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经济运行范文

农业经济运行精选(九篇)

农业经济运行

第1篇:农业经济运行范文

一、粮食生产得到重视,效益农业成果显著。

(一)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发展粮食生产的会议精神,制订了《关于全县早稻生产的指导意见》,加强督促,狠抓早稻面积的落实,全县早稻播种面积1.9万亩,比去年增加了0.2万亩。落实政策措施,对粮油复种面积20亩以上种植大户,除省补贴资金外,县配套补助5元/亩,已发放资金总额184896元,涉及24个乡镇,452户,共12326.4亩。

(二)在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取得显著成果:①春粮生产,全县春粮面积6.79万亩,比上年减11%,其中小麦播种面积5.9万亩面积比上年减少0.7万亩,亩产178公斤,单产增14公斤。②畜禽生产。畜牧业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总产值12705万元,全县肉类总产量9839吨,禽蛋产量1738吨。生猪存栏16.1万头,出栏9.7万头,家禽存栏`145万羽,出栏141万羽。③蔬菜生产。全县蔬菜播种面积约计6万亩,比去年增加0.5万亩,其中大棚蔬菜5600亩,蔬菜总产值5924万元。④特产经济。乌牛早茶叶总产量379.1吨,产值7582万元。水果喜获丰收,其中杨梅产量1.3万吨,产值4000万元。枇杷产量0.3万吨,产值1000万元。⑤渔业生产。上半年水产品总产量750吨,同期增长2.7%,其中养殖产量548吨,捕捞产量202吨,总产值112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稻田养鱼面积9.4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0.6万亩。

二、抓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1、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围绕畜牧、蔬菜、茶叶、水果、田鱼等五大支柱产业,重点抓好“四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①是打造温州市最主要的绿色蔬菜供给基地。②是打造温州市最大的畜禽生产基地。③是打造浙江省最大的稻田养鱼基地。④是打造浙江省最具特色的名优特产基地。上半年新增蔬菜基地3000亩,优势特产基地8500亩,其中乌牛早茶叶基地XX亩、名优水果东魁杨梅5500亩,水蜜桃和蜜梨等1000亩,建立水果丰产示范园1000亩。此外,渠口乡1400亩市级蔬菜后备基地正在申报中。

2、扶持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市场主体。①是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实施“扶持十大龙头企业”行动,在资金、技术、信息方面给予帮助,积极扶强、扶大、扶优。上半年共确认农业企业128家,农技服务站2家。②是继续发展订单农业,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今年签订粮食订单1万亩,蔬菜订单0.3万亩,生猪订单3万头。③是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上半年我县新发展了7家专业合作社,涉及畜禽、水果特产、药材等方面。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3家,其中专业合作社20家,协会3家。

三、全面启动“万名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农业科技信息服务进一步加强。

为了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的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县政府已安排1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培训经费,目前已培训总人数达3141人,其中:“专业农民”技能培训1105人,“转业农民”就业技能培训850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946人,预备劳动力培训240人。目前已完成年度培训计划的40.8%。积极开展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一)是加快优良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引进金早-47、ⅱ优培九、协优9308等高产优质早晚稻田新品种,在西岙、陡门两乡示范推广有机大米栽培面积200亩,在五尺、鲤溪等乡镇示范推广糯玉米600亩,计划在乌牛、瓯北引试稻鸭共育技术等。开展田鱼干加工技术研究,进行新产品研制,并引进一批加工机械,继续抓好田鱼提纯选育工作,引进1.1万尾光刺倒巴鱼试养,共组织向楠溪江投放了10万尾香鱼苗。引进茶叶加工机械37台,微型耕作机1台,粮食加工机械检测化验设备1台套,添置保鲜冷库2座,容积达100立方米。(二)是开展科技交流活动。组织农业干部、农业企业和种养大户等150多人赴温州参加XX中国(温州)科技交易会,组织各乡镇的分管领导、畜牧兽医干部、畜禽养殖大户、饲养生产厂家及有关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20余人参观了今年3月份在杭州举行的XX畜牧业暨饲料工业(杭州)展览会,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经验。(三)是加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向广大农业企业和农民提供急需的各类实用技术和市场信息。组织开展送科技服务活动,共接受咨询达200多人次,解决疑难问题40多起,分发科技图书1200多本,糯玉米种子1000多包,农药、兽药20箱,共计价值15000多元。进一步加强农技110服务,农技110台接受来电来访159人次。共2页,当前第1页1

四、大力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和“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

今年是全省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的第二年,按照省、市提出的工作要求,我县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落实之中。(一)是村庄整治建设全面推进。按照基本达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和文化繁荣的农村新社区建设的要求,以改路、改水、改厕、改线和垃圾集中处理、违章建筑拆除、村庄绿化为主要内容,上半年已有41个村启动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占全面任务数的60%,完成整治村6个,启动主要景观线整治3.2公里,完成规划编制9个村。(二)是加快示范村建设步伐。我县几个市级示范村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旧村改造进程,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地开展。乌牛镇王宅村旧村改造第三期已开始拆迁;上塘镇下堡村有关旧村改造方案已经批准,拆迁协议已签订,现正在旧房拆迁;桥下镇六岙村的第一期也已签订了拆迁协议;瓯北镇前牌等村拆除了8000多平方米的违章建筑,优化了村庄布局,保护了土地资源;桥头镇坦头村和乌牛镇码道村均组织党员干部及群众到我市其他县(市)进行考察学习。今年计划启动的7个市级示范村,已经全部启动。至目前,投入建设资金1722万元,其中县财政投入210万。(三)是下山移民稳步推进。今年计划实施下山脱贫1730户,6525人,计划投入资金9458万元。到目前,已经落实23个下山移民点(小区),共370户,1100人完成下山移民搬迁任务,投入3100元资金,改善下山移民点(小区)的基础设施。

五、加快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绿化造林进展良好。

全县开工建设农田水利项目280余处,新增灌溉面积0.2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1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45万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0.6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平方公里。治理河道5.1公里,完成总投资2255多万元。新建、改建乡村供饮水工程26处,新增日供水能力0.23万吨,解决了1.3万人的饮水困难。春季造林成绩显著:全县完成迹地更新3582亩,景观林3100亩,四旁植树20万株,林木育苗180亩。结合楠溪江旅游开发、青山白色治理、村庄示范整治工作,完成了15公里的沿江防护林带的建设任务。

六、农村政策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

(一)进一步规范完善村账乡工作。开展瓯北、上塘、桥头等乡镇的村级银行户头整顿,从2月份开始至今,组织县人民银行及有关乡镇对乱开户进行了集中整顿,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做好会计电算化的年度升级等维护工作,邀请市专家到全县38个乡镇进行了业务指导,确保财务电算化的正常运行。做好县网络监控中心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二)是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管理。我县今年被市里列入农民负担重点监管县,工作形势严峻。我们从年初就对该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与各乡镇和县涉农收费部门签订了农民负担责任书,明确违反责任追究制度。同时要求物价部门认真做好督查,及时反馈工作信息。(三)是积极开展完善土地二轮承包工作。我县目前仍有13个乡镇的21个村未开展二轮承包工作,根据省市的要求,6月底前要全部完成,任务非常艰巨。为此,县里成立了完善土地二轮承包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多次部署会议。6月4日,召开了由有关乡镇的一把手参加的工作推进会,对二轮土地承包工作做了部署,明确下步工作重点和责任。我们根据省市要求,重新修订了农业承包合同范本、委托书、登记表,制定了土地二轮承包工作流程等指导性的材料,规范乡镇对该项工作的管理。同时,成立了3个工作督导小组,分别对相关乡镇开展定期督促和指导,推动乡镇完善二轮土地承包工作的力度。

总的来看,我县农业和农村形势良好,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县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沿江经济发展迅速,山区发展缓慢,1990年至XX年沿江6镇工业总产值年增长37.8%,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54%上升到XX年的97%,财政收入占全县的97%,山区32个乡镇财政收入仅占全县的3%,这种差距仍然在逐步拉大,山区经济发展的缓慢,已经严重影响全面发展奔小康的步伐。

二、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制约因素有增无减。1、化肥、农药、农用物资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大,比去年同期普遍上涨10-30%,农业生产成本增加。2、山区交通不方便,增加了农产品销售成本,如梗豆,从枫林运至温州每斤0.2元,运费每斤0.06元,运输费用占30%,有的种植西瓜农户因价格低而运输费用高无法销售出去。 3、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由于山区农民文化素质差、技术水平低、信息闭塞,给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带来困难。4、农业资金投入不足,目前乡镇财政严重赤字,县级财政投入农业仅占很少的部分,制约了农业的发展能力。另外,农村用地、农业贷款难和电、水等生产资料的供应不足都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增效、农民的增收。

三、农村建设步履艰难。由于山区集体经济增收困难,财政用于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资金有限,村庄整治和环境建设步伐缓慢。土地指标的控制,严重制约了农村示范村建设的顺利开展。

四、二轮土地承包政策的落实、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农村定销户的处理等问题的解决难度仍然很大。

第2篇:农业经济运行范文

秋收秋种接近尾声,农业生产形势保持平稳

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截至目前,全国秋粮已收获11.2亿亩,占比超过94%,进度同比相当。其中,玉米和大豆收获基本结束,中稻(一季稻)正在收尾,双季晚稻收获近七成。秋冬播进展总体顺利,全国已播冬小麦3亿亩、完成意向种植面积的88.4%;已播冬油菜9210多万亩、完成超过九成。据农业部遥感监测,目前冬麦区墒情整体适宜,冬小麦一类苗比例为42.31%,二类苗比例为57.69%,比上年同期略好。

畜禽生产供应充足,渔业生产保持向好

据农业部监测,生猪出栏延续了3月份以来的回稳态势,10月份出栏环比增长0.8%;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减少0.2%,同比减少3.9%。牛羊生产过剩局面逐步改善,肉牛、肉羊和奶牛存栏同比分别下降0.1%、2.7%和7.8%;蛋鸡生产保持稳定。渔业生产持续平稳,1~10月国内水产品总产量5018.8万吨,同比增长2.8%,养殖量和捕捞量同比分别增长2.80%和2.96%。其中,10月份a量为740.1万吨,环比略降。全国重大动物疫情继续保持平稳。

大宗农产品价格稳中趋强,鲜活农产品价格全面回落

据农业部监测,玉米集贸市场月均价为1.94元/公斤,环比和同比分别下降5.2%和11.7%;稻谷2.91元/公斤,基本稳定;小麦2.33元/公斤,环比上涨0.4%。棉花价格连续7个月上涨,月均价环比上涨7.4%,同比上涨17.4%。糖价月均价环比上涨7.4%,同比上涨22.4%。猪肉价格连续4个月回落,同比基本持平;牛肉、羊肉环比分别下降0.7%和0.8%;鸡蛋价格下降明显,环比下降9.0%;水产品月均价环比下降2.6%,同比增长5.5%。蔬菜价格止涨转跌,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月均价格环比下降2.5%,同比上涨17.9%;水果价格稳中略降,重点监测的7种水果月均价格环比下降1.1%,同比上涨4%。从国际看,大宗农产品价格涨多跌少,玉米、大豆、小麦、原糖和棉花价格环比分别上涨6.3%、0.7%、4.6%、4.3%和0.8%;棕榈油和大米环比分别下降5.9%和6.0%。此外,化肥价格环比同比双降,农用柴油价格延续上涨态势,环比增长1.4%。

农产品贸易结构逐步优化,贸易逆差继续收窄

据海关总署统计,1~9月,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1352.9亿美元,出口额525.1亿美元、同比增长4.4%,进口额827.8亿美元、同比减少6.9%,贸易逆差同比减少21.5%。其中,小麦和大米进口分别为288.7万吨和256.4万吨,同比增长27.2%和9.9%;玉米及大麦、高粱、玉米酒糟等替代品共进口1521.5万吨,同比减少43%;棉花和食糖分别进口92.5万吨和261.2万吨,同比减少32.2%和30%;猪肉、牛肉、奶粉进口量分别增长1.5倍、36.6%和14.4%。蔬菜出口105.7亿美元,同比增长10.7%,持续保持顺差态势;水果出口47.9亿美元,同比增长14.9%,今年以来首次实现逆差转顺差;水产品出口148.8亿美元,增速略低于进口增速,顺差同比增长1.2%。

农产品加工业平稳增长,玉米加工企业开工率明显提高

1~9月份,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体呈现生产成本稳中有降、产量稳定增长、盈利能力明显提升的态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4721亿元,同比增长4.7%,比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高1个百分点。其中,受价格回归市场,出口退税等政策恢复,玉米加工成本下降明显,加工企业开工率提高,去库存速度加快。

第一产业固定资产稳步增长,东北增速有望扭负为正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月份,全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34万亿元,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14%;同比增长21.8%,增速比1~8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3.6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占第一产业全部投资的78.9%,同比增长18.5%,增速保持稳定;渔业投资增速持续回升,投资额达到745亿元;东北地区投资负增长连续4个月收窄,有望转正。

第3篇:农业经济运行范文

一、理清工作思路,抓好三个环节,建设四大基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号文件出台后,我们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抓好三个环节,建设四大基地,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实处出招下力,取得了较好效果。

理清一个思路。去年中央提出的“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面对榆次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我区确立了打造现代晋商中心区的战略目标,并把建设绿色农业作为三大特色经济之一。我区由分管农业的区级领导带队,深入各乡镇、大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市场等地进行广泛的座谈、研讨,组织乡镇干部、农村两委干部学习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经过充分研讨交流,逐步形成了统一明晰的思路,即把统筹城乡发展这个宏观战略与榆次区农业和农村发展这个微观战略紧密结合,落到全面推进我区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上来。并据此提出了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思路:即以中央[2005]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准确把握“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认真贯彻城乡统筹发展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紧紧围绕一个核心(增加农民收入),突出两个转变(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扭住三个重点(提升农业产业化、加快农村城镇化、促进农民非农化),建设“四大基地”,着力推进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构建和谐繁荣的农村小康社会。今年的奋斗目标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增长10%以上。这个思路已以文件形式下发,成为指导我区农村工作的总方针。

抓好三个环节。要推进农业现代化,搞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第一前提,夯实投入基础是关键环节,实施工程牵动是主要措施,我们就是从这三方面着手的。

第一是做大特色产业,抓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环节。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必须打破传统的就农业抓农业的思维定势,通过优势产业的规模扩张实现特色产品的集聚和优势产品的整合。2005年我们继续贯彻“平川水地抓蔬菜,丘陵山区上红枣,畜牧养殖抓奶牛”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全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34万亩, 无公害蔬菜面积突破30万亩,总产量12.8亿公斤,完成15万亩丘陵延秋茄果类蔬菜布局区、5万亩平川结球叶类蔬菜布局区、5万亩根茎类蔬菜布局区、6万亩设施蔬菜布局区建设,重点推广大田四种高效立体栽培模式和温室大棚六种栽培模式。红枣面积巩固30万亩规模,按照百村百公里红枣林带规划,推广“四个一”模式(一套实用技术、一座烤房、一座保鲜库、一座沼气池),补植补种2万亩,酸枣接大枣200万株,总产量达到2600万公斤,比上年增30%。养殖业突出以修文奶牛、郭家堡瘦肉型猪、张庆禽蛋、长凝肉羊优势区等为主的“四区”建设,使全区肉蛋奶总产量达到4.3万吨,比上年增长12.7%;奶牛存栏突破8000头,争取达万头。粮食面积稳定在40万亩,总产量1.5亿公斤。水果面积稳定18万亩,淘劣换优3000亩,推广果实套袋4000万个,总产1.15亿公斤,比上年增长9.5%。

截至5月底,全区蔬菜春播面积20.9万亩,完成全年计划的61.5%;地膜覆盖、早春拱棚、温室大棚等保护地蔬菜面积达到17.8万亩,占到春播面积的85.2%;蔬菜总产量2.98亿公斤。红枣面积已达30万亩,今年补栽面积1万亩。全区肉蛋奶总产量9092吨;奶牛饲养量达到6598头,奶产量2330吨;生猪饲养量11万头,出栏量3.95万头,肉产量2780吨;羊饲养量13.3万只,出栏量2.5万只,肉产量370吨;蛋鸡饲养量140万只,蛋产量2996吨;开工新建养殖小区8个,挤奶站2座,人工授精站6座。粮食种植面积39.59万亩,受市场价格、粮食直补等因素影响种植结构有局部调整,主要体现在玉米、小麦和谷子三方面:玉米从去年的33.45万亩,下降到今年的25万亩;谷子由去年的2.35万亩,增长到今年的4万亩;小麦从去年的2.1万亩,增长到今年的3.08万亩。全区蔬菜优势区域实施面积20.9万亩,优势蔬菜品种面积17万亩,其中茄果类蔬菜9万亩,结球类蔬菜2万亩,根茎类蔬菜5万亩,设施类蔬菜1万亩。红枣优势区域面积达到24.78万亩,占红枣总面积的82.6%,今年新栽面积1万亩。全区优势互区肉蛋奶总产量5599吨,占全区肉蛋奶总产量的61.6%;优势区奶牛饲养量5643头,奶产量2262吨;生猪优势区饲养量7.6万头,出栏量2.66万头,肉产量973吨;羊优势区饲养量8万只,出栏量1.5万只,肉产量222吨;蛋鸡优势区饲养量100万只,蛋产量2142吨;奶牛养殖小区开工新建2个,配套挤奶站2座,新建人工授精站1座;羊规模养殖小区开工新建3个,胚胎移植40只,新建人工授精站5座;猪规模养殖小区开工新建2个,引种50头;蛋鸡规模养殖小区开工新建1个。玉米优势区面积11万亩,专用面积12万亩,地膜覆盖面积0.8万亩;谷子优势区面积2.5万亩,优种面积3万亩,订单2万亩。苹果优势区面积10.7万亩;酥梨优势区面积1.6万亩。核桃优势区面积0.53万亩。

第二是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抓好财政投入环节。今年以来,我区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和主动意识,积极筹措资金,采取八项措施加大财政支出力度,支持“三农”事业:一是按照农村税费改革的要求,全部免除农业税共计554.7万元,将区级配套的部分列入预算;二是加大农业投入,支农资金预算比上年增长42.9%以上,总额达到300万元,绝对额增长90万元;三是落实国家支持粮食生产的直补政策,及时足额将粮食直补资金补到农户;四是整合财政和部门农业资金,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进行整合使用,提高农业资金使用效益;五是保证农村剩余农民力转移培训资金的落实;六是加快公共财政覆盖农村步伐,扩大和增加农村义务教育公共财政支出范围;七是积极筹措资金对农村中小校危房进行改造;八是继续加大对农村人畜吃水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今年我区计划投资1300万元用于乡镇道路、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区里还积极筹集资金,解决了农民征地款4000万元、各种工程款7000多万元,农民工工资全部到位,切实维护了农民利益。世行贷款项目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也在积极申报中。加大农业资金的管理力度,确保各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真正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第三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抓好重点工程建设环节。我区今年共确定农业重点工程15项,总投资10亿元,今年完成投资2亿元,包括温室大棚工程、红枣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工程、万头奶牛建设工程等。温室大棚工程今年新建温室大棚1万亩,总量累积达到6万亩;合理开发土地,积极解决畜牧业小区建设用地,新建逯村、源涡2个奶牛园区,加快万头奶牛工程的步伐;抓紧实施东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完成水、机、电、田、林、路、科技七大改造任务。科学整合和有效利用资源,结合世行水保建设工程、涂河土地开发治理工程、砖窑整顿等,扩大、新增水浇地面积1.6万亩;实施“863”节水项目,新增节水面积2万亩,总量达到27.04万亩;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项目实现目标1万亩,其中高标准示范田5000亩,辐射推广5000亩,新增机旱田1万亩,总量达到3万亩。通过上述措施,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建设四大基地。蔬菜产业,今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4万亩,与去年持平。红枣产业,在去年“四个一”模式的基础上,今年实施“八个百”增收措施:即培训100村,扶持技术骨干100名,组织参观100批次,提升加工能力100万斤,烘枣100万斤,保鲜100万斤,协会外销100万斤,各乡镇助销100万斤。畜牧产业,全区肉类总产量要达到17000吨,禽蛋总产量达到13000吨,奶类总产量达到13000吨,奶牛存栏达到8000头。龙头企业,今年重点支持和培育辐射基地范围广、带动农户作用大、加工转化能力强的博瑞乳品、福大蔬菜、海玉饼干、怀仁醋业、德御小米等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榆次博瑞乳品公司去年年底通过了qs(食品安全)认证,今年重点在扩大规模上下功夫,力争奶制品年加工能力达到2万吨;福大蔬菜投资740万元续建蔬菜配送中心;海玉食品计划总投资4000万元,新上6条流水生产线,加工能力将达到3.6万吨,带动7万亩的粮食基地生产;怀仁醋业投资1500万元新建3条生产线;德御小米目前市场前景良好,已占领太原市场,今年进一步扩张生产,带动谷子订单1.5万亩;工业园区重点落实娃哈哈果饮料项目和古船面粉月产500吨项目,借助已引进的娃哈哈、白象、古船、金龙鱼、恒顺等企业的品牌优势,再引进一批知名企业,形成农产品加工的集团优势。我区华玉荣香椿、金贝植物、博瑞乳业、福大蔬菜、民信屠宰等5个建设工程被列入市“双百”项目,总投资达1亿余元。

二、建设三大体系,推进城镇建设,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今年我区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指导,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

(一)标准化体系建设。主要抓三点:一是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整体推进项目,今年新认证23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累计认证面积达到33.7万亩。由于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方面成绩突出,最近,榆次区被确定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整体推进试点县,成为我省5个试点县之一。区里成立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整体推进项目领导组,制订了实施方案。项目总投资30万元,其中省10万元,市、区各配套10万元,涉及9个乡镇、113个村、15个品种、认定面积23万亩。示范推广农业病虫害物理防治、农药残留检测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项目实施后,23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可年产无公害蔬菜1.83亿公斤、优质水果1.51亿公斤、优质粮食0.36亿公斤。通过新技术的使用和推广,预计23万亩可增加收入2585万元,平均每亩增收110元。红枣今年还计划认证无公害面积2乡15村21628亩。红枣标准化生产在去年制定规程的基础上,今年先在10家大户中推广,推广面积4500亩。

二是打造自己的品牌。品牌农产品是农民增收的亮点,农业产业化的支点,农产品抢占市场的卖点。今年进一步推进品牌战略,除加大对现有“魏榆”、“北田”等品牌的宣传力度外,通过盘活长凝大蒜、后沟果品等传统品牌资源,力争再创出一批如什贴小米、华玉香椿、涂河鲜枣无公害农产品知名品牌,提高农业竞争力。继续加大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力度,特别是在绿色食品认证上实现大的突破,重点引导和扶持丰元枣业、老醋坊、仙枣公司、德御农贸等4家企业申报绿色食品认证,使全区绿色认证企业总数达到8家。丰元枣业目前正在申报绿色食品认证。

三是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今年建设12个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其中蔬菜1个,红枣4个,养殖6个,粮食作物1个。目前,示范园区处于整体推进,全面建设阶段。在北田镇张胡村建成150亩的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红枣建成乌金山镇宏大红枣科技示范园300亩、北田镇杜堡中昌农业示范园区500亩、北田镇贵仁红枣科技示范园100亩、长凝仙枣果品公司基地2000亩。养殖建成陈侃奶牛园区,今年重点扩建二期工程,新建10户;北胡乔奶牛园区,今年重点是完善园区内的公共设施;演武蛋鸡养殖园区,今年重点是鸡舍的续建以及配套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完善;演武瘦肉型猪养殖园区,今年主要推广瘦肉型猪生产配套技术;长凝众旺肉羊养殖园区,今年推广的技术主要是肉羊标准化生产和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技术;乌金山西沛霖肉羊养殖园区,主要是肉羊标准化生产和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技术,建设建人工授精站。粮食,张庆玉米示范园区已种植饲用玉米500亩。此外,我区设立果树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园区4个:郭家堡源涡果树示范园(425亩)、东赵乡小壁果树示范园(600亩)、庄子乡紫坑果树示范园(500亩)、北田北流果树示范园(600亩),试验项目为高光效树型改造,示范项目为果实套袋、新红星果型剂应用,供试品种为新红星、红富士、酥梨。同时,我区确定金威航天育种公司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成立了合作项目协调建设领导组,确定了协作单位的实施项目和技术合作意向,已开始全面实施建设。

(二)市场体系建设。市场体系建设从市场建设、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营销体系入手。一是建设三个农产品市场。没有市场,产业规模就不可能进一步扩张,就榆次的区位、交通和目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而言,应该建一个大型的农业市场,发挥其的带动、提升、辐射等功能,促进产业基地建设。榆次串串红农业综合市场经过努力,目前进展顺利。市场选址在原榆次区苗圃,一期工程占地43亩。下一阶段,我们要加大力度,积极运作,争取早日建成投入使用。在东外环投资630万元建设近万平方米的粮油批发市场,吸纳60余户经营户入驻。张庆乡演武禽蛋交易市场也在积极酝酿之中。

二是指导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随着我区农业产业化推进中主导产业的健康发展,自发组建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也如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据农经部门统计,围绕蔬菜、红枣、奶牛养殖、醋业等主导产业成立的农民合作组织已达29个。今年年初,在榆次供销社、120余名农民经纪人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区农民经纪人协会也正式成立并启动运行。为了推进我区农资连锁经营健康发展,规范农资经纪人队伍,通过大力组织农资员(农资经纪人,下同)服务队伍,省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晋中分公司于5月25日至8月30日在我区开展招聘农资员(农资经纪人)活动。面对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的大好势头,我区今年力求高标准规范9个,规范发展30个,总规模达到80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必将为我区农业产业化推进甚至产业化龙头崛起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是完善农业综合服务超市体系。去年普家乐农村连锁经营服务体系完成了25个连锁店和100个村级服务站定点工作,农产品营销市场体系已基本构建。今年我区投资570万元,建设普家乐超市6000平方米物流配送中心、10个农村连锁超市、10个村级农资服务站,初步形成辐射全区农村的销售网络。

(三)服务体系建设。从现代农业化的要求出发,首先抓信息服务建设。三电合一,实施“万户农民网上行”工程。我们出台了《2005年榆次区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纸、宣传册(单)等媒体大力宣传,在全区形成全社会关注信息、运用信息的良好氛围。结合科技下乡活动,先后在修文镇东长寿村、庄子乡庄子村搞了2次大型的信息宣传培训活动,晋中市王雅安书记、高建民副书记及农业局局长韩国昌等领导亲临现场进行了指导。近期,又与晋中市农业局信息科联合开展了为期10天的“十乡廿村农业信息网络推广示范培训”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截止目前,全区又有2个乡镇、3个企业(德御、海玉、丰元)注册了“一站通”,全区累计注册总数达到12个,新申请认定乡镇服务点4个,并对20名农村信息员进行了申报认证。举办信息培训活动近30次,发放资料8000余份。在示范园区、经营大户中重点推广了宽带、电视、电话的三电合一网络延伸模式,上网农户已达到1550户。乌金山镇海底岭村、施家洼村和北田镇张胡村等电视上网示范村建设正在实施中。

其次,抓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转移。加快进城入镇务工就业和跨区域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我区认真总结去年实施“阳光工程”的经验,组织安排好今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完成今年“阳光工程”培训400人的任务。以一职中、晋中旅游学校为定点培训单位,实施“定单”输出,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业。按照“走出一人,带动一户”的思路,努力拓宽农民转移渠道。目前已组织“阳光工程”培训290余人。区阳光工程办与劳动保障局、市区职介中心合作,组建了多形式、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培训就业服务体系。今年3月18日,我区举办了“百企千岗招聘洽谈会”,提供各种就业岗位2687个,涉及保安、酒店服务、营销等适合农民就业的岗位1200余个,占总数的44%,实现劳动力转移360余人。

第三,建设5座高标准乡镇畜牧兽医站。根据省、市要求,2005年我区重点建设张庆畜牧兽医中心站,同时完善乌金山、修文、北田、长凝四个中心站配套设施,每站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化验室50平方米,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在5个畜牧兽医中心站建立乡镇疫情测报点,形成完整的动物疫情测报网络。

(四)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小城镇建设基础。根据省里把我区列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的要求,今年我们的城镇化水平要达到52%。在重点抓好乌金山镇、修文镇的集镇建设的同时,确定郭家堡、张庆、修文、乌金山、东阳5个乡镇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乡镇,确定王湖、郭家堡、南关等20个村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村,全面推进我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建设,做到“三个兴镇”。

一是聚集产业兴镇。发展城镇,首务在兴业。我区108经济走廊一线的东阳商旅型经济带、修文民营经济园、张庆醋业园区,已经具备了集群经济的产业基础,今年力争实现率先发展,带动辐射周边农村共同繁荣。目前修文民营工业园区道路工程已开工。东阳、东赵、乌金山等有旅游资源的乡镇,把旅游产业开发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发展旅游集镇。后沟古村是榆次旅游开发的四篇文章之一,继常家庄园、榆次老城之后,后沟古村建设被列为今年我区重点工程之一,现在6.6公里的旅游专线已开工建设,农业采摘园区、绿化带等也已着手实施,建成后将形成山头松柏盖顶、山坡花灌缠腰、山底干鲜水果遍地的古村秀美风光。乌金山的五龙沟滑雪场项目也已完工。

二是改善设施兴镇。榆次北外环路的开通和北出口二期工程的续建,特别是榆次北部新城建设规划的实施和太原南部新区建设规划的正式启动,为乌金山镇全面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新的机遇。我区计划用2—3年时间,把北外环建成为集商贸服务、农贸市场、科教文卫、工业园区、住宅小区等设施为一体的十里长街,打造我区小城镇建设的又一亮点。

三是全面发展兴镇。今年我区计划投资1000万元用于乡镇道路、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乌金山镇投资60万元,兴建晋中一流的乡镇计生服务所。郭家堡乡投资1700万元建设育才新校、源涡寄宿制小学等学校。修文镇积极筹划郭村—东长寿旧108国道的拓宽改造工程。

三、科技下乡,重拳打假,典型带动,营造服务“三农”良好氛围

一是两不误、两促进,重落实、求实效,以先进性教育活动推进当前农村工作。在全面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区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落实,求实效,在服务“三农”的实际工作中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折不扣执行中央、省、市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把边学边改、解决实际问题贯穿始终,做到“两不误,两促进”。首先,针对春耕春播,农民急需农技培训的状况,不违农时,深入乡村开展蔬菜、红枣、畜牧等先进实用技术培训,掀起了春季培训高潮,全区共培训1232场次、13.4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8万余份,外出学习参观61次、5520人次。畜牧业培训以农资打假活动为契机,组织科技下乡6次,请省市专家培训奶牛、肉牛饲养技术4次,培训1500余人次,印发技术资料5000余份(种草技术资料1000份、动物防疫资料2000份,养牛培训手册2000本)。东赵乡聘请山西农大的蔬菜专家和博士生导师为农民解决在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方面遇到的问题。长凝镇采取“农民点菜,政府组织,专家办灶”的形式,聘请专家入村培训。其次是开展送政策、送科技、送农资、送信息的“进百村、入千户”大型服务活动,重点在修文镇和庄子乡举行了集中活动。省市区20余个涉农部门为农民提供了农业政策技术等方面的咨询;省内外39家农资生产企业直接面对农民,把最低价格的农资直销给农民;聘请专家进行了培训;区农机局展销了新型农机具;市、区农业局和中国网通为农民现场进行了农业信息网络和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的演示。市委书记王雅安、副书记高建民等领导亲临现场进行了指导,全区近两万名农民和乡村干部参加了这次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农民得到致富信息2000余条,2000余人参加了蔬菜、红枣、养殖和信息网络技术培训,9万余份宣传资料、5000张农资优惠卡发放到农民手中,现场销售平价化肥1500余吨、优质种籽1.9万公斤、农膜7.5万公斤、菜籽1000公斤。现场农资销售额达到320余万元,至少可为农民让利13000余元。第三是集中力量抢墒下种保春播。3—5月份是我区春耕备耕、春播生产的重要时期,历年平均降水量为67.1毫米,而今年的降水量仅为42.5毫米(含5月预计降水),减少36.7%,全区至少25万亩农田因旱不能下种,严重影响今年的春播生产。我区采取协调供电、机井浇水、利用小水源等措施,积极抗旱保春播,抓紧5月17日全区降雨26.7毫米的契机,采取调配机具、电力等措施,保墒抢种23万亩,确保了春播任务的完成。区人大联合农业局、供销社等七部门深入到6个丘陵乡镇偏僻村庄进行科技信息、生产资料、信贷资金“三下乡”活动,仅在庄子乡白田村当日销售种子4000斤,化肥12吨,协议小额贷款12户计3万余元,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

二是农资打假重拳出击,多部门联合行动,集中整顿农资市场。3月10日至4月10日为全国“农资打假下乡”集中行动月,在一年一度的春耕工作即将全面展开之际,榆次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农资打假下乡”集中行动月活动,重点检查农资产品生产企业、乡镇供销社、生产资料公司和其它批零市场,通过环环相扣,实施全方位监管。区农业局与质监局稽查队深入城区农资销售市场、网点进行检查,与物价局联合对农资价格进行专项检查,有效地平抑了农资价格。区工商局也开展了“红盾护农”行动,对3家不符合“一主两辅”生产经营资格的,依法予以取缔。共对20个经销单位进行了化肥专项抽检,抽取样品17个,代表磷肥、复混肥总数量180吨,抽检了10个生产企业的9种牌号规格的化肥,其中7种牌号合格,2种牌号不合格。检查中发现当前农资主渠道销售市场货源充足,基本无假冒伪劣现象。

三是发挥典型带动作用,走设施农业、高效农业路子。在去年的万亩温室大棚工程建设中,我区因地制宜,在“李坊效应”的带动下,创造了东赵乡石羊坂“双水源四位一体”温室等新模式,为丘陵山区建设温室大棚、增加农民收入探索了一条新路。今年我区继续抓典型带动,积极创新建棚模式。3月22日在东赵乡召开了旱垣地温室大棚积雨工程园区现场会,决定把石羊坂村建成山西省旱垣山区节水设施生产示范园区。目前,该工程已成立了项目协调领导组,整个工程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在它的号召下,村民建棚、创新意识高涨。东赵乡村民郝文玉,在去年建起一棚的基础上,今年又投资7万元建成160米长的温室两套,形成了一个占地近20亩,面积达3700平方米的农家庄园。他还在温室内尝试养猪,在猪圈里建起一座10立方米的沼汽池,仅沼气一项,就可节约燃料及肥料2000元。他的这种集种植、养殖、沼气三位一体的农业发展模式,已成为我区发展新型高效设施农业的典范。全区温室大棚工程建设按照“七早七到位”的办法,早安排,早部署,现在已调整土地近4500亩,为完成今年万亩温室大棚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是转移工作重心,形成全区围绕农业和农村开展工作的良好氛围。我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农业和农村工作方面来,既有事权划分的客观原因,更大程度上是区委、区政府工作思路转变的结果。“指挥棒”的转向,为我区农业和农村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形成了各部门围绕农业和农村开展工作的良好氛围。区财政局在农村一线调研时,得知山西威特核桃加工厂需要找合作加工企业时,及时与榆次华玉荣香椿有限公司联系,促成了合作意向。仅此一项,就吸收什贴镇农村闲散劳力20多人,每个劳力年收入达5000余元。

总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一号文件精神的深入人心,极大刺激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各项工作正扎实开展。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市场建设发展缓慢。庞大的生产基地与较弱的市场建设之间的矛盾不能适应产业化发展要求,大量蔬菜等农产品仍停留在原始堆积和马路地头销售的初级农产品阶段,价格低、集散地功能弱。尤其是综合性农业市场缺乏,榆次串串红农业综合市场仍在筹建中。

二是农产品加工龙头仍然不强。主要体现在围绕菜、枣、果、肉、蛋、奶的加工龙头企业滞后,现有加工企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产业带动力较弱。我区在酿造、饲料加工等方面有一些加工亮点,也有如白象方便面、恒顺醋等全国知名品牌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但都与我区的蔬菜、红枣、畜牧养殖三大特色产业的发展联系不紧,带动示范能力不强。尽快培育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就成为提升农业产业化的当务之急。

三是当前的动物疫病形势仍然严峻。禽流感、口啼疫、布病等动物重大疫病在我区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周边市县时有疫情发生,对我区畜牧业生产产生威胁和不利影响。养殖小区经营管理滞后,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标准化生产制度不健全,缺乏动物防疫、治疗、配种等方面的技术人才,在养殖业配套土地和粪便等环保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五、下半年打算

一是全面推进我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建设。郭家堡、张庆、修文、乌金山、东阳5个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乡镇,王湖、郭家堡、南关等20个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村,加紧进行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建设规划。创新思路,引导农民在广泛参与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创业致富,充分发挥小城镇的集聚功能。充分利用我区东阳商旅型经济带、修文民营经济园、张庆醋业园区等已经具备集群经济的有利条件和雄厚的经济基础,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共同繁荣。

二是做好资源整合,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科学整合和有效利用资源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下半年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土地整理开发,结合砖窑整顿、中低产田改造等,扩大、新增水浇地面积,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水利设施:节水面积达到27.04万亩,饮用氟改水的人口达到72%。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项目实现目标10000亩,其中高标准示范田5000亩,辐射推广5000亩;新增机旱田1万亩,总量达到3万亩。土地开发工程重点建设乌金山黑河滩涂土地开发项目,总面积1210亩,总投资650万元,可新增水浇地1210亩,年均增加农民收入近千万元,将是我区有史以来投入最多、规模最大、质量最好、标准最高、配套最齐全的土地开发项目。

三是进一步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今后一段时间,要进一步挖掘我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通过内部发动,外部引进,吸引工商企业转攻农业,鼓励民营大户发展农业,建设一批加工龙头亮点,力争建成一个大型龙头企业。鼓励农口各部门、各乡镇进一步明确扶持重点,倾斜优惠政策,多方聚集资金,尽快提高龙头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重点抓好四眼井公司固态生物发酵、金贝植物苗木克隆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的成果转化,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在做强龙头加工企业的同时,重视贮藏龙头避旺补淡、增值上市的重要作用。我区已有北田镇张胡和庄子乡杨坊的西红柿贮藏、东阳镇彭村青椒和上丁里的葱头贮藏、庄子乡黄彩的苹果贮藏、东赵乡训峪的梨贮藏、张庆乡郝庄的大葱贮藏等一批专业贮藏基地,今年的果品、蔬菜贮藏量要突破1亿公斤,增加效益5000万元以上。

四是继续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和执法体系建设。继续完善10个乡镇信息服务站建设,加大“一站通”的应用力度。加快网络延伸的步伐,在龙头企业、示范园区、中介组织、批发市场、经营大户中建立信息服务站,在华玉香椿、老醋坊等龙头企业中建立10个信息服务站,在农户中继续推广电脑、电视、电话(三电合一)网络,全区网络延伸总量累计达到2000户。培训农村信息员,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搞好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和传递,及时企业和农民急需的政策、技术、品种及农产品供求信息。加紧筹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选拔精通业务、熟悉法律、作风优良、廉洁公正的人员充实执法队伍,尽快建成我区完善高效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切实做好农资打假等各项工作,为“三农”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五是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下半年要充分发挥“阳光工程”的示范带动效益,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完成今年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6000人、“阳光工程” 培训400人、转移3000人的任务。

第4篇:农业经济运行范文

【关键词】 农村;经济改革;农用车;影响

提起农用车,很容易会想象成是用于农业生产的车辆,特别是想到拖拉机,在中国所谓的农用车实际上是指农用运输车。农用运输车在广义上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所有车辆的总称,如人力车、畜力车以及机动车等。在狭义上是指,农用运输车,也就是以运输为目的或者作为汽车的替代品,符合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村的土路、农民的购买力等)而开发的中国特有的0.5~1.5吨的载重量、50km以下的设计时速、搭载柴油发动机的动力车。

产业革命带来生产方式的变革,生产方式的变革则要求不断地扩大市场、进而创造出了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要求原材料和产品能够大量、迅速、准确地运输到目的地,这样作为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交通运输手段的变革也就显得很必要了。传统的手工业时代延续下来的马车、帆船等的交通运输工具已经无法满足产业革命所带来的生产速度的加快、生产规模的扩大、原材料和劳动力的不断移动以及市场的不断扩大的需求。过去的交通运输手段与新兴的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是创造出汽车的最大动力。

汽车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农用运输车同汽车一样也是随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的深入,日益增多的货物量同过去的交通运输手段之间的矛盾而诞生。在中国关于农用运输车的研究和试制,早在70年代初期就已经在广东、辽宁、四川省等地实行了,只是在当时的状况下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市场经济,使农村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运输量比过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相继出现了很多个体运输专业户及运输公司。

当时中国农村的运输工具还主要是以人力、畜力车和拖拉机为主,这些落后的运输工具已经无法满足急剧增长的货物量对运输力的需求,城市也没有能够支援农村的多余的运输力,以当时农民的经济收入情况即使想买卡车也无法承担二、三万元左右的高额车价。以上的这些原因同时给了农用运输车提供了开发和生产的契机。

一、农村改革的经过

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经济先后经历了土地革命(1949年-52年)、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57年)、社会主义建设(1958年-78年)三个阶段,经过长期的政治思想斗争已经基本上处于崩溃的边缘。那些长期挣扎在贫困线下农民们想方设法想摆脱这种困境,终于安徽省凤阳县的农民们冒着生命危险自发的率先实施了生产承包责任制,而且逐渐得到了大多数农民的认可。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肯定了生产承包责任制的正确性,确立了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全面实施经济体制改革。生产承包责任制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实施生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粮棉产量也随之翻了几翻。农村改革的要点大体可分为两点。

第一点,是的解体。1958年5月,党的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现状的愿望,但是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受总路线的影响,广大农民大规横地兴修水利、大办农业机械化事业和水利发电事业,此时“”接近高潮,农村各地开展了把小型农业合作社合并为大型合作社的工作,群众自发地采用了“共产主义公社” “大社” “集体农庄”等不同名称。

1958年8月上旬,到河北、河南、山东视察时,当地负责同志请示大社叫什么名字好,说:“还是办好,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便于领导。”这消息发表后,全国许多地方相继仿效。1958年8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会议,正式讨论了建立的问题,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问题的决议》。决议的下达,把化运动推向了高潮,此后短短的几个月,全国74万多个农业合作社就改组为2.6万个,参加公社的农民有1.2亿户,占总农户的99%以上。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损害了群众利益,挫伤了社员的积极性。虽然是弊病百出,但还是存续了20多年,终于于1983年走向了解体。

第二点,是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大幅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实施生产承包责任制可以说是农村改革的最大亮点,它不仅解决了的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的弊端,还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粮食产量大幅增加。其次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中央决定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以后在农村又相继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农业结构调整。第一次是80年代中期。这次的农业结构调整的直接原因是一部分地方出现了个别农产品“卖难”现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主要农作物特别是粮食和棉花的生产量得到大幅增加。从1979年到1984年粮食的总产量从3.32亿吨增长到4.07亿吨,增长了22.6%,年增长率为4.2%。棉花的总产量由217万吨增长到626万吨,增长了188%,年增长率为23.6%。可是1984年中国出现了未曾有的农作物“卖难”现象。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1985年中央政府实行了农作物流通体制的改革。废除了至今为止实行的统一收购、统一销售体制,实施契约收购,给农民更多的生产自,奖励品种多样的生产与栽培。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中国的农业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粮食农作物的栽培面积在逐渐减少,而经济农作物和饲料用农作物的栽培面积在不断增加。

第二次是90年代初期。这次调整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的供求矛盾由数量的矛盾转化成质量的矛盾,对于优质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市场的供给能力明显不足。也就是说满足了农产品对量的需求后,对农产品的质的要求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到了90年代,普遍出现了农产品贩卖难和农产品价格下降的现象。于是1992年中央国务院决定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在重视农产品数量的基础上,更应注重高产、优质秉性和提高经济效率。此后农产品的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第三次是1998年以后。这是涉及到现在的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实施。这次调整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供求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农民的增收幅度在逐渐减小。现在以促进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通过市场的供求关系,为了发展农村经济而实行的全面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二、农村经济改革的意义和成果

1.农村经济改革的意义

1978年实施的农村经济改革给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经济改革的意义是极其重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农村经济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突破口。如果没有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功,中国经济改革的步伐也许会慢上好多年。农村经济改革对中国经济高度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功为中国国民经济其他领域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功对人们摆脱思想束缚、增强自信、大胆实行改革发挥了难以估量的决定性作用。其他经济领域的改革从构想的形成到很多具体方法的实施,大多接见了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

(3)农村经济改革不仅带来了农村经济的繁荣,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农民观念和行为的变化。已不再满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已不再满足衣食无忧的生活,逐渐冲破闭塞的农村壁垒,已经进入到开放的市场体系中。这对将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2.农村经济改革的成果

1978年末开始的农村经济改革至今为止已经过去了30年。它给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农村改革所取得的成绩首先应该是它搞活了农村经济,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一一列举是无法言尽的,如果归纳要点的话,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

(1)农村改革基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中央政府的农民“温饱问题”。农村经济改革特别是实行农村生产承包制以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产量快速增长。这不仅极大的缓和了长期以来粮食供给不足局面,伴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也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饭桌。这可以说是农村经济改革的最大成果。

(2)农村经济改革促生和壮大了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以前叫社队企业,它的生产范围主要停留在加工农村自家用的谷物以及建筑材料上。由于受各种各样政策的限制,没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农村经济改革以后,农产品和农村的天然资源可以通过市场进行流通,这样就加速了农村资金的积蓄。由于实施了农业生产承包制,农村的劳动力能够从集体生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向其他行业自由的流动,正因为有了资金和劳动力,才促生和壮大了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改善了农村的教育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

(3)在农产品流通领域,通过农村经济改革废除了“统购统销”体制。1953年实施第一个5年计划期间,为了实现工业化,确保工业投入的资金,对农产品实施“统购统销”。这项制度不仅极大的伤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还是中国陷入了长期的农副产品供给不足的局面。农村经济改革以后,作为农产品销路阻塞的主要原因,“统购统销”这项制度于1985年终于被取消了。这项制度的废除不仅满足了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4)加快了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速度。由于有了充足的作为饲料的谷物的供应,各地的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1998年到2000年全国的肉的供应量增加了401万吨、鸡蛋的产量增加了222万吨、水产品的产量增加了373万吨。而且不仅是数量增加了很多,质量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持续进行的农业结构的调整,使中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农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丰富了农产品的品种、强化了农业生产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也扩大了农业发展空间,对增加农民收入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3.农村经济改革对农用运输车行业发展的影响

农村经济改革不仅带来了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对其他行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农村经济改革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使农村的消费市场更加活跃。这给那些面向农村市场的生产企业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机会。特别是对农用运输车行业的影响是深远的。农村经济改革是农用运输车行业诞生和发展的原动力。如果没有农村经济改革,就不会有农用运输车行业的存在。

首先,农村经济改革的成果如前所述,不仅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正因为农民手里有了剩余的资金,才是农用运输车的诞生成为可能。无论农村多么需要农用运输车,如果农民手中没有可以购买农用运输车的资金,那么农用运输车的诞生也是无法实现,农村经济改革是农用运输车诞生的母体。

其次,农村经济改革促进了农村运输量的增加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经济改革活跃了农村的经济,使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蔬菜和水果的产量不断的翻新,随之农村的货物运输量也急剧的增长。1999年农村的货物运输量就已达到120亿吨,以每年5%~10%的速度递增。如此巨大的货物运输量给农用运输车行业的高速成长提供了市场。再者农村经济改革带动的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对农用运输车行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再次,农村经济改革的持续性也给农用运输车市场的稳定带来了保障。1978年末实行农村经济改革以来,农民总是担心农村经济改革的政策是否会变,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消费意愿。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了农村生产承包责任制30年不变的政策,消除了农民的不安,带动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只有农村经济改革具有持续性,才能确保农用运输车市场的安定成长。

进入21世纪,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农用运输车也许会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自从1979年第一辆农用运输车诞生以来的二十多年里,农用运输车制造企业已经向农村先后输送了近二千万余台的农用运输车,为繁荣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景晓村.当代中国的农业机械工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郑新立,周喜安.中国:21世纪的工业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丸山知雄.中国企の所有と[M].日本:研究所,2002

第5篇:农业经济运行范文

 

一、小额信贷企业依托高职院校服务“三农”经济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是农业大国,在世界经济中,我国“三农”发挥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现目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向第三产业,但对于一个农业大国而言,“三农”经济的有效发展为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因此,高职院校能够为小额信贷企业提供“三农”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三农”问题的解决依托高职院校的人才输送

 

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传统的粗放型“三农”经济向现代集约型“三农”的过度中,非常迫切的需要高职院校提供的人才,一方面,人才的供应可以提高小额信贷企业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为“三农”提供优质的服务。在发挥人才优势的过程中,大力开发农村地区人力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三农”人才的发展也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处于不败之地的保证。

 

(二)为小额信贷企业输送人才是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需求

 

高职院校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农村发展中起着决定性地位,高职院校输送的人才大多也转向农村,它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果体现在服务“三农”上,能够为小额信贷企业输送符合条件的“三农”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发挥高职院校自身的教育功能、社会职能以及输送人才的要求,可以大力促进“三农”增收,加速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

 

二、小额信贷企业对“三农”经济人才需求分析和服务经济运行分析

 

(一)“三农”经济人才服务小额信贷企业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服务“三农”基础薄弱,发展滞后脱节。

 

2.高职院校投入的办学条件简陋、缺乏专业师资,水平有限。

 

3.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不合理,调研水平有限,导致与“三农”经济发展严重脱节。

 

(二)小额信贷企业服务“三农”经济人才需求分析

 

1.小额信贷企业需要创新型人才,能够为企业培养创新金融产品,在企业发展开拓过程中为企业开发新产品,新的融资、信贷项目,企业发展源于产品创新,因此,创新型人才是“三农”经济发展过程中最需要的人才类型。

 

2.小额信贷企业需要开拓型人才,需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够自主开拓市场,根据市场的开发计划,负责具体渠道开发。

 

3.小额信贷企业需要计划型人才,能够针对相关区域进行专项回访,及时收集市场信息,建立客户档案,为客户进行有效分析并制定最佳的信贷计划,帮助客户解决信贷过程所产生的问题。

 

(三)小额信贷企业服务“三农”经济人才服务经济运行分析

 

1.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创新,鼓励服务“三农”人才的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农业生产一线进行小额信贷企业的创新。

 

2.积极选派科技特派员,实施“三农”服务专家服务,推动高职院校、科研院校一级农业产业化企业组成“三农”创新联盟,在重点产业上培养一批稳定的“三农”经济人才以及创新科技团队,形成真正的创新推动一体式的人才模式。

 

三、高职院校与小额信贷企业合作运行模式构建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是各高职院校的主要研究问题,新型“三农”问题也是考验高职院校模式发展的难题,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要适应新的形式而变化。职业教育就要面临解决“三农”问题,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人才。因此,面对小额信贷企业的人才诉求,应该始终坚持校企合作的情况下,培养适合企业生存发展的人才模式。

 

(二)创新课程建设

 

在建设课程的过程中,应重视课程与岗位对接、“三农”发展与企业、院校对接。职业教育服务“三农”主要是为了提升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高素质劳动者,为此,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针对小额信贷企业的复合型“三农”人才。其次,要重视学生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和训练,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建立自己的小额信贷企业,为服务“三农”做好扎实的准备,学校可以为此提欧适宜的技术支持和实验室支持,为做好学生创业做准备。

 

(三)创新教学模式建设

 

教学模式的建设是指导教师在排好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媒介和渠道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因此,教学模式的构建也是有效提高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之一。第一,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形式,加强动画、媒体、图片展示,让学生对“三农”以及小额信贷企业有充分的认识,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自己进行技能培训。第二,可以加强校企合作,带领学生参观小额信贷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经营模式以及企业的构建等。

 

(四)创新实践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创新能力是在教学的环节过程中实施的实训,在实训过程中体现的解决问题能力、判断能力、应变能力以及研究能力等。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实践教学非常重要,是体现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成果的体现。

 

(五)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的模式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职院校对小额信贷企业有效输送人才的保障,目前,高职院校“三农”经济类人才师资队伍建设配备严重不足,因此,政府应该扩大招生人数,通过制定与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吸引“三农”人才。同时,可以注重在校教师的培训,职称评优评先,进一步提高教师工资水平,改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应多加强校企合作的教师人才输送,将优秀教师送到最前线的一线企业岗位挂职锻炼,重视青年教师的传、帮、带的培训。加大兼职岗位的聘任力度,学校可多聘任小额信贷企业的涉农人才,真正达到校企合作的目的。

第6篇:农业经济运行范文

早在解放初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出现在了党和国家的众多文件中,在国家制定的我姑“十一五”计划中,就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重要批示,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长期的经济发展目标之一,在农村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各个层面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和建设要求。在“十一五”计划纲要中,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设定为基本任务,新农村建设,建设的重点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逐步转变农村经济发展的观念,把经济发展的新思想,新思路引入到当代农村经济发展当中,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质量。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来看,还要将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纳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工作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目标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在短期内缩小国内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二、农业物流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一)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及运作环境

一个行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相对应的良好的运作环境,农村经济也是如此。对于农村经济运作环境需求的正确了解是政府部门对其制定相应的有效政策措施并有力进行实施的重要前提。在我国的农业物流业发展历程中,相应的农业物流行业协会也随之不断崛起并有了长足发展。农业物流行业协会以其对农业物流业专业领域的解读能力和深层认知有着巨大的优势,能够有效的推动农村经济体系的建设,从而推进农村经济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和加快技术的推广速度,能够有效提高农村经济的自律作用,农业物流企业是政府部门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重要的沟通桥梁和联系纽带。我国的农业物流行业协会已经得到国内物流业的广泛认知和接纳,致使其权威性得到有效的发挥。因此,对于良好的农业物流运作环境的营造,政府要做的不仅仅是制定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还要以农业物流企业的发展作为政策执行的首要任务,更要打破传统观念,对农业物流行业协会进行大力的宣传和推广,使之在农村得到认可,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在良好的环境下积极的运作、不竭的发展。

(二)有助于完善协调机制,统一管理制度

作为工商产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同时具备与其他的产业能够相存相融的性征,农业物流业必须与社会经济相结合而发展。物流业的本身也拥有着独一无二的特征,尤其是物流业的系统性更是诸多行业所不具备的。其复杂的运行环节分属多个不同的地区和部门进行管理,各环节环环相扣,对于其衔接性,以及良好的配合和协调的要求极高,以确保其高质量的整合和一致。因此,在农村必须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农业物流运行体系来配合农业物流企业的发展,更大的实现农业物流业的整体性利益,制定顺应其规律和自身特点的运行政策。同时,基于对农业物流业管理的政府部门之间必须协调好职能和分工,对农业物流业运行的规划进行有效的衔接。在个别地区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实现总体规划的适应性。以完善的协调机制和统一的管理制度使市场的秩序正常化,避免恶性的市场竞争,最终实现农村协调机制的完善和统一管理,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有序发展。

(三)有助于充分发挥农村地域性优势,优化资源配置

在农业物流业不断兴起的今天,我国的农业物流业由于起步晚、发展慢等一系列因素,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必然要打破物流业发展的限制,鼓励民营的农业物流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扶持其快速的发展,从一开始就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农村大部分交通设施配套建设滞后,政府大力提倡物流业的进驻,将极大地完善当地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还将鼓励当地群众参与到农业物流业的民营模式,加大对农业物流专业知识的渗透、技术创新的支持,并不断进行推广和应用。农业物流业是现代社会中发展潜力巨大的行业之一,政府对其的扶持力度正在日益强化,因此,在农村发展农业物流业,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合作,使农村的资源配置得到优化,为农村经济发展营造出更加良好的经济和政策环境。

三、结论

第7篇:农业经济运行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农业经济增长;协调路径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DOI:10.19754/j.nyyjs.20200815064

收稿日期:2020-07-02

作者简介:王菲(1984-),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生产运作。

引言

农业与生活息息相关,从五谷杂粮到棉麻丝线,均是农业的一部分。农产品物流是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手段,甚至是唯一手段。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可以带动农业经济快速增长,本文以此为背景,对农产品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协调路径进行探究。

1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的关系

1.1农业经济影响农产品物流的规模、结构

农产品物流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行业,受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全国各地农产品的种类、数量不同,各地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各地域人们对于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也不同,导致全国各地的农产品物流行业存在差异性。不同地域农产品行业结构不同,农业经济发展快的地域,农产品物流行业的规模更大,体系也较为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产品物流相互影响,在我国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地位[1]。

1.2农业经济影响农产品物流方式

农业经济发展对于农产品的物流方式有直接影响,农产品的种类是否耐受,贮存方法和配送方式都直接影响农产品的物流方式。如何能够在农产品运输过程中减少损耗,提高农产品的保险能力,是农产品物流行业的当务之急。农产品运输设计到大宗农产品运输,水运、陆运、空运都是当前较为常见的输运方法,根据农产品的种类、经济价值等不同条件,选择最为适当的运输方法,可以有效节约成本、减少损耗,扩大农产品物流的利润。同时,针对于无法长期保鲜的农产品,应积极发展运输需求的公路、铁路以及航线,并积极研究惰性气体保鲜、冷库存储等技术。

1.3农产品物流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互相倚重,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产品物流。实际需求决定经济需求,尤其是对于农业经济来说,更是如此。我国农作物具有地域性,不同的地域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不同[2]。而本地农作物的需求量较低,无法完成自产自销的运营模式,反观,异地农作物需求量较大,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农产品物流行业的本职工作就是将农作物输送到需求量的地区。因此,农产品物流行业对于农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农产品物流行业和农业经济共同发展才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2农业发展现状和改良意见

2.1当前农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农业发展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条件落后的农村和小镇,部分地区缺少相应的运输条件,导致农产品物流行业发展迟缓,农业经济止步不前。俗语有云:“要想富,先修路。”落后的道路状况是制约二者协调进步的关键。当前,农业发展具有两极化现象,发达区域越加发达,落后区域越落后,发达的农业地区,经济发展逐渐加快,如同滚雪球一般[3]。可以迅速发展,聚集越来越多的经济财富。而落后地区生产效率跟不上,配套设备落后,运输环境恶劣,农作物贮存技术欠缺。这4点均属于基础设施问题,“打铁还得自身硬”落后的地区无法有效招商引资,为农业发展造成了阻碍。我国的农业发展不仅局限于农业生产,还包括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运输、农产品制造以及农产品服务多个行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农产品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颠覆了以前“量大、实惠、管饱”等农产品的认知,逐渐要求农产品有新的标签,如绿色、有机、营养、精致、服务等。

2.2改良意见

为积极吸引外来资金,带动本地经济建设,道路交通势在必行,政府相关部门近年来一直都在给予资金扶持,大力建设落后地区的民生环境,帮助带动当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仅是中央政府扶持,当地县、镇政府也应该组织相应的造路工程,资金可向上级申请,人力资源可以在区域内招聘,齐心协力共同克服道路交通的难点。积极吸收先进技术,改进现有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作物的质和量,建立农作物贮存区域,加強区域内的管理手段,减少不必要的贮存损耗。如,发展农田水利设施,铺设农田道路,学习先进贮存技术等[4]。只有自身农产品质量过硬,才能吸引更多发展机遇,在网络上学习先进的农业知识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知识保障。优秀的农产品配套行业是农业发展的基石。以农作物生产为基础,强化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同时注重农产品加工行业。加工行业利润可观,原材料造价成本低廉,经加工后可以取得相当的利润,是当前我国农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同时配套的运输服务和配套的售后服务都是农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3农产品运输行业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物流行业营业金额稳定升高,至2017年,全年物流总额近253万亿元。并且以每年6%的速度在持续增长,其中2016年,我国农产品物流总额为2.8万亿元,仅占其中1.58%。虽然近年来依旧持续走高,但是市场份额比例却不断降低,意味着我国的农产品物流行业虽然在不断进步发展,但是依旧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农业经济发展依旧存在较大限制。

我国2017年物流行业已经占据全国GDP的14.6%,同2016年相比,下降了0.3%[5],同时物流成本比重也逐渐降低,标志着物流行业整体利润提高,但是农产品物流成本却居高不下,甚至还有上升趋势。农产品生产比例已经接近40%。据调查统计,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中普遍运输的大米,仅是从生产区运送到销售区便占据了总成本的40%以上,而对于保鲜度要求较高的其它农作物更是达到了物流成本的60%。主要原因包括物流环节复杂、效率低下、资源出现浪费,同时冷链等技术仍有不足,运输过程中出现过多损耗,造成成本增加。

4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协调路径

4.1改进制度,加强基础设备完善

改善当前的管理政策,完善现代化管理模式,精简物流运输不必要的环节,降低运输成本,加强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加強学习先进管理理念。配备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农田道路、农产品加工、存储空间、贮存技术、通畅交通运输网络。结合现有的物流需要,搭建物联网系统,配合相应的管理模式以及软件支持,使农业经济和农产品物流完成快速发展。

贮存保鲜技术是当前物流运输的重要核心技术,加大冷库建设以及低温运输环境,冷链车辆、冷链柜等冷链技术基础设施。可以保持农产品的新鲜,减少不必要的损耗,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是当前物流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趋势。

4.2人才管理和信息化建设

我国农业技术人员不足,对于农业发展造成制约,积极借鉴其它国家的成功经验,对农业人才进行积极培养,完善我国农业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专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培养在校农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做到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大力发展信息化农业技术,建立信息化平台,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优化物流服务流程、模式,实现物流供需信息的集成化和实时共享[6],为农产品物流和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第8篇:农业经济运行范文

一、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经济环境适应性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细分产业在第一产业内部也在逐步进行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过程。这样,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多元化经济的发展,促使农村经济货币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货币化水平有了极大提高,而农村经济货币化的发展趋势更为明显。农村经济货币化水平的提高,对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产生直接影响。除了对金融结算工具和清算方式需求的改变,以及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增加外,最主要是对货币总量需求增加,包括现金货币和准货币。根据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在物物交换的条件下,金融需求量与经济总量的比率是零,就是说,这时实体经济的变动不需要货币金融的媒介。

随着信用经济的诞生,就产生了实物与货币的交换关系,这时有多大的实物规模,就决定了需要有多大的与之相适应的货币金融需求量规模,即这时金融需求量与经济总量的比率为1,这是此时的金融需求量的理论极限值。也就是说,即使在简单经济条件下,金融与经济之间是存在一定的比率关系,即公式(1)。在公式(1)中,M表示金融需求量;K表示经济金融需求量系数;G表示经济总量,即GDP。然而,当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经济运行不再以简单形式出现,现代金融可以使货币和信用发生自身的乘数作用,可以使经济的金融需求量出现倍数放大。在这种情况下,简单生产条件下的金融———经济比率关系模型就要被扩充为。在公式(2)中,Ki(i=1,2,……n)表示经济货币化程度加深过程中的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量系数。依照上述思路,田力等(2004)根据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按公式(2)对我国农村金融的理论需求量进行了测算,并在考虑财政部门的资金供给量、家庭部门私人资本的净流入量以及国外资本的净流入量后得出我国农村金融理论需求总量,见表1。在表1的基础上,田力等(2004)使用农村总的金融性资产来替代农村金融的实际拥有量并进行了计算,得出的结果显示出我国农村金融实际拥有量(金融资产量),见表2。结合表1和表2可以看出,我国农村金融理论需求量和实际量之间的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不仅显示了我国农村金融需求量水平与实际所供给量水平的差距在拉大,而且更暴露了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在经济环境适应性方面存在功能缺陷。另外,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与我国农业经济运行机制、运行结构也存在经济适应性方面的功能欠缺。

对于农业经济运行机制,主要在于我国已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而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却没有顺应这种运行机制的变化。计划经济的交易秩序是一种人为设计的秩序而不是像市场经济的交易秩序那样是一种自然秩序或曰“扩展秩序(extendedorder)”。美国学者哈耶克认为,这种扩展了的秩序并不起源于人类的设想和意愿,而是自发地来到世间,它来自人们对某些传统的实践,尤其是对道德实践的无意尊奉。与此不同的是,计划经济的交易秩序是基于人类理性之上,未经实践认真检验的一种人为设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要求高度集中的金融资源配置机制与其相对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市场化方式的金融资源配置机制与其相对应,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必须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且呈现出金融资本商品化、金融组织法人化、金融调控间接化与金融行为法制化的基本特征。但是,我国现行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尚未实现上述特征,主要原因在于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还是基于计划经济的运行机制。正如哈耶克所言,追求计划经济,其无意识后果必然是极权主义,是“通往奴役之路”,“人类知识的有限性和理性的有限性使少数人去计划千百万人的生活成为不可能”。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对于农业经济运行结构也表现出经济适应性不足。所谓经济运行结构,主要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不同领域与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有机组合。面对我国农村经济活动存在着不同的融资需求和不同区域商品经济的发育程度,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尚未形成有效的组织运行结构,导致金融资源无法通过不同管理方式来调节资金运行及形成不同区域的金融资源合理配置及运用,从而造成金融资源大幅度向城市及国有企业集中。

二、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金融环境适应性分析

按照金融环境的适应性标准,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应具备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储蓄资源来支持农村经济增长,而且还能够通过改变农业资金流向及流量来促进农村经济良性发展。但是,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目前尚无法达到金融环境适应性标准,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从农村金融组织的机构数量来分析,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主要以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与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主导,显然,从事农村金融活动的机构数量有限,这将限制了农村金融领域的信贷业务规模。另一方面,从农村金融组织的业务定位来分析,农业发展银行是农村金融方面的政策性银行,但是,其以前主要局限于粮食、棉花、菜油等大宗农产品方面的信贷业务,尚未涉及“三农”建设的全部领域;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最初定位是农村金融业务,但是,多数农村信用合作社已经转型为农村商业银行,其信贷业务很多在县级城市区域,较少涉及真正属于农村金融领域的乡镇区域;邮政储蓄银行从事一小部分的农村小额贷款业务,但是,其在农村地区的储蓄业务远大于贷款业务,导致邮政储蓄银行对于农村地区的资金“虹吸效应”比较严重,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表3与表4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尚未完全达到金融环境的适应性标准,还有待于通过金融深化过程来进一步改进。

三、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文化环境适应性分析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文化环境适应性,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对于组织文化、制度文化与信用文化方面的适应能力。考虑到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运作载体主要还是正规金融机构,因此,在组织文化与制度文化层面已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信用环境建设起步较晚,信用文化建设方面明显不足,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信用秩序更为混乱,这可能与农村地区人口的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有直接关联。农村信用文化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金融领域的信贷业务规模与比重。提升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文化环境适应性水平,尤其是对信用文化的适应性,将成为提升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运行效率的重要路径。对此,中央多次对农村金融改革提出了要求,但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至今还没有实质性进展。虽然目前农村有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以及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但是,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商业性金融机构越来越注重效益,而由于农业经济发展滞后,支持农村经济无利可图,还可能带来金融风险,金融业对农业支持严重不足,这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大制约因素。例如,作为政策性支持农业生产的农业发展银行,尽管有人民银行给其提供贷款,但在实际运作中,却以追求利润为目标。人民银行为减少呆账坏账也不愿贷款给农业发展银行,毕竟风险很大,而农业发展银行为自身利益又不愿把贷款发放给农民,转而用于其他商业贷款以获取利润。最终的结果则是,农业发展银行失去了本身存在的意义,或者说违背了农业发展银行的服务宗旨。诸如此类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文化适应性缺陷,将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虽然已具有农村金融的组织文化与制度文化,但是,尚缺乏一个具有内在约束力的信用文化。完善的市场经济应具备信用高度发达的经济特征。金融不仅加速社会资金的周转运动,而且推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在现代经济中发挥核心作用。实践证明:金融作用的充分发挥,一靠制度,二靠科技,三靠文化。但是,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信用文化适应性不足,如对失信行为缺乏严厉的惩罚措施,对粉饰财务报表进行骗贷的行为缺乏一定的制约性,对金融从业人员道德风险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等,这些都不利于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实现文化环境的适应性目标。通过表5与表6的分析可以发现,因信用文化适应性不足,导致我国金融机构对于农业方面的中长期贷款业务比重明显过低,不利于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

四、结语

第9篇:农业经济运行范文

(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并从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一种分析方法。它主要运用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对实际调查并取得大量客观事实材料进行加工提炼,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一种方法,通常被用于相互作用事物的研究中,主要是分析、解决研究对象中有没有或者是不是的问题。在研究农业经济问题方面,首先是在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基础上,取得最新资料,运用抽象思维法对取得材料进行分析,找到问题所在,抓住主要矛盾,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对其进行分析,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和方法,或者从中找出新的规律并形成新的理论,并用于指导新的实践。定量分析是说明事物是如何变化的以及现象变化的过程与形成的结果是怎么的一种关系方法,是利用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将经济现象的有关数据和其变化程度实行量化,其特征都表现为一定的量的存在或以不同的量的变化引起变化的过程。

(二)综合系统分析

综合系统分析方法是运用系统论和系统工程科学知识为基础,立足于整体、着眼于综合,主要从各部分结构如何经过相互组合的方式形成整体和具体演变过程,综合考察分析其内部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揭示整个系统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的一种方法。其特点一是根据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原理,把整体作为目标,着眼于整体和全局,实现整体到局部的分析方法。二是以系统的观点,根据多层次及其相互联系的系统结构,利用综合方法,理解分析整体与部分、整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关系,充分证明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三)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

宏观分析是指大的方面或总体方面的分析,其研究的出发点和领域是针对宏观整体性而言的,可以理解为从整个国民经济总体的基础上,研究农业经济问题的过程。微观分析,是指小的方面或局部方面的分析,其研究的出发点和领域是在国民经济中局部小范围或个别农户为对象的基础上,研究农业经济问题。(四)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是指对一种事物横断面的一种状态分析,其特点是不考虑时间因素所引起的变动,不考虑均衡变动过程,只考虑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动态分析是一种时间序列分析,是过程分析,与静态分析相比较,其主要特点是引入时间因素,同时涉及因时间因素所引起的变动,考察在不同时期中各种变量变动情况。动态分析研究的是过程分析研究,主要体现在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而静态分析研究的状态是经济现象相对静止的。

二、以上分析方法在实际经济问题中运用的探讨

(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法的运用

在实际经济问题分析过程中,定性分析为定量分析提供基础,定量分析的结果要通过定性分析来解释和理解,例如在《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分析一文》中回顾目前最前沿的经济增长理论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推广增长模型,将气候变量纳入增长模型;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运用ArcGIS的测算地理影响因素;运用OLS、SpatialLag、SpatialError、Spa-tialDurbinModel等实证分析农业经济增长中的空间效应分析,着重分析空间溢出性和收敛性等方面,研究空间效应是加强还是减弱。就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结合,以定量和实证分析为主,其中在实证中运用Ar-cGIS插值方法获取气温和降雨量的数值,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检验及空间稳定性的邹氏检验,残差值得Moran’sI检验,估计空间面板数据中的空间滞后模型(SpatialLagModel)、空间误差模型(SpatialErrorModel)和空间杜宾模型(SpatialDurbinModel),具体估计方法涉及固定效应(FixedEffects)和随机效应(RandomEffects),模型选择的检验方法主要有Wald检验和LR检验,空间Hausman检验等。在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法分析问题时,通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大量复杂的运算,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大规模计算成为可能,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分析法在分析农业经济问题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二)综合系统分析方法的应用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产业部门,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系统分析方法是发现和解决农业经济问题的重要方法,例如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研究》一文中是大量运用了综合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是本论文一个最显著的研究方法。首先是从局部微观上分析,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的过程细分为五个阶段,同时又每个不同的阶段进行分步式的研究,这是系统分析研究方法的体现。文章中的第二章和第八章则是运用了综合分析研究方法,主要是以概论和述评的形式来分析,同时紧密结合系统分步研究的内容,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和国家政策走向形成整体性的认知。文章全文利用了综合系统分析研究方法,并在全文交替运用,章节内部各段落之间,独立的章节之间,均有涉及了分析和综合方法的运用。

(三)宏观与微观分析的运用

在农业经济学中,整体上来分析农业经济这个大系统,就属于宏观分析,宏观就是大和整体的意思;对农业经济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就属于微观分析,微观就是小和部分的意思。全国或某一地区的农业经济问题是大和整体范畴属于宏观方面的问题,农户或企业的农业经济问题是小和部分范畴属于微观方面。因为宏观要以微观为基础,微观要受宏观的约束,两者是相辅相承、互相约束,所以既要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又要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农业经济问题,要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既需要从整体上来把握,又需要从局部来分析。

(四)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运用

影响均衡的因素有很多,其他影响因素的变化会打破原来的均衡状态,实现新的均衡,引起均衡点的移动这就需要利用比较静态均衡分析法来进行分析,例如在《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分析》文章从结构建模静态分析与时间序列动态分析相结合,试图从一个综合的视角来考察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通过结构建模和时间序列的计量分析,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对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考察,长期动态分析发现,农村金融发展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且乡镇企业贷款有助于农业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表明在发挥农村金融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农村非农行业的金融服务。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