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体育的课程标准范文

小学体育的课程标准精选(九篇)

小学体育的课程标准

第1篇:小学体育的课程标准范文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中小学生 体育兴趣 培养方法

1.引言

面对2l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课程标准确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目标和评价体系,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定义为“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的核心,突出健康是唯一目标。因为它面向学生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所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我就贯彻“健康第一”为目的,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个人的观点,以供同行在开展学校体育工作过程中加以参考与指正。

2.认识新课标,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2.1新课标与《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念

新课标彻底地摒弃了以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那种“学科中心论”的教学模式,充分地突出了学生是教学中心的主体。将“以书本、教师、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就学校体育目标而言,强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又必须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为此,提出四个基本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心成长;(2)激发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要求。它确保每个学生受益,不仅符合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明确了体育教学的目标,而且有利于培养人才。

2.2体育教学意识的更新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是主体,是权威,是教学的中心,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客体,教师怎么教,学生就得怎么学,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个性得不到发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和学习兴趣得不到充分的发展与激发。新课程,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从思想上更新教学意识,即由原来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原来的“居高临下”转变为“平等的首席”。掌握了新的教育理念,才能把新的理念内化为教师的素质,转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是使学生学会锻炼,学会评价,学会改进自我健身的能力。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还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极为重要,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施新课改的,也就无法达到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一起交流,一起活动,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为学生创造一个科学、民主、平等、合作而又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这样才能使学生乐于学,自愿学,达到培养兴趣的目的。

2.3课堂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激发和保持运动兴趣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主流,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回顾以往的体育教学,由于教学内容过竞技化,教学方式过于刻板化,学生在教师的统一指挥下模仿练习,机械而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不起来。而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是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提倡学生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来掌握动作技能为主要学习方式。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会去思、去想、去问,也就会使学生想学、乐于学,学习热情和兴趣就会高涨。因此在新课改中教师必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善于倾听、善于交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教学内容,确定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1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同时也是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体育课程的实施。对一个教师来说,对学生的尊重是减轻学生心理负担的重要因素,善于为学生创建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营造民主平等和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新课程强调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体育老师要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信任每个学生。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尊重老师,才会积极配合老师上好课。为学生构建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此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体育课堂学习和活动,如和学生一起参与游戏、与学生一起跳韵律操、跟学生比赛跑、一起打球,等等。这样学生就会体会到老师的平易近人,对于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敢于质疑,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课堂气氛就会更加活跃,学生学习兴趣就会更高,真正做到教与学相长。

3.2教师对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和手段。不同年级、不同教材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以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接受教育,而不是以强制、命令的方式强迫学生去服从。这样才能使学生愉快自主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从而培养学生兴趣。

3.2.1真诚实意“爱”学生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起码要求。师爱能营造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学生不但好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对学生多一些理解、信任、尊重、宽容,少一些批评、埋怨,可使学生产生依赖、倾慕和感激。这样才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3.2.2正确对待学生的表现欲

由于学生年龄、性别、性格和对事物的认识不同,其表现欲的反应也就不同。如男生多表现为外露,突出,甚至毫不顾忌;女生则显得平稳,有分寸。学生的表现欲往往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意识。作为体育教师如果不能对学生在对体育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表现欲给予正确对待和引导,甚至有意无意地加以扼杀,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学生丧失应自信心,打击学习积极性,从而影响个性的发展。

3.2.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老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让他们通过自身体育活动的实践,去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和意义,这样就会激发其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3.2.4新颖的教学设计和课程资源的开发

备教案、备场地、备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场地器材安排适当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建立快乐氛围的前提,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序曲,而易受干扰是学生心理特征中影响教学秩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由备“教材”转入备“学生”。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场面。如以生活展现、图像多媒体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等情境,来迎合学生心理爱好,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教材具有生活性、情趣性和灵活性。2004年在江苏教学能手体育教学观摩活动中,各位老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将各民族素材带入课堂教学,使本次活动多资多彩:有扭秧歌、纱巾操、舞龙,还有利用生活中的废旧轮胎进行素质练习,等等。有一节课,当学生利用呼啦圈组成的龙身翩翩起舞时,博得了观摩老师的阵阵喝彩,掌声不断。这就说明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但开阔了教师的教学视野,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了练习,在乐趣中掌握了运动技能,并锻炼了身体,逐渐养成了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3.2.5科学合理的评价

评价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评什么,怎样评,事关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对学生的评分内容基本上局限于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价,忽视对学生学习态度、习惯养成、情感、合作等方面的评定,这实际上对学生是很不公平的。学生无论在体能、技能、兴趣、个性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别。有些学生不用怎么努力体能和运动技能成绩也能达到优秀,有些学生就不一样,虽然十分努力,但运动成绩还是很差,如果不科学合理地评价,就会严重挫伤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削弱他们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幅度和合作学习的评价。同时新课程还强调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学生对自己和同学的学习状况最清楚,自评,互评有助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同学,有助于学生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所取得的进步,从而建立起体育学习的自尊和自信心,让他们体会到“只要我努力,我就会成功”的快乐。这样课堂上就会出现能力强的同学勇于自我展现,能力差的同学也不甘落后积极锻炼,而此时映入老师眼帘的将是一张张自信倔强挂满汗水的笑容。

激发和培养运动兴趣不能片面地理解为“放羊式教学”。有些老师认为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就是学生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教学没计划,没目的,导致学生满场飞,以为这样是满足了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方式只会导致教学没有效果,学生学习没有目标,久而久之,反而丧失了运动兴趣。因此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应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而不是“放羊式”教学。

4.结语

新课程改革为教师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就是为每一个学生服务。只有尊重、赏识、理解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在现代社会里,教师与学生应是平等的新型伙伴加朋友关系。因此体育教师应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及时更新观念,挖掘学生的潜力、创造性,努力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爱好,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总之,“一切为了学生”将是教师心中为之奋斗的目标。愉快教学,将令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共同成长,并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获得知识又得到个性的培养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关文信.与新课程同行.海南省市县骨干教师培训班演讲,2003,12.

[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3]龚正伟.体育教学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

[4]傅道春编著.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第2篇:小学体育的课程标准范文

论文摘要:新课程标准鼓励开发校本课程,但是,缺乏理论支撑,表述比较笼统,许多基础教育学校体育课仍然照搬体育竞技项目,小学生很难掌握,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不仅可以丰富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同时也是“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存在照搬竞技运动项目内容,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域”。对竞技运动项目加以改造与转化,使其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接受能力,竞技素材教材化。同时,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为我们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

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我们提出一个崭新的理念。理念一:健康第一,使每位学生的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都达到最佳,通过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运动获得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和能力,不仅要求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最终将落脚点归为健康,认为健康才是个体不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理念二:课程内容的时代性,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胆改革传统项目,将部分陈旧的,及一些过分强调标准技术动作而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的内容删除。在吸收旧教材精华的同时,及时引入各种新兴的运动项目,精选一些与时俱进,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及树立“健康第一”观的内容。强调传授具有合理结构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不断更新与社会需求较远的繁、难、杂内容。学校与地区可以根据本学校与地区的优势,建立校本教材与地区教材。对运动素材技术性的改造,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得到快乐,并且生活中可以成为休闲娱乐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健康参与、娱乐和运动,同时,新的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为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三、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的思路

1.竞技体育运动的特点

尽管竞技运动的概念与表现形式在表述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就其概念的核心内容来讲,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主要表现在:(1)竞技运动是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为核心目标的;(2)完成这一目标的途径是训练和比赛;(3)运动个体充分发挥其生理性能力(体格体能、运动能力等)和心理性能力是完成目标的基础;(4)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即是运动个体经由持续不断的训练,最终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的过程;(5)竞技运动的技术是高、难、美、新、杂,最人限度地挖掘内在体力、心理、智力方面的潜力。

2.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的体育教学内容主要以竞技项目为主,即使是武术这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打上了竞技武术的烙印,未能从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出发,机械地搞“一刀切”,表现在:运动技术的高难度与学生学习掌握之间存在着根本的矛盾,竞技运动的技术高、新、繁、杂、难的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常常认为是最先进的技术,必须传授给学生,但是那种高技术恰恰是少数人的“专利”违背了选取运动素材应遵循个体差异和个体需要的原则。在小学体育当中小学生抱着大篮球投高篮筐,有的学生连篮板都碰不到,试想小学生如何能够通过体育运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快乐,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为了体育成为小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必须对竞技体育运动素材进行合理的改造。国外在竞技运动项目内容教材化方面给了很好的启示。例如,前苏联、美国等国家兴起小排球、小篮球、小足球运动,学校体育部门对正规的排球、篮球、足球等竞技体育运动的器材、场地进行了改革,很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受到了学生的欢迎。目前,日本在“快乐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对正规的竞技项目进行改造,使之进一步适合青少年健身运动的需要,这是在青少年中开展竞技项目的广泛措施,被改造的竞技项目可称作为亚竞技运动。亚竞技运动包括半正规和非正规两个层次,半正规是修改正式的规则,而非正规是自己制定规则。因此,亚竞技运动项目并没有改变通过竞争决定胜负的竞技特征。日本的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3.小学体育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的策略

余仲平、曹玉梅在《对竞技体育教材化的思考》中这样表述,竞技体育教材化:(1)向游戏方向教材化;(2)向生活、实用方向教材;(3)向文化方向教材化;(4)向综合化方向教材化;(5)复杂的正规竞技项目的动作, 技术, 战术体系和规则分解化发展;(6)向趣味化方面的教材化;(7)向简化方向教材化;(8)向运动处方方向教材。刘卫中在《对竞技运动教材化的几点思考》中竞技运动项目的体育教材化改造中,首先要紧紧围绕体育教材的健身性、文化性、基础性、科学性、趣味性、民族性、时代性等选编原则。从体质健康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等视角对竞技运动项目进行体育教材的挖掘与建设。对一些技术复杂、难度较高的项目要进行改造,具体的改造的方法,可以用简化、变形,游戏化、生活化等多种途径进行。樊炳有、梅建峰在《对竞技运动教材化有关问题的探讨》提出对竞技运动项目的体育教材化改造要向动作教育方向教材化,要素化、淡化竞争的因素,追求动作的合理性和美感;向游戏方向教材化;向理性方向教材化,追求“懂与会的结合”,其方法主要是挖掘运动背后的原理和知识,并将其“编织”具有探究式的教学过程;向文化方向教材化,理解运动的文化背景,突出文化的情调和氛围;向生活、实用方向教材,使运动更贴近学生现在和未来的生活与工作,这种教材既突出了运动的实用性价值,又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向简化方向教材;向变形方向教材化,把几种运动进行重新组合,在器材和规则上进行大胆的改造,成为一种“似是而非”的新运动项目;向运动处方方向教材化。

四、小结

小学体育竞技运动教材化,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遵循“健康第一”的原则,对竞技运动要简化技术结构,降低运动难度,使其既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的效果,又能减轻学生运动时的身心负担;调整场地、器械的规格,修改竞技竞赛规则,使其能适应广大小学生的实际,降低负荷要求;使运动负荷易于控制在最佳价值阈内,满足学生健康需要。应遵循完善人体和增强体质的原则、学生可接受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渐进性原则、趣味性原则。

参考文献:

[1]李杰凯.论“轻体育”与竞技运动项目“软式化”发展趋势[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8.

第3篇:小学体育的课程标准范文

关键词学校体育 体育课程标准 历史演进 启示

清末时期在张之洞等大臣的努力下效仿西方办学理念,颁布制定了《奏定学堂章程》,首先规定新的学校制度以及人才培养制度,学校体育在此背景下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嬗变。清末民初学校体育课程萌蘖、生发乃至成熟,并且以“癸卯学制”(1903年)、“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壬戌学制”(1922年)以及“戊辰学制”(1928年),“四个学制”反映了学校体育课程的肇始变化[1]。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新的学校体育课程已初见端倪,由于受美国教育思潮影响程度逐渐增大,全国范围内实行军国民教育,学生军训活动应运而生,进而成为了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塑造学生国防意识、增强体质、保家卫国。新中国成立伊始,教育管理体制开始效仿苏联,响应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积极倡导劳卫制,学校体育再此背景下孕育了新的课程标准,其根本目标是为政治服务。改革开放之后国家相继颁布和完善教育教学领域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学校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倡导素质教育以适应新的时念。

一、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历史演进

1.清末民初学校体育萌蘖

西方列强入侵,在中国各地兴办起了教会学校,其中最主要的是发展兵士体操,引进了多种运动项目,逐渐形成了学校体育。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学校教育要符合统治阶级的意愿,学校体育进行了数次改革:1905年清政府结合西方教育思想正式废除科举制度,学校教育科目中增添了体育、美术、音乐等新兴科目,学校体育初见端倪;1906年清政府根据各省城师范学校的实际情况添加“体操专修科”作为毕业的基本条件,目的是培养小学体育师资,完善学校体育师资、场地设施等。到了民初时期远东运动会、全运会等各项体育赛事的相继举办,激起了学校、社会、政府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政府要求官办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丰富体育竞赛。在这股新潮的推动下国家颁布了《新学制课程标淮》,从各级学校中剔除兵操体育,并把“体操”这一名称正式改为“体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也得到了初步发展[2]。

2.民初与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年)的体育课程标准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处于军阀混战的萧条状态,各地方势力为了维护自身统治着力发展学校体育,课程主要设置普通体操与兵士体操,一度形成了军国民教育思想,并提出了在学校体育课程中要加强军事训练,抵御外敌侵略。但是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到来,关于兵士体操的课程内容逐渐被欧洲的一些球类运动、田径项目所取代。这一时期美国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开始兴起,提出尊重学生个人的发展,在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上加入了田径项目、球类运动、体育游戏等,还有相关的体育保健知识。一般是采用学分制、选科制和学科制,这样既提高了体育课程内容的灵活性,又可以调动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但是由于当时在制定体育课程标准时全盘照搬西方体育思想,只是追求体育运动的娱乐性,导致教学过程流于形式,缺乏正规的体育课堂教学规范。

3.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年)的体育课程标准

出于国家建设和统治的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先后五次对体育课程标准进行修订,这个时期主要借鉴了美国的实用主义体育思想,即以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为代表的学校体育思想日趋成熟。1929年,政府颁布了《小学暂行课程标准:小学体育》、《初级中学体育暂行课程标准》、《高级中学普通科体育暂行课程标准》[3]。这些课程标准的特征表现在:第一,分为“课内”和“课外”两个不同部分。一般是“课内”每周两个小时,每学期1学分,共计6学分。“课外”则包括学生的自主组织活动、课外练习、郊游远足等,不按学分计算。第二,体育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运动游戏活动、天然活动、防身技能、韵律活动、野外生存活动、个人体操等项目,但是不按学年编排。第三,按照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综合运动能力的发展特点,进行分组式教学。第四,制定体育成绩考核标准,注重体育运动动作的掌握及其对身心健康的作用;了解自身的身高、体重及相关指标知识;男生从十种活动中,至少能做四种,并且了解相应的规则和方法;女生从十种活动中至少能做三种,并且了解相应的规则和方法[3]。1931年出台的新课程标准对“课内”“课外”学时的划分方式,对运动项目的数量要求做了细微的转变。1936年颁布的体育课程标准的目标更加集中:使身心发育健全、培养公民道德、增进肢体灵敏、养成正确姿势,对教材大纲做了适当的调整,正课时间仍为每周2小时,但没有规定“课外”活动的具体时长[3]。1940年,为了适应战时的需要,教育部颁发的体育课程标准文件有了相应的变动。教育目标上增加了“养成国防上所需要的运动技能……培养公民道德,以作复兴民族御侮抗敌的准备……”除了“课内”每周2小时外,还规定了课外活动每人每天不少于50分钟,每周不少于3小时。并且,规定了按学年的不同和男女学生比例的大小来选配教材,也对体育教学的分组和测验、学生身体体质的检查提出了新的建议和要求[3]。总的来说,民国时期的体育课程标准比北洋军阀时期的课程标准要更加系统、全面,但是其中许多体育课程标准并未得到实际上的执行与操作,学校体育课乱象普遍存在,导致学生没有得到良好的锻炼,身体健康状况依然较差。

4.建国之初(1949~1978年)的体育课程标准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体质亟待提高,尤其是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国家教育部门于1950年颁布《小学体育课程暂行标准(草案)》,由于缺乏经验,该草案设定的课程教材大纲、课程计划较为单一,其基本内容依然仿照民国时期的兵士体操课程内容,涵盖了整队、步伐练习、体操、运动游戏、动作技巧、球类(乒乓球、篮球、足球为最盛)以及田径类等诸多运动[4]。建国初期各类教育教学经验匮乏,学校体育亦是如此,体育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设置较为单一。1956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体育教育大纲(草案)》,这是第一部比较系统的体育教育法规,它是以苏联的中小学体育教育大纲为“蓝本”编写的,即形成了所谓的“劳卫制”教育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的总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出了人性化的特点[4]。1961年,国家教育部编订了第一套中小学体育课程教材《中小学体育教材》,明确提出了“增强学生体质”,并且把“从增强体质出发”确定为编选体育课程设计的首要原则。在小学教材中,增加了理论知识内容,开始注重对学生体育文化理论的灌输与培养。不仅如此,还增加了中国传统的武术内容,使教材内容更加广泛、生动、灵活[5]。“十年”使我国学校教学活动受到极大阻碍,包括体育课程在内的教学收到了巨大的冲击,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再次出现下滑。

5.改革开放以来的体育课程标准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党和国家开始拨乱反正,纠正“十年”间的错误,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第一要务的路线方针,实行改革开放。同年颁布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确定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学目标。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发出“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运动的通知”,在全国各级学校积极推行早操和课间操[6]。1982年提出了在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设定中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树立“三基”教学目标,优化育人标准,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国民。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又相继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法律法规,学校体育课程被列为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面,为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课程标准提供了法理依据[6]。到了90年代,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及制定草案,直到进入新世纪,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日趋深化,2001年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即《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体育课程改革,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多元化、个性化、具体化、发展性等。2011年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主导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思想更加鲜明,着重体现出以“健康第一”为指导下的“体育与健康”“健康与行动”等的思想,《标准》中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其中较为明显的体现出了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以及综合性的特点。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体育学习能力,进而发展学生专项运动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性,培养生活旨趣。《标准》还强调了实现国家体育课程标准或要求,应关注地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以保证课程标准设立的公平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保障各层级、各阶段的教学效果。

二、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特征及评价理念

1.学校体育课标准的内在要素

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内涵来源于教育课程标准,代表了国家教育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学校体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内在要求,指导体育教师严格执行体育课程教学的政策性文件[7]。其内在要素主要体现在课程的目标、内容、主体、评价。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总体反映良好,可是也存在着操作上的困难,比如:虽然给体育教学扩展了空间,但还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提出可行性的方法较少,给教师的实际操作带来一定困难。

2.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特征

体育课程目标是多元化的,从小学(1~6年级)到中学(7~12年级)逐级强化学生的运动参与目标、体育运动能力、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多维度[7]。个性化特征是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塑造,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升学生的运动技术、战术水平,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正如教育部体艺卫司司长王登峰阐述的当前学下体育的弊端,“轻比赛”“教不会”“条件差”等等,对于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上应该重新审视,进一步深化标准的设定。体育课程标准的发展性特征表现为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发展的情况,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化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在不同环境中自主地参与体育运动,亲身体验运动乐趣,挖掘学生的体育意识潜力,形成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健身意识。

3.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

我国体育课程的学制可划分为纵、横两个坐标体系。纵向来看,我国的体育教育阶段大致可分为:学前阶段、中小学阶段和大学阶段。其中,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着重于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丰富运动经验、体验运动乐趣、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进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指导理念。近年来教育部颁布学校课程改革等一系列文件,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旨在强调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要有适应时代变化的标准,纠正以往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式训练或锻炼的教学现状,进而调动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养成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与思考的行为习惯[8]。横向来看,体育课程标准的内容包括田径、球类、武术、体育艺术类等课程标准。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设定还要基于“教会”学生运动技能,要以“教会”学生为课程评价总目标,首先要确立最为基础的运动项目,由简入繁、循序渐进。

三、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对学校体育改革的启示

十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以足球运动为代表的体育项目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学校体育改革也进入了新的常态化。学校体育虽然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程,但依然体现出了时代的特色。从开放发展的角度出发,实现学校体育课程的生态化发展,应基于课程目标、课程主体、课程内容、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学校体育课程标准更具可操作性、延伸性及发展性。

1.基于课程目标:实现综合性发展

课程目标是指在教学开始前期望教学活动能达到的效果,决定了教育活动的实施方向。如果把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仅仅锁定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难免有些偏颇。学校体育课程设置要立足于“教会”学生运动技能,例如:基础性运动技能,包含跑、跳、投以及灵活性、平衡性、柔韧性等;专业性运动技能,包含篮排足、武术、体操等运动项目。《新课标》对课程目标有明确的规定,但又在很大程度上给教师留有自由发挥的余地。落实学校体育健康课程标准是学校体育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和基础,具体的路径是结合学生实际将其体育课程标准目标化,分为学习领域目标、运动水平目标、运动专项目标,并将这些目标转化为具有实际操作的课时教学目标。

2.基于学生:以人为本

学生体育课程标准的制定要符合学生自身的发展水平,包括身体拓展和体能拓展。身体拓展包括以下几项:第一,学生能够使用所有基本的技术动作,包括位移动作和非位移动作;第二,在全面运动基本动作的基础上,发展一两项专项运动,掌握比基本动作更加复杂的专项技术动作,并且时刻加强与巩固;第三,在运动实践中,举一反三,学习应用和组合技术;第四,善于比赛,掌握有网比赛和对抗性比赛的初始战术。体能拓展包括以下几项:第一,负荷强度练习,记录中等和剧烈强度的身体活动;第二,准确示范多种力量练习;第三,设计周期力量训练计划,以达到体能目标;第四,参与户外体能训练;第五,加强耐力运动,控制心率在一定高度水平,每次至少持续20分钟左右。在体育课程标准设置中要重点强调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社会适应能力。

3.基于课程内容:立足学科创新建设

学科建设上要坚持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在掌握运动技能和认知的同时,还应强化学生的情感、态度及意志品质。学校体育课程是一个较为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有序整体,每个学习阶段之间都有其特殊的过渡,这也体现了学校体育教学中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以便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在小学到中学阶段课程的衔接上,小学生要了解体育健身与卫生保健常识,了解最基本的运动技术动作,通过运动参与提高自身体质及健康水平。顺利过渡到中学阶段,在强化运动技术动作的基础上学习更为广泛的体育健康知识,以此来学习更为高效的运动健身方法,能够自身制定有效的健身方案,并付诸实施。从纵向来看构建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的课程标准,在内容设置上可以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循序渐进地开展课程,使各学段的课程内容互为补充、互动共进。这样,有助于学生在保持良好体能的同时,扎实稳固运动技术,促进形成终身体育观念,更好的适应于社会。

在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上,以推动学生学会为根本指向,首先要符合学生生长发育的规律,从学生生长发育的角度来看,基本的运动技能是前提条件,可以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设置不同的技能学习;其次在教学中要厘清学习课程内容与实际操作的关系,以提升学生运动技能为根本旨趣,使其在运动中充满自信,真正融入到体育活动中;再次是着力推进学校体育课程的进度,适合学生生长发育的规律,协同各学科间的关系,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在普及基本运动技术的同时促进学生专项运动技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勇.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研究述评[J].科技信息,2010(10)

[2] 李晋裕,等.学校体育史[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

[3] 张河水.2011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念下运动技能教学策略探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1~6年级;7~12年级)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王华倬.论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经验[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3.

[6] 盛晓明,周兴伟.中国、英国中学体育课程设置和课程目标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

[7] 武超.近代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动力机制研究――制度变迁的视角[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3

第4篇:小学体育的课程标准范文

关键词:目标体系;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课程标准

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在体育学科领域,2001年9月开始的实验课程标准中,包括了小学和初中两个学段。高中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虽也制订完毕,但为了和整个高中课程改革同步推进,并没有开始实验。2003年上半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中各学科的课程标准,高中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得到了一次宝贵的重新修订的机会,并和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同时颁布。2003年新学期开始之际,新的高中课程标准的实验也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开始进入实验期,此时,我国从小学至高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均进入了实验阶段。新的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课程目标体系,这为进一步推进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课程目标体系

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三个递进的层次。其中,领域目标是根据课程目标划分的(图1)。

图1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

(一)课程的总目标

小学和初中的体育课程目标有五点:第一,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第二,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第三,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第四,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五,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高中体育课程目标包括:第一,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将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第二,学会体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第四,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第五,具有健康素养,塑造健康体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增强体能,掌握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目标,要求学生不仅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更重视学生对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应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1~9年级)较为注重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全面性,高中阶段(10~12年级)则更强调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培养运动兴趣与爱好,形成坚持锻炼习惯目标,要求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作用,使学生形成运动的积极情感,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对运动的乐趣、爱好与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目标,要求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目标,要求学生将个人的健康和群体的健康看成是一种社会责任,使学生关注自己健康的同时,学会关注他人的健康。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和活动形成积极进取、不畏困难、敢于拼搏、乐观开朗、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观念。

上述五个方面的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这是课程理念在对学生学习要求方面的明确体现,它既反映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观,又重视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统一,更显示了科学与人文相协调的新课程观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

(二)课程的领域目标(具体目标)

课程的领域目标,或称为课程的具体目标。它是课程总目标的具体描述和体现,两者在精神实质上是完全一致的,但课程的领域目标的分类方法却有利于教师实施课程标准,使课程目标落到实处。课程领域目标的分类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均相同,学段的领域目标的不同要求并不表现在分类上,而是表现在下一目标层次──水平目标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具体划分为学习领域目标(表1),根据学习领域目标细分为若干个水平目标,从而使课程对每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要求进一步明确化。

表1 体育课程学习领域目标

课程领域目标的五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的整体,每个方面各有侧重。运动参与目标要求体育课程重视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和丰富多彩的体育内容,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爱好,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运动技能目标要求学生学会多种基本运动技能,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并有所专长,提高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安全进行体育活动的知识和方法,并获得在野外环境中的基本活动技能。身体健康目标要求体育课程应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发展体能的同时,注意使他们了解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求教师根据学生身体发展敏感期的特征来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各水平阶段能有所侧重地发展某些体能。心理健康目标要求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锻炼身体的体育活动中发展心理品质,提高信心和调解情绪的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社会适应目标要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还要重视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现代社会中有关体育与健康的方法,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适应社会。

领域目标分为两条主线,其一是健康主线,它包括了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它集中体现了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主体,反映了体育课程目标的本质,因此由上述三个方面构成的目标体系是目标的实质结构;其二是运动主线,它包括了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它集中体现了体育课程的必要载体作用,虽然单凭运动技术的特点来设计课程的具体目标容易陷入手段论体育观,而导致目标的误导,但这是一个必要的程序。

2001年颁布的小学和初中的新课程标准中,并没有把课程内容的框架结构展示出来,在课程标准中,把领域目标和内容领域两者混用,它们均包括了上述的五个方面。此外,整个目标体系包括了总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三个层次,没有把作为手段和载体的运动主线的目标进一步扩展成为课程的内容领域的分类,使体育教师执行课程标准时产生了困难。如果能原则性地阐明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领域两个部分,则能使教师直接地得到领会和理解。2003年新颁布的高中课程标准就展示了课程目标和内容领域两种结构(图2)。

下图中,课程目标的实质结构主要反映了课程的健康主线,代表了课程的价值取向的定位,同时也包含了课程的运动主线,它是实现健康目标的手段和载体,它们从本质上反映了课程目标的完整结构。它是由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密切联系的板块组成的。

课程的内容领域反映了运动系列和健康教育专题两个部分,其中运动系列要求取得10学分,而健康教育专题要求1学分(18课时为1学分,相当于每周1课时,上满1学期得1学分)。运动系列中包含了6个方面的选择板块,其中田径要求1学分,其余板块的选择由学校自主确定。健康教育专题的内容则包括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其内容根据相应的教学用书确定。

图2 课程的领域目标与课程的内容领域

(三)课程的水平目标(内容目标)

课程的水平目标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学习内容的特点确定的,它把基础教育的小学、初中、高中12个年级划分为6个学习水平。水平1至水平4相当于义务教育阶段,在小学每2学年确定一个水平目标级别,初中学段确定一个水平目标级别;水平5相当于高中阶段,而水平6则是满足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各学段提出的相应水平是基本要求,如有需要,也可以将高一级的水平目标作为本学段的发展性目标。

以往的体育教学大纲规定了教学内容和时数比重,教师可以照章办事而不用多费脑筋,但却不利于考虑各地区之间的不同和学校之间的差别,也不利于学校体育办出特色,更不利于学生的个性与能力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学生提出的水平目标明确了选用教材的价值取向和基本要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采用方面,给予了教师广泛而充实的自主权,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课程的质量。

但是,为了更好地以课程的水平目标为依据,真正地安排好体育教学,使课程的目标顺利地通过合理的操作化程序,使之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导向作用,还应当处理好水平目标的纵向和横向关系。

1.处理好水平目标的横向关系。这是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发展、心理发展、社会适应五个水平目标之间的关系。首先,这五个目标是一个整体性的要求,它很难孤立地存在。因此,在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无论从事哪一种运动项目的身体练习,都应当综合地考虑如何体现五个领域目标的有效性。整体性并不排斥重点,对一个教学阶段,一个运动项目的学习确定某发展领域为重点,它并不排斥其整体性,这种设计也是合理的。但是,如果机械地把学习某一种运动练习和某种发展领域一一对应起来,如认为球类运动可以和发展团队精神相对应,田径运动可以和体能发展相对应,这就不太合理了。因为球类活动同样也可以实现体能发展,而田径运动同样可以促进团队精神。正确的做法是每一种练习均应综合地考虑五个不同的发展领域,在实践中可以有重点但不应偏废其他。

处理好水平的横向关系还应当考虑水平目标的实质结构和形式结构之间的关系,实质结构反映了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这在各水平目标中均作了详细的阐述。但是,单单理解实质结构是不够的,了解手段和载体的形式结构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和采用合适的教学内容,以利于课程目标得以实施。作为课程目标手段和载体的形式结构具体的反映是在课程运动项目的分类体系上,该体系与作为课程理念和价值取向的实质结构在性质上有明显的区别。体育课程实质结构包含的五个领域目标是系列的整体性要求,各个领域无法互相代替。但是,体育课程中的运动项目却具有可替代性的特征,在实现同样目标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手段和载体,采用不同的运动项目来组织学习。因此,课程内容的分类体系并不要求我们从整体上都要学习,而只是提出了可供选择的菜单。这样,体育课程的内容将会出现各个学校各有特色的结果,体育课程模式的多元化也就有了可能。

2.处理好水平目标的纵向关系。对于不同的学段,具有相对应的水平目标。例如,初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应当和水平4相对应,明确临界标准的阶段性纵向结构,这是处理水平目标纵向关系的基本根据。但是,我们决不能割裂水平目标的纵向关系,因为水平4是在水平1、2、3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递进性的目标体系。从某种意义来说,能达到水平4的目标,必然也同时具备了水平1、2、3的目标,这就是必须重视水平目标的纵向联系,使学生的发展得到不断的强化,使学生的发展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体育课程的各学段的水平目标主要反映的是递进性,其次才是阶段性,这就要求我们在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对水平1至水平6的各层次的目标能联系起来,有重点地给予落实。

二、课程目标的实施

课程目标分步到位的实施模式是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这种实施途径以课程标准提出的系统目标体系为前提,同时课程标准中还展示课程内容的分类体系和实施要求,使目标的健康主线和运动主线分别得到表述。但运动主线只提基本要求,留有更多的空间让学校和教师发挥作用,这种分步到位的途径正是我国体育课程标准实施的理想途径。通过对2001年颁布的小学与初中的标准和2003年颁布的高中的课程标准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高中段的课程标准更为完善,这不是课程目标上有什么变化,而是对课程目标中的运动主线作出了较好的阐述和分析,明确了国家、地方、学校和教师在实施课程标准和使课程目标整合化的分步到位的具体要求。如果采用全权委托的途径来实现课程目标,只是提出课程目标的体系,课程的教学内容几乎全权委托由学校和教师来确定,这种途径不容易控制课程基本要求和专业的基础知识,也不容易对课程进行宏观调控,对我国各地的实际情况也不容易相适应,目前来看我国的师资水平也难以适应这种要求。因此,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除制订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体系外,还应该制订一些补充文件指导地方、学校和教师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分步到位地实现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体育(1—6年级)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5篇:小学体育的课程标准范文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中的重点项目,由国家拨专款设立。项目在教育部的统一组织和领导下进行,是我国基础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改革的重大举措。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适应21世纪需求的、充分体现基础教育性质和素质教育精神,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项目将涉及课程改革总体规划、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课程结构、教材的编写与管理、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政策等各个方面,共分为以下子项目:

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是总体规划、设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课程计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各个重要环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以及改革的要求、政策等。指导纲要的制定有赖于一系列重要的教育研究工作。

制定基础教育课程计划。基础教育阶段课程计划包括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计划,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确定基础教育不同阶段学生的培养目标,各科目的设置、课时比例及实施要求,规定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课时比例。

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应在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体现国家对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的基本要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体现基础性,有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反映现代化与时展的要求,加强课程的综合化以及课程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课程标准的制定应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有助于发展儿童的理解力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要有助于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教师遵循教育的规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课程评价体系在基础教育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是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保障。应构建目标多元化、评价主体和评价手段多样化、既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的新型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促进课程不断更新的评价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系的研究。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学生发展的适应性,我国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这对于实现基础教育课程培养目标,逐渐下放课程的管理权利,充分发挥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程资源(含教材)开发与管理系统的研究。教材是落实课程计划和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工具,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工具。为了保证教材的质量,满足不同地区和学校对各种风格教材的需求,必须建立和健全教材的开发、审定和评估体系。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是课程目标达成的基本保障,开发和利用社会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社区与自然中的课程资源,大学或科研机构中的课程资源,社会文化设施与机构,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中的课程资源,加强对这些课程资源的管理。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与推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坚持“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民主参与和科学决策相结合”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积极开展新课程的实验;对广大课程研究人员、实验教师及教育行政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建立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关心并广泛参与课程改革的机制。

调整现行中小学课程计划与教学大纲。组织力量,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党中央、国务院199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调整现行课程计划和各科教学大纲,为过渡到新课程做好充分准备。

基础教育课程理论研究。为了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对课程基础理论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科学基础,保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不断的改革与完善。

构建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推广、课程政策等各个方面。要做到总书记指出的“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就不能仅在课堂教学或教科书编写等方面做局部改革,缺少上述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使课程改革获得成功。因此,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鼓励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在课程改革中建立起科学决策机制和科学管理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推进策略,最终形成一个开放的、能够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自我调整与更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在基础教育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第一阶段的任务从1999年正式启动,计划到2003年完成,大约需用五年的时间。1999年,主要进行项目的总体规划及组织,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组织制定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组织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数学、外语课程标准和计算机指导纲要研究制定工作。2000年,主要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各门课程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开始高中阶段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研究工作,部分省、市、自治区确定首批课程改革实验区,部分课程标准开始实验,组织宣传与培训。完成对现行教学大纲、教材的修订。2001年,主要组织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及与评价有关的实验,完成高中阶段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实验稿,组织新教材的编写和实验。2002年,将主要组织实验区实验工作,完成并颁布义务教育阶段部分主要科目课程标准的试用稿,

组织新教材的实验。2003年,将根据实验情况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进行评估与修改,组织新教材的审查,根据实验情况改进并完善新的课程评价体系、课程管理体系、课程改革支持体系,总结实验区经验,启动大面积推广新课程的工作。

二、具体项目*

1.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凡标有*的项目均属由教育部委托研究项目,不再组织申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是总体规划、设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课程计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各个重要环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以及改革的要求、政策等。指导纲要的制定有赖于一系列重要的教育研究工作。

1.1.现代社会发展及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1.2.调查研究、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比较研究

1.3.制定《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

*2.制定基础教育课程计划

基础教育阶段课程计划包括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计划,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确定基础教育不同阶段学生的培养目标,各科目的设置、课时比例及实施要求,规定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课时比例。

3.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应在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体现国家对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的基本要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体现基础性,有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反映现代化与时展的要求,加强课程的综合化以及课程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课程标准的制定应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有助于发展儿童的理解力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要有助于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教师遵循教育的规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为形成各科目的课程标准,所有课程标准研制小组均需进行以下专题研究:

1.我国现行各科目课程实施现状分析。

2.各科目课程标准的国际比较的文献综述。

3.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对中小学课程发展的影响。

4.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及其与各科目学习相关规律的研究文献综述。

在此基础上,制定各科目课程标准的初稿,并进行调研、座谈,征求意见,形成各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并根据各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各科目教材编写指南。

*3.1.研究与制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3.2.研究与制定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包括各课程《教材编写指南》)

*3.2.1.研究与制定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

*3.2.2.研究与制定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

*3.2.3.研究与制定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小学选设)标准

3.2.4.小学1-2年级“综合课程”研究(凡标的项目已委托研究,但仍欢迎组织申报。)

3.2.5.研究与制定小学3-6年级社会课程标准

3.2.6.研究与制定小学3-6年级科学课程标准

3.2.7.研究与制定初中俄语课程标准

3.2.8.研究与制定初中日语课程标准

3.2.9.研究与制定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3.2.10.研究与制定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3.2.11.研究与制定初中生物课程标准

3.2.12.研究与制定初中地理课程标准

3.2.13.研究与制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3.2.14.研究与制定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程标准

3.2.15.研究与制定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3.2.16.研究与制定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3.2.17.研究与制定小学、初中研究性学习指南

*3.2.18.研究与制定关于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见

3.2.19.研究与制定义务教育阶段计算机教育指导纲要

3.2.20.研究与制定初中综合理科(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标准

3.2.21.研究与制定初中综合文科(社会科学基础)课程标准

*3.2.22.研究与制定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课程指南

3.3.研究与制定高中课程标准(包括各课程《教材编写指南》)

*3.3.1.研究与制定高中语文的课程标准

3.3.2.研究与制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3.3.3.研究与制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3.3.4.研究与制定高中俄语课程标准

3.3.5.研究与制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

3.3.6.研究与制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3.3.7.研究与制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

3.3.8.研究与制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3.3.9.研究与制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3.3.10.研究与制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3.3.11.研究与制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3.3.12.研究与制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3.3.13.研究与制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

3.3.14.研究与制定高中计算机教育指导纲要

3.3.15.研究与制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3.3.16.研究与制定高中研究性学习指南

*3.3.17.研究与制定关于对高中阶段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见注:小学、初中、高中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将另行组织专家研究制定。

4.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课程评价体系在基础教育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是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保障。应构建目标多元化、评价主体和评价手段多样化、既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的新型评价体系,包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促进课程不断更新的评价体系。

4.1.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比较研究

4.2.研制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标准、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

4.3.研制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标准、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

4.4.研制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标准、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

4.5.制定基础教育考试指南

5.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系的研究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学生发展的适应性,我国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这对于实现基础教育课程培养目标,逐渐下放课程的管理权利,充分发挥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5.1.主要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比较研究

5.2.研究制定国家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管理政策

5.3.西北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与实验

5.4.西南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与实验

5.5.研究制定基础教育阶段地方课程开发与管理指南

5.5.1.《地方课程开发与管理指南》的研制

5.5.2.《地方课程开发人员培训手册》的研制

5.6.研究制定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课程管理指南

5.6.1.主要国家学校课程开发的比较研究

5.6.2.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的实验研究

5.6.3.《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指南》的研制

5.6.4.《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人员培训手册》的研制

6.课程资源(含教材)开发与管理系统的研究教材是落实课程计划和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工具,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工具。为了保证教材的质量,满足不同地区和学校对各种风格教材的需求,必须建立和健全教材的开发、审定和评估体系。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是课程目标达成的基本保障,开发和利用社会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社区与自然中的课程资源,大学或科研机构中的课程资源,社会文化设施与机构,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中的课程资源,加强对这些课程资源的管理。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1.主要国家教材的比较研究

6.2.教材发展机制研究

6.3.建立国内外教材信息资源库

*6.4.制定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与管理办法

6.5.中小学教材选用制度的研究、实验与推行

6.6.主要国家课程资源开发的比较研究

6.7.课程资源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6.8.《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指南》的研制

6.9.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与推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坚持“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民主参与和科学决策相结合”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积极开展新课程的实验;对广大课程研究人员、实验教师及教育行政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建立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关心并广泛参与课程改革的机制。

7.1.编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训手册

7.1.1.编写教育管理人员培训手册

7.1.2.编写教师培训手册

7.2.课程标准的可行性实验(由该课程标准制定小组和实验区的行政人员、教科研人员及校长、教师共同承担。)

7.2.1.制定课程标准的实验方案

7.2.2.编写课程标准的教师培训手册

7.2.3.组织课程标准的实验

7.3.组织课程改革区域性实验

7.3.1.制定国家课程改革实验与推进方案

7.3.2.各省制定课程改革实验区实验方案并组织实验

*8.调整现行中小学课程计划与教学大纲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组织力量调整现行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为过渡到新课程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6篇:小学体育的课程标准范文

[关键词] 美国;教育改革;课程标准;教育评价

课程作为体现教育方针和达成教育目标的蓝图,一直是美国教育改革的焦点。美国州际教育委员会(ECS)这样概括道:“在过去15年中进行的所有教育改革中,没有任何比为学生制定具有挑战性的学术标准更为强有力和更具有持久性。”近年来,美国国内十分流行将中小学教育领域持续进行着的改革界定为“基于标准的教育运动”(Standard—based education movement)。这表明了“标准”一词在教育领域的突出位置,也凸现了现阶段美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特点。本文主要探讨美国课程标准和评价标准方面的改革以及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标准的特点

众所周知,美国教育体制属于地方分权制,教育在美国了直首先是属于各州和地方分权管辖的事务。因此,课程标准制定的具体运作方式首先是联邦政府提供资助。由在全国具有代表性的学术团体或研究机构主持,制订出全国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例如,全国数学教师协会在1989年率先编制出版了《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由此开于制订全国课程标准的先河。1996年由美国科学院和工程院下属的全国科学委员会制订了科学教育标准。目前已出台的全国中小学教育标准有数学、艺术、地理、科学;英语和历史。其次是制订州的课程标准。全国性的课程标准只确定了各课程的基本目标和要求,是框架性的,其目的是给各州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再制订更为具体的课程标准留有余地,联邦政府鼓励和资助各州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制订高质量的州的课程标准。目前,在联邦政府的鼓励和资助下,各州均参照全国和其他州的课程标准,制订了本州的课程标准。纵观美国的课程标准,以下特点是突出的:

1.具有很强的教育督导作用

课程标准涉及中小学阶段各门主要学科,范围十分广泛,已经成为学校课程教学、教材编写、考试和评价体制的最高准则与依据。课程标准一经认可,便成为社会评价学校各个方面工作的尺度:学生可以通过体现目标的测验来引导自己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根据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活动来使学生达到标准并判断自己工作的成效;家长通过与标准相联系的家庭作业来帮助学生学习;管理者依据标准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以保证旨在达到标准的教学。课程标准明确了改革的中心任务,即所有学生必须达到标准。因此,课程标准可以被用作判定教育系统质量的重要工具或标准,它既督促学校及时吸取经验教训,改进工作,也对学生的学习、课程的质量、教师的专业发展等起到督导作用,全面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2.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挑战性的内涵包含:(1)较高的学术标准。为了实现“到公元2000年美国中学生的数学和科学成绩将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和制订较高水准学校的标准,让学生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作业是必须的;(2)较强的能力要求。2000年教育目标法规定“要大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推理能力、解决难题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写作能力和进行流畅交际的能力”,这些能力方面的目标要求在国家及州的课程标准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为了突出上述能力的通用性,一些州专门制定了跨学科的能力标准。如密苏里州公立学校的跨学科的标准就有四项:学生应该学会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便能够实现对信息和理念的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够在课堂内外都具有与他人顺利交际的能力;能够认识和解决问题;独立地做出决定,并且能承担作为社会员的责任。强调共性的、跨学科的能力包括沟通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的能力及独立学习的能力。

3.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专业性各级教育标准是通过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专业团体或研究机构主持制订的。这些团体和机构吸引了有关方面的广泛参与,有高校的专家学者,也有学科教师,还约请政治家、企业家和家长参与这项工作。标准制订前后,均要广泛征求意见,以求标准具有代表性。例如:国家有一个资助项目叫“从学校到工作”,专门研究企业与学校课程改革的关系,劳动部甚至编了一套通用的技能要求——使用计算机的技能、合作的技能、应用知识的技能、继续学习的技能,国家和州在编制标准时显然考虑了工业界的这些要求。在如此广泛参与下制订出的标准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可信性。 4.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国家标准对地方来说只能是参考性的、自愿的。联邦政府要想用一套标准影响各州的教育改革,必须依靠各州的配合,要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来处理同各州的关系。联邦政府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所编制的国家课程标准只是框架性的,而非具体的。实际上许多州的课程标准至多提到年级目标层次,至于各年级的标准及达标的具体方法还要靠学区进一步具体化。如此,各级的教育标准既加强了统一性又保持了地方特色,这符合美国的国情。

同时,为了推进新课程标准的贯彻落实,联邦政府在制定标准的同时也抓了评价方面的改革。克林顿总统提出,联邦教育部应建立一种新的考试机制,对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育质量标准的达标情况进行测试和比较,通过测试,确切了解学生是否学到了基础和核心课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国家可以从这些信息中分析出全国学生质量的形势及不同经济阶层、不同民族差异的情况,为政府制定教育政策提供依据。州的评价工具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即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因为学生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办学的水平。学生考核成绩一直不理想的话,将会影响学校的生存问题。密苏里州根据考试情况,将学校分为优秀、认可、假定性认可、不认可四个等级,获得后两个级别的学校若不设法改造的话,将被取消。

新评价工具制定的原则是要尽可能反映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新课程相匹配。也将从过去重知识记忆的检测转为重能力表现的检测。如作文考试从过去主要是检测词汇、拼写、语法,转变为主要检测文体的运用、文章的逻辑结构及流利性等广许多州的州级考试当中,虽然仍采用一些多向选择题和判断题,但已不再是唯一的考核形式。而且,各州在设计考试时开始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技能,不只是检查学生是否

转贴于 选择了正确的答案。考试中开始增加开放式问题、写作测试和阅读项目,并且尝试在具体的科学实验中,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类主观色彩较浓的表现型试题的评分显然比客观性的选择填空型试题要难,为此,要对评估人员进行专门的训练。制订和使用新的评价工具对促进课题目标的实现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首先,它对各主持考试的机构产生了促进作用,如大学入学的SAT考试、高中的毕业考试、教师执照的考试均表示要以新的评价思路作为考试改革的依据。其次,对参加编写和使用评价工具的教师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他们从新的评价工具中了解到哪些知识能力是重要的,这些知识、能力该用哪些方法教。实践表明,教师花在新教学方法研究的时间比以前多了。

二、课程标准的完善:未来要解决的问题

美国的课程标准及评价方面的改革在一些方面虽已取得了新的进展,并呈现出某些新的特点。但就整个情况而言,未来美国中小学课程的发展变化情况将取决于以下问题是否能够得到适当的解决。

1.能否解决好课程标准本身存在的问题

美国的课程标准本身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数量问题;据分析,美国基础教育阶段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累计达两百多个,他们包含的次级标准更是多达3093个。如公民和历史学科的次级标准分别是427个和407个。不少学校已经感到实际的教学时间难以用于课程标准的达成,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要在减少课程标准和增加教学时间之间做出选择;二是类型定位问题。对课程标准应以哪一类型为主体,尚无一致性意见。通常认为单纯采用课程标准的方式较为不利,无法给教师教学留下发挥的空间。矛盾主要集中在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上即对于课程标准是基于内容还是基于表现尚存在不同意见。由于对标准类型的表述和界定不同,往往给教学评价带来问题。现在已经有人提出要将两种标准结合起来,先明确内容标准,再辅之以表现标准;三是差异性问题。在课程标准的界定上,不同课程标准在等级和层次等方面呈现出较大差异。尽管全国和州级课程标准绝大多数强调过程、特定事实或知识的应用、学科内容的综合以及交流技能的培养等,具备许多共性,但在内容、重点、精确程度和特征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

2.能否解决好联邦与各州在课程改革的内容、形式及评价方面的共识问题

从过去的改革看,由联邦直接推动和资助的全国性课程标准制订的进展是较快的,而当课程改革扩及各州时,进展就大不顾畅。最为明显的是,至今仍有近2/5的州并没有在课程框架和相应领域采取实际行动。究其原因,主要是各州对课程改革的内容与形式有不同的看法,对全国性课程标准的认同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如何使各州与联邦在课程改革的有关方面达成一致意见,将是课程改革能否在全国范围推行和实现的一个关键。

评价对于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在于,它既是推行全国性课程标准和各州课程框架的手段,又是检查二者在实际推广中是否取得成效的途径。因此,它被视为课程整体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早在1991年9月,美国前总统布什在《财富》杂志主办的教育高峰会议第四次年会上,在呼吁建立全国性的课程标准的同时也提出要编制全国性的评价标准和更有效的测验。1994年3月,克林顿总统签署题为《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Goals 2000:Education Amerian Act)的教育改革法案时也提出了建立全国性的课程标准和测验标准。不过,由于国会和“全国教育目标领导小组”反对联邦直接介入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测评,全国教育标准和测验委员会在推行这方面的改革时,倾向于由各州或数州合作去发展和管理这类评价。显然,这种处理方式是不利于强化全国性的测评标准的,进而也不利于推广全国性的课程标准和使课程改革整体化。因此,课程改革能否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较好的整体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联邦和各州在评价领域的改革方面能否取得一致意见和作出实质上的改变。

3.能否解决好新标准和教师素质之间的矛盾

第7篇:小学体育的课程标准范文

【关键词】 新课程;教学能力;多元化

The carefully examining of gym instructor teaching faculty Under new curriculum idea

【Abstract】This article through literature methods and so on material law, logical analytic method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to our country sports curriculum idea's successional variation process, summarizes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under the idea the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gym instructor teaching faculty development necessary factor, then unifies many year teaching practice, proposed the gym instructor teaching develops several stages which diligently must. Provides the theory instruction for the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gym instructor's full sca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Teaching faculty;Multiplex

1 我国体育课程理念历史演变

随着我国建国以来的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小学体育大纲的改革,出现了体育课程理念的不断更新,运动技术理念、快乐体育理念、体质本位理念、自然体育思想理念、成功体育理念、素质教育理念和健康观理念等教学理念随之产生,所有各种理念是相互渗透的,他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1. 1 “运动技术观”体育课程理念

建国初期,国务院通过《关于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20 世纪 50年代初至70代末,学校体育课程的价值观受前苏联体育理论的影响,体育教育大纲以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为目标,教学内容以基本体操、游戏和田径为主,在教学实践中多从教育学和生物学角度考虑学校体育的实际和价值,运动技术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过多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压制学生的个性发展。

1. 2 “素质教育”体育课程理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素质教育下的体育课程理念强调了体育课程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突出了体育在教育体系当中的地位,关注体育课程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但素质教育课程理念下的我国体育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生的主体性等方面没有真正融合到教学中。

1.3 “健康观”体育课程理念

2000 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 1 - 6 年级 体育与健康 7 - 12 年级课程标准》简称《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思想,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五大领域目标和六个水平目标。[1]

2 新课程标准理念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提出了挑战

《新课程标准》给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如何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和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如何确立教学评价标准,提高教学评价的可操作性,这都需要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2. 1 体育教师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新理念

《新课程标准》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师首先要树立起“健康第一”课程理念,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都能非常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能否使学生达到“健康第一”的教学目标。教师只有在思想上树立“健康第一”课程理念,才能克服传统的教学思想,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标准》。体育教师教学思想的根本性改变成为《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决定性因素。

2. 2 体育教师必须不断探索达成课程目标新方法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根据学生的实际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新课程标准》在学习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和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设计与实施上都表现出一种动态性,整个教学更关注创新、强调合作、提倡探究,这对于教师来说,传统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满足不了《新课程标准》的这种需要,唯有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提高对课程标准的把握能力,合理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才能保证课程标准顺利地达成。

2. 3 体育教师必须发挥有效的评价对学生发展的

传统的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注重结果评价,不考虑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忽视了学生不同的个性和需求,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新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的动态性评价,体育教师要构建符合学生实际和有利于达成课程目标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作用。

3 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途径

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的过程,需要包括个体在内的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这些能力的形成机制较之教师其他方面素质的发展更为复杂,而正是这这种复杂性决定了教学能力与其他能力不同的特点。[2] 教学能力发展是系统的。“以往的深刻教训己经告诉教育者零打碎敲、小打小闹的专业发展策略起不到作用。”[3]教学能力发展不仅是教师个体的事情,而关涉到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乃至国家民族的复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不仅要求教师自身的努力,而且必须得到政府、教师教育机构、学校(主要是指教师所任职的中小学)乃至全社会的关注。

3.1 接受体育专业教育前的阶段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

接受体育专业教育前的阶段主要指体育教师接受正式的体育教师教育前,幼年时从学校所获得的有关的教学知识可能会影响到体育教师对在师范课程中所学的知识的理解、评价和运用,并进而影响到他们从教后的教学实践。

3.2 职前体育教师教育阶段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在我国教育领域乃至整个社会中热门话题,也因此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尽管教师专业发展并非是随着新课程而来的一个全新的概念,但新课程改革使得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更凸现。[4]这是体育教师进入师范教育,接受正规的专业培训阶段。毫无疑问,职前培训的一个根本目的是提供未来的体育教师足够的体育教学知识。

3.2.1 大学时对术科教师教学的观察

如果说中小学时对体育教师或教练的教学的观察是无意识的话,对大学时体育教师教学的观察则可能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因为,这一阶段大多数课程都是为未来体育教师从教而开设的,而且有的课程本身可能就是中小学开设的课程,所以对未来体育教师可能有比较大的影响。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尤其如此。因为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运动技术学习为中心而展开的活动,体育教师就是在指导学生主动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使学生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所以,大学时体育专业教师尤其是术科教师对未来体育教师的教学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3.2.2 大学阶段的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是未来体育教师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保证未来体育教师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现阶段体育教育专业各类课程开设的门数明显增多,而且覆盖的知识面更为宽广,不仅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厚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有丰富的文理交融和人文科学知识,人才培养模式上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因材施教、分流培养。

3.2.3 教育实习

体育教育实习是学生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技能从课堂向社会实践转化的重要过程。在教育实习中,他们不仅在教学、班主任工作、组织运动代表队训练、组织课外体育活动、组织运动会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都将得到锻炼和提高,而且在专业思想、职业道德、创新精神、事业心、责任感等思想素质方面也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教育。

3.3 在职阶段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3. 3.1 在职进修

体育教师在职进修既是体育教师职前教育的延伸,也是体育教师终身学习的不断完善。随着我国体育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及人们对终身体育思想的不断领悟,体育教师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正面临着新的挑战。通过大学和学院为在职体育教师开设的正规的、有明确目的的、不同形式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专业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3.3.2 有组织的专业活动

有组织的专业活动是指由大学、特定的机构或组织如教育行政当局或某些专业团体、教师所在的学校或体育组组织的培训班、会议、专题讲座等旨在提高体育教师教学知识的专业活动。

3.3.3 阅读专业书刊

体育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具体工作,在课余时间阅读专业书刊自我提高的活动。包括以前已学过的知识重新学习和新的知识的学习。

3.3.4 体育教师本人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前的备课、教学器材的准备、教学总结和评价、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等等。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积极寻求多种研究方法来解决问题,不断增进自身教学知识。

3.3.5 观摩其他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

体育教师通过观察或现代化的传媒等形式观摩其他体育教师的教学活动增进自身的教学知识的活动。体育教师可能经常有意或无意地观察其他体育教师的教学活动,这种活动在新课标颁布以来在一些实验学校、优质学校、重点中学中尤其经常进行。

3.3.6 和同事的日常交流

除学校规定的正式的教研组活动之外,体育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如课间、课外训练等场合体育教师自发进行的交流活动。对某个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课前准备、课堂环境与课堂文化、教学目标的明确具体、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动作重点与难点的处理、组织与管理的有效性、教学语言与师生互动、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等等开展非正式的合作性的交流。

3.3.7 体育教师的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是提高体育教师教学知识的内在要求。体育教师只有积极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和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及时了解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把学科的前沿知识反映到教学内容中去;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浅出,引导学生从不知到知之,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教师只有不断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时吸取他人的教学研究成果,才能将自己零散的教学思想和点滴的教学经验系统化、理论化,提高教学效果。总之,教学研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尤其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校本教学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在客观上要求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在课堂中开展教学研究。

注释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 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师范人学出版社,2001.

2 吴志华、柳海民.论教师专业能力的养成及高师教育课程的有效教学途径[M].教师教育研究,2004 (5).

第8篇:小学体育的课程标准范文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育课时计划;教学目标编写策略;中小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4)06-0100-04

Problems existing in teaching objective design for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hour plans and their countermeasures

WANG Xiu-xiang1,LI Xu1,LU Yong-xue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2.Press,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Abstract: Starting with the meanings of teaching objectives in modern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hour plans,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3 requirements for compiling teaching objectiv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hour plans, and by basing the standards on the requirements for compiling teaching objectives in class hour plans, the authors carried out a statistic analysis on 30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class hour plans,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the classifications of teaching objectives in class hour plans were miscellaneous; the description of teaching objectives in class hour plans was not evaluable; teaching objectives in class hour plans did not specify students’ subject status. Therefore, the authors confirmed that the classifications of teaching objectives in class hour plans were “cognition, skill and emotion” objectives, and established strategies for compiling teaching objectives in class hour plan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behavioral and non behavioral objectives.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hour plan;strategies for compiling teaching objective;elementary and middle

关于对体育课时教学目标的界定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认识,潘绍伟等[1]认为体育课时教学目标是由教师制定的,学生在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境中预期产生的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预期要达到的标准。余云德[2]认为体育课时教学目标是指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应达到的预期状态。李祥[3]认为课时教学目标是指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师生经过努力后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的标准、规格或状态。从上述学者们对课时教学目标的界定可以看出,体育课时教学目标具有3个层面的含义,即体育课时教学目标是一个预期目标、是一种结果标准、是学生的目标。

从上述体育课时教学目标3个层面的含义,可以看出体育课时教学目标编写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课时教学目标分类要合理。合理的课时教学目标分类能够体现体育课对学生健康发展的实际价值,有利于学生明确体育课学习的重点是什么,能够指导教师科学地进行体育教学设计。二是课时教学目标的描述要具有可评价性、可操作性,清晰表明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三是课时教学目标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让学生明白体育教学目标是自己要达到的目标,而不是教师强加给自己的学习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质量。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广大中小学一线体育教师在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对目标的分类和各目标的描述等方面比较注重创新,但往往却忽视了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规范性要求,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和教学效果。本研究通过中国知网,查阅了所有2013年在《体育教学》和《中国学校体育》两个期刊上发表的有关中小学体育课时计划案例的30篇论文,分析了现阶段中小学体育课时计划在教学目标设计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新课改下课时教学目标编写的策略,为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课时教学目标设计提供参考。

1 体育课时教学目标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1.1 课时教学目标分类繁杂

新课程改革后,体育课时教学目标分类呈现多元化。在30篇文献中有20篇的设计选用三维目标,即“认知、技能、情感”目标来进行分类,此目标分类方法是根据美国学者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法制定的;有5篇的设计采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分类方法,此分类方法是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中的课程内容目标;有2篇将2011年体育新课标修订版中提出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4]中的知识与技能、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照搬过来作为课时教学目标的分类;还有3篇采用“知识、技能、体能、情意”目标的分类,此目标分类是在美国学者海德洛特在布卢姆“认知、技能、情感”分类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可见在仅30篇课时计划的教学目标文献中就有4种分类模式。

1.2 课时教学目标描述难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1)课时教学目标脱离教学实际。

在30篇文献中有3篇的课时教学目标存在着教学目标脱离学生实际的问题。比如在一堂小学二年级8 min耐力跑的课时计划中学习目标为“学生初步掌握8 min耐力跑项目的测试方法和评分办法,并乐于在课余活动中运用”。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大多在七八岁,他们课余活动大多会选择游戏的方式,几乎没有学生会在课余选择跑步,案例中的课时教学目标,显然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生理特点。

2)课时教学目标重复描述。

在30篇文献中,有4篇的课时教学目标存在着教学目标重复描述的问题。比如,在一堂初中二年级篮球运球的课时计划中教学目标是这样描述的:“(1)使学生在已经掌握的原地运球的基础上,掌握行进间运球的技术;(2)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85%的学生能掌握行进间运球的技术;(3)培养学生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第1个目标所要描述的就是掌握行进间运球,在第2个目标中又做了具体的描述。这样重复描述目标,不利于对体育课进行准确的评价,到底要按照这两个目标中的哪一个作为对学生技能学习领域评价标准?如果按照第1个,那么有多少学生能掌握行进间运球技术,是全体学生还是部分学生?不明确便不具有可评价性。如果按照第2个,那么第1个就没存在的必要了,因为两个目标指向的是同一个学习领域的目标。

3)课时教学目标名称与描述内容不符。

在30篇文献中有3篇的课时计划中教学目标与描述的内容不符。比如一堂一年级队列队形教学的课时计划中,将教学目标的认知目标设定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队列队形练习,增强队列意识,提高队列修养。认知目标定位的是学生应该能够在本堂课上知道什么样的健身知识、技术要领等知识性的东西,而不是意识、修养等情感方面内容。而在对该堂课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时,要看学生有什么样的意识和修养来评价学生获得了什么样的知识,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4)课时教学目标描述过于宽泛。

30篇文献的课时计划中教学目标描述都存在过于宽泛的问题,例如一堂初中三年级行进间运球课的课时计划中,课时教学目标是这样表述的:“(1)学生知道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要领以及运用时机;(2)通过多种练习学生能基本完成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3)学生乐于在练习中展现自己的能力,愿意通过多次练习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从该课时教学目标描述中,很难找出一个具体的目标,描述都比较宽泛,尤其是在技能目标的描述中没有具体描述学了什么动作和应该达成的量化标准,如行进间运球有很多方式,本节课应掌握什么具体的动作,是单手运球还是体前交换运球;学生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应该有一个客观的具体量化标准。这样的课时教学目标描述,才能对该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

5)课时教学目标没有覆盖全体学生。

在30篇文献的课时计划中几乎都存在欠考虑全体学生发展的问题。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85%的学生能掌握行进间运球的技术。”使85%的学生能够掌握行进间运球技术,那么剩下的15%的学生应该是怎么样的一个水平?体育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对于水平高的学生有促进作用,对水平不高的学生更应该有促进作用,如果只关注能达到一定水平的和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而忽视那些弱者将会造成他们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对学生不公平。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应该对每一个学生都有益处,给体育运动水平低的学生以更多的关注,促进他们有更大的进步。

1.3 课时教学目标没有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课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依据,课时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现阶段还有很多教师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其目标的行为主体指向教师而不是学生。在30篇文献中有12篇的课时教学目标的描述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用词上出现频率比较高的是“使学生……让学生……”,是教师“使”或“让”学生。目标指向主体的误用,必然会使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活动上,而不是集中在学生应该获得的学习结果上。

2 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

2.1 课时教学目标的分类

体育课时教学目标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制约着体育课时教学目标制定的方向。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明,实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最终目标是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基础是具有一定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术和技能,对体育有一定的兴趣和爱好,那么体育课就应该从体育认知、体育技能、体育情感3个方面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所以中小学体育课时教学目标应该从“认知、技能、情感”3个方面的目标进行设计。这种分类体现了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性作用,形式简单易于操作,并且3个目标之间具有相互有机联系的统一性。

2.2 课时教学目标的描述

一堂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按照行为的可见性分为行为性目标和非行为性目标[5],在对教学目标进行描述时应该根据不同教学目标采用不同描述方法。描述方法分为行为性目标描述和非行为性目标描述。

1)行为性课时教学目标描述。

行为性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形式陈述的课堂教学目标,它指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这种具有全面性、具体性、可操作性表述,在体育课时教学目标中适用于技能目标的描述。行为性课时教学目标包含4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内容、行为条件、行为结果。

(1)明确学生是行为的主体。课程改革中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课时教学目标所预期和描述的是学生行为,是为学生在体育认知、技能、情感3个方面发展的标准和要求,是学生在体育课后能学到什么,那么我们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就不再使用传统描述方式――“使学生……让学生……”,而使用“学生能够……学生要……”的目标描述方式,使学生明确目标是学生自己要完成的目标。

(2)行为内容描述要准确。行为内容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具体要做什么,准确全面的描述能够清晰的表明期望学生达到的结果,准确全面的描述就要根据学生在认知、技能、情感3个方面学习程度的不同,分别使用相应的动词来描述目标。王皋华[6]认为体育教学的认知目标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由低级到高级分为知道、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体育教学的情感目标分为接受、反应、判断、组织和态度;体育教学的技能目标分为知觉、模仿、变化、改进、选择、应变和创造。根据王皋华的观点同时参照梁占歌等[7]制定的常用词语汇总的格式,制定出课时计划中技能教学目标编写常用的案例(见表1)。

(3)行为条件要具体。在一堂体育课上我们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应该学习什么技能,还要考虑到在什么条件下进行学习,比如发展力量素质,选择田径项目能发展,篮球项目也能发展,如果选择单手肩上投篮来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就应该明确是在篮球场的什么位置进行单手肩上投篮。另外,如果教学内容中有行为条件的要进一步明确,比如50 m跑练习中,学生在练习的过程应该以什么样的速度进行练习?是尽全力还是用60%的速度进行练习?在教学过程中,练习的条件如果不能被学生清晰理解,学生就有可能做出与预设目标不一致的行为,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的效果不理想。所以,行为条件要具体。

(4)行为结果要有标准。教学目标标准是指使人满意地认为目标已经实现的期待的成就水平或者熟练水平[8]。这种水平应该是能够根据学生水平、教学条件等作出调整的,这种标准只是教师对教学效果预先的估计,是教师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参考标准,这种标准必须是量化的。一堂体育课不会出现全体学生都能达到的学习目标,更不会出现没有一个学生能够达到学习目标的现象,那么到底有多少学生能够达到学习目标呢,我们更应该在课时教学目标中设置一个量的限度,同时也要考虑到那些不能达到学习目标的学生,他们对目标达到什么程度更应该设置一个可以参考的标准。比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85%的学生能掌握行进间运球技术,15%的学生能基本掌握行进间运球技术。

2)非行为性课时教学目标描述。

非行为性目标是指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无法进行量化的态度、情感等目标,主要是认知、情感两个目标维度。主要描述学生的心理感受、体验或者描述教学情境,以定性描述为主。所采用的动词大多是表示感知和心理的活动(见表2)。

这类目标的描述方法是:(1)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即使用“学生能……、学生要……”之类的描述;(2)应与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的基本特征相对应。比如所选取的运动项目是集体的还是个体的?有无对抗性?是否具有危险性?(3)应体现教学实施途径和方法。以教学内容“篮球行进间运球”为例,根据以上的描述方法,认知目标的编写为“学生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听讲,90%学生能够说出行进间运球的要领”;情感目标编写为“学生能够在个人练习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体验运球带来的与良好情绪”。

对于一节体育课而言,体育教学目标设置至关重要,不但要高度重视,更要明确目标设置的规范性[9]。现阶段广大教师多注重教学目标设计的创新而忽视了教学目标设计的规范性,致使教学效果并没有伴随着教学目标设计的不断创新而发展,可见没有规范性约束的创新是没有意义的创新。广大体育教师应该采用“认知、技能、情感”课时教学目标分类模式,运用行为性和非行为性目标编写方法对课时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和编写,以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潘绍伟,于可红. 学校体育学(第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92.

[2] 余云德. 论体育课时教学目标设计与表述[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4):518-521.

[3] 李祥. 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2:3.

[5] 邵伟德,刘忠武,李启迪. 体育教学目标论[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9):96-101.

[6] 王皋华. 体育教学目标的分类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4,15(4):104-107.

[7] 梁占歌,张振华,黄武胜. 体育教学目标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3,29(2):109-112.

第9篇:小学体育的课程标准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师 花式教学 教学策略

教育家卢梭认为:儿童本身的经验来发展儿童的积极性,讲授知识,而是启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喜爱学习,教给他们一些方法,增进学习的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必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美学、艺术以及语言,对学生进行兴趣的激发和保持,促进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兴趣的培养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的重要因素。可见我们的体育教学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中心位置,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使体育教学取得最佳的学习氛围就显得非常重要。设计精巧、内容丰富、情节有趣、引导流畅的“教学方法”模式能使学生取得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汇总,为体育教学提供拓展的空间,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一、体育教学需要求真务实

体育与健康课程新的课程标准已经在全国正式实施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教学理念正逐渐转化为教学行为,但是,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体育教学取得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如体育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不够深刻,认识不够全面等,致使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下滑,影响到学生的体质健康,在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意识被过分夸大,忽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体育知识,技能与体能的学习、锻炼与勇敢顽强、刻苦锻炼的意志品质的培养。脱离了学校体育的本质(通过身体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懂得科学的锻炼和保健方法,养成坚持锻炼生体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淡化运动技能的学习,课的练习密度降低、运动负荷减少,在缺少运动实践体验与身体力行的锻炼,学生怎么可能获得终身体育的能力,更不要说为将来的工作与学习打下良好身体基础了。所以,目前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对此问题引起足够的认识。

二、体育教学的还璞归真

面对新的课程标准,我们的许多体育教师没能把握体育教学的本质,忽略了体育教学本身的特征,更多的关注在体育教学的方法与形式上,体育课虽然上的好看热闹,但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的提高收效甚小。

学校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在课堂中更多的关心是学生的安全,而严重束缚了体育教师的教学,体育教师普遍存在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因此学生一堂体育课的练习强度和密度几乎为零,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负荷要求。

学校体育教学中,设置的教学内容具体目标不够明确。新课标的制定出发点是好的,是要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具体的教学目标上有一些灵活,让体育教师去灵活地掌握,这就造成了每一位体育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不同,而有的体育教师由于缺乏对新课标的深入学习与理解,造成了教学中片面追求教学形式,学生对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效果减弱,特别是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下降。

三、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策略

1.加强体育教师对新课标的学习与理解

学习新课程标准,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认真领会它的内涵,不要流于形式,真正做到学生在新课程标准的下体育基本知识、能力与技能的全面提高。

2.学校应给予体育教师理解与支持

体育教学本身的特点是以一定的身体练习为手段,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学科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的特殊性,意外情况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体育教师在尽量避免意外发生的前提下应大胆教学,不能因噎废食。

3.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体育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严格按照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上好体育课,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锻炼与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在这一点的执行上没有变通与回旋的余地,保证完成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内容,达到标准的要求。

4.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有一定的运动负荷和生理负荷

所谓运动负荷,又称运动量或生理负荷,它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组成运动负荷的主要因素是“量”和“强度”。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要注意将量和强度的关系处理适当。强度越大,则量就要相应减少,强度适中,则量可以相应加大。心理负荷则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心理负担量,它一般包括认识、情绪、意志三方面的负荷。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只有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学生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小学生身体的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均十分不利。因此,合理地安排和调节小学生体育课的生理和心理负荷是对教师体育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二者是否适宜还是评价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锻炼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5.教师课前的备课要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课前的备课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安排教材内容时,应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负荷、适宜数量的教材。运动量大和运动量小的练习交替安排,如强度较小的走平衡木或窄道、投掷、钻宜与强度较大的跑、跳跃、攀登、爬、滚翻等内容组合。教师要合理安排学生体育课的密度,尤其是学生的练习密度。确定任务时新教的知识、技能不宜太多太难,且必须富有趣味性。

6.教师在领导学生的体育课时应精讲让学生多练

由于体育课是以直接的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因此,教师在领导学生的体育课时应精讲让学生多练,应使学生的练习密度在课的总密度中占最大的比例(一般学生在体育课中的练习密度在45%~65%较为适宜)。还应讲练结合。为了加大学生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可多采用同时练习法、鱼贯练习法、循环练习法等方法。还可增加小学生练习的次数,扩大其活动范围,增加障碍物,提高练习难度。反之,如学生的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已较大,则应通过缩短其练习的时间和距离,变同时练习为分组轮流练习或相互观摩,改变练习的内容,缩小活动的范围,减少障碍物等手段来降低小学生的运动量和心理负荷。

7.尽量多地采用游戏的形式来组织体育课

在各个年级,尤其是低年级,教师应尽量多地采用游戏的形式来组织体育课,但所选的体育游戏或游戏形式绝不仅是娱乐性的,而应是针对性强,为体育教学服务。

学校体育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它的作用很重要,既要对学生进行三基教学,又要对学生进行养成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学校的体育课堂中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体育课堂一定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杜绝那些所谓实行新课标,华而不实的体育教学,让体育教学回归他的本质,以提高体育教学实效为核心,营造求真务实的学校体育课堂。

参考文献:

[1]吴志超,刘绍曾,曲宗湖.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2]钟启权.体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