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范文

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精选(九篇)

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

第1篇: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范文

    农村牧区文化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体局高度重视农村牧区文化建设,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认真贯彻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惠民工程,健全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动了文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加快农村牧区文化建设的工作举措

 一是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抢抓国家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和引进项目,以项目为支撑,不断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三·五”期间,认真筛选、规划、编制、论证和储备一批重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力争建设阴山岩刻主题公园和戈壁红驼文化产业园区,完善乌兰牧骑、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苏木镇文化站建设,实现旗、苏木镇(社区)、嘎查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加快数字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等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步伐,努力提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组织实施草原书屋送书下乡、争取配备流动服务车等惠民设备,不断提升公共文化供给能力。加大社区文化中心建设,完善设施设备,提升服务功能。

   二是加大艺术精品创作,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完善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规划,制定中长期和年度创作计划。实施文艺精品工程,建立重点文艺项目库,组织艺术创作生产。完善演出设施设备,提高乌兰牧骑自我发展、自主经营的能力。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扶持社会民间文艺团体发展,推进社区文化、乡村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每年举办一届新农村新牧区文艺汇演和文化“三下乡”活动,每年组织一次民间艺人专业培训。提高品位,扩大影响,力争打造1-2个影响较大、特色浓郁、效益显著的品牌活动。深入发掘民族草原文化的内涵,加强文化产业化开发,围绕草原自然风光、特产和民族非物质文化等,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影响深远的民族文化品牌。

三是加大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完善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争取人社组织部门每年能给文化部门调配文艺人才,以缓解乌后旗专业文艺人才匮乏的现状。充分发挥乡土文艺人才作用,建立乡土文艺人才库,聘用一批有一技之长、热心于基层文化工作的乡土文艺人才,担任乡镇(社区)和嘎查村专兼职文化辅导员,着力解决基层文化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积极培养文化经营队伍,制定落实优惠政策,扶持、培养、造就一批文化企业和文化企业家。

二、农民牧区文化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活动经费投入不足与群众文化活动需求不相适应。由于苏木镇财力薄弱,对农村牧区文化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文化站和嘎查村文化室活动经费少,不能经常性的开展文化活动。

二是图书室未充分发挥作用。原因是书籍更新缓慢,内容陈旧,不能满足广大读者对知识的渴求。

三是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文化专干配备差;文化专干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苏木文化专干职称普遍偏低。

四是个别地方对文化事业发展认识不足。文化发展的水平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对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苏木镇对文化发展普遍重视不够,文化活动形式单一,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三、加强农村牧区文化建设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

要切实把文化事业发展纳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要。完善考评体系,要将苏木镇文化事业的发展列入实绩考核指标体系中,使各级领导对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责任感、紧迫感,从而自觉地加强领导,使文化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

(二)加大资金投入,确保项目实施

1.加大政府投入。管好用好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和配套资金,不挪用、不挤占,搞好硬件建设。

2.加大向上争取投入的力度。积极向上争取国家对农村牧区文化建设的投入,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

3.多渠道吸纳社会资金。通过村企共建、城乡共建等方式,引进资金改善文化活动环境,为农村牧区文化活动的正常运行提供经费保障。

4.依托自身优势创建文化活动品牌,形成以点带面,全面推开的良好局面。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1.健全队伍。按照上级要求,配齐配强苏木文化专干,要确保每个苏木镇综合文化站至少有2-3个专兼职人员。

2.加强培训。建立基层文化队伍培训机制,采取集中培训和基层指导相结合的办法,经常开展业务学习、培训、辅导、调演、交流等活动,提高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水平。

3.完善管理机制。强化文化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规范文化站管理和业务活动,加强督查指导。

4.建立激励机制。研究建立体现基层工作特点的文化人才评价标准,培养更适合文化发展繁荣的优秀文化艺术人才。

(四)完善设施设备,满足群众需求

1.加大农村牧区综合文化站配套设备的多样化,满足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需要。

2.制订完善苏木镇和嘎查村综合文化站设施设备管理制度,落实专人负责管理,提高运用效率,充分发挥文化阵地的作用。

(五)创新文化载体,延伸服务功能

1.注重培育亮点,把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与时尚元素相结合,在保持其民俗特色风格不变的同时,注重充实内容,创新形式,赋予时代性、教育性,使其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

第2篇: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泸州;城乡文化统筹发展;主要问题

泸州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有着在城乡教育、社会稳定以及城乡统筹发展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城乡文化发展不相协调的问题,这就是城乡文化发展差距过大。泸州作为西部城市,在这一问题上表现的更为明显,这就需要在泸州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科学统筹泸州市城乡文化发展,从而为泸州城市与乡村整体统筹发展做出其贡献。但是,泸州市城乡文化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研究,以便加以解决。

一、泸州城乡文化统筹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当前泸州市精神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城乡之间的差距,这些差距是城乡文化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这也容易导致城乡文化发展的不协调。泸州市文化建设和发展中,还存在着重视城市、忽视农村的现象,这样就容易导致城乡文化差距拉大,发展极其不协调。针对这些问题,泸州市政府应该坚持遵循党和政府对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相关政策,根据泸州地方实际状况,在政策法规制定上加大力度,促进城乡文化统筹及和谐发展。泸州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是:1、泸州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供给存在着严重滞后的状况。在在改革开放后,泸州市政府紧随全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在从所有制形式、行政管理、人事制度、分配机制、领导体制等多层面加大了力度,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其过程中农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供给则严重滞后,这也是导致泸州在城乡的文化发展中的管理体制、资源配置以及利益分配等政策法律法规安排极其不公平的重要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泸州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和发展。

2、泸州市城乡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不均衡,特别是体现在投入机制上。存在着在城乡文化发展的二元投资体制,这就是文化发展资源多是向城市倾斜,特别是城市不仅在公共文化设施上有很大优势,而且还集中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各类专业人才,特别是管理人才。而泸州市的广大农村则存在着文化建设落后,特别是文化资源短缺,随之带来的是农村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存在着障碍。民间资本多流向城市的文化建设,这也是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投资空间大、机会多、报酬率高。

3、泸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使得泸州城乡文化消费水平存在差距。现在存在的基本状况是泸州广大农村还存在着文化消费内容和结构的单一,农村广大农民在各种劳动之后,根本享受不到城市多样化的文化生活。这就造成农民文化生活的单一,而且在很多时候在文化消费上,城乡之间的交流过少,这就造成城乡文化消费水平的两极化。这就需要泸州市要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高度,从而来构建小康社会的高度,这样才能促进泸州市城乡文化的统筹发展,从而从根本上来促进泸州市和谐社会的建设,缩短城乡发展差距。

4、泸州城乡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在文化投入和发展水平的两极化。经费不足、设施老化、文化机构运转困难、①公共文化资源偏少等现象现在仍然是泸州市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主要的文化方面的专业人才、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各种文化活动等多少存在于泸州市内,这也是导致泸州市农村与城市在文化发展中存在巨大的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对泸州市各级城乡政府而言,在文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对城乡文化发展的不同重视,在城乡文化统筹发展上没有树立重要的意识和理念。而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和发展,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缩短城乡差距。

二、泸州城乡文化统筹发展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泸州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城乡二元文化发展现状,使得泸州市城乡文化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也就使得泸州市城乡文化统筹发展存在着一系列的障碍。泸州市城乡文化统筹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要首先从城乡二元文化的历史起源去进行思考和分析。在当前我国发展道路之上,一直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就使得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泸州在城乡发展问题上也脱离这个历史发展的束缚。正是城乡二元体制加大了泸州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落差不断加大,而这种文化发展上的差异又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着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发展,这就使得农村和城市发展的差距更加加大,针对于此,需要找到症结所在:

城乡文化差距的根源主要在于经济发展差距。泸州城乡二元结构不仅有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的影响,还有着泸州市自身历史发展的特殊性。泸州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处,地理位置特殊,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还是居于发展中重要位置,相比其他地区,工业化程度还是较低。而且,泸州市的城乡管理制度也是遵照全国城乡管理制度,这就是户籍管理制度,把农村、土地、户口结合起来,同时把城市、就业、社会保障与户口结合起来。其实,城乡存在自中国古代就存在,不过古代的城乡二元结构与当前存在的状况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当今的城乡二元化主要就是指工业化之后形成的不同的两种生产和生活方式。这也就把普通公民划分为了市民和农民两大群体,这也就使得本已存在的两大群体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地位等方面差异在逐渐的加大。同时,也使得双方在文化生活等各方面资源的分配和享受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平等。城乡文化统筹发展,逐渐实现城乡发展的平衡,改变其不平等性。(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第3篇: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范文

1.职能定位不够科学合理。从目前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来看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不能够给新农村建设提供各种支持以及服务,具体来说就是新农村建设需要各种公共服务乡镇政府都不能够供给,存在职能缺位的典型问题,这突出反映了乡镇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举例而言,新农村建设不仅仅要求经济发展,同时还要求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但是很多乡镇管理重心就是经济,忽视文化建设。除了职能缺位之外,乡镇管理中还存在越位的问题,没有处理好政府调控以及市场调节之间的关系,全能政府特点明显。

2.乡镇管理条块分割问题突出。乡镇管理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问题突出,县级政府以及乡镇政府双重管理部门较多,这导致各个组织部门各自为政,各项工作开展的立足点不是为了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而是追逐自身的利益,结果就导致乡镇管理协调难度大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到经济、文化、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需要工商、税务、农推、文化等机构之间通力合作,这样才能够有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反之则会拖累新农村建设。

3.乡镇政绩考核模式比较落后。政绩考核模式存在误区也是乡镇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政绩考核的目的在于发现乡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改进,但是反观目前乡镇绩效考核基本上陷入了一个为了考核而考核的误区,数字出干部、数字出优秀成为了绩效考核的直接表现。在具体的绩效考核内容层面,新农村建设相关指标没有被纳入到乡镇管理范畴之内,乡镇考核基本上就是以经济考核为主,考核内容单一,考核方法落后,考核结构使用不足,对于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

二、乡镇管理改革中的困难分析

1.改革遭遇巨大阻力。面对新农村建设给乡镇管理提出的更多要求,乡镇政府改革势在必行,但是也必然会遭遇到预料之内的巨大阻力,这些阻力处理利益阻力之外,还包括文化、理念等方面的阻力。利益阻碍是指在乡镇管理改革中可能受到利益损害的工作人员对于改革会进行的阻挠,文化以及理念层面的阻碍是指乡镇行政文化非常落后,带有严重的官本位、人治色彩,乡镇政府官员都是高高在上,没有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至上政府服务理念,而新农村建设要求行政文化的重塑,这意味着对文化阻碍必然乡镇管理改革。

2.改革遭遇动力不足困难。从改革动力来看,乡镇管理改革缺少足够的动力,首先就是乡镇上级政府动力不够,在乡镇管理改革动力方面,基本上从中央政府到基层政府存在动力层层递减的问题,出于种种考虑乡镇管理改革总是踯躅不前。其次是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滞后,其对于乡镇政府改革的推动力比较弱,经济发展是推动乡镇管理改革的重要动力,经济落后自然就会影响到改革动力。最后是农村公民社会尚不成熟,广大农村居民在公民意识、法制意识等方面都比较落后,村民自治水平比较低,这也影响到了乡镇管理改革的推进。

3.改革基础条件不够充分。从乡镇管理改革基础条件来看,相关配套制度、措施的不具备同样给乡镇管理改革带来了很多的困难。乡镇政府改革涉及到多方面内容,其本身并不是一个的孤立的工作,需要全面的做好的配套制度的改革,这样才能够为乡镇政府改革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反之在配套制度改革不到位的情况下,乡镇政府改革的难度会大大增加,很难达到预期改革效果。乡镇管理改革基础条件不够主要表现在人事制度、财务制度、社保制度等方面的不健全或者缺失,从而成为了乡镇管理改革的拖累。

三、乡镇管理改革的具体路径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既是乡镇政府改革的主要目标,同时也是乡镇管理改革的路径,乡镇政府在具体职能定位方面,要加快转变步伐,利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利契机,结合新农村建设具体要求与内涵,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前提下,针对职能定位方面存在的越位以及缺位问题,有计划的制定职能转变路径。

2.完善管理考核模式。在管理模式方面,需要根据新农村建设需要打破各个职能部门的割据情况,统一到新农村建设这一目标之下。在考核模式方面,则要将新农村建设内容纳入到乡镇管理考核中去,完善考核方法,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4篇: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范文

1.1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1.2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2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潘新华,刘平安.延安旅游业的发展途径.改革与战略,2005,(138):28.

[2]马彦琳.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旅游学刊,2005,20(1):63.

[3]阳芳.国内会展旅游的发展形势与战略选择.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0(40).

[4]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索.西南师大学报,2002,35(8).

[5]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青岛出版社,1998.

摘要: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向,早已在我国出现,并发展的有声有色,但也存在着问题。本文从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谈起,就开发的意义、条件、市场特点和需求发展趋势、规划与设计进行了讨论,并且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预测了它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乡村旅游本质特征文化旅游

第5篇: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利益公平理念,精益化

1 绪论

在当今这个发展迅速的时代,城市生活节奏加快,而伴随着带薪休假制度的日益完善和旅游者心理的逐渐成熟,更多的群体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当这种需求逐步增长时,乡村旅游备受瞩目,国家也予以关注此方面,例如,国家旅游局确定2006年全国旅游宣传主题为“中国乡村游”。

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国内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乡村旅游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而发展较晚的乡村旅游还不是十分成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乡村旅游开发普遍存在投资与经营规模小、地区分布与组织形式散、项目低水平重复设置、市场竞争秩序乱的局面,乡村旅游的活动项目形式单一,主体方式是观光旅游,乡村旅游的开发对自然环境和文化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乡村接待设施城市化倾向,利益分配不均等。因此,基于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理念的乡村旅游开发的研究就十分必要和迫切了。

国外对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主要集中于对乡村旅游经济、文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以及对乡村旅游中社区利益主体的研究,如Gossling等(2002)对瑞典的研究则表明乡村旅游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虽然对乡村旅游的研究比较晚,但已经将目光倾注于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理念,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具体地区的应用、基本问题和跨学科问题等领域中,如黄蔚艳在《乡村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中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概述可以看出,国外研究比较成熟和完善,而国内的研究相对落后,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一些基本问题和具体区域的研究,缺乏对乡村旅游深层次的研究,尤其对于一些利益主体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基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精益理论等相关理论对欠缺方面进行了研究。

2 基于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理念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我国乡村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追求经济的高消耗、高成本、高增长问题,文化的商品化、同质化等问题,生态环境的破坏,利益分配的不公,存在着对弱势群体等问题,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

针对我国乡村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的理念,探索符合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路径已经十分必要了。

2.1 乡村旅游发展的精益化

精益化思想和乡村旅游发展的融合表现在产品和推广方面。精益化的乡村旅游产品要求以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打造高品质、个性化、内涵化的产品。在设计产品时应该将乡土化因素很好地融入其中,使旅游产品饱含乡土文化的内涵,成为动态、有特色的产品。

精益化思想还要求乡村旅游的发展在项目建设、资源利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实现精准化、细分化,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和环境成本,提高利用效率,确保利益分配主体能够得到应有的利益,促进利益分配的公平合理。

在乡村旅游的营销推广中实现精益化体现在营销恰好使其产品的价值呈现出来,首先要对该地进行精准定位,针对自身的业务和独有的特点,确定鲜明的形象。例如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以“红”为媒介发展乡村旅游,使得一个革命圣地的形象烙刻在旅游者的脑海中,从而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2.2 社区增权与政府指导

只有进行社区增权才能真正凸显社区在旅游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增权是目的地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社区的参与应该是全员性、全过程中的。如在规划当地乡村旅游时,征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在利益分配时考虑其占有的份额,这是一种比较理想化的模式,在实际中操作时会受到很大阻碍,这就需要一些前提做铺垫,如提高其文化素养和增强保护当地旅游资源的意识。

在我国的现实情况下,政府的指导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不可或缺。政府应对区域做统一规划,建立起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把其服务功能体现在支持和主导乡村旅游开发上,如利用目前农村建设资金投入,进行乡村旅游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

2.3 重视弱势群体利益

《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中指出“旅游是人人享有的权利”,在此特别强调弱势群体中的旅游者,而这类群体的旅游开发有着巨大的潜力。

而乡村旅游因为乡村经济水平较低的现状,不能很好地提供高质量的配套设施,所以在开发乡村旅游时,要考虑到这类特殊群体的需要,在进行规划时要根据这类群体的特点,设计相应的配套设施,如适合儿童的娱乐项目,满足残疾人需求的卫生间等。弱势群体出行时,心里最大的恐惧来自不安全感,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时,规范当地旅游从业者的素质和市场秩序也是重要的一环。

3 结论

面对如今国家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视、国民休闲汇的开展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人们旅游消费的日益成熟,旅游者追求高品质、优质服务的旅游产品的要求日渐强烈,而乡村旅游成为了一种发展潜力巨大的方式,基于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理念的发展路径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道路。

本文认为基于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理念的发展路径成为乡村旅游更好更快地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预见,基于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理念的发展路径的导入和落实将是一次长途跋涉的旅程,需要长期不断地探索前进。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一点启发。

参考文献

[1] 丁培卫.近30年中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路径选择[J].东岳论丛,2011,32(7)

[2] 周玲强,黄祖辉.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4,24(4)

第6篇: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范文

>> 美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临泉县美好乡村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刍议美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南陵县美好乡村建设中的党建研究 基于美好乡村建设的安徽省土地整治模式研究 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引领作用研究 关于完善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问题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型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问题研究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土地供求问题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流转问题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土地流转问题的分析 长丰县美好乡村建设的成效、问题及对策研究 美好乡村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 基于美好乡村建设的村庄规划编制要点研究 关于美好乡村建设幸福指数的研究 农村土地征用中的农民参与问题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2-11-09.

[2] 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EB/OL].,2013-09-18.

[4] 安徽省和县人民政府.和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include/web_view.php?id=21586,2012-06-15.

[5] 王小映.新农村建设土地政策十大要点[N].中国经济时报,2006-03-10.

[6] 张正河.农民工准城市化背景下耕地流转困境研究[J].学术研究,2009(10):85-91.

[7] 徐元明.农村城镇化中农民权益保障缺失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0(11):44-48.

[8] 蔡志荣.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综述[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5):1209-1212.

第7篇: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乡村旅游;乡村文化生态

一、研究背景

乡村文化生态本身是乡村文化与自然环境的耦合,是一种不可再生性文化,存在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对改善村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精神风貌、乡村振兴合力的凝聚都有积极作用。我国民族村落众多,所涵盖的乡村文化也十分丰富多彩,为特色旅游和个性化旅游提供了巨大的发挥空间。而目前出现的同质化乡村旅游现象普遍,一个地区出现了受欢迎的乡村旅游特色景点,很快就会被其他地方复制过去,使得乡村旅游存在一个恶性开发的局面,并不利于乡村旅游持续性健康发展。因此在乡村振兴中党的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也印发了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把繁荣乡村文化、再塑乡村文化生态当做乡村振兴的根本任务。近年来,我国众多的学者对乡村旅游中的乡村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秦红增等在广西民族研究中刊登了《农民的“文化自觉”与广西乡村生态旅游文化产业提升研究》一文,指出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提升文化生态的生产性保护和活态传承的关键性作用,尤其是乡村旅游产业对乡村文化生态促进有积极作用。李星明等在人文地理刊物中登了《旅游规划的文化生态理论研究》一文,从旅游规划的文化生态理论方面进行了研究;陈睿智等在生态经济刊物中登了《四川盆地边缘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研究》一文,对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的景观设计要素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乡村景观设计有着巨大的帮助。但是他们并没有从乡村旅游中的乡村文化生态方面进行研究,作为一个宏观大方向,要从大局规划小处着色其难度非常高,很难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大数据技术能够将海量化、多样化的数据进行有效使用,实现过去传统调查模式与网络搜索引擎的有效融合,使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基于大数据技术下乡村旅游中的乡村文化生态构建将会是下面研究的重点。

二、乡村旅游发展中文化生态建设的理论框架分析

文化生态理论最开始是由美国文化生态学家斯图尔德开创性地提出来的理论,他将生态学理念引入文化中研究,获得了文化与环境因果关联,并将其分为文化内部生态秩序和文化外部生态环境。其中文化内部生态秩序是将人类文化的不同部分当成一个彼此作用的完整体;文化外部生态环境是人类的文化和所在地方的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彼此影响关联。从该理论过渡到乡村文化生态而言,乡村文化就是不同因素间和乡村文化所在地方乡村生态环境间的制衡联系。实践研究证明,乡村文化生态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方式两要素的影响,生产方式越单一,对自然地理环境依赖越强,受环境的制约变得越大。那么乡村文化生态环境就是在自然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乡村文化有机结合下构成的乡村文化生存发展的物质根本与空间条件的总数。恩格斯曾这样说过:“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与空间,物质两种形式离开了物质自然就是无”。那么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乡村文化生态建设中可以从时间与空间上进行探讨,其问题如框架结构图。

三、从文化生态建设的理论框架分析乡村旅游发展问题

上文已获知乡村旅游发展中乡村文化生态建设中要从时间与空间上进行发掘,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主要也就集中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表现问题。1.时间上表现出来的旅游发展问题在时间方面,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入开发,不同发展阶段的改变,也促使乡村文化的变化,而文化本身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并且作为主要内容。在乡村旅游的不断深入开发过程中,乡村传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被破坏,乡村传统文化原真性逐渐被散失,乡村旅游中的“舞台化”被不断放大,以迎合游客的消费需求。舞台上演员他们的一言一行又影响着游客的活动,同时游客对旅游地区的社会文化认识也在这种环境下塑造起来。同时乡村居民受利益驱使,乡村文化变得“庸俗化”,丧失掉乡村文化原真的内涵。例如安徽一乡村旅游景区推出:鬼子进村游戏,游客扮鬼子、汉奸等角色。不但扭曲了乡村淳朴的民风,拉低了乡村文化的品位,而且让具有严肃性的历史项目失去了本真。而在黑龙江的雪乡宰客现象屡见不鲜,一碗面卖到上百元。还有一些村民以假乱真、滥竽充数,批发一些家禽养殖场、饲料喂养生产的鸡场鸡和鸡蛋,冒充土鸡和土鸡蛋销售给游客,引发了游客的不信任。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发,受资金、技术、能力等因素影响,外来投资者会大量涌入,一方面会因投资者和游客的出现拉动物价上涨、乡村居民的生活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因为外来投资者以低廉的价格聘用当地居民,其技术含量低,报酬少,就业缺乏竞争优势,使得居民的收入并没有增加,乡村居民会因为生活和就业压力的影响而不断外迁,造成乡村传统文化的主体濒于失去。2.空间上表现出来的旅游发展问题在空间方面,乡村文化生态环境被乡村旅游开发所破坏。乡村文化生态环境属于物质与文化的两个空间范畴,有乡村自然地理环境因素,还有乡村文化历史环境因素。从乡村自然地理环境来看,乡村文化从产生经过发展、演绎变化都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与束缚,并和自然地理环境建立起相互匹配的共生关联。一些地方政府在开发旅游项目时为了打造现代化景区、商业设施,建立景观大道,拆除居民房屋,集中建立村民安置小区,像川西地区林盘旅游项目,政府就大肆修建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而林盘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就是由居舍、乔木、竹林、溪渠和耕地等物质组成,而这些组成才是川西农耕文化的核心载体,造成了乡村文化和乡村文化生态环境的关联被深深割裂。乡村文化历史环境的影响,随着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一些空间场所被破坏,像川西林盘被拆除、居民集中某一场所安置,溪渠小道修成柏油马路所代替,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乡村亲缘关系,使得亲缘更加的淡漠,还会造成传统礼俗丢掉文化隐喻,如在乡村旅游开发中通常被隐去祭祀的意义,不仅使庙会价值丢失,还意味着乡村民间信仰礼俗丢失掉,严重割裂乡村文化和乡村历史文化环境的关联性。

四、大数据技术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文化生态建设点

大数据技术下要解决乡村文化生态建设中受众群体问题和乡村文化问题。随着乡村旅游的高速发展,受众群体变得非常庞大,因需求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乡村旅游必然要丰富多样,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其次是乡村文化问题。我国民族村落众多,乡村文化丰富多样,不同的文化艺术传统、居民的生活习俗适宜不同人的需求。因此要将乡村文化精准推送到所需要的消费者面前,需要借助大数据技术下大数据所带有的几种思维同样适合在乡村旅游文化生态建设的发展。1.以相关思维完成精准投放,使受众群体个性化需求获得满足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要以乡村文化生态建设为基础,去除乡村旅游中文化舞台化、乡村飞地化,文化庸俗化等社会现象,以物质空间建设为陪衬,抛开单纯的利益追求,将乡村发展中该有的文化传承和历史延续重视起来,不能使乡村文化和乡村历史文化环境被生生割裂,为游客提供个性化需求服务。也就是说乡村文化生态的构建要关注乡村,还要关注各类游客,在乡村和社会关系中挖掘潜在的受众人群,并围绕各种各样的受众人群特点和社会环境设定各种传播方法,这就会用到大数据相关思维。从大数据思维的出现来看,因果关系的探究已变成了相关性研究,以围绕某个对象搜集相关性大数据,建立行为特点,利用机器学习设定智能预测模型,最终通过大数据的强关联性对目标行为的综合研判、预测,便能实现有效的个。例如比较火的美剧《纸牌屋》就是利用大数据相关思维非常成功的影视剧。Netflix视频网站推出定制剧的选题后,通过对网站3000多万订阅网友的点击操作实施大数据精准研究后获知,很多网友还在点击英国大卫·芬奇和演员凯文·史派西1990年的作品《纸牌屋》,Netflix根据大数据分析得到的相关性推测并满足这些条件的作品,制作推出了《纸牌屋》,最后获得了巨大收获。其相关性思维不但针对了作品本身,同时也针对了消费者,从大数据相关思维为消费者提供了个性化服务。2.采用智能思维让预测变得智能化,实现广泛传播大数据技术具有强大的记录与储存功能,乡村文化生态建设利用大数据技术正当时。我国本身地大物博,民族村落众多,有着非常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包括居民的生活习俗、文化艺术传统都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来记录和保存,实现乡村文化数字化的过程。大数据时代下各种技术突飞猛进,是实现乡村文化数字化的关键,尤其是物联网、云计算和VR等技术的出现,大数据技术已经能够完成自行搜索全部有关的数据信息,并把机器过去单一线性、物理的自然思想逻辑成长为像人的大脑一样可以自主立体、有智慧的思维过程,并能从人的角度进行数据的分析,同时做出判断,提供决策支撑,提升了人类的思维能力以及预判将来的能力。那么利用大数据系统提供的智慧思维对乡村文化生态产品广泛传播预测判断,为众多受众群体给予高层次、高品质的乡村文化生态产品。当前我们可以借用电视综艺节目使用技术为蓝本。利用大数据最多的是电视综艺节目,而且其成功的案例非常多,例如《我们的歌2》就是2020年推出的一档非常成功的综艺类节目,有着非常高的收视率和热议度。在目前电视综艺节目中各种大量信息持续性“轰炸”、碎片式阅读参与成为受众群体接受信息的大环境下,利用大数据技术随时监测社交网站、点击转发、论坛上观众的反馈等全网大数据分析就能捕捉到受众群体对哪些题材、内容感兴趣,制作部门就能按照受众群体的反馈来对节目迅速做出调整。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我们的歌2》发现,该节目受欢迎度是由流量明星、歌手组合,观众互动,歌手敢于挑战、勇于突破等要素影响带来如此好的反响度。作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乡村文化生态建设,可以利用大数据系统对点击转发、网评、社交网站、论坛等全网大数据所有信息实施采集挖掘分析,为乡村文化生态产品建设提供智慧化的预测判断,同时也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乡村文化生态产品中比较成功的案例进行分析,找到其中蕴藏的规律特点,为其创作出更加优异的乡村文化生态产品给予借鉴支持。3.借助容错思维达到评估实时化,把控乡村文化生态传播全过程大数据时代的数据信息量是非常巨大的,非常多的非结构化、异构化的数据出现在数据库,利用云计算、云存储等技术进行分析探究能够极大地增强数据的利用效率。但是这种利用率不同于过去样本信息量少,强调分析结论与总体实际几乎一样,但这毕竟是微观方面强调的精确度。大数据研究专家舍恩伯格曾说,如果过于追求精确性那只是信息欠缺背景与模拟环境下的产物,大数据时代应强调“容错思维”。容错思维则是在舍弃某一微观方面存在的准确性,以此换得宏观方面的认知与意见,然后从事物发展整个过程给予实时评估掌控。也就是说大数据时代下,不接受非结构化、异构化的混乱数据,如果只有5%的数据是结构化,在传统的数据库中是可以得到应用的,那么剩下的非结构化数据都不能使用,因此只有接受了不精确性,才能提升数据的有效使用率。那么在乡村文化生态产品传播速度过程中,我们应借助大数据的容错思维,不但要做好对信息传播参与环节的有效汇总,还要做好受众群体、信息本身等深入研究分析,为建设与传播乡村文化生态产品迅速获得反馈数据资料,达到纠正策略差异,增强其传播力的作用。尤其是在社交网站、论坛等各大网站传播全过程时,信息表现出个性化、碎片化和互动化等特征,可以利用大数据流处理技术完成实时网上与线下口碑反馈的监测,迅速改变创作方向与传播形式,其次也可采用大数据批处理技术完成乡村文化生态产品的传播规律分析研判,增强网络传播的主动权把握,达到实时监测、及时反馈、迅速调整,以提升产品的传播效果。

五、结束语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成熟,针对不同游客推送不同的信息外。在乡村文化生态建筑设计上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其设计水平,立足于乡村地域范围中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利用受众群体的信息反馈数据,并根据生态景观理论和技术指导,设计出符合受众群体喜欢的样式,同时也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乡村特色与风貌。但是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大数据不能涉及到的问题就是乡村居民的权利保障,乡村居民作为乡村文化生态的创造者,他们的参与非常重要,因此要为乡村居民构建一个良好的参与机制,赋予社区居民和社区的参与权力,尊重社区居民意愿,同时也要加强乡村居民的约束行为,以促进乡村旅游中乡村文化生态得以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韬钦.文化振兴视阈下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内生逻辑及路径选择[J].科技促进发展,2018(12):1186-1192.

[2]银元,李晓琴.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逻辑与路径选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05):182-186+193.

[3]杨柳.我国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2017(04):57-58.

[4]张红娟,杨振华.“田园综合体”模式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借鉴与思考——以陕西袁家村为例[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31-34.

第8篇: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旅游产品 三农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辨析

“乡村旅游”是国内外学者在相关领域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术语,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出版的《地方旅游规划指南》,乡村旅游被定义为:“旅游者在乡村(多指传统结构的乡村)及其周围停留、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该村庄也可以作为旅游者探索附近地区的基地。”刘德谦(2005)认为乡村旅游应该具有四个主要的组成部分:一是风土,指特有的地理环境;二是风物,指特有的景物;三是风俗,指地方民俗;四是风景,可供欣赏的景象。

与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的定义相比较,乡村旅游的范围更广,被认为是一切发生在乡村和自然环境中旅游活动的总和,主要动机是城市居民猎奇、探险、躲避城市喧嚣享受大自然的清新(金学良,1992;刘治江、孙颖,1997)。周玲强(2007)则认为乡村旅游是生态旅游与农业旅游结合而演化出来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农民日常生活与环境以及农村民俗风情为资源,融观赏、参与、休闲、度假、休疗养、考察、修学、科普、美食、娱乐、购物等方式于一体的专项旅游活动。

从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看,体验经济业已成为主流。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撰写的《体验经济》一书中将体验定义为“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乡村旅游的核心是对乡村氛围的体验和精神家园的回归,唤起人们对田园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是更高一层面的概念集合,既包含特定的物质条件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二、湖北省发展乡村旅游的现实意义

湖北省地处我国中部、长江中游,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可以说在农业基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农业发展上的瓶颈,如农业基础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产品生产加工附加值低;农业土地细碎化,集中经营程度不高;与经济发达的省份相比,农民收入普遍偏低等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等具体要求。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产业,具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带动相关产业的重要作用,而乡村旅游无疑是“三农结合”、“三产结合”和“三生结合(生态、生产、生活)”的最佳模式,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结合起来,将能促进湖北省“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

三、钟祥石牌镇彭敦村生态旅游区现状与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1、彭敦村的现状概述

钟祥市石牌镇彭敦村作为首批“湖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在农业产业化、土地流转制度、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和乡村旅游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2008年和2009年被湖北省授予“文明示范村”和“优秀基层党组织”等荣誉。可以说,彭敦村的案例在湖北省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我们选择它作为本文研究对象。

彭墩村地处钟祥市石牌镇西南角,荆门中心城区东郊,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岗地小村庄。全村9个村民小组,347户1159人,其中劳动力634人。行政版图面积1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511亩。在政府和企业的牵头下通过科学规划布局,形成了“七区三中心、一带六板块”的功能分区结构。“七区三中心”即将9个村民小组合并为7个居民小区,建成了便民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和休闲娱乐中心;“一带六板块”即沿竹皮河两岸各50米经济林带和养殖产业板块、蔬菜产业板块、优质稻种植业板块、水产产业板块、农产品加工业板块、乡村旅游业板块。

总结彭敦村的经验,有两个方面值得借鉴和推广,其一是灵活的土地流转制度;其二是农业产业化发展,集约化经营。

2、彭敦村发展乡村旅游中存在的问题

彭敦村灵活有效的土地流转制度带来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局面,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彭墩村已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全国和全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目前日接待游客500多人,年旅游总收入超过100万元,农民每年人均从中增收800元。在调研中发现,彭敦村目前的产业结构中,旅游业所占的比例较低,旅游产品主要以古街观光、体育健身、会务服务、野外垂钓为主。

从乡村旅游的四要素(风土、风物、风景、风俗)标准来看,彭敦村目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缺乏乡村氛围的营造。从彭敦村的整体环境看,是典型的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基地,整齐划一的蔬菜大棚、畜牧业养殖场充满了工业化气息,景观多样性较差,工业化的水泥建筑随处可见。而乡村旅游最基本的旅游吸引物应是古朴自然的乡村风景,若失去这一基础,乡村旅游无从谈起。而这一现象也是湖北省城郊型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二是传统人文风貌的断层。随着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经商的浪潮,乡村聚落传统的生活方式被改变甚至中断,特有的乡村人文生态环境不复存在,游客们渴望体验诗意田园生活的愿望也无疑落空。在体验经济时代,若不能从人文精神层面进行乡村旅游的产品设计,那么旅游业始终只能徘徊在满足基本功能的较低需求层面,无法取得突破发展。三是旅游产品处于较浅层次的开发。彭敦村现有的旅游产品以古街观光、餐饮会议、体育健身、野外垂钓为主,与周边地区的乡村旅游、农家乐项目相比同质化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四是对农业资源的利用不足。彭敦拥有丰富的农业、畜牧和水产资源,但在现阶段的开发利用上只涉及浅表,亟需深度开发利用。

四、湖北省乡村旅游业发展建议与对策

1、采取符合生态学的景观规划

乡村环境属性的景观资源具有稀缺性和较高的美学价值,是自然、经济和社会三大系统高度统一的复合景观系统(刘滨宜,1999)。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符合生态学的乡村综合环境之上,减少工业化和城市化对乡村景观的侵蚀,保持乡村聚落景观的独立性。彭敦村在集约化经营和生态化利用方面做出了较好的尝试,但在乡村综合环境的规划上存在很多不足,这也是湖北省乡村旅游开发中普遍忽视的地方。在自然生态环境方面,要遵循有序利用、合理开发的原则,努力提高乡村资源利用的效率,保持景观的多样性和生物的多样性。在文化生态方面,要重视乡村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的价值,对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继承。在人工环境方面,要注意新建筑与乡土文化的融合,避免餐饮、接待设施的城镇化、豪华化。重视吸收乡土建筑的代表性元素,建筑材料尽可能本土化、本地化,以求整体氛围的协调。

2、注重农业资源的深度利用

湖北省是农业资源大省,农业资源丰富,但就目前该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情况来看,对资源的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产品开发暴露出“内容苍白化”和“类型同质化”的问题。而以我国乡村旅游开发较早的台湾地区为例,对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值得借鉴。台湾学者叶美秀将农业资源分为四类,即农业生产资源、农民生活特色、农业生态环境,每一类属性的资源类型都下设不同的亚类。农业生产资源细分为农作物、农耕活动、农具和家禽家畜等;农民生活特色分为农民本身特质、日常生活特色、农村文化庆典活动;农业生态环境分为农村气象、农村地理、农村生物和农村景观。围绕每一种分类及亚类资源都展开了精心、细致的设计开发,努力寻求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将农业资源和乡土文化发挥到了极致。而反观湖北省的乡村旅游形式大多停留在“春看花,秋摘果”的初级层面,或是囵于“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的流俗。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必须进行科学的农业资源调查和分类,并根据自身的资源特点导入相应的观光、游览、体验活动,充分挖掘乡土文化的内涵,丰富旅游产品的细节,提高旅游产品的品味。

3、以游客体验为中心的产品设计

旅游产品设计中强调游客体验已经成为共识,但不同的学科角度对于体验这一概念的进入侧重点不同。从市场营销和管理学的角度来看,游客体验就是游客的满意度(余向洋、朱国兴,2006)。从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的角度看,满意度只是游客对产品体验结果的反馈,并不能涵盖产品设计流程中的各环节。提升湖北省乡村旅游的产品质量和品味,必须要从设计开发环节入手。

就乡村旅游产品而言,必须综合考虑旅游者的感官和心理感受,通过有意识的设计,引导旅游者体会乡村环境与城市环境的区别之处,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所在,从而起到放松情绪、激发审美情绪的作用,最终形成独特的乡村旅游体验。综合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对产品进行设计开发:一是视觉体验:观赏独特的乡村风貌、农事活动或地理景观,以及各种典型的乡村文化符号的载体。二是听觉体验:乡村环境有的昆虫、动物的叫声;溪流水渠的流水声;古朴的乡土音乐等。三是嗅觉体验:乡村农家所特有的乡土味道,如泥土香、木香、花香、农作物的香味和柴火味等。四是触觉体验:通过接触动物、植物、农具和参与各项农事活动形成最直接的触觉体验。五是味觉体验:具有真正乡土特色食材的品尝。

4、政府政策层面的支持,技术层面的引导

政府需要从政策层面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扶持,鼓励企业、农户在合理规划的前提下参与到旅游经营中;将乡村旅游作为湖北省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切入点,努力促进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的结合;免费提供针对金融、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技术支持和咨询;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鼓励各个层面的机制创新,调动企业、个人的积极性,引导多方利益相关者进行有序的合作开发。

【参考文献】

[1] 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学刊,2006(3).

[2] 张瑜、杨晓霞:国外农业旅游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11(5).

[3] 金学良、陈常优: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摘录)[J].人文地理,1992(3).

[4] 邵琪伟: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J].求是,2007(1).

[5] 刘滨宜: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12).

[6] 周玲强、黄祖辉: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4(7).

第9篇: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村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0)03-0073-04

一、从遗产保护利用中的问题说起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7000多年的农耕历史,中华民族的祖先曾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出独特而令人瞩目的农业文明。由于不同地区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巨大差异,在我国形成了种类繁多、特色各异、经济文化与生态等价值相统一的农村文化遗产。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农村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快速城镇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经济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许多农村文化遗产正在从我们身边消失。如何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弥足珍贵的农村文化遗产,并向世人展示人类文明的历史见证,使之不被城镇化、现代化的社会大潮所淹没,是当前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始得到有关部门的注意,并在逐步采取一些积极措施。但限于人们对农村文化遗产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认识,理论研究滞后,在文化遗产保护的组织管理工作上还明显存在着“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的现象,导致具有整体意义的农村文化遗产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在农村乡土建筑及其聚落遗产的保护上,2002年我国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提出了“历史文化村镇”的概念,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自2003年开始进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评选工作,2008年4月,国务院还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但这些法规文件所保护的对象主要是那些“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农村各地方为了能够成为“名村”、“名镇”,也把保护农村文化遗产的主要工作精力放在历史建筑及其传统村落风貌的保护上。围绕农业生产领域的文化遗产,2002年,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在全世界开展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浙田的“稻鱼共生系统”成为五个试点项目之一,从而引发了国内对相关农业生产领域的文化遗产的关注。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6年10月,国家文化部通过了《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并在广大城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选和保护工作。其中,农村传统民俗、民间工艺、节日等精神文化遗产成为关注重心。由此,围绕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自然形成了“历史文化村镇”、“农业文化遗产”和“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三个重心不同又互有交叉的农村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事实上,农村是与城镇相对应的人类生产生活空间,其所含文化遗产各要素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的整体。早在1964年通过的《关于古迹遗址保护与修复的国际》就曾强调:“历史古迹的概念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够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应该看到,农业生产文化、乡土建筑文化及其乡村非物质文化等都是农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能够整体反映农业文明成果的遗产系统。因此,以农村所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为研究背景,以农村文化遗产研究的整体性、系统性为原则,建立科学的农村文化遗产分类系统,并根据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特征实施有效的保护策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农村文化遗产的分类系统及其特征

农村文化遗产是在农村地区赋存的,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种类繁多、特色各异、经济文化与生态等价值相统一的文化遗产体系。基于一种理论研究的需要,我们依据农村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核心价值的属性作为评判标准,将农村文化遗产划分为农业文化遗产、乡土建筑遗产和民俗文化遗产。整体性、多样性、地域性、动态性等是农村文化遗产的主要特点。农村文化遗产分类系统如表1所示。

(一)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文化遗产是与农业生产活动直接关联的农村文化遗产类型。2002年,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FAO)给“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的定义是:农村与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尽管该定义的内涵非常丰富,而且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在进行农村文化遗产的实际研究时,将农业遗产的研究范畴加以拓展,但该遗产分类仍无法涵盖农村具有整体意义的所有遗产类型。因此,本文认为,农业文化遗产是与农业生产活动相联系的农村文化遗产类型,是系统性的农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并考虑到文化遗产赋存实际,农业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农业遗址、农业工程、农业文献、传统耕作技术与农具、农业生物品种、传统农业品牌、特色农业景观等文化遗产项目。

(二)乡土建筑遗产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我国建筑学界率先关注到乡土建筑,并以文化人类学等视角开展田野调查。近年来,乡土建筑的保护问题开始得到了政府及有关方面的重视。2005年8月,中国乡土建筑文化暨苏州太湖古村落保护研讨会发表《苏州宣言》,呼吁保护和抢救中国优秀的乡土建筑文化遗产。同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明确提出:“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环境,把保护优秀的乡土建筑等文化遗产作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2006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试点进行,乡土建筑被列为一个普查门类。

那么,究竟什么是乡土建筑遗产?1999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在墨西哥通过的《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Charter on BuiltVernacular Heritage)认为:乡土建筑是社区自己建造房屋的一种传统的和自然的方式,是一个社会文化的基本表现,是社会与它所处的地区关系的基本表现,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因此,从内涵上讲,农村乡土建筑遗产应该以乡村聚落为存在形式,是人们长期以来与当地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相适应

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地域风格的生活建筑遗存及其场景。农村的乡土建筑遗产主要包括特色民居、乡土宗教祭祀地、乡土道路设施、乡土生活设施、乡土文化娱乐场所、乡土建筑小品、传统村落景观等多种类别。

(三)乡村民俗遗产

本文所指的“乡村民俗遗产”涵义较为宽泛,与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近似。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根据该“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五个方面的项目:(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公约”还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中的非物质性的涵义,是与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质生产相对而言的。

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性,并与上文的农业文化遗产、乡土建筑遗产相区别,本文特别使用“乡村民俗遗产”的概念,并将乡村民俗遗产界定为与乡村精神生活密切相关的,以“非物质”或“无形性”为主要存在形式的农村文化遗产类型。在具体类别划分上,尽可能地与国家已公布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类型划分相协同。乡村民俗遗产的主要类型有乡村祭祀活动、节气与农谚、乡村体育竞技、民间生活礼俗、乡村生活用具、乡村音乐舞蹈、民间文学、民间传统工艺、传统节日等(见表1)。

三、农村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建议

(一)整体保护

文化遗产植根于特定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与当地居民有着天然的历史、文化和情感联系,这种联系已经成为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中,不能只保护文化遗产中的某个类型或某几个类型,而是应该把农村文化遗产系统及其赖以存在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加以保护。例如,在典型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不仅要保护好传统农具、农耕技术和农业生物物种,还要保护好农业遗产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生物景观、村落风貌、民居建筑、民间信仰、礼仪习俗等。认识农村文化遗产的系统性,要求我们在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规划时,对每一个文化遗产要素都要做仔细甄别和单独评估,在考虑各个要素与整体文化遗产系统联系的基础上,确定其保护的级别并选用恰当的利用方式。

乡村民俗遗产是农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遗产中最为灵动的要素。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如果仅仅是保护住了几个老宅子和几处其他老建筑,而原有的文化传统、饮食、服装、手工艺等都遭到了破坏,甚至在一个村落完全消失,其文化遗产的价值会大为缩水,长久的保护也将十分困难。反之,要想保护好乡村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要把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环境保护好,特别是要注意按照整体性要求,保护好文化遗产赖以依托的文化生态。过去几年,重庆市与湖北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上演了一场“川江号子”与“峡江号子”的争夺战。这种“号子之争”现象反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不能正确把握文化空间,将一种文化事象分解为几种文化表现形式分别认定,割裂了完整统一的文化空间形态。类似情况在全国其他地方也普遍存在。包括农村文化遗产在内的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在城乡中往往呈离散状分布,彼此缺少有机联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对它们所具有的整体文化属性认识不足。

(二)动态保护

文化本身是由人来承载的,农村乡土文化本身是活的,它不可能一成不变地被凝固下来。许多农村文化遗产除了具有价值突出、原真性和不可再生性等文化遗产的一般特点外,也是一种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是一种“活着的”遗产类型。农村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的目的是保护其历史价值和在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改变原有的功能结构,使其适应现有的经济结构调整,并促进社会结构的优化,推进乡村的自我更新。同时,农村社区是农村文化遗产的使用者、受益者和传承者,是农村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力量,如何通过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来有效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并将其传承下去,是动态保护的关键,也是当前农村文化遗产保护中难以解决,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浙田被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选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试点项目以来所产生的显著的社会效益,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02年以来,当地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推广有机农业,搞田鱼养殖和销售等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传统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传承,自然、经济与社会结构在这里仍旧保持着和谐统一。

(三)原真保护

真实性是自然与文化遗产价值的基础,是进行遗产的科学研究、保护与修复规划及登录与管理的依据。解决原真性问题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敏感话题,一定程度上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世界性难题。原真性源于“Autllenticilv”,意为原本的、真实的、可靠的、非复制的等等。世界遗产委员会制定的《世界遗产公约实施行动指南》(1997)要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至少应具有《世界遗产公约》所说的突出的普遍价值中的一项标准以及真实性标准”,“要满足对其设计、材料、工艺或背景环境以及个性和构成要素等方面的真实性的检验”。

贯彻农村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保护原则要反对两种极端思想或倾向。一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生态”,主张对农村文化遗产进行“封闭”保存,反对任何形式的商业性开发活动的介入,甚至不主张在文化遗产地修筑道路等基础设施和要求尽量减少与外界的交流。其实,“原生态”的“原”字不该是一个时间概念,正像有学者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问题时所解释的那样,“在我们探讨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性的同时,保护的并非是其原生的外显形态,而是外显形态背后的原生文化属性。”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相互交流,不断传承,共同铸造了人类文化一个又一个的里程碑。从来没有纯而又纯“原生态”文化,也不会有完全意义的文化“现代性”,农村文化遗产的“原真保护”本质上是要为文化遗产营造出一个更适合它们生长的客观条件,不是要将其封存起来。二是对农村文化遗产的建设性破坏和经营性破坏行为。一些地方的新农村建设,只讲拆旧村建新村;一些拥有一定旅游价值的农村文化遗产被盲目地开发利用,出现文化遗产被不正当地商品化,甚至庸俗化现象。一些被宣传为“原生态”的农村民俗节日被随意变换活动时间、地点甚至活动内容,进行变味的商业表演。这些都不是对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而是对文化遗产的亵渎和破坏。上述问题必须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