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小学地理课范文

小学地理课全文(5篇)

小学地理课

第1篇:小学地理课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创意教学;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和教学效率是检验教师水平的重要参考标准,尤其是自开展素质教育以来,教学形式发生了根本改变,传统的“教”为主“学”为辅、“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也发生了转换,素质教育更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学生至上才是真理。但是不可否认,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的教师角色转变不及时、教学方法保守陈旧等,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本文以高中地理课堂为例,谈一谈如何优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大限度地保证课堂效果。

一、部分高中地理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低的原因以及改进方法

高中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人文、地理相关知识,开阔眼界,还对高考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部分高中地理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前期基础没有打好。小学只是涉及地理皮毛,起科普作用,初中虽然正式开设了地理课,但是有的学校及教师没有足够重视这门课程,让它几乎算是坐上了“选修”的冷板凳,这就导致有的初中生学习兴趣不足,造成有的高中生地理知识薄弱。高中地理教材是初中的续写,因此学生在理解掌握方面难度加大,导致课堂气氛不佳且教学效率低下。创新课堂、创意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举措。地理学科很奇妙,因为它既包括文科知识,也包括理科知识,这意味着有些知识需要生硬记忆,有些知识则需要开动脑筋进行理论分析。对此,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明显区别于历史和政治这两门学科,创新教学模式,例如,教材中涉及的地理环境、气候、洋流、地貌等,学生在日常生活或者外出游玩中都曾经见过、听过,因此教师的重点应该放在系统讲解上,让学生融会贯通。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科技,图文并茂,播放视频,形象地分享地理知识,寓教于乐,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

二、情境设计导入,加深理解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离不开教学环境,当学生处在欢乐、和谐、民主、轻松的课堂中,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状态也会更佳。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增加情境设计,给予学生身临其境之感,让其真听真看真感受,这既是创意教学的表现,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设计情境的导入需要按照教学目标,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及时调整,有的放矢;还要探究学生的心理,设计的内容要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这样才能触动学生,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情境中,提高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高一地理“地貌”这课时,讲解喀斯特地貌时,教师可多展示图片,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和理解;还有我国西北的风沙地貌,“风蚀蘑菇”这一特色地貌图定会吸引学生的眼球,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这张图片讨论风沙地貌形成的原因,还可以结合多媒体视频,展示栩栩如生的特色地貌,让学生从视觉上见证当地的自然风光。

三、巧妙进行课堂提问,设置趣味性提问环节

构建由教师引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就需要进行课堂提问,而且要贯穿教学始终。巧妙的课堂提问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其参与意识,锻炼其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才算是巧妙的提问呢?首先提问的内容必须和教学任务相关,同时涵盖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次是提问要分层次进行,由浅入深,先易后难,一步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自信心的增长可增强他们的积极参与意识,如此良性循环,才能实现课堂提问想要达到的目的。例如,在学习高一“人口”这课时,要了解地球人口的增长以及随着人口迁移而产生的人口空间变化。我国至今主要有两次规模较大的人口迁移:一次是数百万人才向西的援疆行动;一次是改革开放以后,大规模人口流向南方的深圳等地区。这两次大迁移都为当地的经济注入大量新鲜血液,促进了当地的快速发展。学习这课时,教师可以巧妙地导入课堂提问,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询问学生的祖籍和有无家族迁移的历史;自己或者父母有没有迁移的计划,如果有,目标城市或目标国家是哪里。谈一谈迁移的原因等。教师也可以结合当下最热门的农民工话题,聊聊农民工为城市所做的贡献,多角度挖掘话题。这些和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能帮助学生快速转动大脑,赋予其思考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其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

四、教学生如何看图,提升学生的图文理解能力

地理教学活动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地图和图谱,教师传授学生读图解图的经验和技巧,可以给课堂增加趣味性,同时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关键,提升他们的考试成绩;而成绩的提升又会反作用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学习积极性更高,课堂气氛更活跃,课堂教与学的效率也更高。

1.我国乃至世界的地域定位在地理的教学活动以及考试中,离不开地域定位,包括通过经纬度来大概判断该区域所在国家,所属流域、山脉等;或者通过特有的轮廓判断区域,如意大利是独一无二的“高跟鞋”形状,我国是“金鸡”形状;也可以通过参照物来判断,如果一时难以分辨所要考察的地区是哪里,可以先观察其周围有无我们所熟悉的地域,拓宽思路,掌握技巧,快速解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督促学生熟悉高频考点的经纬度及其轮廓等,如东经120°(东八区)的北京、马里加海峡、地中海一带、苏伊士运河、刚果河等,引导学生多看地图,因为越熟悉记得越清楚。另外,在教学地域定位这个板块时,教师可以按地区(各大洲各大洋)划分,每个地区中间穿插气候、地形和人文介绍,如工业化程度、交通情况、人口分布、著名城市等,一方面讲授了相关知识,另一方面辅助学生记忆地域定位,提高学生读图和解题的能力。

2.掌握读取等温线的技巧和方法掌握读取等温线的技巧和方法,提升考试成绩等温线图文问题一直是高频考点,学生掌握读取等温线的技巧和方法,并做出快速、准确的判断,是解题的关键。掌握等温线图的第一步是要了解温差的定义及其形成原因。温差是指一天中气温的高低不同,一般特指这一天当中的最高温与最低温之差。形成的原因是赤道温度最高,然后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此外,同一地区海拔不同,温度也不同。海拔越高,空气也就越稀薄,导致储热能力不够,因此温度就越低。乞力马扎罗位于太阳直射的赤道,却是终年白雪皑皑,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因为其海拔高。至于等温线的数值,在北半球是由北向南逐渐递增;在南半球是由北向南逐渐递减。当给出一条条等温线时,学生如何判断温差呢?原理就是看等温线的密集程度,等温线越密集温差就越大,反之温差就越小。这是因为在同一条等温线上温度是相同的,等温线密集就表示某一区域温度变化频繁,造成温差大;而等温线稀疏表示某一区域温度变化不大,因此温差小。教师在讲授地理知识原理时,还要告诉学生为什么结论会这样,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降低记忆难度。教师还要结合多个具体考题让学生去练,加深其理解和记忆,从多方位找准高频考题的考点形式,引导学生解题,找准突破口,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总而言之,教师可进行情境设计导入,加深学生对地貌、风俗、宗教等的理解,然后巧妙地进行课堂提问,设置趣味提问环节。学生给出正确答案时,教师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学生的答案不正确时,教师也要适当给予鼓励,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还要教学生如何看图,提升学生的图文理解能力。教师通过这些创意教学,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个人魅力,带着激情和活力,用最大的热情去教每一节地理课,学生也会深受其感染,用最饱满的情绪去迎接每一节课。教师和学生的全情投入、互帮互助、教学相长,能营造其乐融融的课堂环境,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柳.如何通过创意教学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J].中华少年,2016(13):294.

[2]陈红芬.通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如何有效提升课堂效率[J].新课程(下旬),2016(6):164.

[3]田丹.高中地理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效率[J].魅力中国,2018(6):101.

第2篇:小学地理课范文

关键词:师范院校;地貌学课程;改革策略

“地质地貌”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中开设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教授给学生良好的地质地貌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技能,为学生后续的地理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地质地貌”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养的高低[1]。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对该门课程加以高度重视,并在针对现有教学问题进行解决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和革新教学手段,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大批高素养地理人才。

一、师范院校地理专业地貌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落后在师范院校地理专业地貌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依然还是采用教师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在这样一种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如此也就导致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非常单一,只是简单地利用多媒体对电子课件进行讲解,如此也就导致了课堂氛围的枯燥以及学生学习质量的低下。

(二)课时学分不够因为师范院校对地貌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所以学校在该课程的教学课时以及教学学分的设置上非常少。这样,学生就需要在稀少的课时中学量的教材知识。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还导致学生无法透彻理解相关的知识点。同时,由于学分设置稀少,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从而也就造成了地貌学课程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

(三)教材未能更新目前,众多师范院校地理专业地貌学课程所采用的教材都是杨景春等编著的《地貌学教程》和严钦尚等主编的《地貌学》。这些教材已经沿用了十几年,十分陈旧[2]。陈旧的教材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其中的很多知识点甚至已经脱离了现今的地貌学研究。如此,在使用陈旧教材的情况下,高校地貌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就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四)实践教学削弱对于地貌学课程而言,学生不光需要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同时还需要进行课外实践学习。但现如今,基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校对于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并不高。这就导致学生无法进行课外的实践考察和研究,学生在进行实践学习的时候只能够在实验室中进行。如此,在学生实践学习受到严重制约的情况下,学生的课程学习质量就较为低下。

二、师范院校地理专业地貌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地貌课程的传统教学观念在学生教学主体地位日益突出以及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学日益增强的教育行业中已经不再适用,其不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因此,在教学改革深入施行的情况下,地貌课程教师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多以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手段来凸显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以及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从而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以及探究思维。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充分契合教材知识点融入一些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如此才能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拓宽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综合素养。

(二)更新教学内容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人类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等一系列的全球重大问题。因此,现如今的高校地理专业教学需要逐渐走向综合化、应用化以及高科技化,如此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更好地维护地球环境[3]。为了良好适应时展对地理专业教学的要求,在师范院校地理专业的地貌课程教学中,我们要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更新。首先,地貌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同中学的地理知识进行有效衔接,如此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课程学习之中,同时需要增设一些环境保护、乡土地理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学等方面的内容来强化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其次,在地貌课程的教学内容中需要适当引入一些最新的地貌科研成果,让学生充分了解当前社会的地貌发展动态。最后,教师在教学课堂上需要引入一些全球性的地貌问题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习,从而有效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以及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和知识构建。如此,通过多方面的教学内容更新,学生在学习地貌课程的时候可以更为从容,同时可以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为以后的知识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三)改革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方法选择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以及综合素养的培养。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陈旧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地貌课程的教学要求了。教师需要充分契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地貌课程的教学特点来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4]。地貌课程的教学具有实践性、综合性以及应用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首先,教师可以在讲解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入问题情境教学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以此来有效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在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合作学习,以此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意识。最后,教师可以采用视频以及图片资料展示的多媒体教学或者是微课教学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总而言之,教师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中有效地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从而找出一种创新、高效、契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成长为一个高素养的综合型地理人才。

(四)强化教学实践地貌课程的教学光有理论知识的讲解是不够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强化学生的实践教学,而地貌课程的实践教学包括室内试验和野外实习两个部分。对于室内试验,教师需要强化学生对常见矿物、岩石和古生物化石标本的认知与鉴定,可以通过强化实验室的硬件设施来强化这一部分的实践教学内容。对于野外实习,教师需要通过院、系、学生三方面的良好协调来解决野外实习经费的问题,从而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野外实习机会,让学生在野外实习中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如此,通过强化教学实践,教师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师范院校地理专业地貌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现有的教学问题进行教学改革。同时,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以及充分契合学生和课程的学习特点,如此才能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基础上将学生培养成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高素养、综合型地理人才。

参考文献:

[1]童彦,施玉,张梅芬.对高等师范学院地貌学课程建设的思考[J].教育观察,2019,12(20):12.

[2]方增福.师专地理专业地貌学教学改革初探[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9,15(5):42-48.

[3]邓晓军,崔天顺,李艺.高师院校“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2018,12(19):71-72.

第3篇:小学地理课范文

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使学生主动、有效地接收来自各种途径的信息,进而培养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具有思维独立性、批判性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师是否有积极饱满的教学情绪,是创造课堂氛围的首要条件;同时,教师应妥善设计新颖的教学方式,去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乐趣,建立欢快的学习情绪气氛,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角色”。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创设宽松民主、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探究。如:在学习“地图三要素”之前,我们可请全班同学合作测出学校的大小及教学楼等事物的位置,并绘出校园平面简图。我们应引导每一位学生都积极自愿的参与其中,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应多鼓励,勿批评,努力创设宽松民主、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给予学生更多的信心,保护学生求知发问的勇气和兴趣.这样学生才能遇到问题不气馁,在研究尝试中完成学习任务.通过我们的耐心指导,同学们都能顺利完成地图三要素的学习过程。宽松民主、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是自主学习的沃土。在营造和谐氛围的时候,教师还应注意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要赏识、激励、宽容,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鼓励为主,要时刻发现他们的亮点,体现教师随和平易的人格魅力。

2富有创意指导探究,促进学生自主完成

当课题确定后,教师可以提出几种方案,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课题内容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如:通过社会调查、搜集资料来完成探究过程;通过多种媒体收集、加工、处理信息;通过亲自动手实践促使学生自主体验探究过程等等。例如:在研究“村庄是怎样演变为城镇的?城镇又怎样扩展成城市?”这个课题时,刚好我们学校处在城郊结合的地区,所以我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深入到社会去调查。这样让学生能贴近生活掌握学习的技巧。又如在研究“大气温度升高导致海平面上升,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影响?”这一课题时,就要要求学生通过影视媒体、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上网查询等方法开展研究活动;在跟学生讲解地轴、两极、经纬度、经纬网等有关知识点时,有些学生总弄不清楚。经试验,改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办法,让学生在课后用乒乓球做一个小地球仪,然后评比,看谁做得最好。经过动手操作,学生不仅比较顺利地掌握了有关的知识点,还向教师提出了不少在制作地球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些学习方式既开阔学生视野又养成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题确定最佳研究方案给予适当的指导,也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中,并注意在学生的体验遇到困难时适时给予帮助,还可以给予适当的建议和补充。但要记住教师在其中的角色是引路人,决不能包办代替。教师要做的不是告诉学生该怎么做,而是要帮学生去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教师富有创意地正确引导,适当点拨,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努力探索,愉快地完成探究过程,并掌握学习技巧。

3利用最新时事地理,深入探究学习内容

第4篇:小学地理课范文

关键词:生本教育;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一、微课对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的意义

(一)微课与高中地理高效课堂融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热情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但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发现,高中生学习地理时,地理学科的枯燥性、课程教学的乏味性,导致学生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而学习动机是提升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高中学校应审时度势,积极将微课与高中地理教学相融合,不仅丰富了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为提升教学效率提供一条有效路径。由此可见,高中学校将微课与地理教学相融合,对于提升学习热情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不仅可以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还可以明确教学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潜能。

(二)微课与高中地理高效课堂融合,有利于丰富教学方法

传统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主要侧重解释新概念、新地理规律,教师常常是照本宣科,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解决。而高中学校将微课与高中地理教学相融合,不仅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向学生直观地传授地理中的专业词汇,同时,也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蕴藏在地理规律背后的奥秘,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地理常识。这不仅能满足个人的学习需求,丰富地理教师的教学方法,使灵活实用的教学模式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也有利于突出教学特色,更新办学理念、教学模式等,为全社会培养大批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利用微课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融合的对策

以微课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提升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掌握微课制作技术等相关基础知识和课堂教学操作模式后,“微课”教学实践将越来越完善。

(一)丰富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就需要立足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着重思考“教什么”的问题。只有懂得思考,善于创新,才能有无限发展前景。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内容,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的因素,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来确定“新”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应该加强“适切意识、视角意识、层面意识、分析单位意识、思维方式意识”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因需施教,灵活地将教学各环节、各元素与创新有效地融合,帮助学生探索、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从反省走向反思性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有效讲解知识,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地理学科的知识点琐碎且繁多,学生较难掌握和理解。教师可以将设计开发的微课资源按照教学目标进行分类和在线,构建微课资源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自主学习。如在复习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大气专题》时,笔者根据课程标准将本专题的重点,制作成一个大气专题的微课视频,学生通过先阅读文本,观看微视频,结合导学案,将起到梳理知识的作用。此外,教师需要制作微课视频、学习任务单等资料,并上传至相关网络平台,供学生学习使用。这需要学校提供相关的平台和技术支撑。家长可以帮助学生下载相关资料,并辅助学生学习相关内容。这也说明微课充分地融合了家长、社会对学生学习的帮助。

(三)教师通力合作,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一方面,高中生的学业压力大,学习新课程的进度也比较快,课时矛盾非常突出。而丰富的微课教学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提供了条件。微课教学可以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交互式网络等方式,使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知识面更广。学生在这些动感学习环境中,多种感觉器官并用,更容易领会和掌握教学内容,可以大大加快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教师在课件制作方面,也可以节约时间。传统的一节课靠一支粉笔在黑板上慢慢抄写后讲解、板书占了很多时间,微课教学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将教师从课堂的说教等繁杂工作中解放出来,更有效地发挥其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引导、启迪学生,组织、交往、评价的作用体现得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1]邵志豪.高中地理课程中活动的设计与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何芬.基于微课的高中地理差异教学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第5篇:小学地理课范文

一、创新课堂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样,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方式对于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故而,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多媒体演示等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兴趣,然后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调整到良好状态,也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开良好开端。例如:在学习《地球的宇宙环境》这一课时,我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天体的图片,比如:月球、猫眼星云、威斯特彗星、狮子座流星雨等,用这些美丽梦幻的自然天体图片抓住学生眼球。然后,我再借助图片展示载人飞船、航天站等人造天体,并给学生播放一段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视频,以此激起学生对宇宙天体的探索欲望。最后,我提出如下问题供学生思考:(1)天体分成哪几个类别?(2)为什么说地球是一颗普通行星?(3)地球与其他七大行星有哪些共同之处?提出问题后,我让学生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寻找答案,这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从而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容易抓住重点。在以上例子中,图片、视频的展示不仅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同时,也让学生在观看图片和视频时对一些天体产生基本的认识。然后,我再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对本课重点有基本的了解,并促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接下来的学习,以更好的状态接受新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鼓励小组合作,培养学习主动性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诱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因为任何强制性的灌输式教学只能使学生暂时性掌握某一部分知识,一旦这种强制性消失,学生将马上恢复到消极懈怠的学习状态,不再有任何探索、学习新知识的欲望。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课堂毕竟有限,而更多的知识需要学生在课下主动学习。所以,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我们要通过各种方法,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以为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还以《地球的宇宙环境》这节课为例,我先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自由谈论对于宇宙、天体的认识和了解。之后,因为考虑到彗星的神秘性能引起学生兴趣,所以我提问学生关于彗星的知识,并播放一段纪录片《彗星传说》,然后请学生根据视频内容简单介绍彗星。在这之后,我给每组分配任务,让学生自由查阅其他如:恒星、行星、卫星等天体的相关知识,并在最后把每组的学习成果综合起来,使学生之间互相查缺补漏,从而完善知识点。在以上例子中,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探讨,并鼓励小组之间合作学习,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主动性学习要比被动性学习能收到更好的成效。故而,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

三、优化课堂提问,有效总结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