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儿童美学教育范文

儿童美学教育全文(5篇)

儿童美学教育

第1篇:儿童美学教育范文

在信息交流如此发达的今天,各种各样的观念、潮流势不可挡地涌入大众的生活,对于思想远不成熟的孩子们来说,判断是非美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培养学前儿童健康的审美观便显得十分重要,体育在这一方面正有着先天的优势。学前体育首先需要帮助幼儿认识身体美的标准,学会欣赏运动中的技术美。自古以来体育所表现和歌颂的一直是健美的体格和蓬勃的生命力。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向孩子们介绍有关身体美的知识,通过图片、视频展示,现场比赛观摩,邀请运动员联欢等多种直观教学手段,让他们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端正审美观,从而自觉养成良好的形体姿态,展现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同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前儿童自然的天性,用鲜活的形象激发孩子们对体育的兴趣,从感性的角度去理解体育运动中融合了力量、智慧与美感的技术、技巧,以及运动员勇于挑战、积极进取的人格魅力。

二、进行审美实践

对于诸如乐器演奏、绘画、诗歌等诸多的艺术活动来说,参与者除了具有先天的才能外,往往还需要接受极为专业的训练。因此大多数普通人也许只能作为欣赏着来感叹这些艺术家的杰作,却罕有机会投入到这些活动中,体验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激情。体育在美的实践方面则相对这些活动能给予参与者更多的审美帮助。在学前教育中,体育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这个阶段的儿童正处于感性认知为主的阶段,大部分的知识是在亲身实践活动中获得。学前体育应以户外体育为主,通过教师的帮助让孩子们在大自然里尽情玩耍的过程中掌握走、跑、跳、投这些基本的运动技能。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体育运动塑造健美体魄的作用,有意识地从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等方面入手,帮助学前儿童养成良好的身体姿态,让他们能够更加自信和自如的实践身体美。学前儿童就像一张白纸,他们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加之此阶段孩子的身体柔韧性普遍好,轻盈不易受伤,对于一些运动技术的掌握有着先天的优势,并且这些运动经验往往是终身难忘的。体育活动能够为他们的兴趣开辟一片广阔天地,为其今后的运动休闲爱好打下坚实的基础,释放他们创造美的潜能。教师有必要尽量丰富体育活动的内容和项目,多设计和组织一些娱乐性强、具有鲜明时代感的课程,激发孩子们学习和参与的兴趣与持久性。比如乒乓球、游泳、幼儿体操等项目既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又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幼年时如果能掌握这些运动技术,在其成年之后就有更多机会运用这些技术发展自己的爱好。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意观察孩子们的个性特点,加强与他们的交流,了解他们的优势与劣势,最大限度地帮助其发展运动兴趣、运动技能,使其在运动中感受超越和成功的欣喜,感受自由发展的畅快与满足;培养其良好的休闲观,使体育真正成为他们一生中休闲娱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塑造完美人格

第2篇:儿童美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儿童文学;美学;课程教学

儿童文学作为当前教学的一项重要课程,其在小学教学中的占比和意义都是不容忽视的。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有更强的专业能力和扎实的知识基础,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掘儿童文学课程背后的意义。儿童文学课程背后的首要意义就是美育。学生通过对儿童文学课程的学习,感受故事中的单纯和天真烂漫,从而感受童真的意趣,懂得儿童文学中简单的道理,倾听美好的故事。我们正要以美育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切入口,带领学生感受充满泪花与笑声的儿童文学故事。〔1〕

一、儿童文学课程教学现状

儿童文学课程教学的本意是希望教师通过美育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文本学习,探究儿童文学的趣味性与文学性。学生在对作品阅读结束以后,能感受童年的纯真与乐趣,产生文学萌芽,培养文学兴趣。但当前儿童文学教学存在一个很大误区,就是教师只注重对儿童的知识传授和理论教学,为了应对考试而进行儿童文学的教学,忽视了儿童文学美育的本质。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的填充,而忽视了文学的趣味性,这也就导致了课堂的枯燥无味,学生也失去了对文学意趣探究的兴趣。〔2〕

二、从美育角度探索儿童文学教学的路径

一名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他们是学生学习上的老师,更是学生人生的导师。教师通过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传授学生文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培养文学兴趣,陶冶情操。高职高专的儿童文学课程应该以怎样的一种方式呈现给学生,笔者对具体教学路径进行探析,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理想。

(一)结合实际选择作品

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作品的选择。优秀的儿童文学读物有很多,但是我们如何挑选适合的作品进行课上讲授,这就要结合具体实际了。在课本的编写过程中,编写者要考虑整体的学生状况,因此选材较为宽泛,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我们在具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以学生兴趣、学生能力和当前的文学时代特点为标准,进行素材选择,以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兴趣。不论是儿歌、故事、童话还是剧本,它们都有不同的情感特点,牵动着我们的笑与泪。我们可以选择情感色彩强烈的文章进行教学,给学生以强烈的情感冲击,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美育的教学目的。〔3〕

(二)创新教学模式,师生共同参与

当前的课堂模式主要还是局限于老师讲、学生听的情况,我们可以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让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首先,我们可以进行师生角色的相互转换,让学生来做小老师,依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向大家进行解读。其次,我们还可以寓教于乐。比如:在进行儿歌学习的时候,通过边学边唱的方式体会儿歌的乐趣和本质特点。在进行故事性文本的学习时,我们可以邀请同学进行情感性的朗读,还可以邀请同学进行故事的表演。在当前小学生学习压力较小的情况下,这样的课堂互动方式不但具有很强的可实施性,同时也达到了美育的教学目的。这样的方式还可以增加课堂的互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4〕

(三)将理论教学与实例相结合

高职高专学生的学识相对有限,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把理论知识的讲解安排得合理恰当。以美育为主,精简理论知识,把理论知识与作品相结合。对于当前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接受能力是较为有限的。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就会使学生理解过于吃力,而将理论知识与作品相结合,在学生学习文本中慢慢进行理论知识的渗透,从而做到深入浅出,同时还能大大地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打好坚实的理论学习基础。〔5〕

(四)设有悬念,增强课堂趣味性

第3篇:儿童美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学前儿童;创新思维;实践创新

国内对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成果较多,但涉及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就少了许多。从近几年国内的论文及著述来看,虽然关于儿童艺术教育的学术性研究不少,但都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尤其是在具体教学中的方法和过程的实践性创新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前美术教育的理论创新,而且更有利于促进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实践创新发展。

一、社会环境对幼儿创新思维的影响

社会文化的传播方式有很多种形式,其中美术与音乐则是不需要语言就能够让人从音乐的旋律和美术的创造中体会其创作者的情感和社会体验。从美术方面而言,人们则可以通过前者的文字描述和线条、颜色、形状等方式来认识历史,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在人们传递历史的过程中,还会增加一些被神化的人物形象以及具有某些历史意义和教化意义的故事来教导幼儿,教会幼儿如何运用线条、形状等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感受。不难发现文字也是通过线条的方式体现在我们的眼前,美术不仅能体现美的事物的发展过程,还能体现文字的历史发展进程,它是我们传递、创新、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方式。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幼儿通过观察前人所书写的文字、人物形象、各种与生活相关的物品并进行联想,在教师的引导下,推断提供的图片文字表现的是什么物品或与现代文字的联系又是怎么样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当地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艺术作品给幼儿欣赏,这样可以让幼儿通过直接观察的方式获得对美的感受。例如,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可以用其民族服装上的图案、线条、形状以及颜色的对比来反映其自身特有的文化环境及其发展史,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还能向幼儿传播其民族特有的文化知识、文化背景、文化的传播方式以及现在的发展进程。让幼儿了解其历史过程能够有助于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向幼儿传播正向的、积极乐观的创新精神,这是每一位幼儿教师应当保有的工作态度和为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而奋斗终身的目标。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对幼儿创新思维的启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提升幼儿对美的事物的认识以及再创新。

各民族的风俗既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识又是在相互团结、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若展开此类教学活动,教师可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给幼儿展现某一民族的风俗习惯,使幼儿对其他民族风俗有基本的了解。例如,“傣族泼水节”这是傣族最盛大的节日(于每年的傣历六月举行)。可在园中开展“特别的祝福”活动,教师说明该节日的发展历程:“泼水节也称为“桑勘比迈”,节日当天穿着代表自身民族特色的服饰,手拿各种打水工具,无论男女老少皆可向对方表示自己的祝福。人们还要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教师再将节日时场景通过视频或图片的方式给幼儿观看,并运用语言引导的方式带领他们仔细观察,其民族的服装特色都有什么标志性的饰物或颜色等。让幼儿在认识当地民族风俗的同时对其服装也有一定的了解,教会幼儿懂得可从哪些角度去发现事物的不同,从而发掘自身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除此之外,民间艺术不但汇集了我国很多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和内涵,凝结了劳动人民对于生产生活的思想感情与审美趣味,更是丰富美术教育形式和内容的宝贵宝库。而在现当代社会,文化显现出多元化特征,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艺术在日益渗透到我们的幼儿园生活中。外来文化虽然带来了不同的文化认知,促进幼儿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和学习,但是也常因为幼儿园不顾外来文化的适宜性,对外来文化一味跟风,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部分幼儿园为了“赶时髦”或展现所谓的“国际特色”,片面重视外来文化的宣传,而忽视了幼儿对民间优秀文化和艺术的传承。汇集了我们国家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民间艺术,蕴含了不同的地区、民族和文化间的审美情结,传递了中华民族浓厚且真挚的思想情感,具有极强的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学龄前儿童思维情感处于发育期,教育者应从学前教育阶段注重对其民间文化的熏陶,使幼儿对民间文化有初步的了解与感受,进而可以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使其萌发出初步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彰显中华民族淳朴原生的审美理念,具有非常高的美学价值,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具备良好的审美意识。现在的教师和家长,很多人对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关注度和理解度不足,幼儿生活中接触欣赏民间传统艺术活动的渠道有限,应努力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艺术元素融合到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让幼儿潜移默化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2]。作为传承文化的载体之一,环境创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园的生活环节也是民间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即融入幼儿一日生活当中。让幼儿与这些喜闻乐见的环境产生交流,让特有的民俗文化、人文景观走进幼儿园。如清晨幼儿们入园的时候,我们可以播放一些有趣、欢快又好记的民间童谣,让幼儿每天伴随着愉悦、欢快的心情来到幼儿园;午睡前我们可以给幼儿讲述生动、有趣的民间故事或神话故事;课间操的时候,让幼儿在民乐的伴奏下进行律动等。让幼儿在幼儿园中,时时刻刻都处于民间文化的氛围里,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民间文化艺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让幼儿对民间文化艺术有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戏曲文化、饮食文化、神话传说、节日风俗、民俗工艺、社交礼仪等方面的内容都可以补充到创设具备民间文化的幼儿园环境中来。除此之外,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像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都是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环境创设选材来源。

二、教师自身要具有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对于一名幼儿教师而言,如果其没有存在这类的意识,那么幼儿的能力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创造性思维素质的修养,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在不同的年龄班要求可以有所改动。因为,各年龄段幼儿的思维发展都有所不同,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不相同。在年龄较小的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幼儿都是用简单线条和形状来表示自己的感受与认知。相较于小班的幼儿而言,中班和大班的幼儿在运用线条以及形状的能力要较为强一些,他们能够创造出较完整的画面以及情节出来,在教师的命题作画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幼儿自由表现所想象的事物,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大胆地无拘无束地刻画他们所见所闻,鼓励幼儿运用联想、夸张等多种方式表现物象,正是幼儿的大胆创想,才使得幼儿的绘画充满生命力与创造性。尽管他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还有所欠缺,并不完全,但是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也能改变他们的创造性能力。

三、创造一个适宜幼儿学习的环境,是幼儿实践操作的前提

学习是一种心理活动,幼儿的认知特点决定了其学习方式是在生活和活动中积累知识经验,所以创设适宜的情景,可以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蒙台梭利认为,幼儿具有“吸收性心智”,他们可以从创设的环境中吸收大量的信息。并善于运用感觉器官去了解认识新事物,不断积累和建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3]。所以在具有情节性的场景中幼儿可以自由发挥想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通过美术作品表现出来。一个优美且适宜学习的环境,有利于幼儿创造性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当然,要想创设适合幼儿的环境,就必须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熟悉幼儿的心理发展机制。

四、教师应充分调动幼儿的创造积极性,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幼儿进行美术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当给予过多的提示。教师只做引导不做指挥是较为正确的方式之一,教师的过度指示,只会将幼儿的思维固定化,这样他们就不会自己思考,而对教师产生依赖性,即依附于教师的思考和想法进行“复制”美术作品。对于幼儿自由创作的作品,教师在给予评价的同时也要多多鼓励他们创造属于自己内心真实感受的绘画作品。无论使用简单线条还是复杂线条,形状简单的,还是各种所谓“稀奇古怪”的形状,只要是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并且能够自由组织绘画语言,表现对美的感受和认识,那就是好的美术作品,就应该得到教师的赞赏,爱的鼓励也能激发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与此同时,美术也是儿童自我表达的一种语言,美术可以将幼儿自己的想象、愿望变成可见的作品表达给他人。有时儿童的任意“涂鸦”不仅表现他们的天性,还可以培育他们注意观察与认识周围事物。儿童的绘画也可以看作是他们想要表达的一种语言和方式。这种语言表现了儿童对外面世界的感知、理解、建构,以及他们内心的情绪情感波动[4]。尽管在运用绘画这种方式表达的过程中会存在着许多不符合逻辑的现象,但是这也代表了他们对世界的初步了解和认知,更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种需要。

五、活动材料是激发幼儿兴趣和想象力的有力保证

对于幼儿来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就连成人也是相同的情况。如果一个人对一样事物没有任何的兴趣,那么就不可能有动力去做好它。所以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给予的活动材料,如果没有能让幼儿提起一定的兴趣的话,那么这堂课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幼儿没有兴趣就不会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也不会发挥主观能动性,更不利于幼儿深入探索习惯的养成。他们的美术作品也不会有太多的新颖性和创造性。所以,材料的投放数目、种类要适度,而且投放的材料应该具有层次性,可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当幼儿的兴趣浓烈的时候,他们所创造出来的作品甚至会比一些成年人画得还更加有情感和画面感。除此之外,材料的多样性也能够促使幼儿自主探索不同的方法表现所思所想,并且在创作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新的东西并且大胆地表现出来。与此同时,幼儿的美术技能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美术技能的提高还能影响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当幼儿的美术技能提高后,在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他就能用所掌握的技能将自己所创新的东西描绘到作品中,这样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更加富有创造性。我们不应当只追求美术作品在“形”上与客观事物是否相似,而是应当遵循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和其身心发展特点。

六、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为创造性实践活动提供不竭源泉

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幼儿对生活中的最直接的接触体验是幼儿美术创作的源泉。所以说在幼儿的美术创作过程中,教师应当带领和引导孩子们去关注、认识和了解生活中的一切相关事物,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特别是在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幼儿的认知发展过程有所不同,从而导致他们对外界客观事物的认识也会有所差异,在美术创作中,对事物的创造性描绘也会不尽相同。教师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应适当地增加一些与外界事物相似或者相关的替代物。这样幼儿在作品的创造中就可以依据教师提供的“替代物”进行联想,幼儿在有了一定的认知后,就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对观察对象进行相对的创作与创新。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认知能力也会逐渐提高,教师在美术活动的时候就可以依据这一儿童特点,有针对性地提高幼儿的美术创新能力。

七、教师应教授幼儿艺术作品欣赏的简单方法和技能

欣赏材料的准备上,对小班、中班的幼儿主要提供一些他们能够理解的美术作品、自然景物、节日装饰、环境布置等,还可以欣赏周围环境里的自然景色或图片;大班幼儿认知能力不断提高,使得他们的欣赏范围也在逐渐扩大,欣赏的内容同时也在不断深刻化、复杂化。幼儿观察对象的增多有助于思考范围扩大、创新能力得以提升。欣赏方法、技能的教授,小班、中班幼儿可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力,在美术活动教学中加深幼儿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和了解,使其懂得运用视觉感知以及其他器官的综合运用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初步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观察的过程中学会从整体到局部,立体作品可仔细观察其构成材料的种类;大班幼儿可增加方法技能的难度,可教授其感悟欣赏和比较式欣赏。感悟欣赏主要从观看者自身的经验出发,充满想象力和激情地去欣赏美术作品。作品欣赏过程中,可任由思维驰骋不受限制。比较式欣赏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每件作品的特色。在这一方法的运用中要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每一件作品在比较时没有好坏之分,仅仅是他们的表现方式和风格上存在不同而已。在比较的过程中主要观察作品的形式,联系社会因素就可以从中找到作品的差异。能分辨各类艺术作品、掌握作品欣赏的基本方法技能,有助于幼儿发展其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八、结束语

在当代的教育体制下,科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我们的物质生活在不断丰富。然而,在情感与精神价值领域却出现了偏离,个人真正需要的价值体系却被忽视,而艺术教育则能够使当代的教育体系更加平衡,能培养出完整意义上的人,将人潜在的创造力完全释放出来[5]。有学者认为,幼儿美术活动不在于教会幼儿如何画画或如何制作一件手工作品,也不是为了培养一位艺术家,而是培养创造才能和高尚的情操。因此,作为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美术教育,在落实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我国的艺术教育,有利于促进我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尤其是美术教育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3.

[2]吴喜红.论幼儿民间美术教育的当代价值[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2.

[3]林琳,朱家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6.

[4]刘丽玲.回归自然的幼儿艺术教育[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6—7.

第4篇:儿童美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超领域;整合

美术活动以其生动逼真的形象、明快艳丽的色彩和灵活多变的造型深受儿童的喜爱,同时以较高的自由度满足了儿童尽情发挥表现的欲望。将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领域进行统整,其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性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整合观

整合,是以一种主导要素把各个分散的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它与统整、综合具有相似的意义,其核心内涵是指各种联系的建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并注重综合性。儿童美术教育是人才素质的基础教育。它以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并在儿童发展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美术活动通过发展儿童的视觉感官和触觉感官,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这是美术活动不可替代的优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性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我们可以从这句话中得出以下观点:领域与领域间的相互渗透,能使领域课程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这样才能实现全面的整体教育。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综合性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创新发展的新途径就是整合各领域的内容,将各学科与之渗透、配合和贯通,从而实现对人全面发展的教育作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其他领域的整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就是以素质教育思想为宗旨,注重儿童美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不仅要培养儿童的美术能力,还要使儿童具有尊重、关爱、友善、分享等良好的品质与健全的人格;其次是内容的综合观,它与美术同一纬度的其他艺术门类或更多学科领域以生态的方式相互交叉融合,彼此相通,互生互补;同时,在综合中以美术教育的方式切入,并兼及其他学科来具体实现。最后,它不是两者或多者的简单融合,也不是美术的人文取向与其他学科的二元相加,这种结合是全方位的,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课程编制等方面的根本改变。

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领域的统整的途径

美术从学科领域分类上来说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具有自身的教育特点和规律以及独特的教育功能和价值;但从幼儿园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和“启蒙性”要求上,从促进儿童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的角度上,以及从美术教育的综合性表现上,都表明了它与其他领域教育活动的相互渗透,形成了一种有机联系的育人体系;这是全面性、整体性的美术教育的有效手段。

(一)美术教育与音乐教育的统整

音乐教育与美术同属于艺术领域;美术是视觉艺术,而音乐是听觉艺术,两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音乐可以渲染情绪,通过优美的旋律去感染幼儿,使幼儿的思维随着乐曲而浮想联翩,调动其丰富的想象力去进行创作。音符、节奏、旋律的变化,都可以化作可视的线条图案来表达画面内容和情感,而让抽象的感受通过视觉呈现变得更易理解和掌握。如学前儿童美术活动《梦幻王国》,笔者就是先采取教师引导幼儿来欣赏音乐《梦幻曲》的导入方法,选择舒服的姿势来聆听美妙的乐曲,在情绪和氛围的渲染中,发散幼儿思维,使其进入无边的想象,从而为接下来绘画活动的开展提供创作素材。

(二)美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统整

美术与科学具有天然的联系。它作为学前儿童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手段,能让儿童学习表现事物的能力和表现事物的形式,让他们把握灵活的学习方法,并在其成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深奥的科学知识和抽象的乏味的概念,都可以用生动形象的图画和有趣的剪贴形式来增强趣味性和直观性,让幼儿在多感官的活动中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如数学中的几何图形在美术活动中运用颇多,“圆形添画”“方形的联想”“你见过的三角形”等美术活动都是借助数学的各种几何形状来引导幼儿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进行联想和想象,既符合学前儿童造型表现的特点,又在认知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激发了幼儿的联想力与表现力。再如利用图画、线条、剪贴等方式来记录种植区种子的生长变化,用符号记录天气的阴晴雨变化等,都是美术教育与科学教育整合的体现。

(三)美术教育与语言教育的统整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学前儿童处在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美术教育活动在促进思维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其语言的发展。在实践性较强的美术活动中,教师要经常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展开练习、创编故事;或是在鼓励幼儿大胆地用绘画“语言”表达所思所想时,要求幼儿能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想法,并与同伴之间进行分享评价;另外,在美术欣赏活动中还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表达感受和看法,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些正确的语言表达既可以激发幼儿的美术创作欲望,又可以在教师与幼儿之间搭建良好的沟通桥梁,碰撞出创作的火花,更好地促进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

(四)美术教育与健康教育的统整

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在任何领域的教育都应把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美术教育必须要与健康教育领域的内容相融合,发挥多种有价值的教育因素作用。例如,在美术课《我家的漱口杯》中,用各色美工纸让幼儿用线描绘出漱口杯、牙膏和牙刷,同时将其剪下来制作出杯口,做成可以插入牙刷和牙膏的漱口杯。在整个美术教育过程中要贯穿早晚刷牙的健康理念,让幼儿了解保护牙齿的知识,并通过美术作品的趣味来产生一个重复刷牙的动作,这样可以全方位地实现美术教育与健康领域的统整。又如,在手工活动废旧物品的制作中,可渗透环保教育;在自画像活动开展中,可以融入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等心理健康教育。

(五)美术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统整

幼儿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蕴涵着丰富的社会教育契机。它既能激发幼儿的爱国主义精神,又能培养幼儿的精神文明行为;并促进儿童了解社会,逐步建立正确的社会观。比如在大班美术活动《会说话的标志》中,通过看看、说说、做做让幼儿了解生活中标志的不同含义,丰富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也让幼儿创作出生活中所需的标志,从而整合了美术领域与社会领域。美术活动是学前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种教学手段。我们应当发挥美术的特殊功能,以主题为线索,打破分科教学,把美术活动与其他学科、领域相结合,寻找结合点,进行有机整合的多元教学,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发挥课程的整体效应。

参考文献:

[1]刘晓艳、谭思顺、肖云莉主编.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辽宁大学出版社,2013.11.

[2]杨景芝著.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02.

[3]陈卫和编.美术教育质的研究案例[M].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03.

[4]潘月娟、董莎莎主编.幼儿园教育评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08

.[5]李桂英、许晓春主编.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分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08.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第5篇:儿童美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审美能力

随着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的转变,美术教育已成为我国学前儿童教育的焦点内容之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肩负着对儿童的审美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其对培养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能力具有导向性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式的全面发展成为教师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这就要求从学前儿童的教育开始,开设儿童美术形式课程,让儿童在教师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强化审美意识,使儿童通过丰富的想象,发现世界、探索世界。

1学前儿童审美心理表现特点

儿童在审美过程中由于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不同而表现出来异于他人的独特审美意识。审美心理包括审美注意能力、审美感知能力以及审美想象能力,它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以及所受的外界的教育而逐步形成。学前儿童正是处于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阶段,之所以要在这个年龄段安排美术教育,是因为他们具有天生的感受美的能力。换言之,环境对于儿童的刺激越丰富,儿童的审美体验就越丰富,这是一个潜移默化陶冶情操的过程。学前儿童的心理与成年人不同,成年人可以欣赏到作品的内容与语言之美,更能体会到其深刻意义。而学前儿童的审美心理则较为简单,他们常常能创造出令成年人惊叹的形象。这个时期的儿童会喜欢色彩明亮轻快的美术作品,抽象派的大胆、夸张、极具想象力的美术作品更符合儿童天马行空的心理特点,因而更容易被儿童所接受。所以,在引导儿童欣赏美术作品时,需要更加强调情感上的交流,使其增强感性认识,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2当前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儿童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能力不同,教师也应当对不同的儿童以不同的方式引导。现阶段,开设美术课程的意义与重要性在学前教育中被忽略。首先,很多家长追求快速、成型的绘画作品,不愿意在美术课程中浪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从而强调儿童的“模仿力”,希望儿童“画得像”。笔者认为这种观念迎合了部分家长的应试教育思维,过分关注了美术技能,忽视了儿童的自由创造,忽略了儿童对美的直接感知和体验,从而忽略儿童审美能力的培养。其次,部分教师采取理性的教学方法,偏重于对审美认知的讲述。在美术教育中,过于强调美术作品中作者的意图,生硬的讲解美术作品中自身的理解感受,忽略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使大部分儿童在学前教育中就失去了对绘画的兴趣,难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失去了提升儿童审美感知能力的意义。

3提升学前儿童审美能力的美术教育基本形式

美术是一门灵活感性的学科,不单单需要理论知识,更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帮助儿童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学前美术的教育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美育知识,还要帮助儿童提高对文化艺术的理解与认识,培养儿童具有美的理念与思想。首先,笔者认为在学前美术的教学中,学校应明确美术对儿童的重要作用,为儿童美术课程教学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美术教育的扩展。学前美术教育一般分为欣赏、手工与绘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这三个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展,激发儿童对美术的兴趣,为儿童留有足够的想象与创作空间,这对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学校首先要创造良好的美术氛围才能为学前的美术课程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其次,教师应重视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教学。过去,部分教师仅仅在课程上传授了儿童的绘画技巧,忽视了培养儿童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美术欣赏贯穿整个美术教学。教师应将美术欣赏放在日常教学的重要位置,教学设计中采用情景还原的模式,帮助儿童理解美术作品的含义。美术欣赏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儿童在不断的体验和讨论中增强自身对美的新的感受。最后,教师应认真引导儿童参与审美体验。学前时期的儿童有记忆符号的能力,会根据自己看过的美术作品进行模仿和创新。这个时期的美术课程则要帮助儿童增强对自己作品的理解,赋予作品感情色彩,使儿童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想象产生更多的想法。儿童与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才是审美教育的最好方式。

4美术教育在培养学前儿童审美能力中的作用

美术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使儿童增强对生活的认识,提高美的感受,开阔视野,领悟美术的独特审美价值,使儿童获得审美体验。教育家董亮从理论角度提出:“通过美术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对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审美感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前儿童审美能力的培养,对儿童情感的陶冶、个性的发展甚至对其综合修养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美术教育让学前儿童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生活的美,对绘画产生兴趣,在美术的感知中获得对美内涵的理解。因而美术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儿童的审美感知能力,更要为儿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美术教师则肩负重任,在培养美育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导儿童如何生存,更要教他们学会审美的生存,培养审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勇.美术教育学[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2]屠美如.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