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验范文

实验精选(九篇)

实验

第1篇:实验范文

关键词:看实验 做实验 设计实验 连贯体验探究教学 光合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1.教材分析

1.1教材地位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第1课时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是在初中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回顾了光合作用发现的漫长过程。本节材料容量大,但对光合作用概念的建立有重要作用。因此,本节课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可结合科学史实,运用连贯体验探究教学的方法,构建光合作用的产物、场所、原料等一步步发现的过程,将有利于学生拓展学科思维,促进实验探究能力的提高,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1.2教学重难点

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各实验的研究方法、步骤、结论及其优缺点。

2.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并从中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掌握有关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

2.2能力目标

培养分析实验、动手操作实验、设计实验的能力,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原则,掌握参与、合作、交流、表达等基本技能。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经典实验的分析、讨论,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认识到科学家的艰辛,激发创新意识和求知欲望。

3.教学过程

3.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展示大自然的美景,配乐诗朗诵《叶子》。教师提示学生结合初中学习内容思考:为什么要赞美叶子?它有什么作用?学生很自然就会想到,绿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教师借机导人,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合成有机物,但在200多年前,人们并不知道这些,现在沿着科学家的足迹,一起探究一下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3.2看实验,直观感悟

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是由一个个经典实验组成的,网络上有很多相关的视频、动画和图片,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课程资源进行情景再现,让学生在直观上感悟科学家的艰辛及科学实验的探究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师生可以在探究过程中逐步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3.2.1范·海尔蒙特的实验

教师展示实验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小小的种子之所以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是否完全依靠土壤?从海尔蒙特的实验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得出:水是建造植物体的原料;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主要来自水,而不是土壤。教师再问:海尔蒙特的这一结论是否精确?为什么?学生答:他没有考虑到空气的作用。

3.2.2普利斯特莱的实验

教师利用动画演示蜡烛、小鼠和植物在密闭钟罩中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后,分析:蜡烛燃烧和小白鼠呼吸需要的是什么气体?这个实验说明什么问题?学生很容易答出: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植物生长需要吸收CO2,同时释放出O2。

教师设疑:可是当人们重复普利斯特莱的实验时,有的成功,有的却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在这个实验中,他忽略了哪一个重要的因素呢?学生思考后答:光照。

3.2.3扬·英根豪斯的实验

教师播放金鱼藻的实验视频,提示学生:金鱼藻在光照下有气泡产生,此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绿色植物释放的是什么气体?再次观看小鼠实验,发现密闭钟罩中的小鼠在有光的条件下存活时间较长。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植物需要阳光才能制造出O2。

3.2.4联系实际,问题探讨

教师:人们通常认为树林中早上空气清新,是锻炼身体的适宜时间。你认为最佳的锻炼时问是什么时候,(晴天的早上、中午、傍晚;阴天的早上、中午、傍晚)学习小组讨论后,有几种意见,以支持晴天早上和傍晚的居多,再各派代表进行辩论,找出依据。最后学生达成一致,晴天植物经过白天的光合作用后,到傍晚时空气中的氧含量相对较多,更适合锻炼身体。

3.2.5恩吉尔曼的实验

观看动画,教师设问:该实验的巧妙之处在哪里?为什么选用水绵作为实验材料?为什么用好氧型细菌?为什么选用黑暗并且没有空气的环境?学生总结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3.3做实验,亲身体验

有学者说,读到某件事,你能记住10%:看到某件事,你能记住30%;做某件事后,你能记住90%。教师讲得再多,也没有让学生亲自尝试一下后得到的印象更深刻。

萨克斯的实验(课堂实录)。

师:初中时我们就学过,植物的光合作用除了能产生氧气外,还能产生什么?如何验证?生:可生成淀粉,用碘液鉴定。教师展示事先处理过的植物,引导学生分析:

①在实验前先用黑纸箱将植物罩住,进行暗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消耗掉叶片内原有的淀粉,避免其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②观察这盆植物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要这样做?(一半遮光,一半照光,可相互对照)

③叶片是绿色的,淀粉遇碘变蓝,若颜色对比不明显怎么办?(想办法让绿色褪去)

教师给出实验材料:酒精、培养皿、大小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碘液等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教师使学生明确此实验中酒精是用来进行脱绿处理的,照光部分变蓝,遮光部分呈棕色。最终得出绪论:光合作用在有光照的条件下会产生淀粉。

3.4设计实验,能力提升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要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提倡探究性学习。学生的知识储备虽然有限,但当他们全力以赴探讨需要解决的疑难时,就会像真正科学家那样肯于动脑筋和费心血。而模仿科学家的思维去设计实验,也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4.1鲁宾和卡门的实验

结合前面的实验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教师要求学生思考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是来自水还是二氧化碳?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介绍同位素标记法,给出实验材料用具,如试管、小球藻、细玻璃管等,引导学生分组画图设计,并请学生讲解其设计思路。然后教师用多媒体播放鲁宾和卡门的实验动画,与学生的设计进行对比,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光合作用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

3.4.2卡尔文的实验

教师简述卡尔文循环的基本过程,引导学生根据光合作用反应式思考其采用的方法以及标记元素的种类。

3.5总结

教师列表,引导学生总结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各科学家的实验及其结论,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他们认识到生物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众多科学家不计个人名利,为科学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奋斗史,如果大家对生物学科感兴趣,也可以像科学家们一样去细心观察、勇于实践、积极探索,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4.教学反思

第2篇:实验范文

星期二,黄老师和我们要在课堂上做了一个热对流实验。“叮铃铃”上课了,只见黄老师拿着一个热水瓶、小瓶子、大瓶子和一个脸盆走进教室。将这些物品放在讲台上,并叫我们在课后去灌的一瓶冷水拿出来,把小瓶子放在讲台上。一会儿黄老师就把热水将一个个小瓶子灌满了,还滴了几滴墨水。

黄老师说:“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实验,叫热对流实验。现在把小瓶子拿下去,准备开始做实验。”刚说完,同学们就一拥而上,纷纷拿走了小瓶子。我把瓶子拿下来后,正准备实验。老师忽然说:“小心把墨水弄出来,小瓶子要轻轻放。”

实验开始了,我们组四个都十分激动满怀希望地观察着,我小心翼翼地将小瓶子放入大瓶中。奇观发生了,瓶子刚到水底,瓶口就冒出缕缕青烟,渐渐地,水面开始变黑,好像一个蘑菇云。看到这情景,我们四个人都啧啧赞叹,沉醉在这奇特景象中。

过了一会儿,冒上水面的一些墨水滴开始下沉,形成流星雨般的奇特景观,对于这种景观,我们四个纷纷发言,我觉得这很像是下雨,陶继霞认为像流星,周一鸣感到像发芽的小豆子。叶旖佳则认为像一粒粒小珠子。可是好景不长,水开始越来越黑,这时周一鸣发现水面图案变成了龙卷风形。最后,整个瓶子就全黑了。

做完实验后,我们欣喜若狂,心情十分激动,高兴地说:“成功了。”刚高兴完。老师就问:“这是什么现象?”同学们齐声回答:“热对流。”做了这个实验,我收获了很多。

第3篇:实验范文

关键词:探究性;验证性;实验;区别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100

高中生物实验分两种类型: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指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了解,并形成了一定认识或提出了某种假说,为验证这种认识或假说是否正确而进行的一种实验。验证性实验强调演示和证明科学内容的活动,科学知识和科学过程分离,与背景无关,注重探究的结果(事实、概念、理论),而不是探究的过程。验证性实验传递了这样一种信息:了解一个发现和如何把这个发现的结果运用到一个确定的问题上比直接学习如何发现要重要得多。验证性实验强调实验操作和观察等个别智力技能,强调快速经济地获得生物知识。探究性实验是指实验者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高中《生物》新大纲将实验等活动课增加到 15学时,且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可以在教师的鼓励、启发、引导下,让学生在实验材料、实验试剂、实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究,自主实验、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这类实验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本文试图从不同角度分析阐明两个实验的区别,以期增加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两者在实验目的、选题、基本内容和结果上的区别

1. 两者在实验目的上的区别

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实验项目,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掌握生物学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技能;学会进行综合实验的设计、准备、操作和结果分析;培养学生对实验原理、方法和结果的正确理解,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素养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能力。验证性实验目的旨在一个设计完整的实验框架下重新验证结果是否达到原理所描述,实验目的重在使实验人员了解这个实验,以达到熟悉生物固有的现象。探究性实验目的则是在假设的指引下获取支持假设或假设的科学实证,从而达到验证假设的目的,在这个目的指引下实验者更重视获取对假设有用的实验信息。

2. 两者在实验选题上的差异

探究性实验的选题范围较验证性实验广,探究性实验的选题可以来源于教学实验中出现的未知原因的异常现象和疑难问题,也可以是对教材中的学生未知理论事先进行探究,使学生的知识学习通过探究而获得,还可以是与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的现象或事物等的探究,从而验证假设;而验证性实验的取材范围较窄,一般是教材上的已知结论的验证或生活中即成事实的验证,范围确定在已知事物上,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验证性实验的取材范围。

3. 两者在基本内容上的区别

一份完整的验证性实验的基本内容:

(1)实验名称:是一个关于什么内容的实验。

(2)实验目的:要验证的生物学事实。

(3)实验原理:实验依据的科学道理。

(4)实验对象:最能体现此生物学事实的具体对象 (如细胞、组织、器官或生物个体)

(5)实验条件:完成实验必需的实验材料、用具、仪器、设备、药品等。

(6)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采用的方法及必需的操作程序(根据每一环节的关联性,或几个实验的相关连 续性,安排最佳的实验程序)

(7)实验现象、结果:根据已有实验原理确定实验现象及结果。

(8)实验结论:对应实验目的作出肯定结论。

一份完整的探究性实验的基本内容:

①实验课题:基本格式有:“……研究”、“……实 验”、“……的影响”等。

②实验原理:是完成探究实验的理论依据。有的是书本学到的理论知识,有的在题目中作为条件出现Q

③实验目的:大多是该实验要解决的问题。

④材料用真:包括实验材料、仪器、试剂等,有时省略。大多数试题是作为条件提供的。

⑤实验假设:是指用来说明某种现象但未经证实的论题,也就是对所提出问题所作出的猜测性参考答案。如果要写出来,只需把实验课题的名称在文字上写得更具体一些。

⑥实验步骤的设计:依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利用实验材料。实验步骤的书写要有条理性和逻辑性,应包括选材分组编号、操纵变量处理、控制无关变量、培养、观察、统计分析结果。

⑦实验预测及分析:探究实验的预测应根据课题目标、对假设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往往有几种预测结果,得到几种可能的结论。

⑧讨论:讨论的是与实验直接有关的内容,也可能是与该实验内容有关的其他知识。

4. 对实验结果的态度上的区别

实验结果是一个实验的精髓所在,结果往往预示实验的成败。验证性实验结果一切在预料之中,现象明显,唾手可得,在实验者看来没有新意,没有悬念,处理的态度就多有草率,分析不得理,收获较少。

探究性实验结果应为实际出现的情况,结论的得出须依据实验的结果。即若出现的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则得出与先前的假设一致的结论或“假说成立”,若实验出现的结果与预期结果不符,则得出的结论应为“假说不成立”。

二、两者在教学程序和设计原则上的区别

1. 在教学程序上的差别

不同的教学程序是不同教学策略的反映。探究性教学程序为:学习者探究科学性问题――学习者针对问题收集事实证据――学习者从证据出发形成解释――学习者使解释与科学知识相联系――学习者阐述和论证自己的解释。这一程序反映的是一个科学结果的获得过程,类同于科学实验的性质,经历科学家做实验的体验。对生物学的实验科学的体验是真切、客观的,学科素质的落实是扎实有效的。验证性实验的教学程序为:已有的实验方案――实验操作――符合方案得出验证结――分析实验原理――理解方案。因为验证性实验的教学把实验步骤的设计列为已知条件,学生的任务是理解实验原理,分析操作步骤的合理性,他不用对实验设计负责,他的任务是严格按照设定的实验步骤完成操作,操作的质量决定实验的成败与否。

2. 两者在实验设计原则上的区别

(1)探究性实验设计的原则

①条件对照原则

为了更科学、更有说服力地论证假说,生物学实验常设置对照实验,教师必须针对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做出不同的教学处理。

②条件适宜原则

生物学实验实质上是一种人为控制条件下的生命再现过程。实验中所涉及的可能影响到生命活动的所有条件,除了控制条件,都必须尽量控制在最适宜的条件下,以充分再现生命现象。

③条件恒定原则

在实验过程中,有许多条件是实验者并不关注的非研究条件,但它们照样可能影响到生命活动,这些条件都应控制在相对恒定的状态下,避免各种非研究条件在实验者不知情、无监测的情况下影响甚至改变实验结果。

④条件综合原则

生命活动是受多条件影响的,通过一个具体的实验,同时研究这些条件对于生命活动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这些条件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要从整体上把握这些条件的综合作用。

⑤条件适应原则

在很多实验中,实验装置建成后,并不急于马上进行实验结果的记录。而是让整个装置先“适应”给定的实验条件,再进行实验记录和测量。

(2)验证性实验设计的原则

①科学性原则。是指实验目的要明确,实验原理要正确,实验材料和手段的选择要恰当,整个设计思路和实验方法的确定都不能偏离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其他学科的基本原则。

②可行性原则。是指在设计生物实验时,从实验原理、实验的实施到实验结果的产生,都具有可行性。

③可重复性原则。是指所设计的实验在相同条件下可以重复多次进行。任何实验都必须有足够的实验次数,才能得出正确可靠的结论。

④简便性原则。设计实验时,要考虑实验材料容易获得,实验药品比较便宜,实验装置比较简单,实验操作比较简便,实验步骤比较少,实验用时比较短。

⑤单一变量原则。

⑥设置对照原则。

第4篇:实验范文

2."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总结报告高立模

3.基于发光二极管的普朗克常量的测量王瑗,潘葳,李向亭,WANGYuan,PANWei,LIXiang-ting

4.光的力学效应实验张羽,侯国华,刘志海,杨军,苑立波,ZHANGYu,HOUGuo-hua,LIUZhi-hai,YANGJun,YUANLi-bo

5.CCD成像辅助激光散斑实验王中平,张权,朱玲,张增明,孙腊珍,WANGZhong-ping,ZHANGQuan,ZHULing,ZHANGZeng-ming,SUNLa-zhen

6.导电PI/纳米炭黑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测试翟宝清,ZAIBao-qing

7.浅探纸锥下落快慢与纸锥大小的关系陆文彬,LUWen-bin

8."动圈式扬声器原理"教具制作黄卫良,HUANGWei-liang

9.重力场中理想气体密度分布的MonteCarlo模拟王超,周艳丽,陈英才,WANGChao,ZHOUYan-li,CHENYing-cai

10.利用光杠杆测量液体的体胀系数康永刚,张盛峰,杨高杰,陈亚东,卫蕾华,张齐齐,KANGYong-gang,ZHANGSheng-feng,YANGGao-jie,CHENYa-dong,WEILei-hua,ZHANGQi-qi

11.可以任意角度发射的水火箭梁法库,梁帅,LIANGFa-ku,LIANGShuai

12.倾斜因子对夫琅禾费衍射强度的影响李芳菊,耿森林,文军,秦玉伟,LIFang-ju,GENGSen-lin,WENJun,QINYu-wei

13.某身管的实验模态分析赫雷,王进,管红根,周克栋,HELei,WANGJin,GUANHong-gen,ZHOUKe-dong

14.次声波简易监测方法及分析李彦,欧阳红群,刘小伟,LIYan,OUYANGHong-qun,LIUXiao-wei

15.光磁共振测量地磁场水平分量方法评述与改进张圆圆,严雯,ZHANGYuan-yuan,YANWen

1.光学双稳与混沌实验孙萍,尤秉信,SUNPing,YOUBing-xin

2.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模拟介质纳米波导的导波特性陈靖,陆文强,孙骞,CHENJing,LUWen-qiang,SUNQian

3.欢迎投稿

4.LiNi0.5Mn0.5O2制备及表征郎丰饶,赵立竹,LANGFeng-rao,ZHAOLi-zhu

5.基于多粒度二元语义模型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刘辉文,王普,赵雪政,LIUHui-wen,WANGPu,ZHAOXue-zheng

6.交直流载流矩形线圈相互作用演示仪葛宇宏,GEYu-hong

7.朗威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室V6.0位移传感器的局限性张步元,ZHANGBu-yuan

8.光纤通信实验系统沈涛,黄金哲,姬广举,刘广朴,董伟吉,丁永朋,陈骁,王宁,SHENTao,HUANGJin-ze,JIGuang-ju,LIUGuang-pu,DONGWei-ji,DINGYong-peng,CHENXiao,WANGNing

9.Hg1-xCdxTe材料变温特性的实验研究陶小平,孙腊珍,TAOXiao-ping,SUNLa-zhen

10.HFSS技术在微波实验中的应用研究李淑娟,童艳荣,陈振元,LIShu-juan,TONGYan-rong,CHENZhen-yuan

11.鱼鳞片表面微观拓扑结构的测量与分析汪静,李博,曲冰,迟建卫,周笑辉,WANGJing,LIBo,QUBing,CHIJian-wei,ZHOUXiao-hui

12.基于给体/受体有机太阳电池性能的研究高银浩,闫雷兵,GAOYin-hao,YANLei-bing

13.正交双棱镜实现多光束干涉曹国荣,董荣生,王国余,CAOGuo-rong,DONGRong-sheng,WANGGuo-yu

14.全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测温实验张亚星,赵鹏,张洁,苗明川,ZHANGYa-xing,ZHAOPeng,ZHANGJie,MIAOMing-chuan

1.真空热蒸发生长CdX(X=S,Te)纳米线研究性实验物理实验 简基康,吴荣,尚飞,邹华,JIANJi-kang,WURong,SHANGFei,ZOUHua

2.非线性系统混沌化及广义同步的电路实验张晓明,陈菊芳,彭建华,ZHANGXiao-ming,CHENJu-fang,PENGJian-hua

3.利用不同空间频率的组合光栅实现任意进制的光逻辑计算和光学加密荣俊臣,周辉,潘永华,高惠滨,RONGJun-chen,ZHOUHui,PANYong-hua,GAOHui-bin

4.信息动态

5.电磁炮模型的弹丸发射速度的探究周茜,尚凌颢,ZHOUQian,SHANGLing-hao

6.高中生物理实验学习情况调查分析肖晓芳,程敏熙,XIAOXiao-fang,CHENGMin-xi

7.半导体激光器拍摄全息图的研究田宇,呼文来,徐雪楠,TIANYu,HUWen-lai,XUXue-nan

8.光源的相干性对牛顿环干涉条纹的影响邓晓鹏,向少华,刘亮员,文伟,DENGXiao-peng,XIANGShao-hua,LIULiang-yuan,WENWei

9.瓷乐器声学机理的实验设计与研究赵雪政,刘辉文,董新忠,ZHAOXue-zheng,LIUHui-wen,DONGXin-zhong

10.浅谈三人表决器实验电路的设计吴勇灵,WUYong-ling

11.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制作滕道祥,TENGDao-xiang

12.离心机转速对MDA-MB-453细胞分离效果影响分析郑凯杰,高志华,ZHENGKai-jie,GAOZhi-hua

13.转子转速和流体空间对旋转法测量黏度的影响罗玉祥,徐超,陈辉,于红,王殿生,LUOYu-xiang,XUChao,CHENHui,YUHong,WANGDian-sheng

1.测量动光栅瞬时速度的有效方法陈长鹏,汪礼胜,CHENChang-peng,WANLi-sheng

2.液晶全漏导模的实验研究叶文江,李志广,王欣,张志东,陈国鹰,YEWen-jiang,LIZhi-guang,WANGXin,ZHANGZhi-dong,CHENGuo-ying

3.稀土Pr掺杂纳米发光材料Sr0.2Ca0.8TiO3的结构及光学性质张秀梅,牟艳男,宋文绪,杨海滨,ZHANGXiu-mei,MOUYan-nan,SONGWen-xu,YANGHai-bin

4.超声喷雾热解法制备氮掺杂纳米TiO2薄膜及其光催化特性研究李达,张军,袁川杰,邵乐喜,LIDa,ZHANGJun,YUANChuan-jie,SHAOLe-xi

5.双车法演示实验中抵消摩擦力的分析马乃夫,姜军,MANai-fu,JIANGJun

6.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实验的创新邱会明,QIUHui-ming

7.自制磁体失磁的演示实验吴杰,WUJie

8.一维无限深势阱内粒子概率密度演示仪易其顺,YIQi-shun

9.瑞利散射和米氏散射现象的实验演示王峥,徐平,王文文,J.Tabuteau,WANGZheng,XUPing,WANGWen-wen,J.Tabuteau

10.基于磁场测量的变电站接地网结构判断实验刘洋,LIUYang

11.基于Audition与声卡的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麻则运,彭何欢,MAZe-yun,PENGHe-huan

12.对斯特恩-盖拉赫实验的新认识厚宇德,HOUYu-de

13.核磁共振实验教学内容的重组与优化廖红波,张仲秋,方旭强,汪旭峰,LIAOHong-bo,ZHANGZhong-qiu,FANGXu-qiang,WANGXu-feng

14.液晶光阀的像素结构在光学4f系统成像中作用的讨论曹斓,罗希,阎晓娜,王叶,CAOLan,LUOXi,YANXiao-na,WANGYe

1.双耳效应机理教学实验设计郝乃澜,郑凯杰,曹晓琳,陈书明,HAONai-lian,ZHENGKai-jie,CAOXiao-lin,CHENShu-ming

2.六角孔的夫琅禾费衍射场的实验演示李多,景红梅,平澄,周静,LIDuo,JINGHong-mei,PINGCheng,ZHOUJing

3.物理实验 多晶铝在单向拉伸实验中的晶粒变形测量杨世玲,YANGShi-ling

4.高温高压法人造金刚石合成中工艺曲线的确定贺小光,高峰,高允峰,HEXiao-guang,GAOFeng,GAOYun-feng

5.磁流变液演示仪于广泽,刘纪元,史庆藩,YUGuang-ze,LIUJi-yuan,SHIQing-fan

6.平面镜演示实验仪器的研制和成像分析宦强,崔璐,栾丽,HUANQiang,CUILu,LUANLi

7."楞次定律"教学探讨与实验设计朱向阳,施朝群,ZHUXiang-yang,SHIChao-qun

8.双管对比式楞次定律演示装置庄明伟,余志文,梁爽,李保申,梁志强,ZHUANGMing-wei,YUZhi-wen,LIANGShuang,LIBao-shen,LIANGZhi-qiang

9.磁性编码器演示仪原理李宝河,王立锦,王海成,陈晓白,李文,张勇,LIBao-he,WANGLi-jin,WANGHai-cheng,CHENXiao-bai,LIWen,ZHANGYong

10.迈克耳孙干涉仪测量介质板折射率的问题研究魏茂金,张朝清,黄思俞,WEIMao-jin,ZHANGChao-qing,HUANGSi-yu

11.FR4相对电容率测量实验设计刘广东,常硕,王剑平,LIUGuang-dong,CHANGShuo,WANGJian-ping

12.自由落体实验仪的改进杨国仁,王桂忠,栾晓宁,YANGGuo-ren,WANGGui-zhong,LUANXiao-ning

13.脉冲放电弧光等离子体演示仪乐永康,赵在忠,谢寰彤,LEYong-kang,ZHAOZai-zhong,XIEHuan-tong

14.斯特林热机演示教具姜源,徐菁华,赵骞,内川英雄,JIANGYuan,XUJing-hua,ZHAOQian,UchikawaHero

15.用于指导交流电桥实验调零的矢量数学模型张瑞斌,秦颖,李敬安,黄晓明,赖优,ZHANGRui-bin,QINYing,LIJing-an,HUANGXiao-ming,LAIYou

1.聚乙烯薄膜中X射线穿透深度计算方法的验证白莎莎,程凤梅,李海东,张吉东,BAISha-sha,CHENGFeng-mei,LIHai-dong,ZHANGJi-dong

2.聚二甲基硅氧烷光栅薄膜制备及光栅常量测量姜兰钰,汪静,周笑辉,迟建卫,曲冰,潘超,刘鑫,JIANGLan-yu,WANGJing,ZHOUXiao-hui,CHIJian-wei,QUBing,PANChao,LIUXin

3.基于蚁群优化与神经网络的坦克目标识别算法王永学,王双进,WANGYong-xue,WANGShuang-jin

4.基于优化辅助粒子算法的红外目标跟踪研究王洪有,WANGHong-you

5.磁悬浮运动演示仪舒信隆,景培书,张路一,SHUXin-long,JINGPei-shu,ZHANGLu-yi

6.基于数字标尺的等厚干涉实验仪饶益花,胡解生,RAOYi-hua,HUJie-sheng

7.改进DIS实验系统中的"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实验呼格吉乐,HUGEJi-le

8.用DIS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王劲存,仲扣庄,WANGJin-cun,ZHONGKou-zhuang

9."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实验改进任国胜,RENGuo-sheng

10.基于Matlab的双棱镜干涉图像处理研究余小英,李凡生,YUXiao-ying,LIFan-sheng

11.良导体导热率测量装置与实验方法改进高峰,GAOFeng

12.塞曼效应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改进杨冰,丁蔻,李丽华,董瑞新,闫循领,YANGBing,DINGKou,LILi-hua,DONGRui-xin,YANXun-ling

13.三维漏斗中颗粒流量及其相关因素研究朱鸿琛,胡林,白建勇,ZHUHong-chen,HULin,BAIJian-yong

14.利用最小二乘法处理密立根油滴实验数据刘宇,谢琬琰,郑艺,游波,胡渝鑫,胡再国,LIUYu,XIEWan-yan,ZHENGYi,YOUBo,HUYu-xin,HUZai-guo

1.STM钨针尖的制备牛建龙,吴雪,李枫,左真涛

2.利用LC滤波器实现延迟混沌及控制的电路实验陈菊芳,田小建,单江东

3.Ni-Zn合金物相分析的实验研究黄开连,唐轶媛,农亮勤

4.夫琅禾费衍射自动演示仪平澄,李多,周静,李春密

5.太阳能自动微灌演示系统李蕊,孙敬姝,李志有,马琳,王微,张彩虹,付成伟,梁浩

6.普通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提出问题"王震,丁永文,杜木

7.第26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实验试题的解答与考试评析(续)陈元杰,殷海玮,陆申龙,马世红

8.物理实验 液体浮力产生原因演示器黄嘉成

9.物理实验中的显微摄影实验李维晖,张宏,陈新

10.超高分辨红外光谱仪器最高分辨率的测定实验贾红辉,王晓峰,张学骜,张海良,胡玲,常胜利

11.利用硅压阻式力敏传感器测定液体膨胀系数闫赫

12.蓖麻油黏度与表面张力系数的关系研究梁春恬,王娜,金玉玲,李灵侠,郭美丽,杨广武

第5篇:实验范文

今天,我们班上了一节综合实践课。

老师首先给我们讲述了一些理论知识以后,就对我们说:“现在离开下课还有十多分钟,就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好吗?”我们异口同声地大声说:“好,好极了!”

老师叫一位同学去拿来了做实验用的器具,两只水杯,一只打火机,一盏酒精灯。器具拿来以后,老师就动手做起了实验来了。我们大家静静地看着。这一个实验的名称叫“瓶子吃鸡蛋”。开始做实验了。老师赞颂点着了酒精灯然后把一只瓶子放在上面,让酒精灯去烧瓶子的底部。瓶子的口子上放了一个鸡蛋。由于瓶子的口比较小,那个鸡蛋没有掉下去,而是搁在了瓶子的口上。烧了一会儿,瓶子里面冒出了热气。又烧了一会儿,热气也没有了我想按照书上说的现在这一个鸡蛋应该掉到瓶子里面去了。可是,那只鸡蛋还是一动不动地住在瓶子的口上。它好象在笑我们没有本事让它到瓶子里面去。又烧了一会儿,鸡蛋还是稳稳地坐在瓶子的口上。这时,老师说:“看来,这一只瓶子的口太小了,所以这一次实验没有能够做成功。现在,我们换一只口子比较大的瓶子再来做这个实验。”我们耐心地等待着。老师又去找了一个口子比刚才这一只瓶子要大一点的瓶子,而鸡蛋放在上面又不会马上掉进去。

现在又开始用酒精灯烧瓶子了。这一回可好了,瓶子加热不久,这瓶子口上的鸡蛋再也不像刚才那样好象是姜太公了,而是落到了瓶子里面去了。啊,实验做成功了!瓶子真的把鸡蛋给吃了进去!老师还想让我们讨论其中的原因,可是下课的铃声已经吃了起来。于是,老师说让我们在课外自己找几个人讨论一下,下一节课再交流弄明白其中的原因。

第6篇:实验范文

做实验

一天晚上,爸爸给我买了一个奇怪的帽子,它是红色的,帽子的上面有个太阳能,还有一个小风扇在帽沿上,据说太阳一照风扇还会转。

我和爸爸买下后有点半信半疑,为了验证它到底会不会转,我们决定做两个实验。第一个实验是:拿手电筒往帽子上照看它会不会转;第二个实验是:在太阳底下看转不转。

回家了,爸爸拿来手电筒往帽子上一照,风扇一动不动。

要做第二个实验了,我非常紧张。第二天中午,我把帽子拿到太阳底下,风扇“呼”的一下转了起来,转得很快呢!

第7篇:实验范文

事先我准备了两个鸡蛋,用它来做实验。第一次,我把鸡蛋装进了茶叶盒里,一点准备都没有,只听“扑通”一声。掉了下去,当我打开茶叶盒时。鸡蛋早已粉身碎骨了,我特别的失望。我本以为只要把鸡蛋放进盒子里就不会破了,可现在从50厘米高的地方掉下来都回碎掉。更何况是从两米多高的高度掉下来。我看,我就别痴心妄想了。

这时我想起了一位老爷爷。他这么老,还不断的追求书法的完美境界。一直刻苦专研书法,而我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于是,我鼓起信心,吸取上次的教训,我坐下冷静思考刚才的错误。我想:鸡蛋装在盒子里掉鸡蛋会和四周进行碰撞。那不是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我百思不得其解,不知如何才能使鸡蛋完好无损。这时,我看见了家里的皮蛋盒。灵机一动,我想:泡沫是软的,如果把泡沫垫在四周,这样不是可以减少鸡蛋对四周的碰撞而且还能减少冲击力。这不是一举两得,说干就干,我把泡沫分成六块塞在鸡蛋的四周。把鸡蛋塞得严严实实,从桌子上往下扔,“扑通”一声盒子像一颗炸弹一样掉了下去。我急忙打开盒子,鸡蛋安然无恙。我高兴地连蹦三尺高,心里比喝了蜜还甜。

今天,我终于明白了一个科学道理:在盒子四周垫上泡沫等软的物体,就可以使鸡蛋减少碰撞还可以减少冲击力。

第8篇:实验范文

实验影像在中国出现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到2004年第五届上海国际艺术双年展以“影像生存” (Techn Iques of the Visible)为主题的国际大展时,实验影像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在电影界,实验电影的创作开始多起来,在各种大大小小的电影节上实验电影有了自己的独立参赛单元。在国内,我个人觉得实验电影是个历史范畴的概念,其诞生之初就在不断地尝试和探索,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开始了类型或是模式化的固化行为,但实验并没有停滞。

绘画的最初功能也是记录,而摄影术把记录的瞬间功能发展到了极致。我们说是绘画开始了实验的道路,与此同时图片技术开始慢慢地取代绘画的记录功能,此后电影这个具有时间因素的语言又取代了图片的记录功能。虽然目前图片仍然有其记录的基本功能,但是当现代图片面对流动媒体的大行其道时也转向了实验。电影就充当起了记录的职责。就写实记事而言,电影的纪实功能达到了记录方式的视听极限。这时DV的出现使艺术家可以使用廉价的工具进行艺术创作,使艺术进入到一个与科技结合的时代。近些年DV的普及,使记录真正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本身,成为种新的个人的日记书写工具。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媒体变化,主要是各种具有时间性的媒体,如摄影、录像、声音和互动艺术。这个时代的新媒体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们是一些运动的电子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再处理,具有极强的虚拟性、互动性和网络化功能,而DV为影像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更加随意和丰富的影像准备。由于DV的轻便,对光线的宽容和后期制作上的数字化处理方式,让流动影像的制作从精英垄断转变为个人创作。更多的影像爱好者投身于DV拍摄和制作中。近几年的电影节纷纷设立了DV竞赛单元,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它在电影创作中的趋势。在全世界最大的独立电影盛会圣丹尼斯电影节上,40部参赛影片采用DV摄像机拍摄,佛罗伦萨电影节一半参赛影片是用DV拍摄后转成胶片放映的。

我个人的创作都是用小高清(Sony10801)来实现的。DV的随意性是其重要的方面,所以我的影像创作风格都是比较随意的。DV毕竟不是胶片,我们既然使用DV来创作就要利用DV的优势。DV和胶片相比,在色彩饱和度和影像质量等方面有着很大差距,使用DV创作就要忘掉胶片的标准,使DV的优势自由合理地发挥出来。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不追求画面质量。只是DV有自己的影像成像方式,创作时我尽量让DV自己来说话,没有了传统电影制作的复杂方式,创作内容和创作理念反而成为我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自拍》是我2D06年的一个作品,我认为我们自身的存在是由于观看,被观看引起的,看与被看的关系是由于主客体的存在而形成的,是由于“我”的存在和我以外(“他”)的存在构成的。那么“我”能不能进行自我观看呢?我认为“我”是不能进行自我观看的,这种主体的自我观看只存在于虚像之中。

我通过一种具像的方式进行自我观看,在主客体的观看行为中,我们看的同时也在被看,主体“我”在看“我”的同时,“我”同样也在被“我”看。这个过程就像是人在照镜子,自己看到镜子中的自己,镜子中的自己同时也在看自己,只是镜中的“我”是一个虚像的“我”,而并非真实存在的“我”。这时我们就会用一种极端的方式砸碎镜子来保证我们自己对观看的主导权的唯一性。

在拍摄过程中我利用了DV的随意性,跟拍演员二十多分钟没有停机。晃动造成的不稳定感能更突出影片的主体,因此有时我会刻意地去摇晃摄影机造成这种不稳定的画面感。景深是DV的缺陷,但景深小有时反而使画面呈现出具像写实的风格。我们可以使影片风格更加写实,这就要求我们不追求景深,而且压缩画面的虚实关系以突出影片的记录风格。

由于我的作品是更加贴近精神表达的,所以在道具和制景方面就要注意物象的形式化和造型的单纯化。气球就如同生命因子,在我的多部作品中,生命因子的符号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意象符号的意义在于强化了作品概念。从色彩上看,我所选用的色调都是灰度级高的,由于DV拍摄出饱和度高的色彩会发飘,更多的灰色系有利于DV对色彩和后期调整的控制。

第9篇:实验范文

山东省临邑县师范附小六五年级五班

董千里

周六,我在《应用文摘》刊物上看到了一个小实验,叫做“吸水的绳子”。我决定试一试做这个实验。

我先按照书上说的找来材料:一小杯干土、一杯水和一根棉线绳子。材料非常简单。

我又按照书上说的:先将水倒进干土中,拿一根小棍搅拌一下,使水完全渗入土中,使干土成为泥土。然后将绳子的一头埋进土里,另一头搭在一个空杯子中即可。我一一照做。可是,没有什么效果。我又看了看书,上面还有一行字“待等到两三天后可见效果。”我想:原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两天以后,我再来看时,发现空杯子中有一些水,又发现绳子上布满小水珠,水珠顺着绳子流进空杯子里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