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风险的构成范文

财务风险的构成精选(九篇)

财务风险的构成

第1篇:财务风险的构成范文

近年来,公立医院的改革愈加深入,所获得的国家财政补偿越来越少。同时各类私立医院、合资医院日渐兴起,数量越来越多,大有赶超公立医院的趋势。医疗服务从卖方市场转为了买方市场。大多数公立医院为了立足于市场竞争中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通常借助于大规模信贷的负债经营方式来扩张或升级自身的软件与硬件。负债经营虽然能够给公立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也给医院带来了财务风险的相关问题。如何综合公立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管理,通过对公立医院财务状况的监测与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及时发现公立医院潜在的财务风险,从而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防止财务风险继续扩大的措施,将财务危机扼杀于襁褓中,是公立医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本文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展开研究与讨论。

一、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相关概念

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从广义上将,应该包括公立医院中所有跟财务有关的活动在进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狭义上则是指由于负债的资本率较大,导致公立医院无法按时偿还银行的本息而造成财务风险[1]。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预期收益和实际的财务收益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出入,从而直接影响了医院对账款及银行本息的支付,引发了财务风险。

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受到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的综合作用和影响。内在环境作用下,由于公立医院管理者的风险意识薄弱,没有建立起完善可行的财务监控制度,对医院经营活动的约束力不强,并缺乏相应的风险防范方法等,使得财务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外在环境中,由于国家对农村和社区医疗日益重视,使得公立医院的诊疗费用和药品价格都有所下调,并对诊疗项目进行了规范和调整,使得公立医院的盈利度下降。同时市场经济的变动对公立医院的贷款利率以及物品的购置成本都会造成较大影响,进而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

二、主成分分析法的相关概念

主成分分析法通常是指对多个数值或定量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考察的多元统计方式。其主要借用多变量方差来对少数的几个主成份、即所谓的原始数据线形组合进行研究解释,即协方差结构。通俗而言,即通过相应主成分的导出,使得原始变量的相关信息能够尽量多的保留下来,并且原始变量之间的线性彼此无关。

三、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公立医院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

(一)公立医院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意义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能够帮助公立医院的管理者了解现下医院的财务状况,通过相应的信息使得风险以定量化的形式披露出来,并为医院财务管理提供必须的工具与管理手段。公立医院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有助于公立医院及时预防并化解财务危机,有效提升其财务风险预警管理水平。通常而言,由于各公立医院所处环境的不同,因此对财务产生影响的因素也各不相同,公立医院的管理者在进行医院财务风险的管理时,要?Χ?量指标与定性指标对财务风险的影响进行综合考虑,尤其要注意定性因素对预警模型的严密性、敏感性、灵敏度的影响。同时,公立医院管理者应该明确认识到,财务风险的预警模型只是发现医院存在或者潜在财务风险的工具,而进一步地采取有效且合理的防范转化措施,使得医院的运营收益实现最大化才是财务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

(二)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预警模型的方法[3]

主成分分析法要从多个指标中提取为数不多的相互无关的综合指标,因此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来构建公立医院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首先应选择并确定模型所采用的财务指标,其次根据既定的样本研究方法来对样本展开研究;然后采用相应的统计软件对模型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最后要通过样本分析来判别模型预测的准确定,确定模型临界值。

(三) 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优点和局限性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的公立医院财务风险预警模型,运用降维的方法有效的简化了财务预警的评价指标,使得在进行指标筛选的过程中,能够基于研究财务指标的基础上把非财务的指标也纳入到该模型中来,从而使模型中反映出的公立医院财务风险具有全面性。

同时,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是数据方面的局限性。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的公立医院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往往是根据现有的财务报表来建立的,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存在疑问。其次是财务指标方面的局限性,其无法概括公立医院经营过程中其他有可能导致财务危机的非财务因素。再次是研究范围的局限性。财务预警模型的建立是基于普遍性的前提,然而由于各公立医院自身实际情况的不同,使得该模型缺乏针对性。

第2篇:财务风险的构成范文

一、企业管理机构财务风险概述

对于企业管理机构而言,在其日常运行过程之中,其财务活动的开展往往会受到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之下,就有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而财务风险不仅仅会使得其正常运营受到阻碍,还会对于其经济利益造成影响。所以对于企业管理机构而言,财务风险就是指的使其遭受经济损失的一种可能性,它是一种潜在的影响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就会转变成为经济损失。所以在企业管理机构的运营过程中,必须要有效对于这些财务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避免自身的经济利益受到影响。企业管理机构之所以要对于财务风险进行有效地管理,主要就是因为在企业管理机构开展财务风险管理活动的过程中,首先可以通过财务风险管理来对于自身筹资所遇到的问题加以了解,从而有助于其完善自身的筹资渠道和方式;其次,通过有效地进行财务风险管理,还能够使其进一步明确了自身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

二、企业管理机构所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及其原因

(一)资金错配的财务风险及其成因分析

资金错配主要是来自于现金流方面的财务风险,主要指的就是由于现金流不畅或者是现金流断裂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具体情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因为股权无法及时退出而造成的风险,而之所以会造成这一风险,主要就是因为当前在我国的市场之中,产权的流动性相对较差,因此就导致了长期投资一般都有着很长的变现周期,而且诸如企业管理机构这一类的投资公司总部目前的“退出机制”还不是十分完善,所以就使其投资资金回笼变得非常困难;第二是分红不均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对于企业管理机构来说,其主要的收入都是依赖于分红,但是如果在分红的过程中出现了分配不均的情况,就有可能会导致企业管理机构的利润以及现金流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进而导致资金错配风险的产生;第三就是企业管理机构在日常经营的过程中如果无法对于债权及时地加以回收,也可能会导致了资金错配风险的产生。

(二)投资链条方面的风险

对于企业管理机构而言,首先,控股和参股企业的分红是其最为主要的收入来源,所以其利润的增长就需要依赖于自身的投资链条,而如果在其对于投资链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管理不善的情况,又或者是其投资所涉足的领域较广,而自身在技能以及知识方面难以满足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控制要求,从而就使得自身面临投资链条方面的风险。对于许多企业管理机构而言,其往往都是通过控股或者是参股于各个项目企业之中的方式来获得利润,所以其次,其为所投资企业担保的数额往往十分巨大,而这些担保项目企业的经营风险就有可能被转嫁到企业管理机构身上,所以说一旦项目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资金链出现了问题,最终将会使得企业管理机构的财务风险高度膨胀。再次,如果企业管理机构投资链条越长,那么信息失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一旦信息失真,就有可能由于自身的决策失误而造成财务风险。投资链条的长度越长,企业管理机构要想对于每一个控股和参股企业的情况更加深入地进行了解往往就变得更加困难,因此也就使得企业管理机构难以掌握自己控股和参股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其负债及负债的偿还能力,而这些都是会导致风险出现的潜在因素,如果企业管理机构不能够对于这些信息有效地加以掌握,往往就有可能使得自身面临财务风险。

(三)筹资风险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管理机构而言,其资本往往都是有限的,所以如果其要想对于投资的规模加以扩张,就必须要依赖于银行的贷款,通过债务融资的手段来谋取用于投资的资金,所以说企业管理机构的财务杠杆往往都是非常高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了一些突发事件或者是不可控制的意外因素,都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进而使得企业管理机构陷入财务困境之中,使其面临财务风险。所以说筹资风险也是企业管理机构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财务风险。

三、企业管理机构应对财务风险的对策

(一)加强投资风险管理

投资是企业管理机构获得利润的直接方式,但是同时投资也有可能使其面临较多的财务风险,所以要想使得企业管理机构能够更好地应对财务风险,首先就必须要加强自身对于投资风险的管理。在对于投资风险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在投资之前必须要对于自己即将参股或者控股的企业进行投资价值评估,对其投资价值加以评估是规避风险投资的一个关键,所以说在投资之前必须要科学地对于企业的投资价值进行评估,然后再作出投资决策。其次,还应该分阶段地进行投资,通过分阶段投资来对于投资风险加以有效地规避,而且采取分阶段投资的方式也能够更好地对于控股和参股企业进行监督,促使其加强对于自身的管理,保证自身持续盈利的能力。企业管理机构也可以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于控股和参股企业进行监督,使其参与到企业的日常经营之中,从而对于投资风险加以有效地控制。只有加强投资风险管理,企业管理机构才能够更好地规避财务风险。

(二)进一步拓展筹资渠道

企业管理机构的筹资渠道往往较为单一,而这十分容易引发筹资风险,所以要想使得企业管理机构更好地对于财务风险加以规避,还必须要进一步地拓展自身的融资渠道,对于资本结构加以优化,从而使得自身的财务杠杆得以降低,更加有利于对于财务风险的管理。企业管理机构必须要合理地对于自身的投资规模加以管理,使得自身的投资规模能够和当前自身经营情况相匹配,不能够盲目地进行投资扩张,一味地向银行贷款,使得自身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同时在其筹资的过程中,也应该不仅仅局限于银行,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斫?行资金的筹集,从而更好地对于财务风险进行控制。

(三)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

要想使得企业管理机构的财务风险管控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还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首先在组织结构方面,建立起优秀的财务风险管理班子,创建起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平台,从而使得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地得以开展。其次,还应该制定专门的财务风险管控条例,从而使得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地得以开展。所以只有建立起完善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才能够更好地规避财务风险。

第3篇:财务风险的构成范文

【关键词】 新型集团; 规模扩张; 财务风险管理; 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07-0039-03

一、新型集团规模扩张财务风险管控的架构分析

集团企业已经成为企业组织形式的主要发展方向,随着集团企业的规模效应以及层级体系的不断完善,集团企业通过兼并其他集团或者规模扩张不断增大,形成了新型集团。2012年是世界经济转型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更多的企业出现了兼并与重组,大规模的新型集团陆续出现,这些新型集团都是由母子关系的企业集团组成。然而,新型集团组织层次的增多以及组织规模的壮大,使财务管理的风险日益增加,控制由于规模不断扩张而增加的财务风险需要先从新型集团规模的架构进行分析。

新型集团规模扩张带来的财务风险管理是在规模扩张后的特定范围内进行分析的,目标是为了控制新型集团的财务风险,并按照监管的要求,建立COSO的内部控制,形成ERM的全面风险管理。新型集团是由单个集团企业发展而来,因此新型集团的财务风险管理比单个集团更加复杂,更加具有动态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因此新型集团的财务风险管理需要构建综合、立体的系统才能实现。单个集团的财务风险管理多停留在出现问题才解决的阶段,“拍脑袋想问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是很多集团企业常用的方法。而新型集团的财务风险管理要从整体目标出发,针对目标进行研究,从宏观的视角进行研究,从集团最高层的视角进行管理,控制财务风险。

从宏观的视角进行财务的风险管理,使财务风险管理更加适应新型集团的需要,而单个集团的财务风险,或是缺少宏观层面的解决,或是从源头进行风险管控架构,还保留着COSO-ERM的痕迹。新型集团的风险管控架构是垂直的视角架构,是从宏观视角建立的一个纵向的严密体系,更加适应新型集团的需要,因此建立一套层次鲜明,纵向逻辑严谨的财务风险管控架构是非常迫切的。

新型集团规模扩张的架构首先是目标架构。所谓的目标架构就是规模扩张后的最终目的,也是指导规模扩张的最终依据。目标架构是规模扩张的主要方向和评价标准,没有目标的扩张没有任何意义,也将出现巨大的财务风险。因此在集团规模扩张之前,就要制定、分析、讨论,并且选择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实可行,要脚踏实地,选择的最终执行目标就是新型集团的财务风险管理内容。目标一般分为实际目标和长远目标。在新型集团的母子企业集团中,都有可能出现规模扩张的实际目标,因此,实际目标的财务风险管理应由各个集团进行控制;而长远目标一般存在于集团层面,是新型集团的战略目标,是集团层面的长期整体目标。新型集团规模扩张的长远目标更要具有可操作性,避免出现跳跃式的长远目标,更要避免如“德隆帝国”或者“雷曼兄弟”等集团企业出现的财务风险。

其次是管理架构,这是新型集团规模扩张的核心架构。一般包括管理的主体,管理的程序方法,管理的保障体系等。

最后是基层架构,即完成规模扩张的全部基点,基层架构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立足解决实际面临的各种问题,是新型集团规模扩张架构的基础。

三层架构相互依托,互相制约。管理架构受到目标架构的制约,并以目标架构为导向,更离不开基层架构的支持和保障;基层架构限制和约束管理层的管理主体与程序方法,同时又服务于管理架构,更是目标架构制定的具体依据。其中管理架构是桥梁,连接目标架构与基层架构,是目标架构的具体表现,也是基层架构的现实实践。

二、新型集团规模扩张财务风险管控的要素分析

根据新型集团规模扩张的架构,可以将规模扩张的要素分为:目标要素、主体要素、程序要素、保障要素和基层要素。

(一)目标要素是根本出发点

目标要素是新型集团通过财务风险管理要达到的目标,是构建集团财务风险的根本出发点,新型集团的财务风险管理必须从目标开始,目标是对新型集团的宏观与微观进行的战略评价,通过SWOT分析,确定了目标架构后,充分研究新型集团的风险承受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所指定的。

(二)主体要素是具体实施者

主体要素是新型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者,是实现目标架构的主体。在新型集团中,主体是各级组织中的具体执行人,这些组织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子集团、下属公司等。股东大会是新型集团的最高权力机关,对集团的财务风险进行宏观管理;董事会是集团的最高决策机关,从行政角度对集团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决策管理;监事会是集团的最高监督机关,可监督董事会与管理层为控制财务风险所做的决策,并监督一切违反财务制度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子集团与下属公司的所有岗位参与或实施财务风险管理的人员,都是控制财务风险的主体要素。

(三)程序要素是基本操作法

程序要素是新型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操作法,是具体实施者行为表现的集合,为主体要素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具体举动,也是被主要监督和控制的要素。新型集团财务风险控制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具体实施者应用程序方法所取得的效果决定的,因此程序的制定、设计、评价和控制,都要便于向新型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的有利方向进行组织和实施。程序的方法至少应包含风险的识别、风险的衡量、风险的评价、风险的处理等。

(四)保障要素是制度和手段

保障要素是新型集团财务风险管理中,确定具体实施者按照风险管理程序进行管理,并得以实施的制度和手段,是连接主体要素和程序要素的桥梁,为二者提供信息传递与沟通,是为具体实施者提供的保障机制。这种保障机制至少应包含信息传递、财务预警、健全管理制度、审计、完善风险的评估与管理等内容。健全、有效的保障体系,可以有效提高新型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的效率,因此健全实施者操作程序的保障体系将及其重要。

(五)基层要素是实际与基础

基层要素是新型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与经济基础,任何的主体、程序、保障,都不可能脱离实际情况而单独存在。只有分析实际情况,立足于经济基础,才能制定合理有效的程序,实现新型集团规模扩张的风险管理目标。基层要素至少应该包含企业组织结构、责任分配、员工能力、人力资源政策、财务风险管理等等。很多大型企业集团的破产和失败,表面现象为财务风险管理不力,内部根源很多都在于基层要素恶劣。

三、新型集团规模扩张财务风险管控的原则分析

新型的集团企业多从单体的企业发展而来,不仅具有单体企业的特征,同单体企业相比较,财务风险更加巨大和复杂,控制财务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突出,因此新型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具有难以识别、难以评估、难以管理的特点。在新型集团日益成为企业组织形式发展方向的今天,必要的控制风险原则将为新型集团提供遵循的依据。

(一)目标导向的原则,即以控制新型集团规模扩张所带来的财务风险目标为导向

目标是评价风险控制的依据和财务管理的方向,应该以目标为导向确定财务风险控制的主体、程序和保障措施。当然,新型集团的财务风险管理目标应该与集团的长远计划相一致。财务风险的管理只是财务管理乃至全局战略性管理的一部分,随着目标和任务的完成,新型集团的规模扩张财务风险管理也会处于不同的阶段,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因此,财务风险管理要与新型集团的财务管理保持一致,以财务管理为目标。

(二)问题实时解决的原则

新型集团在确定财务风险控制的主体、程序和保障措施后,以实现新型集团的财务风险控制时,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国情和集团企业所在行业的具体行规行情,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做法,不能照搬照抄国外的经验。新型集团的财务风险管理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会出现调整、优化等适应性改变,这就要求财务风险管理在适应内外环境需要的基础上,遇到问题随时解决和调整构成要素,根据目标中出现的问题,随时调整和完善。目前,新型集团的内外环境变化迅速,且非常巨大,因此,财务风险管理要实时调整管理架构和基层架构,明确主体要素,完善程序与保障机制,确保集团财务管理的效果和效率,实现新型集团规模扩张的财务风险管理目标。

(三)内外环境分析的原则

新型集团的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个复杂的系统由各个组成因素相互作用,并且相互联系到一起,各个组成因素不可分割或缺,这是集团企业的内部环境。内部环境通过系统的功能以实现控制风险的目标,而内部环境的功能发挥与各个组成因素密切相关,财务风险控制的内部环境是否最优化,直接影响财务的风险控制管理。要想发挥内部环境的最优化,就需要根据内部环境的变化,实时调整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优化的目的,实现新型集团规模扩张的财务风险管理目标。

集团企业的任何规模扩张都是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下进行的。众所周知,财务风险管理是在企业的长远目标和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展开的,只有不断分析外部环境,才能确定财务风险管理所面临的形势。可利用外部环境造成的优势,严控财务风险,也可发挥自身优势,尽量避免外部环境造成的影响,因此,新型集团的财务风险控制要具有主动性,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实现风险控制的目标。

(四)依靠“中国梦”的指导,实现执行主体梦想的原则

新型集团的财务风险控制是一项具体的实际活动,活动的主体是有理想、有思维的人,因此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对客体的结果有着巨大的影响。十以后,中国梦深入人心,以实现执行主体的个人梦想为契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客观存在的风险和制约,通过主体的实践活动控制财务的风险,实现新型集团规模扩张的财务风险管理目标。

四、总结

新型集团规模扩张的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执行主体仅依靠程序和保障机制是难以实现财务风险管理控制的,要从整体目标出发,针对目标进行研究,从宏观的视角进行研究,从集团最高层的视角进行管理,形成垂直的视角架构,从宏观视角建立的一套层次鲜明,纵向逻辑严谨的财务风险体系。实现风险管控的三大架构(目标架构、管理架构、基层架构)以及五大因素(目标因素、主体因素、程序因素、保障因素、基层因素),三大架构与五大要素相互制约,相互依靠,缺一不可,共同组成了财务风险管理系统,确保新型集团规模扩张过程中实现财务风险的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晓玲.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企业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2009(2).

[2] 纳鹏杰.强化我国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的若干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8(12):142-148.

[3] 张继德,郑丽娜.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探讨[J].会计研究,2012(12):50-54.

第4篇:财务风险的构成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财务预警机制

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推动企业发展能够激发我国经济发展活力,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财务风险往往存在于企业运营的不同业务环节中,对企业业务活动开展产生深远影响。受外部市场体制和内部管理机制等因素的影响,财务风险发生概率逐渐增加。若企业对财务风险认知不足,未能采用风险管控措施,将会限制企业的发展。企业为实现高效发展,必须重视财务风险问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规避风险。财务预警机制是企业管控财务风险的重要机制,该机制主要将企业财务指标体系作为重点,深入分析企业内部各项财务数据信息,挖掘信息背后蕴含的价值,有效识别风险,并进行风险预警,便于企业及时采取措施应对财务风险。企业应重视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使其成为提高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占据市场份额的助力。

1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的概述

1.1财务预警机制的概念

财务预警机制也称企业破产预警机制,主要是利用企业内部各项财务指标,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衡量与分析,继而发出财务预警信号,便于企业掌握当前财务工作中的不足,并及时采取措施,优化财务工作。财务预警机制具有良好的检测、诊断等功能。财务预警机制在企业中应用较为广泛,最为常见的使用方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定性预警,另一种是定量预警。在运营与发展过程中,构建完善的财务预警机制,对企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首先,财务预警机制具有良好的诊断与预测功能,能够及时发现企业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财务预警机制具有一定的预防功能,能够预防财务风险。最后,财务预警机制具有良好的完善功能,在运行中,企业应结合实际运行情况,不断完善财务预警机制,以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财务预警机制通常是由多个小部分组成,如财务预警组织机制、财务信息收集与传递机制、财务风险分析系统和财务风险处理系统等。

1.2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功能特征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构建完善的财务预警机制,不仅能够保证企业生产和运营活动的正常开展,还能够保证企业稳定运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主要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1.2.1有效收集不同类型的信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政策法律制定、外部市场形势变化等。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积极构建财务预警机制,能够收集较为全面的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展开分析,从而结合企业内部具体的财务信息,开展风险预测和预警工作。信息收集是财务预警机制的基础功能,也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功能之一。1.2.2全面监管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财务预警机制的运行能够使企业结合当前运营情况和战略目标落实情况,调整策略,实现风险规避,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财务预警机制的运行,能够实现对企业内部各项财务活动的实时、动态监督,并将目标制定与企业实际运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出现偏差的原因。1.2.3预测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预测是财务预警机制中的核心功能。财务预警机制在运行时,能够收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多重信息,通过信息深入探析并掌握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发现企业潜在的风险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对企业财务指标的分析,引导企业管理者了解财务风险问题,采取风险管控措施。1.2.4规避风险财务预警机制能通过多重信息分析,及时发现企业运行中的潜在风险,明确风险来源,并将相关信息提供给企业管理者。管理者能够根据相关信息,制订风险管控措施,强化风险处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最终规避风险,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1.2.5行为规范财务预警机制还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功能。它能深入分析企业运营中的财务问题,通过风险识别、预警,消除风险,通过日常工作总结,在企业管理中,将日常工作经验逐步转化为行为规范和标准,继而提升企业风险管控能力,避免企业在运营中再次发生类似问题,保障企业的高效发展。

2企业财务预警机制构成内容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2.1企业财务预警机制构成内容

2.1.1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机制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建过程中,为充分发挥该机制的作用和优势,应当在企业内部设置专门的财务风险预警分析部门,主要负责预警功能管理。同时,还应辅助其他部门,共同推进风险预警工作。企业可引导财务部门与内部审计部门建立协作关系,共同推进预警组织分析工作。预警人员是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主体,在机制构建环节,预警人员应充分结合企业发展情况与需求,确保预警机制的构建符合企业的需求。2.1.2信息收集与传递机制信息收集与传递机制是财务预警机制的重要内容。在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环节,强化对信息收集与传递机制的构建,能够及时获取企业内部和外部市场的数据信息,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能够获取准确的预警信息,为企业财务工作的调整夯实基础。2.1.3高效财务风险评价机制首先,在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中,重视对财务风险评价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有利于企业及时分析并评价内部财务风险问题,判断财务风险的大小,将更多精力放在对企业影响较大的风险中,以实现对风险的管控与规避;其次,在运营过程中,企业应当充分使用财务风险分析机制,掌握财务风险发生原因及对企业产生的影响;最后,企业可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针对性的管控方案,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运营的影响。2.1.4财务风险责任机制企业管理者应重视财务风险管控工作。为提高风险管控质量,促进企业高效发展,管理者可将风险管控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员工和部门。在此基础上,企业管理者还可将风险管控与员工绩效相结合,制定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员工参与风险管控的积极性,强化风险管控,从而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2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应注意的问题

2.2.1完善企业内控制度企业在构建财务预警机制时,应调整并完善内控制度,发挥内控制度的约束与规范作用,以提高财务预警机制的运行质量。在企业内部,内控制度通常会涉及多个部门,在财务预警机制高效运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企业可以通过完善内控制度,明确不同部门的职责,有效分工,引导员工相互监督,确保工作质量。2.2.2充分协调不同组织之间的关系在企业内部,为保证财务预警机制的高效运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应摒弃传统的各部门间相互独立发展的模式,引导各部门间建立协作关系,并强化信息交流,增强企业凝聚力,完善财务工作流程,提高财务预警机制的工作质量,从而为企业提供翔实的财务预警信息,便于企业制订风险管控方案。此外,协调不同组织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企业使用有限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企业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的具体步骤

3.1准确识别企业的财务风险

在构建财务预警机制时,首先企业需要准确识别内部财务风险。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企业应加强观察与分析,掌握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在明确财务风险后,企业需结合多重指标与数据,掌握财务风险诱因,在风险发生前采取措施,以规避风险的发生;其次,企业可对内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会计资料展开解读与研究,掌握企业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并分析风险发生原因。最后,企业还可通过多重指标间的对比分析,掌握财务风险对企业正常运营产生的影响,从而制订科学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3.2正确选择财务风险预警指标

正确选择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是财务预警机制构建的重要内容。首先,企业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前,应结合企业实际运营情况,分析内部各项数据信息,同时还需要掌握行业发展现状,将分析结果作为基础,以推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科学构建。其次,企业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构建中,需要将企业实际情况作为基础,避免出现指标的构建与企业发展不相符的情况,以充分发挥风险预警指标的优势和作用;最后,企业可结合现有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完善指标体系,合理预测潜在风险,以进一步发挥财务预警机制对企业的推动作用。3.3明确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成员为确保预警机制的科学性和完善性,企业在构建财务预警机制时应明确内部主要成员,以推动财务风险预警工作的有效开展。由于财务风险预警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涉及内容较多,因而对其成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风险预警成员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性,才能开展预警工作。其内部成员主要从企业内部选择,不仅包含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同时还需要邀请企业各部门管理人员加入。科学合理地选择成员,是实现高效沟通的重要前提。在日常工作中,预警成员可结合预警机制当前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分析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制订应对方案,以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3.4制订财务风险预警方案

在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中,最后一个环节是制订财务风险预警方案。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提前制订应对方案,可有效避免出现风险发生后因无法及时应对而导致企业受损的情况。因此,企业应在内部建立财务预警部门,结合企业实际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企业内部经营现状和外部环境。在分析完成后,对比分析结果与财务指标,及时掌握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深究风险发生原因,并结合企业情况及发展战略,制订风险管控方案。此外,企业应充分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财务关系,为各部门建立沟通渠道,以便信息共享,发挥部门间的协作优势,解决财务风险问题。

4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的建立路径

4.1树立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

在企业运营中,财务风险客观存在,无法全面消除。为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企业应构建财务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风险并解决。在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中,企业应从思想意识层面出发,摒弃传统且落后的管理理念,树立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首先,企业需要掌握财务风险的具体成因。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不同的工作环节中,管理者只有制定科学的财务风险管控措施,才能降低财务风险发生概率,减轻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企业财务风险诱因存在多样性,若内部环境不完善,财务工作操作不规范,企业整体风险意识不足,就会引发财务风险。新时期,企业应跟随时展变化,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同时内部管理者、财务人员均需要对财务风险形成正确认知,增强财务风险识别及防范能力。在日常工作中,企业可深入探究财务风险成因,强化内部管理,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其次,企业需要树立风险意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高效运转。但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受多重因素影响,易滋生财务风险,影响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此,企业通过树立风险意识,在日常工作中规范财务操作,强化内控,能够有效规避风险。为引导全体员工形成风险意识,企业管理者应积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风险意识,明确财务风险对企业运营产生的危害,正确认知财务风险,以发挥管理者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推动员工观念的转变。此外,企业还应定期组织培训、召开座谈会,鼓励员工积极参加,促使员工更新思想观念,积极参与财务风险管控。由此可见,从思想层面出发,掌握财务风险诱因,树立财务风险理念,是财务预警机制构建的基础。

4.2构建财务预警机制指标体系

财务风险指标是财务预警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构建财务预警机制时,应重视指标体系的构建。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涉及诸多内容,如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模糊处理和不同指标的权重确认等。企业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中,首先,需要确保各项指标的科学性与全面性,确保指标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避免指标出现重复、繁杂等问题进而影响财务预警机制的运行质量。其次,在指标体系构建中,应始终遵循构建原则,完善基本指标体系,如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等。若财务指标体系不完善,将会降低财务预警机制的运行效率,难以全面管控企业的财务风险。最后,在指标体系构建中,企业应当突显出现金流量指标体系的作用。现金流量将对企业生存产生直接影响,将现金流量指标作为财务预警体系的重要指标,可及时明确问题本质,助力企业解决问题。

4.3建立健全风险防范预警机制

通过建立健全风险防范预警机制,能够推动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首先,企业应逐步完善内控制度。在现代型企业中,内控制度是企业的重要管理制度,发挥内控制度的规范性和约束性优势,能够促进企业治理、内部管理、责任考核和风险防范等工作的融合,推动不同工作间的相互协调与补充,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在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中,企业应重点突出内控作用,对企业内部管理者进行合理分工。在此基础上,完善机构,如审计部门、预算部门等,为内控体系运行夯实基础。例如,企业应积极完善预算决算结构,在董事会下设置预算管理委员会,还可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预算管理制度,规范预算的执行。其次,企业应积极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将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相融合,打造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不仅能够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还能推动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财务风险主要是企业在开展财务活动中因受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引发的风险问题。当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企业面临发展困境。为此,企业需将信息网络与风险防范预警机制相结合,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构建高效的管理系统,实施数字化管理,及时识别并分辨风险,制订应对方案,打造良好的办公环境。企业可通过大量数据信息分析,明确内部经营波动情况与财务危机前兆,及时预警,以发挥财务预警机制的作用。企业在数据信息分析中,不仅需要从内部出发,还应对外部市场与行业展开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完善财务预警系统,以提高风险防范质量。最后,企业需要做好经营决策工作,管理层在制定战略目标时,针对财务风险,可提前制订应对预案,强化风险管控,将风险预警意识渗透到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中。

5结束语

新形势下,为从根本上规避财务风险,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构建符合企业需求的财务预警机制,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财务预警机制的建立能够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邵蕾.企业财务预警机制构建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21(4):49-50.

[2]高杨.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研究[J].商讯,2019(28):34-35.

[3]拓步娇.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研究[J].西部皮革,2018,40(24):51.

第5篇:财务风险的构成范文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风险;产生成因;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一、引言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由于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所以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认真分析企业财务风险及成因,做好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工作,切实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最大限度地控制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财务风险,努力提高财务经营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现代企业产生财务风险产生的成因

(1)筹资风险。企业筹措资金后,一定要在到期日还本付息,而企业现金流多少、周转速度的快慢、资金变现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能否到期偿债并不取决于企业资产的多少,而是取决于有多少资产能变现。企业如无足够的现金或资产难以变现,则直接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2)投资风险。企业筹措资金后,一般用于生产经营或通过项目投资来增加收益,企业的经营利润与投资收益是还本付息的保证,如企业因经营不善导致企业融资成本大于息税前利润,将会使企业财务状况恶化,增加企业到期付款的压力,这将会加剧企业财务风险。

(3)经营风险。对企业来讲,负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把负债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有利于降低企业资金运作成本,否则,则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在盈利水平低于利率水平的情况下,企业资金成本较高,投资者不但得不到回报,甚至可能遭受巨大损失,导致企业财务危机,加速企业破产,所以企业负债是导致企业财务风险产生最根本原因。

(4)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方面的风险。资本结构失调是影响财务风险最直观的体现。资本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两个极端,一是保守结构型,二是风险结构型。保守结构型是指企业根本不负债或负债比例较小,但由于企业的资本策略过于保守,致使企业发展畏缩不前。风险结构型是指企业债务融资规模过大,债务融资比例过高,产权比例异常,这种类型的资本结构是导致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

(5)外部环境风险。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因素有国民经济整体形势及本行业景气指数,还有国家信贷、外汇政策的调整、银行汇率的波动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或减缓企业财务风险。

三、现代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

(1)进行财务风险识别。财务风险识别是在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在不利风险刚出现或出现之前,就予以识别,以准确把握各种财务风险信号及其产生原因。企业财务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有:现场观察法和财务报表法。现场观察法,即通过直接观察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具体的业务活动,了解和掌握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财务报表法,即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报表的会计资料,确定企业在各种情况下的潜在损失和原因,对主要指标的实际值和标准值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风险的存在和风险暴露程度。

(2)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一般而言,企业财务预警机制包括两个层次,即总体财务预警机制和部门财务预警机制。总体财务预警机制的主要功能是让企业经营者掌握企业的总体财务状况,预先了解企业财务危机的征兆。部门财务预警机制,即以企业主要经营部门分别确定检查要点,设立相应的预警线,如对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本、营销部门的销售费用、管理部门的管理费用等设定警戒值,侦查企业财务运营可能失衡的地方,及时进行必要的改进。部门财务预警机制不仅能帮助总体财务预警机制寻求财务问题产生的源头,而且有利于不同部门之间沟通协调,解决问题,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3)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以减少风险。企业应视不同情况适当提高和降低负债资金比例,达到资本结构合理化。资本结构是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资本结构失调是影响财务风险各种因素最直观的体现,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是确定负债与股东权益的适宜比例,当企业资本结构最优时,财务杠杆利益最大。在实际工作中除要考虑财务杠杆利益外,还要考虑以下因素,即在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时期,企业应尽可能压缩负债;而在经济复苏、繁荣阶段,企业应增加负债,以抓住机遇,迅速发展。

(4)加强资金管理,合理控制投资。防范财务风险,需要财务人员进行货币资金的合理调度。根据企业自身资金运动的规模和生产特点,妥善安排货币资金收支活动,使企业能保证日常的生产经营需要,并且在还款和分红付息期到来时,及时筹措和调度资金,以避免出现无力支付的情况。因此增强企业资产流动性是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即在资产组合中保持一定比例的易变现资产和通过销售流动性存货来实现变现性。企业必须权衡利弊得失,以合理的方式取得流动性资产,通过企业资产结构的合理搭配和筹资能力的合理运用,以最低的成本避免由于流动资金短缺和流动资金过剩而招致的损失。

(5)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6)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财务风险本身具有综合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有风险最终都反映在财务风险中,使决策科学化和合理化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切忌主观意断,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四、结论

财务风险防范不仅可以识别企业是否存在财务危机,而且可以综合反映企业的现状,促使企业树立居安思危的风险意识。因此,在各阶段,企业应不断丰富、完善财务风险防范工作,结合企业实际构建财务风险防范系统,达到有效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的预期目的,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第6篇:财务风险的构成范文

【关键词】 高等院校 财务风险 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

一、高校财务风险概论

所谓的高校财务风险,需要从两方面进行阐述。广义来说,财务风险是指实体经济在开展经济活动的过程中面临风险的货币化表现;从狭义方面来看,指的是实体经济在开展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包括资金、运营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高等教育机构存在的财务风险,多指学校在日常的运营过程中,受到资金波动而给学校经营带来的的负面影响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由于高等教育机构多数为非营利性的组织,所以一般都是从狭义角度来看待其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最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也集中于资金周转方面,包括资金链断裂、基建成本过高难以为继、商业贷款到期无法偿还等。

无论是经营性企业还是高等教育机构,其财务风险都存在类似之处:两种组织都可能面临资金链带来的问题。不同之处是,企业资金周转是为了控制成本和实现企业盈利,而教育机构的由于一般不涉及经营问题,其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又呈现出以下特性:一是受到政策影响较强;二是其经营产出不具备即时的盈利能力;三是其开支无法通过日常运营来补充;四是资金缺乏周转的灵活性。

二、高等教育机构的财务风险类型

与企业财务风险不同的是,高等教育机构作为非盈利机构,由于一般存在收益与亏损,其风险主要集中在资金筹集的风险、投资风险以及财务内部管理失序等方面。

1、资金筹集的风险

高等教育机构的资金筹集风险,主要集中在资金筹集阶段和资金偿还阶段。随着国家招生政策的进一步放宽,高校规模扩张的速度越来越快,学校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维持,而一般学校拥有的资金储备很难满足基础建设和管理的需要,所以多数学校都要通过从银行贷款来满足其建设的需求,如果无法从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获得资金,学校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其社会影响力无法进一步提升,生源就会受到影响,直接导致学校的收益降低;如果学校从银行获得贷款用于学校建设,由于风险控制意识不足,导致到期贷款无法偿还,将对学校带来极大的信用风险,财务风险也随之提升。

2、投资方面存在的风险

高等教育机构的投资一般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校办企业存在的经营风险。一方面,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和影响力需要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提升,而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收益一般都体现在扩招带来的学费上,但是学校规模扩大带来的扩招不一定给学校带来大量的学费收益,受到多种因素的增长,高等教育机构的生源增加与学校规模的关联度正在进一步的降低。另一方面,高校的校办企业一般都是“产、学、研”一体化的产物,学校为了促进教学内容向具象化转变,同时缓解资金压力从而开设校办企业,但受到高等教育机构经营经验不足等原因影响,多数校办企业都缺乏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与约束,还大量存在诸如经营资质不齐全、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经营成本控制不足、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从而导致学校资金的浪费与流失。最为重要的是,由于校办企业不具备独立法人,如果因为经营管理的不足导致亏损甚至破产,这部分责任主体要由学校来承担,这将给高校带来不确定性的高财务风险。

3、内部财务管理失序

高等教育机构的财务管理失序多体现在高校长期的财务状况混乱造成的失序情况。具体的表现多集中在:入不敷出、净资产亏损、流动资金不足等方面。受到高等教育机构的特性影响,一般高校财务机构依靠财务收付实现制来完成会计成本核算,资金流动的主要形式就是现金的收入与支出。财务机构为学校的日常经营、学科研究等方面提供资金,在当前学校资金普遍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将各项支出进行科学的分配,在确保学校日常运营的前提下进一步支持科研的进行,是摆在高校管理层的一项重大课题。如果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容易造成学校资金的周转问题;如果资金情况进一步恶化,则容易造成学校的财务失衡情况,即使由于学校的非经营性特性造成其破产风险较低,但也不能忽视相关问题的存在,长期的财务失衡会导致学校教职工薪资无法正常发放,正常开支出现困难,学生由于日常生活和学习受到影响而抗议,将会给学校结构的稳定和安全带来极大的不安全因素。

三、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是通过大量能够反映高校财务状况的数据和指标构成的,该体系的作用是衡量高校在资金运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要实现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就必须坚持财务风险评估的一般性原则,又要从高校特殊的实际情况出发。总的来说,构建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一般有以下几条。

1、整体性原则

高等教育机构在目前的市场经济影响下,作为具有独立法人的机构,能够开展的业务类型日趋多样化,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把日常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科研事业发展、学校后勤服务以及校办企业的运营等诸多财务要素结合成为统一的运作整体,全面评价高等教育机构的财务状况。在此设想之下,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建立既有针对性、又具有普遍性的财务评价指标,从而客观、全面、真实地反映出高等教育机构风险管理的效果,也更真实地反映出财务管理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2、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的原则主要是指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评价指标要具有代表性和指标体系具有完整性,要求指标之间不重复、不遗漏,即相互独立性,又互为补充,要求设计指标体系时应体现高校财务的特点,能基本检查和监测高校财务风险的主要特点。

3、可比性原则

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应该具备可比性原则。在建立评价指标时,高等教育机构应该将其归纳在统一的核算范围之中,并进行能够量化的指标评价标准,原因是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就是为高校的财务风险进行测评的,只有通过指标的体现,才能进行充分的对比,找出其中的风险项并加以清除。

4、实操性原则

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因为相关的指标要在体现科学性和整体性的前提下,具备相关的实用性。所以说在建立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时,要讲究所选取各项评价指标的实用性,相关的指标需要能够精确的展示高等教育机构的财务核算资料,并通过财务数据的利用来提升量化标准的可操作性,从而降低财务量化考核的难度。

5、动态性原则

由于高等教育机构的财务情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也应该建立在动态的评价指标之上,不能够仅仅满足于反映学校在某一经营时刻的财务运作情况,而是需要在长期的摸索和实践的过程中,对高等教育机构的财务状况进行动态的跟踪和考察,并通过长期的跟踪实现对高校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判。在构建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要坚持动态性原则,不断修正财务风险评价指标,才能更真实、更准确地对财务评价体系做出客观的评价。

四、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偿还能力指标

高等教育机构偿还能力如果不足,就能够判断出该学校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无法及时地对财务突发事件做出有效的反映,其面临的财务风险也就越高,因此,通过对偿还指标来衡量高等教育机构的财务风险,同时推动高等教育机构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般来说,偿还能力指标有如下三种。

(1)自有资金负债率。通过该项指标,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出高等教育机构的自有资金以及负债资金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自有资金负债率=贷款/自有资金*100%。

(2)年终借款总额占有率。该指标能够体现出高校获得单位资金需要承担银行贷款的比率,结果数值与银行借贷金额成反比。计算公式为:年终借款总额占有率=借款总额/年收入*100%。

(3)已获利息倍数。这是最常用的进行高校财务风险的指标,其计算数值结果与高等教育机构的偿还能力成正比。计算公式为:已获利息倍数=企业税前利润/贷款利息*100%。

2、运营效率指标

高等教育机构的资金使用目的是为维系学校的日常运营以及科研事业的推动,如果这两项目的无法达成,则说明高校的财务工作出现了重大问题。一般说来,评价高等教育机构的财务运作效率,通常使用如下评价指标。

(1)收支比率。该指标计算结果以1为标准线,高于标准线说明高校的当年财务收入大于支出,从财务角度来说是处于较为安全和稳定的状态,反之则说明高校收不抵支。计算公式为:收支比率=当年收入/当年支出。

(2)总资产收益率。相关指标能够体现高校资产的综合利用率,数值计算结果与资产利用率成正比。计算公式为:总资产收益率=净收益/资产均额*100%=(年终总收益-年初总收益/[(年初资产+年终资产)/2]*100%。

(3)招生计划现金转换率。该数值反映出高校资金管理能力的高低,以1为评价标准,高于1说明学费收缴情况较好,所有学生都已经按规定交纳学费,学校财务管理能力指较高;低于1说明还有学生尚未缴纳学费,学校财务管理存在风险。计算公式为:招生计划现金转换率=实际交纳学费/应缴学费。

【参考文献】

[1] 孙建成:从风险防控视角构建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J].商业会计,2010(10).

[2] 张丹枫:基于AHP法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J].时代金融,2014(27).

第7篇:财务风险的构成范文

关键词:财务风险 管理 对策

由于财务风险在市场经济中广泛性和复杂性与我国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我们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中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理论研究。

一、财务风险管理基础理论和理论结构

近年来,我国在财务风险基础理论方面,如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管理的概念、基本特征、职能等基本理论问题上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由于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起步比较晚,加上无法摆脱我国传统财务观念以及研究方法的影响,对国外研究几十年的成果重视程度、消化程度不同,使得在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的见解,如在财务风险概念的研究上,就出现了广义和狭义之争,财务风险基本特征和财务风险管理基本职能的认识上出现了分歧,而对整个财务风险管理意义重大的财务风险目标这一最基本的问题缺乏认识和概括。同时,由于财务风险及管理内容的研究没有与实证研究直接相联系,所以,概念上的含糊对定性的理论推导也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由此,增生出财务风险理论诸多“研究成果”,深刻与肤浅共存,正确和错误并生,应该说不利于我国财务风险理论向纵深发展,影响了我国财务理论研究的进程。所以,今后我国在财务风险与管理研究上,必须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只有对财务风险的概念、本质、特征认识界定清楚,才能为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提供基础。这就要求,一是必须注重中外财务风险理论基础和基础理论的比较研究;二是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要注重研究方法的选择。

首先,必须下大力气借鉴国外实证的研究方法开展财务风险研究。国外风险理论研究较多采用实证方法,而我国使用较多的则是定性和规范研究方法,造成概念可以模糊地给出,较轻易地建立和概括概念和特征,无法支撑财务风险管理理论,不能保证理论的逻辑性和一致性,难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会误导人们对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财务风险理论中将定性与定量、规范与实证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以增强研究结果的可验证性和可靠性。其次,在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应注重学习和应用西方理财学研究中应用极广的相关性或结构性研究方法,即开展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结构的研究。理论结构是该领域各基本理论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所组成的有机理论体系。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结构是财务风险管理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组成的有机体系。理论研究的真正价值在于明确存在的各种现象、各种要素以及这些现象及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所谓相关性。能否将财务风险管理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认识清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财务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程序研究的科学性、明晰性和有效性。如财务风险管理目标、财务风险管理本质、职能、财务风险管理要素与财务风险管理程序与方法之间的关系等。如美国,现代财务理论围绕着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理财活动的目标函数,把各种财务决策如投资决策、融资决策等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构建了前后一贯、逻辑严密、浑然一体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以目标为出发点进行相关性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重要的、运用极广的理财学及经济学研究方法。美国理财学界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相关研究层出不穷,如多篇论文研究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从而根本上改变了理财学的面貌,使理财学成为现代经济学体系中的主流成分之一。充分吸收国外财务理论研究成果,在财务风险基本理论上注重实用,讲究科学方法,少走弯路,取得共识,达成统一,以推动我国财务理论研究的深入。

二、财务风险管理教育

财务风险意识的增强和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开展广泛的风险管理教育。从当前美国和英国风险管理教育情况基本类似,各大学风险教育课程不少,多所大学偏重财务导向型风险管理教育。财务风险管理现今已成为各大学财经系中财务理论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如美国的宾州大学、天普大学、乔治亚州立大学与纽约保险学院,英国的各拉斯哥兰大学、城市大学与诺丁汉大学等。另外,风险管理职务的改变、风险管理协会的成立、风险管理专业证书的考试、风险管理杂志以及风险管理书籍等方面,美国和英国情况也基本类似,都体现出越来越对风险管理的重视。两国的风险经理职称已经取代了过时的保险经理,职责范围扩大,位阶提升;多家风险管理协会、风险管理学院对企业风险管理事务、专业证书考试制度极具贡献,其中,美国全球风险专业人员协会每年举办财务风险管理人员专业证书考试;多家协会和学会出版风险管理方面的刊物杂志;出版为数不少的财务性风险管理书籍等。受国外风险教育的影响,尽管我国目前部分大学也开设风险管理课程,但为数较少尤其是财务风险管理的课程;在专业职称考试、出版书籍方面差距依然很大,一是我国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起步较晚,受其影响风险教育方面起步较晚。二是从观念上人们还未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教育的特别重要性,三是没有成立相应的协会或学会,没有相应的职务、资格考试等配套措施,直接影响了财务风险教育的发展。

随着经济与科技全球化带来的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需要我国教育能尽快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强风险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的财会类人才。为此,我们必须改变目前财务管理风险教育落后的局面,除了积极向国外学习,采取设立各级风险管理学会、协会,在资格考试中尽快设立风险管理资格考试等举措外,在大学教育方面,要研究风险管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研究风险管理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在学历教育中应单独开设财务风险管理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方法,让师生与实务工作者结合共同采集案例,增强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在财务、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中应加大对财务风险管理学习和研讨的力度。

三、财务风险文化研究

我国多年来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局限于方法和程序,即使在财务文化研究中也忽略了财务风险文化的研究,不能不说这是我国财务风险管理研究的薄弱环节。国外风险理论有主观建构派,视风险文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事实上,不可否认的是,风险由人们特定的文化社会因素建构而成,风险随不同的人与不同的文化社会背景而有所不同,财务风险文化亦不例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文化背景不同,同一国家、同一民族、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文化背景亦会有区别,使得人们对待财务风险管理的价值观、反应程度、行为方式、采取的措施等方面出现差异性,形成一定的特色。中外风险案例的研究发现,企业的最大风险往往是由于企业文化、企业人的行为,特别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知识不足、能力有限、品德欠佳等弱性造成的。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带来的集体与个人行为复杂性的增大,财务风险文化的研究不仅不能忽视,而应作为重要课题。

四、财务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研究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务上看,我国财务风险管理都缺乏对组织架构的研究。在实务上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没有专职的财务风险管理人员,这说明了人们尚未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的作用。在理论上,与前面所述财务风险文化原因类似,我国已有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比较重视方法和程序,忽略了组织机构及机构的职责权限等对实践有特别重要意义的课题的探讨,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脱离。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管理组织架构下的人们进行财务风险管理采取的模式必然不同,是集中还是分散,是集权还是分权、是兼职还是专职等等管理模式问题是研究实施财务风险管理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应结合我国各类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分层次开展风险管理模式研究。

五、结束语

财务风险管理各方法的有效性依赖于风险管理责任的落实。否则,研究财务风险管理没有具体研究财务风险管理的责任制,财务风险管理只能是纸上谈兵,无从落实。总之,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决定了财务风险管理研究的日益重要,而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是巨大的科学工程,需要整合优化财务学、会计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人文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于一体,全方位、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以不落后于风险管理学科整体发展和满足实践中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第8篇:财务风险的构成范文

[关键词]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财务风险控制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5-0104-02

1 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目标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使企业财务活动的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产生差异,根据这一概念可以推知,财务风险控制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保证企业财务活动的正常运行,降低企业的实际经营成果与预期成果之间的差异。对于高速公路公司来说,财务风险控制的目标就是保证有持续流量的通行费收入符合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预期目标,合理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其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①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内部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保证公司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②建立良好的公司内部控制环境,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证公司资产的安全和完整;③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强化风险管理,保证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④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舞弊行为,保证公司财产的安全;⑤规范公司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⑥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2 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

2.1 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原则

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应按照全面风险管理全系统、全过程的两个基本特征,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全面管理与重点监控相统一的原则。建立覆盖所有业务流程和操作环节,能够对风险进行持续监控、定期评估和准确预警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同时,要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重点风险监控,及时发现、防范和化解对公司经营有重要影响的财务风险。

(2)独立集中与分工协作相统一的原则。建立全面评估和集中管理风险的机制,保证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同时,要强化风险管理主体职责,在保证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与业务单位分工明确、密切协作的基础上,使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平行推进,实现对风险的过程控制。

(3)充分有效与成本控制相统一的原则。建立与自身经营目标、资本实力、管理能力和风险状况相适应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同时,要合理权衡风险管理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合理配置风险管理资源,实现适当成本下的有效风险管理。

2.2 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

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是以高速公路公司风险管理为基础,以组织控制、制度控制、文化控制为主体,风险分析处理机制和预警分析控制机制为辅助,借助于财务信息化平台,最终实现财务风险的控制目标。该体系首先表明,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是以风险管理为出发点,并且风险管理贯穿于整个体系,最终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个目标;其次,此控制体系的主体部分是从组织、制度、文化三个角度入手,即构建有效的分层级的组织控制体系是基础,财务预算、资金集中管理和内部审计控制制度体系是核心,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文化控制是保障;最后,风险分析处理机制包括风险分析的组织机制、处理机制和责任机制。预警分析控制机制包括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财务预警标准的确定以及预警分析系统。风险分析处理机制和预警分析控制机制两者对上述的组织控制、制度控制和文化控制起辅助作用,从而形成一个各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合理的、严密的、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见图1。

3 构建COSO风险管理框架下的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评价体系

构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评价体系,应先理清风险管理中内外部关系,即风险管理框架并非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替代,而在于对内控框架予以包含和深化,企业应将COSO风险管理理论融入内部控制的各项职能中,诸如提高风险反应决策、确认并管理多重风险、减少经营意外和损失、提高资金配置能力、抓住机遇以及和企业战略相互关联等。同时,还要分析企业面临风险和机遇之间存在联系,企业风险管理目标也存在可控和不可控之分,只有保持风险管理框架中要素的有效互动,才能真正发挥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作用。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评价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评价体系

其建立思路重在制定与公司经营相关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在此前提下,对财务风险控制体系进行评价,以有效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具体而言,首先确定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中各个变量,其中一级变量主要是控制环境、目标设定、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二级变量是各个要素的分解变量;三级评价变量则是评价要点,即各个二级变量所关注的财务风险控制关注要点;其次要确定评价标准及评价过程,评价标准主要从财务风险控制体系设计的健全性、合理性以及体系执行的有效性展开,评价过程则包括评价完整性(很完整、完整、一般、较不完整、很不完整)、有效性(十分有效、有效、一般、有效性较差、无效)等。通过构建COSO风险管理框架下的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评价体系,对风险控制成果予以评价,为进一步的风险控制奠定基础。

4 结 论

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在其风险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本文借鉴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相关理论,构建了高速公路公司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以最终实现其财务风险的控制目标。本文希望通过对此课题的探讨,能够为我国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武峰.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12).

[2]张飒.基于COSO风险管理框架的企业财务风险控制评价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9(3):63-67.

[3]李晓娟.刍议COSO风险管理框架下的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冶金财会,2010(2):39-40.

第9篇:财务风险的构成范文

关键词:财务风险;企业管理机构;投资公司总部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之中,财务风险一般都是无法避免的,在企业的任何一个部门之中,都存在着财务风险,尤其是对于企业管理机构而言,其作为投资和决策的主体,同时也不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之中,所以其面临的财务风险往往就更多。如果企业管理机构不对财务风险引起足够的重视,不采取措施来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将无法使其更加有效地对资金进行配置,从而对企业管理机构本身甚至是其所投资的企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企业管理机构财务风险概述

对于企业管理机构而言,在其日常运行过程之中,其财务活动的开展往往会受到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之下,就有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而财务风险不仅仅会使得其正常运营受到阻碍,还会对于其经济利益造成影响。所以对于企业管理机构而言,财务风险就是指的使其遭受经济损失的一种可能性,它是一种潜在的影响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就会转变成为经济损失。所以在企业管理机构的运营过程中,必须要有效对于这些财务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避免自身的经济利益受到影响。企业管理机构之所以要对于财务风险进行有效地管理,主要就是因为在企业管理机构开展财务风险管理活动的过程中,首先可以通过财务风险管理来对于自身筹资所遇到的问题加以了解,从而有助于其完善自身的筹资渠道和方式;其次,通过有效地进行财务风险管理,还能够使其进一步明确了自身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

二、企业管理机构所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及其原因

(一)资金错配的财务风险及其成因分析

资金错配主要是来自于现金流方面的财务风险,主要指的就是由于现金流不畅或者是现金流断裂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具体情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因为股权无法及时退出而造成的风险,而之所以会造成这一风险,主要就是因为当前在我国的市场之中,产权的流动性相对较差,因此就导致了长期投资一般都有着很长的变现周期,而且诸如企业管理机构这一类的投资公司总部目前的“退出机制”还不是十分完善,所以就使其投资资金回笼变得非常困难;第二是分红不均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对于企业管理机构来说,其主要的收入都是依赖于分红,但是如果在分红的过程中出现了分配不均的情况,就有可能会导致企业管理机构的利润以及现金流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进而导致资金错配风险的产生;第三就是企业管理机构在日常经营的过程中如果无法对于债权及时地加以回收,也可能会导致了资金错配风险的产生。

(二)投资链条方面的风险

对于企业管理机构而言,首先,控股和参股企业的分红是其最为主要的收入来源,所以其利润的增长就需要依赖于自身的投资链条,而如果在其对于投资链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管理不善的情况,又或者是其投资所涉足的领域较广,而自身在技能以及知识方面难以满足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控制要求,从而就使得自身面临投资链条方面的风险。对于许多企业管理机构而言,其往往都是通过控股或者是参股于各个项目企业之中的方式来获得利润,所以其次,其为所投资企业担保的数额往往十分巨大,而这些担保项目企业的经营风险就有可能被转嫁到企业管理机构身上,所以说一旦项目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资金链出现了问题,最终将会使得企业管理机构的财务风险高度膨胀。再次,如果企业管理机构投资链条越长,那么信息失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一旦信息失真,就有可能由于自身的决策失误而造成财务风险。投资链条的长度越长,企业管理机构要想对于每一个控股和参股企业的情况更加深入地进行了解往往就变得更加困难,因此也就使得企业管理机构难以掌握自己控股和参股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其负债及负债的偿还能力,而这些都是会导致风险出现的潜在因素,如果企业管理机构不能够对于这些信息有效地加以掌握,往往就有可能使得自身面临财务风险。

(三)筹资风险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管理机构而言,其资本往往都是有限的,所以如果其要想对于投资的规模加以扩张,就必须要依赖于银行的贷款,通过债务融资的手段来谋取用于投资的资金,所以说企业管理机构的财务杠杆往往都是非常高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了一些突发事件或者是不可控制的意外因素,都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进而使得企业管理机构陷入财务困境之中,使其面临财务风险。所以说筹资风险也是企业管理机构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财务风险。

三、企业管理机构应对财务风险的对策

(一)加强投资风险管理

投资是企业管理机构获得利润的直接方式,但是同时投资也有可能使其面临较多的财务风险,所以要想使得企业管理机构能够更好地应对财务风险,首先就必须要加强自身对于投资风险的管理。在对于投资风险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在投资之前必须要对于自己即将参股或者控股的企业进行投资价值评估,对其投资价值加以评估是规避风险投资的一个关键,所以说在投资之前必须要科学地对于企业的投资价值进行评估,然后再作出投资决策。其次,还应该分阶段地进行投资,通过分阶段投资来对于投资风险加以有效地规避,而且采取分阶段投资的方式也能够更好地对于控股和参股企业进行监督,促使其加强对于自身的管理,保证自身持续盈利的能力。企业管理机构也可以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于控股和参股企业进行监督,使其参与到企业的日常经营之中,从而对于投资风险加以有效地控制。只有加强投资风险管理,企业管理机构才能够更好地规避财务风险。

(二)进一步拓展筹资渠道

企业管理机构的筹资渠道往往较为单一,而这十分容易引发筹资风险,所以要想使得企业管理机构更好地对于财务风险加以规避,还必须要进一步地拓展自身的融资渠道,对于资本结构加以优化,从而使得自身的财务杠杆得以降低,更加有利于对于财务风险的管理。企业管理机构必须要合理地对于自身的投资规模加以管理,使得自身的投资规模能够和当前自身经营情况相匹配,不能够盲目地进行投资扩张,一味地向银行贷款,使得自身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同时在其筹资的过程中,也应该不仅仅局限于银行,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斫行资金的筹集,从而更好地对于财务风险进行控制。

(三)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

要想使得企业管理机构的财务风险管控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还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首先在组织结构方面,建立起优秀的财务风险管理班子,创建起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平台,从而使得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地得以开展。其次,还应该制定专门的财务风险管控条例,从而使得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地得以开展。所以只有建立起完善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才能够更好地规避财务风险。

四、结语

企业管理机构往往面临着较多的财务风险,如果不对这些财务风险有效地加以控制,不仅仅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同时还可能给控股和参股企业的正常经营带来许多的困扰,所以必须要清楚认识企业管理机构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于这些风险加以规避,这样才能够促进企业管理机构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秦超,孙艳.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6):54-55.

[2]刘荣华.浅析企业财务的风险管理[J].参花,2013(16):156-156.

[3]马艳红.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J].冶金财会,2013(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