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范文

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精选(九篇)

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

第1篇: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范文

一、选择班级文化特色

中职学生入学后,要根据班内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经历,班主任的优势等,师生讨论,确定本班文化特色。如有的班级以农村学生为主,班级的文化特色就要体现农村学生的特征,突出“朴实、勤劳、立志成才”这一品质;有的班级以城镇学生为主,以“多动、活跃、任性”为特色,要着重培养学生尊重人、关心人的品质;有的班级以体育运动的爱好者为主体,就要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坚定的意志和团结奋斗为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涵。同时,以文化特色活动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切入点,选择的活动要便于操作。

二、制定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围绕班级文化特色,师生共同制定一个目标作为指导日后开展各项活动的依据,使班级文化建设能按照一定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由于我班学生构成以城镇学生为主,“多动、任性、自私”的特征明显,于是,我把“提升和完善中学生的风度气质”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特色,制定了这样的活动目标:入校第一年强调“检点行为的尺度”,第二年突出“温文谦让的量度和不怕挫折的气度”,第三年着重“彬彬有礼的风度”。两年多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始终把“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作为班级活动的主线,着重培养了学生尊重人、关心人、与人为伴、和睦共处的优秀品质,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充分酝酿,精心设计团体活动。

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从中不断显现特定的文化价值,使班级成员在参与活动中受到陶冶和熏染,才能促使其在认识、情感和行动上逐渐趋同于班级文化的预定文化价值,从而达到形成稳定的团体文化的目标。因此在设计班级文化团体活动时要注意全员性和活泼性,即全体同学都乐于参加,勤于参加。两年来,我们先后组织了‘理想是否可有可无?’、‘中职生谈恋爱是利还是弊?’、‘网络的利与弊’等大型辩论会,既提高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有利地推动了班级品质的形成。

四、动员全体学生参与班级建设

①布置教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群策群力,立足于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着眼于突出独特的文化内涵。

②设计班级标志。包括:班徽、班歌、班训、班级公约等。这类活动要尽量动员全班同学参与,充分发挥大家的智慧,集思广益,形成个性特征鲜明的班级标志。

③健全班级的规章制度,形成正确的舆论环境,养成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

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有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必然需要有相应的班纪班规来约束学生的行为。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班级规章制度。一个班级科学管理的前提是规章制度的规范化。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的规章制度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参与班级活动及处理班级事务的行为标准。新学年一开学,我就选择了得力的班干部,制定了卫生轮流责任制度、考勤制度、课堂纪律制度、评优制度及批评惩罚制度和学习上的互助制度,为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的目的搭好了平台。

其次,落实好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评比工作。一个制度定出来,其正确性还要经过实践的检验,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被认同后就要强化落实情况。通过定期检查评比,营造出鼓励学生自觉执行规章制度的氛围,既可以强化制度的落实,又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例如,对于学校检查的各项常规,我们先自行检查,大力表扬和鼓励先进,积极改造落后的思想,惩戒不当的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落实,促成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④营造心理氛围。要营造一个具有高尚价值观念的集体氛围,并使个体受其感染而自觉认同,以此端正自己的言行,这是一个渐进的甚至会出现反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集体活动仍然是最好的形式。为了矫正学生中的不文明行为,我们举行了“培育中学生的风度”为主题的班级活动。通过演讲、看专题片、调查采访社会相关的人士,了解他们是如何对待风度的,然后写成调查报告进行交流,用小品演出的形式演绎什么才是真正的风度等等。学生自己设计、体验,无形之中,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集体氛围逐渐形成。

五、反馈、评价与深化。

第2篇: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主导;理论课;社会科学课程

什么样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是最有价值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关注的话题,它有助于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侧重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的论断下,凸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主导途径的地位。而事实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能离开高校大量的哲学社会科学(特指不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下同)与自然科学课程而独自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在强调其主渠道的同时,亦应对其他学科课程予一定的重视。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常规教育形式,而课堂教学又是教学的主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亦当如此。故,我们应当将课堂教学形式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途径,而将其他教学形式作为非主导途径。

1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途径是指大量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并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起引导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一方面,它在数量上占优势;另一方面,这种途径有特别的价值,即其具有引导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功能。从外延上看,它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及自然科学课程,也就是说,它包括了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体现了我们将课堂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途径的意图。以上课程可分为2类: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二是学科课程(不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下同)。鉴于形势与政策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似,强烈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它具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性,是准思想政治理论课,故而,它可归为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途径之一是公认的结论。该途径系统地传授社会主义主导价值的思想政治。为充分发挥其作用,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学科建设、教材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并规定该课程为大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具体落实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做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要求,不断的灌注到全体党员和干部群众的头脑之中,使人们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必须提倡的,什么是坚决反对的[1]。”可见,它体现了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意图,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因此,它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途径之一,更是主导途径中的主渠道。

自赫尔巴特以来,学校确立的教学基本原则—教学的教育性原则,亦称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原则,揭示了教学具有教育性(即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功能)这一事实。美国课程论专家杰克逊提出的“隐蔽课程”概念的研究蓬勃发展,进一步向人们展示了学科课程对学生思想品德影响的广泛性与深刻性。我们可以将人们对现代德育途径认识的历程形象地描绘为:渗透在古典人文课程中的德育被自然科学课程从前门驱赶出去,但它却以教学和隐蔽课程的名义又从后门溜了回来。可以说,现代学校缺少的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而是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眼光。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学校到处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这种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事实上是对学生思想品德在数量上产生最大影响的途径,理由是:(1)各学科(包含自然科学)教材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2)学生在各学科的智力劳动中,在教师指导下可掌握一系列的优良品质;(3)学科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在为人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4)教学是一种班级集体活动,有助于学生在集体中成长。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并形成道德品质。从学校的工作时间特征看,教学工作所占的时间最多,涉及的知识面最广。

与非主导途径意识形态是一种复杂的思想体系,通过政治法律思想、哲学、宗教、艺术和道德等形式表现出来,因此,绝大多数哲学社会科学课程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为保证国家正常秩序,任何政府都要维护其意识形态。我们要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根本不是什么“纯粹”的学术、 “纯粹”的知识,因此,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成为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战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师应自觉执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意图。由此可见,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因而它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途径之一。

2 思想政治教育的非主导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非主导途径是指承担一定数量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并能配合主导途径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它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方面,数量上不占绝对优势而主要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同时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从外延上看,它包括以辅导员为主体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我们将思想政治教育的非主导途径分为如下4类: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开展课外活动和班级集体生活。

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网络正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产生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争夺的新战场。因此,应当高度重视发挥这一新事物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正面作用,加大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步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可以通过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要按照“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首先要将校园网建设好、管理好,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其次,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的途径。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一个学校的精神是该校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优良的学校精神是塑造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基础。反之,萎靡不振或者充满反叛精神的学校精神不可能引导学生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因此,以校风建设为核心,推进教风、学风、干部作风建设和校园育人环境的建设,促进学校精神的形成是发挥校园文化育人作用的重要举措。校园文化分为精神与物质两个方面,就物质方面而言,学校的物质环境包括各类建筑、校园美化、课室设置等物质与空间的布局,通常称为校舍。人类在学校教育出现的时期就已认识到校舍对学生的影响,现代教育学家对此作过不少精彩的论述。如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指出,物体在空间中的摆放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房间以其物理形式表示着该场所与机构的精神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由此可见,校舍的建设往往体现了教育主体的教育思想、教育要求、教育内容、教育风格等,它们是物化了的学校主体精神。故而,长期生活在此种环境中的学生,对这一人化物质环境所包含的精神因素必然会有所感受,从而受到影响。因此,不能因客观物体不具有主观能动性,不如其他各类活动主体那样对学生主动施加思想品德影响而否认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课外活动即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以外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泛途径。它与教学活动相对,主要不是从活动空间上,而是从教育内容的结构上把两者区分为课内与课外,前者以课程中的学科为单位,内容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后者不受教学计划即可调整,内容也不受大纲限制,也不一定以学科为核心开展活动。因此,课外活动的“课”指的是课程(学科课程),而不是课堂。故而教学计划内的专业课实习活动属于教学活动,此处不将其作为课外活动。它可分为日常与非日常课外活动两大类。前者是指学校或学生在通常情况下开展的课外活动,如文体活动、兴趣小组活动、传统的节假日活动。后者指大学生社会实践。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培养。如青年志愿者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服务他人和尊重他人的意识,提高其公民责任感和义务感;组织大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结合各自专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交流心得体会,写出调查总结报告。这类活动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班级集体生活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班级集体生活是指为建设与发展班级集体而开展的各种活动。这是从目标的角度来界定班级集体的,而不是把是否以班组为单位活动作为标准。我国学校目前普遍采用班级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是学生的基层组织。同一年级学生,年龄相近,学业程度相同,有共同的目的和任务,有一致的需要。同班学生学习、劳动、活动等都在一起,相互影响,共同成长,逐步形成有共同思想基础、有统一纪律、有严密组织的集合体。这个集合体不仅具有鲜明的伦理价值,而且具有心理价值。好的班级集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来自群体的推动与制约的力量有利于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由此可见,班级集体生活一方面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另一方面它又是教师对学生产生思想品德影响的重要助手和中介因素。因此,班级集体生活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杜威看来,学校本身就是社会的一部分,是社会的缩影,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一个机构。因此,不能有两套伦理学原则,一套为校内生活,一套为校外生活[2]。可见,学生班级集体生活包含了社会道德,学生从中进行道德实践。在加强班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下,该集体的伦理特征更加明显。集体生活中的行为模式、行为规范,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因此,应当重视这一途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由此可见,以上4种途径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但是与主导途径相比,它们处于非主导途径的地位。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途径分为2类: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含形势与政策课),二是学科课程(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与自然科学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主导途径中的主渠道,学科课程是主导途径中的非主渠道。非主导途径分为4类: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课外活动、班级集体生活等。我们在强调主导途径的同时,亦应对其他非主导途径予一定的重视,两者结合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3篇: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范文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学分制在高校大力推行,其实施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与此同时,学分制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的教育管理提出一个新的课题,即传统的教育管理服务模式与学分制下学生的实际需求不相适应。

关键词:

高校;学分制;班级文化

“学分制是以选课为前提,以学分作为学习计量的单位,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具有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学习内容的选择性、课程考查的变通性及培养过程的指导性等诸多优点。”但是,上课地点和时间的分散性使班级学生失去了固定、统一的学习和活动空间,空间载体和时间保障的缺失导致学生对班级概念逐渐弱化。班级文化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对于班级学生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性和约束性。因此,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学分制视角下班级管理的重要途径。

一、学分制视角下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依托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依托班级、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要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班级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和载体,学分制带来的空间载体的缺失和上课时间的流动性,使班级在思想引领方面的效能逐渐弱化。而班级文化就像是班级成员形成的一个统一心理程序,以其凝聚力强、影响持久等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习惯。

(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环境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塑造作用。优秀的班级文化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健康的心理发展环境,而且能够为学分制环境下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空间支持和保障。在充满活力的班级氛围中,不同特点和成长需求的学生能够在做好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基础上,与班级成员合作探索、共同成长,获得知、情、意、行的全面均衡发展。学生的协同发展反过来又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增强和班级目标的实现。

二、学分制视角下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措施

(一)加强思想引领,形成班级文化建设的内驱力

高校辅导员、班主任要结合重大节点,抓好主题团日活动和党团组织建设,以此为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以及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的精神。用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和活动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感恩情怀,以此来促进班级文化建设。

(二)营造健康氛围,形成班级文化建设的凝聚力

融洽、活跃的心理环境的塑造来自于师生间的日常沟通、学生间的日常交流,而沟通交流离不开班级活动。由于学分制灵活性、分散性等特点,需要对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算“减法”,变追求数量为注重质量。耐心细致地做好班级活动建设,通过新媒体途径建立交流互动,形成“友谊网络”。在活动中注重主体性原则的发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策划,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机会。以班级为单位积极参加校级、院级集体活动,活动过程中大家情感的交流和互动,也是极大提升班级凝聚力,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三)加强制度管理,形成班级文化建设的约束力

学分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自身学业的完成上,以致组织观念弱化。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制度作为班级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对班集体的建设起到规范化的作用。无论是思想建设、组织管理等理论性的规章,还是和学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班委评选、德育评分、推先推优等条例办法,应由班主任牵头,大家群策群力,经班会讨论修订后再具体实施。这样,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融入了群体参与感,制度的实施也能体现人文关怀,班级成员也能自觉维护和遵守,确保其权威性和实效性。

三、结语

班级文化犹如班级的灵魂,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管理力量。高校班级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班级文化的繁荣与进步能够推动高校文化发展,同时也是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班级整体进步与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学分制模式下,只有注重班级文化建设,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的意见[DB/OL].(2012-06-01)[2016-09-0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DB/OL].

[3]盛洁,倪艳.学分制模式下增强高校班级凝聚力的路径探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10):68-70.

[4]孙茜.大学文化治理视角下的高校班级文化建设途径[J].文化学研究,2015(31):38-39.

第4篇: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A-0009-01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其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班主任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了学生们的个性发展方向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随着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初中班主任拥有了科学、民主的工作意识和工作方式,能够在认识初中生个性特点和德育工作之重要性的基础上,用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流。但仍有不少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只看重班级的成绩及日常表现,而忽视了学生的内心发展和思想道德建设,在工作中缺乏一定的耐心和正确的方法,德育途径单一化,使得德育工作无法深入展开。笔者认为,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只有做到如下三点,方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创设温馨的育人环境

对于育人环境的创设,不少班主任的思想还仅仅停留在“硬件布置”的层面上,认为将教室布置好就是在创设温馨的育人环境。其实,对“温馨教室”的正确理解应该是指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育人环境,它既包括班级硬件的布置,也包括温馨班级氛围的营造。对于教室的布置等班级硬件美化工作,也许每个班主任都有自己的经验,在这,笔者主要是想谈谈班级氛围的营造。

营造温馨的环境可以从心理环境和人际环境入手。在心理环境的营造上,班主任应尽量做到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给予解决。如班主任可以精心设计一份反映学生心情的“晴雨表”,要求学生通过“笑脸”“苦脸”“平静脸”表示开心、难过及一般的心情。通过观察“晴雨表”,班主任就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和学校的心理老师一起帮助学生排解压力,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只有用心,才能更加了解学生。关于良好人际环境的营造,既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多数班主任比较难以处理的问题。笔者认为,影响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并不是学生之间的争吵,而是学生的真诚和责任心。和谐人际环境的建设有赖于班集体的建设,具有凝聚力的班级自然有良好的人际环境。因此,在具体工作中,班主任应引导学生发现同伴身上的优点,让学生掌握与同伴有效沟通的方式和技巧,纠正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错误行为和方式,逐步建立互尊互重、相互体谅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共同进步。

二、班干部“聘任制”,实现学生当家作主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而学生就是班级的主体,可以说班主任的一切工作都是为学生服务的。让学生体会管理班级的不易和辛苦,从而在付出中增加对班集体的热爱,是实行班干部聘任制的主要目的。让学生“当家作主”,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则有助于班主任深入开展工作,营造和谐的班级环境。实行班干部聘任制,除了给学生自由竞争的机会,班主任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等,设置除正副班长、学习委员等班委会常规外的其他岗位,如文学委员、班级新闻小记者等,给每一个想要为班级贡献力量的学生足够多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成长,在成长中收获快乐。而班干部的任期则以一学期或半学期为佳,已担任过班干部的学生原则上不连任,从而给其他学生竞选班干部的机会。此外,还要建立民主评议制,定期招考评议会,对班干部进行考核,并及时总结班干部聘任制中出现的问题。

在实施班干部聘任制前,笔者首先根据每个职位的工作内容和机制,给每个岗位制定具体要求,让学生明确各工作岗位的任务。例如,要求班级小记者及时反映班级的新鲜事并从小事中发现大道理,及时在板报上报导。其次,笔者十分重视做好新旧班干部的交接工作,做好老干部的思想工作,让他们乐意带领新干部尽快上手。如设置半个月左右的交接期,让老干部带领新干部熟悉工作。再者,笔者适当放手,让学生们展开班级建设工作,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能力。可以说,自从实行了班干部聘任制后,我班学生的参与热情有所增加,不少学生的才能得以显露。

三、丰富德育途径,达成教育成效

实施德育的途径有很多,如校级的活动、班主任与家长的互动等。班主任应尽量丰富德育的途径,让学生有机会走上社会,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德育不只是学校的事,也不仅是班主任的工作,社会相关机构也有义务提供帮助。如班主任可以利用社区的公益活动作为丰富德育的途径,让学生在公益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成长。又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交通安全为主题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去联系交警部队,请交警到学校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或介绍交警的基本工作内容等。尔后,让学生不定期地组织“交通安全,从我做起”社区活动,走进社区,分发与交通安全知识相关的材料等,给居民们做交通安全的宣传;或组织一部分学生走上街头,在交警的带领下展开交通工作等。在活动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了提高,交际能力也有所上升。

第5篇: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范文

一、发展性德育:引领学生走向成功的系统工程

1.“一个核心理念”引领德育走向

把铸造“中国灵魂”,培育“世界眼光”,树立精神支柱,提高人格品位放在德育核心地位,确立“超越教化,心灵耕耘”的德育核心理念。“超越教化”就是通过情境创设、实践启迪、环境陶冶等多元途径,及道德讨论、阅读启迪、环境滋养等多种方法,培育道德生长力。

2.“四大发展目标”定位德育坐标

发展性德育就是促进人全面发展德育,追求主体全面发展的德育就是追求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德育,并集中体现在学生品德、心理、能力发展和综合素质四大发展目标上。

3.“五大价值追求”激发德育活力

发展性德育体现了“五个必须”的德育价值追求:德育必须回归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生存状态,提升快乐和幸福指数;必须服务和满足于学生根本利益,培养学生持续发展、赢得竞争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必须满足学生内在需求;必须从基础入手,培育基本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心理品质、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必须重视实践体验,实现实践、生活和体验育人。

4.“五大操作体系”拓展德育途径

以价值文化和精神文化为核心适宜学生优化成长的环境育人体系、以全方位生活服务形成的生活育人体系、以德育课程主导德育教育体系、以各种体验活动为主渠道的实践活动体系、以自我激励、反省、诊断为价值取向的全程反思激励体系。

二、德育课程化:催生道德生命成长的核心力量

1.求真务实:构建“3+2”德育内容体系

让每个学生都能受到系统全面的德育素养教育,我们构建“3+2”德育内容体系,即“常规德育(每学期2个模块)+专题德育(每学期3个专题)”。

常规德育分为:习惯常规教育、成才励志教育两大模块;专题德育分为:尊师、感恩等做人模块;负责、诚信等处事模块;目标、静心等勤学模块;生命、节俭等生活模块;信心、合作等成功模块。

常规德育与德育专题并行,实施“德育五课”,即“班会课、交流课、阅读课、研究课、实践体验课”。

2.超越教化:培育道德生长力

超越说教式、灌输式、强制式德育,进行环境感染、文化浸润、实践启迪,培育道德生长力,开辟三大德育途径。

习惯导航:构建“三大行为习惯”训练体系,即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交往习惯。为学生素质发展和能力提升打好第一块基石。

习惯导航,人生励志,培养学生基本道德素质,孕育学生精神生命成长基础力量。

文化引领:宣誓文化是学生文化的一道壮美景观。如每周升旗仪式,滋养的是学生道德生命成长的精神力量。

活动体验:主题活动陶冶情操、感悟生活、发展能力。活动体验赋予学生精神生命成长的行为力量。

三、四自管理:渐入生命自育的道德境界

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我创造、自我教育这“四自管理”是对学生的基本管理模式,引导学生走进生命自育的道德境界。

1.实施“353”学生自主管理体制

赋予学生管理、活动组织、监督评价“三权”:学生参与学校和班级管理,以小组、班级社团为单元参与方案制订、宣传动员、组织实施均由学生完成。学生管理机构有权对学校管理进行监督评价,学生有权对教师教学、班级管理进行评价。

推行“五制”管理:一是全员参与制,做到学生每人一个教学岗、一个管理岗、一个事务岗;二是干部轮换任期制,班级、年级、校级干部实行轮换、任期、选举、交换;三是助教制,学习小组主要学科配备助教,负责该组该科全面质量管理;四是助理制,包括学生助理班主任、助理年级主任、助理部门主任等;五是协作制,每个学习小组实施“一对一”帮学制。

班级实行“目标导向,全体参与,全员发展,分级管理”运行机制及“组际竞赛,组内合作”的小组管理机制。

设立年级学生分会和团总支,分别考评各班班委、团支部的工作。

充分发挥校级学生会、团委作用。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大会,完善学生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

2.以“三大途径”培养学生自我创造能力

一是在管理实践中实现自我创造,班级、学生大型活动主要通过招标承办方式进行,让学生在招标设计和实施操作中学会创造;二是在社团活动中实现自我创造;三是在研究性学习中实现自我创造。

3.以“五个途径”培育自我教育能力

自我设计:通过“专题教育月”主题活动进入人生规划教育,让学生学会人生经营、投资;

自我规划:让学生学会每期、每月、每周、每日计划;自我调控:推行心放松训练法、心理暗示法训练等学生心理训练;自我激励:让学生学会自我表扬、自我奖励;自我评价:让学生在不断的反思和评价中不断走向完善。

4.以“两课整合”完善学生人生规划教育

第6篇: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范文

富有教育理想的教师。在理想的教室中,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有理想、有人生信仰、有教育情怀的人。这样,他才能用自己的生命与激情,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营造充满灵性、诗意、智慧的课堂。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总结的人,他需要根据时代以及学生的变化不断调整或改变自己的教育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他需要激发自身的发展欲望,对教育充满热情,提高职业幸福感。

别具特色的课程。理想的教室要拥有符合本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课程以及课程实施途径。理想教室的课程根植于班级文化的沃土,同时又成为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沃土。一个教室独特课程文化的形成来源于教师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境界,形成于教师与学生对课程文化的理解。课程的目的是解放人而非约束人,是发展人而非制约人。只有对课程的价值取向理解到位才能真正科学有效地研发和实施课程。对于一个班级的教师团队来说,实施班本课程比较好的两条途径是:第一,在实施国家、地方、校本课程时根据本班学生特点进行二次开发和新的整合创造,进行班本化实施;第二,与班级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活动是班主任进行班级建设的主要载体,活动始终贯穿于班级管理和建设中。班主任可以把活动进行整体设计,使班级活动课程化。比如:有的班级实施爱心教育,教师和学生一起收集学生或教师关爱亲人的故事,教师关爱学生的故事,学生关爱他人的故事,用身边的真实案例对学生开展教育,同时与语文、历史等相关课程结合起来,使爱心教育课程化,爱心教育不知不觉中成为本班教育的特色。有的班级实施阅读工程,通过师生共读一本书、读书分享会、读书沙龙等活动构建班级特色课程。有的班主任通过每年举办“蒜苗节”形成自己班级的特色课程,学生们通过播种蒜苗、观察蒜苗、研究蒜苗、画蒜苗、说蒜苗来培养全面发展的素养,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班级课程。

班级文化营造。理想的教室应该成为师生生命对话的场所,能给每个学生安全感、信任感,激发每个学生的发展欲望和探索积极性,大家彼此尊重、相互合作,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理想的教室有一个极大的“气场”能把大家吸引,在这个“场”中的人举手投足、行为举止体现了一个班级所倡导的做人做事的价值理念。课程建设与文化营造是天然一体的。在课程建设与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育人理念、教师与学生的日常互动、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与学生的心灵对话都是文化建设的过程,班级文化在师生生活中自然而然生成。除此之外,班级环境建设、制度文化、行为文化都有助于班级文化的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班级价值体系,因此,班级文化建设的精髓即健全班级价值系统的过程。在不同的教室,师生喜欢用不用的班级命名来表达自身的价值追求。比如:有的班级命名“兰花班”来表达师生的成长追求――行为举止像兰花一样雅致,学习生活像兰花一样激扬,与人交往像兰花一样温婉,与同伴相处像兰花一样谦和。当教室里的师生能以这样的价值标准要求自身、完善自身时,班级自然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氛围,而这些氛围反过来会裹挟着学生不断向前发展。

第7篇: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范文

网络育人,包括通过网络途径育人,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两层意思。

二、问题的提出

在今年3月召开两会期间,温总理来到新华网作客,在线回答了众多网民的提问。从反腐倡廉,住房改革,医疗制度,农村养老,台湾农产品卖难,中美关系,教育公平等诸多方面讲述了我国政府在这些方面的设想。书记也通过网络回答人们的许多问题。从这里可以看出,网络已经是现代社会重要而常态化的交往工具和交往方式。许多的道德问题在网络世界突现,如果忽视它,就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课题,就是问题,研究课题就是解决问题。

比如我校的“贴吧”事件、6、2班在网络交友的利与弊辩论会上提到的发生在同学身上的骗钱的网友、引诱上黄色网站的网友等。一个学生迷上网游,会带动一批学生参与进去,如果我们不正视他,还是用常规的教育方法,自己不了解网络,不去研究摸索更适合的教育方法,我们就会失去教育的机会。

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网上家长会、网络班会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一些沉迷网络的孩子通过教育者网上网下的引导,回到现实世界,过上正常的学生生活。

网络改变了传统的德育模式,它在优化教学过程,增大教学容量的同时,也给学校德育带来新问题。网络活动的特点,使它有时候成为学生发泄心中不满的场所,言语比较刻薄,在网上可以找到大量的支持者,从而产生一种错误的导向性。而它的开放性,又让人们获得了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但这份自由超出了人们的初衷,网络自由导致了文明、责任感和诚信的流失。

网络是人发展的教育环境,也是教育的手段与途径,网络德育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的自主性、能动性的发挥。育德者必须由“教会顺从”转向“教会选择”,在育人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创新和改进。我们要集合学校、家庭、社会之力,探索网络育人的方法,让真实社会与虚拟社会互动互补,找准学生中存在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开展研究,确保德育的实效性。

三、问题的界定

网络:是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而连接起来,且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

育人:以“固本铸魂”为主要育人内容,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爱国精神、网络文明行为、诚信、责任感、规则意识、合作精神。

机制:机制是使制度能够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配套制度。它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比较规范、稳定、配套的制度体系;二是要有推动制度正常运行的“动力源”,即要有出于自身利益而积极推动和监督制度运行的组织和个体。

长效机制:即能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长效机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它必须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四、研究目标

(一)通过研究,促使我校教育工作者改进德育方法,提高网络育人的意识,提升网络育人的能力。

(二)通过研究,充分发挥网络育人的功能,延展德育的广度与深度,引导学生学会“慎独”。

(三)通过研究,加强校园网络德育资源的开发,丰富网络育人的内容和途径。

五、研究内容

(一)深化“网络育人”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慎独的品质

网络的迅速发展,对社会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学校德育工作更是受到这股迅猛浪潮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利有弊,喜忧参半。从有利的方面看,一是德育工作者获取资料和信息的途径更加便捷;二是德育工作的手段实现了根本性变革,交互性、针对性、时效性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改观;三是网络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平等,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呼之欲出。如何引导孩子“慎独”,才是洁净网络文明的根本所在,我们要在学习国内外先进做法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合本区域的网络育人的长效方法。

(二)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学生安全上网

(三)加强校园网络德育资源的研究,丰富德育资源

既然网络有利有弊,我们就应避网络其短,扬网络之长。学校要充分挖掘网上德育资源,建立德育栏目,把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劳动和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活动、校园文化环境等德育途径构成的德育体系和社会、家庭构成“三位一体”的德育资源共分享,形成一种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教育模式。例如我校已经使用了“校信通”这一家校网络沟通平台,通过短信,老师可以把学校的重要通知、学生的最新动态、以及老师的建议等借助网络平台快捷地发送给家长,家长们也可以通过短信与老师交流。通过学生手里的IC卡,班主任可以对学生的考勤、学习进行管理。总之,“校信通”的使用,丰富了网络德育资源,架起了家校联系的桥梁。此外,我们可以尝试建立班级博客,QQ群,开展网上班会、网上家长会…..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校之间的良好互动搭建平台,更多的开发网络育人的新途径。

(四)延伸学校对学生上网的管理,控制时间和空间

第8篇: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学生管理;途径

中图分类号:G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245-01

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推动了我国政治的发展。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领导人将党的建设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近些年来,我国党内出现了众多不良风气,横行,严重亵渎了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加大对高校学生的党建管理工作,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党性修养,对于纯洁我党建设和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内容分析

学生班级管理、学生宿舍管理以及学生日常管理是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其中,班级管理主要采用的是辅导员管理制度,各大高校对本校学生会进行院系班的划分,每个专业根据学生的人数设置班级数量,通常是30个学生组成一个班。班级管理主要负责学生学习、早晚自习、学生班团活动参与等内容。在高校学生工作管理内部,大部分学校活动都是以班级或专业为基础来开展的。为了有效发挥班级管理的作用,通常会在班级内部通过民主投票方式选举班级管理者,如班长、团支书、信息联络员等。班委是班级的直接管理者,辅导员退居幕后,这样能够有效锻炼大学生的管理服务意识,并有效发挥班委先进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和提高学生班级管理工作效率。

学生宿舍管理通常会设置专门的宿管部门来进行管理,很多高校都会在学生群体中设置类似于学生会的机构来管理学生宿舍相关事务。大学生自律委员会、宿舍管理委员会等,都是能够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并开展宿舍管理各项工作的组织机构。宿舍管理会涉及到学生的寝室文化建设,在每年的三月份左右,高校都会举行相应的寝室文化节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寝室文化生活。学生在宿舍中的思维是异常活跃的,部分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呆在宿舍内部的,强化宿舍安全管理、卫生管理以及宿舍人际关系关系,帮助学生打造和谐温馨宜居的休息环境并给予学生更多美好校园生活回忆。

二、高校学生党建与学生管理相结合的必要性及其意义分析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并不能完全依靠于纯粹性的党员培训、思想汇报以及党组织管理,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需要创新高校学生党建管理手段,将其与学生管理进行有机结合,以深化学生党建管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数量增加,复杂程度也有所增加,单一的学生党建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将高校学生党建管理工作与学生管理相结合是非常必要的。众所周知,班级管理活动包含内容众多,并且其一直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将学生党建与班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够创新高校学生党建管理体制和学生班级管理体制,又能够在此过程中深化党性修养对大学生的熏陶。

深化高校学生党建与学生宿舍管理结合机制,能够在充分了解学生性格、心理以及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在学生相对熟悉依恋程度较高的环境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其次,将学生党建与学生宿舍管理相结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群体的模范带头作用,让学生党员群体以其优良行为和先进思想认知去影响感染宿舍同学。并且通过这一作用还能够将行为表现优良、思想素养过硬的学生吸收到大学生党员群体中,实现大学生党建管理的科学化、高质量化、创新化发展。经过相关实践证明,将这二者进行有机结合,能够培养并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意识。

三、高校学生党建与学生管理相结合的途径分析

(一)强化高校学生党建与学生班级管理相结合

据相关实践表明,一个班级的班风状况和学分状况与该班学生党员数量呈正相关。学生党员数量越多的班级,其在英语四六级通过率、班级获奖情况、计算机二级通过率、期末考试合格率与学生个人获奖情况等方面表现均优于学生党员数量少的班级。具体而言,首先应该强化学生党建组织与学生班级管理组织之间的交流合作,深化班级党小组与班委之间的沟通交流,将其组织形式进行有机结合。在具体的工作管理过程中,应当对班长和团组织负责人员进行资格条件设置,要求其必须是党员、预备党员或者是入党积极分子。在发展党员对象时,要对相关入党对象进行基层考核,并要求培养对象必须在经过班委会与党小组的共同审核之后,在对其评价都较高的基础上进行对象的确定。

(二)强化高校学生党建与学生宿舍管理相结合

在高校内强化学生党建与学生宿舍管理之间的沟通合作,将双方的工作机制和惩奖机制结合,能够为实现高校学生党建与学生管理结合开辟新的路径。在普通高校内部,学生宿舍管理通常是由大学生自律委员会及学生会中的生活部相互合作来共同开展宿舍管理活动的。一名宿舍管理楼长和多名层长是每栋宿舍管理组织的标配,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宿舍卫生值日制度、晚上就寝制度、电器使用制度、寝室文化节活动、寝室内务检查、宿舍联谊活动以及宿舍安全管理制度,等必须要由宿舍管理人员要与学校党支部一起制定,共同开展。在执行这些制度的过程中,双方主体要设立明确的奖惩机制,以党建思想,党性修养培养要求严格规范学生宿舍管理并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以发挥高校学生党建与学生管理工作结合后的优势作用。通过强化高校W生党建与学生管理之间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改变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以党风建设要求规范宿舍风气,并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

(三)强化高校学生党建与学生日常管理相结合

学生日常管理主要是一些重复率较高的事务性管理,比如贫困生建党管理、大学生学费贷款管理、贫困生生活补助管理、班级院校评先评优管理以及学生安全家长接待管理等。从组织建设、工作机制、制度建设以及奖惩机制等方面着手,是将高校学生党建与学生日常管理相结合的具体途径。比如,可以通过选择具备学生党员优良品行的学生担任学生日常事务管理负责人,还可以将学校勤工助学人优先考虑为新党员发展对象,以此来深化这二者之间的合作。在进行相关党建思想宣传时,可以让勤工助学中的学生去帮忙宣传,其效果肯定会比较好。总之,高校学生党建与学生管理结合的意义重大,优势作用显著,并且其实现途径多样。在后续的发展中,可以加大其结合力度,促进双方主体作用的最大化发挥。

结束语

在高校教育系统内将高校学生党建与学生班级管理相结合,能够扩大学生党建管理平台,能够有效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务能力。在新形势下,加大二者之间的结合深度,必将能为我国党员队伍的建设培养优质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士雷,彭波,周磊.浅析高校学生党建与学生管理相结合的意义和途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1:12-14.

[2] 徐军.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性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

[3] 刘更,王彦革,刘小军等.高校基层党建与学生工作管理的新模式[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77-80.

[4] 黄俏丽.高校基础党建与学生工作管理的新模式[J].教育现代化,2016,29:246-247.

基金项目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5年年度课题,项目编号:2015GB178。

作者简介

第9篇: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是构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形成的主要基地。在同一校园文化中,不同的班级间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不但体现了不同班级的个性特征,更反映了班级发展水平的差异。班级文化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感受和参与程度,影响着学生个性发展的水平,影响着学校教育的质量。班级文化不仅能为学生的素质发展创建良好的氛围,还能为形成一个勤奋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起到纽带作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已成为我们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优化学校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

班级作为学生的集合体,班级事务涵盖学生在校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如学生的日常生活、住宿环境、学习、情感问题等,班级文化也就依托这些方面而建立,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理念文化。

(一)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环境文化是由班级师生在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各种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班级的物质环境能够迅速为学生提供感觉刺激,给学生一种有意义的感情熏陶和启迪,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班级文化。优秀的班级文化总是通过班标、班级环境、班级文化设施等物质表现形式来体现的。班级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班级师生学习效率和情绪,舒适幽雅、空气清新的教室可以安定情绪、启迪思想、陶冶学生情操。

(二)班级制度文化

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班级的组织结构和班级的管理制度。班级师生总是在一定的学校制度指导下去完善和改革各项班级的规则。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产物,它必须适应精神文化的要求。同时,精神文化必须得到制度文化的支撑才有可能实现。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师生行为规范的模式,包括学校制订的规章制度和班级根据自身管理实际制订的规则。

(三)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班级的精神文化,是在班级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形成的师生共同持有的价值、行为准则等的总和。这些精神文化只能来自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因为,班级领导――班主任所倡导的班级精神文化不一定是真正的班级文化,只有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在师生中形成的共同拥有的理想、信念、行为准则、做事方式才是班级真正的文化。

(四)班理念文化

班级理念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深层表现形式,是指班级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受学校文化传统、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为其全部或部分师生员工所认同和遵循的精神成果与文化观念,是班级整体面貌集中的体现。具体看来,班级精神文化主要包括班级精神、班级形象等方面的内容。

二、进行高职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同时高职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也就是说,既然是一种教育类型,在教书之外,其育人的功能就不能被忽视。高职院校输出的人才大多为应用型人才,意味着大多数的学生走出校门就要踏上工作岗位,日后再接受学校教育的可能性不大,因此,高职教育对学生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影响尤为重要,在高职院校内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必须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

三、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一)师生合力,推进班级文化建设

学校领导应该从抓好校园文化的战略高度来重视班级文化建设,通过建立一整套指导和评价班级文化建设的规章制度,形成班级文化创建的浓厚氛围;辅导员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充分利用“威信效应”,从“爱心”做起,对学生进行思想疏通,用心灵沟通彼此,用爱心融通彼此,从而达到互信互通,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及和谐同学关系,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班级文化建设主体参与者――学生,应该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树立“人人是形象”的观念,增强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自觉培育和维护班风,把班级文化的各项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要求,以班级文化作为自己成才的培养基础,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能力,展示才华,自觉融入班级文化建设之中。

(二)以生为本,通过精神文化来引导

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最终要依靠班级学生来落实,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让绝大部分学生参与进来。要通过研究本班级学生的专业、特长,强化精神文化的引导,确定班级精神文化的特色,并围绕这一特色组织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落实。

(三)民主管理,通过制度文化来约束

精神文化确定以后,包含辅导员在内的班级所有成员都要为之去努力。高职班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拥有不同的学习生活习惯,必须通过“民主立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级制度,并通过班会、讨论、班级日志、留言等方式征求大家意见,及时对制度进行修订完善。

(四)结合专业,通过物质文化来熏陶

物质文化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东西,所以教室要布置得整洁有序、美观大方,墙报、黑板报要定期组织班级成员进行策划,BBS 论坛、QQ群要定期有人维护。更重要的是,作为高职院校的班级物质文化一定要和班级专业相结合,以此体现职业性的特点。比如,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班级可以多布置些汽车资料、图片、模型,美术专业的班级可以多布置些名人字画、经典艺术作品等,以此来提升职业素养,规范职业行为,提高职业道德,为自身将来从事所学专业打下良好基础。班级文化建设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是实现班级奋斗目标的有效途径,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健康成长意义深远。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 应不断探索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