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西方比较文学沿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西方比较文学沿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西方比较文学沿革

一、比较文学在西方的发展

(一)比较文学思维的发展

从早期的希腊文化中,人们可以发现大量的用比较的方法研究文学,但这时的比较方法具有盲目性和肤浅性,还没有形成体系,同时,还具有相当的哲学印记。在古希腊早期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所提出的“和谐”观点,就包含了丰富的比较思想,他认为“和谐是许多混杂要素的统一,是不同要素的相互一致”[1],对于和谐音乐规律的发现,尤其体现了这一点。据说有一次,毕达哥拉斯路过一个铁匠炉,听到打铁时发出的各种声音非常悦耳,于是,他对铁锤的重量加以比较,发现不同重量的铁锤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他由此受到启发,创建了音程的数学原理。辩证法奠基人之一的赫拉克利特的美的相对性的问题也体现了比较思想,作为例证,他把人与神相比较,认为人在智慧、美丽和其他方面都像一只猴子,而“最美丽的猴子与人类比起来也是丑陋的”[1]。亚里士多德在论述诗与史的关系时,明显采用了比较的方法,认为诗比史更真实,因为诗“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2],诗与史的区别在于“一描述可能发生的事”,“一叙述已发生的事”;“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并得出结论:“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2]。从这里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的论述带有明显的比较的思维痕迹。到了启蒙运动时期,莱辛在《拉奥孔》中详细阐述了诗和画的区别,并对他们进行了比较。他认为,诗和画的区别主要有三点:第一,媒介不同;第二,题材不同;第三,感受的途径不同。同时,莱辛不但看到了诗和画的区别,还看到了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融合,可以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诗可以转化为画,画可以转化为诗。理查德•赫德在《论诗的模仿》中,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了中国的《赵氏孤儿》和古希腊的悲剧《厄勒克拉特》的相似之处。

(二)比较文学的正式提出

在经历了比较思维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之后,比较文学逐渐开始以一门独立的学科登上文学的舞台。据赵小琪在《比较文学教程》考证,最早使用“比较文学(ComparativeLiterature)”这一词语的是法国两位中学教师诺埃尔(FrancoisNoel)和拉普拉斯(E.Laplace)[3]。他们在1816年编辑出版了一本文学作品选集《比较文学教程》,但该作品并未对比较文学作理论探讨。1829年法国学者维尔曼(Vil-lemain)出版《比较文学教程》一书,1830年另一名法国学者安贝尔(Ampere)开设了名为“各国文学的比较史”的讲座。但这一时期,主要是停留在对作品的罗列和简单对比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比较。到了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发表了《比较文学》一书,“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的理论著作”[4]。这本书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比较文学一门独立的学科登上历史舞台。这是因为在这本书里,作者对文学的本质和比较研究作了理论上的详细的论述,还对东西方文学进行了全面的比较。此后,比较文学的论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世界各地的大学相继开设比较文学的讲座或课程。同时,针对比较文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先后出现了法国学派、德国学派、英国学派、俄苏学派等等不同的派系。比较文学这门学科开始在西方蓬勃地发展起来。

二、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发展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中国的兴起要比西方晚,但就比较思维而言,如果从中国文学理论中寻找,总会发现很多有关比较思维和比较法的记载。

(一)比较思维的发展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在《论语》中就有有关比较思维的记载,在《述而篇第七》中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就体现了丰富的比较思想。南北朝时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篇》中写道:“贾生俊发,故文洁而体清;长卿傲诞,故理侈而辞溢;子云沈寂,故志隐而味深;子政简易,故趣昭而事博;孟坚雅懿,故裁密而思靡;平子淹通,故虑周而藻密;仲宣躁锐,故颖出而才果;公干气褊,故言壮而情骇;嗣宗俶傥,故响逸而调远;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士衡矜重,故情繁而辞隐。”这段话将个人的性格气质与所写文章风格作一比较,“触类以推”,认为“表里必符”。与《文心雕龙》并称的钟嵘《诗品》更是大量的运用了比较手法,在其各章中,钟嵘首先便判断每个作者写作的来源,如在品鉴汉都尉李陵时,钟嵘写道“其源出于《楚辞》”,在品鉴晋平原相陆机时说“其源出于陈思”,等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其实这就是一种比较。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在论述每种文体风格时采用种种较为具体的意象作比,在比较中得出其共同点,即构成题目的风格,例如在说明“洗炼”时,写道“如矿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绝爱缁磷。空潭泻春,古镜照神。体素储洁,乘月返真。载瞻星辰,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种种意象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以其特征的共同性得出“洗炼”的内涵。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东西文化得以沟通,一大批通晓古今、学贯中西的学者成了中西比较文学的先驱,如严复、王国维和林纾等人。他们翻译外国作品,著书立说,敲开了中国比较文学的大门。王国维就曾用叔本华的哲学研究《红楼梦》,写出《红楼梦评论》,林纾将《老古玩店》和《红楼梦》作了比较,在这一时期,我国的比较文学主要集中在中西个别作品的比较和对西方作品的翻译上,还有一些用西方的文学理论来阐释中国文学。解放后,由于当时特定的国情,我国在比较文学方面主要是中苏文学关系的论文,直至70年代末,在这期间,虽然出现了像钱钟书的《管锥篇》这样的优秀著作,但从整体上看,取得的进步很是缓慢。

(二)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发展

我国比较文学真正的兴起是从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我国的比较文学事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学派的形成。比较文学“中国学派”最早见诸于文字是在1976年由台湾学者古添洪、陈慧桦编著的《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一书的序言中提出的。他们认为“援用西方文学理论与方法并加以考验、调整以用之于中国文学的研究,是比较文学中的中国学派”[5]。这一定义,其实只是延续了以往对西方比较文学理论的引进,并没有自己任何创新的东西。1983年,第一次全国性的比较文学学术会议在天津召开,这次会议着重讨论了中国学派的建设问题,提出建设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不能从国外现有的定义出发,必须依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因而这次会议在中国比较文学史上是一次具有质的飞跃的转折点,为中国的比较文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此之后,中国的比较文学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各种优秀著作论文和会议蓬勃出现。乐黛云、曹顺庆、孙景尧等比较文学家纷纷著书立说,从理论上构建了新时期的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其中较为著名的代表作有乐黛云的《比较文学原理》、曹顺庆的《中西比较诗学》等。比较文学的研究论文也层出不穷,他们以不同的方面补充着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发展,如李鑫所撰写的《叶公超比较文学视野下的艾略特评介》采用了平行研究和影响研究两种比较文学的方法,研究了叶公超对艾略特诗学观念的评价和介绍[6]。金钢所撰写的《科尔沁旗草原上的聂赫留朵夫———论“丁宁”形象塑造对“聂赫留朵夫”的原型借鉴》运用影响研究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探讨了“丁宁”形象与“聂赫留朵夫”的原型的相似点和相异点,以及造成这些相似点和相异点的原因[7]。这些著作和论文极大地丰富了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使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比较文学在中西方各自经历了萌芽发展阶段后,得到了长足的进步,随着比较文学的发展,理论化倾向越来越明显,研究的模式越来越以系统性呈现。而比较文学是一门边缘科学,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无限的扩展性,因而,中西方比较文学应相互借鉴,并以其各自的特点向纵深层次发展,并不断寻找新的思路来拓展比较文学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