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小学特色文化范文

小学特色文化全文(5篇)

小学特色文化

第1篇:小学特色文化范文

通过前期的工作,建设学校的项目设计有了的明显的理念提升,各校的特色建构初见成效。具体表现出以下特点:

1.完善顶层设计,规划发展注重整体性

通过培训引导和示范引领,项目学校进一步加强了顶层设计的意识。从办学理念方面,对学校精神文化各要素重新审视和完善,对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的进行梳理和新的建构,避免了文化建设主题模糊,特色不明的现象。通过顶层设计,特色文化建设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发展动力,体现了办学思路的逐步清晰完整。

2.充分挖掘整理,建构特色凸显区域性

区域资源是学校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托,充分发掘学校所在社区的教育资源,是使学校文化与区域文化相融相生,不断获取社会资源支持,以利于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府西街小学的“诗意民居”、瓜埠中心小学的“古镇游学”、东坝中心小学的“创意民俗”等主题,将特色文化和特色课程建设建基于区域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的独特资源,为特色的生成创造了很好的基础。

3.关注办学传承,生成特色注重延续性

我们要求学校要避免为了打造新特色而放弃办学历史中已经形成的具有一定影响的项目,要注重在传承中发展特色。古平岗小学的“悦动童谣”、孝陵卫中心小学的“悦心儿童剧院”,就是在学校十多年特色活动基础上的课程化改造。

4.融入现念,发展特色体现创新性

不少项目学校借鉴当前国内外课程发展的先进理念,如SETM的理念、学习社区的理念,创新学校的课程实施方式,使得学校的课程建构更加贴近儿童学习研究的前沿。小行小学“地铁研究院”、秣陵中心小学“故事农场”等概念的提出,就体现了与新理念的融合。

5.提倡综合课程,学习方式体现活动化

我们强调学校的校本课程发展要有别于国家课程的形态,大力倡导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突出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综合性特色课程,为学生创造边动手、边认知,边体验、边探究的学习机会,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体现课程的活动化。在申报评审中,我们已经发现,绝大多数学校已经摒弃那种领域单一的特色课程规划,适合不同学生学习需求的综合性、统整性课程已经更多出现。

6.重视基地建设,物化环境突出资源性

在物化建设中,每所学校不仅着力建设品位高雅、独具匠心的学校环境文化,更将学校环境资源作为课程实施的支撑保障,注重将物化环境建设与课程特色结合起来,建设校内的课程基地。通过这一轮的建设,市教育局预期将完成10个左右的校内课程学习基地建设,并将实现基地的辐射功能。纵观18所市级、6所省级特色文化建设学校的工作实践,虽然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仍有一些亟待厘清的认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总体而言,表现在:一是,一些学校在文化建设顶层设计中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对整体建构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理念系统、实践系统和保障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着简单化的现象,将一事一物一课程理解为特色文化建设的全部,忽略了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二是,在学校的教育愿景、办学理念的梳理上,概念较多,内涵宽泛,缺乏个性;三是,特色课程不能支持学校文化在育人上的特色追求,对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这一关键问题,把握不够到位,存在着“特色文化是一个框,什么都往里装”的问题;四是,某种意义上,学校文化是校长办学理念的折射,但从校长心目中的学校文化走向全校师生文化追求的过程中,仍有一个解读、理解、认同的过程,学校在特色文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加强自上而下的沟通、宣导,也要关注自下而上的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发挥教师、学生、家长、校外专家和社区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得文化成为共同的信念。

二、进一步加强区域推进工作的思考

在省厅工作部署的指导下,我市将把特色文化建设工作,作为推动全市小学教育内涵发展的战略举措,不断将这一项工作推向深入。

1.凝聚共识,倡导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三个坚持”

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核心就是要促进每一所学校的发展,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在敏锐地认识到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之后,行政支持、高位引领、扎实推进是职责所在。今后,市教育局将通过有力的引导督评,提升区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对特色文化建设的认识,使得每一个区都将“区域推进特色文化建设”作为促进每一所学校内涵发展、实现区域内小学优质均衡的重要抓手。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把握“三个坚持”的原则。一是要坚持“区域推进,整体发展”。区域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是从整体上规划、行政上支持、理念上更新、措施上跟进,是为了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所有的学校寻求物化中的人文追求与办学实质的精神凝炼,以每一所学校良性的发展整体推进“教育名城”建设的宏伟蓝图。二是要坚持“各美其美,美美相容”。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是要每所学校成为“每一个”,而且是“独特的一个”,学校的发展应当是差异均衡发展,避免同质化,以期实现各美其美,美美相容。三是要坚持“内涵丰厚,深入细节”。优质学校建设是一个优质化的过程,是通过改革过程中的“增量”与“进步”实现对学校自身的不断超越,并非是一个静态理想目标的追求。学校特色文化的重构、教师的能量提升、学生的学力提高、管理的科学规范等都折射出一个学校丰厚的内涵,区域推进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不只是建立学校的理念系统、形象系统或者打造一个品牌,还应深入至学校的每一个细枝末稍。

2.梯次发展,抓好特色文化学校建设的“三个层面”

因为学校发展的阶段不同,我们要认识到在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方面所存在的阶段性。既要充分发挥先行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又要使先行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锻造特色,打造品牌;既要着力与改造与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又不可忽视基础薄弱学校的内生力量;既要关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强弱两头,又要使得有一定基础的学校加快发展,尽快成为优质的特色学校。首先,在本市具有一定影响的文化名校、特色名校,这一类的学校,已经成为特色文化建设工程中的“先行学校”,成为“1+1”策略中的领头羊。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有关专家及学校领导、教师,对这些学校的特色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研究,提炼有效的特色发展范式,使得他们由特色品牌到学习样板,更好地凸显示范作用。同时,要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对这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促进他们不断发展。其次,要实施对已经形成一定办学特色学校的提升工程。要帮助他们不断理清思路,加快特色发展,孕育新的特色文化名校和特色办学品牌。市教育局在今年底,实施了特色文化示范学校培育对象的评审,将这些学校作为工作目标,已经通过评审认定了一批,将对他们采取经费和政策的支持,孵化这些“准特色文化名校”。第三,加强对基础薄弱学校或新兴学校的特色建设引领。这一批学校,以省首批认定和市跟进认定的20余所为代表,市教育局将与区教育局一起,进一步细化特色建设的工作举措,通过强化管理、结对发展、专家指导、目标督评等有力手段,切实提升他们的建设实效。

3.重点推进,强调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三个结合”

特色课程是学校特色的根本表现,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元素,也是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工程的重点内容。要通过课程建设,使学校文化深入到课程与教学层面,实质性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一是将特色课程发展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要引领学校认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背景,学校文化建设应当与课程、课堂改革的核心理念紧密相融,围绕国标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结合学校的特色资源、特色项目,围绕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课程开发,使学校特色文化进入课堂和学科,与每一个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联系在一起,与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相结合。市、区教育局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将深度整合教育行政、教研室、教科所以及基层学校的多方力量,切实加强对特色文化建设学校的督评和指导,将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与学习方式转变等作为重要的着力点,努力改变文化建设与课程建设梳理的现象。二是将特色课程发展与教师发展紧密结合。教师是特色课程开发的主体,作为主体,一方面,需要教师在开发特色课程的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实践的机会有限、经验不足,更需要教师在开发课程的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不断提高自己开发课程的能力。学校应当把特色课程发展作为学校核心实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将课程发展的全程,作为有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契机。我们将加强与在宁高校、研究所的联系,开展多层次、多方式的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课程建设和课程实施培训,推动针对课程发展的教师团队建设,不断打开教师课程视野,提升教师课程能力。三是将特色课程发展与学生个性发展紧密结合。学校特色建设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学校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特色的学校,才可能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的学生;没有特色的学校,只能使学生成为“千人一面”的“标准件”。学校特色建设应大力倡导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突出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综合性特色课程,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

4.强化指导督评,构建区域推进特色文化建设的“三个机制”

第2篇:小学特色文化范文

关键词:教育事业;以人为本;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提升教育环境的重要力量,对学生的成长有关键的促进作用。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要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从而能够在这个环境中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人格,提高全体师生素质。

一、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紧随其后。放眼农村小学,虽然一幢幢崭新的教学楼与城市媲美,校园的划分与分配也整齐合理,各处都能见到花草绿树,校园环境美不胜收。但是,大多数农村的校园文化建设仍然有不足之处,学校与教师在重视教学的同时,忽略了校园文化对学生能力与素养的潜在影响,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农村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校领导对文化建设的不重视,导致校园文化建设止步不前;(2)教师本身的文化素养没有达到现阶段校园文化的要求,整个教师团队都存在上进心薄弱、无奉献精神、工作态度日渐变差等问题;(3)学生缺少正确指导,导致对校园文化提不起兴趣,不愿参与;(4)校园整体规划与文化氛围格格不入,布置陈旧,缺乏文化气息。这些问题都在一点点侵蚀着教师和学生的内心。因此,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学校要加强管理,让文化建设深入人心。

二、加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当前的社会环境存在着很多极具吸引力但属于消极的文化活动。青少年正处于对一切充满好奇的阶段,一些不好的社会现象难免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虽然各个部门都在采取行动,但是整个大环境下,部分负面影响是不能轻易被消除的,而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安静之地,不仅仅是为了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因此,学校必须肩负起文化建设的责任,绝不能容忍任何阻碍学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良因素。这就要求学校必须立足于教育理念,优化校园环境,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优越的环境,来抵制外界的负面影响,向社会大环境传播正能量。晋代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小学生在生理与心理方面很不成熟,他们的活动空间很小,见识也少,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农村的小学生。这也是促使学校加快建设美好校园、创造育人良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策略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是个大环境,个性化的操场、干净的教室、整齐的教学工具、精心设计的板报,都是学生们在知识海洋中畅游之余尽情展现自己的地方。美好的校园环境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目光,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信,并且悄无声息地陶冶和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文化底蕴。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应是所有班级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个班级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除了整齐干净的陈设,更应该凸显出班级特征。起初,笔者将分配到的操场告诉学生,他们都不知道要如何体现出自身班级的特点。在大家讨论商定后,笔者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想一个方案,在描绘操场的同时,要体现“真实、真理、真心、真话”的班级名言。经过一天的思考,四个小组依次表达了意见。最后,我们选取了其中一组的想法。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我们又花费了两天时间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班级的校园手抄报。在手抄报展示这一天,所有班级以及学校领导都会认真观看每班的作品,并评选出心目中的前三名,给予奖励。在这个活动中,既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了活动中,也为学校增添了一丝生气,让同学们在自己创造的环境中安心快乐地读书。

2.制度文化建设

战国时期的孟轲在《孟子•离娄上》中提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制度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一个公约。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创建符合大家共同生活成长习惯的制度,督促学生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做到热爱祖国、热爱党。例如,可以根据《学生守则》制定一个符合自己班级的公约。笔者曾呼吁学生从自身开始,为班级制定一个人人都需要遵守的公约,共同去爱护校园。经过激烈的讨论后,我们制定出了一份属于自己班级的公约,并从学生中选出了五名“督察员”进行监督。其中“督察员”每个月进行更换,意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这个环境中感受到文化制度。通过班级公约的制定,上升到校园文化建设,从点滴渗透到学生。

3.精神文化建设

学生的精神面貌是校园文化的直接体现,也是校园文化的内容和灵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创造互帮互助、互相学习的优良作风,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在和谐友爱的成长环境中相互促进。此外,教师还应该结合各个地区和校园的特色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促进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例如,笔者开展过以《宁河风云》为主题的红色文化历史专题活动,先为学生们讲述革命前辈的故事,然后让他们观看纪录片,更直观地感受革命文化,最后又让大家互相分享自己的实际体验。在深深感受到我国伟大且艰辛的革命事业后,大家都激动不已,纷纷说出自己的感想,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并且都暗下决心要为祖国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优秀的、健康的精神文化建设活动能够让学生们在文化熏陶中感受到中华的传统美德,也让学生们油然生出一股爱祖国、爱学校、爱班级及同学的热情。综上所述,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虽然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在“以人为本”的教育背景下,在校园文化建设浪潮的推动下,农村小学也会尽快追赶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农村小学还应该多多汲取成功的教学经验,多积累,多学习,在文化建设的道路上稳步向前,以便更好地适应我国教育的快速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希望在未来的道路上,农村文化建设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曹丽荣.改进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3):48-49.

[2]谭细龙.论乡村小学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江西教育科研,2007(12):93-94.

[3]李丹.农村小学教师的精神文化构建探索[J].文学教育(下),2016(01):112.

第3篇:小学特色文化范文

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总方向,素质教育的本身是以人为本,它通过个人的发展带动社会的发展,它所追求的是人的个性、潜能的充分展现,以实现个人的独特价值,培养出符合时展要求的优秀人才。从根本上讲,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而小学教育又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因此,学校在其办学过程、办学理念、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都要突出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把优良的教育质量放在办学的首位。

优良的教育质量是特色化办学的基础,因为学校的多元化、特色化是和素质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提倡多元化、智能化发展,促进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开发了学生的优质潜力,能够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学校的办学目标就是要满足后学生的素质发展的需求,这也是学校特色的基础。优良的教育质量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不同个性的实际情况,来适应学生的充分发展,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充分重视学生的共性发展,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即不同个性的学生要基于不同的教育方法,力使所有学生健康快乐、活泼主动的发展。要把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趋势作为依据,使学生的知识教育发展能够代表社会的发展能力。

(二)确定特色化办学思想是实施特色化办学的前提

办学思想是小学特色教育管理的重心,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发展。小学教育健康成长和发展的生命线就是创新性的质量和特色。因此,学校教育就要提高质量,保证特色,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领导者对于学校教育的质量目标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在学校管理、学校内涵、学校品位有一个总体的认知。办学理念充分结合学校特点,管理制度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教育学生要活,教育方式要创新,校园文化要鲜明个性。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办学体制、教育思想、发展战略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力求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协调统一。

(三)开发特色课程是实施特色化办学的重要途径

(1)国家课程校本化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过程,既要实现国家课程的教育目标,又充分彰显本校自身的课程实施特色,满足全校学生的发展需求,使学校在学科课程领域取得更好的发展。国家课程校本化涉及到教材的调整、组织方式的改变、知识内容的拓展等多个方面,是学校层面对国家课程的“再加工”。

(2)校本课程特色化

国家课程强调的是共性,而校本课程追求的是个性。作为个性化教育的校本课程,学生本身就是其中的一个开发主体既是校本课程的出发点,又是校本课程的归宿。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尊重学生、发展学生和展示学生的个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校本课程是形成性的,它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开发符合学生个性的课程。因此,校本课程的特色化是实施特色化办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3)选修课程超市化

课程超市的开实际上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又督促了老师进行自我完善,学习许多自己业务范围以外的知识。尤其对课程采取优胜汰的方法,给老师开设选修课也增加了一定的压力,老师们会自觉地进行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的学习提高。通过开放选修课,从中选择一批高质量的课程,开发校本教材。选修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试验田,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启发究式、交互学习式、问题解决式、活动导向式等。在开设课超市的同时,积累、总结形成教学评价的多样化,充分调动了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同时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学生可以多角度、多形式地选择自己学习的方式、学习的内容,增加成才的机会,为特色化的办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培养特色教师是实施特色化办学的重要保证

特色发展的学校,教师是主体力量。教师的个人进步是学校整体发展的根基。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师资队伍专业化,是一个学校能够长久发展的基础。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已不再是以前的传道授业解惑,更多的是扮演了一个引路人,指引学生自己发展,发掘自身的潜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如何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这就要求老师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学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养,弥补教学中的不足。个人学习对老师来说就显的尤为重要,不断地学习可以缩小差距,更好的教学,实现教育中的进步。学校为教师提供信息资源,满足教师外出听课、培训和参加学术活动,加强校本教研,拓宽课题的研究思路,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注重环境氛围的影响,使教师专业稳定快速成长,建立一支具有全面素质,师资强硬,结构稳定的教师队伍。学校还要制定严格的考勤制度教师规范,老师要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除学习上教育学生,生活中也要时时的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给学生做良好的引导和示范,努力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

第4篇:小学特色文化范文

1地景构建———山居

在谈到浙江音乐学院的建筑与规划之前,我们先把规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就是在当今城市规划建设中,多以“三横三纵”“一圈一轴两线”等为概念模式的规划。在此我们将其命名为“蓝图式规划”,即考虑各区域安排中,人群进行各项活动时的效率因素。在各区域的人群活动功能定位基础上,配比空间、能源、交通……以上这些都重在考虑实用、高效、便捷。这类习以为常的规划与思考模式,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福特汽车工业流水线。即通过计算与分工,将各功能区域匹配在快速运转的工业流水线上,它集中体现了生产方面的集约、高效。从此,直线纵横的结构方式也就成为城市发展规划的范本。功能主义生产方式类型的城市建设,使得在一般的城市区域内,建筑成行排列,环境成为穿插其间的附属物。另一类,区别于“蓝图式规划”的,则是更加强调历史性积累的建设规划。此类规划的成型,从山、地、河流的地理条件约束开始,随着人群传统生产、生活的发展与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产生了与生活、风俗、历史等更多相关内容相联系的建设成果呈现。这类成果更为生活化,具有丰富的地域性和具备文化意蕴。我们在此称其为“有机生成式规划”。浙江音乐学院在规划与建筑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方面,对前两种分类作出了综合性的考量与应答,在规划设计中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地景的概念。即参照上述“有机生成式规划”,在考虑功能安置的基础上,追求表现方式,力图产生有机的、劳作中的、一种与自然环境相互结合并充满生命力的地景。所谓地景,自然景观与建筑的融合可粗略的分为有机可生的地景概念和设计性的地景概念。有机的,又称作劳作中的,是一种与自然环境相互结合,充满生命力的地景,对应前述“有机生成式规划”概念;而设计性的,是一种人为营造的,让“自然”努力适应建筑的地景,也出于前述“蓝图式规划”概念。虽然设计性的地景在初步成效上可能会更让人耳目一新,但是无论从建筑还是环境的自身生长发展来看,有机的结合可能是更合理的选择。自然融合形成的地景概念主要由两个因素组成,即外部环境与建筑本身。而两个因素融合构成的地景概念也因此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选址环境(包括对于环境的利用、保护、破坏情况),建筑本体(建筑形制与构成),以及两方面考量的综合处理,相互融合。因此对于音乐学院建筑的地景面貌分析就可以依据这样的逻辑来进行。建设中的浙江音乐学院,建筑群有机地融入群山环抱的地形环境中。

(1)其外———山水环绕,因形就势。音乐学院选址转塘镇象山,群山环抱,曲水蜿蜒,环境宜人。音乐学院落成的思路也紧扣“钱塘山水,富春山居”的地理意向,充分保留原有地貌形态,在满足功能的同时,保留更多原生态储量。从基地原有的自然肌理上,梳理出“经络”,依脉络布局来“生发”建筑,既不会破坏原本的自然环境,也让在自然中的音乐学院有着更旺盛的生命力,这一点无论对于学校还是音乐、艺术这样的概念来说都无疑是十分宝贵的。

(2)其本———庭院错落,面貌纷呈。由环绕的道路与水系,串起每一处聚落式庭院建筑。建筑依各教学院系的专业取向各呈面貌,大型教学建筑中,穿插廊道、亭榭,从而造就出层次丰富、多彩纷呈的艺术气息。建筑的材料与取色尽量贴近中性色彩或原色,减少了工业与人工的冰冷感,使得建筑面貌更加原生态,更好地与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

(3)其间———有机地景,相辅相生。造校园不止在造屋,更重在造境。将景观按公园、庭院理出层级关系,从草坪林带、果林到院落园景与花池矮垛;从开放包容的户外逐渐到隐秘独享的中院;从疏朗大气的共享性到宁静亲切的相属感,既可眺望期盼,也宜于凝神思索。这样的环境与造景,使得在环境中的人,产生不同的情境体验,浙江音乐学院夜景,两个建筑单体与地景相辅相生。

2公共层级———音院

公共性建筑的另一大要点在于“公共性”。简单的三个字,却是指人与人交流活动的不简单。人的成分越复杂,交流越多样,越需要这个公共场所中可能涵盖更为丰富的公共层级。而公共层级越丰富,建筑所要承担的功能性职责就越复杂。在设计环节中理清这些层级,可让空间在公共性的建立上产生更多的积极作用。

2.1校园公共层级的分析

校园无论从物质还是从人的角度,都存在着大量的不同环节的公共性问题。如何来为复杂的校园中的公共关系进行层级划分呢?公共层级的划分依据是明显的人群关系,校园中的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大学校园不仅包括教学活动,还有一大块是学生及部分教职工的食宿生活,因而在校园内部环境里还有后勤、医疗、管理、服务等人群,增加了人群关系的交集选项。但无论如何复杂、如何细分,它们都是在校园环境内部,即小环境内的面对面的一种日常生活层级的公共活动,即校园层级的公共性。对比日常的、内部的层级,则是对外的、校园与社会之间发生的城市事件,即社会层级的公共性。这样的人群交流会更加多样,如学生家长的参与、学生校际间同学朋友的活动,校园招聘活动,各类社会实践或者公益活动,甚至是学校的教学成果(尤其是音乐学院独特的教学内容,诸如音乐会、各类戏剧类表演、艺术展示交流等)对社会的展演等。这种社会性层级的活动就不再是校园内部的了,而是面向城市,甚至面向全国的、跨国的、国际性的,处在无限放大的公共空间中,它们甚至是很抽象的互动交流,早已脱离了面对面而具有的影响。基于从校园层级与社会层级两个大样,开始一系列对于校园公共层级的梳理,接下来对于每一层级的公共性活动在音乐学院这个实践环境中的具体体现及应对措施,就可以有一个相对具体的分析与说明。

2.2音乐学院校园公共层级问题的应对

依据上文分析的公共层级分类,首先来看日常层面。南区学生公寓周边对应学生服务的生活区广场街道设计,提供了解决学生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超市和活动空间。艺术工程学院与文化管理学院、人文学院相连设计,建筑各体量间的夹角空场也为非表演艺术的师生提供了休憩、活动的主题性场所。北区戏剧学院与舞蹈学院共享的活力中心,为表演类学生提供了晨练、小型表演活动的场所。中心广场和景观湖则为音乐学院的学生提供了交流和情景相融的极佳练习场地。然后,从社会层级来看,学院作为音乐教育场所的特例,舞台表演、露天表演以及媒体宣传等多方内容的要求被植入设计的诸多环节,使开放性和自由交流均得以展现。南北两个主入口,即北入口七玄汇音广场和南入口水乐礼泉广场,是带有音乐特点的大型公共空间,作为浙江音乐学院的外形形象与入口形象。入口,是外来者第一眼的感受,也是离开者最后的印象。它意味着频繁往来者最熟悉之形,是精神家园所在。前来了解学院的社会各界人士、学生、家长,参加每年艺术招生考试的考生,音乐学院的毕业生典礼,或许都会将这里作为合影留念的地方。南区的下沉式体育广场,一方面承担着在校生日常的田径、足球等体育运动,年度运动会等大型竞赛活动;另一方面,下沉式的看台,结合体育馆为背景的主台设计,使其成为能够接纳社会大型公共活动(如西湖音乐节等)的可能场所。北区山音剧场是音乐学院面向社会服务的音乐厅、剧场和影剧院所在的位置。这里必将成为未来社会活动及校园活动交集丰富的场所。中心欢跃音阶广场是音乐学院独有的公共广场空间。音乐与表演专业在民间有着在露天公共场所表演的传统,艺术成就了场所的文化性与公共性,欢跃音阶广场则为艺术形式的传统在场所上给予条件。整个园区规划中,各个分院在一楼独立设置文化展馆:音乐学院、戏剧学院、舞蹈学院、艺术工程学院、文化管理学院与人文学院各具特色的展馆,展现了各自艺术学科领域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并从整体上相互联系,构建起浙江音乐学院这所“音乐的博物馆”。

3灵活开放———多义空间

如果从领域上来看,前述两个问题———建筑与景观和公共性层级划分———前者是纯建筑学的问题,后者则是任何学科都可参与、都不得不参与的共同性问题。如果前者还可以通过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方式利用设计进行基本的解决完成,后一个共通的问题却是设计需要克服局限来努力筹划的。如前所述,公共性层级的划分是依据人与人活动来进行的,是人的问题,而前期这个问题的最终成果,也是参与到其中去的人。设计作为一个直接与物质环境相联系的存在,前期只能对解决问题提出一个假设、条件、可能性,这却恰恰是现当代设计的一个不可放弃的任务。当设计从艺术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开始,它的身份就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艺、工具,而是拥有了自身的思考和灵魂。现代设计的指向性并不是直接解决问题本身,而是提供一些可能性,即在功能性设计目的中添加可能性。这里提到的“功能”不是狭义功能主义概念中的那个同音词。在建筑设计,尤其是公共性建筑设计中,单个场地符合单个功能条件是低级的、机械的、落后的功能主义;而多义空间,才是现代设计理念中的核心概念。空间在新一代的设计师手中拥有了多元性、混合性、复杂性和更多的可能性的特点。建筑物是死的,但是其所承载的功能与职责这些牵扯到人的内容却是活的,僵硬地划定区域单一职能的设计思路在面临开放社会的开放性时显然落伍。因而在新空间定义下,对于空间的多重利用以及对场地的重新诠释也是音乐学院建筑与规划的闪光点。例如:中间区域林荫休闲花园中的音谷云廊,结合钟楼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遮风避雨的休闲空间。云廊南北兼顾的均好位置,也将成为未来公共信息的中心位置。它可以承担新生报到、学生会纳新、校园招聘会等活动并作为其内容信息平台。北区戏剧舞蹈楼之间的古台新韵,是将老戏台在此复建。既活态地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学生与社会表演团队交流实践提供了平台。学生是最富有不确定性的人群,打破死板的框架,撕掉固定的封条,层出不穷的创意与对旧有事物的全新定义本就是艺术类学生的擅长,更是艺术教育所期待他们去做的事情。功能灵活多变的校园与建筑设计寻此线索,为学生们的创、思提供了铺垫。

4结语

第5篇:小学特色文化范文

关键词:校园文化;体系构建;东北大学

一、引言

随着“双一流”高校的深入建设和发展,校园文化的基本形态对当代大学生的培养具有深远影响,文化育人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国内外的众多高校越来越重视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的活灵魂,好的校园文化对一所高校的影响十分深远,在当今社会双一流高校建设的浪潮中,校园文化更是评价一所高校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双一流高校的建设更是需要重视校园文化形态的建设,以文化育人为核心,大力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彰显文化个性,才能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基于前人对校园文化的定义和分类的研究,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维度出发,结合东北大学校园文化特色,引入“学科文化”这一维度,借用问卷调查法,对东北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了东大校园文化建设中现存的问题,对东北大学特色校园文化体系构建和发展提出建议对策。

二、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文化是非常宽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简单来说文化就是地区人类的生活要素形态的总称,其中校园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校园中,由广大师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共同创造,具有显著校园特色,以培养学生和提高学校全员文化乃至综合素质为目的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精神文化是指大学的无形的精神因素,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制度文化主要指学校为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规范和约束师生员工行为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等;校园内开展种类丰富的科研、文体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全面提升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属于行为文化。不同高校的校园文化具有不同的特色,主要体现于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与校园人文素质的结合,高校学科的不同侧重影响着高校的人文气度,将形成不同的校园文化,因此“学科文化”的构架在校园文化构建中占据重要地位。校园文化在校园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构建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高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从什么角度构建高校文化,都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目前对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研究,很少结合在校学生的角度和调查数据支撑,本文旨在通过对在校学生的调查,以学生满意度为基础,探究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案例地概况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隶属教育部,是以冶金、采矿学科为特色,理工学科为主体,文、理多学科相结合共同发展的全国重点高校。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百废待兴,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成为重中之重,其中重工业的发展又是国之重器,东北大学正是在这一重要历史阶段形成了以冶金、采矿等专业为支撑的学科文化认知。随着时代的发展,东北大学与时俱进,面向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要求,以钢铁流为基(冶金、采矿等)、信息流为径(自动控制、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人文新兴为多元目标,统筹建设生命医学、艺术建筑、文法管理等新兴学科。新校区发展更是彰显浓郁学科发展的特色校园文化的发生器。因此,如何在今天实现传统工科转型,建设具有新型学科文化的校园文化是东北大学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课题。此次研究选择东北大学在校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对东北大学一流大学建设的校园文化体系进行研究与重构。

(二)问卷设计及发放为真实了解东北大学校园文化体系的发展现状,我们以在校学生为目标群体开展问卷调查,以网络问卷形式为主,纸质为辅。问卷设计分为物质文化调查、精神文化调查、体制文化调查、行为文化和学科文化调查五个部分。采用李克特五分法设置问卷。将量表中的倾向程度分为五个等级,分别赋值1、2、3、4、5。为使调查结果更有说服力,调研对象覆盖学校各个专业及年级。

(三)样本统计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16份,回收率为83.08%。受访学生个体特征如下:南湖校区32.41%,浑南校区67.59%;专业类型比例如下:工科75%,管理类学科7.87%,理科11.57%,人文类学科2.31%,语言类学科3.24%;各年级分布比例如下:大一24.54%,大二22.69%,大三32.87%,大四8.33%,大五1.85%,硕士9.72%。

(四)数据分析方法基于调查结果,以有效问卷结果为统计对象,得出各项指标倾向的平均值以及每一类型总评均值,得出东北大学校园文化五个组成部分建设现状评价。根据五个组成部分重要程度给出所占权重值分别为:物质文化0.1;精神文化0.3;行为文化0.2;制度文化0.1;学科文化0.3,通过计算加权平均值得出校园文化总体倾向程度。

四、结果分析

总的来看,东大学子秉承“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思想积极健康向上,形成了“实事求是,崇尚科学,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的主流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总体得分为3.265,显示出东北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趋于大众化,平庸化。

(一)物质文化调查物质文化作为校园的基本载体,整体风格是校园特色最集中最直观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审美和文化底蕴。它承载大多数学生的日常活动,物质文化将对在校师生的生活及情绪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也是在校师生对校园文化最直观的感受。调查显示,物质文化中网络建设得分最低为2.89;生活设施得分为2.93,均未达到中间值3。其中校园标志建筑物满意度得分最高也仅有3.27分,在校学生对物质文化的总体满意度的得分为3.1分。表明在校学生对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没有明显的满意或不满意倾向,得分均在3+30%范围内。说明东北大学校园物质建设趋于大众化,缺少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校园物质建设。其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缺乏特色,趋于大众化。

(二)精神文化调查精神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反映高校品格和气质,精神文化的建设好坏将直接决定一所高校师生的凝聚力和集体意识的强弱。精神文化调查结果所有选项得分均在3.1分以上,其中对东北大学历史了解程度得分最高为3.36;社会认同度得分最低为3.1。剩余选项得分均在3.25左右波动,幅度不大。东北大学学生普遍认为东北大学的社会认同度不高,主要体现在东大在南方以及西北的社会影响力并不高,甚至有很多南方学生在报考志愿之前并不知道东北大学的存在。精神文化满意度得分仅3.4分,表明东北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仍存在较大问题,停留在非常浅显的阶段,并未深入在校学生的生活。校训、校歌以及东大精神的传承人有待提高。

(三)行为文化调查行为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高校有活力的具体表现之一。研究结果显示,参与度得分仅有3.18,活动宣传度得分仅有3.13,说明在校学生不愿参加校园活动和各种学生组织,同时学校对于各种活动的宣传程度不到位,也是学生不参加活动的原因之一。工作经验及帮助程度得分分别为3.37、3.33,表明在校学生普遍认为不能对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有利影响。面向社会得分为3.89,证明大部分学生有强烈意愿加强各种活动的社会影响力,甚至让社会上的人员参与进来。如何开展有意义的校园活动,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将是行为文化面临的重要挑战。

(四)制度文化调查校园制度文化是学校能够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也是师生权利的重要保证,同时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否方便。问卷结果显示,东北大学制度文化得分均在3.0—3.3,表明无论高年级还是低年级在校学生均对校园各项规章制度不够了解,学生对制度文化总体满意度并没有明显感觉。学生作为一所学校的主要群体,应该主动参与到校园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和建设中,目前结果显示情况不容乐观,在校学生并未参与到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当中,制度文化的建设和完善仍面临重大考验。

(五)学科文化调查东北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综合性高校,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其学科建设具有浓厚的工业特色,形成以冶金和采矿为特色,自动化计算机为重点的学科类群。学科文化调查显示,学科特色程度以及学科与时代背景的符合程度得分分别为3.27、3.35,表明东北大学某些学科类型特色并不突出,且不太符合时代背景和发展。学科创新程度得分仅有3.15,且学科的吸引程度得分仅有3.08,表明东北大学目前以冶金和采矿等为特色的专业创新不高且对学生吸引力不大,报考人数少,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入学之后,并不想留在这些专业学习。近几年东北大学对于学科体系建设做了许多努力,人文学科的筹备、机器人学院的成立以及开设新本科专业等都是为了适应时展而不断完善学科体系,但是重工业学科如何转型与时代接轨仍是东北大学面临的学科文化的重大课题。

五、东北大学一流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构想

笔者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及校园特色,建立新的校园文化组成体系,以东北大学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校园文化体系各组成部分的建设现状及问题,基于调查结果提出主要对策如下。

(一)注重校园物质文化的标志功能完善校园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同时,重视物质设施的文化承载作用,将特色的校园文化融入建设,建设类似于清华园等一系列具有校园特色的标志性特色构筑物,更要将“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园精神融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而不是建设大众化、中国式校园。建设的同时,更应该考虑在校师生的生活需要,以功能合理、使用方便为前提,建设具有标志功能的校园特色物质文化。

(二)提升校园精神文化的凝聚功能东北大学独特的建校背景和历史发展所凝聚的校园文化,不仅仅是对历史的总结,更应该是对未来的展望和希冀,独具特色的校园发展史为特色校园文化体系构建奠定基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影响力,建设类似哈工大冰雕节、武汉大学樱花节等具有东大特色的文化节日,提升校园凝聚力,弘扬优秀校友的光荣事迹和优良品质,重视东大校训、校歌和东大精神的传承与实践,精神育人,培养国家优秀人才。

(三)加强校园制度文化的激励功能独具特色的校园管理制度是一所特色高校的外在表现,以方便师生生活、保证师生权利为根本目标,以人为本,建设完善东北大学特色管理制度和资源共享等。同时引导师生参与,深入基层群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学生与学校交流平台,激励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代表监督校园管理工作。让学生当家做主,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

(四)深化校园行为文化的育人功能优秀的行为文化会使学生受益终生,当代优秀大学毕业生除了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水平之外,更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活动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积极性及活动参与度,同时注意培养多方面技能,提升学生全面素质能力,甚至将某些活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在提升学校影响力的同时,更加全面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使其在进入社会后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能立于不败之地。

(五)凸显校园学科文化的创新功能高校学科建设作为建设核心,在校园文化占据重要的地位。东北大学作为当代著名综合性高校,某些大类学科的缺失亟待完善。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特别是缺失学科专业人才,尽快完善学科建设体系。同时,积极探索采矿、冶金等专业的时代转型,同当前信息时代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相结合,建设新型的学科体系。重视科研创新,提高专业影响力和毕业生竞争力。

六、结语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它不仅实现大学育人的基本功能,还绵延人类文明的基因,引领社会文明。东北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随着改革深入和时展正面临着如何建设优秀校园文化的重大考验。一方面是如何更好地延续传承近百年的东北大学历史,另一方面是如何更好地展望未来,使东北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更加系统,核心更加突出,保障更加有力,载体更加多元,特色更加鲜明。

参考文献:

[1]韩延明,栾兆云.论大学文化的构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08(2):182-186.

[2]史华楠.我国“大学文化研究”之研究———兼论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学构建问题[J].现代大学教育,2014,(5):1-8.

[3]何炜.基于传统文化视角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2):87-89.

[4]夏雨.北京邮电大学特色校园文化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09,(S2):9-1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