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儿童健康教育范文

儿童健康教育全文(5篇)

儿童健康教育

第1篇:儿童健康教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某社区的儿童家长282例。儿童年龄0~6岁,平均3.2岁;家长年龄22~51岁,平均36.5岁。文化程度:小学52例,初中98例,高中77例,大学55例。

1.2方法

1.2.1儿童保健的健康教育①针对不同人群,宣传健康教育。带儿童进行保健的家长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年龄层段、地域风俗、文化差异、性格特点都各不相同,尝试着以不同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恰当的宣传。对年纪稍大一些的家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相关知识;对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用事实以及耐心的心态说服交流;对身为少数民族的家长要顺从他们当地的习惯,积极引导他们相信保健的重要性。②分层次教育,针对性健康教育。由于儿童年龄有差异,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对于保健知识的侧重方面不同来教育。对1岁左右的婴儿,社区工作人员应耐心更正家长对婴儿肢体保健的错误动作;对2岁左右的幼儿,社区工作人员指导家长对幼儿的摄入食物的最佳搭配;对3岁以上的儿童,社区工作人员着重对儿童家长进行传染病的宣传教育。

1.2.2预防接种的健康教育①提高专业素质,传播健康知识。许多家长忙于工作,对儿童保健方面的知识不了解,担心孩子接种疫苗有不良反应,有时会拒绝接种。我们的专业讲解人员首先要与家长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以饱满的热情与他们进行交流,介绍接种疫苗的必要性、目的以及这样做对孩子健康作用的意义。同时给家长耐心地讲解疫苗接种的适应症和突发情况的治疗措施等。②采用多种形式,倡导健康教育。在开展预防接种的活动中,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吸引家长和孩子们。通过定期开展“乐趣大讲堂”的趣味活动,使家长与孩子进行亲密的交流,以快乐的方式引导他们知道预防接种的重要性;通过张贴宣传画报,定时更新,使他们获知最新的健康教育;通过开展专家讲座,使家长们了解预防接种的微观本质内容;采用新颖的信息化技术,与家长们进行微信、QQ、电子邮件的沟通,加强健康教育。

1.3观察指标

通过自制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儿童家长在健康教育前与健康教育后对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的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参与率的变化。

1.4统计方法

观察记录并比较健康教育前后所得到的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完成对数据的统计与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健康教育后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了解程度(90.43%)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68.79%),经χ2检验,χ2值为40.64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健康教育后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活动参与率(92.20%)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71.28%),经χ2检验,χ2值为41.34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儿童时期是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机体免疫力处于较低时期,感染疾病的几率非常大,是各种疾病侵袭的时期,在此阶段一定要加强对外来疾病的防御,儿童保健及预防接种显得尤为重要。儿童自身对危险因素的警惕性差,所以儿童家长在此阶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直接决定着儿童的生命安全和生活品质。

3.1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变化

通过健康教育,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健康教育后中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掌握程度比健康教育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是由于多样的健康教育形式能使儿童与家长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以亲切体贴的方式获得与家长的互动,建立坚不可摧的信任度,使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产生浓厚兴趣,更愿意主动学习相关保健知识,进而提高了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及预防接种知识的认知水平。

3.2儿童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活动参与率的变化

通过健康教育,儿童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的活动参与率有明显变化,健康教育后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健康教育活动参与率比健康教育前儿童家长的参与率高。主要是因为健康教育通过各种信息化技术和肢体语言的交流等,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儿童家长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加入到儿童预防接种的活动中,使得儿童身心都能健康的发展。

3.3政府与社会都应关注儿童保健及预防接种健康教育

第2篇:儿童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学龄前;住院患儿;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水平;健康教育需求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临床纳入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本院儿科收治98例学龄前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儿52例,女性患儿46例;年龄0~6岁,平均年龄(3.98±0.13)岁;患病类型:支气管肺炎29例、高热惊厥27例、上呼吸道感染26例、胃肠炎16例。全部患儿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问卷调查,年龄21~50岁,平均年龄(36.52±3.89)岁,男性家属48例、女性家属50例。

1.2方法

采用本院自拟调查问卷对患儿家属健康需求、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水平进行调查,主要包括两部分:(1)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水平,共包含20个条目,包括常见疾病护理、儿童健康行为,医学急救、科学育儿等知识;(2)患儿家属知识获取来源及相关需求,共包含7个条目。由病区护士长发放本病区调查问卷,并向患儿家属说明进行问卷调查的意义,耐心讲解问卷内容及填写方式,取得患儿家属的理解与支持。本病区共发放98份调查问卷,回收98份,其中3份未严格按要求进行填写,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94%。

1.3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男性家属、女性家属儿童健康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并对男性家属、女性家属健康教育需求进行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系统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分别采用χ2、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儿家属儿童健康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男性家属、女性家属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整体水平偏低,女性婴儿喂养方式、人工喂养首选食物、婴幼儿佝偻病预防、辅食添加时间、婴幼儿营养性贫血好发年龄段等知晓情况优于男性家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家属健康需求分析

男性家属与女性家属营养知识、疾病知识、健康行为、医学急救技能、科学育儿等方面健康教育需求无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学龄期儿童的健康发育十分重要,随着婴幼儿年龄不断增长,机体更需要丰富营养支持[3]。此外,辅食添加时间直接影响婴幼儿正常生长及发育,无论过早添加或过晚添加均对婴幼儿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除此之外,辅食添加过早会导致婴儿身长、体重低于正常水平,且对其味觉的形成造成不良影响。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水平也提出更高要求。本研究结果表明,男性家属、女性家属的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整体水平偏低,可能与患儿家属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关[4]。女性婴儿喂养方式、人工喂养首选食物、婴幼儿佝偻病预防、辅食添加时间、婴幼儿营养性贫血好发年龄段等知识知晓情况明显优于男性家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家属与女性家属对营养知识、疾病知识、健康行为、医学急救技能、科学育儿等方面健康教育需求无明显差异(P>0.05)。针对上述情况,各个医院应推行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对学龄前儿童相关健康教育知识进行整合,在院内建立多学科、多系统健康教育模式[5]。此外,通过多种不同途径加强对住院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包括医学急救技能培训、健康行为等方面内容,加深患儿家属对儿童健康保健相关知识的认识与了解,有利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保障其正常生长发育。定期开展主题讲座为其提供全面、综合的儿童健康保健知识,为住院患儿家属提供多样化健康教育内容[6]。综上所述,学龄期住院患儿家属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水平整体偏低,建议各医院通过成立多学科、多系统参与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教育模式,最大限度满足其健康需求,提高患儿家属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杨玲,边燕,夏英华,等.教学反馈法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属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上海护理,2017,17(1):31~34.

2程勇.住院患儿家属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水平及需求调查.双足与保健,2017,26(5):16;21.

第3篇:儿童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流动儿童;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一、流动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一)流动儿童的消极情绪较普遍

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其他儿童偏低,有较为普遍的消极情绪,如焦虑、抑郁、自卑较为严重,还常常体验到被歧视感、不平等感,甚至发生身份认同的危机。1.自卑感。因为城乡消费、语言、生活习惯、教育水平等差距加大,流动儿童可能会因各方面比不上城市儿童明显体验到自卑感,缺乏自信。一项调查表明:近四分之一的流动儿童认为自己在学校中什么都比别的同学差,超过半数的流动儿童认为自己表现平平,没有值得骄傲的地方。部分流动儿童有社交回避现象,既不愿或不敢主动跟同学交往,也害怕跟老师交流,对老师的批评特别敏感紧张。在课堂上则表现为安静沉默,不敢举手,更不敢大声发言。2.孤独感。新的城市、新的学校、新的同学、新的老师,对流动儿童来说,这种环境的巨大变化都将使之产生心理上的烦恼和压力,使之体验到较强的孤独感和较低的归属感。若加之因为生活习惯、语言的不同而出现同伴交往困难,尤其会加重流动儿童的孤独感,甚至出现焦虑和抑郁倾向,产生适应性心理障碍。3.被歧视感。流动儿童多是从落后地区进入到发达地区,其城乡差距常让他们体验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歧视感。其就读的学校常被称之为“打工子弟学校”,其设施设备、师资等教育资源相对落后。或进入到公办学校,被称之为“借读生”、“插班生”、“乡下人”。在公办学校读书期间,可能会遭受到来自城市同学的明显有意的排斥、孤立,或者是无意的疏远和冷淡。此外,流动儿童在流动过程中往往出现超龄入学、或者因为跨地跨校的不连贯学习生活而造成学习成绩较差,可能导致一些教师和城市学生家长对流动儿童有偏见。或者在社会生活中,其父母被称为“外来人口”,自身也体会到“农村的孩子比城里的孩子低人一等”的不平等感,甚至感受到自己是边缘人,产生身份认同危机,阻碍自身融入到城市社会。

(二)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较突出

流动儿童的年龄为6-14周岁之间,在心理上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外部环境的稳定与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其心理和行为的顺利发展。流动生活、新环境的适应往往让流动儿童很容易表现出一些问题行为,如退缩、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较差等。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紧张和敏感,不能形成较为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如不爱合作活动、对老师或家长的批评过分敏感、不善于与人交往,表现出性格内向、敏感,行为拘谨、相对孤僻。表现出较为突出的行为适应问题。

(三)流动儿童的学习问题较明显

1.学习动机缺乏。因受跨地跨校的不连贯学习生活的影响,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多处于中等偏下,加之父母教育指导能力的不足,家庭经济和地位难以获得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流动儿童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积极性均受到影响,表现出学习动机不足、学习积极性偏低,自信心不够。2.学习适应困难有研究发现,流动儿童中表现出学习适应困难的比例较城市儿童高。究其原因,可能是与学习环境不稳定、教育条件不足、教学方式方法不适应有关。城市学校里,教学进度较快,知识拓展面广,采用信息化手段,城市儿童配备智能化学习设备甚至参加各种学习班。通常流动儿童对新学校的学习生活不能适应,如出现偏科现象,英语学习很困难,学习效率低,厌学情绪比较明显,甚至逃学,沉湎于电子游戏,直接影响学习成绩。

二、构建流动儿童“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流动儿童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个人的一些性格特征、不良的家庭环境、粗暴的教育方式、频繁流动的现实、老师的偏见以及社会制度带来的歧视和排斥等因素都会引发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从系统观点来看,在流动儿童心理救助过程中,应加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工作机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的合作,共同开展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工作,促进流动儿童健康成长与城市融入。从宏观层面,需要改革基于户籍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制度,制定科学政策和完善流动儿童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从中观层面,需要改革和完善学校教育制度和义务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加强教育规划和财政保障,促进流动儿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从微观层面,需要构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三者协调的“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城市学校教师应实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心关爱流动儿童,帮助流动儿童适应并喜欢新的学校生活,同时开设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开展相关活动,培养流动儿童阳光心态和良好心理素质,并通过社区家庭教育培训,指导流动儿童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进一步提高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性。

(一)学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城市学校是开展流动儿童心理救助工作的主阵地,重点任务是为流动儿童营造无歧视与偏见的育人环境,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开设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各类型心理健康实践活动,提供针对性的个体心理辅导等。1.学校管理者的工作要为流动儿童营造一个包容、和谐、无歧视与偏见的育人环境。城市学校要认真贯彻国家和各级政府有关流动儿童就学的相关政策,推动教育的公平性改革,并制定相应制度,杜绝歧视学生行为。2.班主任的工作打造一个温暖、宽松的班集体,帮助流动儿童减少转学带来的不适应。肯定他们的优点,给以正面的评价,创设平台展示他们的特长,给以合适的岗位,让其参与班级的管理,从而使其融入新集体。同时要创设各种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有点滴的成功体验,培养他们的自信。此外,还可组织一些有关友情结对、感恩父母与老师、成长路上等“关爱学生”的主题班会,激发每个学生的关爱意识,给予流动儿童爱的滋润,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减少其孤独感。3.科任教师的工作每一位教师都要实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对流动儿童行为、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学习,消除对流动儿童的偏见,给予流动儿童人文关怀,真诚关心孩子们的成长。从优势视角看到孩子们的优点,多鼓励表扬,少指责批评。帮助流动儿童克服学习畏难情绪,给予弱势学科辅导。同时教育班级同学互帮互助互爱,在学习上结成对子,让流动儿童适应并喜欢新的学习生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参加“爱心妈妈”、“爱心屋”等关爱帮扶活动。4.心理老师的工作第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在了解流动儿童心理发展状况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开展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和干预工作。可以利用心理健康课、每周的班队会课,对学生进行自理、自护、自尊、自律、自强、健康、学习、亲情、交友等广泛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以班级或小组参与和体验的形式,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自我心理教育能力。第二,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工作。加强心理辅导软硬件设施建设,如心理咨询室、沙盘室、宣泄室、心理测评软件。定期与流动儿童沟通交流,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学习、人际、自我成长等个体心理辅导,帮助流动儿童拥有积极阳光心态,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二)家长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父母是人生最重要的老师。孩子的习惯、求知、为人、处事等的培养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引导。但研究发现,大多数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功能存在问题。1.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流动儿童的父母多为生计奔波,甚至居无定所,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品德以及心理发展。有的父母则是因为文化层次较低,没有科学的教育理念,更无合适的教育方法。一方面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与家长无关,家长不必参与教育;一方面认为照顾孩子生活即可,其他不重要。流动儿童父母家庭教育意识淡薄,常错过孩子教育的关键期,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2.家长榜样示范缺乏。流动儿童父母在城市打工,常面临巨大的经济与生存压力。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和取得的成绩,反而容易将自身不良情绪、不良思想和习惯转嫁或传递给孩子,无形中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3.学习环境欠佳。大多数流动儿童家庭学习环境较差,也没有跟城市孩子一样的学习辅助设备。同时,大多数流动儿童课余时间要承担较多的家务,没有充足的学习时间,甚至睡眠不足,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学习。4.忽视孩子心理健康。流动儿童的父母多采用专制式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较少给予孩子情感温暖和理解;家庭成员之间较少沟通、交流,亲子关系疏离;加上经济不稳定,家庭心理氛围压抑、紧张,使得流动儿童有较强烈的自卑、孤独心理,较少安全感和幸福感,孩子的心灵变得脆弱敏感易受挫折。基于以上分析,家长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可参加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讲座与培训、家庭教育经验分享、亲子主题活动,也可寻求专业人士、相关社会组织的专业指导。

(三)社区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4篇:儿童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社区;健康教育;儿童;保健;应用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社会经济的提升,人们对于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更加深入,尤其是儿童健康。在医疗保健事业中,儿童保健是重要的内容,通过儿童保健,可给予儿童更具有计划性、科学性的综合服务,同时,也是提高儿童免疫及抵抗力,降低疾病传播率的关键。在儿童保健工作中,社区服务中心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对提高家属对于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常规护理与社区健康教育对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社区服务中心的68名年龄为2~42个月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4名。研究组男19名,女15名;年龄14~30个月,平均年龄(22.17±3.19)个月。常规组男18名,女16名;年龄15~29个月,平均年龄(22.14±3.52)岁。两组儿童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主要工作内容依据社区服务中心常规儿童保健工作模式进行,如电话通知、粘贴公告等方式告知家属定期带儿童到社区服务中心接受保健。指导儿童家属合理为其补充营养,每天进行适宜活动,宣传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发放健康成长手册。研究组采取社区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如下。

1.2.1成立社区健康教育小组选择社区服务中心的医务工作者成立健康教育小组,小组成员均通过一致培训及考核,明确各小组成员的健康教育工作。小组负责人为社区护士长,负责组织每次健康教育,同时,评价和分析工作效果,选择其中2名妇幼护士实施上门随访教育,1名儿保医师负责幼儿健康督导与教育,同时,邀请儿童专家义诊,定期展开健康知识讲座。

1.2.2健康教育方式及内容针对不同阶段的儿童所展开的健康教育工作存在差异,具体情况包括①新生儿(<3个月)。新生儿保健方式主要是信息传播,由专职护士实施入户家庭健康教育,访视新生儿各种情况,如睡眠、排便、喂养、大小便、预防接种等,同时,实施全面检查,尤其重视黄疸、脐部情况,并询问母亲心理及生理康复状况。全面评估新生儿发育状况,将月增长体质量<0.5kg的新生儿列为高危情况,并转入儿童保健科进行管理,重点指导喂养、休息等[1]。②婴儿(3~12个月)。婴儿保健方式主要为示范健康教育,教育形式为家属课堂教育或面授,幼儿为生长发育的最快阶段,对于营养和热量的需求很高,但由于婴幼儿的消化功能发育并不完善,极易发生喂养问题和营养失衡。因此,对于婴幼儿的健康教育,主要以营养为主,每年至少实施4次的营养随访,指导家属正确添加辅食,避免喂养不当发生多种营养性疾病[2]。③幼儿(1~3岁)。幼儿阶段,神经发育较快,此阶段应注意培养动作、语言等能力,以互动式游戏教育实施运动、感知、语言等训练。间隔6个月评估一次幼儿的发育状况,了解发育情况,可举办幼儿讲座实施教育,创建有效地信息交流平台。④学龄前儿童(6~7岁)。学龄前的儿童体格发育基本趋于平稳,同时,与社会的接触也有所增加,因而,此阶段健康教育重点内容为疾病及意外伤害的预防,指导儿童正确进行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指导家属学会配置消毒剂,正确使用红外线进行消毒等[3]。

1.2.3评价效果小组负责人收集每次实施健康教育工作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讨论寻找保健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及时评估与分析影响儿童保健工作中存在问题,不断优化儿童保健工作,提升社区健康教育质量[4]。

1.3观察指标

①家属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社区服务中心依据儿童保健知识情况制定家属问卷表,问卷表内容主要包括生长发育、体质健康、危险因素识别、意外伤害预防、疾病控制、人与环境和谐等,各项内容均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家属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越好。②保健知识覆盖情况:包括完全覆盖(家长完全掌握保健知识)、覆盖(家长基本掌握健康知识)及未覆盖(家长保健知识掌握度较差)。总覆盖率=(完全覆盖+覆盖)/总例数×100%。③家属满意度:社区服务中心以健康教育原则及内容为依据共同商讨制定满意度问卷表,满分为100分,健康教育结束后为家属进行发放,本研究问卷表发放及回收均为68份(100.0%),评分>85分为非常满意,65~84分为一般满意,<64分为不满意。满意度=一般满意率+非常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c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家属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研究组生长发育、体质健康、危险因素识别、意外伤害预防、疾病控制、人与环境和谐等健康知识知晓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保健知识覆盖情况比较

研究组保健知识覆盖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两组家属满意度比较研究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近年来,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全国范围内医疗条件均有所提升,人们对于医疗保健的意识同样有所提高,自主保健意识不断提高。在所有保健工作中,儿童保健具有重要意义,备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目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儿童保健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儿童保健涉及儿童生长发育中的卫生、心理、疾病等各方面内容,影响保健质量的因素较多。但是,就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童保健工作现状来看,多地区儿童保健工作尚无科学体系,家属及儿童参与度还需进一步提高。因而,为保证儿童保健工作的高质量展开,需实施有效的社区健康教育,从而提升家属与儿童的配合度,保证儿童良好的生长发育[5]。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生长发育、体质健康、危险因素识别、意外伤害预防、疾病控制、人与环境和谐等健康知识知晓评分均高于常规组,研究组儿童保健知识覆盖率高于常规组,研究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与常规护理相比,社区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教育活动,其教育对象主要为儿童家属。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家属缺乏重视度与认知度是导致儿童保健工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社区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为促进儿童家属树立保健意识,为儿童家属介绍社区健康教育的福利性、社会属性、公益性,同时,介绍所涉及的内容及领域,强调儿童保健在生长发育、家庭生活与社会发展方面的深远价值,提高家属的重视度和认知度,从而积极配合社区健康教育的各项活动[6]。社区健康教育的核心工作为个性化保健指导,即针对不同年龄的儿童实施健康教育,同时,结合社区及附近的相关活动对健康教育形式与内容进行调整,分析儿童特点后实施科学性、针对性的儿童保健工作[7]。最后,为保证健康教育的效果,还应不断总结与分析,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可对家属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社区服务者可通过多途径展开宣传,促使家属随时关注儿童保健动向,高度重视儿童的生长发育,将更多保健知识良好应用于日常生活,保证社区健康教育的质量[8-9]。综上所述,对儿童应用社区健康教育,可提高家属健康知识知晓率及保健知识覆盖率,对儿童保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刘文进.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9,11(23):75,174.

[2]徐冰.社区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6):80-81.

[3]吴永红.社区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5):5035-5036.

[4]曹成秀.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应用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9):197-198.

[5]庆豫淑,肖静.健康教育宣导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7,29(20):85-86,90.

[6]张俊玲.探究儿童保健与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0):202,208.

[7]董静.微信互动式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0):87-89.

[8]胡琳.综合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4):895-896.

第5篇:儿童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一、生态系统理论简介

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systemstheor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朗分布伦纳(Bronfenbrenner)提出的发展心理学范畴的个体发展模型,强调个体发展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之中,个体发展受到自身与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布朗分布伦纳认为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影响着人的发展,并强调自然环境是人类发展的主要影响源。发展中的个体处于直接环境(如家庭)和间接环境(如社会文化环境)等几个相互嵌套的环境系统之中。根据其对个体影响程度,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每一系统与其他系统交互作用,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变化发展都会波及其他系统,进而影响个体发展的许多重要方面。微观系统(microsystem)是环境层次的最里层,是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这个系统随儿童年龄的成长而逐渐变化,由最初的家庭扩展到社区、学校等,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最直接、最明显。中间系统(mesosystem)指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如果各微观系统之间能形成较强的积极联系,中间系统的发展也能实现最优化。外层系统(exosystem)指儿童未直接参与其中却能对其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如父母工作环境。宏观系统(mascrosystem)指儿童生存发展所处环境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如社会文化价值观、法律法规。

二、培智学校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一)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在我国,儿童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但在特殊教育领域,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仍处于摸索阶段。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其智力和适应性行为的特殊性,对其心理健康的描述并没有统一标准。从心理健康的定义来看,心理健康更侧重个体社会适应性和稳定的情绪状态,并未对智力有相应要求[2]。因此可以推断智力障碍儿童并非心理不健康的儿童。但已有的研究表明,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普通儿童相比存在差距,个别领域表现偏低。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情绪、人际适应、人格、行为等方面。一项由父母和老师进行评分的研究显示大约三分之一的轻度智力落后儿童和一半的程度较重的智力落后儿童表现出比较明显的情绪困扰症状,且这些问题是普遍存在的。Emerson和Hodapp等人在2003年的研究表明智力落后群体内表现出情绪和行为困扰的比例高出普通人群4倍[3]。张福娟(2004)[4]和江琴娣(2005)[5]的研究都表明智力障碍儿童存在对学习焦虑、对人焦虑等情绪问题。而且,智力障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也较高[6],有研究显示,智力障碍儿童良好行为的形成率较差,且普遍存在孤独、自卑、胆怯等心理问题[7]。在学业上,由于智力缺陷,智障儿童学习失败经历较多,对学习存有逃避心态,且学习兴趣不足,动机缺乏,可能患有学习焦虑。人际关系方面,由于受到过多照料,日常生活缺乏独立性,缺乏与人交往的社会技能,无法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智力障碍儿童人格品质的研究也显示,与视障、听障和普通儿童相比,发展程度最差[8],表现较差的人格特质有坚韧性、固执性和生活习惯[9]。通过以上研究得出,智力障碍儿童存在或轻或重且表现不一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几方面:家庭、学校、社会、个人。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涉及到儿童成长发展的各个生态系统。家庭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发展有重要影响,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心理健康水平对儿童影响较大。智力障碍儿童父母的过度保护不利于其独立性的发展,儿童易产生依赖心理,严厉管教易使智障儿童产生恐惧倾向,在人际交往中过于敏感,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父母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智障儿童健康成长的安定因素,且对子女的行为问题有较好的预测力[10]。学校是除家庭之外对智力障碍儿童成长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又一微观系统,其中,同伴关系和教育安置对儿童心理健康有较大影响。研究表明随班就读的智力障碍儿童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11]。社会文化环境及教育政策、法律法规是对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的宏观生态系统。而儿童个人方面的影响因素如年龄、智力、性别都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三、生态系统理论与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性

首先,开放式的教育环境更加符合智力障碍儿童认知水平特点。低于常人的认知水平决定了该类儿童很难通过说教,甚至书本上的知识理解什么是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生态系统理论所提倡的动态、开放的环境为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及行为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遵循“疏导”而非“抑制”原则利于智力障碍儿童习得一般的维护心理健康的技能和技巧。例如,对于一名有情绪障碍的学生,在暴发情绪问题时,让其在操场自由奔跑释放积压比封闭式、单独的教室更能使其心情平复。这也启示我们,对于智力障碍儿童而言,生成式的、互动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普遍优于依靠传统模式的以说教为主的教育方式。生态系统理论支持下的开放、互动的教育方式规避了智力障碍儿童认知事物浅薄的弊端,侧重儿童自身与环境的互动,使其在行动与互动中逐步掌握化解心理问题的技巧。其次,多层次的生态系统能刺激和丰富智力障碍儿童多种感官,使其内心丰盈。心理健康之人,必然是内心有着丰富情感及包容心的。儿童在与外部环境的逐步探索过程中,明了是非,习得善恶。若切断儿童与外界的联系,哪怕以爱为名刻意窄化儿童与外界的通道,仅是将其置于成人搭建的象牙塔中,必然造就内心贫乏、不识是非善恶之人。生态环境本身是真实的,与环境的互动能使儿童获得最真实的情绪体验。例如,通过在社区、福利院、敬老院等的活动,教会孩子“爱”的理念:爱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父母和老师,更包括同伴和长辈,不认识的陌生人,甚至花草树木,飞鸟走兽;爱的方式也不仅仅包括听话、顺从,更在于通过创造性的举动完成任务,获得发展。生态系统理论倡导的微观、中观、宏观系统正是以直接和间接的方式拓展儿童的体验渠道,使智力障碍儿童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丰富且深刻的情绪情感。最后,生态系统理论为培智学校开展多种活动性课程提供理论依据。在培智学校中,各种活动性课程的数量相当可观,占比也不容小觑。活动性课程是符合智力障碍学生认知特点的,培养其技能技巧、开发心智的主要方式,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多元丰富的活动中,学生获得真切的心理体验,在家长及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逐渐认识并理解自身在与环境互动中所体验到的深刻的各种情绪体验,并在持续不间断的活动中内化升华为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健全心理。生态系统理论启示培智学校的活动性课程要沟通家庭、社区和社会,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构建完整且功能齐全的系统模式。

四、生态系统理论对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忽视环境因素,一昧从儿童自身缺陷寻找原因,强调思想开导,灌输积极向上的想法。这一做法因不贴合智力障碍儿童实际,收效甚微。对智力障碍儿童心理问题的认识,不能单从儿童本身的身心特征去寻找突破口,还应该从儿童行为与环境关系的角度思考。因此,本文试图从环境的角度考虑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以生态系统理论为依据,构建微观的家庭支持,中间系统的社区、地缘支持,宏观的政策支持、社会舆论支持的家庭-社会支持体系,从中获得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构建以家庭、学校为主的微观系统。家庭、学校是儿童从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过程中最先接触到的环境,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最直接也最久远。儿童和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感受到的比实际存在的更重要”,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体验到的环境”。影响儿童生长的环境不仅包括家长提供的实体环境,还包括在环境中儿童对环境特征的主观感受。特殊儿童与父母、手足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能影响到儿童性格、品质的发展。在多数特殊儿童家庭中,由于自身的缺陷,特殊儿童在与家人交往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即使面对比自己年龄小的手足,也要扮演“服从者”的角色,这不利于儿童主动性的发展,甚至导致儿童自卑、懦弱性格的形成,不利于健全心理的成长。一个人与环境互动,和其他人发生关联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智力障碍儿童虽然由于智力和适应性行为的缺陷,不能正常习得人际交往技巧,但同样具有与人交往的渴求与能力,大多数智力障碍儿童甚至拥有一套自己的社交模式。家长在儿童人际交往过程中应承担指导和鼓励的责任,而非代替或过度保护。同时,在家庭关系中,父母影响孩子,孩子也影响着父母。作为智力障碍儿童的父母在处理与孩子关系时,要以积极的心态主导双方关系,给孩子以积极乐观的暗示和引导,避免受孩子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的影响。因此,在智力障碍儿童家庭中,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家庭成员要创造以智力障碍儿童为主的社交空间和自由,引导儿童发展积极健全的性格品质,同时给儿童健康向上的反馈,避免对儿童心理发展造成消极影响。培智学校没有针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课程。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多是贯穿于学科教学中,以说教为主,活动类课程以生活技能技巧的教育为主,不涉及心理健康教育。从环境角度入手,培智学校应为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创造合适的“心理环境”,遵循“实在是有影响的”原则,全方面考虑与个体有关的所有心理上的环境因素,包括教室环境、课堂氛围、校园文化等,使儿童能在包容、愉悦的环境中发挥天性,自由生长。其中,教师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协调环境与儿童心理的不和谐因素,站在儿童角度思考不同的环境因素在不同的时刻可能对儿童产生的影响。教师应是学校教育与儿童心理的沟通者,是校园文化的显性传播者和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引导者。

(二)构建沟通家庭、社区、学校的中间系统。智力障碍儿童生长发展的各微观系统(家庭、社区和学校)的有效配合能使中间系统发挥最大效用。生态系统的各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关键部分的改变就能影响或连带改变其他系统,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家庭教育应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社区教育也应为家庭教育服务。因此,可以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中间系统。首先,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中,应注重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建构,家长和教师之间形成重视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共识,在教育工作中步调一致且有所偏重。教师可以是家长家庭教育的指导者与帮助者,为家长提供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指导与策略;同时,家长可以将儿童近期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在学校教育中进行系统教育。儿童的缺陷和障碍不是一成不变的,环境也具多变性和可变性,家长和教师要时刻保持对儿童心理状况发展的敏感性,避免儿童形成心理问题。社区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通过创新新的学习环境使智力障碍儿童去体验、感受不同的生活、学习情境,促进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质的发展。社区教育重在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社区活动,配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儿童生活和学习的第三活动场所。在儿童离开学校,家长忙于工作而疏于管教时,社区可以集合周围学校可利用的人力资源,结合本社区文化资源,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情境教育,培养儿童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具体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它更像是一种体验式教育,需要儿童发挥主动性,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进行主观体验,以形成和丰富自己的心理品质。结合智力障碍儿童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中间系统,是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取得进步的有力保证。

(三)形成以社会支持为主的宏观系统。宏观系统包括社会资源、社会文化、社会价值观等。社会支持的质量和程度是调节心理压力、维护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宏观系统的社会支持对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是一种间接的支持系统,它通过为特殊儿童的家庭成员提供各种教育、心理支持,以及为智力障碍儿童生活和学习创造发展空间来达到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首先,从特殊儿童的家庭-社会支持的生态观视角出发,家庭作为儿童成长的重要生态环境,不仅父母提供的物质生活对儿童有实质影响,家庭成员的心理功能及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国内有研究显示特殊儿童的家庭照顾者比健康儿童父母的心理功能明显要差。相比于普通儿童家庭,特殊儿童家庭的成员更容易产生源于儿童教养和生活的心理压力。长期得不到养育特殊儿童专业知识的帮助以及心理压力无处排解,既影响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又无法营造适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最终导致特殊儿童产生心理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利用相关社会资源,提供社会支持加以解决。首先,有关学校和机构可以为智力障碍儿童家庭提供特殊教育相关服务,如心理服务、娱乐休闲服务、咨询服务等。服务的目的在于提供养育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技巧,减轻特殊儿童家庭抚养压力,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轻松自由的空间。其次,特殊儿童家长之间可以组成互助团体,分享养育技巧和互诉心理压力,增强智力障碍儿童家庭被社会接纳的关怀感。最后,政府机构可以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为特殊儿童家庭提供的“喘息服务”,表达人文关怀,使特殊儿童家庭父母拥有休息的机会,获得心理支持。除去为特殊儿童家庭提供相关服务,社会支持也体现在营造悦纳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的良好氛围。社会普遍的文化价值观和主流思想虽不能一朝一日形成,但却可以通过政策等加以引导和保障,通过社会舆论推动社会对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的理解和支持。特殊教育政策从根本上决定特殊儿童及其家庭可享受的支持与服务,也引导社会各界对特殊儿童的态度与包容度。我国特殊教育相关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还需要落实到位。社会舆论对智力障碍儿童及其家庭的态度和认知是儿童能否融入主流社会的重要因素。若社会对智力障碍儿童持排斥甚至敌视的态度,则其整个家庭会承受莫大的精神压力,最终导致父母和儿童产生心理问题,难以走出残疾带给整个家庭的阴影。因此,可以利用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着眼于推动社会文明建设,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和价值观,形成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正确认识[12]。生态系统理论强调儿童发展的生态系统是“儿童生物学属性的气质和性情”与造就儿童发展的诸多环境因素的结合体,即儿童自身因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主张将儿童发展的一切与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为此,结合生态系统理论,可为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创造沟通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的各级生态系统。从环境因素的角度出发,寻求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契合点,也为家长、教师开展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案。

参考文献:

[1]徐胜,张文京.特殊教育生态观[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