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缓解压力的策略范文

缓解压力的策略精选(九篇)

缓解压力的策略

第1篇:缓解压力的策略范文

论文摘要:幼儿教师的工压力是指幼儿教师由于工作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与其他教育阶段的教师相比,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的来源有其独特的一面。幼儿教师工作压力对教育教学、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负面影响。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可以通过社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幼儿园采用EAP计划及教师个人积极主动的态度的策略来缓解。

一、幼儿教师工作压力内涵

“压力”一词来源英文的“SIY2SS”,其基本内涵为有机体为满足需要而产生的一种非特定性的反应,而工作压力则是当个体被迫偏离正常的或期望的生活方式时所体验到并表现出的不舒适的感觉。

基于压力和工作压力的含义,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柯利柯夫(Kyriacou. C.)和苏利夫(Sulcli, fJ"e.J.)首次将教师工作压力定义为:由教师的工作而产生的负向晴感(如生气或沮丧)及反应症状Moracco认为教师工作压力是当教师的幸福和自尊受到威胁时,心理平衡发生改变而产生的影响;Kyriaton则指出教师工作压力是教师的消极感受或不愉快情感状态;Borg, Baglion 1995提出教师的消极情感引发的潜在的生理、心理变化为教师工作压力。我国也有相关学者提出教师工作压力是教师个体因教师这一职业所赋予的职业要求等而产生的压力,它不一定局限于教育、教学情景。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教师工作压力是指由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与生存状况相关的烦恼事件或学校工作环境等诸多因素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及行为改变的一种紧张状态。相应的,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是指幼儿教师由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工作环境及社会要求等因素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及行为改变的一种紧张状态。

二、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

教师的工作压力是由教师个人的个性特点、自我期望值、自我效能感等个体内部因素,及社会、学校工作、学生家长、学生、家庭等外部因素造成的。幼儿教师工作压力也与这些因素有关,同时,与其他教育阶段的教师工压力相比,也表现出其独特的一面:

第一,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更快,改革的力度更大,职业竞争更激烈,这种改革与竞争对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更高,部分教师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这种改革的步伐,是导致教师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

第二,工作更具体、复杂、繁重。幼儿教师面对保育和教育双重任务,从幼儿的吃、喝、拉、撒、睡、安全,到对幼儿的教育,都要求教师倾注心力,关注幼儿成长进步的一点一滴、获得发展的程度,并做好记录、原因分析,以便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目前,多数幼儿园已经市场化了,引入了竞争机制,幼儿园经常开展与工资挂钩的竞赛活动,淘汰一些竞争失败的教师。另外,为了扩大影响,吸引生源,会经常开展许多公开的活动,比如:儿童节、万圣节、圣诞节、演讲比赛等等,为了搞出花样和新意,比其它班做得更好,教师一方面要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以应对这些活动,另一方面还要保证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不仅休息时间被排练活动占用,还要承受高负荷的压力。

第三,幼儿园中大部分都是女教师,“小心眼”、勾心斗角、背后传言的情况就多。做同样的工作,有无编制得到的报酬却相差很多,有时没有编制的老师要做更多的工作。天天应付这样的人际矛盾,面对这样的不公平,无疑也会加重教师的工作压力。同时,幼儿还很小,理解能力差,师幼沟通费力,教师的内心压力也无处诉说,这也会加剧教师的工作压力。

第四,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更低,不受社会的尊重,往往被冠以“高级保姆”的称号。对幼儿的教育也没有“考试”、“升学”等那样明显的效果,工作成绩不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工资报酬大部分也仅维持在最低水平。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家长对他们的要求却是有增无减,越来越高。

三、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的消极效应

适当的工作压力能使教师产生积极向上的工作动力,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一旦超越警戒线,工作压力就会让教师感到不堪负重,特别是压力持续时间过长,会让个体产生消极的情绪状态,从而产生消极的行为,降低甚至破坏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更有甚者会引发躯体、心理疾病。

一般认为,教师工作压力过大会引发教师焦虑、暴躁、忧郁等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及抽烟、酗酒,暴食、缺勤等不良行为;引起教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容易遗忘一些重要的事件,甚至注意力难以集中等认知不协调现象;影响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我们试从幼儿教师工作压力过大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幼儿的身心发展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来阐释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的消极效应。

(一)教师产生消极的教学态度。工作压力过大会使教师懒于创新,无数遍地重复一本教材、一个教案,不愿意学习新东西,不知道自己所教学科领域中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他们往往用严格的纪律来束缚幼儿,认为“小绵羊”式的幼儿就是好孩子。当教学效果不好或幼儿出现问题时,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通通怪罪幼儿。

(二)降低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工作压力过大会使教师表现出焦虑、暴躁等情绪,这会影响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发挥,结果必然会导致教学效果和效率的降低。此外,教师压力过大还会降低教师个人智力活动的效率,容易使教师带着“灰色眼镜”看待幼儿,动辄就对幼儿说些难听的、恐吓的话语,甚至体罚幼儿,使幼儿感到紧张、不安,也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三)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教师工作压力过大时,容易产生暴躁、紧张、压抑、焦虑等一些不良情绪,无形中会影响到幼儿的情绪和行为,使幼儿或多或少的产生消极体验。工作压力过大也会使教师产生过激言行,将压力转嫁给幼儿,对幼儿要求苛刻,稍有错误就厉声斥责、冷嘲热讽,甚至对幼儿进行身体或精神上的体罚。另外,教师因工作压力过大,或由于工作压力过大引起疾病而经常性缺勤时,幼儿会因为老师经常不在而不能上某些领域的课,或只能由其他老师代课而产生适不良,这些都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的缓解策略

(一)社会及幼儿家长要尊师重教。努力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加大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宣传力度,运用多种方式为幼儿教师树立形象:采取正确适当的方式进行幼儿教育改革,改革的内容、范围、程度等要多请教师参与策划,并为教师提供足够的改革信息;加大对教师的职业培训,提高教师职业培训质量,也可以提高教师职业社会地位。另外,社会各界和幼儿家长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应切合实际,客观正确地评价幼儿教师,为教师创设一个宽松的舆论环境和工作环境,“使教师从完美形象的期望中摆脱出来,成为现实中的人,成为能正视自身弱点的人”。

(二)采用EAP (employee assistant planning)计划(即员工援助计划,组织帮助员工缓解压力的重要手段),幼儿园应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研究表明:在一个愉悦的环境中工作的人,他的工作潜能发挥是原来的3倍,特别是感受不到工作压力的存在。所以,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是幼儿园缓解教师工作压力的重要一步。幼儿园应该严格控制班额,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为教师提供多种娱乐活动,放松教师的心情;吸纳教帅参与管理,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第二,改善教师绩效考核的机制。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不是为了给教师定位、分等,而是促进教师更好地教育教学。幼儿园要尽量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评比活动,采取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尽量采用没有涉及奖惩的评价制度,如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等,立足于教师的现有水平,以增强幼儿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促进其发展。

第三,形成学习型的团队。越是团队的,越是自己的。幼儿园要构建压力管理的学习型团队,不断地总结经验,进行交流,这样在摸索中形成了良好的压力管理的意识,从而成为切实的行动向导。

第四,借助共同任务来缓解教师工作压力。教育教学任务是有分有合的,在满足教师的归属需求,确立和保持教师的自我认同与自尊,提供相互支持与安全的感觉的基础上,引导教师完成共同任务,可以增加个体完成任务的动力,减少不确定性和焦虑,提高自我认同感,增强教师团队的凝聚力,使教师更加快速、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三)教师个人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来自职业和个人因素的压力。

第一,加强身体锻炼,锻炼也是一种精神娱乐法,它可以通过分散或转移教师的注意力,使教师从情感或身体的紧张中放松下来。

第二,教师要主动尝试新的行为方式,以缓解个人行为特性与环境不相适应之间的冲突,从而使自己跳出现有的困境,使生活变得轻松。

第三,学会正确的归因,在面对高压力时,进行积极归因,避免消极思维。对压力源作外归因而不是内归因,作不可控性归因而非可控性归因,这样就避免自己在高压力情境下形成“习得性无助感”。

第2篇:缓解压力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压力因应;休闲效益;社会支持;结构方程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0)02-0066-06

1 引言

生活中琐碎的抉择与人际关系等都是压力的来源。适度的压力可以促使个体保持警觉,使其表现更好,但过度的压力会造成生理或心理的不适,若未能适当的纾解将会影响身心健康。根据对休闲所带来的效益的相关研究,得知休闲是一种释放压力与维持健康的重要策略。据此概念伊瓦沙奇与麦尼尔(1wasaki&Mannell)提出休闲调适策略(1eisure coping strategies),指出人们为因应日常生活压力,所产生的休闲调适行为与认知,可调节负面的生活压力,并产生正向的调适结果,以维系生理与心理健康。伊瓦沙奇的研究更指出,当压力增加时,休闲调适策略会发挥缓冲与调节的功能来调节负面的压力,以协助人们维持生理与心理的健康。

近10年来,台湾因整体环境提升,人们开始更注重生活的质量,对于各方面的健康也更加关注。自1991年台湾实施周休两日以来,民众休闲时间逐渐增加,对于休闲类型的需求开始增多。拥有广泛资源与强调健康、自然、放松等理念的乡村旅游即成新兴休闲方式与选择。由此可知,若能对乡村旅游中休闲体验及身心效益做进一步探讨,将能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理论基础与确定岛内乡村旅游发展方向。有鉴于此,本研究以乡村地区的游客为对象,探讨乡村旅游游客的生活压力知觉、休闲调适策略与健康之关系。笔者期盼研究结果有助未来乡村旅游的休闲理论建立与实务应用,并给乡村旅游发展及政府相关单位提供参考与建议。

2 文献回顾

2.1 生活压力知觉(life stress)

生活压力知觉是指人与环境交流后,个体因知觉到环境中所产生之生理、心理或社会支持系统的压力,所产生的调适需要与感受程度。而柯汉、克马克与默梅尔斯坦(Cohen,Kamarek,Mermel,stein)更将个体每天都要面对日常生活困扰之压力源作整合性的叙述,建立“压力知觉量表”来测量生活压力知觉,使受试者的对象较为广泛,其内容包括心理压力、生理压力、环境压力。可知生活压力的来源相当广泛,且会受个体之差异而有所不同。

2.2 休闲调适策略(leisure coping)

在不同压力情境中,人们有选择性地从事休闲行为或借由行为或认知的改变来帮助他们调适压力,以维持健康,即为休闲调适策略。休闲调适策略是一种较立即与有效来纾解压力的调适方式,其定义为因应压力情境的休闲行为或是认知反应。

而不同的压力情境,将导致个人去从事不同形态的休闲来因应压力,以维持健康。伊瓦沙奇与麦尼尔依其休闲行为与反应,将休闲调适策略分为3种:(1)舒缓身心式休闲(leisure palliative coping),借由参与休闲来逃避压力与舒缓身心;(2)友伴式休闲(1eisure companionship),透过休闲获得自由决定感与社会支持的经验;(3)改善情绪式休闲(leisure mood enhancement),经由参与休闲以提升正面情绪或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由此可知,休闲调适策略是介于生活压力与生理、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缓冲的方式,所以,当个体遭受生活压力时,会引发休闲调适行为来维持生理、心理的健康。

2.3 健康(health)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个体在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均安适的状态,而不仅仅只是没有生病的状态。其健康分3个层面,分别为生理、心理及社会层面:生理层面意指身体功能状况,心理层面指精神认知状态,而社会层面则指人与人之互动及生活情况。因此,健康是结合生理、心理及社会健康3方面的和谐状态。

2.4 生活压力知觉、休闲调适策略与健康

过去的研究指出,休闲能帮助个体因应生活压力,以提升个体身心健康,显示休闲是一种调适压力与维持健康的重要策略。而休闲调适策略则是个体为因应日常生活压力所产生的休闲调适行为与认知,可调节负面的生活压力,并产生正向的调适结果,以维系生理与心理健康。综合上述,可知休闲调适策略具有缓冲生活压力对健康的影响,成为压力与健康两者关系中的缓和因素,间接对个人的生理、心理健康及生活产生正面影响。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相关研究得知,生活压力会负面影响个人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而伊瓦沙奇与麦尼尔进一步将休闲调适策略定义为身处压力环境下的个体透过休闲活动参与得到身心灵上的效益,以减缓压力对个人所造成的冲击与影响,显示休闲可造成正向调适结果,以及间接地正向维系生理与心理健康。由此可知,经由不同的休闲调适策略,能减缓生活压力对个人各层面之健康所造成的冲击与影响。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生活压力知觉对健康为负面影响。

H1a:生活压力知觉对一般健康为负面影响。

H1b:生活压力知觉对心理状态健康为负面影响。

H1c:生活压力知觉对社会功能健康为负面影响。

H2:生活压力知觉对休闲调适策略有影响。

H2a:生活压力知觉对舒缓身心式休闲有影响。

H2b:生活压力知觉对友伴式休闲有影响。

H2c:生活压力知觉对改善情绪式休闲有影响。

H3:舒缓身心式休闲对健康有正面影响。

H3a:舒缓身心式休闲对一般健康有正面影响。

H3b:舒缓身心式休闲对心理状态健康有正面影响。

H3c:舒缓身心式休闲对社会功能健康有正面影响。

H4:友伴式休闲对健康有正面影响。

H4a:友伴式休闲对一般健康有正面影响。

H4b:友伴式休闲对心理状态健康有正面影响。

H4c:友伴式休闲对社会功能健康有正面影响。

H5:改善情绪式休闲对健康有正面影响。

H5a:改善情绪式休闲对一般健康有正面影响。

H5b:改善隋绪式休闲对心理状态健康有正面的影响。

H5c:改善情绪式休闲对社会功能健康有正面的影响。

3.2 变项定义与测量

3.2.1 生活压力知觉

根据柯汉等的“压力知觉量表”,并以回忆6个月内发生的事件为范围,评量生活事件对受试者造成的压力程度,其3个构面包含:(1)心理压力, 指造成负面情绪的压力;(2)生理压力,指影响身体健康的压力;(3)环境压力,指影响日常生活处理的压力。总计12题,并采用5级李克特式评分制(从1=从不至5=总是),评分标准为将各问项分数相加即得到生活压力知觉分数,分数越高,表示生活压力知觉程度越大。

3.2.2 休闲调适策略

主要采用伊瓦沙奇与麦尼尔发展出的“体闲调适策略量表”,量表分为3个构面:(1)舒缓身心式休闲,指能逃避压力恢复精神的休闲活动;(2)友伴式休闲,指能得到社会支持感的休闲活动;(3)改善情绪式休闲,指能改善情绪的休闲活动。总计18题问项。采用5级李克特式评分制(从1=很不同意至5=很同意),计分方式为休闲调适策略各构面分数之加总,再求平均值。所得平均值越高,显示对某种休闲调适策略的知觉程度与同意程度越高。

3.2.3 健康

此部分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与SF-36健康量表(short Form-36)设计出“健康自评量表”,包含一般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功能3个概念,其构面分为:(1)一般健康,个体自身健康的感受状;(2)心理状态,个体情绪与精神认知的安适状况;(3)社会功能,个体参与社会活动的状况,共计16题。根据问项内容采用6级李克特式评分制(从1=从不至6=总是),各构面间项加总后,分数越高,表示健康自评结果越好。

3.3 样本取得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基地以台湾苗栗县南庄乡为抽样地点,于2008年3月19日以便利取样选取40位年满16岁的乡村旅游游客进行问卷预试。针对问卷预试结果进行信度分析,休闲调适策略量表之Cronbach's a值为0.846,生活压力知觉量表之Cronbach's α值为0.709,健康自评量表之Cronbach's α值为0.846,显示各量表皆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修订为正式问卷后,以便利取样的方式进行抽样,调查日期从2008年3月26日至4月6日,抽取样本数共500份,根据问卷填答的完整性,筛选出无效问卷17份,得有效问卷483份,有效问卷比例为96.6%。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样本基本数据

针对483份有效样本进行叙述性统计,发现以男性受访者稍多(53.6%)。26~35岁的受访者最多(33.1%),可知青年族群对于亲近自然与乡村体验的乡村旅游活动有着高度的参与度。学历以大学(专)教育程度(55.5%)为主,显示充满自然体验与乡村文化的乡村旅游活动吸引高学历的知识分子。职业则以受雇者占最多(59%),可能是因从事休闲活动的时间集中在不需工作的周六日。收入水平在2万元至5万元者为最多(41.8%)、2万元以下者次之(24.6%),显示活动内容多元、花费较低的乡村旅游,深深吸引月收入5万元以下的乡村旅游游客。

4.2 信效度分析

本研究将有效回收问卷利用验证性因素分析进行信、效度检测。为使测量指标具有良好信度,根据吴明隆与涂金堂指出因素负荷量界于0.5到0.95之间,因此,将未达0.5的因素负荷量与路径删除,故将生活压力知觉构面题项的“觉得一切事情都很顺心如意”、“对自己处理个人问题的能力感到有信心”、“觉得很多事都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及“自己能掌握时间的安排”4题删除(表1)。休闲调适策略构面则删除“休闲让我能在面对问题上有全新的角度”、“我会以短期度假的方式来解决压力”、“休闲让我的感觉好多了”及“休闲帮助我扭转我的负面情绪”4题项(表2)。而健康构面部分则删除“我好像比别人较容易生病”、“我想我的健康会越来越坏”、“您觉得充满活力”、“您是一个非常紧张的人”、“觉得心情平静”、“您精力充沛及您是一个快乐的人”6题项(表3)。

4.3 结构方程模型之验证

本研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生活压力知觉、休闲调适策略与健康之关系。其潜在变项分别为生活压力知觉(ζ1)、舒缓身心式休闲(η1)、友伴式休闲(η2)、改善情绪式休闲(η3)、一般健康(η4)、心理状态(η5)及社会功能(η6)等7个构面。采用标准化分数进入SEM模型。

根据AMOS4.0软件之运算结果,指出本研究的绝对配适统计量为X2=537.746(P=0.00),X2/df=1.99,GFI=0.921,RMR=0.055,AC,FI=0.897,RMSEA=0.045;增量配适统计量为NFI=0.907,CFI=0.951,RFI=0.888,IFI=0.951;精简配适统计量为PNFI=0.753,PCFI=0.790。综合各种配适指标结果,显示本研究模型在绝对配适统计量与精简配适统计量皆属良好。而增量统计量则不尽理想,但离标准相差不远(图1)。

4.3.1 生活压力知觉与健康之关系

由表4可知,生活压力知觉对一般健康为负向影响(β=-0.24,t=4.38,p=0.000),即乡村旅游游客认为当面临过多的生活压力事件时,将会对自身健康感受产生负面评估,故假设H1a成立。而生活压力知觉对心理状态的健康亦为负向影响(β=-0.47,t=9.32,p=0.000),可知乡村旅游游客的生活压力知觉程度越大越容易感到沮丧、忧郁及疲累,进而产生负面的思考与认知,故假设H1b成立。

当乡村旅游游客面临过多的生活压力事件时,生活压力知觉对社会功能的健康则产生负向影响(β=-0.20,t=0.07,P=0.000),将使乡村旅游游客参与平常活动及社交活动的次数与频率明显的降低,进而在与人相处交往上产生困扰,故假设H1c成立。综合上述可知,生活压力知觉的增加将会对乡村旅游游客的健康状态造成负面的影响,尤其以心理感受的影响最为明显。

4.3.2 生活压力知觉与休闲调适策略之关系

生活压力知觉对舒缓身心式休闲会有显著正向的影响(β=0.15,t=2.69,p=0.007),表明乡村旅游游客认为生活压力知觉越高时,参与舒缓身心的休闲活动越能分散注意力,并暂时性远离压力,以恢复精神及重整心理资源,故假设H2a成立。而生活压力知觉对友伴式休闲为正向影响(β=0.24,t=4.46,p=0.000),得知生活压力知觉越大,受访者越同意经由参与具有社会支持的休闲活动,能从中获得朋友支持与同伴的关心及安慰,来纾解压力。故假设H2b成立。

根据表4发现,生活压力知觉对改善情绪式休闲无显著影响(β=0.07,t=2.23,p=0.251),显示生活压力知觉程度并不会影响乡村旅游游客参与能改善情绪的休闲活动的情况,故假设H2e不成立。综上可知,乡村旅游游客认为具有陪伴感的友伴式休闲在因应生活压力的负面影响效果较明显。其次为暂时逃避压力的舒缓身心式休闲,但对于能改善 情绪式休闲则无明显的差异。

4.3.3 休闲调适策略与健康之关系

舒缓身心式休闲是指能帮助个体暂时远离压力事件或转移注意力的休闲活动。由表4可知,舒缓身心式休闲对一般健康为负向影响(β=-0.22,t=1.94,p=0.024),其结果虽与H3a的假设结果略为不同,但相较于生活压力知觉对于一般健康所带来的负向影响(β=-0.24,t=4.38,p=0.000),发现借由从事舒缓身心式休闲,能有效降低生活压力知觉对一般健康所带来的负面冲击,即乡村旅游游客同意透过从事能暂时转移注意力的休闲活动,能帮助减缓生活压力对自身一般健康的不良影响。

另外,舒缓身心式休闲对心理状态的健康(β=-0.09,t=0.90,p=0.310)及社会功能的健康(β=-0.06,t=0.57,p=0.495)则无显著影响,显示乡村旅游游客透过从事舒缓身心的休闲活动调适压力,并不会影响心理状态健康与社会功能的健康,故假设H4b与H4c不成立(表4)。

友伴式休闲是一种透过与同伴共同参与休闲活动而得到的休闲陪伴感。友伴式休闲对一般健康为正向影响(β=0.14,t=1.5 8,p=0.037),显示乡村旅游游客同意借由参与具有社会支持感休闲活动调适压力,能增进自身一般健康,故假设H5a成立。

然而从表4发现,友伴式休闲对心理状态的健康(β=0.01,t=0.15,p=0.951)与社会功能的健康(β=-0.01,t=0.14,p=0.374)无显著影响,即乡村旅游游客从事友伴式休闲活动调适压力,并不会影响心理状态健康与社会功能的健康,故假设H5b与H5c不成立。另一方面,改善情绪式休闲则为一种休闲情绪调解,将情绪上的处理视为压力因应的策略。改善情绪式休闲对一般健康(β=0.42,t=4.93,p=0.000)与社会功能的健康(β=0.26,t=3.11,p=0.004)为正向影响,表明乡村旅游游客同意透过从事改善情绪的休闲活动,增进正面情绪或减少负面情绪以因应压力,促进人际互动,并提升自身一般健康,故假设H6a与H6e成立(表4)。

而改善情绪式休闲在对心理状态的健康则无显著影响(β=0.01,t=0.23,p=0.455),表明乡村旅游游客从事改善情绪的休闲活动来调适压力,并不会直接影响心理状态的健康,故假设H6b不成立。综上可知,借由参与改善情绪的休闲活动来调适压力,对于乡村旅游游客的一般健康与社会功能健康将产生明显效果。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果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探讨乡村旅游游客的生活压力知觉、休闲调适策略与健康之现状,并分析生活压力知觉、休闲调适策略与健康之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生活压力知觉对健康为负面影响,显示生活压力会对受访者身心健康带来不良之影响。(2)生活压力知觉对友伴式休闲及改善情绪式休闲为正向影响,表示当生活压力越大时,受访者越会从事友伴式休闲与改善情绪式休闲来因应生活压力。(3)改善情绪式休闲、友伴式休闲对一般健康为正向影响,由此可知透过参与能提升正向情绪及友谊支持的休闲活动来因应生活压力,能促进受访者的一般健康,而舒缓身心式休闲则能降低生活压力知觉对一般健康的负向影响。(4)改善情绪式休闲对社会功能有正向影响,发现经由从事能调整情绪的休闲活动因应生活压力,可增进受访者社会功能的健康。

第3篇:缓解压力的策略范文

论文摘要上海城市交通政策以交通供给和交通需求为主,对当前乃至未来的分析和预测表明,这不足以疏解上海的交通拥堵,还应该把空间结构优化作为重要政策加以实施。最后从多中心策略和就业一居住均衡策略的角度提出了优化上海城市交通政策的思路。

“两个中心”国家战略的确定,为上海建设国际 经济 中心城市提供了新的动力。但同时也要看到,上海还存在着一些软肋制约着上海的国际化进程,如城市交通拥堵。尽管上海各界为疏解交通作了大量的努力,但交通拥堵加剧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上海市民当前感受最深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疏解上海交通必须打破“以交通论交通”的传统思维,从优化交通政策着手,寻找新的解决思路。

1城市交通政策分类与世界大城市交通政策经验 总结 对伦敦、巴黎、东京、纽约、新加坡和香港等世界大城市的交通 发展 的 规律 表明,世界大城市在解决交通问题的过程中都积极地运用交通供给、交通需求和空间结构优化三类政策。世界大城市不仅建成了较完善的道路 网络 系统,而且无一例外地采取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包括建设轨道交通,倡导公交优先,同时对小汽车的拥有和使用进行调控,等等。在空间政策方面,世界大城市都趋向于通过卫星城或新城的建设,疏解集聚的城市人口、产业和功能,借以缓解中心城的交通拥挤。从世界大城市的交通实践效果来看,三种政策各自都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世界大城市之所以综合运用三种策略是因为它们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的。世界大城市通过几种策略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来更好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这对于我国大城市的交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对上海当前城市交通政策的评价

2.1上海城市交通政策现状

目前上海市所实施的交通政策,以交通供给政策和交通需求政策为主,空间政策力度非常有限。

交通需求政策可以分为公共交通优先和个体机动车控制两类具体策略。上海积极倡导公共交通优先,包括增加公交车辆和线路、设立公交专用线、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完善公交基础设施等。但是由于缺少其他相关措施的配套,公交优先的政策效果并不明显,公交运行在准时性、便捷性等方面差强人意,居民对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不满意率仍然很高。上海市中心城的公共交通出行比重达到36%,与伦敦的72%、东京的87%、香港的90%相比,还明显偏低。在个体机动车控制方面,上海从1986年开始以私家车牌照拍卖来控制小汽车的保有量,这一政策的实施虽然饱受争议,但在限制私车数量的增长和缓解城市通压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2上海城市交通政策的效果评价和预测

无论是分析现状还是预测未来,上海当前以交通供给和交通需求为主的交通政策越来越难以缓解上海的交通拥堵问题。

由2006年上海市中心城区交通运行状况评估分析来看,上海市中心道路通行能力2006年比2005年提高5%,交通需求同比增长10%,交通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从未来趋势来看,上海中心城区建设格局与道路网络基本成型,交通供给增加能力非常有限,但上海交通需求增加潜力巨大,因而单凭增加交通供给来缓解上海的交通拥堵显然是不现实的。事实上当斯定律早已指明这一道理:新建的道路设施会诱发新的交通量,而交通需求总是倾向于超过交通供给。 综上分析,交通供给政策和交通需求政策的效果不足以从根本上缓解上海的城市交通拥堵,还必须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角度出发,探索交通疏解的空间政策。事实上,上海当前的城市空间结构已成为制约上海交通效率提高的瓶颈。

2.3上海空间结构对城市交通效率提高的制约

城市土地利用是城市交通产生的根源,而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属性的城市空间结构则决定了交通流向乃至交通量。从上海当前的城市空间结构来看,单中心的格局与就业一居住空间配置失衡是交通拥堵加剧的重要原因。首先,上海的城市空间都属于典型的单中心结构,城市空间发展沿建成区边缘向外摊大饼扩展,或沿主干道(或河流)延伸成带型结构,人口和城市经济活动高密度布局,人口和交通需求过度集中于中心城区,从而加剧了交通拥挤。其次,上海原本相对均衡的就业一居住空间配置正被逐渐分化的就业主导区和居住主导区所替代,职住分离现象凸现,具体表现为,核心区和紧邻区以服务业就业为主导功能,多数区和近郊区以居住功能占主导,市域北部远郊区又是以制造业就业为主要性质,而南部远郊区则是居住为主导功能。交通层面上的后果是,跨区交通出行增加,平均出行时距和距离上升。

3上海城市交通政策的优化建议

3.1交通供给政策以完善交通系统和道路网为重点

上海交通供给政策应从单一追求供给增加向优化供给结构转变。通过城市和交通的合理规划与管理,在增加城市道路的长度和面积的同时,完善城市道路 网络 系统和交通设施,配备高新技术手段,高效利用有限的道路及土地资源,尽可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3.2切实落实公交优先政策,完善小汽车控制政策

很多世界大城市公交分担率高达60%以上,上海公交比照上升空间很大,关键是落实相关的公交优先政策。另外,除了通过拍卖车牌控制小汽车的拥有量增长之外,还可以运用小汽车使用限制策略,如通过提高汽油税、道路通行费和停车位的价格,或者在市中心拥堵区采用 电子 计费系统分地段和时段收取“拥堵费”等措施提高小汽车使用成本,以此来控制小汽车的使用强度,达到缓解交通压力的效果。

3.3强化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第4篇:缓解压力的策略范文

    论文摘要上海城市交通政策以交通供给和交通需求为主,对当前乃至未来的分析和预测表明,这不足以疏解上海的交通拥堵,还应该把空间结构优化作为重要政策加以实施。最后从多中心策略和就业一居住均衡策略的角度提出了优化上海城市交通政策的思路。

    “两个中心”国家战略的确定,为上海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提供了新的动力。但同时也要看到,上海还存在着一些软肋制约着上海的国际化进程,如城市交通拥堵。尽管上海各界为疏解交通作了大量的努力,但交通拥堵加剧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上海市民当前感受最深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疏解上海交通必须打破“以交通论交通”的传统思维,从优化交通政策着手,寻找新的解决思路。

    1城市交通政策分类与世界大城市交通政策经验总结

    城市交通拥堵根源于交通供给与交通需求的不平衡,即道路交通供给满足不了交通需求。因此从理论上讲,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基本政策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交通供给增长和完善政策,通过道路和交通设施的增加及完善来满足交通需求;(2)交通需求引导和控制政策,通过鼓励交通需求转向大容量的公共交通,并对个体机动交通(主要是小汽车)的使用和拥有采取控制和引导,达到更高效率地利用交通供给设施的目的;(3)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政策,通过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引导交通需求与供给的区位变动,从而对城市交通流量进行更合理的分配。

    对伦敦、巴黎、东京、纽约、新加坡和香港等世界大城市的交通发展的规律表明,世界大城市在解决交通问题的过程中都积极地运用交通供给、交通需求和空间结构优化三类政策。世界大城市不仅建成了较完善的道路网络系统,而且无一例外地采取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包括建设轨道交通,倡导公交优先,同时对小汽车的拥有和使用进行调控,等等。在空间政策方面,世界大城市都趋向于通过卫星城或新城的建设,疏解集聚的城市人口、产业和功能,借以缓解中心城的交通拥挤。从世界大城市的交通实践效果来看,三种政策各自都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世界大城市之所以综合运用三种策略是因为它们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的。世界大城市通过几种策略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来更好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这对于我国大城市的交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对上海当前城市交通政策的评价

    2.1上海城市交通政策现状

    目前上海市所实施的交通政策,以交通供给政策和交通需求政策为主,空间政策力度非常有限。

    自1990年代以来,上海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交通供给,由于投资力度加大,交通设施供给水平得到了显着地提高。2006.年全市道路通行能力达到1521万h。2006年底,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1 km,车站总计95座,居全国前列。但由于道路框架基本定型,道路供给量增速趋缓,道路里程年均增长率由12%(1996~2000年)变为5%(2000—2004年)。

    交通需求政策可以分为公共交通优先和个体机动车控制两类具体策略。上海积极倡导公共交通优先,包括增加公交车辆和线路、设立公交专用线、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完善公交基础设施等。但是由于缺少其他相关措施的配套,公交优先的政策效果并不明显,公交运行在准时性、便捷性等方面差强人意,居民对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不满意率仍然很高。上海市中心城的公共交通出行比重达到36%,与伦敦的72%、东京的87%、香港的90%相比,还明显偏低。在个体机动车控制方面,上海从1986年开始以私家车牌照拍卖来控制小汽车的保有量,这一政策的实施虽然饱受争议,但在限制私车数量的增长和缓解城市通压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空间策略方面,上海力图改变典型的单中心结构,以降低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事实上,早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编制的大上海都市计划中就已经主张在城市周边建立卫星城镇,以实现人口的“有机疏散”。之后各轮城市总体规划都对卫星城建设提出了改进措施。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中,提出“多轴、多层、多核”的市域空间格局和11个新城的建设主张。上海“十一五”规划提出了“1966”城镇体系,拟建设9个新城,来打破单中心格局。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卫星城还是后来的新城都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并没有对中心城交通疏解发挥较好的作用。

    2.2上海城市交通政策的效果评价和预测

    无论是分析现状还是预测未来,上海当前以交通供给和交通需求为主的交通政策越来越难以缓解上海的交通拥堵问题。

    由2006年上海市中心城区交通运行状况评估分析来看,上海市中心道路通行能力2006年比2005年提高5%,交通需求同比增长10%,交通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从未来趋势来看,上海中心城区建设格局与道路网络基本成型,交通供给增加能力非常有限,但上海交通需求增加潜力巨大,因而单凭增加交通供给来缓解上海的交通拥堵显然是不现实的。事实上当斯定律早已指明这一道理:新建的道路设施会诱发新的交通量,而交通需求总是倾向于超过交通供给。

    从上海交通需求政策(包括公交优先和小汽车牌照拍卖)实施效果来看,公共交通出行比重上升缓慢,而个体机动交通比重(包括小客车和摩托车)增长迅速,1995—2004年间,公共交通出行比重仅上升了3.7个百分点,而个体机动交通方式比重则从7.9%提高到16.5%。预测未来,前景并不乐观。首先,受限于当前和未来的地面道路供给量,在个体交通没有得到很好控制之前,地面公共交通优先存在客观限制。其次,轨道交通受建设周期长以及服务半径限制,其作用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不可高估,即使是轨道交通网密集的伦敦这样的发达国家大城市,交通拥挤问题依然严峻。再次,比照发达国家大城市,上海目前的私人汽车拥有率还很低,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如果对小汽车的拥有和使用实行严格控制,不仅与汽车产业发展目标有矛盾,更重要地是会引起汽车消费者的抵触,在实践中产生种种冲突。当前国内众多特大城市中只有上海顶着重重压力实施了私家车控制。改变私家车消费观念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长期艰难的宣传引导,而其中的时间成本是特大城市的交通所不能承受的。

    综上分析,交通供给政策和交通需求政策的效果不足以从根本上缓解上海的城市交通拥堵,还必须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角度出发,探索交通疏解的空间政策。事实上,上海当前的城市空间结构已成为制约上海交通效率提高的瓶颈。

    2.3上海空间结构对城市交通效率提高的制约

    城市土地利用是城市交通产生的根源,而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属性的城市空间结构则决定了交通流向乃至交通量。从上海当前的城市空间结构来看,单中心的格局与就业一居住空间配置失衡是交通拥堵加剧的重要原因。首先,上海的城市空间都属于典型的单中心结构,城市空间发展沿建成区边缘向外摊大饼扩展,或沿主干道(或河流)延伸成带型结构,人口和城市经济活动高密度布局,人口和交通需求过度集中于中心城区,从而加剧了交通拥挤。其次,上海原本相对均衡的就业一居住空间配置正被逐渐分化的就业主导区和居住主导区所替代,职住分离现象凸现,具体表现为,核心区和紧邻区以服务业就业为主导功能,多数区和近郊区以居住功能占主导,市域北部远郊区又是以制造业就业为主要性质,而南部远郊区则是居住为主导功能。交通层面上的后果是,跨区交通出行增加,平均出行时距和距离上升。

    3上海城市交通政策的优化建议

    3.1交通供给政策以完善交通系统和道路网为重点

    上海交通供给政策应从单一追求供给增加向优化供给结构转变。通过城市和交通的合理规划与管理,在增加城市道路的长度和面积的同时,完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和交通设施,配备高新技术手段,高效利用有限的道路及土地资源,尽可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3.2切实落实公交优先政策,完善小汽车控制政策

    很多世界大城市公交分担率高达60%以上,上海公交比照上升空间很大,关键是落实相关的公交优先政策。另外,除了通过拍卖车牌控制小汽车的拥有量增长之外,还可以运用小汽车使用限制策略,如通过提高汽油税、道路通行费和停车位的价格,或者在市中心拥堵区采用电子计费系统分地段和时段收取“拥堵费”等措施提高小汽车使用成本,以此来控制小汽车的使用强度,达到缓解交通压力的效果。

    3.3强化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第5篇:缓解压力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奥巴马;美国对华政策;“缓和”战略;“软战争”策略;“冷战遏制”;国家核心利益

中图分类号:D820;D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0)03-0075-06

一、美国对华政策多、变背后的国际战略根源

2009年11月奥巴马访华时曾表现出对华友好姿态,声称将对中国崛起采取欢迎而不是遏制的态度,将高度重视中美双边战略互信关系的发展。但时隔不久,奥巴马却采取了一系列挑战中国核心战略利益的行动:启动向台湾大规模出售先进武器的计划,将美国的反导系统直接延伸至中国的大门口;会见达赖,支持威胁中国和领土完整的分裂势力;表示将采取强硬态度逼迫中国人民币升值;进一步出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打击中国的出口;等等。2010年3月15日,美国国会130名议员甚至提出汇率操纵国指控,威胁对中国出口全面征收27.5%的惩罚性关税,这意味着中美两国之间可能爆发全面贸易大战,引起了中国政府的抗议和各界舆论的轩然大波。人们感到诧异:巴马访华是近年来中美关系发展的高潮标志,友好气氛应该有助于加强相互理解和寻求两国共赢,为何奥巴马却一转脸就公然挑战中国核心利益?

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如此频繁出现戏剧性变化,其主要原因不是某个政治家情绪变化无常,也不是为应对政治选举形势暂时采取的政策调整,而是源于美国针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缓和”国际战略。美国在越南战争惨败后被迫放弃了“冷战遏制”,转而采取基辛格等国际战略家提出的“缓和”战略,扩大同社会主义国家的接触和经济文化交流,目的正是通过培育战略依赖性获得政治、经济、外交等政策筹码,以便运用比军事冲突代价小的制裁手段推动美国的国际战略。尼克松明确提出要将经济联系变成捆住国际对手的绳索,将贸易、先进技术等当作武器而不是礼物,不仅在商品上印有经济价码而且还有政治价码。正因如此,美国对华政策才会反复出现戏剧性的变化,当友好接触气氛渐浓时往往出人预料发生敌对事件。

人们普遍认为美国的“冷战遏制”战略一直持续到前苏联解体,忽略了美国在越战失败后进行的国际战略重大调整。十年前,笔者撰写的专著《威胁中国的隐蔽战争》指出,“美国统治阶层鉴于越南战争的惨败,意识到了美国的‘冷战’政策已遭到失败,被迫开始酝酿一系列国际战略的重大调整,主动放弃‘冷战’转向了‘缓和’战略。但是,七十年代初美国开始实施的‘缓和’战略,并不是‘放弃对抗’或采取‘防守战略’,而是采取的一种隐蔽的攻击性‘软战争’策略”。这一推论的主要依据是笔者1983年留学日本研修国际关系时接触到的西方高层智囊提出的“缓和”战略构想。随着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笔者发现历史事实证明美国高层领导人确实采纳了这种战略构想。尼克松曾明确指出“从冷战开始直至1969年,美国的政策是遏制,企图以一系列联盟组织包围苏联,这一政策使美国疲于奔命并陷入极其被动境地,从长远来说,遏制是个失败的政策”,“从1969年开始,美国奉行的是讲究实际的缓和政策”,“讲求实际的缓和要求胡萝卜和大棒两手并用”。美国从“冷战遏制”转向“缓和”战略,重视利用各种经济杠杆培育战略依赖性,通过经济、金融、贷款、能源、粮食等筹码,形成维护美国全球霸权的新政策武器网络。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基辛格提出: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全世界。这些都清楚表明尼克松政府已开始将经济金融政策筹码,视为影响、控制别国和维护美国霸权的重要战略手段。

笔者所论述的运用谋略攻击国际对手的“软战争”,虽然超出了狭义的经济学和军事学的研究范围,但完全可以涵盖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广阔视野中。两千年前诞生的世界权威军事经典《孙子兵法》,就是从广义谋略角度而不是狭义军事角度来看待战争。孙子将谋略博弈、外交博弈均纳入广义战争范畴,提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将广义谋略博弈列在比狭义军事博弈更为重要的位置,将其称之为“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之所以如此强调国家谋略博弈而非攻城略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实力接近,这种实力均衡格局条件下战争代价特别残酷。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掌握的军事技术差距,不像列宁所处的帝国主义时代那样悬殊,西方列强通过工业革命获得的先进军事技术,相对于亚非拉民族的落后武器拥有压倒性优势,亚非拉民族的长矛弓箭在西方坚船利炮面前不堪一击,西方进行军事侵略的风险代价很小而掠夺财富巨大,因而西方列强总是优先选择军事侵略进行殖民扩张,没有太大必要考虑非军事的谋略攻击手段,特别是军工垄断财团获利同发动战争存在着密切联系,更不愿意考虑战争给国家和民众带来的残酷代价,直到社会主义阵营和核武器出现才改变这种局面,大规模军事战争逐步降温为“冷战”、局部战争和“软战争”。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避免战争两败俱伤的残酷代价,普遍重视运用谋略作为争取生存和攻击对手的手段,管仲曾辅佐齐桓公运用粮食武器征服了鲁国、梁国。因此,孙子强调“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贷,则诸侯乘其弊而起”,意思就是发动战争攻城略地是不得已的办法,长期战争消耗国力会导致财政困难、军队装备损耗、锐气挫伤、物资匮乏、资金短缺,实力对比就会发生不利于本国的变化。美国发动越南战争遭到失败后陷入的困境,同孙子所论述滥用军事手段招致的困境极为相似,恰恰是因为社会主义崛起改变了世界格局,世界人民运用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作为武器,弥补军事装备劣势并成功抵抗了帝国主义侵略。但是,美国垄断资本的贪婪本性不会因此而改变,为维护世界霸权不会放弃攻击国际对手,必然寻求运用谋略攻击并进行战争形式创新,这就意味着在新国际形势下帝国主义的战争形式,必然依照孙子所论述的受经济因素制约的战争规律,发生从裸军事侵略转向谋略攻击的战争形式变化。由尼克松亲自构想并付诸实施的国际博 弈谋略,无疑符合孙子所论述的广义谋略战争博弈的范畴。

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实施的“缓和”战略,其本质是国际格局发生不利变化的新形势下,帝国主义为维护世界霸权进行的战争形式创新,即以政治、经济、外交政策筹码作为武器进行的“软战争”。列宁曾作出了帝国主义就意味着战争的著名论断,他指出,“帝国主义战争,即争夺世界霸权、争夺银行资本的市场和扼杀弱小民族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帝国主义政治是垄断资本经济利益的集中体现,其特点是垄断资本操纵国家机器追求超额垄断利润,利用经济军事手段扩大势力范围并获取世界霸权,为垄断资本控制别国市场和经济金融命脉创造条件。由于谋求世界霸权寻租和超额垄断利润具有排他性,帝国主义为获得世界霸权必然采取各种攻击性手段,遏制、削弱国际对手的崛起和经济军事实力,在拥有军事优势时就会选择战争作为攻击手段,倘若国际均衡格局发生变化导致军事冲突代价高昂,垄断资本贪婪本性也会驱使帝国主义进行战争形式创新,运用各种谋略武器作为攻击国际对手的手段。马克思、列宁虽然没有直接论述运用谋略攻击的战争形式,但是,根据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却可以推导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必然出现这种战争形式的创新。

二、美国“缓和”战略制造马列主义失效假象

美国在越战失败后从“冷战遏制”转向“缓和”战略,放弃经济贸易封锁转而扩大经济文化交流,是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软战争”谋略,其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就是动摇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让人们误认为马列主义理论特别是帝国主义理论已经失效,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国家走资本主义改革道路并发生制度解体,丧失社会、民族凝聚力并出现社会动荡和民族分裂主义。尼克松的重要政治著作《1999年:不战而胜》,明确表述了美国政府推动“缓和”政策的战略目的,他称“紧张局势的缓和破坏了共产党政府的理论,这无情地推动共产党人通过实行改革或获得更大的民族独立性来寻求合法化。”[21 P158)由此可见,尼克松特别重视利用经济文化交流促使紧张局势缓和的表象,来动摇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的重要地位,而抛弃马列主义理论就会难以继续认清当代美帝国主义的本质,从而迷失方向,无法制定有效政策来应对美国的“缓和”战略。

前苏联解体时戈尔巴乔夫对布什沮丧地宣称美国“赢得了冷战”,他全然不知道美国早就从“冷战遏制”转向“缓和”战略,导致前苏联解体的是美国策划的软硬兼施的“软战争”。戈尔巴乔夫抛弃了马列主义理论并非仅仅出于信仰动摇,还在于没有认清美国实施“缓和”战略给外交政策带来的新变化,制造出掩盖当代帝国主义本质的种种烟幕假象。美国从“冷战遏制”转向实施“缓和”战略,改变了对社会主义国家一贯采取的敌视威胁态度,容易给人们形成帝国主义已经弃恶从善的假象;美国实施“缓和”战略放弃了“冷战”时期经济封锁政策,主动扩大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社会主义国家获得了比以前更有利的经济发展条件,也容易让人们误认为美国已经放弃“冷战”思维转向和平共处;美国利用经济、贸易、贷款等手段培育战略依赖性,随时可能利用经济金融筹码进行制裁或谈判施压,促使社会主义国家感受到丧失经济利益的损失代价,从而比“冷战遏制”时期更容易屈服于美国的政治压力。美国在越战失败后进行的这种政策武器和战争形式创新,致使人们容易仅仅看到获得经济贸易利益的一面,而忽视美国利用经济筹码作为“软战争”政策武器的一面,容易促使人们将这些本应证明帝国主义本质未变的证据,误认为是证明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已经失效的证据。美国通过扩大经济文化交流展示其聚敛的物质财富,容易促使人们忽视造成东西方经济差距的复杂历史原因,羡慕资本主义模式并误认为马列主义理论失效、过时了。美国还操纵国际组织将贷款附加条件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挂钩,同美国鼓吹的西方价值体系和政治制度改革挂钩,诱导、胁迫符合美国意愿的大规模私有化改革,通过削弱国有经济基础动摇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人们容易认清推行殖民扩张和战争侵略的帝国主义,容易认清推行经济封锁和“冷战遏制”的帝国主义,却很容易被扩大经济文化交流和实施“缓和”战略的帝国主义所迷惑。美国通过“缓和”战略策划隐蔽攻击的“软战争”,摧毁前苏联的经济军事实力并改变世界格局之后,又重新暴露出了裸的帝国主义强硬扩张姿态,美英政府高官甚至重新鼓吹实行新帝国主义政策,这就证明了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事实上从未失效、过时。当前中国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美国霸权的挑战,迫切需要坚持并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新特点。

布莱尔任英国首相时的外交政策顾问罗伯特・库柏公开撰文鼓吹新帝国主义,他于2002年在英国《观察家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为什么仍然需要帝国》的文章。库柏重新沿用帝国主义殖民扩张时代的语言,公开鼓吹运用包括欺诈在内的丛林规则对付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他明确提出“当我们与后现代欧洲大陆以外的老式国家打交道时,我们需要采取比旧时代更强硬的方式――武力、先发制人的进攻、欺诈以及一切必要的手段。我们遵守法律,但当我们生活在丛林中时,我们必须运用丛林规则”。库柏还认为新帝国主义在现实中已经存在,如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贸易组织等等,就是所谓“全球经济帝国主义”的实例。同时期,布什政府的一些高层智囊也发出了类似的新帝国主义鼓噪。

值得指出,库柏并不是西方传统的右翼政治家,他是布莱尔领导的英国工党政府的资深外交顾问,科索沃战争期间提出了“人权高于”等新干涉主义理论,倡导“人权至上”的英国工党政治家公开主张新帝国主义,更加充分说明垄断资本利益始终需要推行帝国主义政策,动辄以人权、民主、普世价值为借口攻击别国,本质上是以政治和意识形态筹码作为“软战争”武器,以达到通过制造政治经济混乱伺机控制别国的目的,但是,一旦这种“软战争”谋略成功改变了实力均衡格局,时机成熟后甚至不屑于继续延用人权、民主的虚伪包装,迫不及待地裸暴露出帝国主义的真面目。

奥巴马表面上是主张改革的美国总统,声称反对布什政府奉行的单边主义国际政策,但是,无论是中国善良愿望还是美国民主选举都无法改变帝国主义本质。因此,奥巴马也必然继承美国右翼政府一贯奉行的对华战略,继续支持威胁分裂中国的、和势力,继续施压中国推行曾导致大批中小企业破产的汇率政策。美国对华政策多变的根源在于“冷战”转向“缓和”战略,仅仅意味着帝国主义的攻击手段变化而不是本质改变,美国不能容忍任何国家崛起对其世界霸权构成威胁,因此必然不断变换软硬手腕对国际对手进行攻击。2010年1月27日,奥巴马在发表国情咨文演说时誓言捍卫美国的全球第一的地位,美国高层智库首脑甚至 警告美国将会通过战争手段来阻止全球权力向中国转移。2010年4月22日,美国不顾国际社会反对太空军事化的舆论压力,进行了具有全球攻击潜力的“宇宙战机”试飞,表明美国在拥有核武器和常规武器优势的情况下,仍在争取获得当年大英帝国享有的绝对军事技术优势,其目的显然不是为了防御和保障美国自身安全,而是为了如列宁所论述的垄断资本贪婪决定的攻击性需要,通过世界霸权获取源源不断的寻租利益和超额垄断利润。当前美国正竭力开展高科技和太空武器的军备竞赛,一旦获得军事技术绝对优势就随时可能选择“硬战争”,在此之前为避免军事冲突代价太大则会更多选择“软战争”,一旦实施“软战争”严重削弱国际对手实力时又会再次选择“硬战争”。这就意味着中国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必须随时做好准备应对新帝国主义在“软”、“硬”两条战线上的威胁。

三、“冷战”思维挥之不去源自“缓和”战略两面性

深刻认识美国实施“缓和”战略的理论渊源,就能发现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多变背后隐藏的规律,中国就能知己知彼、处之泰然并从容应对。实际上,美国实施“缓和”战略根本不意味着放弃“冷战”思维,而是用友好姿态和扩大经济文化交流作为掩护,替代“冷战遏制”时期裸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为运用政治、经济、外交等软政策筹码发动攻击创造条件,这就是为何“冷战”结束而“冷战”思维始终挥之不去的原因。不管美国总统个人是否真诚希望保持对华友好关系,美国垄断资本从全球霸权战略角度必然施加压力,迫使中美关系改善到一定程度时出现恶化趋势,但是,美国政府表现强硬姿态时也会谨慎掌握尺度,以免紧张局势失控影响其实施“缓和”战略。尼克松以谦恭姿态访华并改善中美关系,恰恰是因为中国支持越南沉重打击了美国的封锁遏制。克林顿领导的政府曾表示对华友好,甚至提出中美两国之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但是,就在朱F基总理访美展现对中美关系的重视后不久,美国就悍然轰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的大使馆,表明美国将中国友好视为挑衅不会过于触怒中国的理由。俄罗斯对美国轰炸科索沃后作出比较强烈的反应,中途取消总理访美计划并派兵抢占科索沃机场,美国却有意对俄罗斯保持克制以避免紧张局势过度升温。普京执政时期吸取叶利钦对美国过于软弱的教训,有意将强硬姿态作为防止俄美关系恶化的措施。

美国运用“缓和”战略打击国际对手,其厉害之处恰恰在于软硬兼施、灵活多变,时而“友好亲善”,时而“强硬恫吓”,“忽软忽硬”令对手捉摸不定、无所适从,出其不意攻击对手的薄弱、要害环节。中国对付美国“软硬兼施”的两面攻势,也不能采取单纯“软”或“硬”的办法,而应采取“刚柔相济”的巧妙应对策略,避实就虚闪过对手的攻击锋芒,头脑清醒、认清形势、站稳脚跟,继承并发展马列主义国际政治理论,认清帝国主义的不变本质和政策手腕创新,维护国家安全要害不给对手可乘之机,灵活应变、借力打力、趁势反击。当美国对中国表示比较友好的姿态时,中国也应冷静认识到美国的长期对华战略;当美国突然再次对中国进行强硬恫吓时,中国也应处变不惊、毫不畏惧、沉着应对,有理、有利、有节地进行反击,不被其故扮疯狂牛仔的强硬姿态和攻心战吓倒,不幻想以顺从、让步来换取一时太平,软弱退让只能让对手更加得寸进尺、变本加厉。有些国际专家担忧中美关系恶化因而主张屈从美国压力,殊不知这样恰恰会让美国感到得逞,尝到甜头,反而会变本加厉地推动强硬的反华政策。据2010年美国民调显示,大多数美国民众不支持奥巴马连任总统,下一届总统很可能采取强硬对外政策,甚至有意表演“非理性的疯狂”来促进美国利益,中国对美国对外政策由“软”变“硬”应有充分准备。

美国向国际对手施压往往选择要害、薄弱环节,为迷惑国际对手甚至可能有意提供经济利益诱饵,对手一旦顺从美国压力往往就会招致更大麻烦。美国以维护人权为由施压允许到美国就医,达到目的后利用作为分裂中国筹码,甚至怂恿热比亚策划了2009年的新疆暴乱惨案。奥巴马政府以维护人权和言论自由为名,攻击中国对谷歌等网络公司依法进行管理,中国采取坚定立场回应美国挑战是完全正确的,否则将来无论在意识形态和美中关系领域,都很可能面对更多、更大的麻烦和冲突。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高官访华要求中国帮助美国渡过难关,中国动用宝贵储蓄购买大量美国国债和两房债券后,美国反而指责中国储蓄率高是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美国高层智库甚至提出中国应承担数千亿美元的挽救危机代价。当前中国政府大量减持美国国债是完全正确的选择,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美元不断贬值给中国造成的损失,还可逐渐让美国丧失将金融危机责任嫁祸于中国的借口。

2010年2月,奥巴马以对华贸易存在顺差为借口,威胁将采取强硬措施逼迫人民币升值。中国绝不应屈服美国压力允许人民币浮动升值,因为,这实际上是美国发动对华金融战的借口,一旦人民币浮动升值就会吸引更多热钱涌入,导致中国出现更为严重的外汇盈余问题,这样就会招致美国获得更多借口向中国施压。中国应该反守为攻,向世界各国人民呼吁,反对美国实行滥发货币政策导致美元不断贬值,操纵汇率严重威胁世界各国外汇储备和美国人民财产,主动争取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支持,防止奥巴马政府和今后可能上台的美国右翼政府利用金融危机责任、人民币汇率、人权等借口,为推行强硬反华政策和干涉中国内政进行舆论铺垫。中国还应要求美国像20世纪60年代对德国一样,采取具体措施保障中国购买的美国国债价值,弥补因美元贬值造成的汇率损失和通货膨胀损失,这样保障中国利益才能建立国际合作的互信基础。中国还应加快推进建立新型超国际货币的进程,联合俄罗斯、印度、巴西、印尼等支持中国主张的国家,商议先行建立一种过渡性的新型超国际货币,用于多边的经济交往和国际贸易计价、结算,以后逐步扩大适用范围并吸引更多的国家加入,这样可以让众多新兴国家获得有力的谈判筹码,切实反击美国逼迫中国实行人民币浮动升值的无理要求,同时有效制约美国滥发货币和操纵汇率的恶劣行为。

四、中国有必要采取综合手段维护核心战略利益

2010年1月奥巴马启动大规模对售计划之后,中国宣布将对美国有关企业进行制裁是完全正确的和必要的。有些人士却认为中国扩大开放和加强经贸联系就能遏制美国,这种单纯经济观点缺乏长远的国际战略眼光。某些西方大财团和跨国公司为了谋求最大利润,既为对华投资贸易作出友好姿态,又为高额军火利润支持右翼势力反华,包括蓄意夸大所谓中国的军事威胁,怂恿政府将中国作为战略对手和假想敌,制造反华舆论或资助歪曲历史的教科书,分裂势力搞渐进的举措等等。中国也应将战略利益目标同经济贸易 挂钩,促使其明白不能既赚中国的钱又搞反华,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也要谨慎行事,否则不可能获得最大利润和中国巨大市场的商机。

事实证明,中国将经济贸易与战略目标挂钩能够有效地维护核心战略利益。2001年笔者曾撰文建议中国应开发将一系列经济与政治结合的综合对策,涉及范围广泛而且可灵活调节力度。对于推进的渐进性小动作,我们也应及时给予程度恰当的惩罚,这样才能有效遏制其打“球”的分裂政策。笔者建议“中国应详细调查势力的资金来源,同财团企业在财产和人事上的瓜葛牵连,有针对性地进行限制、惩罚和打击,取消优惠待遇和经营便利,拒绝提供廉价的原材料、制品和加工服务,待有悔改表现后再给予一定的奖励,迫使其施加影响敦促改变政策。对于反对祖国分裂的台湾企业,则提供各种优惠和发展机遇,鼓励其为维护祖国统一积极多做工作”。当年台湾有许多被称为绿营财源的大财团,一方面在大陆大量投资赚了大钱,同时却又积极支持和上台,但近几年来发生了转变,公开表明了反对的态度,并且为促使下台作出了一定贡献,这充分说明将国家战略目标同经济贸易挂钩,不仅是必要的同时也是非常奏效的。

中国不必担心对美国有关财团进行经济制裁会得罪美国并促使其恼羞成怒,因为,美国垄断财团一向精于计算成本收益,注重实际经济利益而从不感情用事,他们不一定惧怕中国的道义谴责和外交抗议,但肯定会认真计算丧失中国巨大市场的利润损失。中国运用经济制裁手段可以灵活调节力度,针对不同反华行动采取程度恰当的反制措施,促使幕后操纵着美国反华政治势力的垄断财团,谨慎计算利弊得失不敢对中国轻举妄动,最终还可能作出拉拢讨好中国的举动。中国同美国某些垄断财团支持的开展斗争,应该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并避免薄弱环节。中国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才能深刻认识垄断资本的本质,才能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同时认清其存在的种种弊端,认清美国经济的泡沫本质并避免重大投资损失,认清垄断资本两面性,避免落入其不择手段谋利的陷阱。中国企业在实力方面同美国企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倘若实行经济与政治分开并任由企业单打独斗,中国同美国进行国家战略利益较量必然处于下风。旧中国的民族资本对帝国主义始终软弱无力,广大人民群众只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才能挽救国家。普京采取果断措施打击俄罗斯金融寡头的重要原因,就是金融寡头为谋求私利向美国出卖俄罗斯战略利益。中国必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和公有制的优势,协调一致维护国家核心战略利益和整体经济利益,才能形成任何西方跨国企业也难以抵御的力量,共同采取措施抵制、制裁某些美国垄断财团,有效迫使其放弃危害中国核心战略利益的反华行动。中国不仅应直接制裁参与对售的美国军工企业,还应查清这些企业属于哪些金融工业融合垄断财团,同哪些银行、企业存在着密切的资金、贸易和技术往来,动员中国的有关政府部门、各种类型企业的力量,通过扩大或减少贸易、投资合作优惠等各种措施,劝说美国有关银行、企业帮助共同向反华企业施加压力。中国应该视其合作程度扩大或减少相应的经济优惠待遇,这样在有效促进中国核心战略利益的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共赢”并促进各方面的经济利益。

第6篇:缓解压力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80后 压力管理 策略

企业中的压力管理对现代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而压力有外部环境的因素,也有自身内心的因素,但最终都会转化为员工自身的心理素质。80后现在也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80后是伴随着信息技术成长的一代人。现在,80后在企业中的员工比重在不断的攀升。他们也将成为企业的主流。我们将从心理学方面浅谈下80后员工的压力管理。

1.80后的基本特点

首先,思想上越来越现实。在精神跟物质之间,这群人更注重物质。也就是说现代的80后越来越偏重功利、追求实惠、追求眼前利益、爱好物质享受,表现为个人本位、较物质、较现实的思想。

其次,强调自我,以自我为中心。80后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即使不是独生子女,其都为父母的掌上明珠,从而使得他们傲慢、自大、自以为是,崇尚自由,追求自我,有时也表现为是非不明。

再次,心理脆弱,较情绪化。正是由于他们生活在父母的溺爱之中,成长中根本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磨砺,他们在社会上对工作对事情的期望值总是高于现实。因此,一旦踏入社会,遇到些许不如意时,就容易产生挫败感,从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最后,工作态度问题。80后员工大多以为工作并不是其生活中的全部,也不把它作为乐趣和幸福的唯一取向。

2.80后员工压力源

2.1个人因素

(1)职业生涯发展。是能够给个人带来压力的主要因素,即如何在一家企业里找到自己的事业发展曲线并取得成功;如何在群体中体现自身价值并出类拔萃,这是一种无形中对自己施加的压力。对员工来说,最大的压力威胁就是失业。提升、调转和发展的机会关系到员工未来的职业发展,而这些机会对员工来说,非常重要但又十分不确定,80后在性格上的独立,自负让他们在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划上并不能给出合理的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会让自己承受着沉重的工作压力。所以它们也是80后员工工作压力的重要来源之一。

(2)家庭及生活问题。80后年龄都是在20-30岁之间,已经或者即将脱离自己的父母而组成自己的家庭,上有老下有小的形势将使得他们背负着巨大的生活压力。结婚、买房、生小孩、赡养父母等每一件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这写事情却无情的落在了他们身上。通过电视剧《蜗居》,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个社会有多疯狂,现在房价的不断攀升,刚出社会的80后有何能力独自支付这么高昂的经济负担。他们只有承担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呕心沥血的工作,面对着这巨大的经济压力,他们工作上、心理上一定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3)个性差异。压力源能否导致压力反应、能引起多大强度的压力,关键看个性的基本倾向。对某一情景,比较脆弱的人感到压力很大,总是注意现实中的负面因素。刚强的人则把压力看作挑战与机会、感觉自己能控制自己的生活与命运。虽然人们各自的个性特点并不是压力的直接来源,但它却直接影响着个体对压力的反应和接受,很明显,压力的产生存在个性差异。

2.2企业内部因素

(1)工作负担。有太多的任务需要完成被称作工作超载,这是企业内部导致压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工作,再加上不良工作条件,员工的工作压力将会更大。工作负担过重会让员工觉得工作永远跟不上计划,感到疲惫不堪,进而产生压力;员工总是希望通过努力能够自我实现,工作中无所事事一样会给他们造成压力。

(2)角色冲突与模糊。他们在企业中扮演的特定角色和不同的角色期待会导致角色冲突。角色冲突会使人无所适从,带来一些难以协调而且又难以实现的个人预期,随着80后的员工在企业中成为了主流,他们在企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在角色的扮演上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常见的问题有角色冲突、角色模糊等。比如老板要求部门经理开除某员工,但这样做却有违于经理的价值观,这就产生了角色冲突;操作者在工作中收到让人混淆、甚至是自相矛盾的指令,这就产生了角色模糊;员工角色预期不清楚,就不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权力,当员工不知道他该做些什么时,就会产生角色模糊感,便产生不安与困惑,内心情感激烈冲突时会引起抑郁。

(3)人际关系要求。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表现为亲近、疏远、友好、敌对等心理距离,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的心理状态。80后的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视为全家的掌声明珠但是在企业中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在处理同事、上司、下属良好的人际关系时经常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的问题,但是同事、上司、下属可以促进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实现。如果缺乏则会使员工产生相当的压力感或发生敌对关系。

(4)组织变革。比如组织并购、重组和计算机化,往往能够造成巨大的压力源,因为这是组织的变化,这是职场的变化,是工作性质的变化,同时往往引起裁员,引起整个管理机制的变更。而且组织里面是否缺乏公正,组织分配制度怎么样,奖惩制度怎么样,给不给员工一种工作的安全感等等,这些都是已经被证实了的重要的压力源。

(5)组织领导作风。有些公司首席执政官对员工的控制过度严格,专制作风严重,并经常解雇达不到其所要求标准的员工。这样的管理风格会导致一种以员工的紧张、恐惧和焦虑,使得员工在短期内产生幻觉式的压力。

2.3企业外部因素

导致员工压力的企业外部因素主要是经济和技术的不确定性。心理学家多德拉认为:“如果一个环境给你带来了不良症状和障碍,那么你在这个环境中就会遇到许多心理上的冲突。要解决这些症状和障碍就得去认识你身上存在的冲突。”当经济不景气导致产品需求量减少或价格下跌时,企业不得不采取相应对策,常常通过裁员、降低报酬水平和工作时间增加或缩短的方式渡过难关,此时的员工将受到被解雇和降低报酬等压力。而新技术的不确定性通过技术突破使员工的技术与知识在短时内过时。电脑、自动化、外语水平的提高及其他技术创新会威胁到许多员工,使他们产生紧张情绪和压力感。

3.对于80后压力管理策略

3.1个人层面的压力管理

(1)问题应对策略:设法控制或改变造成心理压力的情境以减轻压力。80后可以通过专业的压力测评工具了解自己的压力水平,仔细分析压力源,源头来自的主要的方向,是属于工作的压力还是经济的压力。并设法控制那些给自己健康带来严重损害的压力源。

(2)认知情绪应对策略:即在改变认知的同时,设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避免情绪感染,以适应压力情境。在外在的压力情境无法改变的时候应试图改变自己,建立一个符合自身的期望值,调节自我实现的时间进程,当感觉有不良情绪反应时应及时合理宣泄。

(3)自我强化策略:在充分认识自我和组织的前提下,对自己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断修正;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支撑下,持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在愉悦、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中,加强体育锻炼,规范生活习惯,培养兴趣爱好,提高抗压能力。80后有着自大和过于自负的弱点,所以在自我强化的这个方面要不断的加强,要谦虚的学习,主动的学习。不断的充电。

3.2组织层面的压力管理策略

(1)以人为本,加强沟通。作为管理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更加关注80后员工的成长,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动态,针对他们的特点,在管理方式上要富有弹性,面队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

(2)寻根探源,区别对待。由于导致80后员工的压力源因素众多,准确找到压力源是有效缓解压力的前提。当发现80后员工所承受的压力存在负面影响时,应及时沟通、有效缓解。与此同时,应更多地从外源压力的角度为员工缓解压力。

(3)职业规划,适时培训。在职业规划中,管理者可以帮助员工改变认知,适当调整期望值,建立现实客观的SMART式的发展目标: S special(特定的、适合自己的),M measurable(可衡量的),A achievable(可实现的),R realistic(实际的) ,T timebased( 基于时间的)。同时,可以对80后员工进行时间管理和人际沟通方面的培养。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从而缓解其在时间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

(4)社会支持,工作再设计。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身心健康,对处于压力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一方面会对过度压力起缓解作用,另一方面对维持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支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通过信任支持提高知识型员工的自信心;通过信息支持为知识型员工提供对问题事件的说明、理解和应对策略;社会成员身份为知识型员工进行压力分担、快乐共享;工具性支持为知识型员工提供财力帮助、物质资源或所需服务。而重新设计工作则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责任,有利于其自主性的发挥,为其自我实现提供新的机遇。

(5)健全福利,营造温馨的工作环境。完善的福利能有效减少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外源压力,企业应主要从薪酬、住房、医疗、社会保险、员工家庭生活等方面提供保障。而通过营造赏心悦目的工作空间则有利于达到员工与工作环境相适应,提高其安全感和舒适感。同时,制定一些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创造开放、公平的沟通环境,营造一种真诚和谐的企业氛围也必不可少。

综上所述,80后表现出个性、自由的特性,也注定他们在工作上遇到一些特殊的压力,对于企业管理来说,怎么对80后实施有效的压力管理策略将是他们遇到的一大压力,而对于企业压力管理方法上,80后的员工在企业中已经成为了主流,从心理学进行分析和探讨,这也不愧是一种新的分析、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任文举.企业员工压力管理探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4

[2]许小东.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感状况及其关系研究[J]

[3]乐国安、李强、汪新建.咨询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第7篇:缓解压力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p2p 流量疏导

一、系统背景概述

层出不穷的各种p2p应用对互联网带宽的占用情况也越来越严重。除了p2p用户无止境的应用需求,p2p应用技术本身的局限性是导致带宽使用效率低下、造成带宽过度占用的主要原因。这也直接导致了网络运营商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网络扩容和运营的压力。除此之外,p2p应用也带来了内容监管和安全方面新的挑战。

p2p流量疏导与优化系统的提出,旨在运用先进的p4p技术和创新模式,帮助基础电信运营商有效缓释迅猛增长的p2p应用流量压力问题,并最终使得运营商具备对p2p流量和业务进行有效监控、管理和运营的能力。

二、系统功能组织

(一)流量优化子系统

1.私有协议p2p流量的优化

该系统能够进行p2p流量优化业务的核心控制、配置和管理。通过选择和配置针对p2p流量的网络资源优化策略,系统输出优化信息和数据到p2p服务商,使其可以优化自身的peer选择过程,达到p2p流量优化的目的。

该流量优化系统应包括优化计算模块、通信服务模块、内容分发模块等功能模块。

(1)优化计算模块。优化计算模块是系统的核心,根据从管理模块获取的运营商网络信息,计算出p2p流量优化调度策略,并通过通信服务模块与p2p服务商对接,指导其流量调度策略。

(2)通信服务模块。该模块承担流量优化和配置计算信息传递给p2p服务商的通信服务功能,是用于对接p2p tracker服务器和p2p客户端的通信接口设备。

(3)内容分发模块。内容分发模块由p2p服务商根据内容对象的热度和访问状况对其网内内容进行分发。根据分发策略向外网请求并在本地存储 p2p内容资源。对于系统已经存储的资源,由p2p服务商的调度系统调度用户访问本系统,系统响应网内用户的p2p请求,向用户提供全部或部分数据流量。通过重复利用数据流量实现访问加速与流量本地化的目标。同时由于系统同步保存了热点内容,可以有效降低因网络peer数目不足或者缺乏部分文件分片而导致用户不能正常完成下载的比率。

2.开放协议的p2p流量优化

针对开放协议的p2p服务,流量优化系统须智能实现对内容资源的本地缓存,通过最大限度的本地化服务提高用户体验,降低省网出口p2p流量,系统主要包括监控服务、内容缓存模块、内容审计模块等功能。

(1)流量监控模块。监控模块分析来自于网内用户访问请求镜像数据,并将用户访问请求重定向到网内内容缓存系统中。

(2)内容缓存模块。内容缓存模块接收用户p2p访问下载请求,主动获取缓存文件,并根据优化策略,调度网内用户尽可能的从缓存子系统和网内用户交换获取数据。

(3)内容审计模块。内容审计模块从内容缓存模块获取用户访问p2p内容的特征信息,并支持根据关键字词典、图片识别引擎发现非法内容文件。

(二)运营管理子系统

运营子系统实现多层面的管理运营功能,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对该平台进行功能调整和扩展,并根据需要与运营商现有其他业务平台对接。实现p2p业务接入管理、服务管理、计费管理、网络管理等功能。

1.业务管理。业务管理子系统提供整个系统的配置管理、内容管理、黑名单管理、热点统计、状态监测、报表日志和告警管理等功能。

(1)配置管理:能够根据运营商的网络信息生成ip地址策略,能够获取网络拓扑文件并解析生成可视化图像,配合流量优化和配置计算模块实现基于域和拓扑的流量优化策略;能够根据文件内容、文件格式、文件大小和访问热点情况等定义内容缓存策略,由内容策略触发流量优化子系统的自动内容更新;

(2)业务开通管理:实现p2p接入业务开通和管理:管理p2p客户的基本信息(名称、联系人、sp管理员、提供的服务类型、服务起始时间等);

(3)内容管理:提供一个统一的内容目录数据库,承担关于内容的元数据的存储和索引。全局内容目录维护内容在各节点的分布情况。支持对系统内存储的资源文件进行浏览、排序、查询、查看、下载、删除等管理操作;

(4)黑名单管理:支持对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内

容特征的黑名单管理,对非服务对象及非法内容不进行缓存,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劣化指定对象的下载质量;

(5)热点统计:根据流量优化子系统的服务日志信息,提供对内容存储、内容使用、内容分布的统计分析功能,提供内容热点排名统计;

(6)状态监测:对优化计算模块、通信服务模块和内容分发模块的可用性、设备性能、网络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实时获得业务系统的资源使用情况和健康状态;

(7)报表统计:对监控产生的各种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自动生成常规报表和各种个性化报表,支持分析各类业务管理需要;

(8)告警管理:对系统中产生的告警进行统一收集,根据告警级别调用相应的策略进行处理;

(9)第三方应用接口:根据运营商的业务需要,提供与现有其它业务平台对接时的开发接口。

2. 服务与计费

(1)服务质量评估:根据系统获得的相关日志数据,对p2p应用服务商出具服务质量评估报告;

(2)计费管理:对接入的p2p服务实现资费策略的灵活配置和管理,并实现费用结算功能,同时输出相关报表;

(3)第三方应用接口:根据运营商的业务需要,提供与现有其它计费平台对接时的开发接口。

三、结论

第8篇:缓解压力的策略范文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我国国际收支的主要特征。2002年以来,双顺差的规模日益加大。这是导致外汇储备近年来急剧上升的重要原因。货币当局提出的上述政策措施的思路,主要是从放松资本管制的角度出发,基本围绕增加国内经济主体的外汇持有量和对外投资进行的。从国际收支平衡表角度分析,其核心就是围绕如何增加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借方发生额这一目标,寄希望通过这一政策手段降低资本与金融账户的顺差额,进而缓解外汇储备增加的压力。我们可以用以下模型(Grauwe,1996)来分析上述政策的原理:[2]

NFt-NFt-1=CAt(1)

其中,NFt和NFt-1是一国t期和t-1期的净外汇资产头寸;CAt是一国在t期的经常账户的余额。(1)式表示t期的经常账户的变化将引致一国国际投资头寸(InternationalInvestmentPosition)的变化。

现在我们将NF分解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货币当局的净外汇资产头寸NFOt;另一个是国内居民和企业的净外汇资产头寸NFPt。

NFt=NFOt+NFPt(2)

NFOt-NFOt-1=CAt-(NFPt-NFPt-1)(3)

公式(3)的含义是一国经常账户顺差导致的国际投资头寸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私人部门持有的国际投资头寸增加额;另一部分为货币当局持有的国际储备增加额。我们可以从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两个层面来分析。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的外汇储备增加额(即NFOt-NFOt-1)实际上由右边的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共同决定。假定经常账户顺差,即第一项为正,并且国内经济主体增加以外汇形式来保有其财富,即第二项NFPt-NFPt-1也为正,即资本与金融账户出现逆差,无疑将大大缓解货币当局收购外汇的压力和本币升值的压力;反之,如果国内经济主体减持外汇资产,也就是资本与金融账户出现顺差,那么为维持本币汇率稳定,货币当局就不得不增加其外汇储备。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当局无需干预本币汇率,这意味着其持有的国际投资头寸,即NFOt-NFOt-1项的变化额可以为零,这同时也意味着外汇储备的变化额为零。那么(3)式可以进一步简化为:

CAt=(NFPt-NFPt-1)(4)

(4)式表明,一国实现的经常账户顺差必须由国内经济主体增加持有的外汇资产来实现。从资本与金融账户的角度分析,就意味着该账户必须出现逆差。如果经常账户顺差越大,本币汇率升值的幅度就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就意味着本国经济主体必须持有行将贬值的外汇资产。为了减少资产的损失,国内经济主体必然减少对外贸易盈余。

就人民币汇率变动及其预期而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汇率长期钉住美元,期间贬值压力一度比较明显。2002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显著增加,尽管2005年7月21日实施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且当日人民币汇率主动升值2%,此后人民币汇率一直处于小幅升值的状态,但其升值幅度远低于国内外的普遍预期。就国际收支状况而言,除个别年份外,1994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长期保持双顺差状态。如果说经常账户的顺差是我国经济增长出口导向的结果,那么资本账户的长期顺差则表明国内经济主体在减持外汇资产。与此同时,自2003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的超高速增长也表明中央政府干预人民币汇率的巨大压力。

上述理论分析可以明确:我国货币当局在政策上允许并放开国内经济主体对外汇的持有,至少是有可能减轻货币当局收购外汇、降低人民币汇率升值速度和波动幅度压力的。然而,我们需要进一步考虑下面几个问题。第一,以上政策建议能否达到预期目标?也就是说可能性能否变为现实性?第二,上述政策是权宜之计还是在可预见未来的一种制度安排,即中国政府借此机会实现资本账户的自由化?第三,如果以上政策效果不显著,有何新的对策?

二、“走出去”战略和“藏汇于民”政策的可行性分析

(2004)曾经论证:2001年以来,在中国政府实行稳定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前提下,由于人民币利率高于美元利率,资本大量流入中国,增加了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并进一步刺激了资本流入。如果人民币汇率升值成功,套利资本则可以获得利差和汇差的双重收益;如果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不可能出现贬值情况),则仍然可以获得稳定的利差收益。[3]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刺激下,我国货币当局提出的“走出去”战略能否起作用呢?以下我们来具体分析。

(一)我国“在外直接投资”账户近年来的变化情况

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统计规则,“在外直接投资”账户的借方表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汇出的资本金以及母子公司资金往来的国内资金流出;贷方表示我国撤资和清算以及母子公司资金往来的外部资金流入。由表1得知,1997年到2005年,我国该账户的差额基本是借方余额(2003年除外),表示对外投资的增加,总额超过280亿美元。从年度间的变化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在外直接投资以2003年为界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以亚洲金融危机为发端,一直延续到我国通货紧缩结束为止,其数额在整体上是不断下降的;后一阶段呈现出不断扩大和回升的趋势,并且在2005年出现比较大的反弹。这一趋势能否持续,尚待进一步观察。

摘要:为缓解国际储备增长过快和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我国货币当局提出了“走出去”战略和“藏汇于民”的政策。然而通过对该政策的可行性分析,笔者认为,当经济政策遭到国内几乎所有经济主体有意识的成功规避,其政策本身也值得反思。现阶段控制外汇储备增长的目标应该是增加外资进行套汇投机的成本和风险;可供选择的政策包括对进行结汇的资金予以冻结或者罚息,并对可能通过转移定价方式进行投机的渠道进行重点检查。

关键词:“走出去”战略;“藏汇于民”政策;人民币汇率;资本账户自由化

第9篇:缓解压力的策略范文

对新时期通货膨胀对策的见解是重在通货膨胀压力的预警和缓解。调控部门必须随时跟踪调查、及时预警提示和适时缓解防范。这也是中央银行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之所在。

随着通货紧缩的逐步淡出,加强对通货膨胀压力的关注和缓解,应当是今后一段时期中央银行稳健货币政策的侧重点。

当前针对我国经济中出现的某些过热现象和各类物价指数的走势,各方面对通货膨胀的认识众说纷纭。我认为当前正处于由通货紧缩趋势缩小向通货膨胀压力增强转换的特殊时期。在此时期中,要密切关注、重视缓解通货膨胀压力,防范通货膨胀的出现,并正确引导通货膨胀预期,认清当前通货膨胀压力的存在和通货膨胀压力的来源。

一、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通货膨胀压力的现实存在

从日前公布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总体态势很好,2003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9.1%,今年第一季度有可能继续达到9.3%的较高增长水平。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处于重要关口,一些行业和部门投资过度和重复建设十分明显,物价上涨趋势也鲜明可见。

为了便于讨论,我们有必要区分“通货膨胀压力”和“通货膨胀实现”两个概念。这里所说的通货膨胀压力是指通货膨胀能量的积聚和蓄势待发,物价水平在可承受范围内部分或整体上升;而通货膨胀实现则是指各类物价指数大幅攀升,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且加速势头难以抑制。但我国通货膨胀指标表现相对温和,分类物价指数正在持续上升,但还不是全面大幅度上涨,尚不能视为通货膨胀已经出现。

当前通货膨胀压力的显著性表现既有经济自身重复建设、盲目投资的原因,也有货币快速投放的因素以及世界经济复苏、国际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二、对新时期通货膨胀对策的见解:重在通货膨胀压力的预警和缓解

按照古典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可以划分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拉动型通货膨胀,前者是指由于总需求的过度增长带来的物价水平的变动,后者又分为工资推进和利润推进两种情况。无论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或成本拉动型通货膨胀,其中必然有货币信贷因素,至于信贷总量的大小,取决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总量和货币流通速度。然而,古典通货膨胀理论不能完全解释我国当前通货紧缩趋势尚未完结,通货膨胀压力有所加大的特殊时期的物价变动情况,新时期通货膨胀形成不会像在短缺经济那么直接,在市场供大于求、自主性增强的条件下,要有一个磨合过程,一个传导过程,一个能量积聚过程,从宏观经济调控部门来说还有一个观察判断的过程。

在此,我提出个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时期的通货膨胀压力观,它特指物价水平由负增长走向正增长,进而走向温和上涨,最终走向物价全面大幅上涨的三级增压过程。它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企业商品生产价格上涨,最终推动消费物价上涨的三级传导过程。它涵盖通货膨胀压力苗头、通货膨胀压力积聚和通货膨胀爆发的三级扩展程序。该理论不是简单地将通货膨胀与消费物价上涨直接相联系,而是与潜在通货膨胀变为现实通货膨胀可能的随机实现过程相联系。它与传统通货膨胀理论的明显区别是:从出现通货膨胀苗头到通货膨胀实现有一个压力积聚的中间过程。在压力苗头时期,虽可见微知著,但人们对压力的认识不易统一,调控部门难下决心;而把握压力积聚时期,重在事前预警和风险缓解,将使通货膨胀实际发生概率最小化。对通货膨胀或通货膨胀压力进行预警和调控的效果远胜于通货膨胀压力转化为事实通货膨胀后大张旗鼓的调控治理。

这个通货膨胀压力观的立足点,不是对业已形成通货膨胀态势严重程度进行,而是发现经济运行中可能积聚通货膨胀压力的因素及其早期缓解措施。必须密切关注通货膨胀压力形成的因素,在消费需求不足情况下要关注投资和生产价格的上升压力,在投资领域应该关注重复建设、盲目投资对物价上升的压力,在生产流通领域应关注企业商品价格的波动压力。调控部门必须秉持随时跟踪调查、及时预警提示和适时缓解防范的态度。这也正是作为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者的中央银行的科学预见性和前瞻性之所在,也是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防范关口提前的理论基础。

我认为,在目前形势下这种观察通货膨胀形势的需要。首先,在新时期消费物价指数已经不是考核通货膨胀的唯一指标。现在由于经济规模扩大,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投资、生产链不断扩展,已成为一个具有一定自我循环功能的“生态”,这就使得价格的传导机制发生了变化。这从另一方面证明: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时期,企业商品价格和资产市场价格的波动,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其持续性上涨将成为新形势和新条件下通货膨胀压力的突出表现,或许可以将其概括为投资型通货膨胀压力。

其次,缓解投资型通货膨胀压力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急刹车”和“一刀切”都不可取的前提下,投资需求扩张、结构性过热和商品价格的总体上涨将会有一定的持续性,无论是否会迅速传导到消费价格领域,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既然当前主要是生产型通货膨胀压力较大,就需要控制某些行业的过度投资,以免其逐步向消费物价传导,促成物价的全面持续上涨。我们既不能因当前的消费物价的温和水平而忽略在投资和生产领域的物价上升压力,也不能因核心物价较低而忽略非核心通胀的衍射效应。

第三,通货膨胀预期已经成为加大通货膨胀压力的重要因素。在完善主义市场体制进程中,通货膨胀预期对经济生活的将越来越大,有时比实际物价上涨的作用还大,即不用等到通货膨胀实际显现,通货膨胀压力就已存在,通货膨胀预期就已开始影响经济运行;而当公众普遍存在价格上涨预期时,经济行为主体自发调节经济活动,潜在通胀压力随即就会变成现实通胀。它已成为一种敏感性指标,是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的。在信息披露不充分情况下,我国经济主体的预期行为与完全的理性预期是有差距的,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在公众对宏观调控政策和手段尚不能充分理解时,更容易形成通货膨胀预期。

三、对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的政策评估:防范性与协调性并举

今后一段时期中央银行稳健货币政策的侧重点,应是着力加强对通货膨胀压力的关注和缓解。

中央银行对于通货膨胀压力的关注始于去年第一季度,防范于去年年中,随之出台许多应对措施。去年第一季度GDP增长9.9%,比上年同期加快2.3个百分点,成为自1996年一季度以来同期增长最快的季度。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就此指出,“2003年初物价连续三个月正增长引起有关各界的关注”。可以看出央行开始觉察到通货膨胀压力苗头出现。同期在央行内部的一份关于稳定运行的报告中指出,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某些行业“存在结构不合理和重复建设的,……从长远角度看,这部分的贷款风险较大。”非典过后,央行第三季度的货币政策报告又指出,“,生产价格、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房地产价格快速回升,要防止出现资产价格过快上升,形成资产‘泡沫’的危险”,并提出适度控制货币信贷增长的政策意向,“适度控制货币信贷的增长,既可以防止通货膨胀,又可以防止通货紧缩”。而央行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更是直言不讳地提出,“在经济快速增长中也存在一些影响经济、金融持续健康的矛盾和问题,部分行业盲目重复建设,能源、出现了多年少有的瓶颈制约,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至此,人民银行对通货膨胀压力的判断已经形成。

针对部分行业的通货膨胀压力苗头,央行率先采取引导措施。2003年6月,人民银行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对商业银行的房地产信贷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此外,央行还运用窗口指导,要求商业银行控制信贷流向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行业。

为了防止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控制形成通货膨胀压力的货币因素,从2003年9月21日起,人民银行决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6%调高至7%,减少商业银行可贷资金。

同时,央行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资金,适时收回市场过多的流动性。去年人民银行共发行63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为7226.8亿元,发行余额为3376.8亿元,净回笼基础货币2694亿元。今年初到3月10日,共发行央行票据20期,3000多亿元,若加上债券回购业务,今年以来共回笼货币资金5000多亿,力度持续加大。

就目前状况而言,央行去年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通货膨胀压力进行预调和微调,其作用和效果都是十分明显的。

除了要关注当前的通胀压力外,中央银行还要关注未来可能出现的通胀压力。这是因为,从货币供应量过度增长到出现通胀,至少有半年时滞;生产资料价格的增长传递到消费价格上也需要一定的时滞,而通胀压力转移到诸如房地产、股票等资产中形成资产“泡沫”的时滞可能更长,但如果等通货膨胀明显出现和资产“泡沫”形成,对经济的破坏程度和治理的难度就更大了。从这一点上来说,关注未来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压力,显得更加重要。

可喜的是,相关部门和行业也采取了一些应对举措,抑制地区、行业的投资过热和结构不均衡状况。可以说,当前宏观管理部门已经初步形成了缓解通胀压力的协调、合作机制。这显然会提高各方对通货膨胀压力风险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