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西方文化思维差异范文

中西方文化思维差异精选(九篇)

中西方文化思维差异

第1篇:中西方文化思维差异范文

关键词:文化意识;思维方式;差异性;比较

一、前言

纵观古今中外,一个民族的文化核心是其哲学思想,历经原始的选择和历史的淘洗形成相对稳定、经久不变且可以被普遍接受的思维方式,这不仅决定了人类观察世界的方式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决定了人类一切物质文化活动和精神文化活动发展的方向。因此若要揭示合而不同或殊途同归的事物表象后不被人察觉的事理逻辑,找出最为重要的、影响人类文化出现差异性的核心因素,必然要从文化结构入手,探源文化意识与思维方式差异性。自古以来,中国文化结构始终以“三元(源)化生万物说”“一元四素全息论”为基础;以“天人合一”为基本观念;擅长圆道思维;求宇宙万物动态的平衡关系。而西方文化结构以“四根说”“机械、还原论”为基础,以“主客二分”为基本理念,倾向于线性思维,求宇宙万物静态的存在原理。本文以此为线索,探源并厘清中西方文化意识与思维方式差异之所在。中西方文化意识与思维方式差异性探源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各国文化间的交流、融汇日益频繁和广泛,以及纷繁的外来文化成果和各种文化思潮的渗透,对于中西方文化意识与思维方式的比较研究以及差异性探源,有助于人们进一步深入了解和研究中西方文化,并以积极正确的态度看待民族文化差异。

二、三元(源)化生万物说与四根说

《子华子・大道》说“大道有源,其源甚真,名曰空洞,空洞无有,是生三元”,三元决定着天地万物的内在本质,造就宇宙万象的千姿百态。此三元按特质分为:物元(源)性物质、质元(源)性物质、体元(源)性物质,因其万物各具阴阳显隐特性又可分为显态三源物质与隐态三元物质,前者是后天类物质,后者是先天类物质。以人为例,人之性命,性是先天的是隐态质元,与隐态物元共同构成全息物元体系;命是后天的是人体显态质元与显态物元构成体元体系。以自然为例,江、河、湖、海为显态物源;波、粒、磁场为隐态物源;水、火、风为显态质源;气、光、音为隐态质元。而物质按不同属性又分为金、木、水、火、土五元素,这是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在天形成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五星;在地上生成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在人便对应仁、义、礼、智、信五德,这五行既相生(金生水生木生火生土生金)又相克(火克金克木克土克水克火),从而把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性质都纳入一个整体中、一个循环的系统中、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中。西方古代“四根说”认为世界是由水、火、土、空气四种物质构成,它们是组成各种物质的基本元素,各自独立可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形成万物,在“爱力”与“憎力”的作用下产生“离”与“合”的结果从而引起万物的变化,这种重构成而轻联系的思想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还原论,于是在近代科学形成的过程中开始产生了原子、中子、分子的概念,四根说的消失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一元四素全息论与机械说、还原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全息论”是一种整体论和系统论,强调整体与局部互相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主张隐显共探,阴阳同观的。又讲“一元四素”,《德道经・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为正”;《子华子・大道》曰:“元,无所不在也。人能守元,元则守之;人不守元,元则舍之”;《道德经・二十三章》:“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春秋繁露・重政》曰:“元者,为万物之本”。这里的“一元”指的是德与道,“一”是德的数喻,“元”即是道。它们是万物之本源宇宙之核心并决定宇宙万物整体的基本形态,生万物、化万象,驰于万物之间骋于万象内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关于“一元”的辩证关系详解和深刻意蕴都隐含在老子的《道德经》中。“一元”是生成万物的根本,象、数、理、气是构成万物整体的基本元素。“象”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常见的词语,常举天地万物之象来比喻人事。它也可以是一种观察的方法,观象知事即透过现象去看事物的本质,象析的方法包括万物本象和取象比类,《周易・系辞传》:“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见乃谓之象”“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数”可以是事物内在的逻辑关系,在《周易》中经常有复杂的“象”易之以简单的数,以数论万物变化的必然及规律性,比如道0与德1在《周易》中构成阴爻和阳爻用于“类万物之情”。

以数演象而推理“理”,即根据现象观察和数式推算,升华到理论层次,阐述万物的生成与变化,以加深理解,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周易・系辞》:“古者包栖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近取多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气”是动态的,通过不断地分散聚合存在于宇宙间,是万物变化的源动力,《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它也是万物生成的隐态精华,是一种能量形态,《黄帝内经・灵枢》:“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德源于天,气源于地,天德养神,地气养形。这四素由“象”到“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其中“气”是最难掌握的环节,气运生象便是数的演化分布从而形成整个世界的秩序,用“气”来顺证和反证“象”“数”“理”所产生的结论便是真理。与之相对的西方机械说、还原论,即个体论和方法论,因为常专注于事物本身的特征和功能,分析问题时往往着眼于局部,强调化整为零,比如将事物分解为元素、分子、原子、中子甚至更小,小到不能再小,再局部加和,通过对局部的认识把握整体。因为这种还原和拆分的研究方法,所以出现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机械式思维模式,用在生产上,如果机器坏了在局部换个零件,用在医学上便出现了内脏肢体的移植。直至近现代西方全息论、混沌学发端,才意识到这其中的巨大缺陷,终结了科学中的还原主义,现代的宇宙生成论更是彻底粉碎了机械说、还原论。

四、天人合一观念与主客二分理念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从宏观的发展演变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殷夏商周到春秋战国,第二阶段是秦汉到魏晋到隋唐到宋元明,第三阶段是清朝;历经第一阶段的巫祀文化到诸子百家争鸣,到第二阶段的儒学经术,到儒释道分化融合,到思辨儒学、理学,到第三阶段的古今文经学;从原始宗教转向理性主义觉醒,到以儒教为主的神学形态,到对儒家经典的批判与启蒙。历经上下数千年,“天人合一”的精神始终随之,遍涉儒释道三家,并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成为文化发展的基础缘由与深层根源,并形成中国文化绵延千年而一脉相承的特质。诚如著名哲学史家庞朴所言:“中国文化固有的特质和方向,基本的骨架和面目,在五四以前,却未发生过根本性的改变,更未出现过毁灭性的中断,这一点,说来像是一个奇迹。正是这一在世界文发展史中的特异现象,永远蕴含着迷人的魅力,经常拨动着人们的探索心弦”。

经诸多学者考证,“天人合一”一词出自宋张载的《正蒙・乾称》:“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可以成圣,得天而未使遗人”,是由汉代董仲舒在其《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中明确提出并发展成为哲学思想体系:“事各应顺于名,名各应顺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一,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但是天人合一的观念在原始巫祀文化中就已经存在,《周易・系辞》中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周易・干卦》)。直至后世诸子百家文人学者都立足于自己的学说解释天人合一观,按时间和社会发展的宏观逻辑看,出现了这样一条演化主线:神人以合——天人亲合——天人合德——天人合用——以性合天——以心合天,展现了他们对宇宙万物、人生百态多视角的思索,虽各家众说纷纭但都是围绕天人合一的基本原则,其宗旨是天、地、人和谐统一,强调人顺应自然,与自然一体,人与自然之间息息相通、密不可分。

北京大学乐黛云教授说:“西方常用镜子来强调文学作品的逼真和完全,中国常用镜子来强调作者心灵的虚静、澄明”,这便是西方文化强调主客观的分离,对世界的认识是对主体的外在对象进行综合分析,因此相对于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二元统一说,西方文化中讲求“主客二分”的二元对立说,由古至今历经了古性萌芽阶段到近代二元对立,到现代二元调和统一,到当代二元互动,贯穿于整个西方文化,遍涉各学术流派,成为西方文化演变的基因和根由。

五、圆道思维与线性思维

思维分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的思维是一种认识过程,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狭义思维通常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活动,不管是广义还是狭义,不论群体还是个体,皆出于既定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类心智的深层结构,决定着人类一切意识活动,随着历史的发展,相对稳定的深入人心,由自觉的思维活动变成不自觉的习惯性思维,由自觉的意识变成不自觉的无意识或潜意识,这就是所谓的深层心理结构,即荣格所言的“集体无意识”,古往今来一切文化现象皆由参与文化活动的主体在其思维方式的支配下因所需而创造出来的,因此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在于思维方式的差异,诚如国学大师季羡林所言:“东西文化差异之根本原因在于东西方思维模式之不同”。

因此对文化意识的研究,必然会涉及思维方式的探讨。国学大师季羡林说:“从最大的宏观上来看,人类文化无非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两大体系。其思维基础一是综合,一是分析。综合者从整体着眼,着重事物间的普遍联系,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分析者注重局部,少见联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欧洲的哲学倾向于在物质中发现实在,而中国的哲学则倾向于在关系中发现实在。”李约瑟如是说。自古以来中国擅长整体、辩证、以综合为基础的圆道思维,这是一种系统的、模糊的、感性的思维方式,具有直觉和顿悟的特征,包括整体论和系统论。万有存在具有循环往复的圆形运动规律,显著特征是首尾相衔、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结构状态和运动变化形式。和谐发展,是以心和、人和、天和为特征和指向的演进模式。不论是直观思维还是复杂思维,都是讲究整体性、连续性,把一切置于无始无终、万物归一、周而复始的动态平衡中;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和互动关系;打破“主客二分”并消解物我对立;主张二元融通以及矛盾的和谐统一。投射在自然观上便是强调物我不分,天人合一:与阴阳合道、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与鬼神合吉凶、与圆道合意。

《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太极图说》:“二气交感,化生万物”,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在中国传统阴阳观念中,人们常以“阴”与“阳”来解释万事万物中的矛盾是如何既对立又统一地存在,并以其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是如何运动变化的。此二者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对立即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比如冷热、昼夜、寒暑……而对立的阴阳双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比如黑白、上下,动静……矛盾的双方此消彼长,周而复始地循环于圆道之中。西方倾向于个体、逻辑以分析为基础的线性思维,不论简单还是复杂都是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演化并以后者否定前者为主要特征。相较于中国古代思维方式它是一种发散的、明确的、理性的思维方式,它注重分析、演绎和理性的逻辑与判断,强调无机的理性分析、排列与组合。反映在自然观上,便是物我相对,主客二分:个体独立、主客分离、化整为零、局部加和、整体拆分。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才有所悟,由世界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提出:“第二次浪潮文明特别着重提高我们把问题分解成各个部分的能力,而对把各个部分重新综合的能力,却很少予以鼓励。多数人从受教育时起,就善于分析,而不善于综合……今天我相信我们已处在一个新的综合时代的边缘。”“第二次浪潮文化强调孤立地研究事物,第三次浪潮文化则注重研究事物的结构、关系和整体……笛卡尔主义的思想家强调分析部分,而不惜忽略结构。系统论思想家强调……‘全面,而不是片断地观察问题’”。

六、总结

第2篇:中西方文化思维差异范文

从中西方电影看中西思维方式的异同

摘 要:中西方在思维上有着显着差异,这些差异如果我们不去了解,就会形成文化上的冲突、误解、隔阂,以至于在跨文化交际上出现问题,让我们不能很好的和西方人进行沟通。所以我们要对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异同进行一个研究。那么造成中西方思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具体的差异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本文通过对中西方电影的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对比,具体来展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

关键词:中西方思维;差异;电影

众所周知,中西思维方式存在着很多的差异,导致中西方的人们在生活习惯,风俗,信仰,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着大量的差异和不同,中西方的人们用不同的方法和视野观察着这个世界,对这个客观的世界作出分析和评价,所以他们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这是由于我们长期观察这个世界所形成的现实认识和凝聚的经验不同,所以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上有了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通过文化的一种,即语言,表现了出来。所以我们今天可以自由的探讨中西方思维的差异,形成了跨文化交际,以便消除中西方之间的隔阂,误会和冲突。首先,先了解一下中西方思维差异产生的原因。

我们知道,文学和哲学是密不可分的。民族文化和哲学给思维形式以其深刻的影响。哲学就是人类思维的一种具体反映。比如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就是人类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唯物主义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也就是说“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而唯心主义则认为,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是哲学中与思想、心灵、语言及事物等彼此之间关系的讨论及看法。有的人信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起源,而有的人信奉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才是第一性,物质是第二性,这就体现了人类之间思维方式的不一样。在中国,我们的先人主张“天人合一”“万物皆备于我”,崇尚的是和谐,万事皆以整体为大局;而在西方国家,注重的是“人物分立”,注重逻辑推理,个体思维,认为整体只有在个体对立中才能存在。

中西方民族的经济制度和地理环境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有很大的影响。西方国家临海较多,所以视野和思维相对开阔,他们的工商业和航海业十分发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生产,由此向外进行扩张和侵略,也把先进的技术带到了世界的各个地方;而同时期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大国,君主专政,人民则是靠天吃饭,气候条件好适应农作物生长,人民丰收则生活就过得好,而气候条件不好,农作物不生长,则是灾荒之年,加之与外界少有接触,所以就造成了国家封闭,人民思想落后的局面。

那么,中西方思维具体有哪些差异呢?这种差异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从电影中体现出来的民族性格来看。我们都知道,中外电影所表达的内容,艺术手法,思想结构,都有极大的不同。比如,在电影《高考1976》中,讲述刚刚恢复高考的那一年,一群年轻人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参加第一届高考,这中间他们相互帮助,相互扶持,体现出他们这个小团体共同奋斗的精神。而西方在同类型的电影中,则比较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有时候甚至强调个人拯救整个集体,或者个人拯救整个世界的英雄主义。美国电影《蝙蝠侠》,蝙蝠侠是美国家喻户晓的漫画英雄,是一个绝不杀生的的正义之士。在美国的超级英雄之中,蝙蝠侠是一个很贴近群众的英雄,他目睹父母被害而产生了亲手铲除罪恶的强烈愿望,晚上身着紧身衣、头戴面具、携精心打造的先进设备四处行侠仗义,并且有一个忠心耿耿的随从相助,这些都是美国式英雄主义的体现。

其次,从人物形象变形的方向逻辑来看,在中国的电影电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当中,尤其是在神话作品当中,总会出现一些关于变形的故事情节,闻名遐迩的《西游记》,里面出现众多的妖精,类似于白骨精,玉兔精,蜘蛛精之类,她们的造型从特点上来说就是全幻化成人形,或者人身+ x头,或许还来个尾巴,总之就在中国的神话世界里,变形的方向是从非人变成人。最经典的代表除去《西游记》还有《白蛇传》里的白蛇与青蛇、蜈蚣精、金轮法王、兔精,《聊斋志异》里的狐妖、树妖等等,可以说中国的电影电视剧在人物形象变形的方向上都大同小异。而从西方国家的电影来看,在人物形象变形方面则和中国的电影有着一些差别。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卡夫卡的《变形记》其中第一部分讲述了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巨大的甲虫”,父亲发现后大怒,把他赶回自己的卧室。第二部分,格里高尔变了,养成了甲虫的生活习性,却保留了人的意识。第三部分,为了生存,家人只得打工挣钱,忍受不了格里高尔这个负担。妹妹终于提出把哥哥弄走。格里高尔又饿又病,陷入绝望, “然后他的头就不由自主地垂倒在地板上,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气息”,死了。父亲、母亲和妹妹开始过着自己养活自己的新生活。从这个简单的内容可以看出这里的变形是从以人为中心向非人的方向变化。再比如说电影作品《猫女》和《蜘蛛侠》,这些电影从名字就可以很容易的判断出电影所表现出来的变形内容和方向。造成这些变形差异的原因是因为西方人更加热衷于探索未知的世界,而中国人则更喜欢把未知的事物纳入到已知的范围中,就像小孩子一样十分“怕生”不像西方人那般放得开,所以西方人是冒进的,而中国人是退守的;所以西方人不断地发明创造,而中国人却不断地反复利用;当西方国家大多数都已完成了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而中国大部分地区仍退守于农耕文明的位置。这些外在环境和社会发展进程的不同,不仅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同时也使中西方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导致两种文化发展得极大不同,我们从上述电影中可以得出中西方思维的如下差异:

1. 东方人重整体思维,而西方人重细节分析

东方人注重各事物组成的整体、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事物周围的各种具体环境与条件;西方人则注重个体事物的独立存在,注重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西方文化结构以细节分析居优,东方文化结构则以整体综合见长。如:在姓氏排列中,中国姓氏先是宗姓,辈份,其次才是自己的名字,突出的是氏族整体。西方国家则先是自己的名字,再是父名,然后才是族姓,突出的是自己。又如:在时间,地址的书写表达顺序上,中国人习惯以年,月,日从大到小依次为序,地址则是按省,市,县到门牌号码排序,突出的是从整体到个别的析出关系,西方人则与中国人的顺序表达恰好相反,突出的是个别到整体的合成关系。东方人从一开始就用整体性的思维分析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对潮汐原理的研究,如公元1世纪东汉时代的王充在《论衡?书虚篇》中明确指出潮汐运动对月球的依赖关系:“涛之起也,随月盛衰”。而西方人的分析性思维可以说始自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例如,用物体的属性来解释物体的运动。直至伽利略时代,他们才开始注意到物体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是在神学背景上产生的,原罪观念在西方根深蒂固。因此,西方人的道德指向是个人向自己负责,通过个人奋斗向上帝赎罪,由此引申出一条基督教义,即“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当上帝被否定了时西方又产生了社会原子观念:个人就是原子,不依靠任何人而存在,个人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略,信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这种个人本位的思想影响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亲人间界线划分明确,老少聚餐,各自付款,对孩子也非常尊重,进孩子房间首先要问:“我能进来吗?”强调以子女脱离父母独立生活奋斗为荣,乐于谈论个人一得之见。而中国以家族为本位。家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生活的宇宙,是一个生活的港湾,具有至高无上的凝结力。脱离家便是“游子”,强调“父母在,不远游”。家庭中有长幼关系,夫妻关系,要各安其分,各尽义务,即“尽伦”。

2. 中国人重形象思维,西方人重抽象思维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形象的东西,早在十九世纪中国“尚象”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偏重形象的思维方式,这种形象的思维方式在我们的汉字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汉字经历了古字到小篆,小篆到隶楷,再从繁体字到简化字的过程,可以说从古至今的演变都体现了汉字是典型的象形文字,绝大多数的汉子都是音、形、意结合的三维表意文字,其特点是由其形可以知其义,比如“碑,林,冰”,我们都可以从它们的形旁了解到它的意,或者从声旁了解到它的读音。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从字的构造来解释或者猜测词的意思或者读音。而英语是一维表音文字,读音与意义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抽象性极强,而且一词多义现象较多,虽然很多时候,我们可以根据拼音规则读出它的读音,但是完全揣测不出这些词语的意思。英语的抽象表达方法主要见于大量使用抽象名词,这类名词涵义概括,指称笼统,覆盖面广,往往有一种“虚”、“泛”、“暗”、“曲”、“隐”的魅力。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来讲,最能反映他们文化内涵,深度,思维方式的外在体现物就是承载和传承这个民族文化的语言和文字。中国人的形象思维在汉字这一块体现得无与伦比,而西方人的抽象思维也从他们的拼音文字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3. 中国人重曲线思维,西方人重直线思维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感受得到,中国人说话不那么直截了当,喜欢绕一些圈子,或者给听话的人留有一些余地,让大家在面子上都过得去;而西方国家的人喜欢直入主题,不喜欢兜圈子,今天要解决什么问题就直接切入,他们习惯将语义的重心放在第一句话说出,然后再把其他要说的内容成分一一补进,叙事多为先将重点的东西讲出来,重心在前。这就是所谓的曲线思维和直线思维,在有的时候有的方面,直线思维的人会节约不少时间,从而提高他们的办事效率,而曲线思维的人办事由于事前的铺叙太多,往往在人们看来做了很多无意义的事情,办事讲话的效率有待提高。总的来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圆形向内,顾左右而言他,而西方人的思维则是一条直线,注重和实际事物相关的程序,规则等一些东西。

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大致的了解到中西方思维的一些差异,这些差异是由于我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因素以及民族性格等原因造成的,所以我们要尽量的学习和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们的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在与他们进行交际的时候,才能有效的消除文化隔阂和文化冲突,才能实现我们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更好的与人沟通,联通世界。

 从中西方电影看中西思维方式的异同 从中西方电影看中西思维方式的异同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

从中西方电影看中西思维方式的异同

思维方式的差异看汉英翻译[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

[2] 林可济. “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 ——中西哲学比较的重要视角[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 邓炎昌. 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C].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4] 毕继万. 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5] 贺毅. 中西文化比较[M].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第3篇:中西方文化思维差异范文

关键词:中西文化;思维;语言;影响;观察

中图分类号:H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4-0152-03

思维方式可以看成是一个由知识、方法、 智力、 情感、习惯等要素相互作用及联系的复杂的有机系统,上述要素的特征及其结构对思维方式的特征、性质、类型起关键作用,最终对思维方式的差异起决定性作用[1]。语言、文化、思维方式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思维通过语言承载,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文化是语言与思维相互融合的积淀产物。

思维方式同时也是语言、文化间的沟通桥梁,属于人类文化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从深层次来说,思维方式作为人类文化现象中的本质体现,对人类的文化及行为有支配性的作用。因此,对中西文化的思维形态的差异性进行观察与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西两种文化魅力,同时也能提高人类整体思维能力,推动人类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一、中西思维形态的差异

(一)螺旋型思维和直线型思维

中国传统理念追求“夫大人者,以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乾卦・文言》),渴望达到天人同体同德的“圆满”境界。所以在语言表达上,无论是中国人说的话,还是写的文章,最终还会回归到原点。此种螺旋型的思维直接引起汉语呈螺旋式的结构,采取此方式针对某种问题进行说明,而不采取直接切入主题的方式。八股文章讲究“起、承、转、合”就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与之相反,主张“天人相分”的西方宇宙观,认为事物之间是独立的,并且是不断向前发展变化的。西方人认为说话和做文章直接表达优于间接表达,可以看到,英语语篇通常包含导入、主题、支撑和结论四个部分,一般按直线展开,切入主题后进行中心思想的阐述,其次对主题采取分点进行论述,最终获取结论。整个语篇为统一的完整体,其思想要与语义直接相关,辅助一些连接手段连接各段,形成直线流动的实体。

(二)整体思维与个体解析性思维[2]

汉语民族的思维具有整体性、 综合性和直观性的特点,特别强调内部和外部世界的统一。此思维模式一方面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达到认知,另一方面使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和谐得到认可。这种思维模式下的认识机制,使得东方人在人际交往环境中能准确捕捉对方的情感变化。以此可见,汉族人的思维方式有强烈的整体性,强调关于领悟的全过程及整体的感知,并对此进行类比及推理。而在西方人的眼中天人是对立的,主体的任务是解析客体的,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界,他们明确区分主体和客体、人和自然、精神和物质、现象和本质等并做深入浅出的研究分析,通常对待一个问题,他们会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思考,然后论证,最终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为止。著名学者季羡林有过评价,“东西方文化最根本的不同表现在思维模式方面,这是其他一切不同点的基础和来源, 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而西方则是分析的”。

二、中西思维形态的差异影响着

汉英语言的发展(一)整体思维与个体思维形态下的差异

1.汉英语言在表述上存在笼统与精确之分

在中西方思维形态的差异性影响下,汉英两种语言在关于语言词汇或语句的表达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国传统思维形态影响下的汉语语言在语言表述方面显得比较笼统,听者在接受、理解并回答他人所提出的问题或观点时,往往需要综合考虑整个句子的语言环境。而受到西方思维形态而形成的英语语言在句意表述上却显得特别精确,一个词对应一个意思、一句话对应一种语意。大多数英语语言或语句都是可以抛开当时的语言使用情境而独立存在,并且其语句含义与语言表述意思并不会产生太大的改变[3]。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吃饭了吗?”这是汉语的常用表述,听话的人可以根据现在的时间来推断是早饭、午饭还是晚饭,而西方人却很少有这样笼统的表述,尽管英语中有meal这个单词的存在,他们也不会说“Did you have a meal?”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他们会说“Did you have breakfast/ lunch/dinner?”译成英语时,则须将breakfast、 lunch、 supper 分得清清楚楚。可以看出英语语言表达上靠的是理性的把握,用词必须要精确、明晰。

2.汉英两种语言在构词方式上的不同

汉民族的思维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属于直觉和感悟性的思维,即强调整体感知和意向思维。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字,汉民族用以表达直觉思维的汉字,一般为自源性的表意文字[4]。在汉语言的长期发展及形式汉字的过程中,采取了形声字作为主体,部首来统率作为形式,是汉民族语言的整体思维的集中体现。如“江、河、湖、海”等汉字组成,很容易看出都与水有关。如“ 骂、鸣、唱、吃、叫” 等都与口有关。可以看出, 汉字的构成组合形成了一个规范的文字整理体系,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形类系统中的一份子。在汉字的书写方式和汉语词语的构成方式上,汉民族的整体性类比推理思维方式也有体现,对于多音节的词语,汉语首先确定一个大类署名后进行区分。

3.两种语言的语法构成不同

在英语的语法构成中,每一种语法意义都有一个明确固定的形式,因此它具有清晰的形态标志, 如名词复数加S, 单词以y结尾,把y变成i加es,进行时be+ ing,动词被动态由be+ 过去分词构成等。通过这些标志,句子内部的语法关系很容易被识别出来。总结可看出,英语注重形合,以形统意为特点[5]。无论是在词和短语的构成上,还是在句子的构成上,汉语一般都没有形式上的标志,组合基本上是以整体关系确定构成, 组词造句只注重意义的表达, 也不在乎形式上的统一,可看成是一个形散意合的系统,汉语的特点可精确概括为以意统形。

(二)中西两种语言在思维形态上表现出的结构差别[6]

1.中西两种语言在语句结构上主题和主语的差别

由于英美人重抽象思维,而汉语民族重形象思维,导致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汉字是一种三维的表意文字 ( word writing),可以望形生义。相反,起源于拉丁文字的英语,属于一维的表音文字 ( sound writing),也可以叫拼音文字,它的形象性、直观性都不如汉字好。以形合为特点的英语属于主语突出的语言( subject-prominent),用以表述句子的主语通常就是主题;以意合为特点的汉语属于主题突出的语言(topic-prominent),主题不是采取句子的主语进行表述[7]。中国学生容易受到汉语逻辑的影响,将汉语的主语也当作英语的主语,从而造出的英语句子为“The sky has no clouds. ”可是,在英语的习惯性表达方式中,此句的主语应为“万里无云”,天空却是地点状语,也能换为行式主语it进行代替,因此,英语中的正确表达为 “Its cloudless”,也能写为 “There is no cloud in the sky”。

2.中西两种语言在修辞和连接手段上的差异

除此之外,汉语和英语的结构性差异还具体以语篇的连贯连接与修辞为体现。在汉语当中,使用者中无须借助语法、词汇等对整个语句进行衔接,要想语句通顺、句意表示明确仅仅需要做到保证词语与句子之间始终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即可,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各种语用因素及语境将汉语连贯成完整的语篇。而英语则需要靠语法及词汇进行衔接,即需要从语言形式上将词语与句子相结合,连贯为整体的语篇。我们在英语的学习中,不难发现在英语语言词汇构成当中,关系词的构成就占据了一大部分,而这部分关系词最大的目的就是用来表示句子之间的关系,很显然,这种情况在汉语语言当中是非常少见的。英语中大量使用介词短语、分词短语、定语从句等进行主从关系的表达,但区别于汉语,其表达一般采用并列的结构[8]。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中,“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这句话中有多个动作的修辞,也没用什么语法结构,但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人物丰满的形象。在西方人看来这种“意合”的句子结构过于松散。

3.中西两种语言在思维模式应用上的差别

从句型结构上看,在英语中,复合句较多,重心大多都在句子结构的最前方,这基于西方人喜欢开门见山,把主要信息置于开头,紧接着再阐述与主题相关的内容,此类思维模式导致英语的句式为直线型。也是为何在我们的英语学习中,先需要学习以主-谓作为核心的结构,然后学习借助连词与介词进行宾、状、补和从句等成分的连接。而多用短句或简单句的汉语则不同,它的句式重心在后方。这基于汉语的写作习惯,写文章时习惯在开头从侧面说明事情,中间论述,最后画龙点睛,得出中心论点,所以句式结构呈螺旋型。在汉语句子中,由于大量采用兼动式或连动式的结构,所以动词较多。另外,理解这两种思维习惯的差异,我们也可以从否定词在英汉语言的位置不同来理解,举一个最典型的结构:我想他不会去学校了( I don’t think he will go to school)。

综上所述,中西方文思维形态上是螺旋型思维和直线型思维、整体思维和个体解析思维的特点,东西方的哲学体系、经济制度和地理环境等方面是形成这种思维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整体思维和个人思维层面上英汉语言的种种差异表现,造成了句子和篇章结构上的种种差异表现。

[参考文献][1]张朝霞,田野.思维模式差异与汉英语言异质性分析[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

[2]王红.浅议中西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及其对汉英语言的影响[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3]张凤,王慧晶.中西思维形态差异对汉英语言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1,(3).

[4]吴咏梅.跨文化交流中汉英语言思维的差异比较[J].现代传播,2011,(7).

[5]敬南菲.浅析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成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6]胡胜高.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语言的影响[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2).

第4篇:中西方文化思维差异范文

一、不同文化之间差异的主要体现

不同国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背景之中,不管在地域特征、风俗习惯、思维方式还是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文化的差异。

(一)地域特征不同产生的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差异的产生与地域有关,特定的地域环境是文化形成的温床,不同地域环境下人们对同一事物或现象所采取的语言表达形式也会有所不同。即便面对同一词语,身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也往往会对其有不同的语义联想。比如asummer’sday,对中国学生来说,这个季节是燥热难耐的,而对于英国人来说,夏季则是一年中最为舒适的季节,因此在看到这个词组时,英国学生会自动带入美好,而中国学生则可能理解为厌恶,这种迥然便是地域特征不同而产生的中西文化差异的结果。如不了解这一中西文化差异则很难正确理解词语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

(二)风俗习惯不同产生的中西文化差异

风俗习惯主要指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往往风俗习惯也会有所不同。以美食文化为例,我国由于自古重视美食文化,因此不同的烹饪方法都会精准且对应的词汇专门表述,如“煎”、“炸”、“炒”等词汇。而在英语中,“煎”、“炸”、“炒”等则被“fry”统一指代。汉语中的“炖”、“煲”、“蒸”等,在英语中则被统称为“stew”。这种中西文化差异都是风俗习惯不同而产生的。

(三)思维方式不同产生的中西文化差异

作为文化和语言沟通的桥梁,思维方式不仅是文化特征的体现,同时与语言的生成与发展有重要关系。虽然人类思维规律有共性的部分,但由于文化氛围的不同,各个地方的人思维方式也会呈现出一定的差异。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就有着巨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又会进一步促进中西文化差异的产生。以写信地址顺序为例,中国人在汉语习惯上通常按照国名、省名、城市名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而在英语中习惯中则是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这种中西文化差异实际上就是思维方式不同而导致的。

(四)价值观不同产生的中西文化差异

价值观是一种能够帮助人们区别美丑、善恶的价值体系,是一种持久信念,也是人们处世的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每一种价值观体系中其实都是一种文化,不同的价值观所反映出的便是不同的文化。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导致其中西文化差异的显著性:比如在中国,自古以来人们便对谦虚和礼义十分推崇,以和为贵;而在西方,人们则推崇个人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想。在这一价值观影响下。西方人崇尚独立思考和判断,争强好胜,对个人利益据理力争,个人价值只为自己服务。

二、中西中西文化差异的渗透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中西中西文化差异必然会导致语言中词义、句义等各种语言现象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学习英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地渗透中西文化差异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一)有助于学生西方思维视角的培养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东方语系,这两种语言不管在历史文化还是区域文化等各方面都截然不同,存在着较大差异。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在英语学习中可能很难理解一些西方文化现象,而思维方式或视角的不同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西文化差异,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背景,有助于学生西方思维视角的培养,而只有站在西方文化思维视角才能形成审视西方文化的能力,更好地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视角。

(二)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英语内涵

在大学英语教育中渗透和传播文化知识,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西方英语语境下平等待人、互尊互让等文化背景,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英语文化内涵。在了解这些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对西方人为什么喜欢恭维、称赞对方的习惯会有更深的理解,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学习英语有重要作用。

(三)有助于学生跳出中国式英语的怪圈

在英语学习中,人们很容易受到自身所处文化背景的干扰,学习到的英语往往不够地道,如中国的英语在西方看来就只是中国式英语,而非真正的英语。学生在组织英语语言时,仍然会站在汉语的思维方式上进行,表达出来的英语具有浓浓的地方风味。在大学英语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统一起来,通过文化渗透和传播能够加强学生对英语语言背景文化和语言结构的进一步了解,使学生在获取语言知识的同时有步骤地、系统地掌握文化知识,有利于减少英语学习中本土文化的干扰,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跳出中国式英语的怪圈。

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西文化差异的建议

语言与文化之间关系密切,中西文化差异会导致语言学习障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重视。

(一)教师应有意识地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要促进学生英语语言与文化学习的综合提高,首先需要具备高文化素养的师资队伍。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对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水平,对自身的跨文化交际知识进行全方位地丰富,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换位思维模式,从而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摆脱中国式英语的困扰。

(二)通过课堂讲解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语言中西文化差异

英语篇章和词汇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涵义,因此教师可以加强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教师可以以教材为蓝本,在教学中导入文化因素,对词汇中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讲解,对英语国家的地理、风俗、饮食习惯等背景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学生正确、充分地理解所学的材料,使学生对英美国家和中西文化差异有全面的了解与认识。

(三)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其文化背景知识积累

根据所学教材及学生专业的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外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比如英美报纸、杂志、文学作品等。文学作品或报刊是国家文化的反映和载体,通过阅读这些作品能够使学生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风俗习惯及文化特点有更多的了解,提高其文化背景知识积累。另一方面,通过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可以体验到丰富多彩的异地文化,得到很好的文化熏陶,并能在实际交流中加以利用。

(四)开设文化课程及实践活动,拓展学生视野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也可以开设一些有关英美文化方面的课程,或者鼓励学生对有关中国文化的课程进行选修,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中西中西文化差异有进一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其文化鉴赏力的提高。其次,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电影,带领他们参加文化展览,鼓励他们多与英语人士交流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对西方国家的自然和人文特征有更深刻地理解,提高自己的文化鉴赏力。

第5篇:中西方文化思维差异范文

论文摘要:随粉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国际贫易活动与交往的须繁进行,不用国家与民族,尤其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在国际贫易中的影响日益凸现,充分了解和认识文化差异,并来取恰当的方法和措施应时国际贫易交往中的丈化差异在当今世界1得尤为重要。

国际贸易就是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由于人的购买行为是由需求决定的,而需求受文化背景制约,人们总是依照本民族的文化习惯、文化标准和风俗来审视和评价外来文化,在国际贸易这种跨文化的经济活动中,任何细节都无时不受到不同文化的冲击。所以说在国际贸易中,适应特定文化环境的企业就能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取得巨大的成功,不能很好把握文化环境的特点和消费者的需求,其国际贸易活动就难以展开,可见能否适应不同国家的文化氛围是国际贸易成败的关键。在现代东西方国际贸易中影响国家间跨文化交际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东西文化反映在价值观上的差异

价值观是人们对好与坏、美与丑、值与不值、干净与肮脏、正确与错误、善良与残酷、公正与不公正、得体与不得体所进行判断的标准。价值观寓于人的思想之中,是控制行为选择的心理活动,是人们对周围的世界进行思考并使自己与之适应的活动。

东方文化注重“和为贵”,以“和”体现其最核心的宗旨。而在西方人的意识中,全局的观念比较淡薄,个人的利益是至上的。西方人在道义上没有东方人的背负,他们只知道为生存而奋斗;为利益而争斗;为欲望而决斗。获取个人利益是其社会行为的指南,也是其事业成功的支柱。

西方人尊重个人权力,向往自由,崇尚平等,他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是一个任何人,无论出身贵贱,都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从头开始的社会,这一“平等”观念体现在行为模式中常表现为对陌生人甚至是家人的过份客气和礼貌,如对任何服务都要说声“谢谢”,作完报告也要说声“谢谢”,对待家庭成员甚至是晚辈也是“谢谢”挂在嘴边,连打个喷嚏也要说声“对不起”。

二、东西文化反映在思维逻辑上的差异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一般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用逻辑思维或者分析思维来描述西方人,尤其是欧美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变化论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者街年在着适度的合理性。对中国人来说,“中庸之道”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甚至内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与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同一胜认为事物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一个事物永远是它自己;非矛盾性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或错;排中性强调一个事物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叫分析思维,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像中国人那样追求折衷与和谐,而是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正是因为思维方式取向的不同,在不少情况下,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对人的行为归因上往往正好相反:美国人强调个人的作用,而中国人强调环境和他人的作用。东方人信仰理想主义,重视主观看法。西方人则信奉现实主义,重视客观事实,一切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新晨

三、东西文化反映在风俗习惯上的差异

第6篇:中西方文化思维差异范文

对于中西方国家来讲,由于地域文化、生活习俗以及思维模式等的差异,导致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差别。但由于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深,中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多,与此同时,人们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好英美文学作品的汉译工作,必须以中西文化差异为视角,正如我国当代语言翻译大家王佐良先生所说:“翻译理论的研究,必须考虑文化与语言两个方面。”基于此,对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进行思考分析极为重要。本文在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对英美文学作品汉译进行思考。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相关人员进行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1.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价值观指的是一个人对某事物整体把握之后作出的心理评价。西方人的价值观主要重视个人,主要倾向于英雄主义。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英雄救国或者是英雄在逆境中孤军奋战的作品特别受欢迎,譬如佐罗、蝙蝠侠等都是美国经典的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中国人最重视集体主义的构建,中国的文化主流便是“为人民服务”,代表作品则是以雷锋、焦裕禄等为原型的红。但这些作品在欧美国家则不受欢迎。因此,对于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工作者来讲,必须重视由于价值观差异所引起的翻译差异。

2.中西文化风俗文化的差异

风俗文化是各民族内在的集中体现,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所形成的社会习俗。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风俗文化,全世界具有很多的民族,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很多不同的民族风俗文化,这使得翻译不同风俗文化的文学作品时存在很大的困难。

中西文化风俗文化的差异,使得翻译人员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时遇到很大的困难。譬如中西方语言中同一文字具有不同的意义,在进行翻译时,单纯对词语进行翻译,会使文章存在偏差。因此,对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工作者来讲,必须重视由于风俗文化差异所引起的翻译差异。

3.中西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

对于文学作品来讲,其表现的重要依据便是思维模式。思维模式指的是一个人的行为、物质以及精神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中西文化的差异最主要在于思维模式的不同。从文化来讲,极小的思维差别便可能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实际上,思维模式对文化影响极大,由思维模式差异造成的文化差异不可忽略。在西方文化中,更多重视逻辑思维,更多侧重于对事物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对这一见解进行反复试验验证。在中国文化中,则更多表现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更多侧重于中庸之道。在中国文化中,万物都被认为有可取之处,因而中国文化属于中性共性优化决策理论。对于中西方来讲,其思维模式已融入骨髓,因此其创作的文化存在极大的差异。因此对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工作者来讲,必须重视由于思维模式差异所引起的翻译差异。

基于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

1.西方文化作用下的英美文学作品赏析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既受到基督教思维的影响,又受到古希腊以及古罗马文化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所以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者来讲,要对西方文化背景有相关了解。只有了解了相关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才可以更透彻地了解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在古希腊以及古罗马的传说中,存在很多的传说,这些传说主要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期望以及说明善恶有报的哲理。受这些文化熏陶,英美文学作品中也存在很多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都有很深厚的情感表达。譬如,英美主要文学作品《维纳斯与阿多尼斯》,作为莎士比亚的长诗的主要代表作,便是基于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题材进行创作的。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巨作,对英美文学作品影响巨大。英美文学作品很多都取材于《圣经》,譬如《失乐园》,弥尔顿的代表作以及拜伦的《该隐》均来自于《圣经》的《创世纪》。特别是《圣经》中的一些名词,比如所罗门、犹大之吻等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应用广泛,如果对其不了解,翻译人员便很难对其翻译。

因此,翻译者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要充分了解古罗马古希腊文化,要充分了解基督教,了解《圣经》。

2.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

在所用语言中,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语言,地位最重要。与此同时,英美文学作品地位变得举足轻重。英美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西方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翻译英美文学作品,从本质上讲,属于文化传递。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主要是为了明确作品内涵,了解作品的意境,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时,由于影响因素多,如果不充分了解英美文学作品内涵,不了解西方文化特点,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时,并不能选择合适的语言进行表达。现今,很多翻译人员采用单字或者是单个词语的翻译模式,对于词语的意境描述不足,无法让读者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境。这样翻译出的文学作品缺乏生气、文字也比较枯燥。这将降低翻译的质量,影响英美文学作品的价值,也降低了读者对该文学的认知度。

现今,基于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有两种翻译模式,即异化和归化,也就是意译和直译两种模式。但这两种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模式也不存在独立性,在具体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都是两者相互结合,共同进行英美作品翻译的。

譬如,张谷若先生在翻译《德伯家的苔丝》的时候,便采用了异化与归化互为补充的模式。比如对这句话的翻译:The May-day dance for instance, was to be discerned on the afernoon under notice, in the disguise of the club revel or“ club-walking” as it was there called.(Tess of the d' Urbervilles)。

译文为:譬如现在所讲的那个下午里,就可以看出五朔节舞的旧风以联欢会(或者像本地的叫法,游行会)的形式出现。

同时张谷若先生还对五朔节舞作了注释,即五朔节舞是一种英国风俗,在五月一日的时候,吹奏乐器,吹响号角,并用树枝和野花进行门面装饰,还在草地上竖立五朔柱,人们为五朔柱舞蹈,然后选取最好的舞者作为五朔后。

(1)归化翻译。归化翻译指的是将源语本土化,将目标语或者是译文的读者视作归宿,翻译的语言模式采用目标读者惯用的表达方式,也即是说,让作者向读者靠拢,从而提高译文可读性,又助于读者了解译文。

归化翻译主要有省译、解释以及替换等方式。在“Spring, the sweet spring is the pleasant king”中,郭沫若便将其翻译成“春,甘美之春,一年之中的尧舜”。其中king一词本来不存在特殊含义,尧舜意义深远,郭沫若先生通过尧舜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美好。这便是归化翻译。

(2)异化翻译。所谓异化翻译指的是读者向作者靠拢的模式,也就是说读者对外来语进行迁就,接受其表达模式的翻译方式。异化翻译的特点在于:能够保留异域的民族文化,译文的异国情调更加浓郁。异化的翻译模式有音译、注释以及直译等。

譬如对“Blue Toyota Camry, it’s all I saw”的翻译。在这句话中,Toyota Camry代表的是丰田公司的凯美瑞品牌,如果采用归化模式进行翻译,则译文变成为“我只看见辆丰田凯美瑞款的蓝色汽车”,很繁琐,但采用异化翻译策略,译文便成为“我只看见辆蓝色丰田凯美瑞”就很简洁。

结 论

由于中西方存在不同的地域文化、生活习俗以及思维模式等,因此中西文化存在差异。在翻译西方文学作品,特别是英美文学作品时,如果不考虑中西文化差异,译文意思可能造成极大反差。所以,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时,必须考虑中西文化差异。本文首先介绍了中西文化差异,包括价值观、思维模式以及风俗文化的差异,其次对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进行思考分析,指出两种翻译模式,即异化和归化。

参考文献:

[1]姚璋:《刍议中西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英语广场(下旬刊)》2012年第11期,第52-53页。

[2]李萍:《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华章》2013年第27期,第156-157页。

[3]李金涛、孙艳洁:《归化与异化――以〈楚辞〉典籍英译为例》,《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4]迟庆立:《文化翻译策略的多样性与多译本互补研究》,学位论文,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第7篇:中西方文化思维差异范文

关键词:中美;思维方式;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234-02

从传统到现代,道德在中国社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中国发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使人们对中国道德现状深表担忧,同时中国道德教育也再一次受到广泛关注,同时也出现了研究西方、日本、新加坡特别是美国德育经验的热潮,希望通过借鉴别国德育的优良传统推进中国德育改革。诚然,学习他国经验提高自身德育水平与效果是德育改革的有效途径,但必须是深刻分析我国与别国道德教育的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原因,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避免简单机械的经验移植。笔者将从文化角度解读中美两国德育传统差异的原因,以及思维方式对这种差异造成的影响,以期获得具有美国优良传统同时适合中国思维方式的德育新方法,以完善我国德育工作。

一、文化及思维方式的内涵及外延

(一)文化的概念

西语中的“文化”(culture)一词最早起源于拉丁语中的cultura,其词根是动词colere,原意是耕作土地、饲养家畜、种植庄稼、居住等,是指人类改造自然以获得适当生存环境的最初尝试。从拉丁语中发展而成的德语kultur和英语culture最早也是类似的意思。我国古汉语中“文化”词由“文”与“化”复合而成,万物纷繁交杂成为“文”。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有思想的社会实践的一切文明成果。而狭义的文化,是指排除人们的物质创造活动和成果而专指人们的精神创造及其结果,主要包括信念、知识、文学、艺术、道德、法律等等。我非常赞同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所界定的文化定义,他认为:“文化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系统,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系统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主要包括人们的思维模式、生存模式和行为模式。”[1]这三种模式决定了个体如何构建自身的观念的世界及物质世界。

(二)思维方式的概念

思维方式是指一种文化特有的象征性把握世界的方式,是文化的本源和重要内容,对现实世界的象征性把握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千差万别。

一方面思维方式是文化心理特征的集中表现。另一方面,思维方式又制约着文化,影响文化的形成,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思维方式体现于民族文化的所有领域,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交际文化,尤其体现于哲学、语言、科技、教育、生产和日常生活实践中。

道德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这种教育活动,必然受到一国文化有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的影响,这些影响外显为一国特有的德育特征。

二、美国文化传统及其德育的主要特征

(一)文化传统与德育浓厚的宗教色彩

宗教是西方文明永恒的底色。在美国短暂的200多年历史中,最初宗教由新英格兰清教徒移民带来,发展至今,宗教已经渗透到了美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化以及知识理性的发展,也没有阻碍宗教统治美国人民的精神世界,教堂即使在最繁华的第五大道也有其立足之地。宗教,尤其是基督教,不仅对美国社会具有广泛影响,更是美国人民的精神支柱,上帝与天堂,是他们对世俗世界的超越和终极的生活理想,这种理想赋予人们日常生活以意义,构建了美国人民的精神世界。

美国的德育从一开始就抹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虽然宗教不完全等同于道德,但毫无疑问,人们在建立他的宗教信念时,也建立他的道德价值观念。同时,在个人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美国,宗教更成为联系个人与社会的重要纽带,而使社会成员形成共同的道德价值取向,是德育的一个主要目的,这就必然导致了德育与宗教的密不可分。事实上,美国的德育活动与宗教活动确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历史上看,美国的学校就等同于教堂,学校由教会开办,教师由牧师担任,教科书的主要部分是宗教教义,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牧师。从现实来看,美国81%的私立学校是受教会扶持的,许多教师在这种学校工作也是出于宗教的情感[2]。

(二)实证主义传统与德育方法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征

美国实证精神文化传统,渗透在美国学术研究与实践的每一个方面。德育在这一文化传统下表现出显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德育模式研究中得了具体的体现。美国的德育模式都注重以科学的调查研究和系列性的实验为依据,几乎每一种德育模式都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实证分析之后而得出。

(三)个人主义与德育尊重个性的特征

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中又一鲜明的特征,是美国文化模式的基本特性和主要内容,主要来源于犹太教及基督教中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子民,都是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的教义以及美国《独立宣言》中“人人是生而平等的”和《美国宪法》中个人权力的政治理论。人人平等就是把人看成了单个有思想独立的人,而不是依附在某一关系中的部分。个人主义主要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美国人的日常行为,由于个人主义强调每个人的自然权利与平等自由,就使得美国人民非常注重个人隐私,侵犯他人隐私严重者会受到法律惩罚;个人主义也使得美国父母更加鼓励孩子要具有独立性,老人也要维护自身独立自强,不愿意接受帮助;而体现在文化的另一个重要载体语言中,则是像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人生而平等)等谚语,以及强调自我意识的一些词汇中,如self,ego等;个人主义体现在教育中则是注重培养儿童的个性以及注重儿童个性的发展。

三、中美德育差异的文化及思维方式因素

(一)信仰传统与文化理想之别

文化理想与思维方式有直接的联系,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导致文化理想的根本性不同。对于理想生活的不同看法与追求,直接影响了特定文化下的道德教育目标的差异。就中美比较而言,美国的概念思维中对概念是感性事物的超越,具有抽象性与普遍性,概念自身构成了一个超越了感性世界的领域,这个领域被视为是与现象世界不同的本质世界和与流动世界不同的永恒世界,从而美国民族的文化理想就是追求这个超越了现实世界的永恒世界。这种超越了现世的理想追求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具有更大的权威性与服从性,相关的道德要求也不容易受到现世生活的影响,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更大的约束性。

中国不同于西方的概念思维,中国根本的思维方式是意象思维,其中的“象”与所把握的事物之间处在同一个层面上,不存在本体与现象这样的等级关系,从而其所想象与追求的文化理想也就不可能完全超越现实生活,而只能是与现实生活处于统一层面的一种可能的理想状态。就像儒家所追求的世界,并不是一个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而是现实世界的一种理想状态。这种与现实世界处于统一层面的文化理想,相较于西方永恒世界的文化理想,更容易受到现实世界的影响,这种理想状态所要求的道德要求与规范,缺少了神圣性与永恒性,也更容易被现实世界消解,从而对现实世界中人们行为的约束力较小。

(二)德育内容、方法差异与意象思维和概念思维

中美的德育方法存在很大的差异,美国德育方法具有显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德育的实施依赖于一套由大量科学实证分析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模式,关注个体此阶段的需要进行的德育内容是什么;而中国德育方法不注重抽象出一般的具体的德育科学方法,更多的依赖德育者主观的整体把握,关注的是变成什么而不是是什么。

中美思维方式的差异反映在德育方法中就是美国德育在概念思维方式的支配下,先解决了德育是什么这一前提性的问题,然后在德育实体的清晰把握上实施德育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中国德育在意象思维方式的支配下不会实证性地研究德育内容应该是什么,而首先会凭历史经验和主观判断得出一套德育内容,德育内容和方法都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流动性,缺乏科学性和具有重复性的操作方法。

(三)强调个性、强调集体与空间思维、时间思维

美国德育强调个性,注重个体的价值选择与发展,这与西方空间思维方式是密切相关的,而这种思维方式体现在文化中就是个人主义。时间和空间是万物的两个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把握事物两种不同的选择,人类的感知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注意中心,因此,在对待外界事物时,以空间为主或以时间为主只能两个选其一,而不能同时进行。西方以空间为本位的思维方式,决定了西方文化必定以主客对立、分离的方式对待一切事物。西方喜欢采用分析、剖析的方法认识世界,强调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区别。

与西方的空间思维相区别,中华文化传统则以时间为本位,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华文明以天人合一、主客一体的方式对待天地万物。因为在同一个时空连续体中,时间是不可分割、不可截断、不可占有、不可掠夺的。从时间的角度看人与人、人与天地万物,永远是一个浑然有机的整体。这体现在德育中则是中国注重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必须是集体主义的[3]。

四、总结与讨论

中美德育具有不同的特征,从文化视角来分析,可以找到根植于两国文化传统中的影响因素,如宗教传统的差异、实证研究的差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异等等。美国文化基本上可以归属于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则归属于中华文化,这两种文化传统中最根本的差异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即概念思维方式和意象思维方式的差异,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最终决定了中美两国在道德教育上的种种差异。中美概念思维与意象思维的差异是本源思维方式的差异,是不会随着时间而改变的,相反,有一些实用的思维是可以改变与互通的,在中国历史上就变现为从洋务运动开始的中体西用,所以我们在借鉴美国德育方法的时候,要结合中国本源性的意象思维方式有选择地借鉴,同时要在移植的过程中创新,创造出既继承了美国德育的科学方法又符合中国思维方式与文化传统的德育新方法。

参考文献:

[1]钟林.文化的含义及其特征探微[J].学习月刊,2011,(2).

第8篇:中西方文化思维差异范文

摘要由于中西方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客观上给汉语古诗词翻译带来了许多问题。所以,作为古诗译者,必须要了解这种差异,在翻译时做出适当的调整,使译文符合中英文语言表达的习惯。本文试从转换意象、补充信息、调整思维习惯这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些问题。

关键词:古诗词 思维方式 翻译 差异 调整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中国的古诗词,或质朴刚健,或清新绮丽,风格各异,出神入化。因此许多英语学者或汉学家都很醉心于汉诗英译这片园地,借以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研读一些汉语古诗词译本时,在赞叹译文贴切传神的同时,细心的读者间或会感到原诗中深远的意境和内涵到了译文中少了些许神韵。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而思维方式是指人们的思维习惯或思维的程序。思维方式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之间差别很大。总的来说,中国人偏好形象思维,而英美人偏好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而作为思维载体的语言和思维又是密不可分的,它是现实的抽象化,又是思维的外在化,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思维上的差异表现在语言上就是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申小龙教授认为:“汉语的精神,从本质上说,不是西方语言那种执着于知识性、理性的精神,而是充满感受和体验的精神,汉语的语言思维,是一种具体思维。汉语的具体思维反映在语言组织上,就习惯用意象组合来使句子内容生动可感。”

因此,作为古诗译者,必须是一个文化人,不仅要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还要了解两个民族间思维之不同,采用灵活的翻译技巧来处理汉语古诗词英译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传达中国古诗词的意蕴和神韵。本文通过实例拟从转化意象、补充信息、调整思维习惯三方面,粗略探讨如何处理汉语古诗词英译中思维方式的差异。

二 转换意象

中西方不同的传统、风俗、历史、文化和政治背景,造成了许多概念及其联想上的差异,给翻译造成极大困难。有时还会碰到一种文化中特有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并不存在的的词汇,即文化中的词汇缺项。比如,汉语中的“阴阳”在英语里没有合适的对应词,就很难确切地译为英文。这是因为中国人的哲学思想或价值观念与西方的不同。“阴阳”本源于中国古代道家的学说,它认为世界万物都有阴阳两面,相克相生,互相转化。这对于中国人来说很容易理解,而对西方人来说却不知所云。在此情况下,为了避免理解上的困难,译者有时干脆将原来的意象转换成符合译语读者思维习惯的译语中的某一相关意象,以达到流畅地传达意义的效果。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前两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诗中“烟花三月”是一个很明显的文化意象词,对于这一词的处理,中外学者一直存在着极大的分歧。请看以下例句:

(1)The smoke-flowers are blurred over the river.(Ezra Pound译)

(2)In March,among smoking flowers,making your way to Yangchow.(White Pony 译)

(3)He leaves for Yang-Chou in the third moon of the spring.(见刘师舜译《中诗辑》)

(4)Mid April mists and blossoms go...(John Turner译)

以上译文的一个共同点是没有将原文的意境译出,结果让人忍俊不禁。(1)中译为“烟制的花”,显然不妥;(2)中译为“冒烟的花”,这会让人不禁愕然;(3)中作者干脆不译出“烟花”;(4)中作者将“烟花”拆开译出,显然也是不妥的,因为“烟花”指的是细而柔软的春雨。

事实上翻译时易出错是源于对中国的这些民族色彩浓厚的文化意象词不了解。由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前者偏模糊、形象,而后者则偏精确、实证。中国人一见到“烟花三月”便浮想联翩,梦幻般的江南美景图顿时浮现在脑海中。而外国译者在翻译时则非要将它具体化、精确化,只会导致原诗模糊美的荡然无存。《唐宋绝句选注析》说:“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其实这才是“烟花”的深层内涵,所以许渊冲教授将其译为:

My friend has left the west where the Yellow Crane Tower,

For Yangzhou in spring green with willows and red with flowers.

三 补充信息

在古诗词英译中,有时译文中会出现一些原诗中没有的内容或成分。这当然不是译者根据自己的喜好而擅自增添的。相反,却是译者在考虑到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推敲后做的补充,目的是使译文更加合理、精确。

1 补充文化信息,引导译文读者思维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同样的一种事物在中国人和英美人的思维里,往往会有不同的联想。譬如,英语中的“cricket”和汉语中“蟋蟀”,虽然是指同一种会鸣叫的小昆虫,但却有着完全相反的内涵。“蟋蟀”在中国文化里常给人以忧伤凄凉、孤独寂寞的联想,而在英美文化中,蟋蟀根本不是这样一种忧伤的形象。相反,在英国诗歌中,蟋蟀是一种快乐活泼的昆虫。所以,在诗歌翻译中,在处理这一类有中西差异的意象时,就必须考虑到译文读者思维的不同,对一些必要的文化信息进行补充。

请看柳永《少年游》里的几句词:

哀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译文为:

The ancient willows fade,

Their twigs oft broken by those friends who part;

They languish like the waist of palace maid.

柳树在汉语中通常被赋予分离、思念的联想意义。柳树之所以具有这样的文化内涵,是因为中国汉字文化中的谐音造成的。“柳”与“留”谐音,于是就被赋予了“挽留、离别、思念”等涵义,而折柳赠别往往也成了古代人的风俗。但是“willows”在英语中却与中国文化中的“柳树”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它常使人联想起悲哀与忧愁。如果照诗的字面意思直译,译文读者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很可能感到莫名奇妙:为什么要经常折柳枝呢?所以译者在译该词的第二句时添上了“by those friends who part”。寥寥数词,就将中国的这一风俗解释得清楚明了,并将译文读者的思维引导到了汉语的语境中,理解了其中离别赠柳的涵义。

2 汉英句法上的差异也需要在译文中加入一些必要的成分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在其各自的语言中也有所反映。汉语语法、修辞讲究意合,与中国人偏好形象和综合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而英语语法、修辞讲究形合,与西方人偏好抽象和分析的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比较而言,英语高度形式化、逻辑化,句法结构严谨完备,并以动词为核心,重分析而轻意合。而汉语则不注重形式,句法结构不完备,动词的作用没有英语中那么突出,重意合,轻分析。这就需要我们在翻译古诗词时,应注意使译文保持逻辑上的严密完整,保证其形合。

英语高度形式化和逻辑化,还表现在其严格的句法结构方面。以动词为核心,重分析轻综合的英语句子的排列顺序,是主谓宾(SVO)或主谓(SV)。一般来讲,句子必须完备,各组成部分很少省略,尤其是主语不能省略,句际句内之间各因素也要用形式逻辑关系词连接。汉语的句子结构在很多情况下以主谓(宾)顺序排列,但以词序或语义为中心,不管句子是否完备,而且也不需要使用诸如连接词等衔接手段,而是只要表达意义就可以了。因此,汉语中一些无主语的句子在译成英语时必须加上一个逻辑主语,而靠意合的句子也须补充必要的关联词。

比如我们熟悉的古诗《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吃草低见牛羊。

英国著名汉学家及中国文学翻译家韦利(Arthur Waley,1889-1966)将其译为:

Teleg River

Lies under the Dark Mountains,

Where the sky is like the side of a tent

Stretched down over the Great Steppe.

The sky is grey,grey

And the steppe wide,wide.

Over grass that the wind has battered low

Sheep and oxen roam.

原诗的第一句没有谓语,整首诗中也没有关联词,是一首比较典型的重意合而轻形合的中国古诗。译文在第一句中加入了动词“lies ”,成为句子的谓语,并增加了“where”和“and”两个连词,使得译文行文流畅,结构严谨,符合外国人的思维习惯,又把诗的意境准确地表现了出来,可谓两全其美。

四 调整思维习惯

中国的古典诗词向来有神韵、格调、性灵、境界等的讲究,强调心境意绪的传达,常常会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诗人有感于外物,引起联想,然后凭借个人的情感或喜好来选词择句,所描绘的并不只是客观现实事物的翻版,而是通过物象表现情理,强调天人合一,客观融入主观,从而托物寄情,借景抒情。在诗人笔下,一景一物,皆有灵性,主观色彩极浓。所用的语言大多含蓄深远,充满诗情画意,具有一种朦胧之美。其意象的刻画常常清晰不足而含蓄有余,常含有模糊思维的痕迹。例如用“灼灼”形容桃花的明艳,用“依依”写出杨柳的轻柔,而到底是何景象并不明说,任凭读者自己品位。因此,汉语写诗手法上的特点是藏而不露,追求一种含蓄美。

而西方重分析抽象的思维,更多地强调主观对客观的摹仿和再现。其传统的思维是天人各一,偏重理性,突出个性,强调主客观对立的特点。反映在语言中就是英语重写实,重理性,用词强调简洁自然,描述符合客观理性,注重形象的鲜明可感,而最忌表达华而不实,累赘堆砌。从汉语的思维角度去看古诗词的英译文,有时确实会觉得英语的遣词用字过于平白,缺乏文采和意境的深远,这实际上是出自汉语思维的一种心理上的错觉。

苏轼《江城子》里有这么几句诗: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作者在早亡之妻的十年忌辰,夜梦亡妻,十分悲痛,于是写下此诗。诗中第一句的译文是:

Ten years parted, one living, one dead;

“十年生死两茫茫”,这短短的一句诗,饱含了诗人的感情,把诗人悲伤、落魄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含蓄而又意味深长地表达了出来。而上述英译文将原诗中的意思以一种很具体的方式摹写了出来,尽管使中国的读者觉得过于直白而有些不习惯,但简洁、清晰,并且符合西方人的思维习惯。

五 结语

总之,由于中西方分属两种不同的文化,所以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我们在古诗词英译过程中,必须注重突出英语民族的思维习惯和倾向。在行文方式、遣词造句上善于打破汉语原文的格局,破除汉语思维的干扰,强调客观理性的风格,体现中西文化的差异,因为“思维方式的差异本质上是文化差异的表现”(连淑能,2002)。由此看来,思维是翻译的基础,在进行翻译时,我们应充分重视语言中的思维因素,注意不同民族思维之间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译出符合西方人思维、语言、审美习惯的高质量的译文。

参考文献:

[1] 申小龙:《中国语言的结构与人文精神》,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2] 文殊等:《唐宋绝句名篇》,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3年版。

[3] 许渊冲:《宋词三百首》,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

[4] 杨宪益等:《宋词》,外文出版社,2001年版。

第9篇:中西方文化思维差异范文

在翻译中,通过双方语言文化的对比,找出两者间的语言特点,运用这些特点解决英汉互译的问题,是非常有效的。英汉互译中的许多问题都来源于双方语言的文化差异。所以,理解对方文化是翻译的主要任务之一,只有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才能更好的实现互译。

二、英汉翻译的思维差异

(一)逻辑思维差异。中国看重群体意识、注重集体利益的价值体现,家庭和社会做贡献来自于个体的贡献,个体应为群体利益服务,群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而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强调的价值观,个人自由、个人自立、自由思考和选择是西方人追求的目标。如,Nobodycouldbetoocleverthisday.如果将这句话译为:“今天谁也不会太聪明,”那就完全错了。在英语的逻辑思维中,表现的较为明显的是双重否定的逆向思维。更加妥当的翻译应该为:今天,不论你怎么聪明,都不过头。因此,在英汉翻译中,注重了解思维差异,才能把错误率降到最低。

(二)语言思维差异。中国的语言思维模式是整体而善于归纳的。中国人习惯用先因后果的方法组织自己的语言,因为这样符合归纳的逻辑思维,更能说服别人。而分析,演绎则是西方语言思维特点。因此,西方人习惯把结论放在原因之后。试比较下面两段文字:(1)BecausemostofourproductionisdoneinChinanow,andit’snotreallycertainhowthegovernmentwillreactinthecomingyear.So,Isuggestthatwedelaymakingourdecision.(2)Isuggestthatwedelaymakingourdecision.That’sbecausemostofourproductionisdoneinChina,andit’snotreallycertainhowthegovernmentwillreactinthecomingyear.比较中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倾向于第一段文字所使用的归纳法,而第二段文字是典型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具有演绎的特点。思维模式的不同会造成感觉上的不适应。特别在谈判中,西方人过于直白,甚至强势,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使中国人会感到不舒服,而中国人爱绕弯子,不够直率也使西方人会觉得中国人有些虚伪。所以,在翻译过程中注意分析语言思维模式的不同,可以避免产生误会甚至矛盾。

三、差异对英汉翻译影响

在西方,人们信仰基督教,基督教产生时,欧洲大陆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基督教应运而生,人们的语言也深深地打上了宗教的色彩,如:Manproposes,God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Godhelpsthosewhohelps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Gotohell(下地狱)。中国是一个多宗教国家,佛教已有一千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祖在左右着一切,因此,汉语语言中有许多词语是来源于佛教。如:“借花献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苦中作乐”“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不看僧面看佛面”等。可见宗教文化是构成英汉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宗教文化的差异才能准确地把握译文的文化意义。

四、历史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一)中外历史背景不同。儒家思想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自我贬仰的儒家“中庸之道”思想一直是中国人基本的行为准则。中国人在接人待,举止言谈始终以温、良、恭、俭、让为原则,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不赞成或者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西方文艺复兴运动推崇的人文主义思想对英美等国家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忽略了谦虚。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二)风俗习惯差异。风俗是指一地区社会文化中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以及禁忌等的总和,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对社会发展影响巨大,因此,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风俗和性格。中国对别人健康的关心是有教养、有礼貌的表现。但在西方人眼中,关心别人的健康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因为在这西方人看来,有病看医生这种简单的事情连小孩都知道,用不着任何人来指教。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