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缓解亚健康的方法范文

缓解亚健康的方法精选(九篇)

缓解亚健康的方法

第1篇:缓解亚健康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亚健康;工作犬;危害;预防

我国是具有悠久养犬历史的国家,也是使用犬较早的国家之一。随着整个社会对工作犬的大量需求,我国工作犬使用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使用领域也得到拓宽。但是,在犬病研究和防治上仍与西方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与之相配套的医疗卫生设施还不健全,医疗手段也较落后。就整个社会而言,许多养犬和用犬部门对于工作犬亚健康的症状表现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忽视其存在,因此导致了许多工作犬在出现这些表现后由于没有被及时发现,进而患病并失去作业能力,甚至死亡,给社会资源造成极大的损失。

1 对工作犬亚健康典型症状的分析

1.1 工作犬亚健康典型症状的表现

工作犬亚健康的表现往往被忽视,因为犬不能通过语言来表达身体的不适,只有饲养管理人员和训导员通过细心观察才能发现犬是否处在亚健康状态。当犬在日常中出现异常轻微症状(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且兽医检查又未发现患病迹象时,就要考虑犬是否处在亚健康状态。具体症状表现可参照如下:

1.1.1 精神不振

犬无精打采,兴奋性不高,对最喜欢物品也表现不出强烈的衔取欲和占有欲。

1.1.2 反应迟钝

犬对主人的指令、食物、物品刺激等不能敏感的反应,甚至消极响应,懒洋洋的,爱理不理;对周围的异常动静没有兴趣、不警觉,而在正常情况下犬是能敏感反应的。

1.1.3 疲倦

指犬表现较疲劳,不愿动,活动一下就想坐着或趴下休息,明显感觉其浑身无力。

1.1.4 食欲不振

指犬进食的欲望明显减弱,食量减少;对最喜欢的食物兴趣也不高,常表现为嗅嗅后又走开。

1.1.5 注意力不集中

表现为犬受外抑制影响较大,容易受外界新异因素干扰,不能专注于主人,而对周围事务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1.1.6 烦躁

表现为犬坐立不安,不停地用脚扒抓犬舍墙壁、犬门、犬床、犬盆等物品,有的甚至抓扒到脚趾出血也不停止;对主人的抚摸、梳洗等动作不耐烦、不接受。对人或其他动物表现过于敏感,甚至产生敌对攻击行为。

1.2 工作犬亚健康典型症状的形成原因

1.2.1 心理失衡

工作犬相对于家养犬而言,承担着一定的训练和使用任务,因此承受着更大的精神压力。心理失衡主要表现在:工作犬由于训练和使用中感受到主人的压力或是过度的刺激,使犬的心理失去平衡;工作犬因为长期圈养,得不到自由,无法与同类或主人玩耍,渐渐地显得孤独寂寞,使其心理失去平衡;当主人在感情的分配上厚此薄彼时,尤其是带两犬的人员偏爱某一头犬,这样就容易使另一头犬产生嫉妒心理而导致心理失衡。

1.2.2 营养不全

由于受个体差异、环境不同等因素影响,单纯喂食成品犬粮是不能确保营养齐全和能量供给;而自制犬粮在配制上更是难以达到犬体营养需求平衡。这样就会造成犬日常能量供给不足和很多营养素的缺乏。维生素的不足较常见,长期得不到补充将导致犬抗病能力弱和机能紊乱,体能不足等情况,进而引发一系列亚健康症状。

1.2.3 不良环境影响

基层饲养部门由于资金不足等原因无法对犬的生活条件进行改善,使得许多工作犬的饲养条件、生活环境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当犬长期处在不良环境中,会损害犬的健康,从而表现出亚健康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粪便、尿液以及犬生活垃圾堆积,其内含的大量细菌、病菌、病毒力克氏体等大量致病性微生物对犬健康产生威胁。

2)犬区建设在噪音、光污染的不良环境中。如公路边、工矿区附近等。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容易造成犬紧张不安、骚动和神经质,是导致犬烦躁的重要原因。

2 工作犬亚健康的危害

2.1 亚健康典型症状对工作犬的生理危害

亚健康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特殊状态,处理得当可向健康转化,处理不当将直接导致严重的疾病。

2.1.1 出现亚健康症状的工作犬抗病能力差,容易受到致病因素的影响发生疾病。

2.1.2 亚健康的某些症状还是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前兆,如不及时发现处理,很容易转入疾病状态。

2.1.3 亚健康状态会扰乱工作犬的正常生物规律,从而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并形成恶性循环,加剧亚健康状态的发展,导致疾病的发生。

2.2 亚健康典型症状对工作犬训练和使用的危害

2.2.1 精神不振、反应迟钝的危害

在训练和使用中,犬精神不振就会导致兴奋性不高,对口令和刺激就不能做出正常的回应,导致训练无法正常进行。训导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犬的异常表现甚至在这种情况下还强行进行多次训练,将导致犬对训练产生厌倦感,严重的将改变已形成的条件反射,最终使犬失去作业能力。而当犬出现反应迟钝症状时,对训导员的指令、刺激等不仅不能敏感的反应,有时甚至消极响应,直接影响工作犬的作业效率和成功率。

2.2.2 食欲不振和疲倦的危害

食欲不振会使犬的进食量大大降低,长期得不到改善就会造成能量储存不足和营养物质缺乏,导致犬体质下降,体能不足,神经兴奋性下降。

2.2.3 注意力不集中的危害

通常所说的“注意力”就是对注意稳定性的一种表述,具体在训练学中就是指犬注意较长时间的保持在各项训练科目上。当犬注意力不集中时,在训练和使用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就不能专注地去完成一次训练或任务。

2.2.4 烦躁的危害

烦躁是对训练和使用危害最大的症状,尤其要得到重视。当犬出现烦躁症状时,对周围事物会特别敏感,极易产生过激的行为,严重的可能发生咬伤训导员或周围人员的情况。

3 工作犬亚健康预防措施

要远离亚健康状态,要靠犬主人平时的细心观察和科学管理去预防,预防才是避免亚健康发生的主要手段。

3.1 常规管理中的预防措施

3.1.1 加强环境卫生

犬是特殊的工作个体,对其栖身场所的卫生条件有一定的要求。犬舍每天必须清扫,及时清除粪便、尿液,夏天还应经常用清水冲刷地面;建立良好的通风设备,并且每月坚持不少两次的全面消毒,保证空气的清新和卫生;而对犬散发、运动的场所也必须定期清扫,确保给犬提供一个无污染的活动场所。

3.1.2 定期检查、防疫

检查主要为一般的健康检查,就是观察犬的生理和行为上的变化。除了日常观察,还必须有计划的进行防疫接种,使犬机体获得数月至一年以上的自动免疫力。工作犬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及早发现异常,及早诊断,及早处理,把亚健康消除在萌芽状态。

3.1.3 保证犬体能量、营养需求

犬饲喂的食物主要是成品和自制食物,由于个体差异等诸多因素影响,不可能完全达到犬体各种营养和能量需求,日常喂养应保证日供热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3.1.4 保持适当的散放和运动

为了保证犬有一个很好的体能抵抗疾病,适当的活动是非常必要的。根据活动的强度可分为散放和运动。科学的运动可以促使犬新陈代谢旺盛,增强食欲,增加肌肉的兴奋性和收缩性,使犬远离亚健康。科学的散放和运动,应长期坚持以下几点:

1)每次喂食前后各散放15分钟,增强食欲和消化能力;

2)犬被长时间关在犬舍或栓系时,最好每隔3小时散放15分钟左右,缓和犬紧张的神经活动;

3)训练和使用前后,都应给与适当的散放,以缓和犬紧张的神经活动;

4)运动时间根据犬的年龄、品种和生理状态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成年工作犬每天应坚持两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主要安排在早晚进行;

5)运动方式应多样化,使犬感到新鲜感的存在,这样能保持犬良好的精神状态。

3.2 训练使用期间的预防措施

3.2.1 因犬制宜,张弛有度,适时调整犬注意力

工作犬是经过严格训练出来的,而目前所选用的受训犬基本上是未成年犬,还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未达到完全体成熟,所以在训练的强度和时间上一定要适度,不能急于求成,过度刺激。做到因犬制宜、张弛有度,使用时也要根据犬的体质量力而行,劳逸结合,特别是在强度大、时间长的搜索、追踪中,要适当让犬休息,不能透支犬的体力,损害犬的健康。此外,训练期间还要注意根据不同品种犬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保持犬的注意力。

3.2.2 缓解犬压力,平衡神经活动

工作犬在训练和使用期间,往往承受着较大的压力。时间越长、强度越大,犬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就极易产生心理失衡,进而导致神经活动紊乱,出现精神不振等亚健康症状。因此在训练使用期间必须注意缓解犬压力,保持神经平衡。缓解犬的心理压力应把握以下几方面:

1)要坚持科学的训练手段,避免过多的强刺激,应充分利用犬游戏、玩耍的天性,与训练科目相结合的方式来达到训练目的,使犬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到工作本领。

2)训导员必须客观地认识犬的工作能力,在训练和使用中不能急功近利,用口令或刺激手段使犬明显感受到来自训导员的压力,更不能存在工作犬的万能观或无用观的思想,而是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去引导犬发挥其自身能力。

3)人犬间的交流对于工作犬来说非常重要,同时也是缓解其心理压力的重要手段。犬虽然不能与人直接进行语言交流,但它同样也能以自己的身势语表达其心理。在对犬训练或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犬叫声、眼神、嘴的表情、尾态、耳态等不同体语的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及时了解犬的行为表现和心理,增强人犬间沟通的互动性。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缓解犬的神经,而且还能保证犬顺利的完成训练或现场使用。

4 小结

亚健康在工作犬身上中确实存在,对工作犬生理和训练使用上也确实存在着严重的危害。只要正确认识亚健康,并且在日常管理和训练使用中通过一系列科学的预防措施,完全能使工作犬远离亚健康的危害。

【参考文献】

[1]亚健康检测与防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第2篇:缓解亚健康的方法范文

心理亚健康的概念界定

目前,关于心理亚健康,多以描述某方面的症状来界定。不少研究者运用量表的方法来筛查心理亚健康者,并对其筛查方法进行了效度检验,以此来界定心理亚健康。如:研究者裴雯运用“SCL-90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研究,并界定了其研究的心理亚健康概念;刘欢欢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 对心理亚健康人群界定的方法是进行调查界定,并对其心理亚健康筛查方法的效度进行检验,结果具有良好的效度。笔者发现,研究心理亚健康,基本使用的量表有康奈尔医学指数(CMI)、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社会应激评价量表(PS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尊量表(SES)等。

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现状

《心理危机干预及健康教育》指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青少年大约3000万,其中心理和行为障碍者占16%-25.40%。陈军发现,广州地区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17.4%,且在性别、专业、居住地、年级、是否有工作经历等各个因素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组对广东某所医科大学412名医学生,运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进行心理亚健康筛查,结果表明:心理亚健康的发生率为19.3%。山西农业大学曾对182名生命科学院的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水平测查,发现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的学生有12.79%。内蒙古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对新生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测查,发现有21.70%的新生心理问题明显,需要尽快约请进行心理咨询。

2008年的《山东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调查与内化教育研究》,调查对象为山东省10所学校在校高职生,发现高职生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形式大多为精神心理因素造成的,依次为:记忆力减退、担心自己的健康、注意力难以集中、失眠多梦、情绪不稳、烦躁不安、长期持续疲劳、困倦、四肢无力等。研究还发现,心理负担过大、饮食起居不规律、缺乏体育锻炼、不良嗜好等是造成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的主要原因。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本市高校20余万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心理测评,结果显示:约50%的大学生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山西6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中,雷军发现,在学习和工作中有疲劳感的学生占到76.70%,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自信心不足、自我感觉压抑等状态的比率较高。

2009年,占华、卢晓文对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对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样,亚健康的检出率为42.36%。其中,女性亚健康检出率为47.4%;男性亚健康检出率为25.15%。李力生等在《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及心理症状的相关研究》中,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各专业大一至大四共215名学生被试,研究发现该校学生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61.8%,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性调查结果的75%。

综上所述,大学生群体中心理亚健康的状态已经比较普遍。心理亚健康未达到心理疾病的诊断标准,症状不明显,很难诊断,它还有可能转化为心理疾病状态,也容易与心境、性格等日常心理实践混淆,且与身体亚健康相似,因此对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并及时进行有效干预。

心理亚健康的干预研究

国内研究者运用了生理反馈治疗、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运动疗法、音乐疗法、认知疗法、舞动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法等等方式,对心理亚健康进行干预和研究。各种各样的干预方式对于心理亚健康症状都各有侧重,且具有一定的效果。

贵州师范大学的裴雯在《不同放松训练方法对改善研究生心理亚健康状况的研究》中,探讨了自生法、腹式呼吸法和瑜伽语音冥想法等3种放松训练的方法,对高校高学历的硕士生、博士生的心理亚健康症状开展干预效果。实验发现,这3种放松训练法对于改善情绪、睡眠和人际关系等都有效。因此,很值得推广采用放松训练法,改善心理亚健康症状。

干预心理亚健康的另一种常见方法是运动疗法。例如,夏洪安的《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成因与运动疗法探析运动亚健康样》,刘波的《高校新生亚健康状态及其与体育锻炼关系的研究》,还有刘君雯的《高校教师亚健康现状分析与运动处方对策》等。尚明玉在《不同体育项目教学对低年级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作用的研究》的研究发现:网球运动对学生的抑郁症状、恐怖症状和精神病性方面,羽毛球运动对学生的恐怖症状方面,足球运动和橄榄球运动对躯体化和恐怖症状方面,排球运动对学生的焦虑症状方面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差异具有显著性。

李晓明在《长春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调查研究》中,提出大学生心理亚健康中医调适方法:精神情志调摄、四时养生、饮食健康、保健运动、辨证论治。孙淑彩在《长春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中,提出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用以情制情、重视心疗等进行调摄精神,以顺应自然、四气调神等实现形神兼养,更好地运用中医养生、保健等方法对有心理亚健康状况的学生进行干预。

金虹在《高职心理亚健康大学生不同干预方法实验对照》中,采用太极拳锻炼、认知行为团体治疗及综合干预等3种方案,对高职院校75名心理亚健康大学生进行为期8周干预。结论:3种干预方案可操作性强,适合在高职院校心理亚健康大学生推广,但通过设计的团体治疗与有氧运动结合方案远期疗效更为明显,对改善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效果显著。

陈瑜、张小远《广州某医科大学新生心理亚健康综合干预效果评价》,采用音乐放松训练、健身操锻炼、心理健康课教育以及综合干预4种方案,对广州某医科大学168名心理亚健康大一学生进行为期4周的干预,干预前和干预后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等量表进行测评,发现4种干预方案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对改善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短期效果显著。

此外,薛冰等采用道教认知疗法干预具有神经质人格倾向的大学生,效果较好;李传银运用团体心理咨询组织对有高孤独程度的大学生进行干预,有效地缓解了孤独情绪;高文凤等采用观察阅读疗法,有效地缓解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等。这些干预方法都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基本上采用的是单一的干预方法。通过对比试验,发现对于症状的缓解都有积极影响,对心理亚健康症状的某一种或某些方面有改善。

有研究发现,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干预的疗法效果会更好。潘立等采用太极拳锻炼、保健刮疼广播操、中医中药诊疗、饮食指导及心理咨询等综合治疗方法,对心理亚健康者实施干预,干预前后比较发现,综合运用多种干预方法能有效地改善心理亚健康症状。

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研究的思考

现有研究成果与不足 一是通过综述文献表明,关于亚健康的研究,多是临床方面的、身体亚健康方面的研究;再有就多是对于特殊群体的心理亚健康的研究,如医务工作者、医学专业学生、教师、师范类学生、体育专业大学生等特殊群体心理亚健康研究,而对于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很少。关于心理亚健康产生的原因研究,也仅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来研究,没有具体到某一因素的详细分析与比较。二是“大学生心理亚健康”为主题,在中国知网(CNKI)发现,搜索到相关文献80余篇;以“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为主题,仅搜索到文献3篇。这说明关于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特别是对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关于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是不丰富,特别是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还没有检索到。大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其心理亚健康状况、影响因素以及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方式方法等亦应得到重视,以便更为有效地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开展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相关研究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生在学业上和社会上都会遇到很大的挑战,开展相关研究,调查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路径,在理论创新以及实际价值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在理论价值上,文献检索发现关于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还是比较匮乏,特别是对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的参考文献还比较少,再加上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其特殊性,开展高职生心理亚健康教育影响因素调查与干预措施研究,有利于丰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填补研究不足与空白。在实践价值上,研究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状况和相关的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心理亚健康干预方案策略和建议,提高实施干预的效果,有利于高职院校制定适宜的措施和方法,提高和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开发其心理潜能,提升其整体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心理健康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研究的思路方法 项目研究思路是提出研究假设,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总结分析,推出可行性方案以及等。本课题研究假设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与睡眠质量、人格、生活事件和心理资本等因素相关;对这些因素进行干预,有利于心理健康由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利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发的《中国人亚健康诊断量表》等量表进行测试,选择若干高职院校各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访谈进行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对比筛选出的亚健康状态群体与非亚健康状态群体在性别、民族、年级、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独生子女等人口学变量因素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比较心理亚健康状态群体与非心理亚健康状态群体在心理资本、人格、生活事件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探究心理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心理亚健康的干预策略和建议。

参考文献

[1]王莉.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影响因素调查及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尚明玉.不同体育项目教学对低年级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作用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3]王俏.我国不同层次学生心理亚健康调查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23)

[4]张乐.基于集对分析的心理亚健康筛选及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9

[5]李力生,井蕊,王泓午.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及心理症状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8)

[6]唐峥华,刘婕,唐耀华等.广西医科大学本科生心理亚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6)

[7]周玉龙.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原因分析[J].中国校医,2012(10)

第3篇:缓解亚健康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太极拳;亚健康;影响

太极拳是一种身心兼修的全身健身运动。练拳时注重意气运动,以心行气,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气血,以提高阴阳自和能力——即西医所说的抗病康复能力和免疫力。太极拳有疗疾健身、修身养性、健美益智,开悟智慧、激发潜能、技击防卫,达到维持健康、提升气质、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它内外兼修,内练意气劲力,运太极阴阳;外练拳势招式,显气势神态。通俗说法:形体力量和精神气质同时锻炼。太极拳练身、心、意三家,合精、气、神三元的太极修炼功法。符合中西医学科学原理,具有神奇的疗疾健身、修性养生功效。

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蕴含着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伦理学、中医学的精华。习练太极拳,不仅能够强身健体、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还能够领悟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数百年来的传播日益广泛,如今深受国内外广大爱好者的喜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为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太极拳运动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影响和作用也越来越大。

一、亚健康状态的背景及概述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忽略了亚健康概念产生的背景,以及疾病的社会文化属性,实际上疾病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疾病既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复合的身心事件,给患者添加躯体和精神上的痛楚,还可以视为复杂的社会事件,小到影响家族的繁衍,大到改变人类文明的进程。因此,对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而对亚健康的重视体现了科技进步和时代的特征。亚健康状态是对现代人体健康状态处于非正常又非疾病的一种状态的概括。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学者就首次提出人的一般状态分为健康状态、病理状态及亚健康状态(Sub Health)即诱病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第三状态”,在日本多指“神经症、半健康”。我国学者认为,亚健康的范围非常广泛,有别于慢性疲劳综合症,是以严重疲乏或虚弱、休息不能缓解为特征的一种“疲劳亚健康”的表现形式。许多学者对正常状态、亚健康状态、疾病状态进行了研究,指出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是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问题。

关于亚健康,迄今也没有“诊断标准”,只有众说纷纭的各种归纳,这些经验的归纳是否也有一些合理之处呢?我们知道中医的“辨证”外,对于严格的疾病诊断完全依赖于西医,他们对亚健康的诊断学症状学的归纳充分体现了缺乏科学训练的本质。比如,有人归纳了亚健康的十种“典型”症状:心病不安,惊悸少眠;汗出津津,经常感冒;舌赤苔垢,口苦便燥;面色有滞,目围灰暗;四肢发胀,目下卧蚕;指甲成像,变化异常;潮前胸胀,乳生结节;口吐粘物,呃逆胀满;体温异常,倦怠无力;视力模糊,头胀头疼等。

二、产生亚健康状态的原因

造成“亚健康状态”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一般认为,心理原因常常会起主导作用,即随着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际关系复杂紧张,而使人的心理失衡所致;其次,与膳食结构有关。当机体摄入热量过多或营养贫乏时,可导致机体失调;再次,个体的个性特征差异也常起着特殊作用。具有过高的抱负,敌意感甚强的行为是造成“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之一。此外,“亚健康状态”形成的因素,还有过量吸烟、酗酒,大气污染,长期接触有毒物品等等。

三、太极拳运动的特点

1.轻松柔和。太极拳的架势比较平稳舒展,动作要求不僵不拘,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并且没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运动。所以,不同年龄,性别和体质的人,都可以参加锻炼;尤其是对体弱和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是一种较好的体疗手段。

2.连贯均匀。太极拳的动作,从起势到收势,不论动作虚实变化和过渡转换,都是紧密衔接,连贯一气的,看不出有明显停顿的地方。整套演练起来,速度均匀,前后贯串,好像行云流水,绵绵不断。

3.圆活自然。太极拳的动作不同于其他的拳术,它要求上肢动作处处带有弧形,避免直来直去,这是符合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状态的。通过弧形活动的锻炼,有利于动作的圆活自然,体现出柔和的特点,也能使身体得到均匀发展。

4.协调完整。在太极拳运动中,无论是整套还是单个动作,都要上下相随,内“意念,呼吸”,外“躯干,四肢动作”一体,身体各部分密切配合。打太极拳时,必须以腰为轴,手脚的许多动作都是以躯干来带动并且互相呼应,不要上下脱节或此动彼不动,显得呆滞脱节和支离破碎。

四、太极拳运动在改善亚健康状态中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1.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习练太极拳要求“心静”,注意力集中,并且讲究“用意”,这些都对大脑活动有良好的训练作用。此外,从动作上来讲也是如此,练习太极拳时,动作需要“完整一气”,由眼神到上肢、躯干、下肢,上下照顾毫不散乱,前后连贯,绵绵不断,同时由于动作的某些部分比较复杂,需要有良好的支配和平衡能力,因此需要大脑在紧张的活动下完成,这也间接地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训练的作用,从而提高了中枢神经系统紧张度,活跃其他系统与器官的机能活动,加强了大脑方面的调节作用。从而改善了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利于大脑充分休息,消除肌体疲劳,一次能锻炼神经系统,提高感官功能。

2.对骨骼的影响。太极拳运动中,有一部分动作专门练习平衡能力的,练习者的平衡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练习太极拳时,常常一条腿支撑了全身的重量,腿部受力增加,骨质的含钙量也会增加,骨骼就变得很坚固了。所以经常练习太极拳的人不容易会摔跤和骨折。因此提高了人的平衡能力,防止了骨质疏松。

3.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就太极拳动的组成来说,它包括了各组肌肉、关节的活动,也包括了节律的呼吸运动,特别是横膈运动,因此它能加强血液及淋巴的循环,减少体内的疲劳,我们知道,全身各部骨骼的周期性的收缩和舒张,可以加强静脉的血液循环,肌肉的活动保证了静脉压力,呼吸运动同意也能加上,这一点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表现的非常明显。因此能增强人的呼吸机能,扩大肺活量,对提高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有良好作用。

五、结论与建议

习练太极拳是意识、动作、呼吸三者同时协调的运动,它在神经系统缓解疲劳以及对骨骼和呼吸系统中的作用,能有效的改善亚健康人群的身体状态,并能更好的进行调节和提高身体素质。

应加大对太极拳的普及和推广的支持力度,让更多的人习练太极拳;加强民间群众团体中太极拳教练员、辅导员水平的提高,让更多的业余爱好者和亚健康人群得到正规的培训和健身;加强对太极拳运动的创新,使更多的亚健康人群得到更多更好的健身计划。

【参考文献】

[1]张瑞平.浅谈太极拳在医疗体育中的作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6(5).

[2]周政,太极拳对改善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功效[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2).

第4篇:缓解亚健康的方法范文

什么是亚健康?WHO认为,亚健康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据WHO的一项全球调查结果显示,全世界真正健康者仅占5%,找医生诊病者约占20%,剩下来的75%就属于亚健康者。亚健康状态也称“早衰综合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中壮年人过早的出现生理衰老者,体质上衰退和心理上衰弱的现象。

亚健康状态是身体发出的一个信号,表现为在一般情况下能够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但生活质量差,工作效率低,极易疲劳,同时也伴有食欲不振、失眠、健忘、心绪不宁、精神萎靡、焦虑忧郁、减退等表现。现代临床医学分析表明,其病理改变及多种生化检查结果尚不足以作为明确诊断为某种疾病的依据,即从医学上无法明确诊断为某种病患,但很大程度上是某种慢性疾病的潜伏期,是一种趋向疾病的状态。造成身体出现亚健康状态的根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对“健康”没有正确的认识,对威胁自己健康的因素缺乏应有的警惕。二是由于工作压力、精神压力、环境污染、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缺乏必要的运动造成的。

中国预防医学会副会长黄永昌教授曾说,我国只有15%的人处于健康状态,而亚健康人口比例已经达到70%,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企业管理者的比例甚至已高达85%。亚健康是一种动态过程,它既能被消除而转向健康,又可能被激化而向疾病过渡,因此,亚健康处理得当,身体可向健康转化;无视亚健康,听之任之,则损伤会积累而导致病患或导致突发性后果,甚至可导致过劳死。由于亚健康的人体内在不断进行慢性消耗,如超负荷工作,情绪紧张度增高,心里疲劳、焦虑、抑郁、所以能量、能源的“财政”有严重赤字,经常入不敷出。亚健康像个蛀虫,躯体的大厦在慢慢的销蚀。外表看来似乎可以,实际上意见是外强中干,过度疲劳的人就处在这种状态,这种人的油灯内油已经很少,如果一遇到强风就会被吹灭,过劳死就是这种原因。

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如何应对亚健康对我们的的威胁呢?首先,必须强化自我防护意识,牢记预防亚健康的“十字方针”:“平心”(即平衡心理、平静心态、平稳情绪;)、“减压”(即适时缓解过度紧张和压力;)、“顺钟”(即顺应好生物钟,调整好休息和睡眠;)、“增免”(通过有氧运动等增强自身免疫力;)、“改良”(即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从源头上堵住亚健康状态发生。)。其次,积极主动到正规的专业体检机构进行定期体检,以便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尊重医生的建议,坚决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

北京昭光大众健康研究所健康保护伞工作室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正是从运动、营养和养生方法等三方面进行研究和推广,通过这些综合干预手段,给亚健康人群制定出详细的个性化保健计划,以帮他们尽早建立起理性的生活方式,告别亚健康,过上拥有优秀生命状态的、高质量的、健康的生活。

第5篇:缓解亚健康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儿童;哮喘;缓解期;T细胞亚群

The research of significance Tlymphocyte subsets in peripheral blood in the recovery period of childhood with asthma

FENG Jinhuan,QIN Pu,ZHANG Junying.Department of Pediatrics,Hiser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edical School of Qingdao University,Qingdao 26603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significance of T lymphocyte subsets in peripheral blood in the recovery period of children with asthma.Methods To measure CD3+T cell,CD4+T cell,CD8+T cell and CD4+/CD8+ratio by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ndcompare the results.Results The levels of CD4+T cell,CD4+/CD8+ratio in the children with asthma in the recovery period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normal subjects(P

【Key words】

Children; Asthma; Recovery period; T lyphocytes sebsets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01.67

作者单位:266033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海慈医院儿科

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慢性炎性反应为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了炎症过程[1],T淋巴细胞在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检测了支气管哮喘儿童缓解期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6年11月至2007年11月在我院儿童哮喘门诊就诊的缓解期哮喘儿童67例(哮喘组),男35例,女32例,平均年龄7岁,均符合全国儿童哮喘协作组制定的哮喘缓解期诊断标准[2];对照组29例随机选取儿童保健门诊查体的健康儿童,男16例,女13例,平均年龄6岁,两组儿童在性别、年龄构成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就诊前3个月均未接受免疫调节剂及糖皮质激素的治疗。

1.2 方法 对照组及哮喘组均采集空腹静脉血(无菌肝素抗凝)3 ml,采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T细胞亚群,试剂购自武汉生物技术研究所,操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 结果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表示(x±s)。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缓解期哮喘儿童与对照组比较,CD3+无明显差异(P>0.05),CD4+,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分别

表1

儿童哮喘组与对照组T细胞亚群的检测结果(x±s)

组别例数CD3+CD4+CD8+CD4+/CD8+

哮喘组6758.40±3.0933.3±1.94*34.36±3.31**0.96±0.24**

对照组2959.12±3.1642.57±4.0530.12±4.231.28±0.18

t值0.9411.81**3.54**2.18*

注: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T淋巴细胞按细胞表面抗原分为CD4+细胞和CD8+细胞等,按免疫功能分为辅T细胞(Th)、抑制性T细胞(Ts)和细胞毒T细胞(Tc)亚群。CD3+是成熟T细胞的表面标志,CD4+分子表达在Th细胞表面,CD8+分子多表达在Ts和Tc细胞。Th/Ts在维持正常机体免疫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T细胞亚群在哮喘患者如何改变还有争议。但哮喘患者均存在T细胞亚群的失衡。部分研究结果证实,哮喘儿童发作期CD3+、CD4+、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D8+正常[3,4],也有部分资料显示[5],哮喘儿童治疗前后血CD3+、CD4+、CD8+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CD4+/CD8+比值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本组资料显示缓解期哮喘儿童CD4+、CD4+/CD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D8+T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3+细胞无明显变化,表明T细胞亚群失衡与哮喘发病有密切关系,缓解期哮喘儿童仍存在这种免疫紊乱,从该角度表明哮喘在缓解期继续治疗的必要性。有学者研究表明[6],哮喘患儿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3个月后病情稳定,Th1/Th2及CD4+、CD8+趋于平衡,因此应认真执行哮喘防治方略,尤其是缓解期的长期规范治疗。本组资料与文献报道不尽相同,原因可能为①T细胞亚群的测定方法不同,敏感度与准确度也不同,选取标本的差异等导致结果不尽相同;②CD8+T细胞在杀伤靶细胞后迅速凋亡,发病时在外周血中含量不稳定;③CD4+T细胞在活化、增殖和分化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7,8]。

总之,哮喘儿童缓解期仍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的失衡,在缓解期哮喘的治疗中除了局部吸入激素减轻气道的慢性炎症外,尚需应用免疫调节剂以改善哮喘儿童的免疫功能,如细胞免疫功能。

参考文献

[1] 赵顺英.哮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10):768771.

[2] 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试行).中华儿科杂志,1998,36(12):747751.

[3] 安肃英,孙宗芝,李根山.哮喘儿童血免疫球蛋白E、T细胞亚群与细胞因子动态观察及临床意义.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02):117.

[4] 冯忠伟,胡忠昌,邢应如,等.哮喘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Th1/Th2型细胞因子的监测.中国煤炭工业医药杂志,2005,8(02):152.

[5] 刘力戈,侯安存,方惠秋,等.支气管哮喘患儿血T辅助淋巴细胞的变化.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04):217.

[6] 赵启华,贾云义,潘贻珍,等.支气管哮喘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及免疫功能变化.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10):784.

第6篇:缓解亚健康的方法范文

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类生存环境与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谱亦发生了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癌症、脑梗塞、脑溢血、糖尿病、尿毒症、气喘、结石、痛风、关节炎等发病率在逐年上升的同时且向低龄化发展,我们已看到慢性病大多是系统病,如糖尿病多是由脾、胃、肝、肾、肺功能失常,特别是脾、肾功能失常,导致胰岛素分泌紊乱或活性降低,从而表现出高血糖;高血压多是由重要脏器如肝、脾、肾、脑微循环障碍、血质改变、管壁弹性降低或气体交换失常,致使心脏加压;癌症和白血病则是全身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是内环境恶化情况下的外因及情绪作用,局部细胞基因突变并异常分化,幼稚细胞无限增生;功能性心脏病和中风的主要根源在肝、脾、肾。因此,要想彻底治愈而非只是控制这些慢性病,就必须恢复各脏腑正常生理功能,并使脏腑之间功能协调,绝不能为治疗肝、肾而损伤脾、胃,为治疗脾、胃又损伤肝、肾,临床实践为实现和达到这一目标,多功能的中医诊疗技术有着独特优势。

中医的多功能性首先表现在中草药的多功能上,如草药中的大黄有泻下作用,主要有效成分是蒽醌衍生物的番泻甙A、B、C及大黄酸葡萄糖甙,经细胞或酶分解成甙元,刺激大肠蠕动,减少水分吸收而至泻,在泻便的同时泻出经络中的“毒气”、“邪气”,特别是脾经、胃经、肝经、心包经和大肠经中的邪气,邪气出正气生,从而达到一种健脾、和胃、养肝、清心包、活大肠的作用。大黄中所含的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及大黄酸还有很好的抑菌作用,大黄可杀灭阿米巴原虫、滴虫,有较强的抑制病毒作用,即大黄有清热解毒、消炎杀虫的功能,大黄还有抗肿瘤作用及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改善脆性作用,也就是大黄有凉血、止血、活血化淤和抗癌的功能。众多的天然动、植、矿物都和大黄一样有其多功能性,可以同时对几个脏腑、系统进行调理,方剂则是中医高深技艺的体现,是中医精髓之所在,一个方剂可同时调理几个脏腑或系统,不同的方剂还可以调理同一个脏腑和系统,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中医特点,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组方,组方的关键在于辩证,辨证的关键在于医者对四维以上时空观的中医理论的正确认识和掌握,即对宇宙、自然、生命、阴、阳、精、气、神及经络系统功能的正确认识和掌握,科学的组方配合针、灸、刮痧、按摩、拔罐、导引已成为治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最安全、有效的途径。

二.对亚健康(未病)的调理优势

亚健康是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可以看作是古人说的“未病”,主要表现为身体的不适和心理的不良反应,是指无器质性病变的一些功能性改变,也被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潜状态、过渡态。

亚健康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就是污染,是空气、水、食物、化学药物、辐射等污染降低了各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其次就是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不良情志和心态、不良宇宙生命场、遗传和禀赋等因素。

亚健康的形成并不是某一脏器发生了病变,而是整体功能减退的结果,主要是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的普遍降低及其动态平衡的失常;解除亚健康的根本原则就是整体调节、整体治理,调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恢复、增强五脏六腑正常的生理功能并使其功能之间相互协调,在脏腑功能达到和处于正常状态时,亚健康所表现出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的不适症状就会自然消失,根据这一理论,我们通过饮食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在生命体得到全面调理后,恢复并增强了各脏腑正常生理功能,这时亚健康所表现出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的不适症状就被彻底解除,这也意味着“治未病”得以实现并完成,更意味着从跟本上、源头上解除了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意味着疾病预防和控制的“瓶颈”

被突破,同时实现了“消未起之祸,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所以说,中医在调理亚健康(治未病)时所具备的优势无与伦比。

三.对养生保健的优势

养生保健,顾名思义就是养护生命,保持身体健康。良好的心态、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均衡的营养、优良的生活环境、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等养生保健思想已被普遍接受,但是要把它们具体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却并非易事,单就高质量充足的睡眠,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就不易做到;有均衡营养物质的摄入却不能被均衡消化和均衡吸收已成为一部分人需要解决的问题;“眠、食二者养生之要务”,“能眠者,能食,能长生”;骨质疏松症用补钙、补镁、补VD的方法不会起到多大作用,肾功能健全情况下的吸收良好是关键,如果消化、吸收功能障碍,食用大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不但对健康无益反而会增加消化负担,甚至会导致重要脏器的功能降低或丧失,如软骨及脏器的钙化等;空气、水、食物、药物、辐射等污染对生命的威胁更大,污染对生命造成的伤害是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如果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解除其危害,养护生命、保持身体健康将会成为空谈,因此生命需要调调理,调理好神经系统可得到高质量充足的睡眠,同时也是获得良好心态的保障,调理好消化系统可得到均衡营养的消化吸收和利用,调理好免疫系统,对体内毒素的及时清理就得以实现,等等;所以,养生保健的重点在于调理。新晨

第7篇:缓解亚健康的方法范文

五种表现要特别注意

记忆力明显下降。如果你在一段时间内记忆力下降明显,那就要考虑是不是出现心理问题了。比如,与人交谈时脑袋突然像暂停了一样忘记自己想表达什么,或者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频繁忘记拿某样东西。

反应迟钝。做事情动作迟缓,需要对外界事物作出肢体或语言反应时比较迟钝,或对最新的一些潮流、新鲜事物提不起兴趣,接受能力变差。

情绪抑郁。一直乐观的自己突然变得悲观,情绪容易低落,甚至出现抑郁症状,对自己长期以来的兴趣爱好丧失兴趣,不愿意参与其中。

强迫症状。很多心理亚健康的人都会出现轻、中程度的强迫症状。如总是觉得自己的手很脏,反复多次洗手。外出的时候,明明门已经锁好了,却非要反复多次检查,甚至会重新锁好几次。

妒忌心强。适当的妒忌心会鞭策自己,让自己更努力。但如果对某人的妒忌达到了十分强烈甚至咬牙切齿的程度,甚至想到用一些损人的招数去陷害自己的竞争对手,就是心理亚健康的表现了。

为心理做一次美容

自省。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心理问题,平时可能不明显,但是在心理亚健康状态下,问题可能会暴露得更明显。此时,可以通过自省完成自我内在的提高,不仅能强健内心,还可以避免负面情绪继续发展。

寻找压力源。通常情况下,心理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而很可能是某个事件的连锁反应。比如,工作压力过大可能导致一个人整天处于焦虑和紧张状态,这时他的注意力很难集中,记忆能力退化,导致做不好工作,继而影响自己和同事、领导的关系,抑郁情绪随之而来,自信丧失,渐渐变得孤僻,不愿社交,失去对很多事情的兴趣。而孤僻、抑郁、记忆力衰退又会叠加在一起反过来增加压力,最终致使心理问题愈演愈烈。因此,寻找压力源,然后用合适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是缓解心理亚健康的方式之一。

学会放松。有时人的沮丧、抑郁及愤怒情绪会极为强烈,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此时不妨离开当时的环境,找一个让自己觉得舒服的地方先躲避一会儿,然后舒缓地做腹式呼吸,同时尽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可以看看周围的事物,听听周围的声音,想想能让自己感到温暖的画面。稍微冷静一些时,可以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或做自己喜欢的运动。等到情绪彻底稳定后,再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8篇:缓解亚健康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亚健康 预防措施 抗病能力

中图分类号:R1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6-341-03

亚健康状态是对现代人体健康状态处于非正常疾病的一种状态的概括。早在20世纪80年期苏联学者Berkman就首次提出人的一般状态健康状态、病理状态及亚健康状态(sub Health)病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第三状态”,我国医界称之为“神经症、半健康”。许多学者对亚健康进行了研究,指出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力下降的生理状态。这种状态多由人体生理机能或代能低下所致,严重影响人的工作能力和生存质量。高校教师以伏案工作、脑力劳动为主,常废寝忘食,体育运动较少。高校教师是高校教育的主体,他们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因此应重视教师的健康问题。

1 高校教师亚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1.1 高校教师人员的健康状况

为了了解高校教师健康状况,笔者对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部分教师进行了发放问卷调查研究,回收有效问卷228份,有效回收率91.2%,其中男性84名,女性144名。问卷调查法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和有关健康的内涵并依据有关文献中亚健康的表现,结合高校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除一般人口资料外,主要包括与亚健康诊断有关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问题及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和对亚健康的认知等。调查结果显示,健康者24名,占10.5%;亚健康者175名,占74.6%,其中男性62名,女性108名(男女亚健康发生率分别为73.8%和75%);患病者17名,占14.9%。

1.1.1 不同性别的亚健康状况。

表1显示,高校教师人员中男性健康者所占比例高于女性,其中男性6名(14.3%),女性6名(8.3%);而女性的亚健康和疾病人数高于男性,亚健康者男性31名(73.8%),女性54名(75%);疾病男性5名(11.9%),女性12名(16.7%)。

表1 不同性别亚健康状况分布[n(%)]

1.1.2 不同年龄的亚健康状况

表2显示,40~49岁组的高校教师人员亚健康发生率最高,其次为30~39岁组,50~60岁组最低,但50~60岁组疾病发生率最高,30~39岁组疾发生率最低,但经x2检验均无明显差异(P>0.05)。

表2 不同年龄亚健康状况的分布[n(%)] 表

1.2 高校教师亚健康的主要表现形式

1.2.1 生理亚健康的主要症状

高校教师人员生理上经常出现的亚健康感觉症状进行统计,生理亚健康症状中的用脑易疲劳最为多见,其次为易疲倦,记忆力减退等,有的人几种生理亚健康症状都出现(见表3)。

表3 高校教师人员生理亚健康主要感觉症状的发生情况

1.2.2 心理亚健康的主要症状

对高校教师人员心理上经常出现的亚健康自觉症状进行统计,心理亚健康的主要自觉症状以烦恼最为多见,其次为压抑感、情绪不稳定、焦虑感等(见表4)。

表4 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主要症状的发生情况

1.2.3 不同性格的高校教师亚健康发生情况

本次调查中发现,不同性格的人群亚健康状态的发生率不同,性格内向者明显高于性格外向者。这可能是内向性格者由于性格方面的原因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平时与人交流比较少,孤独、不爱交际、不善言谈,当面对事业、生活中的巨大压力,往往不是通过与人沟通的方式来释放缓解压力,而是把压力强压心中,久而久之造成心理的巨大压力,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因此,内向性格与外向性格者的人相比较,前者更容易发生心理障碍。这也是内向性格者亚健康发生率较高的原因。

2 高校教师亚健康的主要因素

2.1 不良的生活方式与习惯无规律的饮食和起居

不良的生活方式与习惯无规律的饮食和起居是造成高校教师人员患消化系统疾病及出现困倦、失眠和头痛等症状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调查发现,高校教务人员中有偏食习惯者占有36.35%;偶尔有熬夜习惯者占51.18%,经常有熬夜习惯者占23.47%;偶尔及经常吸烟者占43.8%;偶尔及经常喝酒者占28.1%。长期的不良饮食和无规律的起居会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调整功能,降低人体的抵抗力。据统计,我国人口的前三位死亡原因为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其致病因素与生活方式有十分重要的关系,生活方式相关因素占全部死因的44.7%。

2.2 心理压力过重

调查结果显示,造成高校教人员心理压力过大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工作压力、激烈的社会竞争、复杂的人际关系、家庭因素、生活环境。高校教务人员在社会及学校中的地位、负担决定了他们的心理必须一直承受着高压,一方面既要承担繁重的工作、科研任务;另一方面又要承受来自工作环境、晋升、职称、家庭负担等的压力和影响,诸如晋升、职称、单位上下级关系、家庭父母身体的健康状况、赡养问题、子女升学就业问题等,导致身心疲惫负担严重,久而久之就会使身体、心理经常处于疲劳,造成躯体、心理健康透支,结果出现亚健康状态。

2.3 缺乏运动

除了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营养膳食外,科学的体育锻炼同样是生命健康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用于人体,使之产生良好的健康效果,使人体各系统、各层次之间的功能关系得到全面锻炼,是促进人体健康的最佳手段。长期缺乏体育锻炼,人体新陈代谢机能降低,抵抗力下降,极易出现亚健康状态。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务人员中每周参加3次及3次以上体育锻炼者占16.7%,每周参加1~2次体育锻炼者占36.8%,从不参加体育锻炼者占46.5%。科学的体育运动以每周3~4次为最佳。通过调查发现,高校教务人员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有缺乏科学的锻炼方法、工作任务重、闲暇时间少等(见表5)

表5 高校教师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

2.4 过度疲劳

高校教师由于工作性质的特点,长期睡眠不足、疲劳过度、生活无规律(经常加班)甚至生病时还要坚持上班,这些都会引起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紊乱产生不良的反应,如睡眠质量下降、消化不良、紧张性头痛、心动过速等症状,紧张的心理刺激还会影响人体的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引起血压升高,导致高血压病。

3 提高高校教师健康质量的对策

3.1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锻炼身体的自觉性

(1)组织各类专题讲座。高校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巨大优势,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组织体育、医学、保健、心理学、管理学的有关专家,开设专题讲座,让教师明白参与体育锻炼非但不会影响工作,而且会起到强身健体、缓解精神疲劳、促进人际交往的积极作用,改变教师对体育锻炼的片面认识,转变态度,积极参加体育锻炼。(2)提高高校教师的健康和锻炼意识。坚持长期、持续不断地组织各类文体活动,让他们在亲身参与锻炼,直观感受锻炼带来的积极效益的同时,培养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并逐步提高锻炼意识和健康意识。(3)制定运动处方。根据个人的身心特点,请专家为个人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处方,使锻炼更有针对性。(4)正视工作压力,提高自我管理。要提高在体育锻炼与其他事物发生矛盾冲突时的自我管理和调节能力。(5)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做到劳逸结合。要改变生活中的一些不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无规律、逆时而作、睡眠不足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做到劳逸结合,不过度疲劳。(6)应尽可能多建设一些方便教职工健身的设备和场地;经常组织丰富多采的大众文体活动,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减缓压力,自我放松;开展教职工心理咨询服务,及时疏导与化解心理问题。

3.2 发挥校医院的预防作用

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及时发现病情。注重体检后有针对性的健康护理,追踪随访,及时获得信息回馈,建立并逐步完善健康档案信息库,及时掌握动态变化,针对不同症状和人群开出个性化的健康处方。医疗机构应以病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充分发挥个人及其家庭的主观能动性,让病人自己承担起维护健康的责任,同时加强医患互动,并且每两年进行一次有规律的健康体检,从而大大减少教职工慢性病的发生,减低教职工患病的治疗费用,以保障教职工的身心健康,使他们以旺盛的精力和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教学、科研中去。

3.3 对于常见的疾病进行积极科学的预防

第9篇:缓解亚健康的方法范文

由于“健康犬能携带并传播狂犬病毒”的认识普遍存在,不少被犬所伤者长期处在极度恐惧中。中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与美国CDC、贵州省CDC、美国佐治亚大学等单位联合研究得出的结论,否定了“健康犬能传播狂犬病毒”之说。该报告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共患病权威杂志《媒介源性及共患病》上。

领衔此项研究的张永振研究员介绍,研究现场选在狂犬病高发的贵州省安龙县。该县2004年狂犬病发病率高达10/10万以上,疫点周围犬群中狂犬病毒流行率较高。2005年,研究人员在安龙县狂犬病疫点周围采集从未用兽用狂犬病疫苗免疫过的153只犬的唾液,并对其中的15只可疑犬隔离观察6个月,观察期间每10天采集可疑犬的唾液。研究发现,这些犬在6个月的观察期中没有出现狂犬病临床症状。实验室内采用免疫组化及IkT-PCR方法检测其唾液、脑组织及其他器官组织,也没有发现狂犬病毒抗原或病毒RNA,仅其中的两只犬的血液抗狂犬病毒中和抗体阳性。该结果表明,健康犬不传播狂犬病毒。

张永振告诉记者,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狂犬病专家咨询会技术报告称,“伤人的犬或猫在暴露发生后至少10天保持健康,就可以终止人暴露后的预防处理措施”。国外有研究表明,犬在出现狂犬病临床症状前3天的唾液中可以检测到狂犬病毒;75%的犬患狂犬病后仅存活4天,所有患狂犬病的犬在出现临床症状10天内死亡。

张永振说,过去10年,我国有研究者在外观健康犬的脑组织中检测或分离到狂犬病毒,这些犬可能处在感染后的潜伏期。因此,在被犬类动物所伤后需要及时到犬伤门诊进行暴露后的正确预防处理,但人若暴露10天后,攻击犬只仍健康无异常现象,则可相信人感染狂犬病毒的几率几乎为零。(健康报网)

艾滋病毒部分流行规律被发现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杨荣阁研究员领衔完成的研究表明,我国流行的HIV-1B’毒株较其他主要HIV-1流行毒株传播速度更为迅速。但是,近年来该毒株的进化速度放缓。

HIV-1B’毒株是亚洲流行的HIV-1三大主要毒株之一,在我国中部地区采供血HIV感染者中广泛流行。B’毒株与其他HIV-1亚型毒株结合,催生了多种HIV-1重组型病毒。这些重组病毒影响范围广泛,对亚洲国家艾滋病防控工作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因此,B’毒株的起源、分子进化和分子特征及B’毒株对亚洲HIV-1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研究,对艾滋病预防有着十分重要意义。杨荣阁领导的研究小组通过对所有HIV-1B’的系统进行化和分子特征进行研究,阐明了HIV-1B’毒株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B’毒株较其他主要HIV-1流行毒株传播更加迅速。但近年来,该病毒的进化速度减缓。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B’毒株特征性氨基酸位点,并推断其中一些位点可能与B’毒株的传播特征有一定关系。

该研究对B’毒株这一亚洲流行毒株进行了全面分析,为HIV在亚洲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及相关毒株的疫苗研究等提供了参考。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艾滋病》杂志上。(健康报网)

熏衣草是治牙“好帮手”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熏衣草可起到帮助口腔疾病患者安神的作用。

据英国广播公司目前报道,以前人们都知道晒干的熏衣草不但可以让衣柜香气扑鼻,还具有缓解头痛、失眠等功效。而现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经过340例临床实验后发现,熏衣草的香气还具有为口腔疾病患者治疗前安神的效果。

报道说,患者被分为两组,分别在两个诊室接受治疗,其中一个诊室点着含有熏衣草香精的蜡烛,另一个则没有点这种蜡烛。结果发现,闻到熏衣草香气的一组患者中感觉紧张的人数比另外一组少得多。

报道说,不少患者惧怕治牙,少数患者甚至一坐上牙医诊室的椅子就会昏倒。

领导这项实验的科学家梅塔莎・克里希迪马说:“很多牙病患者由于害怕牙医使用的器械而选择有病也不治疗,这就是为什么找到一个能缓解患者紧张心理的方法非常重要的原因。”(新华网)

鱼、肉、奶均有助于预防脑萎缩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鱼、肉和奶含有一种重要的维生素,有助保护老年人记忆力,预防脑萎缩。

英国《每日电讯报》最近一期《神经病学》杂志刊发的研究结果报道,这些食物中含有维生素B12,是合成红血球的重要因素,有助于保持神经系统健康。

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调查107位年龄介于61岁至87岁之间的老年人,发现不少老年人血液中维生素B12含量较低;且维生素B12含量低的人与含量高的人相比,患脑萎缩的几率高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