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小学教育课程范文

小学教育课程全文(5篇)

小学教育课程

第1篇:小学教育课程范文

关键词:卓越全科教师;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一、研究背景

卓越教师培养已成为全世界教育界关注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均实施了卓越教师培养工程,把卓越教师作为培养目标,同时要求小学教师应具备胜任多科教学和全科教学的素质。为全面提高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队伍水平,强化农村基础教育改革,2014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意见》(教师〔2014〕5号),明确提出要为基础教育培养卓越的全科小学教师。卓越全科小学教师的培养,需要依靠科学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来实现。自2014年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以来,在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仍然存在着课程结构比例不协调、课程数量与质量不一致、教育实践环节薄弱、课程内容脱离基础教育需要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卓越全科教师培养的质量。因此,探讨卓越全科教师培养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不仅可以从理论上深化对卓越全科小学教师培养的认识,还可以从实践上为卓越全科小学教师培养提供依据和借鉴。

二、卓越全科教师培养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015年河南省开始设立卓越全科小学教师培养试点,2016年河南省教育厅制定了《河南省小学教育专业全科教师培养方案(试行)》,并要求各院校以此为依据,结合各地基础教育对人才的需要,制定培养方案。为了解河南省卓越全科教师培养中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情况,在河南省实施全科培养的院校中,对五所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及河南省小学教育专业全科教师培养方案(将五所学校名称编号依次设为1~5,河南省制定的培养方案编号设为6)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发现以下问题:

(一)培养目标定位混乱

依据省教育厅的相关标准和要求,结合本校专业发展规划和基础教育对人才的需求,承担全科小学教师培养的五所院校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的对比发现,五所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各不相同。如培养高素质农村小学教育全科教师,能在小学教育、教学、培训、管理等领域及机构,从事小学学科教学、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的卓越教师;能在小学教育、社区教育、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研究机构和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小学全科教师等。培养目标定位的混乱,导致了培养要求和课程设置的巨大差异。有的分方向培养,有的不分方向,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势必不能达到卓越全科的要求,第一,从总学分上看,有4所院校的学分总数低于河南省要求的181.5学分,只有一所院校的学分总数超过了河南省的要求;第二,通识基础课的比例悬殊较大,最低的占16%,最高的占32.6%,相差16.6个百分点;第三,学科基础课比例中最低占11.8%,最高占22.2%,悬殊较大;第四,教育专业课程比例中有2所学校低于37%,有3所院校基本与河南省要求保持一致;第五,集中实践教学比例中,有一所院校比例较高,为21.9%,其余4所学校基本与河南省规定的标准一致。河南省规定的全科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显示,教育专业理论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44.9%,而实践教学课程仅占总学分的16.5%,且仅体现在集中教育实习、见习和毕业论文写作等方面。这说明课程设置比例不协调,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且重专业理论、轻实践教学的现象依然存在。据了解,很多教师在课程开设过程中,依然高度重视学生对教育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对学生应用知识分析教育、教学问题,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能力的培养并没有高度重视,导致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彰显卓越教师培养与一般教师培养在课程设置上的差异.

(二)通识基础课内部结构不合理,满足不了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需求

西欧的博雅教育,是通识基础课程最初的来源,此课程不是为传授知识而开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培养其人文精神和内在气质。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对小学教师的综合知识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现在通识课程的开设已打破了纯人文学科的范畴,还设置了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关的课程。卓越全科小学教师的培养,要求教师具有更广博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仅仅依靠所开设的学科课程,远远不能满足这方面的需要,因此需要通过通识课程的学习来解决此问题。然而,从表2中可以看出,目前的通识课中,通识必修课所占比例在76.5%~100%,开设的课程基本是思政课、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形势与政策等课程;通识选修课所占比例较低,在0%~23.5%,而通识选修课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不足,通过自主选课来弥补和丰富自身的知识修养。目前五所学校的通识选修课课程设置较少,远远不能满足卓越全科教师的培养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专业理论课程较多,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较大,也可能对通识选修课程的开设数量造成影响。

三、卓越全科教师培养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教育政策的影响

各高校在制定全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时,必须遵守《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标准》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这样设置的课程才能符合国家对该专业培养人才的要求。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教师〔2017〕13号)中,明确规定了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二级标准要求课程结构应体现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有机结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设置合理。各类课程学分比例恰当,通识教育课程中的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10%,学科专业课程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35%,教师教育课程达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规定的学分要求。因此,虽然《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标准》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均对人才培养提出了课程设置的要求,但由于所关注的角度不同,标准之间存在相互矛盾的现象,前者比较关注专业教育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而后者则更强调专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和学科课程。同时,各高校在课程设置时,还要考虑到学生参加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过关率问题。因此便导致课程设置比例的不协调和不一致,以及专业理论课程所占比例较大、所占学时数较多的问题。

(二)对卓越全科教师培养的内涵认识不足

“卓越”一词,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卓,高也;越,度也”,卓越连在一起有高超出众的意思;《汉语字典》中对其的解释为“杰出的,超出一般的”。卓越教师即为超出一般教师的、出众的、优秀的教师。关于卓越教师的培养,美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实施,通过加强对优秀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师从教信心,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从调查的五所院校的培养目标上看,只有一所院校明确提出了培养卓越全科小学教师,这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河南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对大批优秀领军人才的需求。“全科培养”即要求所培养的小学教师,能满足承担小学教育全部课程的需要。河南省作为基础教育人数较多的大省,大部分地区的小学教师学历层次以专科和本科为主,而农村小学教师的低学历、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则更加突出,师资队伍水平不高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因此,作为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是具有基础性和综合性的教育专业。为满足河南省基础教育对高水平师资队伍的需要,省教育厅明确提出,小学教育专业应把培养能任教多学科的全科小学教师,作为小学卓越教师培养的主要目标。针对全科小学教师培养的要求,不少院校对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特色也在不断凝练,但模糊的特色导致现有的培养方案以“浅泛型综合式”和“分科教学式”居多[1]。当前,在专业培养特色上,不少发达国家更关注对小学教师“怎么教”的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教什么”的知识传授[2]。对“全科培养”理解不全面,专业特色凝练不到位、不准确,将直接导致培养目标的错位,影响课程体系构建的科学性。

(三)“双专业教育”的困扰

目前所了解的五所院校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修业期满后,全部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但鉴于全面性、基础性、综合性是现代小学教育的突出特点,因此,培养卓越全科型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需要合理设置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教育专业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才能符合全科培养的专业特性。在现实工作中,由于对“双专业教育”把握不到位,导致河南省五所院校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形成了较为尴尬的局面,即教育专业课程比教育学专业弱,学科课程也没有学科专业强。同时,“综合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容易导致学科专业的弱化,而“分科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则易造成教育专业的弱化。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如何处理好此类矛盾,使其达到平衡,将直接影响到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这对各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四、卓越全科教师培养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策略

(一)明确卓越全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素质要求

我国教育部针对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明确要求:“应针对小学教育的实际需要,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3]这为我国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指明了方向。为此,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教育部文件精神和河南省教育厅的相关要求,以及基础教育对人才的需要,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专业情感和正确的教育理念;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身心健康,能胜任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具有自我专业发展能力的研究型卓越全科小学教师[4]。教师素质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所应具备的基础性和通识性素养[5]。它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更是建构课程体系的重要依据之一。关于教师的素质,1987年美国把“对工作的使命感”“稳定而持久的工作动力”“事业心与上进心”“获取成就的动机与欲望”及“对教学具有高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能力”等品质,确定为评定优秀教师的标准[6]。我国研究者大多认为,“知识、能力、个性品质和教育观念是教师素质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7]。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中,把“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作为卓越教师的主要特征。在借鉴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卓越全科小学教师素质应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长期从教的使命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第二,系统掌握从事小学教育教学所必备的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三,坚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及学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第四,熟悉国家教育法规和方针政策,了解小学教育的发展趋势;第五,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依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规范课程设置

从搜集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发现,五所院校在课程分类、名称和数量上均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科学性和严谨性明显不足。例如心理学课程,有的学校把它归入学科基础课,有的归入专业课;有的叫《小学心理学》,有的叫《普通心理学》,有的叫《基础心理学》;有些学校没有开设此门课程,而是把其归入到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中。因此,为确保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在全科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严格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细化专业课程。

(三)确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构建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必须首先考虑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因此,应正确处理好小学教育专业师范性和学术性的关系、教育专业课程和学科课程的关系、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以及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在注重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同时,还应树立“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理念。依据卓越全科小学教师素质要求,构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知识课程、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和教育研究课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强化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和研究性,为培养能胜任全科教学的研究型卓越教师提供课程支持。第一,加大通识基础课程比例,丰富通识基础课程内容。“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文化知识的广泛性和深刻性。”[8]通识教育课程除国家规定开设的课程外,应增设更多培养学生文化素养、艺术素养和科学素养的课程,以满足学生自由选择的需要。第二,整合学科课程。精选本专业的核心学科课程,适当增加授课学时,并严格要求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核心课程的教学实效性。第三,精简教育理论课程数量,丰富课程内容,改变课程拼盘现状,做到学科知识深度和学科交叉双关注。同时还应充分利用网络在线课程,使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以保证教育理论学习的时效性。第四,增加教育实践课程的比例,提高教育实践课程的有效性。培养小学教师就必须让其深入到小学的实际教学情境中,只有这样,才能从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得充分的感受和体验。在理论应用于实践和对实践进行反思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还应多开展一些有助于拓展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形式多样、方式灵活、具有多重教育价值的实践课程,帮助学生加深对小学教育专业性质与功能的理解、认识。而完善实践教学方案,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的管理,在实践教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第五,重视开设提升学生研究意识与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研究对教学工作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了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研究意识和基本研究素养,首先,应确保教育科研类课程的课时比例;其次,在课程开设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研究意识的培养,依据研究各环节的基本任务和要求,有目的地培养、训练其研究能力;再次,还应将此任务贯穿于所有课程的教学中,使此项工作常态化,以利于学生研究意识、能力培养及研究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蒋亦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定位的向度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0(4):7-12.

[2]邹强,吴亚林.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分析[J].教师教育论坛,2014(2):81-86.

[3]闫江涛.本科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卓越教师培养的价值追求与实现[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5(4):110-113.

[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训计划的意见[EB/OL].[2015-03-25].

[5]姜仁建.教师素质结构的追问与反思[J].教育科学论坛,2011(3):54-56.

[6]罗静.美国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及启示明[J].现代教育论丛,2011(2):65-67.

[7]刘久成.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目标•标准•途径[J].现代教育论丛,2011(6-7):2-6.

第2篇:小学教育课程范文

四所大学培养模式基本相同,都是采用综合培养的模式。主要表现为:上海师范大学“综合培养,分科发展”的培养模式,杭州师范大学“综合培养,有所侧重”的培养模式,南京师大晓庄学院“综合培养,分向选修”的培养模式和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综合培养,学有专长”的培养模式,这些模式都是强调“综合培养,分向发展”。上海师范大学的“综合培养,分科发展”,是指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分文科和理科两个方向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学科教育,使毕业生具备小学(文科或理科)两门以上课程的教学能力。杭州师范大学的“综合培养,有所侧重”,是指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师范生所学的执教学科至少要达到同类专业的水平,同时具备相当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师职业的基本技能,并根据学生的爱好,使他们在语、数、外、音、体、美等某一方面的特长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发展。南京师大晓庄学院的“综合培养,分向选修”,是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本科专业水平,前2年实行综合培养,后2年学生通过方向选修课程和其他选修课程进一步发展专长和拓宽知识面,达到文理交融、通专结合、知行合一。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的“综合培养,学有专长”,是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本科专业水平,学生一入校就根据个人的专长与兴趣确定一个专长学科方向,进行通识教育和系统的学科教育,毕业生可担任小学语文、数学两门主课的教学,又能兼教一门其他课程,一门活动课程,一门专长课程。

二、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比较

四所大学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基本一致。培养目标表述基本为“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具备小学教育专业知识,教育教学技能全面,既能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又能胜任小学教育科研及教育管理的高素质师资。”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规格可概括为一句话,即“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都强调了毕业生能胜任小学多门学科教学。

第3篇:小学教育课程范文

面向改革开放,面向广大城市和农村小学教育的需要,在课程设置的设计上加强了实践性研究,第一,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要培养新型的小学教师,又要使毕业生切实具有大学本科水平,既不能搞简单的中师“延长”,也不能搞普通高师的“照搬”。在必修课里开设了《现代汉语》、《高等数学》、《写作》、《普通生理学》等课程,在选修课中开设《古代汉语》、《儿童文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自然辩证法》、《科技发展简史》等,使学生掌握较为宽广、扎实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第二,我国农村人口多,居住分散,小学校小人少,有的学校还在进行复式教学,因此我们的毕业生的能力应是多方面的,即“多能一专”型。这样在课程设计中还开设《体育》、《大学音乐教育》、《大学美术教育》、《大学英语》、《计算机》、《社会科学概论》、《自然科学概论》等必修课,还开设了文化素质课程要求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2-3门选修课,目的是让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都有提高,更好地为小学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第三,重视学生的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大教育实践的比例,一、二、三年级各进行一周教育见习,四年级十八周教育实习,包括教育调查与毕业论文,对毕业论文以往的中师和专科生没有明确要求,只是号召通过教育实习写出心得体会,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论文答辩不通过不能毕业,这充分体现了小教本科学生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强化综合性

小学教育的特点是综合性,小学生的特点是对教师有更多的模仿性,小学教师必须对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和谐发展承担更多的责任。当代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日趋整合。而在小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课程的综合化又是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因此我们新的课程设置必须面对这种挑战,适应这种要求。第一,在科学文化素质上,必须从小学教育实际出发,为师范生构建一个较完备的知识系统,建立以语文、数学、教育专业知识为主的知识体系。如语文学科的构建,本着“大语文教育”的思想,增加课时比重,融文学与写作、教师口语、语言文字基础知识、书写等课为一体。语文学科的性质比较复杂,从语言文字上说具有工具性,从思想内容上说具有文学性,从知识内容(包括社会历史生活知识、科学知识、理论知识以及语文知识)上说还具有知识性。这些性质是综合在一起的,因此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师范院校的语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语言和思维的综合训练,以思维增强语感,促进语言的鉴赏、评析和表达能力,使师范生掌握较系统的汉语知识、文学基础理论和写作理论等;同时通过大量文学作品的选读,了解和把握中外文学发展的历史概貌,以形成语言、文学、写作等有机组合的知识体系。充分融合听话、说话、阅读、文学、写作、书写等语文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形成胜任小学语文教学的能力。数学知识方面,在高中学习的基础上,开设高等数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强调理性抽象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胜任小学数学教学,特别是提高了学生毕业后指导小学数学竞赛和小学数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能力。在形成以语文、数学、教育学科为主干的课程体系的同时,特别强调教育专业课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力求科学构建系统的完整的课程结构。第二,在以语文、数学、教育学科为主干的课程体系中,还加大了思想政治课课程的比例,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使未来的小学教师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除了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还在选修课中开设伦理学、美学概论、社会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不仅在于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而更重要的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为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第三,在高中学习了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六大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两门综合性较强的必修课,即《社会科学概论》和《自然科学概论》。这两门课程既注意了知识的横向联系,又体现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综合训练,同时要反映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研究的新进展,使师范生的知识面更开阔,为他们继续深造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三、体现灵活性

以往的课程设置中,必修课安排的较多,选修课和活动课较少,学生的学习不可能有自主性和选择性,毕业生在座谈会上也说:“在校时学的课程有些没有用,多开点选修课和活动课有利于我们的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第一,加大了任意选修课的门类和比重,现设选修课30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去选择性的学习,而且鼓励学生多选课,从评价制度上得以体现。评价制度中有合格加特长的学分,学生选学的课多,他的特长学分也多,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是一个重要内容,这无论对学生的就业和对社会的贡献都是值得肯定的。而且选修课的门类、内容还可以由学校灵活掌握。第二,加强对活动课程的管理和研究,活动课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但在过去的课程设置中没有被高度重视在组织管理上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将活动课分为三大类,即兴趣组与社团活动,军训,劳动教育,而且这些课的开设遵循三个原则即求是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时代性原则。保证活动课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内容和形式有利于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发展,同时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活动课纳入课程方案,就一定加强管理,要有授课计划和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活动课学习成绩档案,进行等级评价和成果汇报,将成绩记入学生学籍。

四、确保发展性

第4篇:小学教育课程范文

【关键词】五年制;小学教育;课程

我校五年一贯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围绕“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特点,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跨学科的课程群搭建起来,以乡村现实教育教学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在科学、现代化信息技术、英语、体育、艺术等方面的教学基本功,融合各学科知识,构建起我校特色的“全科型”定向乡村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

1.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我校五年一贯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定向培养乡村小学教师导向、以质量为根本的原则,落实我校的办学定位(师范性、地方性和应用型),并结合马鞍山及周边地区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了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由教师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职业能力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五大类课程群组成。

1.1重视基础素质教育,构建公共基础课程群

公共基础课程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的主要途径。设置了思想道德修养、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必修课程。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就业需要,开设了丰富的公共选修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1.2以定向培养乡村教师为导向,构建教师教育课程群

教师教育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未来小学教师具备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能以博采众家之长的态度面对不同的理论;引导未来小学教师理解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学会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儿童获得良好的教育;获得必要的教学技能和相关教育教学活动组织的能力;使未来小学教师具备教师资格准入条件,达到一名合格小学教师的培养规格。教师教育课程是对未来小学教师进行教师职前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主要途径。故设置了小学跨学科教育、小学教育概论等必修课程。

1.3突出专业素养教育,形成学科专业课程群

学科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的主要途径,是学生今后继续深造的基础,设置了相关的必修课程。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设置了五个方向必选课程和自选课程等选修课程。

1.4强化个性发展,形成专业选修课程群

专业选修课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发展学生个性,完善知识结构的课程。学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地域文化的特色开设了桐城派与桐城文化、数学建模等十几门课程供学生选修。

1.5凸显以能力为根本,构建职业能力课程群

职业能力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和教学技能培训的主要阵地,为了达到培养规格中的要求,我们设置了包括军训与入学教育、专业见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课程。

2.构建五年制小学教育课程体系

我校初中起点定向乡村五年一贯制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由四个模块组成,对应课程体系中必修类课程、选修类课程和教育类实践课程三部分组成。

2.1必修类课程

必修类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的主体,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和职业道德、专业水平、渊博的文化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素质、现代化教育思想、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心理素质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分布在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本能力模块、职业核心能力模块三大模块内。(1)基本素质模块必修课程。在融合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按照同类学科间课程综合的原则,以模块化的方式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三门课程整合成《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讲座的形式开设;将“体育”与“生理卫生”整合成“体育技能与理论”等。(2)专业基本能力模块必修课程。除“语、数、外、音乐、美术、生物和化学”类课程单门开设外,参照国家规定的高校学科专业门类的有关规定,整合课程精选“中国文选”、“高等数学基础”和“综合英语”等课程。开设与专科层次相应的学科课程,分5个方向设置课程,让学生必须选一方向作为核心学科专业课程主修,以期使学生基本达到这一方向的专科水平。(3)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必修课程。主要开设“心理学、教育学、专业技能和课程研究”类。也是在整合课程的理念下,将《小学体育教学策略与设计》、《小学美术教学研究》、《小学音乐教学研究》整合成“小学艺体教学策略与设计”,将《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整合成“小学教学策略研究(自然科学方向)”等,以期达到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能具备教育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多科教学能力等。

2.2选修类课程

选修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的重要支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同时不可或缺的课程领域,它对于加深、拓宽知识视野[2],发展个性修养,增强未来小学教师对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适应性和后续发展性等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基本素质模块选修课程。一类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抓住时展的潮流,就世界范围内开设有关道德、法律、艺术、教育、政治与经济、科学与技术、资源与环境[3]等选修课程,广泛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和先进文化,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4]。另一类是为突出地方特色,使定向生将来能更好地适应安徽乡村地区人文特色、教育文化需求、经济发展需要等,针对生源所在地的实际,开设乡土特色的选修课程。(2)专业基本能力模块选修课程。按交叉学科、文理贯通的原则,让学生在其主修语文、数学学科课程外,从文综、理综方向,分别设置个性发展需要的课程。同时让学生从小学五门学科领域中选择一门选修,如从英语、音乐、体育、计算机、美术学科五个方向中选修一门学科的课程。(3)职业核心能力模块选修课程。突出师范性,加强应用性,发展学生专业特长,[4]拓宽、丰富从事小学教育教育设计能力、组织能力、预测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评价能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小学各学科教学与研究、现代教学媒体等选修课程。

2.3教育实践类课程

定向师范生没有找工作的压力,能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和实践,合理利用他们的这一优势,统筹安排专业能力训练,进一步明确定向师范生全程实践,确定每个阶段的实践目标、主要内容和形式。[5]2.3.1践行“一见二实三顶岗”实践教学模式(1)三年级见习:“课堂进园校”。“课堂进园校”是师范生“一见二实三顶岗”实践教学体系的第一阶段,即“一见”。三年级,小学教育专业每周半天将课堂搬进小学,即两节课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两节课实地见习。学生在专业课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完成相应见习任务,填写见习手册。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见习状况,设置评价表,纳入学生平时成绩。学期末,学校依据学生见习日志、见习小结、课题报告和评价表评选出优秀见习生并进行表彰和奖励。(2)四年级中期实习:“教学做合一”。四年级下学期的八周中期实习是我校师范生“一见二实三顶岗”实践教学体系的第二阶段,即“二实”。为确保学生中期实习效果,我校专门制定了《教师教育专业见习管理办法》、《教师教育专业中期实习管理办法》。在正式入小学实习前,小学教育专业组织岗前培训,强化实习生的专业技能、教师基本功、职业道德等,并进行考核。入小学后,实行给每个学生配“我校指导教师+小学指导教师”的“双导师制”。学校定期召开实习反馈交流会,每周编印一期《教育实习专辑》,及时反映实习动态,并对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处理和解决。学生实习期间需完成班主任、教学、教育调研三项实习任务,完成填写《教育实习手册》,实习结束后由双方指导教师联合评价,并且评选优秀实习生,对于不能完成实习任务的学生,实习成绩一律不合格。(3)五年级顶岗实习:“三位一体”综合指导。五年级下学期,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需进行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即“一见二实三顶岗”实践教学体系的第三阶段———“三顶岗”。2.3.2建立乡村小学实习基地乡村小学教师的根在乡村,不熟悉和不热爱乡村的学生是不可能培养出一名合格的乡村小学教师。因此,在学校和系部的支持下,逐渐拓展在乡村小学建立实践基地,让学生下到乡村去见习、中期实习和顶岗实习。总之,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是一种特殊的专业,它有别于高中起点三年制专科小学教师培养。目前,定向五年一贯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依然存在的一些问题,还需对其课程设置提出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新的更完善的课程设置思路。

【参考文献】

[1]《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皖政办〔2015〕62号).

[2]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

[3]顾明远.《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说明.中国教育报,2011-12-14,003版.

[4]岳喜腾.优化课程设置,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构建科学的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J].文教资料,2012,10上旬刊:167-169.

第5篇:小学教育课程范文

一、新课改提出的新体现与新要求

有别于传统课程和教育,新课改在遵循基础性、开放性、民主性、个性化的原则基础上,区分了教育的目的与手段。在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下,新课改要求改变以往由教师主导课堂、形式较为生硬死板、课程内容“繁、难、偏、旧”教育模式。为此,新课改对教师的授课内容、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校的课程管理等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

(一)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师观

在教育教学中,要树立新的学生观。首先要认识到,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特征,需要对不同的个体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同时要认识到,作为学生,这一群体有其独特的群体属性,明确学生群体(小学到高中)是与成年人群体有明显差异的,是处于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要在把握学生身体成长规律的基础上认识到学生有发展潜能,加以差异化引导。同时,也要树立新的教师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师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督促作用,也就是督促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其次,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开发并建设新的课程,同时发起合作与共建,推动教育课程的精品化与有效化;再次,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在尊重学生个体、引导学生行为的同时,多加赞扬与鼓励,增强学生的信心和使命感。

(二)落实新的学习观和教学观

在具备基本的理论观念后,教师就要将这些理论观念落实到实践行为中。教学是学生和教师互动的过程,当前我国多数的课堂教学还秉承着“教师主导、学生顺从,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但是这一模式在教学中越来越不被认可。随着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发展,教育管理者和传递者普遍形成了共识,即要想获得较好的学习效率和效果,那就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创造一种互动互通、生动有活力的课堂。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能够学到的知识就不仅仅再局限于书本,同时,教师要区分教学的目的与途径,不应只将关注点放在考试成绩上。新课改下的课堂教育和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创新授课形式,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的探究和合作学习,减少并避免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以课堂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记为辅的状况。

(三)实施新的评价体系和考查方式

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的考查,都应该设定不同的标准予以全面评价。这样的评价体系和考查方式不仅仅侧重结果的衡量,更应注重学习和教育过程。同时,要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以有效地对不同个体加以差异化引导和评价,在关注和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从而将自评—他评—互评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二、情景式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新课改的理论基础涉及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其中,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为新课改“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支持。这里,我们对情景式教学设计的分析也是建立在多元智力理论基础上的。

(一)多元智能评价的内容

多元智能评价观较传统的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观,是一种更适合当前新课改要求的评价方式。它不仅考虑到了对教师教学效率的测评,同时也满足了当前学生平等和全面发展的要求。多元智能理论解决了教育的目的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根本问题,而非“回答智力测验的能力”[1],这样就促进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其次,在多元智能化理论中,加德纳认为每个人的智力都不尽相同,每个人的智力构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有人擅长的是逻辑思维能力,有的人在音乐方面智力较高,也有的人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拥有较高的智力等等。这些说明了人的智力结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存在着多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此外,加德纳认为智能之间是相对独立的、没有等级区别的,而且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比其他智能显得更重要[2]。因此,我们应该认同一个观点,即“人人都能够取得成功”。

(二)多元智能评价的特点

首先,多元智能评价最明显的特点是多元化。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学习内容评价的多元化,二是学习效果评价的多元化。在学习内容多元化方面,相比较传统的固定课程,多元智能评价强调视觉空间、人际关系、自我认识等八种智能的全面展示,发展每个学生所拥有的智能。从评价方式方面来看,不同于考试的单一形式,这一评价更加关注学生解决问题所具有的思维能力。而且,在多元智能评价中,评价的主体是多元化的,可以学生自评,可以教师评,可以学生互评。这样便可全方位、多角度地考查一个人的素质学习与课本学习的结果。其次,多元智能具有动态性的特征。这一评价方式不同于死板的纸笔考试形式,该评价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和需求进行动态的、持续渐进的评价。最后,学习效果的诊断性。有别于传统教育考评注重成绩提升的评价,多元智能评价更为侧重诊断的是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这一评价方式使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业进展、学习态度、当前存在的问题等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从而对症下药地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引导其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就避免了由考试成绩说了算,学生不知道“如何回答和解决诸如‘完成了哪些学习任务’、‘已经取得了哪些进步’、‘我们如何才能得到提高’之类”[3]的问题。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建立在多元智能评价理论上的情景式评价能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状态,也能更为准确地评判学生当前学习阶段所面临的问题,从而为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促进其全方位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新课改下情景式教学的设计

在上文中我们对情景式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也就是多元智能评价理论进行了回顾和阐述。通过了解和认识多元智能评价观的内涵和特征我们可以看到,情景式教学设计方式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教学目的、授课情景、教育方式,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于情景式评价的过程当中,并呈现出动态性和多元性。在整个情景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目的决定了情景设计及所使用的评价方法,其中授课情境和教育方法相互依赖,共同决定了情景式教学的结果。每个因素之间都是息息相关、共同制约的,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要注重每一环节的独立性和完全性,并与下一环节有效对接,这样一来,整个多元智能发展过程就呈现出动态性、多元化的状态。

(一)教学目的:重视学生的个体成长

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情景式教学,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阶段、学习瓶颈等问题有较好的把握,从而减少“高分低能”的现象。这既满足了新课改的要求,即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也极大地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健康心态等,有助于实现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与根本目标。

(二)授课情景:以“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

在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思路下,我们在促进学生理解成长、发展等重要概念时,利用了“蚕的生长过程”这一评价情景。我们知道蚕的成长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孵化阶段。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宝宝,我们形象地称之为“蚁蚕”,身上长满细毛,约两天后毛就不明显了。第二个阶段,成长阶段。蚕宝宝以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变成白色,一段时间后便开始脱皮。蚕脱皮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不吃也不动,处于休眠状态。第三个阶段,成熟阶段。经过一次脱皮后的蚕是二龄幼虫,它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后才开始吐丝结茧。第四个阶段,结茧阶段。五岁的幼虫需两天两夜的时间才能结成一个茧,并在茧中进行最后一次脱皮,成为蛹。第五个阶段,化蝶阶段。约十天后,蚕蛹羽化成为蚕蛾,破茧而出。出茧后,雌蛾尾部发出一种气味引诱雄蛾来交尾,交尾后雄蛾死亡,雌蛾约花一个晚上产下约500个卵,然后也会慢慢死去。

(三)评价方法:以自我成长作为情景感化

在讲这一问题时,我结合主题班会和课堂教学,给学生讲解我刚当班主任时的情景。我告诉他们我当时就如同蚁蚕,对这个世界非常陌生,不知如何生存,四处碰壁:学生顽皮捣蛋,不听话,不服管教;少数家长嫌老师太年轻,还有同事(也是学生家长)联合其他家长联名提出不让我当班主任;有的家长由于孩子不好好学习,成绩太差而留级就怪罪于老师;当时的领导也为此头痛,指责我,说我太温柔,不厉害,说话声音小,光说服教育没有用,鼓励我大胆管理。然后,我就结合蚕的成长阶段告诉学生,我一方面学习班主任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一方面虚心向老班主任请教,另外,还与家长沟通,征求他们的意见,就如同蚕蛹不断吸收营养、不断蜕皮,我快速成长。过了几年,我在管理学生方面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给学生好心,不给学生好脸”。学生被严厉管教得听话了,顽皮的学生也能被严厉地管治住。但学生怕我,与我不够亲近,有“谈师色变”的现象。家长比较满意,因为孩子在学校安全,有良好的习惯,成绩也不错;学校领导满意,因为没有大事发生,没有学生逃课的,没有家长告状的。其实我很讨厌那时的自己,不愿与学生见面,因为一见学生就不由自己地板起脸,给学生一副威严的样子,生怕学生不听话。最后,我就结合蚕的成熟、结茧以及化蝶,给学生讲解,应该给学生“爱”,只有爱才能既让学生既听话,又让学生与老师亲近。再加上多次与家长沟通,我发现对现在的孩子以理服人会更好。于是,我就试着给学生母亲般的温暖,多与他们交流,多关心他们,多讲道理。学生慢慢变得听话了。班级氛围变得更和谐、更团结,学生各方面的进步也都很大,更有上进心和维护班级荣誉的责任心。时间一长,有几个学生主动站出来管理班上的卫生、纪律、开关灯、开关门窗。这时的我如同破茧而出的蚕蛾,华丽变身。学生喜欢我,每逢教师节,就有不少学生送贺卡、送祝福。他们与我见面很是亲切,甚至有些学生还会拥抱我。现在我带的一年级学生,他们一下课就围着我,又是说笑,又是拥抱,我真是感觉很幸福。家长也很满意,说我的方法好、有耐心、有爱心,孩子很喜欢。这种方式较好地带动了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也带动了我个人的发展。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