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旅游的风险分析范文

乡村旅游的风险分析精选(九篇)

乡村旅游的风险分析

第1篇:乡村旅游的风险分析范文

关键词:乡村民宿;经营风险感知;利益相关者;设施设备;外部环境

中图分类号: F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6-86-2

1 问题的提出

民宿这种小微住宿形态在最近两年以迅雷之势崛起,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且喜欢上这种住宿形态。民宿在旅游产业体系里开始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中国各地民宿遍地开花,各种类型的民宿受到旅游者和投资者的热捧。在民宿井喷式发展的情形下,困惑和纠结投资者和经营者的是民宿是美梦情怀,还是噩梦破财?民宿创业真的可以赚钱吗?乡村民宿经营者的风险感知水平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些问题都值得探讨和研究。目前,国内学者都是从满足游客需求角度来研究民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而从经营者角度研究的相关资料较少,且定量研究较少。本文从经营者的角度出发,通过浙江省乡村民宿经营者对风险的感知研究,探讨影响浙江省乡村民宿经营风险的因素,提出防范经营风险的对策。

2 研究假设

根据本文的研究主题,在对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问卷的具体设计参考了赵越、黎霞的调查问卷,并结合浙江省乡村民宿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本文提出影响乡村民宿经营者风险感知关键因素的假设模型,由利益相关者、设施设备和外部环境3个维度的18个具体因素组成。(见图1)

3 实证结果分析

浙江省是我国民宿业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也是民宿发展相对集中和成熟的省份,浙江省民宿经营者的风险感知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笔者在2016年6月27日―8月22日期间,利用为宁波市民宿业主培训的机会和温州地区暑期送教下乡培训的机会,当面访谈了42位民宿业主,并当面发放问卷42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 4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3.1 样本统计分析

调查问卷反映了浙江省乡村民宿经营者多是具有高中学历,年龄在36-60岁的中年男性利用自家房屋改造而成,且有26.2%的经营户是租借别人土地经营的民宿;绝大多数民宿经营者拥有做生意经验,这符合浙江民营经济发达的现象,且近一半民宿经营者拥有相应的管理经验;大部分民宿经营年限在1-2年左右,说明越来越多的民宿爱好者加入民宿投资、改造的群体中,民宿涌现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访谈中,得知多数业主的“经营业务”除住宿餐饮外,均兼做其他业务,如有28.6%业主的经营业务靠出售旅游纪念品,有23.8%业主还提供出售简单客用品的业务,有42.9%的民宿业以副业为主,如提供采摘、禅修、举办画展、贩卖玉器、马卡等旅游产品为生。从侧面乡村民宿业主仅仅有乡愁情怀是不够的,要靠民宿赚钱创业实现美梦还是有很大的距离。

3.2 经营风险感知因素分析

3.2.1 效度检验

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选用KMO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两种方法对数据的适合性进行检验,同时使用方差最大旋转法进行因子旋转,在本研究中,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同时,因子荷重大于或等于0.50的变量才能纳入因子分析范畴。因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得到KMO值为0.713,说明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3.2.2 经营风险维度分析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民宿的餐饮住宿价格比别家高”“民宿的对外宣传不足”、“当地无行业协会规范民宿的经营活动”、“当地政府没有提供帮助”、“经济形势不景气”、“物价上涨”、“当地社会治安不好”、“国家旅游政策出现修改变动”、“旅游淡季来临”9个因子在每个主成分中的因子负荷均未达到0.5以上,予以剔除,对剔该项目后的关键影响因素量表作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结果最终确定为3个公共因子。

3个公共因子可描述原变量总方差的71.026%的变异,说明分析结果较好地反映实际情况。将SPSS分析结果与假设模型比较,因子分析后的关键影响因素归为3类,与原假设的民宿经营风险感知因素基本一致,假设模型得到验证。

观察表1可以看出乡村民宿经营者对利益相关者这个维度的风险感知水平最高,方差贡献率达到38.310%。现在各地办民宿,多是引进有实力的财团来整体开发,将本地村民排斥在外,曾发生某山顶民宿的游客被山下民宿拦截堵路的冲突发生,故应特别关注浙江省乡村民宿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均衡处理关系。其次,设施设备也是民宿经营者风险感知水平较高的因素,利用自家房屋经营的民宿业主担心其住宿设施的装修和物品配备比不上外来投资者的精装修,面临较大的改造财务压力。另外,当地发生自然灾害这种不可抗力因素也可能给民宿经营带来巨大的损失。笔者在访谈时得知,2016年7月份杭州受台风影响导致某民宿所在区域发生泥石流,数间客房被泥浆冲击,民宿经营者财务损失严重;另外有些民宿选择在“人间稀少”的好山好水的地点,需要游客费些周章才能到达,且客人外出就餐极不方便,民宿的对外交通不便因素也是民宿经营者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3.2.3 经营风险感知总体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选择中度风险和低度风险的经营者人数分别占69%和31%,说明目前浙江省乡村民宿经营者的经营风险总体感知水平为中等。表1反映出经营者对民宿与食品原料供应商、民宿与同村其他村民、民宿与其他民宿矛盾与冲突、民宿员工对游客服务不到位这4个题项的感知是最强烈的。

因此,浙江省需构建科学的村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利益分享模式,提高员工的整体服务水平,促进浙江省乡村民宿健康、有序、规范的发展。

4 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4.1 主要结论

浙江省乡村民宿经营者多是具有高中学历及以上的文化程度的中老年群体,拥有生意经验和一定的管理经验且民宿经营年限在1-2年左右,经营业务多为住宿餐饮加其他业务。乡村民宿经营者风险感知等级水平处于中等水平,经营者的风险感知水平主要受利益相关者、设施设备、外部环境的影响,其中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最大。

4.2 对策建议

4.2.1 改善乡村民宿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根据研究结论,民宿利益相关者是影响乡村民宿经营者经营风险感知最主要的一类因素。它关系到民宿业主跟供货商、村民、同行和内部员工四个层面的利益分配关系,因此,需要改善乡村民宿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为此,民宿经营者要与村民进行良好的沟通,增强推动民宿发展的热情。台湾优质民宿联盟执行长也是台湾著名的八番坑民宿的主人吕人凤“我刚到山村的时候,我会带给山民各种小礼物,请他们喝下午茶,主动融入他们的生活。随着和村民关系的融洽,村民逐渐认同了自己的产业。”的做法值得浙江省乡村民宿经营者仿效。充分发挥经验丰富的社区民宿领军人物的传、帮、带效应,加强民宿业主间的内部交流,共同促进风险管理。其次,加强对民宿员工的对客服务态度、服务技能等业务培训,减少由于员工对客服务不到位导致的游客入住率下滑现象。

4.2.2 提高设施设备的舒适感

设施设备是民宿经营者向游客提供服务品质的物质基础,也是民宿经营获利的基础,包括房屋建筑、所有设备及低值易耗品等。有些民宿利用老建筑和古民居改造,其隔音、上下水等基础设施装潢不到位,严重影响顾客的睡眠质量。为此,要提高民宿设施设备的完好性和舒适感,建议民宿业主自己要当一回“民宿体验师”,住一晚自己家的客房,只有自己入住体验过了才能观察出民宿装潢设计存在的缺陷,才能明白顾客流失的原因。

4.2.3 重视风险认知及风险管理的培训

民宿经营者为了自由和情怀,为了乡愁梦想的动机开民宿无可厚非,但一味追求美梦情怀而失去对风险的客观评判是不明智。应理性对待美梦情怀和现实经营风险的关系,不能盲目地追随民宿投资热潮中。民宿位置的选择成功与否对民宿投资回报、可持续发展将产生极大影响。加强民宿经营者风险认知及风险管理的培训。民宿行业协会应经常举办民宿风险经营管理培训班,同时帮助投资者降低法律风险,以及与政府沟通的成本。

综上所述,影响民宿经营风险感知是一个多维度和很复杂的事,有太多的影响因素,任何一个因素的脱节都有能导导致不良的后果,希望从事和即将从事民宿的经营业主保持理性思考,通过对民宿经营风险的识别、预测和衡量、选择有效的手段,有计划地处理风险,以获得民宿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曾磊,段艳丽,汪永萍.台湾民宿产业对大陆乡村旅游发展的启示[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11(4):507-513.

[2] 胡敏.乡村民宿经营管理核心资源分析[J].旅游学刊,2007,9(22):64-69.

[3] 王显成.我国乡村旅游中民宿发展状况与对策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6).

第2篇:乡村旅游的风险分析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投融资;信贷业务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6325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升,旅游消费能力持续增强,乡村旅游已成为国民旅游休闲的重要方式、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扶贫攻坚的崭新生力军。初步统计,2015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22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4400亿元,从业人员790万人,其中农民从业人员630万人,带动550万户农民受益。

但是,由于乡村旅游远离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经济主战场,当前主要依靠农民自发推动,投入力度不够,住宿、餐饮等接待设施建设不到位,乡村度假养生、运动娱乐等精品业态少,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薄弱。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打造系列精品,从而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扶贫富民、促投资、扩消费等方面的综合效益。

2我国乡村旅游融资障碍

一是中小企业和农户缺乏抵押物。乡村旅游开发区相对偏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房屋等价值不高,且在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内难以流转,价值难以评估,导致中小企业和农户从事旅游经营的融资抵押物种类较少,在申请贷款时很难找到价值足够大又能长期保值的抵押物。因此,金融机构为防范风险,一般不对乡村旅游项目进行贷款。

二是市场主体散弱,还款能力不强。乡村旅游的主w是中小企业和农户,经营和财务管理上的随意性很大,客观上限制了银行信贷资金的进入。其一,农户本身资金有限,发展乡村旅游一般规模较小,经营管理能力较差,还款能力不能保障。其二,一些乡镇旅游企业不少是从经营“农家乐”发展起来的小微企业,没有建立规范的现代财务管理制度,抗风险能力较弱,经营效益不稳定。这与信贷资金追逐高利润、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特点背道而驰,制约了乡村旅游投融资的发展。

三是贷款信用与担保的障碍。由于乡村旅游的开发主体散弱,在申请贷款时大多没有能力找到有效担保,这往往不符合银行的《贷款通则》,不能获得贷款支持。而且,农村地区担保机构数量少且规模都比较小,为寻求合格的担保企业,乡村旅游主体还要付出担保费、抵押资产评估费等相关费用。

四是贷款门槛高、程序复杂。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多以大项目为主,主要面向大型企业,贷款额度较高,为规避风险信贷业务流程烦琐。但由于乡村旅游项目较小,难以满足银行对项目、信贷额度的要求。此外,乡村旅游主体的融资成本一般包括利息支出和筹资费用,由于其融资额度小,银行单笔业务成本高,且贷款风险相对较高,因此无法享受优惠利率。

五是融资信息不对称的障碍。由于乡村旅游发展主体组织散弱,信息获取能力较差,对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金融产品及业务流程缺乏了解,客观造成了中小企业和农户融资的障碍。同时,金融机构对乡村旅游相关政策关注度不够,对乡村旅游发展规划、项目开发、经营管理、融资需求不甚了解,对项目前景、预期收益、风险程度难以做出准确判断。

3促进乡村旅游投融资的主要思路和举措

31丰富乡村旅游开发经营的信贷抵押物类型

一是加快农村土地资产确权,成为旅游开发最重要的贷款抵押物。2015年8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在全国选取部分县(市、区)开展对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的“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林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和抵押贷款,大力推广土地经营权、收益权抵押保证贷款,推动“土地变资本”。

二是进一步扩大农村贷款抵押物范围,丰富乡村旅游融资抵押物类型。目前,全国多地正试点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农业银行已经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农村贷款抵押品(见下表)。进一步创新推行农机具、牲畜、存货等农村,以及农户自有贵金属、理财产品、债权、各类票据等多形式的抵(质)押贷款。

三是推进各类乡村景区点、旅游经营户预期收益折算抵押。乡村旅游各类景区点、旅游经营户具有一定的预期收益,在经过专业评估机构评估后,可将预期收益作为银行贷款抵押。

四是以政府平台拥有财产作为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贷款的抵押物。地方政府平台拥有国有土地、办公用房等多类资产,以及与旅游业相关的有国有景区资源、宾馆饭店、康疗设施等,可采取政府平台资产抵押贷款方式,将贷款发放给旅游扶贫开发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户)。

32提高乡村旅游主体的合作化经营和还款能力

一是探索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壮大信贷主体。根据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开发地区的产业基础、特色资源、发展实际、扶贫类型,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引导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形成规模化、较稳定的信贷主体。坚持农民主体,以尊重农民意愿为核心,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农民至少占乡村旅游合作社成员总数的80%,以服务农民为宗旨,全力为成员提供管理、经营、营销等服务。

具体发展方式有:①在具有规模化经营企业(大户)的地区,要引导和鼓励农村能人、经营企业、专业大户牵头建立乡村旅游合作社。②在农民市场意识不强和乡村旅游合作组织不发达的地区,引导农民以闲置房屋、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出资入股建立乡村旅游合作社,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③在已有乡村旅游合作组织的地区,要积极稳妥地推动向法人社转型,引导农民参与市场竞争。④鼓励乡村旅游合作社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开发休闲农业、生态旅游、体育运动等多种业态乡村旅游产品和特色商品。⑤鼓励乡村旅游合作社与其他合作组织开展跨类型、跨区域合作与兼并重组,做大主体规模。

二是提高乡村旅游主体的合作化经营和还款能力。灵活利用多种合作方式,提高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的经营能力和意愿,增强还款能力。如协调旅游企业帮扶,帮助农户进行特色农副产品生产、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技能培训,组织农户生产并负责回购产品,通过企业渠道进行销售。

三是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户的金融知识培训。除旅游经营管理技能培训外,重点要对乡村旅游经营户进行金融意识和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能够合理安排经营活动和还款周期。

33采取多种方式为乡村旅游融资提供担保

一是政府担保。“三农”发展涉及面广,农林、水利、建设、环保等各政府部门都有专项资金扶持,尤其是近年来各类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大。在有条件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地方政府应全面整合涉农和扶贫资金,出资成立担保公司或乡村旅游信贷基金,为乡村旅游中小企业和经营农户提供贷款担保或贴息,放大政府资金的效用。

二是集体经济担保。在乡村旅游发展已有一定基础或其他产业发展较好的农村地区,乡、村集体组织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可由集体经济为从事乡村旅游的小微企业和农户提供担保。

三是联合担保。乡村社会家族、亲友联系紧密,一部分致富带头人已经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可采取大户带小户、农户联保等多N方式联合担保,共同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

四是专业企业担保。地方政府引导,成立乡村旅游保险或担保公司,借款人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签订贷款保证保险合同,保险公司提供贷款保证,如违约由保险公司赔付银行贷款本息,为乡村旅游中小企业和农户提供担保。

34针对性开发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信贷业务

一是降低贷款门槛。针对乡村旅游发展主体和开发项目的小、散特征,金融机构应降低贷款准入门槛,开发针对中小企业和旅游经营户的额度较小的信贷产品。

二是简化贷款程序。中小企业和旅游经营户一般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和专门人才,因此应简化信贷程序和业务流程,为中小企业和农户提供便利。

三是增加对贫困村(户)的免息或低息贷款。乡村旅游发展是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形式,金融支持乡村旅游扶贫作用大、效果好。政策性金融机构对贫困地区、贫困村、贫困户要有专项信贷政策和举措,特别是针对贫困户应增加低息、免息贷款。

四是适当延长还款周期。针对乡村旅游投资周期长、还款能力较弱的情况,政策性金融机构推出还款周期较长的信贷产品业务。

35缩小乡村旅游投融资信息不对称障碍

利用多种方式,缩小金融机构和乡村旅游融资项目、主体的信息不对称。

一是利用乡村旅游经营户信用评级信息针对性贷款。农业银行根据农户农业生产进行的贷款和还款情况,对部分农户已经进行了信用等级评定,将农户信用划分为优秀级、良好级、一般级、观察级、违约级。其他金融机构可与农业银行等建立联系,共享农户信用信息,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户信用等级信息库。根据农户不同信用级别,对其进行乡村旅游开发经营的抵押、担保、贷款额度和还款要求等进行差异化区分,以有效控制信贷风险。

二是遴选乡村旅游投融资优选项目重点支持。针对乡村旅游项目,金融机构制定一套分门别类的评价机制和办法。同时,由地方旅游部门对乡村旅游项目进行科学的策划、设计和评估,形成地方乡村旅游项目库。根据金融机构的项目评价机制和办法,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客观的评级,遴选出适合的项目加以信贷扶持,对基础好、投资效益高的优选项目可适当提高贷款额度。

三是编制乡村旅游信贷业务手册。针对农村旅游经营户、小微企业对信贷业务了解少的情况,金融机构可将乡村旅游项目进行分类,针对农村资产特点和旅游项目类型,编制乡村旅游信贷业务手册,加大金融机构对乡村旅游信贷政策、信贷产品的宣传力度。

参考文献:

[1]陈冰论金融支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3

[2]任春广东省乡村旅游目的地融资方式的拓展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9(6):12-15

第3篇:乡村旅游的风险分析范文

民族地区制约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制约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发展的内在因素1.经营者素质偏低。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一些少数民族形成了较为保守和封闭的观念。在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对于经商、开展旅游活动存在一定顾虑。调查发现,广西乡村微型旅游企业业主基本上男女各占一半,以年龄在25~54岁的青壮年已婚人士为主,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以初中文化为主,业主的交际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仍有部分人士不能用流利普通话与旅游者交流,仅有少部分人士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社区居民普遍缺少风险投资意识,创办微型企业的家庭数占当地家庭数量的很小比例,而即使创办了微型企业的业主,也有近一半属于比较保守类型,普遍缺乏企业家应具备的精神和素质,缺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胆识和气魄。2.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由于受经营者自身素质限制,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低,表现在旅游产品和服务定位不准,经营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落后,大多还停留在等客上门阶段。目前经营业务以住宿、餐饮为主,旅游购物为辅,旅游交通、娱乐相对缺乏。④由于普遍未形成专业化市场分工,这些业务多以组合业务的形式存在,通常以“住宿+餐饮”,“住宿+餐饮+旅游商店”为主要形式。业务联系方式以电话、名片为主,而利用电脑进行业务管理的较少,可以开展网络预订的就更少。3.经营资源缺乏。乡村微型旅游经济资源缺乏集中表现在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目前大量的乡村微型旅游企业以非正式组织的形式存在,大部分未履行工商登记手续,无法以合法地位享受政府部门提供的资金、技术和信息服务。大部分乡村微型旅游企业是个人或是家人、亲戚一块投资经营的家族式企业,而与不具有血亲关系的人合伙经营并不常见,租赁经营的比例就更低。这种家族经营模式下,基本上靠家族财力、人力维持现有的经营水平,排外经营不利于外部资金、人力资源支持。微型企业所在家庭在当地经济地位大部分处于中等水平,相对于农村较低的收入水平,加上缺乏其它融资方式,能够用于投资的资金相当有限。受农村土地使用权相对固定,流转权缺乏的影响,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往往只能依靠住宅作为经营场所,有限的土地资源使扩大经营面临较大困境。从微型企业业主的创业前的经历来看,虽然相当部分曾具备与旅游、经营管理相关的工作经历,但面对日益成熟的旅游者,业主仍难以满足旅游者多样化需求。(二)制约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发展的外部因素1.政策因素。近年来旅游开发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人们观念变化快,对新政策的需求旺盛,而政策的更新变革相对滞后,日益显得僵化、繁琐,缺乏针对乡村微型旅游企业的合理、明晰、协调、稳定和公平公共政策。主要表现在:政府部门对微型企业的重视不够,直到2011年才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在执行中偏重于批发零售业、特色种养业,在旅游领域尚无实施细则;政策缺乏执行力和稳定性,社区居民对政策的理解和信任程度较低。另外,对于已出台的政策,落实与否,落实的好坏取决于落实政策的部门和执行者。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政府机构设置不合理,运转不规范、不协调,办公设备陈旧落后,以及政策执行者由于自身的态度、素质和能力方面等原因,消极、被动、低效地执行政策,已成为政策执行的主要阻力。2.制度因素。制度是确保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制度的缺失和不完善不利于微型旅游经济建立和发展。制度供给不足主要表现在:政府投资公益性项目、扶农项目还很少,尚需加强优化乡村旅游投资环境和增强社区居民自我发展能力的制度保障;农民创办企业的准入制度方面,规定的进入门槛较高,申报程度复杂,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少,阻碍社区居民创办正式的微型旅游企业;土地使用权流转缺乏在落后乡村的成功实践,土地制度对企业和个人土地承包优惠方面有待加强;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对微型旅游企业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十分有限,由于经营者缺乏正式的交易记录和信用记录,银行、农村信用社因贷款成本高、风险大等原因,普遍不愿意向乡村微型旅游企业贷款。3.市场因素。乡村旅游市场的良性运行需要深入了解乡村旅游者的需求,并将其作为乡村微型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出发点。目前,乡村微型旅游企业高度分散经营,常常受制于资金、人力资源、社会资本和经营场所、设施的缺乏,无力承担来自市场竞争和新技术运用的巨大风险。分散经营难以与社会化大市场有效对接,导致市场上旅游产品结构性短缺,而在某些领域竞争白热化,大打价格战,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损害了自身利益,更导致旅游目的地形象受损,挫伤了农民发展乡村微型旅游企业的积极性。另外,由于信息失灵而出现的旅游产品供需不平衡和旅游产品价格波动,进一步加剧了社区居民惧怕风险的心理,抑制了微型企业市场创新和制度创新,部分经营户被迫退出市场,仅在“黄金周”等旅游旺季从事季节性旅游接待活动。4.其他因素。赢得社会各界了解、信任、支持与合作,是乡村微型旅游企业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由于缺乏主动与政府、旅游消费者、旅游上下游产品供应商、旅游竞争者、金融机构、行业协会、民间教育培训机构、大学人才基地和媒体等相关群体的良好沟通,其生存环境并未引起关注。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地区虽然发展较快,但旅游领域的合作社大多数仍停留在“农家乐”协会层面,其运作由政府主导,所提供的服务与加入合作社的乡村微型企业业主的期望偏差较大,合作社后续发展面临现实挑战。

民族地区促进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发展建议

(一)切实加强政府扶持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发展职能1.制定政策和法律,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通过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完善乡村微型旅游企业相关法律法规。一是全面清理和完善现行法律法规,用法律的形式保障微型旅游企业的合法权益。依法取消在用地、办理证照、收费等方面不利于微型旅游企业发展的规定,依法保护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同时,以法规的形式明确乡村微型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加强约束和监督,防止违法经营、违章经营,避免破坏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行为的发生。二是制定针对性的优惠税收政策,真正实现对乡村微型旅游企业“扶上马,送一程”,如规定在创立的前几年内享受免税、减税政策,致力于减轻微型经济的税收压力和生存压力。2.营造良好环境氛围,发挥政府的服务作用。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发展需要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氛围。针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落后问题,政府需要加大在道路、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针对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结构不合理、自我发展能力不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和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要积极发挥政府在旅游扶贫中的引导作用,注重发挥政府在信息提供、治理商业环境、对微型旅游企业进行对外宣传促销等方面的作用与功能。3.加强经营者教育和培训,提高经营管理能力。民族地区乡村微型旅游企业经营者大多属于首次创业,其对于创业机会和风险认识不足。由于创业前缺乏科学合理的论证,导致创业艰难,甚至创业失败的案例在各地较为普遍。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协同高校旅游专业,组织有关专家和学者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创业知识培训,向当地群众传播一种正确的创业观,避免盲目创业。同时,解答他们对于创业方面的问题和疑惑,提高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存活率。针对已经创办乡村微型旅游企业的经营者,政府应该关注他们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技能的提高,建议制定长期培训计划,帮助创业者获取新的管理、营销和宏观经济政策、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提升个人素质,提高经营管理能力。4.改变乡村居民思想观念,创立良好商业文化。通过教育转变当地居民保守观念,促进微型旅游企业发展,是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当前开展旅游扶贫的一大重任。政府部门应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在教育方面的投资,使更多人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保障新成长起来的乡村微型企业业主有比较良好教育背景。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创造良好的商业文化,宣传发展微型企业的各项方针政策,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鼓励群众进行学习、体现自身价值和自我实现的社会文化等,从制度、政策、思想等各方面改造整个社会;建立促进竞争的机制,提高人们的竞争意识。建立社会诚信机制,鼓励诚实经营,打击非法经营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5.引导金融机构拓展业务,解决微型旅游经济融资难。政府引导金融机构制定服务于乡村微型旅游企业的金融政策。通过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对微型旅游企业予以信贷支持,加快开发适应微型旅游企业需要的金融产品;减少贷款限制条件,简化申请手续,增加小额信贷的数量,扩大乡村微型旅游企业的融资渠道。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鼓励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深入调研微型旅游企业财务状况、还贷能力和信用状况,优先对发展前景好、吸纳就业多,以及运用新技术、新业态的微型旅游企业开展业务,探讨农村地区以土地、房屋作为抵押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信用评价体系,以此作为是否给予信贷的依据,以减小金融机构放贷的风险。(二)充分发挥民间旅游组织的作用目前,民族地区的微型旅游企业处在快速发展阶段,需要行业组织对微型旅游企业提供指导,成立相应的民间旅游组织是规范微型旅游经济发展的必要选择。作为沟通微型旅游企业与政府的桥梁,民间组织为微型旅游企业提供信息和智力支持,提供技术咨询与诊断,代表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就政策、法律、市场、技术和金融等方面的问题与政府进行沟通,并向政府部门提交议案,供政府部门合理决策。单个微型旅游企业往往受自身能力的限制,在获取行业信息和维护自身权利方面不具有优势,可通过加入民间旅游组织,促进会员之间相互交流行业信息,促进沟通与合作,共同抵御经营风险。(三)加强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内部管理要实现健康发展,乡村微型旅游企业本身需要加强内部管理。首先,要依法注册登记,拥有规范的市场主体地位、合法经营、依法纳税、偿债还贷等,以利于其在交易中得到法律保障。第二,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应该找准自身的定位,明确经营特色。在受到创业成功者的刺激下,在经过充分考虑和调查的情况下,进行科学合理论证,听取专家意见,找准自身特色,避免盲目模仿,设计有特色产品和服务,从而在竞争中保持比较优势。第三,经营者应该努力加强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在电话成为预定业务的主要手段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电脑进行经营管理,开展网络营销,积极主动开拓客源市场。再次,乡村微型企业之间应树立合作的意识和理念,加强彼此间合作与交流,通过共享市场与经营信息更好地把握获市场机遇。

作者:文军 单位:广西大学

第4篇:乡村旅游的风险分析范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旅游业逐渐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其中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类型,在各个地区都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导致整体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本文主要针对安徽省的乡村旅游气象服务,通过走访、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了解实际情况,根据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促进安徽省乡村旅游气象服务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乡村旅游;气象服务;需求调查;存在问题;建议对策

近几年来,安徽省逐渐加强对旅游扶贫的重视,并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旅游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乡村旅游发展进程中,还需要加强促进乡村旅游气象服务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气象服务的时效性、准确性,突出信息化和特色化。

1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旅游气象服务概述

1.1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通过分析安徽省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探索、起步、快速发展三个阶段。其中探索阶段指的是政府没有对其进行统一规划和主导,主要是一部分农户自行建立“农家乐”,形式和内容都相对简单;起步阶段指的是有一部分的社会资金投入其中,政府部门也开始对本地的旅游资源进行大规模开发;快速发展阶段指的是政府部门已经对乡村旅游经济带进行统一规划,投入的社会资源更多,各旅游景点已经成为综合性的乡村旅游目的地,集住宿、餐饮、休闲娱乐、集体观光于一体[1]。

1.2乡村旅游气象服务发展现状

1.2.1服务内容

乡村旅游气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本地常规的天气预报向服务对象提供;二是将日照、气压、湿度、降水、温度等专业的气象要素预报提供给重点服务对象;三是对前两方面的资料进行加工,制定出行指数、洗车指数、穿衣指数等指数预报;四是向服务对象提供应急气象预警信号,如冰雹、大风、暴雨等对流天气应急预警,人体舒适指数、48~72小时趋势预报等指数预报,节假日旅游天气预报、重大旅游活动气象保障服务,交通天气预报等内容[2]。

1.2.2技术支撑

气象服务中的技术支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收集、制作、气象数据以及服务产品的设备;二是气象预报平台和技术。当前在安徽省的各个市(区)及乡(镇)地区,都分布有自动山洪地质灾害气象观测站,以及大气电场仪、负氧离子监测站、空气气溶胶监测站、土壤水分观测站等不同类型的专业气象监测仪器,在整个地域内构建出统一的气象监测网络[3],并通过不断完善监测预报预测业务体系,提高其精细化程度,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已经能够全面开展。

1.2.3主要服务产品、方式及渠道

目前,安徽省乡村气象旅游服务的产品可以划分为气象资料服务和旅游气象预报服务两种类型。气象资料服务类产品包括乡村旅游保险气象、景点实时气象要素、气象特征景观条件分析、种养殖业气象条件分析论证、旅游气候资源开发评价论证、历史气象资料分析等;旅游气象预报服务类产品包括大型旅游活动专题保障预报,高温、大雾、雷电、暴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或影响天气预警,人体舒适度指数预报,交通干线(高速公路等)气象预报,旅游景点短临预报滚动,旅游景点、城镇、乡镇精细化24小时天气预报,中长期(周、月、季、年)天气预报等。方式和渠道比较依赖常规的渠道和模式,较为传统、落后[4]。一般采用传统媒体、现代媒体以及新媒体渠道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以现代媒体和新媒体为主。

2安徽省乡村旅游气象服务需求调查分析

2.1调查对象

为了对安徽省的乡村旅游业气象服务需求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还需要对各个部门进行走访调查,收集在乡村旅游中气象服务的实际情况以及总结出还需要改进的方面,其中将度假旅游区、人民政府、市旅游局、市气象局作为重点调查对象。

2.2调查方法

在整个调查过程中,主要是采用发放调查问卷、查询资料、走访谈话等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调查问卷发放的对象主要以游客、从业者、管理者为主,保证所收集到的乡村气象服务需求资料具有足够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2.3调查结果

通过初步分析收集到的调查资料,安徽省乡村旅游气象服务工作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起步比较晚,导致服务品种单一,与当前多样化的乡村旅游发展需求之间不相适应;二是具有较大的需求,发展速度比较慢;三是提升空间和发展潜力都比较大,通过改进和优化渠道、产品、装备、技术,其服务工作的提升空间还比较大。

3安徽省乡村旅游气象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投入资金不足

由于发展起步比较晚,当前安徽省的乡村旅游发展整体状况不佳,没有产生较多的经济效益,导致财政压力增加,在资金投入上存在一定的不足。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在乡村旅游气象服务中日常运行维护、产品制作、技术开发、管理等方面投入的费用,主要是依靠气象部门自身筹措。

3.2服务内容单一

目前,在气象部门中所提供的服务内容较为单一,仅包括应急气象预警、应急气象服务、部分气象指数预报服务初步开发、实施监测常规气象要素服务等几个方面。而且根据当前的发展现状和规划来说,这些服务内容都过于宽泛,并没有根据市场需求,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产品,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服务对象在享受服务的过程中,常规气象服务与专业气象服务产品之间差异很难区分,进而导致其社会认可度比较低[5]。

3.3服务方式被动

安徽省乡村旅游气象服务方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供者所提供的乡村旅游气象服务受众不具体,常常与一般服务使用者之间混淆;二是潜在服务需求者获取和甄别专业服务产品的难度比较大,即使利用多种渠道,也只能够获得一般化的应急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正是由于服务产品缺少专业性,导致服务投放受众不明确,专业化服务渠道较少,导致整体发展始终处于被动局面。

3.4缺少专业化的服务人才

气象部门人才队伍、相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乡村旅游从业者、相关社会商业机构及服务机构的人员共同组成乡村旅游服务队伍,虽然以气象部门人才队伍作为主力,但服务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比较低,难以为人们提供专业的服务[6]。

3.5服务效果不明显

在服务提供主体中,对乡村旅游气象服务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总体服务质量偏低。虽然各类气象服务品种类型比较多,但由于形式和格式不统一,服务产品的专业性比较差。服务人员没有全面了解和观察乡村旅游的游客以及从业者需求,导致服务产品与使用者需求之间不匹配,实用性不强[7]。另外,服务产品的可读性和通俗性都比较低,甚至有时更加重视分析和描述天气过程、成因,且专业术语的使用也比较多,导致用户难以很好的理解产品内容。

4促进安徽省乡村旅游气象服务发展的有效建议及对策

4.1理清政策关系

为促进安徽省乡村旅游气象服务发展,当地政府必须加强政策支持,这也是乡村旅游得以有序发展的基础保障。如果在发展进程中缺少宏观指导,就会失去方向。因此政府部门在发展乡村旅游时,不仅要考虑乡村旅游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能够实现气象服务的有效发展。一是相关政府部门需要明确自身的职责、职能。在规划乡村旅游发展方案的时候,政府部门需要综合考虑相应的乡村旅游气象服务内容,并加强与当地气象部门、乡村旅游主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保证乡村旅游与气象服务内容之间的一致性。而且气象部门自身也应该主动配合,加快开发和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气象服务内容质量[8];二是需要将政府购买、提供公共服务理念进一步的强化。气象服务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产品,是乡村旅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所有部门及相关人员都需要有充分了解和认识。为了保证需求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服务,就需要积极的应用政府直接购买、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

4.2加大资金投入

明确乡村旅游气象服务的作用和地位之后,管理部门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就必须注重服务质量的提高。通过上述分析,资金投入较少是限制安徽省乡村旅游气象服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大资金投入并建立健全资金投入体系,保证各个方面都有足够的资金支撑[9]。

4.3加强人才队伍培养

如果想从根本上提高乡村旅游气象服务水平和质量,就要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尽快建立起集技术、管理为一体的专业服务团队,保证各项服务需求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满足。

4.4全面提高基础气象业务技术支撑能力

当前主要以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服务为主,在发展进程中,仍然需要以此为基础,为乡村旅游提供气象服务。就硬件方面来说,需要对区域自动气象站综合布点进行重新优化,确保在满足气象行业格点距离标准和站点距离密度的基础上,对景点集中地区的站点进行重新设置,全面提升气象要素采集质量;就软件方面来说,需要促进数值预报产品本地化模式的进一步优化,提高预报准确率和天气预报网格的精细化程度,提高对成片乡村旅游景区的关注,加强监测预警强对流天气[10]。

4.5增强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通过提高基础气象业务技术支撑能力,乡村旅游气象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提高服务产品针对性和时效性的重视。但在安徽省受旅游方式、地形地貌的限制,乡村旅游发展类型和模式种类比较多,导致对气象服务需求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产品,在服务内容上也有所侧重,保证服务效果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注重对服务成效的检验。在共性需求产品中,常规要素预报需注重时效性、准确性的提高;各类旅游指数预报,需要优化支出公式,并加强对户外探险、漂流、自驾车等新型指数的开发;应急气象服务则需要注重准确性的提高,并根据不同景区的实际情况,优化重点防御指南的内容;农业气象服务中需要提高对农时、节气的重视,强化其指导作用。在非共性需求产品中,休闲观光型气象服务对准确性的要求比较高,并且还需要优化驾车、防晒、温度要素预报、晴雨预报等指数;户外运动型服务对天气预报的时效性要求比较高,重点优化湿度、风、温度、降水概率等要素预报方面;山地型服务中对短临预报准确率的要求比较高,需要重点优化湿度、风、温度、降水概率等药物预报,并加强对局部强对流天气的关注,保证局部地区冰雹、大风、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能够及时进行预警,并提供次生灾害防御指南,例如滑坡、泥石流等。建立健全的乡村旅游气象服务效果评估体系,保证其合理性和科学性。为了全面提高乡村旅游气象服务质量,就必须加强对乡村旅游气象服务效果评估体系的构建,确保能够对当地气象服务具体收益做出真实反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优化措施。

5结语

当前安徽省的乡村旅游发展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气象服务体系不成熟,整体发展水平偏低,相关部门也没有充分的重视乡村旅游气象服务,因此还需要改进和优化。针对这种情况,政府需要提高重视程度,并增加资金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乡村旅游气象服务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林,陈孟琼,谭磊.“互联网+”时代精细化旅游气象服务建设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7,(08):216+218.

[2]刘耀龙,崔方南,栗继祖,张华明.旅游气象服务评价与旅游风险感知调查研究[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6,18(02):80-86.

[3]陈筱涵,杨开甲,陈伟.永泰县旅游气象服务平台设计思路[J].南方农业,2016,10(06):207-208.

[4]樊玮.山西省旅游气象服务系统的建设[J].山西电子技术,2016,(01):60-61+67.

[5]丁国香,刘安平,刘承晓,张亚,陈浩,杨彬.安徽省山岳型景区旅游气象服务业务系统[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8(01):71-75.(2016-01-21)

[6]韩笑,李婷婷.旅游气象服务网站设计与实现[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11):180+182.

[7]张悦,田富,贾风春.农牧区做好气象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与建议[J].科技风,2015,(05):73.

[8]姜镇泞,王华昕.伊春市旅游气候资源的人性化调查与评价[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1):62.

[9]顾小丽,钱燕珍,鲍岳建,邬方平.宁波市负氧离子浓度分布与预测模型及其在旅游气象中的应用[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3,29(06):128-133.

第5篇:乡村旅游的风险分析范文

1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1.1两个需要:城市居民、农村发展的需要。乡村旅游可以满足大部分都市人“返璞归真”的精神需求和心里需求。乡村旅游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田园风光和民俗风情,尤其是对那些难以长途奔波寻找绿色之梦的双休日游客,更有吸引力。据报道,20__年我国GDP增长9.9,人均GDP达1730美元,但人均GDP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5,居100位之后。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3.1:46.2:40.7。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总量一般在60~70。而我国农村的第三产业则发展较慢,影响了农民增收。因此,要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必须发展乡村旅游业。

1.2发展乡村旅游的现实意义。乡村旅游的发展能改变我国的“三农”现状,加快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广泛的就业机会。由于乡村旅游发展的需要,使农村通讯、卫生、交通等基础设施以及生产设备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从而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分流,部分投入农业生产,部分从事第三产业,同时也能使农村富余的资金和高科技力量得到充分利用,维护农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是农业、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良好结合,是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现代农业转化的途径,是实现旅游行业中“高投入、低风险、高收益”经营策略的新选择。乡村旅游能够使旅游发展需要提供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原汁原味的乡村自然相结合,做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通过科学论证和合理开发,使乡村旅游优势能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

乡村旅游能够繁荣地方的经济文化,促进社会进步,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从生态和经济文化教育角度看,乡村旅游有利于保护原始生态环境和繁荣地方民俗文化,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2关于发展乡村旅游几个问题的思考

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农民的投资能力有限、市场意识淡薄,多数乡村旅游产品单一、趋同;基础设施滞后,交通不便,相关产业发展不配套;环保措施不力,环境污染严重等。

2.1乡村旅游的涵义亟需拓展。一般人把乡村旅游的概念局限于“农家乐”等少数几种活动,造成了多数乡村旅游产品单一、趋同,大大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乡村旅游的涵义进行拓展,根据已有学者对乡村旅游的阐述以及乡村和旅游的重新审视,乡村旅游可从以下方面界定:

2.1.1地域性。乡村旅游是指发生在非都市地区的旅游,非都市旅游包含两个系列,乡村旅游是其中之一。德国部分学者认为发生在乡村的用于旅游和健康的度假区,不是乡村旅游,城市居民在乡村的第二套住宅也排除在外。

2.1.2内涵特质。乡村旅游是游客到乡村地区期望得到在都市中所不能体验的经历,与一般的休闲旅游相比,旅游者通过身处广阔宁静的户外空间,感受乡村自然的特质,获得更为亲切友好、更为放松自如的生活观。

2.1.3形式与户外活动。从形式上分,乡村旅游可以看作是普通的农场旅游或农业旅游,但两者是乡村旅游的次一级组成部分。其中,农业旅游是旅游者访问目的主要表现在与农作物、农产品等有关方面相联系,如亲近动物、欣赏葡萄园等;农场旅游是农场为旅游者提供住宿设施,旅游者的核心活动发生在广阔的乡村,如步行、划船等活动,游客入住设施主要由农场提供、或经农场改造而成。

乡村旅游活动及其基本特点:广义乡村旅游的形式,除以上两方面外,还应包括户外野营、山林小屋、远足驾车、手工艺品销售、文化展示、冒险活动、体育活动、步行踪迹、遗产地、节庆活动等一切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通常被描述为发生在乡村地区,以各种类型的田园风光、乡村遗产、乡村生活、乡村活动等为背景展开的一系列活动。

乡村旅游内容众多,活动形式多样,包括任何非常规的组织形式和精心组织的旅游产品,即一系列非正式和正式旅游活动。

综上所述,中国5000年文化积淀于广大乡村,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社区为其活动场所,以乡村古文化、乡村民俗文化、乡村聚落、乡村田园景观、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等为旅游吸引物,以所处地域环境、生活方式与经历、农事劳作等有别于乡村社区的居民为目标市场,融观赏、考察、学习、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方式。

2.2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公地悲剧”。“公地悲剧”是经济学中的专用名词,通常被用来指:理性地追求最大化利益的个体在没有相应制度约束下,其短期行为对公共利益造成的损失。在乡村旅游地发展中,“公地悲剧”主要表现为环境退化,资源过度使用、退化和潜在毁灭等问题。乡村旅游资源的产权属性是特殊和复杂的,是私有产权与公共产权的结合。房产及家庭生活是私有产权,而乡村文化、当地整体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乡村旅游品牌等都是相关主体共同使用的公共产权。而在乡村中的每个成员以及外来投资者都可以利用这些公共产权,且不能排他的使用,必然导致“公地悲剧”。在缺乏相应机制管束下,农 户之间、投资者展开了无序的公共资源争夺和使用,给原本基础设施条件就相当薄弱的乡村带来了环境退化,损害了乡村旅游的名声。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应当加强管理,乡政府可以采取“民办公助相结合”的发展方略,即以村民自主发展为主、以政府支持为辅的办法。政府给予资金支持,在宏观上进行指导,村民以入股成立旅游公司的形式,共同使用公共资源。避免恶性竞争,抢占客源,过度使用公共资源。另外,对于外来投资者可以采用公共资源使用权拍卖,竞标的方式,由投资者购得公共资源使用权,政府有监管权、收益权,并对公共资源进行维护工作。

2.3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的措施。

第6篇:乡村旅游的风险分析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 F590.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乡村旅游不仅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也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我国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正策来鼓励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其目的在于树立新的乡村风尚、构建新农村、促使一些贫困的农村脱离贫穷,走向致富的道路,与此同时,开展乡村旅游还能够增加农村人口的就业率,从而提升农村的文化程度,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我们要加大力度开展乡村旅游。

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着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

乡村旅游具有投入成本低、收益快速显著等诸多的优点,非常适合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一举措也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积极响应。然而,农村旅游还是有一定的限制条件的,我国目前的乡村旅游就根据各个地方独有的特色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尤其是一些少数名族,更是吸引了诸多的游客。另一方面,从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区域旅游经济存在着加大的差距,并且,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更多的人们向往田园式的生活,而乡村旅游又要根据资源的地理位置和分布情况来开展,例如,一些城市周边的农村可以开展特色养殖业、绿色农业或者自然风光旅游区等,来吸引更多的城市游客,促进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

二、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2.1 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

乡村旅游最直接的经济效益某过于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我国有很多贫困的农村都是抓住了乡村旅游这个良好的契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另一方面,旅游业能够极大的增加农民的就业,同时,对农村当地的副产品销售也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如果能够不断的扩大乡村旅游的规模,并且与周围的地区取得良好的合作关系,就能够对经济增长起到一个良性循环的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村以往的生产模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向着多元化的方向迈进,把乡村旅游的发展潜力最大限度的挖掘出来,使得农业资源、人文资源以及人力资源都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2.2 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速农村现代化建设

乡村旅游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对农产品的加工以及服务产业的发展上,在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础上,使得我国的乡村走上了现代化的发展之路,我们应该积极的响应国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一定不要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否则,乡村旅游产业也不会有长远的发展。另一方面,乡村旅游还加速了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尤其是在基础设施的改造方面,以往我国的农村无论是生活环境、交通运输、教育设施还是医疗卫生等方面都非常的落后,只有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贫穷落后的局面,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因此,我国就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这样,就极大的改善了我国农村的现状,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入,已经有更多的农村奔向了小康社会。

2.3 有利于农民素质的提高和观念的更新

不少旅游发展较好的乡村自发地组织成立了乡村旅游协会,讨论发展目标,制定管理规定,规范经营行为,这体现了村民民主意识的增强和对行业自律的要求。随着大批旅游者的涌入,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而且会带来各种各样的信息,从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经营管理方法直到生活习俗,从而促进乡村地区与城市的交流,对于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人们观念的转变,促进当地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

三、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乡村旅游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

在经营管理体制方面还不是很健全,尽管有很多地区开展了乡村旅游,但是不能够完全保证旅游的质量,还有一些地区由农民自发开展旅游,不能够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进行经营,这样就很容易出现服务或产品方面的缺失,导致经济效益的底下,甚至还可能出现一些违法违规的现象,因此,乡村旅游必须健全经营管理的体制,防止乡村旅游品牌的丢失。其次,就是一些地区过于追求经济的发展,导致乡村的形象过于城市化,不能够起到乡村旅游的真正意义,事实上,乡村旅游的优势就在于良好的自然环境与田园风光,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一些旅馆、饭店、旅游景点的建立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在游客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的同时,也要防止资源的过渡浪费。

四、我国乡村旅游实现良性发展的措施分析

实现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首先必须要树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也就是通过规范化的经营管理以及政府的帮扶措施来推动乡村旅游向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我国目前的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需要更大的宣传力度和投资资金,另外,在旅游的规划和服务人员的培训方面也应该加强管理,各地方政府在通过宏观调控,并且采取适当的利民政策来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发展,尤其是在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更应该加大监管的力度。其次,是对旅游的收益增减做好控制,我国有很多的乡村吸引了外来的投资者,并且利用网络销售等模式提高服务的水平,随着旅游市场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的竞争力也越来越激烈,当地的农民一定要控制好旅游的收益,争取到当地资源开采的主动权,从而扩大旅游的规模,应该有长远发展的眼光,控制好投入资金的使用情况,与此同时,当地的政府可以从宏观的角度控制资金的利用以及外流等,还可以通过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最后要强调的就是,乡村旅游一定要利用好地方的资源,开展特色旅游,这样才能吸引到更多的游客,同时把乡村特色最大限度的挖掘出来,形成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我国乡村旅游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其实现良性发展提出了合理的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乡村旅游,希望本文能够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春光,孙晖.中国城市化之路[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7.

[2] 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 1999,(2) .

第7篇:乡村旅游的风险分析范文

关键词:太行山区;旅游扶贫;新农村建设;河北省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PPT in Taihang Mountain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aking Zhujiaying viliage as a case,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principle, methods and fetures on the basis of tourism resources and tourism market in order to present references of decisions for country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aihang Mountain in Hebei.

Key words:Taihang Mountain; PPT;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Hebei province

河北省由于历史原因,农村贫困人口较多,截至2007年底,预计全省仍有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192万,有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容易返贫的低收入人口219万,两者合计411万,可见扶贫任务之艰巨。河北省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土地贫瘠、交通闭塞的坝上地区、太行山区、燕山山区等地,单纯依靠以往传统扶贫手段难以有较大成效。近年河北省各地正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这对于贫困地区而言是难上加难。但我们也欣喜的发现,秦皇岛、丰宁等地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不但提高了农民收入,实现了脱贫,而且还改变了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解决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村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善,旅游扶贫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了良性互动。本文选取了河北省的一个部级贫困县——阜平县中的朱家营村作为实例,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太行山区乡村旅游规划设计进行了专门探讨,期望能对太行山区的旅游扶贫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一、朱家营村乡村旅游开发概述

朱家营村位于阜平县城西南约30公里处,是太行山东麓中段坨梁东北侧的一系列山区村落群。距阜(平)长(城岭)公路10公里,距佛教圣地五台山60公里。这个村子共辖13个自然村,以朱家营自然村为中心,大致呈圆形分布。现在大青、三道岭等六个自然村村民已经搬迁到其他地方。全队共有230多户,780多口人,集中分布在朱家庵村、朱家营自然村、上黄石堂、下黄石堂、宫上5个自然村。由于紧邻天生桥瀑布风景区,现在村常住居民收入很大程度依赖于景区,紧邻旅游专线公路的黄石堂、朱家营以及周昌沟等村民通过发展旅游餐饮、住宿,收入较高。

(一)乡村旅游开发优势

1.自然环境适合开发旅游。朱家营村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5℃,全区平均海拔在1 450米左右,最高山峰为百草坨,2 144米。区内沟谷众多,山峰林立,植被茂密,流水潺潺,原始林地、草地景观保持完好,森林覆盖率达到70%,植被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区植物属半旱生森林草原植被区系,有120科,360属,1 000多种,其中600多种可以入药,植被垂直分布特征极为明显。值得一提的是据不完全统计区内千年古树有10棵并不少见,人烟罕至的深山更多。区内陆生脊椎动物约160多种,其中金雕、金钱豹等14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2.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较大。朱家营村绝大多数村落至今仍保持着浓厚的传统生活方式,其建筑风格、陈列装饰、风俗民情没有现代化的商业痕迹,仍然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置身其中,静谧、轻松,具有很高的旅游吸引力;每个自然村都有很多关于山、水、树的神话传说,有些祭祀活动已渐成规模,如朱家庵息台的千年柞木树每年正月十五都有人来祭拜。此外由于朱家营为革命老区, 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如游击队智斗敌人、村民与敌斗争、血花剧社演出等等,很有感染力,有些至今还存有遗迹和遗物。

3.具有一定旅游发展基础。区内有2001年被列入国家地质公园的天生桥瀑布群,该景点2004年对外开放,现在已经在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太原等周边城市具有一定影响力。朱家营的13个自然村基本上都位于天生桥旅游专线公路两侧,部分当地人开旅馆、办饭馆,从天生桥瀑布的旅游开放中获得了较多实惠,已经看到了旅游所带来的巨大经济价值,整个村人均年收入由原来的不足500元增长到现在的1 500元左右,所以朱家营村民普遍对旅游业非常支持。

(二)乡村旅游开发不足之处

1.各景区内可进入性较差。除朱家营自然村和周昌沟村由于区位条件优越,开发旅游业较早,路况较好之外,其他自然村落路况都较差。另外朱家营村与周边城镇之间的大交通和各村之间的小交通不发达。自阜平县城没有直接开往朱家营村甚至较为成熟的天生桥瀑布景区的公共交通车辆。

2.周边环境急需整治。朱家营农户所住房屋均为以石为墙,再涂以黄土和白土,这本来非常有卖点,但是室内外环境有待改善;沿旅游公路的河道两侧的垃圾,如塑料袋、破衣服等较多,应加强治理。

3.商业不发达。朱家营村仅有二家商店,所售物品主要为方便面、小零食、烟酒等,种类较少,难以满足当地人和旅游者的需要。在餐饮方面除了炖肘子、炒花椒叶、炒柴鸡蛋等常见的山区食品之外,当地并没有结合山区和当地实际开发出特色食品。

二、设计开发原则

(一)原真性原则

乡村旅游之所以富有魅力正在于其立足于淳朴的农村风俗和传统,因此在沙洼购物娱乐区、朱家庵红色度假区、三道岭-大青探险野营区以及天生桥休闲科考区的开发中一定要注意保护有形和无形的文化传统,在旅游设施和旅游项目的开发中要与当地特有文化和氛围相协调。

(二)动态参与原则

游客旅游体验丰富程度与项目的参与性密切相关。而且雕刻作为一项技术性强的工艺,只有游客亲自实践,才能领会其真正乐趣。朱家营村旅游开发应从旅游者需要入手,充分让游客参与到各个旅游项目和活动中来,以增加其体验。沙洼购物娱乐区、朱家庵红色度假区、三道岭-大青探险野营区的旅游项目的设计以及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游客参与而展开的。

(三)系统规划原则

朱家营乡村旅游发展应从项目策划、线路设计、环境治理、纪念品开发、经营管理、食宿安排、人员培训等各方面对阜平各旅游区进行了系统设计,对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均进行了详细筹划性。

(四)统筹兼顾原则

在朱家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和民俗资源,开发朱家营乡村旅游,所关注的效益不仅仅为经济效益,而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环境效益等的综合。在具体策划中,应力求在诸多效益中寻求平衡,以实现朱家营乡村旅游的综合发展和持久改善。

三、功能分区及主要旅游项目

朱家营村乡村旅游资源分布基本上呈“线状”规则分布,结合贯穿始终的河流以及交叉于各景点的接待区,旅游开发应依据特色互补、因地制宜、立足实际、关联互动、利于融资的原则,从游客心理变化规律入手,朱家营乡村旅游空间结构确定为“一龙五珠四爪”。

“一龙”为自西下关入口至天生桥景区贯穿始终的朱家河。“龙”自西南向东北蜿蜒,“龙头”为西下关南拐的第一个石桥处。“五珠”沿“龙身”自北向南分别是“蓝珠:门景区”、“黄珠:沙洼购物娱乐区”、“红珠:朱家庵红色度假区”、“绿珠:三道岭-大青探险野营区”以及“银珠:天生桥休闲科考区”。“四爪”分别是上下黄石堂旅游接待区、朱家营旅游接待区、宫上旅游接待区和周昌沟旅游接待区。景区旅游吸引项目主要有:

(一)黄珠:沙洼购物娱乐度假区

1.考虑沙洼村文化特色和一些碾盘等实物基础,可在度假村中让游客自己磨面、自己采摘、自己做饭、学剪窗花、修房屋(当地房屋为石头砌墙,然后抹上黄土,再抹上白土,较有特色)、编筐、缝荷包,做粗布衣服等,并且可以带走自己的劳动成果。同时可以利用当地流传的神话故事,附会出一些节庆和祭祀活动,这样祭祀用品和娱乐用品也会增加当地收入。

2.村中心广场东侧主要作为停车场,西侧至碾盘处为娱乐场,可以上演皮影戏、播露天电影、双簧等民间视听艺术,旁边卖糖人、年糕、糖瓜等民间小吃。冬季游客可来此度假村睡火炕、吃饼子、大锅菜以及体会当地传统的过年习俗。

3.利用村口河道水流大、环境漂亮又紧挨公路的优势,在水潭面积较大的地方开展垂钓;在两侧山体较高的小峡谷上架设窄的铁索桥或木板桥开展刺激的空中飞人项目;在河水较深的中开展套圈走路、水上接力、水球竞技等水上项目,增加参与性。

4.村西乡村路北侧的房屋建成商业购物中心,主要出售花草工艺品、稻草编织品、手工布鞋、玉米苞叶编织品以及草画等。村中每户房屋装修都要各具特色,除了住宿、餐饮功能外,都要拥有特殊的旅游功能,如有的以木刻为主,可命名为“版雕旅社”;有的以葡萄采摘为主,可命名为“世外萄源”;有的以编筐为主,可命名为“编织巧手”;有的以绣荷包、绣花鞋和老虎头鞋为主,可命名为“刺绣江南”,等等。

(二)红珠:朱家庵红色度假村

1.可借鉴《小兵张嘎》、《英雄儿女》、《野火春风斗古城》、《敌后武工队》等当地抗日影片中的故事,巧妙设计鬼子进村、进山避难、集中反击、民兵训练、下山送信、解救老乡、胜利庆祝、剧社演出、军民同欢等情节,让游客不知不觉参与其中。

2.农家院改造时主体结构不动,只需要装饰陈设稍加改造成抗日时期的风格即可。游客在此睡火炕、摘葡萄、采野菜、吃榆树皮饸烙、贴饼子、吃柴鸡蛋,玉米豆面糍粑,鲜萝卜、绿色菜汁汤等等。

3.利用朱家庵耕地较多,蔬菜品种齐全的有时可建成“朱家营绿色蔬菜批发市场”,游客在“抗日”之余,下地与老百姓共同干活,共同收获,增加游客参与性,同时也可为附近度假村和天生桥景区提供绿色蔬菜,增加旅游收益。可采取农业托管的方式,即游客出钱购买一处地方自己种植蔬菜、粮食,周末和假期来耕种收获,平常由当地人负责管理。

(三)三道岭-大青探险野营区

1.从朱家庵、正叉沟、二道沟、大魁石堂都可去三道岭村,原先曾有拉木头、送货的马车从朱家庵禁山上一直走到二道沟,至今这条路仍保存,路面较宽,但损坏严重。整修后可以开通朱家庵——二道沟的马车旅游线路,让游客体会古道、深山、密林、马队的马帮文化。

2.在靠近天生桥科考休闲区的出口处修建一处盆景园,主要为树桩盆景、葡萄盆景、保健花卉盆景、环保盆景、香草盆景等较为时尚的盆景,再配合一些食用型的果木盆景和园林观赏盆景,既可以美化周边稍显单调的环境,也可以增加游览项目。

四、结语

太行山区有其特有的地理、文化以及经济社会环境,乡村旅游发展要立足其旅游资源以及细分市场的基础,进行系统化、体验化设计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朱家营村处于部级贫困县中,因此其乡村旅游的发展还需要在营销宣传、纪念品设计、招商引资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

参考文献

第8篇:乡村旅游的风险分析范文

1.1生态环境风险

农业旅游是一种产业融合,农业向旅游业提供资源,旅游业向农业提供增值服务,二者的融合在经济上产生许多共赢的模式,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影响,并有许多潜在的风险,需认真评估。①随着投入的增加,生态景观显著改善;②原来农业生产中和旅游中的生态环境风险有加大的趋势,如原始生态受到破坏,污染物排放增加等。广义的农业旅游包括耕作农业旅游、林业旅游、养殖业旅游等,所形成的生态环境风险各不相同,下面分别讨论:

(1)在耕作农业旅游中,人们通常向往一种传统的耕作方式,不用化肥、农药,甚至不使用现代耕作机械,享受手工劳作的生产过程。在现代农业高度发达的今天,旅游者真能忍受产量低、外观差,甚至多虫的农产品?城市居民真能参与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高产美观的农产品才是人们真正喜爱的,轻松有趣的活动才是城市居民乐意接受的。农业旅游的目标客户其实与追求纯天然农产品的目标客户并不相同,他们不仅对水果和蔬菜的风味有要求,对外形、颜色、大小等也有很高的要求,这是农民使用农药和激素的重要诱因。只有把现代农业技术与传统元素相结合,充分利用高科技成果,并尽量规避现代农业的弊端,才能使耕作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

(2)现在农业的高产优质离不开化肥,我们没有必要因噎废食。过量使用化肥会造成肥料流失,增加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并可能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但合理使用化肥是高产优质的必要条件。农业生产中,除了环保意识外,肥料成本是过量使用化肥的重要制约因素,但在农业旅游中,这个制约因素相对较小,更需要人们强化环保意识,并加强监督。现代农业很难离开农药,耕作农业旅游中也同样如此,但可以尽量使用低毒农药、易降解农药,控制使用时段,增加生态防治。另外,还可把环保活动寓于农业旅游之中,例如利用鸟类防治虫害,利用不同作物间的化感作用防治病害。

(3)林业旅游与传统旅游相近,但进一步强化了森林生态的地位和作用。保护森林是游客和管理者的共同目标,但实际操作层面,会产生许多偏离,甚至造成生态破坏。管理者出于短期经济效益的考虑,在风景区附近大肆修建豪华别墅,往往造成对原有景观的破坏。作为旅游开发的对象,环境就是资源,原生性具有重要的价值。这种原生性往往是不可再造的,一旦被破坏就难以恢复,资源也就丧失了价值。游客出于猎奇心理或不同的审美感受,可能喜欢大面积的人造景观,如漫山鲜花、万亩果园,这都可能造成对原生态的破坏,形成一种人造的、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同一林种的大面积种植,增加了防火、防病、防虫害的难度,还可能增加物种减少、水土流失等生态风险。另外,修筑道路、增加景观构筑物等都有可能破坏原有景观,增加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风险。

(4)在养殖业旅游中,人们向往人与畜禽的和谐共处,并喜爱各种逗趣活动,但人与畜禽的接触,也大大增加了人畜共患病传播的机会。近年散养畜禽广受欢迎,特别是农业旅游的园区,如“走地鸡”、“走地猪”等。这种模式下,畜禽接触环境微生物的机会大大增加,并有与候鸟等野生畜禽接触的可能,增加了患病的风险,如近年流行的禽流感。另外,相对于传统家庭散养和集约化饲养,中等规模的散养方式造成的环境污染较大。传统家庭散养的方式规模小,产生的污染易被自然环境消纳。现代大规模养殖的方式污染排放集中,方便收集与处理,如可以通过堆肥处理畜禽粪便,通过人工湿地处理清洗废水。中等规模的散养模式较难集中处理,环境自然消纳有一定困难,往往需要较高的投入来处理产生的粪便和废水。

1.2饮食卫生风险

餐饮是旅游中必不可少的,农业旅游也不例外。农业旅游中,人们追求乡村特色餐饮,“农家乐”式的简易餐馆随处可见,但卫生状况堪忧。餐饮卫生包括了食物卫生、用餐设备卫生和厨房卫生等几个方面:①要求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包括厨师和服务员)身体健康,严格按照餐饮生产程序的要求进行食品加工及各种服务。②要求地面干净无污秽,餐桌、凳子干净无污垢,碗筷、盘子、杯碟干净无油污,并要有必要的消毒,厨房整体干净整洁。这些都是城市饭店的基本要求,在“农家乐”式的餐馆很难达到,除了本地服务人员素质有关外,还与场地和各种配套条件有关。农业旅游的一大亮点是新鲜水果和蔬菜,并享受自行采摘的乐趣。但“新鲜”的背后,潜藏着许多风险。农业旅游大多在近郊,当地空气受到城市污染空气的影响很大。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有一些草莓采摘园、荔枝采摘园,这种难以贮运的水果适宜现场采摘和品尝,即使价格高于市场价,也很受游客欢迎。由于距离大都市和工业区较近,除大气污染外,土壤污染也较严重,Cd、Pb、Hg、Cr、Zn大多超标,适用于种植水果的土壤并不多。同时,与大批量采运的水果、蔬菜不同,游客现场采摘的农产品不可能进行农药残留等指标进行抽样检查。

1.3旅游地卫生风险

许多农业旅游景点以乡土特色著称,大多建筑和道路保持乡土风貌,这增加了保持旅游景点卫生的难度。大部分乡村旅游地,特别是以农户自主开办家庭旅馆的旅游地,没有建设统一的排污管网系统,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随着游客增加,这必然会造成旅游地自然水体的污染。在一些以特色乡土建筑为景点的旅游地,路上经常有禽畜粪便,甚至出现污水横流的情况,道路两侧的空地上也是杂乱无章地堆放着垃圾、柴草等。另外,到了这种充满乡土气息的环境里,一些旅游者也感觉受到的约束少,在景区内随手乱扔塑料袋、矿泉水瓶、果皮等。分散在乡村的家庭旅馆可以使城市居民充分体验原生态的乡村生活,但大部分城镇游客并不一定适应这种体验过程,因为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决不能过分偏离他们自己已习惯的生活条件,特别是对乡村的蚊虫、杂草和一些传统习惯难以适应。从这一点上来说,大多数游客可以与村民有一定程度的接触和交流,但体验生活只能是象征性的。例如在南方乡村,蚂蚁、蚊子很多,现代生活的高卫生标准几乎无法在分散的家庭旅馆达到。

二、风险控制对策

上述农业旅游的各种风险是随着农业旅游的发展逐步显现或潜在的风险,但并非必然发生。旅游对环境不仅仅只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旅游的发展也可以引导或者加速环境质量的改善。我们认识到,生态环境是农业旅游发展的基础,环境卫生条件是争取客源的保障。因此,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努力,防控各种危及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1)要发挥政府的组织管理职能。农业旅游涉及农业、旅游、国土、规划等多个部门,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性产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各级政府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发挥政府在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根据区域发展的总体规划,结合旅游市场的需要,明确农业旅游规划的目标与方向,加大交通、信息、水电、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建立示范性农业旅游景点,推广规范的运作模式,逐步培养旅游地民众的良好习惯。严格管理餐饮和住宿卫生,如餐饮从业人员的健康证制度和例行健康检查制度,对厨房卫生和餐厅卫生的定期检查等。

(2)要倡导行业的自组织管理。借鉴发达国家农业旅游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组织功能。组织协调农业企业、农民开发农业旅游,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经营结构,形成农业旅游景点的集聚效应。有组织地进行宣传,建立地区的品牌形象,避免恶性竞争。建立并完善农业旅游行业标准,提高农业旅游的标准化水平,并协助政府部门的监督评估工作。加强信息收集和整理,建立统一的灾害预测预报、疫情防控网络,及时上报突发事件。对于农药、化肥的规范使用,不能完全依靠农户的自觉行为,一定要做到信息公开,统一监控。

(3)要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建立大型的农业旅游服务经济实体,对促进企业行为的规范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无疑是有利的。农业旅游区域的动植物疫病防控、农副产品保鲜加工、工厂化种养、农业污染控制技术等关键领域的科研攻关与技术创新都需要以一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旅游设施和游览安全要通过旅游经营企业的严格管理来维护,做好有关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要维护旅游地的环境卫生,则要通过规划进行合理安排,如污水管道网的建立,将当地的污水全部采用管道排放,并在最终的污水汇集地建立相应的净化系统。要建立垃圾收集系统和垃圾处理场,派专人从事清洁工作和垃圾收集工作。如果农业旅游初期是由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主发展的旅游接待,达到一定规模一定要联合起来,成立较大的旅游经济体,实现农村经济的转型。

三、小结

第9篇:乡村旅游的风险分析范文

1.1项目名称

中贾璧村旅游综合开发项目

1.2 项目性质

新建

1.3 村情简介

中贾璧村位于磁县西部山区,太行山下,全村现有人口584户、2418口人,耕地1555亩,全村共有两委干部8名,党员75名,低保户56人,五保户15人。2013年人均收入为2700元。该村基础设施建设较好,村内街道全部硬化,用上了放心自来水,建成了标准化卫生室,修建了文化活动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翻修了新戏楼,设立了农家书屋,进行了农村电网改造,建立了村邮站,实现了环境卫生长效机制,村容村貌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中贾璧村党支部、村委会带领全村群众,制定了村庄整体建设规划,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栽植核桃树1200亩、6万余棵,杨树4000余棵,成活率达到90%,处处呈现出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中贾璧村先后组建了磁县西部山区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支部,建立了晋冀鲁豫边区红色革命根据地并成立了中共武南县委政府和抗日民主县政府,作为太行区第五军分区所在地,主要成员在中贾璧村办公和生活,筹办了八路军兵工厂,广大军民积极支援抗战,为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牺牲,成立了太行区公立漳滨中学,培养了大批党的干部队伍,对提升当地教育水平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乡村生态游井喷式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优质景区,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开发基础。区位优势日益凸显,近两年旅游人数成倍增长。北贾璧乡是磁县联结峰峰矿区、武安、涉县的重要节点。北贾璧乡境内人文、历史、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将成为磁县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大为增长。项目建成后将大大带动磁县西部山区旅游业发展。

1.4 单位介绍

石家庄东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以自有资金进行项目投资和地产开发。在投资、市场运作等方面有优势经验,以及雄厚的资金后盾。公司具有大批旅游服务项目开发、运营、管理经验,有着多名经验丰富的营销、策划人才。团队有足够的信心与实力,与中贾璧村一起在基础设施、服务能力等方面打造新的亮点,提升新的档次,助推景区发展,创造更大价值。

1.5 项目建设地址

项目选址邯郸市磁县北贾璧乡中贾璧村。

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 号

项     目

单  位

数 据 及 指 标

备   注

1

一、主要数据

2

项目总投资

万元

5831.03

3

总成本费用

万元

552.24

年平均

4

经营成本

万元

376.94

年平均

5

产品销售收入(含税价)

万元

1107.55

年平均

7

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730.98

8

平均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36.55

6

利润总额

万元

10375.13

7

平均利润总额

万元

518.76

8

所得税

万元

77.81

年平均

9

税后利润

万元

440.94

年平均

10

未分配利润

万元

440.94

年平均

二、财 务 评 价 制 指 标

1

所得税前的财务内部收益率

%

13.44%

2

所得税前的财务净现值                        

万元

2504.68

3

所得税前的投资回收期

7.92

4

所得税后的财务内部收益率

%

11.56%

5

所得税后的财务净现值                        

万元

1671.93

6

所得税后的投资回收期

8.25

7

平均投资利润率

%

27.83%

1.7 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

1.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管理试行办法》

(5)《邯郸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6)《邯郸市“十三五”经济发展规划》

(7)国家发改委颁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8)国家发改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9)《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2. 编制范围

本报告编制范围包括项目建设背景、行业市场分析、项目规划、项目地址及建设条件、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营销策略、环境保护与节能措施、劳动卫生安全消防、项目管理、建设进度安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济效益评价、项目风险分析等方面。

1.8 结论及建议

经过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市场前景、建设规模和方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缜密、细致、科学、严谨的分析论证,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项目的建设完全符合河北省及邯郸市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项目的实施将对磁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发挥积极的作用;开发建设条件良好;项目的建设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良好。

总体来说,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建设方案是可行的,建设规模是适宜的。建议建设单位抓紧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好项目前期立项、规划、设计、勘察测量、工程招标等准备工作;抓紧项目的上报审批工作和资金筹措工作;做好专业人员的选拔招聘和有关设施设备的采购等工作,以保证项目建设尽快启动、顺利推进。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国家旅游政策利好。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旅游消费需求,国家鼓励落实带薪休假,鼓励扩大旅游消费,促进旅游行业发展,促使长途游向短途游转变,促使团队游向自助游、半自助游转化,对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思路和方向提供了基础。

生态旅游成为时尚。老龄化社会导致社会养老需求上升、自驾游成为主要出行方式、以家庭为组织的出游形式越来越多,中贾璧村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使得景区内植被丰富、文化资源丰富,正逐渐成为生态观光旅游的理想去处。

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中贾璧村位于磁县西部山区,南连豫北,东接冀南平原,西进太行山腹地,是连接晋冀鲁豫四省的主要通道,地下有煤炭、地上有活水,周边峰峰、武安。华北军区军械部修械三厂(八路军中贾璧兵工厂)就在中贾璧村,该村组建了磁县西部山区第一个党支部,并形成了以中贾壁村为中心,西至涉县、东至临漳、北至武安、南至林县的红色革命根据地。1937年又成立了中共武南县县政府。1942年,党中央八路军总部派邓小平、习仲勋等领导到中贾璧村实地考察,当时就住在中贾璧村张义亮、张义有家。中贾璧兵工厂所生产的枪支弹药由村民配合送往前线,在抗日战争后期,解放战争初期对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很大作用,特别是在解放磁县县城、上党战役、邯郸战役、解放石家庄、太原和淮海战役中等起到关键性作用。1947年,兵工厂500余人随刘、邓大军南下,其余人员留在原处工作。1948年8月14日,兵工厂遭到敌特破坏,起火爆炸,主要厂房变为废墟、500余间民房也严重受损。1949年7月,为适应全国解放的形势,中贾璧兵工厂与山西阳泉第四修械厂、修械二厂等11家合并,统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三零二工厂。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中央与地方政府给予旅游产业空前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旅游行业加速发展。2011年5月份出台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的实施意见》正式向民间资本全面开放旅游综合服务链,包含吃、住、行、游、娱、购六要素各个环节。旅游业是中国最早对外资和民间资本开放的产业之一,目前在中国旅游业投资中,民营资本已超过政府与国企投资正在成为中国旅游业投资的主力军。项目建设积极响应国家和地方发展的政策号召,发展文化旅游,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旅游业是无污染、高附加值、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朝阳产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生活、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日益强烈,人们希望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个轻松舒适的生活,希望能使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本项目以休闲式的、生态的旅游方式给游客带来全新的感受,符合人们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意愿,丰富人们的生活,对提高现代人生活品质具有推动作用,是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必然要求。

磁县旅游资源潜力大,目前正在积极申报举办第五届邯郸市旅发大会,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巨大,但还没有形成较好的旅游品牌,短时间内对高端项目的吸引力不强。该项目实施后,将满足各阶层,各年龄层的旅游体验需求,打造全时段旅游体验,游客可放松身心回归自然,享受慢生活方式。

中贾璧村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红色旅游目前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红色旅游资源几乎未被开发利用,并且缺乏维修保护,部分资源破坏严重。磁县提出“旅游活县”的发展思路,给北贾璧乡旅游发展创造出一个好的宏观条件。乡党委、政府确立了生态文化红色旅游的总体发展思路:“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突出红色”为主线,以革命传统和历史人文景观为底蕴,以打响“红色品牌”为目标,全方位招商引资,多渠道筹措资金,实行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开发的方式,把中贾璧村建设成为集教育、旅游、休闲、观光、娱乐为一体的红色旅游圣地。简而言之,就是“以红色吸引人,用绿色留住人,让文化感染人;把红色做亮,绿色做美,品牌做响”。

项目的建设对磁县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战略性意义。首先是本项目有条件充分整合北贾璧乡旅游资源,能够在短时间内抢占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制高点;其次,由于旅游资源突出、生态环境优美,中贾璧村正逐渐成为观光旅游和生态旅游的理想去处,增强了市场吸引力和号召力,可形成文化、商贸、旅游多行业互动,互利共赢发展。 

2.3 项目红色资源介绍

2.3.1兵工厂机构和布局

厂  长:郝文斋,山西人   

副厂长:张克承

政治协理员:车耀文

工会主席:姚万里,磁县大水头人

总指挥部设在武龙庙内(兼做硝房)

完成股股长:王夺元,河南安阳人车间在水峪寺内,主要负责修配各部队各战场收缴上来的残缺枪支和制造其它枪支弹药。

工务股股长:邓归章,南方人,长征老红军。原是朱总司令员马夫。车间在水峪寺内,配备有六部车床,主要任务生产刺刀、手榴弹、地雷外壳、雷管和当时较为先进的武器。   

技术股股长:姚万里 磁县大水头人。主要负责兵工厂的财务管理,如筹款开支等。

后勤股股长:姓南,人称大老南。主要负责采购工厂各种所需材料,运送各种物资监管职工食堂。

保卫股股长:孟启德,山西人,少林武僧。办公设在张善存家。主要负责工厂的安全保卫工作。(1937年至1945年,抗日民主政府,公安局(当时叫留守处)。

碾药车间主任:牛二庚 车间在武龙庙前,有十八盘大石碾,专供碾药用。村东坡顶有一烘干房,专供烘干炸药。

翻砂车间地点在现在的贾璧中学,主要翻砂手榴弹、地雷外壳和各种大炮的零部件。

锻造车主任:张国俊 沧州人。车间在南贾璧村北,主要修配迫击炮,制造土炮,加工各种大炮的零部件。

煤窑负责人:张克承。日产量接近20吨,专供兵工厂用。办兵工厂必须有煤。张克承副厂长亲自组织领导工人、村民打煤窑,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打出了煤。保证了工厂的顺利生产。为了庆祝这一胜利成果,工厂还唱了三天大戏。后来兵工厂还支持我村组建了一个剧团,厂长郝文斋亲自命名为《磁县先锋剧团》并赠锦旗一面。

锅炉发电厂主任:李寿生,厂址在高桩井东边,发电供煤窑各车间各办公室用。

机电修理车间主任:张长冬,涉县井店人,主要负责安装维修本厂的各种设备。

炼焦厂在村北下河,日产5吨左右。另还有医务室等。

2.3.2 中贾璧村秘密交通站

主要领导人有刘少奇、邓小平、董必武、习仲勋、陈毅、薄一波、杨秀峰等。1942年初,晋冀鲁豫边区为加强秘密交通工作,区党委根据北方局关于加强交通工作,党政军交通工作要分段,特别要加强秘密交通工作的指示,建立秘密交通线路,通往北方局集总地下交通线,中贾璧属北线。从观城起过南乐、大名、魏县、临漳、磁县,中间通过卫河、漳河平汉路封锁线直达太行区,磁县中贾璧交通路线长达300余里。北条线路主要传达党的主要机密文件。护送干部达几万人次。中线从内黄、井店、过汤阴,中间过平汉封锁线,直达太行、林县交通站。此条线路主要以护送党政军干部为主。

2.3.3 八路军129师先遣团

八路军129师先遣团是太行第五军分区前身,又名磁武独立团。1930年前后,杨秀峰、田裕民、马力等同志在中贾璧村组建了磁县西部山区第一个党支部,经过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以中贾壁村为中心,西至涉县、东至临漳、北至武安、南至林县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主要由杨秀峰、王维纲、田裕明、纪德贵、韩东山、张南生、贾云彪、许振平、李健纲等组建,同时成立了磁武独立团。抗日战争爆发后,独立团改为129师先遣团,刘朝旺任团长,张南生任政委。1938年2月13日先遣团一部归七七一团,其余组建为先遣支队,支队司令员张贤约、政委张南生、政治处主任梅宏德。司令部和先支一大队一部就住在中贾璧村。

磁、武、涉、林、反顽战争结束后,在中贾璧村成立冀豫军分区,1941年9月更名为太行第五军分区,司令员皮定钧,副司令员鲁瑞林、政委王维纲(兼)、副政委杨树根。1942年7月,太行军区针对日军“以华制华”、“五次治安强化运动”的图谋,决定于8、9、10三个月开展三次强大的政治攻势。太行山第五军分区司令员皮定均在中贾璧村磁武独立营营部召开区长、区委书记、区干队长、指导员和部队连以上干部会议,部署动员参战部队于8月1日至10日开展第一次政治攻势。1943年,司令员由韦杰担任。太行第五军分区的前身就是中贾璧的先支一大队。

磁武独立团政治指导员贾晨林:男,1917年生,磁县人,1937年前和贾文彪、许振平等人一起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磁城沦陷后和战友一起来到中贾璧磁武独立团、磁东营营部工作,曾任磁武独立团干事、政治指导员、总支书记等职。1941年10月至1945年10月任太行四分区政治部干事、太行五分区政治部干事。新中国成立后,任二野军大三分校一总队政治部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川东军区人武部副部长;任军委总干部部抚保处长、福利处长,1955年授予上校军衔; 1959年任中科院煤炭室副主任,煤化所党委书记、副所长。1978年任山西省科协副主席、党组成员。1981年任煤化所顾问。1991年10月23日病逝,享年75岁。

磁武独立团参谋长侯锡丰:字竹农,又名小风,生于1917年,武都县城关镇人。1938年经西安八路军办李处批准,毅然投身革命队伍,被介绍到大行总部,转送抗大五期学习后分配到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129师皮定钧特务团任参谋。194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129师参谋和太行军区五分区参谋,干部轮训大队队长,磁武独立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百团大战、白晋铁路破击战、磁武一带破击战等战斗,负重伤后在中贾璧营部养伤,痊愈后,一直在这一代工作。解放战争中,任晋、冀、鲁、像野战军十纵队司令部侦察科长,随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天险,驰骋中原,参加和组织了解放邓县、裹樊、花园等地战斗,随部队在大别山、伏牛山、桐柏山地区与蒋军作战,为中原人民解放事业建立了功勋。建国后,历任河南省军区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办公室副主任、军训处副处长、中南军区司令部军务处副处长、武汉军区军务处长、军务部长、炮兵副政委等职,在任职期间,曾到军政大学、北京高等军事学院学习,1956年授大校军衔。后因患痛症,长期医治无效,于1988年1月4日逝世,终年70岁。骨灰暂寄存于武昌九峰山殡仪馆。

磁武县县委书记侯振东:男,1919年生于河南浚县,1937年“七七”事变后,决心抗日救国,投入八路军华北干部学校学习。同年11月,被分配到河北民军第十三支队政训处工作。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8月,在八路军磁县地方工作团任分团长兼区委书记,发动工农群众抗日。1939年,任磁县青年委员会书记兼青救会主席。1940年,初任武南办事处书记。1942年3月,武南和磁县合并为磁武县,任县委副书记。1944年1月,任磁武县县委书记,为便于开展工作常在中贾璧居住。1947年5月,随刘邓大军南下,任安徽庐江县委书记兼湖西独立团政委。1948年8月,他率独立团在县北与敌遭遇。他身先士卒,同敌激战,身负重伤,不下火线,打退了敌人。但他因出血太多,壮烈牺牲,牺牲时年仅29岁。

2.3.4 太行山公立漳滨中学

太行区公立漳滨中学原址位于磁县北贾璧乡中贾璧村小学,始建于1946年。1944年,晋冀鲁豫边区太行区召开会议,太行区五行署专员田裕民提出要在新解放区办中学的需要。1945年5、6月间,太行区五专署交际主任李巨川、磁县抗日县政府教育科张科长在磁县中贾璧村委托李麟瑞、齐靖海、段景寰、李贞干等筹办中学。1946年元旦,漳滨中学筹备处宣告成立,李巨川任筹备处主任。关于筹建学校的名称,一开始上级拟议校名为“漳北师范”,后又改为“漳北中学”,最后定为“太行区公立漳滨中学”。1946年2月,太行区公立漳滨中学开始招生,太行区第五干部中学两个干部班奉太行行署令,迁来合并入漳滨中学。漳滨中学隶属太行行署第五专署。为保证学校正常教学、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和支援解放战争,漳滨中学建有学校武装,保卫学校安全,配合地方民兵打击敌人、保卫解放区人民政权和土地改革成果。学校先后迁址彭城响堂寺、磁县南关、岗西、索井、武安县北关和安阳等地,最后随军迁入安阳,改为“太行区安阳第一中学”。太行区公立漳滨中学是晋冀鲁豫边区我党的一所重要中学,对提升太行区干部队伍整体实力、支援解放战争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中贾璧村作为原址地,对弘扬传播革命历史、培养党的干部队伍和紧密联系当地群众,可谓是功不可没。

第三章 项目市场分析

3.1 政策环境分析

积极发展旅游业,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坚持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并重,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点旅游区、旅游线路建设;推动旅游业特色化发展和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全面推动生态旅游,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旅游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建立中小旅游企业发展专项基金,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和“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各类基金。从国家和地方的旅游政策可以看出,基于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国家和地方都在大力扶持旅游产业,尤其是对符合人民需求的生态类旅游项目及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景点开发,更是给予高度重视,这给本项目提供了很好的政策平台和发展机遇。

3.2 社会环境分析

我国人口众多,旅游市场规模庞大,现阶段的青年、独生子女消费欲望旺盛,是旅游市场的生力军;中老年人有较多的休闲时间,希望去了解外面的世界,促进了旅游的迅速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人口流动性的加大,提升了人们的旅游意识;城市人口的扩大,促使许多城里人想暂时逃避城市生活,到大自然去享受,促进了生态类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的火爆。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人为本的生活观念日益突出,人们开始注重生活品质,加上黄金周旅游热潮的兴起以及各地开办的丰富的旅游文化节,使人们的消费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旅游消费心态受社会主基调的影响,出现了求精、求省、求新的新趋向,促进了精品新奇旅游热线的崛起。

个人的心理和行为受社会环境的规范和制约,社会对旅游的宣传、倡导,并提供一定的便利,无疑会促进旅游风气的形成。目前,社会风气已经使旅游成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在的社会压力和内在的心理冲突,这些因素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以及人们消费心理的转变,导致了社会旅游风气的新动向,这一切都指明了旅游产业的潜力巨大,尤其是符合健康生活的生态休闲旅游,更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3.3 生态文化旅游市场分析

该区域属于邯郸市2小时交通圈,吸引着中等以上收入阶层和周末小长假度假人群,项目消费群体包括家庭群体、年轻群体、学生团体、企业团体、养老群体等。周边峰峰矿区举办了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武安市将举办第四届旅游发展大会,都对旅游市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四章  项目规划期限及目标

4.1 项目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划分为近、中、远期三期:

近期:2019~2021年

主要任务是完善基础设施,整合旅游资源,开发建设重点红色旅游景区。重点开发建设兵工厂红色旅游区,建设兵工厂纪念馆,整顿周边环境,完善旅游设施,优化旅游环境,建设兵工厂文化广场,创建3A级红色旅游景区。

中期:2022~2025年

继续加大对旅游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投入,加大对红色旅游的宣传促销,将红色旅游发展成旅游业中的“领头羊”,使北贾璧乡红色旅游成为在邯郸市具有突出影响力的重要红色旅游区。进一步理顺和完善旅游管理体制,引进具有旅游专业背景的专门人才,加强与绿色旅游、古色旅游的组合,促进红色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

远期:2026~2030年

到本规划末期,通过区域合作、网络开发、加大营销力度等开发手段的组合实施,使中贾璧兵工厂成为全省有名的红色旅游景区,不断挖掘旅游产品内涵,对红色旅游产品进行更新换代,不断丰富红色旅游产品项目,以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将中贾璧兵工厂等地建成2A或1A级红色旅游景区。

4.2 发展目标

从2018年到2030年,经过努力发展,树立河北省有名的红色旅游品牌,在规划期内,力争把中贾璧兵工厂红色旅游区建成全省重点红色旅游区,争取将中贾璧村烈士陵园建成2A或1A级红色旅游景区。充分发挥红色旅游对其他旅游的带动力,让红色旅游的发展带动绿色旅游、古色旅游的发展,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目的;同时发挥红色旅游的产业带动力,带动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把红色旅游发展成为磁县旅游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保持革命遗址原汁原味的风貌,做到修旧如旧、突显特色,加强旧址的保护,防止过度开发,造成革命旧址的遗失和革命文化的变味。此外,加强红色旅游宣传教育,发扬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为游客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为投资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要借助红色旅游的发展,改变革命老区陈旧的思想观念。

第五章 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

5.1 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以红色旅游资源为主导,绿色、古色旅游资源为辅助,促成红色乡土教育、绿色田园观光、红色文化体验的完美结合,建成磁县一流、全市有名的集红色文化教育、乡村风貌观光、生态绿色采摘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区。完善基础设施,围绕“小交通”建设、遗址遗迹的保护和修缮、陈列展示的更新完善即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来进行。重点主要有:中贾璧兵工厂遗址工程、大寨山生态休闲区工程、兵工厂纪念馆和文化广场工程。

保护与修缮革命旧址旧居:含旧址修缮和维护、构筑安全消防管网等;搜集完善“兵工厂纪念馆”陈列;修建“兵工厂纪念馆” 附属建筑;综合整治“兵工厂遗址” 周边环境;修复阴沟寺;修建阴沟寺的附属建筑,园内美化、亮化工程和游步道、凉亭和配套设施建设;改造完善“中贾璧村革命烈士纪念堂”陈列;修建红色特色旅游商品店2家;修建二个生态停车场:村前停车场3000㎡,兵工厂文化广场停车场2000㎡;修建三个旅游公厕:村委会、兵工厂、文化广场各一个,均为10个蹲位;环山公路改扩建工程;田裕民纪念碑亭周边整治及游步道建设;修建连接主要景点的游步道;区内配套设施,含绿化工程、亮化工程、引水工程和污水处理工程。

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和完善,将切实有效的改变现状,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建设,培育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其产生的社会效益不可估量。进一步带动周边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5.2 民俗特色观光旅游带

搜集太行山区特色民宿产品,打造一条民宿文化观光带,定制民俗风情电动观光车、小火车20余辆,修建观光车乘车站台,并组织驾驶、维护、调度管理等事务,实现景区内部南北门有序、安全互通。按合约金额按年度缴纳停车场租金,负责停车场(含观光车停车场)维护、管理。定制的电动观光车外观独特、亮丽,必将成为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观光车在售票点由景区售票人员统一售票,一票制持票上车,站站停靠。公司与景区分账方式2:8,即景区收取20%,公司收取剩余80%作为投资回报。合作时间20年。

5.3林间生态度假小屋酒店

在小寨山修建30栋小木屋,每间小木屋占地面积约200㎡,使用面积约35-80㎡,含卧室、休闲厅、会客厅等,均带卫生间,一个宽景休闲露台。小木屋外观木质结构,优雅安静,具有原生态民俗特色,内饰舒适温馨。为游客提供更多样化和更好舒适度的选择,增加景区营地住宿景观性及吸引力。按照指定地点修建、管理入住事宜及组织清洁、维护等。景区指定人员收取营业款。除去正常开支后利润按3:7方式分配,即景区收取30%,公司收取剩余70%作为投资回报。合作时间20年。

5.4天然滑雪场

建设邯郸市范围内最大、最具特色的专业滑雪场地,配备完善的安全措施,增加山地探险体验项目,改变夏天游客充足,冬季人迹罕至的局面,也可以作为景区打造全方位的山地极限体验项目群的构成部分。使得中贾璧村成为夏日避暑天堂,冬季滑雪胜地。景区指定或由项目自选地点,将该地块流转至公司名下,公司再行出资修建、管理及维护,由景区售票人员统一售票,分账方式为1.5:8.5,即景区收取售票营业额的15%,我方收取85%。

5.5旅游定位和形象设计

红色旅游形象的确立是建立在对地方红色旅游资源特色的准确把握基础之上的,把中贾璧旅游主体形象定位为“红色太行,兵工摇篮”是最佳选择,其产生的市场影响力也将是最大的。主题为红色文化观光,乡土风情体验。注重从视觉上表现“红色太行,兵工摇篮”的红色旅游形象,请专业人士设计兵工厂红色旅游的标准图片、标准旅游徽志、旅游口号的标准字体、旅游吉祥物等。其中标徽是是旅游形象视觉识别的核心,其设计应能够体现地方红色旅游特色和革命精神。印制精美的旅游宣传手册和简易旅游地图,在各大宾馆饭店、集镇、交通沿线和旅行社免费发放,将红色旅游形象主题词印制在宣传品显眼位置,加深游客的认同感。建立贾璧红色旅游网页,对“红色太行,兵工摇篮”的红色旅游形象进行全方位宣传展示,全面了解贾璧红色旅游资源,增强对其旅游形象的认识。

第六章 营销策略

6.1 项目SWOT分析

6.1.1发展优势

交通与区位优势:中贾璧村地处磁县北贾璧乡南部,距邯郸机场60公里,距邯郸市70公里,紧邻涉县、武安,北联青兰高速、东接峰峰矿区旅游环线,规划中的石林高速、349省道穿境而过;

基地和品牌优势:拥有华北乃至全国第一个抗日民主县政府,是磁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是磁县西部山区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武南县委政府、磁武独立团和磁县抗日民主县政府成立地,有着八路军兵工厂、太行区公立漳滨中学等一大批革命遗址和红色旅游资源。

借势和组合优势:近年来,磁县时村营乡西小屋直南第一个党支部红色开发已卓有成效,但中贾璧村作为红色革命遗址鲜为人知,亟待保护、修葺、整合与开发利用。县农协对中贾璧村发展林下中药材给予大力扶持。可以依托磁县西部旅游环线,借势进行红色旅游开发,与涉县129师、陶泉花驼村组合开展红色旅游活动。

资源和产品优势:中贾璧及周边地区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其丰富的旅游资源。除红色旅游资源以外,尚有大量已初具规模及富于旅游吸引力及旅游开发价值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这些旅游资源可以与红色旅游资源一并进行旅游开发策划,从而有效地放大旅游价值,对各类游客群体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境内红色革命遗址有:抗日民主县政府旧址,田裕民革命烈士纪念碑亭,中贾璧村烈士纪念碑亭,岗西村烈士纪念碑亭,南贾璧烈士纪念碑亭等。境内生态旅游景区有:龙凤山旅游景区、卧龙山旅游景区、南峧寺旅游景区、国家传统古村落北贾璧村、圣佛寺旅游景区、长寿山旅游景区等。周边旅游景区有:陶泉乡炉峰山旅游景区、龙洞沟旅游景区、云摩古寨旅游景区,白土镇漳河小三峡旅游景区,峰峰矿区元宝山森林公园、响堂寺旅游景区,涉县129师司令部等。这些为地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和文化优势:以中贾璧兵工厂为核心旅游资源,立足实际,整合周边地区其它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红色旅游资源与其它旅游资源相结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完善旅游设施,精心设计旅游线路,整修、重建与开发利用并举,弘扬革命传统,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1.2红色旅游发展劣势

精品与形象缺乏:红色旅游品牌的开发深度不够,影响不大;景点形式单调、呆板,景点辅助性资源开发不够;尚未开发出吸引力较大的红色旅游产品,缺乏旅游精品,游客数量较少。

设施与环境较差:现有基础设施与景区旅游需求不相适应,旅游设施不足,景区缺乏维护,陈列展示形式落后;景区绿化和景观化水平低,没有形成适合旅游的大环境。外部交通相对不便。

空间与规模较小:除红色资源数量多而集中外,其他红色资源分散且规模较小。资源缺乏保护,周边环境差;各景区分属于不同县区、乡镇,不同单位,缺乏统一开发、统一管理。

6.1.3红色旅游发展机遇

政府大力提倡: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红色旅游。红色遗址是中贾璧村不可替代的珍贵旅游资源,磁县及北贾璧乡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以使这些珍贵旅游资源尽快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活动强力支撑:红色旅游景点已经成为党员教育活动的基地。红色旅游在今后几年会保持持续吸引力,是今后几年旅游行业的发展的重点产品。

投资全力拉动:为保障红色旅游发展,县乡村对红色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文物保护及修缮、产品规划与宣传等方面予以支持。此外,运用开发性金融融资支持“红色旅游”的区域整体开发,努力消除旅游投资歧视,鼓励民营资本投资旅游业。

概念倾力打造:红色正成为磁县旅游的主色调;红色旅游正在被打造成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热点产品。

6.1.4红色旅游发展威胁

地处“灯下黑”片区:中贾璧村处在邯郸市著名红色旅游区的“灯下黑”片区,周边有涉县129师著名红色旅游区,掀起一片“红色旅游”浪潮,磁县如果再不迅速发展,将失去争抢客源的机会。

存在“宣传难”误区:长期以来,磁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宣传不足。因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改制和市场化改革,今天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的扩大、经济的发展来解决。

6.2 推广策略

6.2.1 文化营销及体验式推广

在项目开放初期,邀请消费者来亲自项目内旅游产品,创造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使消费者产生一种互动的感觉,以建立产品品牌,取得消费者的认同感。

6.2.2 网络营销推广

手机APP应用端,微博、微信、专业旅游、住宿门户网站都是项目推广的重要方式。可在全国知名旅游网站进行宣传,如携程、驴妈妈、途牛网、马蜂窝等;也可采取微博、微信营销,雇佣网络撰写旅游攻略增强点击率以提高项目的知名度;项目定期策划投票、点赞等网络活动获得网络关注、聚集人气,网友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可以获得旅游时的折扣优惠或者免费赠送,强化其旅游动机。

6.2.3 媒体广告推广

利用旅游杂志、摄影杂志、低空飞行等相关专业杂志上刊登广告,杂志平面广告费用较低,且推广对象精准,是广告推广的良好载体;针对项目的客源市场,将集中在邯郸市和磁县进行电视广告、公交车身广告、出租车车身广告、公交移动电视广告、中心城区和高速公路出入口路牌、霓虹灯广告等。

6.2.4 相关的行业协会、商家推广

项目积极拓展如旅游协会、中小企业协会、中高档餐厅、文化馆等相关产业链上的商家、协会,通过联合营销,实现客户精准宣传。

6.3 促销策略

项目在经营初期及旅游淡季将推出促销策略。经营初期策略:项目在经营初期,主要采用折扣低价套餐等策略进行市场推广,吸引大批游客,增加项目人气。项目推出各种优惠套餐,以组合折扣价格让游客享受多种体验、休闲类项目。同时采用到项目基地游玩消费或发攻略、转微博即可领取免费中国傩城特色赠品。淡季促销策略:针对淡旺季来适时调整价格,在淡季时进行打折、套餐优惠、赠送体验项目、住宿或农村有机食物等多种手段进行促销。

第七章  项目管理

7.1 项目管理总则

项目建设要建立行政领导负责制、法人责任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有关部门应加强项目的审查和监督管理,督促建设单位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强投资管理,确保项目建设按时按质地完成。为加强施工管理,加快工程进度,控制和确保工作质量,建设单位与工程承包单位签订的合同文件应行使其质量、进度、费用三大控制指标,并对设计施工全过程实行行政管理与监督,以达到控制工程造价、按时按质完成任务、提高施工管理水平的目的。项目建成后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和批复的建设内容进行严格验收。项目验收后方可交付使用。并加强项目档案管理,从项目筹划到竣工验收各个环节的资料按规定收集、整理、归档。

7.2 项目建设管理内容

7.2.1 质量管理

严格按照国家建设项目建设程序和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建设工程定期检查,严格按照国家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组织实施。项目建设按图施工,明确规定项目的技术标准、质量和工期等,不降低建设标准。对工序交接、隐蔽工程检查、设计的变更审核、质量事故的处理、质量和技术鉴证等进行控制,对出现违反质量规定的事件、容易形成质量隐患的做法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建立工程质量日记、质量汇报会等制度以了解和掌握质量动态,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7.2.2 进度控制

编制项目实施总进度计划,审核项目阶段性进度计划,制定材料采购计划,寻找出进度控制点,确定完成日期。当实施进度与计划发生差异时,必须及时制定对策,调整其他计划,建立新的平衡,制定保证不突破总工期的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等。

7.2.3 资金管理

工程建设资金实行专户、专项管理,按照国家规定制订规范的项目财务、会计和报账管理制度,建立资金使用审批制度,设立规范的基本建设财务账簿、编制用款计划和定期上报工程进展情况统计表。与审计部门配合,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审计。进行投资风险预测,分析项目价格构成因素,事前分析费用最容易突破的环节,从而明确投资控制的重点。定期检查和对照费用支付情况,对项目超支和节约情况做出分析,提出改进方案。

7.2.4 合同管理

本项目合同主要包括勘察设计合同、施工合同以及与建设工程相关的其他合同。合同管理由合同的主要条款、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合同的变更与解除、合同的违约责任等部分组成。按照本项目的规模和工期、项目的复杂程度、项目单项工程的性质,选择合同的具体类型、使用条款等。

7.3 工程招标

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3号《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划标准规定》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的要求,拟建项目将严格按照项目建设程序,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监督管理、实施招标。

7.3.1 招标范围

主要包括项目的勘测、设计、工程施工、主要设备及材料采购等。

7.3.2 招标方式

根据项目投资方向和金额,招标方式采用公开招标,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择优选择,节省投资。在招标过程中应按照程序进行,招标人应向主管部门提出招标申请,经核准后,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招标结构进行招标。

第八章  投资估算

8.1 估算范围

本次详细投资估算范围包括土地流转费、基础设施建设费、建安工程费、配套设施建设费等。

8.2 估算依据

(1)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数据资料;

(2)现行有关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规范、标准、定额等,以及国家正式颁布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

(3)国家现行投资估算的有关规定;

(4)当地类似工程的造价;

(5)《邯郸市建筑工程计价定额》、《邯郸市安装工程计价定额》;

(6)当地基本建设有关规定;

(7)其他设备依据询价确定。

8.3 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5831.03万元,项目投资估算如表12-1。

表8-3 项目投资估算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或费用名称

估    算   价   值

备注

建筑

设备购置

小计

其他

合计

工程

及安装

费用

工程费用

1

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1200

1200

1200

2

民俗特色观光旅游带

803

803

803

3

林间度假小屋酒店

1765

1765

1765

4

天然滑雪场

945

945

945

工程费用小计

4713

4713

4713

其他费用

0.00

1

土地流转

600

600.00

2

前期设计费

141.39

141.39

费率3%

3

建设单位管理费

47.13

47.13

费率1%

4

工程监理费

23.57

23.57

费率0.5%

5

质量监督费

23.57

23.57

费率0.5%

6

招投标管理费

4.71

4.71

费率0.1%

其他费用合计

840.36

840.36

工程费用与其他费用合计

4713

4713

840.36

5553.36

预备费

277.67

277.67

费率5%

项目静态投资

4713

4713

1118.03

5831.03

项目总投资

4713

4713

1118.03

5831.03

8.4 项目资金使用计划

根据项目的施工进度及付款进度,项目的资金使用计划如下:

表8-4 项目资金使用计划表

单位:万元

资金使用计划

一期

二期

三期

合计

2691.41

2091.41

1045.21

5828.03

自筹资金

2692.41

2092.41

1046.21

5831.03

 

 

 

第九章 风险分析

9.1 项目风险

分析在项目建设期和营业期可能存在下列潜在风险:

1.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来自客源市场供需实际情况与预测值发生严重偏离,客源市场远远小于预测期望值,导致经营收入和利润减少,投资回报降低。

2. 经营管理风险

由于经营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健全,员工素质不高,岗前培训和岗位管理不严,使管理效率降低,达不到预期目标,造成经营收入减少,成本提高,带来经营管理风险。

3. 其它不可抗拒的风险

由于严重自然灾害、环境灾害事故、重大社会经济政策变动等原因可能造成不可抗拒的意外风险。

9.2 风险程度分析

根据项目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采用简单估计法对各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作以简单分析可以看出,严重自然灾害会造成灾难性后果,但发生的可能性较小,客源市场严重不足、经营管理不善、环境灾害事故造成的风险较大,但可以采取措施,降低发生的可能性,其它因素为一般风险因素。

9.3 防范和降低风险措施

在对风险因素和风险程度预测的基础上,对可控制的风险进行风险控制,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和减少风险损失,本可研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市场调研,积极培育开发客源市场,建立广泛的市场信息网络,着力塑造品牌形象,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深入挖掘市场潜力,充分利用政策保护,化解市场风险,力求树立为当地旅游标杆。

2. 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和管理体制,加强全员素质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实行岗位责任制,严格业务技术指导,监督检查责任制落实情况,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防范区内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经营管理风险发生频度。

3. 强化正常情况下的经营管理,力争以正常运营的高效益、低成本来缓冲异常情况下的由于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意外风险损失。

4. 制定风险规避和预防措施,对经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逐一进行分析,科学地制定预防措施和补救措施、处理方案等。

 

第十章  结论与建议

10.1 项目结论

经过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市场前景、建设规模和方案、财务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缜密、细致、科学、严谨的分析论证,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作为区域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的文化旅游项目,对**县的旅游建设及城市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宏观经济形势良好,旅游市场均保持稳定且快速上升的发展态势,为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开发环境;

(2)开发建设条件良好,从**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各级政府对本项目开发的政策支持,以及项目地形地块的可利用性,都说明本项目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

(3)经济效益良好,能创造较大的经济价值;

(4)社会效益显著,该项目的建设,完全符合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以及遵义市总体规划要求,项目的实施将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我国文化旅游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总体来说,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建设方案是可行的,建设规模是适宜的。项目建成后,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均衡发展。

10.2 项目建议

(1)建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政策上、税收上、资金上予以大力支持,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

(2)建议建设单位应抓紧项目前期的工作,做好项目前期规划、单体设计、勘察测量等准备工作。

(3)建议建设单位抓紧项目的上报审批工作和资金筹措工作。

(4)积极做好项目的招投标、专业人员的选拔招聘、建设项目工程的发包和有关设施设备的采购等工作,以保证项目建设按计划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