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多动症小孩的教育范文

多动症小孩的教育精选(九篇)

多动症小孩的教育

第1篇:多动症小孩的教育范文

【关键词】自闭症 特殊教育 儿童 教育治疗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发病年龄常在2.5~15周岁。孩子患自闭症(孤独症),不仅严重影响到正常学习、健康成长、生活自理,还会给家庭和社会也带来严重负担。自闭症儿童主要表现为三大类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不会提问或者回答问题,存在较大的语言障碍;自闭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单调地摆放积木块,每天走重复的路线,做重复单调的动作,一旦更改便表现出焦虑哭闹的现象,甚至自伤自残。不喜欢与其他小朋友进行交往,即缺乏社会交往技巧。有些自闭症儿童特别的敏感,他们害怕与人接触,不敢与人目光对视,自闭症儿童与人交谈时通常是低头斜视状或者看旁边。

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有效特殊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教会他们一些有用的社会技能,比如简单生活能力、与人交流的方式和技巧、与社会环境协调的能力等。当一个孩子被诊断为 “自闭症”后,如果被排斥在同龄伙伴的集体之外,要想获得良性发展的前景是渺茫的。这就需要一些专业的、具备自闭症儿童教育资质的机构,让自闭症小朋友生活在一个有助的、愉快的气氛中,采取各种不同有效的教育手段,可以促使其症状得到很好改善和恢复。

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状况,结合本人多年来在自闭症儿童教育方面的经验,就自闭症儿童教育方法进行如下探讨。

1. 采用互助互动的教育方式,小朋友间多接近、多关心,给小朋友以温暖。“互助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采用互助式教育可以促进小朋友之间、小朋友和老师之间的团结合作,开展一些互助游戏,增加小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精神,提高小朋友的语言表达能力。由于自闭症儿童不愿与人交流、沉迷于自己的世界,开展互助互动教育方式,不能过于急躁,要一步一步逐渐激发小朋友的注意力,克服困难,打开自闭症儿童的心扉。对一些轻度自闭症儿童可以组成小组,然后在小组成员中开展各种互助教育,例如绘画、折纸等,让小朋友之间互相观摩、讨论,让小朋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

2. 教育训练应个体化、系统化。根据小朋友的状况因人而异地进行治疗,并依据教育反应随时调整方法。自闭症教育训练具有积极性,教导儿童的社交技巧,并让他们懂得如何沟通,当长大时如何帮助自己。该教育手段主要运用荡秋千、跷跷板、自由滑梯等游戏设施对儿童进行训练,可以增加儿童的语言能力,多动行为可以获得较好的改善。同时采用音频、视频相结合的训练方式,播放一些儿童喜欢的音乐和视频,除此之外,针对不同的儿童实施不同的训练手段,例如为儿童按摩、拥抱等,或采用其他感觉教育训练,经过长期的训练,自闭症儿童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训练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需要教育者有丰富的训练经验和非同寻常的耐心和毅力,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训练,需有持久战的准备,只要坚持有效的训练方法,儿童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一些之前认为不可能学会的知识和技能。

3. 多样化学习和交流技巧。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不一定只限于教室来教他,生活中相关的人、事、物作为计划的变化组合,使教育内容多样化。例如,对于天天专注于堆积木的孩子,可以经常换不同的积木块,让他知道不同的堆积方法可以组合成不同的物块。如看见有其他小朋友随口吐口水,就要教他“那样是不文明的行为,不要学他”等等,要根据不同实际场景来进行多样化的教育。自闭症儿童常常倾向于不使用语言,因此采用多样化的交流技巧在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有的儿童即使会讲话,也不喜欢说,有需要时只是拉着父母的手示意;也有的儿童宁可写出来也不愿说出来。因此,教育者应鼓励并创造情景来让患儿练习讲话、交谈。揣摩儿童的心理,了解到小孩想要什么,想干什么,但小孩不开口说出来而哭闹,作为教育者应该避免小孩一哭闹就代替他们去做,这样就使得他们越来越少去运用语言,而应诱导小孩将想法说出口,让小孩明白只要说出来才会有获取。另外可组织小孩一起进行游戏活动,让小孩在游戏过程中进行询问、回答的训练,对小孩的语言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改善。训练自闭症儿童的模仿能力,在日常学习活动过程,通过教育者的接触,提高儿童对语言的理解能力,逐步教他们一些生活行为习惯,例如吃饭、喝水、脱鞋、穿衣、大小便等等,让自闭症儿童能学会简单的生活和做事方法。

辅导教育患有自闭症的儿童,是一项辛勤的工作,只要教育者付之以极大的耐心与坚持,就很可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古人云“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和训练,自闭症儿童能得到康复和改善。

【参考文献】

[1]李宏,汪萍.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浅谈.中国体卫艺教育,2011(4) .

[2]邹小兵. 孤独症的治疗.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8,23(3).

[3]颜茹,徐淑丽,孔凤莹.浅谈儿童孤独症.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8).

第2篇:多动症小孩的教育范文

关键词:自闭症;教育康复训练;家庭教育

一、自闭症儿童的行为和能力特征表现

美国精神医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将自闭症定义为一种广泛性的发展障碍,是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所引发的发展障碍。患者的异常主要表现在与人交往、沟通、兴趣和行为方面的异常,常伴随有智力障碍、癫痫、多动、退缩以及情绪等障碍。1.社交困难,缺乏与他人交往的意愿和能力。自闭症儿童总是活在自己的小天地,缺乏情感交流,对自己的习惯相当坚持,如果更换固定的事物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如渝是个十岁的小女孩,她从不与同伴交流,总是喜欢自己在一旁摆弄自己的小瓶罐,不断将瓶罐在桌上无数次的敲击,嘴里总是喃喃自语,从不主动与他人交流。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不会表达,总是拿着别人的手,指着东西,示意要拿。班级组织的游戏从不主动参与。另外,语言发展迟缓、单纯的重复、语法错误,不了解语言的意义也是自闭症儿童典型的特点。2.自闭症儿童一般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刻板行为或刻板动作。大多数的自闭症儿童存在智力障碍,但是也有少数自闭症儿童会在某些方面又表现出较强甚至是超强的能力,特别是在机械记忆和音乐兴趣方面。例如祺祺对橡皮檫的气味情有独钟,教室里的开关总是按个不停,并且特别喜欢听一两首歌曲,总是吵着说:“要听叮叮铛,我在马路边。”他总是喜欢用手抠去铅笔的表皮,喜欢要铅笔头,削铅笔时总是要削双头。小陈陈总是沉浸在自己的情感世界,不开口说话,嘴里总是叨叨着一些我们听不懂的话语:“嘻哈嘻哈可可……”但是他对音乐特别敏感,会自己哼着音乐的旋律,音乐课上我们学习了《丑小鸭与白天鹅》他居然自己在语文课上哼起旋律:“我一天一天长大,我不再不再是丑小鸭……”3.相当一部分自闭症儿童的感觉灵敏度是异于常人的。有些患者对某种声音异常排斥、喜欢,并伴随多动、注意力分散。例如,陈陈每次对全班同学齐读声感到厌烦,总是捂住自己的耳朵;班上小泉总是做不住,上课总喜欢推桌子,挪椅子,踩书包,站起来在教室乱走,注意力无法集中到课堂教学。虽然在医学上自闭症还没有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通过系统的教育康复训练,有效的家庭教育,创设各种有利的环境,帮助孩子多与人沟通和交流,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并且克服自闭症带来的障碍。

二、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康复方法

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康复,在教学中笔者总结了一些能促进自闭症儿童发展的教育康复方法。1.感觉统合训练。同时调动多感官参与,有助于自闭症儿童行为的社会化。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观察,根据自闭症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和动作的发展状况,以游戏的形式让他们在活动中做符合他们需要的游戏活动。并且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引导学生多种形式地参与课堂,调动更多的感觉器官全面地学习新知。如跳绳、沿直线走、羊角球跳跃、走平衡木、蹦蹦床、拍球、攀爬练习等可以训练前庭功能失调的儿童;刷、吹、滚等形式的练习刺激儿童的身体部位,提高触觉敏感性;通过《蚂蚁大力士》的游戏,训练儿童手脚协调向前爬行的能力。学习《吃水果》一课时,通过神秘袋的形式,先摸一摸,猜出水果名称,展示水果的课件和实物,并且动手参与切西瓜、剥桔子、削苹果,并且品尝水果,整个教学过程中调动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共同参与,儿童学得开心,吃得开心,认识也比较深刻。课后,还安排每个儿童在家长的指导下动手绘画自己喜欢吃的水果,认识更多的水果,并且还专门安排了一节课让儿童带着自己认识的水果与同学分享,增加同伴间的互动,也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2.艺术熏陶和音乐疗法。通过绘画、手工、体育、舞蹈等形式的教育康复训练,借助这些让自闭症儿童创造性的自由表现活动,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并且能充分挖掘他们的艺术天赋。通过音乐不同形式的呈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方法探微唐丽蓉(龙海市特殊教育学校,福建龙海363100)学校管理办学治校􀀡􀀱现,融合在教育内容中,让自闭症儿童通过聆听音乐,参与音乐游戏,自由的敲打乐器,歌唱等活动感知音乐,了解音乐,从而产生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与联系的冲动,同时在这过程中培养合作的意识以及在群体中的适应能力,促进孩子社会化。如春秋季节时,动员自闭症儿童及家长们共同参与制作简易风筝,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参与的快乐,并且组织放风筝。他们看着高高飞起的风筝,望着蓝蓝的天空,露出了天使般的笑容。又如学习律动《小海军》,播放音乐时,让自闭症儿童听着旋律,雄壮有力的踏步走,播放舞蹈视频动作,分解动作教他们学习(面对面进行):打旗语、弓箭步、吹军号、小跑步等。让他们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同时训练他们身体协调能力以及感受到在集体中互动。在平时课间时,经常播放舒缓音乐,让他们的情绪得到放松。3.游戏及情境教学法。通过各种游戏的形式,不仅能稳定情绪,还能帮助自闭症儿童走出封闭的世界,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经常使用的游戏有听觉游戏、角色游戏、体育游戏、建构游戏等。游戏可以缓解不良的情绪,同时学习相关的知识技能。由于自闭症的儿童思想、行为都比较刻板,迁移能力比较差,所以对自闭症儿童的教学要尽量地接近生活,模拟生活情景进行教学,在实际生活场景中学习。如课堂上笔者运用的游戏“小鱼吐泡”、“过山洞”,刚开始让学生与认识的同伴、教师一起玩游戏,然后更换游戏当中的人,找一两个陌生的同伴慢慢融入,一段时间过后,学生不那么抗拒了。学习《看病》一课时,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游戏,真正让他们了解看病的流程,懂得生病时应该怎么去医院挂号、候诊、看病时应该怎么向医生说明病情、怎样付款、取药等。针对个体的差异实施教学,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教学,全面搜集孩子的各方信息,系统评估后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设计相应的训练内容、训练重点、训练的时间和量。在训练的过程中因材施教,并且要求家长做好家庭的教育康复训练。在集体课堂教学时,尽可能其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强化沟通意识,适应集体学习环境。在生活上让孩子多动手,积累生活经验和感知经验。并且配合进行感统训练和精细动作的练习。根据孩子的进展情况,及时的调整教学安排。此外,在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康复训练中,家庭因素很重要。多数家长在自己的孩子确诊为自闭症后,消极认为“孩子没救了”,或者是消极的逃避结果。家长的早期教育意识,以及掌握科学的教育训练方法,是能最大程度地让儿童回归主流社会的。教师在实际的教育康复过程中只要善于发现,总结适合的方法,将有助于儿童快乐学习,减少烦躁的情绪,从而激发他们表达欲望和与他人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梅,张俊芝.孤独症儿童的教育与康复训练[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2]杨霞,叶蓉.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实用手册[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

[3]杨晓玲,蔡逸周.揭秘孤独症[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第3篇:多动症小孩的教育范文

一、孤独症幼儿发展情况,实施教育

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属于孤独症儿童,还很小,不懂事。别说自理能力了,就连一点的纪律概念都,可以说是很乱。控制,情况,我园的纪律及自立能力要一起抓、抓。幼儿园半年多的努力,园的小朋友可以说进步很快,家长们反映也不错。自立能力:我正面教育,对幼儿以表扬为主,强化的自我服务意识,的依赖思想。对幼儿好的或肯定,赞赏和鼓励,使幼儿能够更信心,更地事情,任务。而老师适时帮助,以幼儿的自立能力,并与家长沟通,家长。就纪律:对少幼儿的不良,我的是分析原因,该批评的批评,并适度的教育,采用正负强化的办法幼儿养成的习惯,慢慢的遵守纪律。

二、研读孩子,支持孩子的活动

我深深地体会到从孩子的角度去关注理解的生成活动,的需求,判断生成活动的价值,予以支持和提升。教师要研读孩子,关注孩子的言行,捕捉孩子稍纵即逝的兴趣点,并能读懂孩子的百种语言,理解孩子的。也要让孩子与环境作用,使孩子真正环境的主人,使环境真正为孩子教育服务。每个儿童都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在活动中,尽最大为孩子们而有层次性的材料,不同的要求,以幼儿有差异的发展。例如在上精细课的时候有剪纸,能力较强的孩子,让使用剪刀,鼓励剪出老师画好的图形或沿直线剪纸,而能力差的幼儿,则降低难度,让撕纸等,主要激发活动的兴趣,又不失锻炼手部精细动作的机会。

三、真诚对待每位家长,家园沟通,

家园沟通,教师与家长协力解决教育问题,提升对幼儿的,分担教育责任。孩子的成长和,是对我工作的鼓励;家长的满意,是对我工作的肯定。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家长,如实的和交流对孩子教育的看法,对家长的要求尽量去,对家长的教育孩子的疑问帮着查资料解答,让家长感到我不只是孩子的老师,家长的朋友,有大家一起解决。当问题时,与家长联络是要的,让家长知道老师对问题视,对幼儿发展很在意。也向家长幼儿在家中的生活情况,以利于在机构训练期间制定更利于孩子发展的训练计划。家长看到了孩子的各的与进步,也看到了别的孩子的优点,有助于家长帮助孩子找出差距与,找到教育的方向。

第4篇:多动症小孩的教育范文

[关键词]自闭症 儿童 治疗 自主绘画

一、 案例及问题的提出:

某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绘画课。绘画内容是苹果的表现,要求儿童独立完成。

人员构成:一位教师,四位自闭症儿童(年龄分别为3岁半、3岁3个月、4岁、5岁),四位孩子妈妈。教室构成:四张课桌,9把椅子,三个柜子。

过程发现:课程30分钟,教师采用15分钟进行感统、语言、手部动作练习,2分钟的材料准备, 10分钟绘画练习,3分钟作品评价。一个儿童开始不能自主握笔,在妈妈的帮助下握笔,其他三个儿童可以自主握笔。四个儿童不在妈妈帮助下无一人能画成苹果形圆圈,两个儿童画的是没有规律的线条, 5岁的儿童画的是几个三角形,只有一个儿童画成扁长的椭圆形,中间画了几条竖线,问她画的是什么,她说是“皮球”。四位妈妈见孩子难以画圆,都不由自主地手把手帮孩子一起作画。在上色时,一个孩子拿红色,两个孩子拿绿色,另外一位儿童拿黄色蜡笔进行涂色,被妈妈阻止并引导孩子换成了红色。孩子持续作画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精力不集中现象,在老师或家长的提示下纠正。

这类案例我们分析可以发现,一些自闭症康复中心、学校或治疗机构,在对自闭症儿童绘画教学训练中,常常存在以下现象:

(一)教师或家长手把手式帮助孩子绘画;

(二)时间安排不合理,对孩子感知或语言训练时间安排较长,留给孩子绘画和对创作体验、作品评价与解释的时间太少;

(三)课程内容安排不太合理,内容或技巧要求稍高,孩子不能自主完成;

(四)教师或家长以成人的眼光要求和引导孩子;

(五)美术活动室布置不太合理。

这些现象造成的问题是,儿童长时间不能脱离家长或老师的帮助进行自主绘画;孩子不能完全进入自我艺术创作和艺术表现状态,无法充分享受艺术体验;家长或教师以成人的概念误导孩子,孩子无法通过艺术表现过程真实的表达自己,作品具有太多的成人气息;孩子注意力分散,不能持续作画等。

针对这些现象,对于教师和家长都应该有一个深刻的反思,怎么样才能让孩子更好地进行自主绘画?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在自主绘画过程中充分体验艺术创作和艺术表现做带来的?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专注于艺术表现过程,达到潜能的充分发挥?

二、 采取的对策及实施方案

1、教师和家长要充分认识绘画对自闭症儿童的作用。

教师和家长首先要充分认识儿童绘画对自闭症儿童的作用。首先,绘画是一种有效的艺术疗法。事实上,儿童绘画的研究在精神治疗、心理学、绘画治疗以及教育领域中发展已久,诸多研究者关于如何运用儿童绘画进行治疗和教育已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绘画活动是通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利用非语言的工具,传达儿童的意识与潜意识,并可作为治疗性改变的因素①。诸多医学家、精神学家、心理学家、教育者等认为,绘画治疗适用于发展迟缓、情绪障碍、自闭症、多动症等儿童。绘画不仅有助于儿童提高注意力,放松心灵,而且有助于儿童提升自我情绪管理、社交能力和创造力;也有助于教育者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帮助儿童发展缺乏的能力,挖掘潜能,以达到心理上的完善。其次,绘画也是儿童对于外部世界的一种认识和内心世界一种非语言形式的表达。“当儿童不能通过语言表达时,绘画是可以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方式。当大人和孩子在一起时,让儿童画画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和自然的交往方式。②”

因此,在目前用医学方法不能治愈自闭症的情形下,教育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和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儿童自主绘画教育训练对自闭症儿童的作用。

2、关注自闭症儿童的情感需求,学会与儿童沟通

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尊重、欣赏和鼓励儿童,让孩子关注到自己的强项、价值和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以及让儿童对教育者产生信任,这对开展自闭症儿童教育训练十分有益。自闭症儿童情感方面存在许多障碍,比如情感需求轻微,对父母和老师没有明显的依恋,却会对一些无生命的物体异常迷恋,情感表达方式障碍,比如烦恼时会尖叫或自伤,高兴时会拍打人等。那么教师应该首先让孩子接纳你,走进孩子的世界,对孩子的情感有所了解、产生共鸣,孩子就会配合各种训练。具体做法:日常多关心、爱护孩子,用身体拥抱患儿,抚摸患儿,使患儿感受到爱;利用图片帮助儿童认识各种表情,如哭、笑、哀、伤等,让孩子观察与理解他人的感情;教给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情感,并且教儿童如何帮助与安慰别人,学会交往;在儿童尖叫或发脾气时,仔细分析原因,给孩子予帮助,消除烦恼;在孩子高兴时,教给孩子表达的方式,并分享孩子的快乐;与孩子一起游戏,让孩子感受有意义活动的兴趣,调动动作及语言表达的积极性等。

3、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走进儿童的艺术世界

教师和家长要了解儿童绘画与智力的发展规律,学会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真正走进儿童的艺术世界。儿童绘画不同于成人绘画,儿童绘画的表现内容并非儿童看到的真实世界,而是他们知道的或记忆中的形象符合的记录。当儿童利用铅笔、蜡笔、黏土等艺术媒介进行创作时,他们就正在进行一种表露性、体验性和游戏性的活动,而且这样的过程是充满创意和象征的,这些图画的内容都是他的故事或他故事的一部分③。比如儿童涂鸦期的绘画是一种无序乱涂,具体画的什么内容要根据儿童自己解释和命名我们才能得知。所以儿童在绘画时我们不能以成人的视角要求儿童,非得画的像苹果而不能画成“皮球”或者画苹果非得使用“红”色不能使用黄色(成人固定概念苹果是红色或绿色,或许案例中的儿童对黄色苹果印象更为深刻)。由此,教师和家长只有建立在掌握儿童绘画与智力的发展规律,才能真正意义上认识儿童绘画,并通过绘画走进儿童的艺术世界。

4、鼓励与诱导孩子自主绘画,让孩子对绘画产生兴趣

自主绘画就是让孩子不在成人的帮助和影响下自己绘画。由于自闭症儿童在感知、动作、交往等方面的障碍,孩子绘画过程中会体验出一种焦虑和悲伤,甚至气馁而放弃绘画,这时候教师或家长要学会理解和处理这个阶段的情感冲突,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克服困难。比如,有些儿童由于机体发育障碍,不能自主握笔,家长或教师可以手把手教儿童握笔画画,同时辅助以手指伸缩与抓物训练,通过一段时期锻炼,鼓励儿童学会自主握笔,决不能长期手把手不放。再如一些孩子由于心理障碍不愿绘画,那么教师可以通过作品欣赏、模仿诱导、游戏、或外物刺激等各种方式,勾起儿童绘画的欲望。另外要肯定和欣赏孩子的作品,鼓励并给予表扬,让孩子对绘画产生兴趣。

5、采取小步子、多重复的教学原则

自闭症儿童智力、机能发展迟缓,学习和接受能力比一般儿童要慢。比如有的儿童已到学龄或青春期而绘画能力还停留在涂鸦阶段;再如有的儿童手部动作能力障碍,不能够进行精细动作,甚至不经过训练难以握笔。所以有些知识和动作需要反复学习和锻炼才能完成。因此对自闭症儿童绘画课程可以采取小步子、多重复的原则,由小目标到总目标逐步完成。具体措施:限制艺术媒材的种类;尽量避免高难度技巧;提供反复练习同一媒材或艺术经验的机会;将过程分解成几个小步骤,然后按部就班地实行;学生技巧日趋成熟后,提供成功机会,以获得有效的艺术经验④。

6、多给儿童艺术体验与释放机会,帮助儿童发挥最大潜能

儿童的绘画过程,是儿童对外部世界的一种心灵体验与情感释放过程,它是一种非语言的表达方式。儿童在绘画时不知不觉就会把内心世界深层次的动机、情绪、焦虑、冲突、愿望和价值观等投射到绘画作品中,也会不知不觉将记忆中被隐藏或被压抑的内容很快地释放出来。儿童绘画的创作过程和创作体验对儿童情感的表达、情绪困扰的调适以及对儿童促进自我认识、人际互动等各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多给孩子自由绘画与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孩子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解释,以达到发挥儿童的最大潜能。

7、美术活动室的布置

美术活动室布置的要温馨和安全感,要有利刺激儿童绘画的欲望,有利于儿童注意力的集中。具体做法如:美术活动室选用宽敞明亮、通风条件好的房间,窗户不宜太大,可使用百叶窗,让孩子有一定安全感。活动室可分两个区域,一个是活动区,一个是作品展示区。活动区空间较大的、显眼的位置摆放绘画媒材、玩具架与活动桌,配以材料舒适的椅子;作品展示区摆放儿童美术作品。

三、建议与反思

自主绘画对培养自闭症儿童的自信,提高感知、手眼协调、精细动作能力,以及人格的健全等许多方面都大有益处,教师与家长应该多给孩子自主创作与自主体验的机会。同时教师与家长对自闭症儿童教育训练要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儿童绘画只是教育训练的一个部分,针对自闭症儿童有多种多样的教育训练方式,不同的教育训练有着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措施。而且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训练要结合修订过的PEP能力量表定期测量教育训练的效果,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和目标,改进训练方法。

采用综合性教育和训练,辅以药物,对自闭症儿童的预后可以有显著的改善。但对自闭症的教育与治疗并非是一个短期过程,教师与家长要以耐心、爱心和恒心为动力,坚持不懈,天才儿童会在我们的教育训练中诞生的!

参考文献

[1]何侃《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江苏大学出版社,2008.127

[2]葛明贵《心理学经典测验》: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183

第5篇:多动症小孩的教育范文

梦想就是将自己规划好的梦插上翅膀,一直向前飞翔,努力到达自己想要的地方。@杨石头

有梦想才会有希望,有希望才会有激情和拼搏,守住自己的梦,勇敢执著地走下去,你就会比别人提前找到未来的方向,提前到达成功的彼岸。@任晓卿

我从小喜欢看公益广告,经常被画面所传递出来的正能量感动着、激励着。因此我一直想加入到一个公益团队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直到我选择了特殊教育这个专业,我才觉得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近。特殊教育专业是指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

说到特殊需要,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残疾人,没错,特殊教育专业的主攻方向也正是如此,所以我们开设有视障教育、听障教育、智障教育、学障教育、手语翻译等课程。

记得大学刚入校报道时,我就遇到了一个问路的聋人学生(我们学校开设有聋人班,招收聋人大学生),由于当时我还没有学习手语,只能用写字的方法与他交流。从那时起我就把学习手语作为我大学期间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如今我已经能熟练地用手语和聋人同学交流了,并且也经常与聋人朋友们在一起组织活动,做他们的手语翻译,与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我发现,在聋人朋友的内心世界里,其实很希望可以融入正常人的世界。所以下次大家在看到聋哑人朋友时,请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微笑,伸出大拇指告诉他们:你很棒。

除了帮助身体有缺陷的人,我们还涉及心理领域,随着电影《海洋天堂》的热播,孤独症这个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大学期间我们会学习一些“孤独症康复知识”。有一年我在“南京明心孤独症康复机构”做志愿者,走进了一个孤独症小孩的家庭。注意到这个孩子是因为在一次音乐课训练中,他一直在哭,眼睛流露出一种恐惧感,让我不禁想多了解他。孤独症小孩由于表达障碍,通常在自己害怕时不知道如何表达,只能通过哭喊的形式来吸引家长的注意。之后我特别留意了这个细节,觉得可能是孩子对于音乐有一定恐惧,所以在他又一次感到害怕时,我紧紧抱住了他,并鼓励他不要害怕音乐。慢慢的他开始叫我姐姐,开始信任我、依赖我。每次当孩子感到恐惧时,我就会运用课堂学到的知识想办法让他克服恐惧。其实孤独症小孩不是没有感情,只是他们不会表达而已。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所以需要我们慢慢地走进他们的心灵,带领他们走出孤独的世界。

这个小孩让我真正了解到了孤独症这个特殊的群体,更感受到他们父母的辛酸!孤独症是终身发展障碍,我在他的康复过程中只能起到很小的作用,但通过一些康复知识,现在孩子已经拥有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也许对于别的小孩来说,说话、穿衣、吃饭,这些都很简单,但是对于这些孤独症小孩来说却是那么的不容易。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坚持照顾他,虽然付出了很多,但收获更多。我懂得了为梦想坚持的意义!

第6篇:多动症小孩的教育范文

幼儿园中班的端端今年4岁了,可最近妈妈发现,端端从幼儿园回来,口袋里经常会多出一些小玩具,开始妈妈没注意,后来端端竟然装回来十几支彩笔的塑料笔帽;去一趟超市,他竟然拿回来二十几张价格标签;到亲戚家也总要带回一些小玩意儿……妈妈越想越后怕,这么小就偷东西,长大了还不得成盗窃犯呀?家里什么都不缺,可为什么他还要拿别人的东西?尽管妈妈采用各种方法教育端端,甚至严厉地训斥和体罚,但都无济于事。为什么端端喜欢顺手牵羊呢?

中国有句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也就是说小时候的行为习惯会直接带入成年,那么照此推理,4岁的端端顺手牵羊,长大后就一定是个小偷吗?

依照发展心理学家的说法,孩子之所以顺手牵羊,有一部分是源于“自我中心”的心理因素,现在绝大部分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倍受宠爱,孩子会认为世界是以他为中心的,“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只要他喜欢的东西,就要归他所有,这是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现象。家长应正确引导,万不可随意称孩子是“小偷”,是“盗窃犯”,这样有可能会对他幼小的心灵造成莫大的伤害,甚至会影响到其成年之后的人格完善。

虽说“自我中心期”是成长轨迹,但身为父母,不能对孩子的“贪得无厌”视而不见,要开动脑筋尽早帮孩子建立起“所有权”的观念,即让孩子知道尊重别人的所有权。父母可以身作则,在收好自己物品的同时,嘱咐孩子及时归置好自己的物品,父母可以向孩子借用玩具或纸笔,并告诉孩子要使用多长时间,征得孩子的同意,方可把物品带走,在归还时要向孩子说“谢谢”。

如果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可以通过手偶游戏、编故事等方式,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要他体会别人丢了东西该是多么着急,并鼓励他及时归还物品。如果看到孩子与他人分享玩具或是食品,要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强化他的分享行为,这样孩子很快就能建立起所有权的观念,并养成尊重他人所有权的行为习惯。

4 什么是孤独症?

“孤独症”一词近两年已开始被人们逐渐认识和关注,在儿童心理门诊接待的孤独症患儿也日渐增多。据国外最新统计,目前孤独症患病率为10~21/万,男孩是女孩的2.16~7.5倍。不少人认为孩子性格孤僻,不太合群便是患了孤独症,也有的家长在孩子被诊断为孤独症之后,即陷入极度焦虑和自责之中,认为是自己忽略了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这些都说明虽然很多人知道“孤独症”这一疾病,但对其具体内容并不十分了解。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从遗传学、神经学及生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来看,目前较为肯定的结论是由于脑功能障碍所致的全面发育障碍,它可能由遗传因素引起,也可能因母孕期或分娩过程中的脑损伤所致,与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基本无关。该病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为基本特征。典型的孤独症常起病于3岁以前,且病前无明显正常的发育期,家长常以孩子语言落后或交往障碍前来就诊。

大约80%的孤独症儿童存在智能缺陷,但很多家长并不承认孩子的智力低下。的确,有些孩子可以不加思索地说出所有省会名称或对数字、人名、路线有着不同寻常的记忆力,也有的可以毫不费力地推算出某一年的某一天是星期几,但是这部分儿童除去这些特殊能力之外,均表现为普遍的智能缺陷。这些孤独症患者就是平常所说的“天才”,就像达斯汀・霍夫曼在电影《雨人》中的表演。

平常临床接诊的孤独症患儿大多为5~7岁,其实孤独症儿童一般在30个月以前就已经具有很多明显的早期症状了,只是很多家长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而耽误了孩子的早期治疗。所以,假如一个18个月的婴儿具有如下的一些特征表现,那么在其30个月时就很可能被诊为孤独症。①无视线对视,缺乏面部表情,被拥抱时无相应期待被抱的姿势;呼唤他们的名字,常常无反应。②不关注周围人的面容和表情,而过分关注周围的声或光。③反复模仿别人的话或自顾自地说话或无原因的反复喊叫;无故大笑或突然发笑。④不理睬周围同龄儿童,经常仪式般地摆弄玩具,不许别人改变事物的同定模式。⑤经常有奇怪的手指活动,或常转圈跑、重复蹦跳,或有咬手、撞头等自伤自残行为。⑥1岁前就已会说的有意义的言语又逐渐消失。

第7篇:多动症小孩的教育范文

周正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河南省中医儿科学会常务委员。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脑瘫、癫痫、脑炎、智力低下、发育落后、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等疑难病症。

专家门诊:周三下午、周四下午、周六上午

今天是周末,不到九点,诊室外已坐满了患者。我正忙着检查患儿,耳朵不知被谁捏了一下。抬头一看,是我的一位“悟空”小患者。他叫东东,在向我打招呼,以示他来了。东东的父亲看到他捏我耳朵,忙训斥道:“要懂礼貌!”我笑了笑,觉得他很调皮可爱,看看挂号人数,他还需要等一会,我于是让他靠墙练倒立。他配合地在诊室墙边练起了倒立,诊室随即安静了下来,我便继续诊查其他患儿。周六我出诊,东东多要复诊,两周一次。他今年8岁,已连续治疗2个月有余。之所以叫他“悟空”,是因为我觉得他像孙悟空一样,安静不了、急躁、多动、匆匆忙忙、无影无踪的。

记得2个月前,东东刚来就诊的时候,我对他还不太熟悉。在候诊的10多分钟里,他爬过窗口,跳到阳台上,差点掉下去。而后我就对他特别警惕,想出了练倒立的主意。因为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多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综合征,主要是前庭机能失常,身体协调不良,所以需要加强前庭-固有感觉的吊缆游戏训练、跳跃平衡训练、倒立本体感觉训练。让东东练倒立,既可寓治疗于生活,又可以使诊室安静,同时训练“感觉统合”和注意力,并可在此过程中结合“赏识教育”。

东东很乐意练倒立,我时不时也会给予他表扬。多动症的治疗核心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这些孩子的大脑统合不良,使他们在很多方面稍逊于其他孩子,病程长的患儿,会逐渐感到自卑和无能,尤其是家长的批评、老师的训斥、同学的嘲笑,更加重了孩子的病情,很容易使孩子转变为“问题少年”。因此,“赏识教育”是行为矫正疗法的具体应用,通过奖赏、鼓励、塑造、模仿和再教育,使患儿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重塑自信。家长应努力寻找孩子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并且和孩子共同制定奖惩办法,如硬币、五星、筹码等标记物,以及糖果、玩具、游戏等奖赏,反复强化,通过言语刺激、精神鼓励,在家长的引导和言传身教下,能对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不知不觉一刻钟过去了,我感觉有人在抠我的脚底,俯下身一看,是东东在调皮。“出来吧,该你诊治了。”他笑一笑,坐在我跟前,伸出了手,配合检查。通过翻手试验、指鼻试验、指指试验检查等,我发现东东的这些软神经征基本正常。他父亲说,吃了2个月的中药颗粒,配合注意力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结合“赏识教育”,饮食上基本不食用酸性水果,少食麻辣、油炸、方便食品,这几方面相互配合,孩子的多动、冲动症状明显减轻,注意力也显著增强了,能安静10分钟以上,像换了个人似的,老师也多次夸奖,身边的小朋友也多了起来。

经细心诊查,结合量表,再察舌、切脉、观色,我又为东东开了2周的中药颗粒,以孔圣枕中丹加味治疗,继续行为训练及饮食调养。周一至周五上午可加用5毫克的盐酸哌甲酯口服,节假日停用,并建议少食含有甲基水杨酸类的食物,如酸性的西红柿、桔子、苹果等水果,少食糖类、饮料、添加剂、防腐剂、调味品、人工色素及刺激性食品,多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磷脂食品,如瘦肉、蛋、动物脑、心、肝、肾、鱼类、海产品及大豆、玉米、鲜菜、水果等食品。

2周后再复诊,我的“悟空”小患者的症状表现又明显减轻了,自控能力也有所增强,老师、家长多次表扬,孩子的自信心显著增加,所以治疗行为也积极配合,逐步变成了一个主动守规矩的好孩子。

多动症孩子治疗的核心,不是控制多动表现,而是增强自信心、提高生活自理控制能力。相信只要家长正确认识多动症,积极配合早期干预孩子的异常行为问题,完全可以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经验之谈

治多动:膳食平衡+“三驾马车”+“四心”

膳食平衡 多动症的发生是多因素致病,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与饮食有密切关系,如食物中缺乏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铅、锌、铁等,尤其是含有水杨酸盐类的食品,食用过多会干扰大脑内的糖代谢,导致其供能方式紊乱,容易出现低血糖症、产生酮体,从而使大脑能量不足,表现出多种异常行为症状的发生。

“三驾马车” 康复治疗上需要药物控制结合行为矫正、心理治疗等,以这“三驾马车”为主,缺一不可,再配合饮食调养、生物反馈、教育干预巩固疗效。药物治疗只有在病情较重时采用,常用的有中枢兴奋剂利他林(盐酸哌甲酯)、其长效控释片专注达(盐酸哌甲酯控释片),但有一定的副作用;近年来有国外引进的新药择思达(盐酸托莫西汀胶囊),是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调节剂,属非兴奋剂,不过其起效较慢,多需1~2周见效。此外,中药新药也不断问世,如小儿智力糖浆、多动宁胶囊、古方孔圣枕中丹等药方,其副作用小,但需辨证选用。

“四心” 即耐心、爱心、信心和决心,对于家长而言,对孩子要多鼓励、少惩罚,稍有进步就表扬,明确孩子的多动行为是疾病造成,并非故意捣乱。

第8篇:多动症小孩的教育范文

一、根据孤独症幼儿发展情况,正确实施教育

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属于孤独症儿童,他们还很小,不懂事。别说自理能力了,就连一点的纪律概念都没有,可以说是很乱。不是很好控制,针对这一情况,我认为我们园的纪律及自立能力要一起抓、同时抓。经过幼儿园半年多的努力,我们园的小朋友可以说进步很快,家长们反映也不错。自立能力方面:我坚持正面教育,对幼儿以表扬为主,强化他们的自我服务意识,改变他们的依赖思想。对幼儿好的行为或表现给予肯定,赞赏和鼓励,使幼儿能够更信心,更积极地做好事情,完成任务。而我们老师做到适时帮助,以提高幼儿的自立能力,并及时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配合。就纪律方面:对少部分幼儿出现的不良行为,我采取的是及时分析原因,该批评的批评,并给予适度的教育,采用正负强化结合的办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慢慢的做到遵守纪律。

二、研读孩子,支持孩子的活动

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从孩子的角度去关注理解他们的生成活动,了解他们的需求,判断生成活动的价值,及时予以支持和提升。教师要研读孩子,关注孩子的言行,捕捉孩子稍纵即逝的兴趣点,并能读懂孩子的百种语言,理解孩子的探索行为。同时也要让孩子与环境相互作用,使孩子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使环境真正为孩子教育服务。每个儿童都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水平。因此,在活动中,尽最大可能为孩子们提供丰富而有层次性的材料,提出不同的要求,以促进幼儿有差异的发展。例如在上精细课的时候有剪纸,对于能力较强的孩子,让他们使用剪刀,鼓励他们剪出老师画好的图形或沿直线剪纸,而相对能力差的幼儿,则降低难度,让他们撕纸等, 主要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又不失锻炼手部精细动作的机会。

三、真诚对待每位家长,加强家园沟通,

家园沟通,教师与家长协力解决教育问题,提升对幼儿的关心,共同分担教育责任。孩子的成长和提高,是对我工作的鼓励;家长的满意,是对我工作的肯定。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家长,如实的和他们交流对孩子教育方面的看法,对家长提出的要求尽量去满足,对家长提出的教育孩子方面的疑问帮着查资料解答,让家长感到我不只是孩子的老师,也是家长的朋友,有困难大家一起解决。当问题出现时,第一时间与家长联络是很重要的,让家长知道老师对问题很重视,对幼儿发展很在意。同时也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中的生活情况,以利于在机构训练期间制定更利于孩子发展的训练计划。家长看到了自己孩子的各方面的表现与进步,同时也看到了别的孩子的优点,有助于家长帮助孩子找出差距与不足,找到继续教育引导的方向。

第9篇:多动症小孩的教育范文

自闭症,医学上也称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是自闭症的三个主要症状,通常患儿自2岁起症状才逐渐明显。患儿同时伴有智力、感知觉和情绪等方面的异常。目前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500,其中以男孩多见,男女比例约5:1。在我国,自闭症儿童约占了儿童总数的千分之六。尚不包括还有许多未被发现和诊断的自闭症儿童。

自闭症的症状表现

自闭症患儿1岁之前并没有明显症状,但仍有一些与普通孩子不同的行为表现。如婴儿常出现抚养困难,睡眠少,喜欢哭闹,听音乐或者节奏感强的声音才能使其安静。有的孩子则表现得特别安静,可以整天不声不响地躺着,不注意周围动静,即使饿了或不舒服了也无所表示;妈妈喂奶时,他不会将身体贴近妈妈,也不会对妈妈微笑,甚至回避与父母慈爱的目光对视,不依恋父母;对周围人的存在与否漠不关心,不愿与小朋友在一起,独自一人反而自得其乐。

患儿1岁以后症状会逐渐显现。但也有的孩子在1岁以前发育完全正常,1岁以后才逐渐出现异常。主要表现为:

1.语言交流障碍。许多患儿的家长会首先注意到患儿说话明显比其他同龄孩子晚,直到2~3岁还不会说话,有的好像会说话,但其实只是简单地发音或自言自语,哼哼唧唧地像在说“天书”,谁也听不懂。

2.社会交往存在障碍。患儿常不爱与小朋友交往,而喜欢独自一个人玩;爸爸、妈妈离开时他不会伤心哭泣,回来后他也不会高兴或喜悦;他们的目光漂浮,从不会正眼看人;看到他想要或想吃的东西就拉着大人的手去,而不会用手指指着东西说要;喊他的名字也没反应,但大人知道他能听得见。

3.重复刻板的异常行为。比如有的孩子喜欢玩开关,反复地开门关门;有的喜欢把积木排成整齐的一排或喜欢玩汽车的轮子;有的喜欢撕纸,见到纸就撕;有的特别喜欢看电视广告或天气预报,每天一到时间就坐在电视机前一动不动,如不给他看就会大发脾气;有的喜欢听音乐,喜欢反复听某几首儿歌;有的喜欢不停地拍手或不停地转圈或在房间里跑来跑去等等。

由于自闭症一直未被社会引起足够的关注,所以对于我们国家的自闭症儿童治疗矫正方面都始终面临巨大的挑战。

自闭症的预防

优生优育,预防为主:虽然这种病症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识,但是迄今为止,儿童自闭症还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精神发育障碍。

本刊记者从专家那儿了解到:这种发育障碍可能缘于多种病因导致的大脑发育缺陷,而且这种发育缺陷在胚胎的一定发育阶段即可能形成。但是,到目前为止,无论国内外,均没有有效预防和产前诊断的方法和手段。尽管如此,加强优生优育,做好孕前、产前咨询和保健对自闭症的预防还是至关重要的。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研究证实,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与儿童自闭症的预后效果呈正相关,0~6岁、特别是3岁前的干预最为有效。

儿童自闭症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患儿的典型表现在2岁以前可能尚不明显;有些家长养育孩子的经验不足,缺乏婴幼儿心理和行为发育程序的知识,加上平时观察不仔细,不知道孩子正常与否;有些家长发现孩子的行为异常和语言落后,但认为其会随着年龄增大而好转;某些非儿童精神专业的医务人员对本病的认识不足……同时训练的时间越早越好(2~6岁为最佳),如不及时给予治疗,预后将会很差,患儿甚至无法适应将来的生活和学习,成为终身残障。 如发现孩子有异常必须及时和专科医生联系。

虽然自闭症一般在3岁以前就会表现出来,但由于人们的忽视与误解,往往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2岁到6岁是最佳的治疗时机,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并开展早期诊断和治疗,自闭症患儿症状就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约半数的孩子能恢复正常。

自闭症的治疗

目前在我们国家,关于自闭症的各种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常运用的治疗康复手法有:药物治疗、干细胞疗法、感觉统合训练、高频音乐疗法、激活大脑的特殊教学方式、“迪普音”音乐疗法、感应治疗、生物疗法、海豚疗法、中药及针灸疗法等等。

国内主流医疗机构目前主要所能做的是初步界定是否属于自闭症,治疗措施缺乏,主要以精神类药物、中药、针灸等方法治疗,药物治疗因缺乏能够改变自闭症的病程,改善核心症状的药物,且副作用大,一般只在患者伴随的精神神经症状明显,或威胁到自身或者他人安全或严重干扰患者接受教育和训练,影响日常生活时,才使用药物对症治疗。

特殊教育和康复训练是目前国内所主要采用的方法,目前国内大大小小的康复训练服务机构大概有400家,其中约90%是自闭症儿童的父母自己筹办的。

还有一种就是生物疗法:主要通过相关检测和营养剂干预调节身体内部机转来达到治疗的最终效果,在国外由于有完善的检测手段和长期大量的实践经验,在治疗自闭症上取得很好的效果。而目前咱们国家的家长对于生物疗法的了解主要通过网络自己领悟摸索,个别有条件的家庭把孩子带到香港或者其他在生物疗法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国家或地区接受治疗,这些都不便于生物疗法的很好执行,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同时有研究称动物对自闭症儿童的治疗有明显的帮助。

据专家称,动物的存在增加了孩子们出现微笑、开怀大笑的次数,并有效减少了他们哭喊、皱眉和抱怨的行为。

当孩子们都忙于处理动物的存在时,会比玩玩具时多花费55%的社会行为。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接触动物能让自闭症儿童受益匪浅,比如可以增加他们的一些积极的社会行为,使他们与外界的交流增多,从而帮助改善自闭症。

我国的自闭症儿童现状

记者了解到:在2006年我国已将自闭症列为精神残疾,自闭症者被纳入相关的保障体系。目前我国自闭症人数保守估计已经超过150万。如此庞大的一个群体有着一些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现状一:患病率上升

对干预需求的呼声越来越大。不管是相关的专业人员,还是普通老百姓,亦或是媒体,自闭症越来越成为一个公共的话题。其患病率由最初的极为罕见,到万分之几,到而今的千分之几,虽然从来没有一个比较稳定而公信的数据,但是患病率的一路走高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现状二 :患儿回归主流社会困难大 治疗自闭症的黄金阶段是1~3岁,错过了这个阶段,恢复健康的困难就很大,病情还极有可能反弹,如果不能及时地进行康复训练,一旦他们失去父母的依靠,将很难在社会上生存下去。那些攻击意识强烈的患者,还可能造成社会危害。

此外,中国广袤的农村对自闭症了解甚少,难有家庭愿意向调查人员报告孩子患有自闭症。他们情愿养自闭症孩子一辈子,并生一个健康孩子陪伴他终老。

现状三:教育体系不健全

特殊教育和康复训练是目前国内对自闭症康复所主要采用的方法,从事这方面特殊教育的师资力量及经费也都严重匮乏,机构经营举步维艰。到目前我们国家对自闭症的教育安置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完全随普通学校就读:在与家长沟通好的前提下,学校接收无显著行为问题、智力基本正常、生活能自理,经训练能适应学校常规的学生就读。

2.完全随弱智教育班就读:通常接收智力中等以下,生活能基本自理,经训练基本能适应课堂常规,无严重攻击行为,家长能与学校沟通的学生就读。

3.在不同类型班级的部分时间就读:适合能基本适应班级教学常规(含普通班、特殊班),但因行为问题无法坚持全日上课或无法坚持在普通班级全日上课者。

4.单独编班:一般附设在培智学校,要求有较高水平的师资(一班至少有两个老师)及较好的设备,采取个别教学、小组教学及群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5.家庭养护与专家咨询(或社会机构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有些无法进行正常的教育训练、症状严重、没有养成基本生活能力的自闭症儿童大多进行此类的养护式安置。以家庭为基础开展以培养基本生存能力为目标的针对性训练。即便是对这类自闭症儿童,家长也要树立信心,不放弃对孩子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