电、地热能、潮汐能、风能等;交通系统,要抓住国家发展农村公路的机遇,把农村公路建成生态大道;建筑系统,对新的建筑要大力推行节能省地治污技术,要发展适合农村的新型环保建材。

三是生态环保体系。在生态建设方面,小城镇绿化对树种结构的选择要做到生态性、适地性、经济性、需求性、观赏性;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逐步建立农村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系统;在绿化美化方面,要纠正当前存在着绿化美化“城市热农村冷”、年年号召、每年没动的现象。

四是社会事业体系。要树立全面的发展观,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统筹规划,整体推进。

第六,推动循环经济,要解决四难六出路。有关专家认为,实践证明,随着社会化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面临着土地、资源、人口、环境的4个“难以为继”,发展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惟一出路。要解决上述的“四难”必须要从以下6个方面创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发展理念创新。树立资源紧约束条件下求发展的理念,树立新的资源观,充分开发利用投资环境、地缘优势、文化环境等无形资源,“种高产田”。

――法制创新。制定法规确立循环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构建全市一体、运行高效的执法网络。

――政策创新。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制订城市(尤其是构建“江南生态休闲城”)的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通过多种政策手段调节经济活动。要设置奖惩及落后技术强制性淘汰制度等,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体制机制创新。创新和完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运行机制。

第3篇: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范文

1.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当中最为关键的部分,社会保险的概念是指以国家为主体,由法律法规规定的专门机构负责实施,运用社会力量,通过立法手段向劳动者及其雇主筹措资金建立专项基金,以保证在劳动者失去劳动收入后获得一定程度的收入补偿。社会保险的种类有许多,主要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养老保险。

2.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的对象是社会上低收入者与弱势群体,通过直接给予这部分群体经济上的支持,以满足他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社会救助的形式同样都许多:包括住房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灾害救助制度,贫困救助制度等等。

3.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面向社会全体公民,提供良好的,免费的服务。社会福利从实质上说应该是一种针对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种津贴。

4.社会优抚

社会优抚针对的对象比较特殊,对象大多是国家或社会上那些现役军人,残疾军人,退役军人,烈士等。社会抚恤的本身就是一项较为特殊的社会保障制度,针对的对象十分狭隘,享受社会优抚待遇的对象是为整个国家及社会有所付出,牺牲的,具有特殊的地位。因此社会优抚的待遇往往是比较高级别的。

5.社会互助

社会互助更加能体现一座城市在社会保障上的“温度”,因为社会互助是针对那些有生活困难社会成员,并由公民自愿帮扶形成的一项特殊的社会保障制度。指的是社会组织和成员自愿组织和参与的活动。他是一种自愿的、非营利性的,其资金来源主要是社会的捐款、自愿捐款,政府救助资金来源是税收和其他方面的支持。社会互助的主要形式有:工会、妇联等群众团体组织;慈善救济的民间公益组织;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自发组成的各种形式的互助组织等。

二、社会保障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1.维持社会稳定,为城市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一个完整,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维持社会稳定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让居民充分享受更有安全感的城市生活,居民在获得了更好的生活满足感后,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犯罪率。整个城市呈现出安定和谐的局面,在这样的整体环境中,将能够更好地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土壤”。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取向在于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公平,让社会能够安定有序。社会保障的最重要的责任是将公平与互济为主题,更好地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中,随着现代民主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权益,人们内心的自由与平等的意识不断增强,这就对社会公平公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不仅仅关注公平本身,开始更加关注整个社会公平的进程。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正好契合广大群众内心的需求,符合每一个社会人的内心价值取向,通过一系列的社会保障制度将每一个人的生活保证在一个规定好了的标准之中,能够有效地消除存在于整个社会当中的极端情绪,对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保障制度的存在能够有效地缓和社会上的矛盾,尤其是在现在这样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快速转型的阶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维持好社会基本结构的稳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在价值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可以理解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必须是和生产力同样的以制度为保证的尊重。

2.促进城市居民消费,拉动城市经济快速增长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近年来,随着出口锐减,投资下降,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只剩下消费这一项。因此促进城市居民消费,对拉动内需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国在制定经济政策中明确指出将扩大内需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要想让社会群众大胆放心地消费,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解决广大社会群体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够享受相对应的有保障服务。这就需要一套完整的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对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吸引人口定居

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思想是为了让社会群体的生活质量控制在一个设定好的标准之上,在满足了这些群体的生活方面的需求后,整个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将会大大提升,这对于广大群众来说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打个比方,广大群众更加愿意到大城市去生活,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大城市能够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社会福利,由此,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来到这些大城市,这些流动人口的到来对于整个城市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这些人口带来的生产力,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城市的整体建设不可能这么快完成的。

4.缩小城市居民收入差距

上文论述到,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价值就是在于给予广大群众最直接的公平与正义,让全体社会群众能够享受到一个规定好了的标准之上的生活。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收入差距问题,这些收入差距的存在让整个社会结构十分不稳定,为了避免出现不想出现的局面,必须要有一套完整有效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去缩小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尽管社会保障制度在缩小城市收入差距上的能力与税收相比十分薄弱,但是社会保障体系能够在缩小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基础上为广大社会群众提供一系列的最低保障的生活服务,这是不能通过税收做到的。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1.采取多种社会保障筹资模式,尽力弥补社会保障基金缺乏为了更好地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社会保障制度投入的资金足够大,但是如果社会保障需要的资金全部由政府掏腰包,政府在财政支出上的压力会十分的大,因此,政府应当广开社会保障资金的财源,大力鼓动社会中的非政府组织,包括企业以及公益组织充分地参与到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活动中来,尽可能地减少财政支出压力,尽可能地弥补社会保障基金的缺乏,尽可能地让社会保障基金的投入稳定在一个高标准的水平之上。政府部门应积极寻求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利用社会资本的力量,来填补空洞的社保基金账户,逐步减少社保基金运营的风险。我国商业保险是落后于社会保障水平发展的,因此,未来所有的系统设计应考虑到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协调、相互促进,确保商业保险补充社会保险缺乏的社会保障功能。也可以争取联合国或其他国际组织的贷款、援助,建立教育、卫生保健、职业培训等社会保障项目,甚至可以将国际保险基金引入国内市场,通过多渠道融资发展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2.实现多层次社会保障,加强社会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必须从多个方面展开。同时社会保障的制度应当讲求高效率,即通过最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来实现最大化的社会保障效果。社会保障制度的设立必须经过严谨的论证分析,规范的试点调研才能广泛地展开,考虑到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整体社会结构的稳定作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必须严谨、科学。社会保障制度具有资源再分配的功能,社会保障提供的福利必须是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能够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社会保障水平的确定应根据国民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社会资源供应能力、政府的财政平衡等多方面的因素来考虑。

3.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加强基金监管,实现保值增值

第4篇: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范文

一、水电建设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促进当地干部群众的思想转变。水电建设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设备与高素质的建设队伍,给当地封闭的社会带来了冲击与活力。水电站带动当地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力促进了对外信息交流。同时,征地移民政策的宣传落实,使当地农民提高了法律意识与经济意识,增强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利益的意识,不仅与工程建设相关的问题寻找法律依据,对政府的其他建议与要求,也通过学习法律,通过合法途径寻求解决办法;围绕工程建设,规范劳务市场,通过参加项目建设让当地政府认识到通过教育与培训,提高当地劳动者素质,转变劳动观念的重要性。

2、促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确保了民众生活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事业的投入,推动了工程所在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水力资源开发建设中,通过电站的建设,兼顾电站建设和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带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加快地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快速发展。水电站的开工建设,大批建设人员涌进工程建设所在地,对各种物资和食品需求量大增,给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创造了机遇。当地在发展蔬菜、瓜果生产,以及种养殖产业方面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良好效益。确实做到经济增长、农民增收。 水电开发建设可以带动地方产业发展,借用发电企业在技术力量和经济实力等方面的优势,延伸电力产业链,促进电力产业与区域产业的融合,发展较具优势的产业群体。水电开发建设使用本地劳务、建材等都对地方经济有拉动作用。还有围绕库区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等,推进生物、旅游以及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等方面的合作,特别是在矿电结合上可以加强合作。 同时,积极通过当地企业参与优质资源的开发,对于培育当地经济发展基础,使水电开发与地方经济能更好地结合,促进协调发展。

4、有效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随着电站的开工建设,通过内引外联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能够使地方基建、运输、产品加工、以及餐饮、培训等第三产业得到有效发展。有利于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

5、市政建设步伐加快,城区面貌有较大改观,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由于地处偏远,水电工程所在地城建步伐一般都比较落后,水电工程开工建设后,往往都能积极带动市政建设投资力度,使地方城镇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得到完善和发展。

二、水电开发战略条件下,两种发展观的思考

实施西部大开发,变西部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强交通、教育、通讯、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遵循自然与社会发展规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西部地区发展的一条良性出路。面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西部资源的开发利用,共同的认识是:西部地区有优势,优势在矿产、水力、特色农业;也有劣势,劣势在交通条件差、信息不畅、农业与水利基础设施差、人口较多且素质低;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一定程度上劣势大于优势。

面对这些现实问题,在发展观上存在两种认识:

一种认识是:西部劣势的根源与现状国家有责任,国家投资东部多,西部投资少,西部为东部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与条件,国家欠西部地区,西部干部群众有—定的怨气。由此,希望国家多投资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应在产业政策上对西部调整、倾斜,如围绕水、电、气的资源开发进行产业政策调整。

西部除政策外主要是缺乏资金,等待输血。对于大型项目的建设,地方广大干部群众一方面坚决支持,但也有把项目当“唐僧肉”,寄予能“多分一些”的希望;另一方面对项目建设的市场化运作不太适应,一定程度上失望大于希望。

另—种认识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相关配套项目的建设,首先带给西部的是思想观念的更新,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与建设人员的生活习惯、思维与行为方式;大型项目建设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管理等等,对当地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有一定的冲击,这种开放的、市场化的、主动创新的、追求持续发展的观念,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至关重要。

上述两种发展观,说明西部地区的干部群众在理性地思考,发展思路与实践探索,说明了第二种发展观的深人人心。项目资金的投入对当地经济有不可怀疑的拉动作用,但要具体分析评估项目对当地经济的拉动效益,不仅要充分利用项目建设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给当地经济带来的全面、高速发展,也要认识到工程高峰期过后的发展后劲,利用有限的资金依托当地资源与特色经济,建设可以长久发展的地方经济支柱产业。

第5篇: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范文

关键词: 经济体制信仰建设关系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需要有一种主导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的共同信仰,我国意识形态的价值核心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建构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我国的社会经济体制作为经济基础的一部分,是生产关系的具体组织和运行方式,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与主导信仰具有一致性,但是由于体制自身带有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因此会对属于上层建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影响。信仰建设本身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影响经济体制的建构和运行。社会的信仰建设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需要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进行考察,本文就两者之间的关系做探讨。

一、信仰建设影响社会经济体制的建构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一个社会选择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的,但是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一旦形成,反过来就会影响和制约生产关系。经济体制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也会受到社会主导信仰的影响,在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指导下进行建构。其中,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结论,是影响经济体制建构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改革前后实行的经济体制深受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影响。

1.改革前信仰建设对计划经济体制建构的影响

我们党在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后,要建立和巩固自己的政治统治,不仅要在新的国家政权中占据统治地位,而且要在整个意识形态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为此,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依靠强大的政权力量,通过各种措施和战略,逐渐消解了其他的异质意识形态,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实现了高度的一体化、齐整化,形成了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强势控制,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民众中具有了高度的一致性。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指导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建构起来。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计划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替代物,无疑被看做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本质特征。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必然造成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经济危机,当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社会形态取代了资本主义后,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有可能和有必要实行“计划经济”,从而保证社会经济按比例均衡发展。当然,马恩并没有使用“计划经济”概念,但其理论中已包含这一思想,“计划调节”可以说是“计划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在许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眼中,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改革前,由于政治斗争、意识形态的需要和经济体制认识上的僵化使人们认为计划经济与马克思主义是完全一致的;其次,因为马克思主义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上,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是具有高度自觉性、计划性的,而计划经济恰恰最强调计划性、集体行动和集体主义,认为这更能够体现人们行动的自觉性。因此,人们很容易认为,实行计划经济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是实现共产主义必然的一种经济体制,而市场经济由于更多地偏重“小我”的利益,因此被认为是与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人思想的崇高境界相背离的。所以,我国在理论上接受了斯大林著作和苏联教科书的观点,在实践上模仿苏联的经济管理体制模式,在三大改造完成后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主要用行政手段配置资源,通过指令性指标管理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的实践证明,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同当时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模式,效益低下,缺乏活力。我国要进行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对这种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2.改革后信仰建设对市场经济体制建构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后,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意识形态仍然是中国各领域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但与过去意识形态向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社会生活全面政治化不同,改革后,意识形态对公共生活的影响有所减弱,在信仰建设方面,允许多种信仰的存在,从某种角度讲是政治环境更宽松和社会更民主的一个表现。人们在思想观念上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这为不同观点的提出及不同见解的论战、批评和反批评提供了可能。思想的解放使人们在实践中重新认识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改变了过去对市场经济错误与教条的认识,人们不再将市场经济或计划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制度,看到了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信仰之间的一致性,为进一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

首先,马克思主义中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理论是当前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理论根据。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所以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必然。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有利于促进当前社会主义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综合国力,这与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的要求是一致的;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原则与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规定是一致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一社会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强调的,而公有制恰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并存,则赋予了社会主义经济以竞争力和活力。从分配制度来看,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在分配上通行的是按劳分配的原则,这个原则实质上仍然是市场经济中等价交换原则的体现。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公有制为主体、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既有利于鼓励先进,提高效率,增强全社会的创造力,又不至于导致两极分化和激化社会矛盾,而最终可以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符合社会主义目的的,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最终理想是一致的;再次,市场经济对物质利益的重视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性是一致的。市场经济是功利的、重视物质享受的。从人的追求来看,对物质目标的追求是一个很重要的价值目标,即使当人们追求精神价值的时候,也不否认物质价值的重要性。离开了人的利益,一味强调信仰,就有可能把信仰变成虚幻的东西甚至是虚伪的东西。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更注重自己的物质利益和物质生活,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以此为前提才可能有真正的精神生活、真正的信仰。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市场经济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现实的、积极的信仰,它所信奉和追求的共产主义伟大理想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宏伟目标,它既是人理想和愿望的寄托,又是可以通过现实的实践活动而达到的现实目标。它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强调物质财富的充分涌流,注重人们的物质生活,因此具有较大的物质价值,它以此为基础,鼓舞人们塑造完美高尚的新人格,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是最具有现实性的信仰。

二、社会经济体制对信仰建设的影响

第6篇: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范文

关键词:法律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一个历史形成过程,党对该法律体系的认识也经历了不成熟到成熟的阶段。通过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脉络,认在其中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将为更好的坚持党的政治思想领导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提供历史经验。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形成过程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探索阶段

这一阶段从1949年到1978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革命理论指导,遵循正确的战略策略,进行了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了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宣告了反动派统治政权的覆亡,成立了新中国。建国伊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恢复国民经济,镇压反革命和等措施,同时积极进行新中国法制建设,通过了《土地革命法》、《婚姻法》、《惩治反革命条例》、《民族区域自治纲要》等具有代表性的新型法律。这个时期最显著地成绩就是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初步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从1978年到1992年。结束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吸取“”的教训,开始着手恢复和重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1978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必要的法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深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基础的。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属性崇尚市场平等主体的公平交易和自由交易,这就要求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来维护市场参与者的合法交易机会和权益。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特点

1.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制度相比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有着资本主义制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代表着人类解放和发展的历史趋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了旧的社会制度,后又经过“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加强科学理论的指导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斗争胜利的历史经验总结,也是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

2.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基本出发点

唯物史观认为,法律制度作为一个国家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由该国家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所决定的。马克思说:“毫无疑义,至少在近代史上,国家即政治制度,乃是从属的要素,而市民社会即经济关系领域,则是决定性的要素…国家的意志,一般和整个来说,是由市民社会的变化着的要求,是由某一阶级的统治,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和交换关系的发展决定的。”社会主义作为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并没有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在西欧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建立起来,而是在落后的东方国家生根发芽。新中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受制于长期历史因素的制约,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可能快速达到马克思所描写的那样发达的程度,它有一个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逐步过渡到发达阶段的过程。党的十三大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3.以中央立法权为主导的能动立法为推动力

治理国家需要一定的秩序,这样才能保证统治阶级的意志得到很好的贯彻实行,才能维持一个国家的正常运转,保证特定社会利益集团的表达诉求能在该特定统治范围内得到满足,否则很难形成有效运转的政治良态。到2010年,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为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旺发达提供了法制根基。建国以来,我国的立法体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影响也是不同。不同阶段的立法体制与每个阶段的政治生态运作、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影响的延续等因素密不可分。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立足本国国情、依据本国现实建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太完备到比较完备的过程。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的历史演进过程,其间,既有积极推进的成功经验,也有遭受挫折的深刻教训。认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对于实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落实、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四、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过程是不平凡的,经历了建国初期的探索阶段、改革开放后的初步发展阶段和新时代的形成阶段。成绩的取得固然重要,但是这一历程中我们反思得来的经验和教训也不容忽视。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开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了攻坚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应顺应时展,将提升内在质量,追求和谐统一作为新的奋斗目标和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页.

第7篇: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范文

关键词:经济危机 社会保障 安全

2008年起发源于美国房地产业、银行业的金融危机,以及2011年的欧债危机,其余波并未彻底平息,使得全球惶惶不安,也给学术界带来反思空间。尤其余音未了的欧债危机,希腊等国的窘状,更有学者认为这是高福利惹的祸(郑秉文,2011)。这种背景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何去何从?该问题成为政府、学术界和劳资各方所普遍关注的热点。

无论从短期时段还是长期时段观察,社会保障与危机都有着密切关联。从世界各国与社会保障发展历史看,重大危机往往对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复杂而深刻的影响。

经济危机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消极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健全、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充分就业为基础;在微观层面,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社会保险制度更是以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障为基础。经济危机直接导致失业率急剧上升,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巨大消极影响不言而喻。在危机背景下,思想界、舆论界往往有削减福利开支、压缩社会保障项目、降低社会保障水平的主张。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以及21世纪已然发生的两次危机,均可谓“太阳底下无新事”。

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就对当时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直接的负面效果,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进入低迷期。1930年德国政府5次经济法令,1931年德国政府则44次紧急法令,1932年66次经济法令,其中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社会保障紧缩政策,降低失业保险和救济支出成为首选政策。1929年通过《失业保险法》修正案,将失业保险缴费率提高到相当于工资的3.5%;1930年7月再次上调,达到工资的4.5%;1930年10月又上调,达到工资的6.5%。与缴费率不断上调相对应的是,失业保险待遇领取的时限则加以缩短。从1927年的26周减少到1932年的6周,同时失业保险待遇水平降低,1931年6月,失业保险津贴降低14.3%;1932年6月,再次降低23%(姚玲珍,2011)。在工伤保险领域,不再为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事故提供保险,工伤保险待遇水平也明显下降。其他社会保障领域,德国政府同样采取紧缩性政策。

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则对主要福利国家产生复杂、深远的影响。危机使得几乎所有西欧国家经历了经济衰退,并带来财政危机。作为应对,各国不同程度削减社会政策方面的开支;甚至,这次危机成为一些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分水岭和转折点。

德国自20世纪70年代后,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例,该项社会保险制度遭遇到严重财政危机。相应的,以成本约束为导向的医疗保险改革在德国全面展开,医疗保险组织在卫生保健系统中的地位逐渐强化(王琬,2011)。

二战后,英国福利国家的发展以1976年的经济危机为分水岭。二战后到1976年之前,福利国家的发展以巩固和加强为主;1976年以后,则以约束、控制不断增长的社会保障开支作为重要任务。之所以实行费用削减政策,固然与意识形态的转变有密切关系,更与连续的石油危机、全球压力的不断增强有着巨大关联(Nicholas Barr,2003)。英国保守党自1979年执政后,在新自由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撒切尔夫人掀起大规模的社会保障立法、法律修改活动,其重要内容即缩减社会保障诸项开支。

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高速经济增长宣告结束,几乎同时开始重新评价各项社会保障制度。1977年修订《雇用保险法》,1978年出台《特定不景气区域离职人员临时措施法》、《特定不景气区域中小企业对策临时措施法》(渡展洋,1996)。自20世纪90年代日本陷入长期经济停滞,有观点认为这与日本较高的社会保障水平有关。

美国福利国家的转变则可以1973年为分界线,发生方向性的变化。在凯恩斯思想的指导下,从1950年起,美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项目不断增多,在1935年《社会保障法》基础上推出“老年人保险制度”(OAI),遗属津贴(1939年老年人及其亲人保险,OASI),残疾人津贴(老年、遗属和残疾保险,OASDI)。1973年之后,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却大幅放缓(Nicholas Barr,2003)。

在经济危机与剧烈经济衰退背景下,不仅各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着大幅改革,政治社会思潮、意识形态也发生较大变化。二战后,福利国家作为社会矛盾的政治解决方式,长期受到广泛赞誉。但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在保守主义复兴的背景下,福利国家本身逐步成为“怀疑的目标、批判的对象和政治斗争的核心”,本来是得到最广泛接受的问题解决机制,此时成为问题本身,乃至成为新的矛盾和政治分裂的源泉(Claus Offe,2006)。事实上,进一步放宽视域可发现,在20世纪70年代,不仅政治思想发生巨大变化,经济学主流思潮也处于急剧变迁中。凯恩斯主义风光不再,新自由主义、货币主义成为一时之选。

经济危机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积极效果

“危机”就其语词组成而言,既有“危”的面向,使得社会秩序、经济稳定发展暴露于种种危险当中;又有“机”的可能,带来新的机会、变革以及新希望。社会保障与危机的关联,也有此种特征。一方面,危机往往使得公众在经济安全、社会秩序方面缺乏稳定预期,甚至是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另一方面,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将缩小危机的消极影响,甚至克服危机,安然度过。通过更为强有力的社会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将增强社会公众的信心,增强安全感。中国传统文化早就发现危机的辩证性,及其积极作用。《周易》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扩展,也往往以危机为突破口。郑功成教授(2000)通过对古今中外社会保障改革变迁的考察发现:“在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制度往往容易得到确立,在正常发展阶段反而不容易推行新的方案”。英美德日等主要福利国家的发展历史大都表明,危机往往是“扣动福利国家改革的扳机”。

美国《社会保障法》的提出和通过,是基于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的背景。罗斯福新政包括前后两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在经济层面进行政府干预,出台一系列紧急措施稳定金融、重振经济;第二阶段则在社会层面进行改革,其重要内容即出台《社会保障法》,建立全国性的社会保险体系。

英国建成“福利国家”的方案设计和实施,其背景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贝弗里奇报告》(2008)指出:“现在战争正在改变一切,打破了原有的条条框框,为我们在新的领域运用经验提供了机会”。“由于战争能够凝聚民心,所以在战争期间比在和平时期更有可能使人们就保障基本生活需要和解除生病等后顾之忧问题达成一致意见……这个时候出台社会保障改革政策就有可能为社会各方所普遍接受,而在和平时期恐怕难以做到”。这使得二战背景下的英国配给制度等危机要素,反而促成战后英国福利国家的建成和完善。显然,正是战争提供了英国构建福利国家、社会保险制度建设的空前良机。法国社会保障立法的勃兴,也与二战后的萧条有关。在1945-1947年间,连续通过有关社会保障的立法,逐步建立起低收入劳动者保险、中等以上收入劳动者保险、全国性的疾病和养老保险,乃至包括个人劳动者和农业劳动者的全民社会保障网(黎建飞,2008)。

德国在19世纪70年代遭遇两次经济萧条,罢工运动风起云涌,1875年5月,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和全德工人联合会(拉萨尔派)举行合并大会,建立统一的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即德国社会,工人运动的热情进一步高涨。面对工人运动的威胁,俾斯麦于1878年颁布《镇压社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与此同时,俾斯麦认为:“社会弊病的医治,一定不能仅仅靠对社会进行过火行为的镇压,而且同时要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福利”。通过社会保险制度的建构和逐步完善,将工人的利益与国家社会安定捆绑一起,使得广大工人从现存秩序的诅咒者而变为现存秩序的维护者(Dieter Schwab,2006)。

美国在2008年与20世纪30年代一样,并未削减社会保障开支。2008年2月起,美国采取一系列紧急法案、措施应对危机。在社会保障方面,主要是采取积极性的支持措施,包括大幅增加对社会救助的联邦政府拨款,核准慷慨的补助金,并延长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期限,为较长时间无法找到工作失业者提供一定的经济安全保障,让失业者能继续享有医疗保险,以保护家庭收入、改进社会安全网(Gary Burtless,2009)。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也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强烈影响,但其正面推动效应凸显,负面紧缩效应则相对消隐。由于以往的雇用保险无法保障最容易失业的非正规人员在失业期间的生活,日本为应对危机扩大了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2008年出台的《强化社会保障紧急对策》将非正规劳动者纳入社会保险(阿部诚,2010)。显然,危机时刻发展而非限缩社会保障的改革之路,起到了良好的经济效果、社会效果,维护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全社会团结起来共渡危机。

结论

时至21世纪,经济危机仍然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因。2008年发生的世界金融危机,再次使得各国的制度与主流思潮面临巨大挑战。危机下,社会保障制度何去何从,其方向并不明确。其经验教训有:

一方面,社会保障固然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但如果社会保障超越发展阶段,有可能陷入发展不可持续,甚至导致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的困境;另一方面,危机的发生、发展,往往对社会保障具有巩固强化、扩展效果。其根源在于,社会公众的安全需求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存在着正向关联。越是危机时刻,整个社会对社会安全、稳定预期的需求越是旺盛。危机导致失业人口大幅增加、通货膨胀严重,更需政府加大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必须意识到,社会保障诸项开支水平和变动,是衡量经济状况与危机情形的重要指标。当社会救助、失业保险项目开支大幅上升时,标志着失业率大幅提高和衰退期的到来。1930年前后,德国施行的社会保障紧缩政策加剧民众的强烈不满,导致社会严重动荡(姚玲珍,2011)。类似情形的反复发生表明,在经济危机到来时,强行紧缩社会保障开支、降低社会保障水平,实属南辕北辙,会产生严重的负面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改革的首要目标和根本宗旨,是确保社会成员的“安全”,进而提升其幸福。为此,本文的结论是,经济危机时刻更应强化对公众基本需求的保障,政府与社会应合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完善;与此同时,兼顾提升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及其运行效率,削减不必要的开支和项目。

参考文献:

1.郑秉文.欧债危机下的养老金制度改革—从福利国家到高债国家的教训.中国人口科学,2011(5)

2.姚玲珍.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王琬.德国社会医疗保险组织体制:发展、变革与绩效.社会保障研究,2011(2)

4.Nicholas Barr著.郑秉文,穆怀中等译.福利国家经济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5.[日]渡展洋.现代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建和政党政治的变动.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编.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兼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6.[德]Claus Offe著.郭忠华等译.福利国家的矛盾.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7.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商务印书馆,2000

8.[英]贝弗里奇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组织译.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9.黎建飞.社会保障法(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0.Dieter Schwab著.郑冲译.民法导论.法律出版社,2006

11.[美]Gary Burtless.经济危机背景下的社会保障:美国的经验.社会保障研究,2009(2)

第8篇: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范文

一、社会责任会计研究进展分析

(一)企业社会责任研究1924年,美国的OliverSheldon首先提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概念,但对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美国学者曾为此发生过激烈争论。20世纪30年代,AdolfA.Berle与E.Merrick Dodd两位教授为此引发了著名的“哈佛论战”。AdolfA.Berle(1931)、米尔顿,弗里德曼(1987)、F.A.哈耶克(2000)等运用传统企业理论、企业利润最大化等观点坚决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而E.Merrick Dodd(1932)、哈罗德・孔茨(1993)等则从商业道德、福利经济学等角度赞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目前,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世界银行、欧盟也关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分别对此进行了阐述。美国全国会计师协会1974年发表的“企业社会行动领域”研究报告指出企业社会行动分为参与社区活动、人力资源开发、实际资源利用及环境维护、提品或劳务四个部分。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提出的“全球协议”要求企业承担维护人权、正当劳工和环境标准责任。我国学者绝大部分赞成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刘俊海(1999)、卢代富(2002)、李立清、李燕凌(2005)等分别从法学、企业性质、政治学、社会学等角度分析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合理性。我国大多数学者(宋献中等,1992;吴俊,1994;刘华、曹钻,2003;等等)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对职工的责任、对社会及本地区的责任、对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对消费者或顾客的责任和其他社会责任。另外,宋献中(1997)、刘秀琴(2003)、李健(2006)等指出企业还应承担诚实信用的商业道德责任和对政府的责任。

(二)社会责任会计理论框架研究关于社会责任会计理论框架问题,国内外学者涉及的研究内容较为广泛,其研究重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一是社会责任会计的内涵与本质。美国会计学家David F.Linowes-指出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在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中的应用。David进一步提出了“社会责任会计是衡量和分析政府及企业行为的社会公共部门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果”,奠定了社会责任会计研究内容的基本框架。S.C.Mobley(1970)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整理、衡量分析政府及企业行为所引起的社会和经济结果。Ahmed Belkaoui(1984)则认为社会责任是测定和报告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一般带来不利影响时防止和处理这些消极因素并加以恢复和补偿的有关事宜。可见社会责任会计的使用范围从公共部门扩展到整个社会,最终将企业与社会间的相互关系作为研究的重点。托尼,蒂克(1984)对社会责任会计产生的背景、社会责任的内涵及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模式进行了论述。特雷佛,干布林(1984)除了对社会责任的概念进行探讨之外,还对未来社会责任会计方向进行了预测。在吸取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国会计学者发展和补充了一些新观点,陈今池(1998)提出社会责任会计是从宏观经济角度计量反映企业社会目标的执行情况。葛家澍(2001)提出社会责任会计是把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努力与成就通过一定的会计方法加以衡量和报告。而相当一部分国内学者(宋献忠等,1992;吴俊,1994;刘秀琴,2003)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社会责任与会计学的有机结合,是把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当作社会责任并以此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可以看出,对于社会责任会计主体,有的认为既包括政府又包括企业,有的认为仅包括企业。阳秋林(2003)对此的看法是,社会责任会计应用的范围是企业,而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则是全社会。

二是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AAA)发表《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提出的第4个会计目标要求会计应该有利于保护资源并报告其管理情况、有利于履行社会职能和社会控制。1973年,Trueblood委员会提出《财务报表的目的》报告中要求企业会计报告企业活动影响社会环境的信息。Gray etal(1987)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采用一定方法向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计量并报告其履行的社会责任情况。我国关于社会责任会计目标的研究主要有一元论和二元论,其中大多数学者(宋献中,1997;钟子亮,2001;刘华、曹钻,2003)认为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包括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基本目标是提高社会效益;具体目标是提供社会责任信息。而李冬生、阳秋林(2006)则将上述两个目标称为最终目标和基本目标。有关社会责任会计目标一元论的观点基本上是上述二元论观点的基本目标或具体目标中的一种。陈今池(1998)认为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是对各会计期企业经营活动所实现的净社会效益或社会收益进行鉴别和计量;喻小明、万玉兰(1999)认为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是计量、揭示企业的经济行为所导致的社会费用(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社会效益)。许家林(1997)、张亚梅(2001)指出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是计量和报告企业各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为相关客体提供社会责任会计信息。

三是社会责任会计的假设与基本原则。李昕(2002)认为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依然是社会责任会计的基本假设与前提,但在其内涵上要赋予有别于财务会计的新内容。赵娟(2005)指出社会责任会计假设对传统会计假设既要继承,也要有所修正和扩充。基于此,宋献中(1992)、钟子亮(2001)、李昕(2002)、赵娟(2005)等认为社会责任会计的假设包括扩展的会计主体假设、可持续发展下的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多重计量假设以及环境价值假设。在会计原则研究方面,宋献中等(1992)、邓小洋、胡宏亮(1996)、李昕(2002)等认为社会责任会计除适用传统企业会计原则外,还应强调社会性原则、充分揭示性原则以及政策性原则。姚正海、孙自愿(2003)、阳秋林(2005)等则提出了强制和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另外,姚正海、孙自愿(2003)提出了可控性原则、灵活性生原则、预警性原则;阳秋林(2005)提出了谁投资谁受益、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以及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四是社会责任会计的对象与要素。社会责任会计的对象首先要增加社会责任内容。宋献中等(1992)认为社会责任会计的对象是社会责任,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时的社会净收益。文建平(1999)认为社会责任会计的对象是社会收益。吴俊(1994)、喻小

明、万玉兰(1999)认为社会责任会计的对象是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及其履行的情况。另外有学者(祁新娥,1999)从资金运动的角度来阐述社会责任会计的对象,认为社会责任会计的对象包括企业经济活动引起的社会资源的消耗即社会成本和企业经济活动对社会的贡献即社会效益两大方面。社会责任会计的要素主要有“四要素论”、“五要素论”、“六要素论”三大观点。“四要素论”认为社会责任会计要素包括社会交易、社会资产、社会负债和社会损益四项内容。“五要素论”认为社会责任会计要素包括社会资产、社会负债、社会效益、社会成本和社会净收益或净损失(何红渠,1999)。“六要素论”是在传统会计要素加以扩展增加社会责任内容,即社会资产、社会负债、社会产权、社会效益、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或社会净收益(文建平,1999)。阳秋林(2005)认为,社会责任会计除了核算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外,还应反映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收益四个方面的内容,建议将其作为会计要素加以正式记录并列人会计报表。由于社会责任会计增加了社会责任内容,必然有着自己独特的概念体系,所以许多学者(宋献中等,1992;陈今池,1998;钟子亮,2001;李昕,2002)对此进行了探讨。综合起来,社会责任会计使用的会计概念主要包括社会经济业务或社会交易、社会成本、社会效益、社会收益、社会产权、社会资产以及社会资产净额。由于社会责任会计最终要反映净社会效益,因此要求鉴别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祁新娥(1999)认为社会成本包括人力资源耗用的社会成本、环境污染成本、社会管理成本和其他社会成本;社会效益包括对社会的贡献、对人力资源开发的贡献、对环境和资源的贡献以及对产品质量的贡献。而岳彦芳、袁晋芳(2005)认为社会责任成本包括环境成本、资源成本、消费者责任成本、社区公益成本和其他责任成本。邓小洋、胡宏亮(1996)、宋献中(1997)、刘秀琴(2003)等认为社会成本包括社会物耗成本、社会人工成本、土地使用费、资源损耗成本、环境污染成本、社会管理费和其他社会成本等,而社会效益包括产品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就业效益、社会保险及教育效益、外援效益以及其他效益等。

五是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与报告。由于社会责任会计研究内容的广泛性和游离性,而且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往往并不进入市场交易,没有交易价格,使得许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难以计量和确认(李昕,2002)。对于社会责任会计计量单位,绝大多数学者主张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货币计量为主,同时兼用实物单位,甚至文字说明等多种计量属性。对于社会责任会计计量基础可以是实际成本,也可以是现行成本、重置成本、机会成本、替代成本等。Laurent Leduc(2001)的《社会责任计量》对社会责任计量进行了研究。刘华、曹钻(2003)将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方法分为货币计量法和非货币计量法两大类。非货币计量法主要是指文字表述法。而对于货币计量法,刘华、曹钻(2003)认为主要有支付成本法、成本收益法、替代品评价法、恢复或避免成本法以及社会公正成本法或法院裁决法;邓小洋、胡宏亮(1996)等认为主要有客观历史成本与主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机会成本法、间接评价法、社会公正法、预防成本法、影子价格法等;此外,宋献中(1997)、何红渠(1999)、李昕(2002)提出了调查分析法,根据调查的方法不同又可以分为投标博弈法、比较博弈法、无费用选择法、优先性评价法;而阳秋林(2003)则分资源种类介绍了多种社会责任会计计量方法,即针对不同的资源分别采用上述不同的计量方法。

由于社会责任会计的具体目标是提供社会责任信息,因此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定必然影响到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Mathews(1995)指出社会责任会计应报告企业有关产品、职工利益、社区活动及环境影响的信息,Gray etal(1987)、Mathews(1993)对这些信息的具体内容作了研究。我国绝大多数学者(吴俊,1994;宋献中,1997;喻小明、万玉兰,1999;刘华、曹钻,2003)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应反映和核算对职工的责任、对社会及本地区的责任、对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对消费者或顾客的责任以及其他社会责任。张惠中(1994)指出尽管其他社会责任越来越受重视,但却不应减低对企业收益的重视,企业所应履行的社会责任,首先应能满足业主或股东的要求,保证企业获得收益。所以张惠中(1994)、何红渠(1999)等指出企业还应同时承担和反映收益方面的贡献。另外,宋献中(1997)、李健(2006)指出企业还应承担诚实信用的商业道德责任;刘秀琴(2003)认为企业应该履行和报告对政府的义务。而且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企业应履行的社会责任也会产生某些变化,其内容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刘长翠,1997;田昆儒,1998;刘华、曹钻,2003)。

与其他会计信息相比,社会责任信息计量单位不限于货币计量方式,社会责任会计应同时采用定性披露和定量披露多种方式得到一致认可,也有学者将其称为非会计基础型披露和会计基础型披露,并尽可能地采用会计方法进行披露。总的来说,社会责任会计报告可以分为简单模式、中级模式和高级模式(宋献中,1992;何红渠,1999)。简单模式包括叙述性反映、在现有报表添加新项目、附注。中级模式是指运用一定的独立报表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如污染报告、社会责任年度报告、环境交易报告。高级模式的社会责任报告结构完整,以货币单位对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进行计量,并编制有关的社会责任报告,如社会资产负债表、社会损益表和增值表。刘秀琴(2003)、罗金明(2006)建议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应循序渐进地由简单模式逐渐向高级模式推进,并实行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制度。阳秋林(2005)则认为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采用独立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将是未来发展趋势。为了增强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完整性,宋献中等(1992)、Hess,David(2001)等建议制定社会责任会计、审计与报告标准。

(三)社会责任会计实证研究美国等西方国家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与实践相对较早。Kottert和Hesktee(1992)发现企业文化建设好的、以职工和顾客为导向的公司财务反应远远优于企业文化差的公司。Rao&Hamilton(1996)、Frootman(1997)、Terry L.Besser&Nancy Miller(2001)、Homer H.Johnson(2003)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承担社会责任并报告相关会计信息能够增加企业的利润和提高公司价值,不合法的和不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能够对公司的财务表现产生负效应。Bermaneral(1999)通过分析公司与履行社会责任有关的财务表现,得出的结果没有规律可循。

我国社会责任会计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社会责任会计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阳秋林(2002)分析了2000年5家公司的年报,表明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总体水平不高,经营效益好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要好于效益差的企业,国有企业及集体企业要好于私营企业。黎精明(2004)分析了6家公司的案例,指出我国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内容很不全面而且主要是叙述式说,明。肖淑芳、胡伟(2005)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2、2003年环境信息披露的实证分析指出,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目前存在着环境信息披露比例不高;披露内容不完整,披露方式不规范,行业间可比性差;环境信息质量较低,实用性差,缺少对公开披露环境信息的必要鉴证;有关环境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准则不够完善等问题。陈玉清、马丽丽(2005)通过查阅2003年78家电子通讯行业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季报、半年报和年报,发现无一家自愿披露定量的社会责任信息,自愿披露定性社会责任信息情况也甚少;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真实社会责任贡献信息与股价的相关性不显著,对股价的解释能力较弱,信息使用者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不关注。郭锐等(2006)通过对辽宁省上市公司2003年年报的分析发现,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对股票价格无明显影响,市场对社会责任信息反映不灵敏;上市公司对公益、环保等社会公众利益的重视程度不够。从上述实证研究可见,我国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总体水平不高,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还没有引起信息使用者的足够关注,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市场效果不明显。为此不少学者(刘秀琴,2003;刘长翠、孔晓婷,2006)建议我国应建立完善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和审计制度,强化相关法律法规,指导并监督企业开展社会责任会计与报告实务。

(四)环境会计与资源会计研究环境会计研究曾是社会责任会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后来逐渐成为一个单独发展的会计理论分支,但在部分内容上仍存在一定交叉,故其研究成果也会影响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某些内容。国内外环境会计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已有成果为我国研究循环经济理念下的社会责任会计体系建设问题奠定了一定基础。与此同时,环境会计确认、计量以及规则方面研究不足的教训也可为研究社会责任会计提供借鉴。

环境会计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英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界(Jensen D.&C.Unger,1991;Lehman,Glen,1999;NicolasAntheaume,2004)都积极进行环境会计的研究,逐渐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已颁布《环境负债会计》等公告,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已颁布《环境成本与负债:会计与财务报告问题》、《环境绩效报告》。Brian B.Stanko etal(2006)对美国环境会计规范的发展及要点进行了总结,并进行了客观评价,指出目前环境会计实务的难点仍是环境负债的计量和报告问题。有关国际经济组织和会计职业组织也采取多种措施来推动这一专门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如联合国会计与报告国际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已连续在几次会议上讨论了环境会计报告问题并出台了专门性文件(《环境成本和负债的会计与财务报告》、《企业环境业绩与财务业绩指标的结合:生态效率指标标准化的方法》),并建议各国研究相关的会计准则。我国对西方环境会计思潮的介绍与认识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多数学者认为,葛家澍教授等的《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一文是我国开始环境会计研究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会计学会已设立“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来推动环境会计的研究,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已有孟凡利(1999)、李连华(2001)、许家林、孟凡利(2004)等出版专门论著对此进行研究,一大批学者(王立彦等,1998;耿建新、焦若静,2002;李建发、肖华,2002;等等)撰文对环境会计理论结构、环境会计报告等进行了理论和实证探讨,许家林、蔡传里(2004)还对1994年至2003年间我国学者在环境会计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我国环境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内容基本成型。

资源会计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其研究范围虽然较为广泛,但从其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核算等方面看,亦与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内容有很大关联。对资源核算问题的研究,会计理论界早就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并且取得了很多成果。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及其他职业团体、研究机构在石油天然气会计问题上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至今已先后颁发了多份与石油天然气会计核算问题有关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及研究报告,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制定并实施了其本国的油气会计准则或规范。Sidney Davidson(1970)的《现代会计手册》介绍了美国会计理论界在资源会计方面的研究成果。Lee J.Seidler等的《会计师手册》、HarryI.Wolk等的《会计理论》也专门介绍了石油天然气和其他自然资源会计问题。我国学者(翟新生,1997;许家林,2000、2004、2006;林金高,2002)在资源会计特别是石油天然气会计研究方面也已取得丰硕成果,部分成果已经体现于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中。资源会计研究取得的成效,也为我国确立在循环经济理念下研究社会责任会计体系建设创新问题,并将其研究成果逐渐移植于相关会计规范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二、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不足

国内绕社会责任会计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总体上社会责任会计还处于不断发展和摸索阶段,尚未形成完善、严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目前社会责任会计研究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一)缺乏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责任会计的成果由于文化、法律、经济等的差异,特别是对可持续发展模式认识的差异,国内外学者和机构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并不一致,即使我国不同学者的认识也存在差异,最终导致了众多学者对社会责任会计报告内容认识的分歧。目前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包括对环境会计和资源会计的研究,主要是从传统经济发展的末端治理模式出发来研究会计问题,不能适应发展循环经济对会计发展的要求。如上述研究主要侧重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忽略了再生资源的利用和资源再循环,没能很好地将遇到的循环经济问题纳入会计研究的范围。

(二)缺乏对体现循环经济理念的社会责任会计要素、会计概念系统严谨的研究首先,目前对社会责任会计概念的研究较少且不够严谨,如社会责任会计究竟有哪些要素还存在严重分歧,社会成本、社会效益究竟包括哪些内容还远没有形成共识;其次,由于目前研究主要从传统经济模式或末端治理模式角度研究社会责任会计问题,对社会责任会计要素及会计概念的研究很难体现循

环经济的要求。因此,要推动体现循环经济理念的社会责任会计工作,就必须解决好社会责任会计相关概念问题。

(三)缺乏对社会责任会计确认与计量的研究社会责任会计最终应该能够计量并报告企业的社会收益,而社会收益是社会效益减去社会成本后的余额。前述研究对如何确认、计量社会资产、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研究不足,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方法缺乏可操作性,这些必然影响到社会责任会计的实施。

(四)缺乏对社会责任成本分配的研究企业生产产品时由于耗用资源、污染环境等要承担社会责任成本,此时就存在两种以上的产品要共同承担某一项社会责任成本的问题,因此需要对该项社会责任成本在不同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若不考虑各种产品耗费的资源多少或环境的影响大小,直接按传统的产品成本分配方法,可能会导致资源环境友好型产品丧失市场份额,从而引起企业的次优化决策。所以在循环经济理念下,必须考虑产品耗费的资源多少或环境的影响大小等因素来进行社会责任成本的分配,但目前此类研究甚少。

(五)缺乏对体现循环经济理念的企业综合业绩考核或生态效率评价方法、指标的研究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实现企业目标和社会目标的统一,意欲通过提供社会责任信息引导企业、投资者及其他相关者做出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决策。采用什么指标来考核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综合业绩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然而目前此类研究较少。

(六)缺乏对社会责任会计报告、制度准则以及监督机制的研究目前西方国家的社会责任会计主要围绕计量、报告问题,最终提供有用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并建议制定报告及审计标准(Hess,David;2001),我国研究社会责任会计体系建设问题也应该在此方面有所突破,以指导并监督企业开展社会责任会计与报告实务,促进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完整性。

三、社会责任会计体系建设与创新构想

(一)循环经济理念下社会责任会计体系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这一研究的目标是确立地位,界定内涵。主要针对目前人类所共同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立足于推行循环经济理念,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大循环成本理论、社会成本理论和生态经济学等理论,厘清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责任会计之间的理论关系,明确社会责任会计的建立和完善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及推行循环经济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解除目前理论界、实务界对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责任会计的模糊认识。在此基础上,初步界定企业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成本、社会责任负债和社会责任效益的内容,以便为进一步准确界定社会责任会计要素概念提供理论铺垫,弥补目前对社会责任会计某些要素认识的分歧。

(二)循环经济理念下社会责任会计体系建设与执行的实证研究这一研究的目标是了解现实,总结经验。主要是对一些发达国家和我国的社会责任会计体系建设与执行进行实证研究,客观地评价各国在社会责任会计体系建设与执行方面体现循环经济理念要求的情况,并总结经验教训,如是否认同循环经济理念、强调循环经济下企业应该承担哪些社会责任、会计如何反映和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如何考核企业履行循环经济理念下的社会责任业绩等。通过调查访谈和实地研究的方式了解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供求状况以及企业贯彻循环经济理念、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为构建符合我国实情的社会责任会计体系框架和规范建设提供基础数据,为设计相应的社会责任或企业综合业绩考核指标创造条件。

第9篇: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科建设;区域经济;社会服务

学科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基础与发展平台,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包括科学研究、学科交叉与融合等,是学科的内涵延伸和升华,学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建设和发展水平。许多人认为学科建设是本科院校的事情,对学校的一切包括社会声誉和地位起重要作用;而高职院校重点是抓专业建设,注重学科的外延发展、学科的组合与应用,关注的是社会需求与反应。然而,专业是建立在相应学科基础上的一个学科群落,一个专业可能要求多学科的综合和支持,而一个学科可在不同专业领域中应用,离开了学科建设和发展,专业建设根基就不牢固。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各学科如何进一步建设,成为研究者们思考与探索的重要问题。国外高职教育是通过与企业合作办学,利用双方资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国内许多高职院校借鉴国外经验,积极与企业合作,加强了学科建设的针对性,但还存在不足:(1)学科建设中以科技创新为起点的多学科综合和可持续发展问题;(2)校企合作的深度问题。这些是高职学科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校结合区域特点开展学科建设,积累了以下一些经验。

一、学科建设的目标

高职院校的学科建设必须明确自己的社会定位,根据专业建设发展需求确定重点建设的学科、目标以及如何建设等。学科建设的目标不是学科繁荣,而是通过学科建设提高专业水平;高职生中有许多人会成为管理者或技术骨干,尤其是对工科学生来说,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才能掌握机器的原理、性能等,才能深入到技术和工艺的内部,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进而成为引领职业技术发展的前沿人才,这也是高职与中职教育的区别,体现了学科建设的必要性。我院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学科建设,建设实用性强、区域特色鲜明、体现技术发展的学科和课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二、学科建设的实施

(一)以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特色

办学理念和特色是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对师生员工起着目标引导与行为激励的作用。生源的不断减少是高职院校面临的突出问题,学校面对的是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选择,如果没有特色和社会影响力,将会被淘汰。学科特色和专业特色是最重要、最具直接影响的特色,只有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融合地方经济特点办出特色,才有竞争力,才能在地区相关产业发展中起到创新和主干作用,学校才能成为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开发基地,否则将使学校陷入生存危机。我院依托行业与企业进行学科建设,注重学科的整合与配置,建设“专业群”,基于应用提升学科水平,“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塑造成为身体、心理、智力、创新能力、道德素质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学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并重

基础知识是学生成长与终生发展的平台,重点建设基础学科既是学科建设自身的需要,也是教学的需要,要在基础学科平台上进行专业学科、交叉学科、前沿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下面以化学工程为例来进行分析。

1.学科建设与学生发展

化学工程是我院的传统专业,随着江苏“四大医药板块”的形成和连云港石化行业的大发展,迫切需要懂生产工艺、产品分析及销售等高端技能型人才;化工类专业基础相似,岗位性强,技术密集程度高,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不是简单的操作技能,也不是单纯的经验积累,而是要对整个流程及所在岗位工艺原理、设备特征有较深入的理解,也需要相关的环保、安全、节能、经济核算等基础知识,因而高职学生要有一定“度”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基础,这离不开学科建设。

2.学科交叉与重组

学科交叉、带动和辐射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学科建设不是单一学科的建设,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基点统筹规划,从多学科综合、互动、协调发展的角度实施学科的分化和整合;根据学生特点及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我院化学工程学科建设以服务于应用化工、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和工业分析与检测等专业群为目的,在发展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的迫切需要下进行学科建设,包括四大化学、化工、机电、信息、外语等基础学科的建设,以增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3.学习环境与氛围

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的另一重要方面,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加强与国外学校的交流合作,学习国外办学经验,我院与韩国、法国、美国、日本等有关学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能够激励学生形成优良品行、远大的抱负,体现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师的学风与教风深深影响了学生。

(三)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综合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一直是高职院校多年来改革的重要方面,然而成效不大,主要是由于校企双方的价值取向不同,难以形成共同的利益基础,不能很好把握教学和生产的结合,如果只重视生产,不重视教学和学科建设,忽视“培养人才”,学校对企业便产生怀疑;如果过分强调教学,忽视企业“生产”,使企业对合作失去动力;许多“生产型”实训基地也是如此,能够真正做到对学科建设起作用的校企合作并不多见。

我院引进设备工艺先进、管理水平高的骨干企业进校园,共建校内生产型实训工厂和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用于生产、创造利润,同时以生产环境培训学生;将应用开发类的企业难题和生产实例融入教学,让学生参与项目的研发,企业将研究成果用于生产;依托实训基地,实施“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学,按照企业化要求对学生进行培训和考核,企业通过考核引进人才。已创建60余个实训基地,融教学、职业院校共享、培训、研发、技术服务、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为江苏虹港石化等多家企业提供职工培训和研发合作,提高了基地的设备运转率和综合效益。通过创新工作基地的建设使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新技术应用水平在项目的开发应用中得到提高。企业全面参与建设过程: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的建设等,为企业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

(四)以科研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只有重视科研,才能建设学科、发展学科,进而整合学科、提升学科,没有学科建设作基础和带动,任何专业建设都只能在低水平徘徊。提高师生的科研意识和水平,鼓励师生多搞项目、多搞科研、多出成果、促进学科建设,也是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具条件。

本校以科技服务拓展专业发展,教师积极参加“科技专家进企业”等活动,仅医药化工学院每年参与技术服务的教师就在10人以上。2年内与企业合作申报省、市级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10项以上、专利8项,科研项目经费累计超过百万元。通过科技服务,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科研工作,可以使学生对某项目领域的相关知识理解和掌握得更透彻,科研成果进课堂、进教材,以强化学科建设。

(五)建设高层次的“双师型”学科梯队

学科梯队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和补充,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学科前沿信息,加强高学历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丰富和高层次人才集聚的优势,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技术服务,解决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双方共同开展科技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人员、转岗再就业人员提供多个工种、多个层面的技能培训。按照“数量保证、结构合理、素质过硬、整体优化”的原则培养和引进人才,建成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优秀创新团队,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从企业聘请行业资深专家作为兼职带头人,承担学科建设规划、方案设计、教师培养等工作。

三、学科建设基础上的专业建设

高职学科建设应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和本地区的经济特色,面对区域高新技术支柱产业及相关产业应用性较强的前沿领域,以确保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校企共建学科建设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创建产学研结合的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应用于实践;企业将最新的行业信息和实践结果及时、准确地反馈回学校,避免学科发展方向的偏差。根据岗位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和行动领域,引导课程设置,培植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机制,专业间相互支撑,带动专业群的建设。

(一)重组课程体系

由学科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岗位群职业能力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等要素分解和量化,重组课程体系,使课程内容包括整个生产和管理过程,进行“教、学、做”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构建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衔接的职业能力课,与生产和就业紧密结合,建立动态和开放的标准评价体系。

例如我校医药化工学院以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为依据,以产品的合成、复配、分离和分析的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融入职业资格标准,引入完整的工作结构,工学结合,将课程分解成以“实际、实践、实用”项目为载体的学习单元,即以“典型产品的生产过程”为教学项目,使学生经历完整的工作程序,完成完整的生产工作任务并获得有意义的成果,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将认知学习、能力训练、问题探究融于一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带动知识点的学习。其中,涉及到多学科综合知识,包括化学化工、机械、电子、自动化等。我们在药物合成技术课程建设中与江苏德源药业、连云港盛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深层次的合作关系。

(二)精品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

校企合作编写特色教材,开发精品开放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工作,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实现培养目标的保证。我校以“药物合成技术”、“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高职高专英语》等省级精品课程带动其他各门课程的建设,无机化学、化工原理、外贸单证操作等课程被列为全校重点建设的精品开放课程。教材建设是专业建设中的重要方面,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保证,根据学校的定位、特色及专业培养目标,我们认真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编写研究,已有省级及以上精品教材多部。

(三)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反馈学科建设

构建贯穿于“学业与职业”全过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建设学校、社会、企业多元化质量评价机制,实现职业技能鉴定与教学质量评价的接轨。每年举行1-2次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审议人才培养方案,指导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通过与企业行业交流,了解技术不断革新的形势下对岗位能力的要求和需求,作为制订招生计划和教学改革的依据;通过教学督导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建立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体系,随时了解教学中的不足;采用书面测试与其他评价的多样化方法,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将评价和指导伴随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坚持毕业生回访和跟踪调查,了解他们的岗位信息及对课程设置的建议,作为每年修订教学大纲的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