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体育课教学总结范文

初中体育课教学总结精选(九篇)

初中体育课教学总结

第1篇:初中体育课教学总结范文

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结构;特点

【作者简介】顾大权,男,张家港市第一中学教师,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在职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杨欣,男,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基础教育研究。

1.引言

中学课堂管理策略的研究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不断深入,已逐渐深入到教育学的研究领域。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其对学校、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呼唤学习型社会、学习型人才的声音也越来越强。综观我们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似乎教师、学生疲于各种考试的现象已有所改变,但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甚至对学习产生逆反、抵触心理,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也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心理阴影成为教师常见的精神状态,影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热情和进程。解放学生首先要解放教师,解放教师就要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向“人格的培育者”,从“单向传递者”转向“对话组织者”。[1]教师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学生的负担越减越重,“高耗低效,缺乏策略”已成为数学课堂管理上最突出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系统地研究教育管理策略的理论,努力形成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体系,用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最终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从而促进教师的和谐发展,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培养与塑造出一批富有全球视野、尊重生命、尊重教育规律的教育管理行家、教学专家和名师;将有助于遏止甚嚣尘上的功利化的应试教育,使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为真正的可能,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乐园,同时也让教师享受自主的尊严和职业的幸福。

也唯有真正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终生学习与成长打下基础,引领学生主动地学习和自我发现,实现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2.研究内容与方法

A.研究思路

本研究将从现实问题和现状入手,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充分调查和了解教师在数学课堂管理和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努力探究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课堂学习效益形成的原因,并寻求相关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笔者通过对中学数学教师进行了大量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访谈,并对这些访谈进行较为全面、深入地分析,笔者从环境控制、民主管理、师生互动和有效教学四个维度着手展开了调查。

B.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有关的统计方法。本研究将下发103份教师调查问卷,400份学生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数学课堂管理的现状,以及数学课堂管理的特点,比较分析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以张家港地区参加初中课堂管理调查的103名初中数学教师为被试,比较不同数学教师管理策略的差异,收回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97.1%。以张家港地区参加了初中课堂管理调查的400名初中生为被试,了解初中生评价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发展特点,收回有效问卷370份,问卷有效率为92.5%。

C.研究工具

a.自编初中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问卷

经过与专家讨论和统计检验,初中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问卷共23题,包括环境控制、民主管理、师生互动和有效教学四个维度,采用五点评价。在本研究中,我们对该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模型拟合指数良好,其中RMSEA=0.09,NFI=0.809,RFI=0.863,CFI=0.841,IFI=0.846,TLI=0.816,说明这23个项目较好地测量了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这一结构;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分别为0.913,分半信度为0.902。

b.自编初中学生数学课堂管理评价问卷

经过与专家讨论和统计检验,初中学生数学课堂管理评价问卷包括环境体验、民主体验、师生互动体验、教学体验四纬度,采用五点评价。在本研究中,我们对该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模型拟合指数良好,其中RMSEA=0.074,NFI=0.862,RFI=0.841,CFI=0.902,IFI=0.903,TLI=0.887,说明这23个项目较好地测量了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这一结构;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分别为0.927,分半信度为0.871。

3.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特点的比较分析

A.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状况

a.总体状况

为考察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基本状况,我们对参加本次调查的100名被试在课堂管理策略各因素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进行了统计。问卷采用5点问卷,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中等临界值为3分。具体结果见表1。

表1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总体状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的总平均分为4.15,远高于中等临界值,这也就说明张家港地区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从初中生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各因素的来看,发展较为均衡,其中环境控制最高(M=4.37),有效教学最低(M=3.97)。各因素平均值大小依次为:环境控制>师生互动>民主管理>有效教学。

b.性别差异

初中数学教师课堂管理诸因素和总问卷的均值和标准差如图1所示。通过图1,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男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管理诸因素上的得分都要略高于女教师,尤其是在环境控制和师生互动上。

图1初中数学课堂管理图2初中数学课堂管理

策略的性别差异 策略的学历差异

c.学历差异

以学历为自变量,初中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及其各个因素为因量变进行均值和标准差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不同学历数学教师之间的课堂管理策略存在明显差异,无论是在环境控制、民主管理、师生互动还是有效教学上都表现为,研究生>本科>专科。

d.教龄差异

以教龄为自变量,初中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及其各个因素为因变量进行均值和标准差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3中可以看不同教龄数学教师之间的课堂管理策略有差异,但不明显。在环境控制上,教龄10-20年以及20年以上的教师得分明显高于10年以下的教师;在民主管理和师生互动上,20年以上>10年以下>10-20年之间;在有效教学上,20年以上的教师得分明显高于10年以下和10-20年之间的教师。

B.初中生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评价差异比较

a.总体概况

为考察初中生对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基本状况,我们对参加本次调查的370名被试在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进行了统计。问卷采用5点问卷,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中等临界值为3分。具体结果见表2。

表2初中生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评价的总体状况

由表2我们不难看出,初中生对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评价较高,平均在4.3。其中,环境控制和有效教学的平均分达到了4.4。

b.性别差异

以性别为自变量,初中生数学课堂管理策略各因素为因变量进行均值和标准差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表3男女生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评价的均值和标准差(N=370)

从表3中,不难看出不同性别学生对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评价差异并不显著,但都是男生略微高于女生。

c.年级差异

以年级为自变量,初中生数学课堂管理评价各因素为因变量进行均值和标准差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不难看出,不同年级初中生对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评价差异不显著。

4.总讨论

A.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结构

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这一概念包含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诸多概念,乍看之下,大量的信息往往使人不知所措,难以把握其重点,而这也在削弱了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面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希望通过实证研究和统计分析找到有助于提升我国初中数学课堂管理效率的核心因素集合。在理论层面,有利于拓展和丰富数学课堂教学的操作性理论,促进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在实践层面,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

B.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特点

a.总体特征

从表1中可以看出,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的总平均分为4.15,远高于中等临界值,这也就说明张家港地区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从初中生学业韧性的各因素的来看,发展较为均衡,其中环境控制最高(M=4.37),有效教学最低(M=3.97)。各因素平均值大小依次为:环境控制>师生互动>民主管理>有效教学。虽然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得分总体较为理想,但值得注意的是,数学课堂管理策略中的环境因素(M=4.27)明显高于有效教学(M=3.97),说明初中数学教师在运用具体教学方式时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初中数学课堂强调有效教学的必要性。因此,我们在今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呼唤数学教师的效益意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1]。

b.性别差异

通过图1,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男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管理诸因素上的得分都要略高于女教师,尤其是在环境控制和师生互动上。这一情况表明,男教师可能在平时数学课堂上更注意对教学环境的把握,喜欢强调师生互动。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与不同性别教师的性格因素有关。

c.学历差异

从图2中可以看不同学历数学教师之间的课堂管理策略存在非常明显差异,无论是在环境控制、民主管理、师生互动还是有效教学上都表现为,研究生>本科>专科。造成这一个效果的原因是由于不同学历教师接受的教育不一样,导致他们教育的知识、能力、动机和认知方式等不同。非常明显的是,研究生学历的初中数学教师他们更善于控制数学课堂上的环境,采用更加民主的方式管理数学课堂,更注重在课堂上开展师生互动,并注重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因此,很有必要开展提高初中数学教师学历水平的教育培训。

d.教龄差异

从图3中可以看不同教龄数学教师之间的课堂管理策略有差异,但不明显。在环境控制上,教龄10-20年以及20年以上的教师得分明显高于10年以下的教师。可见,初中数学教师随着教龄的增长,会更善于控制数学课堂环境,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数学课堂环境控制是一项需要经验积累的工作。在民主管理和师生互动上,20年以上>10年以下>10-20年之间。造成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是,10-20教龄的教师多数是中年教师,在他们的性格因素中控制性和主导性更加强烈,所以他们在民主管理和师生互动上相对较差。而教龄10年以下的年轻教师,由于他们与学生年龄层更加接近,彼此认同感会更强烈,所以他们对学生更加民主,喜欢与学生交流。那些教龄达到20年以上的教师,因为他们的经验更加丰富,性格更加平和,在对待学生时,可以用更加民主的方式管理学生,并与他们产生互动。

C.初中生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评价的特点

a.总体特征

通过表2我们可以看出,张家港地区初中生对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评价较高,平均在4.3。其中,环境控制和有效教学的平均分达到了4.4,表明目前我市初中生对数学课堂管理策略满意程度较高,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市初中数学教育质量较高的事实。

b.性别差异

下转第112页

上接第088页

通过表3,我们看出不同性别学生对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评价差异并不显著,但都是男生略微高于女生。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相较于女生,男生可能对数学课更具好感。

D.建议

新课改以来,初中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要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对学生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本人对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培养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a.形成以人为本的课堂管理理念

课堂教学监控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要求课堂教学监控以人的本性、需要、追求及基本存在状态为本,以人的方式实现人的发展[3]。而初中数学教师以人为本的信念是实现初中数学课堂高效管理的基本保障。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管理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及时了解学生及其学习的真实状态,更好地以智启智、以情激情,使课堂形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教学“生态环境”。[4]

b.对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育素养、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新要求,而教师专业发展就成了重中之重[5]。结合本研究,本人对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以期抛砖引玉。第一,重视继续教育的作用。未来的教育是终身教育,终身教育的另一面是终身学习。一方面,初中数学教师可以进入大专院校进行学习深造,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以及个人品质;另一方面,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观不应是固守于数学这一门学科的狭隘专业人士,除了侧重数学外,科学、技术、宗教、艺术、哲学等都应在他的视野之内。第二,进行教育科研。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不能凭经验去上课,应在理论指导下去教书育人,应善于从教育实践中发现、归纳、总结出有意义的教育理论与方法。第三,善于创新。有研究结果显示,创新性较强的初中数学教师能在更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能站在时展的前沿,具备超前于学生的意识与能力,对未来时代的气息具有敏锐的感受力,使自身具备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

[1]陈东.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控策略[J]中小学教育.2008

[2]丛晓波.以人为本:课堂教学监控的核心理念[J]教学科学研究.2003

[3]袁彩楚.浅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辽宁教育研究.2004

第2篇:初中体育课教学总结范文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设定为初中学生,重点考察本校三年级的1―3班。

2合作学习的研究方法设置

在合作学习之中可以应用很多方法,最为简单的方法是经验总结。这个方法应用范围广,就是对所获得的资料以及各种信息进行总结、归纳。合作学习中的基础方法是文献收集,这是一种广普的方法。对于初中体育的课程设定,借由查阅初中的教材、过去的教学方法,以及查找相关的教学理论书籍,而后与现在的体育课程标准结合,得出一种基础的研究方法。在文献的收集、整理、梳理之后,可以对要进行实验研究的几个班级进行观察,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并且做记录,分析学生的状态。可以考虑配合问卷调查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情况的了解。在后期,要通过实践探索的方法,把体育课作为重点。此外还要注重教材的选取、教学的组织情况、学习目标的设定(如每堂课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的)。

二、合作学习中教学课题的理论依据以及课题设定

1课程的理论依据

初中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研究要作为课堂的理论依据之一。初中生正处于从少年向青年转变的时期,生理和心理都处于一种“善变”的状态,心理状态不够稳定,具有简单幼稚的特点。新课程多元评价理论可以作为理论依据之二。体育的新课程较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以及在学期结束后的终结性评价,通常会对二者相结合来做定性、定量的评价,对知识的学习强调理解和应用两个项目并重。因而,新课程的评价实际上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评价。

2合作学习中对于课题的界定

根据教学的依据,我们可以设定教学的课题。在合作学习中我们要达到的是初中体育课堂中教学效果的实效性研究,那么选择课题就可以根据初中体育教学的基本教材以及国家规定的新课标作为体育教学的导向。

三、如何通过合作学习来促进初中体育课堂的实效性

1变换交流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本就是一种互动和交流,教师通过前期的调查了解学生,学生通过与教师进行交流而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双方进行了互动。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就容易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与学生共同活动、交流,让学生体会到一种合作的氛围,促进学生学习。在教学工作中,要根据个体的差异来进行分组学习,并且在分组时候要提倡公平原则。分组结束后,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时,就需要分配任务到人,交流结果并进行汇总。要针对小组中每个人的特性,让大家集思广益,在小组中进行创新,让学生都有展示的空间,能力强的同学帮助其他同学,把每个人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们有集体荣誉感,最终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人为地提高“难度”,以激发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心理需求

初中的体育教材不是按照每个学校、每个年级、每个班级来设定的,教材是广义的。因而并非每项内容都适合各个学校的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因而,在前期教师的准备工作就需要非常的仔细与谨慎。要针对自己学校、学生的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教学中也要多做尝试。如初中体育的教材中有跳横箱这个项目,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因畏惧的心理无法通过。因而,在合作学习之中,分组的学生就需要互相帮助,充分开动脑筋,达到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在小组成员自助互助的状态下顺利通过这个项目的考核。

第3篇:初中体育课教学总结范文

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为依据,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发展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课改目标

县政府和县教育局提出的具体目标:“1236工程”。

三、课改实验要点

(一)认真培训,贯彻精神

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变革,是一项系列工程。师资的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了解初中数学课程改革背景,学习新一轮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理念、改革目标等,对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和评估要求等,作到心中有数。

(二)立足教学,抓好常规

走进新课程,实践新课程。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教材,特别是一年级新编教材,教师更要从编写思路、结构、内容和要求等方面去了解其新特点。只有把握了新特点,才能更好地领悟课改精神。其次课堂是课改的主阵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再次在练习的设计上,要摈弃以往数学教学中的题海做法,应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出发,设计开放的、灵活多样的练习。

(三)改革评价,促进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总体上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针对初中数学课程改革要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将实践、创新、成效综合起来,并重视教师个体差异、个性发展。 ≤ 网www.kt250.Com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四)注重积累,加强研究

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验的本身就是科研过程。全体数学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极撰写教学随笔、教后反思,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在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积极组织开展以“新课程”为专题的研讨活动,如“学习新课程的体会”、“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案例与反思”等,使课改逐渐深入。

四、本实验小组主要工作计划:

八-九月份:

1.成立嘉善四中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验小组;

2.成立嘉善四中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备课小组,优选教材的1/3的典型课例进行集体备课,重点探索教材教法,新课程教学设计;

3.全员初中数学教师参与新课程培训,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认真学习由县教育局组织的7月29日通识培训、8月12日片级教材研讨会及8月23日的新教材培训会重要思想;

4.各自撰写学习新课程心得体会。

十月份:

1. 开展七年级数学新教材研讨活动,以数学骨干教师为首,“上课——说课——评课”为流程,在实践、研讨中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好地领悟新课程理念;

2.继续开展理论学习。

十一月份:

1.“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案例与反思”征文活动;

2.“嘉善四中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周”活动;

3.继续开展理论学习。

十二月份:

1.派实验教师外出借班上课,与兄弟学校进行课改研讨;

2.继续开展理论学习。

一月份:

第4篇:初中体育课教学总结范文

一、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概述

通过课堂教学有效性能够判断一门课程教学质量,对于各科教师来说,教学课堂有效性能够衡量完成教学目标的质量。通俗来说,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主要是指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知识完成的程度,这里提到的课堂教学知识包括诸多内容,例如体育运动的要领、技巧,学生的身心是否健康,学生在课堂上对课堂活动参加的情况等。所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实时把握课堂教学进度,致力于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二、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作者通过初中体育的多年教学实践,对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总结如下。

1.转变教育观念。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对教学的要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体育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主要是学生的身体练习,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差异地进行教学。如对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可以进行复杂一些的体育运动,对身体素质相对差一些的学生可以教一些简单的运动动作,这样就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从体育课堂教学中受益。新课程改革下,体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改变,提倡以学生为主,因此初中体育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阐明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学生如果带着兴趣学习,则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学习就如同填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探索能力的第一步,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有学习的兴趣,也是课堂教学有效性能否提高的一个标志。初中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营造生动活泼课堂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眼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初中课堂教学活动中,增加一些小游戏,或者以比赛的形式展开教学,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对于一些比较枯燥又没有什么体育器械的教学活动,教师要创设情境,或者进行相关暗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3.改进教学策略。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改进教学策略是必不可少的,对学生来说,每个人的身体素质都是不一样的,如果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那么学生接收的程度一定会存在差异,课堂教学有效性就体现不出来。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初中体育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例如前面提到的差异教学、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还可以采取别的教学方法,如任务型教学法。在体育课堂教学的开始,布置一些教学任务,由学生个人或者自行组队完成,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提出表扬或者奖励,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在课堂教学临近结束的时候对当节课程加以总结,然后根据存在的问题,在下一次课程的时候加以改进;还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课堂上创设情境,例如在乒乓球的课堂教学上,可以创设比赛的情境,根据正规比赛的情况进行打分或者晋级,这样学生都愿意参加,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4.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重点突出学生作用,在以往的教学中以教师为课堂主导的模式逐渐发生改变,在新的教育潮流下,教师起到引导作用,这样就能有效避免教师在课堂上长篇大论地讲授知识点,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逐渐培养探究能力。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喜爱的运动,然后逐渐引导学生加强锻炼,掌握动作要领,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实现自身发展,逐步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三、结语

初中体育教学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基础性的作用,要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就要对初中课程有整体把握,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有效发挥体育课堂教学作用,把握先进教学理念,真正开展体育课堂的有效性教学。

参考文献:

[1]郭志.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科学周刊,2012(3).

第5篇:初中体育课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发展现状;优化策略

在现如今各个领域都竞争激烈的时代,人们都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全面发展。所以为了挤进名牌高中去接受更先进的教育,初中生要面临的压力往往来源于中考。然而,学生在初中阶段要接触物理和化学这两门并不简单的学科,这更加增加了学生的脑力负担,甚至很多学校占用体育课时间用于学习中考的文化课,这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从而使学习事倍功半[1]。因此,体育课程的开展不仅要使学生得到身体上的锻炼,还有使其达到身心放松、智力拓展以及人生观的引导。

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事业也蒸蒸日上,保证了大多数孩子的九年义务教育,但是现在在很多学校的体育课堂教学都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体育课不如文化课重要”的错误观点,致使家长或学校占用体育课堂时间,或者不能够安排充实的课堂内容。因此,发现体育教学课堂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教学理念与教学实施策略才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一、体育课堂教学的发展现状

全民身体素质是国之根本,因此体育教学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课堂的有效性是当今教育质量要求的标准,在学生课程增加和老师加班加点、兢兢业业的同时,课程质量却没有提上去,就说明没有达到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然而,问题往往存在于多个方面,学生上课质量的体现是结果变量,而老师的教学行为是过程变量[2],往往我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只关注结果变量而忽略了过程变量。因此,应该从学生、老师和制度等三方面去分析问题并提出优化措施才是最重要的。

二、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初中生的身体条件以及兴趣的要求,从而使学生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愉悦身心、培养技能。现如今,好多学校的体育老师都是按照传统的教学计划进行课堂教学,通常第一节课对学生进行理论性教学,后期课程在操场上进行项目训练[3]。课程的单一和枯燥通常会使学生厌烦,从而失去对体育课程的兴趣。而且,因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个人爱好不尽相同,所以让所有学生整个学期都学习相同的项目,会降低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学生缺乏积极配合的意识。体育课离不开跑步,一般课程开始前,老师都会安排800米跑步给学生作为课程的开始。但是有些学生不喜欢跑步,甚至采取装病、请假等来应付体育课,这就使得体育课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老师一般不会学生的不配合,不论是否真的有故不来的学生记为缺课一次,期末测试会对其适当减分,这也对一些学生的表现造成了不公平。学生缺乏参与的积极性,无法体会到课堂的乐趣,更对体育考试过于敷衍,这都源于学生对体育这门课程的不重视。

(三)教学评价体系落后。学校的教学评定体系一般是针对老师对学生的表现制定的,在期末时,体育老师会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出勤以及期末考核成绩进行评定[4]。这时,就忽略了学生对老师教学表现的反馈。在没有意见反馈的情况下,体育老师还是会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从而降低教学质量。

三、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优化措施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根本问题出自于三方面:教学内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制度,因此必须从这三方面下手,总结出应对措施。

(一)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改革后的教育模式主张学生在注重素质教育的同时支持个性发展,所以应该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给予学生选取体育课项目的机会。首先,在集体的理论授课之后,让学生填报体育课项目志愿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从而使体育课更具有娱乐性。其次,在每次课程结束前的十五分钟,体育老师可以组织体育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体会到轻松感与愉悦感。最后,在期末体育测试中,除了基本的跳远、跑步之外,可以增加趣味运动赛,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给学生进行思想引导课程,让其明白体育课的意义,不仅要锻炼学生身体健康,还要引导其团结合作的意识与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二是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鼓励其个性发展且因材施教,挖掘学生的特长。只有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其配合体育老师的活动安排。

(三)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体育教师这个职位不是简简单单带着学生进行活动,而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尽量能够随时改变教学形式,从而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完成教学任务。在得到学生对老师的反馈意见后,对于表现突出的老师适当进行表扬,鼓励这种“以学生为主”的工作态度。因此,健全教学评价体系能够使得体育教学课程更加有效开展。

在新课改的今天,初中生的生活与想法不再像以往那么单一,他们身处于快速发展的新世纪,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有更高的要求,所以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再适用。因此,通过分析当今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教学内容、学生自身积极性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三方面总结了优化措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将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友斌.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性教学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13):58-59.

[2]秦兴波.“体育游戏”教学法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5,03.

第6篇:初中体育课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体育中考 体育教学 评价 创新

1调查研究的目的

新课程实施以来,体育课出现丰富多彩的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课堂组织形式不断变化、创新。新课程要求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因地制宜,促进校园体育文化氛围,逐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但是,新课改的实施要求同初中体育中考及高中体育学科评价的矛盾总是不能很好的解决,部分体育教师上课的内容比较单一,一个学期除了体育中考几项素质练习外只有篮球、排球和五祖拳等内容,单杠、双杠、跳箱、投掷、跳高、跳远等项目在课堂上很少出现,这些现象应该是由于学生安全问题和体育中考评比造成,如果出现安全问题或中考及格率和优秀率不高,对于教师和校方非常难面对的问题,处理不好,还要上法庭,影响学校的办学前景,同时给教师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部分体育教师上课内容比较多,表面看,课堂比较活跃、比较热闹,但是,经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几乎没有学到什么有用的技术、技能,教学目标很难达成,教学进度也是纸上谈兵,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待提升,必须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适当的运动量和一定的运动密度的刺激才能使学生运动能力逐步提高,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才不是一句空话。

2调查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晋南片区中学体育教师。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

2.2.2问卷调查法:对晋南片区中学体育教师发放问卷调查,问卷共发放40份,回收39份,有效问卷39份,回收率为97.5,回收有效率为97.5%。

2.2.3访谈法:根据不同年龄段教师进行交流,把不同的观点、想法进行总结。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课堂学习情况。

2.2.4观察法:走访体育教师常态课上课情况。

3研究结果与讨论分析

3.1体育教师是否按规定的教学进度执行实施的。(表1)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按要求执行的高中教师高于初中教师比例,说明这些体育教师对国家和地方课程教学内容执行和贯彻非常认真,意识到学生的体质问题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没按要求执行的初中体育教师高于高中体育教师,说明部分初中体育教师课程意识不强,心中只有中考项目,急功近利,没有深刻的研究初中体育教学,责任心不足,需要扭转教学观念,提升自己对体育教学研究的激情。同时,侧面反映出体育中考对初中体育教师带来的压力,部分初中体育教师需要改变体育教学的现状,要探究出新的教育方法指引体育课堂教学,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体育中考成绩和学生体质健康和运动技能全面提高。

3.2晋南片区体育教师教案情况等级分析(从各校教务处教学常规检查中汇总数据)。(表2)

从图表2分析出,教案优良率高中教师略高于初中教师,说明这些教师对教学的设计非常详细,结合本校学生特点,形成自己教学风格,在措施以及要求、单元计划、学期总结、课后反思经过深思熟虑考虑,做好教学的充分准备,有了充分准备是完成体育教学基本的条件,也成功的因素之一。初、高中合格率所占比例较大,说明在抒写教案设计方面,在不同的角度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经过不断实践,不断地总结,弥补其不足。初中教师教案不合格率所占比重稍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从侧面进行引导和教育,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教案设计的培训,完善校本传帮带机制或建立跨校的师徒机制,从根本上对这些教师进行指导,使他们逐渐走上科研队伍的行列中去。

3.3体育课评价情况分析(从课堂登记表的过程评价,是否按要求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阶段性精确评价,期中、期末考核常规评价,学生素质报告册终结性评价等进行调查)。(表3)

从表3分析出,不管是高中还是初中体育教师多数都能够按要求进行体育学科的综合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体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知识与技能(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态度与参与(课堂表现和出勤情况)、情意与合作(情感表现、意志品质、合作的行为)。水平四以等级制和相对性评价为主,水平五以等级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初高中教师都会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视到学生学习过程的变化,把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做好及时地调整;教师利用不同的标记表明学生的情况,非常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的幅度,教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使每一学生都能感受到通过努力获得进步所带来的成功体验,有效的提高每一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说明晋南片区的教师非常有责任心,能用新课程理念指引教学。

3.4体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搭配合理性分析。(表4)

从表4分析出,高中教师通过实践教学,认为教学内容搭配非常合理,初中为54.2%,高中为53.3%,因为教师所教的年段不一样,判断的结果有所不同,各年段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需求等等因素,要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综合做出判断,同时也说明这些教师认真研究过所教年段的教学内容。如: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周第二节,教学内容:游戏(单足跳接力)和跨越式跳高,单足跳接力起到很好教学辅助效果,教学搭配必须注意实效性和使用性原则。不合理初中为12.5%,高中6.7%,说明不同水平阶段在教学内容搭配存在的问题。

3.5体育教师对教学内容难、易程度情况评价。(表5)

从表5数据分析出,绝大部分教师认为中学体育教学进度难易程度比较适当,适合不同年段学生的学习,教学内容适合不同学生心理的需求,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教学目标、任务。初中和高中教师认为较难的分别占16.7%和20%。通过教师座谈,个别项目存在一定的难度,可能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关系,如: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周,教学内容:支撑跳跃:男生横向屈腿腾越,女生横向分腿腾越,学生完成教学目标、任务,比较困难,分析原因:一、学生上肢素质爆发力比较差,造成推手动作不及时,比较慢;二、学生对跳箱产生恐惧心理因素,特别是女生;三、教师本身也因为顾及安全问题而畏难。还有单杠、双杆都存在类似的问题。解决此类问题,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在初中或高中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全面进行身体素质练习,不要造成学生喜欢什么,就练什么的教学内容,把不同的教学素质内容进行穿插在平时的教学中去,精心进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中一定要考虑到每一节课的练习内容和练习密度,抓基础,抓实效,抓落实。当然安全因素也要渗透在教学的每个细微的环节。

4体育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目标有没有达成,教师在课后及时反思就会明白,一节课下来留给学生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的情感态度有没有得到升华,因为态度决定一切,所以以下只针对课后反思和学生情感态度方面进行分析。

4.1教师对课后反思是否有针对性总结、弥补、改进策略。

通过教案的检查,部分教师对课后的总结不够认真,敷衍了事,有的教师用简单一、两字表达,如:好或良好、顺利;有的教师用一句话,如:本节课教学目标基本完成等类似的语言,没有说出课堂学生学习效果如何,学生的情感是否有变化,课堂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的策略等等,要想提高每一节的教学质量,只有针对性研究体育教学每一个细节环节,课堂才能表现活跃的生命力,课的价值才有意义。

4.2学生的情感教育是否得到升华。

在体育课中最容易体现学生情感的变化,对学生的成长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通过体育教学可以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现在的家庭都只有一至两个孩子,学生在家里,娇生惯养,家长很少让孩子做家务劳动,城镇的孩子尤其突出,忽视学生情感教育,只重视孩子文化知识教育,培养出高智商,低能力的学生,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就摆在事实的面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泛其身”说明学生必须经过一定困难的磨练,才能有所成就,然而体育学科是最能承载培养学生坚强意志的平台载体。

5结论和建议

5.1将地方课程与学校实际情况进行整合,在贯彻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发挥校本课程的作用,突出特色。这样让学校的体育教学富有活力,充满生机。比如泉州市中学生五祖拳的教学和实践,我校的篮球特色项目的做强做实。

5.2制定教学目标要与学生实际情况相对照,对教学目标可作适当的调整,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增强学生自信心。

5.3教学内容安排的课时情况应该是弹性的。如:对容易掌握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缩减课时,对比较复杂教学内容技术进行适当增加课时,确保学生的安全体育教学。

5.4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的参与运动,提高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5.5适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弥补教师自身不足之处,补充教学资源。

5.6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机制,认真研究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片区课改校间经常进行交流,把科研和校际交流落到实处,让校本教研常态化,走务实之路。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7篇:初中体育课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教师;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5-0041-04

Current sta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China and measures for improvement

BAO Ying1,LIU Hai-yuan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Dalian University,Dalian 116622,China;

2.Department of Theory,Capital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Beijing 100088,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approximately 500 000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and institutes of higher learning in China. This number is less than the numbers of teachers for other disciplines. The author figured that there is a shortage of totally 300 000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China, and 3/4 of them are in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asons for the shorta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re the followings: the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 is not highly regarded;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re not sufficiently staffed; there is a lack of physical education staffing system and the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cultivation is not high. The authors offered such related suggestions as scientifically examin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staffing as well as establish and implement policies and measures conducive to strengthening the buildup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China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教育事业的成败,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当前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的状况并不乐观,数量总体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学校体育事业乃至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提出:要切实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开设体育课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齐配强体育教师[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要求:要把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体育课时大幅度增加的实际,重新核定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编制数额,保证体育教师的合理配备[2]。《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通知》提出中小学校体育教师配备基本标准:学校应当在核定的教职工总编制数内,根据体育课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体育教师。小学1~2年级每5~6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年级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初中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每8~9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农村200名学生以上的中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体育教师[3]。但目前我国体育教师总量究竟如何,缺失的原因是什么,该怎么样解决,本文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我国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为国家更好地研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服务。

1体育教师数量总体情况

1)总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编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7年)》数据整理得知:我国普通高校、普通高中、普通初中和小学共有体育教师488 344人;另外,中等职业学校有文化艺术与体育类教师41 686人,如果按50%的比例折算,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则有20 843人。所以,估算得出我国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数量总计约509 187人。其中普通高校54 992人,中职20 843人,普通高中70 843人,普通初中166 033人,小学196 476人[4] (表1)。

表1是各学段体育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比例。我国体育教师总数依各类学校排序从多到少的是小学、初中、普通高中、普通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基本与我国这5类学校总数分布比例相当。各类学校体育教师占学校教师比例总数平均为4.1%,即各类学校100名教师中平均约有4名体育教师。中等职业学校和小学,体育专任教师较少,分别为2.4%和3.5%。

2)中小学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数量的比较。

在我国50多万的体育教师队伍中,中小学体育教师约占43万,占总数的80%,所以,中小学体育教师是我国体育教师的主体。那么中小学体育教师数量与中小学其他学科教师数量相比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义务教育阶段9年总课时为9 522课时,每学年按35周计算。小学体育、初中体育与健康占9年总课时的10%~11%。其中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两年共计280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3课时,4年共计420课时。七至九年级每周3课时,3年共计315课时。9年合计共1015课时,占9年各学科总课时(9 522)的10.7%;而语文占各学科总课时的20%~22%,数学为13%~15%,政治(思想品德)为7%~9%,外语为6%~8%[5]。相比较得知,体育(与健康)课程学时在九年义务教育中比例排第3位,按常规推理就是说,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总量也应排在第3位,也即各学段体育教师数量与其他学科教师数量相比也应处于第3位。但实际上,小学按教师数从多到少排序,体育列第4位,与语文、数学教师数相比约少210万人;初中按教师数从多到少排序,体育列第7位,与语文、数学教师数相比约少49万人;普通高中按教师数从多到少排序,体育列第9位,与语文、数学教师数相比约少16万人。总体来说,中小学体育教师数量没有达到课程学时要求,与语文、数学教师相比,数量差距较大。

3)各学段体育师生比及中小学体育教师缺额数。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学校体育教师的总量情况,是否满足了教学需求,可以通过各学段体育教师数与学生数之比(即师生比)来反映,也可通过各学段每校拥有体育教师的平均数来反映。各学段体育师生比分别为:普通高校0.22%、中等职业学校0.10%、普通高中0.28%、初中0.28%、小学0.18%,中等职业学校和小学体育师生比最低,中学基本相当(见表2)。

总体来看,在小学每千名学生有1.8个体育教师,每所学校不到1名体育教师;在初中,每千名学生有2.8名体育教师,每所学校有2~3名体育教师;在高中,每千名学生有2.8名体育教师,每所学校有4~5名体育教师;在中等职业学校,每千名学生有1名体育教师,每所学校不到2名体育教师;在普通高校,每千名学生有2.2名体育教师,每所学校有28~29名体育教师。

如果用中小学学生数除以国家规定的班容量(中学(包括中等职业学校)为45人、小学为40人),可以得出中小学有多少个班,再按《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基本要求,小学平均按6个班、初中平均按7个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平均按8个班配备一名体育教师[6],则可测算出中小学所需的体育教师数,用各类学校所需体育教师数减去现有体育教育数即为我国学校体育教师的缺额量。

根据计算得知,我国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缺额量为294 111人,其中小学缺额最多,为243 691人;中等职业学校缺额为34 351人;初中为16 069人;高中体育教师基本不缺。

从2008年国家教育督导团调查的结果,也充分证实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缺额的现象。如山西省大同市南郊中小学体育教师配备率为42.4%,广灵县体育教师配备率为30%。福建省小学体育教师缺口为6 547人,中学体育教师缺口为4 922人。重庆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配备率为73%。广东省现有体育教师10 047人,其中专职体育教师不足40%,农村学校80%以上为兼职体育教师,按国家要求,实际缺额专职体育教师1.2万人。甘肃省近70%的学校体育教师为兼职。河北、浙江、安徽学校体育师资缺额现象也十分严重。

2体育教师短缺的主要原因

1)对体育学科重视不够,导致学校体育教师长期配备不足。体育学科弱势地位在大中小学普遍存在,多数学校在配备和招聘体育教师方面不够重视,学校体育教师得不到及时补充,导致体育科教师短缺。

2)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时的增加,导致学校体育教师结构性缺编。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增加,小学1~2年级由原来每周2课时增至4课时,3~9年级每周2课时增至3课时。由于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时的增加,对体育教师的需求大大提高。但是,大多数学校却由于教师总编制限制,无法增加教师数量,出现了体育教师结构性缺编现象。

3)体育教师配备制度性缺失,导致学校在配备体育教师时无充分依据。一所学校应该如何按比例配备体育教师,怎么去配,在国家层面以前没有指导性政策,导致各地各校在补充体育教师时“随心所欲”现象较为严重。

4)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设置和培养人才质量及就业形势,亦是造成体育教师不足的因素。2008年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点共有282个,培养了大批的准体育教师。但是,由于现在高等教育质量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及体育学科自身的滞后性,一些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办学质量较差,未能很好地根据大中小学所需体育教师的需求进行调整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的部分学生不能胜任体育教师岗位,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以及部分学生不愿去县镇和农村中小学从事体育教学工作。

5)体育教师待遇较低,造成体育教师流失现象严重。体育教师工作量较大,不发达和农村地区工作环境较差,再加上部分其他学科教师和领导对学校体育的漠视,导致体育教师“同工不同酬”现象较为普遍,影响了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工作的信心,导致部分体育教师流失。

3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1)科学核定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编制,按国家要求,配齐体育教师。各级人事编制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根据区

域内各学段在校生规模分别核定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的教职工编制,并会同教育、财政等部门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根据教育发展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按《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要求尽快配齐体育教师。

2)制订有利于加强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如福建省为了解决教师队伍匮乏的现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着力解决包括体育教师在内的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前3年全省先核增6 500个编制,优先用于补充农村小学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江苏常州市在新进教师中加大体育教师的比例;山东青岛市通过解决体育待遇问题,使体育教师重返教学岗位;湖北仙桃市对班主任和有特长的教师经过培训后兼教体育,浙江舟山市聘用社会体育工作者兼职体育教师,湖南岳阳市针对农村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采取教师送教、中心校统一配专职体育教师等办法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甘肃省针对农村中小学缺少体育卫生教师的实际情况,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进行转岗培训,以缓解体育卫生教师紧缺的矛盾,同时将体育教师培训纳入本省六大教育工程,举办多种形式的体育教师培训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3)合理规划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布局,深化高校学生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优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院校布局结构,有计划地建设好普通中学、小学、幼儿园师资培养基地。据统计,2007年体育院校所有专业毕业生数为22 607人,招生25 909人,在校生92 526人,填补离30万体育教师的缺额还比较远。因此,各地要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遵循按需培养的原则,合理确定师范生培养规模和结构。扩大面向中小学在职教师的研究生教育规模,鼓励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举办研究生层次的教师教育。采取切实措施,吸引优秀青年读师范,鼓励优秀人才当体育教师。根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标准,推进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加强体育教育专业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紧密结合,调整体育教育专业学科结构,建立适应各地体育教学需求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不断提升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办学质量。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要加强与基础教育学校的联系,结合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组织体育教育专业教师和本科生定期到中小学进行教育实践活动。根据农村教育发展需要,对体育学科师资可实行定向培养,毕业后按定向培养协议到农村学校任教。积极做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工作,鼓励学生到基层学校任教。

4)完善顶岗实习支教制度,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所谓顶岗实习支教制度,是指师范类高年级学生在经过系统培训达到中小学教师的基本要求后到基础薄弱的农村中学进行为期半年的或更长时间的“全职”教师岗位锻炼,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村中小学被顶岗教师进行置换培训。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和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通过顶岗实习支教,一方面可以缓解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师资不足的矛盾,使一部分体育教师可以有时间和有机会参加高校的学历教育和高水平的教育教学培训;另一方面,可以为高校教师培养提供稳定的教育教学实践场所,让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深刻体验和认识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师的专业特性,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实践创新能力,成为具有专业化水准的体育教师。

5)提高福利待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措施,切实保障体育教师合法权益,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社会地位。对体育教师在职称评定、工作量计算、先进评选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一视同仁。对体育教师担任体育课教学工作量应与其他学科同工同酬。对体育教师从事课外体育活动、课间操、课余体育运动训练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等常规性学校体育工作合理计入教学工作量。积极落实体育教师福利待遇,为体育教师从事学校体育工作提供必要条件。

当前,正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深入实践阶段,也是研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初始阶段,如何能把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列入规划纲要,如何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均需不断深入思考和研究。面对30万体育教师的短缺,须采取积极措施,优先发展,才能使国家的各项学校体育政策落到实处,才能惠及到亿万青少年。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S]. 中发[2007]7号.

[2]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S]. 教体艺[2006]5号.

[3] 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通知[S]. 教体艺[2008]5号.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7年)[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第8篇:初中体育课教学总结范文

开学初,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组的特点,经过全组教师的热烈讨论,确定了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明确树立集体质量意识,信息资源共享,把教研活动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工作要点有:(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2)抓好本学科各项教学基础工作,从整体优化出发,加强教学常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测试)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积极开展教学科研,用教育科学指导教学。(4)组织公开教学,开展听课和评课活动。(5)关心培养青年教师,使之早日成为教学骨干。初一抓好起始阶段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初二抓好“平几”基础教学,培养数学素质;初三多角度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围绕目标,教研组有计划,有内容积极展开工作。

二、本组各年级教师工作情况:

我们初中数学组每位教师有富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谨治学,讲师德,图进取,有民主、竞争、团结、高效的组风。如初一的教师为了抓好起始年级学生的思想品质,提高数学成绩,培养良好习惯,他们新能结对,集体备课,老教师无私奉献,新教师虚心好学,集思广益,通力合作。初一的教师对“有理数乘法”的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全体教师讨论激烈并都能当好参谋,提出建议;初二年级课程难,他们辅导学生非常耐心,遇到问题总是共同探讨,经常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非智力因素,努力缩小落后面,教学效果较好;初三毕业班的教师惜时如金,分秒必争,他们经常一起研究提高数学复习课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交流从前带班的经验。初中数学组形成了一个团结勤奋,锐意进取的战斗集体,充分体现了教研组的整体功能。

三、参加教研活动情况:

我们组的教研活动每两周开展一次,每次教研活动事先都经过精心准备,定内容、定时间、讲实效,多次组织学习教育理论和本学科的教学经验,充实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知识,王育才主任,符强,陈元圣老师每人都上了一堂校级公开课,教师经常相互听课、评课、交流,教研气氛浓厚,加强随堂听课,听课都在15节以上,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教育教学活动。

四、积极组织课外活动:

第9篇:初中体育课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体育;目标教学法;应用优势;应用对策

虽然体育课从小学就开始被列入学生的学习课表,成为常设课程,但是一直以来,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知都存在偏差,觉得体育课不仅没有其他课有趣,更没有其他课有用,甚至在体育课自由活动时间,会有学生将体育课变成闲聊课,对体育课堂的教学参与并不积极。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有必要让学生明白体育学习的重要性,积极在课堂上开展目标教学,以教学目标驱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一、当前我国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初中体育教学的模式过于单一和传统,不能满足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直以来,我国初中体育教学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教师教什么,学生只能学什么,而不是说学生需要学习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这种以教师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很容易陷入固化的境地,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失,甚至可能激起学生的厌学心理。

2.初中体育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开发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并不健全,造成一部分体育活动无法按时按质开展,限制了学生的体育活动;而是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并没有与时俱进,及时进行更新,作用到学生的课堂学习中,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压制了学生的课堂活跃性,思维运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这两方面的综合影响,使得初中体育教学的相关研究和改革难以开展,体育教学取得突破变得困难重重。

二、目标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目标教学能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在本校一项针对初一、初二学生开展的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调查中,1050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数据结果如下:

从数据中我们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参加体育教学活动是为了应付考试,对于学习的目的并不明确。而对于教学来说,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在目标教学中,教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制定差异化的学习目标,配合以不同的训练方式,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设置能有效地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能够实现教学效果的良好

提升。

2.目标教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与过去的初中体育教学有着明显差别,目标教学是从学生出发开展教学的,无论是实际教学中教师传授学习方法给学生,帮助学生构建自我的体育认知体系,还是给孩子自我摸索的空间,让孩子在不断地练习中完成经验的总结,这些都是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的,是“以生为本”思想的落实。

3.目标教学能更好地实现师生交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针对学生对体育课堂教学的满意度调查中,学生给出的反馈数据如下:

还存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课堂教学并不热衷,存在的原因有课堂无趣,老师教的不是自己想学的知识等原因,而目标教学比普通体育教学更加注重课堂交流与互动,为了使制定的目标得到落实,教师担当着指导者的角色,学生学习遇到问题需要不断地向教师进行反映,方便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措施,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交流得到加强,感情也得到升华。

三、在初中体育课堂应用目标教学法的对策

1.开展目标教学需要科学合理地开展教学计划设计

兴趣是驱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要想将学生引入教学中,首先需要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班级中学生的身体与心理素质,有根据地进行教学计划设计,避免学生因为个人身体与心理素质不强对教学过程产生畏难心理,有效引导全体学生

主动配合体育教学,参与到具体教学当中。

2.开展目标教学需要重视课堂教学实践

课堂教学实践是目标教学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用目标带动课堂节奏。一般来说,初中体育课堂开展目标教学的具体步骤可以分为教师展示、教师示范引导训练、教学目标测试等,为了确保目标教学能落到实处,教师需要给学生一定的自我摸索时间,让学生自主进行发现。

比如,在刚接触乒乓球的时候,需要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球拍握拍方式,掌握基本的乒乓球技术。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明白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是

什么,在这个基础上由教师进行具体的动作示范,在示范的同时,讲解握拍方法,而在让学生进行自我摸索的过程中,则可以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比如说进行小组比赛,激励学生参与到乒乓球训练中,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掌握必要的乒乓球技能,还能在比赛中感受到乒乓球竞技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3.课后总结是实施目标式教学的发展动力

在具体开展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及时对目标教学进行教学评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课后总结,对一节课的教学效果通过过程观察、效果监测、实际测试等手段进行整体把握,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给出的教学反馈,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对存在的不足进行查漏补缺,最终实现目标教学的整体落实到位,真正帮助学生进步,取得高效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进行《往返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中会要求学生开展多次的往返跑训练,提醒在转身时的速度是关键,在课后,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相关项目的数据测试,在数据分析并充分分析学生课堂表现的基础上,教师可能会发现,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的身高、脚步大小等对往返跑速度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注意脚步的调整,提高学生的往返跑成绩,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目标教学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应用,目的在于引导全体学生体验体育学习的乐趣,爱上体育运动,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开展目标教学,这不仅与新课标对初中体育提出的具体要求相吻合,而且能够更好地督促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加强目标教学理论知识的积累,以实践教学为实验室,不断进行教学经验的更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完成教学设计,使目标教学更好地落实到初中体育课堂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