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儿童心理健康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儿童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第1篇:儿童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幼儿园家长讲座提纲-主题关于幼儿心理健康的问题

地点:幼儿园(北部)二楼出席对象:中大班家长内容:主题关于幼儿心理健康的问题主讲人:园长过程:对儿童来说,形成健康心理所必备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呢?归纳起来,主要是:充分的抚爱、充实的生活、平稳的环境、艺术的陶治、健康的躯体等几方面。一、充分的抚爱

充分的抚爱包含着体贴、关心、爱护、依赖等,它能带给儿童满足与温暖,使儿童体会到生活充满幸福与光明,从而心情愉快、积极向上,并且会深切真挚地去爱别人。爱是促使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动力。母爱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柱。教师的爱对儿童一生的发展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不适当的母爱与师爱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负面的影响。母爱不适当主要表现在溺爱上,对儿童一味迁就,缺乏严格要求,结果造成孩子骄横成性,散漫无羁,对父母及其他人漠不关心。对儿童爱得不够或不正确,常使受宠儿童张扬跋扈,被冷落的孩子性格孤僻。不仅要充分地爱孩子,也应该正确地爱孩子。二、充实的生活儿童生活的内容应该是丰富的,有恰如其分的学习、劳动,有适当的游戏、娱乐。有的家长忙于工作,对儿童除了在吃穿上给予满足外,对孩子的其他方面很少关心;有的家长望子成才心切,过多安排孩子学习,致使孩子精神紧张,兴趣偏狭,生活能力差,影响人格的健全发展。有些家长只关心儿童读书,不关心儿童个性发展,安排上缺乏游戏、娱乐,使孩子感到生活枯燥无味,从而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三、平稳的环境

平衡的环境是指的家庭、顺利学习的环境、必要的物质生活。比较平稳少曲折的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冲击比较小,儿童容易适应,而不致于产生心理不健康。反之,处于逆境中的儿童,往往会缺乏教育引导,而在心理上受不住冲击,出现反常心理。美国霍尔姆等人曾对5000余人进行社会生活对心理疾病的影响的调查研究,发现生活变动量大会出现较高心理发病率。例如,父母吵闹、离婚,教师责骂、体罚,由于贫困而受饥饿或失学等,都会促使儿童发生心理变态,产生紧张、焦虑、悲伤、恐惧、消极、自卑等心理。不过,处在逆境中的儿童,如果能加以正确引导,给予精神或物质的支持,培养他们以比较强的意志、正确的态度来对待挫折,那么儿童还是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的,甚至会成为生活中的强者。四、艺术的陶治

艺术的陶冶促使儿童的人格获得健全、和谐的发展。音乐是形象化的具体刺激,儿童容易接受。创造和选择适合儿童特点的音乐来陶治儿童,根据需要经常给儿童听欢乐、明快或安静、温和或坚定、有力的音乐,使儿童形成活泼、愉快、稳定、勇敢的性格。美术主要是造型和色彩的艺术。美术的具体形象性是最受儿童喜爱的,用以陶冶儿童情操、发展儿童智能有显著的效果。儿童可以在看看画画玩玩中发展智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色彩能影响人的情绪:红色使人情绪亢奋,黄色使人喜悦,蓝色使人心胸开阔,灰色使我沉闷、忧郁。在儿童常处的环境中应少用灰、黑色。儿童文学也是儿童十分喜爱的艺术形式。它那引人入胜的内容、优美动听的语言,不仅使儿童增长知识、明辨是非、发展语言,还能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经常向儿童讲故事、念诗歌是促使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五、健康的躯体健康的躯体是儿童心理健康的生理基础。躯体的健康同先天的条件有关,然而后天的保护和锻炼亦十分得要。要使儿童的人格获得健全的发展,就必须同时使儿童有健康的身体。除以上所述的基本条件外,促使儿童心理健康的条件还有很多我,如经常与同伴交往,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父母的直接影响等,这些都应引起家长和教师的重视。

第2篇:儿童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论文摘要: 针对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游戏自身的特点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方法和要达到的目的有着相似性和统一性,使游戏成为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有效方式。

学前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人的认知、语言、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学前期儿童的身体和思维都还处于人发展的初级阶段,其认知思维和语言能力都还处于一种不完善的状态,以怎样的方式来开展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呢?笔者认为游戏能有效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游戏既给学前儿童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他们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学会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又能让他们体验到自主快乐,激发其自信心、幸福感、成就感,潜移默化地形成了积极健康的心理。

1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引发的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新领域,它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对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人自身所固有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并运用这些积极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孟万金教授整合借鉴西方积极心理学及积极教育思想而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它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消极、被动、补救向积极、主动、预防和发展的方向转型,应该重视全体学生,并全面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而不是象以往只注重个别学生及其心理问题。除了以积极视角、主动态度之外,还要用积极的途径、思想来培养受教育者的积极心灵,最终实现积极健康心理教育目标。

2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给学前儿童播下了积极心理的种子

学前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人的思维、语言、动作、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在重视儿童智力和身体发展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儿童的心理发展,不能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儿童其实也是有烦恼、有忧愁的,也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的,而且童年期的心理问题也同样会影响到人一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倡心理健康教育要积极、主动、预防,所以对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也同样重要。知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同样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在学前期得到重视,如果在学前期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理念的指导下给学前儿童播下积极心理的种子、注入健康心理的疫苗,将会对个体的整个人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在游戏中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3.1 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

注意力方面,虽然幼儿神经系统在学前末期已经发展到接近成人水平,其大脑皮质机能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与发展到完全成熟相比,他们的皮质抑制机能还是较弱,因而是不宜对幼儿提出过高的抑制要求的。认知方面,学前儿童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性只是初步发展。儿童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使得儿童在认识和把握事物时主要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即表象来进行的,很少凭借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因此要幼儿凭借概念、判断或推理来认识、把握事物是很有难度的。学前儿童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地集中在枯燥抽象的事物上,而其认知思维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这些心理方面的特征决定了对幼儿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宜用积极心理健康知识去简单传授。能有效开展幼儿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就游戏,幼儿好奇、充满想象和想利用自己的能力以及周围环境去实现某种意愿的冲动等等都让幼儿对游戏特别青睐,而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体验又能帮助他们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从而形成积极、主动的健康人格。

3.2 学前儿童青睐的游戏

作为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游戏对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促进他们的身体、智力、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许多教育家就曾肯定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夸美纽斯指出游戏可以使儿童自寻其乐,并可锻炼身体的健康、精神的活泼和各种肢体的敏捷;罗素也曾经提出要使孩子幸福、健康,就必须为他提供玩耍和装扮的机会;陈鹤琴认为小孩子是好游戏的,幼儿是以游戏为第二生命的。

学前期幼儿的运动和言语能力发展迅速,他们已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能做各种运动,还能说一些连贯的较准确的言语。但他们的发育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虽然渴望参加一些成人活动,却又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束缚,而游戏恰好为幼儿的这种渴望创造出一个不受约束的可以供其体验的世界。体验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成为他们对待世界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幼儿正是在游戏中用体验来认识、理解和把握外界事物的。在游戏中,幼儿体验着自由性、体验着愉悦性、体验着创造性,感受到兴奋、幸福、无拘无束。

3.3 游戏与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游戏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弗洛伊德就认为游戏是幼儿发泄情感,避免损伤的出口。游戏能使幼儿摆脱现实环境及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在需要得不到满足,愿望不能实现时,缓解他们的心理紧张,避免造成心理矛盾和冲突,并帮助他们在主观上实现欲望、避免抑郁。而埃里克森从新精神的角度分析游戏的作用,也认为游戏是幼儿情感发泄和思想表现的健康方式。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复活”他们的快乐经验,也能修复他们的精神创伤。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选用游戏的方式符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方法的选择要求,孟万金教授在《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就指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具体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更加强调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游戏正是一种有着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的活动,它不是教师的知识灌输,而是儿童的自我参与,是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间的互动,其中的喜、怒、哀、乐幼儿都是以一种愉快、乐意的心态去体验、去感受的。

幼儿在游戏中有着“主观层面的积极情绪体验,体验着主观幸福感、自尊自信、乐观希望,等等”。游戏是令幼儿体验到自由、愉悦、创造与自我力量的活动:在游戏的王国里,他们成为真正的主人,完全忘却了外在的强制与压力,融自己的全部身心于游戏之中,在游戏中自由表现,自如发挥;他们在游戏中无论是兴奋、激动还是严肃、愤怒,都毫无例外地感受到愉悦;摆弄游戏材料控制所处的环境,与伙伴的积极活动及相互的影响,都使幼儿体会到了自身的力量,获得了创造的体验。健康、积极的游戏不仅能发展儿童语言、动作、表达、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还能培养幼儿积极、乐观、进取等优良品质,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 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第3篇:儿童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 儿童 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也就是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理应成为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内容。儿童的身体是幼稚的,心理同样是稚嫩的,这就需要教育者格外的关注与呵护。如果不科学有效地进行心理教育,那么势必会影响儿童健康的成长。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儿童的心理状况,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儿童今后的生活。

一、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教育理念与方法,如果缺少有效的实施原则,那么势必会把握不好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因此,一定要遵循科学、合理的教育原则。

(一)成功化教育原则

自信心与自豪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儿童自我认知、积极受教、心理成长的重要动力。因此,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不断促使儿童体验成功的乐趣,在点滴进步的鼓励下,自觉进行思想道德认知和情感态度把握。在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应注重赏识教育,即以鼓励和表扬为主,迎合儿童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

(二)游戏化教育原则

游戏是儿童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儿童坚韧、积极、思考精神的主要方法。对于儿童来说,游戏能够带给他们心灵以愉悦,给情绪以放松状态。一般情况下儿童对硬性灌输的内容十分反感,甚至有抵触情绪,这都对心理健康教育不利。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适当采用游戏的策略,在游戏中促使儿童认知、理解和接受事物,并且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游戏的方式呈现得更加新颖生动。

(三)持久化教育原则

在很多人看来,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不需要持久的关注,只依靠某几个教育契机就能够完成。这种观点显然不对,儿童的心理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任何阶段的放松都可能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失败。因此,教育者与儿童家长都应该持续关注儿童的心理成长,不能因为各种理由忽略心理健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四)日常化教育原则

生活是一个充满教育资源的宝库,只有利用好儿童的日常生活,才能真正潜移默化的培养出健康的心理素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和谐的外部环境,学校和家庭都有责任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儿童的心理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不能局限在某一节课,也不能机械的固定在某一个时间段。教育者与儿童家长应该充分抓住教育契机,采取有效措施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在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中,儿童健康教育应该通过探索新颖、生动、有趣的方式方法,只有让儿童愿意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创建儿童个人心理成长档案

为了有效开展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应该为每个儿童创建个人心理健康档案,这便于教师全面、动态的掌握儿童的心理状态,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提供依据。儿童个人心理成长档案应主要包括:1.儿童个人基本心理状况表,结合家长问卷获得相关儿童心理信息。2.儿童个性特点表。3.儿童意志行动状况分析表。4.儿童社会化心理状态情况总结表。5.儿童心理状况个案追踪记录表。

在创建儿童心理成长档案时,应注意采取以下方式:针对那些心理健康问题较少或无明显问题的儿童,可以适当记录得相对简单一些,而对于那些比较难缠、心理不稳定,问题比较突出的儿童,则要相对严格细化档案记录,在记录频率上要保持每月3次以上,并且一定时间与家长沟通分析情况,提出相应解决对策。这样,儿童个人心理成长档案就会发挥效用,真正为儿童心理成长服务。

(二)开展儿童喜爱的游戏活动

目前,我国儿童以独生子女居多,可以说是家长捧在手心里的宝,再加上居住条件的限制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使得儿童缺少与同龄孩子玩耍、交流的机会,也不了解何为友爱和谦让,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养成依赖、孤僻、任性、唯我独尊的性格,做事也缺乏信心。在幼儿园中,儿童有了与其他伙伴交往的机会,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培养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教师还应该利用幼儿园的优势,创设良好的集体生活氛围,让儿童学会互相理解、信任、尊重和接纳,促使儿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师应该适时的表扬和鼓励儿童,提升儿童的自信心,激励儿童积极参与到与同伴的游戏中,利用共同参与游戏的机会,让那些性格开朗、活泼的儿童带动性格内向、孤僻的儿童,激发他们参与游戏的热情和愿望,通过在游戏中儿童之间相互交流、协作,培养儿童的交际能力,促进儿童良好性格的养成。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在活动时将性格内向的小朋友与性格开朗的小朋友安排在一起,让他们直观的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培养儿童团结协作的精神,久而久之,儿童内向的性格会得到改善。

(三)设置良好环境营造心理氛围

儿童的情绪极易受到影响和感染,尤其是儿童所处的环境,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有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隐性的教育资源为儿童创设合理、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以及心理环境。好的周边环境可以给儿童一种积极、正面的心理暗示,协助儿童做好心情的调节。

科学研究表明,柔和的色彩可以使儿童保持情绪平稳,能够精神集中参与教学活动,因此,幼儿园的教师应该选用柔和的色彩;幼儿园科学工作室的空间划分应该采用半封闭式,在每个操作台之间设置间隔,这样有利于保持儿童心情上的平静,这对情绪易受影响的儿童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另外,还可以种植“心情树”,然后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心情,红色代表快乐,绿色代表平静,灰色代表悲伤,黑色代表愤怒,每天早上,让儿童根据自己的心情将自己的照片挂在不同颜色的“心情树”上,这样教师就可以直观的发现儿童的情绪变化,并据此有针对性的展开工作。

(四)打造家园合作的心理教育平台

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单纯依靠的幼儿园教育就可以的,它还需要家庭的配合,因为家长对儿童的了解是全面深刻的。幼儿园应该积极打造一个家园合作平台,经常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如何使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更趋于科学化。因为家长的教育理念相对薄弱与落后,幼儿园教师有必要指导家长端正育儿观念,使得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显著提升。

幼儿园可定期召开家园座谈会与儿童行为分析会,针对儿童的心理状况进行探讨,解答家长具体问题,共同思考有效教育方法。对于儿童来说,家长是人生的第一教师,而到了幼儿园阶段,儿童的教育工作便需要家园共同完成。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双管齐下,做好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家长应不断提升自身教育能力,同时密切联系幼儿教师,把握儿童在园内的情况,这样一张幼儿园到家庭的大网就能涵盖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幼儿教师的工作也会得以顺利开展,从而为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总之,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幼儿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建立相应的健康教育培养目标,与家长建立积极的联系,使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到一种家园共建的高度,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帮助儿童培养起良好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第4篇:儿童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 图书馆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随着近几年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的涌入城市,留守儿童数量也与日俱增。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相当大的群体。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留守儿童已经超过5800万人,逾八成隔代或临时监护,其中4000多万年龄在14周岁以下,部分农民工外出大省,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当地未成年人总数的18%至22%,面临着严重的社会问题。

同时,诸多调查研究表明,30%左右的留守儿童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在身心发展中存在更多的潜在危险性,更容易产生各种不良的心理行为问题。由于父母长期远离,留守儿童无法直接感受到父母教育和关爱呵护,在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行为示范方面缺乏应有的指导,情感和心理上的渴求得不到满足,心理问题突出,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严重地影响了该群体的心理健康发展。

本文针对宜城市小河镇部分学校作了初步调研,调查发现,初中留守儿童比例占全校均数的40%以上,小学留守儿童比例占全校均数的60%以上,而且年龄越小的年级双留守儿童所占比例越大,部分孩子处于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本研究拟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考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性别、年级不同的差异状况,父母一方外出务工、父母同时外出务工以及各监护类型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来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

1. 调研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选取宜城市小河镇中学、余云村小学、大冲村小学三所学校进行调查,发放问卷600份,收回问卷569份。抽取二所小学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300人,收回有效问卷287份,男生140人,女生147人。抽取初中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300人,收回有效问卷282份,男生138人,女生144人。父母都在外打工的占总人数的63.7%;隔代监护、单亲监护、同辈/自我监护和长辈监护分别占留守儿童总数的56.3%,22.9%,7.9%,12.9%。

1.2 采用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 Health Test)》(简称MHT)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此调查表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专家周步成教授和其他心理学科研究人员根据《不安倾向诊断测验》进行修订的调查量表。量表共100个项目,每个项目均采用“是和否”2级评分制,选是得1分,选否得0分。此量表测题量适中,覆盖面广,筛选率高,由8个焦虑倾向分量表和效度量表组成。测验由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8个内容量表构成,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效度量表得分大于或等于7分的为无效问卷,8个内容量表的总分表示个人焦虑的一般倾向,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状况越不好。8个分量表的标准分之和为全量表的总焦虑倾向的标准分,其中心理健康状况不好,总体焦虑异常者得分在 65分以上,低焦虑者得分在35 分以下,35-65分属正常水平。

1.3 统计处理

采用团体测试,统一指导语,当场收回问卷。数据统计处理采用 SPSS 17.0进行统计处理,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检出情况

由表1可看出,留守儿童的总焦虑倾向低于65分正常值为 45.22 分,总体上心理健康水平属正常。8个分量表均分除了学习焦虑分量表均分高于7分外,均在正常值内。心理健康问题大多集中在学习焦虑方面其异常检出率达73.5%,其他检出率依次为34.1%的过敏倾向、33.2%的身体症状、29.8%的自责倾向、14.3%的恐怖倾向、12.9%的对人焦虑、9.3%的冲动倾向与5.8%的孤独倾向。

从学习焦虑来看,留守儿童普遍对考试怀有恐惧心理,为了赢得父母的重视,又特别关心考试分数,以致无法安心学习,对学习有着更多的压力和焦虑。又由于父母关爱和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在卫生和生活习惯方面规律无序,加上饮食、睡眠等方面随意等多种因素导致一系列身体症状。

2.2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

由表2可看出,留守男生和留守女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差异显著。

留守女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的原因有很多:受重男轻女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女生比男生承担着较多的琐事,学习时间的不稳定使她们承受的学习压力较大;女生对父母的依恋普遍高于男生,比男生更容易产生担忧、恐怖等;在多子女家庭中,女生一旦学习成绩差,与男生相比辍学的概率就增加;女生因比同龄男生心理生理等方面的早熟,加之父母引导的缺位,使她们对身心发生的变化产生畏惧和不安的心理,从而更易产生焦虑。

2.3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年级差异

由表3可看出,小学与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存在差异,差异特别显著的是在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方面,表现为初中生得分高于小学生。从此可看出,随着年级的升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处于下降趋势,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上低于小学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身心变化,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留守儿童,会更多地担当家中的责任,对父母在外打工漂泊有着更多的担心,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他们非常在意社会及外界对自己的看法,遇事的冲动度及敏感性也过高,也是初中留守儿童与小学留守儿童在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

2.4 父母打工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差异

由表4可看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差异与父母在外打工情况不同有着明显影响,留守儿童父母双方都在外打工的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及冲动倾向方面均显著高于父母一方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可见,父母双方都在外打工的儿童其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父母一方在外打工的儿童。

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均在外打工,留守儿童缺少了起码与父母交流的机会,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其次,由于在外打工的父母深感自己文化水平太低,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对孩子的期望较高,无形给孩子造成一种压力,使其产生焦虑心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总觉得自己比别人矮一截,一旦表现不如他人,或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就容易缺乏自信,把自己孤立起来。

2.5 各监护类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由表5可看出,各类型监护人不同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存在着显著差异。在对人焦虑、过敏倾向方面,由祖父母监护的留守儿童的得分明显高于其他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的得分,孩子会比较敏感对人焦虑会更严重些;在孤独倾向方面,由父亲监护的孩子得分最高,表明其儿童孤独感最强;在身体症状和冲动倾向方面,由母亲监护的儿童明显要比由其他人监护的儿童的得分低,表明由母亲监护的儿童对身体的控制能力高于由其他人监护的儿童,而且此类的留守儿童最不容易冲动。

由于祖父母有隔代亲情,在监护时会放松对留守儿童的要求,或精力有限缺乏监管力度,不能满足留守儿童的成长需要,从而导致各种焦虑状态的产生,容易使儿童养成任性刁蛮的个性,影响到儿童的人际交往和学习生活。而由母亲监护的留守儿童最不会存在孤独感,因母亲感情细腻在生活中能够给予儿童充分的关心和爱护,而儿童也愿意向母亲倾诉自己的想法,从而体验到强烈的安全感和亲密感,故得分比其他各监护类型得分均低。

3. 服务策略

留守儿童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也是我国社会转型所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儿童本人的成长,更关系到一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图书馆作为社会公益性、服务性、社会教育性机构,是社会文化服务的重要窗口,用健康的精神食粮去关心支持留守儿童的成长,为留守儿童服务,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

3.1 丰富文献资源,加强馆藏建设

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是服务留守儿童的有效保障。图书馆可根据留守儿童的年龄、心理特征和知识结构等的不同来购买图书,并针对行为偏执、情感冷漠、自卑退缩、攻击性强、抑郁焦虑等情绪性留守儿童,定向性的购买相应的趣味心理辅导书籍。还可购买各种类型的多媒体资源,对留守儿童实行多视角愉悦教育,使他们能从感、视、听、声、光等多维度阅读中培养其阅读兴趣,提高其综合素质。

3.2 创建互动机制,拓展服务空间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政府之间的相互协调合作,以保障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图书馆可联合宣传、教育、文化等部门互动,建立留守儿童流动服务站,构建以公共图书馆为中心点,高校、社区、乡镇图书馆(室)为线,中小学校图书馆(室)为面的留守儿童服务体系。可组织一些热心儿童教育的离退休干部成立形式多样的留守儿童托管所,当好留守儿童的亲情导师。可与寄宿学校合作,加强法律、安全、心理健康知识与青春期教育,以弥补儿童在校外的生活真空。还可建立留守儿童图书流通点及图书接力阅读箱,供留守儿童接力、交换阅读,让留守儿童真正感受到不出家门也能享受到图书馆的温暖。

3.3 建立留守档案,开展心理疏导

图书馆可每年对留守儿童摸底调查一次,让其填写“留守儿童信息卡”,全面掌握其家庭、学习、生活及父母外出务工留守代管情况,针对留守儿童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等问题,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实行动态管理,随时了解留守儿童信息档案。根据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针对性强、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比如人际交往、青春期心理适应、情绪调节、挫折耐受力等等心理健康教育课,将心理理论知识与训练活动相结合,对有心理障碍的特殊留守儿童进行个体咨询或者团体咨询,帮服留守儿童认识、接纳、管理自己。还可开辟富有特色的心理教育园地,为教育工作者、家长及留守儿童推荐馆员搜集、整理的心理教育资料,并长期邀请心理学老师和有经验的家长举办心理知识专题讲座,帮服留守儿童消除成长中的烦恼、学习中的种种困惑,作好心理疏导和教育工作。

3.4 利用资源共享,开拓网络教育

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全国文化共享工程的信息资源,引导留守儿童掌握检索知识,学习查找课外知识、计算机知识、学习资料等,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洞察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学会阅读电子书刊,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可开通QQ咨询热线,对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定期解答。可不定期举办普及网络知识培训,使他们比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技能,自觉抵制防范黄色网站的侵袭,培养正确的网上获取信息知识的能力。可利用网络远程教育,组织留守儿童经常与外出打工的父母进行网上交流,让孩子经常能听到父母的教诲,感受到父母的温暖,同时让外出打工的父母对子女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有一定的了解。

3.5 做好导读工作,举办多元活动

留守儿童的读书行为具有盲目性和趋同性,但他们和其他儿童一样有好奇、好学、兴趣广泛等心理特征。因此,图书馆不仅要充分做好留守儿童的导读工作,还要开展多元化、形式新颖、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举办图书展、读书心得、征文比赛、辩论赛、知识竞赛、讲故事比赛等读书活动;可在世界读书日期间,举办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儿童赠书以及万人签名活动;可利用六一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结合当地特色,举办爱祖国、爱家乡诗歌朗诵比赛、感恩系列活动;举办“手拉手”活动,实行读书传递活动,让留守儿童在读书的过程中不仅增长知识还学会关爱和帮助他人;举办手工制作、美术、书法等技能培训,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外活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文东.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与图书馆的文化关怀[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4):99-102.

[2]徐佳试.论乡镇图书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性化服务[J].图书馆,2009(5):27-28.

[3]李志凯.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4):587-589.

第5篇:儿童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3―0028―01

心理问题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是常见的,但是由于它的隐秘性,所以在儿童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不易l现,往往被人们忽视,这样必然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严重时会直接影响儿童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应当重视对儿童的心理教育,在儿童的生活和学习中,父母和教师应当注重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儿童第一任启蒙老师就是父母,然后才会进入学校接收集体教育,所以针对儿童的心理问题,应当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出发。

一、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环境是儿童出生后的第一个课堂,所以父母要重视儿童在该环境下的心理教育,从而保证儿童能够健康地成长。

1. 父母文化水平影响儿童心理。在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过程中,父母自身的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据调查,父母文化水平较高的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较少出问题,而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的儿童,其心理健康问题较多。

2. 父母对幼儿的教育方式不同。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经常采取鼓励方式教育儿童,能够减少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相反,经常打骂孩子,必然会使儿童产生心理问题。

3. 加强儿童和家长之间的精神交流,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类似于“棍棒下面出孝子”的传统教育方式并不利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一旦孩子考试不理想,或者出现一些小的错误,父母就采取“不打不成材”的教育方式,这样只会使儿童产生敏感、神经质等心理问题。如果这种心理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治疗,那么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甚至会使其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1. 教材的选择本身也是一种社会文化选择的结果。儿童的成长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社会文化因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原因是儿童的成长阶段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学校为其选择的教材将直接影响儿童的各个方面。所以在儿童的教育阶段一定要重视教材的选择,教材的内容将直接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

2. 教师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儿童在学校中接触最多的是教师与同学,所以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一定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在学校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儿童的语言交流,启迪儿童的心灵,使学生意识到生活的美好,丰富儿童的感情生活。教师要培养儿童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使儿童能够自行调节自身的生活状况,降低心理问题出现的概率。

3.学校的显性和隐性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在学校中,对于儿童而言,显性环境就是指学校的建筑、风景等,良好的显性环境能够为儿童提供舒适的外部环境,这种显性环境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是儿童的第二任老师,教师的作用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这些都将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学校的显性、隐性环境都将会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产生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保证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家庭和学校需要共同发挥作用。

三、改善家庭教育方式,保障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1. 注意培养良好的家庭氛围环境。从大量的研究中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家庭的和睦对于儿童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其原因是良好的家庭氛围能够为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其成长。在调查中,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的儿童要比处于压抑家庭氛围的儿童智商高一些,该项调查体现了家庭环境对于儿童心理健康培养的作用,所以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

2. 要善于采用积极的鼓励教育方式。从实际生活中对儿童的教育可以看出,采用积极的鼓励教育方式能够降低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而消极的教育方式不仅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更重要是它会影响儿童未来的发展状况,所以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为了保证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在实际的生活中一定要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避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

第6篇:儿童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1-0007-03

“留守儿童”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1]。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儿童留守现象相当普遍,2008年由全国妇联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表明,目前全国约有留守儿童5800万人。留守儿童正处于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他们本应得到父母合理的教育以掌握各种学习与生活技能等,但是,在这个最为关键的时候父母外出务工,这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很大。因此留守儿童面对亲情缺失、生活抚育、教育监护、安全保护等诸多状况,其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目前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已十分丰富,但结果却有着很大的矛盾和分歧。是否留守儿童就是问题儿童的代名词?本研究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调查了湖北西部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试图为研究者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测查湖北西部两个农村小学和两个镇初中共八个自然班,回收问卷413份,有效问卷396份,有效回收率95.9%。其中留守儿童216,非留守儿童182人。留守儿童中小学生151人,初中生65人,男生112人,女生97人(7人未填)。

(二)方法

1.问卷法: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该量表由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等修订,适用于我国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较适于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测查。测验共100道项目。包括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8个分量表和1个效度量表。得分越高表示被试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各分量表折半信度为0.84~0.88,总量表的折半信度0.91;全量表和分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67~0.86。分量表得分≥8分者视为异常;将8个分量表的得分相加得到全量表总焦虑倾向得分,全量表分≥ 65分说明该生情绪状况总体不良,焦虑程度较高,有适应障碍;在施测时插入一些关于留守儿童的年级、性别等个人资料。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要求被试在一节课时间内完成,当场收回。所得数据应用 SPSS13.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t检验等。

2.访谈法:调查小组成员深入到各村,对留守儿童及其家庭进行有针对性 (根据自编访谈提纲 )的访谈。

二、结果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一般状况

从本次调查情况来看,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没有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焦虑总分40分,处于正常范围内,总焦虑倾向检出率为4%。除了学习焦虑量表得分为8.5分之外,其余7个分量表的平均分均在正常范围(低于8分)内。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集中表现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过敏倾向上,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3.4%、28.7%、23.1%、20.4%,其他依次为对人焦虑(7.9%)、恐怖倾向(7.4%)、冲动倾向(6.5%)、孤独倾向(2.8%)。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

由表1可知,留守儿童总体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不大,女生焦虑得分略高于男生,在恐怖倾向方面女生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男生(p

表 1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 (M±SD)

注:***p

(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学龄段差异

由表2可知,小学和初中的留守儿童之间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方面小学生的焦虑程度高于初中生(p

表 2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学龄段差异 (M±SD)

(四)父母回家频率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由表3可知,父母回家频率不同的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和恐怖倾向方面存在差异(p

表 3 不同父母回家频率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M±SD)

(五)父母在外务工对留守儿童情感和认知的影响

通过半结构的访谈,了解到34.3%的儿童在3岁前父母就外出务工而成为留守儿童,4~6岁时成为留守儿童的占24.9%,7~10岁时成为留守儿童的占30.3%,10岁以上时成为留守儿童的占10.4%。父亲一人在外务工的占43.6%,父母均在外打工的占47.1%,这其中又有72.9%的儿童是与祖辈一起生活,13.5%与亲戚一起生活;在外务工的父母与孩子一个星期联系一次、一两个月联系一次的比率、几乎没有联系的比率分别是79.7%、12.9%、7.4%。

对父母在外务工的生活状况,59.6%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基本适应,25.8%认为不适应,14.6%认为无所谓;在情感上,感觉孤独无助的留守儿童占49.8%,感觉无奈矛盾的占31.4%,感觉轻松自由的占15%,感觉被遗弃的占3.9%;55.2%的儿童认为留守状况对自己成绩的影响有一些,17.9%的儿童认为影响很大,只有26.9%的儿童认为没有什么影响。

在被问及对父母在外务工的总体认识和看法时,几乎所有的留守儿童都不希望父母离开自己出外务工,“感到自己孤僻了,变得内向,不喜欢交朋友”“非常孤独无助,心里空荡荡的,没有了笑容”“爸爸身在异乡,我非常思念”。但是也能看到相当一些儿童在留守状况里学习锻炼了自己,“没有太大影响,学会了独立,帮助和照顾他人,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有些无奈,但知道父母是为了经济好转出去,这对学习没有影响,反而更加自强自立”“不希望(父母出去),但知道是为了给自己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生活有改变,自己变得坚强独立,知道怎样约束自己,管理自己了……”

三、讨论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分析

第7篇:儿童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社区儿童 社区干预 心理健康

一、 问题提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核心家庭已成为社会家庭的主要形式,城市社区中儿童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突出表现在心理复杂、厌学、脾气暴躁、情绪障碍、自闭症、多动症、性早熟等方面,这些问题也越来越成为阻碍和制约孩子发展的一个瓶颈,成为影响个人成长、家庭幸福、学校和谐、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尽管心理健康理论研究水平发展迅速,但无论从学校、家庭还是社会来看,传统的心理辅导及治疗模式似乎已经难以适应和解决现代社会层出不穷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二、研究的依据及必要性

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的标准定义为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情绪、身体、智力等方面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儿童时期是个性发展和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是培养儿童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时期。个体早期的经历对个体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儿童个性初步形成期(7~10岁),利用此时具有极大的可塑性,针对儿童成长时期遇到的心理障碍采取及时的综合干预及个别辅导,能够有效消除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降低心理障碍的程度。

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依靠政府政策支持引导、宣传,学校以学生团辅、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但作为儿童主要的生活环境之一的社区的机构资源较为匮乏,也影响了其社会化程度。受传统文化认知因素的影响,很多国人对于儿童早期心理亚健康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科学合理有效的专业性干预和治疗,包括学校和家庭都存在这种认知偏差,其集中表现为部分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师人员配备存在较大问题,加上师资力量、水平有限,导致利用率十分低下,形同虚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低下,执行情况严重缩水,难以应对和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需求,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儿童健康发展,也影响对心理亚健康群体的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生长环境对儿童青少年在认知、情感、行为等社会化方面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以儿童社会工作创新理念将家庭、学校、社区和社工机构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小组工作、个案工作为主并结合社区工作、家庭治疗等相关专业方法,针对性的对儿童开展综合干预工作,对儿童所处的环境进行综合干预、再造和调试并提供各项支持性、保护性、补偿性和替代性等功能调节服务,将潜在性的问题加以遏制,逐步纠正认知及心理偏差,解决和恢复儿童功能性失调所带来的问题,帮助儿童摆脱心理困扰。

三、干预对象概况与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对成都市锦江区东升社区内出现心理偏差的部分儿童。

(二)研究的方法

1.问卷分析法:通过问卷,归纳分析出存在的共性的及成因,整合环境资源及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与策略;

2.学习观察法:在问卷分析法的基础上,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对出现心理偏差倾向的儿童进行重点观察,对家长进行专业知识的讲授;

3.小组工作法:与社区社工站合作,根据年龄分层及心理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组,通过“心理障碍自诊”“人际交往指导”“沟通与情绪管理”“理解与包容”“行为习惯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等一系列小组活动,客观地引导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4.个案分析法:对于特殊儿童个案,全方位多视角诊断其产生心理障碍倾向的成因,对症下药,制定干预与矫正方案。

(三) 综合干预与辅导措施

通过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社工机构四位一体联动机制,多管齐下,相互配合,优势互补,运用各自的资源和方法多方位,全视角对儿童开展综合干预。

1.学校。学校提高教师及家长心理障碍的诊断与干预水平与技能,提高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质量,强化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宣传引导和团辅工作,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如开展心理情景剧表演、心理健康讲座、成立学生心理健康社等措施;

(1)通过观察学生课堂课下的行为、情绪等表现,班主任及时进行跟踪观察、干预并谈话;

(2)以课堂问卷、家访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发现并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顺势利导,通过课堂上给予学生心理品质、行为进行正面鼓励;

(3) 心理教研室专职教师利用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团辅工作,通过情景互换、角色互换、策略训练等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深切体验,通过活动了解、选择、判断和整合客观的社会刺激和自我信息,把内外刺激源选择性地内化为自身素质;

(4) 充分利用家长会和家访的机会,通过举办讲座、座谈、经验交流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家长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了合力;

(5) 成立儿童心理健康防治组,主要由学校心理咨询老师、热心家长及儿童问题专家组成,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社区

(1)社区加强儿童心理健康宣传,邀请华西附二院心理专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义诊,儿童心理健康周等活动;

(2) 成立社区儿童互助组织、小组,通过小组协作,群体式参与增强互助能力,如小小业主委员会,围绕儿童心理健康定期开展相关活动。

3.家庭

(1)家长以身作则,以积极的教育方式建立和谐的心理健康的家庭氛围,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平等相处,增加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2)家长通过学习儿童心理保健知识和接受相关培训,以特有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调治孩子的逆反心理,深入的挖掘问题并与学校、社工一道解决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心理障碍,摆脱心理困扰;

(3)家庭中互换角色,体验角色扮演,以便更加理解对方。

4.社会工作机构

(1)社工工作机构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如成长关爱小组、亲子活动等心理保健活动;

(2)以积极妥善的方式取得孩子信任后通过开展小组工作对儿童进行团辅治疗,对于特殊儿童则建立案主档案,进行个案辅导;

(3)承认儿童个别差异,尊重每一个儿童的价值,重视来自自尊的接受者和施予者的真正尊严等基本价值观念的前提下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厌学、孤僻、自卑、胆怯、逆反等“问题心理行为”,我们通过多种情景互动模拟、小组工作方法等形式进行积极引导和教育。

四、效果评估

通过问卷及访谈调查,选取了成都市锦江区东升社区儿童(5-15岁)24名“问题儿童”,针对其心理偏差及行为特点进行重点观察对比以及进行的一系列综合干预与辅导后,79.1%的儿童心理健康值达到了健康水平,逐步摆脱了心理困扰,都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21.9%的儿童部分存在行为异常、人际关系缺失、心理承受障碍、情感异常等心理障碍,将长期跟踪观察,逐步解决控制。经过我们项目的开展和对项目的实施效果的认真的总结,总结出综合干预对于社区儿童有以下积极的影响:

(一) 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了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通过一系列综合干预与辅导,在学生中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处理自身与环境的适应性问题,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自信活泼的学习生活态度,对于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收到了很明显的教育效果。

(二)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水平及亲子关系。对于家长来说通过一系列培训和系统知识的讲解,在家庭教育中在培养多元化的教育和生活体验,帮助青少年儿童形成特殊品质,帮助儿童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家长们转变了教育观念,提高了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改进了教育方法,增进了亲子能力,营造宽松的家庭环境,逐步探索平等与孩子“交往”,以更加灵活、变通且具有弹性的管教方式来对待孩子,走出权威式、保姆式的教育观念误区,同时身教重于言教。

(三)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与教育促进。将现代儿童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付诸于实际、结合社区和家庭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服务于社区家庭,有效推动现代儿童社会工作和社区工作专业的发展。社会工作者队伍将专业特长带进社区,将所拥有的理论运用到了实践并获得实践的经验,其价值得到了体现;从实践中提升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水平,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推动我国现代儿童社会工作及家庭教育科研教学的不断发展。

(四)促进社区相关组织、管理机构的形成和发展。社会工作方法的创新模式可以促进社区相关组织、管理机构的形成和发展,拓宽和加深服务领域;为其他社区相关机构组织提供现实可操作性经验和借鉴;为现阶段我国社会工作者和相关机构、组织,创新发展现代社会工作方法提供了一个平台,有效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推动现有组织和机构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要求,促进现代儿童社会工作和社区工作创新型建设。

五、儿童心理问题干预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我们应该认识到的是我国对于儿童心理问题干预与辅导的整体水平较低,需要进一步得到政策支持和科研投入,建设一支专业知识扎实,水平较高的专业化队伍是当务之急。

(一)儿童心理健康研究需求和能力不相适应。我国心理学近些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实际上需求和能力不相适应,离老百姓很远,不够平民化,尤其与学校、社区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需要开发出更多系统的具有连续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虽然很多地区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但是,对于儿童以及社区和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亟待发展和支持。

(二)专业机构资源及人才紧缺。目前我国针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干预与辅导的专业性机构较少,主要由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老师来完成,但由于总体研究水平有限,个别机构技术力量仍无法满足求助者的需求,社会工作者及老师的专业水平也有待提高,这就导致问题得不到有效遏制。

(三)学校及家庭重视不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压力增大,父母有时迫于生计从而忽视了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问题也愈发凸显。学校虽然都有开设心理咨询室,但由于师资力量、水平有限,导致利用率十分低下,形同虚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低下,执行情况严重缩水,难以应对和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需求。家庭和学校的忽视将不利于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现,也影响对心理亚健康群体的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针对儿童发展时期的需求,我们对儿童心理健康综合干预提出一些建议。

(一)社区积极开展各种亲子活动,以改善亲子关系,拉近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宽容理解,加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创造和睦、融洽的家庭气氛,促进和谐家庭与社区的建设。

(二)加强和提高学校及家庭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素质教育水平,切实发挥心理咨询室和辅导室的作用,不流于形式,建立长期心理素质档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周活动而不流于形式。

(三)培养多元化的教育和生活体验有益于青少年儿童形成特殊品质,提高儿童处理新鲜事物的能力以及接纳外界环境的能力,培养儿童独立意识。

总之,我国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综合干预与辅导及相关的教育模式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相关组织机构及整个社会的给予关注和支持,同时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对与儿童心理健康有关的因素进行整合,强化社区、学校及家庭的心理健康干预、教育模式、辅导模式,针对性的对儿童开展一系列工作,将是儿童社会工作发展的重中之重。(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人文学院)

本项目由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资助 项目编号:201213672005

参考文献

[1]申继亮、李虹等编著:《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进展》,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四版

[2]朱琦、张庆林:《国外关于社区对儿童和青少年影响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月第29卷 第1期

第8篇:儿童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综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市场需要大量劳动力,我国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的人口不断增加,并逐渐由单身流动转为家庭流动,于是出现了大量跟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子女。2005年全国14周岁及以下流动儿童数量已经由2000年的1410万人增加到1834万人。流动儿童这一社会群体的队伍越来越大,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我国的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现状,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内近十年来流动儿童心理研究加以梳理。

一 概念界定

查阅文献发现,研究者很少专门给流动儿童下定义,有些即使给出了定义也基本相同。比如直接引用《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里的定义,即“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至14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或在此基础上概括、延伸。像余益兵等把流动儿童概括为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金灿灿等则界定为“随父母离开家乡外出生活学习,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没有流入地户口的6~15岁(义务教育阶段)儿童”。所以,在流动儿童的概念界定上,学者们基本是达成一致的。

二 研究数量

在中国知网上输入关键词流动儿童,能搜到几千条记录,而且由题目可知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在日益丰富。但关于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是怎样一个趋势呢?分别在中国知网和维普网上限定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时间限制为2000~2011年加以搜索,结果分别有48条和50条记录。其中中国知网上涉及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的文献数量为:

可见,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在近年来基本是呈现上升趋势,但显然也并未达到有些学者说的“近两年有关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数量激增”。所以,对这一研究现状应该有清晰、客观的认识,既不能盲目乐观,更要积极开展有关研究。

三 研究内容

总结发现,近年来我国对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适应状况的调查分析。目前,关于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主要是调查、测量其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适应状况,且多以各地方为例。调查涉及多种心理维度,如心理幸福感、孤独感、抑郁等。很多研究表明,整体上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如自我评价低、抑郁和孤独感较强、自信心不足。但也有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处于中等或以上水平,并未出现学习适应不良。另外,还有研究发现,流动带来的家庭和教育环境变化对个体智力、思维发展有促进作用。

2.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研究。综合发现,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王文忠等发现心理健康状况是家庭环境作用于流动儿童生活满意度和同伴关系的中介因素。吕绍青等认为现实中的不平等造成的排斥、歧视[8],也可能使流动儿童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 加重心理负担。邹泓等发现,教育资源享有状况、师生关系、学业行为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

3.从其他视角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研究。还有些学者采取了不同的视角去研究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比如唐咏,郭志巧分别从生态学和社会工作反歧视视角研究流动儿童心理健康。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研究思路,丰富了该方面的内容,值得提倡。

四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我国关于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从简单的现象描述、浅显的理论分析、定性研究,到影响因素以及影响机制的探索,量化研究,再到制定干预措施及实施、评价,经历了逐步深化、细化、系统化的过程,取得的成果值得肯定。然而,暴露出的问题也应特别注意。

1.研究方法单一,研究工具混乱。如果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完善统一的研究工具会很大程度地限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当前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采用的方法基本是问卷调查、量表测量,个案研究和严谨的实验研究很少。且问卷和量表的使用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多时候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使得互相矛盾,缺乏可比性。

2.取样不平衡。首先,大多研究都是选取某一个地方的流动儿童作为被试,从而使得研究结果的推广受到限制。其次,取样多是小学和初中的流动儿童,忽略了更小年龄的学生以及不在学校的被试,这样就不能纵向、全面了解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

3.对流动儿童存在刻板印象。大多是从弱势、问题方面开展流动儿童心理研究,忽视了流动儿童的积极面。虽然流动儿童属于社会特殊群体,需要更多关爱与帮助,但不能因此就被贴上“问题”的标签。其实有些研究已显示流动儿童没有适应、自卑等问题。所以,还是需要更多积极的导向,更多地去挖掘、宣传流动儿童积极的方面。

五 研究展望

为了更好地了解流动儿童,更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持,对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在今后可以作如下努力:首先,以积极的角度去看待流动儿童,创设一个和谐的研究氛围;其次,以更丰富的视角去研究,覆盖更多流动儿童,使得研究结果有可比性,推广性;再者,重视纵向研究,丰富研究方法,完善研究工具。

总之,流动儿童是随着中国改革和发展出现的一种特殊群体,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点。所以,应该高度重视流动儿童问题,加强流动儿童心理研究,更好地为关爱流动儿童的各项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 余益兵,邹泓.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特点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

[2] 郭志巧.社会工作反歧视视角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中的运用[J].江南大学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

[3] 金灿灿,屈智勇,王晓华.留守与流动儿童的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0

[4] 周皓.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与发展--基于“流动儿童发展状况跟踪调查”的数据分析[J].人口研究,2010

[5] 邱达明,曹东云,杨慧文.南昌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8

[6] 王瑞敏,邹泓.北京市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

[7] 王文忠,徐莎莎,刘正奎等.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

[8] 吕绍青,张守礼.城乡差别下的流动儿童教育[J].战略与管理,2000

[9] 邹泓,刘艳,李晓魏.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教育科学研究,2008

[10] 曾守锤.流动儿童的幸福感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8

第9篇:儿童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范文

[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心理健康与体质健康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留守儿童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发现留守儿童身体素质较差,心理存在大量问题。要解决留守儿童健康发展问题,需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体系,尤其在媒体宣传、政策措施、直管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等方面更要加大力度。

[关键词] 留守儿童;健康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A84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b)-128-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大批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市充当劳动大军,这种新型的人口转移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城市现代化注入了新鲜活力。然而,人口转移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如农民工进城后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把大量的儿童留在了农村,形成了所谓的留守儿童, 即父母一方或双方出外打工,却将孩子留在原籍的那些儿童。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共青团中央的统计显示,我国目前大约有2 300万留守儿童,占全国农村儿童的20%。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留守儿童的健康、教育与犯罪等诸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1]。

1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

儿童的健康状况至少包括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两个方面。与其他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明显偏多,究其原因,是与留守儿童生存的特殊背景密切相关。

1.1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与成年人相比,由于年龄偏小,对社会缺乏认识,自我调控能力差,因而,心理健康问题就成为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而且通常又比较隐蔽,难于发现,其影响极其深远。

留守儿童自幼就离开父母,儿童应有的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大多是在爷爷奶奶等老人的监护下成长,外出务工父母与孩子交流的时间间隔也参差不齐,父母一个星期、一个月、半年、一年甚至几年才回家一次,缺乏交流,严重影响到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2]。湖南省的一份调查报告更清楚地显示,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孩子没有去过父母的工作地或很少有亲子联系(表1)[3]。还有实证研究表明,留守儿童患有焦虑心理的约占27.4%,抑郁的占27.6%,有恐惧感的占24.5%,易怒的占22.7%。缺少了父母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再加上社会缺少应有的关注与帮助,留守儿童在心理上极易产生自卑感,精神空虚,寂寞无聊,以致学习上不去,学习上如果遇到困难常常感到无助,成绩较差,久而久之,信心受到极大挫伤,最后甚至自暴自弃。进而与父母产生情感隔膜,以致怨恨父母,逆反心理加强。更有甚者,对社会产生极大不满,最终演变为报复和犯罪行为,农村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占了相当的比例[4]。

1.2体质健康

儿童是21世纪的主人,肩负建设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繁荣的重任。儿童身体健康是重要保证,因此健康的身体要从儿童幼年开始抓起。由于没有父母在身旁照顾,大量留守儿童严重营养不足,患病率高,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江苏省东海县妇幼保健所和县疾病控制中心,对全县528名5岁以下留守儿童的体格发育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低体重患病率为4.0%、生长迟缓病率为5.1%,显著高于同地区非留守儿童(1.3%和2.2%);6~12个月龄组的贫血患病率高于其他年龄组。留守儿童总体营养水平低,体格发育情况也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这与抚养人家庭经济收入、抚养人的文化、年龄等因素有关。

表1湖南省留守儿童的基本数据[n(%)]

留守儿童家庭一般经济条件较差,没有足够能力为孩子提供足够的营养,而照顾孩子生活的大多是些老人,他们不懂得如何科学抚养,从而导致儿童饮食结构不合理,使得不少留守儿童出现营养不良,甚至影响身体正常发育。

2对策与措施

留守儿童是社会的特殊群体,有其特殊性,单单依靠某一部门是不行的,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培养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协作才能更好完成。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才是解决问题的良好途径。

2.1媒体宣传

对于留守儿童问题,人们往往忽视媒体的宣传作用,试问,在中国十几亿人口中到底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留守儿童?他们的健康状况到底如何?因此,笔者认为,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千千万万个家庭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需要动用全社会力量才能解决或缓解。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培养已涉及经济、政策、文化等诸多方面,因此,为使广大留守儿童获得更多更好的生活教育机会,媒体的宣传呼吁作用必不可少。大力加强宣传,增强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程度,进一步调动各部门、各群体单元(如共青团、妇联、工会、村委会、派出所等组织)对留守儿童教管的积极性,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确保相关制度的可执行性,敦促建立良好的社会监护体系,以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同时,媒体还可以为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树立健康的舆论导向,采用多种方式引导留守儿童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5]。

2.2政策措施

推动关注留守儿童政策措施的出台。进一步完善现行的人口管理体制,农民工在城里不再仅仅扮演“外乡人”的角色,而是应切实关注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兴办相应的学校,以缓解留守儿童与父母接触少的矛盾[6]。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城市高额的教育费用。对于那些滞留于农村的留守儿童,也应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政策,减免相应的学杂费,以缓解留守儿童家庭因经济困难而不能很好地接受教育的尴尬局面。

2.3直管教育机构

直管教育部门与学校,尤其是县、乡、村的相关教育机构在引导、监督留守儿童的思想变化、身体发育等方面要发挥其自身优势,因为他们更能真实地了解到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发展变化及其家庭情况,在处理问题时会更有针对性与时效性,能够做到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采取相应措施。

2.4家庭教育

家庭是离留守儿童最近的一个社会单元,因此,父母一定要及时转换观念,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采取多种途径,如电话、互联网、寒暑假期等尽可能和孩子加强联系与沟通,有条件的最好把孩子接到城市就学,确实没有条件的,也一定要确定孩子的监护人,并认真地落实孩子的监护权,使监护人切实履行监护的责任,才能对孩子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7]。

[参考文献]

[1]王勇鹏,彭科莲.对当前农村犯罪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调查与思考[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9(6):83-86.

[2]陈厥祥,蒋建军,陈三俊,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浙江省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现状调研[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21(1):13-16.

[3]共青团湖南省委.湖南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R].2006-19-20.

[4]李婷婷.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成因及对策研究[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2(6):72-75.

[5]王泽淮,李翠英.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对策分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4(1):14-17.

[6]郭三玲.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22(6):86-88.

[7]李雪英,高超.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3):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