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范文

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精选(九篇)

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1篇: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范文

一、关于历史教材目录的学习

一本教材都会编排有目录,这是整体教材的总纲,是教材内容架构的直观体现。教师一定要重视教材目录的学习。1.结合教材目录,宏观角度审视历史发展规律。如在学习《世界近现代史》上册时,本册共分五章,前四章均明确了世界近代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资本主义手工业的兴起,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时期,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从章节内容看,第1章的内容包括: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和欧洲早期的殖民行为;第2章内容包括: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西欧的殖民扩张,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第3、4章内容包括: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欧洲列强的对外殖民与扩张。通过综合分析,可以比较清晰理清世界近代史的发展脉络:资本主义发展史,工人和社会主义运动史,世界民族解放史,国际关系史。而资本主义发展史贯穿本册始终,是世界近代史发展的主轴。所以,世界近代史实际上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程,是世界秩序形成的过程。2.结合教材内容,整体把握世界历史发展历程。如在学习《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时,其中第6章讲解的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这个标题就是非常精炼地述说了我国在1956-1966年这一时期的发展现状———探索中的、曲折的、向前进的。再进一步结合教材内容分析:(1)探索:打破苏联经验的权威,制定了正确的方针,人民内部矛盾的处理,有效开展整风运动,总结发展经验,适时调整经济政策。(2)曲折:在发展中出现失策与失误,反右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二次会议方针脱离实际,,化致使左倾思想泛滥。(3)前进:尽管探索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向前发展的:10年的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深化认知:党和国家在制定方针政策时,要贴合国家发展实情,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的进步;相反,则会严重迟滞社会发展,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才能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高潮。3.跨章节读目录,将历史专题了然于胸。在学习历史时,教师要具备打破教材编排顺序的能力,对教材内容进行跨章节认知以加强历史专题知识的学习。如在学习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史专题时,可将依据教材目录对知识进行分类归纳如下:(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2)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上册第四章);(3)俄国十月革命及其影响下的1918-192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下册第一章);(4)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20世纪50-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下册第5章);(5)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下册第6章)。经过对教材目录的梳理,使本专题的知识架构体系清晰明了。有利促进了学生对相关历史专题学习的效率,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质量。

二、关于历史教材引言的学习

第2篇: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课程资源;新课程;初中历史活动课

一、关于课程资源与活动课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理念。开发课程资源是新课程实施的基础和保障,关系到对课程性质的理解、课程目标的达成和课程实施的质量。所以,它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主要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还有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当然,只有那些真正进入课程,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要创造性地选择那些最有助于学科教学目标实现的资源,尤其需要去挖掘那些教育功能还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利用的课程资源,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资源的效益和价值。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是专家和课程编写者的工作,更是需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去,教师和学生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不应处于缺位状态。

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体系不断出现新的分化与综合的趋势下,有限的学时和知识量的无限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教育中以学科、课堂和教师为中心,脱离社会生活和忽视儿童学习兴趣及心理发展等问题更加突显。

活动课理论中的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重视教育内容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联,重视儿童个性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综合应用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学生主体的实践性的学习活动,促进其人格的全面发展等理念得到更多的认同。在许多国家,学科教学、课堂学习越来越多地与体验及活动学习融合在一起,学科课程活动化已成为共同趋势。

新的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其目的是要改革学校课程中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在历史课程方面,强调要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课程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让学生在生动的实践中学习历史,体验历史学习的乐趣。

活动课是课程改革的热点,在新版的初中历史教科书中,活动课作为新的授课类型被推出。目的是通过设计这种授课类型,引导学生进行系列活动,进行探究式学习,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活动课集中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符合现代教育理论中“以活动促发展”的指导思想。

二、活动课的基本特征:

1、内容的综合性

在设计原理上活动课不局限于某一具体的学科知识,而是以学生的心理水平、学习兴趣、社会生活以及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为基础确定学习内容,并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与多方位、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和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等。其模式灵活、形式多样,内容具有伸缩性,注重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2、过程的体验性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亲身实践的体验性学习为主,所关注的不只是学生如何学习和运用知识,更是注重其在活动中的经历和感受。在活动中有教师的指导,但更多的是学生进行实践,在亲身体验中实现其认识的内化,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在其中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在新鲜的感觉中,促进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

3、学生的主体性,

活动课中大部分时间用于学生的各种自主活动,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学习和运用知识。在所创设的生动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他们既是学习者也是活动的组织者,可以自主制定活动计划,根据自己兴趣爱好,从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出发,比较自由的进行各种活动和评价,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探究精神。

4、评价的过程性

在活动课的学习评价上,学生既是评价的客体,也是评价的主体。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情况,注重的并不仅仅只是掌握知识的结果,而是更多地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的变化和能力的提高,即学习过程本身就是评价的最重要内容。同时,评价是动态的和形成性的,多采用观察记录的方法,以学生自我、相互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历史活动课教学的设计和组织过程:

在新的课程及教学观念引领下,历史活动课的设计和组织应从活动课的基本特点出发,围绕不同的专题和单元,提供案例及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料,并预留调整或发挥的余地。

1.目标的制定。

在制订活动课目标时,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去思考。目标不仅是关注活动的成果,而是更加注重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并在活动中有所收获。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综合运用以往所学的各种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交往与合作的能力和表达的能力等,并增强学生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

2.主题的选择。

根据将综合性的知识学习与学生的能力、态度和行为培养统一起来的需要来选择主题。主题应符合学生的兴趣、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从操作层面的可行性出发,充分考虑到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活动的要求。并且,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从而能够关注身边的历史。应充分尊重学生,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与历史学科和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都可以作为活动课的主题。

3.过程的实施。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围绕共同的主题进行学习。在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内部进行分工和配合,每位学生根据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在分组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并在相互合作与交流中分享成果。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协调者,与学生共同进行学习探究。

4.结果的评价。

在评价方面以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为主,教师进行参与性的评价。可采用《历史活动课记录表》或《历史活动课材料袋》等方式进行评价,重点在学生活动的过程、轨迹和情感体验。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通过学生自评,使学生学会实践、不断反思自我;通过学生间的互评,使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吸取别人之长;通过教师的评价,从整体上引领学生的学习活动。

四、教材中的活动课:

新课程的实施已将活动课正式纳入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历史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的单元教学活动建议中提出了具体建议,并在“实施建议”中附有教学活动案例。活动课约占学期课时量的五分之一左右,在初中三个年级的六册历史教材中,共安排了与课文学习内容基本同步的23节活动课。同时教材还附有活动内容、活动目标、活动要求、活动提示和参考资料。

按新课标及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活动课的内容具体可分为:

学习方法系列:七年级(上册)活动课一《寻找历史》,主题是历史就在你身边,使历史与学生更有亲近感。七年级(上册)活动课四《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主题是训练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技能,培养历史空间概念。七年级(上册)活动课五《“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和技能》,主题是培训学生如何进行历史知识的复习,掌握正确的方法。七年级(下册)活动课四《设计历史知识示意图》,主题是以历史知识为依据,设计知识结构示意图,使学生掌握在复习中化繁为简、形象直观的学习方法。

人物评价系列:七年级(上册)活动课三《秦始皇功过的辩论》,主题是进行史论结合、有理有据的辩论,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九年级(上册)活动课三《我看拿破仑》,以“是非成败拿破仑”为题,组织辩论会,培养学生客观辨证地评价历史人物,锻炼用历史资料支持自己观点的论证能力。

编演故事系列:七年级(上册)活动课二《编历史小故事》,主题是培养学生收集历史素材,撰写历史故事的能力。七年级(下册)活动课一《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主题是提高历史知识的运用、表达和交流能力。让学生融入到历史之中,学生是编导和演员,教材是剧情线索,通过“吐蕃使者求婚”“文成公主西行”和“文成公主在吐蕃”等场景,形象地再现当时的历史情景,使学生加深对汉藏两族人民世代友好的情感体验。延伸活动可以排演“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等历史短剧。

调查访谈系列:八年级(下册)活动课一《社会调研――家乡的昨天和今天》,以家乡某方面的具体变化为选题,调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活动拓展以《家乡的明天》为题,探讨和展望家乡今后十年的社会变迁,为自己家乡设计一个美好的未来。八年级(下册)活动课二《历史记实大家谈――新中国的外交》,主题是展现新中国外交的成就,感受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九年级(上册)活动课二《追访历史新闻――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收集整理相关的历史和地理资料,举行追访历史新闻活动,以此加深对新航路开辟的了解和认识。九年级(下册)活动课二《战地采访――反法西斯战争必胜》,通过模拟战地采访,使学生深刻了解这场战争人民必胜、法西斯势力必败的历史原因。

文章竞赛系列:七年级(下册)活动课三《历史知识竞赛》,主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参与竞争的意识和能力。九年级(下册)活动课三《致巴以人民的一封公开信――中国学生期盼巴以人民走向和平》,抓住巴以争端的国际热点问题,开展以“倡导和平、反对暴力”为主题的历史课外写作活动,将历史学习与时事政治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九年级(下册)活动课四《撰写历史小论文――〈科学技术与未来〉》,通过了解二战后至今世界科技的发展状况,认识全球科技发展的动因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促进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追求。

策划模拟系列:八年级(上册)活动课一《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抗》,主题是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提高运用历史知识、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八年级(上册)活动课二《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主题是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九年级(上册)活动课一《古代世界文化之旅》,遵着历史的足迹,作虚拟的旅行,以此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世界古代的文化成就,扩展视野了解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共容性以及发展的不平衡性。九年级(上册)活动课四《策划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通过这样的设计活动,了解博览会的常识,在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的同时,沟通历史、物理和化学等学科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图片音乐系列:七年级(下册)活动课二《历史画配文――话说〈清明上河图〉》,通过这样的活动,在图与文的转换过程中,加深对宋代社会状况的了解,培养从历史绘画作品中寻找历史信息的能力。八年级(下册)活动课三《20世纪歌曲中的“历史”》,歌曲中凝聚着历史,通过收集、视听和演唱不同历史时期的歌曲,从一个侧面了解不同时期的社会变迁,使学生在心中产生与历史的共鸣。八年级(下册)活动课四《家庭的照片》,一幅家庭照片就是一幅凝结的历史画面,以时间为线索或以人物为中心组成专题系列,收集和交流反映不同时期社会风貌的家庭照片,以此来了解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和家庭的幸福。九年级(下册)活动课一《老照片配文――图说法西斯暴行》,搜集能够反映法西斯罪证的历史老照片,认识法西斯主义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需要建构起立足于课程整体的大课程资源观或整合的课程资源观。历史课程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进行多渠道地开发。历史活动课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及教学模式,可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化,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活动课对教师的要求并没有降低,而是更高了,它需要教师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进行教育实践。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标志和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教学智慧,使教学成为一个真正具有创造性的活动。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课题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聂幼犁主编.《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普通高中新课程研修手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齐健,赵亚夫等著.《历史教育价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第3篇: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范文

但是,历史课本中的插图毕竟有限,要想配合教学真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历史地图册。

历史地图册图文并茂,就图而言,它包括:地图、图片、图表三大方面。其中图片是历史照片、图画、历史类漫画的总称;图标又包括比较表、统计表、图解、符号示意图等;地图又可以分为自然地图、人口图、经济图、政治图、文化图、历史地图等。在各种“图”外还配有相应的文字说明。用好一本历史地图册就等于给历史教学增添一个得力的助手。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历史地图册进行课堂教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已成为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

首先,中学历史地图册内容贴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感,且密切结合课本重点、难点知识。例如必修二第二单元的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本课地图册将近现代中国百姓物质生活的变迁过程用大量丰富多彩的图片呈现出来,在学生阅读教材后翻开地图册看到《身着中山装的孙中山》、《清代宫廷的木制自行车》等便立即有眼前一亮的感觉,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和讨论,再加上教师稍作点拨小结,教学任务轻松完成且效果良好。

第二,历史地图册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工具,它把课本上不易理解的东西以图、以像的形式展现于眼前,把一些无形的、抽象的东西变成有形的、具体形象的。如把一些人们无法想象或者理解时常出现偏差的事物多用复原图展示。如必修一第一单元《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课,地图册呈现了《秦始皇》(想象复原图)、《秦长城》(复原图)等图片,学生阅后即觉得“秦始皇”、“万里长城”(秦)这些形象和概念立时丰满、生动起来。

第三,利用地图册辅助教学可帮助学生构建更完整,实用性更强的知识体系。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地图册应“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问题、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其所学的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有用。”地图册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和世界焦点问题的剖析渗透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图册内容的选择也适应国际地理教育发展的趋势,把涉及公众和社会生活的知识作为取材的范围,发挥历史地理教育的社会功能。如必修二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趋势》地图册编制,本单元结尾处地图册展示了《世界生态环境的破坏》、《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壤退化》、《世界环境的污染》等图片,通过照片、卫星地图、统计图等呈现了人类活动对整个世界造成的恶劣影响。学生通过读图不但深刻理解了课文中“世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一目的内容,更可以藉此渗透国际主义和生态环境道德教育。

第四,合理利用历史地图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地图册中穿插有不少图片,包括人物、文物与遗址、历史场景、现实生活等。图片绘制精美清晰、色彩鲜艳,展示了图片所处时代的阶段特征,增加了历史的直观性和欣赏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当时历史人物的风貌,增强了地图在视觉上的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的读图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如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本单元地图册展示了《四羊方尊》、《鎏金铜面具人头像》、《掐死团花金杯》、《元代青花瓷》等等精美的古代中国手工业制品,学生读图后油然而生对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崇敬钦羡和身为华夏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在读图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第五,合理利用历史地图册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本单元要求学生识记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和特点: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和90年代初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对于学生来说识记这么多相近的概念(如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开放区)并且将这么多地名一一对号入座确实有困难,笔者引导学生读《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一图,并将该图形象地比喻为“满弓之箭”,其中五个经济特区和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构成了一张紧张的弓,而上海浦东的开发就是满弓之箭,隐喻中国对外开放在90年代以来向更快、更稳更有利的方向发展。这样,配合示意图和课文正文的介绍,学生不但对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和特点一目内容有较深刻的印象,也可以通过这个例子启发学生,在以后学习过程中自觉运用创新思维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4篇: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范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17-0068-05

由傅运森编纂,高凤谦、张元济校订的《高等小学用・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是民国初期商务版《共和国教科书》系列高小教科书中的一种,自1912年出版后,一直使用至1925年左右。这套历史教科书在当时的历史教学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12年1月1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令上海各书局将旧存教科书暂行修改应用,强调教科书务必要符合共和精神,废止读经,禁用《大清会典》《大清律例》等书。并于总务厅下设编纂、审查二处。同日,还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这两个重要法令对稳定清末民初政权交替时期教育界的混乱局面起了重要作用。

对此情况,教育界、出版界都做出了迅速反应。陆费逵、沈知方等人迅速创办了中华书局,及时出版了适应新形势的《中华新教科书》,这套教科书包括中小学使用的全套国文、算术、历史、地理等科目。商务印书馆则依据教育部通令的精神,对旧教科书加以修改,以应对各学校秋季开学的急需。同时,还组织人力编写《共和国新教科书》,其中初等小学教科书11种,高等小学教科书6种,小学教师用书16种,中学教科书23种,中学教师用书9种。为了照顾一些老校一时难以放弃旧学制春季始业的做法,商务印书馆还另外出版了各科的春季用教材。

根据上述《普通教育暂行办法》的规定,从高等小学开始,中学、师范学校都开设了历史课。其中,高等小学为“中华历史”,中学、师范学校为“历史”。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则规定,高等小学在四个学年中,中华历史、地理每周共为5课时,教学内容为第一、第二学年教授本国历史之大要,第三、第四学年补习本国历史,依系统述之,注重文明开化。②

据此,商务印书馆请著名史学家傅运森等人编写了高等小学用《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其指导思想是遵循1912年9月初民国政府教育部制定的教育宗旨,即“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③

编写这套教科书的目的是:第一,以教科书内容“启发”以上“数种观念为必要”;第二,“今古互证,前后对勘,为历史上必需之知识”;第三,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使“学生受历史之益,不蒙历史之困”;第四,以浅显的语言向学生解释复杂的历史现象。

本套小学历史教科书共6册,概述了从远古到民国初期的中国历史。每册大约为18课,页码在28页左右,一册书使用一学期。全书正文短小精练,包罗历史知识众多,除正文外,第一至四册每册附有与本册内容有关的《大事表》,第五、六册后附《历朝统系表》。

书中在目录后还附有《时间分配方法》:“每篇(即每节)教授二时者,其分配方法,可分三种:(甲)每篇平分二段,每时教授一段。(乙)每篇分二段,第一段较多,第二段较少;第一时教授第一段,第二时教授第二段并复习全篇。(丙)不分段落,第一时教授,第二时复习;其每篇教授三时以上者,以此类推(如三时者可分二三段,四时者可分三四段;或竟不分段落,视各篇内容而定)。”

与本套教科书配套的教师用书是赵玉森编纂、傅运森校订的《高等小学新历史教授法》(亦名《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教授法》),也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按其“编辑大意”所言,包括对“地图、历史图、人物图”的介绍、“问答发端”“教授事项”(时间分配和内容提示)以及“参考”(课文中的“名物训诂及事实原委”)。

教材中制定的课时安排,给了教师很大的活动空间;教师用书也规定:“教授时尽可酌量增减,总以不背授课之额定时间为主。”课文的简短加之课时安排的灵活性,意味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组织课堂教学。

第一,强调“国土之统一种族之调和”。

民国建立后,南京临时政府在第一份文告《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作为这一思想的体现,《新历史》强调了国土的统一和民族调和。如第四册第18课中强调:各民族“同在一国中,休戚相通,谊属兄弟。前此为一姓专制时代,各私其种人,故多不平等之制度。今民国建立,凡我民族,不问何种何教,权利义务皆属平等,无所轩轾,利害与共,痛痒相关,同心协力,以肩国家之重任。”

这套教科书不仅介绍了各个民族的英雄豪杰,而且强调了国家领土的统一与民族平等。其中,汉族的著名历史人物包括汉高祖、汉武帝、张骞、苏武、班超等(第一册,第14、15、16、18课);蒙古族的民族英雄成吉思汗、元世祖、俺答等(第三册,第1、2、9课);对的讲述则证明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第三册,第10课);对满族的阐述不仅有对清朝英雄豪杰的介绍,而且在叙述满洲兴起的过程中注重了对国土统一和种族融合的阐述(第三册,第12课)。

在注重基本的历史知识教育的同时,教科书内容中还处处渗透着价值观教育。针对中国史的特点,教科书在叙述有关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在对历史人物的介绍中,除了介绍他们的重要历史活动外,还突出了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如第二册第8课《唐太宗》中写道:唐太宗“喜闻善言。魏征等随事谏争,不以为忤。故其时国内太平,人民乐业,为唐室最盛之世。”

第二,强调历史与修身、地理、中外交流与中华文化发展的关系。

历史与修身。民国初期教育部制定小学教则时,强调在对小学生加强品德和道德教育的基础上,“渐及于社会对国家之责任,以激发进取之志,养成爱群爱国之精神”。①

如教科书通过讲述我国古代的辉煌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之心(如第三册第5课所述郑和下西洋的事迹);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忠勇事迹的讲述,培养学生的“忠信、义勇”观念,如《文天祥》一课中写道:文天祥“从容就义。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通过对历史上奸佞之臣卖国求荣历史的讲述,明确学生的是非观念,如第二册第18课讲述秦桧对岳飞的迫害;通过对近代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前因后果的阐述,激起学生的积极进取态度,形成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树立其为国家与民族独立做出贡献的信念与信心(如第四册第8课《鸦片战争》等)。

历史与地理。具体的历史事件离不开时间与空间因素,学习历史自然也离不开历史地图的帮助。正如梁启超所说:“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臂筑屋而拔基础也。”在该教科书中陆续展现的中国历代疆域图(如第一册第6课《齐桓公》所附《春秋疆域图》和第四册第2课《中俄界约》所附《中俄边界图》等),帮助小学生初步了解与历史事件有关的空间因素。

中外交往与文化发展。这包括中外关系(第三册,第13课《欧人来华》)和中外交涉两个方面(后者以鸦片战争后为主,如第四册第8课《鸦片战争》、第9课《英法联军之役》、第12课《中法之战》等),让学生了解中国在世界上所处地位和近代以来中国所遭遇的外来侵略,激起他们的爱国之心。

历代文化史的内容。在第五、六册教科书中,叙述了中国历代文化的发展过程,从而初步形成一个中国文化发展史的基本脉络。通过对文化史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欣赏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文化成就,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源流和多样性,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帮助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第三,在教科书中引入新的思想观念和史学观念。

处于民国初期的历史环境下,教科书中引入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自由思想,注重对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大开原因的分析和阐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教科书把唤起民族意识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之一。在这种基调下,教科书强调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是民心所向、民心所愿。如第四册第17课《清帝退位》和第18课《民国统一》,说明清朝灭亡、民国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历史的进步性与传承性。

教科书还宣扬了民主主义思想,特别是民权平等思想。正如第六册最后一课《近代之文化》的结尾所说:“我国国民虽有五千年文化,虽有广土众民,虽中华民国已成立,五族已为一家,尚宜实体共和之旨,相互爱护,永巩民国万年之基。■第国内文化光辉日新,且将远庇海外诸同族,俾同享人类之幸福,增世界之和平。”

在史学观念和方法上,这套教科书并不是简单地抛弃传统史学,而是在近代史学观念和方法的参照下使传统史学获得新生。在编撰内容和体例变更的基础上,亦强调国史编撰不能局限于一国之史,而是把中国放到世界舞台上,进一步认清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以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教材编写者还注意到吸收史学研究的较新成果,将教科书所述历史内容的下限延伸到民国初年,使学生能接触到离自己比较近的历史知识。

第一,这套教科书编撰体例中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圆周法”,即将所学内容分为两个“圆周”:第一个“圆周”用“史谈体”,教授时间为第一、二学年,即教育部小学教则规定的“本国历史之要略”;第二个“圆周”用“开化史体”,即高等小学第三年的“本国历史之补习”。

所谓“史谈体”,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史话体”,主要内容为以代表每一个时代的人物或史实为题,注重趣味性,改变历史的枯燥形象,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至四册每课都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构成,符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课与课之间又根据历史的发展时序和内在逻辑加以排列。教材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这种“以线串珠”的结构安排,帮助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在初学历史阶段在知道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的同时,又初步了解了历史的发展线索。

而所谓“开化史体”,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通史体”,其重点在于注重对各朝历史的系统讲述梳理出历史发展的脉络。由于第五、六册是以通史体例出现的,其内在的线索性更强了,其主要目的看似是为了复习,但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此时学生头脑中出现的已不是一个个人物或历史事件,而是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特征。这也是因为到了小学高年级的最后阶段,学生的理解水平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例如,第五册第2课《三代之事业》中即以简洁的语言,系统概括了从禅让制向传子制的转变以及夏商两朝的兴起衰亡。之后对各朝历史的概述亦如此。而第五、六册的课文安排都是先由几课以系统概述某一阶段的朝代兴衰更替,再对这一时段的文化发展情况进行综述。如第五册在第1课《三皇五帝》、第2课《三代之事业》、第3课《春秋战国时代》三课之后安排了第4课《太古三代之文化》。

史话体例与通史体例的结合,兼顾了基础与提高的统一。这样的“圆周法”即“两个循环”方法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其影响不应低估。此外,该套教科书的这一编排也改变了清末教科书的内容编排结构。把历史人物、事件与系统的历史讲述、文化发展部分的内容分开编排,这是清末与民初教科书在体例上的最大区别。

第二,注重精选教学内容与历史发展脉络的统一。这套教科上启原始社会“文化未开”之时,下至20世纪初民国的建立,时间跨度长达几百万年,空间范围涵盖中国的各个主要地区。而教材的文字量又有一定限制,每本书的文字量不足6000字,加上少量的插图、地图,也只有区区28页左右。

因此,教科书一方面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通过精选教材内容,把一些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最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展现给学生。通过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大致了解从人类的起源到古代社会、近代社会中国历史发展的概貌。这些历史知识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具体内容选择的原则是:形象生动、深入浅出,通过典型案例,向学生展现特定的历史现象,这容易帮助学生加深印象,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

但是,历史学习毕竟不完全是历史故事,不能仅止于知道每一个津津有味的情节,历史课的一个最基本任务是通过学习历史,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序概念和历史空间概念,准确地说,就是让他们知道某一历史事件的时序发展关系和它与其他因素的相互影响。这就规定了任何一个历史知识都不可能是孤立的,教材的内容安排充分反映了这一点。除了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安排知识点之外,还在叙述典型案例的同时,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与该案例有关的历史现象,例如,在讲述“三国”(第一册第19课)时,不仅介绍了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和大致过程,还辅以一幅地图,标明三国分立的形势和赤壁的位置。

另一方面,教科书也注重介绍相对“完整”的历史知识。这里所说的“完整”,是指在选择教学内容时,编者仍然重视那些对历史发展有重大转折性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但也开始注意那些看似平淡无奇、但确实是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历史现象,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认识历史。具体来讲,教材主要讲述政治史、经济史和军事史的有关内容,通过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介绍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的变革、社会生活的发展以及重要的战争,如淝水之战、欧洲人来华、鸦片战争等。学习上述内容,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和发展脉络、认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出现的政治制度、理解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教科书也阐述了文化史的内容。编者希望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认识中国文化的发展,了解历史上不同阶段文化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以及影响文化发展的各种因素。

第三,做到通俗性与专业性的结合。编者在编写教科书时,力图以通俗易懂的文字、生动形象的案例,展现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揭示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尽量避免成人化的文字和专业化的叙述,减少艰深难懂的历史学理论和概念。但是,历史课毕竟是一门学科知识课程,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还要学会历史思维和历史理解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了解必要的历史概念,而且,建立在历史概念基础上的知识和能力对日后进一步的学习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教材不同于一般读物的区别之一。因此,本教材在保持通俗性、生动性的同时,也保留了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如太古、王安石变法、郑和下西洋、太平天国、义和团等。

第四,大事年表、历朝统系表,地图、插图各具特色。

大事年表。作为民国初年的本国史教科书,本套教科书在编辑体例上与清末的最大不同是采用了民国纪元。对民国建立以前所有历史年代均采用了“民国纪元前若干年”,如此“既免儿童费无益之精神,且易知各事实相距之远近,以便于比较”。

历朝统系表。第三学年两册即第五、第六册的末尾都附带了本册教科书的所有朝代君主传承表,同时以民国纪元注明每朝兴衰的时间。便于学生在新的纪元方式中对各朝历史有明确的概念。

地图。特别注重其辅助课文的作用,教科书中陆续展现的中国历代疆域图已经形成为一个系列,达到了图文的有机结合。

插图。插图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力工具,该教科书特别注意反映民族英雄、帝王、历史名人。如第一册中有“孔子像”“孔子问礼于老子”“汉兵攻占图”等。也有一些反映其他方面人物或事件的插图,如第一册中的“夏桀乘人图”。在教师用书第一册中对此图的解释是:它是“汉时武梁石室画像,用以垂戒人世者,桀以人为车,坐二人肩背,此亦大违人道之举也。”

这套教科书依当时的技术条件,采取了图文并茂的编排结构,有利于历史教学。对于习惯于形象思维的小学生而言,特定的历史形象对于学习历史知识、进行历史思维和历史判断显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从版面安排来看,图文大致的比例大约是6:1,例如在第一册,全书共28页,其中包括10幅插图或地图。教科书中的图片大部分选用的是历史图,特别是人物图。因为当时的技术条件,书中的插图都是线条图。

当然,本书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教科书的某些“选材易以成年人的观点取舍,有很多不符合儿童心理的内容”,①特别是其中第五、六册中有关文化史的内容,也许对当时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一些。但这些不足并非这套教科书的主流。

著名学者陈庆年在《中国历史教科书・序》中指出:“历史之学,其文不繁,其事不散,其义不隘,而后足以为教,三者一不备焉,皆无当也。”这是对清末民初优秀的历史教科书编撰特点的最好概括。

“文不繁”是指历史教科书在内容的安排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体现科学的现代教育规律。“事不散”是指教科书叙事集中而有条理。“义不隘”是指重视用进化史观和因果关系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这三个特点在《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中都得到体现。简言之,它做到文字浅显,叙事集中而有系统,以较新的观念来指导小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并帮助他们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第5篇: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范文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数学史逐渐融入小学数学教育,其重要性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相关数学史内容的编排上得以体现。数学史作为数学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德育、智育和美育价值;也有助于小学数学教师加深对学生数学认知过程的了解,提升对教材的理解能力,并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

数学史;小学数学教材;数学文化

数学,起源于人类对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探索与解决。数学史凝聚着无数数学家和数学工作者的智慧,不仅在国际教育界得到认可,也受到我国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新课改明确提出将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育后,我国多个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都对数学史的内容进行了选择和编排。数学史的学习,不仅能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能展示出知识形成的线索,有助于教师的数学教学。

一、数学史与小学数学教育的关联建立与发展

德国数学家海尔布罗纳与法国数学家蒙蒂克拉分别于1742年和1758年出版的《世界数学史》与《数学史》,标志着一个独立研究领域———数学史的出现。之后,数学史的教育价值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1]85-89。1972年,研究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关系的国际研究小组(HPM)成立,数学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数学史与学生的认知提升、数学史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等都是其研究与关注的主要内容。数学史,是数学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揭示了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曲折过程,包含数学知识,思想方法,思维过程,是人类智慧宝库中的结晶[2]98-99。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数学史的教育功能,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明确提出“介绍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认为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对数学的发展历程有所认知,还可以让他们初步体会数学在人类社会发展史做出的非凡贡献,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激发他们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2005年5月,我国“第一届全国数学史与数学教育会议”在西北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多个省市以及国外著名大学的众多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围绕如何将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相结合以及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史这一主题展开。该会议提出了研究数学史的重要目的———为历史而历史、为数学而历史、为教育而历史[3]108-109。在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中,对这一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细致化。在“教材编写建议”部分中提到,数学文化是教材中不学发展史的相关材料,帮助小学生了解数学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增加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家严谨和认真的治学态度,欣赏数学所蕴含的逻辑美与形式美等。例如,可以引入《九章算术》、《几何原本》、珠算、黄金分割等数学史料。在教材内容设计上,《标准》还提倡要为学生提供一定量的数学阅读材料,包括背景材料、史料知识等,供学生选择阅读[4]63。可以看出,虽然我国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自新课改实施以后,对于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联结与互动日益重视起来。在“一纲多本”的理念下,我国小学数学教材编写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态势,数学史作为数学背景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呈现出多维度的渗透与融入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特点。下面以人教版和苏教版两个不同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作为对象进行简要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从一年级上册到六年级下册共十二册,每册平均约110页。其中,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四年级下册和六年级下册均未安排数学史相关内容。涉及的数学史内容包括三年级上册的分数表示法、乘号的来历、古代计时工具介绍;三年级下册的七巧板、加减符号、小数的表示法、除号的来历、指南针等等。纵观涉及数学史内容的6本教材发现,除了六年级上册只有一处数学史内容———鸡兔同笼外,其余各册所含较多,共23处。且每处篇幅大小不等,从1/4页到一页不等。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平均每册110页左右。其中,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和六年级下册均未涉及数学史内容。其余几册共有13处,分别为三年级上册的24时计时法、分数的产生、古代计数法;四年级上册的计算工具的发展、古代乘法计算(铺地锦);四年级下册的哥德巴赫猜想、古代欧洲“双倍法”、计算乘法、用字母表示数;五年级下册的古代方程思想方法的发展、求公因数方法;六年级上册的鸡兔同笼、黄金比[5]80-83。以此为基础,对两种版本的教材关于数学史的相关方面进行进一步分析、比较,可以发现:首先,数学史在数学教材中呈现的时段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一、二两个年级均未涉及数学史内容;其次,在数学史的呈现方式上,两个版本的教材都有“文字给出”、“文字为主辅以图片”、“图片为主辅以文字”和“连环画”四种形式。其中,“文字为主且辅以图片”形式占多数;再次,在数学史内容的选择上,两种版本的教材皆选取了著名数学家的故事(如高斯、杨辉等)、相关数学知识史料(如分数的表示法、除号的来历等)以及经典数学问题(哥德巴赫猜想)等具有教育意义的素材;最后,在选材时空上,跨越中外,横跨古今,如此广阔时空的数学史内容,既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发展历程,又能够拓展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视野。

二、数学史学习与小学生的发展

读史可以明智。数学史是一部厚重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史,它如同人类演变史一样,再现数学发展的原貌和全景,展现出伟大数学家们不断探索的艰辛的数学历程和数学的独特魅力。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融入对小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兼具德育、智育和美育价值。

(一)德育价值

学者骆祖英早于1996年所写的《略论数学史的德育教育价值》一文中指出了数学史具有不可替代的德育教育价值。第一,数学史的学习有助于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数学,归根结底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数学具有辉煌的发展历史,在14世纪以前曾是数学大国,取得的数学成就得到了世界的公认。近现代也涌现出了多位数学大师,如华罗庚、陈景润、陈省升等,他们均作出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在我国数学不断发展的同时,国外数学领域也有瞩目的成果不断诞生。因此,对数学史的学习和了解,不仅能够使小学生感受祖国的光辉荣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也能接轨国际数学教育,了解其他民族文化中有关数学的应用,并体会到数学文化的多样性,为数学的无穷魅力所折服。第二,数学史的学习有助于加深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数学教育,多数时候是以相对概念出现的,如“大”与“小”、“多”与“少”、“加”与“减”、“有理”与“无理”等。因此,从发展历程而言,数学就是在不断的对立、转化的循环往复中取得进展的,数学史不仅是一部矛盾史,也是一部运动发展史,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对数学史的学习,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辩证思想的认识与体会。第三,数学史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人格和精神的成长。数学上的每一步前进,都需要数学家们艰辛的探索和实践,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证明,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勇气作支撑。伟大的数学家,如欧拉、华罗庚等,身残志坚,为钻研数学作出了很大的牺牲。数学史充满了数学家们为真理而献身的事迹,他们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为小学生们照亮了学习的旅程,激励他们勇敢地克服困难,为数学奋斗[6]。

(二)智育价值

美国数学家、数学史学家莫里斯•克莱因曾说过,由于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也会遇到数学家曾遭遇的各种难点和问题,因而历史对于课堂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指示和借鉴作用[7]11-14。作为学生,虽然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不必重复历史,但也不该从历史停止的地方开始学习。新课改强调小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应只限于接受、模仿与记忆等,而应积极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小学生要逐步在教师的引导下,懂得主动去发现、探索并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此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数学史也是一部思维发展史。数学思维作为数学的灵魂,是数学中最根本、最精彩且最有价值的部分。因此,小学生学习数学,应该遵循“重现法则”,小学数学教材中通过系统地呈现数学史料,渗透数学思想,将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深入浅出地呈现给小学生。学生通过对和自己所学相关的数学史内容的观察、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逐步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并提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进而能够促进学生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通过了解,更好的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及其应用。

(三)美育价值

数学,源于自然,是对自然之美的探索和解密。数学的内在美具有的神奇魅力,是驱使数学家们奋斗和拼搏的内在动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数学史的美学价值,逐渐引起教育界的注意并被挖掘出来。如黄金分割比0.618,是古往今来被认可的呈现数学美的典型案例。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研究正五边形和正十边形的作图中初涉这个比例。随后在公元前4世纪,柏拉图学派中最杰出的数学家———欧多克索斯,在处理“不可公度量”问题时对此进行研究,并依此建立的比例理论推动了数论和几何学的发展。最后,在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著作中,黄金分割这一理论得到系统的论述并成立。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称黄金分割为“神圣分割”。此后,黄金分割比0.618尤其受到建筑师们的青睐。无论是古埃及的神奇金字塔,印度的名著泰姬陵,还是中国的艺术博物馆———故宫等,这些享誉全球的建筑尽管风格各异,构造奇美,但都有意无意地使用0.618法则,尽显和谐之美,使人赏心悦目。数学史上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数字与音乐、数学与围棋等方面的探究成果无不彰显了数学所潜藏着的智慧和美。因此,提及数学之美,倘若只是注意到对称,无疑是大大窄化了数学背后所蕴涵的思维之美、方法之美与文化之美。透过教材所呈现的有关数学史料、图片,不仅能让小学生获得数学美的熏陶,提高审美意识,也有助于教师在欣赏数学美的同时学会寻找、挖掘教材中更多的美的元素。

三、数学史学习与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数学作为小学的核心课程,对小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史对小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要求小学数学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学课程专业知识,也需要有宽厚的数学文化底蕴,具备广泛的数学史常识,并能将之有效的融入数学教学之中。因此,数学史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融入,对于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有助于加深对学生数学认知过程的了解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包含复杂的认知活动。但由于数学学科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与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使得他们在数学学习时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如对负数的认识。其实回顾负数概念的发展历程,数学家们也同样经历过各种障碍,甚至大数学家欧拉都对其表示怀疑。认知的历史发生原理提出“个体知识的发生过程遵循人类知识的发生过程”的观点[8]2-3。即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困难和认知障碍在一定程度上与前人所遇见的极为相似。因此,教师们可以通过对数学史料的学习和分析,梳理出有关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通过数学家所走过的曲折道路去认识学生可能存在的困难,从而在教学中正确认识并把握学生数学学习的认知过程,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二)有助于提升对教材的理解能力

香港大学学者肖文强曾说过,一个数学教师,需要像一个独奏表演者一样,可以凭借自己的理解和领会能力去演绎音乐作品,但要演绎得十分美妙,表演者自身必须先了解并熟悉这部作品[9]48-49。数学史是认识数学、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工具,一旦脱离,教育者则丢失了数学宝贵的财富,只剩下简单的逻辑、公式与例题。苏联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也曾指出影响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对个体的认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10]131。不同的教材使用,要求教师要有广泛的知识面和深刻的理解能力,而精选的数学史料则能帮助教师加深对数学的认识,提高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控能力。

(三)有助于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师要将数学文化融会贯通,必须真正读懂教材。数学史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以注释、小知识点的形式呈现,展现古往今来的数学家、数学成就、数学难题等。教师在授课时,倘若只是局限于知识静态教学,学生则在长久的学习和艰难的探索中容易对数学失去兴趣。所以,充分利用数学史,开创独特的教学模式,向学生介绍著名的数学典故,展示优秀的数学成果,将数学知识置于历史长河中,让数学知识以动态的形式走进学生的心中,将有助于教师形成独特新颖的教学风格[11]21-24。

四、总结

数学史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将数学史的相关内容编排进小学数学教材中,不管是对于小学生的学习,还是对于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目前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呈现多数仅限于静态的点,还难以在学生头脑中动态的联系起来。随着电子教材、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学家、数学教育者、小学数学教材编写者应探索更多的将教育史融合于教材中的方式方法,提供广泛的资源库和电子链接,开发数学史选修课程,编写数学史读本等,真实地展现数学充满挫折和困难的发展历程,而不仅限于静态的数学成果的呈现。作为一线教育者的小学数学教师,应通过课题研发、专项培训、改革教育模式、与高校教师联手等方式努力提升数学史素养,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作者:李星云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研究所

参考文献:

[1]谢明初.数学史应用于数学教育:发展历程与研究展望[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33).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冯振举,杨宝珊.发掘数学史教育功能,促进数学教育发展[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27).

[4]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3.

[5]杨豫晖,魏佳,宋乃庆.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内容及呈现方式探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7(16).

[6]骆祖英.略论数学史的德育教育价值[J].数学教育学报,1996(5).

[7](美)莫里斯•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M].张理京,张锦炎,江泽涵,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8]徐章韬,汪晓勤,梅全雄.认知的历史发生原理及其教学工程化[J].数学教育学报,2012(1).

[9]陈秀琼,杨高全.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数学史知识水平[J].湖南教育(数学教师),2009(12).

第6篇: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自学;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古人也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可见学习的能力比学习本身更重要已成为人们的常识。由于理论创新和科学发明到应用的周期大大缩短,知识的陈旧率迅速增长,人类知识总量每几年就增加一倍。这样的时代特点决定了未来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要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的需要,不具备自学能力是不行的了。高中生经过九年的义务教育,已有了较坚实的知识基础和一定的自学能力,而且历史这一科对于绝对多数同学来说都不存在阅读障碍,所以高中生开展自我学习是完全可行的。

一、以教材章节为单位,掌握每一章节的基础知识

让学生通过自读教材的一个章节来掌握本章节的基础知识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我在教学实践中一般引导同学们通过这几个步骤来落实这个目标。

1.首先要求学生鸟瞰全章节,明白本章节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历史知识

所谓鸟瞰式阅读,就是要求学生以较快的速度通读全篇,能读多快就读多快,并且在快读中不回视。通过鸟瞰全文,学生要达到把握本章节基本内容的目的,如本章节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历史事件,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的。长此以往,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快读能力、思维的敏捷性和专注力。

2.在鸟瞰全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再做一次理解式阅读

理解式阅读就是一字一句、一段一节地对全章节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在理解式阅读中要求字斟句酌,用心思考,务求对全文章节内容明白、透彻、了然于心。

3.做好自读笔记

为了巩固前面阅读的成果并使之更有条理以及有利于以后复习,学生在理解阅读之后,还要做好自学笔记。笔记要将本章节的基础知识(一般为知识点)按照逻辑关系记录下来。笔记的具体做法可以参考老师的板书形式。

二、同学们之间互相提问与解答,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培养解答历史的能力

通过第一部曲,可以说对本章节的基础知识已经掌握得比较牢固了,但对于高中生来说,肯定是不够的。故而我又设计了互提互答这一环节。在这一环节里,有两个层面:一是要求学生对自己理解不了的内容作为问题提出来,在班上寻求同学的帮助解答。二是以组为单位(我一般是以自然组),同一组的同学通过讨论后,共同提出几个自认为有深度的问题,接问组的同学通过共同讨论确定后派出一位同学做出解答。不同组之间还可以相互质疑、相互辩论。然后同学们还可以将有价值和代表性的问题和解答加以整理记录下来。为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为了能更好地回答其他组的问题,为了在相互的质疑和辩论中占得上风,同学们必然自我加压,力争吃透教材,并广泛阅读课外相关资料。这对于扩大历史知识面,培养历史解题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是极为有利的。

三、引导学生画历史知识树

魏书生老师指导学生自学语文,有一个法宝就是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树。历史相对于语文来说,知识的条理性、系统性更加明显,在学习中的作用也更为重要。所以我参考魏书生老师的做法,要求学生在自学完一册历史教材后,也要画一棵历史知识树。如果将一册历史教材比喻成一棵大树,那每个专题就是树的主干,每个专题里的每个章节就是主枝,章节里的知识点就是分枝和树叶了。这样一画,整册历史教材的系统性和条理性非常清楚明了,非常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整册教材,而且前面做的历史自学笔记也为画历史知识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推而广之,可以把整个高中阶段所学的历史知识都画成一棵知识树。

第7篇: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范文

1.观念新。新教材的编写明显突破了旧版《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以下简称旧教材)的“苏联中心模式 ”,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多年来“左”的思潮的束缚。它体现了《中学历史教学大纲》(1994年修订本)“世界 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世界现代史是垄断资本主 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和发 展的历史”的总体思想。这就改变和修正了旧版《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对世界近代现代史的过时定性。新教材 引进了许多新观点,如:我国史学界关于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的性质的分歧;对于雅各宾派时期实行的恐 怖政策评论的不同观点;中外史学界对法国大革命下限的争论;关于法国、美国和德国工业革命起止时间的不 同看法;中外史学家对《田中奏折》真伪的疑问以及中外学者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看法等等。新教材对历 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较旧教材更为实事求是,结论也更趋客观合理,如:教材对17、18世纪欧洲大陆主要 封建国家的改革,美国独立战争,工业革命在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方面的影响,美国西进运动,维也纳体系 ,19世纪资本主义在全世界扩张的影响,垄断组织形成,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 制及其在东欧国家产生的影响,二战后的客观作用,雅尔塔会议上的大国强权政治,苏联模式的形成及其破产 ,剧变等事件的评价,都较为公允。这修正了旧教材只强调时代局限性,却忽视历史进步性;只强调进步 性,而忽略局限性;只强调主观性,又忽视客观性等片面做法。以上种种突破,对形成和塑造学生的唯物史观 ,辩证地看待和分析历史现象,乃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都将大有裨益。

2.可读性增强。新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旧教材“纯历史”的面孔,加大了知识性、趣味性等可读性份 量。据笔者统计,新教材共有彩图63幅(上册31幅、下册32幅),插图231幅(上册122幅、下册109 幅),表 格15个(上册5个、下册10个),地图57幅(上册30幅、 下册27幅),文献资料120条(上册75条、下册45条) 。 这些方面较之旧教材均有大幅度的增加,有的方面甚至超过了新编高中三本中国历史教材同一内容的份量。 如按课时计算,新教材平均每课时在使用彩图、插图、地图、文献资料等方面的份量均超过了新编《中国古代 史》(选修本)和新编《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本)教材。详见表一、表二。

此外,新教材编写体例也与旧教材大相径庭。新教材同新编三本中国历史教材一样,每章均有一段言简意 赅的前言,便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规律和阶段性特征,便于学生落实每一具体历史事件 在本时空区间内的坐标定位、运行轨迹及其相互关系。它与课本正文宏微结合,学生比较容易发现各国在历史 进程中的个性和共性,有利于他们自觉地从纵横两方面观察历史发展进程,形成立体的知识体系。上册第二章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新教材还增加了一些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 件或主体内容,如: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16—18世纪的亚洲、维也纳体系、工业 革命在各国的扩展、第二国际、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时期的个人崇拜和大清洗运动、“柯立 芝繁荣”、亚洲经济的发展、50—80年代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和改革以及世界近代现代各阶段的文化等等 。以上改变了旧教材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而人为删减一些重要内容、割裂历史的片面做法,这不仅使世界近代 现代史的课本体系趋于完整,也对高中学生了解世界近代现代史全貌,加强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历史唯物主 义尤其是社会发展规律教育,都有着重要作用。

3.能力要求高。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不但知识含量有大幅度的增加,而且对学生思维品质和思维含量有 了更高的要求。总体表现为,新教材加强对历史事件背景、影响等的分析和发微,简化了历史发展的过程;删 减了知识含量高、思维含量低的习题,旨在引导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综合、比较,重在发现历史规律、阶 段性特征,形成创造性思维的练习题和思考题大大增加,其质量和数量均超出了旧教材,其目的在于实现新教 材“说明”中“培养能力、提高能力”的宗旨。详见表三。

4.时代特色鲜明。新教材除了观念新颖、注重学生素质技能培养等时代特色外,还加大了世界当代史的份 量。新教材二战前史和二战后史的课时比例为12∶14,而旧教材却是20∶4, 且新教材当代史的下限已从旧教 材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延伸到90年代中期,时代感尤为突出。世界当代史中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和发展,苏联 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挫折,亚洲经济的发展,剧变和9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等内容,其本意 就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我国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机遇,加深对我国坚持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建设的必要性和 紧迫性的理解。值得一提的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及挫折,80年代中期一度曾被列入高中教材,后被删 除,此次重新编写入教材,且更为具体详细,使编写者的时代性,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于一体的 宏旨更是昭然若揭了。

新教材的优点和特色是人所共知、有目共睹的。但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发现了新教材存在着一些问题,笔 者权且称其为“瑕疵”,特提出与编者及同仁商榷。

1.文献资料摘引尚缺乏科学性。据统计,新教材所选撷的120 条文献资料中,详细注明引文出处的仅有38 条,占31.6 %; 简单注释的有32条,占26.7%;只注明某某历史人物云云的达50条之多,占41.7%。这样根 本不利于学生严谨治学态度的培养,与当前强化素质教育的主题也相悖离。

2.对一些史实的叙述欠妥。①上册第60页说“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17世纪30年代陆续锁国令,禁 止日本船只出海贸易,禁止日本人与海外交往,……这种锁国体制维持了200余年”。 这一叙述容易使人误解 日本锁国体制形成于17世纪30年代。事实上日本锁国体制完成于1641年,日本将平户的荷兰商馆移至出岛,突 破于1853年日美《安政条约》的签订。②上册第70页小字说:“根据维也纳会议的决议,波兰被再次瓜分,俄 国得到了波兰的大部分和芬兰等地,普鲁士的领土进一步扩大”。教材此前并无波兰被瓜分的叙述,直至上册 第98页,教材才有“18世纪以来,俄国不断进行对外侵略扩张,……在西方,攫取了波兰大部分地区和罗马尼 亚部分地区”。两句话出现错位不表,且前一句多少使人感到突然。③上册第112 页对普鲁士“容克”一词的 注释太笼统,应更详细指出“容克”是德语Junker的音译,意为地主之子、小主人或年轻贵族,泛指普鲁士的 贵族骑士阶层,再按课本的表述,最后指出二战后,基本被消灭。④上册第124页小字部分说“日俄战争后, 日本以武力逼迫朝鲜签订条约,……条约签订后

,伊藤博文出任第一任日本驻朝总监,……”。由于这一叙述 出现在1910年《日朝合并条约》之后,故也易使人误解上述史实发生在1910年, 而实际上是发生在1905 年11 月日朝《乙已保护条约》签订后。

3.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知识性错误。①上册第20页说“16世纪初期开始,尼德兰处于西班牙王室统治之下” 。事实上,尼德兰从1477年起归哈布斯堡王朝统治,1566年才转属西班牙,这是16世纪中期。②上册第65页“ 工业革命期间一些发明”表格中注明“1785年,改良蒸汽机,英国,瓦特”, 这是典型的知识性错误。 瓦特 发明改良型蒸汽机应该是1784年。表格中的说法也与教材第64页中“特别是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于1785年投 入使用后,迅速推广,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的叙述相悖。③上册第101页说克里米亚战争中,“185 6年初, 俄国战败”。俄国战败的标志是1855年9月黑海舰队的基地塞瓦斯托波尔为英、法、土和撒丁联军所攻 占,1856年3 月签订《巴黎和约》是俄国承认失败的标志。④上册第104页小字部分说“1844年, 塞义德·阿 里·(1820—1850年)自称‘巴布’,……巴布于1845年被捕,1848年起义爆发后不久,统治阶级处 死了巴布”。这里有二处疑点,其一,巴布被捕应是1847年而不是1845年;其二,巴布被处死于1850年,“不 久”的表述是不准确的。⑤上册第119 页注释1 说美洲共和国国家联盟“1901年改称泛美联盟”。美洲共和国 国家联盟成立于1890年4月, 其常设机构为“美洲共和国商务局”, 后改名为“美洲共和国国际局”。1910年 7月12日—8月30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第四届泛美会议,决定将“美洲共和国国家联盟”改名为“美洲共 和国联盟”,将“美洲共和国国际局”改名为“泛美联盟”。所以,教材无论是在其组织沿革还是在组织时间 变更表述上均有失误。⑥下册第18页说“1936年至1939年间,苏联进行了大清洗运动”。大清洗运动即肃反运 动,这个运动是从1934年12月1 日联共(布)党内著名活动家和政治家赛奇·基洛夫被刺开始的。1935—1936 年苏联在全党进行和更换党证,与此同时在列宁格勒等地进行大逮捕,1936年清洗、镇压的规模迅速扩大 。⑦下册第61页说德黑兰“会议决定于1944年内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以尽快打败纳粹德国”。关于欧洲第二 战场开辟的时间限定,大学文科世界史教材一致认为,德黑兰会议最后决定,英美军队将于1944年5 月在法国 北部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并非是在1944年内。⑧教材下册第80页说“1964年,美国又把战争扩大到越南 北方。这样,美国就将对越南南方的‘特种战争’扩大为对整个越南的‘局部战争’。”关于美国对越战争升 级为局部战争的标志,一般以美国派地面部队到越南南方参战为开始。1996年历史高考第28题即考查了此内容 。而1964年美国蓄意制造所谓的“北部湾事件”,并以此为借口悍然派飞机轰炸越南北方,直到1965年3月8日 才直接派遣侵略军前往越南南方参战。所以“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的时间应该是1965年。

以上笔者就新教材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一些肤浅的看法,其本意在于为教材编写者提供参考,并非要贬低 新教材的地位和成功。相信修订之后的《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会更科学、更完整,成为全国师生共同使用和 学习的范本。

表一 高中新、旧版教材部分内容比较统计表

书名 彩图 插图 表格 中国古代史(选修本) 0 93幅 33个 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上册) 19幅 138幅 18个 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下册) 19幅 126幅 41个 世界近代现代史(新版必修, 31幅 122幅 5个 上册) 世界近代现代史(新版必修, 32幅 109幅 10个 下册) 合计 101幅 588幅 107个 世界近代现代史(旧版必修, 4幅 66幅 0 上册) 世界近代现代史(旧版必修, 2幅 31幅 0 下册)

书名 地图 文献资料 总字数 中国古代史(选修本) 33幅 50条 15万 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上册) 19幅 50条 17万 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下册) 22幅 55条 18.2万 世界近代现代史(新版必修, 30幅 75条 36万(?) 上册) 世界近代现代史(新版必修, 27幅 45条 17万 下册) 合计 131幅 275条 103.2万(?) 世界近代现代史(旧版必修, 18幅 20条(正文中) 13.3万 上册) 世界近代现代史(旧版必修, 17幅 7条(正文中) 9.4万 下册)

表二 高中新编教材平均每课时使用表——内容统计表

书 名 彩 图 插 图 表 格 中国古代史(选修本) 0 1.55幅 0.55个 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 0.7幅 3幅 1个 世界近代现代史(必修) 1.1幅 4.1幅 0.3个

书 名 地 图 文献资料 字 数 中国古代史(选修本) 0.55幅 0.83条 2500字 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 0.8幅 1.75条 6519字 世界近代现代史(必修) 1幅 2.1条 6429字

(注:新编《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36万字统计数有误,笔者计算为19万,故表二中6429个统计数是以总 字数36万计算而来。新编《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标准课时分别为60节、 54节、56节。)

表三 新版高中教材与旧版教材题量比较统计表

书 名 正文思考题 课后练习题 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上册) 36道 54道 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下册) 38道 45道 新编《世界近代现代史》(必修,上册) 53道 49道 新编《世界近代现代史》(必修,下册) 37道 56道

合 计 164道 204道 旧版《世界近代现代史》(必修,上册) 0 55道 旧版《世界近代现代史》(必修,下册) 0 54道

第8篇: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范文

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有兴趣学呢?

在新课导入上做文章,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能不能抓住学生的心,导入很关键。

作为历史教师,要避免单一僵化的导入方式——反复采用复习提问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虽然很实用,但用多了会让学生厌烦,对历史课反感,不感兴趣。不妨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因课而异选择导入方式。有的课适合故事导入,可以引入与教材相关的有趣历史故事。形象生动的故事,可吸引学生注意力,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有的课可以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时政要闻(视频)导入,找到历史和现实的契合点,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有的课可以播放振奋人心、揭示教材核心内容的歌曲进行导入。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北伐战争》一课时,用歌曲《国民革命军歌》导入;在教学八年级下册《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时,用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导入新课,都收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用歌曲导入有诸多好处:可以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体会国民革命军开往北伐战场和志愿军奔赴朝鲜作战的英雄气概;同时歌曲中的“打倒列强、除军阀”和“保和平、卫祖国,也是保家乡”,激发学生探究新课的学习兴趣。

此外,我们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好教材提供的图片和文本资料等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总之,要用不同的、多变的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在自己精心备课的同时,还要多向身边的同行观摩学习,把彼此的优点、长处、亮点记录下来,日积月累,作为教学资料的补充,这种活生生的教学资料会让我们的课堂富有活力。

但良好的开端只是成功的一半,有趣又有效的课堂才称得上真正的成功,怎样打造有效课堂呢?

例如,我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时,引导学生把教材要点变成琅琅上口的顺口溜:“1934离瑞金,工农红军去长征,突破四道封锁线,人员损失已过半,强渡乌江到遵义,生死攸关转折点,四渡赤水乱计划,急渡金沙跳重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来到陕甘根据地,1936会宁聚,红军长征终结束。”这样的总结,知识简洁凝练,减轻了学生负担,易于学生记忆,学生会心一笑,学习起来兴趣盎然。

我在历史教学中还非常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感知历史发展的脉络,在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时,我先要求学生看单元学习主题,了解这一单元的核心内容,再看本单元由哪几个课题组成,在初步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单元各课之间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以及与单元学习主题的关系,从而认识到近代化的探索经历了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西方的政治制度——西方的思想文化这一过程,中国的先贤志士在探索的过程中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探索过程。这样,学生对各单元的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对各历史阶段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学习历史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从而初步懂得了学习历史的方法。有了好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学习效率和应试能力。

第9篇: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范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学习党史的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好抓实,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推动龙塘镇川岩坝小学实现创新发展。

二、目标任务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深刻认识我们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纯洁的政治品质,以史为镜,进一步检视和校准坐标,做到永葆坚定信念,永葆奋斗精神,永葆为民情怀。

三、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川岩坝小学党支部,由田波同志组织具体办公,姜俊星同志任联络员,负责资料的收集、上报。

四、学习内容及重点工作安排

1、必学内容:坚持以学思践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组织引导党员、干部和职工认真学习党史,学习《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学习重要讲话中有关党史的重要论述,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和第二卷、《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19)》《新中国70年》《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筒史》《百年党史关键词(1921-2021)》《困牛山红军壮举》等著作,把学习党史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联系起来,同学习贯彻考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统一起来。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2、选学内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的 100 年》《中共党史知识问答》《中共党史简明读本》《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览》(上下册)《党史党建知识1000题》《简明党史知识一本通》《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识课》《大道:从站起来 富起来到强起来》《百年大党正年轻》《党的历史知识简明读本》(新编本)- 3 -12.《新中国70年》《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学习读本》《百年党史关键词》《光辉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学习读本》《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党员应知应会的百年百句名言》《辉煌岁月:党员干部党史知识必修》《大党是怎样炼成的》《百年大党学习丛书:党员应知应会手册》《百年大党学习丛书:新时代党员必备手册》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史》(上下卷) 《党史日志》《大党魅力》《大党伟力》《大党风范》。

3、重点工作安排:在重要节点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学习。3月份到困牛山战斗遗址开展一次爱国主义现场教学活动;4月召开一次党史学习暨《困牛山红军壮举》学习主题班会;“六·一”儿童节开展一次“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文艺活动;7月份开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活动;9月份开展一次手抄报、书画比赛;10月份,重点开展学习新中国史活动,回顾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12月份进行学习总结。其余学习内容每周利用教职工政治学习时间进行。

五、学习要求

1、党史学习是今年教职工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员、干部日常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学校党支部将把党史学习纳入“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党的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贯穿支部组织生活始终。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党史,并带动全体党员、干部加强学习,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永葆政治本色、勇于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