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范文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精选(九篇)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第1篇: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范文

关键词:教学思想;业务水平;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212-01

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对于人类社会进步的作用是十分重大的。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更是与物理的发展息息相关。如今物理已成为一项国际性的事业,物理教育在对中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那么,在新的形势下,对物理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要求物理教师转变教学思想,将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

传统的教学思想比较注重知识的教授,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知识被动地接受老师传输给的知识。在升学的压力下,不得不大搞题海战术,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分数而学习。如今,新的课程改革中,注重应试教育想素质教育的转化,要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物理学科进行素质教育,就是要实实在在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也就是说要在物理课的教学过程中,以知识的传授为载体,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要不断地思考研究新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疑问精神,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不仅关注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也要重视学生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也就是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以往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把所有的知识点都毫无遗漏地传输给学生,讲深讲透这些知识,对每个细节都都作出详尽的解说,让学生不再有疑问。素质教育的思想要求老师不再是一味地输出知识,而是启发学生提出深刻的问题。"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才是科学素质教育的关键。也就是说老师的责任要教会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启发学生勤于思考,自觉地努力锻炼自己自学的能力,启发学生多向自己提问:哪些是事实?哪些是推论?推论是怎样得来的?我为什么相信它?这样学生才能对这些公理、定理所成立的条件、步骤的推断、得出的结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物理是一门实验和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对于物理的教学也应该有着科学的态度,注重实验性和实践性的相统一。例如理想化的条件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学习手段(物理概念中的质点,弹性小球,轻绳,单摆,光滑面等),通过这些模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并不存在这样的条件,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应该注意到实际情况。

2要求物理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

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求老师要有较高的素质。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经说过:"不懂得这一学科或者对这一学科知道的不很好,那么他在教学上就不会有成绩。"所以,要想提高教学水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必须牢固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要再自己的专业水平上多下功夫,刻苦学习,认真钻研,对于教学知识要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要掌握好专业知识,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要灵活地掌握这些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在进行把握,在教授的过程中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传授。这样才能把枯燥的理论知识、深奥的专业知识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系统的梳理,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

其次,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还要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还要有更加广泛的知识面。大理科综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科知识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往往一道题的解答要从理科综合的角度去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对各科知识都要懂一些,才能更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另外,要想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要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一方面是自己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的是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善于借鉴别人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和经验,用来提高自己的水平。在借鉴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一味地照搬照用,大胆地进行改革创新,摸索创造一套具有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学模式。

3要求物理教师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无论是教育思想的转变,还是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最终都要落实到最基本的教学中去。如果没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的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教学过程和谐统一的基本规律。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在教师应该根据课堂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分析思想解决问题,再用总结的语言将结论讲出来。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最后总结指导。这样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学生积极地配合老师,才能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简洁、精炼、注重科学性、富于启发性。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将问题清晰地表达出来,不至于让学生产生误解。同时还要注重科学性,做到准确无误地讲解物理中的一些概念、规律、原理等。一堂课上教师的语言如果风趣幽默、富于启发性会吸引学生的注意,营造轻松幽默的课堂氛围,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要想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需要,不仅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业务知识水平,还要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方式,不读地提高自己的水平,积极地投身到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中去,为教学目标的实现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2篇: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范文

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要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它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是对传统的教学观念的一次大的改革更新。在高中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它对课程价值的认识体现了更多的人文精神。“把学习当作是人发展的一部分”这一全新的理念贯穿了高中课程改革的始终。它把教学由过去注重知识和技能两方面扩展到注重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五个方面。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面的要求。围绕新课程理念和要求,要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应该作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观念更新,实现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而已。不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而把教师仅仅看成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知识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既要作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又要作一个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继续学习的学习者,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执行者、开发者和创造者。只有更新了这一观念,转变了互动(互动即是师生双方面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这里的互动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班级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动的内容包括情感、行为、心理、思想、意识形态、以及内驱力等等)的角色,教师才能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地加以解决和修改,从而得到学生的信任。学生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启发,增长见识,找出自己的优缺点,进而能理解和支持教师的工作。所谓“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在这个不断完善、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注重因材施教与团体进步

众所周知,在每一个班级里总有先进生与后进生之分,他们之间的兴趣爱好,交往团体,思维方式,判断能力,天性禀赋都有差异。正如世界上找不到完全雷同的一对树叶一样,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不会找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如果给予同一个目标,同一种方法,很难获得同样的效果。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个学生,及其每个方面都要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只有在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找出最适合每一个个体的目标和方法,才能使他们团体共同进步。在这里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应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解学生,分析学生,制定具体化的学习方案上面。而不是传统的怎样备好一堂课,怎样组织一堂课这方面。根据心理学家的团体动力试验可以看出,一个人在团体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个体独处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不一样的。团体的动力可以带动个体的进步。而众多个体的进步又可以促进团体发生质的飞跃。这种良性循环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在个体中培养团体意识,在团体中促进个体发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影响力、号召力、相互协调能力。

三、注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所谓没有远大的理想,就没有前进的方向,就没有奋斗的目标。学习的积极性从何而来?肩负的使命怎样才能完成?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是21世纪的栋梁。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的发展方向,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自主学习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是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带来理智挑战、使学生获得丰富积极体验的学习,才能促进学生树立更远大的理想和更高的奋斗目标。只有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才能培养学生高尚的价值观,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个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必须接触社会。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即使考试成绩再好,考分再高,也不是一个合格的人,更不用说是好学生,或者说全面发展的学生了。很多高分低能的毕业生,已经给了我们太多,太深刻的教训。所以应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品质、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待人接物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培养。教师就是要善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这里的潜能包括社会生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社会生存能力、社会沟通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高尚艺术的鉴赏能力。我们要培养学生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有高尚的审美情趣;具备良好的个性和诚信健全的人格:能够关注社会发展动态,关注国际趋势。崇尚社会美德,公共美德,自然美德。紧跟时代步伐,把握发展方向。作一个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以此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审美观。

五、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不拘一格

第3篇: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语文作业;动手;动嘴;动脑;新要求

目前全国各地掀起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其理论内容、形式等方面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应进行思索和学习。本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曾多次运用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新的教学方法,并思索如何布置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适应的作业。新课程改革要求督促学生各方面的成长,平时要观察学生掌握知识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布置好能够了解学生各种行为的高质量的作业。

一、布置学生动手行为的作业

布置学生动手行为的作业是就教师已教过的内容与之相关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的一项很有价值的作业。这是平时布置作业最广泛且最方便的一种作业布置方式,也是老师了解学生已学过的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和了解教师自己的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这种作业在低年级布置时,在学生的握笔、坐姿、写字规范等细节性的常识方面作明确指导的基础上,比较学生写字规范和速度,避免作业内容多,同一个内容写的次数多等,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高年级布置作业时,布置的作业内容要紧紧围绕课文中心内容,加强字体规范、强调错字别字不出现。若学生作业中有错误的地方,老师要正确处理,不能打、骂、侮辱学生,应耐心地纠正和指导,让学生在关怀和欢乐中掌握知识。这样一来一方面学生掌握了课文里的主要知识,另一方面,认识了写作业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责任心。

二、布置学生动嘴行为的作业

动嘴行为的作业是就教师已讲过的内容和未讲过的内容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反复阅读的作业,无论是什么样的课文,往往首先以阅读为重点,教师要根据课文的内容适当地布置阅读作业是极为重要的。因此不管您教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课,首先要示范性地阅读课文的全部内容,然后让学生阅读,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若发现学生发音不准、停顿不清、音调高低不得当等现象应及时提醒和纠正。特别是低年级教学中,要把阅读作为重点,在学生正确阅读的基础上进入课文更易让其掌握知识要点,这样一来学生阅读能力日益提高,消除日常生活中方言带来的表达不利等困扰。

三、布置学生动脑行为的作业

动脑行为的作业是就教师已讲过的和未讲过的内容与之相关的一些知识让学生自己动脑来完成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作业。

这类作业往往有助于提高学生智力、观察事物的能力、分析事物的能力,是发现自我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课文的内容与学生一起理解,然后根据学生年龄、性格、心理的特征,留给学生思考的机会,让学生畅所欲言地发表各自的想法。这样一来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事物的能力,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克服往后写作无主旨,空话连篇,作文前后内容自相矛盾等现象。

总之,以上的三种作业布置方式动用了学生各种感官,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对学生给予肯定和评价,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作业布置方法不像“穿新鞋,走老路”一样,总结传统教学的精髓,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而必定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念扎.浅谈怎样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教育,2011(4).

第4篇: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范文

课程改革这一规律和潮流的。

一、由重掌握技术向重培养锻炼能力发展的转变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经济改革中,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呼唤着人的整体能力,特别是体育锻炼能力的发挥与发展。掌握技术已不再是人们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而是为了使人的自身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人的锻炼能力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体育课程改革不再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新的体育锻炼技术和促进锻炼能力的发展,而是要贯穿于学习者的一生,所以终身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回顾本世纪教学所走过的路,大体有这样一个发展轨迹: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当代体育课程改革新思想致力于包括知识与技术的发展、锻炼能力在内的学生整体体育锻炼知识、整体素质提高的体育课程改革。它的最大特点不是教教材,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课程潜能,以实现体育教学的发展功效和育人功效。

二、由重“教”向重“学”的转变

一堂课应该怎么上?传统体育教学主要重视教师的讲,而不是学生的学,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教师过多的讲解示范和说明则让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逐渐降低。显然,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时刻处于被动状态,是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身心发展的。从教学观念上看,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教师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怕学生看不懂、学不会、搞不明、理不清,于是就包办代替。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把学习知识与技能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潜能和创造精神。

三、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的转变

在教师习以为常的体育教学观念中对学生的要求是都会、都懂、都对,甚至是都考上某某学校。教师虽然知道这种意愿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心理预期往往左右行为,因而在提问学生时往往对回答正确的心满意足,回答错误的便在言辞或表情上有所表现。我们知道,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齐步走。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这是要把自身存在个体差异性和自身特点多样化的学生“培养”成一种标准的人。但是,永远都没有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没有适合所有学生的体育教学方法。所以,一刀切的统一规格教育既不符合学生实际,又不利于人才的培养。目前,在体育课教学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和矛盾,以及教学质量低下,都与一刀切、统一要求有关。因此,体育课程改革新思想要求我们改变固有的体育教学模式,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四、由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

原有的体育教学是接受和传递的两个过程,体育新课改的教学应是创新、开发的过程,“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体育教学中突出的问题,也是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所谓重结果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通过教学所带来的结果,忽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方式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意无意地抑制学生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兴趣,而让学生直接了解课的最终目的和最终形成的动作。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揭示知识与技能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学习―应用的思维过程发现真理,掌握规律。这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能力的过程。

学习的过程比结果重要。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往往经历(具体)感知―(抽象)学习―(实际)应用的认识过程。而这个过程中有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由“感知学习”,也就是说学生的认识活动要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抽象的学习,从而得出知识的结论。第二次飞跃是由“学习应用”,这是把掌握的知识结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

五、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的转变

现代体育教育的思想建立在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上。从信息论上说,体育课堂教学是由体育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由于体育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所以具体存在以下四种主要的信息交流方式:

1.以讲授法为主的单向交流方式,教师施,学生受。

2.以谈话法为主的双向交流方式,教师问,学生答。

3.以讨论法为主的三向交流方式,师生之间互相问答。

4.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做试验。

体育课中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量流通的最佳过程,由以上信息交流方式可见,后两种的教学方法所形成的信息交流方式最好。尤其是第四种,其综合交流方式最佳,不仅能把学生的自我反馈和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及时地联系起来,还能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及时地普遍地联系起来,形成多层次、多通道、多方面的立体信息交流网络。

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和帮助,对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身体形态与素质、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实现了互补作用,达到了共同提高的效果,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并把两者有机地连接起来,使信息交流呈纵横交错的立体网路结构。这是一种最优化的信息传递方式,确保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和身体素质一直处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体育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展开与整合的过程。

六、由教师主导向学生主体的转变

第5篇: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政治课;导学案;编写;基本要求

一、仔细研读课标,进行目标定位,增强学生的目标导学意识

新课标对导学案的编写具有指导性的作用,是导学案编写的基本出发点和重要参考。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需要到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师要在深入研读课标的基础上,理清导学案编写的基本思路,明确导学案编写的目标要求,避免传统教学中因为目标不清,导致课堂低效、杂乱、随意,必须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有的放矢地编写导学案。

二、深入研究教材内容

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创造性、合理地丰富和重组教学内容。

1.深度探究,探寻方法。教师要注重挖掘教材内容所体现的思维深度、情感价值,探寻学习方法,对教材中深奥抽象的内容,精心取舍、巧妙整合,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拓宽广度、深度,整合资源。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要从“经验型备课”走进“研究型设计”“热点型设计”。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知识体系,从封闭的问题设计走向开放生成的问题设计,从陈旧的问题设计走向关注热点的问题设计,从单一的教材资源走向整合的课程资源。这样的设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而且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思路,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层次进行,把握梯度。学生由于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认知结构不同,存在着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有培养的前途,实施分层教学,采取分类指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的成长与全面的发展。因此,编写导学案要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问题探究化,问题情境化”。巧设情境,将基础知识、思维创新设计梯度化,步步深入,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布鲁姆说:“要让大多数学生在每一门学科中都有少量的高峰体验,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都寻求对自己价值的积极认可。”

4.变换角度,创新教材。教师要本着“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的理念,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开发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个人见解、敢争辩、敢创新。学生学习最大的敌人是依赖,教师教学最大的悲哀是包办的思想。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告诉我们,自由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首先,教师要用平等、关爱、尊重的教育方式,去赢得学生的信任、喜欢,为挖掘学生的潜力和发挥学生的天赋,创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做一个快乐的教师。第二,鼓励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教师应该了解学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第三,鼓励学生独树一帜。教师一定要打破学生传统思维的束缚,鼓励学生质疑、批判、追问,培养学生发散式思维、逆向思维的能力。

三、科学设计导学案,体现学生的层次性

高效课堂的导学案是为了有效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政治学习。由于每一位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的起点及基础不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同,教师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分层次设计学习目标、导学问题、展示交流、评价标准及课堂检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完成学案上不同层次的目标要求,使在学习中体现出积极、主动性。

1.分层次设计学习目标。分层次设计学习目标要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由浅入深,逐级提升,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分层次设计学习过程。设计导学案,要符合“导学―独学―对学―探究式学习―评学”这一基本流程,并在此基础上重分层达标设计、探究式的设计、开放性设计、重梯度设计,体现科学合理性,真正把学习的空间、学习的时间、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3.分层次设计问题。编写学案的目标,从学生层次、认知层面和内容难易度出发,将问题设计为识记层次、理解层次、具体应用层次、能力提升及拓展层次。首先,设计问题要有探究性。探究的问题具有思想性和教育性,设计的问题步步深入、层层启发,使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心。第二,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价值性。切忌设计问题不能流于形式,使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整体的整理。然后针对具体的问题层层设问,最终帮助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第三,设计问题要有开放性。学生存在认知结构的差异,课堂的精彩程度大部分取决于学生。导学案编写要灵活、动态,预设问题要有弹性,而不是全部细节、具体步骤的周密部署。

四、预设展示重生成

展示具有生成性,互动性、问题性、层次性,为学生搭建成果交流、存在问题、拓展生成的互动平台。展示不是简单的对所学内容重复,而是侧重提升。编写导学案,不仅要出示预设性问题(包括本节课重点、难道、关键点、易混易错点等),而且要有生产性问题预留空间(包括学习中新的感悟、新的学习体验、新的学习发现等)。

五、导学案编写要体现四清,提高学习效率

四清是指整个学案体现知识体系、框架清,重点难点清,方法恰当清晰,热点清。

1.知识体系、框架清。高考政治题主要分为客观题、主观题两个大类。知识体系清晰,在解决主观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体现出一种发散式思维。如2011年江苏省高考35题(1):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视角阐释“包容性发展”的内涵。该题是从文化生活的视角来提问,跨度很大。解决此类题目,学生必须知识体系清晰,否则答题时东拼西凑、思维混乱、知识错位,拿不到高分。因此,导学案编写中要体现学科知识框架体系和关键词体系。

2.重点、难点清晰突出。教材内容庞杂,并不需要在每一个具体知识点上下工夫。要抓住课本的重点、高频考点、现实热点和学生的薄弱点设计学案,把重点放在对学科主干知识的梳理上,做到以干带枝、融会贯通。

3.方法恰当清晰。方法能提高解题的能力,知识是做题的基础,但方法和能力同样很重要。选择题、漫画题、计算题、图形题的解题方法等都可进行专项集中训练指导,并对应指出解题方法。主观题从设问指向上可分为体现类、原因类、措施类、理解类、评析类、图表类等。主观题强调情境与问题、答案之间的关联性,重视新情境中信息的有效提取和知识的创新构建。因此,教师在导学案的编写中,要结合典型例题,多向学生讲授解题方法。

第6篇: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范文

【关键词】教学改革;语文教师;要求

【Abstract】Put new course standard , new teaching material of usage into practice, a lot of teacher still continues using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thought , concept and method to go and teach. The educational reform brings forward the late-model-rization request to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er: Once, concept must renew , two, has new open structure of knowledge, three, improve the ability digging into teaching material on one's own , thought should be compatible and harbor much optesthesia four,five, learns using the innovative mode of thinking.

【Key words】Educational reform; Chinese teacher; Demand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2-0011-02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将长期以来的“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已经贯彻执行新的“课程标准”,使用各种新的教材。可是不少教师却跟不上教学改革的步伐,表现在:一、用应试教育的旧思维、旧观念、旧方法观念来教素质教育的教材,二、知识结构陈旧,三、习惯于依赖教学参考书,四、视觉单一狭隘,五、沿用旧的思维方式。这些情况不能适应教学改革,教学改革对中学语文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新型化。

一、观念必须更新

(一)认识应试教育的弊端。其观念是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认为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传授知识,死背硬记知识成为考试的唯一内容,普遍的题海训练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学习内容陈旧,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考试!

应当迅速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将自己由主宰变为主导,将学生由被动的容器接纳变为主动的学习主体。

(二)关于语文的理念。长期以来,人们在“文”与“道”的关系上不断讨论,曾认为要突出政治思想教育,后又认为政治教育与语文知识并重,这些都没有还语文本来面目。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了语文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课程理念是: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必须具有新型的知识结构

(一)全面的知识结构。语文反映的社会生活是个大千世界,涉及各种领域。语文和其它学科渗透、交叉,英国的英语(即语文)教育思想就强调了其“学科交叉观”。重视各种观念的交叉与共存。[3]语文与思想道德、社会生活、历史文化以及自然科学等有密切的关系。过去的学科实行条块分割,使教师的知识面相对狭窄,如不懂外语,不会使用计算机,不了解科技新发展等。这些巫待改变。

(二)开放的知识结构。过去的知识呈现封闭性,常用单一的不变的观点去看待客观事物。如以阶级斗争为纲,以权威的论述静止地认识。客观现象极其复杂,主观世界又极其博大,应当从许多方面综合研究,要以变化创新的观念去认识。

(三)反思的知识结构。传统的教育是接受学习,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接受学习”是学习的全部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的。进行素质教育应当使用“发现学习”方法,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布鲁纳倡导运用探究的技法去发现学科的基本原理,首先要带着问题,带着疑问去反思,这样的话,就可以发现许多新东西。

三、提高独立钻研教材的能力

(一)要有选择教材的能力。教师要有辩析的眼光,要能够独立选择教学所侧重的内容。

(二)提高独立钻研教材的能力。一些教师凭借教学参考书去教课,教死书。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教活的知识,培养活的能力,教师必须提高独立钻研的能力。要能抓住作品的立旨立意,分析文章结构,分析人物形象,找出语言特点、艺术特色等。

(三)教师要能将这篇作品与别的作品进行纵向或横向的比较,发现其思想上真知灼见,艺术上独到之处。

(四)教师要能认识教学参考和他人之说的正确与错误,妥贴与否,而不迷信盲从。

四、思维要兼容并蓄多视觉

现在使用了新的教材,鼓励学生思考、想象,学生的各种回答都有可取之处,都应肯定。可是不少教师说:“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岂能多种答案共存,如太阳只能是红的,月亮只能是白的,怎能说太阳是黄的、白的、黑的、绿的”。这就表现出长期以来的单角度思维、直线思维、轨道思维的思维方式。几千年来,人们的思维在儒家思想的“道”中运行,在皇权圣旨的方向活动。前几十年,人们的思维在领导人语录的轨道中运行,是单一的。如今这种思维还有遗留。如果思维在多线条、多角度情况下,就可以得出各种不同的答案。从多视觉的目光看,太阳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等情况下,其颜色是变化的,不相同的。早晨的太阳是红色的,接着变橙色,中午是银光耀眼的,有云雾时,它或白或灰,在绿窗内看,它是绿色的,在日蚀时又是黑色的……要改变狭隘单一的思维方法,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气度兼收并蓄。鼓励学生以多维视觉去观察、思考、想象,去发现和创造。

五、学习使用创造性思维方式

(一)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分析综合能力。如首先要重视横向分析,纵向剖析等分析综合方法。

1、横向分析法。如《西游记》有27路妖魔鬼怪,可分两类:A类,14路与神佛有关系,又分两种:a.神佛所派;b.私欲作怪。其结局皆受神佛庇护而保命。B类,13路与神佛无关系,其下场是4路被收用,9路被斩杀。这里边蕴含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思维认识意义。2.纵向剖析法。如日本在“二战”后是战败国,但其经济发展速度突飞猛进,20年间提高了5倍,其原因,不是劳动力增加,而是技术的发展创造。因其重视教育,大量投资,教育经费增加10倍,占总预算20.40。如此方法甚多,兹不赘述。

(二)强化形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的核心是想象和联想。应当“精,八极,心游万初”。(陆机(文赋)形象思维是驾着浮想联翩的宇宙飞船去遨游太空的,这是创造的开始。1、联想的方式:①接近联想,是因时间或空间接近而引起的联想。②类似联想,是因性质形态相似而形成的联想。③对比联想,是因形态、情境完全对立或相反而形成的联想。2、想象的方式:①再造想象,是根据他人形象化描绘在自己头脑中形成新的过程。②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绘,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又分三种:A推测想象,推测其未来发展趋势的现象。B融合想象,重新融合成全新形象的心理过程.C抒情想象,是借事物抒发自己情怀的想象。

(三)教师要学习研究直觉思维,灵感思维和潜意识。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六七十年代只承认逻辑思维即科学思维,研究形象思维等其它各种思维就受到批判。许多人对其它各种思维理解不够,对直觉思维、灵感思维和潜意识的认识是很肤浅的。而这些思维形式极富创造性,属于创造思维。巫待我们去学习研究它们。

1、直觉思维,是指人脑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资料,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联系作出迅速的识别、敏锐的洞察、直接的理解和整体的判断的思维过程。培根说:“人类主要凭借机遇和直觉。”艺术和科学创造都离不开直觉思维。直觉思维的特征是思维的跳跃性、超逻辑性,没有明确的思维中介环节,一下子就悟到了问题的实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种思维有突发性、直接性等特点。

2、潜意识。古人云:“有时忽得惊人句,费尽心迹作不成。”西方人说:“创造即白日梦”,“梦是一首无意的诗。”这些,实际上是潜意识问题。弗洛依德研究发现了潜意识。他认为:人的精神领域有认识到的部分,能清楚地感觉到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等,属显意识。还有隐伏于灵魂深处的不为人觉察的无意识,也叫潜意识。弗洛依德认为人的意识就像冰山一样,显意识就像冰山浮在水面以上的部分,只占1/8;潜意识就像冰山沿在水面以下的部分,要占7/8。人们没有明确感觉的意识,梦境、无意识的反应,非理性的冲动,似曾相识等,都属于潜意识心理现象的范畴。潜意识的不断开发,将会带来巨大的创造性。

3、灵感思维。灵感是一种奇妙的思维状态,也是心理现象,或精神状态,这时思想认识与情感极富于创造性,表现为激情亢奋,感觉灵敏,想象丰富,佳句纵横,创造力突然冲出,难以阻挡。灵感的爆发,一种是外界刺激引起的机遇式灵感,一种是内部积淀意识闪现的遐想式灵感。灵感的特征表现为突发性、迷狂性、独创性。许多大作家和科学家都有灵感的爆发,而产生伟大的创造的经历。对于一般人来说,其思维中常有灵感因素,比如有时感到脑子特别灵、特别聪明,这时就有灵感因素。我们对灵感因素不能扼杀,而要努力开发,以便发展到创造。要重视积累知识材料,“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要苦心追求灵感突破;还有及时捕捉灵感,因为灵感如电光石火,稍纵即逝;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争取灵感的创造。

第7篇: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范文

关键词: 全球化 高等学校 课程改革

一、全球化下我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和科学技术渗透在各种学科领域中,我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必须顺应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潮流。因为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离不开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拔尖人才。我国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地,要培养出各种人才满足新时代所提出的新要求。高等学校课程改革是社会经济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直接为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第三大职能。从其职能层面看,社会需求是高等学校课程发展和改革的真正动力,社会需求决定课程的设置和改革。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全球化的到来决定社会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多方向和多层次,这就需要高等学校的课程改革形式多样化,其目的是使我国高等学校能在全球化背景下“健康”成长,因而课程改革多样化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课程基本上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学校开设的课程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阵地”,而且是提高其综合能力的重要源泉。所谓“学校强,则学生强”,提高学校实力的主要手段是不断改革课程。学校不断进行课程改革适应社会需求和新时代的要求,不断更新和改革课程设置适应全球化的到来,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学校自身实力,而且有利于走特色办学之路,这样才更有竞争力。我国很多高等学校的课程改革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满足社会需求,促进学校自身发展,高等学校改革迫在眉睫。

二、全球化对我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提出的若干挑战

(一)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桎梏——转变课程改革意识

我国高等学校课程设置多数是“形变质不变”的改革。其中大多数课程设置是由国家指令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决定的,这导致课程设置缺乏弹性和灵活性,因此即使高等学校不断进行课程改革也难以适应新时代全球化发展的需求。虽然我们已经意识到这种现象,即僵化的课程设置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和国家社会在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但是由于学校本身缺乏改革意识,学校课程设置中课程内容陈旧和重复累赘,教材质量不高,落后于时展,这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1]全球文化的到来,使得学校课程改革很难在短时期内完成。因此,高等学校只有转变课程改革观念,才能“永葆青春”。

(二)高等学校课程改革“同质化”——走特色高等学校之路

知识经济时代,学校课程改革的效果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速度。当前,我国在课程改革往往倾向于仿效他校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高等学校课程设置往往改变不了传统的课程结构,其方式缺乏灵活性,内容比较单一且缺乏弹性,导致我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同质化,严重者甚至连学校的建筑也模仿。这种现象不仅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狭窄,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2]更不能使学校以其独特的优势跟全球优秀的学校进行博弈,这让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知识经济型社会,阻碍我国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学校在进行课程改革时要时刻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紧跟时展的前沿,与国际化接轨,使学校根据自身特色有针对性和有特色地进行课程改革。

(三)高等学校课程改革课程形式单一——强化其多样性

我国多数高等学校的学科交叉性不强;内容比较“保守”;课程结构“公式化”致使课程的形式单一化。全球化的到来,这种课程结构形式很难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等学校课程改革应该强化其多样性,如学科数目、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多样化。

三、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对策

(一)增强课程改革学科的交叉性

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很多高等学校依旧年轻,但是为了满足时代的需求,进行课程改革时不能一味地追求学科设置得越多越好,而忽视重视高等学校课程学科交叉。全球化下的学科竞争不是数量上的“抗衡”。克服多门学科简单相加构成“多”学科,应该使学科间互相“往来”,加强学科间的融合。高等学校应该改变过于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开设大量课程的现状,恰当地增加综合性课程和跨学科课程,建立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还能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增强课程改革内容的新颖性

高等学校课程改革是“扬弃”那些陈旧的、落后的、过时的内容,更新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前沿性、通常性、过程性、注重认知策略性和适切性,并反映科技文化新成果。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等学校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到学科的新成果、新观点、新动向,跟踪最新学术潮流,这是增强高等学校学生的探究、科研能力,培养科学精神的主要途径。此外,高校课程改革内容设置上要紧跟时代需求,内容要“新”“活”“实”。

(三)合理设置课程改革结构

在全球化影响下,高等学校课程改革应该优化高等教育课程结构,重视基础性学科,包括传统基础学科和现代科学基础课程。合理调整各种课程模块所占的比重,协调分配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构建知识密度大、结构性强的选修课课程体系,充分发挥选修课程的潜力。此外,重视基础课程教学,不是简单地增加课时,而是注重基础教育的坚实与全面,立足于全球化视野,引进先进的教学手段,力求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效率。

总之,针对我国课程中的不足之处,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课程改革应该增强学科交叉性,增强课程改革内容新颖性,合理设置课程结构。

参考文献:

第8篇: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范文

[关键词]博弈 改革主体 新课程改革

一、改革主体的博弈

教育改革是由人发起并承担。旧的教育不能满足人类新利益的需求,成为人类对教育进行改革的动力。所以,新课程的博弈转嫁到课程主体的博弈。

所谓的博弈,即game,amble,比喻为谋取利益而竞争,通俗地讲就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使自己赢。本次课程改革涉及面广,改革的主体构成也随复杂。从改革主体对改革的作用角度可以把改革主体分为三类:即利益主体、决策主体、行为主体。政府是课程改革的主要构成,它代表社会的发展方向及满足人民需要的利益。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时代的今天,一切瞬息万变,提高国力,争夺国家在世界的强国之位,必须靠科技创新和人才的培养去实现。而人才的培养是通过教育实现。通过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能更好地实现国家利益。作为利益主体的国家,同时也是最高决策主体,根据国家需求对课程改革做出总决策。教育理论专家也是决策过程中的决策主体,为国家制定的课程改革决策提供专业理论知识,避免教育理论方面基础性错误。教学一线的教师则是课程改革的行为主体,其职责就是执行上级的决策。这里的行为主体的教师也作为一个“经济人”出现在教学一线。“经济人”即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经济报酬。新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决定不同改革主体的利益结构和利益实现状况。由以上对各改革主体所追求的利益分析以及教学一线的现状可知,新课程改革对行为主体的利益关注不够,教师追求自己的利益,学校则追求升学率。教师采用新的方式,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而新的利益却是一个未知数。所以,仍就保持了原有的观念与行为模式,并未真正落实新课程的要求。各主体之间相互博弈,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给新课程的实施带来更大的困难。

二、新课程改革主体产生博弈的原因

1.利益主体、决策主体有限的认识视阈与时尚追求。从认识论角度讲,有两种解释:一是人类认识是有限的;二是人类本身存在着差异性。不同的主体对同一的事物的认识与理解都是不同的。在新课程改革中,不论是代表利益主体的国家,还是决策主体中的教育理论专家,都是以自己的观念与认识去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自己认为是最好的教育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纲要》(试行)受到国际课程界、教育学界的高度评价,也就是说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很先进,非常完美、完备。但这毕竟是部分教育专家的思想与理念,大部分人的认识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在试行过程中对新课程的理念争论热闹非凡,这说明每个人对些都有不同的看法与理解。就个体而言,教育专业研究人员并非都是真理和科学的化身,他们都有自己的缺陷与不同,不同人的观念也可能是南辕北辙。再次,由于个体存在差异,对新课程的理解与诠释是不同的。如学习方式,新课程提倡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新方式,但对于什么是“探究学习”、什么是“合作学习”,不同的人肯定有着不同的回答,甚至对“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这两个概念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诠释。正如钟启泉教授所讲,新课程改革是课程理念的一个飞跃,并不是课本的改朝换代,从课程结构、阶段设置、由重视学科内容到重视活动和经验课。如“综合实践”,大多数人都理解为课外活动,不仅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意义理解不尽相同,而且对此课重要性的理解也是千奇百怪。认识的解释就可以显示出新课程产生博弈的部分原因。

2.时尚名词的追求。第八次课程改革引进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如建构主义、生命教育、赏识教育、人本主义教育等。这些理念在理论层次上是合理的、完备的,但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之所以不尽如人意,也正是因为这种理论过于合理、过于完备,反而让人觉得不真实、不现实。先进的教育理念并非是好的教育,课程的改革并非是完全追求时尚。建构主义在我国被认为是经典,而在西方国家只是众多教育理念的一种而己。那么,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改革?难道就是要使教育理念走在前沿吗?就是使教育理论完美、完备吗?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与冲突,而不是为了追求新名词、新理论。当今西方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否就是最适合我国教育现状的教育理念?引进的教育理念能否解决我们自己的教育实践问题?教育部基础司对我国基础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作了以下归纳: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展的需要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的针对性、时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生业绩和甄别选取拔功能等。将新课程的理念与此进行一一对照,对此否定的一无是处,难道我国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正轨吗?

3.学校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态度。教师是新课程顺利开展的核心,是完美理念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教师是真正的课程实施操作者,是实践的主体。如果没有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同、支持和理解,任何课程改革都将是“边缘化活动”。我们在基层学校中经常会听到老师们对新课改的抱怨,如“太理想化了、太难了、这次改革是换汤不换药”等。各省市县的教育管理部门向学校要的是升学率,学校向老师要的是升学率,而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却是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熊掌和鱼二者不可兼得”。教师成了中间者,对此报怨甚多。通过调查表明,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持支持的态度仅41%,有47%的教师持消极态度,12%的教师明确表示反对新程改革。对教师新课程理念培训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4.9%的教师认为新课程理念的培训最大的收获是对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目标有所了解;7.4%的教师只是被动地参与,毫无任何收获;23.1%的教师转变了观念;19.9%的教师改进了教学方法;只有14.6%的教师认识到了新课程的必要性。从以上两组数据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新课程改革实施的现状。

4.新课程适用范围的局限性。本次新课程改革从理念到教材全部是新的。这些新生事物在农村中小学实施过程中貌似一帆风顺、全面展开,实际上是困难重重。新课程提倡学校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呼唤教师的专业精神;需要教师的创造;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学科知识;需要调整教师智能结构;需要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对于我国农中小学来讲,难以达到这方方面面的要求。

(1)课程资源严重匮乏。农村中小学所在地域决定了其课程资源的相对稀少。没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提供给学生,只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新课程所述的要求一一对照,农村中小学只能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自然资源,其他都无从谈起。打开新版教材,无论是书内彩页画面还是内容,基本上是农村中小学生从未接触过的事物。农村没有动物园、图书馆、部队、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无法给学生提供这些资源。农村中小学的经费短缺,这是不争的事实,日常开支都很紧张,语音室、实验室、专用教室等设施更是无源之水。由于课程资源的缺乏,教师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只能“穿新鞋,走老路”,这是行为主体与决策主体之间产生博弈的又一原因。

(2)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与新课程要求不相符。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教师由于多种原因致使自身专业发展有很大欠缺。新课程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但众多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并不能充分地理解这些理念,在实施的过程也就不能得心应手地操作。结果,决策主体忽视了农村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与能力,行为主体为维护自己的利益,也只能抛弃新课程。

三、对当前新课程改革博弈的反思

新课程从2001年的试行到今天的全面实施,已经经历了8个春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新课程的态度由一边倒的赞美、期待,逐渐演变为如今的困惑、怀疑、反思批判甚至反对。仔细审视这些声音,都是新的教育理念进到入实践层面时产生的,也就是说,新课程的实施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讲是一个很难逾越的沟壑。我国中小学教师都是由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己经在他们心中打上了一个非常深刻的烙印。同时,教师们也总结了丰富的经验。突然转入另一种他们从未接触过的教学方式,如果没有对新教育理念的深入理解,怎么能更好地去操作呢?这些同时也反映了利益主体、决策主体在认识上的偏差、疏忽,并未充分考虑到师资状况。笔者认为,既然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在新课改实施之前就应当对教师进行新课程理念的渗透、教学方法技巧的培训,然而,这一切都还滞后于新课程的实施,决定课程成败的因素――教师被关在了课程改革的大门之外。改革首先必须考虑到教师利益,得到教师的认同才能得到教师对新课改的真正支持。

1.树立正确的批评观,接受各种不同的声音。只有批评,才有进步、才有动力。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批评总有着不正确的看法,认为批评就是否定,对于批评总是远离。一切对于新课程改革不好的声音,才真正是使其不断完善的一个切入点。课程的改革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课程改革的利益主体、决策主体以及行为主体,都要树立正确的批评观,接受各种批评,这也是对认识局限性的弥补。

2.理性对待中西文化。我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应以何种态度去对待?在教育方面,更应该谨慎对待。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应该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目标为基石。在众多的传统文化中,以中国传统为轴心的东方文化与以英美为轴心的西方化的互补交融,对世界统一文化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新课程改革中,要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经验,同时更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再创造。

综上所述,新课程真正的成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实施过程,只有周全地考虑各方主体的利益,得到改革各个主体的认同,才能使新课程改革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46-154.

[2]罗晓欢.新课程实施的不确定性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0,(6):7-10.

[3]钟启泉.教育民主:新课程改革的诉求[J].新教育探索,2008,(5):5-11.

[4]李克建.教师对课程改革消极抵制态度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课程探索,2008,(6):15-18.

[5]彭虹斌.关于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改革状态的调查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7,(7):34-37.

[6]张红.杨秀颖.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政策省察及期待[J].东北师范大学报,2008,(2):124-129.

[7]钟海青.戚业国.走向高效能的教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9-43.

第9篇: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范文

一、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

(一)延续性和继承性

当前的课程改革是我国建国以后的第八次课程改革,是对前面所进行的课程改革的延续和继承。我国曾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改革都取得了明显成就。最后一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行的体系。这次课改在一些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比如增加了“选修课”和“活动课”;引入了地方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和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这些成绩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但是,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建设,不断创新的,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和需要。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在吸收了前几次课程改革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弊端而进行和开展的,因此,相对于前几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说,本次课程改革是历次课程改革的一种延续,是课程完善过程的一个阶段,具有延续性和继承性。

(二)时代性和发展性

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新时代的要求。

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科技的日新月异,一方面要求教学内容能迅速作出反应,增加一些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的新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求教育不仅能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更好地面对新的挑战。确立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发展的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素质,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面对时代和未来的挑战,根据“全教会”的精神,审视现行基础教育的课程,我们发现,确实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部分课程内容过于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脱离生活;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重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缺乏灵活性等等。

因此,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新的时代呼唤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

2、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体现了时代特征。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确定了这样一些策略: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倡导建构主义的学习;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这些理念和策略的提出,无不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三)综合性和开放性

我国以前的课程计划在课程的分科性、统一性和持续性方面考虑得比较充分,而对综合性,选择性与均衡性方面关注得不够,因此,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依据国际课程发展趋势,课程现代化的要求以及我国的国情和教育传统,重建新的课程结构,需要特别关注基础教育课程的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

1.综合性。传统的课程主要是按照学科来确定的,各门学科有其独立的,严密的学科范围和体系。现代科学的发展逐渐打破了学科壁垒森严,相互割裂的状态,科学知识综合化和一体化的趋势明显加强。科学的这种发展趋势一方面要求现代人具有一种综合的科学素质和全面认识能力,另一方面要求课程内容实现综合化。为此,本次课程改革中,注意矫正传统的不合理的学科分类,重视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按照科学综合发展的本来面貌提供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利于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主要通过开发和设置综合课程的方式体现出来。

当然,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的发展并不一概地否定分科,而是反对那种认为完整的事物可以通过孤立地研究其中的每一部分而得以把握的陈旧观念。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做到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尤其在小学阶段,综合学科和综合活动所占比重应超出分科学科。.

2、开放性。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课程内容既要继承人类历史积累的正确的、合理的知识,又要剔除旧的、已过时的、不合理的知识,同时,还必须及时吸纳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和新知识。国外就有一些将教材或教师用书以活页形式呈现的做法,以便随时增添,修改,调整教学内容,这充分体现了当今课程设置的开放性。

另一方面,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积极改变仅依靠教科书开展教学的做法,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要积极创造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空间。

(四)自主性和互动性

1自主性。《纲要》指出,中国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发挥每一所学校的主体性。只有当每一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而不是课程改革的被动执行者、实施者时,课程改革才有希望。因此,在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的规定上也有了较大的弹性。学校和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以及本校的条件,自主决定课程的广度和深度,通过选择并设置有关课程来创造和形成本校的校园文化特色。

传统的课程主要是按每门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形成的,逻辑性强的学科如数学是按逻辑要求来排列的,时序性强的学科如历史则是按时序来排列的。这些做法都是以具体学科本身的特点为出发点,没有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条件、需要和兴趣。现代学校课程除了以学科为本的结构形式外,还可提供个别化,处方化的课程形式,构成多种可能的组合,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如能力,需求,兴趣以及已有的知识基础)来自主选择不同的课程组合。对于教师来说,这也有利于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2、互动性。《纲要》中提出了体现时代要求的新课程的目标,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等等,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中国的学生遵守纪律,课堂秩序良好是很多国家难以比拟的,而在新的课程目标的要求下,我国的课堂教学必须讲求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

二、教师培训中心面临的新任务:

师资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搞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是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作为教师培训中心,在当前的课程改革过程中,也面临着新的任务,那就是加强教师培训,加速教师角色的转换----由传统型教师走向现代型教师,为实施新课程作好师资准备。

(一)认识到位,重抓落实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新课程师资培训的重要性,切实做好新课程实验和逐步推广的师资培训的规划工作,确保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并适当超前。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内容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首先培训中心的教师要确立正确的新的观念,并将这些观念传递给广大的中小学教师,从而为新课程的大范围实验和推广奠定基础,要将新课程培训作为正在实施的“继续教育工程”中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观念更新,形式多样。

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的,创新的过程,课程思想的创新,课程内容的更新,课程结构的调整,最终都得靠人来实施。培训中心的教师首先应深入领会课程改革新思想,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例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认识到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树立正确的课程功能观等等,按实施新课程的要求,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在培训方式上,要采取多种形式,倡导培训者和教师的平等交流、对话,了解他们的疑惑和困难,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深入地讨论,使他们能全身心的参与到培训中来,使培训工作收到实效。

(三)结合实际,加强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