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范文

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精选(九篇)

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

第1篇: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实验室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20-0126-04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量的不断提升,各高校投入大笔资金建设专业实验室,并加大实验教学的课时量,因而实验室及设备的使用频率不断提高,设备的借出和归还手续繁杂,加大了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对高校实验室资源进行信息化管理成为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目前,物联网技术为高校实验室资源进行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契机。它是以互联网为基础,把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特点,高校实验室资源可在设备管理、实验室管理、预约管理等方面开展信息化管理,并运用实验室管理的理念及物联网技术,构建信息管理系统。

需求分析

本研究以数字传媒类专业为例,设计该专业的实验室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预约管理功能、设备管理功能和实验室管理功能等,它的设计主要基于以下四方面的需求。

第一,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实现实验室资源的数字化管理。目前,高校对实验设备借还及实验室借用,基本都依靠纸质表格或实验室使用日志进行管理,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既加大了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又容易导致工作失误。而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则能明显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第二,合理安排专业实验教学设备和场所。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数字传媒类专业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验教学是培养该能力的最佳途径。因而,学校为这一类专业的实验教学配备了若干实验室,并采购了摄像机、苹果一体机等设备。而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则可使这些实验场所和设备更好地为师生的实验教学和课外创作服务。

第三,使实验室资源管理走向科学化与规范化。数字传媒类专业实验室造价高,各种设备价格昂贵,因此,我们应该进行信息化管理,发挥实验室资源的实际价值。

第四,为师生、管理员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空间。教师可利用互动交流空间指导学生开展实验教学,为学生解答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同时,教师和学生可向管理员提出有关实验室建设和应用的建议,共同把实验室建设成开展实验教学的平台。

功能模块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高校实验室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包含预约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实验室管理模块和互动交流模块。物联网为该系统提供了多方面的技术支持,使信息管理系统更加智能化和便捷。

1.预约管理模块

预约管理模块针对学生/教师、管理员两种身份设计了不同的子模块。针对学生/教师身份,设计了预约设备、预约实验室两个子模块。针对管理员身份,设计了审核预约信息、分配借用权限两个子模块。在分配借用权限这一子模块中包含了生成二维码的功能,该功能是运用物联网RFID标签技术,所生成的二维码与设备上的RFID标签相关联,且能用于标记设备或实验室的借用状态(如图1)。

2.设备管理模块

设备管理模块主要完成对单反相机、摄像机、三脚架、摄影灯具等实验器材的借还手续办理及设备位置跟踪。拿到设备借用权限的学生/教师登录信息管理系统,并下载由系统自动生成的借用申请表。管理员通过扫描申请表上的二维码便可了解学生/教师需要借用的设备名称、序列号,并在信息管理系统中标记借出的状态。该模块针对学生/教师、管理员两种身份设计了不同的子模块。利用学生/教师身份登录该模块,可点击下载由系统自动生成带二维码的借用申请表。利用管理员身份登录该模块,可进行设备基本信息录入、设备库存查看、设备位置跟踪等操作。

在进行设备基本信息录入时,管理员可采用扫描器技术,通过扫描贴在设备上的RFID标签,将设备的名称、序列号、价格、购置日期、性能参数等信息扫入系统中进行存储。在设备库存查看模块中,管理员可实时了解设备借出的数量、现有的数量等情况,方便设备的调度、保管等工作。在设备位置跟踪模块中,管理员还可应用系统定位技术,判断贴有RFID标签的设备当前所处的位置,并利用该模块了解设备使用的场所,扩展管理范围,有利于保证设备安全(如图2)。

3.实验室管理模块

实验室管理模块主要是对专业实验室的课程安排及借用进行管理。该模块针对学生/教师和管理员两种身份分别设置了子模块(如图3)。针对学生/教师身份的子模块具有生成带二维码的借用申请表的功能,通过扫描该二维码,系统可以显示学生/教师所借用的实验室名称和编号,还能够记录实验室的借用状态。针对管理员身份的子模块设置了实验室基本信息录入、实验课程安排、当前使用状态三个子模块。其中,实验室基本信息录入子模块利用了扫描器技术,可以将实验室的RFID标签扫描后,把实验室的名称、编号、室内设备、容纳人数、主要用途、造价、建成日期等信息自动录入计算机,从而方便管理人员了解每间实验室的大致情况。实验课程安排子模块则显示了所有实验室在不同时间段的使用状态,当前使用状态子模块则显示了所有实验室在当前的时间段内是否被使用,这两个子模块对管理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如果遇到没有课程安排且无人使用的实验室则优先予以安排。

4.互动交流模块

互动交流模块用于学生和教师之间交流实验教学的心得和体会,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技能,是一个学生与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的在线互动平台。同时,该模块还可为管理员提供一个收集实验室建设与应用建议的平台。该模块针对学生/教师、管理员两种身份分别设置了子模块(如下页图4)。利用学生/教师身份登录平台,可以针对实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实验教学中的心得和体会,以帖子形式进行互动交流。利用管理员身份登录平台,可通过扫描学生证和教师工作证上的二维码获取相关个人信息,并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用户注册。随后,学生/教师便可利用个人编号登录到各个模块中。管理员可对帖子进行、查看、删除等操作。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是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它把信息管理系统中大量的数据按一定的模型组织起来,提供存储、维护、检索数据的功能,使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及时、准确地从数据库中获得所需的信息。[1]基于物联网的高校实验室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库包含设备、实验室的静态数据以及其状态的动态数据。通过需求分析和系统功能模块分析,笔者得出的各模块所包含的数据项和数据结构如下。

①预约管理模块:因该模块对学生/教师而言,需要查看设备库存数量和实验室借用状态,对管理员而言,需要根据设备库存数量和借用状态以及实验室的借用状态和课程安排,分配借用权限,所以它应包含三张数据表,即用户(姓名、学号、工号、密码),设备(设备名称、序列号、库存数量、借用状态),实验室(实验室名称、编号、室内设备、借用状态、课程安排)。

②设备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针对管理员而开发的,它不仅能帮助管理员了解设备的一些基本静态信息、库存数量、借出的数量,而且还能让管理员实时了解设备的位置,加强管理强度。因此,它对应的数据表为设备管理(名称、序列号、价格、购置日期、性能参数、库存数量、借出数量、借用状态、设备位置跟踪)。

③实验室管理模块:该模块也是针对管理员而开发的,它可以让管理员全面了解实验室的一些基本情况和目前的借用情况以及课程安排情况,方便管理员分配实验室给学生使用。其对应的数据表为实验室管理(实验室名称、编号、室内设备、容纳人数、主要用途、造价、建成日期、借用状态、课程安排)。

④互动交流模块:该模块可让学生/教师、管理员以帖子形式开展讨论与交流,对学生/教师而言可进行、查看帖子,对管理员而言可对学生/教师用户进行管理,以及对帖子进行管理。该模块包含两张数据表,即用户管理(姓名、性别、年级、学号、工号),帖子管理(标题、内容、发表日期、姓名、性别、年级、学号、工号)。

为充分反映用户要求,笔者还构造了一个数据库E-R模型图,其特点:第一,能真实、充分地反映现实世界及其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第二,易于被用户理解;第三,易于修改和扩充;第四,易于向关系、网状、层次等其他数据模型转换。[2]

为减少数据的冗余性,笔者将上述所列举的各功能模块对应的数据表进行简化和综合,得出4张数据表:一是用户(姓名、性别、年级、学号、工号、密码),二是设备(设备名称、序列号、价格、购置日期、性能参数、库存数量、借出数量、借用状态、设备位置跟踪),三是实验室(实验室名称、编号、室内设备、容纳人数、主要用途、造价、建成日期、借用状态、课程安排),四是帖子(标题、内容、发表日期)。

笔者采用E-R图进行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明确表达了用户与设备、实验室、帖子之间的关系,如图5所示。

系统安全性分析

数据库安全就是保证数据库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一致性和可用性。当数据库被使用时,应确保合法用户得到数据的正确性,同时要保护数据免受威胁。[3]该信息管理系统采用了身份验证技术和配置网络端口的方式来保障数据库的安全。

第一,身份验证技术。基于物联网的高校实验室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不允许未经身份验证的用户登录并对数据库进行操作。该系统使用Session对象记录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当用户将浏览器关闭后,所建立的会话链接自动断开,从而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

第二,配置网络端口。基于物联网的高校实验室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属于端口型数据库,因此非常有必要进行网络端口的安全配置,以防止黑客攻击。该系统安装后将在TCP/IP筛选的选项卡里设置只允许在TCP端口80和443上分别进行HTTP和HTTPS连接。

总结

笔者所设计的基于物联网的高校实验室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具有预约管理、设备管理、实验室管理和互动交流管理四个功能模块,能减轻高校实验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在二维码技术、RFID标签技术等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还能让相关实验设备的信息录入、信息查询和位置跟踪等工作进一步智能化、人性化和规范化,使实验室资源能公平地分配给学生和教师使用,同时也保证了设备的安全。在后续研究中,该系统的开发将应用环境配置方便、开发周期短的ASP技术,通过合理地编写代码,使代码的执行效率和系统数据库的安全性提高。

参考文献:

[1]林乐杰.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中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06:27.

第2篇: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1-0108-02

一、绪论

当前高等学校在办学规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其中实验室技术安全建设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承担着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任务,它是反映高校科研水平、教学水平、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国家对高等院校实验室技术安全方面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1]实验室规模上逐步扩大,组织结构上日趋复杂,实验室设备数量上也日益增多,这些因素导致了实验室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与此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日趋成熟,它们已经逐渐地被应用到了教学领域,极大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博得了整个教育界的充分肯定和赞许。[2]这些都实验室技术安全综合管理平台的设计提供了研发动力和技术保障。

二、技术安全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思路

(一)平台权限设计分析

技术安全综合管理平台依据我国高校实验室通用的管理模式,根据行政级别、责任分工不同来界定不同用户级别。通过本平台,不同级别用户(各级职能部门)可根据权限各司其职,基于网络完成相应工作,并可方便、快捷地获取各种信息和统计数据,实现对实验室安全问题的有效管理,大大提高安全工作效率。

学校领导:通过本平台可以了解整个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模式、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查看历年基础数据。

职能机关:通过本平台可按照权限分别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日常管理、监督;对存在安全问题的部位进行曝光;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等。还可以在线逐级落实安全责任,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提高管理者对实验室安全问题的全局把握程度。

学院负责人:通过本平台掌握本单位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情况,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等,可以在线逐级落实安全责任。

实验室工作人员:本平台可以方便技术安全的日常检查。通过本平台资源学习、在线考试、预案模拟等方式辅助实验室人员进行安全知识、规章制度等的学习,起到提高有关责任人员的防范意识,提高业务水平的目的。

一般用户:通过本平台可进行安全知识、规章制度学习,对实验室浏览、预案学习等,从而达到普及安全知识的目的。也可以通过逐级导航方式找到所需的实验室。

(二)平台功能设计分析

技术安全管理平台可以分为安全管理基本信息系统、实验室信息导航系统、预警部位管理系统、检查整改在线管理系统、培训测验在线管理系统、预案模拟在线演示系统、信息统计分析系统和后台管理系统等八个子系统。

1.安全管理基本信息系统

实验室管理制度是由实验室管理组织按照严格的程序制定和的,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要求实验室人员和相关人员必须遵守和执行,在实验室的范围内普遍适用,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3]遵守管理制度是实验室正常运行和科学管理的基本保证。只有实验室人员和相关人员及时地了解和学习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才能够保证实验室管理工作有序化、规范化,才能推动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实验室信息导航系统

当前中国高校建筑面积大,建筑物分布错综复杂,校园内的各类建筑物、公共设施等比较多,所需的信息量庞大而复杂。校园各方面建设更新速度加快,再加上学校建设的不断发展和规模不断扩大,老建筑物的翻新、维修、改造拆除,新的教学楼、学生宿舍楼、体育设施的修建,这些都大大加速了校园的各种设施的不断变化。[4]因此,在整个平台建设中,信息导航系统必须列为一个子系统。

3.预警部位管理系统

在实验室信息导航系统基础上,增加预警部位的数据显示、以不同颜色区分安全级别,使用户操作更加方便、直观、快捷,将大大提高办公效率。

4.检查整改在线管理系统

检查整改是管理部门对工作部门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检查工作部门的负责人是否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方针、精神等。检查工作环境、仪器设备以及相关卫生设施和操作行为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查找出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经济损失的安全隐患,针对存在问题下达整改意见,明确整改措施和完成期限。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此模块对实验室的整体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实验室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此模块及时和方便地查看到整改反馈信息,发现实验室存在的某些问题,以便及时和正确地处理。

5.培训测验在线管理系统

培训测验是指一定组织为开展业务对员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的管理活动,其目标是使工作人员不断的更新知识,开拓技能,改进工作人员的动机、态度和行为,使其适应新的要求,更好的胜任现职工作,从而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工作目标的实现。

为了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技术操作和管理能力,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测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测验不应该使用传统的培训方式,因为传统方式是单向信息传递的,所以反馈效果差。笔者将培训测验设计成网络培训测验的方式,利用新型的计算机网络进行培训,这样的培训测试方式比较灵活、方便,比较适合实验室工作人员分散式学习的新趋势,节约了实验室工作人员集中培训测验的时间和费用。这种模式传递的信息量大,新知识、新理念传播速度明显加快,使实验室工作人员能够全面地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规章制度等内容。同时,管理部门可以方便地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考核。

6.预案模拟在线演示系统

应急预案是针对某一具体的突发事件,在安全评价的基础上,为降低事故造成的人身、财产与环境损失,就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应急救援的设备、设施、条件和环境,行动的步骤和纲领,控制事故发展的方法和程序等预先做出的科学而有效的计划和安排。应急管理预案是综合性的事故应急预案,这类预案详细描述事故前、事故过程中和事故后何人做何事、什么时候做,如何做。这类预案要明确制定每一项职责的具体实施程序。[6]

针对实验室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屡有发生的现实情况,因此将涉及到安全问题的相关文件、应急预案、事故模拟、操作规程等内容整合到此系统当中,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了解和学习这些内容。对用户具有培训和指导作用,能够提高用户对潜在和意外事故的识别能力和反应能力,保证实验室和人员的安全,大大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7.信息统计分析系统

统计分析包括统计原始信息、统计整理信息、统计分析信息和统计监督信息。它来源于整个人类社会活动,以反映社会发展变化为内容,借助一定的载体形式,包括数据(如数字、字母、符号)、凭证、报表、报告、图纸,规章、制度等等。[5]用统计技术进行采集传输或存储对我们参与社会活动有用的信号和消息,被人们所接受与理解。统计分析是全面、系统地反映学校正常运行的数据体系,是实现学校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工具,它对于实验室建设有五方面的作用,分别为:为学校实验室全面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对实验室管理进行监测;为分析实验室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有助于了解实验室的运行状况;有助于发现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实验室数据量非常庞大。这些数据需要统计分析,而且各类统计数据都在随时发生变化。传统统计分析的形式往往只限于文字、数字、表格等表现形式,缺乏生动性、直观性。统计分析的结果只是靠打印成纸张后,递交给各级有关领导和部门,公众难以知晓。另外,如果传统的统计分析,工作量很大,容易发生错误并缺乏实效性。所以笔者将统计分析作为一个模块,加强了实验室数据统计分析应用能力,对数据进行收集、加工、整理、分类。用户可以按照不同统计指标,获得需要的数据。统计分析模块实现了科学地管理数据,并且能够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实现了快捷、精确地查看统计信息的目的。[7]

8.后台管理系统

系统后台管理是指用于管理系统前台的一系列操作。后台管理就是完成整个系统日常管理工作,系统管理员通过输入用户账号及密码等信息登录后台,完成系统信息的增加、更新、删除等一系列工作。

本系统采用了三层结构,底层基于数据库开发,系统分为前台和后台。管理员可以在系统后成整个系统数据的上传、更新、删除等工作。在系统后台的设计过程中,笔者考虑到系统管理员维护系统的任务比较繁重,所以某些操作采用了比较方便和简单的方式。例如批量上传文件、图形化设定信息、超文本编辑器等方式。他们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系统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加强了系统的交互性和可用性。

三、技术安全综合管理平台设计创新点

本平台具有实验室安全日常管理、事故预警、安全知识学习、安全知识培训测验、预警部位导航、房产信息管理与导航等功能。本平台将整个学校的安全体系动态、分层次、形象的展示出来,并将实际安全管理模式完全纳入系统中;以房产、实验室、预警部位等信息为基础,配合楼层、房间等各种底图,通过数据库链接将数据与底图自动匹配,为用户提供直观方便的导航过程。模块化设计、模块化管理,易于管理、维护和升级。平台设计具备通用性和可移植性特点,全后台管理维护,总图、楼宇、楼层、房间、坐标信息等均可动态添加,设备、人员等海量数据可批量导入。

安全隐患曝光台:整改通知下发后,总平面图中相应隐患点会闪烁提示,实验室依据整改通知单进行整改,并将整改结果反馈至职能部门经确认后,可解除隐患,闪烁消失,实现重点部位的监控、预警功能。

安全检查内容的动态添加:平台中的安全检查包括实验室自查、学院检查、学校检查三个级别,所涉及的检查内容动态添加,易于维护。

培训测验内容动态选取:管理人员设定考试试题范围、考试出题比例,用户在每次答题时系统均会从数据库中按照设定范围随机抽取试题,保证了试题的不重复性。

预案模拟的互动显示:事故模拟模块支持多种文件格式(如swf),可通过互动演示方式对事故进行模拟,增强用户对该类事故的学习效果。对照应急预案与操作规程,可以更好地体现学习效果。

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平台中的数据涵盖了学校实验室、安全、房产、特种设备等信息,统计分析模块能够将这些信息按照用户需要进行统计、显示,从而让用户更好地了解到现有各类数据的情况及目前运行情况。

参考文献:

[1] 李五一.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概论[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2] 杨 平,陈燕灵,黄建平.建立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9).

[3] 赵庆双,闻星火,李 明.加强安全教育是保障高校实验室安全的关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9):8-11.

[4] 马红梅,徐仲玉,吕 霞,等.实验室安全与环保工作相结合的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1):143-145.

[5] 赵赤鸿,武桂珍.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浅探[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3):321-323.

第3篇: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范文

语言实验室是外语教学的重要实践平台,对培养学生的外语听、说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随着外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信息化、集约化已成为综合性语音实验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通过健全标准化管理文档、优化管理人才队伍、提高师生信息化素养等方面构建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充分发挥综合性语言实验室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外语实验教学效果与质量。

关键词:

语音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教学模式

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化的日益深入,掌握至少一门外语是国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科学研究达到国际化水平的必要条件。因此,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交际、获取更多外界信息的能力。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外语运用——即外语听说能力,语言实验室就应时而生了。实践证明,语言实验室通过构建外语听说训练课堂化的教学场所,能在有效的时间内运用多媒体交互设备实现外语听说训练,是外语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实践环境,对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外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语音教室就逐渐进入我国各大高校,辅助教师教学、培养学生外语听说能力,这是外语教学信息化改革的第一次。实验室的主要原理是一台计算机作为主控机,用电缆将学生机与之相连,逐个接入音频信号,通过视频处理器传输视频,另辅以卡座、功放等外设。功能相对比较单一,只能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会话练习,辅以观看视频或收听音频材料。同时,不同厂家因其自定义的线缆连接方式,故障率较高,管理人员维护及维修难度较大。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及语言实验室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应运而生。此类实验室是基于网络资料交换的基础上建立的,将音频数据经过A/D转换,通过标准网络协议,实现与终端(学生机)的会话连接。不仅支持多种格式的数字音频,并可接入模拟音频信号。除了支持传统语音实验室听力授课功能,学生还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动画效果,使课堂更富趣味、生动活泼,满足了教学多样化的需求。同时,采用标准网络协议,具有较快的传输速度及良好的音效,提高了教学效率。与之前相比,后者因其较好的交互性而优于前者,但两者的教学模式大致相同,仅限于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传统模式。

如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正深刻地影响着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并催生了教育领域的新模式、新业态、新形态。外语教学多样化功能的需求,推动着语言实验室正从单一功能朝着综合性、多功能的方向发展,基于网络的大型综合性开放式语言实验室逐渐进入大学教学的改革视野。综合性语言实验室是立足教学过程化设计,集广播教学、自主学习、资源库、标准化考试、考试数据分析、网上阅卷等模块,功能齐备的一体化教学实验室。在教学模式构建方面,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自主学习环境,亦可以满足传统教学需要,有利于语言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正如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在《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中所强调的:“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发挥个性化学习、网络化沟通的优势,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完善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通过新的语音实验平台,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徜徉在大量的优质资源库中,通过自主的练(自主听说练习)、测(阶段复习测试)、检(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充分地进行个性化学习,更好、更快地扩充知识容量、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语言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构建

综合性语言实验室建设已成为大学外语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主要是因其资源共享、利用率高、集约化、易升级等优势。目前,因为专业小课堂仍有不可替代的因素,部分传统的语音教室仍在沿用,而综合性语言实验室也存在规模大、管理难等问题,在教学模式新旧更替的过程中,语言实验室的管理亟待优化,如规章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梯队不合理、实验室使用人员信息素养待提高等方面。只有合理应对这些问题,实现语言实验室的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才能从本质上发挥语言实验室在提高教学质量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1健全标准化文档实现语言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语言实验室是高校外语教学的基础建设之一,要充分发挥语言实验室的教学效果,首先就是要保障实验设备的高完好率,这就要靠一系列的标准化管理作为支撑[1]。标准化管理需要有一整套安全责任、管理岗位、操作流程等标准化文档作为支撑。诸如安全责任文档,就包括盗窃事故、触电事故、火灾事故等的应急及处理预案等;同时应有实验室管理岗位职责文档、实验室安全卫生制度、实验室设备使用手册、实验室设备教师使用守则、实验室设备学生使用守则、实验室使用备忘录、实验室维护及故障记录本等等。通过标准化的管理设计,使语音实验教学全过程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确保实验室在管理、使用各个环节安全有效的运行。标准化文档建设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前提,能够促进语言实验室管理的标准化、可视化、流程化。语言实验室主要由教师主控制机、语言通信交换机、学生终端以及一些多媒体外设组成,与计算机网络机房大同小异,因此,安全是头等大事。应在专设的语音实验教学系统和网站,将相应的标准化文档及应急处理预案进行公布,使管理人员和使用者明确职责与要求。要时刻做好安全防患,做到课前安全检查及设备试运行、课间巡查制止不安全用电行为、课后按程序关机断电并布防。平时更要注重防火防盗,定期检查或更换灭火器,定期进行管理人员、师生的灭火器实训演练,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语言实验室作为公共实验室,使用人数和频率都较高,这就需要师生有社会公共意识和公德意识[2]。注重公共环境卫生,不故意破坏实验室设备、插拔硬件、安装软件等,不随便乱扔、乱画、乱拆。因此,基于互联网+的语言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是顺应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既可以解放大量的人力资源,又可以保证实验教学的规范、高效运行。

2.2优化人员结构建立全方位的实验教学保障体系大学英语是高等教育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TOEFL、IELTS等考试,还是就业需求,都注重对大学英语水平的考察,尤其是英语听、说运用能力至关重要。综合性语言实验室就是进行英语听、说实训的最佳场所。但是,健全规范实验室日常管理以及设置合理的人员结构却往往被放在次要位置甚至被忽略。现阶段,基于信息化和互联网环境的综合性语言实验室大多刚刚建成,旧的语言实验室也没有完全被淘汰。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更需要精益求精的规范化管理。建立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是实验室管理的必要条件,但队伍建设仍普遍存在问题。一方面,实验室管理人员年龄分布不均衡,实验室管理人员中,有部分为工勤岗的职工,年龄偏大,新技术掌握的较差,缺乏设备日常维护常识,不能快速并高质量的解决日常设备故障,没有高效的纪律性;另一方面,部分管理人员教育层次偏低,有的并非计算机专业毕业,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欠缺,对语言实验室的基本原理掌握不清,甚至对实验室的功能及使用不完全熟悉等;此外,高、中、初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没有合理的配比,大多集中在中级职称,缺乏高级职称人员的专业水平,没有定期吸纳新生力量等。因此,及时的优化人员结构,有利于实验室的高效运行及长足发展。同时,应及时建立外语实验教学反馈及教学评价体系,通过教师互评、学生反馈、系统分析、跟踪调查等加强质量监控,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效果。

2.3提高信息素养推进语言实验教学信息化进程教育信息化是网络时代的必然趋势,顺应教育发展潮流,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是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3]。信息素养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指基于网络获取、分析、生成、使用、创造信息的综合素质[4]。这就对实验室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应掌握最新的实验室建设动态,鼓励参加全国范围内的实验设备仪器博览会,了解语言实验室的新技术、主流厂商,比如现在多家厂商提出的“多室合一”纯软件解决方案。任课教师要定期进行信息环境下新知识的扩充,以及师德教育专题活动,紧跟时代步伐。不仅要熟练掌握实验室设备使用流程及简单故障排查方法,在开课前进行相应的使用培训,更要善于利用实验室的新功能,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也要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入学后,除了要进行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系统的信息素养课程体系也亟须落实。虽然都不同程度地能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能,但要正确熟练地使用还需针对性的教育培训。综合性语言实验室是由数台计算机组成的小型局域网环境,对学生来说,认识及基本使用都相对简单,但如何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向需要教师的引导,尤其是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如何调节状态,快速获取有效信息,通过不断的进阶练习,创建和谐自主学习模式,都需要教师及学生的共同努力。

3发挥语言实验室在外语教学中的功用

传统的大学英语实验教学就是按照教材进行听、说练习,内容比较单一,学生只是一味地被输入,即“填鸭式”教学方式。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使教学手段的综合性和集成化特点日益显著,综合性开放式语言实验室既能满足传统教学的需求,又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动交流,促进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交流融合,提高学习效率。因此,综合性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集约化教学的必然要求。早在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就指出: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语言实验室作为高校基础建设之一,在不断完善、扩容的道路上一路前行,基于网络的综合性多功能语言实验室逐渐取代传统的实验室,“生机比”逐渐达到更合理的配比。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及时更新知识,以标准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教师应尽快熟练新的语言实验教学环境,除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应该创新教学方式,提倡自主学习;学生更容易接受新事物,要依托语言实验室的个性化自主学习环境优势,触发学习英语的兴趣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实现个性化学习,满足不同专业的发展需求。身处“互联网+”的时代,网络已经无处不在,校园里只要有一台移动手机终端,就可以用校园Wi-Fi登录网站,浏览海量信息。如何使外语自主学习能在移动手机上完成,如设计相应的App,实行任务类学习等等都是亟待探索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陈敏.标准化管理在高校语音实验室中的构建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1):243-246.

[2]杨士花.高校语音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35):13-14.

[3]秦美娟,何广铿.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内涵探讨[J].外语界,2009(5):18-25.

第4篇: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 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耦合共享;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4-0039-02

University Laborator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oupled to Shared and Standardized Research//Xiong Wei1, Chen Jianchao2

Abstract How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the lab, the paper analyses the coupling sharing of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f university laboratory, information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and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alize.

Key word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f university laboratory; coupling sharing; standardization

Author’s address

1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China 510006

2 Guangdong Industry Technical College, Guangzhou, China 510300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是教学和科研向成果转化的平台,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各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实验室的建设,使实验室普遍具有建设投资规模大、仪器设备多的特点。因此要管好、用好实验室,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投资效益,从实施信息化建设转向信息系统的耦合共享和信息规范化管理势在必行。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过去多年,高校发展迅猛,自本世纪初网络普及以来,信息化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在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各高校在不同程度上遇到因早期考虑不周、技术不全而造成的高耗低效的状况。为此,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建立统一规范的、耦合共享的、可扩展的高校实验室管理信息架构。

目前,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特别是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实验用房管理、实验室人员管理、实验教学、实验室运行督导、经费管理等7个方面。根据实际管理工作的需要,高校实验室管理信息化耦合共享的关键就是运用网络技术及先进的管理理念,重组相应的管理系统,最终实现数据网络化共享、无纸化记录与办公、资源与设备管理、人员量化考核、资金投入效益分析、实验室建设与再建设决策分析等功能一体化的目的,为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提供实时有效的数据支持以及先进的技术支持。

2 集成标准体系设计

结合国内高校近年来的改革发展情况,在现有的实验室管理信息化架构中进行科学的架构重组与深化,实现耦合共享与规范化,首先要从实验室管理部门的信息网站开始。信息网站除展示管理部门的服务内容及辅助办公外,更以此作为所有后续信息系统的建筑平台(展现层)。

基于网站平台,根据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门的工作性质,重新整合或建立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子系统(包括实验室建设项目、仪器设备采购)、实验室综合管理子系统(包括用房、仪器设备、实验室人员、实验教学等信息的管理)、实验室运行督导子系统(包括实验室与设备的使用、人员考核管理)、实验室管理经费子系统(包括实验维持费、实验室维修费、设备维修费、管理办公费等管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信息子系统、实验室维修管理子系统,实现各子系统的数据规范化、可复用性、可共享性,这就是应用层。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门、各下属单位实验室、实验室管理督导组等各级用户分别对以上各系统进行具体应用。而在此过程中,如何组织、管理用户,设计合理的用户结构,这是用户管理和角色管理的关键,也是应用支撑层的关键。通过系统应用,数字信息将积累到一定程度,数据化分析也就应运而生,最终实现数据网络化共享、无纸化记录与办公、资源与设备管理、人员量化考核、资金投入效益分析、实验室建设与再建设决策分析等,这些过程则需要应用支撑层的相应技术模块进行支撑。

最后,体系架构的底层为基础支撑层,通过此层的软硬件设备的支持,为整个体系结构的顶层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确保每个系统及每个工作环节的正常运行。

集成标准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3 数据的共享与规范

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架构,要实现最终的系统耦合,关键在于数据是否实现共享与规范。数据共享的程度直接反映了一个系统架构的耦合性。要实现数据共享,首先应建立一套统一的数据字典和数据交换标准,规范数据格式,使各子系统均采用统一的数据标准,让数据流在整个系统架构中畅通无阻。这样才能打破各系统间的信息保护,做到真正的数据共享。

在此系统架构中,最大的数据源在实验室综合管理子系统,此模块包含了固定资产、人员信息、实验教学管理信息等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各模块的源数据。因此,对此块数据进行规范及共享是解决整个系统架构中数据共享与规范的根本。

4 数据安全

第5篇: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范文

论文摘要: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是校园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实验、实训的教学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本文针对筹建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的契机,提出实验室建设中信息化平台的定位和设计原则,综合利用网络技术,构建集网络平台、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于一体的高度自动化、立体化、开放化的教学和管理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教学与管理。

一、教学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简述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通过计算机网络,采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和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对实验室的各种信息进行全面管理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是计算机技术、管理科学和分析测试技术的集合体,是一个包括信号采集设备、数据通讯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实验室的内部管理在内的高效集成的管理系统。它以实验室样品分析数据的采集、录入、处理、检查、判定、存储、传输、共享、报告以及业务工作流程管理为核心,将实验室的人员、材料、设备、技术、方法、资料档案等资源有机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全面、规范的管理体系,为实现测试资料自动采集、网上调度、实验信息安全共享、人员量化考核、实验室管理水平整体提高等各方而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它也是连接实验室、管理部门及用户的信息平台。

二、教学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1.信息化平台的定位

实验室作为实验教学的平台和载体,其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实验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思想应定位于实用、高效、节约,着眼于构筑与时展相适应的信息化环境,确保实验室内部知识信息从创新到应用各环节问相互协调与高效运作。建设的核心是将教学资源、教学软件、实验室仪器设备等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加以科学管理,为实验室管理者提供有效的网络管理环境,为教师提供有效的网络教学和科研环境,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网络学习环境。

实验室信息化平台,服务于“以学生为本,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实验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是一个开放、深度、学术、实战多方面结合的平台,是一个提供全面系统的知识产品和知识服务的平台,是一个既重理论更重实践的平台,也是一个服务于知识经济、知识传播、知识分享、知识学习、知识创新和所有知识者的平台。该平台打破了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和实验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以内容为主、学生优先、师生互动、资源共享的原则。

2.总体规划

系统所运行的平台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实验室数据信息资源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的管理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信息管理的空间维度,从而提升了传统管理方法的效率,扩展了传统管理方式的功能,最终实现全面信息化。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是分阶段、分层次的,它经历的是由硬到软、由下而上、螺旋上升的建设过程。其体系结构可以用一系列同心圆表示,内圆是核心,是基础,外圆是在内圆的基础上提供的更进一步的服务。按照功能划分,可以分为四层:

(1)网络基础。网络是校园综合信息平台最基础的硬件设施,没有相应的网络基础设施,信息不能流动,就不可能形成信息空间。

(2)数据仓库。数据仓库是整个信息平台的信息基础是由若干个数据库等信息资源组合而成,不同的数据库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在数据仓库的基础之上,可以进行更高级的应用扩展。

(3)基础信息服务。基础信息服务是信息流动的软件基础,包括电子邮件、文件传输、信息等。

(4)高级应用服务。高级应用服务是在基础信息服务基础之上,对数据仓库的应用挖掘,生成的各个应用系统直接管理各种信息资源,并根据相关的逻辑提供给用户使用。

3.系统采用的模式

软件结构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一tier结构。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

以目前的技术看,局域网建立B/S结构的网络应用,并通过Internet/lntranet模式下数据库应用,相对易于把握、成本也是较低的。它是一次性到位的开发,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HLAN,WAN,Internet/Intranet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库;它能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和管理访问权限,服务器数据库也很安全。特别是在JAVA这样的跨平台语言出现之后,B/S架构管理软件更是方便、快捷、高效。目前,软件系统的改进和升级越来越频繁,B/S架构的产品明显体现着更为方便的特性。对一个稍微大一点单位来说,系统管理人员如果需要在几百甚至上千部电脑之间来回奔跑,效率和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但B/S架构的软件只需要管理服务器就行了,所有的客户端只是浏览器,根本不需要做任何的维护。无论用户的规模有多大,有多少分支机构都不会增加任何维护升级的工作量,所有的操作只需要针对服务器进行;如果是异地,只需要把服务器连接专网即可,实现远程维护、升级和共享。

4.信息化平台的构成

实验室管理与教学信息化平台是一个高度集成的平台,由网络平台、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共同组成。(1)网络平台。随着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日益完善,校园信息化、网络化逐步实现,计算机实验室已成为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便于管理和维护,每个实验室分别组建局域网,通过校园网接入CERNET和Internet,从而使实验室在教学、科研、信息服务、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2)硬件平台。计算机实验室以教师和学生上机实验为主,兼顾多媒体教学,因此在硬件设备方面,除微机之外,还配备有服务器、交换机、功放和音箱等设备,从而为各种应用提供强力的支持。为了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侵袭,以及避免由于学生误操作或其它原因引起的硬盘数据混乱或丢失,实验室采用硬件控制方法,即通过海光蓝卡来保障硬盘的数据安全。

(3)软件平台。网络平台和硬件平台的建设是计算机实验室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软件平台的建设则是实验室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核心。软件平台包括系统软件、教学应用软件以及实验室门户网站、实验教学论坛、多媒体教学系统、实验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开放机房自动化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平台,其中,应用系统平台的建设是软件平台建设的关键。

5.应用系统平台的建设

应用系统平台采用面向构件的、基于总线的、开放式的三层体系架构,以实验室门户网站为载体,集成其它应用系统,建立一个松散连接的、可预测的分布式系统平台,实现各种教学资源和信息的整合和高度共享。

(1)实验室门户网站。实验室门户网站是实验室信息化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室对外宣传的窗口。网站以用户体验为中心,采用多线索的信息组织方式,整合信息、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管理体制、规章制度、教研成果、在线留言、在线调查、内容检索、教学论坛、实验设备管理等功能模块于一体,为实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管理等各项工作提供数字化资源共享环境。

(2)实验教学论坛。论坛是一个以交互形式为师生提供信息服务的交流平台,其特点是:网络用户均可以利用其功能进行信息交流,包括提供新闻和各种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回应别人的观点和意见等。实验教学论坛按照实验课程的不同分为多个主题版块,由实验教师担任相应课程版块的版主,协助管理员管理该版块的秩序,活跃版块讨论和交流气氛,为专家学者以及师生之间建立和维护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和观点辩论的乐土。教师通过论坛上传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课件、参考资料、习题、课程录像等,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下载资源,进行课后学习、作业提交、在线测试、网上讨论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进度,修订教学计划,并进行在线答疑。

(3)多媒体教学系统。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满足实验教学过程中讲解和演示实验的需求,计算机实验室安装了洪恩多媒体网络教室系统。它是基于局域网的多媒体教学管理软件,能够构造强大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及教学环境,实现纯软件方式的广播教学、教学示范、遥控辅导、师生对讲、分组讨论、电子抢答、文件传送、远程管理等网络教室教学功能。洪恩多媒体网络教室,彻底解决了以往网络教室建设中存在的成本高、周期长、操作复杂等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

(4)实验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采用基于Web的实验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实验设备的登记、管理、规划、调配、报废等整个生命周期的监控,减轻了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量和工作繁琐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该系统的实施,提高了实验设备利用率,减少了库存的无谓积压和重复购置;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各种统计数据,自动生成用户所需要的各类报表,为各级领导提供有力的决策信息支持;同时,使异地办公成为可能,实现了特定范围内的资源共享。

(5)开放机房自动化管理系统。实验时间和实验周期固定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无法保证实验过程的连续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能力及从事实验研究的兴趣。因此,实验室采用安圣开放机房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实验室从时间、空问上全面对学生开放。系统采用c/s架构,基于TCP/IP协议通信,支持课表上机、自由(课时)上机、自费上机等多种上机模式,通过校园IC卡可以实现对上课、上机过程的全自动化管理,包括安排课时上机任务、自费机时的预收费、赠送学生自由机时、学生卡片管理、机房值班管理等。管理人员通过系统及时掌握开放机房的使用情况和学生课内外上机情况,从而合理安排实验教学任务和开放时间,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实验室的开放,尊重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意识,为学生走进实验室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是知识型、综合型、研究设计型实验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实验室资源能够得到更充分、更合理地利用的有效手段。

第6篇: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范文

1实验室管理现状

普通高等院校在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方面积累了大量先进做法,如厦门大学在整合机电类相关学科专业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基础上,组建了“厦门大学机电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心建有成熟的信息化网络平台,一方面拥有独立的门户网站,能实现中心概况、实时新闻、中心动态、全部课程介绍等信息的;另一方面建设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能实现网络化实验实训课程开设、学生选课、远程答疑、作业提交批改等教学功能;中心特别配套有专门机房,以满足信息化平台对性能及稳定性的要求。实验室管理按照信息化实现程度可分为三种管理阶段:基于人工手动的管理阶段,即通过手动书面作业实现实验室的数据、设备和人员管理;基于单个计算机来管理阶段,计算机之间彼此孤立,数据不开放、不共享、信息不同步;基于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阶段,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手段实现实验室综合管理。目前,部分新升格高职院校,由于长期处在中职(专)实验室管理层次,在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还处于手工,或计算机单机管理阶段,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系部教务人员在实验室安排、教师安排上手动工作繁锁,容易出现错排、排重等情况;实验室管理人员对实验室使用情况、实验仪器设备、耗材的管理限于本地静态管理,外网不能对实验仪器设备状态进行有效查询;电类实验耗材管理随意性较大,容易造成耗材丢失、浪费;电类实验全过程仅能在课内有教师监督的状态下依托实验室开展,没有条件实现学生课后自主开展实验,也不能对实验室资源进行远程访问;各个实验室在不同的实验室管理员下独立运行,实验室之间容易形成信息孤岛。

2综合管理平台设计方案

开放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以实验室管理系统为主体,针对电类实验室共性特点,集成中心门户网站、教学实验管理系统、实验预约管理系统、门禁考勤管理系统、网络电源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实验室资产管理系统等多个模块,形成信息化管理平台整体架构。网络电源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管理系统系统等应满足电类实验室在开放、共享期间的安全保障要求。平台根据不同角色设定功能应用范围及相关权限。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运行环境应包括支持用户数2万以上,服务器操作系统可采用WindowsServer,数据库采用MySQL,客户端运行环境应包含所有电脑、手机终端系统。2.1中心门户网站。中心门户网站是信息对外的窗口,是实验资源开放、共享的入口。门户网站界面设计应简单大方,各导航按钮一目了然。门户网站应包括教务管理员、实验室管理员、教师、学生四类权限登陆入口。门户网站主导航栏应该包括首页、中心介绍、实验教学、实验队伍、管理体制、设备仪器、网络资源、中心新闻等内容。在首页显著位置应设计实验选课入口、网上答疑入口等资源入口。2.2教学实验管理系统。教学实验管理系统可允许教务管理员、教师、学生身份登录。教务管理员登录系统后,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验课程大纲等教学文件,添加课程资源库。课程资源库包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课程实验室、学时、学分、开设年级、开设学期、任课教师等基本信息。教务管理员可根据本学期系统内的课程安排导出学期课程总表,提供根据学生、教师、教室、课程、班级等不同需要打印课程表。教务管理员可按照年级或学期的方式查看所开设实验课程。教师登录系统后,可查看实验安排、实验室安排、电源管理、门禁管理、批改实验报告、实验成绩。学生登录系统后,可查看本人课表、实验室预约、实验工位预约、填写提交实验报告。2.3实验预约管理系统。实验预约管理系统包含实验室信息管理、实验室预约、工位预约、设备借出、实验时使用情况等内容。实验室管理员登录,可对实验室介绍、实验室设备仪器名称数量、实验室工位数量等信息进行维护,对学生的实验室预约、工位预约、实验设备借出请求进行审核,提交审核结果。学生登录系统,可进行实验室预约、实验室空闲情况下进行实验室工位预约、实验设备借出、预约审核结果查询。教师登录系统,可查看实验室实验室预约、工位预约、实验设备借出状态。2.4门禁考勤管理系统。门禁考勤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实验室区域进去权限管理。学生在非上课时间,在预约实验室审核通过的情况下,刷校园一卡通进入实验室,同时自动开启工位电源进行实验。在学生预约实验室、实验室工位不成功的情况下,学生不能进入实验室区域。门禁考勤管理系统实现了进出人员身份识别、进出记录数据采集等功能。2.5网络电源控制系统。网络电源控制系统可实现实验室含工位电源的远程管理,实验室管理员可查询实验室电源状态,远程开启、关闭实验室、工位电源。网络电源控制系统可以保障实验室在无管理员值守的情况下,仅开启预约工位电源,有利于电类实验室的精细化管理、安全运行,并节省电力。2.6视频监控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可对各个实验室进行视频循环监控录像,并通过软件实现按时间日期回放视频、设置录像监控时长、远端异常报警、电脑手机端远程视频监控等功能。其中远端异常报警。视频监控管理系统与门禁考勤管理系统共同为开放、共享实验室资源提供了安全保障。2.7实验室设备耗料管理系统。实验室设备耗料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环节,实验室设备耗料管理可分为设备仪器管理与耗材管理两个模块。电类实验室仪器、设备、工具、耗材较多,实验室设备仪器管理可包含资产建账、报废、报失、维修、总账、盘点等;实验室耗材管理可包含耗材采购、入库、领用、报废、挂失、库存等功能。设备耗料管理系统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规范化管理,提高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避免耗材浪费。

3结语

开放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是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本平台设计方案是在调研本科院校部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实验教学中心信息化建设提供商、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室的基础上,结合高等职业院校以及我校实验室管理实际,提出的一套基于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设计方案,供以后相关平台论证、建设时做决策参考。

作者:李杰 单位: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威.高校开放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体制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23):255-257.

[2]李昌禄.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分析[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3(09):59-61.

[3]杨少瑕.开放式实验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2):192.

[4]彭飞.军队院校实验室信息综合管理平台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03):228-231.

[5]刘浩.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9):41-42.

第7篇: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管理系统网络技术设计方法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191-02

实验、实训是高职教学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的实验、实训室管理,能为师生提供一个制度规范、环境清洁,设备先进、资料齐全的实践环境,有利於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教师的科研水平,有利於提高实验、实训室乃至整个学院的教学质量。加强实验、实训室的科学化管理,有利於提高管理效益和效率,转变实验、实训室管理者的决策观念和科技管理模式,丰富教学管理信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并减少实验、实训室建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实训室的作用。因此,实验、实训室管理系统的设计对提高实验、实训室管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一、实验、实训室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随着高校扩招,高校学生数量逐渐增多,实验、实训室规模不断扩大,仪器设备和实验、实训室的管理还是以前的人工管理,管理人员日益增多而且管理制度也不完善。有必要设计技术先进、保密性强、安全可靠的实验、实训室管理系统,需要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进行系统设计,主要功能包括:

(一)设备管理

要求通过网络技术获得关於实验、实训设备使用状态的所有信息,并设计信息的存储内容与格式(数据库结构)。建立各种数据库表格,包括实验、实训设备入库总表,入库明细表,领用总表,领用明细表,盘点总表,盘点明细表,库存信息表,报损总表,报损明细表,供应商表等。允许师生通过PC和手持终端查询所有设备的实时使用情况,以及其他所需信息和服务。教师通过网络,根据机器的使用情况填写实验、实训室日志,对每天的实验、实训班组、内容、指导教师、机器状况等及时记录、整理,作为资料录入数据库,既便於实践教学课程建设和研究,也便於实验、实训室管理人员维修,做到早发现早修理,以保证每节实验、实训课的顺利进行。

(二)实验、实训室信息管理

实验、实训室要求有自己的网站,管理员负责实验、实训室基本信息。其基本信息包括:实验、实训室管理机构和人员配置情况,实验、实训室规章制度,实验、实训室布局,实验、实训室环境等级,实验、实训室的安全信息,实验、实训室设备情况,课表查询,实验、实训室所能开的课程,学生的项目成绩,实验、实训室内的项目申请,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与规划情况等。

(三)人员管理

人员管理包括实验、实训室管理员和学生的管理,通过网络技术对实验、实训室管理员和学生进行考勤,在实验、实训室网站上建立相关题库,定期考核实验、实训室管理员,实验、实训室管理员需要定期完成相关知识的考核。这些知识包括管理知识,先进的实验、实训室管理理念,电子技术和分析测试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等,同时通过网络公布实验、实训室管理员开展现有仪器设备功能的深度开发,切实提高设备使用效益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向实验、实训室管理员了解所负责实验、实训教学的准备情况,提高排除仪器设备故障的能力;参与科研、实验、实训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改进或研制实验、实训教学仪器设备,对实验、实训效果进行评价。

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管理,在数据库中建立学生编号、学生姓名与学生信息表中的ID相对应的关系;出入实验、实训室要进行刷卡考勤,在实验、实训过程中,由管理员通过接入网络的电子教室管理系统、摄像头对学生实验、实训情况进行监控,保证学生认真完成实验、实训任务,达到理想的实验、实训效果。

二、实验、实训室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

(一)设计模块化

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所有的模块按某种方法组装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完成整个系统所要求的功能。这样就可以降低设计的复杂度,使设计、调试、扩展和维护等操作简单化,且能够实现仿真对象的快速实现和容易修改。

模块化的主要方法是系统的分解和组合,模块化的产品或系统是由标准的模块组成的。在对实验、实训室管理系统进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并设计出一系列通用的功能模块;根据实验、实训室的要求,对这些模块进行选择和组合,就可以构成不同功能、或功能相同但性能不同、规格不同的管理系统模块。

(二)建设统一的基础设施支撑平台

实验、实训室管理系统需要对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并接入网络,所以需要解决物与物之间的相互通讯与信息交互,无线的末端接入手段是必要条件。建立有线无线双覆盖的网络环境,是实现设备和实验、实训室环境感知信息接入和多源信息互联的前提,也是实验、实训室管理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

(三)建设共享数据库平台

建设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和建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安全高效、统一共享的数据中心;规范信息从采集、处理、交换到综合利用的全过程,逐渐形成有效的信息化管理的运行机制,为实验、实训室管理部门利用信息、分析管理提供支持。统一身份认证平台,通过提供统一的授权机制与方便安全的口令认证方法,让师生使用单一用户名和口令就可以使用实验、实训室,查找网站上所有实验、实训室的信息服务,实现网络单点登录或手机认证登录的方式。对实验、实训室管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各种实验、实训室管理程序的无缝接入和集成,提供一个支持信息访问、传递以及协作的集成化环境,实现实验、实训室个性化业务应用的高效开发、集成、部署与管理。向用户展现实验、实训室管理的服务信息,使师生获取相互关联的数据,进行相互关联的实验、实训室事务处理。

(四)建设ID卡与手机融合的实验、实训室管理系统

将实验、实训室管理各个系统应用与移动终端及实验、实训室ID卡结合起来,实现身份标识和身份认证等功能为一体的实验、实训室管理ID卡服务扩展平台,实现手机终端以及实验、实训室信息服务系统的融合,以手机作为独立服务终端请求服务或受用服务。

第8篇: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软件;

0 引 言

实验室是高校教学科研、科研成果转换、学科建设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实验技术建设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毕业生质量和高校的科研水平和能力。而目前高校的实验管理运行体制采用以人工管理为主的方法,工作效率低下,往往耗费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却达不到满意的效果,在实验各环节的动态集中式管理上,目前基本还是一个空白。因此,利用网络化、数字化、现代化的技术使实验室教学、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和科学,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高校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LIMS)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采用科学的实验室管理理念和数据库技术对实验室的各种信息进行全面管理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最大发挥实验室的应有功效,提高其整体发展水平。该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教学过程的规范化,可进一步促进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加速教育手段现代化的进程。

2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

本文的高校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主要基于框架,采用模块化设计,系统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扩展性。采用B/S模式和“用户层-应用层-数据层”3层架构模式,使用方便,操作简单,零客户端维护。由于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因而要求通用性强,网络共享能力强且信息交流快捷。设计采用融合了计算机网络、中间件和组件技术的B/S软件架构体系,并以Windows Server 2003为网络操作系统,同时采用C#语言和技术来完成开发,而以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为后台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SQL Server 2005 Enterprise Edition,集成开发环境则使用Dream Weaver进行页面布局。图1所示是本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整体设计框图。

2.1 教学管理模块

教学管理模块是整个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目的在于方便教师和学生利用实验资源,方便教学和自主学习,同时便于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学效果进行跟踪和测评。该模块包括规章制度子模块、教学大纲子模块、实验设备子模块、实验安排子模块、预约系统子模块、教学实训子模块和产学研子模块等 7个子功能模块。其中实验设备子模块(实验设备资产、使用、维护、借调等)具有信息录入、信息修改、信息查询、信息统计、报表打印等功能;实验安排子模块可对本学期各专业学生的人数、课时和实验课程情况进行合理安排,并对各专业、班级的实验教学时间、实验室、协调软件、硬件资源进行协调,解决各课程之间使用软件和硬件资源的矛盾,实现软件和硬件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实验室设备的使用效率;教学实训子模块帮助教师提前实验课、实验学习资源、布置实验项目。学生提交实验报告后,教师可灵活掌握时间对学生实验报告进行批阅。教学管理模块中各子模块的功能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

2.2 教学资源模块

教学资源模块主要有课程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两大功能,包括实验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实验教学录像、网络课程、课程案例、试题库和项目案例库等。目的是利用现有的资源和已开发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如虚拟实验室、网络课程案例、网络课件、网络课程和专业资源库等)来共享平台。教学资源模块框图如图3所示。

2.3 经验交流模块

经验交流模块包括教师和学生的优秀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和产学研成果(或作品)等,目的是有效引导、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师生之间构建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2.4 开放实验管理模块

开放实验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实验室开课信息表、实验申请表、实验审批表和开放实验人时数统计表。合理安排实验教学任务和开放时间,为学生走进实验室创造更多机会,使实验室资源能够充分合理的利用。

2.5 系统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包括管理员口令管理、管理员权限管理、修改实验信息、系统维护、文件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它可完成对重要历史数据备份和还原功能,主要用于设置系统自动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3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

3.1 合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合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是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主要包括DBMS运行的操作系统平台;其次是并发控制能力,并发控制的标准应从保证检索结果一致性的方法、数据锁的粒度(数据锁的控制范围、表、页、元组等)、数据锁的升级管理功能、死锁的检测和解决方法等几方面加以考虑;另外,还包括构造数据库的难易程度、数据完整性约束、容错能力、支持汉字处理能力等。

3.2 系统数据库的连接问题

数据库连接问题主要是考虑系统的安全性、系统速度、进程同步、网络延迟等因素。通常包括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合理冗余数数据,合理选择数据的类型,数据规范化,进程同步,保证数据能够被正确使用等。

3.3 公共类设计和处理层设计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其余关键点还包括公共类设计和用户交互处理层的设计。其中公共类设计有Web.Config文件配置和数据库操作类的编写;用户交互处理层的设计与实现则包括用户交互处理层的结构、系统管理后台和前台的实现等。

4 结 语

通过高校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更加完善实验教学的诸环节,达到检验数据网络化共享和无纸化办公的目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供实时的动态信息,为教与学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是校园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实验、实训的教学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综合利用网络技术,构建集网络平台、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于一体的高度自动化、立体化、开放化的教学和管理体系,能够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教学与管理。

参 考 文 献

[1] 洪彬,陈小飞.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建设模式探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8,97(3):101-103.

[2] 南国农.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国道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6(1):6-9.

[3] 曹福祥.基于网络技术的高校信息平台应用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4):2.

[4] 任秦明.基于B/S结构的软件开发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第9篇: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信息安全 实践平台 质量监控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136-02

目前我国信息安全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从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信息安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科研人员数量和质量、本科及研究生的培养规模、学科建设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1]。沈昌祥院士指出:“由于我国系统培养信息安全人才的工作刚起步不久,存在着学科体系不完善、教材及实验室建设的基础条件不足、师资队伍缺乏等一些薄弱环节。高等院校应该根据国际上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我国信息化建设需求,结合本校学科专业结构特点,充分利用现有学科条件和优势,积极促进学科交叉和融合,培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开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自2006年面向全国招收首届信息安全专业本科生以来,秉承“厚基础、重实践、提能力、求创新”的教学理念,依托“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CSIP)广西分中心、无锡软通动力创新实践基地、天涯社区互联网项目研发与运营创新基地”等,开展了建设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安全专业实践平台工作,不断深化实践平台管理,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打造课程实验教学、基地实训教学、科研能力训练和质量监控四位一体的多层次实践平台教学体系,取得了以下丰富的经验。

1 改革管理模式,建立多层次信息安全实践平台管理新体制

信息安全实践平台的运行过程,需要相关专业主讲教授、辅导老师、实验室管理人员、企业导师等来共同完成。因此,为了满足日益繁重的信息安全实践平台教学任务,我们扩充了原先简单的实验平台机制,在校院两级领导下,由信息安全实践平台主任全面负责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并下属实验教研组长、实验室主任、科研导师和实训基地主任等层次,实现统一管理和资源共享的管理新体制。

(1)建立集实验教学管理、实验室管理和科研平台等资源管理一体化和共享式的集中管理新模式。实验教研组长负责实验内容的安排、实验主讲教师和助教的聘任、考核与培训等。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软硬件的管理、实验相关技术人员的聘任、考核与培训等。科研导师负责科研项目的指导、学生的选拔和项目质量的把关。实验教研组长和实验室主任协调实验教学安排,促进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对相关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实验室、实验设备等实行统一调配制度,实现资源优化和整合,既保证实验教学正常进行,又服务于科研平台的需要。

(2)积极完善并拓展校内外的实训基地,实行实训基地主任负责制,能与有资质的企业技术人员相互沟通,建立以企业导师为方向的实训项目管理模式,按不同项目成立项目组并吸纳学生参加,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负责对企业导师进行评估,对实训学生进行项目能力的跟踪和考核,并负责其课程替换相关建议的事宜。

(3)建立关于多层次实践平台的开放式信息化管理平台,公开相关规章制度、实验仪器设备状态、师资需求信息、项目需求与进展情况、基地信息等。整个实验管理体系由实验平台主任负责,并接受院督导小组的指导和考核,通过实施各项管理措施来规范实验平台的运行。

2 跟踪能力考核与评估,建立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

在多层次实践平台中建立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也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以“全面教学质量管理原理”为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核心,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和技术建立严格的质量监控理论和方法,加强实践过程中的能力跟踪、考核和评估,构建以激励为主的教师(导师)与学生平等互动,多形式,多要素的实践教学监控体系[3]。

2.1 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我校已形成了较完善的校-院-教研室(实验室)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成立了教学工作委员会、教学督导专家组和教学质量监控办公室,对学校各学科和专业建设、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及教学管理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审议、监督、咨询和指导等工作,同时,已建立起完善的常规教学检查、领导干部听课、同行互听评议、示范课学习、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制度,对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实验教学管理等进行质量监控和评估,对考核结果有相应的奖惩措施,这些都成为信息安全实践平台管理的基础。

2.2 以人为本,尊重教师劳动和学生能力的过程

教师(导师)和学生整个实践平台教学的主体,质量监控体系也是针对这些主体的特定行为执行监、控、管、考、评等过程,所以应该尊重他们的行为,并得到他们的理解、认可、支持和配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主,教师(导师)为辅的理念。尊重教师的劳动和学生自由发挥与探究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教、学、研”的积极性,让他们自觉参与到质量监控体系中来,一方面,能唤起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并在其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可激励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研究兴趣。

2.3 基于案例或主题的实践教学,保障创新实践能力

对于实验室课程教学,以及实训基地的项目实践,我们采用全程内容以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以完全浸入式的项目案例教学环境[4],通过分组及角色的确定、任务分工及流程控制、完备的过程控制文档等内容,很好地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掌控,而对于科研项目的研究,我们采用基于学生兴趣点的主题挖掘式探讨方法,对学生科研中遇到的难点进行按部就班式分步骤解决。在以上这些过程中,尤其是在实训基地锻炼中,制定了“每日一做、每日一练、每日一检、每周一测、每月一评”的能力跟踪与评估制度,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改进,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3 开展信息安全实验研究项目,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3.1 促进学生主动承担各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培养科研探索能力

鼓励申报和实施各级别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是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我校于2008年获教育部批准成为第二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单位,此外,还有广西区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为信息安全专业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研究提供了多类途径和经费支持,培养了学生对学科前沿、热点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提出-研究-解决”的兴趣,以及针对问题的辨析和探索求知的能力[5],使学生既能够了解相关问题的目前科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又能够加强对信息安全专业必备的基本操作和对特定问题的创新性应用研究与开发能力的训练。截止2012年6月底,由信息安全专业本科生直接参与或主持的各级创新性实验项目已超过15余项。从实际效果来看,经历这些项目申报、实施、考核和结题的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些既促进了创新实验平台的良性发展,也为选拔优秀学生进入教师科研项目、参加各类信息安全竞赛、评选优秀毕业生等提供了人才资源储备。

3.2 带动学生参与各类相关基金、教师科研项目,培养合作与创新能力

依托各种人才培养基金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相关的教师科研项目,推动信息安全专业学生的科研、合作与创新能力的训练。实践证明,有效利用学校设立的“大学生科研训练专项基金、人才培养基金”等,依托部级“电子信息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广西可信软件重点实验室”,结合相关科研与教改课题,是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改革本科生实验教学模式,发现优秀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科研资源与本科生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6]。我校一直鼓励低年级本科生进入各实验室或研究室,并支持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的教师或课题组每年接受一定数量本科生参与研究,学生可直接参与项目研究,或按兴趣自选“创新”课题,对于有学生参加并取得有效科研成果(各种奖励、、软件著作权或发明专利等)的科研项目,学校对指导老师给予一定的课时或奖金补助。

4 信息安全实践平台建设成效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校信息安全实践平台已初具规模,有清晰的实践教学理念、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创新的实践教学与管理方法,以及充足的软硬件设备和企业资源,能够有效服务于关于信息安全的保护、检测、响应、恢复等实验教学环节,信息安全专业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首先,学生对实验课程的满意度提高,对“密码学、网络安全技术”等相关实验课程连续3年的综合评教均超过90分。其次,学生通过实验与研究,发表相关论文3篇,申请软件著作权20余项。再次,获得“基于文件内容的密码算法研究与实现、基于Andorid平台手机安全防护系统”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以及其他级别或类型的项目15余项。第四,参加了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并获奖3项,在安全软件程序类方面获部级奖项9项,省级14项以上。另外,信息安全专业学生每年均有超10%的学生直接保送或考取国内重点高校硕士研究生。最后,由于培养的信息安全本科生具有高质量和高素质,因此,毕业生颇受用人单位欢迎,3年来毕业就业率均在93%以上。

5 结语

实践教学是信息安全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多年地探索与实践,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安全实践平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融入新的管理思想,建立了有特色的信息安全课程群结构和资源,构建了多层次多方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该实验平台紧密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创新,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工科类人才提供了新思路,对深化工科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在始终关注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高素质信息安全创新型人才的背景下,我们正努力打造在西部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和极具特色的工程应用型信息安全创新性人才培养基地。

参考文献

[1]李章兵,刘建勋,廖俊国.本科信息安全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7(6):28-31.

[2]沈昌祥.加强信息安全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J].计算机教育,2007(19):6.

[3]李静,郁汉琪,殷埝生.构建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初步探讨[J].中国电子教育,2010(28):130-131.

[4]付铅生,朱海荣.浸入式教学实验环境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5):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