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范文

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精选(九篇)

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

第1篇: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范文

1欧盟温室气体减排政策措施

欧盟与国际环境委员会于2003年7月2日达成了((欧盟温室气体排放交易指令》,2(X)4年对该指令进行了修改,增加了与《京都议定书》灵活机制衔接的内容,被称为“连接指令”;为了改善和扩大现有的排放权交易机制,2008年1月23日,欧洲委员会提出了排放权交易机制指令的修改提案;2(X)9年4月22日颁布了《2009年交易指令》,将海运业和航空业也纳人到强制减排范围内,确定了拍卖配额的基本分配原则,并规定了与国际气候变化协议相衔接的灵活制度川。在确定减排总量目标的基础上,欧盟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政策措施主要有3类:一是利用市场机制的政策,包括在欧盟层面建立温室气体排放许可交易制度等;二是成员国政府直接控制的财税政策,例如开征碳税、环境税、燃料税等新税种,并对低碳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进行补贴;三是欧盟层面和成员国共同实施的监管政策,例如建立了“综合污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等。总体而言,欧盟在结构和技术减排、市场体系建设、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立法实践等方面也积累了有益的经验t’3。

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为代表的伞型国家温室气体减排政策措施美国、加拿大等伞形国家虽然加人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出于维护其国家利益的考虑,或最终拒绝加人或拒绝履行《京都议定书》规定的义务。虽然这些国家不受《京都议定书》的约束,但迫于国内以及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美国东北部和大西洋中部10个州、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都进行了温室气体减排的单独立法。但伞形国家的国家体系内缺乏统一强行立法的保障,如美国2(X)9年提出并获众议院通过的《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几乎涵盖了气候变化的各个领域,但截至目前还没有获得参议院60%的多数通过;澳大利亚的《碳污染减排计划法案》由于参议院的否决,迟迟没有通过。值得关注的是澳大利亚议会2011年11月8日通过了吉拉德政府提出的“碳税”法案,使得这项备受争议的法案正式成为法律。2012年7月1日终于正式开征碳税,成为全球第一个征收碳税的国家。

发展中国家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政策措施碳密度减排为发展中国家减排政策的主要特征。碳密度减排,又称碳强度减排,是以减少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温室气体强度为目的的一种减排方案。如巴西签署((哥本哈根协议》后,通过了12187法案,确立了到2020年减排36.1%一38.9%的目标以及实施协议的进度表。印度则出台了《气候变化国家行动计划》,规定了减排使命,不仅强调采取减缓气候变化的积极行动,还主张重视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碳密度减排有效缓解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减排与发展的双重压力,体现了“在发展中控制碳排放”的理念。

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中国于1998年签署《京都议定书》后,先后颁布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等规章及政策性文件。2007年6月的《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是发展中国家第一个部级气候变化方案,该方案的颁布表明中国政府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作为国家发展的优先领域的决心;2(X)9年12月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上郑重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一45%;并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全国万元GDP能耗下降16%,全国GDP二氧化碳下降17%的目标;2010年8月国家发改委还了在5省8市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2011年11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开展七省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2012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中国的减排政策及承诺,不仅体现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而且也表现出了发展中国家通过自愿减排减缓气候变暖的努力。

2减缓气候变化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

致力于降低全球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相关技术称为气候变化减缓技术。科学技术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温室气体的减排或碳汇的增加,依赖于切实可行的减缓技术。先进的科学技术既有助于实现气候变化目标,又不会对经济发展造成过大的损害,甚至可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1减缓技术综述

气候变化减缓技术从减缓的途径和方式上可分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技术、增加碳汇技术以及碳捕获及封存技术。

2.1.1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技术全球气候变化与能源密切相关,在导致气候变化的各种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贡献率占50%以上,而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有70%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因此,能源战略是抑制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之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从能源供应及能源需求进行减排。能源供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主要集中于燃料替代、清洁发电以及先进电网技术。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技术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有着战略性的位置。特别是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水能等新能源的发展将在减缓技术中居主导地位。而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成长期,对能源的需求量很大,且中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很长时期内可再生能源还不可能完全替代化石燃料。所以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同时,还要注重清洁煤和高效燃煤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能源需求主要集中在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等部门,这些部门的减缓技术主要以优化和调整用能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效利用能源资源等为主,包括提升燃料的使用效能、减少车辆的使用、建造高效能的建筑物、提高发电厂效能等。我国的能源供应和消费结构均以煤炭为主,未来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应是以煤为主的多元化的清洁能源发展:采取以合成燃料为中心的清洁煤战略,同时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以填补国内常规能源资源供应不足,实现城市能源以清洁能源为主。

2.1.2增加碳汇技术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碳汇是大自然自我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相对于用工业的方式来减缓气候变化来说,碳汇成本较低。特别是森林碳汇,虽然森林面积只占陆地面积的1/3,但是森林植被区的碳储存量几乎占大陆地碳库存总量的一半川。同时加强林业碳汇,不仅可以增加储碳空间,减缓气候变化,同时对人类生活的环境也是一种美化,为后代提供一个可供生存、持续发展的环境。

2.1.3碳捕获及封存技术(CCS技术)碳捕获及封存技术是指通过碳捕捉技术,将工业和有关能源产业所生产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再通过碳储存手段,将其输送并封存到海底或地下等与大气隔绝的地方。碳捕获及封存技术的广泛应用取决于技术成熟性、成本、整体潜力、在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普及和转让及其应用技术的能力、法规因素、环境问题和公众反应。虽然碳捕获与碳封存技术(CCS技术)存在着经济成本高、技术难度大以及确定性较差等缺陷,但碳捕获及封存技术作为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根本措施,被很多人认为是全球碳减排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中国乃至世界应对气候变化一项重要的战略选择,对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2.2减缓技术的选择与评价

各种技术在用于减缓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在改善环境的同时也可能会给环境带来其他的影响,可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带来安全隐患,从而引发技术和环境危机。更重要的,这些技术在带来减排效应的同时给个人、企业和社会所增加的额外成本是多少,是不是超出了承受范围,也成为减缓技术选择比较关键性的问题。因此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和经济评价是整个气候变化问题社会经济评价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制定减缓气候变化政策与措施的关键环节之一[6丁。

2.2.1减排技术评价的因子减排技术的评价和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评价时必须考虑的因素:经济性、市场潜力、技术可获得性、资金上的可操作性、社会环境可接受性。

2.2.2减排技术评价的方法目前,对减排技术的评价大体都采用宏观经济评价和微观经济评价。无论哪种方法,成本效益分析(cost一benefitanalysis)都是评价方法的核心部分。主要有以下具体的分析方法:综合指标体系评估方法、成本一效益分析方法、费用一效益分析方法、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曲线分析法、能源系统生命周期分析方法等。对于减排技术的评价及重点减排部门的技术选择,应在不同区域、不同时期和不同技术水平下,部署不同的气候变化减缓技术,以实现高效、安全、稳定地减缓气候变化。

2.3减缓技术的安全性及公众认可程度

气候变化减缓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气候变化速度和频率,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某些减缓技术在用于减缓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可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带来安全隐患的环境风险性[’〕,使公众对其心存怀疑、难以接受。以核能为例,在其发展过程中,其安全问题、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以及未能彻底解决的核武器问题等都超过了公众的接受程度,成为建立新的核反应堆的障碍。显然,公众对某一技术的认知程度将有可能决定这一技术的应用情况。

3我国减缓气候变化的成效和挑战

3.1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效

“十一五”期间,我国GDP总量增长了70%,年均增长11.2%;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增长了34%,;万元GDP能耗下降了19.1%,相当于累积节能6.34亿t标煤;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幅度21.2%,相当于累积减少排放16.35亿t。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取得这样的成绩非常不易。

3.2我国低碳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3.2.1全球温室气候减排前景可能使排放空间收缩,现有发展模式遭遇重大挑战IPCC认为总体上实现2℃升温目标很可能要求本世纪末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450林FL二氧化碳当量上下,并相应要求尽快大幅度削减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如果发达国家能够实现2050年减排80%,发展中国家需要在目前水平上减排47%,即使发达国家届时实现零排放,发展中国家也要在现有水平上大幅削减。对我国而言,2050年可能需要比目前水平减排50%,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控制之间的矛盾将十分突出,我国将面临开创新型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挑战。

3.2.2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控制任务艰巨我国“十一五”期间,排放强度虽然得到一定控制,排放总量仍处于快速上升阶段。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全年能源强度降低3.5%的目标没有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又大幅抬升。在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共识、未来排放空间可能收缩的背景下,强劲的排放趋势使我国很难处于主动局面。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也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竞争力和促进技术创新带来新的机遇;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也渐人平稳阶段,为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带来机遇,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3.2.3能源结构有所优化,但煤炭的绝对主体地位难以撼动在能源消费总量还处在快速上升阶段(平均每年近2亿t标煤),取得能源结构的优化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煤炭在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依然维持在70%左右,短时间内难以改观。煤炭和煤制品(气)在我国能源燃烧二氧化碳排放中的比例超过80%。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比世界平均水平高近30%,在世界各国中屈指可数。除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煤炭的过量开采和燃用也带来了诸如土地沉降、酸雨等区域生态环境问题。3.2.4强力的行政手段和“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市场机制“十一五”期间,为更有效推动节能降耗工作,我国政府实施了许多行政政策手段,包括“上大压小”淘汰落后产能、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制度、能效标识管理制度等,产生了十分显著的节能效果。成本较小的市场机制的应用较为有限,局限于差别化电价、合同能源管理等范围。碳税、排放权交易等机制尚处在探讨或刚进入局部试点阶段。就排放权交易而言,由于我国还没有实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统计监测体系也有欠缺,试点城市/省份必须首先为自身设定一个合理的排放上限,这无疑对当地政府是很大的考验。

4结语

第2篇: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范文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类型,是一种致死率和致残率非常高的恶性疾病。临床有效的护理可减少患者的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本文就sah典型病例做以下护理查房:

1病情简介

患者,曹××,男,56岁,以“头痛、间断恶心呕吐15天”为主诉于2010年1月1日19:20入院。15天前外出时突然出现头痛、意识不清,在当地医院行ct检查示sah,对症治疗后神志转清、头痛减轻,为求进一步治疗来诊,查ct示大部分出血已吸收、左侧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入院时患者神志清,言语清晰,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应灵敏,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颈强明显,克氏、布氏征均阳性。WWW.133229.COm医嘱给予止血、脱水、降颅压、防治脑血管痉挛等治疗。于1月5日行cta检查示前交通动脉瘤。于1月7日09:10咳嗽后出现面色青紫、意识障碍、呼吸心跳骤停,立即给予心肺复苏,5分钟后恢复自主呼吸、心跳,神志转清,给予留置导尿。1月8日复查ct示:第三四脑室新鲜出血,轻度脑水肿。1月11日在介入科行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示左前交通动脉处动脉瘤大小约4mm×3mm。现患者神志清,精神差,诉头痛可忍受,体温波动在36-39.4℃之间,颈强,克氏、布氏征均阳性,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食欲好,每日间断睡眠约6-7小时,小便正常,大便干结,必要时给予开塞露应用,应用后能自行排便,于1月19日再次出现头痛后呼吸停止、意识丧失,经心肺复苏神志转清,于1月20日转往神经外科行脑室引流术、动脉瘤夹闭术。

2护理诊断及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

2.1急性意识障碍

2.1.1预期目标病人能够保持良好的意识水平。

2.1.2要点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的变化。

2.1.3措施(1)评估和记录意识障碍的程度;(2)病床安装床档,加强基础护理;(3)必要时使用约束带;(4)保持呼吸道通畅;(5)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做好病情动态变化的记录。

2.1.4效果评价患者神志清楚。

2.2疼痛

2.2.1预期目标病人主诉疼痛缓解或能应付尚未完全缓解的疼痛。

2.2.2要点疼痛的性质、部位、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应用止痛剂效果。

2.2.3措施(1)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3-4周,减少探视,保持情绪稳定;(2)评估和记录疼痛发作的部位、时间、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3)对病人主诉疼痛立即给予反应,表示关心;(4)尽可能减少刺激,减轻疼痛;(5)提供安静的病房环境。

2.2.4效果评价患者主诉头痛减轻可忍受。

2.3体温过高

2.3.1预期目标患者的体温保持正常。

2.3.2要点热型伴随症状降温后的效果。

2.3.3措施(1)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体温突然升高或下降时应随时测量记录,遵医嘱静脉补液;(2)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3)定时翻身叩背,做好尿管护理,应用抗菌药物时注意霉菌感染;(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保暖;(5)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协助口腔护理。

2.3.4效果评价体温趋于正常。

2.4便秘

2.4.1预期目标病人排出成形软便,能掌握预防便秘的措施。

2.4.2要点患者排便的次数、性状、量及应用缓泻剂的效果。

2.4.3措施(1)进食富含纤维素的新鲜蔬菜水果,早餐前半小时喝一杯热水刺激排便;(2)鼓励病人多饮水;(3)每日顺肠蠕动方向按摩腹部数次;(4)遵医嘱使用缓泻剂,必要时灌肠;(5)排便时勿过度用力,以防意外。

2.4.4效果评价患者每4-5天排大便1次,能掌握预防便秘的措施。

2.5生活自理缺陷

2.5.1预期目标患者能接受长期卧床的生活方式。

2.5.2要点评估病人的自理能力及心理接受能力。

2.5.3措施(1)向其讲解绝对卧床及在床上进食,大小便、洗漱的必要性;(2)帮助其接受必要的辅助;(3)在病人大小便时提供隐蔽性环境,并在大小便期间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体征;(4)根据病情为病人制定相应的饮食原则;(5)协助洗漱、梳头。

2.5.4效果评价患者能接受长期卧床的生活方式。

2.6恐惧

2.6.1预期目标患者主诉恐惧感较少或消失。

2.6.2要点及时了解病人的感受,重视病人的主诉。

2.6.3措施(1)给病人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诱发再出血的因素,使病人得以了解,从而减轻心理压力;(2)给病人讲解dsa检查的必要性及dsa的相关知识,减轻恐惧感;(3)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对病人的恐惧表示理解;(4)鼓励病人,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5)在病人恐惧时或治疗过程中,留在病人身边以增加安全感;(6)在诊断性检查或手术过程中,简明扼要的进行解释。

2.6.4效果评价患者主诉恐惧感减少。

2.7潜在并发症

2.7.1要点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观察有无突然出现再出血的表现。

2.7.2措施(1)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2)为病人提供安静、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3)告诉病人及家属易诱发再出血的各种因素,指导病人配合;(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5)遵医嘱准确应用脱水剂,并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

第3篇: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冬季;蔬菜;大棚设施;保温;田间管理

影响冬季蔬菜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低温冻害天气,特别是一些喜温蔬菜(如黄瓜、辣椒等),气温过低就会发生冻害死苗,造成减产而影响菜农收入,因此,提早做好防御低温冻害的技术准备、落实好防御措施尤为重要。

冬季棚室栽培蔬菜,应利用生物、物理、化学、农业等综合措施来做好保温防冻工作,这对于促进蔬菜植株的正常生长、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都是极为重要的。合理茬口安排,冬季考虑不种植果菜类等温度要求比较高的蔬菜,可以种植温度要求较低的叶菜类蔬菜,等春季温度回暖再种植果菜类蔬菜。

1 推广生物反应堆技术

据试验,在大棚设施蔬菜区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提高地温3~4℃、气温2~3℃,可增加二氧化碳浓度1000mg/kg以上。同时,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还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改善土壤结构,进而增加产量和提高产品品质,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2 增施有机肥,配制热性土层

腐熟的鸡粪和牛粪均属透气性好的热性有机肥料,在棚室蔬菜育苗移栽前,可按鸡粪∶牛粪∶土=2∶2∶6的比例施肥,然后进行整地。这种混合配制的生长土层的吸热和生热性能都比较好,故对菜苗的根系发育和生长十分有利。

3 加盖草苫(草帘),护膜保温

草苫(草帘)具有导热率低、护围防寒性能好的特点,在生产中可利用稻草等秸秆制作草苫(草帘),并根据当地、当天的气温适时揭盖(以盖后1h棚室温度在18℃左右为宜,高于18℃迟盖,低于18℃早盖);阴雪天气的晚上,可在草苫(草帘)外再覆盖1层防寒的塑料薄膜,这样可使棚室内增温2~3℃;如在棚室内育苗,则还应在苗畦上再搭1个小拱棚,这样保温保墒的效果会更好;在低温冻害来临前,于行间撒草木灰,铺稻壳、稻草、酒糟等可提高地温。

4 人工增温、补充光照

大棚设施蔬菜生产不怕天寒地冻,就怕连阴雪天光照不足,因此,增强和补充棚室内的光照对保障蔬菜植株正常生长非常重要。具体可在棚室的后墙挂一道反光膜,以增加栽培床的光照强度,亦可在棚室内安装电灯,于阴雪天光照弱的情况下早晚开灯各补光3h左右(注意夜晚需保证有8h左右的黑暗时间),这样既可提高棚室内的温度,又可促进蔬菜植株的光合作用。当棚内温度降至蔬菜要求的最低温度时,应增火(可以用热风炉或普通的炉子)升温,但应注意不要把棚温提得过快、过高,同时,要注意保持烟道密闭,严防烟雾在棚内弥漫对蔬菜造成伤害。对于育苗温室,培养原苗时可采用温床(如电热温床),分苗时则采用架床。

5 调整棚室空气

寒冷季节,棚室内由于气温低、通风换气少,几乎处于密闭状态,故易造成空气中氧气过剩、二氧化碳不足,这对蔬菜植株的呼吸作用影响很大。对此,可利用二氧化碳施肥技术(如熏烟、硫酸与碳酸氢铵反应等方法)来调整棚室内的空气成分,补充二氧化碳含量,这样亦可增强蔬菜植株的抗寒能力。

6 叶面喷施肥液

在气温低、光照弱的情况下,棚室蔬菜的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大为减弱,特别是遭受冻害后,蔬菜叶面呈碱性萎缩,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能力更差。此时,应尽量少用或不用生长类激素,而用叶面喷施肥液的方法进行缓解,如喷施浓度为0.3%的磷酸二氢钾、100~300倍的米醋、白糖和过磷酸钙混合液,这样可补充蔬菜植株的营养不足、增加叶肉的硬度和含糖量,从而提高蔬菜抗寒性和缓解冻害的为害程度。

7 灌水保墒护根

一般情况下,棚室蔬菜的冻害多系缺水所致。在蔬菜植株生长的关键时期,选择晴好天气(气温在20%以上),采用膜下暗灌或滴灌的方式灌足水保墒,可有效防止冻害,这是因为水比空气的比热高、散热慢,棚室内的土壤含水量适中、保温性能好,蔬菜植株的根系便可免遭冻害。

8 加强雪后管理

遇阴雪天气时,当室外气温在-10℃左右时,棚室内的温度一般在16℃左右,内外的温差比较小。可是天气一旦放晴,中午棚室内的温度可上升到30℃以上,此时应反复放风,使棚室内外的温差与前几天接近,然后再缓慢升温,让蔬菜植株对环境有个适应过程,这样才能恢复正常生长,否则会因“十日受抑,一日猛长”而闪苗,以致再次降温时更易发生冻害。除了用揭盖苫来调控温度外,还要立即喷施叶面肥来补充作物营养,以增强植株的抗逆性,促进其生长发育。

第4篇: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日光温室;温度变化;控温措施;郁金香;生长发育

中图分类号:S624.4+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3-0068-03

在郁金香日光温室生产中,温度是影响郁金香生长的关键因子之一,不仅关系到生根期冷处理的成败,还直接影响到生育期和花期的长短,是控制郁金香花期早晚和长短的最关键因素[1]。因此充分了解日光温室内不同天气条件下地温、气温的变化特点,系统全面地对整个温室生产周期的小气候进行监测,采取有效的控温措施,最大程度满足郁金香生根期、生长期和开花期对温度的需求,对日光温室郁金香栽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

选用荷兰进口郁金香,设备采用江苏省无线电科学研究所研制生产的ZQZ-A自动气象站。试验于2011年11月28日至2012年2月5日在潍坊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日光温室内进行

1.2 试验方法

采用ZQZ-A自动气象站进行24 h连续小气候观测,获取该时期的逐日逐时气温资料,同时用气温计、曲杆地温计对日光温室内外气温、地温进行测定(气温计分布在距西墙5、28.4、49.2 m和距东墙4.6、27.5 m,距北墙2、4.5、7 m,距地面0.5、1.5、2.5 m处;地温计分布距西墙50.5 m,距北墙2、4.5、7 m处。观测时同时迅速由北向南、由下向上进行第一次测定,随即再迅速由南向北、由上向下进行第二次测定,对应测点的两次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此点的观测值),获取日光温室内气温、地温的空间分布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求日光温室内温度环境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温室通风口留在顶部最上面的两块薄膜接合处,通风时沿缝隙扒开一条贯通东西的长口。用10支温度计自西向东均匀悬挂在距后山墙5 m、地面1 m处测温取平均值为室内温度。在晴天条件下室内温度达到20℃时打开通风口进行通风降温,按一次开10、20、30 cm宽度通风口分成3个降温试验,分别记录通风后0.5、1、1.5、2、3 h内的室内温度变化情况,以不开通风口情况下室内温度作对照,找出通风降温的最佳方法。

郁金香是中日照植物,对光照不太敏感[2]。在光照较强的日子也可以通过放草帘遮荫的方法对室内温度进行控制。本试验草帘是用蒲草编制而成,宽度为2 m ,厚度为3.5 cm。晴天在室内温度达到20℃时放下草帘进行遮荫降温,按草帘每隔1、2、3个放1个的办法分成3个降温试验(分别用A、B、C标记),以不遮荫(用D标记)作对照。用10支温度计自西向东均匀悬挂在距后山墙5 m、地面1 m处测温取平均值作为室内温度。分别记录遮荫后1、2、3、4 h内的室内温度变化情况。

2 结果与分析2.1 晴天温室内气温日变化

由图1可见,各月气温日变化均呈“单峰”型。12、1、2月的气温最低值均出现在每日的9时,9时以后随太阳辐射的增强,气温开始迅速上升,至12时,室内气温最高可达31℃。之后,尽管外界气温持续上升,但温室内气温转为缓慢上升或缓慢下降,主要是采取通风降湿等生产管理措施控制。16时后气温下降速度加快,至盖帘后减缓,主要是草帘的隔热保温作用。

2.2 阴雨天温室内气温日变化

由图2可知,虽然气温变化趋势与晴天相似,但气温上升和下降的速度均较晴天时缓慢,气温日较差也小于晴天,月平均在12℃左右,1月最小为9.6℃。12月、1月的日最低气温出现在10时,比晴天推迟1 h。1月室内气温最低,平均日最低气温仅为7.2℃,全天气温在20℃以下,且仅在11~18时的气温在10℃以上。12月、2月室内气温相近,平均日最低气温分别为9.7℃和10.0℃,平均日最高气温分别为21.8℃和22.6℃。

2.3 多云天温室内气温日变化

从图3可以看出,室内日最低气温各月出现时间与晴天相同。各月气温日较差均处于晴天与阴天之间,其中以1月份日较差最大,为22.2℃。1月平均日最低气温为7.3℃,与阴天时相近,但平均日最高气温高达29.0℃,10℃以下的温度值出现在0~10时时段内。2月日最低气温较1月有所升高,平均为8.2℃,但仍低于12月的10.8℃。12、1、2月平均日最高气温分别为29.0、28.9、28.1℃,较晴天低2~3℃,较阴天高7~11℃。

第5篇: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超长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

一、超长混凝土框架结构裂缝机理

(1)混凝土结构受力裂缝──混凝土结构在荷载作用下所引起的裂缝。(2)混凝土化学反应胀裂──混凝土内部某种化学反应物的膨胀力所引起的裂缝。(3)混凝土的塑态裂缝──混凝土在浇筑后呈塑性状态时因收缩或沉降等所引起的裂缝。(4)混凝土变形约束裂缝──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及不均匀沉降受到约束作用所引起的拉伸开裂。混凝土实际裂缝可能是上述各类裂缝的组合效应。其中,第一类裂缝不可避免,一般钢筋混凝士结构构件是依靠配筋来控制裂缝宽度。第二类裂缝有其特定起因,数量不多。第三类裂缝可利用合理的施工措施加以解决。据国内外资料表明,以第四类为主的裂缝约占裂缝总数的80%,因此研究该类裂缝的产生机理及解决办法意义深远,此类裂缝也即是本文笔者主要的研究对象,为简便起见,将该类约束裂缝称为温度及收缩裂缝。温度及收缩裂缝的产生机理主要概括如下:因温差及收缩作用,柱和墙等发生竖向变形,比较自由;而粱板的变形会受到柱和墙等竖向结构的约束,在结构中产生内力,相应的应力就称为温度及收缩应力,也可简称为温度应力。温度应力的产生机理与荷载应力完全不同,两者区别具体如图1所示,通过对比可见,荷载作用是一种直接作用,而温度及收缩作用是一种间接作用,与约束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温度及收缩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即产生裂缝。重所周知,混凝土是一种抗拉强度低,变形小,破坏突然的脆性材料,而混凝土抗拉伸能力一般较弱,而结构在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几乎不可避免温度升降、收缩及约束作用,因此也就导致了混凝土工程裂缝的产生,而此问题,在超长混凝土框架结构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材料控制措施

(1)应用减水剂。根据Powers.T.C等人提出的干缩毛细管张缩理论,造成混凝土的收缩的一大因素是存在水泥胶凝孔隙中的水分发生的毛细管张力所为,因此,要降低混凝土的干缩,就必须设法降低毛细管的数量或降低毛细管的表面张力。毛细孔是由于混凝土中满足水泥水化成水泥石以外的多余的水分蒸发后形成的,要减少毛细孔生成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减水剂减少混凝土拌和用水量,从而减少混凝土中的游离水蒸发时遗留下来的毛孔体积。(2)添加混凝剂。掺加缓凝剂虽然不能减少水泥的总发热量,但能有效的减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通过利用缓凝剂,推迟最高温升出现时间,从而对混凝土绝热温升产生延峰、削峰的作用,控制裂缝。但在使用缓凝剂时必须注意缓凝时间长引起的泌水现象。(3)添加膨胀剂。主要是利用膨胀剂来补偿混凝土收缩的影响。膨胀剂的作用主要发生在早期,混凝土初期收缩变形比较大,能解决混凝土的早期裂缝。目前工程界普遍使用的UEA补偿收缩混凝土,水泥中掺10%~12%UEA膨胀剂拌制成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其限制膨胀率为2~4×10-4,在钢筋和邻位的约束下,可在结构中建立0.2~0.77MPa的预压应力,大致可以抵消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干燥和水化热引起的拉应力。

三、结构设计控制措施

(1)采取良好的保温隔热措施,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屋面保温隔热层和护墙选用保温隔热性能好的材料等,严格满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当前,后浇带是列入高规中的设计人员常采用的方法,高规规定后浇带间距为30m~40m,实践中,笔者建议应结合建筑物的长度、气候环境特点综合考虑,一般应控制在30m左右;位置可设在小跨梁开间或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可在梁跨三分之一处;平面布置时要注意梁的布置宜平行于后浇带以免梁截断太多;后浇带视具体情况可沿平面曲折通过。对后浇带的宽度,高规规定为800~1000mm,建议预留的宽度要考虑满足钢筋错开搭接要求,可允许大于1000mm。后浇带浇筑时间一般应保证两个月后浇筑。(3)楼板配筋时考虑温度和收缩应力,将这部分配筋与受力钢筋叠加,沿长度方向中间协区域上部钢筋有50%钢筋拉通。根据计算结果,对梁柱采取加强措施,特别是边柱和中部横梁,按计算结果加强了配筋。长度大于30m的梁,其腰筋加大加密。(4)屋面板、阳台板、外廊板等外露室外现浇板(含施工期间主体暴露时间较长的室内现浇板)以及板跨大于4m且采用泵送混凝土的双向连续板等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板,均应在板面(即板的受压区)配置不小于

6@200双向钢筋网片,或支座钢筋间隔全跨贯通,但间距不宜大于200mm,每一方向配筋率不宜小于0.1%。以上板在有受力钢筋处,实配钢筋尚应考虑温度收缩应力影响予以适当增大。

四、施工控制措施

(1)对于工程中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要严格控制,特别是骨料的含泥量控制在l%以下;严格控制水灰比,C30砼水灰比控制在0.4,从而大大减少混凝土的干缩;水泥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在保证强度前提下,掺入适量粉煤灰,既增加和易性,又降低水化热。(2)施工中,混凝土原材料的模温度应尽量降低,选用中低热水泥,埋入冷却管,保水保湿养护,掺入粉煤灰或缓凝剂等,以期降低因温差带来的混凝土冷缩变形。(3)通过浇注时加强混凝土振捣工艺等机械手段,将混凝土的密实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以减少混凝土结构中的大孔,降低混凝土的总孔隙率,从而减少混凝土的干缩值。(4)尽可能使混凝土缓慢地降温,缓慢地收缩,使其在变形不大的条件下由于徐变作用,其内力随时间的延长面逐渐减小,即应力松弛,从而达到提高混凝土极限拉伸变形的目的。(5)加强养护意识。混凝土若过早地暴露于大气中,其内的水分将迅速蒸发造成毛细管网彼此连通,加大混凝土的收缩,出现龟裂。因此,在混凝土成型后要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该养护时间是以大量实验为依据的,实验表明,当养护期少于14d时混凝土由于早期失水,强度增长缓慢,收缩率则按对数比例增大。若这段时问养护得好,混凝土各方面性能都好。14d后水泥水化速度逐渐变慢,强度增加也缓慢,继续养护固然有好处,但停止养护应不能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总之,混凝土结构长度越长,因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构约束应力越大,混凝土结构就越容易出现裂缝。近年来,随着高层或大柱网建筑的不断涌现,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施工中泵送混凝土工艺的应用,使超长混凝土结构出现温度收缩裂缝逐渐增多,结构裂缝控制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对超长结构的裂缝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实际工程中,必须从材料、结构、施工等多方面入手,综合采取有效措施,将裂缝控制在无害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

[1]张永胜,李雁英.超长混凝土框架结构裂缝控制措施[J].电力学报.2010(1):84~87

第6篇: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范文

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160例,发生并发症84例。现将有关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颅脑损伤患者160例,男100例,女60例,年龄7-80岁。其中车祸伤120例,高处坠落伤24例,脑血管意外16例。经ct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诊,gcs评分5-11分。本组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16例,上消化道出血8例,中枢性高热20例,外伤性低颅压40例。

2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1肺部感染 本组肺部感染16例,表现发热,呼吸频率快,25-36次/min,有痰鸣音,血氧饱和度在92%左右。

护理措施:严格按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维持血液内有效浓度,并观察其作用和效果;加强体温、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的检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严格无菌观念和操作,做各项治疗时应预先做好准备,尽量将检查治疗安排在一起,减少污染机会;做好呼吸道管理,按时吸痰、翻身叩背,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室内相对湿度50%-60%,温度18-22度,每日室内空气消毒1次。

2.2上消化道出血 本组发生上消化道出血8例,表现血压

下降,脉搏细速,胃管内抽出咖啡色液体。

护理措施:严密观察意识,生命体征,血常规,排泄物的变化,积极治疗原发病,减轻疾病的恶化,在伤后3天内留置胃管,尽早做胃肠道内营养或药物治疗,鼻饲前回抽胃液观察有无咖啡色液体,及时发现及时处置,早期应用h2受体拮抗剂。

2.3中枢性高热 本组中枢性高热20例,表现为体温骤然升高至38.5-40度,热型多为稽留热,单纯药物降温效果不佳,物理降温效果较好。

护理措施:头部降温可用冰帽、冰袋等,降温可将冰袋置于体表大血管处,体内降温可用冰水灌肠或冷水洗胃。降温要做到5点,即,早、低、长、稳、缓,早:争取在脑水肿高峰到达之前实施。低:适度低温,即头部温度28度,肛温30-32度。长:低温维持时间长,须至病情稳定,神经功能开始恢复,出现听觉反应为止。一般3-5天。稳:降温过程平稳,不能忽高忽低。缓:复温要缓慢,逐渐恢复,不宜过快,保持24小时体温上升1-2度为宜。

第7篇: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全麻;腹部手术;呼吸系统;护理;半卧位;康复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7-1055-02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全身麻醉因具有无痛、舒适、安全、可靠、可控性强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各种腹部手术。但全麻术后易引起并发症,特别是对呼吸系统影响较大[1]。近年来,我们通过强化相应的护理措施,大大降低了全麻腹部手术后呼吸系统的影响,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5年7月~2006年10月,我院共实施腹部手术患者386例,男167例,女219例;年龄19~74岁,平均49.6岁。其中胃手术88例、胆道手术125例、脾脏手术32例、贲门手术14例、胰腺手术8例、结肠手术45例、直肠手术40例、乳癌根治术34例。

1.2 临床观察:在术前和术后6小时,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和氧饱和度,并观察呼吸情况,听取患者的主诉反应,评定患者的烦躁、头痛、头晕、腹痛、腰酸、气急、咳嗽、呕吐、呃逆情况。观察发现,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在PaCO2、SaO2、腹腔引流方面与术前相比存在明显差异性, VC(肺活量)和FVC(最大肺活量)都比正常预计值有明显的下降,表明物可导致通气功能不足,致使术后物长时间积蓄,影响术后呼吸、循环、消化等功能[2]。

1.3 治疗结果:经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绝大多数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术后14例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11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率和切口感染率分别为3.62%和2.85%,经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患者均已治愈。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呼吸指导: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的锻炼,包括指导患者吸气时紧闭嘴唇用鼻深吸气,呼气时将嘴唇缩成“O”型,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嘴唇缓缓呼出,吸气2秒,呼气由2秒逐渐增加至10秒,教会患者先深吸气后关闭声门,而后胸腹肌骤然收缩,将气冲出呼吸道。

2.1.2 术前禁食:一般患者术前6小时禁食固体食物,术前2小时禁食流汁饮食,不使用影响胃排空的药物,但对急症手术、胃肠梗阻、上消化道癌症、食管裂孔疝以及功能性消化不良、心理紧张者等,要求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

2.2 术后护理

2.2.1 加快物的排泄速度:手术患者回到病房前,使室温保持在20~25 ℃,如有条件,可添置电热毯保持恒温。患者回到病房后,即给予>5 L/min的氧流量,待呼吸情况、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稳定后,逐步减低氧流量,最后以低流量氧气维持。同时加强对生命体征的监测,保持有效的循环功能,适当地加快补液的速度,弥补术中补液不足、失血、第三间隙形成引起的大量功能性细胞外液减少等导致的血容量不足。

2.2.2 积极改善呼吸功能:首先进行有效的伤口镇痛,患者术后回病房常规全麻清醒6小时后,采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混合雾化吸入,缓解咽喉部疼痛,稀释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运用椎管内或静脉内连续镇痛泵,镇痛效果持续、有效,缓解了疼痛反应对呼吸的抑制。其次,要选择最佳:患者手术回到病室后,血压平稳,神志清醒,应及早采取半卧位,以预防膈下感染、膈肌痉挛对呼吸造成的不良反应,减少术后呃逆的发生。再次,促进有效的咳嗽排痰,在有效镇痛的同时,教会患者和家属正确咳嗽排痰的方法,可应用胸壁叩击法、腹壁保护法、喉部按压法、引流法来有效地完成咳嗽排痰。最后,加强膈肌功能训练,嘱咐患者采取半卧位,指导患者缓慢用力深吸气,收缩腹部并缩唇用力呼气,每日训练3~4次,每次10分钟,以增加膈肌的运动,减少气道死腔,改善通气功能。

2.2.3 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术后要严密观察电解质的变化,根据情况,及时补充。对出现呕吐、腹泻、肠和胆道引流所致的低血钠,要及时补钠。对术后数日仍未排气,听诊无肠鸣音,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在持续胃肠减压的情况下,可帮助腹部按摩,从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作单向反复按摩,能促进的排气。鼓励患者作肢体伸屈活动,协作变换卧位。也可用针灸疗法来刺激肠蠕动的恢复。此外,还可以通过饮食刺激法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在胃管拔除后,可先给予少量温盐水,通过温度和渗透压的改变和刺激,以及通过吞咽、咀嚼等一系列消化过程,逐步激起肠蠕动反应,待肠蠕动恢复后,再过渡到正常饮食。

2.2.4 加强舒适护理:除早期采取半卧位、适时协助改变多卧位方式外,在患者体力有所恢复后,早期督促四肢活动、端坐、行走可疏通经络、促进循环。留置胃管期间,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同时给予雾化吸入每日2次,既可稀释痰液帮助咳出,又可湿润温暖咽喉部,减轻疼痛,预防咽喉炎的发生。

3 讨论

3.1 术前禁食时间:术前禁食是为了避免麻醉期间胃内容物反流及误吸而导致吸入性肺炎或窒息,传统的禁食时间为术前12小时禁食、禁饮,但临床上,许多因素如灌肠等肠道准备的过早进行,使患者空腹等待手术时间大大延长,极易产生饥饿感,增加焦虑感及不适感,降低机体抵抗力,影响到患者的预后[3]。

3.2 术后低体温控制:通常医护人员只注意患者体温是否升高,而对术后体温在35 ℃以下常未予以重视。实际上,持续过低体温对人体是有害的,它能引起凝血病,导致出血增加;使代谢率降低,机体氧供减少,导致酸中毒,使机体对伤口感染的抵抗力降低,从而导致伤口感染率的增加[4]。因此围手术期应保持温暖环境,应将手术室的温度控制在24~27 ℃。同时加强体温监测,对低温者,采用能测量35 ℃以下的体温计,测直肠体温,出现低体温时,可采取加盖被子保暖和静脉滴液加温,减少体温下降幅度,在患者体温<35 ℃者,可加用电热风或烤灯,必要时用电热毯包裹,但注意勿烫伤患者。

3.3 防止术后血压升高:机体对手术创伤和疼痛等刺激的应激反应,可引起术后高血压,可能引起血管吻合口及创面出血。因此,应加强对术后血压的监测和应激原的管理。一是严密监测术后血压;二是及时给予降压处理,一般首选硝酸甘油;三是及时去除应激因素。针对患者的焦虑心理,护士要做好心理疏导;积极缓解伤口疼痛;对麻醉清醒后5~7小时仍不能自行排尿的患者应给予积极诱导或留置导尿,以免因尿潴留引起高血压。

第8篇: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范文

年县上分配我乡关井任务72眼,压减面积00亩,且我乡被县上确定为日光温室建设优先发展区域,全面推行户均一座棚,年下达我乡日光温室建设任务820亩。各村要根据各自实际精心布局、合理安排,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建设数量、建棚社与农户,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抓好落实,确保年日光温室和关井压田任务的全面落实。

二、基本要求

(一)日光温室建设

1、统一规划,科学选址。各村要根据各自实际,按照户均一座棚的要求和园区建设的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布局,选择地力条件好且便于经营的地块作为日光温室建设用地,坚决杜绝荒地建棚,无主建棚。要抓点扩面,提升规模。新建棚要尽量在旧棚周边和相邻地块建设,突出规模效益。

2、严把质量,规范建造。新建日光温室要严格按《县优化型二代日光温室建设技术规范(暂行)》的要求进行,不得随意更改技术参数和所用材料的规格,墙体建设应当留足活土,杜绝活土上墙、死土定植。

3、保证种植,健全配套。凡新建日光温室切实保证高标准要求、高质量建设,建一座成一座。要按照“四个当年”的要求,全部保证定植。必须修建缓冲间和预热池,开挖防寒沟和配套草帘等,否则不予验收和兑现补助资金。

4、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各村要高度重视日光温室土壤的改良与培肥,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好茬口,最大限度利用有效生长期,确保日光温室效益发挥。

5、建设任务。按照户均一座棚的要求,至年我乡要再建日光温室3000亩,时间紧、任务重。根据县上下达的任务,我乡日光温室任务分配按照各村总户数减去10%的无力建棚户,再减去已建日光温室作为分配依据分解到各村,年占任务的45%,-年占任务的55%。年任务详见《乡年各村设施农业建设任务分解表》。

6、时间要求

各村、社要按照分配的任务,留足地块,并于30号前将确定的日光温室建设地块、农户花名、建棚协议报乡政府,建棚资金交村、社,确保明年开春后及时开工建设。

(二)关井压田

一、基本要求

1、凡是机关和村社集体农林场的机井和耕地,凡是二轮延包以外的机井和耕地,凡是人均2.5亩以外的机井和耕地是首先关压的范围,全力做好关井压田任务的落实。

2、关井压田要与日光温室建设相结合。凡不能按要求落实户均一座棚的村社是落实关井压田的主要对象,要首先进行关压,且关闭的机井和压减的耕地不予置换。

3、关井压田要与暖棚建设相结合。对于按要求完成户均一座棚的建设任务,又建设了暖棚的村社,在落实水资源配置方案的情况下,可以预留部分饲草地。

4、关井压田要与水资源配置相结合。凡是不能按要求采取节水措施,不严格落实水资源配置方案的村社,要将其列为重点关压对象,优先关井压田。

二、时间要求

今年月30日前各村要将关井压田任务落实到具体井位、地块,并以书面形式报乡政府;8日乡政府对申报情况实地进行核查确认,向关井压田对象下发通知书,并上报县水务局和国土局进行核查验收。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为确保全面按时完成日光温室建设任务,乡上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日光温室建设领导小组,各村包村领导和干部为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抓好任务落实,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各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要把此项工作作为下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各村要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具体,确保建设任务的全面落实。

2、强化舆论宣传,广泛宣传发动。

各村要通过召开两委会,群众会,开辟宣传专栏等形式,立足乡情、村情、民情,大力宣传发展日光温室对促进我乡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节水增收的现实意义,各村要通过算帐对比、典型示范,把发展日光温室的经济意义、生态意义和奖励补助政策向群众宣传到位,宣传透彻,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3、创造有利条件,积极鼓励发展。

各村要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解决发展日光温室调地难的问题,积极协调解决水、电等问题,组织日光温室建设户到外地参观学习,无偿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鼓励农户发展日光温室。

第9篇: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范文

作者简介:许光清,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气候变化管理。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11XNI017)。

(1.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北京 100872;2.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871)

摘要 本文首先总结了气候变化意识的定义和内涵,认为气候变化意识包括对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等问题的认知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意愿两部分。其次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了企业管理人员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意愿的各项问题的得分率。在气候变化的认知方面,受访者对于气候变化的原因的认知水平比较低,对于气候变化的全球协议和中国政策的认知水平非常低,对于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的认知水平比较高,对于适应气候变化的各项措施的认知程度则有明显的差异;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意愿方面,大多数受访者愿意在日常生活中采取行动减缓气候变化,也有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企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利益相关方之一,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主要的推动力是强制性的标准和法令的执行以及经济激励政策的引导,中国企业已经采取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主要是节能减排取得了明显成效、淘汰了落后产能、开展了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等。

关键词 企业;气候变化意识;认知;行为意愿

中图分类号 P46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7-0062-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7.011

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工商业的重要议题,作为社会责任的履约者以及气候变化的利益相关者之一,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国内外学者开始意识到气候变化背景下企业受到的影响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邓梁春认为气候变化本身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国内行动都将对企业产生影响,气候变化还将使得企业的原材料投入、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的价格产生变化,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是企业实现生产运营方式和产品服务市场战略转型的重大机遇[1]。潘家华等认为企业界之所以越来越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有其内在原因。第一,企业已经或者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更为严格的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措施的限制,提前行动可以规避因气候变化以及监管措施变动所可能带来的风险;第二,越来越多的公众也开始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因此,采取积极态度有利于企业迎合社会舆论,体现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商业形象,增加无形资产;第三,关注气候问题有利于企业实现技术创新,保持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第四,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2]。

国内也有研究已经意识到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界在企业战略层面上的欠缺,如姜克隽等认为,中国企业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的认识起步较晚,大多数中国企业还没有从战略角度来思考低碳发展问题,也没有以全球视野来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3]。碳信息披露项目中国报告发现,从总体上看,中国企业多数还是将气候变化视为风险,尤其是将其视为政府的政策要求,被动应对,但也有部分行业的龙头企业采取了更积极主动的策略[4]。

近十几年来,国内外有关公众气候变化意识的调查非常多[5-12],但这类调查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公众的研究,而对于作为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主力军的企业,专门的调查研究非常少。

气候变化意识属于广义的环境意识的一部分,是伴随着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和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而产生的。气候变化意识也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涵义,其一是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水平,其二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自觉程度。企业管理人员的气候变化意识主要指企业管理人员做为企业决策、企业行为的主体时的气候变化意识,不完全等同于其做为普通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13]。

本文基于作者所做的一项针对企业管理人员气候变化意识的调查,认为气候变化意识包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意愿两部分,其中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包括对气候变化原因的认知、对气候变化全球协议和中国政策的认知、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的认知、对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的认知和对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的认知几个方面;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意愿主要包括愿意采取的减缓气候变化的个人行为、各利益相关方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责任分担、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推动力、企业已经采取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等。

1 被调查者的原始信息

本次调查采用访问调查的方式,时间从2010年1月至2010年8月,共发放问卷380份,收回366份,其中有效问卷358份;回收率为96%,有效回收率为94%。

1.1 性别比例、年龄及受教育程度

在所有的被调查者当中,有男性240人占67%,女性118人占33%。年龄在36岁到45岁之间的占到39%,26岁到35岁之间的占31%,46-55岁之间的占18%。本科及以下学历的占到了近八成,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占近两成,而博士及以上学历的占3%。

1.2 所在企业的基本情况

从被调查者所在企业来看,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居多,分别占到总体的50%和49%;第一产业仅占1%。国有企业占到被调查者的一半,其次是私营企业,占到27%。同时,来自大型企业的占34%,来自中型企业的占44%,来自小型企业的占22%。

1.3 所在工作部门

本次调查所涉及的企业管理人员所属的工作部门的分布如下:董事和监事占17%、技术占22%、销售占21%、人事和财务占29%、其他占11%。

2 企业管理人员有关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

2.1 气候变化的原因

表1列出了有关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受访者的正确答题率。总体来说,企业管理人员对于气候变化的原因的认知水平处于中等偏下的状况,平均正确率为44%。58%的受访者认识到全球平均温度上升有90%以上的可能性是人类活动造成的,36%的受访者认识到气候变化是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升高造成的,32%的受访者认识到温室气体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59%的受访者认识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绝大部分是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排放的,37%的受访者认识到人类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也造成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升高。

2.2 气候变化的全球协议和中国政策

表2列出了有关气候变化的全球协议和中国政策的基本问题以及受访者的正确答题率。总体来说,企业管理

表1 对气候变化原因相关知识的了解

Tab.1 Understanding of the causes and driving forces

of climate change

人员对于气候变化的全球协议和中国政策的认知水平相当低,平均正确率只有27%。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京都议定书》的三个灵活合作机制――排放贸易、联合履约和清洁发展机制,有35%的企业管理人员选出了正确答案。在被问及《京都议定书》定义的人类活动排放的六种温室气体时,正确率只有25%,大多数受访者将氮气排除在温室气体之外,但很少有人能将二氧化硫排除在温室气体之外。

受访企业管理人员对于欧盟提出的全球升温的安全幅度的答题正确率只有21%。2℃上限属于共同愿景的部分内容,是当前国际谈判的一项重要议题,共同愿景是《巴厘行动计划》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行动中列出的要素之一,是一个非常综合而复杂的问题,交织着科学、经济、政治、伦理等诸多因素,与减缓、适应、技术和资金等议题都有联系。无论是欧盟推崇的2℃上限,还是450 ppmv或550 ppmv危险浓度水平,以及3 W/m2或4.5 W/m2辐射强迫的稳定情景,都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表现形式[2]。由于该问题的难度和复杂性,受访企业管理人员的答题正确率偏低是可以理解的。

只有约1/4的受访者正确选出了中国2020年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目标。该40%到45%的目标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并且广泛宣传。受访者对该问题的答题正确率依然很低。由此可见,企业管理人员对于气候变化的全球协议和中国政策的知识有所欠缺,由于传统媒体、网络和看到或听到的环保宣传活动是企业管理人员了解气候变化问题的最主要的途径,企业

表2 对气候变化全球协议相关知识及中国政策的了解

Tab.2 Understanding of the climate-change related

global agreements and protocols and China’s policies

管理人员了解气候变化问题主要是被动的,自觉程度较低,其气候变化知识缺乏系统性和应有的深度。

2.3 气候变化的影响

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的认知上,受访者的平均正确率达到了60%,远远超出了对气候变化原因的认识和对气候变化全球协议及中国政策的了解。75%的受访者认识到极端气候事件出现的频率增加是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65%的受访者认识到局部地区的洪涝、干旱加剧也是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64%的受访者认识到海平面上升也是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63%的受访者认识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受影响也是由于气候变化,55%的受访者认识到气候变化还会影响人类健康。由于这些气候变化的影响比较直观,也由于近年来中国国内气象、自然灾害频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媒体报道的力度也比较大,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使得受访者对这部分气候变化影响的认知水平比较高。但是仅仅有35%的受访者认识到气候变化会使粮食产量受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受访的企业管理人员主要分布在第二、第三产业,缺乏对农业领域的直观认识。

2.4 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

在对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的认知上,受访者的平均正确率也达到了60%,75%的受访者认识到改变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可以减缓气候变化,73%的受访者认识到植树造林保护森林可以减缓气候变化,66%的受访者认识到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可以减缓气候变化,52%的受访者认识到提高能效可以减缓气候变化。这些减缓措施的认知程度比较高,主要因为受访的企业管理人员主要分布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对上述减缓措施有比较直观的认识,同时也得力于媒体的广泛宣传。但是,对减缓气候变化的具体技术,仅有约1/3(35%)的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到推广使用碳捕获与封存(CCS)技术可以减缓气候变化,主要由于该技术的成本过高,很难在现阶段大规模推广,导致其在企业管理人员中的认知偏低。但是该技术做为一项重要的在未来有巨大潜力的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在国际社会上已经得到众多政府官员、研究人员、企业界人士的认可,由此可见,国内受访的企业管理人员对具体的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措施还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2.5 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

在对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的认知上,受访的企业管理人员的平均正确率达到了46%,但是对各项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的认知程度有明显的差别,说明企业管理人员缺乏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的系统知识,其知识呈现零散化的特点。强化对生态系统的保护是受访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到的最主要的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有88%的受访者选择了这一项;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也是受访的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到的比较主要的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分别有58%和42%的受访者选择了这两项;仅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受访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到控制沿海地区地下水超采和保护红树林也是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分别有35%和27%的受访者选择了这两项,可见受访的企业管理人员普遍对海岸带环境与生态系统在气候变化中的脆弱性和我国海岸带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在农业领域,仅仅有23%的受访者认识到选育推广农业抗逆优良品种也是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这与前述仅有35%的受访者认识到气候变化会使粮食产量受影响相

呼应,再一次印证了受访的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农业领域受气候变化影响及如何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

3 企业管理人员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意愿

3.1 愿意采取的减缓气候变化的个人行为

企业管理人员也是社会公民的一分子,首先应当承担作为一个公民的环境责任和应尽的义务。表3显示了受访者作为公民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愿意采取的个人行动。总体上看,分别有86%、84%、77%受访的企业管理人员非常愿意采取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购买节能产品等行动来减缓气候变化,分别有61%和60%受访的企业管理人员愿意采取低碳办公和减少奢侈品的购买和使用等行动来减缓气候变化。然而,在购买当地当季水果和蔬菜、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量减少坐飞机的次数等减缓气候变化的个人行为上,选择肯定会这么做的企业管理人员比例明显下降,分别为40%、39%和28%,这可能与企业管理人员普遍生活节奏紧张、公务繁忙有关,可见当

表3 愿意采取的减缓气候变化的个人行为

Tab.3 Intended individual behavioral changes

in mitigating climate change%

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与工作效率发生矛盾时,大多数人的选择还是以工作效率为主。

3.2 各利益相关方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责任分担

表4是受访者选出的应对气候变化各利益相关方应当承担的责任,可见大部分企业管理人员认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利益相关方。

表4 应对气候变化各利益相关方应当承担的责任

Tab.4 Divided responsibilities of stakeholders

when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3.3 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推动力

图4是调查中关于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推动力的结果。从图中可知,69%的受访者选择了强制性的标准和法令的执行、61%的企业管理人员选择了经济激励政策的引导,这两项是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

同时,46%的企业管理人员选择了新商机和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驱动,有43%的企业管理人员选择了树立良好的企业和品牌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需要,有36%的企业管理人员选择了企业管理观念和意识的转变,由此可见,已有少部分的企业管理人员主动将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有机结合,并能意识到气候变化带来的新机遇。

另外,仅有24%的企业管理人员认为应对气候变化是国际竞争和开辟国际市场的需要,这可能与此次调查的大多数的企业管理人员来自内向型企业有关,同时也说明大多数的企业管理人员无论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还是在企业发展问题上还没有全球视野;仅有23%的企业管理人员认为应对气候变化是由于受到了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这说明了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氛围还比较弱,同时也说明在我国,对企业行为来说,社会公众的影响力很小。

3.4 企业已经采取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图5是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已经采取的具体措施。从图中可知,57%的企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53%的企业已经提高了能效;有49%的企业已经采取了淘汰落

后产能,39%的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另有38%的企业利用了可再生能源。由此可见,中国企业已经采取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措施主要是节能减排取得了明显成效、提高了能效、淘汰了落后产能、开展了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利用了可再生能源。

仅有11%的企业申请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虽然CDM项目在我国发展迅速,截至2009年底,我国企业通过参与CDM项目,已获签发的减排量达2.2亿tCO2当量,但是,对大多数的企业来说,由于信息、能力等障碍,或者产业类型、主营业务的不同,并没有从CDM项目中受益,也没有通过CDM项目获得相关的气候变化知识,从而提升气候变化意识。

4 结论与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和总结,并综合多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的观点[14-17],本文提出以下的政策建议,以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气候变化意识,从而使我国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中,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1)与媒体宣传相结合,对企业管理人员加强气候变化方面的培训,使企业管理人员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更加具体化、系统化。

(2)积极实行促进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经济激励政策,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鼓励企业进行低碳产品认证、自愿碳减排协议、碳交易、碳中和等尝试,使企业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气候变化意识进一步提高,使中国企业从被动迎接气候变化的挑战转变为从企业战略的高度上主动出击。

(3)与节能减排政策相结合,重视强制性的标准和法规的作用,进一步实行可再生能源强制入网、提高能效标准、循环经济立法和试点、淘汰落后产能、关停并转、上大压小等一系列命令控制型手段,促进企业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和行动。

(4)积极发挥学术团体和环保民间社团的作用,提高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创造全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氛围,充分发挥公众的作用,对企业行为加强监督,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气候变化意识。

(5)通过增加投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各种形式,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新技术行业,创设公平的竞争环境,加强企业创新能力,使企业有足够的能力和潜力主动应对气候变化。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邓梁春. 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低碳经济:企业的挑战与机遇[J]. 世界环境, 2008,(6):60-62. [Deng Liangchun. Climate Change and Low-carbon Economy: Business Risks and Opportunities[J].World Environment, 2008, (6):60-62.]

[2]潘家华,陈迎,庄贵阳,等. 2008-2009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分析与展望[M]// 王伟光,郑国光. 2009气候变化绿皮书.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38. [Pan Jiahua, Chen Ying, Zhuang Guiyang, et al. 2008-2009: The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in the World[M]//Wang Weiguang, Zheng Guoguang. Annual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 Actions:2009.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2009: 1-38.]

[3]姜克隽,苗韧,郑平,等. 气候变化与中国企业[R/OL].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 世界自然基金会, 2010 [2010-07-01]. 省略/wwfpress/publication/climate/ CCandCE.pdf. [Jiang Kejun, Miao Ren, Zheng Ping, et al. Climate Change and Chinese Enterprises [R/OL]. Beijing: China Entrepreneur Club, 2010 [2010-07-01]. 省略 /wwfpress/publication/climate/CCandCE.pdf.]

[4]商道纵横. 碳信息披露项目中国报告[R/OL]. 2010 [2010-12-01]. 省略 /new_theme4Detail.asp?ThemeID98&T4AR3&Page_ID13324. [SynTao-Sustainability Solutions. 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2010 China Report[R/OL]. 2010 [2010-12-01]. 省略 /new_theme4Detail.asp?ThemeID98&T4AR3&Page_ID13324.]

[5]Bord R J, Fisher A, O’Connor R E. Public Perceptions of Global Warming: United States an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J]. Climate Research, 1998,11:75-84.

[6]Steven R B. Comparative Public Opinion and Knowledge on Global Climatic Change and the Kyoto Protocol: The U.S. Versus the Worl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Policy, 2003, 23(10):106-131.

[7]Lorenzoni I, Nick E P. Public Views on Climate Change: European and USA Perspectives[J]. Climate Change, 2006,77(1-2):73-95.

[8]Lorenzoni I, Nicholson-Cole S, Whitmarsh L. Barriers Perceived to Engaging with Climate Change Among the UK Public and Their Policy Implications[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7,17(1):445-459.

[9]Jan C S, David E H,et al. Public Perception of Climate Change[J].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008,35(5):479-487.

[10] Sampei Y, Aoyagi-Usui M. Mass-media Coverage, Its Influence on Public Awareness of Climate-change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for Japan’s National Campaign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9, 19 (2):203-212.

[11]潘葳楠,余潇潇,潘根兴,等.大学生气候变化意识的一次调查: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 5(5): 304-307. [Pan Weinan. Yu Xiaoxiao. Pan Genxin,et al.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Global Climate Change Consciousness Am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s and Its Analysis: A Case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09, 5(5): 304-307.]

[12]Whitmarsh L, Seyfang G, O’Neill S. Public Engagement with Carbon and Climate Change: To What Extent Is the Public ‘Carbon Capable’?[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10,20(7):1-9.

[13]许光清,郭会珍,原阳阳,等.企业管理人员气候变化意识及影响因素分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1, 7(1): 59-64.[Xu Guangqing. Guo Huizhen. Yuan Yangyang. Dong Zhiyong.Evaluation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Climate Change Awareness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Personnel[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11, 7(1): 59-64.]

[14]徐冠华. 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几个重要问题[J]. 中国软科学,2006,(10):1-14.[Xu Guanhua. The Important Issues on Development of an Innovative Nation[J]. Chinese Soft Science, 2006,(10):1-14.]

[15]李俊峰. 发展好新能源产业,政府应该做什么?[J]. 绿叶, 2010,(8):9-14.[Li Junfeng. What Should the Government Do in Developing the New Energy Industry?[J]. Greenery, 2010, (8):9-14.]

[16]唐丁丁. 开展低碳产品认证,引领可持续消费[J]. 环境保护,2010,(16):32-34.[Tang Dingding. Developing Low-carbon Products Certification to Guide Sustainable Consumption[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0, (16):32-34.]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Climate Change Awareness

of Enterprises’ Management Personnel

XU Guang-qing1 DONG Zhi-yong2 GUO Ying2

(1.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