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机房一体化建设方案范文

机房一体化建设方案精选(九篇)

机房一体化建设方案

第1篇:机房一体化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房产档案 信息化 发展趋势 分步实施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房地产业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房产档案的数量急剧增加,档案的利用率也大幅度提高,传统以手工处理为主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愈来愈暴露出工作效率低下、信息共享困难等弊端,无法满足房产档案动态管理的需要,如何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手段与现代档案管理理念相融合,提高房产档案利用价值,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和不断改革创新,我们的档案管理已从传统目录式管理,逐步实现了数字化和电子化管理。

1.前瞻考虑,立足实际、顺应档案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1.1加速推进房产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前我区房产登记发证虽实现了计算机系统管理,但房产档案管理还采用了人工整理、纸质档案保存、人工查找与计算机检索并存的信息条结合目录管理方式,已落后形势发展要求。房地产管理部门唯有及时掌握房产档案信息,确保权属信息的真实安全,实现房产权属档案的数字化,才能真正行使好人民赋予的重责。因此,加速推进房产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建立起一套立足实际、完善、安全、快速的房产档案信息系统,是促进我区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1.2加速推进房产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近几年来,房地产业已发展成为我国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房地产管理部门在宏观经济发展和调控中的地位愈来愈突出,责任也愈来愈重大。房产档案经常地被查询、翻阅和复印,对档案原件人为的触摸污损和在静电复印过程中光照带来的危害及机械损伤,使得原件寿命大大减少,原件的有效保护和公众服务也迫使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加速推进。

1.3加速推进房产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艰巨性。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绝不是一个阶段性的工作,我们档案室现有库藏档案二十多万卷,如要建立与纸质档案(原件)一致、同步更新的电子文件复本,需构成海量存贮的房产权属电子档案数据库。通过计算机网络,支持房产交易、抵押、登记发证等业务的档案生成、电子化查询、档案调阅, 以及满足社会各界的档案电子化查询,需要我们将历史资料精心整合成可供利用的信息化资料,来不断满足规范管理,服务创新的需求。

2.分步实施,梯次推进,搭建技术先进,通用性强的档案管理信息平台

2.1全力以赴完善房产档案信息采集平台建设,实现档案信息数字化

为稳妥做好档案资料物理形态,符合信息化环境和目标的转化,我处与台州市房地产管理处一起研制开发出能充分体现房产档案原貌的数据采集整理、扫描录入的数字房产管理共享系统,通过整理录入至系统内,将实体档案案卷利用扫描仪进行图像采集扫描,对历史久远、不宜扫描的纸张采用数码相机拍摄,形成图像数据保存在计算机中,建立电子影像档案。实现图档有机结合,使档案信息组织形式发生本质变化,由原先的纸张上顺序的、线形的方式转变为计算机的直接的、网状的方式,使档案“数据仓库”丰实起来。

2.2稳步推进房产档案信息存储处理平台建设,实现档案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一体化

要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加强数据库建设,因为数据乃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信息资源之所在。我处数字房产综合信息数据库系统采用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和Client/Serever(客户/服务器)相结合的模式,分三层体系架构,分别建立产权产籍综合业务数据库、实物影像数据库、政务综合数据库及图形数据库。

房产档案管理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数码成像技术,采用数码影像为基础的全数字化档案管理、集中管理体系下的档案网络化管理手段,实现档案影像信息共享,无纸化的办公体系。设有档案日常入库、档案录入管理、档案利用管理、档案查档管理、档案注销管理、档案后期维护、虚拟库房管理等七大模块,通过该系统,把档案管理所有业务全部纳入了微机管理。系统采用简洁的单窗口方式,人性化设计的人机交互界面,避免用户纠缠在多窗口中,易于档案工作人员更能轻松地掌握和维护,使我们的档案信息化系统软件应用得心应手,充分发挥出管理数据库的强大功能。

2.3严密布局房产档案信息传输平台建设,实现档案信息网络化

第2篇:机房一体化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档案管理;信息化;要求

所谓的房地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就是指利用计算机对房地产档案信息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技术因具有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储存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虽然目前房地产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已经成熟,但在网络化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只有科学的将档案管理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理念相结合,发展计算机的数据处理优势,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

1.房地产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1.1房地产档案信息化是档案保存特殊性的必要要求

房地产档案是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法律规定代表国家对房地产所有权进行登记,确认和规范的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因此房地产档案需长期保存,且具有唯一性,它的管理和保存都有着特殊的专业要求。而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对提高存储环境要求较高,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保管经费,避免可能造成纸张受潮,虫蛀以及火灾等灾害。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实现科学管理档案信息资源的关键条件。

1.2房地产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房地产档案管理自身特点所决定的

一是房地产档案管理的动态化要求必须实行信息管理。众所周知,房地产档案与其他门类的档案相比,由于房地产所有权的变更和房地产本身性质的变更,它具有较明显的动态性,对其管理也要动态化,信息化管理可以实时对信息进行更新。二是房地产档案利用的高频性要求必须实行信息化管理。房地产档案面对千家万户,日常的查阅率很高,这也要求房地产档案管理必须信息化。

1.3房地产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必然要求

档案管理人员手工整编、管理、提供利用、工作量大、效率低,费时费力。实行信息化后,档案管理达到自动化,实时化,网络化。数据只需一次录入即可在档案管理内部进行数据共享,可以方便的打印各类相关信息,管理人员可以从模糊查询、组合查询、分类查询出需要的档案信息。档案库中的信息需要统计,可由计算机处理,提高了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

2.房地产档案信息化管理要求

2.1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1)档案信息资源可分为目录数据、原数据、对象数据。可通过编写接口程序从房地产业务系统中接受目录数据和原数据;还可以对纸质档案进行数据化扫描,采集对象数据,将对象数据经过条码设别后自动上载到文件服务器的相应位置,与目录数据和原数据关联存储。

(2)建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完善档案收集、检索系统,以便于方便查阅。通过扫描仪、数码相机将有关资料输入房地产档案系统,建立起完备的数据库。由于房产抵押、交易的不同业务特点,要求了检索系统的多角度。

2.2建立数字化房地产档案馆,实现资源共享

建立数字化档案馆,一是要建立档案信息数据化,应建立馆藏档案的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二是要实现档案全文数字化,这是建立数字档案的基础。三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建立多种形式的档案信息体系,根据档案信息,可以做多方面的研究和编研。

2.3提高房地产管理体系的安全性

系统的安全性是指保护系统硬件和软件系统免遭人为破坏和病毒侵害。系统的安全问题包括:保密、档案数据安全、系统运行的安全。档案管理部门要严格把握用户的使用权限,相应部门只能存取相关的数据,对于核心数据库采用“集中管理、分散使用”的方法。所有用户的访问权限,都要在档案管理部门申请。

3.房地产档案信息化建设需遵循的原则

3.1 便捷性

随着城市房地产交易的日趋火爆,对房地产档案的查阅要求也日益增多,因此,房地产档案管理系统首先应做到满足日常查阅的各项要求,遵循快捷、准确、方便、易操作的原则,以方便广大用户。

3.2 系统性

房地产档案管理与房产权属登记管理同属房地产管理部门的两个职能,如何将这两部分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效率,是房地产档案管理系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房产权属登记的现代化是房地产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在房地产产权交易的管理中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对房地产产权登记的收件、初审、复审、审批、发证和财务结算实现现代化的管理,使产权登记过程中收集产生的各种证明直接登记进录入计算机,再利用其强大的分类组合、检索、调阅、复查功能来建立完善的房地产档案管理系统。

3.3 规范性

要订立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贯彻始终,以指导具体工作的实施。诸如不同档案的扫描方式、每份档案的扫描内容、扫描好在电脑中的保存格式等,这对以后提供利用的效率和准确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4 安全性

计算机网络管理带来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也对其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做好服务器机房的配置,防火、防雷措施到位;订立详尽的责任制度、安全保密制度;完善权限分级体系,设置网络防火墙,定期进行数据备份,防止数据信息损失;做好防病毒工作等。只有保证系统的安全顺利进行,房地产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4.房地产档案信息化管理实施方法

4.1提高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要建立完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首先要充分认识加快房地产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内容的多样化、档案载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计算机、多媒体、光盘以及缩微技术等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已不适应时代的变革,我们应认识到,以计算机及档案管理软件等管理应用为主,利用计算机、缩微机、扫描仪甚至互联网等对档案进行检索、存储和管理,是档案管理手段发展的必然趋势。房地产档案信息化是现代社会进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房地产档案作为社会信息业的组成部分也必须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否则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运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手段来开发房地产档案信息资源,必将极大地提高档案资源的开发能力和利用效率,使房地产档案管理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促进房地产

4.2 加强档案现代化管理,建立健全房地产档案管理体系

笔者认为,加强对现代化管理的理解,建立健全房地产档案资料,首先要加强对现代化管理的思想认识,让档案管理人员充分理解房地产管理的内涵。其次在加强理解的同时,还要根据社会需求以及社会实际,真正落实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和规范的管理工作,以使得房地产档案充分发挥其社会价值。

4.3 做好档案的编研工作

档案工作必须按照编研工作的原则要求,以需求为核心,以服务为主题,不断地、及时地对档案史料进行选材、鉴别、考证、加工、整理。要根据不同的编研内容,把分散的资料,按照利用规律有机地编制起来,以利于档案资料源的开发利用。

4.4 加强人才队伍培养

房地产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和房地产档案工作者科技素质密不可分。房地产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中之重就是要有一支即精通房地产管理业务又熟悉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主体的专业队伍。因此,具有理论、文化、科学技术等多学科、多领域知识是信息化时代对房地产档案工作人员的要求。一方面,大力提高房地产档案工作者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一方面是要全面系统的掌握档案信息技术知识,掌握计算机技术操作技能。同时还要掌握好传统档案的数字化处理技术,学会利用计算机网络档案信息,实现电子档案的网络归档。为了提高房地产档案管理人员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同时还要创造条件让他们走出去学习先进地区的档案管理经验。

4.5 加强各系统部门间的协作效能

在房地产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要从全盘考虑。一是要制定统一技术规范,为的是让各相关的系统和部门能实现资源共享奠定基础。二是要拓宽房地产档案数据的采集面。让尽可能多的相关机构、协作部门的数据汇成房地产档案管理所需的信息流。三是要实现部门系统间的数据交互。实现同类业务信息一致共享。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完美,房地产档案信息化管理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实现真正的无纸化办公,人们对房地产信息的查询、调阅以及房地产的交易将更加方便快捷,房地产档案管理人员以及广大的人民群众也都将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真正实惠。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产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和科学管理方法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的有机结合,是新形势下房地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做好房地产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档案资源的开发能力和利用效率,还可大大减少了房产管理工作人员的投入,降低了联系渠道的费用支出,为房地产档案管理做贡献。

参考文献:

第3篇:机房一体化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封闭式高层气化厂房;通风方案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1引言

气化厂房属于甲类厂房,厂房内的工艺生产合成气中含有CO、H2等燃易爆气体,一般为敞开式框架建筑,但在北方严寒地区,由于冬季室外温度很低,为满足项目安全生产及工艺竖向操作的要求,很多厂房设计成全封闭式高层甲类厂房;为保证厂房的安全生产及事故状态有害气体的及时排放需设置机械通风,由于有害气体(CO、H2等)要求通风换气量大且对风口布置有较高要求的特点,合理的通风方案对于建筑层高及工程造价有较大的影响。

1.2工程概况

本气化厂房为封闭式厂房,位于北方严寒地区;厂房主体结构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四周采用夹心彩钢板围护,建筑占地面积约3500m2,总建筑面约为15660m2,共10层,建筑高度63m。气化厂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主要含有CO和H2以及少量的H2S、CH4等易燃易爆气体。

1.3通风换气量的确定

根据《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简称《化工暖规》)HGT20698-2009第5.1.6条规定:“稀释通风量应根据有害物质的放散量和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容许浓度,按本规范附录B计算确定。当缺乏计算数据时,按照规范附录C、D换气次数进行计算”。

由于大多数情况下,有害气体的释放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有害气体全面通风量通常是按照换气次数确定的,其排风量计算公式如下:

G= n.V = n.S.h (1.3-1)

式中:

G:全面通风量,m3/h

n: 换气次数,次/h

V:房间的体积,m3

S: 房间的面积,m2

h:房间的高度,m

由于主要有害气体为CO和H2,根据上述规范附录查得换气次数如下:

表1放散化学物质车间的换气次数

根据《化工暖规》第5.6.3条的规定:“事故通风,宜根据工艺通风设计要求计算确定,但换气次数不应该小于每小时12次/h的换气量”。

综合上述因素,厂房通风量按15次/h考虑,由于H2的密度比空气轻而CO的密度比空气重,考虑到气化厂房为生产热车间,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简称《暖规》)GB50019-2003第5.3.11条的规定综合考虑,厂房各层均设置上下排风,上排2/3即换气次数10次,下排1/3即换气次数5次/h。

1.4排风气流组织方案

建筑物全面通风吸风口的布置在《化工暖规》5.6.1强制条文规定:“ 1)用于排除氢气与空气混合物时,吸风口上缘至顶棚平面或屋顶的距离不大于0.1m;2)位于房间下部区域的吸风口,其下缘至地板间距不大于0.3m;3)因建筑结构造成有爆炸危险气体排出的死角处,应设置导流设施”。在实际设计中,结构最小的次梁一般都有0.3m高,此外纵横交错的主次梁将房间分隔为若干个#型的空间,如何满足规范要求避免气流死角同时最大限度的节省投资费用是实际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之一。

1.4.1方案一

为满足规范对排风口及排风量的要求,按照常规做法:由1.3节确定的总排风量G(Gs+Gx)上下排风,上排2/3(Gs)即换气次数10次,下排1/3(Gx)即换气次数5次/h。

Gs=10.S.h(1.4-1)

Gx= 5.S.h(1.4-2)

式中:

Gs:上部排风量,m3/h

Gx:上部排风量,m3/h

S :各层房间面积,m2

h :各楼层高度,m

图 1.4-1图 1.4-2

风口布置见上图1.4-1:下部排风量Gx由直接安装在每层外墙下部的下排风机承担,吸风口下缘距室内地面距离小于0.3m即可;上部排风量Gs由上排风机承担,通过风管连接,在建筑结构每个#型空间区域内设置吸风口,且吸风口上缘距楼板间距小于0.1m。

此方案为通风的常规做法,但对于本项目不是很合理。由于排风量很大,导致风管的断面很大,通过实际计算风管干管的断面高度需要0.6m~0.8m。故建筑层高需考虑风管至少600mm的安装高度,否则由于建筑层高的限制以及工艺配管的空间要求,风管布置很难避让工艺管道,而楼层增加600mm以上的高度对高层甲类厂房来讲无疑会增加工程费用。

1.4.2方案二[4]

方案二主要通过对上述方案一的优化得出的(见图1.4-2):假设在房间上部设一分界界面(假想分界面),其标高与主梁底标高齐平,将方案一中的上部排风量Gs分成两部分(Gss和Gsx):Gss为假想分界面以上部分的排风量,通过风管连接风机承担,风管支管在每个#型空间区域内设置吸风口,且吸风口上缘距楼板间距小于0.1m;Gsx为分界面以下部分的排风量,该部分排风量由布置在主梁底的外墙风机承担,风机不接风管。下部排风量Gx与方案一相同,由布置在外墙下部的下排风机承担,吸风口下缘距室内地面距离小于0.3m即可。

此方案为在方案一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并满足了规范对排风口及排风量的要求。由于风管承担假想界面以上部分的通风,故使得风管断面高度降低,降低了风管的安装空间及对建筑层高的要求;相对于方案一,建筑层高下降、节省了部分工程投资费用,但风管干管断面高度仍需要0.3m~0.4m。

1.4.3方案三

考虑到H2密度极轻且气化厂房为热车间,能形成稳定的上升气流,在对比分析方案一、方案二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一种可行的优化通风设计方案简化通风系统:在各个主次梁围成的#型区域的四个角落分别设置一个300mX300m或200mX200m的栅格,这样避免了#型区域的气流死角,从而使气流上下贯通,同时在屋顶设置屋顶风机。房间下部排风量Gx仍然由布置在外墙下部的下排风机承担,吸风口下缘距室内地面距离小于0.3m即可。上部排风Gs与方案二类似分为两部分(Gss和Gsx),即假想分界面以上和假想分界面以下两部分。假想分界面以下部分仍由各层布置在外墙主梁底的轴流风机承担,而屋顶风机承担所有楼层假想分界面以上区域的排风量(见图1.4-3)。

此方案保证通风量的同时避免了气流死角,也可以较好的满足规范对风口的,对建筑层高无其它增加,大大节约了工程费用。

图 1.4-3

结语

封闭式高层气化厂房通风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厂房的生产安全及工程投资费用,笔者结合几种不同的通风方案,提出一种可行的优化通风设计方案简化通风系统,减弱对建筑层高的要求,可有效的节省投资,但需与土建专业密切沟通与配合,对其它类似项目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另外通风方案需经有关消防部门审批。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GB50016-2006

[2]、《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HGT20698-2009

[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GB50019-2003

第4篇:机房一体化建设方案范文

一、档案库房管理的现代化建设重要性

档案库房现代化建设是要将单位员工与单位各种资料转化为电子文档进行有效地管理与应用,建立完备的档案资料数据库,同时,建立具有现代化管理手段的档案储存和保护的库房。随着新兴技术在各个领域快速发展与进步,档案管理中也逐渐运用到现代化技术,并逐渐不断推广。档案库房的现代化管理要求利用计算机处理来做好档案的保管工作,利用现代化设备来保护各种档案资料,通过计算机网络和系统方便档案利用者查阅各种信息资源。档案库房管理的现代化不但能够提高档案库房管理的安全性能,还能节约人力物力,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延长实体档案的生命。

二、档案库房管理现代化建设的策略

(一)提高档案管理建设目标,完善库房管理制度。档案库房现代化建设,要目标明确,科学规划,有序推进。规划要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档案库房管理现代化的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注重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实用性与灵活性,推动档案库房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要“以人为本”,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就必须不断提高档案人员的职业技能,加强档案人员培训,让其了解和知晓现代档案库房管理的最新模式。

完善档案管理相关制度,是提高档案库房管理水平和确保档案资料安全的必要保证。通过制度的完善和制定,明确库房保管档案的范围,制定库房建设的技术标准,强化档案资料进出库房登记管理制度,最大程度保证实体档案的安全,电子档案数据的安全。

(二)运用现代化手段武装实体档案库房。档案库房要具备防火、防火、防光等十防要求,在硬件上让档案库房具有这样防护条件的同时,还要利用现代化的手段让库房具有现代化意义的十防要求。一是选用电动化档案装具,电动密集架。随着库存档案数量的增加,保存档案的密集架的数量也会越来越来多,越来越重,为减轻库房管理人员工作量,方便借阅,建议安装电动密集架,并与电子标签系统配合,实现电脑系统查找到档案同时可自动打开档案所在密集架的位置。二是恒温恒湿消毒一体的设备保证库房的温度湿度,在档案库房里安装摄像头、温度传感器以及湿度传感器等设备,这样设备通过网络实时传输到值班室的监控屏幕上,档案库房管理人员可以随时监控到库房中的情况。同时利用数据处理系统处理各种传感器传输回来的数据,并在数据处理程序中设定相关温度、湿度等预警值,超出预警值就发出信号提醒档案管理人员,这样工作人员就能及时采取措施,实现档案库房的自动化管理。三是选择合适的消防设备。随着消防技术的进步,档案库房里的消防设备也越来越现代化、自动化。灭火介质也在不断变化,从当初的气态二氧化碳,到七氟炳烷,再到目前正在大力推广的雾化水,具体介质的选择也要根据库房实际情况而定。四是运用监控门禁设备做好防盗工作。利用门禁系统实现电子指纹开关门及远程开关门,通过授权只有相应权限的人员才可以进出库房,同时安装相应的监控设备,实时监控库房情况,记录相关人员的进出情况。

(三)建设并行的现代化电子资料库。为方便工作人员和档案利用者检索需要的资料,促进信息资料的有效利用,建设一个和实体档案库房并存的现代化电子资料库必不可少。通过对实体档案的电子化、信息化,将实体档案资料电子数据录入专用管理系统,储存持有的档案硬盘矩阵中,相关人员可以通过档案软件登录网页界面查询当前档案库房中资料的情况,包括是否在库房中以及何时归还等;而档案库房管理人员可以及时查阅某种资料被何人借走以及当事人借阅记录等,这样通过设置查看权限保护个人隐私等。建立完备的档案资料数据库,这样有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相比依靠纸质文档保存资料更有利于进行资料检索,而且节约时间与资金。

第5篇:机房一体化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0.引言

房地产档案记录着房地产管理活动中有保存价值的各种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房地产信息化档案能在国家的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在统一规划、组织下,应用信息技术来对房地产档案进行管理的一种方法。房地产档案管理也应该与时俱进地走在信息化发展的前沿,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顺应时代潮流,我们必须借助于信息化的手段,不断推进房地产档案的科学化管理。

1.什么是房地产档案信息化

1.1房地产档案信息化的定义

房地产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在工作中自然形成的,并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房地产档案涉及土地、规划、监测、城建、水电气供应、消防等单位或部门,从立项、批复、招(投)标、设计、开工到竣工,凡是有数据、文字材料、表格、图纸、照片、U盘、光盘、硬盘等存储形式的都属于这个范畴。房地产档案管理不仅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还对房产的交易、转让、过户等进行动静结合的管理。

房地产档案信息化是利用计算机对档案进行扫描、数据化、多媒体化、多介质化存储技的过程,是通过图形、文字、图像等形式,把档案转化为数字化格式加以存储,并通过网络实现联结、管理、利用,最终实现资源共享的一个过程。

1.2如何认识房地产档案信息化的优势

相对于传统的房地产档案,信息化下的房地产档案具有信息存储节约空间、容易保存、使用快捷、方便等明显优势,特别是结合现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信息化的房地产档案使得工作效率明显提升,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借此可以彻底改变传统的工作和服务方式。同时,计算机等现代化设施的普及应用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房地产档案管理信息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行业发展所需和百姓的需求。

2.房地产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要点

房地产档案管理要实现信息化,就要达到“可见即可得”“立等可取”“快速查询比对筛选”等有别于传统档案的特点。在实际建设中,并不是把计算机等硬件设施和网络准备好就能实现。在整个系统的建设中,必须实现以下三个要求:

2.1档案的数字化

要实现房地产档案信息化,首先必须把现存的各类房地产档案转化为数字化信息格式,用能被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形式加以输入。待全部的档案被数字化后,就能够形成信息数据库,并相应建成信息管理系统,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类、组卷、贮存,变传统的手工调阅为计算机查阅。

2.2信息传输的网络化

房地产档案信息化简单地说,就是应用计算机组建的网络进行信息交流、传递、资源共享,使房地产档案所承载的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远程传输,使异地调阅成为可能。在房产管理部门、开发商和中介及百姓之间构建起一座交流平台,更加有效地发挥好房地产档案的作用。

2.3应用更加智能化

实现了档案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化后,第三考虑的就是应用,即如何方便于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乃至政府决策,方便于相关行业使用,方便于百姓使用。这就要靠现代化设备和数据库、网络技术,实现档案信息通过网上智能化浏览、检索、咨询甚至是人机、人人互动沟通。这才是房地产档案信息化的主要目的,也是其重要标志。而完美实现这些,需要高质量的硬件设施,需要完善的管理,需要完美的软件编制管理,这样才能体现房地产档案信息化的“便捷”优势。同时,这一点也是房地产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难点,需要建设者有强大的综合实力和持续的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

3.房地产档案信息化的必要性

房地产档案信息化是时代所需。当前,我国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提出推进城镇化建设,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房地产行业也成为重要的支点。而从百姓角度讲,“住”的问题是当前社会的焦点问题。就某省份而言,部级综改区的实施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对房地产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出了硬性要求。随着人口的增加、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发展、百姓对住房的刚性需求,都对房地产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强烈要求。这是挑战也是机遇,房地产档案信息化建设也因此步入快车道。

3.1房地产档案信息化是行业发展的需要

当前中国房地产业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之一,因此,房地产档案也必然属于国家的重要信息资源。放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各个行业无不融入现代化信息技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势不可挡地冲击和推动着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在这场信息技术革命中,房地产档案必须信息化,管理实现电子化、网络化,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

3.2房地产档案信息化是社会进步的需求

房地产档案在房地产交易、权属登记、法律仲裁、房屋拆迁、城市规划、物业管理、住房改革、史迹考证、城市建设等工作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城建的发展、政策的调整、市场的活跃及权属登记量的骤增,房地产档案急剧增加,调用频率也日渐加快,服务范围和内容不断扩大,传统的手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大发展的需要。只有迅速实现档案信息化,才能够将管理水平、工作质量上一个大台阶,更方便、快捷地为社会群众提供有效、准确的查询检索,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第6篇:机房一体化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营销体系;房屋建筑设计;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建筑项目招投标体制下,建筑设计机构不仅需要在技术层面获得客户的青睐,还须在市场营销范畴下建立起前期接触机制。似乎业界同行对此较为反感,但建立在偶然性大于必然性的竞标背景下,惟有加强前期沟通与接触,才能深化客户对该设计方案的理解。毕竟,与采购专用性资产不同的是,这里的客户往往并不是业界专家,其更像是执行资本运作的人格化代表。

所谓“营销体系”可以理解为,营销活动所依次经历的各个环节的总合。以4PS为代表的营销体系,分别经历了产品选择、价格制定、渠道建立、促销构建等四个环节。然而,就房屋建筑设计本身来看,其无法完全依照上述4个环节开展营销活动。理由在于,其作为高端服务型产品无法通过调研来确定产品形态和价格;同时,设计方案的专用性也使得分销渠道成为多余,且更不需要促销的参与。

为此,如何建立营销体系与房屋建筑设计的适应性模式,便成为本文将要讨论的问题。

一、对房屋建筑设计的技术环境分析

本文不打算讨论建筑设计的具体技术流程,而是假设技术具有可行性的前提下,聚焦于技术环境分析。具体包括: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三个方面。

(一)经济环境分析

这里以建筑结构设计为考察对象。众所周知,房屋建筑设计不仅须满足客户对建筑项目的功能要求,也须控制在一定的造价之内。因此,后者便构成了技术环境中的经济因素。从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对房地产开发的价值取向,都使得客户对于项目造价更为敏感。当然,在造价控制下将能在一定程度上维系正常的资金投入,但造价概算仍然基于房屋建筑设计图纸而进行的。实践表明,诸多由国家设计院所转型而来的设计机构,似乎相对更关注内部结构的合理性,而弱化了对项目造价的考虑。

(二)社会环境分析

如果说以上技术的经济环境须在“工具理性”的驱动下来适应,那么建筑设计的社会环境则需要与当地人文环境相匹配。上文已经指出,客户方一般并不是建筑设计业内的专家,其只是从概念出发给出房屋的一般构想。此时,设计机构则需要在多元目标导向下给予满足。因此,充分考虑当地的社会人文环境,并在房屋的功能定位上最大化的满足当地民众或商家的使用偏好,这种设计方案才能获得客户青睐。而目前在这个方面更多的体现为,设计机构把设计理念强加给了 当地民众。

(三)自然环境分析

这里的自然环境也可以称作自然生态环境。其对于房屋建筑设计而言,不仅关于它的室内朝向,还关注于它的整体结构设计能否与自然环境形成共生效果。如,根据不规则的土地表面形态合理设计房屋结构,以及根据当地地质结构科学设计承重结构等。

以上三个方面的环境分析说明,如何通过营销体系的适应性建构来逐一满足它们,将最终决定营销体系的适应性程度。

二、技术环境对营销体系的要求

遵循营销体系的本质特征,将产品选择、营销组合、公共关系等三个方面引入到房屋建筑设计中来。那么技术环境对它们的要求,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产品选择的要求

作为专用性很强的房屋建筑建设方案,一般植根于客户方所给出的基本要求之中。在此基础上针对产品选择的要求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环境适应性要求。简单而言,这里的适应性要求便是成本造价控制要求。在造价控制的基础上,再来努力寻求与客户实际需求间的契合态势。实践表明,客户选择方案时的往往更关注方案的建设周期、造价和功能优势。

2.社会环境适应性要求。特别对于涉外房屋建筑设计中,对于社会环境的适应性更为关注。如,针对东南亚、中东国家民众多建设的房屋建筑,对于房间的功能定位应展开市场调研。

3.自然环境适应性要求。关于这一点,一般不构成房屋建筑设计机构的难题。但在竞标中的方案陈述环节应突出本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共生效应。

(二)对营销组合的要求

若要使客户青睐本机构的房屋建筑方案,还应使客户感觉到方案具有增值效果。所谓“增值效果”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方案不仅能够满足客户的基本要求,且其所释放的功能定位形成了外部性效应。这时,我们把它称为营销组合。由此可见,其仍然依赖于在设计方面的构思,而不是传统意识上的产品组合。

(三)对公共关系的要求

从营销体系的构成上看,公共关系构成了6PS中的一个要素。与客户关系管理不同,公共关系不仅包括与客户的关系,还包括与各类媒介、政府的关系。不难看出,对于诸多从事房屋建筑设计的机构来说,在公共关系的把握上呈现出明显的软肋。为此,设计机构应通过广告宣传、建筑实物展示等途径夯实以上能力。

以上三个方面的要求,就为下文的模式构建提供了路径指向。

三、要求驱动下的适应性模式构建

这里并不讨论营销体系的具体构建,并且在“要求”部分已经对此进行了一定的讨论。这里主要关注于,如何在建筑设计机构内部形成营销适应性的土壤,以及如何从企业行为中去满足这一点。为此,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将营销观念植入机构文化中

首先应在能源机构塑造产品营销的文化氛围,特别对于“客户关系管理”要素更是文化营造的重点。从具体的实施步骤来看,可以遵循这样的环节:(1)机构管理层根据产品营销的适应性要求,提炼出核心价值观;(2)通过仪式、树立标杆,以及绩效考核等方式推动这一核心价值观;(3)在员工岗位培训内容中,增强营销观念培育的权重。

(二)跟踪当地城市的发展动态

房屋建筑设计产品营销的目的存在着社会效益性,因此机构管理者应组建专门团队,密切跟踪城市的发展动态。动态方面着重掌握开发区的建设状况、城市范围拓展的方向、城市社会人文环境的具体情况等。通过主动掌握情况,从而在建筑方案设计上努力与城市发展同步。

(三)与当地政府、民众保持良好的沟通

政府作为管理当地各项事业的实体,必然影响到客户在房地产领域的开发状况。建立与政府良好的沟通关系,不仅能改善政府对自身的态度,还将借助政府的引见来获得客户的重视从而获得经济收益。因此,建筑设计机构在遵循低碳发展的同时,还应根据政府的目标导向,在社会和自然环境适应性上针对地方房地产发展规划进行整体设计理念调整。与民众的沟通则在于,强化他们多本机构项目设计上的认可度,从而营造出有利于我方的舆论环境。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第7篇:机房一体化建设方案范文

一、档案保管保护工作的现状

国家历来都十分重视档案安全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经过各级档案部门的共同努力,档案保管保护条件日益改善,确保了档案的完整与安全。随着档案“两个体系”建设的不断加强,档案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档案信息资源不断丰富,档案载体也不断增多,受环境、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档案保管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加强国家综合档案馆、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2005年7月20日,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相关部委核准备案,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了湖南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地方标准。近年来,湖南省各级各部门把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作为依法推进档案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档案保管保护条件得到了大大改善,发生了质的飞跃。全市各地都建立了档案馆,绝大多数部门和单位安排了档案工作用房,现代化的档案保管保护水平日趋提高。邵东、城步县已经新建了高标准、多功能的档案馆,武冈市、绥宁和洞口县新档案馆建设正在筹建之中;不少的市(县市区)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新建办公楼时,基本上能规划、设计好档案工作用房。同时,档案库房的保管保护设施设备明显改善,省特级档案馆室都安装了铁门、铁窗和档案密集架,配备了去湿机、空调、温湿度自动控制仪、防磁柜、防火防盗自动报警系统,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很高。但是,从总体来看,全市各级档案部门的档案保管保护工作水平还很不平衡,少数地方、单位的档案保管保护条件令人担忧。比如,市本级的两个国家综合档案馆均是危房;少数单位没有安排档案工作用房,档案分散管理,任意堆放;极少数单位档案库房的档案保管保护设施设备几乎没有,安全隐患较大;有的单位档案库房的有毒有害气体污染严重;个别单位没有安排档案工作人员,使得档案工作无人问津。

二、改善档案保管保护条件的对策

1.努力争取新建档案馆室。“十一五”期间,党和国家对档案工作非常重视,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大力支持下,启动实施了中西部地区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2010年中央投资6亿元,补助203个档案馆建设;并计划在“十二五”期间继续补助1209个档案馆建设,至“十三五”期间,国家计划将共投资补助2066个中西部地区县级档案馆建设。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档案馆建设的最大一笔专项投入。该项目的实施,将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县级档案馆现状,为档案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提供切实保障,使档案事业发展水平跨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们应该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档案管理条件,更好地满足档案安全保管与公共服务的需要。同时,抓住行政中心搬迁的有利时机,按照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档案室库房建设的通知》要求,科学规划好、建设好档案工作用房,配备好档案保管保护的设施设备。

2.抓住创建文明城市的机遇,改善档案保管保护条件。2004年底,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通知》,正式确定将国家各级档案馆建设列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规定,凡申报“全国文明城市”的,其城市国家档案馆建设必须达到相应的等级标准。中央文明委出台的《测评体系》和国家档案局制定的《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办法》、《测评细则》,为地方档案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新的制度安排,是档案事业发展难得的机遇。全国各地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中开展创建部级档案馆活动,已成为档案工作的一大亮点。抓住这一机遇,乘着创建活动的东风,乘势而上,大力加强档案硬件建设,努力改善档案保管保护条件。

3.加大档案保管保护工作的投入力度。《档案法》第十三条规定:“各级各类档案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应当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便于对档案的利用;配置必要的设施,确保档案的安全;采用先进技术,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将档案保管保护经费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和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经费预算,为安全有效地保管保护好档案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4.构建科学配套、务实管用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要加强管理、确保安全,必须建立科学配套、务实管用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同时狠抓制度执行。在档案保管保护方面,建立健全档案库房管理、档案室安全保卫等一系列档案管理制度,严格按章行事。

5.培养档案裱糊修复人才,提高档案人员综合素质。档案裱糊修复技术是档案保护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档案的保管和利用过程中,由于受理化因素和有害生物等的影响,使各种档案制成材料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为了使这些破损档案恢复原貌,继续发挥作用,必须对破损档案进行修复。而我市精通档案修复技术的人才奇缺,因此急需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以便更好地保管保护好急需抢救的重点档案。

第8篇:机房一体化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房屋产权档案;信息化管理;特点;策略

房屋产权是房屋所有者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享有房屋的所有权益,是所有者对房屋的占有、使用、出租等的权利的总和。中国的民用住宅类的房屋的房产权有70年的期限,而商用的房屋的房产权只有40年的期限,到了时间政府就可以对房屋无偿收回。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中的民用住宅建筑越来越多,房屋产权变化的形式也是越来越多。根据我国的法律,房屋产权的获取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为普遍的是通过购买获得,就是说购买者以金钱的方式向房屋的产权所有者进行购买交易活动,然后办理相关的手续来获得房屋产权。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方式是建设获得,就是建设者投入一定的资金,所有的都自己进行规划建设,建成之后的房屋就是自己的,享有对房屋的所有权。当然,房屋产权的获得还有抵押获得、继承获得、受赠获得。比如说,某人向银行贷款,将房子作为抵押物,到期无法归还银行账务的时候,银行就对房屋享有所有权,有对其进行拍卖处理的权利。在我国的《继承法》中,房屋是可以作为继承物品的,所以当被继承人死后,房屋产权归其遗嘱继承人或法定继承人所有。

1、房屋产权档案的重要性

房屋产权档案是一种交易的原始数据资料,在我国有以下几个作用:

第一,解决纠纷和查处的有效资料。随着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商品房越来越多,房屋交易也越来越多,这样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一些房产纠纷事件。人们法律意识的逐渐增强,维权意识也在增强,在房产纠纷事件中,房产档案作为最原始的数据资料,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促进纠纷事件的快速解决。在越来越昌盛的今天,在查处是需要对官员的名下房产进行调查,房产档案就可以知道这房子是通过什么手段获取,进而查处是否有的行为。

第二,促进城市中棚户区的改造。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优化城市环境的大潮下,对于成为边缘的棚户区的改造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一个方向。对棚户区进行拆迁改造,既能扩大城市规模,又能美化城市环境。但是拆迁改造的过程中又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说:拆迁改造的范围多大,如何跟当地居民进行协调进行拆迁改造。在这一过程中,房屋产权档案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政府拆迁就需要对当地居民做出补偿,而补偿是要依据房屋产权的,房屋产权档案在这时就又成为了原始的资料数据。

2、房屋产权档案的管理特点

2.1产权形式的变化复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事业的快速发展,房屋产权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以前的住宅类房屋产权是全民、集体、私人所有这三种形式,而今天,可以分为(l)国家所有住宅;(2)劳动群众集体所有住宅;(3)公民私人所有住宅;(4)其他经济组织(如中外合资企业等)所有住宅。也就是说,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多了合资、外资、经济适用房等形式的产权所有制。产权形式的变化要求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要跟上步伐,对于新出现的产权形式要纳入到相关的法律体制中去,进行规范的管理。

2.2产权形式变化的速度加快

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日益活跃,房产所有权也是在不断的变更之中,前文提到的房屋产权获取的五种方式是目前产权变化的主要方式。在城市中,尤其是一线城市中,想要买一套房是非常不容易的,房价居高不下,这种形势又使得房屋出租、二手房的交易市场非常活跃,房子的买卖、租赁使得产权形式的变化速度加快。房地产的活跃使得房屋产权档案的管理工作越来越多,分类也越来越细。

2.3房屋产权档案的管理专业性强、利用率高

房屋产权档案的管理非常重要,而相关的法律法规又特别多,所有的行为都必须在相应的法律下进行,所以管理起来更加的专业,对于管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利用率高就体现在房产档案作为最原始的数据资料,在很多时候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就像前文中提到的协调房产纠纷、调查官员的、处理棚户区的补偿问题上。

3、房产档案信息化管理概述

计算机自出现到今天,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在快速的更新换代。计算机所拥有的存储、检索等是人无法企及的。在档案的管理上,许多行业都早已用计算机对档案进行存储、检索了。计算机技术使得存储量更大,占空间更小、检索利用起来更加方便。在房产档案的管理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早已深入人心,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房屋产权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开始在一步步的得到实现。

房产档案信息化就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将纸质的档案信息转化成电子信息存储到计算机中去,利用某些计算机软件,对这些信息进行有序的管理,实现资源的管理便利、利用率高。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使得房产档案管理得更加的方便,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房产档案信息化有以下的特点:

第一,档案资料存储的数字化。计算机语言与我们常用的语言是不一样的。房屋产权档案信息化就是将纸质的文字、图像、图形等转化成电子信息,计算机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识别这些信息,自动将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归档、存储、计算机可以存储的资料非常的多,这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人们需要这些信息时也能够快速的进行查阅利用,人们在查阅时需要耗费的精力更少了,工作效率更高了。

第二,档案传输的网络化。在互联网出现之前,远距离之间传递资料需要通过邮寄系统,这样的话时间就变长了,而且邮寄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损坏或丢失的情况。当互联网发展之后,人们之间传递信息可以在网络上进行,联网就可以进行信息资料的传递,还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加密信息,避免第三方截取信息。房产档案的信息化使得房产开发商、需求者、房产管理部门之间可以在网上获取相关的信息,交流更加方便,房产档案的价值更加明显,房产档案的利用率更高。

第三,检索的智能化。检索的智能化是在信息资料的数字化实现下衍生而来的,数字化实现了档案管理的便捷、分类、存储等,这是运用了计算机技术达到的,而人们在利用档案信息时,也是根据计算机技术,有着特定的程序,查阅检索更加的方便快捷。

4、房产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策略分析

在目前,我国房产档案信息化管理正在快速的发展中,信息化管理给房地产事业带来了活力,工作效率更高,但是目前我国房产档案信息化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信息化管理很大程度上依靠计算机技术,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水平,能够处理一些常见的计算机故障,这对管理人员无疑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管理既然是依托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不可能永远运转下去,它总是会出现一些故障、毛病,这就需要人们在日常管理中进行维护,管理人员要与时俱进,不断的学习创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职业能力。计算机技术是不断的发展的,在房产档案的管理上也需要跟进时代步伐,采用最新的技术手段,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和房产档案管理的更加方便快捷。

4.1提高思想认识

当前社会下房产档案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不重视房产档案信息化管理,对于房产档案

的管理也停留在传统的思想观念上。许多管理者并不接受信息化管理,他们不了解计算机技术,不认同互联网,这严重的影响到了房产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进程,所以要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房产档案信息化管理需要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设备,需要建设综合的网络,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没有资金所有的都只是纸上谈兵。提高大家的认识水平尤其是上级重要的管理者的认识水平,得到他们的支持,将信息化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建设房产档案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4.2提高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和职业素质

房产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依托计算机技术和设备的,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水平,能够对计算机出现的一些故障进行维护管理,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进行维护,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

房产档案管理人员要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不断的扩宽知识面,学习到更多的计算机技术,提高职业水平,在工作中运用先进的技术解决出现的一些问题。对于信息化系统不断的进行更新换代,促进信息化系统的更好更快速的运转。

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和职业素质的提高需要给予一定的压力,要进行绩效评估,运用一定的奖惩机制,让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促进他们自我提高、自我完善。

4.3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房产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依托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要实现系统的高效运转,必须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这需要引起上级领导的重视,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对信息化系统进行更新换代,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不断完善信息化系统,使得系统运行的效率更高,系统出现故障的情况更少,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

计算机技术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信息化系统也是要不断的发展变化,要与时俱进,不断的运用先进技术,提高系统的运作效率。

4.4做好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做的事,政府部门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房产档案信息化管理作出一些强制性的规定,促进各级部门进行规范管理。随着房产纠纷事件的增多,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做好制度建设,促进房产档案信息化关林的规范化。

5、结束语

房产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房产档案管理的革新,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目前在房产档案信息化管理上还存在很多问题,这需要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促进房产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王艳军.关于基层房屋产权档案的信息化管理问题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1 (03).

[2]肖迎霞.浅议房产档案信息化管理策略[J].华章,2013(06).

[3]郭福芝,李东艳.论新时期房屋产权档案管理人员应具有的几个意识[J].大庆社会科学,2005(04).

[4]陈勇.房产档案信息化管理探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04).

第9篇:机房一体化建设方案范文

1房屋建筑结构优化技术中应考虑的问题

在进行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时应考虑到优化技术所包含的各方面,分析房屋建筑结构优化技术中应考虑的问题。

1.1结构优化设计过程中的问题

应用房屋建筑结构优化技术以达到设计的最大化效果,将房屋建筑的安全性、功能性、美观实用性等考虑在内,运用优化技术设计出人们满意的房屋建筑结构。在整个的结构优化设计中,首先应对整个的房屋建筑结构进行分析,并运用优化技术对一些结构设计问题进行优化改进;其次将房屋建筑结构中的每个部分进行优化分析,并针对每个部分的特点进行改进;最后对房屋结构中的各部分进行细分,对细部结构、主体结构等进行细致化的优化分析,使得房屋建筑结构中的每个单位都能得到优化改进。

1.2基础结构设计中的问题

在进行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时,大多数工程师未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有个清楚的认识,只是根据建筑单位提供的基本地质资料和自己的经验进行基础结构的设计,从而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在对地基进行处理时,对于软弱地基,有些设计工程师也是凭借自己几年的工作经验进行施工,而且一般会选择比较低的施工成本来进行地基的换填工作,为充分考虑地基的承载能力。在进行地基结构设计时,未对基础结构的承载能力进行核算,从而导致房屋容易出现坍塌现象。

1.3框架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房屋结构设计人员,在进行框架结构设计时,对横向框架的设计给予了特殊的关注,从而忽略了纵向框架的结构设计。实际上,房屋建筑结构的承载力一般来源于水平和垂直两个方面。尤其是在进行房屋抗震设计时,框架结构需要分别计算出两个主轴方向的承载力,但是有些设计师却忽略了抗震因素,将纵向承载力按照普通的标准进行设计,从而导致房屋的承载能力大幅降低,安全性大大降低。

2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技术的应用

结构设计优化技术的应用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开发商的经济效益,也能更好地满足建筑用户的生产、生活需求,因而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技术的应用有其必要性。

2.1结构设计模型的优化

数学知识是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最基础的环节,在进行设计阶段,最好根据实际情况来建立数学模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结构设计总体进行优化,因此,结构设计模型优化的具体步骤如下:(1)合理的选择设计变量;(2)确定目标函数;(3)确定约束条件。

2.2结构设计优化方案

结构设计方案的优化属于非线性问题,其涉及到的约束条件和变量比较多。在进行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时,可以用无约束条件来替代有约束条件进行计算,具体的方法有拉氏乘子法、符合型法以及Powell等方法。在设定完结构设计时,要编制相应的运算程序即可获得结构设计的最优方案。

2.3概念设计优化技术应用

在应用优化技术时并不能完全依赖计算机的设计软件,而应将计算机的设计与人工设计相结合,充分发挥概念设计优化技术的效用。在建筑物的的各类材料进行优化选择时就应结合各类材料的优缺点,以人工的方式进行选择,在设计参数上,设计人员也应根据设计标准进行优化利用而不是依赖计算机的分析。因为计算机虽然能对各类数据进行计算设计但不能根据实际的建筑物需求设计出完全符合实际需要的结构设计方案,因此应灵活地运用计算机,将计算机技术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而最终的设计还是应由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来分析改进,合理运用概念设计优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

2.4具体情况的优化技术应用

安全性要求是建筑结构设计中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谈及建筑物的其他性能。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优化技术运用在于能最大化地减少成本的支出的同时提高房屋建筑各方面性能,增加房屋的安全性以及使用年限。增加建筑物的安全性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建筑物遭受外部作用的情况下仍能继续使用而不会危及到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概念设计优化技术增加建筑物的外部抵抗力,使建筑物在各类复杂的环境中都不会受到影响。而在这些外部因素影响中,地震这类不能具体预测时间地点的灾难性伤害是最大的,因此应通过优化建筑结构设计,利用优化技术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在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中最好将建筑物设计成对称的形状来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对称的设计形状能让建筑物承受的荷载均匀地作用在建筑物上还可以增加建筑物的延性减小建筑物的危险截面,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但在遇到高强度的地震时,建筑物的损伤也更大,但可以利用多层设防来防止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破坏,地震首先作用于次要的构件,而主要构件则能保持稳定性,因而主要构件能对次要构件起到保护作用,最终防止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破坏。

3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技术应用的注意要点

在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技术进行具体的应用时一定要注意一些容易忽略的要点,这样才能将优化技术应用到最理想的状态,增强建筑物各方面的性能。

3.1注意前期技术优化的应用

上文已提过前期中利用优化技术对结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设计的重要性,建筑物结构设计方案关系着后续工程的开展实施还影响着建筑物的经济效益,所以前期中对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可以减少后期一些不合理费用的支出也能使整个工程的开展按计划进行。在利用优化技术时注意在前期的结构设计方案中的使用,优化建筑物结构的设计方案,增加经济效益。

3.2结构细化中的合理应用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