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能源与动力工程导论范文

能源与动力工程导论精选(九篇)

能源与动力工程导论

第1篇:能源与动力工程导论范文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工作过程系统化 导向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8.053

Abstract In the course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s a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In the teach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orking process of more prominent. Therefore, research on working process oriented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curriculum reform is to learn to focus on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management specialty students education, but also for China cultivate comprehensive talents necessary for the work.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form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course based on the work process system, the curren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rogress and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methods.

Key words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atic of work process; guide; course teaching

1 研究意义

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教学课程改革,已经逐渐成为近年来各大“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的趋势。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实际上是追求课程内容以及结构上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现在,市场上对于有技能的一线操作工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一般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满足企业的要求水准,而当中主要的原因就是高校毕业生尽管专业理论知识学得很扎实,却普遍缺乏一定的职业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以及对于具体问题的解决能力。这些或多或少都和我国传统的教学课程模式有关,高校毕业生学到的知识及技能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同时也缺少对于相应岗位的实际实践经验及技能,也就是本文所说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知识。课程设计在整体上应该有一定的特点,如:目标的定向性、内容的应用性以及实施与评价的整体性等。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就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是专门用来培养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一些基本操作技能的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通过将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情景结合起来,并运用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的剖析、角色扮演等方式,把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相结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学生以后的就业工作打下扎实的工作过程知识的目的。

2 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的企业正处在由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过渡时期转变,同时企业的管理方法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我国的人力资源实践教学中,研究的学者很多,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山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通过人才市场、人才推荐中心,从而建立起了实践教学实训基地。从现在的研究状况来看,我国的以工程过程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体系构成、实践的必要性、实践教学的方法研究以及实践教学平台的建立等几个方面。相应的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王贵军提出教师要带领学生共同组成课题攻关组,一起开展社会调查实践,同时组织学生进行暑期实践等活动;萨茹拉提出要建立实践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并进行小组讨论、情景模拟、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虽然我国学者对以工作过程为主导的人力资源管理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也要认识到当前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际应用当中,我们都尚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关于以工作过程系统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工作,国外做的工作很多,而且开始的时间也比较早,研究理论也相对成熟。在美国,一般都会要求管理类的学生参加不少于600~1300小时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在人员测评与选拔、面试、培训上面都有一定的模拟演练。在授课方式上也有很多方法,一般会采用演讲课、实验课、讨论课、个案研究、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此外还会有以学生为主导的科研活动,导师耐心指导,同学之间相互协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同时老师使用的教学工具种类也很多,如录音机、投影仪、录像机、电讯网络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在英国,因为信息的社会化程度较高,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有着更多的实习及实践机会,同时对于学生实践采取分散、自主联系的方式,实践的内同也不同于集体安排,比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此外,在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研究中,与国外研究工作相比,国内投入的资金不如国外多,所用的教材也多数都是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教材,培养方式主要是在复制国外的培养形式,创新工作很少。而国外可以提供成千上万个真实的跨国企业运作案例以及国际化的商业环境,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也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领袖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也会鼓励学生去结交各个领域中优秀的朋友。

3 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建立步骤

(1)分析职业岗位,进行课程定位。在建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基础是对职业岗位进行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进行行业调研分析,从而得到相关的岗位能力需求,通过对专门的技术能力、从业要求素质进行分析,确定出不同课程对不同职业能力的培养。

(2)分析工作过程,确定出课程内容。在对课程进行确定所需依据的原则是: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实际应用的技能训练和技术理论的发展,同时还要对一定的概念及原理进行理解掌握,学生要认识“该怎么做”及“怎么做才会更好”的知识理论,同时还要明白“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在确定内容之后,依照职业工作过程及学生认知心理过程来对课程内容进行安排。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要以真实的工作场景布局为载体,充分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完成对操作技能的训练。

(3)建立起教学所需的师资队伍。老师在以工作为导向的课程设计中起着实施者的作用,所以建立起一支能够满足教学需求的师资队伍是关键所在。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建设中,需要建立起与之相对应的“双师型”教学队伍来进行开发及实施,同时还需要一套一支对应的教学工具来进行运转。在“双师型”的教学队伍建设中,我们可以采取“送、下、带、引、聘”等形式,建立起一支专门由企业中的专家、专业人员所构成的社会兼职教师队伍,从而使得实践技能主要是通过高级能水平的老师来教授。

(4)建立起教学及实践所必需的条件。在学校的教学及人才培养中,教学与实践条件是以工作为导向的课程建设得以实现的前提。通常教学条件主要有教材、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等。教材改革的重点应该是对传统的学科型教材加以改变,同时研发出适合学生认知及专业技能养成,并体现出应用性、符合实际工作逻辑、具有鲜明的教材特色的新型教材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5)教学手段及方法的革新。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注重以学生为主,通过老师来指导,并结合具体的工作任务来进行教学。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需要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进行集成,从而使得课程中将教、学、做三者融合到一起,同时将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运用到实际的工作过程及岗位中,使得技能实训通过模拟仿真、实践操作训练、校内及校外实践等过程而逐渐联系起来。可以把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程序分为虚拟、仿真、实践以及企业实习等几个环节,同时采取现场教学、“一带多”的岗位技能导师制方式,由校内的老师来带领学生参与到这几个环节的学习中,同时企业中的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到校内实习以及企业实践这两个环节中,同时使得高年级的学生在模拟、仿真、校内实践等环节辅导带动低年级学生,起到示范作用,这样就实现了专业的老师带、企业技术人员带以及高年级学生带的“三带”培养方式,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6)建立起所需的教学管理制度。由于在课程设置中有企业内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参与,而这必然会受到企业规模、生产方式以及人力资源等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高效在实行以班级为单位,在暑期或者其他假期组织教学有了很大的障碍。所以,高校应该建立起有一定弹性及变动的教学管理形式,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保证课程建设和创新工作能够同时进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4 结语

当前,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教学中主要注重理论教学,而对于实践教学却有所忽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作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其课程设置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为学生以后的就业以及自身发展所服务的一门发展性教学课程。所以,在其教学中应当注重对学生在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中进行自我评判及自我提高。目前,对于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国内外都有很多的研究,但是相对来说,我国研究的起步工作比较晚,而且国外研究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内容有所创新。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主要是对工作过程及职业岗位进行分析,确定出课程内容,建立起相应的教学师资队伍,满足教学及实践所需的外在条件,同时在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中有所创新,建立起所需的教学管理制度。最终使得学生在知识、职业技能以及个人品德方面都能有很大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景玲.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4(3):66-67+83.

[2] 杨燕.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探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J].现代商贸工业,2014(16):134-135.

[3] 杨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探析[J].当代经济,2014(15):104-105.

[4] 周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室内陈设设计课程设计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2.

[5] 王蕴.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24):167-168.

[6] 张宝慧.构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7] 刘发生,张敏.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8):154-155.

第2篇:能源与动力工程导论范文

关键词:煤炭院校;工程地质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TV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5-0090-03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是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至2014年,全国大约有48所院校开设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其中煤炭院校(隶属原煤炭工业部)有7所,这些院校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几乎都是由过去的水文地质专业发展而来的[1]。众所周知,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水文地质专业分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前者属水利工程,后者属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从学科对专业人才的定位来看,由于二者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差别,导致了课程设置的不同。因此,对于煤炭院校从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教育教学如何既能秉承学科传统特色优势,又能满足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工程地质学是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学科的一门较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研究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门地质科学,是以地学学科的理论为基础,应用数学、力学的知识和工程学科的技术与方法,来解决与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有关的地质问题[2]。由于工程地质学涉及内容多,概念广,实践性很强,且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和机会,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使学生既能牢固掌握工程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又具备分析工程地质条件、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年来在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与实践经验,针对目前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高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进行探讨。

一、煤炭院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多,授课学时少

根据国家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近些年来,多数院校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存在着向公共课倾斜的现象,这使得专业课学时被不断压缩。主要表现在课程学时少,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过去动辄几十学时乃至上百学时的课程,现在多为32~48学时。在多数煤炭院校中,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开设有基础地质学、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课程,具有一定的地学背景。即便如此,工程地质学课程仍涉及工程岩土学、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岩土工程勘察等方面的内容,这使得该课程教学内容繁杂,教师上课难度增大。在此情况下,如不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教师就无法很好地完成相关内容的讲授;同时学生对专业领域知识的学习也将停留在较浅的感性认知阶段,不能理解机理性的问题,更不能深刻地认识该课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这势必对学生未来就业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教学方法单调

工程地质学课程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较多,同时该课程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单一的多媒体或板书授课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之个别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而个别教师授课又完全脱离指定教材,这些都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此外,课程中涉及的一些教学内容,诸如崩塌、滑坡等灾害的形成机理及演化过程等比较抽象,单纯在PPT中以图片形式展示,不能很好地呈现,学生缺少感性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实践环节薄弱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张,教学资源的投入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具体到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方面野外实践场地或基地功能缺失,满足不了野外实践教学的需求;另一方面学生人数与设备台套数不成比例,同时也存在部分试验仪器无场地安放的尴尬局面,导致部分试验无法开出,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培养。此外,还存在实验教学方式和时间不灵活等问题。目前多数院校的室内实验都是教师准备好试验后,学生在制定的条件下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学生真正思考的较少,部分学生既不动脑也不动手,而是依靠同组其他同学来完成实验,这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容易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或丧失。

(四)考核方式单一

考核成绩比例分配不合理,多数院校该课程考核成绩都是由期末考试成绩(约占70%~80%)和平时成绩(占20%~30%)组成,而平时成绩又多以上课出勤率、课外作业以及实践环节表现等形式存在,其中上课出勤率占主导地位。这样难免会存在一些学生到课不听课,考前突击且考分很高的现象。此外,考核的内容也不够全面,多侧重于理论知识,往往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最终导致校内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不利于综合人才的培养。

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针对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和实践经验,提出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环节等几方面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一)合理优化教学内容,改专业通识教学为行业特色教学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突出院校的特色优势。针对煤炭院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具有地学背景这一特点,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可主要讲解三部分的内容,即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研究、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研究以及工程地质勘察等。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研究是该课程的基础,该部分主要讲授土的物质组成、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特性;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研究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讲授学时应占总学时的一半以上。该部分主要讲授活断层和地震、斜坡、岩溶、泥石流及地下硐室的工程地质研究;工程地质勘察部分主要讲授工程地质测绘、勘探、试验以及长期观测等几种工程地质勘察方法。课程教学要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突出重点,同时也要注意前后所学课程内容上的衔接,避免重复。

(二)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单一的满堂灌为交互式教学

工程地质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对于工程地质现象的认识、判断能力和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这需要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紧扣学科的发展前沿和热点问题,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组织课堂教学。

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获取的知识较多地局限在抽象的经验上,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取抽象的理论知识,还可以提供丰富的观察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在讲授滑坡、泥石流等内容时可采用flas或影像资料展示灾害的形成过程、危害以及其防治措施;在讲授地震的工程地质研究内容时可结合典型的地震(5・12汶川大地震),讲解地震发生的机理及预警预防措施;在讲解地下硐室位置的工程地质论证时,可借助物理模型来分析地形、地质构造、岩性特征等对硐室位置的影响等等。这些方法和手段的引入不仅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主动性,同时也可节省一定的时间,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

鉴于该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可采取学生自学、教师课堂讲解和课外辅导答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就工程地质学领域的热点问题,设置课堂辩论。通过教师布置论题―学生收集资料―学生课堂辩论―教师讲解剖析的教学过程,改过去教学单行道(教师到学生)为双行道(教师到学生,学生到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针对近期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可设置“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因?人类活动or自然条件”的论题,让学生通过查阅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相关的资料,展开讨论与辩论,从而达到牢固掌握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相关知识的目的。此外,还可增加一些工程实例课,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利用最新发生的地震、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工程实例,探讨这些灾害的发生机理及防治措施,从而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改被动式接受为主动式探索

在实施实践教学活动时,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实验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进行实验之前,指导教师可提出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并给出参考意见,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将原来的验证性实验改为设计性实验。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开拓思维,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洞察力,培养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野外实践应有效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此,在进行野外实践教学时地点应尽可能选择工程地质现象丰富的地方。对河南理工大学而言,可在市区北部的缝山针公园进行为期半天的实践教学活动。结合园区内原有采石场开挖形成的人工边坡讲解边坡的应力分布状态及变化特征,边坡变形破坏类型及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同时还可结合该园区的生态恢复治理工程讲解边坡变形破坏的防治原则和措施。此外,可结合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学生未来就业意愿和方向,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安排一些与工程地质有关的实践内容,例如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或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以及煤矸石堆积体稳定性分析等。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方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完善考核内容与方式,改重视理论考核为突出实践性考核

改变考核成绩的比例组成,将平时考核成绩的比例提高10%~20%,弱化到课率在平时成绩中的主导地位,突出学生实践环节的综合表现。同时加大课堂表现方面的考核力度,就重点内容的一些问题进行课堂提问,积极主动回答问题者每次加2分,答对的再加3分,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在考核内容上要增加一些综合能力的考核,不仅要考核理论知识,还要设置一些案例分析题,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三、结语

工程地质学作为多数煤炭院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一门较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广泛,实践性较强,在目前的教学中存在课程内容多、授课学时少、教学方法单调、实践环节薄弱及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环节等方面提出了合理优化教学内容,改专业通识教学为行业特色教学;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单一的满堂灌为交互式教学;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改被动式接受为主动式探索;完善考核内容与方式,改重视理论考核为突出实践性考核等措施,使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综合性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第3篇:能源与动力工程导论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持续增长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社会需求对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和机遇,而实践性教学是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既有相当专业理论深度,又具有实践技术性特征的应用性学科,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才能突出其专业性质和专业特色,因为实践性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贴近现实的实践平台供学生仿真模拟,以使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紧密结合起来,在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又全面提升了独立分析、独立研究和独立实践的工作能力。

一、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性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践教学理念意识淡薄

当前高校教师普遍存在这样一种错误的教学理念,即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理论,工作后他们再用理论知识去指导专业实践,边工作边提高实际能力。于是教师在教学方法手段上也已经习惯采用照本宣科、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对教学工作得过且过。在不存在学生就业压力和绩效指标考核的情况下,高校教师大多致力于发论文、争项目、评职称,根本没有心思和精力潜心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工作,意识理念的淡薄导致实践性教学改革发展依然迟缓甚至止步不前。

(二)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从总体来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从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等方面与重点高校本来就存在较大差距,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又属于新兴学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队伍就更加薄弱。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性教学要求任课教师不仅具备经济管理等多方面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又要具备专业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而现实情况是许多高校教师是在硕士或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直接从事高等教育行业,严重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许多教师甚至更没有遇到和独立解决过企业管理难题,因此他们很难有效地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性教学工作。

(三)实践教学体系严重缺失

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属于新兴学科,它的理论体系完全“舶来”于西方科学管理的理论丛林,迄今为止并没有形成中国特色的内容体系,因此会有部分内容让学习者产生水土不服的“症状”。在教学模式上,由于国外把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看作是一门由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术两个模块构成的应用性专业,其实践教学占有重要地位和较大比重,而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课堂讲授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实践教学体系严重缺失,建设明显滞后。

(四)实践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授课方式形式多样,如实验课、案例分析课、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不仅如此,他们还鼓励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科学研究活动,通过教师的科研指导和学生的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自身通常都没有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他们只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而无法给学生具体操作提供专业指导,因而常常是坐而论道,言之无物,使得实践性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五)实践教学环节目标设置不明确

实践性教学环节设置的主要目的在于配合课堂理论教学,培养学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具体包含实验、实训、实习、设计、实际操作、社会调研等。但是调查显示,我国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目的含糊不明,缺乏具体的定性定量要求,使得专业任课教师无从入手。

(六)学生社会实践机会非常匮乏

人力资源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专业,它需要学生在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操作流程的同时对专业工作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而该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设计校内实训和建设校外实习基地。而实际情况是,很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校内实训课程设计不仅学时很短,内容简单,而且校外的社会资源严重不足,利用也不充分,很难得到相应的实战训练机会。

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性教学的设计原则

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对所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来加深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最终达到锻炼学生实际能力的目的。鉴于实践性教学的内涵,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如下一些基本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指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性教学的内容设计和方法选择上既要针对专业和课程教学大纲的目的与要求,同时又要针对在校本科生的专业知识储备及其实际能力水平,实践内容的选择应在理论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考虑和设计,使实践活动既有利于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不断提升,又有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时效性原则

在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时代,理论和技术更替速度越来越快,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也必须与时俱进,要不然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就难以适应当今时展的需要,这也就决定了实践教学时效性原则的重要性,因此也决定了实践教学必须反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及课程内容和知识的更新趋势。

(三)典型性原则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性教学的内容应能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特性和普遍规律,学生通过该类案例的学习,有助于其学习迁移,使之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实效性原则

实效性原则是区别实践性教学与其它教学方法的突出特点,因为实践性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缩小课题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需要的差距,否则,实践性教学就失去了其目标方向与实际意义。

三、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方法选择

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课内、课外实践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项目实践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各有自己的特点和应用条件,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使用。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目的明确、以行动为导向、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广泛青睐。案例教学法就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相关的“实践活动”中,以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实践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通过选择内容新颖、代表性强的真实案例,结合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以案例为引导,让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渗透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全面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探索精神。案例教学法的授课方式灵活多样,既可以教师讲授,也可以是将学生导入案例模拟环境中进行分析与讨论,从而引导他们自主分析问题、诊断案例、找出问题解决方案。

(二)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从案例分析法中派生出来的一种极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方法,其本质上是一种仿真培训方法,是案例教学法的延伸。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充分体现这一特征,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情景,其中可以有人物和情节,也可以有矛盾冲突和疑难问题等,让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模拟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通过模拟人才招聘活动,使各任务小组的同学在一起深入研究探讨问题,提出观点或拿出方案,强调小组协作,培养团队精神,可以让团队智慧发挥到极致。

(三)项目实践教学法

项目实践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方法,它是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来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学生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项目教学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学生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深刻体验了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四)探究式实践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又称为发现法或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思考、观察、实验、讨论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并写出小论文或研究报告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在研究式教学过程中,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必备的背景资料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能力都得到了强化。

四、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改革路径

(一)积极转变实践性教学观念

实践性教学的特点决定了要想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首先必须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看作是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的先进教学思想,坚持“为学而教”、“因学论教”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虽然有忽视间接经验、学习中心论等片面倾向,但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赋予学习以发展性、创新性等观念,扩大了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机会,这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是极其重要的。

(二)加强实践性教学师资力量

实践性教学的指导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备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或管理咨询工作经验。他们不仅是实践性教学工作的主要承担者,而且是组织安排的领导者和学生实践的指导者。

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教师的培养和梯队建设,积极采取措施,如企业合作授课、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利用假期送教师到企业兼职锻炼等,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实践性教学指导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性教学应灵活多样地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全过程。按实践教学形式和功能不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性教学可分为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方面。课内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并全面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可以选择在课堂上进行应用案例分析研讨、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等活动,还可在人才招聘、绩效考评等模块安排实验课,使学生初步了解人力资源管理模拟软件的应用。课外实践活动有认知性实践和应用性实践两个方面,可以采取社会实践调研、顶岗见习、毕业实习等形式,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基本的专业技能去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加强实践性教学制度建设与管理

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性教学的规章制度,用以规范实践性教学,使实践教学有章可循,使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另一方面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的组织和管理,落实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师资培训计划,分层次地研制和编写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性教学大纲和教材,加强实践性教学的检查和效果评价、组织校内外实践性教学公开课等等,建立一个完整的实践性教学实施、监督、评价、激励和反馈系统,明确实践性教学课程的考核办法和标准。

(五)进一步拓宽实践平台

目前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条件有限,学校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已有平台,利用校内各种资源给学生提供实践训练机会,比如学生会、团委、学术社团、后勤部门、学工部门、校办产业部门、学校餐厅、超市等。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实习基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联系合作企业,开展校企联合,拓宽实践渠道,对学生进行集中全面的实践训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参考文献:

[1]王晓莉.大小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为例[J].科教文汇,2010(6).

[2]崔颖.建立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对策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3).

[3]雷志柱.案例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2009(11).

[4]何东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探讨[J].经济师,2007(7).

[5]游传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决策与信息:下半月刊,2008(6).

[6]雷志柱.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1(02).

[7]陈树文.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教学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2).

[8]雷志柱.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模式研究——基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06).

[9]史宝玉.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5).

[10]王蕴.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24).

第4篇:能源与动力工程导论范文

说课是一种新型教学教研形式,对变革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对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对于教学研究和反思都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1]。说课是指主讲老师提前备好课后,详细解说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并且描述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以及组织教学的理论依据等,最后由专家或其他老师进行评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的过程。说课的目的是:“分析教学行为背后的支持系统,将教学行为背后的思路、理念等认知性的东西反映出来”[2]。本文以我校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从课程的专业定位、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教材、课程设计及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与成绩评定六个方面设计该课程的说课。

一 课程的专业定位 “人力资源管理”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开设在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大三第一学期。前面的学期,他们学习了经济学、管理学、经济法、应用统计学等课程,为该课程的开设奠定了理论基础,例如: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理论,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领导理论,经济法中的合同法,统计学中的调查方法及数据分析等,这些恰恰是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先导理论和方法。而该课程的开设又为后期的专业选修课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中的绩效管理、招聘与配置、薪酬设计与管理、培训与开发等课程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该课程每周4节课,共72学时,学分3分。

二 课程的教学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及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较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是党和国家对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而德州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具备自信心、组织协调、创新和团队精神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因此,本文提出把学生培养成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是该课程的总体目标。根据总体目标,本文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个方面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具体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系统学习该课程,使学生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及各职能模块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2 能力目标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技能,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等。

三 课程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凭借,是教师进行教学、搞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具体依据,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觉悟的重要工具。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材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内容的吸引力和应用性两方面。在教材方面,本课程教学打破了“一门课一本教材”的教学模式,所采用的教材包括主课教材和辅助教材两类。主课教材选用了清华大学郑晓明教授的《人力资源管理导论》及其系列教材,其系列教材正好对应着人力资源管理的每个职能模块。这套书最大的特点是既向读者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整个理论体系,又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翔实的案例,使本书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当然,再好的教材也有其不足之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还参考了葛玉辉、陈维政、董克用等专家教授的人力资源管理教材作为辅助教材,对人力资源管理知识进行了重新整合,形成了自己的课程理论体系,使学生更容易消化和吸收所学的知识。

四 课程设计及内容

本课程以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流程为主线,全面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系统阐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职能,并就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前沿问题和最新思潮进行介绍。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九章内容,分别是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员工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概述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为本课程的开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后面几章对应着人力资源管理的七大职能,每个职能模块基本都是按照概述、流程和方法的思路安排的。

五 教法与学法

1 教法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启发者。本课程将素质教育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授课为主,体验式教学为辅的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学生通过自身第一手的亲自操作和体验而获得知识和掌握技能的一种教学方式四,该方法是集案例分析、学生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培训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于一体的现代综合教学方法。其核心思想在于:它能促进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决策,变被动听课为积极思维、主动实践。比如在人员招聘一章中,本课程设计了校园招聘宣讲会和团队模拟面试以及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环节。这些体验式教学环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获得能力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能够真正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育思想。

2 学法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方法方面要对应,且二者不能分割。正是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贯穿着体验式教学方法,因此,学生学习的方法以“自主探究式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自主探究式学习是当今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主动去获取知识[4];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是通过构建合作学习小组,形成小组学习、讨论的氛围,体验式教学方法中的各种活动基本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这种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掌握有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本课程自主探究式学习和小组探究式合作学习具体表现在:课前预习所要学到的知识,课下收集下节课所讲主题相关的材料,完成课程布置作业,课下小组讨论课上汇报成果,布置主题担当小老师的角色,准备小组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培训游戏等主题的活动等。

六 考核方法与成绩评定

课程考核本身是实现教学目的和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手段。课程考核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是否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和完善教学过程。因此,本课程的考核必须与教学紧密结合,寓教于考,以考促学。本课程改变过去单纯闭卷考试考核的方式,采用多元考核评价方式,包括形成性评价(占总成绩的20%)、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评价(占总成绩的20%)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占总成绩的60%)。

1 形成性评价考核

形成性评价考核是指对学生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的考核,其目的是将考核评价嵌入学习过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会根据每章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来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例如在工作分析一章中,会布置学生对班级班干部的各个岗位进行岗位分析的任务,并完成各个岗位的工作说明书;在员工培训与开发一章中,会布置学生设计培训效果评估的调查问卷;在员工招聘一章会让每个学生设计自己的求职简历和校园招聘简章等。

2 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评价

因为整个课堂的体验式教学基本以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方式来完成,因此,需要对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进行评价。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堂课,我就将全班学生进行了团队分组,由各团队选出队长,并给团队命名,提炼团队口号,设计团队的队歌。在每个章节教学活动中,由小组合作探究完成的活动或任务,对整个小组的表现和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打分,尤其对小组表现出的学生的创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打分。

3 终结性评价考核

终结性评价考核是指通过闭卷考试的形式考察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人力资源管理的闭卷考试主要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个方面,考题类型和比重大致为:填空题(20分)、选择题(20分)、名词解释题(16分)、简答题(24分)、论述题(10分)和案例分析题(10分)。

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进行以上各方面的设计,达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并且让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并提高了自己的缤合素质与能力,从而达到了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鲁献蓉,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说课[J].课程·教材·教法,2003(7):25-30.

[2]郑金洲.说课的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6.

第5篇:能源与动力工程导论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问题;措施

一、案例教学法概述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任课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紧密围绕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运用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更生动形象地传授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给学生或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特别适用于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代表的管理类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协调能力。总之,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是讨论、分析、学习的参与者和主体,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导师。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人才的知识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变得越来越重要,也受到我国更多教育工作者的青睐。

二、案例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理解和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及方法的介绍,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手段。《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企业对人的管理是最为复杂和棘手的问题,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没有工作经历的在校生,对书本上抽象的理论不能很好地把握与理解,案例教学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二)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案例教学法有别于传统的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它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只能当观众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是一种启发式的、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方式,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三)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靠背诵、机械记忆获取知识。案例教学法则告诉学生答案不是唯一的是开放的。案例教学法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通过独立分析和判断,积极寻找多种有理有据的答案,使学生真正学会独立、自主地学习。

(四)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提前积累实践经验。案例教学过程中选用的案例均来源于现实企业的管理实践,在课堂上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进行思维撞击,并对学生进行举一反三的模拟训练, 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 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学理论脱离实践的不足,让学生提前在校园里接触并尝试分析大量将来可能会面临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对未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岗位的适应性。

三、案例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实施要点

(一)强调教师的角色定位。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案例教学中,很多失败的案例教学责任并不在于学生,而在于教师未能很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教师对案例教学的角色定位和组织引导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当好“主持人”、“导演”、“导师”、“信息库”和“催化剂”,决不能充当评论家、仲裁者和讲演者。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点,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剧本”,即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在学生的“表演”结束之后,要进行深入思考,做出合理的点评,在案例点评中需要综合评价学生问题分析、决策方案选择、逻辑分析、语言表达、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表现,点评语言力求中肯并具有艺术性。在学生的“表演”偏离主题时,教师要适时提醒学生注意突出案例的主题。因此,从事案例教学的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角色定位,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学习和分析。

(二)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案例建设。笔者认为好的案例应该具备以下特征:(1)案例内容具有针对性。案例内容必须与理论教学的内容相结合,充分体现理论教学的内容和基本观点,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理论知识, 掌握相关知识点的目的。(2)案例形式多样性。应适当丰富教学案例的形式, 围绕相关的理论知识, 将文件篓、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多种形式融入案例分析练习中。(3)案例编排富有层次性。教学案例的内容要精心设计、编排, 遵循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将描述性案例和分析性案例合理搭配。(4)案例来源强调真实性。坚持案例应该现实社会中的实际状况,不能选一些假、大、空的例子,误导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可以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发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并将这些问题形成案例,指导学生对这些真实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方法。

(三)做好案例教学的各项准备。一是教学内容的准备,了解案例的事实及相关信息,掌握案例的情景和背景资料;二是教学重点、难点的准备,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明确教学重、难点,在有限的案例教学时间内,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三是教学实施方法的准备,提前准备好案例教学的案例引入与结束、提问名单、时间分配计划等。

(四)精心组织案例教学环节。(1)把握教学节奏。 教师要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合理地对教学节奏进行微调,做控制整个教学节奏,体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过程,及时检查认同程度,并适时进行阶段性总结,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2)注意课堂沟通技巧。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需通过有效沟通,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通过各种巧妙的提问,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恰当地将关键性发言引向深入,对关系到案例主题的矛盾意见引发研讨,充分尊重学生的分析,在发问中循序渐进,给发言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最后才进行点评和总结,对关键的信息要给出明确的指导语,讨论背离正题时要及时纠偏,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案例分析、讨论环境,进而更好地实现案例教学的目的。(3)鼓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由于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环境复杂多变,解决经济管理问题没有最优、唯一的方法,因此要求教师鼓励、引导学生在分析和讨论中主动、大胆提出不同观点,对问题进行多种解决方法的比较评估,从而选择解决问题的满意方案。作为案例教学讨论、分析、学习的参与者和主体,学生应进行课前阅读,明确案例阅读的目的,掌握科学的案例阅读步骤和方法,提前做好分析准备,运用所学知识从自己角度对案例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法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又有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型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第6篇:能源与动力工程导论范文

1.被领导者的准备度

被领导者的准备度指的是个体在完成某个具体任务时的能力和意愿的倾向度。准备度包括工作准备度和心理准备度两个方面。工作准备度指个体在面临某项工作任务时,已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对于被领导者来说,当具备的工作准备度越高,其在工作过程中的能力越强,需要人指导的频次越少。心理准备度指个体从事工作的意愿和动机。被领导者的心理准备度越高,其从事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越高,越不需要外在激励机制的指引。根据情境领导理论对被领导者准备度的划分,赫塞和布兰查德将此划分为四种工作状态:(1)M1型:被领导者既无法胜任工作也缺乏工作的意愿;(2)M2型:被领导者虽无法胜任工作但工作的愿望强烈;(3)M3型:被领导者有胜任工作的能力但缺乏工作的意愿;(4)M4型:领导者既有胜任工作的能力又有较高的工作意愿。[3]

2.领导者的风格

保罗·赫塞的情境领导理论中领导模型是建立在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与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论的基础上的。情境理论要求领导既是有效的,又是满意的。这就要求评价领导者成效应有两个基本维度:任务取向与关系取向。保罗·赫塞依据每一个维度的高低,进行了不同领导风格的组合。即:(1)S1高任务低关系的告知式;(2)S2高任务高关系的教练式;(3)S3高关系低任务的支持式;(4)S4低任务低关系的授权式。[4]

3.领导风格的权变

首先,当被领导者处于低准备度(M1型)的时候,领导者应采取告知式的领导风格,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采取单项的沟通方式,领导者在明确规定其工作的任务与章程的基础上,直接告诉被领导者何时何地做什么、如何做;其次,当被领导者处于较不成熟的准备度(M2型)时,领导者应采取教练式的领导风格,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进行双向的沟通与交流,对被领导者的工作意愿与热情加以支持,并像教练般对工作进行演示,通过解释和说服获得被领导者的认可和支持,给予直接的指导;再次,当被领导者处于较成熟的地位,领导者应采取支持式的领导风格,加强与被领导者的沟通交流,利用信息共享和共同决策的机制激励被领导者,尽量不对下属的工作做指导,鼓励被领导者自行决策;最后,当被领导者处于高成熟度的时机,领导者应采取授权式的领导风格,鉴于被领导者的高工作的能力及愿意承担责任的工作意愿,领导者应放手,授予被领导者一定的权力,让被领导者充分自由发挥,施展自己的才华。总之,基于情境理论的视角,强调一个成功的领导行为分为三步:首先要识别对被领导者的任务和要求,使领导者与被领导之间获得沟通的内容与原则;其次了解并判断员工的准备度,领导者对被领导者依据环境和下属的准备度采取相应的情境领导模式;最后,选择适宜的领导风格,在有效判断被领导者的准备度的基础上,把不同的领导风格分阶段、分不同情况付诸实施。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组织发展战略的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组织内人力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调配,通过对组织成员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组织成员的潜能,确保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的活动。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组织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组织成员的招募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组织成员流动管理,组织成员关系管理,组织成员安全与健康管理等。高校作为人力资源富集的社会组织,虽然各自面临的问题千差万别,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也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从管理理念来看,虽然管理理论已经经历了传统的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三个阶段,但是,高校管理实践中,管理理念还尚未达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地步,大部分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无论在指导思想还是在工作方法上,仍处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以承担具体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作为管理的主要内容,对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还缺乏了解,管理理念和方式相对落后。从人力资源配置效益来看,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低,缺乏合理性。目前许多高校都存在生师比例失调的情况,教师短缺现象十分严重。人力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低效率,造成各层次、各岗位人员的调配不合理,从而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阻碍了高校的深化改革,使其难以适应高校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需要。从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机制来看,部分高校还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规章制度,无法为学校长期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在人才规划设计上缺乏长期战略,人才培养流于形式,人才引进后重使用、轻培养,从而抑制了高校及教职员工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从人才的评价和激励来看,绩效考评模糊,激励措施不完善。平均主义、论资排辈等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一直困扰着评价标准的制定和激励机制的完善,管理中工具主义的人才观、育人观、绩效观还比较普遍,极大地影响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面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情境,管理者仅凭管理的感性经验进行粗浅的管理是难以适应管理实践要求的,势必造成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科学性、人本化、专业化的不良现象的产生。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人力资源结构缺乏合理的配置在我国学校教育组织体系中,由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特殊经历,还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尤其在高校人力资源的安排与设置上,尚待优化。在我国高校中,教研型的人力资源相对比较缺乏,而教育型的教师相对过剩;高校中有能力的行政领导者相对缺乏,而一般性的管理人员相对过剩;高校中理论型的专家相对富余,而应用开发型的研究人员相对匮乏;高校中人力资源的竞争注重学历的倾向超过注重能力的任用。这些都是中国高校普遍存在的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的体现,阻碍着高校自身的合理发展与壮大。

2.高校人力资源的隐性流失现象的蔓延在目前的众多高校中,人力资源尤其是部分高层次的优秀人才,利用高校的资源(仪器设备、项目基金)等,与其他高校、企业、社会组织进行项目合作开发,投入本校教学和科研的精力受到了较大影响,“身在曹营心在汉”,就是对部分高层次优秀人才隐性流失最好的诠释。表面上,部分高层次的优秀人才仍然滞留在高校中,实际上已经隐性流失,给高校的学术科研以及综合实力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失。

3.高校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缺乏吸引力,致使人力资源职业倦怠现象突出从目前高校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来看,激励机制缺乏吸引力、加之高校调控能力的滞后性,致使部分高校人力资源在生活、工作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从而造成了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下降。工作中压力过大、效率低下、动机下降、状态不佳,从而产生了职业倦怠的现象。已有研究表明,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负荷、奖赏情况、缺乏公平、价值冲突存在显著的相关,这些因素与高校管理中的绩效管理、组织结构以及内部的组织沟通有很大的关系。[6]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突出,不仅影响着高校人才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而且对高校本身的发展也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

三、基于情境领导理论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

(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类型

根据情境领导理论,我们将高校人力资源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模范型人力资源。作为模范型人力资源的代表:高校的学术骨干与高级人力资源,直接引领着高校的学术发展航向与前程,他们是高校学术的领头羊,是高校的宝贵的资源和财富,能给高校带来深远的学术影响。2.奋斗型人力资源。作为奋斗型人力资源的代表是一批承担大量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教师,他们对于高校的发展与成长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他们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的能力,拥有相关通识性课程的知识素养,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研究动态、研究方法,是构建高校教学科研体系正常运行的基础性力量,是支撑高校发展壮大的重要的人才资源。3.成长型人力资源。成长型人力资源专门指的是高校中的新生力量,他们多属于高校的辅导员、年轻教师以及一般性的行政管理人力资源。他们朝气蓬勃、工作主动热情,有较强的知识接受能力、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富于开拓创新,勇于奋进,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与思想品质等。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与领导风格

1.模范型人力资源采取授权式(S4,低任务低关系)领导风格。高校的领导者授予模范型的被领导者权力,让被领导者各行其是、各司其职,自己决定因时因地选择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等问题,而领导只起监督和引导作用。模范型人力资源的工作职能主要是加强高校与社会的有机联系,他们通过国家科技项目的申请、研究、结题等,起着提高高校的声望与名誉,推动高校学术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引领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航向的作用。[7]模范型的人力资源架构起高校与社会之间联系的桥梁,在促成高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为社会服务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这种模范型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必须充分相信这些学术性的模范型人力资源能够给高校的发展带来机遇与希望,给予他们的工作以充分的信任,学校的各类优质资源应有意识地向此类人员倾斜;其次,高校为了吸引和留住这些高端人才,就必须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基础科研条件,便于他们进行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从而为高校的发展贡献能量。最后,领导者对于模范型人力资源的工作以旁观者身份介入进行监督,对于其工作的切实可行性、市场性、高效性等给予必要的建议,提高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

2.奋斗型人力资源采取支持式(S3,高关系低任务)领导风格。领导者通过双向沟通交流和悉心倾听的方式方法,和被领导者共享信息与共同决策,探讨问题,支持被领导者充分发挥其潜能,领导者对工作予以适当的指导。奋斗型人力资源工作职能主要是承担大量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主讲基础性课程与专业课程,指导学生完成各类实验和毕业设计,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为学校具体的教育教学及科研工作提供有生力量。对于奋斗型人力资源的管理,我们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领导者与奋斗型人力资源之间必须处理好良好的人际关系,奋斗型人力资源作为高校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工作的热情与意愿,直接影响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其次,对于奋斗型人力资源的日常工作的开展给予支持,在遇到重大工作决策时,能够与这类人力资源进行信息共享、共同商讨决策。因为这部分人作为高校教职工的代表,居于主导地位,他们的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关系到学生新一代人力资源的培养。最后,鉴于奋斗型人力资源缺乏模范型人力资源的明星效应,领导者在奋斗型被领导者的管理过程中,要采取一些措施,让奋斗型被领导者得到历练的机会,从而向模范型人力资源的发展。

3.成长型人力资源应主要采取教练式(S2,高任务高关系)领导风格。领导者通过双向沟通信息的方式给被领导者以直接的指导,大多数工作仍由领导决定。领导者既给被领导者以身心上的支持,又从心理上激发他们的工作意愿和积极性。同时,针对被领导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告知式(S1,高任务低关系)领导风格,即领导者采用单向沟通形式,明确地规定任务,确定工作流程与规章,告知被领导者具体的工作任务、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作方法等。成长型人力资源主要工作职能是执行、管理,即按照领导者下达的工作程序、步骤,执行、实施学生工作的日常管理和从事部分常规性课程教学。成长型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7篇:能源与动力工程导论范文

1.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不强

独立学院学生录取分数较低,而且学生之间的分数相差较悬殊,部分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基础弱、上课效果不理想、偏科、学习能力不足,还有的学生表现出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动力、兴趣不足、自我控制能力弱、自律性差,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不肯下功夫,常满足一知半解,不能深入,得过且过。另外一些学生学习不够踏实、毅力不够、不能吃苦、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还有的学生学习方法不当、效率不高、自信心不够。

2.心理问题值得关注

独立学院虽说是本科层次教育,但入学成绩低,而且学费昂贵,使得学生有一种低于二本学生的感觉。步入大学后,正是他们人生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躁动时期。由于各种原因,心理的失落和抑郁以及自卑情绪也会逐渐的产生。另外,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别使部分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心理负担加重。相对贫困学生与家庭条件好、社会地位高的学生在生活消费上形成巨大反差,给部分学生心理带来无形的压力和精神负担。特别是每学年有较多课程没有通过的学生往往将面临着降级、退学处理,往往容易产生消极的心理,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所以这部分学生也是独立学院管理者不容忽视的重点关注对象。

二、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独立学院对于学生活动和组织管理基本都是经验模式,管理者多来自独立学院本身,来自企业和社会的管理者较少,基本未能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引入学生管理中,人力资源还只是作为一种口号或想法,没有切实引入。学生层面,尤其是大学新生,对于学生活动和学生组织充满了新鲜感和向往,热情饱满,参与度普遍很高,但此过程中仍呈现出不少问题,从表象看主要包括:

1.活动过程缺乏科学性指导性

学生由于经验等方面的原因,行为大都缺乏科学指导,多凭借热情提出活动方案和计划,很少考虑可行性分析与前期调研,活动基本未作量化考虑和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也较少考虑构建风险预警机制等。但目前独立学院对于学生活动的指导性仍不到位,多停留在分配任务,安排工作层面。

2.沟通与团队配合仍显不足

学生组织和学生活动成员大多偏爱向指导老师直接反馈,团队间沟通、合作与自主管理明显不足,学生组织中较常出现的“越级上报”就是典型的例子。

3.活动设计与组织建设目的性不明

较多的学生组织进行活动设计时往往为了活动而活动,缺乏针对性,更缺乏创新性,疲于应付学校的各项常规活动。学生组织建设甚至有“因人设岗”而“非因事设岗”的现象。

三、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

1.学生干部的选拔与任用

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是一大难题,经常会听到从事在学生管理工作一线的教师抱怨,总是觉得自己带的学生素质太差,只能从瘸子里面挑将军,勉强任命几个班干部,他们的工作不能令自己满意,也不能带领班级学生一起进步,这样的班干部形同虚设,辅导员必须事事操心,效率也低。学生干部是辅导员的得力助手,如何选拔和建立一支高效的学生干部队伍,是学生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所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我们选拔和任用学生干部,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支撑。

(1)用人要先知人

要用好人,首先要知人,而知人是比较难的,因为一些人常常掩饰自己真实的一面。作为独立学院辅导员,要把了解和研究学生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对学生进行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了解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通过谈话、调查、教育观察等,再进行比较分析,加强对学生情况的了解。

(2)用人之长

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无不可用之人,只有用不好之人”,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点,用得好就会对集体发挥作用。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优势与劣势,遵循因材施教的选择,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促使学生能发挥出自身长处。

2.差等生的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任何员工都自发地努力成为一个好员工,用到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们可以说,任何学生都自发地努力成为一个好学生。抱着这种观点,我们就会发现,平时让我们伤透脑筋的学生,也有很多可爱之处,他们希望能像好学生那样被人理解,被人关爱。一些学生之所以会犯错误,可能存在难言之隐,或者是我们的管理存在问题等。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告诉我们,在环境适当的情况下,工作是人们获得满足的重要源泉,人们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自我控制与自我指导,不需要外界的监督或惩罚,一般条件下,一般的学生能够接受责任,还有的学生能够学会主动承担责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们对曾经犯过错误的学生、差等生等给予关注,关键在于思考差等生出现的原因并做出改变,或许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让学生知道动力决定行动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是说,明确的目标可以增加工作的绩效,如果困难的目标被接受,那要比设定容易实现的目标时产生更高的工作效率。在企业里面,每个员工都设立了自己的努力方向,都有确定的目标。学生管理工作同样如此,也存在着目标与动力的关系问题,学生的目标越明确,学习的动力就越强。刚刚进入大学,学生会感觉迷茫,如果工作在学生管理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和班主任能够结合学生实际,为学生规划一个大学目标,学生就会朝目标努力,毕业时成为一名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除了经验之外,学生管理工作者还有掌握先进的理论与技巧。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更多的先进管理理论的应用必定会提高我们的实际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独立学院人力资源与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学位,2009,(02).

[2]王昊.人力资源管理教程.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3]朱占峰.管理学原理.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第8篇:能源与动力工程导论范文

关键词: 双语教学 环境科学导论 创新能力本位教育 教学改革

引言

教育部于2001年8月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鼓励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各高等学校各专业纷纷开设了双语课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与发展,我国高校双语课的开课数量均有大幅度提高。虽然各个高校对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受到教师、教材及学生英语水平等众多因素的限制,我国高校双语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仍然存在有待提高的空间。为了切实提高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让学生以中文理念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从英文思维角度掌握同样的专业知识,有必要从教师、教材、学生、教学模式等方面全方位开展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的双语教学改革研究,从质和量的角度全面提高课程的双语教学水平。鉴于此,我们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环境科学导论》课程实行了双语教学试点改革,将ICBE教学模式应用到《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探索该模式如何应用到双语教学中,构建最优的双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使用英文理解及表达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应用能力。

1.ICBE教学新模式

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即能力本位教育,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强调学生“做中学“,并通过学生在相关技能或活动上的表现来评价教学和学习效果。依据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培养计划的特点,以及当下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求,将能力本位教育(CBE)和创新相融合,提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新模式ICBE(Innovation and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将ICBE教学模式贯穿教学整个环节,从而探索出一套适合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的教学体系。

2.厘清“环境科学导论”教学改革目标

作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入门学科,“环境科学导论”是引导学生接触和认识本专业的指明灯,为学生的后期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在海洋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风能(兼顾海洋能)开发技术,以及在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环境管理、保护与监测修复方面的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与生态修复、海洋环境保护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要运用地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物理海洋学、工程学、数学及环境学、地球物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环境科学导论”作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因此教学改革需要结合整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厘清“环境科学导论”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同时要明确双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让学生能从两种语言角度掌握专业学科知识;达到增加学生专业词汇量,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双重目的。

3.基于ICBE教学模式的“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实践

3.1“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材改革

对现有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在校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广泛调查,结果表明: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第一志愿考进淮海工学院,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是他们的第一志愿专业。因此,他们的英语基础较好,在第二学年四级通过率平均达到90%。而“环境科学导论”课程在培养计划中安排在第四学期,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完全能胜任该课程的双语教学。经过两年中文教材授课发现,第二语言在双语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度不够,学生在了解当前国际前沿知识、提高专业词汇量和英语口语水平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因此,2014年授课时,选用全英文教材“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该教材是国际上比较经典的环境科学导论英文书籍,书中各个章节语法较为简单,容易理解;每章最后面还有小结,容易掌握每章重点。

3.2“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内容改革

“环境科学导论”主要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形成与有关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许多分支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学时所限(32学时),不可能讲授所有相关知识,因此就因材施教。根据海洋资源环境开发技术专业学生的关注点和培养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略选择,尽量做重要教学知识点的专题讲授,突出海洋环境科学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表1列出了2014年新修订的环境科学导论教学大纲中的讲授内容。这些内容在讲解过程中主要侧重海洋方面,尤其海洋在能量流和物质流中的重要作用,海洋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变化、海岸带人口的变化对海洋经济的影响、海洋在水循环中的重要角色、温室效应、大气污染、废物倾倒、濒临物种、海岸带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以及如何保持海洋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当然,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与快速发展,原有教学内容章节中列举的案例已无法匹配当前的环境科学发展,因此教学过程中,案例及最新发展趋势均需要通过互联网、期刊、书籍、微信等方式,将新的环境污染问题案例、新的应对海洋环境问题的理论和技术搬到课堂,从而吸收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认识度,增强专业学习与研究的信心。

表1 “环境科学导论”所授内容一览表

3.3“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跟踪检测改革

《环境科学导论》自开课以来,课程考核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平时成绩,占总评的30%,二是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的70%。平时成绩主要依据课堂考勤和平时作业来评定,且平时作业一般都来自于教材,并无任何难度。因此,这样的考核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仅仅强调了学生的学习结果。针对教学考核问题,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为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采用阶段性测验的手段跟踪检测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和对已学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一学期的试验,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对《环境科学导论》这门课在思想上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养成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也更好地掌握了环境科学领域的常用专业词汇和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

3.4“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方法改革

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能否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对课程教学的成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除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学基础知识和理论之外,还需要让学生侧重了解海洋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增强学生对日益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对“蓝色海洋”环境保护的参与和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的重要性。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让同学们意识到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其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学习的动力,培养出全面、创新、有责任感的新型海洋环保人才。

3.4.1合理布局多媒体和板书教学比例

当前,高等学校的课堂已经进入多媒体教学时代。很多老师已经彻底遗忘传统的“板书”教学,而有些青年教师由于缺乏“板书”练习,黑板字不堪入眼。绝对的多媒体和绝对的“板书”教学都让学生生厌,如何合理布局多媒体和板书教学之间的比例,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环境科学导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在介绍一些通过数学模型和图形来表述的理论知识,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用声音和动态的图像演示理论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形象又直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专业环境科学词汇选择“板书”形式使学生加深对这些词汇的认识和拼写。

3.4.2互动式教学

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组织、最新研究专题报告、案例分析等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制作PPT,并在讨论课上由每个小组讲解,营造一种师生平等交流、无缝沟通的学习氛围。讨论课上,每个小组上台双语演讲,其他同学双语提问,教师适当点评,为学生提供创新型的学习空间和环境。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点赞,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制作PPT的水平,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水平。

3.4.3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课堂教学对于“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课堂教学外,该课程教学还引入一些野外参与和环境行动、环境竞赛参与等方式,促进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进一步展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成效。在授课期间,我带学生参观连云港市环境监测中心和资源环境保护处,了解这两单位在海洋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环境监测方面的在研项目和日常工作,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学习的信心。课堂之外,我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海洋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活动,海资121学生组织的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蓝色海洋,保护环境”活动被评为省级优秀实践活动。海资131学生积极参加江苏省环境保护大赛,也取得了较好的名次。一些学生在参与这些与海洋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充分认识环境问题的存在性、实际解决途径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性,深刻实现了实践和理论的有效结合,为今后学习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方向技能打下了坚实基础。

3.5“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共享平台构建

受课题经费的限制,课题组成员主要利用QQ群构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共享平台,在该群的共享文件中,主要包含“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基本材料如教学大纲,课程进程表及考核说明等;“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授课材料如教学PPT(以PDF格式上传)、全英文教材的扫描电子版、课外阅读材料等;“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互动教学材料如分组情况、专题研究报告或国内外网站、制作PPT技巧、国内外环境科学导论相关开放或精品课程视频等材料。学生可随时下载群共享中的文件资料;也可以针对某一问题,随时与我沟通、交流,开展网络互动教学。基于QQ群构建的“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共享平台为师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网络零距离互动学习提供了一种很好的交流平台。在这种网络平台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的交流变得十分方便,加快了学生学习速度,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4.“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效果评估

以上提出的《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教学改革方案自2014年教学大纲开始修订之日起实施,将全英文教材选用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修订的教学大纲中完全体现;此外,考核方式还体现了教学过程检测的重要性。在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对于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2013级学生开设“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在有限的课时中,通过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互动式教学、阶段性测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观实习、暑期社会实践和竞赛等活动)的教学改革实施,效果显著,成绩斐然。期末总评统计结果表明:本班学生成绩在80分以上的比例占到了82.15%。此外,针对“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我做了一份详细的调查问卷,让每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班级有71.4%的学生已过英语四级,35.7%的学生已过英语六级,89.3%的学生都认为“环境科学导论”这门课有必要开设双语课;82.14%的学生认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选用的教材合适,71.43%的学生同意“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设置阶段性测验,71.43%的学生认为教师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的比例;64.3%的学生喜欢教师设计的学生分组、查阅文献、PPT制作、双语演讲等教学改革环节;100%的学生都喜欢教师为这门课设置的参观实习;82.14%的学生很满意教师对该课程期末考试试卷的考核方式改革;17.86%的学生参加过环境类的社会实践或竞赛。以上数据表明:这些教学改革措施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综合分析学生对“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的建议,结果显示:教学改革建议共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师资英语水平能力有待提高;第二类是关于“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课时增加问题;第三类是关于“环境科学导论(双语)”全英文教材中的专业词汇问题。双语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够用外语流利讲解双语课程,还需掌握环境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担任“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专业课教师往往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有待加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课时为32,一般8周就结课;学生在短短8周时间里需要掌握课内的理论知识和教材中的环境专业词汇量,课后完成的工作量非常大,占用学生太多课余时间。

结语

“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在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培养计划中是唯一的一门双语教学课程,一切都在不断的探索和摸索中,还有待更多的教育者进行实践和探讨。实施双语教学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淮海工学院这样一个普通高校实施《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需通过更多教育者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以期建立一套规范的双语教学模式,从教学大纲的编写、原版教材的引进、双语教师的培养,到教学方法的更新完善、考核方式的认定。

参考文献:

[1]张媛媛,宋艳群.“环境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大众科技,2015,17(189):115-117.

[2]黄云凤.《环境科学概论》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0(14):212-214.

[3]黄月华.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设计与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12(2):129-132.

[4]林静雯,季颖,董怡华,陈志英.《环境学导论》课程双语教学实践探析[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5):82-84.

[5]赵兵涛,张忠孝,金晶.关于《环境工程与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8(17):102-104.

[6]艾凌艳,刘冬,田丽媛.高校双语教学的改革与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1(2):8-9,48.

第9篇:能源与动力工程导论范文

关键词:新能源;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韩新月(1982-),女,河南商丘人,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师;何志霞(1976-),女,甘肃泾川人,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江苏 镇江 21201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ZD2009025)、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中之重课题(课题编号:2011JSJG00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009-03

一、我国高校设立新能源专业的必要性

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两大基本问题,发展新能源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必由之路。新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以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而获得,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由于新能源具有再生、清洁、低碳、可持续利用等优势,所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它。而且新能源可以作为促进人类发展和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所以这些国家在相关政策中都增加了新能源的元素。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是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新能源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晚,技术相对落后,总体产业化程度不高。不过,我国天然资源非常丰富,市场需求空间很大,在政府大力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带动下,新能源领域成为大型能源集团、民营企业、国际资本、风险投资等诸多投资者的投资热点,技术利用水平正逐步提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新能源产业从起步阶段进入大规模发展的关键转折时期。我国新能源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总目标是:建立初步适应大规模新能源发展的电网等重大基础设施体系,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壮大和升级,促进新能源市场的不断扩大,争取在2015年将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12%左右。[1]

尽管国家已经把发展新能源放在一个重要的战略位置上,一场新的能源革命已在悄然进行,它必将带来新的经济繁荣、新的社会理念和新的生活方式。但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难题是缺少成熟先进的新能源技术。我国主要的新能源设备和技术完全依赖进口,新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而新能源产业化进程中的这些难题有待专业人士去破解。所以,培养新能源方面的专业和复合型人才是重中之重。[2]但是,新能源产业作为一个错综复杂的资源环境复合体,涉及物理学、化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电子电工学、材料科学、生物学、管理学、工业经济学等学科内容,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新兴产业。[3]因此,需要设立专门的新能源专业来满足,新能源产业对新能源人才要有宽的知识面、自主的学习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以及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等要求,进而要求高校做好优化人才培养层次、改进人才培养方案等工作。

国外已有一些著名大学建立了新能源的本科专业,用于培养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方面的科技人才,如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设立了专门的光伏与可再生能源工程学院,并于2000年开设了光伏与太阳能本科专业,2003年又开设了可再生能源工程本科专业;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依托其可持续能源系统中心也建立了四年制的可再生能源系统专业。此外,意大利的都灵理工大学和米兰理工大学都开办了四年制的可再生能源专业。美国的俄勒冈州科技学院于2005年也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四年大学本科学位课程。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变化,对于新能源方面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世界上将会有更多的高校开办有关新能源的专业。

我国高校在新能源专业设置和新能源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落后于发达国家。为顺应时代的发展,为国家培养新能源这一新兴产业的专业人才,2010年7月经教育部审批,浙江大学、中南大学、江苏大学等11所高校首次设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其中江苏大学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由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承担开设任务,已分别于2011年9月和2012年9月招收第一批和第二批本科生。关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则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中。

二、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

在对国内外新能源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基于新能源产业特点及企业和社会对新能源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同时结合本校自身的学科特色和优势,确定了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及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可行的教学计划的制订等。

1.培养目标

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和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依据,也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国内甚至在世界上都是非常新的专业,目前处于初步形成和探索阶段,因此,找准本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确立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长远目标尤为重要。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依托机械工程、电气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工、土木工程等学科专业的支持,并结合新能源产业的特点设立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一流的视野,具备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这一强交叉学科宽厚扎实的物理、化学及热流体科学基础理论,系统掌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应用专业知识及技能、新能源转换与利用原理、新能源装置及系统运行技术,能胜任新能源技术相关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及技术经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课程体系的构建

尽管自2010年以来国内陆续已有许多高校正式获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本科阶段的招生资格。但总体来看,我国系统培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生、研究生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对于相应课程体系的构建也处于探索阶段。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课程内容是否先进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而且,一个专业要具有区别于其他专业的培养方向和业务范围,就应有自己独立的课程体系。[4]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内容丰富而又广泛的科学与工程,属交叉学科。它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紧密相关,又强烈地依托于能源与动力工程、材料、机械、电气、化工、自控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由于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为空白,因此,如何以这些学科为依托,形成内容先进、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急需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笔者根据孙根年有关课程体系优化的思路给出了系统思考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5]

由图1可以看出,在层次上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课程划分为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集中实践环节和课外实践环节五个方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课程体系作为一个系统,不同的课程类别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指导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服务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门人才培养这一特定的功能。

3.教学组织与实施

基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结构,考虑到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笔者制定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在教学组织上前五学期主要进行普通文化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的教学,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在第二、三、四、五学期还安排了金工实习、专业认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目的是增加学生在校期间的动手操作机会。第六、七学期组织专业(方向)课程的教学和实习实训,核心课程均采用一体化教学方式。第八学期开展毕业设计环节,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三、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特色

1.以厚基础、宽平台、交叉学科为理念,强调扎实的物理、化学和热流体科学基础理论

课程建设时,首先在物理、化学基础理论方面增加了“大学化学”、“物理化学”、“能源与环境化学”和“半导体物理”课程。其次,根据新能源专业的特点,强调物理、化学基础的同时,通过减少“工程图学”、“工程力学”和“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的学时数来弱化机械类课程。再次,为了充分发挥本校本学院学科优势和特点,在热流体理论方面除了开设“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课程外,还开设了“热流体数值计算基础”和“新能源利用中的热流体理论与技术”两门专业特色课程。目的是提升专业内涵,强化特色,确保学生具备新能源领域相关的扎实的基础理论,是学生今后在本专业及相关领域是否具备发展潜力的关键所在。

2.强调实践教学及新能源工程训练

首先,增加了“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课程。其次,增加了实习环节的学时数,把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的三周生产实习变为第四学期末的一周认知实习和第六学期的三周生产实习。目的是增加实践教学,先认知实习,后生产实习,使实习环节更为科学和合理。再次,还增加了项目设计,把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的两周课程设计修订为第六学期末的两周课程设计和第七学期末的两周项目设计。目的是先开展某门课程的课程设计,后进行具体的项目设计,设置更为科学和合理。通过指导学生开展设计性、综合性项目设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此外,还增加了新能源工程训练环节,在此环节中学生和指导老师双向选择后,学生参与到老师的科研项目中。指导老师在与国内外新能源企业合作中,向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专业实践机会。这个环节是在第七学期前完成,设置此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和工程应用能力。通过明确的学分要求保证学业导师制的落实。指导老师通过这样一个环节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可向学院推荐其保研,实现本研贯通培养,前后的培养具备一定的连续性。最后,为了充分利用学科资源及已有的实验条件,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更好地满足新能源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新能源技术工程应用能力的高要求,在课内及集中实践环节总学分要求基础上还增加大于等于六个学分的课外实践要求(社会实践、竞技活动)。

3.体现多学科交叉特点

在课程设置时,除开设“工程图学”、“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学”、“机械原理”、“工程材料”等课程外,还增开了物理、化学方面的课以及“新能源材料”、“现代生物学导论”、“能源与环境”、“新能源系统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这样充分体现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应用化学、材料物理、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各学科的交叉。

4.重视形成宽阔的国际视野

首先,学校开设了全英文及双语课程,比如全英文的“太阳能光伏技术”以及双语的“热流体数值计算基础”、“热泵原理与应用”、“生物质燃烧及混燃技术”课程。其次,借鉴国外新能源专业的课程设置增设了反映新能源领域前沿的“生命周期评价”课程。此外,还增设“新能源前沿及工程应用专题”必修课。这门课要求学生在第七学期结束前听取学院安排的新能源前沿及工程应用专题讲座7次以上。专题可以是合作企业、国内外知名专家的讲座,也可以是本专业教师科研最新进展的讲座,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拓宽视野,尽快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

5.以太阳能为主,兼顾生物质能和风能,提供其他种类新能源的广泛选择的专业定位

首先,在太阳能方面,学校设置有“太阳能热利用”和“太阳能光伏技术”专业课;在生物质能方面,开设有“现代生物学导论”和“生物质能转化原理与技术”;而在风能方面,设置有“风力机空气动力学”和“风力发电与控制技术”专业课。其次,还提供了广泛的新能源相关选修课程来满足学生对不同专业的需求,比如“氢能与新型能源动力系统”、“新能源发电并网技术”、“水力发电与水电站”、“燃料电池原理与技术”、“热泵原理与应用”、“生物柴油制备及应用”、“生物质燃烧与混燃技术”、“能源工程管理”、和“能源经济学概论”等课程。

四、结束语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设置顺应时代的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非常新的专业,与之配套的培养方案、课程安排等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笔者考虑到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同时结合新能源产业对人才的要求提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以供参考。笔者相信江苏大学有能力、有信心建设好该专业,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输送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任东明.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制度创新[J].中外能源,2011,

(1).

[2]王伟东,艾建军,杨坤.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12).

[3]张珏.新能源产业发展所需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中国人才,

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