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班级活动观察范文

班级活动观察全文(5篇)

班级活动观察

第1篇:班级活动观察范文

【关键词】自然环境;幼儿;科学活动;亲自然

一、发现和收集自然环境下的科学资源

好奇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当带领幼儿散步在百花园、百果园的小路上,穿行在植物园中,他们个个变得好奇、好问、好探究。比如,这是什么花?为什么花儿有的大有的小?长长的是什么呀?在幼儿的发问下,我们开始收集相关可供探究活动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随着植物生长的变化而变化。比如,花的生长规律,果树的开花到结果过程,蔬菜的播种到生长到采摘,树叶颜色变化的过程等等,这些收集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形成了一个个科学资源系列。除此之外,每个教室都有属于自己班级特色的自然资源,这些发芽类植物、观赏类植物、水培植物,也是一种科学资源,这种资源幼儿每天可见,有利于培养幼儿观察记录的能力。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探究和学习的原动力、内驱力,它不仅能提高科学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还能使科学活动成为快乐的事情。因此,用心发现和收集自然环境下的科学教育资源,为实施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组织和开展亲自然科学活动

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大自然是位神奇的老师,它可以培养孩子的美感,又可以启发孩子的悟性,它既可以向孩子展示伟大的规律,又可以使孩子的身体休整,让孩子充满灵气。”在大自然,每个幼儿都会通过自己的手、眼、脑,积极主动地汲取知识,积累经验。

1.户外探究活动。《指南》中指出“亲近自然,喜欢探索”,亲近自然的最直接方法就是户外活动,在适合的时间到有探究价值的自然资源环境中进行探究活动,这种活动能激发幼儿多种感官的发展,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春天,蚕豆发芽了,长出了嫩嫩的叶子,我们带领孩子一起去到蚕豆地,他们个个欣喜若狂,分头寻找自己最喜欢的蚕豆小苗,观察蚕豆叶子的形状,猜测着会结出几颗蚕豆。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再一次来到这里,发现蚕豆长高了,又开花了,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了许多秘密:蚕豆花的颜色有些紫有些白,蚕豆的叶子竟然还有卷着长的,像个小喇叭。在与管理爷爷的交谈中,幼儿了解到种植蚕豆的秘诀,如:种蚕豆的时候要保持行距,方便蚕豆吸收营养,蚕豆喜欢湿润的环境,所以要经常给它们浇水。等到蚕豆成熟的时间,孩子们又一次来到蚕豆地,亲手采摘下一颗颗胖嘟嘟的蚕豆宝宝,大家兴奋不已。在剥蚕豆的过程中,孩子们产生了疑问:该从哪里剥开蚕豆的壳?很小很小的蚕豆能吃吗?为什么有的壳里有四颗蚕豆有的只有一颗?当城市里的幼儿置身于田间地头中,处处都是新奇的事物,他们的认知冲突不断发生,从而引发幼儿在自然环境中的主动观察、探索,完成知识经验的积累。

2.学习观察方法。自然中万事万物瞬息变化,因此在亲自然的科学活动中,幼儿的观察学习能力十分重要。怎样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需要引导幼儿学习观察的方法。以小班幼儿观察秋天的树叶为例:(1)准备观察。在观察活动开始前,首先要了解孩子对秋天的树叶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比如形状、颜色、大小等。教师应选取最具有观察价值的内容进行观察活动。其次要确定观察树叶的地点—有不同品种的树木,常绿树和落叶树错落生长等等。(2)实施观察。确定观察内容后,带领幼儿来到选定的地点,并提出明确的观察要求:每人选取一片树叶,仔细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鼓励幼儿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能力强的幼儿可以通过和同伴树叶间的比较,了解更多树叶的科学知识。以上是即时性的观察活动,对于大班幼儿,我们可以引导长期性观察,并通过观察日记、记录表等形式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3)整理总结。观察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和幼儿一起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并在幼儿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提升和总结,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

三、延伸和拓展科学活动范围

第2篇:班级活动观察范文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开展方法

一、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的关系

要素上,都是立德树人、重视全面发展的实践类课程;目标上,都具有价值属性,旨在使学生核心素养得以提升,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理念上,都强调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激发创新。所以可以依托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政策上,2015年《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将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渠道,开足开好。2020年《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实践环节中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重叠部分,可整合实施。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

二、依托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方式开展劳动教育

(一)依托“社会服务”开展服务性劳动教育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中“社会服务”指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以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需要。依托“社会服务”开展服务性劳动教育。校园服务如卫生责任制,明确劳动基地的位置和劳动人数、劳动频率、劳动时间和劳动工具。又如,参与校园植树,认领养护树木并挂牌。拓展劳动基地,在班级建设“植物角”。培养学生服务校园意识,锻炼美化校园技能,培养学生爱校责任感。社区服务,如参加社区爱国卫生运动,清除广告、打扫卫生。在社区防疫中,学生学习防疫流程,申请楼道防疫执勤,珍惜维护防疫劳动成果。这些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自觉劳动的意识,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锻炼了服务技能,让学生学会了珍惜劳动成果,学会了履职尽责。

(二)依托“设计制作”“职业体验”开展生产劳动教育

《指导纲要》中的“设计制作”指学生设计并动手操作,将自己的创意付诸现实,转化为物品或作品的过程。“职业体验”指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模拟情境中见习、实习,体认职业角色的过程。科学建议模拟:学生设计的“桌面式空气净化器”以其便携、高效、造价低等特点受到青科创大赛评委的一致认可。创造性劳动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可以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非遗文化:皮影社团导演组负责剧本主持;道具组负责皮影戏花灯布景等制作;人物组负责皮影人物形象的绘制和表演等。传习皮影技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传统劳动、传统工艺项目的育人功能。植物栽培:无菌操作将离体的植物组织或器官等接种在人工配比的培养基上培养,体验一块小叶子或茎尖也能形成大量的完整植株,可进行各种实验,学习植物转基因知识,体验农耕带来的快乐和不易。职业体验:农业生态研习学会挖花生、探寻红薯;军训体验学习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防护眼镜等整套防护装备;模拟创业展示特定职业的运作流程。以我校文创公司为例,将校园元素特色文化以多种形式呈现到日常生活的产品中,大获喜爱。这些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手脑并用,培养完成劳动任务的设计、操作及合作能力,增强创造力,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发现专长,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生涯规划能力。

(三)依托“考察探究”开展日常生活劳动

《指导纲要》中的“考察探究”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观察、记录和思考中主动获取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节假日开展主题日常生活劳动教育。以“和美中国年”综合实践活动为例,与家人一起劳动可以探究卫生小窍门,用丝瓜瓤、淘米水洗碗更环保、洁净,大扫除擦玻璃时用报纸玻璃会更亮;准备团圆饭可探究各地年夜饭的特色菜品寓意,探究怀柔特色年夜饭栗子鸡、栗子红烧肉等;用物件装扮家里的年味,探究各地过年吉祥物。年画、中国结、剪纸以及精致盆栽蕴含着中国年的好彩头。红色作为主流颜色在中国年中的发展演变。可以让学生通过调查获取中国年的资料,在日常劳动教育中形成理性思维和勇于探究的精神,正确认识劳动能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何保明.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校劳动教育策略与保障[J].中小学班主任,2020(8).

第3篇:班级活动观察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现状调查

1问题提出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创设出有利于幼儿发展、促进幼儿与环境和谐互动、实现幼儿和教师的共同参与的墙面环境成为研究者的关注点。创设过程中能否培养幼儿积极与人交往以及主动观察、探索的能力,能否实现环境创设的教育价值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2016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为《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互动”。因此,新课程标准下的学前教育工作者理应为儿童创造一个丰富多彩、开放互动的环境,从而使他们能够以自己的方式与环境互动。但由于学前教育并未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对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的认识和实践仍存在问题。

2新课程标准下幼儿园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2.1幼儿园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1)内容缺乏整合性。新课程标准下幼儿园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的内容依据幼儿的兴趣及需求进行选择,具有生活化、启蒙性的特点,但是也存在缺乏整合性的不足。①内容所涉及领域有所偏重。按照五大领域的划分,幼儿园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的内容涉及语言、社会、健康、科学、艺术,各领域间相互渗透。《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因此幼儿园的教育不是分科教学,而是相互融合的。活动室墙面健康领域的内容一方面将常识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另一方面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领域的内容包括认识周围的事物以及现象、感知生活中的数量关系,从而激发幼儿热爱自然,乐于探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语言领域主要是借助图画、符号引起幼儿对阅读、书写的兴趣。艺术领域则致力于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其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社会领域主要包括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帮助其更好的融入社会以及与他人和谐相处。通过调查发现,幼儿园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的内容偏重于艺术领域,其他四大领域依据主题活动适量穿插,其中健康领域所占比重较少。②社会文化内容较少采用。墙面环境是一个整体的生态环境,生态学理论认为幼儿园活动室的墙面环境理应与幼儿园教育课程、家庭以及社区文化、民族文化相结合。同时瑞吉欧教育体系也提倡环境生成课程,幼儿与环境的互动构成了课程标准内容。另外《纲要》也明确指出社会领域的目标包括让幼儿感受文化的多样性,激发其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等内容。但是通过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发现,幼儿园活动室墙面环境的内容很少选择社会文化。家庭和社区是幼儿另一个生活环境,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争取家庭的配合和支持对于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新课程标准下活动室墙面环境应与家庭和社区相结合,鼓励幼儿发现身边人或事,积极探究社会热点,构建多元化的墙面环境创设。(2)展现形式缺乏操作性、生成性。调查发现,幼儿园观赏性环创所占的比重大于操作性环创。观赏性的环创只需要幼儿用眼睛“看”,幼儿通过观看来获取相关知识。而那些需要借助幼儿的肢体动作、观察记录等方式才能达到教育目的的环创属于操作性创设。操作性的环创有助于幼儿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中获取经验。笔者通过观察幼儿与墙面环境的互动情况发现,墙面更换的第一天,新鲜感和好奇心引发了幼儿间的讨论,几乎全班幼儿都与墙面产生了互动,其中包括观赏、触摸、言语交流、模仿行为。一周后,虽然墙面环境仍能引起幼儿注意,但是能够明显看出观赏、言语交流、模仿、触摸行为在减少,无关行为大幅增长,操作行为稳中有升。三周后,观赏性环创的教育功能逐渐消失,而操作性环创依然能发挥其功能。由此可以看出操作性环创比观赏性环创更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3)幼儿的主体地位体现不足。①理念与实践之间脱节。新课程标准下,“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这一理念已经得到了幼儿教师的广泛认可,然而理念在具体操作中也出现了缩水、脱节甚至背道而驰的现象。在实习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幼儿教师并不愿意在墙面环境创设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还存在应付上级检查的情况。因此简单、速成变成了环境创设的标准。他们极少会思考如何让幼儿与墙面环境发生互动?如何让幼儿参与到墙面环境创设中?这些墙面环境具有怎样的价值?甚至在临近上级检查时,教师会告诫幼儿禁止触摸环创。由此可以看出教育理念与行为之间存在矛盾,环创在实施过程中成为应对成人的工具,幼儿并未被放在主体地位。②幼儿参与活动室墙面创设有限。新课程标准下示范幼儿园在创设墙面环境时倡导师幼合作,让幼儿参与到墙面创设一方面有助于幼儿在操作互动中获取经验,另一方面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但是调查发现幼儿参与活动室墙面创设有限,其中包括参与主体和参与方式两方面。就参与主体而言,由于示范性幼儿园不仅拥有一流的教育设施,而且具有较为高质的师资,因此其生源处于饱和状态,大部分班级都超过了《规程》中所规定的人数。基于此,教师会选择部分优秀作品上墙呈现,而其他幼儿的参与则无法体现。就参与方式而言,幼儿能够参与其中的环节主要集中在资料的收集和材料的制作,而在主题与内容的选择、墙面的布局方面则很少参与。

2.2幼儿园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1)认识上偏失。虽然新课程标准下示范性幼儿园无论是对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的重视程度,还是在具体操作方面都走在行业前列,但是在实际中仍存在一些认知偏差。①幼儿园管理者:评价标准模糊。通过访谈得知,幼儿园并没有对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建立详细的评价标准,只是从大体的几个层面来对其评价,但是如何来衡量是否美观、是否丰富则不得而知,并且对各个层面的占比情况也存在疑惑。缺乏明确的评价细则也从侧面反映出管理者对于墙面环境创设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这对于工作的贯彻和执行以及教育理念的传递和更新将会产生阻碍。②幼儿教师:理念认识片面。虽然在新课程标准下《纲要》和《指南》等文件的颁布,以幼儿为主体和倡导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理念已被大多数教师所认同,但仍存在将幼儿参与简单地等同于展示作品的现象,教师对“本位”的理解和参与度的认识仍有待完善。同时在实践中发现,墙面环境创设内容的选择偏重于艺术领域,而相对忽视健康领域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对于教师而言,艺术领域内容不仅能够体现幼儿的参与,减轻教师的创设压力,而且还具有装饰活动室的功能;另一方面部分教师认为健康教育活动渗透在一日生活当中,是一项动态发展的活动,而墙面环境却是静态的,并不能很好地达到教育效果。尤其是对于小班幼儿认图识字能力并不强,很难与墙面上的知识发生互动。但是根据《纲要》中健康领域的目标可以发现,目标的指向包括三方面:情感、认知、行为,而上述教师的认识仅涉及认知层面,忽略了情感和行为层面的存在。幼儿教师片面的认识是幼儿主体地位体现不足、内容缺乏整合的根源所在。(2)行为上受阻。①幼儿园管理者:评价周期固定。通过访谈得知,幼儿园会在学期开始或结束进行一次评比,有的是一月一评。固定的检查周期成为削弱墙面环境教育功能的诱因,一方面部分教师为了缓解工作压力、应付上级检查倾向于选择现成材料或电脑打印,而对于墙面环境的教育价值则抛之脑后;另一方面固定的评价周期导致墙面环境的更换时间不是以幼儿的兴趣为标准,而是以上级的检查时间为尺度。在检查时间未到时,那些对于幼儿已经丧失兴趣的墙面环境仍不加更新;然而等到了检查时间,即使对幼儿而言仍充满兴趣的墙面也进行更换。这些做法都为幼儿的主动学习产生了阻碍,导致墙面环境成为无用的摆设。②幼儿教师:缺乏提升渠道。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是创设出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环境的前提,但现实中相关资源的缺失导致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据问卷调查可知,大部分教师需要环境创设的相关技能培训,并且在访谈中部分教师谈到参考资料太少、缺乏创意和实用性等问题。实际上多数教师了解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的专业理念,但是在如何将专业理念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存在疑问。

3新课程标准下改进幼儿园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的建议

3.1思想层面:理念更新与角色定位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教育行为受到教育理念的支配。新课程标准下幼儿园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的良好开展离不开思想理念的更新。全面认识环境创设的功能与价值是合理构建环境的前提,这需要幼儿园管理者、幼儿教师、家长三方正确认识环境的作用并发挥其角色功能。(1)幼儿园管理者:引领者。幼儿园管理者起着统筹规划的引领作用,其对于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的标准直接决定了幼儿教师的环境创设理念和行为。因此幼儿园管理者应转变外观超越教育的价值理念,对幼儿园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的本质形成清晰明确的认识。同时依托所在幼儿园的地理与人文环境标准进行目标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潜在资源,对资源进行有效开发与整合。从而引导幼儿教师创设出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与教育活动相契合的特色环境。(2)幼儿园教师:创设者。幼儿教师作为环境的创设者,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因此新课程标准下作为幼教工作者应全面认识环境作为“隐性教育课程”的价值,充分发挥墙面与幼儿“对话”的功能。不能因为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和提高速度而一手包办;也不能将美工技能和外观作为评判好坏的标准。

3.2实践层面:幼儿园完善管理体制

(1)评价制度——细化评价标准。对幼儿园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进行科学标准的评价,能够为教师指明方向,有利于改善现下环创内容与目标脱节、幼儿参与度不高、缺乏操作性等问题。因此为了强调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的教育价值,应细化评价标准,比如以主题确定、内容选择、展现形式、材料选择、幼儿参与度等为维度划分等级并规划各个指标的占比情况,为教师的执行提供明确方向。另外,新课程标准下评价方式应采用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园长/教研组评价,教师自评有利于其对创设环境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反思;教师互评可以形成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促进其在相互学习和探究中提升环境创设的水平;园长/教研组评价则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从深层次出发指出优缺点。再者,评价类型应转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因为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的教育功能隐含于教育活动发展过程之中,采用终结性评价往往会陷入只注重结果的误区。因此可以利用观察记录的方式,对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的情况进行灵活的阶段性评价,从而削减固定检查周期的制约,提高环创质量。(2)激励机制——加大支持力度。新课程标准下幼儿园应当加大对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的支持力度,对于致力提升自身专业能力,采用创新形式、巧妙设计、探索利于幼儿发展的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在一定程度上肯定其劳动成果。据调查发现部分教师在创设环境时存在缺少资金的困难,环境创设需要材料,部分幼儿园由于经费有限通常采用废物利用的方式来降低成本。但长期资金短缺会逐渐消磨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失去了墙面环境随教育目标的变化而进行更新的动力,最终导致动态的环创被一成不变的静态环创所替代。因此,新课程标准下幼儿园除了每学期向各班发放墙面环境创设的资金外,可以结合评价制度对优秀教师进行奖励,让教师间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竞争氛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消极懈怠的情绪。(3)培训制度——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新课程标准下幼儿园应建立相关的培训制度,降低幼儿教师创设环境的阻力。因此幼儿园管理者一方面应深入了解教师需求,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聘请相关专家对其指导;另一方面幼儿园应为教师建立资料图书角,虽然大部分示范性幼儿园会创设阅读区角,但实地观察发现其陈列的书籍多为理论型刊物,偏实践的刊物内容也多为主题活动方案,而环境创设的相关内容则较少涉猎,因此幼儿园和教师可以将本园及其他幼儿园优秀的环创设计放入图书角,供参考学习,形成资源共享。完善培训制度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针对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幼儿教师应从内容选择、展现形式、创设过程三方面进行落实。

参考文献:

[1]刘霞.托幼机构教育环境评价量表(修订版)述评[J].教育导刊,2004:115-119.

[2]关安平.活动室墙饰活动初探[J].学前教育研究,2001(02):53.

第4篇:班级活动观察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为了实现高效英语课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积极参与英语对话、对问题踊跃发言的乐趣,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学习、相互协作交流是一项重要教学措施[1]。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创建高效英语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探索英语知识并且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初级中学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每个班级学生人数较多,教师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但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解决了这一难题,在组内学生的交流互助中平衡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这种帮带学习的模式有助于缓解课堂压力,提高学生的上课效率。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尊重他人的优秀品德

在英语教学改革之前,大部分的英语教师偏重于对学生传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性,不能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然而小组学习能够补足学生的这一短板,在教师传授知识前,进行自主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增强语言运用能力与交际能力,课后更加牢固掌握学习的基础知识,具备团队合作能力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小组学习的模式中,组内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发言权,通过听取他人观点,表达自身意见,实现互帮互学的良好风气,培养优良品格。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各个行业对人才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初中生应该注重各学科成绩的全面提高,尤其是英语这一学科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大的动力,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英语理论知识及实际应用的兴趣,组内成员互相帮助,互相交流意见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全体学生的英语成绩整体进步。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

在英语课堂上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后,教师不能认清自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在小组学习中,教师仍旧是课堂教学的主导,不是放任学生自由讨论,而是在小组间走动观察学生们讨论情况,学生通过交流讨论解决的问题有限,因此,对于小组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及时帮助处理。课堂上的讨论氛围教师要精准把握,既不能出现严重争吵导致冲突,也不能限制学生讨论,但目前,教师接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就,并不能精准把握。

(二)课堂上的小组交流氛围不浓郁

由于担心扰乱课堂秩序,教师对小组成员交流讨论的具体形式给与规定,要求组内同学间采取你轮答的交流模式。例如,在初一英语的第一单元老师在小组模式开始前负责导入学习,询问学生的个人信息:Whereareyoufrom?Howoldareyou?What’syourname?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但是由于轮流回答的交流模式使得小组成员间无法形成真正的英语交流,使得学生缺少思维交流和信息共享。

(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很多学生不能真正参与进来

根据小组学习的流程,教师在导学中会给每个小组分发任务,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后由组内选出代表进行发言。在这一过程中,成绩优秀的学生会在组内讨论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他同学没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这种现象与设立小组学习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三、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一)教师在课程将进行前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

在课程进行前,学生对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预习并进行组内讨论。教师分配给小组的任务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并且在导学中激发学生积极讨论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顺利进行。英语学习的基础是单词记忆,在学习单词的过程中,学生对单词有所了解会更有助于记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小组成员互相提问单词,讨论其含义能够提高学生对记忆单词的兴趣,并且高效记忆单词。例如在学习初一英语单元“Pests”时,可以让小组成员相互拼读、默写新词并对其含义进行意见交流,自主搭配词组和句型,加强学生对单词的记忆且又一次复习所学的固定搭配[2]。

(二)对班级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由于班级内学生的英语水平良莠不齐,每个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实际运用水平也不一致,因此,教师必须通过每个学生的性格、学习水平、英语基础进行科学分组,保证每个小组成员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共同进步。分组活动后可以根据班集体的意见进行微调,以组建出合理有序的若干小组。

四、结论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有助于创建高效课堂,激发学生对英语兴趣和学习自主性,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团队交流合作意识。在教师的认真探索中不断改进教学策略,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适用于更多学科,受益更多的师生。

参考文献

[1]闫志洁.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探索[J].考试周刊,2018,1(29):116.

第5篇:班级活动观察范文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分析研究

引言

在小学教育阶段,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同时小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情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就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了解,把握教学重点,将教学活动与生活情境进行有机融合,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同时生活情境的融入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学习阶段,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以及一定的思维拓展能力,因此,为了让学生的这些能力充分发挥,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融入生活情境,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构建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对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小学生而言,部分数学知识是抽象的、不易理解的,但是通过生活情境的融入,这些知识就会变得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便于学生理解。

(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蕴含着许多数学知识,但是由于学生的观察能力有限,因此就很难发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教师将生活情境融入教学活动当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去主动观察身边的事物,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此外,生活情境的融入还可以让学生理解平时不懂的生活现象,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日常生活进行有机的融合,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1]。

(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都采用“填鸭式”这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就会被忽略,对于知识也是被动接受,这对于学生实践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就可以将生活情境融入到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并进行积极的计算,从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不断提高[2]。

二、生活情境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情境设置过于繁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融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于生活情境的设置过于繁琐,这样就会使学生陷入到情境当中,从而无法集中精神听讲,这样反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由此可见,在应用生活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对生活情境进行合理的设置,将过于繁琐的情境进行简化处理,从而突出教学重点,使其发挥实际效用[3]。

(二)脱离生活实际

在设置生活情境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为了方便,在场景选取方面十分随意,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状况,因此就使得学生难以进入到生活情境当中。同时,教师也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样就会使生活情境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由此可见,学生的“生活”与大人的“生活”是不同的,对待同一件事的思考方式也是不同的,为此教师就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理解问题,从而使生活情境的设置符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其中,在实践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三、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科学选择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生活情境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想使生活情境的融入发挥其实际效用,教师就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对生活情境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与设置,从而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其中,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首先,教师就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其中的重难点,以此来明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目的。其次,要对学生进行了解,观察学生学习特点以及性格特征,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为接下生活情境的选择与设置奠定基础。最后,就要以上述两点为基础,选择一个学生熟悉、内涵丰富的生活情境,并将其在合适的时机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帮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同时进行积极有效的思考。比如在为学生讲授“加法计算”的时候,教师如果只是对数字计算进行简单的讲解,学生就很难快速掌握。为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我们班级中有五名同学学习过唱歌,三名同学学习过绘画,那么会唱歌和会画画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个呀?利用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加法计算融入其中,这样的方式会使数学知识的传授更加生活化、形象化,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相关知识,对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4]。

(二)在生活情境中与学生进行更好的交流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积极交流对于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还可以帮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避免学生出现走神、困倦等情况,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在交流过程中,教师用风趣的语言为学生讲解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故事,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勇于表现自己,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比如在举办数学竞赛活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活动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作为引导者辅助学生管理。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分组情况、分数统计情况等进行整理,然后统一汇报,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运用相应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还为师生交流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三)让生活情境更加具有探究意义

在设置生活情境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教师就需要以教学大纲为基础,明确教学任务,从而将其体现的生活情境当中,使生活情境更具探究意义,以此来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日后更好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比如,在为学生讲解“梯形面积计算”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学习过的面积计算方式进行推导,看看怎样才可以得出梯形面积。同时,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挥其发散性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七巧板”这类玩具进行思考,通过学生的实际经验,启发学生采用拆分的方式进行计算,将梯形拆分为长方形、三角形,然后根据所学知识计算出梯形面积。导入这样的生活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5]。

(四)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偏小、活泼好动,因此学生对游戏具有极大的兴趣。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生活情境中适当的加入教学游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此外,为了使游戏教学发挥其实际效用,教师就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的选择游戏方式,同时还要对游戏导入的时间点以及游戏的时长进行精准把握,避免发生学生沉迷游戏、忽略学习的情况。比如教师可以应用“拍七令”这个游戏,让学生按照座位顺序报数,当出现“七”或者是含有“七”的数字时,该名学生不报数,要拍一下手,然后下一名同学继续往下报数。这样的小游戏操作简单,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对于学生的高效学习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为此教师就应该科学的选择生活情境,让生活情境更具探究意义,同时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沟通,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为学生日后的全面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姚秋月,杨爽.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研究[J].中华少年,2016,07:143.

[2]祝春香.刍议生活化特色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A].新教育时代(2015年10月总第3辑)[C].2015:1.

[3]崔玉梅.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2:242-243.

[4]崔静娟.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J].文理导航(下旬),2016,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