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历史走廊文化设计范文

历史走廊文化设计精选(九篇)

历史走廊文化设计

第1篇:历史走廊文化设计范文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在甘肃段黄河以西。它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祁连山、阿尔金山、马鬃山、合黎山及龙首山之间,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数十公里,因呈现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地带,所以称为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总面积约27.6万平方千米,占甘肃总面积的60%以上。早在先秦时期就定居过三苗、火烧沟人(羌)等,秦汉时又有乌孙、月氏、匈奴和羌等少数民族在此繁衍聚居。特别是汉武帝时期通过移民实边、开发屯田等边疆政策,使河西走廊的政治经济和农业得到长足发展,形成了以敦煌、酒泉、张掖、武威为中心的沙漠绿洲城市。

河西走廊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也是重要的军事要塞。长期以来,河西走廊是中原王朝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是沟通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通道,河西走廊的安危关系到中原王朝的稳定。古代丝绸之路贯穿河西走廊全境,在经济、文化交流融合的背景下,佛教活动在河西走廊地区也异常繁荣,同时留下了石窟、壁画、佛寺、古墓、古道、驿站、雄关、烽燧、城堡、古长城、烽火台等文物遗迹,其中以石窟壁画居多。

正是由于这种多民族宗教、文化生活的融合和交流才使河西走廊地区留下了丰富的壁画资源。河西走廊的壁画资源是以佛教石窟壁画和墓室壁画为主,还有少量岩画。壁画主要有敦煌莫高窟壁画、魏晋墓壁画、武威雷台东汉墓壁画、黑山摩崖浅石刻岩画等。其中以敦煌莫高窟和魏晋壁画墓的壁画数量居多,也最为著名。

一、河西走廊壁画主要内容

河西走廊壁画从内容上讲,主要反映当时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古史传说、神灵异兽等意识形态的题材。反映宗教内容的壁画主要有佛像画、故事画、神怪画、经变画、佛教史迹画、供养人画、装饰图案等,以敦煌莫高窟里和榆林窟内壁画最为典型。魏晋壁画墓壁画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是河西走廊地区一特殊艺术表现,它既受到当时中原乱战的影响也受到河西大环境繁荣影响,同时也是民族融合的产物。魏晋墓结构多为二室和三室两种,是用长方形砖块垒砌成的。墓门上有雕云纹、水火图、四神像图或仙灵异兽等彩绘图案;地面铺以各式花纹砖;墓室四壁为表现墓主人生前日常生活、饮食、服饰和劳动人民生产生活和的砖壁画。砖壁画采用一砖一画,色彩丰富,壁画内容除了反映农牧业及墓室主人生活的题材之外,还有反映出行、狩猎场景的壁画。形象生动的反映了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俗等方面的内容。其绘画以中国传统的写实手法为主,对后世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河西走廊壁画的价值

(一)历史文化价值

河西走廊壁画多是以佛经为依据而创作的,是以现实社会作为基础,从各个角度反映现实社会。它为中西文化交流,敦煌艺术源流及中国绘画史的探索提供了依据,同时充分展示了我国本土艺术的独特魅力。魏晋时期壁画因其内容广泛和写实性强,成为这一时期河西地区社会生活的写照。河西走廊壁画可以证实历史的有关记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二)建筑价值

莫高窟的建筑画面延续千载,不但展现了天界佛国和人间社会的建筑风格和要求,而且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建筑工艺和艺术水平。壁画中所有展示的古代建筑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提供了大量形象具体的资料,是相当珍贵的遗产。敦煌壁画中建筑的布局给我们研究古代建筑的风格和分布提供了材料。也为当下我们仿造从十六国开始的古建筑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三)艺术价值

河西走廊壁画中展现的绘画艺术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魏晋绘画的空白,为我们研究魏晋时期绘画的手法和技法提供了大量的史实和素材。河西走廊壁画内容多是反映当时和生产生活的内容,不同于中国画的人物、花鸟、山水这三类主要流派,极大丰富了我国绘画艺术。此外壁画中的飞天对后世的音乐、舞蹈、服装等艺术方面影响也很深刻,受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影响创作的舞剧《丝路花语》、《大梦敦煌》,为现代人展示了飞天艺术的魅力。

三、河西走廊壁画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一)壁画旅游资源集群化开发

按照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伯特(MichaelE.Porter)的观点,“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聚集,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当今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有效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在进行河西走廊壁画旅游资源的整合过程中,要注意资源整合,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和产品创新,从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同时还要关注旅游目的地系统集群化模式。这其中包括旅游吸引物系统、游览系统、接待服务系统、管理系统、营销系统等,这些系统的关联形成了聚集和集群化发展。由于河西走廊壁画旅游的核心是壁画,所以要做成以壁画为基础和核心形成的旅游集群化发展。并在重点打造核心吸引力的基础上,在旅游业中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群体。具体说就是在河西走廊壁画分布的基础上以敦煌为中心,在河西走廊这片区域内形成旅游目的地系统集群化,带动嘉峪关、瓜州、玉门、酒泉、张掖、武威的旅游业集群式发展。

从旅游空间结构而言,河西走廊从西向东依次为敦煌、嘉峪关、酒泉、张掖、武威。这些城市从地理位置上讲较为临近,交通较为便利,相互之间的可进入程度高。这就有助于把资源联成整体,便于集群化发展。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下,形成个性鲜明的旅游资源。

从产业结构上讲,嘉峪关市是工业城市,工业发达,各项工业设施较为完善,有利于大机器大批量生产旅游纪念品;而其他城市也可以借助自身的文化优势制作特色旅游纪念品。比如敦煌的李广杏和葡萄、瓜州的瓜果、酒泉的夜光杯等。

(二)利用现代科技,建立虚拟壁画博物馆

河西走廊地区壁画包罗万象,适合建成不同内容的综合性博物馆,以此来有效的保护历史文物。因为壁画多处于幽暗、封闭的环境中,正是在这种条件下,才使壁画历经千年才得以保存下来。如果以正常的参观程序来进行,会对壁画有人为的损坏。但博物馆中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充分配合声、光、电的3D技术,复原、复制壁画的内容,使游客在更舒适的环境中会更好的观赏壁画。从一定意义上将还可以缓解景区的压力,更好的保护文物。还可以把展现长城文化和丝路文化的历史文物遗迹的列入博物馆的收藏,丰富博物馆的内容,对旅游者都具有强吸引力。

(三)开展较高层次专项旅游文化活动

河西走廊地区的壁画因其涵盖面广、内容丰富,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考古、艺术等诸多价值。所以除了一般为单纯前来游览的游客作参观之用外,还可以组织一些较高层次的专项旅游文化活动。如临摹壁画、科学考古、甚至是地质考察等。专项旅游的竞争相对较小,而且客源也比较稳定,只要提高质量就可以保证优势,而且对于参加专项旅游的人群而言,他们对费用方面不太敏感。

(四)旅游纪念品开发中壁画元素的运用

旅游纪念品是旅游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河西地区的壁画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还可借鉴以下几点。

1、壁画旅游设计元素取材

旅游纪念品的原材料首先要能体现河西走廊的特色。除了自然地质因素之外,壁画本身就是很好的设计元素。以这些壁画故事为主题,可以让游客自己设计个性明信片。

还可以根据壁画的乐舞价值创作舞台剧或是影视作品等。舞台剧可以使旅游者更近距离的了解壁画,融入壁画。如大型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就是久负盛名的经典之作。而影视作品则可以发展潜在客源,使这一批潜在客人群体更想身临其近的去感受当地的氛围。

2、壁画旅游纪念品色彩及图案的提取

河西走廊地区壁画的最大资源优势就是有高度的视觉形象。这些壁画色彩艳丽,图案生动。以敦煌壁画为例。敦煌壁画多采用石绿、石青等偏蓝的色彩。这类颜色明丽且不易发生变化,在白璧上有极佳的效果展现;在色彩填补上多以暖色系,通常使用橙色、红色等色彩效果强烈的色泽。这样艳丽鲜明,色彩丰满的色盘在产品色彩提取方面所能选择的空间十分大。在图案提取上更加容易。壁画内容本身包罗万象。除了敦煌壁画中的佛教主题之外,其他壁画中还有大量贴近生活的部分,都可以作为图案原型。这些对色彩和图案的提取应用于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方面都是珍贵的宝藏。

3、推动壁画动漫设计

动漫产业在当今社会有着广大的受众群体,而且市场需求大,潜力巨大。可以打造本土壁画素材的动漫产品或是动漫形象,举办动漫产品博览会,提高河西走廊壁画的知名度。同时也能将这些壁画打造成永不落幕的明星产品,有助于品牌的传播与推广。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发动画衍生品,比如服饰、文具、玩具,甚至还可以开展以壁画为主题的主题餐厅、主题酒店、主题咖啡馆等等。这些都是可以使产业转型,带动产业发展与进步的方式。不仅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现有的以壁画为主题的,且最有意义、影响最深的动画作品就是198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制作的《九色鹿》,作品的原型就是莫高窟257窟中的《鹿王本生图》。该作品不论是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还是在取材着色方面都充分尊重壁画内容,是对壁画做好的诠释,也是一种文化宣传方式。

第2篇:历史走廊文化设计范文

对于寻梦者,它是久远的梦境

对于远去者,它是终极的追忆

对于行走者,它是一个温暖而幸福的手势

当你面带微笑与惊叹行走其间,你和它就

有了不见不散的约定

“我们以康定为中心向北向南大体划出一条走廊。这条走廊正处于藏彝之间,沉淀着许多现在还活着的历史遗留,应当是历史与语言科学的一个宝贵源地。” 1980年,费孝通先生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上首次提出了“藏彝走廊”的概念。

聆听遥远的历史回声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我国西南部川、滇、藏三省区毗邻处,在长约1200公里,宽约750公里的区域内,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6条大江肩并肩自北向南穿流而过。从行政区划而言,含四川省的甘孜、阿坝、凉山等3州和攀枝花市,云南省的迪庆和怒江两州和丽江市,以及自治区的昌都地区一带。这就是“藏彝走廊”。

从远古以至秦汉时期,藏彝走廊主要为藏缅语族的先民自北向南迁徙的通道,他们在迁徙途中一部分停留下来,经过历史上的分化与融合,逐渐形成一些古代的民族,这些民族在汉文史籍中往往以“氐羌”作为概称,同时又以“某氐、某羌”等作为具体的它称。秦汉以后,中央王朝着手经营藏彝走廊,在这一区域东部及南部设置郡县,并有一批中原人进入,从而形成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互动,并推进了该区东部及南部边缘的社会进程。

隋唐之际,在汉文典籍中称作“发羌”的吐蕃政权兴起于雅隆河谷,其势力逐渐壮大,统一了高原的苏毗、单同诸部,而东向发展,其力量逐步达到藏彝走廊的东缘,臣服了藏彝走廊西部、中部及东北部的“诸羌”部落,以其拥有藏传佛教的文化优势,而逐渐使其“藏化”。约在此稍后,以彝族先民为首的部落在藏彝走廊的南缘扩散,建立了南诏政权。吐蕃初联南诏以攻唐,其后唐联合南诏以攻吐蕃,形成藏彝走廊中汉、藏、彝及其所统率诸部在唐代大的互动,最终奠定了他们今天的分布格局。

元明时期,蒙古族两度南下进入藏彝走廊。一次为忽必烈南征建立了元代对这一区域的统治;另一次是明末清初,和硕特部蒙古首领固始汉率蒙军从青海进入藏彝走廊的康巴北部,在击败当地白利土司后,派兵驻守并分封数子于康北,形成这一地区的霍尔土司世系。元代在今凉山州一带置罗罗宣慰司,派蒙古军驻守。元末明初元云南平章月鲁铁木儿在此降明后复叛,所率蒙兵被明军击散于盐源一带,这便是今天川西南地区蒙古族的来源之一。

明清时期,傣族、壮族、布依族、苗族与回族,分别进入藏彝走廊的南部。由于当时中央王朝改土归流,清末还在该走廊设立了川滇边务大臣,这一时期也使大量汉族进入藏彝走廊。

穿越原生态民族文化走廊

对于从事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学科研究的学者来说,这个地方是令人神往的思想源地。自古以来,藏、彝、羌、怒、普米、独龙、珞巴、门巴、哈尼、纳西等数十个少数民族的先民在这里世代繁衍、交往、迁徙,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古老文化的信息,日积月累,形成了一条特殊的历史文化沉积带。其中很大一部分至今仍然以原生形态生活着在泸沽湖的摩梭人和鲜水河流域的藏族族群扎巴人中,迄今还较为完整地保留着母系社会形态;在北端的高原,不仅保留着藏传佛教现存的所有教派,而且还存在着地区已完全消失的觉囊派,甚至藏传佛教传入以前最古老的苯教也在这里较好地保存着;在南端纳西族中,仍然保留着迄今为止世界上形态最原始的“东巴文”象形文字系统……

以物质文化论,为适应自然环境而有多种生计。比如纯农区的农业、纯牧区的牧业、半农半牧区的农牧兼营,以及渔猎与采集的遗存。而传统手工艺乃至商贸交换的形式亦各具特色。又如各民族的衣食住行,均丰富多彩。彝、苗等族的衣饰最为复杂,工艺水平极高。藏族的居住与建筑文化自成体系,形式众多,堂皇壮观。

第3篇:历史走廊文化设计范文

【论文摘要】:城市视觉形象是城市的外在表现,城市视觉形象的形成往往以城市的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城市的理念识别为指导,以城市的行为知识向公众直接、迅速地传达城市视觉形象特征。

1. 城市造型视觉形象

1.1 结构。多维结构与组合形态、平面与曲面、转折与平滑、起伏与平坦,满足于平视、侧视、俯瞰检测的要求。

1.2 空间。由构成城市硬件的城市建筑和城市设施,以及构成城市软件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组成的具有艺术美学价值的人居环境被称为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渗入城市科学、生态科学、生命科学等各个领域,是人类面对生存环境的挑战所选择一种积极对策。

⑴ 空间景观的系统结构研究

a. 点、线、面的多层次研究。"点"是景观节点,包括主要标志性建筑、城市广场、城市重要窗口以及自然景点、制高点等。"线"是景观视线,包括重要商业街、步行街、滨水路、交通干道等组成的城市街景和景观走廊。"面"是景观区片,包括旧城区或者租界区、历史文物保持区、商业中心区、园林景区等。

b. 一维、二维、三维的多方位研究。"一维"是以平面方式研究空间景观的平面构图和结构关系。"二维"是关于城市立面形式与剖面结构的研究,反映了街景特色、建筑风格和高度的关系。"三维"是城市空中景观的模拟研究。

c. 城市景观框架的总体性研究。根据景观需要制定城市开发控制标准、建筑风格引导准则、景观视觉走廊保护范围等。城市空间艺术与建筑艺术等级外观、宗教时期城市与建筑、工业化与现代建筑、"包豪斯"建筑理论、城市与建筑的功能性等等对当前中国的现代城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⑵ 立面的研究

高开敞的界面围合方式,在将外部环境引入室内的同时,室内空间也与外界共享。城市立面与夜景照明也从建筑单体立面设计向城市立面设计的层次转变。

2. 城市色彩视觉形象

所谓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的色彩视觉总体表现。城市色彩作为城市面貌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反映着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承载着历史、文化、美学信息,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色彩总体规划是确定城市色彩总谱系统以及确定不同特色景观区域的色彩特色定位。

2.1 城市色彩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城市的色彩永远不能与大自然争美。这是使城市色彩和谐的捷径。在城市新区中,如果又没有特定传统色彩,其城市主色调应偏中性,而绝不能标新立异。

2.2 城市色彩应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城市色彩一旦由历史积淀形成,便成为城市文化的载体。不同的国家和城市,因民族信仰、历史、风土人情的不同而对颜色有不同的偏爱。

2.3 城市色彩应与城市自身功能定位相符。有些色彩是城市政治或经济文化的反映,现代城市形象应用设计中应考虑城市符号视觉形象、城市标志识别系统、城市规则视觉形象、交通规则视觉表现、政府工作规则视觉表现、城市功能划分视觉表现等相互协调。

3. 城市人文视觉形象

包括有市民形象、文化形象、政府形象等。城市形象是通过市民形象集中表现出来的,因此,城市形象以市民的综合素质、精神状态龙新能力为核心,通过市民的各种参与凸现出来。

4. 城市视觉形象设计趋势

4.1 城市形象识别设计 转贴于

按照城市理念、城市行为、城市视觉三个子系统的基本思维来理解和识别城市形象,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⑴ 城市理念。指城市独特的价值观、发展目标、城市规划、文化内涵等为城市形象的核心。城市理念融合文化形象、城市定位、社会经济发展等内容,沟通、凝聚城市居民的思想认识。

⑵ 城市行为。在城市理念识别基础上的行为表现和重要特征,主要表现为城市内部的组织管理及活动。如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政府政策、文化宣传、体育健身、环境保护等进行的活动。

⑶ 城市视觉。城市视觉识别的形成往往以城市的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城市的理念识别为基础,以城市的行为识别为依托。城市建筑是经济社会活动的结晶,是影响城市视觉识别的最基本要素。

4.2 城市视觉形象设计重点

⑴ 自然形象。不同的城市自然禀赋会有很大的差异。充分发掘与众不同的形象,促进旅游、娱乐、餐饮业务等行业率先发展,发挥出形象效应。

⑵ 文化形象。城市文化既独立存在,又与其他因素高度融合。如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哈尔滨冰雕节、潍坊风筝节、孔子文化节等,展示了城市文化风格,有效地增强了城市形象的影响和辐射作用。

⑶ 视别形象。城市的道路、广场、水景、雕塑、路灯、栏杆、壁画、标志、路牌、门牌、公共汽车站牌、各类户外广告等等都应系统地进行规划、设计。

⑷ 政府形象。政府形象建立在政府管理、政策实施、办事效率、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由公务员日常业务工作所体现。改进政府行为重点是提高服务的能力和效果。

⑸ 历史形象。文物古迹是历史形象的直接反映。一般分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风貌区、文物古迹三个层次。文物古迹和历史风貌区保护通常可划定保护禁区、严格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三个层次的保护范围。

⑹ 视线走廊。景观视线走廊由景观轴线、视觉控制点、重要景点、视觉交织及转帐等组成,依赖于统一的规划布局。对景观视线走廊的保护性控制,对城市相关地区的发展须设定一些限制性规则。

⑺ 高压走廊。按照专业规范,架空高压线路必须与民居、建筑物、构筑物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进入市区的架空高压线路必须严格按规章建设,留出规定的高压走廊地带,控制两侧建筑高度有使用性质,保护好高压走廊地带。

⑻ 地下通道。地下人行通道、地下商业街、地下涵道、洞口等以及地铁线路一般尽量与地面道路相结合。

城市视觉形象,简而言之,是城市(或特定的区域)给人的印象和感受。涵盖建筑物、道路、交通、店面、旅游景点、生活设施等,这些都是构成这种印象和感受的基本要素。城形成城市视觉形象的因素多方交织、组合,形成的。

参考文献

[1] 李广斌, 王勇, 袁中金. 城市特色与城市形象塑造[J]. 城市规划, 2006.

[2] 王鑫. 赖特建筑创作中的节能策略及其设计启示[J]. 新建筑, 2006.

[3] 谢小舜. 匠心独具的美国风--赖特的住宅建筑风格解析[J]. 艺苑, 2006.

[4] 金平. 中国城市规划的弊病[J]. 重庆建筑, 2006.

第4篇:历史走廊文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遗产廊道;保护规划;生态基础设施;大运河

在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宝库中,线形文化景观遗产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但这一重要的遗产种类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目前我国的遗产保护体系中尚不包括有关区域战略性的内容。这一体系由于缺少这部分内容而产生的弊端已经凸现在包括大运河在内的一些重要线形文化遗产保护中。

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是发端于美国的一种区域化的遗产保护战略方法,同时在其他国家也有类似思路的保护措施。本文认为,重视遗产廊道的保护可以为包括大运河在内的我国的遗产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一 遗产保护区域化的历史趋势

在历史保护领域中,对历史环境的关注很早就开始了。早在1931年由国际智力合作所通过的《雅典宪章》就提出“要着重保护它风景如画(pictur— esque)的特征”。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则更进一步提出了要保护“城市的或乡村的环境”。随着城市规划学科加入到遗产保护领域中,人们开始把文化遗产保护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来认识。《马丘比丘宪章》、《内罗比建议》、《华盛顿宪章》等重要文献的制定,表明了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实际上已经扩大到整个历史城镇。

遗产保护区域化趋势表现在把自然和文化遗产合二为一。早在1968年,美国就召开了“世界遗产保护”白宫会议,呼吁保护世界的自然风景区和文化遗产,这是官方公开发表的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合二为一最早的文件之一。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正式把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一起作为具有普遍价值的遗产加以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合二为一是这一权威公约的突出特点。公约中有一条“人与自然的共同作品”,后来作为“文化景观”单独列入遗产地范畴。在1984年的世界遗产会议上,人们曾就这个问题做过讨论,许多专家认为,在今天的世界上,纯粹的自然地已经十分稀少,更多的是在人影响之下的自然地,即人与自然共存的区域,这些区域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重要价值。

在这一背景下,许多西方国家都开展了区域化的遗产保护。以法国为例,在1983年法国就制定了《建筑和城市遗产保护法》,对包括建筑和城市在内的文化遗产加以保护。1993又在该法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制定了《建筑、城市和风景遗产保护法》,提出了建筑、城市和风景遗产保护区的概念,对包括建筑群、自然风景、田园风光在内的区域加以保护。

同时,在我国,运河作为工业文化遗产(industri— al heritage)的研究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产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为此组织了专门的研究 (1996),并形成报告提交给ICOMOS。

跨地区甚至跨国家的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作为一种遗产形式正在因为其崇尚的“交流和对话”理念而进入人们的视野。1993年,西班牙的桑地亚哥·德·卡姆波斯特拉朝圣路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单。1994年,在西班牙政府的帮助下,在马德里召开了世界文化遗产专家研讨会。现在,ICO— MOS下边设有专门的机构CIlC(The ICOMOS Inter— national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Cultural Routes,国际古迹理事会文化线路科技委员会)负责文化线路类遗产的研究和管理。

遗产廊道主要发展于美国,是一种在遗产保护区域化进程中采取的方法。该方法在保护中强调遗产的文化意义和自然价值,强调文化遗产保护和自然保护并举,是一种追求遗产保护、区域振兴、居民休闲和身心再生、文化旅游及教育多赢的多目标保护规划方法。

二 绿色通道与遗产廊道

遗产廊道的出现和绿色通道的发展成熟紧密相关。绿道在美国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其概念由 Whyte于1950年代首先提出,1987年在美国户外空间总统委员会上官方首次使用这一概念。这一委员会认识到几年之内美国将有80%的人生活在城市中心,而远离自然,因此提倡把自然引入城市,以方便市民游憩之用。保护基金会(The Conservation Fund)在同一年发起了美国绿道计划,现已经发展了或正在修建的绿色通道加起来有600条之多。

不同的研究者对绿色通道的定义不尽相同。其中Little认为绿色通道是能够改善环境质量和提供户外娱乐的廊道。包括五种基本类型:城市河边绿色通道;以道路为特征的游憩绿色通道;生态上重要的廊道绿色通道;风景或历史线路绿色通道;综合的绿色通道系统或网络。可以认为,绿色通道是连接开敞空间、连接自然保护区、连接景观要素的绿色景观廊道。它具有游憩、生态、美学等多种意义。而 Little绿色通道定义中的第四种主要就是遗产廊道。

遗产廊道是绿色通道和遗产保护区域化结合的产物,是一种线形的文化景观,在这些景观中人与自然共存,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共同作品”。尽管其价值未必能够突出到列人世界遗产名录,但是因其代表了早期人类的运动路线、体现着一地文化的发展历程而具有文化意义。一般来说,遗产廊道是“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通常带有明显的经济中心、蓬勃发展的旅游、老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娱乐及环境改善。”

遗产廊道首先是一种线性的遗产区域。它把文化意义提到首位,可以是河流峡谷、运河、道路以及铁路线,也可以指能够把单个的遗产点串联起来的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线性廊道。它对遗产的保护采用区域而非局部点的概念。它又是一个综合保护措施,自然、经济、历史文化三者并举,是一种多目标的保护体系。

一定尺度上的遗产廊道同时也可以成为战略性的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lnfrastructure)。遗产廊道不仅保护了那些具有文化意义的线形遗产区域,而且通过适当的生态恢复措施和旅游开发手段,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保护,使得一些原本缺乏活力的点状遗产重新焕发青春,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为城乡居民提供游憩、休闲、教育等生态服务。这一点对于那些经济发展落后、人地关系危机严重的地区来说尤为重要。

遗产廊道的保护规划除了像一般的绿道规划那样强调景观生态过程,强调土地覆被、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适宜性等因素以外,更重视的是对文化因素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组织。就文化因素来讲,它强调对具有历史意义的植被如古树名木的保护,同时也注重历史气氛的烘托。

三 在我国建设遗产廊道的必要性

1.问题分析——从大运河的保护看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目前,作为一个重要的人类工程遗产和遗产廊道,大运河的保护基本处于失控状态。造成大运河保护现状的本质原因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法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其次还有一些国务院颁布的条例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在这些法规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涉及三个层次: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文物保护单位。后者针对单体文化遗产,前两者针对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名城。这种体系架构实际上未涉及区域性的遗产保护。像大运河这样长达上千公里且价值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文物保护单位对待显然是不适宜的,更不可能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来对待。现行文化遗产保护的正式架构中实际上没有此类遗产的地位。

目前针对大运河的保护仅仅是区段性的,地方政府出于旅游开发的目的,对个别河段进行厂景观整理。这样的保护,对大运河这样的文化遗产保护来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若要从根本上保护好大运河这样的文化遗产,还是需要引入遗产廊道式的区域保护体系,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划,改革相关的保护架构,最终实现多目标的多赢保护。

2.在我国建设遗产廊道的必要性

(1)以此保扩大量珍贵的线形文化景观遗产

在我国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中,线形文化景观遗产或类线形文化景观遗产是极为丰富的一个种类。在这些遗产中包括世界闻名的丝绸之路、大运河,更有着像剑门蜀道等为数众多的在地区文化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线形文化遗产。然而大量的对这种线形文化景观的保护目前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保护这种线形文化景观,就需要建设我国的遗产廊道。

(2)以此建设前瞻性的生态基础设施

在人口负重与土地资源贫乏的背景下,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可以说是危机四伏。正如区域和城市开发的可持续性依赖于前瞻性与高效兼备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系统,给排水系统等)一样,区域和城市环境的可持续性也取决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生态基础设施是区域和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区域及其城市能持续地获得自然服务(Na— ture's Services)的基础。这些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空气、食物、体育、休闲娱乐、安全庇护以及审美和教育等等。它不仅包括习惯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而且更广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林业及农业系统、自然保护地系统。遗产廊道是构成生态基础设施的内容之一,无疑将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以此进一步发展文化旅游

建设遗产廊道,将使原先零散的文化遗产成为区域性的整体,通过系统的解说、游道组织,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这一点已经被大量的事实所证实。美国很多地方遗产廊道带来的旅游业已经成为地方经济的亮点之一。在我国建设遗产廊道,必将使得大量的文化遗产焕发活力,必将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我国建设遗产廊道,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我国遗产廊道的保护规划应如何进行,本文就大运河为实例做简要讨论。

四 遗产廊道保护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简要探讨——大运河整体保护研究的初步理论框架

1.遗产廊道建设的理论基础——大运河的价值认识

(1)大运河的文化意义

大运河北起中国首都北京,南至杭州,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它开凿于中国诸侯割据的公元前 5世纪(春秋未),拓展于中国封建王朝即将走向强盛的7世纪(隋),贯通于少数民族统治的13世纪 (元)。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里,它一直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南北物资运输通道,并同时作为区域水系骨架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是该地区形成众多城市的主要因素之一。

大运河是中国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历史,地区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历史的重要记录、见证和载体。其文化意义不仅体现为构成运河各遗产元素的文化意义,更体现为作为整体的大运河文化线路的文化意义。其价值载体不仅包括实体型的文化遗产,还包括构成运河文化线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大运河的当代区域景观生态战略意义

大运河的当代景观生态战略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它是对区域生态结构有着广泛影响的半自然生态系统;第二,它是运河区域城乡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大运河有着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存留,这些湿地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景观生态战略意义。

2.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大运河整体保护研究的初步理论框架

(1)分析问题——大运河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大运河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另一方面是南水北调工程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就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而言,主要有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对遗产廊道保护的不利影响。包括对构成运河之各遗产元素及组成本身的影响,对其历史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各元素历史空间关系的影响等;同时,还包括对运河景观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对作为景观基质的农田的影响、对运河及其支流廊道功能和景观结构的影响、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等。其机遇则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城乡居民的休闲需求,这些需求和经济发展本身必将促进遗产保护上的投入,为大运河遗产廊道的保护提供了有利机遇。

南水北调给大运河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更带来了保护的机遇。大规模调水使得建设高效和具有前瞻性的遗产廊道成为可能,不仅能够有机会对断流和生态功能瘫痪区域进行系统的生态修复,而且有可能对作为遗产廊道的大运河进行系统的保护。

(2)解决问题——大运河整体保护战略对策

在必要的历史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景观生态学研究(研究的理论框架见表1)的基础上,提出大运河整体保护战略对策,并在以下两个层次上分别制定具体实施战略与实施导则。

第一个层次是遗产廊道宏观尺度上的保护战略,包括遗产廊道范围的划定、廊道区域内诸遗产元素的判别、廊道遗产元素空间关系的重建等;同时制定所涉及的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战略,包括已列入或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遗产、历史街区与历史文化名城等。这一层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运河文化线路的价值认识和评价,以此为基础进行运河诸遗产要素历史空间关系的重建,即运河文化线路的识别和判定。

第二个层次是遗产元素尺度—亡的保护设计导则,包括如直接涉及的单体和群体文化遗产保护设计导则的制定,并结合具体运河道提出断面保护设计导则、护岸设计导则、游道设计导则等。这一层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诸遗产元素的价值认识和评价。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vspace=5 border=0>

五 结语

在线形文化景观遗产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我国的类似遗产还远远没有得到重视。借鉴遗产廊道这一历史与自然保护并举的遗产保护思路和方法,完善和建设我国的遗产保护体系,保护我国以大运河为代表的丰富线形文化景观遗产,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

[作者简介]

李 伟(1972—),男,汉族,陕西咸阳人,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保护与景观规划设计;

第5篇:历史走廊文化设计范文

在广袤而肥沃的湄公河下游一直都有人类居住。在公元 1世纪,这里就有很多小城邦,人们称这一区域为“扶南”,到公元 6~ 8世纪,这里叫“真腊”,公元 802年,伟大的贾亚瓦曼二世(Jayavarman II)建立了历时六百年的吴哥王朝。从公元 1世纪开始,整整经历了一千多年的积淀,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宗教建筑——吴哥窟在此诞生了,它是吴哥王朝最鼎盛时代的象征,也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个巅峰之作。

吴哥窟的尺寸与古代婆罗门教中四个时代的长度相对应,从最外层的护城河开始,沿着 475米长的七头蛇护栏一直向前走,最后到达存放着毗湿奴神像的主塔,这一过程暗示着回到宇宙的最初时代,而“最初”的含义包含所有的可能性。古印度婆罗门教中早已有着轮回的概念(佛教中的轮回直接源自于婆罗门教),一个轮回的时间是 42.6亿年,每个轮回的首末期宇宙都会回到最初阶段,这种轮回有几千个,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是其中一个轮回的短暂一瞬。吴哥窟的大门朝向正西,主体是一座平地而起的五塔形建筑,登高的方向面向朝阳、出门的时候面向夕阳,这种设计蕴藏着众多婆罗门教义和人生哲理。

吴哥窟是一座巨大的长方形建筑,它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 1.3公里,周围是一条 190米宽的护城河,护城河内有一圈完整的高大围墙。沿着两条长 475米间隔 9.5米的蛇形护栏跨越护城河,穿过吴哥窟西大门走进开阔的庭院,就意味着从茫茫大海登上陆地,然后步入人间仙境。吴哥窟的主体建筑高 55米,由 3层长方形回廊围绕而成。第一层回廊高出地面 7米,由 10个主题的800米浅浮雕环绕而成,其中最有名的浮雕是《搅动乳海》和《Kurukshetra之战》,它们都来自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这一层 10个主题的浅浮雕的观看顺序是按逆时针的方向和顺序设计的,这种特殊的设计手段源自婆罗门教中葬礼的方式和元素,这也意味着“倒叙”或“重回过去”。第二层回廊高出第一层7米,周长 430米,这一层的精彩在于随处可见的美丽天神“阿帕萨拉”(Apsara)仙女,人们也称之为“阿布莎罗丝”。美丽的阿帕萨拉仙女是伟大高雅的高棉艺术的缩影,她们带给了高棉民族无限的创作灵感,当今的柬埔寨皇家舞蹈团因此创作出的舞蹈已经成为了柬埔寨的国粹,并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层回廊高出第二层 10米,周长 300米,回廊四角各有一个塔尖,中央塔尖高出第三层回廊 31米,在中央塔下有一身骑着揭路荼(神话中半人半鸟的动物)的毗湿奴金像,代表着已经神话了的苏亚瓦曼二世,中央塔的四个方向各有一身释迦牟尼站像和卧像。要想登上第三层回廊需要攀登超过 75度倾斜角的狭窄台阶,如此设计的用意暗示着通往天国的道路越到最后越艰难,只有那些真正有精神追求的人才会克服一切困难到达最终的极点。

第6篇:历史走廊文化设计范文

二、市区建筑高度控制应当贯彻保护和建设相结合的方针,在保持历史文化名城独特风貌的前提下,合理地利用土地,改善城市环境,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三、在本市市区范围内进行城市建设的适用本规定。市区指本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城区和郊区。

四、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负责本规定的实施。

五、市区建筑高度控制应当采取分区梯级式布局,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特点的古建筑、古遗址。整体上,旧城的建筑物低于旧城外的建筑物;文物古迹、风景区周围的建筑物低于的建筑物;在古建筑、古遗址周围地区,建筑物的布局、体量、高度、造型、风格必须与之相协调。旧城内应严格控制建筑高度,新建筑风格应与古城风貌及环境相协调。以明城墙、钟楼、鼓楼等主要古建筑以及传统居民区为保护主体,建筑高度按保护范围和实际情况实行分区控制。从明城墙向市中心依次分为平房、九米、十二米、十五米、十八米、二十一米、二十四米、二十八米、三十六米八个级次。整体控制高度以旧城内标志性建筑钟楼的宝顶(三十六米)为限。在高层可行区范围内可分散安排少量的高层建筑。旧城外下列区域应当限制建筑高度,其他区域的建筑高度不受限制。

1、一环路限高过渡区;

2、文物保护建设控制地带;

3、三条重点文物古迹通视走廊;

4、经规划主管部门批准的微波通讯、广播、气象雷达高度控制走廊。

六、旧城内分区高度控制

(一)旧城内低层区

钟楼周围:东北、西南两个方向,沿盘道红线建筑高度不得超过二十四米;东南方向沿盘道红线建筑高度不得超过十八米;西北方向,钟楼与鼓楼之间规划为市中心绿地。鼓楼周围七十米范围内建筑高度由平房递升至九米。碑林、关中书院、化觉巷清真寺、德福巷的传统民居保护区,在规划范围内建筑高度不得超过九米。书院门、竹笆市、湘子庙街、安居巷沿街为不超过九米的传统形式建筑。北院门、德福巷保留为一、二层建筑的传统风貌街巷。革命公园、莲湖公园、儿童公园周围建筑高度由九米依次递升,其它文物点周围三十米至七十米范围内建筑高度不得超过九米。其它需要保持传统风貌的民居地区,可以改造为不超过十二米带坡顶的住宅。

(二)环城区

城墙内侧一百米以内建筑高度不得超过九米,建筑形式采取传统风格,一百米以外,采取梯级形式过渡,过渡区建筑形式应为黑、灰色瓦坡顶建筑。城墙外侧至环城路只允许分散建设少量高度不超过九米的园林式建筑。环城路红线以外的建筑物应高低错落,建筑高度从二十四米、三十六米各以六十米距离为一过渡区。东、西、南、北城门外的环城路外侧红线以外五百米范围内,建筑高度从二十四米、三十六米以下,各以六十米距离逐步过渡到五十米以下。过渡区外高度不受限制。

(三)旧城内高层可行区

西一路及其以西相对位置以北,西五路以南,东至解放路中段,西至洒金桥地段,解放路一线可向北至西七路口,向南至大差市口为高层可行区。按照详细规划所选定的合适地点,可以建少量风格与古城相协调的散点式高层建筑,其高度一般不超过三十六米。西五路东口以西至老关庙口,东新街的解放路口以西至规划的行政大街西口,解放路的五路口以南至东新街口,洒金桥北口以南至规划的行政大街西口,四条道路两侧,可按城市设计,分散布点,经市城市规划建设委员会同意,建设总量不超过二十幢,每幢建筑面宽不超过五十米,加上必要的附属物,构筑物其总高度不超过六十米的塔式高层建筑。

(四)重点文物古迹通视走廊

钟楼至东、西、南、北城楼,为重点文物古迹通视走廊。东大街、北大街通视走廊宽度为五十米,东大街通视走廊内建筑高度不得超过九米,通视走廊外侧各二十米,建筑高度不得超过十二米。南大街通视走廊宽度为六十米。西大街通视走廊宽度为一百米,在一百米范围内建筑高度不得超过九米。

(五)旧城内多层区

旧城内低层区、环城区、高层可行区以外的区域为多层区。由低层区、环城区向多层区采取梯级过渡,由平房、九米、十二米、十五米、十八米、二十一米、二十四米依次递升;南北按日照间距隔一幢可增加一个级次,东西每十五米可增加一个级次。

七、旧城外分区高度控制

(一)宽度在二十五米以下道路两侧的临街建筑高度,应按道路中心五十四度视角斜线确定,并按1∶3以下坡度斜线计算建筑后退高度。宽度在二十五米以上道路两侧建筑高度,应按城市设计确定。

(二)大雁塔、小雁塔、兴善寺、青龙寺等文物古迹保护区院墙外周围五十米为建设控制地带,新建建筑高度不得超过九米,建设控制地带外的园林绿地范围,园林建筑高度不得超过十二米,园林绿地界限外,建筑高度由十二米依次递升。

(三)南门至大雁塔、大雁塔至青龙寺遗址、青龙寺遗址至东门三条重点文物古迹通视走廊,通视走廊宽度为一百米,通视走廊内限高另行制定。

(四)大明宫遗址公园、汉城遗址、阿房宫遗址文物保护范围内的建设按文物保护法的规定执行;文物保护范围外的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建筑高度,按规划由平房向九米递升;建设控制地带外的建筑高度由九米依次递升。

(五)产河公园东西两侧,南至规划的铁路南环线,北至灞河,为环市绿带建设控制区,只能建少量高度不超过十二米的建筑。

(六)其它公园、风景区、古遗址、古建筑周围按城市规划,建筑高度由九米依次递升。

八、高度的计算方法

(一)一般地区的建筑物高度,平顶房屋按女儿墙或檐口高度计算,坡顶房屋按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屋顶上必要的附属物,其高度不超过七米的,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风景区附近建筑物的高度按照建筑物最高点,包括附属物计算。

(三)计算建筑物高度的起始点,一般从建筑物所在地室外自然地坪算起。文物保护点周围新建筑物建筑高度的起始点应按文物点所在地室外地坪算起。

九、本规定的分区高度系控制高度,不要求分区内所有建筑必须达到此高度。分区内控制高度的建筑,应当分散布点,错落有致,并保持适当的距离。

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其建筑控制地带的建筑高度,由市规划管理部门会同文物管理部门按文物保护有关规定制定实施细则。

十一、建筑高度与防火、防空、防震、航空、微波通讯等方面的要求发生矛盾时,由市规划管理局协调解决。

十二、铁塔、水塔、烟囱及其它工程构筑物的高度控制,执行所在地区的建筑限高标准。

第7篇:历史走廊文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田园城市;生态化设计;城市行政中心区

Abstract: Henan Yanshi new district established the "Pastoral" overall planning policy.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construction of city administrative center development, points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ity administration center of environmental space is gradually from closed to open, from authoritarianism to democracy, from the blind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to the ecologi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Garden City; ecological design; city administrative center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洛偃一体化”“田园化城市”指导下的总体规划

(1)地理范围

洛河偃师境内段,即西至白马寺南,东至伊河、洛河交汇处,河道中心线南北各700米所围合的带状区域(总长20公里,平均宽度1.5公里,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

(2)偃师首阳新区,即西至汉魏故城保护区以东,东至商城遗址以西,北至偃师城区310国道东西段,南至洛河,总面积12平方公里。

区位背景

洛河偃师段和首阳新区,地处华夏历史文明重点地带。建设开发洛河和首阳

新区,涉及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保护、传承、发扬和利用的重大议题,偃师市委市政府坚持“谋定而思动”,首先做好这两个区段开发的谋划和策划工作,之后再进行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

洛河两岸遍布历史遗迹,夏、商、周、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等历朝都城皆沿洛河布置,洛河的历史文明价值是世界性的。然而迄今河南省和洛阳市对洛河的开发和治理与她的世界性影响还有很大差距。目前洛阳境内的洛河开发,在洛阳城区段和宜阳段已经有过尝试,开发的主要思路是治理河道、打造景观、建设公园、抬升两岸土地价值用于房地产开发,对洛河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代旅游与服务业价值的挖掘还很不足。如今洛河开发仅剩偃师段,该段开发好坏,对洛河价值的最大化发挥至关重要。

经济区位:

在洛阳市第十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中提出:洛阳市要“加快推进组团式城市发展战略,强化市县联动。实现‘一中心三板块五组团四支撑’的总体发展布局。加快中心城市建设,着力打造洛北板块、洛阳新区板块、偃师城区向西与中心城区对接板块”。偃师的城市地位,在历史上首次被提升到洛阳中心城区三板块之一的战略高度。偃师首阳新区则因地处洛、偃之间,区位条件和建设基础良好,成为迎接洛阳东扩、实现洛偃一体的战略重点地区。偃师首阳新区应认准洛阳中心城区偃师板块核心区的战略定位,并力争建设成为洛阳未来的城市副中心之一。

历史文化区位:

偃师——因“武王伐纣,息偃戎师”而得名;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乃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七 朝古都,因此有“洛阳九朝古都半在偃”之美誉;境内有著名的“二里头文化”——夏都斟噚遗址,被史学界公认为“华夏第一王都”;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夏商周断代工程。境内的洛河,伊河以及伊洛河两岸文物遗迹遍布,人文典故倍出,自然风景怡人,为河道景观系统的设计主题及分区提供了众多设计依据。

景观资源区位:

偃师位于中原地区不可多得的山水地貌,偃师首阳新区,位于偃师主城区西部首阳山镇境内,夏、商、汉魏三大都城之间,北依邙岭,南邻洛河,规划总面积10.6平方公里,总人口15万人,是一个肩负洛偃一体化重任、承载偃师城市未来的现代化新城区。

二、 生态化旅游城市新区的定位

偃师首阳新区地处华夏文明腹地,内部散落大量名人遗迹,具有开发人文之都的丰沛资源。首阳新区规划充分重视和挖掘区内外的历史和现代文化资源,萃取古今人文精华,凝聚现代城市精神,铸造城市核心灵魂。致力于建设一座“文化繁荣,活力四射”的现代人文之都。境内的洛河,伊河以及伊洛河两岸文物遗迹遍布,人文典故倍出,自然风景怡人。

城市职能:郑洛工业走廊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洛阳城镇密集区的一级节点;以能源电力、建材、机械制造、轻纺工业为主的现代化工业城市;洛阳市东大门;偃师市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偃师旅游服务基地;

城市性质:郑洛工业走廊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以机械加工业和高新技术为主的现代化工贸城市,偃师市域旅游服务基地。

城市的三个组团各成体系,通过便捷的交通相联系,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充分利用遗址公园和洛河穿越市区的独特优势,着力提高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把偃师建设成为精品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城市。

偃师行政中心区是偃师西区总体规划中的中轴线,位于洛阳都市区主中心和洛阳都市区副中心之间的新区规划建设区域。属于偃师市洛河开发与首阳新区开发项目。 通过偃师悠久浑厚的历史文化与伊洛河自然风景的融合,将伊洛河建设成为一处风景宜人、文化特色突出的滨河城市景观带。

偃师行政中心区建筑外环境设计所处地段为洛河景观带整体景观设计项目中的一个环节,该段位于城市轴线处,景观突出强调轴线。结合偃师得天独厚的历史底蕴,灿烂文化,沿轴线布置大气,现代感十足的水幕电影、标志塔。功能主题突出,打造一个偃师写古展今的最精彩的城市景观轴。

而整个洛河景观带的的设计思路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轴:偃西新区景观主轴三廊道:洛河——历史文化廊道;伊河——生态景观廊道;伊洛河——田园自然廊道 五片区:朴风遗韵——自然风光感悟区;洛水

新风——城市景观体验区;伊滨观澜——滨河风景娱乐区;伊洛听鹤——湿地观光科普区;北邙渔歌——山水田园休闲区

设计愿景为: 营造洛水生态,创建诗意风情。承载城市文化,传颂河洛情怀。规划设计原则可归为:1生态优先原则2绿地规划系统性原则3与城市空间布局协调原则4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5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

基于偃师丰富充裕的自然资源,在生态化城市设计方面有以下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

偃师境内河流水库较多,伊河、洛河等多处水系提供了优越的滨水资源环境,同时,依托北侧邙岭初步形成蓝绿交融的生态景观框架。

偃师境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包括邙山古墓群、二里头遗址等等,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

劣势:生态绿地尚未形成有机的整体。

城区内外景观生态格局上缺乏连续,各绿地斑块之间缺乏联系,绿地尚未形成有机的整体。

应对措施:

规划通过基地规整、廊道串联、斑块注入的策略,规整基地内的水系、山体、市政廊道,形成水网结构与生态基底;并通过道路系统的布局,形成生态绿廊串接;再将点状公园绿地植入各个社区中心,并结合内部文物点,构建区域生态旅游格局,为城市的持续生存发展提供基础性的支持功能和资源。结合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行,宜文”的生态城市。

三、结语

现代行政中心外部空间环境作为城市中的核心空间,在设计、解释和表述的过

程中逐渐成为一种城市区域故事性聚合的产物。我们应该通过努力,在适度范围内,

对行政中心外部空间环境做出合理的现解和诊释,进一步完善行政建筑创作的

理论,指导实际中城市空间的建构。

参考文献:

[美]F.D.K.ching.邹德侬,方千里译.建筑:造型、空间与秩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西安市控制市区建筑高度的规定.1993.

第8篇:历史走廊文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农村文化 礼堂 途径

1“文化礼堂”的基本内涵

“文化礼堂”的基本内涵概括为“二堂五廊”,具体表述为礼堂、讲堂、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艺术廊等这些基本内涵。

农村“文化礼堂”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化活动场所,而是一个集思想道德建设、文体娱乐活动、知识技能普及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综合体。建设农村“文化礼堂”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发挥文化对人们的精神抚慰和凝聚作用,培养共同价值取向,筑牢农民群众精神支柱,从更高层面、更大范围来充实农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文化礼堂”是其外在形式,“精神家园”是其内在本质。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既是实现精神富有,打造“精神家园”的有效载体,也是文化强县的重要基石,更是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保障和提升农村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勤劳、质朴、顽强、刚毅的缙云人民,在艰苦奋斗中,创造了辉煌的人文历史,逐步形成有仙都轩辕皇帝、缙云石城、缙云婺剧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这为我县“文化礼堂”建设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2“文化礼堂”构成要素

“文化礼堂”构成要素为:有场所、有展示、有活动、有队伍等方面。

(1)设施建设。设施场所是文化礼堂建设的基础,也是开展丰富文化活动的阵地。在总体布局上,可建成独立的综合体,风格应庄重、大方、美观,体现地域特色。可以新建,也可利用旧祠堂、大会堂、闲置校舍、厂房等改建,或在原有文化设施上扩建;文化礼堂的名称、标识应设置在礼堂显著位置,礼堂内要在醒目位置设置国旗以及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务实”“守信”“崇学”“向善”四个核心词和崇文重教、精工善艺、大气包容、创新图强的人文精神。讲堂建设,根据各村实际,可单独建设,也可建在礼堂、村会议室内,在功能上可以与基层党校、老年学校等共建共享。文体活动场所建设方面,包括文化活动室、广播室、农家书屋、“春泥计划”活动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网点、文化体育场地等。

(2)展陈设置。展陈设置主要通过展览墙、展览室、展览馆等载体,以图片、文字、实物或多媒体等形式,全景式展示村情村貌,立体化传承村庄记忆,实体化弘扬风尚文明。在展陈内容上,可以设置村史村情、乡风民俗、崇德尚贤、美好家园等板块。村史村情栏目,展示村庄沿革、文化遗存、物产特产,讲述历史传说、先贤故事、红色记忆,书写乡村巨变、重大活动等。乡风民俗栏目,展示先祖先贤画像、家训族谱、村规民约,展示民风民俗等。崇德先贤栏目,展示历任村支书、村主任照片和功绩,展示“两代表一委员”、道德模范、优秀学子事迹照片等。美好家园栏目,展示村庄风貌图片、村庄发展规划、村民创作的文艺作品等。

3“文化礼堂”建设途径

“文化礼堂”建设是满足农民群众文化需要的惠民工程,是构筑农民精神家园的灵魂的工程,注重引导农民需求,创造性地开展“文化礼堂”建设,形成一条顺应时展要求、繁荣乡村文化、符合农村实际、深受群众欢迎的农村文化建设新路子。

(1)注重科学规划,分步推进建设。根据各乡村文化资源特色,采取不同的建设策略,形成以点带面、以点促面的文化礼堂建设良好态势。缙云县溶江乡岩门村鼓励引导妇女为文化礼堂作贡献,乡妇联联合妇女整理五廊中村史记忆廊材料,从岩门村的历史沿革、文化古迹入手,翻阅族谱、走访离任村干部、老人、收集本村地名村名演变及村史变迁,整理形成文字和图片,以千年古x栖真寺、丽水十大峡谷之一的岩门峡、天柱岩、花岩等自然旅游Y源,开展深挖传统文化和地域风情的民俗活动,把乡村旅游有机融合文化礼堂之中。

第9篇:历史走廊文化设计范文

有街道的地方就会有社会生态

首先,街道是什么?

当我们抛出这个概念的时候,脑海中会想到街道是城市的神经脉络,抵达中心也扩散到边缘。描述街道,便可触碰到城市的方方面面。其实,早在几年前,中国唯一的城市研究型杂志《城市中国》便系统的研究探讨“街道”千丝万缕的关联互动和共生:

街道=城市 街道=神经 街道=权力 街道=电子眼 街道=风景 街道=临时聚会 街道=社区 街道=攻防 街道=变迁 街道=改造 街道=控制 街道=购物 街道=战争 街道=工具 街道=商标 街道=邻里 街道=中心 街道=可能性 街道=时间 街道=拼贴 街道=行走 街道=卖场 街道=公务 街道=舞台 街道=体力 街道=物品 街道=情缘 街道=江湖 街道=青春

城市中的每个人都被格式化了。我路过的那些街道风景,以及被公认或未被发觉的的风景,浅尝辄止,仅以此专题向我最爱的杂志致敬。或者连致敬也说不上,因为《城市中国》是中国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杂志,也是一本结合了深层问题和浅层表述,正统的官方话语和生动的民间叙事,面向未来的主题性媒体平台。通过多向度的框架,以新闻、故事、评论、法规、引文、对话、辞典、图纸、漫画、图解等不同的文本类型,渲染多样化的城市语境,融合工具说明书式的图解、侦探小说式的推理、商业广告式的台词和娱乐八卦的流行元素,将深层问题可读化……都是超赞的研究城市的课题,因为框架的延展,连模仿都无从下手。

古街最让人流连忘返

了解一座城市,先从对街道的向往开始。街道的物种是多样的,生动的生活也出现在街道上。在城市的气息中,小地方,性情最朴素,风景也更是原生态。我想我之前对古镇古街的向往也如此,如果一座城市,拥有几条古街,或是在这个城市的某个区域里还有一个“古城”或几条“古街道”,非去不可的欲望便会十分强烈。城市里的古街古镇是被划分在一个区域里的,就像我们所指的大理是大理古城,而不是大理下关;向往的丽江是大研束河古镇;而不是繁华的新城街道,凤凰不是凤凰县而是对沱江边摆渡和吊脚楼的向往,这些城市是被浓缩的,因为人们想了解的只是它的局部,若要谈上其他街道形态,每座城市都拥有CBD,无法拥有的,也在努力缔造实现。CBD长德都一样,最人文的地方还是小街小巷,若古街古镇长得都和丽江大研一个模样,生动性便被削弱了。关于城市与街道微妙联系的直观感受,忍不住想说说河内36古街。

前往越南河内古街,许是中了陈英雄的毒,在他的影像里摩托车载人穿过细雨濛濛均街道,溅起坑洼里的雨水,男女主角在凤凰花开的街角遇见,青木瓜从树上割下来流淌着白色浆液,这些画面构成美丽的意向和向往。

由于时代的变迁,古街已经没有36条,36只是一个形容词。进入古街,倒会有些眼花缭乱,窄窄的街道,两边穿梭不停的摩托车,炎热潮湿,古街靠近还剑湖,偶尔身着传统奥黛服饰的女子经过,娉婷婀娜。

36古街是很有特点的街,每条街卖的东西都不一样,而且每条街就只卖一种东西,比如说有专卖鞋子的街,有专卖围巾的街,有卖扣子毛线的街,有卖布匹的街,有卖席子的街,还有卖玩具的街,总之每条街都是“各司其职”,很有针对性,你要是想买什么东西,就直接去那条街就行了。据说,过去来自各地的人们到河内谋生,为了生意方便,他们聚集起来,渐渐形成不同的行业街,故有了一条街一个行业之称。游客们爱逛这里,欧美人也时常在这一带出没,吃越南米粉,法式面包,乘坐越式三轮车:这种后推式的人力三轮车,也成了街道上的风景。笔者曾体验过,很多三轮车夫聚集在还剑湖,他们会说英文和中文,他们会按照时间收费,越南人自己出行几乎都用摩托车,所以三轮车就成了供游客观赏古街的工具。关于三轮车,肯定不会忘了陈英雄的电影《三轮车夫》,一个与祖父和姐妹相依为命的三轮车夫,因车子被盗,被迫“卖身赎车”加入黑社会,与此同时,他的姐姐也被逼,与一个沉郁神秘的诗人发生联系,从此卷入到一个充满着性、犯罪、暴力和疯狂的世界。影片始终对这片土地保有一种敞开的诗意和视野。

半空中的房子也很迷人

房子架半空,廊下走行人,这便是骑楼街的迷人之处。

骑楼是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等沿海侨乡特有的南洋风情建筑,都是当年华侨从南洋返乡所建,一栋栋饱尝岁月沧桑的骑楼浓缩了那个年代的历史烙印。

文昌市铺前镇胜利街南洋风格的骑楼,是海南第二大骑楼老街,仅次于省城海口骑楼老街。这里有100多年历史的骑楼老街,南洋风情的骑楼建筑令人充满想象和好奇,静静地站在老街看着这一栋栋历经沧桑的骑楼,时光仿佛停留在那久远的年代……

骑楼建筑最早见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后来才流行欧洲,近代才传至华南地区的。十八世纪后半期,正处于产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殖民势力,进入了印度等南亚国家,南亚的气候就是多雨、多烈日,长期生活在凉爽气候条件下的英国人,很难适应,但为了克服这个生活E的不利因素,他们改善居住环境,创造凉爽舒适的居住条件。他们在建造住宅时,采用居室前加走廊的方法,以挡避炎热,营造出相对凉爽的环境,这种“外廊式建筑”很快被人们所接受,成为印度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建筑中普遍采用的形式。这种“外廊式建筑”最早起源于印度的贝尼亚普库尔,是英国人首先建造的,人们称之为“廊房”,当地的方言叫ouveranda。接着,新加坡的开埠者菜佛士在新加坡城的设计中规定:所有建筑物前都必须有一道宽约50尺,有顶盖的人行道或走廊,向外籍人提供谋生救生意的场所。从此,新加坡出现了连接的外廊结构的建筑。外廊的位置在店屋的前部或一边,典型的还必须包括可供行走的地板,高度至少一层,有挡避风雨尖阳的顶盖。这种连续廊住形成的走廊,新加坡称之为“店铺的公共走廊”,或叫“五脚气”,“五脚巷”(FiveFootway),直到传入福建、广东、海南后,开始称为“骑楼”。

海口骑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六百多年前。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5年),太祖朱元璋把连同“白沙津”一带的岛屿和渡口,按兵制改建为“海口所”,为防倭寇而筑成海口千户所城,后又增筑市场街。这时,类似骑楼的“长廊”开始产生,起主导作用的也是商业因素。历史上的海口曾是中国通商重镇,在海口拥有一片家产,成为所有下南洋的海南华侨的梦想。上个世纪30年代,海口已有35个行业,572家商铺,当时得胜沙街上的“海口大厦”(俗称“五层楼”)是建国前海口市最高的楼房。“五层楼”如今在得胜沙路还可以看到。它是在上一世纪三十年代初,由时任越南西贡市汇理银行董事长的文昌籍乡亲吴乾椿,用从南洋运回来的石料、木材修建起来的。作为当时海口最大最豪华的旅馆,它一度是海口的标志性建筑,并经营过大剧院、放电影等。

现在漫步老城,还能看到白色的南洋骑楼,一栋紧挨一栋。柱廊、敞廊、巴洛克风格尖顶,乍一看,十分欧化。走近仔细端详,墙面上有细致雕刻工艺,都是中国民间特色的图案:龙凤呈祥、松鹤延年。

骑楼的历史与海口早期的对外开放息息相关。晚清时期,《天津条约》签订,海口是当时全国十大对外开放的口岸,是全岛对外开放的窗口,在南洋谋生的人开始回家乡投资建设。在异乡打出一片天地后,出海闯南洋的海南人“叶落归根”,携带着毕生血汗钱回乡建屋,安老终生。祖辈们在带回了南洋思想的同时,海南也由此出现不少南洋风格的欧式骑楼建筑。骑楼样式主要借鉴当时的南洋建筑风格所建,建筑上大多布满优雅细致的雕塑和洋派的装饰,很有些巴洛克的味道。骑楼楼层都不太高,两三层的居多,有些还保留着早前的商号,和凭拦、门窗等处的精美雕花。

那时,几座或十余座骑楼参差错落毗邻一起,店屋前连廊连住的长廊连接起整个街区,既可为往来的行人撑起一片遮挡烈日暴雨的天地,营造出相对凉爽的环境,又可成为商家谋业招徕顾客的开放交流场昕。骑楼,成为了当时的商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地域特色。

海口最早的骑楼建于1849年,在水巷口、博爱北路一带的四牌楼街区建成,这里之所以叫水巷口,过去水域比现在宽,能把船直接开进来,整片骑楼街区就是从这里延伸开来,形成了规模。

据统计,海口的骑楼式建筑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主要集中于博爱路、中山路、新华北路、得胜沙、解放路等五条老街。

我走在老街上,欣赏着街边建筑的美。骑楼沿街道两侧临街而建,下层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过道,用以避雨、遮阳、通行,楼层部分跨建在人行过道之上,每栋高二至四层,进深二三开间,在建筑美学上,楼的宽和高符合审美比例。骑楼的窗楣、柱子、墙面造型、腰线、阳台、栏杆、雕饰等体现了独特的风韵,墙体上的彩瓷花卉图案、女儿墙、骑楼、柱廊、敞廊是巴洛克风格,具有欧亚混合文化特征;人字形的屋顶覆盖青瓦,上面安放着吉祥物。建筑结构上,有中国古代传统式、西方建筑模式,还有南洋的建筑及装饰风格;骑楼下的长廊贯通成排,行人逛街时可躲避风雨烈日,一边悠闲散步,一边从容地看货购物。

20世纪30年代,海口已有35个行业572家商铺,如“梁安记”、“云旭记”、“远东公司”和“广德堂”等等。著名旅店或综合性娱乐场所有“五层楼”、“大亚旅店”、“泰昌隆”等等。许多大商号都在老街的骑楼里,展开不见硝烟的经营大战。“骑楼林立,商贾络绎,烟火稠密”,是当时海口兴盛景象的真实写照。

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是海口的特色,集中分布在龙华区和美兰区的中山路、得胜沙路、新华路、解放东路、博爱路、长堤路、新民路、振东街、大兴街等。柱廊相连,骑楼式建筑达200余座,中山路沿街两旁保留的骑楼样式最多,约有39座。

骑楼在创新的基础上,又不失海南民房实用的特点,内部楼层是传统的木板结构;骑楼的功能结构是前店后居式、或者是楼下店铺楼上住人式,一直沿用至今。海口骑楼街区的发展是源于海上贸易与航运的发展,当时海口海运航线可到达曼谷、吉隆坡、新加坡、西贡、海防以及香港、厦门、台湾、广州、北海等,因而活跃于东南亚与大陆沿海区域的商户和劳工成为携带和传播南洋文化的载体,也将各地的建筑风格和样式带到海口,形成了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欧亚混合的城市风貌。这些骑楼建筑风格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既有浓厚的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又有对西方建筑的模仿,还有南洋文化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并明显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文化的影响。

我漫步在骑楼街,能感受到一种中西交融之感扑面而来。文艺复兴的气息穿梭在风洞墙旁,南洋的海风漂流在美妙的浮雕上,巴洛克的音符化为长廊的回声。骑楼的建筑风格多姿多彩,骑楼的窗楣、柱子、墙面造型、腰线、阳台、栏杆、雕饰等都体现了一种独特的风韵,尤其在外墙体上浮雕的花纹上有着精美的百鸟朝凤、双龙戏珠、海棠花、腊梅花等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与这古香古色交相辉映的是各色西式装饰,无论你钟情巴洛克式,还是挚爱罗马式,抑或文艺复兴式,在这里都可以一饱眼福。每座骑楼建筑的楼顶,都可以看到山花和女儿墙,这西方古建筑特有的元素是必不可少的。山花是在立面上一种缓坡的三角形山墙的花饰,有意设计成曲线型和半圆形。海口骑楼的山花,以顶部的形态为分类依据,大致分一字、凹字、凸字、凹凸复合等四种类型。海口的山花没有像中国其他城市那股高大复杂与富丽堂皇,与其他城市的骑楼相比,更显平矮、明快而简洁。山花则依据骑楼主人的不同喜好,进行不同的造型,设置不同形状的透窗。透窗除显示主人的喜好外,主要是减弱海洋性气候风力带来的危害。

檐口均为带孔洞的女儿墙,俗称“风洞墙”,造型主要是欧洲巴洛克式,多为横向三段对称式。根据造型,可分为欧亚混交的文艺复兴式(一道贯通整个门面的水平向矮墙,栏杆有的是宝瓶式的)、欧亚混交的巴洛克式(波山墙两翼被突出处理成像一片片巴洛克武风格的山墙)、海口南洋式(在女儿墙上开一个个圆形的洞口,以减弱台风带来的危害)。由于各条骑楼街的建筑年代不同,这些女儿墙的集中路段也不同,文艺复兴式风格的多出现在水巷口、解放东路、长堤路;巴洛克式风格的墙面装饰多集中在得胜沙路、中山路及博爱北路;而南洋式的也多出现在水巷口、解放东路以及长提路。底楼为开敞的柱廊,柱子外表大多带有简单的阴刻中式框纹;二楼则是极其纷繁的窗楣,壁柱和大量的中国传统的浮雕砖刻窗楣浩型更是中西建筑文化的大荟萃——罗马式圆拱状,高直式尖拱状,伊斯兰式火焰状,中式三角状,平框状不一而足。窗楣都带有山花板,且大多是多个窗洞并列连排。壁柱则是中式或罗马式的,方形、半圆形、六角形、麻花形,形态各异。

骑楼,这种带着浓郁南洋味的建筑,不仅风隋万种,而且记载着那段特殊的岁月。一条条建满骑楼的海口老街犹如百年老窖,在现代之都散发出独特幽香,使人流连忘返。

骑楼老街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积淀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历史人文色彩丰富多样,历史上有十三个国家在这里开设了领事馆、教堂、邮局、银行、商会;中国共产党琼崖一大会址、中山纪念堂;西天庙、天后宫、武胜庙和冼太夫八庙,还有当时衣锦还乡的华侨富商为家乡建起的家族式连排骑楼,如邱氏祖屋、饶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