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机房一体化建设范文

机房一体化建设精选(九篇)

机房一体化建设

第1篇:机房一体化建设范文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文化团体和卫生机构利用单位自用土地建设经济适用住房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8〕130号1998年9月18日)

通知

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科技部、教育部、文化部、卫生部《关于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文化团体和卫生机构利用单位自用土地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的若干意见》已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文化团体和卫生机构利用单位自用土地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的若干意见

(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科技部、教育部、文化部、卫生部、1998年9月10日)

全文

近年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解决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界职工的住房问题,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这些系统职工的住房困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精神,进一步改善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界职工的居住条件,现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文化团体和卫生机构利用单位自用土地为职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以下简称自建经济适用住房)提出如下意见:

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文化团体和卫生机构职工的住房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支持这些单位自建经济适用住房,使这些单位的职工住房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

二、对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文化团体和卫生机构自建经济适用住房,应执行下列政策:

(一)为本单位职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所用的自用土地仍保留原划拨土地使用权性质,申请用地变更登记,免收土地出让金;

(二)配套建设的经营性设施不得无偿划转给其他部门或单位;

(三)严格禁止摊派和无法律及行政法规依据的收费、集资;

(四)对经有批准权限部门批准的各种行政性收费,已经免征的,继续免征;未免征的,减半征收。

三、国有商业银行要采取措施,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文化团体和卫生机构自建经济适用住房,支持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界职工购买经济适用住房。

(一)对批准的自建经济适用住房(含校园内周转住房),只要项目具备开工建设条件,单位实际投入的自筹资金达到项目投资的20%,且已落实购房对象,国有商业银行可发放住房建设贷款;

(二)对购买本单位自建经济适用住房的职工,只要首付款达到购房款的30%,均可向国有商业银行申请个人住房抵押贷款;

(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文化团体和卫生机构的职工购买本单位的自建经济适用住房,国有商业银行可发放购房款70%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还贷期限最长不超过20年。

四、对已经实行住房公积金办法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文化团体和卫生机构,其职工购买单位自建经济适用住房,需要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在同等条件下应予优先安排。

五、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文化团体和卫生机构自建经济适用住房,应当按照房改政策向职工出售。

在当地房改货币化方案出台前开工、1999年底前竣工的自建经济适用住房,可以按《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4〕43号)规定的成本价向职工出售。

有条件的单位可以按《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规定的经济适用住房建造成本向职工出售并按当地房改货币化的规定向职工发放住房补贴。

六、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计划、建设、规划、土地、银行等部门要简化办事程序,积极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文化团体和卫生机构自建经济适用住房。

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文化团体和卫生机构自建经济适用住房成本费用的监控,做好对职工出售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指导工作。对违反国家价格政策的行为,要依法查处。

第2篇:机房一体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网络中心机房;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7-0018-03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任务,并对教育信息化做了总体部署。随着近年来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程度,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随之不断在扩充及更新,为高校信息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位置承载着这些不断提升的基础设施。一个专业的网络中心机房不仅需要集建筑、电气、安装及网络等多个专业技术于一体,更需要丰富的管理经验。机房的合理性、可扩展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信息化发展,关系到各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关系到校园网络的可靠运行及各类信息通讯畅通无阻,使信息化建设及发展更好的服务和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

1 高校网络中心基础设施建设

1.1 机房建设总体原则

中心机房是校园网的一个核心,承载着学院各信息基础平台(如教务系统、资产管理系统、财务系统、学工系统、财务系统等)的稳步运行,主控机房的建设首先要符合国家建设标准,空间上要有一定的冗余,同时要具有先进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特点。

(1)标准化建设

网络中心机房建设的各种指标及参数要依照国际及国家颁布的相关标准。(如《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95、《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等)

(2)可扩展性

网络中心机房的建设要可扩展。空间上要有一定的余量,中心机房使用的核心设备要考虑余量,便于扩容。

(3)安全性

网络中心机是各业务系统和校园网络环境的核心,建设时要多方面考虑其安全性,包括房间的布局,防火防盗,、设备的日常维护、硬件备份及冗余度、维护人员的安全使用及保密等等。

(4)智能化

中心机房设备繁杂,管理任务繁重,网络中心机房建立时要考虑可管理性及智能化,使中心机房的建设更加跟得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具有前瞻性。可以考虑远程监控系统、动力环境监控系统、集群系统、数字KVM,管理人员不需要进入机房就可以掌握中心机房的相关数据,进行智能化控制。

1.2 选址

就学校而言,网络中心机房应在建校初就要做好规划,一般选择独立的一幢楼或是低层作为学院的中心机房。网络主干光纤首先从校外敷设至学院中心机房,再由中心机房向各个楼宇发散铺设。①选址时楼层的考虑。底层和顶层不适宜建立中心机房。顶楼一般夏季炎热,高温会增加机房空调的负担,顶层漏水也时有发生,且主控机房大多采用专业的精密空调,高层施工不便;底楼较为潮湿且鼠虫危害对机房线缆、设备伤害较大。②选址时承重的考虑。中心机房设备都是24小时动作,采用UPS不间断电源供电系统是极为重要的,直接带来的问题就是承重(如一节12V 100-AH的UPS电池大概是30公斤,一个UPS电池柜要放20节电池,一个电池柜至少600公斤重),放在较低的楼层(二楼、三楼)较为合适。

1.3 房间布局

中心机房一般包括:设备区(信息设备、网络设备等)、配电间(UPS配电柜、主机及配电柜等)和监控室。许多中心机房功能区间没有划分,而将供电设备与信息设备直接放置在一间。从安全角度及管理角度出发,应尽量将供电设备与信息、网络设备隔离,即使因供电系统老化或其他因素带来的安全问题,也能将设备的损失降到最低。条件允许的话可将中心机房分成四个功能区域:网络设备中心、数据中心(服务器)、配电中心及监控室(操作区)。网络设备及服务器等都安放在机柜上,机柜一般选用品牌机柜且符合工业标准,机柜和机柜之间要留一定的空间通风,排放整洁,设备在机柜上的位置要考虑连线的距离及方便性(光纤线及网络线),还要考虑以后调试的可操作性。

1.4 机房电气工程

中心机房的电气工程主要包括供配电系统和照明系统,其中供配电系统主要指供电系统和UPS系统;照明系统主要是工作照明及应急照明。

首先根据机房的设备用电初步估计并加上冗余计算总负荷,供配电系统采用的电压等级一般为220v/380v。考虑到断电问题,推荐采用市电和UPS双效供电的运行模式,当市电断开时,UPS可以维持至少两个小时的供电,使机房管理员对正常及不正常的断电有个间隙处理,不会因为立刻断电给网络及服务器设备带来损伤或破坏。

1.5 室内装修

室内装修主要包括现有环境建设,按施工图纸的要求敷设桥架,新建隔断、吊顶、墙面及静电地板等一些施工。所要使用到的一些材料都要至少满足保温、不起尘、隔热及防火等一些特点。

1.6 气体消防系统

气体消防系统是保护机房设备的一项重要措施,机房内的设备都是电子网络设备、服务器等,不能单采用传统的喷淋方式灭火。中心机房的消防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结合环境监控系统采用多方式消防系统。即要在机房内部周边及外部安放普通灭火器,同时建立气体消防系统。气体消防采用全淹没无管网方式,通过一定浓度的HFC-227(七氟丙烷)进行灭火,主要的处理流程如图1。

1.7 机房空调系统

中心机房要放置网络设备,又要安放服务器,呈密集型排放。普通的中央空调要长年运行显得有些吃力而且后期维护较为频繁,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采用恒温恒湿的精密空调系统,地面做好防水保温,建设时要达到机房环境标准。根据《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的相关标准,中心机房的温度及洁净度如表1所示。

1.8 环境监控系统

近两年来环境监控是一个新手段,机房环境系统监测对象:市电、UPS设备工作情况、空调运作、机房温湿度、漏水检测、烟雾检测以及机房现场视频监控等等。若有异常特别是电流电压异常,马上自动报警并通过短信告之管理人员;当机房出现紧急情况(如火灾)时,将报警信号直接传到学校的监控中心、保卫室,同时环境监控系统与消防系统连动,可自启动消防系统,将机房损失减少到最低。

1.9 防雷接地系统

雷电等异常高压电流的影响会给网络设备等造成重大损失,传统的避雷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了避免计算机网络设备不受外界电力的干扰,要做好中心机房的防静电接地系统。根据国家的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的相关规定,网络中心机房建设应采用三级防护。可以采用中心机房总配电柜输入总线的空气开关后并联安装一套避雷设备,在总配电箱的UPS电源输入总线后安装一套电源防雷器以及UPS的电源输出总线上安放一套。通过这种逐级对地泄放雷电流能量的办法来达到防电防雷的效果。除此之外中心机房所在楼宇本身应符合接地要求,中心机房内部所有设备宜采用单点接地等电位连接法。

1.10 门禁系统

门禁系统可以有效地管理机房人员的进出,严格落实机房人员的管理制度,对机房权限的操作、设备及信息安全保护起到约束作用。

2 中心机房管理

中心机房的建设涉及方方面面,一项系统建立完成,就要相应的人员做好维护及发展规划和更新,同时也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2.1 中心机房出入登记

一般中心机房只有工作人员才可进入,没有条件建设门禁系统的,要做好机房出入登记,进入机房就要遵守机房的要求和制度。

2.2 操作权限分配

学院核心网络设备及各业务系统服务器都是集中式管理,在操作权限上要进行严格的权限设定及划分,责任落实到人并做好操作记录,什么人管什么系统有什么权限要严格控制。属学院部门的业务系统(如教务、学工、财务等),在操作服务器时,要与工作人员共同在场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工作人员在调岗及职责重划分时做好详细的交接手续及日志。

2.3 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要细化,如服务器操作管理制度、操作手册、机房安全制度、工作人员管理制度、保密协议等等都要细化且上墙。多学习和强化这些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制度去落实,维护好中心机房的网络环境。

2.4 日志

机房的日志是反应机房情况的一项重要数据,每天都要做好机房运行情况的详细记录(如更新、升级、备份等),并在列会上通报。硬件故障要及时联系处理,并上报主管领导,做好情况记录,为机房建立一个长期的健康档案。

2.5 卫生环境

每周都要安排人员对机房进行环境清洁,保证机房的干净整洁。

2.6 设备标签

在机房建设初期就要有意识的做好线缆的标记工作,标签要随建设建立到位,机房的服务器及网络设备品种多、口多、线多,机房管理人员在后期维护的时候,总是纠结于找线,所以要建立及时更新制度,更换和新敷设的线缆要两端作好标贴,设备端口详细信息张贴在机柜里,方便查看。

3 结束语

中心机房的建设及管理体现了学院的信息化水平,不能保证最先进,但至少应该体现他的先进性及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提高专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及专业素养,为机房未来的发展和维系做坚实的基础,使广大学生及教师用户真正体会到信息化环境和服务带来的便捷。

参考文献:

第3篇:机房一体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国际经验

一、国外主要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

国外与我国保障房相对应的住房通常被成为“公共住房”(Public housing)或“社会住房”(Social housing)。目前,国际上较为典型的公共住房供应和融资模式有新加坡的组屋模式、日本的公共住房模式、德国的公共福利房模式、英国的可负担住房模式和美国模式。总体看来,各国保障房的供应模式和融资模式各具特色。主要可以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政府直接进行保障房建设开发和运营的模式,以新加坡为代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多数国家在早期也采用此模式。新加坡公共住房的筹资与建设统一由建屋发展局负责。建屋发展局的公用住房开发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于中央公积金,并辅之以一定的财政资金。新加坡公共住房融资模式如下图。

政府直接投资建设保障房的优势是,能够在住房严重短缺、住房供求矛盾尖锐时期迅速提高住房供应量,缓解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但是,此模式的一大问题是,随着保障房建设规模的扩大,政府的财政压力会越来越大,租赁型保障房建成后还需要以租养房,更是占用大量的财政资金。即使是财政力量雄厚的美国、德国等国家,也没有长期采用此模式。目前,人口规模较小的新加坡是此模式的典型,日本也保留了部分参与保障房建设的政府机构。即使依然在采用此模式的国家,政府的保障房建设资金也并非全部来自财政资金,政府通过使用公共基金,如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日本的财政投融资体制,支援公共住房建设。

第二种是民间参与保障房建设、政府提供金融支持的模式,以德国、英国为代表。政府直接参与保障房建设的各种弊端,使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政府逐渐不再直接参与保障房建设,转向间接参与的方式,鼓励民间企业和非营利机构成为保障房建设的主力军,政府为其提供各种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同时,对保障房的价格和租金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政府通过成立专门的公共住房金融机构,如日本的住房金融支援机构、德国的复兴信贷银行、英国的住房金融公司,向民间企业和非营利机构提供利率优惠、期限较长的住房开发贷款;同时,政府在税收上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减免。

第三种是政府退出干预公共住房建设,转而提供住房补贴的模式,以美国现行模式为代表。由于政府干预公共住房建设的低效率,美国政府已逐渐停止了对公共住房供应市场的干预,住房供应市场基本实现了充分的市场化,政府转而向住房消费市场提供租房补贴、住房抵押贷款贴息和担保。美国通过建立完善的住房抵押贷款的一级和二级市场,并使用政府信用对贷款进行担保,鼓励居民自购商品房。德国等国家也通过建立住房储蓄制度等方式,提高居民的自由住房拥有率。

二、国外保障房融资的经验

世界各国采取的不同的保障房融资模式中,有一些较为成功的经验,对于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财政资金以间接方式支持保障房建设

纵观各国公共住房供应和融资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政府在公共住房建设领域中扮演的角色由大变小。最初财政资金直接投资进行公共住房建设开发和运营,如20世纪60年代前的美国、公共住房发展初期的英国和德国。随着保障房建设规模的扩大,政府财政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且政府运作具有低效率等弊端,于是各国的财政性资金不再直接参与保障房建设,而是逐步转为公共住房建设的支持者,政府通过财政资金以利息补贴、贷款担保和税收减免等方式,提供优惠政策鼓励民间企业参与保障房建设,同时获得保障房价格的干预权。

各国财政间接支持保障房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对公共住房的开发、销售、出租等环节,减征或免征各种税费,或是对参与保障房建设的民间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税收优惠政策在各国得到广泛的采用。二是对公共住房开发企业的开发贷款进行利息补贴。如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通过“砖头补贴”,补贴民间房产开发商,降低其开发成本,保证其运营利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住房建设。三是,为开发企业的贷款提供担保。如英国通过住房与社区署发放的社会住房基金次级贷款,其清偿顺序在其他贷款之后,提高了保障房建设主体开发贷款的安全性,有利于其降低融资成本。四是,在公共住房的运营机构出现赤字时,直接给予赤字补贴。例如,新加坡负责公共住房运作的建屋发展局的赤字,由新加坡政府予以全额补贴。这本质上相当于使用政府信用对公共住房运作企业提供担保,提高了公共住房运营主体的安全性,进一步降低了其融资成本。

财政资金退出保障房投资转而以间接方式支持保障房建设,可以减轻财政预算压力,将宝贵的财政资金盘活投入到其他民生领域。同时,财政资金以补贴、担保等方式间接支持公共住房建设,可以发挥财政资金的“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吸引民间资本进入保障房建设。

(二)多元化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住房建设

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非常注重采取多种方式,将多元化的社会资本引入公共住房建设。一方面,部分国家统筹全民公共基金为公共住房建设提供资金。如新加坡通过中央公积金局和新加坡政府投资管理公司,将中央公积金以购买特别政府债券的方式,引入公共住房建设。日本早期也通过住宅金融公库和财政投融资体制,统筹邮政储蓄、国民养老金和基本人寿保险等投资期限较长的资金,用国家信用归集起来,与公共财政资金协调,用于支持公共住房建设。另外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是,大部分国家广泛吸引多种民间资本参与公共住房建设。例如,英国通过成立住房金融公司,以发行债券或借款等各种融资方式,从民间资本市场融取资金,并将这些资金以较低的利率和较长的期限转贷给注册社会住房业主等可负担住房供应主体。美国通过投资门槛低、分散投资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吸引各类民间资本,甚至家庭储蓄,参与房地产建设。

除了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公共住房建设以外,各国也出台各种措施,鼓励民间持有公共住房。如新加坡通过“居者有其屋计划”下建屋发展局提供的优惠住房抵押贷款,吸引居民购买“组屋”。德国、美国分别通过健全的住房储蓄制度和住房抵押贷款市场,鼓励居民自购或自建住房。英国政府则通过“大规模自愿转换”(Large Scale Voluntary Transfer,LSVTs)计划,将原由地方政府持有的大部分存量可支付住房转让给民间的住房协会,由住房协会负责运营。德国政府更是全面退出公共福利房的供应,政府通过提供优惠政策,鼓励私人机构兴建公共住房并负责运营。

引导多元化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住房建设,并由个人或民间机构持有和运营公共住房,有利于充分发挥私营企业和非营利机构的作用,多渠道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同时,政府通过政府基金或国有金融机构向住房开发企业提供低息贷款或贷款贴息,或者依靠非营利机构进行公共住房建设,如公司合营的公司、住房合作社和住房协会等,政府向其税收优惠和低息贷款,并在其运营出现赤字时提供援助。

(三)专门的公共住房金融机构

为了支援保障房建设,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都成立了专门的公共住房金融机构,如日本的住宅金融公库(后改制为住房金融支援机构)、英国的住房与社区署和住房金融公司,专门为公共住房提供融资服务,新加坡成立的建屋发展局甚至集公共住房融资、建设和运营全功能为一体。这些专门的公共住房金融机构,通常由政府发起,是具有一定的政策性的非营利机构。专门的公共住房金融机构从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包括政府性基金、中央公积金和私人部门的资金,保障公共住房开发主体能取得充足的资金。此类机构通常不以盈利为目的,例如英国的住房金融公司将从私人部门取得的资金以成本价格贷给可负担住房的供应主体,大幅降低了供应主体的融资成本。此外,政策性公共住房金融机构还会提供相应的担保机制(如英国住房与社区署的社会住房基金次级贷款),降低了公共住房供应主体的运营风险和民间资本的投资风险。

总而言之,设立专门的公共住房政策性金融机构,一方面可以站在国家的高度,统筹财政性资金和全国公共性资金支援保障性住房建设,实现保障房资金的跨区域配置,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政府主导型创新,使用各类融资模式,克服民间资本进入保障房建设动力不足的问题,鼓励私人企业参与公共住房建设,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公共住房。建立专门的公共政策性金融机构,还可以避免保障房与普通商品房争夺融资资金,在支援保障房建设的同时,不会对商品住房的供给造成制约。

(四)完善的住房金融体系

无论是德国的住房储蓄制度,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还是美国的以吉利美、房地美和房利美为主体的住房抵押贷款体系,住房金融体系都在住房保障政策实施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通过强制储蓄或推出激励措施,鼓励居民进行住房储蓄,或者通过相关优惠政策制度安排,鼓励居民通过贷款到市场中购买自有住房。住房金融体系一方面可以为公共住房建设提供资金,如新加坡将中央公积金以购买政府债券的方式投入组屋建设,增加公共住房的供给;另一方面可以为购房者提供利息较为优惠的住房抵押贷款,提高居民的住房自有率。

保障房作为全国性的房地产项目,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一套完善的金融体系作为支持。保障房融资不能一味的由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强行推动,否则,不但可能会造成资金使用的低效率,更会挤占金融市场上宝贵的信贷资源。建立完善的住房金融体系,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配置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多元化社会资本能够最有效地支持保障房建设。因此,一个完善的住房金融体系对于保障房建设来说不可或缺。

三、对我国保障房融资模式的启示

我国保障房融资模式,要着眼于中国当前的国情,在充分借鉴成熟国家保障房融资经验的基础上,寻求适合中国保障房发展特征的新型融资模式。鉴于中国保障房的初级阶段特征,解决保障房建设的资金困境,核心在于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方式,通过拓宽融资渠道来吸引更多资金参与保障房建设。鉴于保障房的政策属性和公共属性,政府在保障房融资中应当发挥主导或者引导作用,其中就包括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具体而言,首先要强化政府融资的主导地位,在此基础上通过创新融资方式吸纳各种社会资金,其次要构建专门服务于保障房的融资机构,最后,融资方式只是手段,关键在于要扩大资金来源,允许更多的资金参与保障房建设。

(一)发挥政府在融资中的主导作用

保障房的公共属性决定政府是最大的建设主体和资金供给者,特别是在保障业的发展初期,依托政府融资模式在保障房融资的各种模式中更是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中国探索保障房融资模式,首先要立足于当前中国保障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强调政府融资模式的主导性和引导性,充分发挥并放大政府作用。在此基础之上,再去探索创新型的融资方式。

总体而言,可供使用的政府融资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模式是财政资金融资,即政府通过财政支付直接或间接支持保障房建设,它是政府融资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方式。从中国保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看,财政拨款应当成为保障房建设的常态固定资金来源,并主要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直接投资等方式为保障房建设提供资金。第二种模式是银行贷款,即政府依托保障房建设平台公司向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以及住房公积金中心申请贷款来建设保障房。未来,银行贷款仍然要发挥主力作用,同时通过制度完善来强化住房公积金贷款对保障房建设的资金支持。第三种融资模式是债券融资,目前地方政府通过各种融资平台来发行企业债券并用于保障房建设,并提供担保。伴随着中国债券市场的发育与完善,地方政府自行发债将是大趋势,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发行市政债券或者建设的方式来为保障房建设提供资金。

(二)创新项目融资模式

在保障房的融资过程中,特别是在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的主导或引导作用非常重要。但是,从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看,面对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和日益放大的保障房需求,单纯一种政府融资是很难甚至无法实现中国保障房建设目标的。特别是伴随着中国保障业的发育与成熟,尽管政府融资支持相对稳定,但从相对数量看,政府融资支持所发挥作用应当趋于弱化,转而更多的依托市场融资。

创新项目融资模式来解决保障房融资难的问题,是多数国家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也是当前中国应积极探索的一种手段。具体而言,创新保障房的项目融资模式,一方面可以借鉴成熟国家的经验,采用BT模式、BOT模式、PPP模式、TOT模式、REITs模式和ABS模式等多种融资模式;另一方面,可以结合中国的国情,着眼于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土地制度、财政制度、住房供求结构等,创新符合中国保障房建设需要的新型融资模式;同时,还要针对中国每一种保障房的特定情况,创新有针对性的融资模式,保证每一种融资模式的科学、合理与适用。政府可以先在部分地区或城镇进行小范围的试点试行,通过项目实际运作的收益情况、暴露的问题及解决来检验这些新型融资模式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待成熟之后再逐步推广开来。

(三)设立专门的融资机构

探索保障房的融资模式,不仅仅要专注于具体的融资方式,还要强调融资体制的改革。从成熟国家的经验看,成立专门的保障房融资机构或平台并依托该机构统筹负责保障房的融资,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具体来说,中国可以效仿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局、韩国国民住宅基金以及日本住宅金融公库的做法,设立自己的保障房融资机构,并由该机构负责向保障房建设主体提供低于市场平均成本的资金。设立专门服务于保障房建设的融资机构,应当注意三个方面:第一,保障房融资机构不以利润最大化目的。保障房融资机构不同于市场化的商业金融机构,它是由政府主导成立并着眼于保障房建设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以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资金成本向保障房建设和运营主体提供资金,弥补资金缺口。保障房融资机构的经营赤字,应当由政府财政给予政策性补贴。第二,保障房融资机构应当专门服务于保障房建设和运营。保障房融资机构提供的资金,只能用于与保障房相关的领域,不得与其他资金混业,更不能挪为他用。第三,保障房融资机构应建设服务于本地区保障房建设为主,同时兼顾其他地区的保障业发展,从而实现保障房资金利用效率的最大化。总之,设立保障房融资机构,核心目的在于发挥杠杆作用,盘活市场中的存量资金,为保障房建设提供低成本、专业化、专门化的融资服务。

(四)扩大可使用的资金来源

探索保障房的融资模式,根本目的在于吸纳更多资金来支持保障房建设,从这层意义上讲,扩大可供保障房建设使用的资金来源,也是创新保障房融资模式的重要内容。从中国当前保障房的融资实践看,政府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是支持保障房建设的主力,同时包括部分国有土地出让金、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以及私人资本也参与保障房建设。但是,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现有的资金仍是杯水车薪。基于此,在探索融资方式的同时,还要逐步扩大资金来源。总体来看,应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构建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的常态机制。作为政府发挥主导或引导作用的核心手段,财政资金支持应当成为保障房建设的常态固定资金来源。当然,政府的财政支持应当伴随着中国保障业的不断发展,逐渐由直接投资建设转向货币补贴、税收优惠等间接投资。二是强化信贷资金、住房公积金、国有土地出让金等资金对保障房的支持。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这些资金用于保障房建设。未来,国家应当逐步扩大用于保障房建设的资金比例,特别要强调政策性银行通过长期贷款来支持保障房建设。三是允许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参与投资保障房建设,投资形式既可以是权益投资也可以是债券投资,同时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要会同住建部等部门鼓励银行、信托等理财产品投资保障房,扩大保障房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四是盘活社会上的存量私人资本,依托资本市场并通过各种资本运营手段来拓宽资金供给渠道。

参考文献

[1]李莉.美国公共住房政策的演变[D].厦门大学,2008.

[2]梁云凤.德国的保障房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11(61).

[3]国家行政学院进修部.住房保障与房地产市场调控[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

[4]汪利娜.日本政策性住宅金融的演进与启示[J].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房地产论坛,2011(5).

[5]武超群,蓝天.国外保障房建设中政府参与方式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9).

[6]臧崇晓,刘洪玉,徐玉勇.英国可支付住房的投融资体系及其经验借鉴[J].现代城市研究,2012(10).

[7]住房和城乡建设住房保障司.国外住房金融研究汇编[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8]Christiane Droste& Thomas Knorr-Siedow. Social Housing in Europe[M].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July,2007.

作者简介

第4篇:机房一体化建设范文

事业毋忘后视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冲刺之年,心光常注近及远。也是县“实现三年大变样”关键之年,更是局抢抓“新区”建设机遇,实现房产事业大飞跃的关键之年,做好新一年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年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八届十次全体(扩大)会和县人大十二届三次会议工作部署,拓宽思路,优质服务,把房地产业打造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关注民生办实事,进一步完善住房保证体系,拓宽住房保证覆盖面,让改革开放效果惠及更多的人;以人为本,强化管理,把房产局建设成为素质高、机制活、服务优、作风硬的一流团队。

力争200万㎡,主要预期目标为:全局经济收入增长20%房地产开发面积150万㎡。新增投资30亿元,力争35亿元,批准预售120万㎡,销售突破100万㎡,归集物业维修资金1000万元,发生税费5亿元;完成县政府交办的住房保证工作任务,建设廉租房225套,11250m2

将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实现上述目标。

(一)夯实基础。全面推进住房保证工作

推进住房保证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住房保证体系,一是完善机制。分别在乡镇社会事务办、社区加挂住房保证服务站和住房保证服务中心牌子,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透明的服务;强化住房保证监督机制,请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县监察局及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定期督查;创优奖励机制,细化目标考核指标,加强日常考核管理,根据工作进度和业绩实行差额化工作经费拨付制。

推进租赁补贴工作。加强住房保证信息化建设,二是加强管理。实行动态管理,确保住房补贴发放准确率100%进一步扩大保证范围,将廉租住房保证面积规范相应提高到15平米;切实做好城镇低收入家庭租赁补贴的审批工作,将于3月-5月开展一次全县范围内的住房保证对象审查清理。

推进廉租房建设。创新廉租房建设运作模式,三是创新举措。将廉租房建设责任单位划分为三个层次,局为牵头单位,产权单位和项目所在地乡镇为实施主体,县直相关部门为服务单位,分工明确,权责统一;创新房源筹集方式,采取“三结合”即廉租房建设与棚户区改造相结合,与城镇建设相结合,与定向解决特定保证对象住房问题相结合,扩大住房保证的覆盖面,使更多人享受到惠民政策;创新三项管理,加强进度管理,开展一周一报告、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督查,促进度,抓质量;加强资金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充分运用资金的杠杆作用,推动项目建设;加强分配管理,实物配租上,以统一模式、分类执行为原则,合理界定保证对象范围,指导乡镇制定科学的分配方案。

(二)优化环境。把房地产业培育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发挥优势,一是掌握政策。坚持房地产业继续健康发展。用好与众不同的生态优势,用足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用活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让房地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财政增收的动力源。二是以建设新区为契机,打造房地产业“兴奋点”新区的地块已经成为“即将上市的原始股”将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将新区打造成为省会高尚的生活居住区、高端的产业聚集区、高效的功能配套区,使之成为我县房地产业发展一个新的兴奋点”三是巩固双优创建效果,确保房地产业有效投入。年,要巩固双优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取得的积极效果,继续全面深入开展双优创建活动,牢固树立为房地产企业服务的意识。着力创新理念。将和各职能部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不时提高创新能力,适应形势变化,积极创设新的载体,开展特色性活动,为项目建设搭建坚实平台,真正实现加快项目建设,确保各开发企业年的开发建设计划顺利推进。健全联动机制。要建立由县政府领导牵头,各有关职能部门参与协调的领导机构,及时解决房地产企业开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争取县政府出台《县住宅小区社区化管理试行方法》加强物业管理,规范小区运行,提升小区人气;进一步健全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手段,通过阳光服务、上门服务、跟踪服务等服务来延伸服务内涵。四是加大区域推介力度,提升房地产业的整体竞争力。继续探索区域宣传新模式,着力构建区域宣传新平台,坚持政府主导,引导房地产企业整合资源,协调楼盘的活动开展和配合,加大宣传力度和规模,提升我县房地产业整体竞争力,吸引市场对区域的关注。今年准备将全国十强房地产企业邀请到进行一次整体推介活动,重点推介“新区”

第5篇:机房一体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石油企业 房产 管理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方式也不断更新,房产管理的改革成为企业管理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对于许多石油企业来说,落后的房产管理模式不仅使石油企业规模庞大的房产系统运行效率低下,同时还大幅度增加了国有企业的总成本,成为石油企业发展的障碍。以下,本文将对石油企业房产管理的新模式和新体制进行探索。

二、石油企业房产管理新模式探索

要通过完善目前的组织机构,明确界定房管职能,市场化经营为目标、以专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建立起“建、管、修”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并逐步向集团化经营过渡。我们认为,应经过以下三阶段实现:

第一阶段,房产管理处作为油田房产管理的主管部门,主要要行使两种职能:首先是作为局内主管部门对全局的房地产进行专业化管理,协调使用过程中的问题;第二是负责对全局房屋建设行使甲方权力。第二阶段,通过落实职能,理顺机制,完善机构,提高管理水平。在房地产管理处的基础之上,成立局房地产开发总公司,使它成为油田职工住宅建设、管理维修的主要承担者,从由管理服务型向开发经营型转轨。该公司除继续需要勘探局在政策上支持外,应逐步发展成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第三阶段,集团化经营。在此期间,以商品房开发、经济适用房开发、物业管理、化工生产、建筑施工、建材装修等为主体的油田第三产业形成相当规模,一批以房地产业为核心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油田房地产业形成规模。这样既可成为油田就业的新渠道,缓解就业压力,同时又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经济上向勘探局上交利润,支持主业发展,并可改善职工的住房条件,稳定职工队伍。

三、建立石油企业房产管理新体制措施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意见:房改的根本目的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提出了把住房建设投资由国家、单位统包的体制改变为国家、单位、个人三者合理负担的体制;把住房实行福利分配方式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把各单位建房、分房、维修、管理住房的体制改变为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运行机制。这为石油企业建立住房新体制指明了方向。围绕改善职工居住条件,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石油企业住房新体制是石油企业房改的最终目标。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石油企业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坚定不移地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实现住房公积金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住房公积金制度是结合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实际情况而实行的,是有关住房公积金的归集、管理、使用、偿还等诸多环节有机构成的运行机构和管理制度。实行这一制度可以逐步形成筹资建房新机制,加快住房建设速度,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它的根本意义在于有利于转变住房分配体制,有利于住房资金的积累和政策性抵押贷款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加快住宅建设的速度,改善职工的居住条件。通过公积金的长期职累,可以逐步提高职工的自我保障意识,增强职工购、建、大修住房能力,缓解企业住房投资的资金压力。因此,一要建立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设立住房公积金(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它是企业住房公积金管理的主体,负责住房公积金的归集、支付、核算和编制使用计划等管理工作,在企业住房委员会领导下运营;二要大力加强对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既要坚持实行“房委会决策,中心运作,银行专户,财政监督”的管理原则,同时,住房公积金要实行微机管理,使住房资金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电算化;三要逐步调整提高公积金缴交比例。这要根据企业发展速度和经济承受能力等情况而定。

2.大力推进公有住房的出售、产权界定工作,建立石油企业内部房产交易市场。国务院对出售公有住房有明确规定,各石油企业应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大力宣传住房制度改革的意义,使全体职工了解国家住房制度改革的内容,动员全体职工积极参与房改,做到宣传积极主动、操作平稳运行、产权界定准确,以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切身利益。

3.积极开展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加速石油企业房产管理新体制、新模式的建立。一要建立住房建设投资新体制;二是主动地、理直气壮地抓好经济适用住房的实施工作。实施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目的是结合住房制度改革,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住房商品化和社会化的进程,促进住房建设,加快解决石油企业职工的住房问题。

4.全面推行物业管理,巩固房改成果。推行物业管理,实行专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市场化经营的运行模式,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巩固房改成果的重要内容。物业管理承担着住宅维修、小区保安、清洁、绿化、美化和其他方面的便民服务业务。物业管理在起步阶段,所需资金应主要来自企业投入。随着公有住房出售后公共部分、公共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的建立和增大,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以及职工收入水平的提高,物业管理费用将由企业投入为主向个人收费为主转化,使物业管理建立起自己的造血功能,做到以业养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同时,要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的体制,明确房产管理部门是代表业主行使甲方职能,物业公司是提供服务的乙方,二者是甲、乙方关系。这样有这利于分清职责,实行专业化管理,形成二者间的监督制约机制。

参考文献:

[1]郑健壮主编:物业经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8

第6篇:机房一体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烟草行业机房;安全性;可用性;设计与规划

1.前言

自从我国加入WTO之后,当前烟草行业正面着临国际制造巨头的直接竞争与挑战,为了推动企业总体发展战略,更好地应对挑战,推动企业总体发展战略,按照国家局“十一五”时期信息化建设和全力打造数字烟草的总体要求,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从信息化建设入手,以企业的经营运作和业务发展的需要为导向,以广州卷烟厂信息自动化管理规划为主线,以“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网络”为原则,以“流程规范化、资源一体化、管理精细化、决策科学化、系统集中化、服务专业化”为目标,建立具有本企业特色、满足企业管理和业务需要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信息化应用体系,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计算机机房建设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了保障计算机机房的安全性、可用性和可靠性,对新建设的计算机机房,立足广州卷烟厂的实际,广泛吸收和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

2.计算机设计原则

2.1总体设计原则

? 认真分析广州卷烟厂的功能、用途以及今后发展需求,对中心机房进行各个子系统的规划,并注重各个子系统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建立相应的软、硬件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科学管理和网络信息集成。各个子系统设计应力求简洁可靠,就确保系统整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符合企业的管理和发展的需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其先进性。

? 系统软件和硬件设备的配置满足工程使用的实际需要,保证系统的完整性和经济性,并具有一定的可扩性和开放性。系统设计立足于高起点,采用成熟、先进、实用的技术,进行系统的优化集成设计。按照以人为本、按需设置、量体裁衣的方针,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提出系统近期的实施方案及中、远期的扩容及发展规划。

? 系统配置采用有长期动态寿命的国内、国际知名产品,回避使用短期过渡性技术产品。使系统既能满足当前的需要,也能适应科技的进步,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智能化程度也不断提高。系统软、硬件配置尽可能采用模块化、开放式结构,以适应系统灵活组网、扩展和系统能力提升的需要。系统设备配置在保证系统可靠性、先进性的同时,应本着经济、实用、合理的原则,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

? 实现各个子系统有机互联,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实现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系统应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容错性和易维护性。

2.2设备选型原则

? 充分考虑日后维修的方便,做到使用接插件方式或插入式延伸器进行检测或维护,零部件、易损部件拆御、更换。所选择的设备、电子元件能长期稳定和正常地工作,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满足设备电磁兼容性的国际标准和要求(EMC&EMI)。供应的设备是成熟可靠的,不使用正在试验的产品或不成熟的系统。

? 设备制造工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国和国际的相关标准,设备、零部件(包括线缆、连接器、控制面板、开关、警告牌等)有永久、易识别的标志。

2.3设计标准及规范

对于企业的计算机机房的建设方面,应当要遵循“安全第一、经济与技术、实用与先进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一系列的设计,严格按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等设计规范进行。

3.各子系统规划与设计

广州卷烟厂中心机房各子系统的设计均不低于B级机房的标准来设计,各子系统具体设计如下:

(1) 机房的选址

在企业的计算机机房选址方面,首先要考虑进去的因素包括了:防磁、防尘、防震、防尘、防静电、防潮等因素。计算机机房的选址应尽量避免以下地方:1: 强磁场或电厂区;2: 临近噪声、水源源及振动源强的地区;3:低洼、尘埃、潮湿、有害气体区、落雷区等。计算机机房是公司所有网络设备管理与存放的重要场所,所以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公司机房的网络设备是否高效、安全地运行,同时也是确保运维人员是否具有良好工作环境的重要因素。

(2) 机房大小与功能间划分

计算机机房的组成应根据系统运行特点及设备具体要求确定,由主设备间、空调间、供配电间、消防间和办公区域等功能区组成。主机房的使用面积根据电子信息设备的数量、外形尺寸和布置方式确定,并应预留今后业务发展需要的使用面积。广州卷烟厂主设备间及辅助区面积总面积为900多平方米。

(3) 装修土建子系统

机房的装修工程是机房系统的面子工程,同时在整体机房效果中起着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包括:天花吊顶、地面、墙面和门窗等。机房装修效果分为施工工艺、机房布局效果设计以及主辅材料选择这三个方面上进行严格的控制。专修系统应当以高实用性为出发点,采用开放、先进的体系结构,现代化机房建设先进的设计理念充分的体现出来,使得整个机房空间达到合理的布局、和谐的专修材质,在施工工艺设计上规范标准,应当力求施工精良细致,既注重细节处理又注重整体效果,在主辅材的选型用料上,机房的装修材料全部采用阻燃性材料,并注重材料的质量等级和环保标准,严格选型、检验等各种质量控制环节。

在吊顶以上到顶棚的空间做为机房静压送风或回风风库、可布置通风管道;可安装固定照明灯具、走线、各类风口、自动灭火探测器;防止灰尘下落等等作用。

中心机房根据各功能间的功能及要求不同,所有功能间内均安装防静电活动地板,安装高度为500mm,活动地板下面可以用作空调送风静压箱。

各功能间与其它区域之间的隔断采用耐火级别为3小时的保全防火墙从地面楼板到钢格栅之间完全各自单独隔断,隔断强度符合气体消防要求。为了机房内设备的安全,所有机房功能区域与外界连接的墙体的缝隙区、管线槽接口处均以水泥沙浆堵实,以防止虫、鼠进入机房。

(4) 电气子系统

计算机机 房对可靠性的供电的要求非常高,由于计算机机房内的数据传输一刻也不能中断,若发生断电后,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财政损失,所以高品质机房的供电的特性主要体现在:高容错,无断电故障;能够在不影响负载运行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在线的维护。

中心机房采用380V、50Hz频率和三相五线制的配线方式,采用五路独立的供电线路供电,从低压配电系统引出五路独立380V电源至中心机房UPS配电间内的主动力配电分配柜内,五路供电线路确保不会有同时检修停电的情况出现。在UPS配电间内安装1台UPS市电输入柜(320KVA)、1台机房空调配电柜(350KVA)、1台市电配电柜(60KW)和1台UPS输出柜(320KW)。2个主配电柜均带有双路电源自动互投装置,当一路市电出现断电时会自动切换至另一路市电供电。

稳定的电源供给是中心机房内设备贮存数据资料的重要保证,而优秀的UPS电源是这个重要保证的前提,UPS电源可以解决电源断电、电压下陷、电源浪涌、减幅振荡、电源干扰、电源突波、电源波动、交换瞬变及谐波失真等由市电电源质量差对设备造成的危害。

(5) 空气调节系统

精密空调作为提供严格温度、严格湿度及洁净度的重要设备,是保证为中心机房主要设备区域内获得一个有严格温度、严格湿度及洁净度控制的长期安全稳定工作环境的重要设备,是保护用户的有效投资和无形资产的重要设备。因此正确的选型合理的设备配置是为用户发挥有效投资的依据。空调设备的选用应符合运行可靠、经济和节能的原则。

为了确定机房专用空调机的容量,以满足机房温度、湿度、洁净度和送风速度的要求,必须首先计算机房的热负荷。为了使室内工作人员减少疲劳和有利于人体健康而引入的新鲜空气所产生的热量(包括显热和潜热)。根据热负荷计算的方法,针对中心机房的实际情况,比效合适的方法是负载转换法并参照类比计算法来对广州卷烟厂中心机房来计算空调总冷量,规划各设备间所需的冷负荷计算和精密空调的具体安装位置和数量。

各设备间的空调机组既可以实现单机自动运行方式,也可实现联网并机运行方式,在联网并机运行方式中,工作机组与备用机组每隔一周自动切换一次;工作机组出现故障时,备用机组自动投入运行;工作机组以所有参与工作机组检测的温湿度平均值作为工作校验值,使得所有工作机组工作状态保持同步,避免了工作状态不同步而造成的能源浪费。

(6) 防雷接地

依据国家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相关要求,计算机机房的防雷系统综合措施主要分为电源部分防雷和信号部分防雷机房雷电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对直击雷的防护主要由建筑物所装的避雷针完成;机房的防雷(包括机房电源系统和弱电信息系统防雷)工作主要是防感应雷引起的雷电浪涌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过电压。机房接地系统是涉及多方面的综合性信息处理工程,是机房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接地系统是否良好是衡量一个机房建设质量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为了确保计算机正常运行,防止寄生电容耦合的干扰、保护设备及人身安全,在机房建设中要求有良好的地线系统。为了保证人员及设备安全,机房必须要有良好的防雷接地系统,安全保护地≤4欧,防雷保护地≤4欧,一般交流工作地≤4欧。

(7) 机房环境监控

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安全可靠工作,对机房里面的动力和环境设备及系统主机进行自动监视和有机管理是极其必要的。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是对机房内的环境及设备实现统一监控,通过监测机房湿度、温度、漏水、电流、电压等环境及设备运行参数和情况判断机房的运行状态,当任何参数超出正常范围,都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报警,以提醒维护人员注意。系统减轻了机房维护人员负担,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实现了机房的科学管理。计算机机房配置了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包括对动力系统(市电、配电开关、UPS和PDU)、环境系统(温湿度监测、空调检测和漏水)、安防系统(视频、门禁、防盗和智能照明)等进行监测和管理。

(8) 综合布线

对于中心机房来说,综合布线就如体内的神经,它采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标准材料,以模块化的组合方式,把语音、数据、图像和部分控制信号系统用统一的传输媒介进行综合,经过统一的规划设计,综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中;由此可以说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好坏和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机房整体设计的成败,选择一套高品质的综合布线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如今,企业正面临着对其基础设施高带宽以及高灵活性不断增加的需求,以便支持例如存储区域网络、网络附加存储以及高性能计算等应用。根据各机柜的用途,规划每个机柜需使用的单模光线、多模光线和铜缆数量。每列机柜设置网络列头柜,提高机房综合布线整体的灵活性。

根据计算机机房内部的实际情况,机房内线缆采用上走线方式,所有强电线缆均敷设于天花下吊装的封闭型的铝合金线槽内,铝合金线槽主要承重横梁应采用专门设计的优质工程铝合金型材,表面光亮氧化涂复,材料质硬、重量轻、承重量大,通用灵活;所有光纤和铜缆使用网格式桥架进行捆绑安装。

(9) 消防子系统

在计算机机房中,在一般的辅助间、工作间可以采用水消防措施。在重要的机房中,应该由温感、烟感等自动灭火系统及消防报警系统组成。同时,机房应设置应急广播和火灾自动报警装置。计算机主机房应设置气体消防灭火系统。气瓶间宜设在机房外,在天花顶上设置喷嘴,为管网式结构,火灾报警系统由消防控制箱、烟感、温感互相联网组成,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

4.小结

数据资源已经成为了企业的无形财富,信息化系统遍布企业生产管理与经营的各个环节,经过整体规划,建设安全、稳定、可靠的计算机机房。

参考文献:

[1]黄海军,芦芝萍.三层交换的计算机机房建设实现[M].实验研究与探索,2010

[2]刘玉.企业计算机机房的设计与探讨[M].信息技术,2011

第7篇:机房一体化建设范文

一、北京市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及特点

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的构建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主体问题,谁来投资建设,谁来运营管理,谁来监督管理;二是资金问题,投资建设的资金从何而来;三是权责划分及协调问题。北京市创新保障性住房投融资模式和建设供给体系,构建了具有北京特色的保障性住房供应模式,即“北京模式”(见图1)。

1. “全市统筹、区县为主”的责任分工模式,构建市、区、街三级组织管理体系,确保住房保障任务顺利完成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实行市、区县两级政府分工合作,形成“全市统筹、区县为主”的责任分工模式。市、区县住房保障部门负责制定年度住房保障计划,同时监督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

2.采取“三多一统筹”的创新建设管理模式

“三多”即为多主体建设、多方式筹集房源、多元化融资;“一统筹”是全市统筹管理,统一建设标准,规范审核分配,抓好后期管理。投资建设方面,除市、区县政府建设外,还鼓励企业利用自有用地、产业园区及农村集体土地建设公租房,形成保障性住房多主体供应方式。在房源筹集方面,以新建为主,配建及存量房购置为辅。融资方面,为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北京市创新保障性住房融资方式,成立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积极开展私募债、银行贷款、公积金贷款融资方式。同时,探讨社保基金、保险资金、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股权投资基金等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途径和方式,为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多元的资金支持。

3.保障性住房特别是公租房后期运营由市、区县两级政府分别运营管理,明确保障性住房“谁持有,谁运营”的责任

由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回购的公租房由该中心负责后期运营,外包给物业管理企业的项目由企业运营;由区县政府回购的则由该区县政府的住房保障部门负责运营。

二、北京市保障性住房现行模式存在的问题

随着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反映在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及运营方面。

1.保障性住房供应主体过度依赖政府,企业自建动力不足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供应主体仍然以政府为主,虽然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因公租房建设周期长、资金回流慢、后期管理难等问题,企业在利用自有用地、产业园区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公租房时明显动力不足。

2.主要采取开发商垫资的建设模式,开发商、承包商的积极性受影响

保障性住房房源筹集包括新建、配套建设和购置存量房等多种模式,而北京市保障性住房主要以新建为主。在新建过程中,建设主体以房地产开发商为主,在现行的“成本加利润”定价机制下,开发商利润较低,参与开发的积极性较差。开发商参与保障房建设,政府通常采取回购、代建制或是EPC/BT模式与开发商合作,北京主要以回购模式为主。回购实际上是一种开发商垫资的建设模式,但从承包角度来看,希望将开发商剥离出去,采用EPC/BT的总包模式,减少建设中的环节,提高效率。

3.保障性住房融资渠道单一,社会资本参与不足

第一,保障性住房融资渠道单一,且资金期限与保障性住房回收期存在矛盾。北京市保障性住房资金来源以财政投入及信贷资金为主,而信贷资金又以3-10年的中短期为主。对于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来说,销售款可以较快回笼,资金压力相对较小,但对于公租房来说资金回收期较长,按照现在市场的情况,最快也需要30年收回本金,使公租房在资金筹措上面临十分巨大的资金压力。

第二,保障性住房利润稀薄,且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导致社会资本参与不足。由于保障性住房是政府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的住房保障,其价格比周边市场价格低。在各项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开发商的利润也只能达到3%-8%,这与商品房开发两位数以上的利润相比,利润较低,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力较弱。另外,保障性住房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无法保证社会资本的顺利退出,如北京的限价房项目保利嘉园由于政府的销售方案滞后,楼盘无法按时销售,资金无法回笼导致亏损。

4.后期运营缺乏长效运行机制,可持续性运营难度大

第一,后期以政府运营为主,缺乏长效运行机制。目前,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后期管理工作(主要为公租房)由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及各区县住房保障机构负责,由该中心回购的保障性住房由该中心负责,由区县政府回购的则由区县政府住房保障机构负责。从目前保障房的规模看,由政府运营的问题不大,但保障性住房规模不断扩大,这对政府后期运营能力将是很大的挑战。

第二,公租房出租率较低,持续运营难度大。北京市保障性住房运营主要是指公租房的后期运营管理,而公租房运营的难题在于配租环节。北京市公租房的配租对象大部分为本市廉租房、经适房、限价房的“三房轮候家庭”,而这一部分家庭大多都希望等待政策购房,目前来看,三房轮候家庭意愿与公租房并不匹配。公租房出租率低,资金收入难以为继,加上公租房项目运营费用较高,使得公租房持续运营面临挑战。

三、完善北京市保障性住房供给模式的建议

针对北京保障性住房融资、建设及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保障参与主体利益,提高参与积极性

第一,采取更切合企业实际需要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等多主体参与保障性住房投资建设。目前,保障性住房建设正处于需求较大的阶段,多途径、多主体建设保障性住房十分迫切。政府相关部门应针对企业利用自有土地、产业园区及农村集体土地建设保障性住房存在的具体困难给予政策的保障与支持。一方面,鼓励和引导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建设公租房,对于企业利用自有用地建设公租房的给予财政及税收支持,减少企业建设成本。另一方面,在后期配租时可能出现出租率不足的情况,政府可以采取定向补贴员工的措施,确保公租房运营可持续进行。

第二,采取多种建设模式,减少建设中间环节,尝试代建制、BT、EPC等承包模式。代建制需要政府前期资金的投入,BT及EPC是一种项目管理公司的垫资建设模式,建成后由政府出资买回。代建及BT、EPC等承包模式可以减少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中间环节,减少保障性住房建设成本,同时可以增强政府对于保障性住房的控制力。

2.拓宽融资渠道,创新长效运行机制,进一步扩大社会资本参与度

第一,进一步加大金融服务创新,拓宽融资渠道,匹配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运营回收期。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及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政策支持,在贷款条件、贷款利率和贷款期限上为保障性住房特别是公租房项目提供更加优惠的贷款政策。积极推进私募债发行工作,支持和鼓励承担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进行保障性住房项目融资。积极引导社保资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以及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金融产品创新,积极探索发行中长期债券、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等金融工具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运营,尤其是试点保障性住房投资基金,向金融市场融资,为保障性住房提供专项资金,满足保障性住房特别是公租房建设与运营所需资金要求。

第二,创新长效运行机制,保证资金有效回笼。一方面,继续通过税收优惠鼓励私人企业参与开发和经营保障性住房建设。同时,引入担保机制,通过在金融贷款过程的增信担保手段,撬动金融机构贷款的发放和社会资金的进入。另一方面,建立合理有效的退出机制,为保障性住房提供有效销售方案,并建立有效的接盘机制。总之,政府通过引入担保机制、完善退出机制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运营的长效机制,提高私人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开发和运营的收益水平,使私人资本能够达到市场化运作的合理风险收益率。

3.创新市场化运作模式,拓宽公租房配租人群,推动保障性住房可持续运营

第一,创新市场化运作模式,推动保障性住房系统化、持续化运营管理。首先,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公租房的后期运营管理中,由民间资本的企业负责公租房的改建、维修和物业管理,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经营管理机制的灵活性和技术的先进性,以降低公租房的经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其次,对于政府持有运营的公租房,政府应积极探索和创新保障性住房物业服务模式,尝试委托管理、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加强维护管理,降低公租房运营管理成本,确保保障性住房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第二,拓宽公租房配租人群,提高房屋出租率,促进公租房的可持续发展。配租型保障性住房选址要选在具有广泛配租对象和较好的市场预期条件下。针对目前部分远郊公租房出租率较低,公租房后期运营管理无法持续的问题,一方面,政府应在现有分档补贴的基础上,创新公租房住房补贴机制,试点住房券、房东补贴等多项补贴手段,确保符合条件的中低收入家庭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应优化现有配租方案,拓宽配租型保障性住房的配租人群。目前来看,三房轮候家庭意愿与公租房并不匹配,而新就业和外地来京人员公租房需求更加强烈。各区县政府应根据各区情况,在现有非京籍人群申请标准情况下,尝试开展公租房非京籍人群的配租工作,在解决外省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的同时提高公租房出租率,促进公租房的可持续运营。

综上,尽管北京的保障性住房供应模式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在保障房的前期规划与建设、资金筹措、后期运营等方面都建立了相对完整的体系,为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解决北京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发挥了巨大作用。 “北京模式”领跑了我国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的形成,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运营中的做法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各地需要根据地方特点,借鉴北京经验,避免北京的问题,逐步建立起符合地方特色的住房保障供应模式,共同为我国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的日益完善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榕.北京市保障房建设模式的新问题及对策探讨.住区.2013.8

2.施昌奎.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北京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思考.北京社会科学.2011.8

3.冯念一 陆建忠 朱.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的思考.建筑经济.2007.8

第8篇:机房一体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机房装修、供配电、防雷

中图分类号: TU2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计算机机房的建设。计算机机房工程不仅集建筑、电气、安装、网络等多个专业技术于一体,更需要丰富的工程实施和管理经验。计算机房设计与施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房内计算机系统是否能稳定可靠地运行,是否能保证各类信息通讯畅通无阻。

相对弱电智能化项目,机房建设有其独特的优势。合同周期较短,合同金额较高,施工期间项目经理需协调的工作较智能化项目少很多,故近期有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公司往机房项目发展。但由于前期大型的机房建设项目都集中在上海、北京等几家公司所垄断,故目前的机房建设设计质量良莠不齐。以下是我在设计工作中总结的需注意的细节。

1、机房装修:

首先要按照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根据具体选用设备及安装的要求进行设计和规划,其次要尽量满足在防尘、隔音的条件下,营造合理的工作环境,其中要考虑的是:吊顶和墙面装修材料和构架应符合消防防火要求,使用阻燃型装修材料,表面阻燃涂覆处理,达到阻燃、防火的要求。机房地板优先采用耐磨防静电贴面的防静电地板,抗静电性能较好,长期使用无变形、褪色等现象,设计时优先采用硫酸钙无边地板;由于大多采用空调下送风技术,地板净空高度通常在35--50cm(GB50174规定大于等于40cm)。房间要综合考虑照明灯具、空调和湿度设备的配置。

2、机房的结构:

对机房的UPS设备、精密空调、服务器机柜等重量级设备必须要考虑承重处理。

机房的高度和空间,应考虑敷设地板及吊顶装修后净高。由于机房多采用下进线方式,地板下既要敷设走线槽,又要考虑通风,地板净高一般在35--50cm左右;而房顶吊顶一般要取齐过梁下部,并留足灯具和消防设备暗埋高度,通常占用一定高度,这样房间的净高累计减少了近1m,普通楼房的高度在机房装修后会显得较低,也不利于设备的安装。目前,大型机房地板下都设送风孔道,因此,在建筑设施设计时应整体设计机房大楼或特定楼层、机房。房屋净高应在3.3m~3.6m的范围。对中心型的机房,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业务会不断扩大,应按中、远期发展的趋势,适当预留一些设备空间。机房设备一般按机柜间与操作间隔离的原则行安装,特别是交换机、光传输设备、集群设备等自动化程度高,网管系统可完成设备大部分调测监控及系统操作,无需频繁进入机柜间,这样可减小人为因素对设备的影响。

3、强弱电的布线问题:

应按照有关规范,注意土建预留要遵循平行线缆相互隔离的距离不小于50~60cm,竖井通过楼层时要尤其注意,尽量保持间距,避免电力线干扰通信传输。在机房、站区通信、电力线密集人井、电缆房中,更要注意各自的盘绕、路径的最优布设。在机房内,目前设计大多采用强电地板下走线,弱电机柜上走线。

4、机房供配电问题:

由于IT系统技术发展很快,设备的更新基本3-5年内会有个颠覆性的发展,因此在电源容量的计算时应考虑余量,建议在前期规划时,按每平米1.2KVA容量规划用电量。

尽量采用标准化、模块化UPS的供配电系统设计,以提高可用性、扩展性、设备安装施工质量,并可降低系统升级和维护成本。

5、机房建筑的防雷:

由于机房通信和供电电缆多从室外引入机房,易遭受雷电的侵袭,机房的建筑防雷设计尤其重要,而在通常的机房建筑设计中往往忽视这一点,机房的建筑防雷除应有效地保护建筑自身的安全之外,也应为设备的防雷及工作接地打下良好的基础。机电工程多采用联合接地方式,系统设备接地都是与建筑接地连接在一起的。建筑防雷设计施工完成后应提供准确的系统接地网或接地环带的位置和布设图,避免设备接地网与建筑接地网冲突。由于联合接地的特殊要求,机电工程中禁止直接使用建筑接地线和电源接地线作为系统设备的地线。

6、空调暖通系统:

为了节约能源,由机房作为制冷系统的模式向机柜或机柜群作为制冷系统的模式变化。设计时冷、热通道的完全隔离,目前设计时多增设局部冷房库。

在北方地区可考虑采用节能型的精密空调系统(在冬季使用室外空气作为冷源的热交换设备)。

7、机房环境监控系统:

除了常规的机房温、湿度监控和UPS、精密空调等大型设备的监视之外,增设对每节电池的充放电、电池电压的监视,以提高每节电池的寿命,以节约使用管理成本。

以上几点都是我在多年的机房规划设计中总结出的,供大家设计时借鉴。

第9篇:机房一体化建设范文

摘要:建设现代营房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一项标志性工程,在军队院校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介绍了现代化军营的内涵、主要任务和基本原则,现代化营房是全面建设后勤的重要保障,在军队院校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地位,是新形势下军队院校建设的迫切需求,是军队院校规范管理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军队院校加强工程管理的重要实践,也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障。

关键字:现代营房;军队;院校建设;重要地位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军队院校的体系、规模和结构经理了基础张略显的调整,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营房作为军队院校战备、训练、工作、生活的主要平台,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重大进展。随着军队现代进程的加快,军队基本建设的质量、任务也随之加大。建设高标准的现代化营房已是必然需求。

《建设现代营房“十二五”计划》要求,我军要按照现代引发的标准和要求全面展开各项建设,到2015年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到2020年实现营房建设管理的体系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全面提升基建营房综合保障能力,建立起具有我军特色、符合时代要求的基建营房保障新格局。目前,军区现代化营房建设工作已全面展开。

一、对建设现代化营房的认识

1.内涵

现代化营房的内涵十分丰富,既继承了传统的营房建设的优良作风,还融入了信息时代先进的现代化元素,在此基础上还实现了对营房建设全过程全方位的规范管理。建设现代化营房不仅只是营房本身失误的变化,最重要的是建设指导思想、建设理念、建设标准、建设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深刻转变。总体来说,就是在集中部署、集成建设、集约保障、科学管理的理念指导下,建设功能完善、安全防护、信息智能、生态节约和具有军营文化特色的现代化营房。

2.主要任务

建设现代化营房,既有建设,又要管理,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① 大力推进房地产资源整合;②全面提升营区营房保障功能;③深化拓展军民融合式发展;④努力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

3.基本原则

建设现代化营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统筹兼顾,科学规划,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遵循以下五个基本原则有:①军事优先,把增强营房战备功能摆到首要位置;②是以人为本,从解决官兵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入手,着力提高营房设施的人性化水平;③要是注重创新,深化拓展营房保障体制机制改革;④积极稳妥,立足现有、量力而行,统筹兼顾、分类实施,做到集中投入、一次建成、长期受益;⑤讲求效益,坚持勤俭节约,规模适度、经济适用、内涵发展,整合资源、新老并存、用够旧房,提高工程质量和功能品质。

4.现代化营房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化营房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现代化营房的建设符合一体化的军事要求。在建设过程中,按照“集中部署、集成建设、集约保障”的发展思路,逐步收缩摊子、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可以加大投入,建设大型综合保障基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共享共用的“一体化”,也可以打破建制,在全军范围内统一调控地产,为最终实现三军保障一体化奠定基础。②建设现代化营房要用社会化的保障模式。营房建设具有较强的军民兼容性,为推进社会化保障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在资源利用上,可以依托社会提供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支持;政策制度上,可以享受国家对建筑节能、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和支持;在运作方式上,可以充分借鉴市场、企业的先进管

理经验。③建设现代化营房的重要特征是“功能完备、安全防护、信息智能”,具备信息化的保障手段。④现代化营房的建设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管理,体现了科学化的管理要求。

二、建设现代营房在军队院校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1.建设现代营房是新形势下军队院校建设的迫切需求

目前,在我国的部分军队院校中,存在着营房建设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配套设施差以及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随着部队使命任务的逐步拓展,迫切需要对军队院校营房加强战略管理和科学管理。

建设现代营房,也是新形势下推动军队营房建设战略转型的需要,21世纪以来,我军面临着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双重任务,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实现军队院校的良好发展。推动军队营房建设战略转型在军队院校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按照“符合一体化的军事需求、运用社会化的保障模式、具备信息化的保障手段、体现科学化的管理要求”,与时俱进,实现军队院校机制的创新。

2.建设现代营房是军队院校规范管理机制的必然要求

任何组织的规范管理都离不开健全的机制,实现军队院校的规范管理,健全与军队院校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机制。是推动军队院校健康发展的基础,是适应时展的要求。营房作为军队院校建设中原的后勤保障,实现规范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规范管理机制,要求军队院校建立健全正规有序的管理机制,注重精细化和人性化管理相结合,同时还要落实监督制约机制,这些都与现代化营房有着重要的联系,比如说,现代化营房建设中严格控制污染,积极推进环保节能技术,着力提高营房设施的人性化水平,住房制度改革,注意满足官兵精神生活的需求等,不仅在对传统营房建设实现了巨大的进步与创新,还为官大官兵提供了舒适人文化的环境,从而强化了军队院校的规范管理机制。因此,建设现代化营房是军队院校加强规范管理的必然要求,是时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3.建设现代军营是军队院校加强工程管理的重要实践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军队的工程建设投资项目不断扩大,迫切需要对工程进行科学化的管理,以保障工程质量,节约资金,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军队院校的工程建设管理,努力创建优质工程,更是关系到国防安全和社会稳定。

现代化军营的建设对工程质量和技术指标要求较高,对计划监控、单位筛选和工程监管实现严格的全过程管理,对工程各个环节实施全方位监督,不仅保障了军队院校的工程质量,也是军队院校加强工程管理的重要实践。

4.建设现代营房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障

新形势下,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部队营房在未来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目前,军队院校已经把提高部队战斗力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部队实战能力,同时把爱护官兵生命与培育战斗精神统一起来,把提高官兵个人全面素质与提高部队战斗力统一起来,把关心官兵个人发展与从严治军统一起来,把尊重官兵权益与确保一切行动听指挥统一起来,继承和发扬我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总结

现代化营房的建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准确把握目标要求,有效确保工作落实,通过整合资源和科学管理,增强营房的战备、训练、住用、环境和文化保障功能,全面提升营房综合保障能力和为广大官兵服务的水平,同时,推动军队院校规范管理机制工作和加强工程管理,建设优质工程工作的进展,为建设现代化部队,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海洋 董孟怀,三十年来军队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2009(1);

[2] 杨俊 徐军 曾旭 记者 王晓春,着眼提升部队战斗力,推进军区部队现代营房建设[N],2011.5.31

[3] 范炬炜, 建设现代营房 谋求科学发展[N], 2011.4

[4] 屈新平 许润春, 着眼科学发展 高标准建设现代化军营[J],2009(35);

[5] 胡月红 许少军, 与时俱进加快推进建设现代营房[J],2011(10);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